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80722A - 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壳和移动终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壳和移动终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80722A
CN103780722A CN201210413194.9A CN201210413194A CN103780722A CN 103780722 A CN103780722 A CN 103780722A CN 201210413194 A CN201210413194 A CN 201210413194A CN 103780722 A CN103780722 A CN 1037807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sheath body
keyboard
protection sheath
spatial accommod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131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恺
任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41319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80722A/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85473 priority patent/WO201406340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780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07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壳和具有该保护套壳的移动终端装置。所述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壳包括:后壳;和前下壳,所述前下壳与所述后壳相连,所述前下壳与所述后壳前表面的下部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移动终端的下部且顶面敞开且的下容纳空间,所述前下壳的前表面上设有扩展键盘,所述保护套壳设有用于与所述扩展键盘相连的第一接口。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壳,不但可以保护移动终端,而且为移动终端提高了键盘,因此用户可以方便地选择移动终端的输入键盘,提高了输入的灵活性,并且操作方便,不容易出现故障,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壳和移动终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壳和移动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作为通信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诸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全屏幕移动终端成为移动终端的主流。移动终端以输入方式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直板式移动终端,直板式移动终端的键盘通常设在显示屏的下方(例如具有QWERTY全键盘的黑莓手机)。
第二、翻盖、滑盖或转盖式移动终端,这种类型的移动终端的键盘通常可以设在与显示屏分开单独的盖上,在使用,翻转、滑动或转动盖露出键盘。
第三、对于具有触摸屏的移动终端,需要输入时,触摸屏键盘显示在显示屏上,占据显示屏的一部分,因此这种类型的移动终端通常也称为全屏幕移动终端(所谓全屏幕移动终端,通常是指显示屏占据移动终端正面的大部分面积。此外,这种类型的移动终端还可以通过语音输入。
发明内容
本申请是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认识做出的:现有技术中的第一和第二种类型的移动终端,通常称为键盘式移动终端,如果键盘为全键盘,则可以称为全键盘移动终端,键盘与显示屏可以设在移动终端壳体的正面上,或者设在与显示屏分开单独设置的盖上。
第三种类型的移动终端称为全屏幕移动终端,具有触摸屏键盘。全键盘移动终端和全屏幕移动终端各有优缺点。全屏幕移动终端的显示区面积大,浏览网页时显示效果好;但是输入方式与QWERTY全键盘相比,没有全键盘方便、速度快。然而,全键盘手机虽然输入便捷,但是键盘占据了手机正面的较大一部分面积,用于显示的面积较小。对于翻盖、滑盖或转盖式移动终端,使用时键盘时需要翻动、滑动或转动盖,结构复杂,机械故障率高。
由于全屏幕移动终端逐渐成为移动终端的主流,但是由于无法使用全键盘,对于习惯了使用全键盘的用户非常不便。本申请的发明人意识到需要给全屏幕移动终端提供全键盘,以提高操作方便性。但是,如果以附件的形式为全屏幕移动终端提供全键盘,则携带麻烦,容易丢失。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对于使用移动终端的用户,为了保护移动终端,通常会使用保护套壳,保护套壳的形式有板状,卡套在移动终端的背面,或者为书本状,使用移动终端时打开保护套壳。
由此,本申请的发明人提出了将键盘设置到移动终端,尤其是全屏幕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壳上,使得移动终端可以通过触摸屏键盘输入和键盘输入功能,该保护套壳上的键盘称为移动终端的扩展键盘。
为此,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用的商业选择。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壳,该保护套壳的正面设有扩展键盘,移动终端可以插设在保护套壳内,从而不但可以保护移动终端,而且可以通过设在该保护套壳上的扩展键盘向移动终端输入信息,操作非常方便,机械故障率低、可靠性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保护套壳的移动终端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壳,包括:后壳;和前下壳,所述前下壳与所述后壳相连,所述前下壳与所述后壳前表面的下部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移动终端的下部且顶面敞开且的下容纳空间,所述前下壳的前表面上设有扩展键盘,所述保护套壳设有用于与所述扩展键盘相连的第一接口。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套壳,不但可以保护移动终端,而且为移动终端提高了键盘,因此用户可以方便地选择移动终端的输入键盘,提高了输入的灵活性,并且操作方便,不容易出现故障,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实用性。
优选地,所述前下壳的左侧边与所述后壳的左侧边可枢转地相连。
优选地,保护套壳还包括与所述后壳相连的前上壳,所述前上壳与所述后壳的前表面的上部形成上容纳空间,所述上容纳空间与所述下容纳空间连通以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移动终端的容纳空间,所述前上壳的左侧边与所述后壳的左侧边可枢转地相连以打开和关闭所述上容纳空间的前表面。
优选地,所述保护套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且用于检测所述前上壳打开和关闭的第一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前下壳的左侧边与所述后壳的左侧边可枢转地相连以打开和关闭所述下容纳空间的前表面。
优选地,所述保护套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且用于检测所述前下壳打开和关闭的第二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口为USB接口。
优选地,所述扩展键盘为全键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装置,包括:保护套壳,所述保护套壳包括后壳和与所述后壳相连的前下壳,所述前下壳与所述后壳前表面的下部形成顶面敞开的下容纳空间,所述前下壳的前表面上设有扩展键盘,所述保护套壳设有第一接口;和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的下部配合在所述下容纳空间内,所述移动终端具有显示屏、触摸屏键盘和第二接口,所述移动终端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接口接通时将所述扩展键盘切换为有效输入键盘且将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调整为与所述显示屏露出所述下容纳空间的部分匹配。
优选地,所述保护套壳还包括与所述后壳相连的前上壳,所述前上壳与所述后壳的前表面的上部形成上容纳空间,所述上容纳空间与所述下容纳空间连通以形成容纳所述移动终端的容纳空间,所述前上壳的左侧边与所述后壳的左侧边可枢转地相连以打开和关闭所述上容纳空间的前表面,所述移动终端配置为在所述前上壳打开时将所述扩展键盘切换为有效输入键盘且将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调整为与所述显示屏露出所述下容纳空间的部分匹配。
优选地,所述保护套壳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前上壳和打开和关闭且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的第一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前下壳的左侧边与所述后壳的左侧边可枢转地相连以打开和关闭所述下容纳空间的前表面,所述移动终端配置为在所述前上壳和所述前下壳均打开时将所述触摸屏键盘切换为有效输入键盘且将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调整为全屏显示。
优选地,所述保护套壳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前下壳和打开和关闭且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的第二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扩展键盘为全键盘,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口为USB接口。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壳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壳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壳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壳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壳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壳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装置的示意图;和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装置的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首先简单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装置。
如图7和8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装置包括移动终端200和保护套壳100。移动终端2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例如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
有利地,移动终端200为全屏幕移动终端,全屏幕移动终端是指显示屏占据移动终端前表面很大面积,例如80%以上,除了显示屏,全屏幕移动终端200的前表面可以具有几个操作键。如图8所示,全屏幕移动终端200可以由线L-L分成上部202和下部201,需要说明的是,上部202和下部201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和设计划分。全屏幕移动终端200具有显示屏、触摸屏键盘(或称为虚拟键盘或软键盘)和第二接口5。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套壳100。
如图1-8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壳100包括后壳2和前下壳1。
前下壳1与后壳2的下部相连,前下壳1与后壳2的前表面的下部相对,从而形成下容纳空间101,下容纳空间101的顶面敞开,下容纳空间101用于容纳移动终端200的下部201,换言之,移动终端200的下部201插入并配合在下容纳空间101内。前下壳1的前表面上设有扩展键盘,保护套壳100还设有用于与扩展键盘相连的第一接口3。
换言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套壳100为盒形,盒的前表面的上部敞开,用于露出插入到保护套壳100内的移动终端200的上部202。下面会详细描述保护套壳100的不同具体实施例。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保护套壳100上可以设有多个通孔,以分别露出移动终端200的例如听筒、话筒、相机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套壳100,可以起到保护移动终端200的作用,而且在前下壳1的前表面上设有扩展键盘,当移动终端200装入保护套壳100内时,扩展键盘与移动终端200相连,移动终端200可以将扩展键盘用作当前有效的输入键盘,通过扩展键盘将移动终端200内输入信息。当移动终端200从保护套壳100内取出时,移动终端200可以将其本身具有的触摸屏键盘总务当前有效的输入键盘,因此用户可以方便地选择移动终端200的输入键盘,提高了输入的灵活性,并且操作方便,不容易出现故障,提高了移动终端200的实用性。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扩展键盘为全键盘,例如黑莓手机的全键盘,下面以扩展键盘为全键盘为例描述。优选地,第一接口3为USB接口。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保护套壳100。如图1所示,前下壳1为板状,上面设有全键盘。后壳2包括背板21、左侧板22、右侧板25和底板23(见图2)。前下壳1的左侧边与所述左侧板22的前边相连,前下壳1的右侧边与右侧板25的前边相连。第一接口3形成在左侧板22上,但并不限于此。
背板21的下部、左侧板22的下部、右侧板25的下部和底板23与前下壳1形成下容纳空间101(见图2),下容纳空间101的顶面敞开。后壳2没有设置顶板,从而移动终端200可以上面插入到保护套壳100内。当移动终端200插入到保护套壳100内时,前下壳1遮挡移动终端200的显示屏的一部分。
可以理解的是,下容纳空间101的大小和形状与移动终端200的下部201适配,以容纳下部201,例如下部201卡合在下容纳空间101内。同理,左侧板22、右侧板25和背板21的上部围成的上容纳空间与移动终端200的上部202适配,以容纳上部202,保护套壳100卡固移动终端200的方式可以与现有的保护壳一样,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左侧板22和右侧板25的宽度(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可以小于前下壳1与背板之间的距离,并且可以是向内弯曲的弧形以卡住移动终端200的上部202的边缘。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200插入到保护套壳100内时,第一接口3可以与移动终端200的第二接口5自动相连。优选地,可以在第一接口3处连接导线,手动将导线与第二接口5相连。或者在保护套壳100上设置开关,通过开关切换第一接口3和第二接口5的连通或断开。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上面将保护套壳100分成前下壳1和后壳2,可选地,前下壳1和后壳2可以一体形成。扩展键盘的键可以直接形成在前下壳1的外表面上,也可以在前下壳1上设置开口,将单独制造的扩展键盘固定在前下壳1上。此外,虽然上面描述了后壳2包括背板21、左侧板22、右侧板25和底板23,可以理解的是,左侧板22、右侧板25和底板23也可以看作前下壳1的构成部分。
图2示出了保护套壳100的另一些实施例,与图1相比,图2中的后壳2没有右侧板25,换言之,下容纳空间101的右侧面也敞开,从而移动终端200可以从右侧插入到保护套壳100内,也可以从顶部插入保护套壳100内。
图3示出了保护套壳100的另一些实施例,与图2相比,后壳2设置了顶板24,由此,移动终端200从顶部插入保护套壳100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中,前下壳1的左侧边与后壳2的左侧边可枢转地相连,例如前下壳1的左侧边与左侧板22的前边可枢转地相连,从而通过转动前下壳1,可以打开和关闭下容纳空间101的前面。
下面参考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保护套壳100。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相比,图4所示的保护套壳100还包括前上壳4,前上壳4与后壳2相连,前上壳4与后壳2的前表面的上部形成上容纳空间102,上容纳空间102与下容纳空间101连通以形成容纳空间,上容纳空间102用于容纳移动终端200的上部202,从而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整个移动终端200。所述容纳空间的形状和大小与移动终端200匹配,以将移动终端200固定在保护套壳100内。
前上壳4的左侧边与后壳2的左侧边可枢转地相连以打开和关闭上容纳空间102。更具体地,前上壳4的左侧边与左侧板22的前边可枢转地相连。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移动终端200从顶部插入到保护套壳100内。
优选地,前下壳1的左侧边与后壳2的左侧边可枢转地相连以打开和关闭下容纳空间101的前表面。由此,可以通过打开前下壳1和前上壳4,将移动终端200从前面放入到保护套壳100内。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保护套壳100上设有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未示出),第一和第二传感器分别与第一接口3相连,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前上壳4打开和关闭,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前下壳1打开和关闭。
图5和图6分别示出了保护套壳100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与图4所示实施例相比,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后壳2设置了顶板24,去除了右侧板25。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去除了右侧板25。
图7示出了移动终端200装入保护套壳100内的状态,图8示出了从保护套壳100内取出的移动终端200的示意图。
下面接着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装置。
可以理解的是,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当前下壳1与后壳2固定相连时,保护套壳100适于容纳手机,例如iphone;当前下壳1与后壳2可枢转地相连的情况下,保护套壳100特别适于容纳平板电脑,例如ipad,下面将会详细描述。图4-6所示的实施例中,当前下壳1和前上壳4均可枢转地与后壳2相连时,特别适于容纳平板电脑。
如上所示,当移动终端200装入保护套壳100内后,在第二接口5与第一接口3自动接通、或手动接通(例如手动连接导线或拨动开关)时,移动终端200将前下壳1上的全键盘切换为有效输入键盘且将显示屏的显示区的大小调整为与显示屏露出下容纳空间101的部分匹配。换言之,被前下壳1遮挡住的显示屏的部分不再作为有效的显示区,移动终端200将所要显示的内容都显示在位于下容纳空间101外面的部分,此时前下壳1上的全键盘是当前有效输入键盘,可以通过全键盘向移动终端200输入信息,因此输入快速,方便,对于习惯了全键盘输入的用户而言特别有利。当需要大的显示区时,例如浏览网页时,可以将移动终端200从保护套壳100内取出,此时第二接口5与第一接口3断开,移动终端200将显示屏调整为全屏显示,并且将其本身具有的触摸屏键盘切换为当前有效输入键盘,可以通过触摸屏键盘向移动终端200输入信息。
可选地,当需要大的显示区并且不希望将移动终端200从保护套壳100内取出时,可以将前下壳1转动打开下容纳空间101,以露出移动终端200的整个显示屏,同时第二检测器检测到前下壳1打开,可以自动断开第二接口5与第一接口3的连通,或者手动断开下容纳空间101的连通,同样,移动终端200将显示屏调整为全屏显示,并且将其本身具有的触摸屏键盘切换为当前有效输入键盘,可以通过触摸屏键盘向移动终端200输入信息,这对于平板电脑特别有利。
例如,移动终端200内可以设置键盘扩展模块或芯片,用于在扩展键盘和触摸屏键盘之间进行切换,移动终端200内还可以设置检测模块或芯片,用于检测第二接口5与第一接口3之间的接通或断开,当检测模块检测到第二接口5与第一接口3接通时,键盘扩展模块或芯片将扩展键盘切换为当前有效输入键盘,当检测模块检测到第二接口5与第一接口3断开时,键盘扩展模块或芯片将触摸屏键盘切换为当前有效输入键盘。
优选地,在保护套壳100的前下壳1可转动时,当打开前下壳1时,第二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前下壳1打开的信息发送给检测模块,键盘扩展模块或芯片基于前下壳1打开的信息可以自动将触摸屏键盘切换为有效输入键盘,当前下壳1关闭时,键盘扩展模块或芯片可以自动将扩展键盘切换为有效输入键盘。可以理解的是,第二传感器可以是移动终端200本身自带的近距离传感器。
在保护套壳100设有前上壳4的情况下,移动终端200仅在前上壳4和前下壳1均打开时将触摸屏键盘切换为有效输入键盘且将显示屏的显示区调整为全屏显示。前上壳4和前下壳1任一个关闭,都将全键盘切换为有效输入键盘。
关于显示屏的显示区大小的调整,假设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分辨率是640*480,即显示屏的显示区被分成640*480的点阵,640行,每行480列。移动终端的显示驱动程序将这些参数记下,并作为当前显示屏的参数,需要显示在屏幕的内容被映射到640*480的点阵上。当需要调整显示区时,例如,将显示区调整为480*480,也就是说显示区从640行变为480行,每行仍然是480列;其中640行中的上部480行作为新的显示区,而下方的120行被前下壳1遮蔽。显示驱动程序记录下这些参数(上部480行,每行480列)并将这些参数作为当前显示参数,需要显示的内容被映射到480*480的点阵上。这种在底层显示驱动程序中调整显示区的方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这里不再详细描述。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比如在应用层来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装置,保护套壳100可以保护移动终端200,并且通过在保护套壳100的前表面上设置全键盘,通过切换,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触摸屏键盘或全键盘向移动终端200输入信息,满足了不同使用习惯,并且不容易发生故障,提高了便利性和适用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套壳100,除了具有全键盘功能,还是一个保护壳,可以保护移动终端200,同时可以做成各种时尚的外观效果。
用户需要快捷的输入方式时,可以将移动终端200插入保护套壳100中使用全键盘输入,全键盘与移动终端200的显示屏的一部分重合,整个保护套壳100与移动终端200合二为一,握持、使用方便,此时显示屏的显示区自动调整、使用未被遮蔽的显示屏部分作为显示区,这种状态类似于黑莓全键盘手机的形态;当用户需要浏览网页,希望大的显示屏幕时,从保护套壳100中将移动终端200拔出,使用移动终端200的全屏幕即可。
前下壳1上的键盘可以包含26个英文字母、Alt、回车确认键、空格、换挡等按键,数字键复用在一部分字母上,通过换挡加相应的数字字母复合键完成数字的输入。此外,在保护套壳100内部可以具有电路,该电路中可以包括检测单元,例如,检测第一接口3与第二接口5的连通和断开,以及与检测前下壳1和前上壳4打开和关闭的第一和第二传感器相连,并将这些信息发送到移动终端200,此时移动终端200内可以不设置上述检测模块或芯片。而且,键盘扩展模块或芯片也可以设在保护套壳100内,不再设在移动终端200内,这些模块或芯片可以通过第一接口3和第二接口5的连通与移动终端200内的主机芯片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上所述,第一接口3和第二接口5都可以是USB接口。保护套壳100的USB接口可以与移动终端的USB接口相连接,移动终端200通过USB口检测是否有保护套壳100插入,并且进一步可以识别保护套壳100的型号;保护套壳100内部可以具有标识单元,当保护套壳100与移动终端通过USB口连接时,该标识单元被移动终端200识别,通过这种识别,移动终端200可以获取保护套壳100的物理参数,包括尺寸、按键的个数、位置、分布等。扩展键盘上的按键的特点是,每个按键与电容式触摸屏接触的部分具有一定的导电性,使得按键与电容式触摸屏接触时,电容式触摸屏能够检测到按键与触摸屏接触。当移动终端200插入保护套壳100时,二者形成一个完整的壳体,使得移动终端200可以与保护套壳100形成一个整体,容易握持。当移动终端200检测到保护套壳100插入时,调整显示区,使用未被保护套壳100遮蔽显示区用于显示,由于移动终端200可以通过USB口获知保护套壳100的插入、并且识别了保护套壳100的物理参数,当按键按下并被触摸屏识别出按下的位置信息,就可以知道是哪个、或者哪几个按键被按下。在该实施例中,保护套壳100中没有键盘扫描电路。
当保护套壳100用于ipad的保护壳时,前上壳4打开且前下壳1关闭,使用扩展键盘,前上壳4和前下壳1全部打开使用触摸屏键盘。这种情况下,第一和第二接口可以一直相连,通过前上壳4和前下壳1的打开和关闭情况接通或断开第一和第二接口。从实际使用角度来说,手机比较容易插入、拔出。而ipad通常不容易插入,拔出,都是翻开正面、或者合上正面。由于通常ipad本身就有传感器检测是否合上。因此,优选地,可以将保护套壳100的第一和第二传感器设在ipad上,上下各一个。当检测到前上壳4打开且前下壳1关闭时,调整显示区,使用上部分显示屏作为显示区,扩展键盘开始启用;当上下两个传感器分别同时检测到前上壳4和前下壳1打开时,触摸屏键盘恢复启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壳;和
前下壳,所述前下壳与所述后壳相连,所述前下壳与所述后壳前表面的下部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移动终端的下部且顶面敞开且的下容纳空间,所述前下壳的前表面上设有扩展键盘,所述保护套壳设有用于与所述扩展键盘相连的第一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下壳的左侧边与所述后壳的左侧边可枢转地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后壳相连的前上壳,所述前上壳与所述后壳的前表面的上部形成上容纳空间,所述上容纳空间与所述下容纳空间连通以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移动终端的容纳空间,所述前上壳的左侧边与所述后壳的左侧边可枢转地相连以打开和关闭所述上容纳空间的前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且用于检测所述前上壳打开和关闭的第一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下壳的左侧边与所述后壳的左侧边可枢转地相连以打开和关闭所述下容纳空间的前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且用于检测所述前下壳打开和关闭的第二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为USB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键盘为全键盘。
9.一种移动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护套壳,所述保护套壳包括后壳和与所述后壳相连的前下壳,所述前下壳与所述后壳前表面的下部形成顶面敞开的下容纳空间,所述前下壳的前表面上设有扩展键盘,所述保护套壳设有第一接口;和
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的下部配合在所述下容纳空间内,所述移动终端具有显示屏、触摸屏键盘和第二接口,所述移动终端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接口接通时将所述扩展键盘切换为有效输入键盘且将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调整为与所述显示屏露出所述下容纳空间的部分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壳还包括与所述后壳相连的前上壳,所述前上壳与所述后壳的前表面的上部形成上容纳空间,所述上容纳空间与所述下容纳空间连通以形成容纳所述移动终端的容纳空间,所述前上壳的左侧边与所述后壳的左侧边可枢转地相连以打开和关闭所述上容纳空间的前表面,所述移动终端配置为在所述前上壳打开时将所述扩展键盘切换为有效输入键盘且将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调整为与所述显示屏露出所述下容纳空间的部分匹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壳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前上壳和打开和关闭且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的第一传感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下壳的左侧边与所述后壳的左侧边可枢转地相连以打开和关闭所述下容纳空间的前表面,所述移动终端配置为在所述前上壳和所述前下壳均打开时将所述触摸屏键盘切换为有效输入键盘且将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调整为全屏显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壳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前下壳和打开和关闭且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的第二传感器。
14.根据权利要求9-13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键盘为全键盘,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口为USB接口。
CN201210413194.9A 2012-10-25 2012-10-25 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壳和移动终端装置 Pending CN1037807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13194.9A CN103780722A (zh) 2012-10-25 2012-10-25 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壳和移动终端装置
PCT/CN2012/085473 WO2014063405A1 (zh) 2012-10-25 2012-11-28 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壳和移动终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13194.9A CN103780722A (zh) 2012-10-25 2012-10-25 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壳和移动终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80722A true CN103780722A (zh) 2014-05-07

Family

ID=50572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13194.9A Pending CN103780722A (zh) 2012-10-25 2012-10-25 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壳和移动终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8072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1389A (zh) * 2014-10-24 2015-01-14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屏幕解锁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85463B1 (en) * 1999-10-26 2002-05-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detachable flip keyboard
US20030011971A1 (en) * 2001-04-26 2003-01-16 Toshiharu Suzuki Keyboard unit
CN2760862Y (zh) * 2004-10-17 2006-02-22 马宇尘 具有扩展体的移动通信设备
CN202957855U (zh) * 2012-10-25 2013-05-29 任恺 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壳和移动终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85463B1 (en) * 1999-10-26 2002-05-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detachable flip keyboard
US20030011971A1 (en) * 2001-04-26 2003-01-16 Toshiharu Suzuki Keyboard unit
CN2760862Y (zh) * 2004-10-17 2006-02-22 马宇尘 具有扩展体的移动通信设备
CN202957855U (zh) * 2012-10-25 2013-05-29 任恺 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壳和移动终端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1389A (zh) * 2014-10-24 2015-01-14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屏幕解锁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40578B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9456062B2 (en) Mobile terminal
JP5440174B2 (ja)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の記憶媒体
US7493151B2 (en) Housing arrangement for a portable device with a display
US2020040129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a plurality of virtual buttons on a device
KR20160087857A (ko) 단말기
US10628037B2 (en) Mobile device systems and methods
EP2852130B1 (en) Electronic devie comprising smart card connection circuit
CN107209616B (zh) 薄膜键盘、保护套、移动终端设备和充电器
CN101834921A (zh) 具有防摔保护功能的电子设备
CN103869934B (zh) 平板电脑及其控制方法
CN101454784B (zh) 用于保护电子设备不受侵扰的装置
US20140218305A1 (en) Accessory enclosure and input device
US2015023459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keypad of electronic device
CN202957855U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壳和移动终端装置
CN104146469B (zh) 电子设备的保护套以及使用该保护套的输入方法
CN104571490A (zh) 终端及其操作方法
JP2010205437A (ja) 端子変換アダプタおよび携帯端末
CN103780722A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壳和移动终端装置
US20220334715A1 (en) Mobile terminal,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device
CN107291157B (zh) 具有可扩展显示屏的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2999092A (zh) 具有触控板的电子装置
US20200065288A1 (en) Device With USB Port
CN105144486A (zh) 移动终端
CN201087858Y (zh) 复合式笔记本电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