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80415B - 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80415B
CN103780415B CN201210404922.XA CN201210404922A CN103780415B CN 103780415 B CN103780415 B CN 103780415B CN 201210404922 A CN201210404922 A CN 201210404922A CN 103780415 B CN103780415 B CN 1037804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al line
key performance
performance indicator
movement
line ind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0492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80415A (zh
Inventor
陈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40492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804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80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04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804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04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方法和装置。本发明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对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移动均线计算,获取移动均线指标;若移动均线指标的变化超过预设的门限,则对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监控处理。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对KPI长期或是短期变化趋势的呈现,进而提高了网络维护管理的效率。

Description

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关键性能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简称KPI)是综合考量网络服务质量的一系列重要指标。KPI是对网络质量、网络质量变化幅度及网络优化效果的量化体现。长期以来,各运营商对KPI均非常重视,特别在网络承载大量商业用户进入维护阶段以后,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通过日常的网络KPI监控软件采集每日的KPI指标,并对该KPI进行分析,以确定网络情况。
网络维护是通过KPI指标的变化趋势去判断和维护无线网络的运行稳定度,现有技术是手动的输出KPI指标趋势报表,利用Excel的“图表”功能制作直观的指标趋势分析图,再根据指标趋势分析图进行分析,以确定网络情况。
然而,KPI监控软件自动采集KPI指标后,每日都需要人工分析KPI指标趋势,并判断网络情况,从而导致网络维护管理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方法和装置,以提高网络维护管理的效率。
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
对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移动均线计算,获取移动均线指标;
若所述移动均线指标的变化超过预设的门限,则对所述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监控处理。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移动均线计算,获取移动均线指标,包括:
将所述预设时长内的所述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算数平均计算,获取移动均线指标。
结合第一个方面或是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所述预设时长内的所述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算数平均计算,获取移动均线指标。
所述获取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包括:
以两个不同的时间点为起始点,分别获取所述预设时长内的第一关键性能指标和第二关键性能指标;
所述对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移动均线计算,获取移动均线指标,包括:
对所述第一关键性能指标和所述第二关键性能指标分别进行移动均线计算,得到第一移动均线指标和第二移动均线指标;
所述若所述移动均线指标的变化超过预设的门限,则对所述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监控处理,包括:
将所述第一移动均线指标与所述第二移动均线指标相比,得到第一绝对比值;
若所述第一绝对比值大于第一预设绝对值,则进行监控处理。
结合第一个方面或是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包括:
以两个不同的时间点为起始点,分别获取所述预设时长内的第一关键性能指标和第二关键性能指标;
所述对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移动均线计算,获取移动均线指标,包括:
对所述第一关键性能指标和所述第二关键性能指标分别进行移动均线计算,得到第一移动均线指标和第二移动均线指标;
所述若所述移动均线指标的变化超过预设的门限,则对所述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监控处理,包括:
将所述第一移动均线指标与所述第二移动均线指标的差值与所述第一移动均线指标或所述第二移动均线指标相比,得到第一相对比值;
若所述第一相对比值大于第一预设相对值,则进行监控处理。
结合第一个方面或是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时长包括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所述获取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包括:
分别获取所述第一时长内的第三关键性能指标和所述第二时长内的第四关键性能指标;
所述对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移动均线计算,获取移动均线指标,包括:
对所述第三关键性能指标和所述第四关键性能指标分别进行移动均线计算,得到的第三移动均线指标与第四移动均线指标;
所述若所述移动均线指标的变化超过预设的门限,则对所述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监控处理,包括:
将所述第三移动均线指标与所述第四移动均线指标相比,得到第二绝对比值;
若所述第二绝对比值大于第二预设绝对值,则进行监控处理。
结合第一个方面或是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时长包括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所述获取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包括:
分别获取所述第一时长内的第三关键性能指标和所述第二时长内的第四关键性能指标;
所述对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移动均线计算,获取移动均线指标,包括:
对所述第三关键性能指标和所述第四关键性能指标分别进行移动均线计算,得到的第三移动均线指标与第四移动均线指标;
所述若所述移动均线指标的变化超过预设的门限,则对所述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监控处理,包括:
将所述第三移动均线指标与所述第四移动均线指标的差值与所述第三移动均线指标或是所述第四移动均线指标相比,得到第二相对比值;
若所述第二相对比值大于第二预设相对值,则进行监控处理。
结合第一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个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个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个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后者第一个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进行监控处理,包括:发送报警。
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若所述第二绝对比值小于第三预设绝对值,则解除报警;或者,
若所述第二相对比值小于第三预设相对值,则解除报警。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时长内的内的关键性能指标;
运算模块,用于对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移动均线计算,获取移动均线指标;
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移动均线指标的变化超过预设的门限,对所述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监控处理。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运算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算数平均计算,获取移动均线指标。
结合第一个方面或是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包括: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以两个不同的时间点为起始点,分别获取所述预设时长内的第一关键性能指标和第二关键性能指标;
所述运算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预设时长内的第一关键性能指标和所述第二关键性能指标分别进行移动均线计算,得到第一移动均线指标和第二移动均线指标;
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移动均线指标与所述第二移动均线指标相比,得到第一绝对比值;
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绝对比值大于第一预设绝对值时,进行监控处理。
结合第二个方面或是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包括: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以两个不同的时间点为起始点,分别获取所述预设时长内的第一关键性能指标和第二关键性能指标;
所述运算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一关键性能指标和所述第二关键性能指标分别进行移动均线计算,得到第一移动均线指标和第二移动均线指标;
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移动均线指标与所述第二移动均线指标的差值与所述第一移动均线指标或是所述第二移动均线指标进行相比得到第一相对比值;
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相对比值大于第一预设相对值时,进行监控处理。
结合第一个方面或是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时长包括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时长内的第三关键性能指标和所述第二时长内的第四关键性能指标;
所述运算模块,具体用于对第三关键性能指标和第四关键性能指标分别进行移动均线计算,得到的第三移动均线指标与第四移动均线指标。
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三移动均线指标与所述第四移动均线指标进行相比得到第二绝对比值;
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绝对比值大于第二预设绝对值时,进行监控处理。
结合第一个方面或是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时长包括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时长内的第三关键性能指标和所述第二时长内的第四关键性能指标;
所述运算模块,具体用于对第三关键性能指标和第四关键性能指标分别进行移动均线计算,得到的第三移动均线指标与第四移动均线指标。
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三移动均线指标与所述第四移动均线指标的差值与所述第三移动均线指标或是所述第四移动均线指标进行相比,得到第二相对比值;
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相对比值大于第二预设相对值时,进行监控处理。
结合第二个方面的第四种或者第二个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发送报警。
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第二绝对比值小于第三预设绝对值,解除报警;
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第二相对比值小于第三预设相对值,解除报警。
本发明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方法和装置,通过对关键性能指标进行与统计周期对应的移动均线计算,获取移动均线指标,并根据移动均线指标,对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监控处理,从而实现对KPI长期或是短期变化趋势的呈现,进而提高了网络维护管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方法实施例六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方法具体可以应用于通过KPI监控软件获取KPI,并对KPI的长、短期的变化趋势进行判断的情况,该KPI监控软件可以是设置在接入网或是核心网的操作维护平台上的软件系统,如:软交换设备网管服务器或是产品管理信息系统(Produc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PROMIS)。本发明实施例中的KPI可以是终端设备与网络侧的附着成功率、切换成功率或是接通率等,以下实施例中的KPI是以无线网络掉话率为例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执行的主体可以是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装置。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统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
上述预设时长可以是设定的一个时间段,也可以是一个统计周期。下面以预设时长是一个统计周期为例进行说明。
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装置可以通过KPI监控软件获取统计内的关键性能指标KPI,该统计周期内的KPI可以有多个,获取KPI的方式可以采用实时在线的方式或是离线的方式。本实施例中的KPI可以是无线网络掉话率,但不限于此。
步骤102、对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均线计算,获取移动均线指标;
下面仍以预设时长是一个统计周期为例进行说明。
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装置可以通过对统计周期内的多个KPI进行算数平均计算或是加权平均计算,获得与统计周期对应的移动均线指标,其中该加权平均计算的加权系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在此不作限制。具体来说,可以获得短周期的移动均线指标或是长周期的移动均线指标,例如,短周期的移动均线指标的获得可以包括:通过对统计周期分别为10日、30日或者60日的KPI进行平均计算,得到分别为10日、30日或者60日移动均线指标;长周期的移动均线指标的获得可以包括:通过对统计周期分别为90日、180日或者360日的KPI进行平均计算,得到分别为90日、180日或者360日移动均线指标。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短周期和长周期可以灵活划分,不用受上述举例的限制,例如,60日的移动均线指标也可以是长周期移动均线指标。上述移动均线的周期时间越长,可以反映周期时间越长的变化趋势,但对短期的变化比较不敏感;移动均线的周期时间越短,可以反映时间周期越短的变化趋势,并对短期的波动越敏感。
S103、若移动均线指标的变化超过预设的门限,则对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监控处理。
具体的,可以判断长周期的移动均线指标的变化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若大于第一预设值,则说明该周期内的移动均线指标变化趋势变差,可以自动报警;也可以判断短周期移动均线指标与长周期的移动均线指标的变化量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若大于第二预设值,则说明该周期内的移动均线指标变化趋势变差,可以自动报警,在短周期移动均线指标与长周期的移动均线指标的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时,说明周期内的移动均线指标变化趋势好转,解除报警;本实施例的报警方式可以通过邮件提示,短信提示或是在KPI监控画面上直接提示以示报警。
本实施例,通过对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移动均线计算,获取移动均线指标,并根据移动均线指标,对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监控处理,从而实现对KPI长期或是短期变化趋势的呈现,进而提高了网络维护管理的效率。
下面采用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为本发明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201、获取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
上述预设时长可以是设定的一个时间段,也可以是一个统计周期。下面以预设时长是一个统计周期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S201与图1所示实施例S101的技术方案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S202、将与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算数平均计算,获取移动均线指标。
具体的,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装置可以通过对统计周期内的多个KPI进行算数平均计算,获得与统计周期对应的移动均线指标。具体来说,可以获得短周期的移动均线指标或是长周期的移动均线指标,例如,短周期的移动均线指标的获得可以包括:通过对统计周期分别为10日、30日或者60日的KPI进行平均计算,分别得到10日、30日或者60日的移动均线指标;长周期的移动均线指标的获得可以包括:通过对统计周期分别为90日、180日或者360日的KPI进行平均计算,分别得到90日、180日或者360日的移动均线指标。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短周期和长周期可以灵活划分,不用受上述举例的限制,例如,60日的移动均线指标也可以是长周期移动均线指标。可以运用移动均线指标来呈现一段周期内的KPI的变化趋势,即长周期的移动均线指标可以呈现KPI的长期变化趋势,短周期的移动均线指标可以呈现KPI的短期的变化趋势。
S203、若移动均线指标的变化超过预设的门限,则对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监控处理。
本实施例S203与图1所示实施例S103的技术方案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将与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算数平均计算,获取移动均线指标,从而实现对KPI长期或是短期变化趋势的呈现,进而提高了网络维护管理的效率。
图3为本发明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301、以两个不同的时间点为起始点,分别获取相同的预设时长内的第一关键性能指标和第二关键性能指标;
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装置可以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分别获取相同时长(例如,该相同的时长为第一周期T1)内的两个关键性能指标。例如,获取第一周期T1内的多个第一KPI(Vi,Vi-1,Vi-2,…,Vi-T1+1)和多个第二KPI(Vi-n,Vi-n+1,Vi-n+2,…,Vi-n+T1),其中,i表示日期,Vi表示日期i的KPI,n表示分别获取第一KPI的起始点和第二KPI的起始点的时间间隔,该第一周期可以是长周期90日、180日或者360日也可以是短周期10日、30日或者60日,60日也可以是长周期,本实施例以长周期为例,但不限于此。
S302、对第一关键性能指标和第二关键性能指标分别进行移动均线计算,得到第一移动均线指标和第二移动均线指标;
具体的,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装置可以分别对统计第一周期T1内的第一KPI和第二KPI进行算数平均计算,获得与第一周期T1对应的第一移动均线指标和第二移动均线指标。即
第一移动均线指标MAi=Average(Vi,Vi-1,Vi-2,…,Vi-T1+1);和
第二移动均线指标MAi-n=Average(Vi-n,Vi-n+1,Vi-n+2,…,Vi-n+T1);
其中,i表示日期,n表示获取第一关键性能指标和第二关键性能指标的时间间隔,Vi表示日期i的KPI,该第一周期T1可以是长周期90日、180日或者360日也可以是短周期10日、30日或者60日,60日也可以是长周期,本实施例以长周期为例,但不限于此。
可以运用第一移动均线指标MAi和第二移动均线指标MAi+n来呈现一段周期T1内的KPI的变化趋势,即长周期的移动均线指标可以呈现KPI的长期变化趋势,短周期的移动均线指标可以呈现KPI的短期的变化趋势。
S303、将第一移动均线指标与第二移动均线指标相比,得到第一绝对比值;若第一绝对比值大于第一预设绝对值,则进行监控处理。
具体的,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装置可以以第一移动均线指标MAi为基准,将第二移动均线指标MAi+n与第一移动均线指标MAi相除得到第一绝对比值,将第一绝对比值与第一预设绝对值进行比较,若第一绝对比值大于第一预设绝对值,则进行监控处理,可以发送报警提示,在此不限制报警方式。其中,本实施例不限制以第一移动均线指标MAi为基准,也可以以第二移动均线指标MAi+n为基准。该第一预设绝对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技术人员自行设定。
本实施例,通过以两个不同的时间点为起始点,分别获取统计相同时长内的第一关键性能指标和第二关键性能指标,并分别将第一关键性能指标和第二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算数平均计算,并将得到的第一移动均线指标和第二移动均线指标进行处理得到第一绝对比值,并根据第一绝对比值大于第一预设绝对值发送报警。实现了对KPI长期或是短期变化趋势的呈现,进而提高了网络维护管理的效率。
图4为本发明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401、以两个不同的时间点为起始点,分别获取相同的预设时长内的第一关键性能指标和第二关键性能指标;
本实施例S401与图3所示实施例S301的技术方案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S402、对第一关键性能指标和第二关键性能指标分别进行移动均线计算,得到第一移动均线指标和第二移动均线指标;
本实施例S402与图3所示实施例S302的技术方案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S403、将第一移动均线指标与第二移动均线指标的差值与该第一移动均线指标或该第二移动均线指标相比,得到第一相对比值;若第一相对比值大于第一预设相对值,则进行监控处理。
具体的,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装置可以以第一移动均线指标MAi为基准,将第一移动均线指标MAi与第二移动均线指标MAi+n相减的差值与第一移动均线指标MAi相除,得到第一相对比值;将第一相对比值与第一预设相对值进行比较,若第一相对比值大于第一预设相对值,则进行监控处理,可以发送预警提示,在此不限制预警方式。其中,本实施例不限制以第一移动均线指标MAi为基准,也可以以第二移动均线指标MAi+n为基准。该第一预设相对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技术人员自行设定。
本实施例,通过以两个不同的时间点为起始点,分别获取相同时长内的第一关键性能指标和第二关键性能指标,并分别将第一关键性能指标和第二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移动均线计算,将第一移动均线指标与第二移动均线指标的差值与所述第一移动均线指标或所述第二移动均线指标相比,得到第一相对比值,并在第一相对比值大于第一预设相对值时发送报警。由此,实现了对KPI长期或是短期变化趋势的呈现,进而提高了网络维护管理的效率。
图5为本发明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501、分别获取不同时长内的第三关键性能指标和第四关键性能指标;
例如,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装置可以在同一时间点上分别获取第一时长(例如,周期为T2)和第二时长(例如,周期为T3)的第三关键性能指标和第四关键性能指标,其中,T2和T3不相等。即获取统计第一周期T2内的多个第三KPI(Vi、Vi-1、Vi-2、...、Vi-T2+1)和多个第KPI(Vi、Vi-1、Vi-2、...、Vi-T3+1),其中,i表示日期,Vi表示日期i的KPI,T3可以是长周期90日、180日或360日,T2可以是短周期10日、30日或者60日,在此对T2和T3是长周期还是短周期不做限制。
S502、对第三关键性能指标和第四关键性能指标分别进行移动均线计算,得到的第三移动均线指标与第四移动均线指标;
具体的,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装置可以分别对统计周期为T2的第三KPI和周期为T3的第四KPI进行算数平均计算,获得与周期T2对应的第三移动均线指标和周期T3对应的第四移动均线指标。即
第三移动均线指标MAi=Average(Vi,Vi-1,Vi-2,…,Vi-T2+1);和
第四移动均线指标MAi=Average(Vi,Vi-1,Vi-2,…,Vi-T3+1);
其中,i表示日期,n表示获取第一关键性能指标和第二关键性能指标的时间间隔,Vi表示日期i的KPI,,T3可以是长周期90日、180日或360日,T2可以是短周期10日、30日或者60日,在此对T2和T3是长周期还是短周期不做限制。
可以运用第三移动均线指标来呈现一段周期T2内的KPI的变化趋势,第四移动均线指标来呈现一段周期T3内的KPI的变化趋势,即长周期的移动均线指标可以呈现KPI的长期变化趋势,短周期的移动均线指标可以呈现KPI的短期的变化趋势。
S503、将第三移动均线指标与第四移动均线指标的差值与第三移动均线指标或是第四移动均线指标相比,得到第二相对比值;若第二相对比值大于第二预设相对值,则进行监控处理。
具体的,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装置可以以第三移动均线指标为基准,将第四移动均线指标与第三移动均线指标相减的差值与第三移动均线指标相除,得到第二相对比值;将第二相对比值与第二预设相对值进行比较,若第二相对比值大于第二预设相对值,则进行监控处理,例如,可以发送预警提示,在此不限制预警方式。其中,本实施例不限制以第三移动均线指标MAi为基准,也可以以第四移动均线指标MAi+n为基准。该第二预设相对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技术人员自行设定。
进一步的,当第二相对比值小于第三预设相对值,即短周期的移动均线指标与长周期的移动均线指标之间的差值已经缩小到一定的范围内,则可以解除报警。该第三预设相对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技术人员自行设定。
本实施例,通过在同一时间分别获取不同时长内的第三关键性能指标和第四关键性能指标;对第三关键性能指标和第四关键性能指标分别进行算数平均计算,得到的第三移动均线指标与第四移动均线指标,并将得到的第三移动均线指标和第四移动均线指标进行计算得到第二相对比值,并根据第二相对比值大于第二预设相对值发送报警,再根据第二相对比值小于第三预设相对值时解除报警。从而实现对KPI长期、短期变化趋势的呈现,进而提高了网络维护管理的效率。
图6为本发明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601、分别获取不同时长内的第三关键性能指标和第四关键性能指标;
本实施例S601与图5所示实施例S501的技术方案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S602、对第三关键性能指标和第四关键性能指标分别进行移动均线计算,得到的第三移动均线指标与第四移动均线指标;
本实施例S602与图5所示实施例S502的技术方案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S603、将第三移动均线指标与第四移动均线指标进行相比,得到第二绝对比值;若第二绝对比值大于第二预设绝对值时,则进行监控处理,例如,可以发送报警。
具体的,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装置可以以第三移动均线指标为基准,将第三移动均线指标与第四移动均线指标相除得到第二绝对比值,将第二绝对比值与第二预设绝对值进行比较,若第二绝对比值大于第二预设绝对值,则进行监控处理,可以发送预警提示,在此不限制预警方式。其中,本实施例不限制以第三移动均线指标MAi为基准,也可以以第四移动均线指标MAi+n为基准。该第二预设绝对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技术人员自行设定。
进一步的,当第二绝对比值小于第三预设绝对值,即短周期的移动均线指标与长周期的移动均线指标之间的差值已经缩小到一定的范围内,则可以解除报警。该第三预设绝对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技术人员自行设定。
本实施例,通过在同一时间分别获取不同周期的第三关键性能指标和第四关键性能指标;对第三关键性能指标和第四关键性能指标分别进行移动均线计算,得到的第三移动均线指标与第四移动均线指标,并将得到的第三移动均线指标和第四移动均线指标相比,得到第二绝对比值,并根据第二绝对比值大于第二预设绝对值,发送报警;若第二绝对比值小于第三预设绝对值,则解除报警。从而实现对KPI长期、短期变化趋势的呈现,进而提高了网络维护管理的效率。
图7为本发明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包括:获取模块71、运算模块72和处理模块73,其中,获取模块71,用于获取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运算模块72,用于对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移动均线计算,获取移动均线指标;处理模块73,用于若移动均线指标的变化超过预设的门限,对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监控处理。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运算模块72可以具体用于将预设时长内的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算数平均计算,获取移动均线指标。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8为本发明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获取模块71,可以具体用于以两个不同的时间点为起始点,分别获取预设时长内的第一关键性能指标和第二关键性能指标;
运算模块72,可以具体用于对预设时长内的第一关键性能指标和第二关键性能指标分别进行移动均线计算,得到第一移动均线指标和第二移动均线指标;
处理模块73可以包括:
比较单元731,可以用于具体用于将第一移动均线指标与第二移动均线指标相比,得到第一绝对比值;
处理单元732,可以用于在第一绝对比值大于第一预设绝对值时,进行监控处理。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71,可以用于以两个不同的时间点为起始点,分别获取预设时长内的第一关键性能指标和第二关键性能指标;
运算模块72,可以用于述第一关键性能指标和第二关键性能指标分别进行移动均线计算,得到第一移动均线指标和第二移动均线指标;
处理模块73,可以包括:
比较单元731,可以用于将第一移动均线指标与第二移动均线指标的差值与第一移动均线指标或是第二移动均线指标进行相比得到第一相对比值;
处理单元732,可以用于在第一相对比值大于第一预设相对值时,进行监控处理。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包括:预设时长包括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
所述获取模块71,可以具体用于获取第一时长内的第三关键性能指标和第二时长内的第四关键性能指标;
所述运算模块72,可以具体用于对第三关键性能指标和第四关键性能指标分别进行移动均线计算,得到的第三移动均线指标与第四移动均线指标。
所述处理模块73,可以包括:
比较单元731,可以用于将所述第三移动均线指标与所述第四移动均线指标进行相比得到第二绝对比值;
处理单元732,可以用于在所述第二绝对比值大于第二预设绝对值时,进行监控处理。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包括:预设时长包括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
获取模块71,可以具体用于获取第一时长内的第三关键性能指标和第二时长内的第四关键性能指标;
运算模块72,可以具体用于对第三关键性能指标和第四关键性能指标分别进行移动均线计算,得到的第三移动均线指标与第四移动均线指标。
处理模块73,可以包括:
比较单元731,可以用于将第三移动均线指标与第四移动均线指标的差值与第三移动均线指标或是第四移动均线指标进行相比,得到第二相对比值;
处理单元732,可以用于在所述第二相对比值大于第二预设相对值时,进行监控处理。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5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处理单元732,还可以用于发送报警。
进一步的,处理单元732,还可以用于若第二绝对比值小于第三预设绝对值时,解除报警;
进一步的,处理单元732,还可以用于若第二相对比值小于第三预设相对值,解除报警。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装置可以包括一个存储器和一个处理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上述图1至图6所示实施例中任一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方法的代码;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代码。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所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所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所述关键性能指标包括终端设备与网络侧的附着成功率、切换成功率、接通率、及无线网络掉话率;
对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移动均线计算,获取移动均线指标;
若所述移动均线指标的变化超过预设的门限,则对所述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监控处理;
所述对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移动均线计算,获取移动均线指标,包括:
将所述预设时长内的所述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算数平均计算或加权平均计算,获取移动均线指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包括:
以两个不同的时间点为起始点,分别获取所述预设时长内的第一关键性能指标和第二关键性能指标;
所述对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移动均线计算,获取移动均线指标,包括:
对所述第一关键性能指标和所述第二关键性能指标分别进行移动均线计算,得到第一移动均线指标和第二移动均线指标;
所述若所述移动均线指标的变化超过预设的门限,则对所述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监控处理,包括:
将所述第一移动均线指标与所述第二移动均线指标相比,得到第一绝对比值;
若所述第一绝对比值大于第一预设绝对值,则进行监控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包括:
以两个不同的时间点为起始点,分别获取所述预设时长内的第一关键性能指标和第二关键性能指标;
所述对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移动均线计算,获取移动均 线指标,包括:
对所述第一关键性能指标和所述第二关键性能指标分别进行移动均线计算,得到第一移动均线指标和第二移动均线指标;
所述若所述移动均线指标的变化超过预设的门限,则对所述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监控处理,包括:
将所述第一移动均线指标与所述第二移动均线指标的差值与所述第一移动均线指标或所述第二移动均线指标相比,得到第一相对比值;
若所述第一相对比值大于第一预设相对值,则进行监控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长包括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所述获取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包括:
分别获取所述第一时长内的第三关键性能指标和所述第二时长内的第四关键性能指标;
所述对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移动均线计算,获取移动均线指标,包括:
对所述第三关键性能指标和所述第四关键性能指标分别进行移动均线计算,得到的第三移动均线指标与第四移动均线指标;
所述若所述移动均线指标的变化超过预设的门限,则对所述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监控处理,包括:
将所述第三移动均线指标与所述第四移动均线指标相比,得到第二绝对比值;
若所述第二绝对比值大于第二预设绝对值,则进行监控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长包括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所述获取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包括:
分别获取所述第一时长内的第三关键性能指标和所述第二时长内的第四关键性能指标;
所述对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移动均线计算,获取移动均线指标,包括:
对所述第三关键性能指标和所述第四关键性能指标分别进行移动均线计算,得到的第三移动均线指标与第四移动均线指标;
所述若所述移动均线指标的变化超过预设的门限,则对所述关键性能指 标进行监控处理,包括:
将所述第三移动均线指标与所述第四移动均线指标的差值与所述第三移动均线指标或是所述第四移动均线指标相比,得到第二相对比值;
若所述第二相对比值大于第二预设相对值,则进行监控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监控处理,包括:发送报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监控处理,包括:发送报警;若所述第二绝对比值小于第三预设绝对值,则解除报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监控处理,包括:发送报警;若所述第二相对比值小于第三预设相对值,则解除报警。
9.一种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所述关键性能指标包括终端设备与网络侧的附着成功率、切换成功率、接通率、及无线网络掉话率;
运算模块,用于对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移动均线计算,获取移动均线指标;
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移动均线指标的变化超过预设的门限,对所述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监控处理;
所述运算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算数平均计算或加权平均计算,获取移动均线指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以两个不同的时间点为起始点,分别获取所述预设时长内的第一关键性能指标和第二关键性能指标;
所述运算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预设时长内的第一关键性能指标和所述第二关键性能指标分别进行移动均线计算,得到第一移动均线指标和第二移动均线指标;
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移动均线指标与所述第二移动均线指标相比,得到第一绝对比值;
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绝对比值大于第一预设绝对值时,进行监控 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以两个不同的时间点为起始点,分别获取所述预设时长内的第一关键性能指标和第二关键性能指标;
所述运算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一关键性能指标和所述第二关键性能指标分别进行移动均线计算,得到第一移动均线指标和第二移动均线指标;
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移动均线指标与所述第二移动均线指标的差值与所述第一移动均线指标或是所述第二移动均线指标进行相比得到第一相对比值;
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相对比值大于第一预设相对值时,进行监控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长包括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时长内的第三关键性能指标和所述第二时长内的第四关键性能指标;
所述运算模块,具体用于对第三关键性能指标和第四关键性能指标分别进行移动均线计算,得到的第三移动均线指标与第四移动均线指标;
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三移动均线指标与所述第四移动均线指标进行相比得到第二绝对比值;
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绝对比值大于第二预设绝对值时,进行监控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长包括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时长内的第三关键性能指标和所述第二时长内的第四关键性能指标;
所述运算模块,具体用于对第三关键性能指标和第四关键性能指标分别进行移动均线计算,得到的第三移动均线指标与第四移动均线指标;
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三移动均线指标与所述第四移动均线指标的差值与所述第三移动均线指标或是所述第四移动均线指标进行相比,得到第二相对比值;
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相对比值大于第二预设相对值时,进行监控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发送报警。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第二绝对比值小于第三预设绝对值,解除报警。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第二相对比值小于第三预设相对值,解除报警。
CN201210404922.XA 2012-10-22 2012-10-22 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37804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04922.XA CN103780415B (zh) 2012-10-22 2012-10-22 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04922.XA CN103780415B (zh) 2012-10-22 2012-10-22 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80415A CN103780415A (zh) 2014-05-07
CN103780415B true CN103780415B (zh) 2017-10-24

Family

ID=50572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04922.XA Active CN103780415B (zh) 2012-10-22 2012-10-22 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804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1709B (zh) * 2014-10-28 2018-11-30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对加密分析终端进行可靠性评估的方法及装置
CN106487570B (zh) * 2015-09-02 2019-06-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评估网络性能指标变化趋势的方法及设备
CN106685750B (zh) * 2015-11-11 2019-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系统异常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5868087A (zh) * 2016-03-25 2016-08-1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监控系统中多指标数据的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08696368B (zh) 2017-04-05 202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元健康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09699090B (zh) * 2017-10-24 2020-11-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连接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14095387B (zh) * 2020-07-29 2023-09-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449569B (zh) * 2020-11-02 2024-01-1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用户流量使用量处理方法、网络设备及业务处理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6180A (zh) * 2006-05-15 2007-11-21 瀚讯网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接入点切换时机的判断方法
WO2010140049A2 (en) * 2009-06-04 2010-12-09 Eaton Corporation Electrical device cooling efficiency monitoring
CN101984702A (zh) * 2010-11-19 2011-03-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数据业务质量的监控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02236920A (zh) * 2010-04-20 2011-11-09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驾驶记录仪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77843B1 (en) * 2002-07-15 2007-10-02 Network Physics Method for real-time auto-detection of outlier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6180A (zh) * 2006-05-15 2007-11-21 瀚讯网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接入点切换时机的判断方法
WO2010140049A2 (en) * 2009-06-04 2010-12-09 Eaton Corporation Electrical device cooling efficiency monitoring
CN102236920A (zh) * 2010-04-20 2011-11-09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驾驶记录仪
CN101984702A (zh) * 2010-11-19 2011-03-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数据业务质量的监控预警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使用移动平均线预测云平台服务性能趋势;陈光,等;《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120615;498-49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80415A (zh) 2014-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80415B (zh) 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04809051B (zh) 用于预测计算机应用中的异常和故障的方法和装置
CN105938183B (zh) 一种预测ups电池寿命的智能监测系统
CN104992298A (zh) 能源管理系统
CN110837058A (zh) 基于大数据的电池组健康状态评估装置及评估方法
CN104126182A (zh) 远程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109612760A (zh) 一种机械设备的工况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6248049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によって要求の順守を要請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9005528A (zh) 一种蓝牙mesh网关数据聚合上报方法
CN102279297A (zh) 能源管理装置及方法
CN102637339A (zh) 用于发送公用品仪表警报的系统
CN116722571B (zh)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储能管理方法、系统及介质
US20140214464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nd analyzing utility consumption
CN108090679A (zh) 一种基于用户停电敏感度的停电服务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1586188A (zh) 电能监控系统与方法
CN107566480A (zh) 移动终端应用的用户活动信息采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US20160132975A1 (en) Identifying high usage periods
CN117294617A (zh) 通信网络异常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5146977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企业能效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Li et al. A study on CEP-based system status monitoring in cloud computing systems
TW200931242A (en) Far-end monitoring system
CN113932623A (zh) 一种窑炉物联网服务系统
CN108076086A (zh) 一种远程监控方法及设备
Javed et al. Fog paradigm for local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CN105631606A (zh) 一种基于能量计量网络图的能源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