CN103796251A - 一种基于环境感知的网络协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环境感知的网络协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96251A
CN103796251A CN201410082306.6A CN201410082306A CN103796251A CN 103796251 A CN103796251 A CN 103796251A CN 201410082306 A CN201410082306 A CN 201410082306A CN 103796251 A CN103796251 A CN 1037962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module
flow control
terminal use
contex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823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96251B (zh
Inventor
唐夲
张博为
李志勇
冯文江
张电
贺胜
廖玉祥
陈曦
王晓峰
赵玉敏
赵德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Jiangbei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Jiangbei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Jiangbei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08230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962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96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62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962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625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环境感知的网络协同方法,包括终端管理模块、上下文感知模块、流控处理器模块三个部分以及一种感知环境下的动态协同流控算法。终端管理模块分别与上下文感知模块和流控处理器模块完成上下文信息的交互以及业务数据的交互。系统根据动态协同流控算法分析异构网络参数,选择衡量因子进行判断,并对业务数据进行分流传输。根据分流传输结果,完成对终端的控制,使系统能够动态地根据用户的上下文对用户进行资源管理。本发明采用一种新的感知环境下动态协同流控算法,利用环境感知信息动态地进行协同通信和流量控制,增强了系统的适变性。本发明的优点是:系统动态管理无线资源,实用性强,应用广泛。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环境感知的网络协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融合技术领域,涉及环境感知、网络融合、无线资源管理等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环境感知的异构网络协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朝着全IP的异构网络的趋势进行发展,在多种异构网络及终端设备并存的网络环境中采用传统的资源静态管理,易导致资源分布不均衡,网络资源拥塞等问题。环境感知研究的是如何以用户为中心,根据用户上下文、网络上下文和业务上下文信息的不同,结合用户的偏好和当前的上下文信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网络协同业务;在动态的应用环境中,如何进行上下文信息高效率高质量的收集和传送以及如何安全有效的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环境感知系统研究的是如何在上下文感知系统中对框架内的相关设备如传感器、推理器、存储器等进行管理,根据具体应用所处物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建立一个该框架内所研究对象之间互相联系相互通信的基础平台,为相关上下文应用、上下文业务的开发和部署提供一个统一的应用程序接口。
基于环境感知的异构网络协同研究的是如何在异构网络中利用上下文感知技术结合周围环境上下文信息,设计具有感知预见、推理能力的实时动态的网络协同机制;研究异构网络协同的网络架构模型,要求使已经存在的和即将部署的网络能相互协调、集成和合作,能够解决网络融合中面临资源受限、跨网络协作的问题。
基于环境感知的异构网络协同系统作为一种利用感知推理技术和网络融合技术解决复杂多变环境下系统适变性问题的新技术,在无线网络融合研究领域愈来愈受到重视,它的应用范围已遍及无线通信、遥感、军事、移动通信等各个领域。
目前网络融合技术中多数的异构网络协同机制只是将用户的单数据流需求简单划分为多流进行传输,而不涉及网络间交互机制与协作式无线资源管理。将业务需求、网络参数和用户信息综合考虑,提供多层次的网络协作融合能力,才能进一步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在异构网络中,运用感知推理技术在物理环境中部署静态或者动态携带传感器末梢节点,使这些节点内部互联以及与外部终端、设备的互联互通和协同,能实现对物理世界的全面感知。通过即时智能的互联互通,以及信息资源服务的协同,面向最佳用户体验目标,为用户提供无缝的智能化信息和通信服务。
目前,在网络融合技术中最常见的异构网络的协同通信不能动态地根据环境适应性地变化。我们提出的基于环境感知的网络协同方法既可以解决异构网络中资源静态管理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还可以更好地为多网用户提供跨网络的语音、数据相结合的融合业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基于环境感知的网络协同方法,它能提高异构网络协同系统的多终端协同控制能力,使系统具备更强的环境感知性、智能性、适变性。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环境感知的网络协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网络功能模块,基于现有的环境感知异构网络系统上,分为终端管理模块、上下文感知模块和流控处理器模块
终端管理模块的输入端通过异构网络承载层与多个终端连接,并且输出端分别与上下文感知模块、流控处理器模块连接;流控处理器模块的输入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应用服务器提供FTP、语音等实时或非实时业务,并且输出端分别与终端管理模块、上下文感知模块连接;上下文感知模块的输入端与终端管理模块连接,上下文感知模块的输出端与流控处理器模块连接。
2、定义环境感知异构网络性能指标参数
集合N为同时服务于多个设备的无线接入网络集合N= {1, 2, … ,N};
集合I为共享上述网络的终端用户集合I= {1,2,…,I};
非负数值流量参数ri (n)为终端用户i从可用无线网络n中所分配到的流量;
ri (n)(t)为终端用户i在t时刻的流量参数,其中0<ri (n)(t)< rmax (n),rmax (n)为无线接入网n的峰值流量参数;
非负数值流量参数di (n)为终端用户i在可用无线网络n中的网络时延参数;
di (n)(t)为终端用户i在t时刻的时延参数,其中0< di (n)(t)<                                                
Figure 2014100823066100002DEST_PATH_IMAGE001
对于无线网n,其分配的总流量为
                      
Figure 991072DEST_PATH_IMAGE002
                                
剩余可用带宽B(n)(t)为
                       B(n)(t)= C(n)(t)- R(n)(t)                        
C(n)(t)为在t时刻的无线接入网总容量。
3、构造异构网络QoS特征函数
不同的用户的不同业务之间存在不同的QoS需求,不同的QoS等级表示为
                      
Figure 2014100823066100002DEST_PATH_IMAGE003
                              
其中Qi [k]值越大表示权重越大,
Figure 419648DEST_PATH_IMAGE004
为终端用户i在t时刻的QoS等级。
4、构造并分配分流权值函数              
wi (n)(t)为终端用户i对应异构接入网络n的分流权值,将其表示为流量、可用带宽和业务优先级的一个函数如下:
 wi (n)(t)=f(ri (n)(t)、Qi [k](t)、B(n)(t));                     
               f(ri (n)(t)、Qi [k](t)、B(n)(t))=
Figure 2014100823066100002DEST_PATH_IMAGE005
;        
其中,用于终端管理模块主动控制优先级; 
Figure 2014100823066100002DEST_PATH_IMAGE007
,即终端用户分流权值的总和与其QoS等级表示相同;
根据上下文信息收集到终端用户信息对终端用户分配不同QoS等级,得到实时更新ri (n)(t), Qi [k](t), B(n)(t)三个参数,完成分流权值函数的分配;
5、构造优化方程F,构造异构网络协同中的资源利用率、传输时延和用户业务质量的判决因素
优化方程 F=FAFBFC
    其中,FA为带宽利用率的衡量因子
              
Figure 587510DEST_PATH_IMAGE008
;                          
其中,FB为多路传输中传输时延的衡量因子
              
Figure 2014100823066100002DEST_PATH_IMAGE009
;                            
其中FC为不同用户的不用业务传输流量的衡量因子
              
Figure 358895DEST_PATH_IMAGE010
  。                         
6、通过根据优化方程F得出的判决因素完成异构网络协同处理
流控处理模块实时接受来自终端管理模块的终端用户控制信息和上下文信息,完成对衡量因子FA, FB, FC,以及综合属性值F的计算,并将因子FA, FB, FC,以及综合属性值F传递给终端管理模块,终端管理模块通过衡量因子FA, FB, FC和综合属性值F根据终端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最优协同处理,完成信息分流传输。
由于步骤1引用了终端管理模块和上下文感知模块对上下文信息的集中式存储和分布式存储,考虑到了终端管理模块对于终端用户的分级提供的不同的存储方式,用户根据自己的网络环境,设定不同的存储方式,能够保证上下文信息高效率高质量的收集和传送以及安全有效的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
由于步骤3引用了QoS特征函数Qi [k],考虑到了不同业务对于QoS的不同需求。用户结合自己的喜好,设定不同业务的QoS等级通过上下文信息传递给终端管理模块。终端管理模块通过Qi [k] 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网络协同业务。
由于步骤4引用了分流权值函数wi (n)(t),通过wi (n)(t)中的
Figure 2014100823066100002DEST_PATH_IMAGE011
函数,综合考虑了业务需求、网络参数和用户信息,提供多层次的网络协作融合能力。
由于步骤5和步骤6中引入了优化方程 F=FAFBFC,其中F衡量带宽利用率, FB  衡量多路传输中传输时延,FC衡量不同用户的不用业务传输流量。终端管理模块通过实时传递的FA、FB、FC的值,综合考虑实际网络的传输情况以及终端用户传递的上下文信息,通过改变步骤4中的分流权值函数wi (n)(t)中的
Figure 337084DEST_PATH_IMAGE012
(即终端管理模块主动控制优先级参数)改变FC的值,控制不同用户的业务传输流量。
因此基于环境感知的网络协同方法,考虑到了上下文信息高效率高质量的收集和传送以及安全有效的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不同业务对于QoS的不同需求以及业务需求、网络参数和用户信息,不仅为用户提供多层次的网络协作融合能力,还通过具备推理能力的网络间交互机制进行协作式无线资源管理。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
 1 由于步骤3、4、5、6提供的QoS特征函数Qi [k],分流权值函数wi (n)(t)以及优化方程 F=FAFBFC。在不同无线网络下,能对不同业务进行协同传输,使多流传输业务在感知协同流控机制的控制下有更高的稳定性和较高的可控性,完成无线资源的综合管理,能优化异构网络终端在复杂多变环境下的性能。
2由于步骤1中引用了终端管理模块和上下文感知模块,采用混合结构模式分用户对上下文信息进行集中式存储和分布式存储,易管理且自愈性强。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 为本发明的网络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2中,1.终端管理模块;2.上下文感知模块;3.流控处理器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实例做进一步的详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网络功能模块:基于现有的环境感知异构网络系统上,分为终端管理模块、上下文感知模块和流控处理器模块。其中终端管理模块中包括兼容各种制式的网卡,如WLAN,CDMA,TMDA等制式的网卡,这是因为在传统的异构网络中TDMA系统、CDMA系统、WLAN系统是常用网络系统。上下文感知模块中数据库由Linux操作系统上的MySQL数据库组成。终端管理模块、上下文感知模块、流控处理器模块中上下文信息均通过SIP协议和XML格式传递上下文信息,这是因为期刊中的文章“SIP协议是智能电网通信的一个明智选择”, 张子龙,电 力 系 统 通 信,第30卷 第205期,第12~13页,2009年11月记载了 SIP协议独立于传输层,可以应用于全IP网络,不用考虑媒体内容和参与方数量可以添加、删除或转移用户;专利文献:中国专利文献CN 101464864B(专利公开号)于2012年5月23日公开了XML格式易于在任何应用程序中读写数据,使用XML格式存储的MySQL数据库具备强有力的数据存储和分析能力。
如图2所示,终端管理模块(1)的输入端通过异构网络承载层与多个终端连接,并且输出端分别与上下文感知模块(2)、流控处理器模块(3)连接;流控处理器模块(3)的输入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应用服务器提供FTP、语音等实时或非实时业务,并且输出端分别与终端管理模块(1)、上下文感知模块(2)连接;上下文感知模块(2)的输入端与终端管理模块(1)连接,上下文感知模块(2)的输出端与流控处理器模块(3)连接。
终端管理模块(1)完成终端系统与广域网间注册信息、协同流控信息以及上下文信息等控制信令的交互、数据流的传输以及终端协同工作的控制信令的交互。
上下文感知模块(2)负责搜集、存储和处理网络上下文信息和用户上下文信息以及终端系统的业务上下文信息。
流控处理模块(3)完成业务解析、协同流控计算、分流协商、分流传输的功能。
环境感知异构网络系统通过终端管理模块(1)完成用户注册和终端上下文信息收集,将终端上下文信息发送给上下文感知模块(2)进行收集和实时更新,将业务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发送给流控处理模块(3)。上下文感知模块(2)收集来自终端管理模块(1)的终端上下文以及网络信息上下文,进行上下文信息的存储和传递。所述的流控处理模块(1)接受到数据库上下文信息和协同业务触发信息后,根据信息中的业务要求、用户偏好信息、用户网络的参数,依据所述的动态协同流控算法进行分流计算。根据分流计算结果,选择一条或多条路径,将应用服务器的数据按照计算结果既定的比例通过N路数据流传送到终端管理模块(1),再由终端管理模块(1)转发给各个子终端,完成数据的传输。流控处理器模块(3)将实时的分流业务信息和上下文协商信息传递给传递给终端控制模块(1),通过终端控制模块(1)完成对终端用户的控制。
上述环境感知异构网络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终端侧通过传感器、电子标签等传感设备收集自身的上下文信息,将接入信息、业务信息与上下文信息传给异构网络中的终端管理模块。异构网络系统中的终端管理模块接收到终端侧的信息后,将注册信息和终端用户的上下文信息进行存储和分发;接受并传递业务信息和终端控制信息。终端管理模块通过实时传递和接受上下文信息以及终端控制信息达到动态地对异构网络进行资源的管理。
所述的上下文感知模块负责搜集、存储和处理网络上下文信息和用户上下文信息以及终端系统的业务上下文信息,并实时地传递给流控处理器模块。
所述的上下文感知模块是通过数据库的设计来完成上下文信息的存储,数据库同时采用集中式和分布式存储。对于一般授权用户,终端管理模块接收终端用户上下文信息后直接转发给上下文感知模块,由上下文信息收集模块进行集中式存储。对于高级授权用户,终端管理模块接收终端用户上下文信息先进行存储,再转发给上下文感知模块,由上下文信息收集模块进行集中式存储。
所述的流控处理模块完成业务解析、协同流控计算、分流协商和分流结果报告的功能。其主要功能是依据以下各步骤的感知环境下动态协同流控算法来完成的。 
步骤2、定义异构网络性能指标参数
采用集合N为同时服务于多个设备的无线接入网络(RAN)集合N= {1, 2, … ,N};采用所述集合I为共享上述网络的终端用户集合I= {1,2,…,I};
采用非负数值流量参数ri (n),为终端用户i(其中i
Figure 2014100823066100002DEST_PATH_IMAGE013
),从可用无线网络n(其中
Figure 291265DEST_PATH_IMAGE014
)中所分配到的流量;ri (n)(t)为终端用户i在t时刻的流量参数,其中0<ri (n)(t)< rmax (n),其中rmax (n)为无线接入网n的峰值流量参数;
采用非负数值流量参数di (n),为终端用户i(其中i
Figure 124264DEST_PATH_IMAGE013
),在可用无线网络n(其中
Figure 958228DEST_PATH_IMAGE014
)中的网络时延参数;di (n)(t)为终端用户i在t时刻的时延参数,用于表示终端用户与异构系统的实时时延,其中0< di (n)(t)<
Figure 784233DEST_PATH_IMAGE001
对于无线网n,其分配的总流量为
                      
Figure 978323DEST_PATH_IMAGE002
                             (1)
在无线接入网总容量C(n)(t)与系统总分配流量r(n)(t)已知情况下,可以得出剩余可用带宽B(n)(t)为
                       B(n)(t)= C(n)(t)- R(n)(t)                          (2)
系统容量C(n)(t)通过在线测试工具进行估测,ri (n)(t)通过终端用户上传的网络上下文的信道信息以及在线测试工具进行综合判断;异构网络性能指标参数实时地由终端管理模块进行监控。
实施例中,我们设定一个异构网络,网络内随机部署五台相互独立的终端设备,每台设备设定五个Qos等级需求,每台设备发起业务请求的随机过程为泊松过程,业务Qos等级需求为5个等级均匀分布。系统噪声为高斯白噪声,对每台设备造成非相关的平坦性衰落影响。实施例中,包含3个异构网络,分别为TDMA系统、CDMA系统、WLAN系统。实施例满足N=3,i=5,di (n)(t)时延参数,系统容量C(n)(t),流量参数ri (n)(t)通过实际网络测试获得。
步骤3、构造异构网络QoS特征函数
 我们假设,不同的用户的不同业务之间存在不同的QoS需求,我们将不同的QoS等级表示为
                      
Figure 393123DEST_PATH_IMAGE003
                            (3)   
其中Qi [k]值越大表示权重越大。
表1中定义了五个终端用户的5个QoS业务等级需求,实施例中用户随机选择业务需求发起请求。
                      表1终端用户QoS需求
Qi [k] 可靠性
K=1 最低
K=2
K=3
K=4
K=5 最高
根据上述QoS需求,在三个异构网络均工作正常情况下,五台终端设备随机发起不同的Qos业务需求。本例中我们对5个终端用户均采用2个不同业务的QoS特征函数作如下分配,满足Q1 [1]=1,Q1 [2]=2;Q2 [2]=2,Q2 [3]=3;Q3 [3]=3,
Q4  [4]=4,Q4 [5]=5;Q5 [5]=5,Q5 [1]=1。
步骤4、构造并分配分流权值函数              
采用wi (n)(t)是终端用户i对应异构接入网络n的分流权值,将其表示为流量、可用带宽和业务优先级的一个函数如下:
wi (n)(t)=f(ri (n)(t)、Qi [k](t)、B(n)(t));                     (4)
        f(ri (n)(t)、Qi [k](t)、B(n)(t))= 
Figure 148721DEST_PATH_IMAGE011
;        (5)
其中
Figure 648972DEST_PATH_IMAGE006
,用于终端管理模块主动控制优先级; 
,即终端用户分流权值的总和与其QoS等级表示相同;
实施例中,根据5个终端用户应用于3种不同网络的10个不同业务需求的实时的ri (n)(t),B(n)(t)和Qi [k](t)(
Figure 2014100823066100002DEST_PATH_IMAGE015
),计算出对应的wi (n)(t) (), 完成分流权值函数的分配。
步骤5、构造优化方程F,构造异构网络协同中的资源利用率、传输时延和用户业务质量的判决因素
采用优化方程F=FAFBFC, 其中F方程要满足以下约束条件:
    其中FA衡量系统负载是否均衡,使系统带宽利用率最大;
              
Figure 216461DEST_PATH_IMAGE008
;                           (6) 
其中FB衡量业务在多路传输中,不同QoS需求下的每一路业务的传输时延参数;
              
Figure 204008DEST_PATH_IMAGE009
;                          (7)
其中FC衡量不同用户的不用业务的QoS和优先级不同而对传输流量分配权重产生的影响;
              
Figure 241365DEST_PATH_IMAGE010
;                         (8)
实施例中,根据5个终端用户应用于3种不同网络的10个不同业务需求的B(n)(t),C(n)(t),Qi [k] ,Qi [k](t),di (n)(t),ri (n)(t)参数分别计算出5个用户分别对应的FA,FB,FC,F的值,并将其进行排序。
步骤6、通过根据优化方程F得出的判决因素完成异构网络协同处理
所述的流控处理模块,实时接受来自终端管理模块的终端用户控制信息和上下文信息,完成对衡量因子FA, FB, FC以及综合属性值F的计算,并将衡量因子FA, FB, FC,以及综合属性值F传递给终端管理模块,终端管理模块通过衡量因子FA, FB, FC和综合属性值F。
实施例中,所述的流控处理器对于每个终端用户的2个不同业务,间隔60s选取业务传输中在网络n中综合属性值F值越大的参数的网络进行分流传输。(若终端用户i=1,业务Q1 [1]=1有应急处理,则通过改变wi (n)(t)中的
Figure 365179DEST_PATH_IMAGE012
参数,改变综合属性值F,来达到优先分流传输的效果。)终端管理模块同时接收5个终端用户的10个不同业务,分别对应于不同网络的业务进行分流接收,直到流控处理器分流传输完毕,进行分流数据整合,完成业务的分流传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实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基于环境感知的网络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网络功能模块,基于现有的环境感知异构网络系统上,分为终端管理模块、上下文感知模块和流控处理器模块;
(2)定义环境感知异构网络性能指标参数;
(3)构造异构网络QoS特征函数;
(4)构造并分配分流权值函数;
(5)构造优化方程F,构造异构网络协同中的资源利用率、传输时延和用户业务质量的判决因素;
(6)通过根据优化方程F得出的判决因素完成异构网络最优协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环境感知的网络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终端管理模块(1)的输入端通过异构网络承载层与多个终端连接,并且输出端分别与上下文感知模块(2)、流控处理器模块(3)连接;流控处理器模块(3)的输入端与应用服务器连接,应用服务器提供FTP、语音等实时或非实时业务,并且输出端分别与终端管理模块(1)、上下文感知模块(2)连接;上下文感知模块(2)的输入端与终端管理模块(1)连接,上下文感知模块(2)的输出端与流控处理器模块(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环境感知的网络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
集合N为同时服务于多个设备的无线接入网络集合N= {1, 2, … ,N};
集合I为共享上述网络的终端用户集合I= {1,2,…,I};
非负数值流量参数ri (n)为终端用户i从可用无线网络n中所分配到的流量;
ri (n)(t)为终端用户i在t时刻的流量参数,其中0<ri (n)(t)< rmax (n),rmax (n)为无线接入网n的峰值流量参数;
非负数值流量参数di (n)为终端用户i在可用无线网络n中的网络时延参数;
di (n)(t)为终端用户i在t时刻的时延参数,其中0< di (n)(t)<                                               
Figure 2014100823066100001DEST_PATH_IMAGE002
对于无线网n,其分配的总流量为
                       
Figure 2014100823066100001DEST_PATH_IMAGE004
                                
剩余可用带宽B(n)(t)为
                       B(n)(t)= C(n)(t)- R(n)(t)                        
C(n)(t)为在t时刻的无线接入网总容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环境感知的网络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
不同的用户的不同业务之间存在不同的QoS需求,不同的QoS等级表示为
                       
Figure 2014100823066100001DEST_PATH_IMAGE006
  
其中Qi [k]值越大表示权重越大, 
Figure 2014100823066100001DEST_PATH_IMAGE008
为终端用户i在t时刻的QoS等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环境感知的网络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
wi (n)(t)为终端用户i对应异构接入网络n的分流权值,将其表示为流量、可用带宽和业务优先级的一个函数如下:
 wi (n)(t)=f(ri (n)(t)、Qi [k](t)、B(n)(t));                     
             f(ri (n)(t)、Qi [k](t)、B(n)(t))= ;        
其中,用于终端管理模块主动控制优先级; 
Figure 2014100823066100001DEST_PATH_IMAGE014
,即终端用户分流权值的总和与其QoS等级表示相同;
根据上下文信息收集到终端用户信息对终端用户分配不同QoS等级,得到实时更新ri (n)(t), Qi [k](t), B(n)(t)三个参数,完成分流权值函数的分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环境感知的网络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
程优化方程 F=FAFBFC
   FA为带宽利用率的衡量因子
               
Figure 2014100823066100001DEST_PATH_IMAGE016
;                          
FB为多路传输中传输时延的衡量因子
               
Figure 2014100823066100001DEST_PATH_IMAGE018
;                            
FC为不同用户的不用业务传输流量的衡量因子
                   
Figure 2014100823066100001DEST_PATH_IMAGE020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环境感知的网络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流控处理器模块(3)实时接受来自终端管理模块(1)的终端用户控制信息和上下文信息,完成对衡量因子FA, FB, FC,以及综合属性值F的计算,并将因子FA, FB, FC,以及综合属性值F传递给终端管理模块(1),终端管理模块(1)通过衡量因子FA, FB, FC和综合属性值F根据终端用户不同需求进行最优协同处理,完成信息分流传输。
CN201410082306.6A 2014-03-07 2014-03-07 一种基于环境感知的网络协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962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82306.6A CN103796251B (zh) 2014-03-07 2014-03-07 一种基于环境感知的网络协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82306.6A CN103796251B (zh) 2014-03-07 2014-03-07 一种基于环境感知的网络协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6251A true CN103796251A (zh) 2014-05-14
CN103796251B CN103796251B (zh) 2017-12-12

Family

ID=50671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8230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96251B (zh) 2014-03-07 2014-03-07 一种基于环境感知的网络协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9625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9421A (zh) * 2016-12-17 2017-05-31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协同设计的方法和装置
CN106864404A (zh) * 2017-02-17 2017-06-20 张军 一种基于多核异构处理器的智能行车预警感知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8275A (zh) * 2005-06-21 2008-10-15 朗迅科技公司 基于网络状况的性能特性提供端到端高质量服务的方法和设备
CN102098135A (zh) * 2011-03-04 2011-06-15 北京邮电大学 用于异构网络融合下的业务流分发的系统及方法
CN102291746A (zh) * 2011-09-20 2011-12-21 海南大学 一种基于IPv6异构融合网络移动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3179642A (zh) * 2013-03-05 2013-06-26 北京邮电大学 具有网络接口自治选择功能的多接口终端及其工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8275A (zh) * 2005-06-21 2008-10-15 朗迅科技公司 基于网络状况的性能特性提供端到端高质量服务的方法和设备
CN102098135A (zh) * 2011-03-04 2011-06-15 北京邮电大学 用于异构网络融合下的业务流分发的系统及方法
CN102291746A (zh) * 2011-09-20 2011-12-21 海南大学 一种基于IPv6异构融合网络移动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3179642A (zh) * 2013-03-05 2013-06-26 北京邮电大学 具有网络接口自治选择功能的多接口终端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9421A (zh) * 2016-12-17 2017-05-31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协同设计的方法和装置
CN106789421B (zh) * 2016-12-17 2020-06-05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协同设计的方法和装置
CN106864404A (zh) * 2017-02-17 2017-06-20 张军 一种基于多核异构处理器的智能行车预警感知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6251B (zh) 2017-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en et al. Cognitive-LPWAN: Towards intelligent wireless services in hybrid 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s
CN104350802B (zh) 无线局域网络wlan的接入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04427625B (zh) 一种基于用户体验的网络资源调度方法及系统
US10172142B2 (en) Interference coordinator method and device
CN107209746B (zh) 模型参数融合方法及装置
IN2014DN08880A (zh)
CN103412795B (zh) 一种面向移动智能终端的协同下载任务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3260166A (zh) 分布式认知无线网络基于联盟博弈的频谱分配方法
CN102316465A (zh) 认知无线网络中频谱博弈分配方法
CN105072589B (zh) 一种广域物联网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广域物联网基站
CN109309624A (zh) 流量调度方法和系统、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
CN106161500A (zh) 一种远程无线控制电器设备的通讯模块及控制方法
CN106162634B (zh) 一种网关之间的数据交互方法及网关
CN101808325B (zh) 频谱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3796251A (zh) 一种基于环境感知的网络协同方法
CN104125081A (zh) 一种基于策略的多终端协同系统和方法
CN109586988A (zh) 一种网页打开时延测试方法、网络设备及智能网关
CN105610941B (zh) 一种移动网络中基于节点分组的数据分片缓存方法
CN103973747B (zh) 一种获取内容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88405A (zh) 一种基于状态选择的网络带宽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000436B (zh) 一种电梯预约方法及装置
CN104509133B (zh) 设备到设备临近服务中传输信号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6332298A (zh) 一种无线网络中的接入方法及设备
CN106304095A (zh) 一种动态频谱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3023812A (zh) 一种多用户带宽均衡配置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2

Termination date: 2019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