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47023A - 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 - Google Patents

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47023A
CN103747023A CN201110456494.0A CN201110456494A CN103747023A CN 103747023 A CN103747023 A CN 103747023A CN 201110456494 A CN201110456494 A CN 201110456494A CN 103747023 A CN103747023 A CN 1037470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service system
service
network bandwidth
comput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5649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紫东
王春鹏
陈义聪
田若倩
蒋清野
郑辉
石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NIAAS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NIAAS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NIAAS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NIAAS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45649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470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3747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470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的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所述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支持互联网协议IPV6地址和IPV4地址,所述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支持IP和弹性计算单元分管,所述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包括人机界面管理系统、任何网络浏览器均可以访问、集成的DNS域名服务在线系统、弹性负载均衡服务系统和内容加速网络服务系统。该系统完全支持弹性网络带宽、弹性存储、弹性存储服务,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云的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所述基于云的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安装在一个云计算服务平台上,所述平台还包括与所述基于云的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并行的弹性存储服务、弹性计算服务系统,所述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支持互联网协议IPV6地址和IPV4地址,本发明属于云计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领域,201110127088.X号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虚拟网络配置迁移的方法及设备,本发明中,网管设备感知虚拟主机的网络迁移事件,向虚拟主机迁入的迁入上行物理交换机下发配置,更新迁入上行物理交换机对虚拟主机的访问限制,网管设备还可以向虚拟主机的迁出上行物理交换机下发配置,更新迁出上行物理交换机对虚拟主机的访问限制。通过向物理交换机下发配置,使得物理交换机灵活控制外部用户对虚拟主机的访问,由于该过程不需要实现额外的协议,因此可实现性好;同时实现过程与具体的物理网络无关,不需要物理网络提供特殊支持,因此有很好的兼容性。该发明仅仅用于迁移虚拟主机,不能面向云计算提供远程操作和无接触式全程操作,并非用于云计算系统资源的远程配置。
200880013414.0号专利文献描述了虚拟主机迁移技术。在各实施例中,虚拟主机可利用LUN(逻辑单元号)屏蔽来从一个主计算机迁移到另一个主计算机。存储阵列的LUN可被映射到虚拟主机的虚拟驱动器。将LUN与虚拟主机的第一主计算机相关联的LUN掩码被配置成去除该LUN的屏蔽以将该虚拟主机从该第一主计算机迁移到第二主计算机。该技术也并非用于云计算系统的客户关系管理,不能提供云计算资源的弹性、远程、自助式配置。200810184903.4号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计算设备,使用配置命令来配置虚拟主机。每个虚拟主机可以从相应的虚拟主机镜像文件来引导。在虚拟主机引导或者执行时,虚拟主机可以从相应的虚拟主机镜像文件中所包括的应用文件和操作系统文件中进行读取或者向其进行写入。在虚拟主机引导之前,通过从相应的虚拟主机镜像文件中包括的应用文件和操作系统文件进行读取或者向其进行写入,计算设备可以得到或者设置将要在相应的虚拟主机中引导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的配置属性。计算设备可以执行配置命令来得到或者设置操作系统以及应用的配置属性。该技术也并非用于云计算系统的客户关系管理,不能提供云计算资源的弹性、远程、自助式配置。
200510048886.8号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主机的WEB服务器,该服务器包括:高性能HTTP进程单元,用于接受用户的并发连接,根据用户请求从WEB缓存单元中获取用户所需数据对象返回给用户,并在需要加载数据对象时通知缓存管理器;WEB缓存单元,用于缓存数据对象的属性和数据内容;缓存管理器,用于接收高性能HTTP进程单元的加载请求,从相应业务模块组获取所需的数据对象,加载到WEB缓存单元中。该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用户通过基于虚拟主机的WEB服务器获取访问数据的方法,该WEB服务器和方法能够在提高系统效率、可扩展性以及支持大并发量访问的同时,对不同虚拟主机提供不同的QOS需求。该专利实际上是对现有虚拟主机技术的普通应用,并非应用于云计算,而且没有建立服务器资源的远程调用机制。
与本发明相关的技术主要有主机托管(英文:colocation),也称主机代管技术,是客户将自己的互联网服务器放到互联网服务供应商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所设立的机房,每月支付必要费用,由ISP代为管理维护,而客户从远端连线服务器进行操作的一种服务方式。主机托管是一种很成熟的解决方案,网络运营商或大的IT集成商为中小企业提供的主机托管,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它们的网站或简单的IT系统。每一中小企业都有一单独的主机,网络运营商或大的IT集成商为它们开/关/日常的系统维护。托管业务优点有:成本较低,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维护,托管网络设备扩展方便,用户可以任意选择2M-100M(独享或共享)接入速率,网络稳定等等。主机托管客户能够通过网络浏览器发出开、关,监控托管主机,应用服务器得到这个命令,它将执行相关的网络服务(WebServices)以执行相关的对虚拟主机的操作并将结果返回到网络浏览器。
主机托管的缺点在于,客户需要现场配置自己的硬件资源,不能实现远程弹性配置服务器资源,不能建立一种面向客户的“数据中心零接触”式服务机制,不能使客户无需接触服务器、交换机和防火墙物理设备,无需前往云计算数据中心,即可远程获得计算、存储和网络带宽的云计算资源。
此外,虚拟主机是使用特殊的软硬件技术,把一台真实的物理电脑主机分割成多个的逻辑存储单元,每个单元都没有物理实体,但是每一个物理单元都能像真实的物理主机一样在网络上工作,具有单独的域名、IP地址(或共享的IP地址)以及完整的Internet服务器功能。虚拟主机的关键技术在于,即使在同一台硬件、同一个操作系统上,运行着为多个用户打开的不同的服务器程式,互不干扰。而各个用户拥有自己的一部分系统资源(IP地址、文档存储空间、内存、CPU时间等)。虚拟主机之间完全独立,在外界看来,每一台虚拟主机和一台单独的主机的表现完全相同。所以这种被虚拟化的逻辑主机被形象的称为“虚拟主机”。现有的虚拟主机技术不能提供云计算资源的弹性、远程、自助式配置。
目前的任何虚拟主机均由ISP预先配置为通用产品,向客户销售,也就是说,ISP把虚拟机预先设置成固定的类似物理机的产品,其能够调用的软硬件资源是预先设定的,客户不能随意改变虚拟机的资源配置。ISP也不允许客户更改虚拟机配置。也就是说,现有的虚拟主机技术配置的主机类型是固定的,用户只能选购不同的主机,不能自己远程创建自己的主机,而且主机不能根据业务需求自动增加或释放计算、存储、带宽、软件、硬件、数据资源。这样,用户购买的计算、存储、带宽等资源就没有弹性,不能即时即需自动扩展或释放;这种情况下,用户购买的虚拟主机还是类似一台硬件主机,ISP提供的服务没有任何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客户的基于云计算的弹性网络宽带服务系统,该系统支持互联网协议IPV6地址和IPV4地址。
该系统支持IP和弹性计算单元分管,即IP地址和虚拟机或计算单元或存储单元可分开使用,使用者可自由切换和替换,在关闭一台或若干台虚拟机时,IP地址会保留在用户的系统中,同时,IP地址的DNS域名服务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使用者的IP不会随着虚拟机的关闭而立刻回收,而是在用户确定不使用该IP后再回收资源。
该系统可实现网络应用需求,DNS域名服务系统可让使用者通过任何浏览器在线管理域名服务;所述域名服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解析引导将互联网网民键入的域名解析到真正托管该域名服务的物理服务器或虚拟机所对应的IP地址信息;该域名服务系统完全支持弹性计算服务系统和弹性存储服务系统。
该系统给予使用者的产品是以服务方式提供的,即使用者在使用网络带宽资源时的体验就像使用自来水和电一样。换句话说,网络带宽资源成为一种公用服务设施。
该系统是采用高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产业的服务模式。具体而言,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的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所述基于云的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安装在一个云计算服务平台上,所述平台还包括与所述基于云的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并行的弹性存储服务、弹性计算服务系统,所述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支持互联网协议IPV6地址和IPV4地址,所述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支持IP和弹性计算单元分管,即IP地址和虚拟机或计算单元或存储单元可分开使用,使用者可自由切换和替换,在关闭一台或若干台虚拟机时,IP地址会保留在用户的系统中,同时,IP地址的DNS域名服务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使用者的IP不会随着虚拟机的关闭而立刻回收,而是在用户确定不使用该IP后再回收资源;所述网络带宽服务系统包括人机界面管理系统(201)、任何网络浏览器均可以访问、集成的DNS域名服务在线系统(101)、弹性负载均衡服务系统(102)和内容加速网络服务系统(103),其特征在于,使用者只需要通过唯一的人机界面管理系统(201),即可实现网络应用需求;DNS域名服务系统可让使用者通过任何浏览器在线管理域名服务;所述域名服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解析引导将互联网网民键入的域名解析到真正托管该域名服务的物理服务器或虚拟机所对应的IP地址信息;该域名服务系统完全支持弹性计算服务系统和弹性存储服务系统。
所述的一种基于云的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者通过弹性负载均衡服务系统(102)控制计算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弹性负载均衡服务系统(102)为使用者提供了流量的控制权;弹性负载均衡服务系统(102)控制和分配所有请求流量;如果使用者所申请的计算单元出现故障,弹性负载均衡服务系统会自动判断,并即时将流量分配给其它正常的计算单元,最大程度地保证最终互联网用户的用户体验;所述系统能对一个机房内的计算单元实行调度功能,也支持跨机房、跨区域分配流量。
所述的一种基于云的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负载均衡服务系统(102)的使用者通过人机界面管理系统(201)启用该系统功能时,负载均衡系统的流量分析模块对请求流量进行分析,然后通过系统的负载均衡机制在同一机房、甚至跨机房、跨区域的计算单元分配流量;当一个机房流量出口拥堵时,使用者可通过在人机界面管理系统(201)的设置,通过弹性负载均衡系统(102)下的机房流量调度模块,将该机房的所有应用请求转移到另外一个机房,如果对一个机房的设备和计算单元进行维护时,该系统维持应用和业务的连续性。
所述的一种基于云的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一个私有云或者一个企业内部应用所述服务系统时,所述使用者通过所述弹性负载均衡系统(102)的安全模块做配置,实现对安全规则和访问权限的控制。
所述的一种基于云的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负载均衡系统(102)在对请求流量进行分配之前,使用者可在人机界面系统(201)设定的探测频率对计算单元或服务器进行故障检测,一旦发现计算单元或服务器出现故障,该系统将通过使用者设定的优先规则进行流量分配;如果故障计算单元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该负载均衡系统将会继续分配与新的请求流量。
所述的一种基于云的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负载均衡系统(102)的指定虚拟机模块提供了一项机制,使用者通过对该模块的设置,可以对特定的用户分配特定的计算单元(虚拟机),也可以对某个区域的用户分配特定的计算单元;所述弹性负载均衡系统(102)支持所有加密文件的传输和调度。
所述的一种基于云的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负载均衡系统(102)支持IPV4和IPV6,使用者在同一个应用的计算单元中有不同的IP地址协议,该系统也可以通过域名在线系统(101)设置对跨IP地址协议调度。
所述的一种基于云的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只要云计算服务平台的使用者使用了弹性计算服务系统或弹性存储服务系统,所述平台就会自动为使用者开通弹性负载均衡服务系统;如果使用者需要使用,只需要选择该项服务,然后为不同的应用命名以作区分,使用者可通过人机界面管理系统做一些简单的机制和阀值配置,选择用哪些计算单元和应用使用此项服务。
所述的一种基于云的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加速网络服务系统(103)提供基于互联网浏览器的网站内容加速系统,使用者只需要在浏览器上做相应的配置,即可享受此服务;使用者可以通过内容加速网络服务系统(103)对静态内容进行加速,也可以对流媒体,包括视频和语音提供加速服务;该内容加速网络服务系统的访问检测模块,监控来访者的访问品质,并根据系统自身的存储位置,将内容,包括静态内容、流媒体推送到各网络逻辑边缘,当互联网用户访问使用者的网站内容时,该系统启用使用离用户最近的内容的服务器和存储,并对用户发送其所请求的内容。
所述的一种基于云的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使用者在启用该服务系统前,将要加速的内容放到弹性存储服务系统中,并通过该系统获得唯一的域名,如果需要,使用者可将已有的域名的DNS记录指向由系统分配的域名;当互联网用户访问使用者的域名时,内容加速网络服务系统将会指定离互联网用户最近的边缘节点服务器为其交付所强求的内容,如果该节点服务器没有互联网用户所请求的文件,该节点服务器会即时向源服务器或源存储获取一份最新的数据,并在该节点服务器的存储上保留,这样第二个互联网用户或后续用户访问时,只要数据是最新状态,该边缘节点服务器和存储就可以为其覆盖的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
所述内容加速网络服务系统同时具有监控功能,使用者可通过该监控察看不同地址位置的访客访问计算单元的延时;为了使用者方便查看,该系统根据每个省的用户进行分类统计访问延时和下载速度信息,同时,该系统也提供了针对不同的带宽接入商的数据统计,使用者可根据报表的情况,实时调节应用的分布;
所述内容加速网络服务系统支持HTTP和HTTPS协议,当使用者启用该服务时,HTTP和HTTPS协议同时开启,如果使用者只需要启动其中一项协议,可以在人机界面管理系统(201)中做预先设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面向客户的基于云计算的弹性网络机制,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支持互联网协议IPV6地址和IPV4地址,该弹性网络带宽服务基于系统支持IP和弹性计算单元分管,即IP地址和虚拟机或计算单元或存储单元等可以分开使用,使用者可自由切换和替换,在关闭一台或若干台虚拟机时,IP地址会保留在用户的系统中,同时,IP地址的DNS域名服务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使用者的IP不会随着虚拟机的关闭而立刻回收,而是在用户确定不使用该IP后再回收资源。
该网络带宽服务系统包括以下服务内容:人机界面管理系统(201)-任何网络浏览器均可以访问、集成的DNS域名服务在线系统(101)、弹性负载均衡服务系统(102)和内容加速网络服务系统(103)。其特征在于,使用者只需要通过唯一的人机界面管理系统(201),即可完成对当今网络应用的绝大多数需求。
DNS域名服务系统可以让使用者通过任何浏览器在线管理域名服务。该域名服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解析引导将互联网网民键入的域名如www.a.com解析到真正托管该域名服务的物理服务器或虚拟机所对应的IP地址信息,如11.11.12.13这样的地址。该域名服务服务系统完全支持弹性计算服务系统和弹性存储服务系统。提高了服务交付的整体性和使用者使用时的便利性。
使用者通过弹性负载均衡服务系统(102)能方便地控制计算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为使用者提供了流量的控制权,方便维护升级系统时使用。弹性负载均衡服务系统能控制和分配所有请求流量,这对控制很多应用的流量很有帮助,如果使用者所申请的计算单元出现故障,弹性负载均衡服务系统会自动判断,并即时的将流量分配给其它正常的计算单元,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最终互联网用户的用户体验。该系统能够对一个机房内的计算单元实行调度功能,同时,它也支持跨机房、跨区域分配流量。
1.使用者通过模块201启用该系统功能时,负载均衡系统的流量分析模块将通过对请求流量进行分析,然后通过系统的负载均衡机制在同一机房、甚至跨机房、跨区域的计算单元流量分配。例如,当一个机房流量出口拥堵时,使用者可以通过在201模块的设置,通过弹性负载均衡系统102下的机房流量调度模块,将该机房的所有应用请求转移到另外一个机房,如果对一个机房的设备和计算单元进行维护时,该功能也能帮助应用和业务的连续性。这就降低了使用者对单点机房的依赖性,同时提高了业务连续性的保障功能。
2.在一个私有云或者一个企业内部应用服务系统时,使用者可以通过弹性负载均衡服务系统102的安全模块做配置,实现对安全规则和访问的控制。
3.该弹性负载均衡服务系统在对请求流量进行分配之前,使用者可以在人机界面系统(201)设定的探测频率对计算单元或服务器进行故障检测,一旦发现计算单元或服务器出现故障,该系统将通过使用者设定的优先规则进行流量分配。如果故障计算单元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该负载均衡系统将会继续分配与新的请求流量。
4.由于整个网络系统的复杂性,每个最终用户的请求,可能会有不同的计算单元或服务器去响应,如果响应机制不够成熟,则会影响到用户体验,为此,该弹性负载均衡服务系统的指定虚拟机模块提供了一项功能,即,使用者通过对该模块的设置,可以对特定的用户分配特定的计算单元(虚拟机),也可以对某个区域的用户分配特定的计算单元,这样就保证了最终用户的用户体验。
5.该弹性负载均衡服务系统支持所有加密文件的传输和调度。
6.该弹性负载均衡服务系统支持IPV4和IPV6,即便使用者在同一个应用的计算单元中有不同的IP地址协议,该系统也可以通过域名在线系统(101)设置对跨IP地址协议调度。
使用者启用弹性负载均衡服务系统的过程快速而且简单,只要使用者使用了弹性计算服务系统或弹性存储服务系统,系统就会自动为使用者开通弹性负载均衡服务系统的功能。如果需要使用,只需要选择该项服务,然后为不同的应用命名以作区分,使用者可以通过人机界面管理系统做一些简单的机制和阀值配置,最终选择哪些计算单元和应用使用此项服务。
内容加速网络服务系统(103)提供基于互联网浏览器的网站内容加速系统,使用者只需要在浏览器上做相应的配置,即可以享受此服务。使用者或开发者在使用此服务时,提高了网站的访问速度和用户体验。
使用者可以通过内容加速网络服务系统(103)对静态(图片、文字等)的内容进行加速,也可以对流媒体,如视频和语音等提供加速服务。该内容加速网络服务系统的访问检测模块,监控来访者的访问品质,并根据系统自身的存储位置等一系列判断,将内容(静态内容或流媒体)推送到各网络逻辑边缘,当互联网用户访问使用者的网站内容时,该系统启用使用离用户最近的内容的服务器和存储,并对用户发送其所请求的内容,大大降低了网络访问的延时,提高了互联网用户的品质。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者在启用该服务前,可以将要加速的内容放到弹性存储服务系统中,并通过该系统获得唯一的域名,如果需要,使用者可以将的已有的域名的DNS记录指向由系统分配的域名。当互联网用户访问使用者的域名时,内容加速网络服务系统将会指定离互联网用户最近的边缘节点服务器为其交付所强求的内容,如果该节点服务器没有互联网用户所请求的文件,该节点服务器会即使像源服务器或源存储获取一份最新的数据,并在该节点服务器的存储上保留,这样第二个之后的互联网用户访问时,只要数据是最新的状态,该边缘节点服务器和存储就可以为其覆盖的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
该内容加速网络服务系统同时具有监控功能,使用者可以通过该监控察看不同地址位置的访客访问计算单元的延时。为了使用者方便查看,该系统根据每个省的用户进行分类统计访问延时和下载速度等信息,同时,该系统也提供了针对不同的带宽接入商的数据统计,使用者可以根据报表的情况,实时调节应用的分布。
该内容加速网络服务系统支持HTTP和HTTPS协议,当使用者启用该服务时,HTTP和HTTPS协议同时开启,如果使用者只需要启动其中一项协议,可以在人机界面管理系统201里做设置。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云的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所述基于云的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安装在一个云计算服务平台上,所述平台还包括与所述基于云的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并行的弹性存储服务、弹性计算服务系统,所述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支持互联网协议IPV6地址和IPV4地址,所述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支持IP和弹性计算单元分管,即IP地址和虚拟机或计算单元或存储单元可分开使用,使用者可自由切换和替换,在关闭一台或若干台虚拟机时,IP地址会保留在用户的系统中,同时,IP地址的DNS域名服务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使用者的IP不会随着虚拟机的关闭而立刻回收,而是在用户确定不使用该IP后再回收资源;所述网络带宽服务系统包括人机界面管理系统(201)、任何网络浏览器均可以访问、集成的DNS域名服务在线系统(101)、弹性负载均衡服务系统(102)和内容加速网络服务系统(103),其特征在于,使用者只需要通过唯一的人机界面管理系统(201),即可实现网络应用需求;DNS域名服务系统可让使用者通过任何浏览器在线管理域名服务;所述域名服务系统通过解析引导将互联网网民键入的域名解析到真正托管该域名服务的物理服务器或虚拟机所对应的IP地址信息;该域名服务系统完全支持弹性计算服务系统和弹性存储服务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的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者通过弹性负载均衡服务系统(102)控制计算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弹性负载均衡服务系统(102)为使用者提供了流量的控制权;弹性负载均衡服务系统(102)控制和分配所有请求流量;如果使用者所申请的计算单元出现故障,弹性负载均衡服务系统会自动判断,并即时将流量分配给其它正常的计算单元,最大程度地保证最终互联网用户的用户体验;所述系统能对一个机房内的计算单元实行调度功能,也支持跨机房、跨区域分配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云的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负载均衡服务系统(102)的使用者通过人机界面管理系统(201)启用该系统功能时,负载均衡系统的流量分析模块对请求流量进行分析,然后通过系统的负载均衡机制在同一机房、甚至跨机房、跨区域的计算单元分配流量;当一个机房流量出口拥堵时,使用者可通过在人机界面管理系统(201)的设置,通过弹性负载均衡系统(102)下的机房流量调度模块,将该机房的所有应用请求转移到另外一个机房,如果对一个机房的设备和计算单元进行维护时,该系统维持应用和业务的连续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云的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一个私有云或者一个企业内部应用所述服务系统时,所述使用者通过所述弹性负载均衡系统(102)的安全模块做配置,实现对安全规则和访问权限的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云的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负载均衡系统(102)在对请求流量进行分配之前,使用者可在人机界面系统(201)设定的探测频率对计算单元或服务器进行故障检测,一旦发现计算单元或服务器出现故障,该系统将通过使用者设定的优先规则进行流量分配;如果故障计算单元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该负载均衡系统将会继续分配与新的请求流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云的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负载均衡系统(102)的指定虚拟机模块提供了一项机制,使用者通过对该模块的设置,可以对特定的用户分配特定的计算单元(虚拟机),也可以对某个区域的用户分配特定的计算单元;所述弹性负载均衡系统(102)支持所有加密文件的传输和调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云的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负载均衡系统(102)支持IPV4和IPV6,使用者在同一个应用的计算单元中有不同的IP地址协议,该系统也可以通过域名在线系统(101)设置对跨IP地址协议调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云的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只要云计算服务平台的使用者使用了弹性计算服务系统或弹性存储服务系统,所述平台就会自动为使用者开通弹性负载均衡服务系统;如果使用者需要使用,只需要选择该项服务,然后为不同的应用命名以作区分,使用者可通过人机界面管理系统做一些简单的机制和阀值配置,选择用哪些计算单元和应用使用此项服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云的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加速网络服务系统(103)提供基于互联网浏览器的网站内容加速系统,使用者只需要在浏览器上做相应的配置,即可享受此服务;使用者可以通过内容加速网络服务系统(103)对静态内容进行加速,也可以对流媒体,包括视频和语音提供加速服务;该内容加速网络服务系统的访问检测模块,监控来访者的访问品质,并根据系统自身的存储位置,将内容,包括静态内容、流媒体推送到各网络逻辑边缘,当互联网用户访问使用者的网站内容时,该系统启用使用离用户最近的内容的服务器和存储,并对用户发送其所请求的内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云的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使用者在启用该服务系统前,将要加速的内容放到弹性存储服务系统中,并通过该系统获得唯一的域名,如果需要,使用者可将已有的域名的DNS记录指向由系统分配的域名;当互联网用户访问使用者的域名时,内容加速网络服务系统将会指定离互联网用户最近的边缘节点服务器为其交付所强求的内容,如果该节点服务器没有互联网用户所请求的文件,该节点服务器会即时向源服务器或源存储获取一份最新的数据,并在该节点服务器的存储上保留,这样第二个互联网用户或后续用户访问时,只要数据是最新状态,该边缘节点服务器和存储就可以为其覆盖的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
所述内容加速网络服务系统同时具有监控功能,使用者可通过该监控察看不同地址位置的访客访问计算单元的延时;为了使用者方便查看,该系统根据每个省的用户进行分类统计访问延时和下载速度信息,同时,该系统也提供了针对不同的带宽接入商的数据统计,使用者可根据报表的情况,实时调节应用的分布;
所述内容加速网络服务系统支持HTTP和HTTPS协议,当使用者启用该服务时,HTTP和HTTPS协议同时开启,如果使用者只需要启动其中一项协议,可以在人机界面管理系统(201)中做预先设置。
CN201110456494.0A 2011-12-31 2011-12-31 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 Pending CN1037470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56494.0A CN103747023A (zh) 2011-12-31 2011-12-31 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56494.0A CN103747023A (zh) 2011-12-31 2011-12-31 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47023A true CN103747023A (zh) 2014-04-23

Family

ID=50504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56494.0A Pending CN103747023A (zh) 2011-12-31 2011-12-31 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47023A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6007A (zh) * 2016-12-05 2018-06-12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服务故障的归因方法和装置
CN108540200A (zh) * 2017-03-06 2018-09-14 波音公司 利用带内遥测的虚拟应答器
CN108737591A (zh) * 2018-05-22 2018-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10858849A (zh) * 2018-08-23 2020-03-03 贵州白山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云分发网络调度系统及方法
US10581680B2 (en) 2015-11-25 2020-03-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ynamic configuration of network features
US10608952B2 (en) 2015-11-25 2020-03-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figuring resources to exploit elastic network capability
US11101879B2 (en) 2017-03-06 2021-08-24 The Boeing Company Virtual transponder
US11201707B2 (en) 2017-03-06 2021-12-14 The Boeing Company Secured independent hosted payload operations
US11290176B2 (en) 2017-03-06 2022-03-29 The Boeing Company Facilitating satellite operations with secure enclave for hosted payload operations
CN114567508A (zh) * 2017-03-06 2022-05-31 波音公司 利用带内命令的虚拟应答器
US11388151B2 (en) 2017-03-06 2022-07-12 The Boeing Company Protected multi-operators payload operations with private telemetry and command
US11394458B2 (en) 2017-03-06 2022-07-19 The Boeing Company Inband telemetry for a virtual transponder
US11522599B2 (en) 2017-03-06 2022-12-06 The Boeing Company Secured multi-payload antennas operators operations
US11595360B2 (en) 2017-03-06 2023-02-28 The Boeing Company Hosted payload operations with private telemetry and command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4620A (zh) * 2009-03-03 2009-08-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化集群系统负载平衡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090210869A1 (en) * 2008-02-20 2009-08-20 Alexander Gebhart Advanced packaging and deployment of virtual appliances
CN101765225A (zh) * 2008-12-24 2010-06-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化的集群管理方法和集群节点
CN101969391A (zh) * 2010-10-27 2011-02-09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支持融合网络业务的云平台及其工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10869A1 (en) * 2008-02-20 2009-08-20 Alexander Gebhart Advanced packaging and deployment of virtual appliances
CN101765225A (zh) * 2008-12-24 2010-06-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化的集群管理方法和集群节点
CN101504620A (zh) * 2009-03-03 2009-08-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化集群系统负载平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969391A (zh) * 2010-10-27 2011-02-09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支持融合网络业务的云平台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81680B2 (en) 2015-11-25 2020-03-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ynamic configuration of network features
US10608952B2 (en) 2015-11-25 2020-03-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figuring resources to exploit elastic network capability
CN108156007A (zh) * 2016-12-05 2018-06-12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服务故障的归因方法和装置
CN108540200B (zh) * 2017-03-06 2022-02-01 波音公司 利用带内遥测的虚拟应答器
CN114567508A (zh) * 2017-03-06 2022-05-31 波音公司 利用带内命令的虚拟应答器
CN114567508B (zh) * 2017-03-06 2023-11-14 波音公司 利用带内命令的虚拟应答器
US11101879B2 (en) 2017-03-06 2021-08-24 The Boeing Company Virtual transponder
US11671408B2 (en) 2017-03-06 2023-06-06 The Boeing Company Virtual transponder utilizing inband commanding
US11196717B2 (en) 2017-03-06 2021-12-07 The Boeing Company Facilitating virtual transponder utilizing inband telemetry
US11201707B2 (en) 2017-03-06 2021-12-14 The Boeing Company Secured independent hosted payload operations
CN108540200A (zh) * 2017-03-06 2018-09-14 波音公司 利用带内遥测的虚拟应答器
US11290176B2 (en) 2017-03-06 2022-03-29 The Boeing Company Facilitating satellite operations with secure enclave for hosted payload operations
US11595360B2 (en) 2017-03-06 2023-02-28 The Boeing Company Hosted payload operations with private telemetry and command
US11388150B2 (en) 2017-03-06 2022-07-12 The Boeing Company Virtual transponder utilizing a hosted antenna for inband commanding
US11388151B2 (en) 2017-03-06 2022-07-12 The Boeing Company Protected multi-operators payload operations with private telemetry and command
US11394458B2 (en) 2017-03-06 2022-07-19 The Boeing Company Inband telemetry for a virtual transponder
US11516189B2 (en) 2017-03-06 2022-11-29 The Boeing Company Virtual transponder utilizing inband telemetry
US11522599B2 (en) 2017-03-06 2022-12-06 The Boeing Company Secured multi-payload antennas operators operations
CN108737591B (zh) * 2018-05-22 202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8737591A (zh) * 2018-05-22 2018-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10858849A (zh) * 2018-08-23 2020-03-03 贵州白山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云分发网络调度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47023A (zh) 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
Xu et al. Managing performance overhead of virtual machines in cloud computing: A survey, state of the art, and future directions
Zhang et al. Cloud computing: state-of-the-art and research challenges
CN103368768B (zh) 混合云环境中自动缩放网络覆盖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US8863138B2 (en) Application service performance in cloud computing
JP2002024192A (ja) 計算機資源分割装置および資源分割方法
US1120619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sioning resources in cloud computing
CN103744714A (zh) 基于云计算的虚拟机管理平台
US2012032350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virtual machine energy consumption
US2015002634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cloud centers
US20160266918A1 (en) Data assignment and data scheduling for physical machine in a virtual machine environment
US20170090992A1 (en) Dynamic transparent provisioning for application specific cloud services
Hu et al. Towards" full containerization" in containerized 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
US11099952B2 (en) Leveraging server side cache in failover scenario
GB2604965A (en) Shared enterprise cloud
Maziku et al. Towards a network aware VM migration: Evaluating the cost of VM migration in cloud data centers
Wang et al. Research on virtual machine consolidation strategy based on combined prediction and energy-aware in cloud computing platform
EP3207665B1 (en) Policies for analytics frameworks in telecommunication clouds
US962146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flow in server virtualization environment,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QOS
Cerroni Network performance of multiple virtual machine live migration in cloud federations
Batalla et al. Validation of virtualization platforms for I-IoT purposes
EP2645631A2 (en) A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automating an enterprise network optimization
KR101394365B1 (ko) 가상화 환경에서 프로세서를 할당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WO2017082757A1 (en) Computer data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traffic based optimization of virtual machine communication
US20180205784A1 (en) Fiber-Based Distributed Data Center Archite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