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81091A - 通话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话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81091A
CN103781091A CN201210397626.1A CN201210397626A CN103781091A CN 103781091 A CN103781091 A CN 103781091A CN 201210397626 A CN201210397626 A CN 201210397626A CN 103781091 A CN103781091 A CN 1037810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ase station
smart card
talking state
c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9762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清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39762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81091A/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81538 priority patent/WO201405981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781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10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终端中的空闲的智能卡及处于通话状态的智能卡;向所述空闲的智能卡对应的基站发送接通指令,通知所述基站所述终端处于通话状态。本发明解决了终端用户体验差的问题,具有提高终端用户体验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通话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双卡双待是运营商很喜欢提的需求,同时用户也比较接受双卡双待的手机。双卡双待的一个实现方案是用一块基带调制解调器(modem)加两套射频通路完成功能,较市面上主流的双modem加双射频方案而言,有很大的成本优势。
但是此方案有个缺陷,由于只使用一块基带modem,所以不能同时接收两个卡相对应的基站发来的通话请求,例如一个GSM-CDMA双卡手机,当GSM或者CDMA一方在通电话时,另外一个会提示“No Service”,即不在服务区,进而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用户体验差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包括:确定终端中的空闲的智能卡及处于通话状态的智能卡;向所述空闲的智能卡对应的基站发送接通指令,通知所述基站所述终端处于通话状态。
优选地,确定终端中的空闲的智能卡及处于通话状态的智能卡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终端是被叫的情况下,检测所述终端是否处于通话状态。
优选地,通知所述基站所述终端处于通话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检测到所述终端结束通话的情况下,向所述空闲卡对应的基站发送结束通话指令,通知所述基站所述终端处于空闲状态。
优选地,确定终端中的空闲的智能卡及处于通话状态的智能卡包括:通过对所述终端的射频通道的监测确定终端中的空闲的智能卡及处于通话状态的智能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包括:基站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接通指令后,在接收到其他终端向发送接通指令的终端发送的通话请求时,通知所述其他终端所述发送接通指令的终端处于通话状态。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基站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结束通话指令后,在接收到其他终端向发送结束通话指令的终端发送的通话请求时,通知发送结束通话指令的终端有其他终端请求通话。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话处理装置,包括判断模块,用于确定终端中的空闲的智能卡及处于通话状态的智能卡;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空闲的智能卡对应的基站发送接通指令,通知所述基站所述终端处于通话状态。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用于在终端是被叫的情况下检测所述终端是否处于通话状态。
优选地,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终端结束通话的情况下,向所述空闲卡对应的基站发送结束通话指令,通知所述基站所述终端处于空闲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话处理装置,包括基站接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接通指令后,接收其他终端向发送接通指令的终端发送的通话请求,其中,所述接通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另外一张智能卡处于通话状态;基站发送模块,用于通知所述其他终端所述发送接通指令的终端处于通话状态。
通过本发明,首先确定终端中的空闲的智能卡及处于通话状态的智能卡,然后向空闲的智能卡对应的基站发送接通指令,通知基站该终端处于通话状态,解决了用户体验差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用户体验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话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话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话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一;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话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二;
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通话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6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通话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7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通话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三;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话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一,如图1所示,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确定终端中的空闲的智能卡及处于通话状态的智能卡;
步骤S104,向空闲的智能卡对应的基站发送接通指令,通知基站该终端处于通话状态。
相关技术中终端的一个智能卡处于通话状态时,另一个空闲的智能卡对应的基站并不清楚该终端处于通话状态,导致空闲的智能卡在有电话接入时,其对应的基站会提示对方该终端不在服务区,导致用户体验差。通过上述步骤,空闲的智能卡对应的基站能够及时获知终端的另一张智能卡的通话状态,从而解决了用户体验性差的问题,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确定终端中的空闲的智能卡及处于通话状态的智能卡之前,需要检测终端是否处于通话状态。终端处于通话状态一般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主叫进入通话状态,另一种是被叫进入通话状态。在主叫进入通话状态时,由于是用户直接拨出,通常会直接进入通话状态,但在被叫的情况下,用户有可能拒接通话,因此,优选地,在终端是被叫的情况下,可以检测该终端是否处于通话状态。
在终端进行通话时,通知空闲卡对应的基站后,在检测到终端结束通话的情况下,优选地,可以向空闲卡对应的基站发送结束通话指令,通知该基站所述终端处于空闲状态。通过上述步骤,基站可以及时获知终端的通话状态,进而在有其他用户请求接入空闲的智能卡时,及时为其接通。
确定终端中的空闲的智能卡及处于通话状态的智能卡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优选地,可以通过对该终端的射频通道进行监测确定终端中的空闲的智能卡及处于通话状态的智能卡。通过上述步骤,可以更精确地监测到智能卡的通话状态。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话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二,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2,基站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接通指令后,接收其他终端向发送接通指令的终端发送的通话请求;
步骤S204,终端通知其他终端该发送接通指令的终端处于通话状态。
优选地,基站接收到终端发送的结束通话指令后,在接收到其他终端向发送结束通话指令的终端发送的通话请求时,通知发送结束通话指令的终端有其他终端请求通话。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话处理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话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一,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判断模块302、发送模块304。
判断模块302,用于确定终端中的空闲的智能卡及处于通话状态的智能卡;
发送模块304,用于向空闲的智能卡对应的基站发送接通指令,通知基站该终端处于通话状态。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306,用于在终端是被叫的情况下检测该终端是否处于通话状态。
优选地,发送模块304还用于在检测到终端结束通话的情况下,向空闲卡对应的基站发送结束通话指令,通知基站该终端处于空闲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该装置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可以按照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方法相互组合完成相应的功能,并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具体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话处理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话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二,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基站接收模块402和基站发送模块404。
基站接收模块402,用于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接通指令后,接收其他终端向发送接通指令的终端发送的通话请求;
基站发送模块404,用于通知其他终端该发送接通指令的终端处于通话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该装置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可以按照上述实施例二所述的方法相互组合完成相应的功能,并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具体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以GSM-CDMA双卡双待手机做被叫为例,当手机来电话时,铃声响起,手机自动分辨是GSM号码的电话,还是CDMA号码的电话。区分之后,假如是GSM号码来电,那么手机立即向CDMA基站发送接通指令,通知CDMA基站此手机正在通话中;当GSM通话结束后,CDMA号码通知CDMA基站通话结束。如果在GSM通话时,CDMA号码有被叫,则CDMA基站通知对方此电话正在通话中。
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通话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一,如图5所示,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2,确定空闲的智能卡和处于通话状态的智能卡。
如果手机作为被叫,在接收到通话请求信令后,判断双卡中是哪个智能卡有来电,即哪个智能卡可能处于通话状态,而另外一张卡便是空闲的智能卡;如果手机作为主叫,用户会直接选择使用哪张智能卡拨出号码,因此可以直接确定哪张卡是处于通话状态,哪张卡处于空闲状态,即是空闲的智能卡。
如果手机作为被叫,用户在有手机来电时可以选择是否要接通电话,如果不接通,则本次操作终止,如果接通,则直接执行步骤S504;如果手机作为主叫,则不需判断是否进入通话状态,直接执行步骤S504。
步骤S504,向基站发送接通指令。
手机的空闲的卡向该卡对应的基站发送接通信令。该基站接收到该接通信令后,获知该手机正在通话中,此时,当有其他电话请求接通该手机的空闲的卡时,基站提示请求方“对方正在通话中”。
步骤S506,向基站发送结束通话指令。
用户通话结束后,终端到处于通话状态的智能卡通话结束,便向空闲的智能卡对应的基站发送结束通话指令,该基站接收到结束通话指令后,获知该终端通话结束,此时,当有其他电话请求接通手机的空闲的卡时,基站可以按照正常进行通话的流程处理。
实施例六
图6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通话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二,如图6所示,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2,接收到通话请求。
步骤S604,确定空闲的智能卡以及处于通话状态的智能卡。
一次通话请求到来后,先判断是哪个智能卡号的来电,确定空闲的智能卡以及处于通话状态的智能卡。
步骤S606,检测用户是否接听。
检测用户是否选择接听。如果用户选择了挂断,则整个流程终止,执行步骤S614;如果用户选择接听,向空闲的卡连接到的基站发送接通信令。比如A卡来电,终端便向B卡连接的基站发送接通信令,发送完毕,执行步骤S608。
步骤S608,开始通话。
步骤S610,检测到通话结束。
通话结束后,终端检测到通话连接关闭,执行步骤S612。
步骤S612,向基站发送结束通话信令。
向空闲的卡连接到的基站发送结束通话信令,例如A卡来电,就会向B卡连接的基站发送结束通话信令。
步骤S614,流程终止。
实施例七
图7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通话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三,如图7所示,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702,用户主叫拨出。
步骤S704,确定空闲的卡和处于通话状态的卡。
用户作为主叫呼出号码时,会在手机界面选择使用哪张智能卡拨出号码,从而无需检测接通按键,直接便可以确定哪张是空闲的智能卡哪张是处于通话状态的卡。
步骤S706,向基站发送接通指令。
基站接收到该接通指令后,此时,若有其他终端请求接通该手机的空闲卡,基站便提示请求方正在通话中。
步骤S708,开始通话。
步骤S710,检测通话结束。
步骤S712,向基站发送结束通话指令。
实施例八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终端800包括调制解调器Modem802、智能卡A806、智能卡B808、射频通路A810、射频通路B812,其中调制解调器802包括判断模块302、检测模块306、发送模块304、断开检测模块8022,智能卡A806和智能卡B808是不限制式的手机卡,包括但不限于GSM、WCDMA、CDMA、TD-SCDMA等,智能卡A806与射频通路A810相对应,智能卡B808与射频通路B812相对应,例如智能卡A806是CDMA制式手机卡,则射频通路A810可以是CDMA制式的射频通路,智能卡B106是GSM制式手机卡,则射频通路B812可以是GSM制式的射频通路。射频通路A810、射频通路B812既可以在同一个芯片内,也可以由多个芯片组成。
判断模块302,用于判断终端的双卡中哪张智能卡对应的号码被叫呼出或主叫接入,优选地,可以通过对射频通道的监测来完成,因为其与智能卡为一一对应的关系;检测模块306,用于检测用户的通话是否建立:包括但不限于使用信令检测、数据流检测的方式;发送模块304,当用户接通一个智能卡对应的号码后,终端800向空闲的智能卡对应的基站发送接通指令;当用户关闭通话后,终端800向空闲智能卡对应的基站发送通话结束指令;断开检测模块8022,用于检测用户是否关闭通话:包括但不限于使用信令检测、数据流检测的方式。对于两张智能卡的网络,包括但不限于CDMA,WCDMA,GSM,TD-SCDMA。
本发明实施例以终端是GSM-CDMA双卡双待手机为例具体说明各个模块的功能。这里之所以使用GSM-CDMA双卡双待手机作为例子,是因为这两个制式之间相互不兼容,在双卡手机里比较有代表性。假设智能卡A806是CDMA卡,智能卡B808是GSM卡。当有电话拨入,请求接通该手机的CDMA智能卡A806,判断模块302判断是智能卡A806有来电后,检测模块306检测用户选择的是接通电话还是挂断电话,如果用户选择挂断电话,则结束流程;如果用户选择接通电话,发送模块304通过射频通路A810向GSM基站发送接通信令。GSM基站收到接通信令,获知该终端800正在通信,此时再有其他号码拨打智能卡B808对应的号码,会接收到“对方正在通话中”的提示,而不是“No Service”。通话结束后,断开检测模块8022检测到通话结束信令,则由发送模块304向GSM基站发送一个已结束电话指令,GSM基站接收到该指令后,获知终端800通话已经完成,之后,如果有其他电话拨打智能卡B808的号码时,就可以正常接通了。反之亦然,如果智能卡B808有来电请求接入,发送模块304便向CDMA基站发送接通指令,通话结束后,发送通话结束指令。如果用户想要主叫呼出电话,假设选择智能卡B808拨出号码,判断模块302判断出用户选择的是智能卡B808,将用户选择的结果传递给发送模块304,发送模块304向CDMA基站发送接通指令,之后的流程主叫与被叫基本相同。如果用户主叫拨出时,选择智能卡A806呼出,则向GSM基站发送接通指令,在通话结束时发送通话结束指令。来电提示、接通、挂断这些界面都是由终端系统本身提供,“通话请求”“接通”“挂断”指令的具体实现由手机和基站间的协议来完成,不在本专利讨论范围内,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话处理装置,该处理装置可以具体在以下三种情形下应用:被叫接通、主叫接通、通话挂断。
在被叫接通时,该装置可以如图3所示,包括判断模块302、发送模块304、检测模块306,当被叫电话进入时,判断模块302判断是终端双卡中的哪个智能卡来电,确定空闲的智能卡和处于通话状态的智能卡,并将判断结果传递给检测模块306;检测模块306用于检测用户是否接通和挂断电话,如果用户接通电话,发送模块304则根据判断模块302的判断结果向空闲的智能卡所对应的基站发送接通指令,该基站接收到该接通指令后,在有其他电话请求接入空闲的智能卡时,提示对方“正在通话中”。
在主叫接通时,该装置可以包括判断模块302和发送模块304。判断模块302将用户选择的智能卡的卡号传递给发送模块304,发送模块304向空闲的智能卡对应的基站发送接通指令。在主叫接通时,不需要检测模块,这是因为现有的双卡手机在向外拨号时都会由用户选择用哪张智能卡呼出,此时接通按键已经被用户点下因此无需再检测。
在通话挂断时,该装置还可以包括断开检测模块8022和发送模块304,通话结束后,断开检测模块8022检测到通话已断开。这里因为通话的各方都有可能率先发起通话关闭流程,因此检测挂断按键操作并不可靠,所以断开检测模块8022以检测挂断信令为最佳。在检测到通话结束后,发送模块304向空闲的智能卡对应的基站发送通话结束信令。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改善了用户体验,终端双卡中的一张智能卡通话时,另一张智能卡来电时不会提示来电方其不在服务区;成本低廉;传送简单,占用资源少,其占用的带宽可以忽略,对处理器的负担也很小;通用性强,所有制式的手机卡都可使用,因为本发明主要基于“接通”“挂断”这些基本信令,适用于各制式通信协议。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终端中的空闲的智能卡及处于通话状态的智能卡;
向所述空闲的智能卡对应的基站发送接通指令,通知所述基站所述终端处于通话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终端中的空闲的智能卡及处于通话状态的智能卡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终端是被叫的情况下,检测所述终端是否处于通话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知所述基站所述终端处于通话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终端结束通话的情况下,向所述空闲卡对应的基站发送结束通话指令,通知所述基站所述终端处于空闲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终端中的空闲的智能卡及处于通话状态的智能卡包括:
通过对所述终端的射频通道的监测确定终端中的空闲的智能卡及处于通话状态的智能卡。
5.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接通指令后,在接收到其他终端向发送接通指令的终端发送的通话请求时,通知所述其他终端所述发送接通指令的终端处于通话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站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结束通话指令后,在接收到其他终端向发送结束通话指令的终端发送的通话请求时,通知发送结束通话指令的终端有其他终端请求通话。
7.一种通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确定终端中的空闲的智能卡及处于通话状态的智能卡;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空闲的智能卡对应的基站发送接通指令,通知所述基站所述终端处于通话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终端是被叫的情况下检测所述终端是否处于通话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终端结束通话的情况下,向所述空闲卡对应的基站发送结束通话指令,通知所述基站所述终端处于空闲状态。
10.一种通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接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接通指令后,接收其他终端向发送接通指令的终端发送的通话请求,其中,所述接通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另外一张智能卡处于通话状态;
基站发送模块,用于通知所述其他终端所述发送接通指令的终端处于通话状态。
CN201210397626.1A 2012-10-18 2012-10-18 通话处理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37810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97626.1A CN103781091A (zh) 2012-10-18 2012-10-18 通话处理方法及装置
PCT/CN2013/081538 WO2014059819A1 (zh) 2012-10-18 2013-08-15 通话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97626.1A CN103781091A (zh) 2012-10-18 2012-10-18 通话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81091A true CN103781091A (zh) 2014-05-07

Family

ID=50487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97626.1A Pending CN103781091A (zh) 2012-10-18 2012-10-18 通话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81091A (zh)
WO (1) WO201405981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33992A (zh) * 2018-06-27 2018-12-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事件处理方法和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6171A (zh) * 2007-06-22 2007-11-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状态更新处理方法
CN101150870A (zh) * 2007-10-18 2008-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模终端的呼叫处理方法
US20100054205A1 (en) * 2008-09-02 2010-03-04 Amit Kalhan Handoff management for multimode communication devices based on non-traffic state uplink signals
CN102045890A (zh) * 2009-10-14 2011-05-0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双待单通终端接收来电的方法及双待单通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9195A (zh) * 2005-09-12 2006-07-2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多模终端的多通信网络呼叫处理方法
CN101072441B (zh) * 2007-04-20 2010-12-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基于双卡双待业务的呼叫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045876A (zh) * 2009-10-12 2011-05-0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双待终端来电处理方法及双待终端
CN102984801B (zh) * 2012-11-20 2016-03-3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双卡用户设备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6171A (zh) * 2007-06-22 2007-11-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状态更新处理方法
CN101150870A (zh) * 2007-10-18 2008-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模终端的呼叫处理方法
US20100054205A1 (en) * 2008-09-02 2010-03-04 Amit Kalhan Handoff management for multimode communication devices based on non-traffic state uplink signals
CN102045890A (zh) * 2009-10-14 2011-05-0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双待单通终端接收来电的方法及双待单通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33992A (zh) * 2018-06-27 2018-12-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事件处理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59819A1 (zh) 2014-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35331B (zh) 一种双卡双待手机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4168594A (zh) 移动终端的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1505525A (zh) 一种多模终端选择业务网络的方法及多模移动终端
CN104994487A (zh) 多卡多待移动终端的呼叫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065171B (zh) 一种终止呼叫的方法、应用程序处理器及调制解调器
KR20090119080A (ko) 휴대 단말기의 다자간 통화처리방법 및 장치
CN101340670A (zh) 一种处理语音与数据并发的方法和多模移动终端
CN102104667A (zh) 手机及其挂机的方法
CN102695289B (zh) 移动终端的双通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US8238944B2 (en) Disaster and emergency mode for mobile radio phones
JPH10248088A (ja) 通信システム
CN104618593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第三方呼入时的操作方法
CN103338530A (zh) 双待手机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KR20080011526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씨시비에스 서비스 제공을 위한 장치및 방법.
CN106102039B (zh) 一种提高移动终端通信质量的方法及系统
CN103781091A (zh) 通话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686542A (zh) 一种呼叫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5872167B (zh) 电话呼叫方法、装置和终端
US20100136962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KR100561276B1 (ko) 교환기 장치를 이용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간의 호제어 방법
CN1602084B (zh) 自动来电转移系统
JPH09247748A (ja) 緊急呼制御方式
US20060046726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between a fixed telephone and a 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 mobile phone by means of a two-way conversation communication function
KR20070054541A (ko) 이동 단말기간의 단말기 상태 정보 교환 방법 및 그 이동단말기
CN104683607A (zh) 一种提升软电话接通率的方法及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