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63134A - 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63134A
CN103763134A CN201410006139.7A CN201410006139A CN103763134A CN 103763134 A CN103763134 A CN 103763134A CN 201410006139 A CN201410006139 A CN 201410006139A CN 103763134 A CN103763134 A CN 1037631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igent terminal
data
bluetooth module
fine device
bluet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061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肜云
齐晓旭
马向怀
汪刚
王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0613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63134A/zh
Publication of CN103763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631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装置,其用于利用智能终端通过对纤器来实现光分配网络(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网管与ODN设备之间的通信,该装置包括选择单元、第一USB接口、第一蓝牙模块、第二USB接口及第二蓝牙模块,选择单元、第一蓝牙模块及第一USB接口设置在智能终端中,第二USB接口与第二蓝牙模块设置在对纤器中,选择单元可选择的使智能终端经第一USB接口及第二USB接口传输至对纤器后与ODN设备通信或者使智能终端经第一蓝牙模块及第二蓝牙模块传输至对纤器后与ODN设备通信。在该控制装置中,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在USB通信与蓝牙通信两种方式中选择一种实现智能终端与对纤器之间进行通信,操作方便。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方法。

Description

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分配网络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光分配网络(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中的ODN网管是统一管理光分配设备的平台,其主要功能是为用户提供图形化的管理工具,其管理对象为ODN中的所有网络资源,使用户能够准确掌握所有光纤网络资源,通过该工具可以实现对网络资源、端口状态、线路跳接、光纤路由的实时管理,并可以准确的定位出现网络连接故障的点,从而可以快速排除网络连接故障,提高网络服务质量,实现对光分配网络资源的可视、可管、可控。ODN网管可借助2G/3G/WiFi网络与智能终端通信,然后再通过对纤器实现与ODN设备。智能终端和对纤器之间采用USB通信时,数据直接从移动智能终端的USB口直通到对纤器的USB口,然后再由对纤器通过RS485或者USB接口传送到光分配设备。智能终端和对纤器之间采用蓝牙通讯时,手机蓝牙模块通过蓝牙方式发送数据到对纤器的蓝牙模块中,蓝牙模块将接收的数据发给对纤器的主控模块,最后再由主控模块通过RS485或者USB接口传送到光分配设备。
然而,若采用USB方式通信时,在智能终端与对纤器之间的距离较大时,需要时时携带USB通信线,而且长期的插拔USB线,会降低USB接口的使用寿命,操作不方便,若采用蓝牙方式通信时,由于通信速率没有USB通信速率高,在传输数据量较大时可能导致通信效率较低,甚至通信失败,从而无法满足不同场合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且满足不同场合需求的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装置及方法。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装置,其用于利用智能终端通过对纤器来实现光分配网络(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网管与ODN设备之间的通信,所述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装置包括一个选择单元、一个第一USB接口、一个第一蓝牙模块、一个与所述第一USB接口对应的第二USB接口及一个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对应的第二蓝牙模块,所述选择单元、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及所述第一USB接口设置在一个智能终端中,所述第二USB接口与所述第二蓝牙模块设置在所述对纤器中,所述选择单元可选择的使所述智能终端经所述第一USB接口及对应的第二USB接口与所述对纤器通信或者使所述智能终端经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及对应的第二蓝牙模块与所述对纤器通信。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方法,其用于利用智能终端通过对纤器来实现光分配网络(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网管与ODN设备之间的通信,所述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ODN网管获取相应命令及数据;
可选择的将接收的相应命令及数据经USB通信方式或者蓝牙通信方式进行传输;
接收相应命令及数据并进行处理后将处理结果上传以实现通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装置及方法中,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在USB通信与蓝牙通信两种方式中选择一种实现智能终端与对纤器之间进行通信,操作方便,能够满足不同场合、不同客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装置的ODN网管系统功能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智能终端与对纤器采用蓝牙技术通信的功能结构图。
图4是图2中的对纤器采用数据流控制机制的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装置                            100
智能终端                                              200
对纤器                                                300
ODN网管                                               400
ODN设备                                               500
选择单元                                              110
第一USB接口                                           120a
第二USB接口                                           120b
第一蓝牙模块             140a
第二蓝牙模块             140b
控制单元                 160
存储单元                 180
查询单元                 19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结合图1与图2,其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装置100,其用于利用智能终端200通过对纤器300来实现光分配网络(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网管400与ODN设备500之间的通信,所述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装置100包括一个选择单元110、一个第一USB接口120a、一个第一蓝牙(Bluetooth)模块140a、一个第二USB接口120b、一个第二蓝牙模块140b及一个控制单元160,所述选择单元110、所述第一USB接口120a及所述第一蓝牙模块140a设置在智能终端200中,所述第二USB接口120b、所述第二蓝牙模块140b、所述控制单元160置在对纤器300中,所述第一USB接口120a与所述第二USB接口120b相对应,所述第一蓝牙模块140a与所述第二蓝牙模块140b相对应。
本实施方式中,智能终端200为支持Andriod系统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安装上ODN网管所需的管理软件等,具有体积小、易携带、可较长时间使用的特点。只要此类电子设备能安装网管系统需要的集成管理软件,都可以作为智能终端使用。
智能终端200利用2G/3G/WiFi技术实现与ODN网管系统400通信,负责接收ODN网管下发给ODN设备的命令和数据,然后通过USB或者蓝牙技术与对纤器300进行通信,再由对纤器300将命令或数据通过USB或RS485总线方式传送给ODN设备500。本实施方式中,对纤器300通过USB模块320将命令或数据传输给ODN设备。可以理解的是,eID则是光分配设备的唯一身份标示,实现光分配设备的识别与定位,对纤器读取ODN设备的eID信息再将读取的eID信息转发给智能管理终端。
选择单元110可选择的使智能终端200通过USB接口或者蓝牙通讯方式与对纤器300进行通信。本实施方式中,选择单元110为智能终端200平台上安装的开发软件,通过此开发软件的通信方式选择界面根据相关情况可以选择USB和蓝牙中的一种通信方式进行通信。可以理解的是,若智能终端200和对纤器300之间已成功建立USB通讯方式,ODN客户端再选择蓝牙通讯方式时,选择单元110会自动断开已经建立的USB通讯方式而重新选择蓝牙通讯方式。
在选择单元110选择USB接口通讯时,智能终端200将从ODN网管接收的命令和数据通过第一USB接口120a及对纤器300中对应的第二USB接口120b之间进行传输,在选择单元110选择蓝牙技术通讯时,所述智能终端200将从ODN网管接收的命令和数据通过第一蓝牙模块140a及对应的第二蓝牙模块140b进行传输。
可以理解的是,在升级文件比较大时,一般超过5M的情况下就可以选择USB通讯,USB传输速度快。在需要智能终端移动距离比较大时选择蓝牙通信,在智能ODN设备的施工现场作业范围一般都在10米之内,超过10米就不能进行通信。超过10米就需要移动智能终端的位置,缩小与ODN设备的距离来保证继续可靠通信。在工作时希望抗干扰性比较小或者不存在干扰时,比如智能终端200和ODN网管400正在进行wifi通信时,尽量不选择使用蓝牙的通讯方式,蓝牙会干扰wifi的信号,为了避免干扰而需选择USB连接,USB通讯对别的设备干扰小,传输稳定。
本实施方式中,对纤器300中设置一个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340用于控制第二USB接口120b与第二蓝牙模块140b接收数据以及控制对纤器300通过USB模块320与ODN设备之间的通信,控制单元160设置在MCU340中。控制单元160用于在选择单元110选择蓝牙方式通讯时利用数据控制流机制处理对纤器200的第二蓝牙模块140b接收的数据,MCU340能根据控制单元160的处理情况确定是否控制对纤器300从智能终端200接收相应数据。请结合图3与图4,在智能终端200经第一蓝牙模块140a及对应的第二蓝牙模块140b进行通信时,控制单元160在所述数据接收队列设置一个上限阈值及一个下限阈值,控制单元160中间的数据指针监控第二蓝牙模块140b接收的数据在缓存中的当前位置,在启动接收数据后,数据指针所指地址逐渐增加,当数据指针到达上限阈值处,对纤器300的MCU340向智能终端200发出请求,暂停接收智能终端200中的第一蓝牙模块140a发送的数据,等待MCU340继续采用通用异步接收/发送装置(Universal AsynchronousReceiver/Transmitter,UART)的方式读取缓存中的数据,此时数据指针也会同步变小,当数据指针到达下限阈值处时,MCU340会再次向智能终端200发出指令,请求继续接收第一蓝牙模块140a发送的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为使智能终端200与对纤器300可以快速连接,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装置100还包括一个存储单元180及一个查询单元190,所述存储单元180与所述查询单元190设置在智能终端200中。所述存储单元180用于存储与智能终端200已经成功配对的对纤器的历史记录,本实施方式中,历史记录列表中会包含对纤器名称的信息。所述查询单元190用于在智能终端200的第一蓝牙模块140a打开后查询所使用的对纤器是否在所存储的历史记录中。若存在历史记录,智能终端200打开已配对的成功的历史记录列表,在所使用的对纤器在历史记录列表中找到时直接选择该历史记录进行快速连接。若历史记录不存在或者历史记录列表中找不到正在使用的对纤器,则智能终端200需要重新扫描找到正在使用的对纤器进行连接。
请参阅图5,其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方法,其用于利用智能终端通过对纤器来实现光分配网络(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网管与ODN设备之间的通信,所述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从ODN网管获取相应命令及数据;
S200:可选择的将获取的命令及数据经USB通信方式或者蓝牙通信方式进行传输;
S300:接收相应命令及数据并进行处理;
S400:将处理结果上传以实现通信。
在步骤S100中,智能终端200利用2G/3G/WiFi技术接收ODN网管下发给ODN设备的命令和数据。
在步骤S200中,利用选择单元110选择USB或者蓝牙技术与对纤器300进行通信,在选择单元110选择USB接口通讯时,智能终端200将从ODN网管接收的命令和数据通过第一USB接口120a及对纤器300中对应的第二USB接口120b进行传输,在选择单元110选择蓝牙技术通讯时,所述智能终端200将从ODN网管接收的命令和数据通过第一蓝牙模块140a及对应的第二蓝牙模块140b进行传输。
在步骤S300中,对纤器300在选择单元110选择USB通讯方式或者蓝牙通讯方式接收相应的命令或数据后再通过USB或RS485总线方式传送给ODN设备500进行处理。
在选择单元110选择蓝牙通信方式时对纤器300接收相应命令及数据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
S310:设置一个上限阈值及一个下限阈值;
S340:通过中间的数据指针监控接收的数据在缓存中的当前位置并在数据指针到达上限阈值时暂停接收数据,在数据指针到达下限阈值时接收数据。
在步骤S310中,利用控制单元160通过数据控制流机制处理对纤器200的第二蓝牙模块140b接收的数据。在智能终端200经第一蓝牙模块140a及对应的第二蓝牙模块140b进行通信时,控制单元160在所述数据接收队列设置一个上限阈值及一个下限阈值。
在步骤S340中,控制单元160中间的数据指针监控第二蓝牙模块140b接收的数据在缓存中的当前位置,在启动接收数据后,数据指针所指地址逐渐增加,当数据指针到达上限阈值处,对纤器300的MCU340向智能终端200发出请求,暂停接收智能终端200中的第一蓝牙模块140a发送的数据,等待主控模块340继续采用UART的方式读取缓存中的数据,此时数据指针也会同步变小,当数据指针到达下限阈值处时,MCU340会再次向智能终端200发出指令,请求继续接收第一蓝牙模块140a发送的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为使智能终端200与对纤器300可以快速连接,在选择单元110选择蓝牙通信方式后,智能终端200将第一蓝牙模块140a扫描到对应通信的对纤器300的名称信息存储成历史记录,当再次连接历史记录中存在的蓝牙模块时,直接选择历史记录中相应的对纤器进行连接,若不存在历史记录或者历史记录列表中找不到正在使用的对纤器,则智能终端200需要重新扫描找到正在使用的对纤器进行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装置及方法中,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在USB通信与蓝牙通信两种方式中选择一种实现智能终端200与对纤器300之间进行通信,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同时在选择蓝牙技术通信时利用控制单元160设置上下限阈值来对整个蓝牙通信过程中的数据流控制,避免由于数据缓存区溢出而产生的数据丢失,而且采用蓝牙技术通信时将每次蓝牙设备扫描的结果存储在智能终端200中,当智能终端200再次连接所存储的已存在的蓝牙设备时,可以直接点击连接按钮进行连接,不需要重新扫描相应蓝牙设备,节约了用户操作智能终端的时间,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做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装置,其用于利用智能终端通过对纤器来实现光分配网络(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网管与ODN设备之间的通信,所述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装置包括一个选择单元、一个第一USB接口、一个第一蓝牙模块、一个与所述第一USB接口对应的第二USB接口及一个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对应的第二蓝牙模块,所述选择单元、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及所述第一USB接口设置在一个智能终端中,所述第二USB接口与所述第二蓝牙模块设置在所述对纤器中,所述选择单元可选择的使所述智能终端经所述第一USB接口及对应的第二USB接口与所述对纤器通信或者使所述智能终端经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及对应的第二蓝牙模块与所述对纤器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装置还包括一个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对纤器中,在所述智能终端通过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及对应的第二蓝牙模块通信时,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数据接收队列设置一个上限阈值及一个下限阈值,所述控制单元中间的数据指针监控所述第二蓝牙模块接收的数据在缓存中的当前位置,在数据指针到达上限阈值时所述对纤器暂停接收所述第一蓝牙模块传输的数据,在数据指针到达下限阈值时所述对纤器接继续收所述第一蓝牙模块传输的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一个存储单元及一个查询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与所述智能终端成功配对的所述对纤器的历史记录,所述查询单元用于在所述智能终端的第一蓝牙模块开启后查询所使用的对纤器是否在所存储的历史记录中,若是,则选择历史记录中相应的对纤器进行连接,若否,则所述第一蓝牙模块重新扫描找到正在使用的对纤器进行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查询单元查询到所述存储单元中不存在历史记录时,所述智能终端的第一蓝牙模块扫描找到正在使用的对纤器进行连接。
5.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方法,其用于利用智能终端通过对纤器来实现光分配网络(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网管与ODN设备之间的通信,所述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ODN网管获取相应命令及数据;
可选择的将接收的相应命令及数据经USB通信方式或者蓝牙通信方式进行传输;
接收相应命令及数据并进行处理后将处理结果上传以实现通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经蓝牙通信方式传输命令及数据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一个上限阈值及一个下限阈值;
通过中间的数据指针监控接收的数据在缓存中的当前位置并在数据指针到达上限阈值时暂停接收数据,在数据指针到达下限阈值时接收数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采用蓝牙通信方式传输命令及数据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存储与所述智能终端成功配对的对纤器的历史记录。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智能终端选择蓝牙技术通信时,在蓝牙开启后首先查询所使用的对纤器是否在所存储的历史记录中,若是,则选择历史记录中相应的对纤器进行连接,若否,则重新扫描找到正在使用的对纤器进行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查询历史记录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若查询到不存在历史记录时,扫描找到正在使用的对纤器进行连接。
CN201410006139.7A 2014-01-07 2014-01-07 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037631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06139.7A CN103763134A (zh) 2014-01-07 2014-01-07 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06139.7A CN103763134A (zh) 2014-01-07 2014-01-07 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63134A true CN103763134A (zh) 2014-04-30

Family

ID=50530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06139.7A Pending CN103763134A (zh) 2014-01-07 2014-01-07 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6313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1104A (zh) * 2015-11-13 2016-03-30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智能管理终端进行工单导航的系统及方法
WO2016058405A1 (zh) * 2014-10-17 2016-04-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58405A1 (zh) * 2014-10-17 2016-04-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
CN105451104A (zh) * 2015-11-13 2016-03-30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智能管理终端进行工单导航的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49624B1 (en) Remote control docking station and system
CN201846400U (zh) 家电自启动控制系统
CN103259568B (zh)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086611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program and parameter to PLC
US8275858B2 (en) Method for updating firmware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eader through network system
CN101382909A (zh) 在操作系统切换时逐步调整屏幕亮度的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03781151A (zh) 电子设备和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4574901A (zh) 一种电表的抄表方法及系统
KR20170124187A (ko) 통신 프로토콜 자동 호환 기능을 갖는 IoT 플랫폼
CN102724112A (zh) 一种基于tcp协议的传输方法、接收端设备及系统
KR20210032948A (ko) 근접장 상호 작용 장치를 갖는 측정 장치
CN206993421U (zh) 一种无人机
CN103763134A (zh) 基于智能终端的双重控制装置及方法
KR101455155B1 (ko) 멀티-se 환경에서 모바일 결제카드 우선순위 자동 설정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모바일 디바이스
KR102005409B1 (ko) 로라(LoRa) 사물인터넷(IoT)에서 FSK 모드를 이용한 원격 펌웨어 업그레이드 시스템
KR101239526B1 (ko) 지그비와 rfid를 이용한 가전기기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와그 시스템
KR20150038849A (ko) 근거리 무선 모듈을 이용한 가전 장치의 네트워크 연결 방법 및 네크워크 연결 시스템
CN105812211B (zh) 信息处理系统和通信方法
CN103019188A (zh) 基于物联网的水塔水位远程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348583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1305983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data us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
KR20120027213A (ko) 무선 네트워크를 위한 설치 도구
CN105488995A (zh) 智能手机蓝牙转红外抄表装置
CN111107507A (zh) 一种适用于地质灾害监测应用的LoRa设备组网方法
CN209911799U (zh) 数据传输装置及自动化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