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46852A - 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及网络管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及网络管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46852A
CN103746852A CN201410026235.8A CN201410026235A CN103746852A CN 103746852 A CN103746852 A CN 103746852A CN 201410026235 A CN201410026235 A CN 201410026235A CN 103746852 A CN103746852 A CN 1037468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op chain
node
network
link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2623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46852B (zh
Inventor
陈国能
李帆
王一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2623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468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46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468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468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468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及网络管理设备,其中,该业务路由配置方法能够应用于包括至少两个层次的网络,包括:获取与所述网络中的节点和链路相关的信息;根据与所述网络中的节点和链路相关的信息确定所述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其中,所述环链表示至少一条所述链路连接成环状拓扑形态和/或链状拓扑形态;根据所述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确定业务在所述网络中的路由,其中,所述路由在每个所述层次中只经过一个环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及网络管理设备,能够根据确定的环链配置业务在网络中的路由,从而能够解决业务计算路由迂回的问题,从而优化了业务路由,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及网络管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及网络管理设备。
背景技术
运营商网络通常是由节点(Node,NE)和连接组成的。其中,节点可例如为网元设备,连接可例如为纤缆、链路等。在现有技术中,一般将运营商网络(下文称为网络)划分为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等。其中,核心层通常也可以叫做骨干层。每一层网络都是由能力相近的节点组成环链后,接入到上一层网络。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业务承载其上,并且这些业务一般都是从接入层到核心层均涉及。这使得,在如上根据逻辑拓扑的分层情况进行网络管理时,无法准确获取网络的情况,从而在配置业务在网络中的路由时,存在路由迂回的问题,导致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准确获取网络的信息,并根据获取到的信息配置业务在网络中的路由,以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应用于包括至少两个层次的网络,包括:
获取与所述网络中的节点和链路相关的信息,其中,与所述节点相关的信息包括所述节点的节点标识和所述节点所属的层次,与所述链路相关的信息包括链路标识信息、源节点、源端口、宿节点以及宿端口;
根据与所述网络中的节点和链路相关的信息确定所述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其中,所述环链表示至少一条所述链路连接成环状拓扑形态和/或链状拓扑形态;
根据所述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确定业务在所述网络中的路由,其中,所述路由在每个所述层次中只经过一个环链。
对于上述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与所述网络中的节点和链路相关的信息确定所述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包括:
步骤1:选择所述网络中一个未处理的层次作为关注层次;
步骤2:从所述关注层次的所有节点中选择一个未处理的节点作为关注节点,并将所述关注节点标记为属于一个新的环链;
步骤3:判断是否存在以所述关注节点为源节点或宿节点并且未处理的链路,若不存在则返回执行上述步骤2,若存在则将所述未处理链路之一作为关注链路,确定所述关注节点在所述关注链路上的对端节点,并根据所述对端节点所属的层次选择性执行下述步骤4、步骤5以及步骤6之一;
步骤4:若所述对端节点所属的层次与所述关注节点所属的层次相同,则将所述关注链路标记为与所述关注节点属于同一个环链并且已处理,将所述关注节点以及所述对端节点上连接所述关注链路的端口都标记为环链内端口,并以所述对端节点作为新的关注节点返回执行上述步骤3;
步骤5:若所述对端节点所属的层次比所述关注节点所属的层次高,则将所述关注链路标记为与所述关注节点属于同一个环链并且已处理,将所述关注节点上连接所述关注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内端口,将所述对端节点上连接所述关注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间端口,并返回执行上述步骤2直至所述关注层次的所有节点都已处理;
步骤6:若所述对端节点所属的层次比所述关注节点所属的层次低,则返回执行上述步骤2直至所述关注层次的所有节点都已处理。
对于上述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网络中出现新增链路,还包括:
根据所述新增链路的源节点和宿节点所属的层次,确定所述新增链路所属的环链。
对于上述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新增链路的源节点和宿节点所属的层次,确定所述新增链路所属的环链,包括:
步骤11:判断所述新增链路的源节点和宿节点所属的层次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执行下述步骤12,如果不同,则执行下述步骤13;
步骤12:判断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是否属于同一环链,如果是则执行下述步骤12Y,否则执行下述步骤12N;
步骤12Y:将所述新增链路标记为与所述源节点以及所述宿节点属于同一环链,并将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均标记为环链内端口;
步骤12N:将所述源节点所属的环链与所述宿节点所属的环链合并成一个环链,将所述新增链路标记为属于合并后的环链,并将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均标记为环链内端口;
步骤13:判断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是否属于同一环链,如果是则执行下述步骤13Y,否则执行下述步骤13N;
步骤13Y:将所述新增链路标记为与所述源节点以及所述宿节点属于同一环链,并将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中层次较高的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间端口、而层次较低的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内端口;
步骤13N:将所述新增链路标记为与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中层次较低的节点属于同一环链,并将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中层次较低的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内端口、而层次较高的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间端口。
对于上述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配置业务在所述网络中的路由,包括:
根据所述网络获取从所述业务的开始节点到所述业务的结束节点的所有可达路由,其中,所述开始节点所属的层次比所述结束节点所属的层次低,各个所述可达路由在各层次上只经过一个环链;
将所有所述可达路由中经过的节点数量最少的路由,确定为从所述开始节点到所述结束节点的最短路由;
根据确定的所述最短路由配置所述业务在所述网络中的路由。
对于上述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网络获取从所述业务的开始节点到所述业务的结束节点的所有可达路由,包括:
步骤21:将所述开始节点设定为起点;
步骤22:计算从所述起点到所述起点所属环链的环链间端口的环链内最短路由,其中所述环链内最短路由是指在一个所述环链内经过节点数最少的路由;
步骤23:判断在上述步骤22中计算出的环链内最短路由的终点与所述结束节点是否属于同一环链,如果不是则执行下述步骤24,如果是则执行下述步骤25;
步骤24:将在上述步骤22中计算出的环链内最短路由的终点设定为新的起点,并返回执行上述步骤22;
步骤25:计算从在上述步骤22中计算出的环链内最短路由的终点到所述结束节点的环链内最短路由,并执行下述步骤26;
步骤26:将所计算出的所有环链内最短路由,按层次连接成从所述开始节点到所述结束节点的所述可达路由。
对于上述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配置业务在所述网络中的路由之后,还包括:
按预定的统计周期,统计所述环链的流量参数;
根据所统计出的流量参数计算预定时间段内所述环链的性能参数;
根据所计算出的性能参数对所述网络进行优化。
对于上述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流量参数包括上行流量、下行流量以及环链内流量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流量表示流进所述环链的所有环链间端口的流量之和;
所述下行流量表示流出所述环链的所有环链间端口的流量之和;
所述环链内流量表示流进以及流出所述环链的所有环链内端口的流量之和。
对于上述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性能参数包括上行流量峰值、下行流量峰值以及环链内流量峰值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流量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上行流量的最大值;
所述下行流量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下行流量的最大值;
所述环链内流量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环链内流量的最大值。
对于上述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计算出的性能参数对所述网络进行优化,包括:
在所述上行流量峰值、下行流量峰值以及环链内流量峰值中的任一个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对于上述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参数还包括上行流量均值、下行流量均值以及环链内流量均值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流量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上行流量的平均值;
所述下行流量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下行流量的平均值;
所述环链内流量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所有统计周期的环链内流量的平均值。
对于上述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计算出的性能参数对所述网络进行优化,还包括:
在所述上行流量均值、下行流量均值以及环链内流量均值中的任一个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对于上述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流量参数还包括上行带宽利用率、下行带宽利用率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带宽利用率表示所述环链的上行流量与其所有环链间端口的上行设计带宽之和的比值;
所述下行带宽利用率表示所述环链的下行流量与其所有环链间端口的下行设计带宽之和的比值;
所述环链内带宽利用率表示所述环链的环链内流量与其所有环链内端口的设计带宽之和的比值;
端口的设计带宽表示该端口的物理带宽与预留带宽之差。
对于上述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性能参数包括上行带宽利用率峰值、下行带宽利用率峰值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峰值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带宽利用率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上行带宽利用率的最大值;
所述下行带宽利用率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下行带宽利用率的最大值;
所述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环链内带宽利用率的最大值。
对于上述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计算出的性能参数对所述网络进行优化,包括:
在所述上行带宽利用率峰值、下行带宽利用率峰值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峰值中的任一个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对于上述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参数还包括上行带宽利用率均值、下行带宽利用率均值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均值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带宽利用率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上行带宽利用率的平均值;
所述下行带宽利用率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下行带宽利用率的平均值;
所述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环链内带宽利用率的平均值。
对于上述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计算出的性能参数对所述网络进行优化,包括:
在所述上行带宽利用率均值、下行带宽利用率均值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均值中的任一个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对于上述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参数还包括重载时间占比,其中,所述重载时间占比表示所述环链处于重载状态的时间比率,所述重载状态是指所述环链的上行带宽利用率、下行带宽利用率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中的任一个超出相应的门限。
对于上述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计算出的性能参数对所述网络进行优化,包括:
在所计算出的重载时间占比超出预定的重载时间占比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对于上述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流量参数还包括接入侧端口的上行流量和下行流量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上行流量表示流进所述接入侧端口的流量;
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下行流量表示流出所述接入侧端口的流量。
对于上述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流量参数还包括上行收敛比以及下行收敛比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上行收敛比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所述环链的各接入侧端口或接入侧环链的上行流量峰值之和与所述环链的上行流量峰值的比值;
下行收敛比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所述环链的各接入侧端口或接入侧环链的下行流量峰值之和与所述环链的下行流量峰值的比值;
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上行流量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内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上行流量的最大值;
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下行流量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内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下行流量的最大值。
对于上述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计算出的性能参数对所述网络进行优化,还包括:
在所述环链的上行收敛比以及下行收敛比中的任一个高于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对于上述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根据与所述网络中的节点和链路有关的信息确定所述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之后,还包括以下操作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在同一个所述节点所属的环链数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以及
在属于同一个所述环链的节点数和/或链路数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管理设备,应用于包括至少两个层次的网络,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网络中的节点和链路相关的信息,其中,与所述节点相关的信息包括所述节点的节点标识和所述节点所属的层次,与所述链路相关的信息包括链路标识信息、源节点、源端口、宿节点以及宿端口;
确定模块,与所述获取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与所述网络中的节点和链路相关的信息确定所述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其中,所述环链表示至少一条所述链路连接成环状拓扑形态和/或链状拓扑形态;
配置模块,与所述确定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配置业务在所述网络中的路由,其中,所述路由在每个所述层次网络中只经过一个环链。
对于上述网络管理设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所述网络中一个未处理的层次作为关注层次;
步骤2:从所述关注层次的所有节点中选择一个未处理的节点作为关注节点,并将所述关注节点标记为属于一个新的环链;
步骤3:判断是否存在以所述关注节点为源节点或宿节点并且未处理的链路,若不存在则返回执行上述步骤2,若存在则将所述未处理链路之一作为关注链路,确定所述关注节点在所述关注链路上的对端节点,并根据所述对端节点所属的层次选择性执行下述步骤4、步骤5以及步骤6之一;
步骤4:若所述对端节点所属的层次与所述关注节点所属的层次相同,则将所述关注链路标记为与所述关注节点属于同一个环链并且已处理,将所述关注节点以及所述对端节点上连接所述关注链路的端口都标记为环链内端口,并以所述对端节点作为新的关注节点返回执行上述步骤3;
步骤5:若所述对端节点所属的层次比所述关注节点所属的层次高,则将所述关注链路标记为与所述关注节点属于同一个环链并且已处理,将所述关注节点上连接所述关注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内端口,将所述对端节点上连接所述关注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间端口,并返回执行上述步骤2直至所述关注层次的所有节点都已处理;
步骤6:若所述对端节点所属的层次比所述关注节点所属的层次低,则返回执行上述步骤2直至所述关注层次的所有节点都已处理。
对于上述网络管理设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网络中出现新增链路的情况下,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新增链路的源节点和宿节点所属的层次,确定所述新增链路所属的环链。
对于上述网络管理设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还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11:判断所述新增链路的源节点和宿节点所属的层次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执行下述步骤12,如果不同,则执行下述步骤13;
步骤12:判断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是否属于同一环链,如果是则执行下述步骤12Y,否则执行下述步骤12N;
步骤12Y:将所述新增链路标记为与所述源节点以及所述宿节点属于同一环链,并将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均标记为环链内端口;
步骤12N:将所述源节点所属的环链与所述宿节点所属的环链合并成一个环链,将所述新增链路标记为属于合并后的环链,并将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均标记为环链内端口;
步骤13:判断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是否属于同一环链,如果是则执行下述步骤13Y,否则执行下述步骤13N;
步骤13Y:将所述新增链路标记为与所述源节点以及所述宿节点属于同一环链,并将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中层次较高的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间端口、而层次较低的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内端口;
步骤13N:将所述新增链路标记为与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中层次较低的节点属于同一环链,并将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中层次较低的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内端口、而层次较高的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间端口。
对于上述网络管理设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置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网络获取从所述业务的开始节点到所述业务的结束节点的所有可达路由,其中,所述开始节点所属的层次比所述结束节点所属的层次低,各所述可达路由在各层次上只经过一个环链;
确定单元,与所述获取单元连接,用于将所有所述可达路由中经过的节点数量最少的路由,确定为从所述开始节点到所述结束节点的最短路由;
配置单元,与所述确定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最短路由配置所述业务在所述网络中的路由。
对于上述网络管理设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21:将所述开始节点设定为起点;
步骤22:计算从所述起点到所述起点所属环链的环链间端口的环链内最短路由,其中所述环链内最短路由是指在一个所述环链内经过节点数最少的路由;
步骤23:判断在上述步骤22中计算出的环链内最短路由的终点与所述结束节点是否属于同一环链,如果不是则执行下述步骤24,如果是则执行下述步骤25;
步骤24:将在上述步骤22中计算出的环链内最短路由的终点设定为新的起点,并返回执行上述步骤22;
步骤25:计算从在上述步骤22中计算出的环链内最短路由的终点到所述结束节点的环链内最短路由,并执行下述步骤26;
步骤26:将所计算出的所有环链内最短路由,按层次连接成从所述开始节点到所述结束节点的所述可达路由。
对于上述网络管理设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统计模块,用于按预定的统计周期,统计所述环链的流量参数;
计算模块,与所述统计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统计模块所统计出的流量参数计算预定时间段内所述环链的性能参数;
处理模块,与所述计算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计算模块所计算出的性能参数对所述网络进行优化。
对于上述网络管理设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流量参数包括上行流量、下行流量以及环链内流量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流量表示流进所述环链的所有环链间端口的流量之和;
所述下行流量表示流出所述环链的所有环链间端口的流量之和;
所述环链内流量表示流进以及流出所述环链的所有环链内端口的流量之和。
对于上述网络管理设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性能参数包括上行流量峰值、下行流量峰值以及环链内流量峰值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流量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上行流量的最大值;
所述下行流量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下行流量的最大值;
所述环链内流量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环链内流量的最大值。
对于上述网络管理设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上行流量峰值、下行流量峰值以及环链内流量峰值中的任一个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对于上述网络管理设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性能参数还包括上行流量均值、下行流量均值以及环链内流量均值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流量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上行流量的平均值;
所述下行流量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下行流量的平均值;
所述环链内流量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所有统计周期的环链内流量的平均值。
对于上述网络管理设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还用于:
在所述上行流量均值、下行流量均值以及环链内流量均值中的任一个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对于上述网络管理设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流量参数还包括上行带宽利用率、下行带宽利用率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带宽利用率表示所述环链的上行流量与其所有环链间端口的上行设计带宽之和的比值;
所述下行带宽利用率表示所述环链的下行流量与其所有环链间端口的下行设计带宽之和的比值;
所述环链内带宽利用率表示所述环链的环链内流量与其所有环链内端口的设计带宽之和的比值;
端口的设计带宽表示该端口的物理带宽与预留带宽之差。
对于上述网络管理设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性能参数包括上行带宽利用率峰值、下行带宽利用率峰值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峰值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带宽利用率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上行带宽利用率的最大值;
所述下行带宽利用率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下行带宽利用率的最大值;
所述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环链内带宽利用率的最大值。
对于上述网络管理设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还用于:
在所述上行带宽利用率峰值、下行带宽利用率峰值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峰值中的任一个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对于上述网络管理设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性能参数还包括上行带宽利用率均值、下行带宽利用率均值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均值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带宽利用率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上行带宽利用率的平均值;
所述下行带宽利用率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下行带宽利用率的平均值;
所述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环链内带宽利用率的平均值。
对于上述网络管理设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还用于:
在所述上行带宽利用率均值、下行带宽利用率均值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均值中的任一个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对于上述网络管理设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性能参数还包括重载时间占比,其中,所述重载时间占比表示所述环链处于重载状态的时间比率,所述重载状态是指所述环链的上行带宽利用率、下行带宽利用率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中的任一个超出相应的门限。
对于上述网络管理设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还用于:
在所计算出的重载时间占比超出预定的重载时间占比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对于上述网络管理设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流量参数还包括接入侧端口的上行流量和下行流量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上行流量表示流进所述接入侧端口的流量;
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下行流量表示流出所述接入侧端口的流量。
对于上述网络管理设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流量参数还包括上行收敛比以及下行收敛比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上行收敛比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所述环链的各接入侧端口或接入侧环链的上行流量峰值之和与所述环链的上行流量峰值的比值;
下行收敛比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所述环链的各接入侧端口或接入侧环链的下行流量峰值之和与所述环链的下行流量峰值的比值;
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上行流量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内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上行流量的最大值;
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下行流量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内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下行流量的最大值。
对于上述网络管理设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还用于:
在所述环链的上行收敛比以及下行收敛比中的任一个高于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对于上述网络管理设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还用于:
在同一个所述节点所属的环链数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以及
在属于同一个所述环链的节点数和/或链路数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及网络管理设备,首先获取与所述网络中的节点和链路相关的信息,然后根据与所述网络中的节点和链路相关的信息确定所述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最后根据所述网络各个层次环链配置业务在所述网络中的路由。本实施例提供的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及网络管理设备,能够根据确定的环链配置业务在网络中的路由,从而能够解决业务计算路由迂回的问题,从而优化了业务路由,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业务路由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分组传送网的典型组网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确定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的流程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确定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的应用场景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业务路由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在网络中出现新增链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新增链路所属的环链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在网络中出现新增链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新增链路所属的环链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业务路由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于环链确定节点间最短路由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于环链确定节点间最短路由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业务路由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网络管理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网络管理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4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网络管理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5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网络管理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发明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发明的主旨。
如背景技术和发明内容所述,网络逻辑拓扑的分层情况普遍存在,一般可以将网络划分为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等。为了方便本申请下面的描述,将主要针对分为三层,即接入层、汇聚层及核心层的网络来说明本申请的具体方案。
随着网络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业务包括3G(Third Generation,第三代)业务、大客户专线业务、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无线局域网)业务、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业务等承载其上。目前,运营商在网络规划中,往往根据经验采用一刀切的方式预留带宽,但网络中有多少个环链、每个环链包含多少个节点、每个环链或者链路承载了多少个业务、每个环链的带宽利用率等数据都无法统计到。并且,每条业务一般会经过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但是经过哪些环链却无法查看到。
业务一般都是从接入层到核心层。运营商网络规划部规划了各层环链的信息,但是在实施和网络扩容的情况下,导致规划图和现网的数据千差万别,不好维护。现有路由计算算法一般都基于节点采用最短路由算法:假设所有的边的加权值都是1,那么两个节点间最短路由就是经过的节点数量最少的路由。
在现有技术中,每个层次的节点都是简单孤立的,这样可能导致如下问题:首先,对于每一层究竟有多少个环链、每个环链如何确定、这些环链是怎么接入到上层网络、每个环链究竟包含多少个节点以及节点的成环链率等信息无法进行准确的统计;其次,对于不同层次环链相交或者相切的情况,其相交或相切节点的端口没有进行统一的管理;再次,对于环链已经承载多少业务以及接入环链或者汇聚环链还可以开通多少业务无法进行准确的统计,从而导致无法准确的统计环链的流量、带宽利用率进行测量和预测;最后,由于业务路由的走向可能随机的,可能经过多个相同层次的环链(例如接入环链)然后再往上一个层次的环链(例如汇聚环链),导致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
基于上述分析,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业务路由配置方法,该业务路由配置方法能够应用于包括至少两个层次的网络,如图1所示,该方法主要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获取与所述网络中的节点和链路相关的信息,其中,与所述节点相关的信息包括所述节点的节点标识和所述节点所属的层次,与所述链路相关的信息包括链路标识信息、源节点、源端口、宿节点以及宿端口;
步骤S120、根据与所述网络中的节点和链路有关的信息确定所述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所述环链表示至少一条所述链路连接成环状拓扑形态和/或链状拓扑形态;
步骤S140、根据所述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配置业务在所述网络中的路由,其中,所述路由在每个所述层次中只经过一个环链。
下面是对本申请实施例用到的一些基本术语的介绍,例如节点、链路以及环链等。
节点可例如为网络设备。在包括至少两个层次的网络中,根据节点所属层次,可以将划分为接入节点(ACCESS_NODE)、汇聚节点(AGG_NODE)以及核心节点(CORE_NODE)等。即接入节点表示属于接入层的节点,汇聚节点表示属于汇聚层的节点,核心节点表示属于核心层的节点。与所述节点有关的信息可以用节点信息表示,节点信息包括该节点的节点标识和表示所述节点属于所述网络中的哪个层次的层次。例如,一个接入层的节点NE1,与所述节点有关的信息通常可以包括节点标识为NE1以及该节点属于接入层。一个节点上通常有多个端口,例如,节点NE1可以有16个端口。
链路是一种连接类型,链路两端分别连接不同节点的端口,两个节点分别为链路的源节点和宿节点,两个节点互为对端节点。例如,链路<A,Z>的源节点为A、宿节点为Z,则节点A的对端节点是节点Z、节点Z的对端节点是节点A。与所述链路有关的信息可以由链路信息表示,链路信息主要可以包括链路标识、源节点、源端口、宿节点以及宿端口。
环链表示至少一条所述链路连接成环状拓扑形态和/或链状拓扑形态。即环链可以只是环,也可以只是链,还可以既有环又有链。类似于对节点的划分,同样可以按照环链所属层次,将网络中的环链划分为接入环链(AccessRing Chain)、汇聚环链(Aggregation Ring Chain)、核心环链(Core RingChain)。其中,接入环链表示属于接入层的环链,汇聚环链表示属于汇聚层的环链,核心环链表示属于核心层的环链。
按照节点和环链的所属层次是否一致,又可以将节点分为环链内节点和环链间相交节点。其中,环链内节点表示与所属环链的层次一致的节点,如节点和环链同时属于汇聚层。相交节点表示两个不同层次的环链相交的节点,如接入环链和汇聚环链相交的节点。
环链(Ring Chain)本身是一个资源组,与环链有关的信息可以由环链信息表示,环链信息主要可以包括该环链的环链标识、节点信息、端口信息、链路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环链信息还可以包括关联信息。
环链信息中的环链标识包括环链的类型,环链的类型支持后续扩展。例如,如果网络中出现新的层次,可以扩展环链的类型,新增环链类型不影响现有的环链信息。
环链信息中的节点信息是指与接入该环链的所有节点有关的信息。
环链信息中的端口信息主要是指接入该环链的所有节点的端口的类型。按照节点所在位置可以将端口类型分为业务接入端口、环链内线路端口、环链间端口以及网络出口。业务接入端口属于用户网络接口(User-to-networkinterface,UNI),用于接入各种业务,如2G业务、3G业务、LTE业务等。对于接入环链而言,业务接入端口就属于其接入端口。环链内线路端口(以下简称为环链内端口)属于网路间接口(Network-to-network interface,NNI),其所属节点的层次(如ACCESS)跟环链的层次(如ACCESS)一致,且该端口连接着链路。环链间端口(Inter-ring Port)属于网路间接口NNI,环链间端口所属的节点和环链分别为两层环链的相交节点和两层环链中的下层次环链,下层次环链(LowLevelRing)通过其环链间端口接入到上层次环链(HighLevelRing)。网络出口属于用户网络接口UNI,用于接入无线网络控制器设备(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igital CrossConnect,DXC)等设备。在本申请的实例中,主要是区别节点的端口是属于环链内端口还是环链间端口。
图2所示为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PTN)的典型组网图,其中抽象出接入环链、汇聚环链、核心环链三层环链模型,并且从图2中可以看出:
1)、端口A,A1,属于接入环链1,类型为环链内端口;
2)、端口B,B1,属于接入环链1,类型为环链间端口;
3)、端口H,H1,属于接入环链1,类型为业务接入端口;
4)、端口C,C1,属于汇聚环链1,类型为环链内端口;
5)、端口F,F1,属于汇聚环链1,类型为环链间端口;
6)、端口G,G1,属于核心环链1,类型为网络出口。
环链信息中的链路信息是指与属于该环链的链路有关的信息。
环链信息中的关联信息是指该环链可以关联查询上层次环链、下层次环链。例如,汇聚环链1可以根据其关联信息查询到其上层次环链、即核心环链和其下层次环链、即接入环链。
确定网络中所有环链的过程,具体可以参见下述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确定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上述步骤S120主要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所述网络中一个未处理的层次作为关注层次。
例如,在各个层次都未处理的情况下,可以首先选择接入层作为关注层次,也可以选择汇聚层或核心层为关注层次。
步骤2:从所述关注层次的所有节点中选择一个未处理的节点作为关注节点,并将所述关注节点标记为属于一个新的环链。
具体地,从步骤1中选择的关注层次中选择一个未处理的节点作为关注节点,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以标记的形式将该关注节点标记为属于某一个环链。
步骤3:判断是否存在以所述关注节点为源节点或宿节点并且未处理的链路,若不存在则返回执行上述步骤2,若存在则将所述未处理的链路之一作为关注链路,确定所述关注节点在所述关注链路上的对端节点,并根据所述对端节点的层次选择性执行下述步骤4、步骤5以及步骤6之一。
具体地,根据步骤2确定的关注节点,判断是否存在以所述关注节点为源节点或宿节点并且未处理的链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关注节点可能存在多条未处理的链路。如果该关注节点不存在未处理的链路,则返回执行上述步骤2;如果存在,则依次将各条未处理的链路作为关注链路,并依次确定关注节点在上述关注链路上的对端节点。然后根据对端节点所属的层次选择性执行下述步骤4、步骤5以及步骤6之一。
步骤4:若所述对端节点的层次与所述关注节点的层次相同,则将所述关注链路标记为与所述关注节点属于同一个环链并且已处理,将所述关注节点以及所述对端节点上连接所述关注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内端口,并以所述对端节点作为新的关注节点返回执行上述步骤3。
步骤5:若所述对端节点的层次比所述关注节点的层次高,则将所述关注链路标记为与所述关注节点属于同一个环链并且已处理,将所述关注节点上连接所述关注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内端口,将所述对端节点上连接所述关注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间端口,并返回执行上述步骤2直至所述关注层次的所有节点都已处理。
步骤6:若所述对端节点的层次比所述关注节点的层次低,则返回执行上述步骤2直至所述关注层次的所有节点都已处理。
需要说明的,在上述步骤中,只有将一个关注节点的所有相关的链路和相关的对端节点处理完后,才会将另一个符合条件的对端节点设定为新的关注节点。例如,如果上述步骤3中存在两条以所述关注节点为源节点或宿节点并且未处理的链路。则首先以其中一条作为关注链路,然后确定该关注链路的对端节点,接着判断该对端节点的类型去选择性的执行上述步骤4、步骤5以及步骤6。在确定新的关注节点前,将另一条未处理的链路也做相应的处理。
举例而言,如图4所示,首先获取所有节点的节点信息和所有链路的链路信息,即获取图4中节点NE1、NE2、NE3、NE4、NE5、NE6的节点信息以及链路<NE1,NE3>、<NE1,NE5>、<NE5,NE6>、<NE2,NE6>、<NE2,NE4>、<NE3,NE4>的链路信息,且NE3和NE4为汇聚层和接入层的相交节点。因此,由各节点的节点信息可知,接入层的节点列表:[NE1,NE2,NE5,NE6];汇聚层的节点列表:[NE3,NE4]。其中,NE3和NE4为汇聚层和接入层的相交节点。
下面首先以接入层为关注层次确定如图4中接入层的所有环链的过程。
从接入层的节点列表[NE1,NE2,NE5,NE6]中任取一个未处理的节点作为关注节点,并给该关注节点一个环链标记,例如,将节点NE1作为关注节点,首先可将节点NE1标记为接入环链1,表明该关注节点属于接入环链1。
将以所述关注节点NE1为源节点或宿节点并且未处理的链路有两条,分别为<NE1,NE5>以及<NE1,NE3>。首先将<NE1,NE5>作为关注链路,则对端节点为节点NE5。
由于节点NE1与NE5都属于接入层、即层次相同,则根据上述步骤4,可以将所找到的对端节点NE5标记上与所述关注节点NE1同样的环链标记、即接入环链1,从而节点NE1及NE5均属于接入环链1,并且链路<NE1,NE5>为属于接入环链1的链路。因此,节点NE1和NE5上连接链路<NE1,NE5>的端口均为接入环链1的环链内端口、即链路<NE1,NE5>的源端口和宿端口均属于接入环链1的环链内端口。然后将该对端节点NE5从接入层节点的列表中删除并将该链路<NE1,NE5>标记为已处理。继续以该对端节点NE5为新的关注节点返回执行上述步骤3。这样,依次可以确定节点NE6、NE2属于接入环链1,链路<NE5,NE6>、<NE2,NE6>为属于接入环链1的链路,节点NE5及NE6上连接链路<NE5,NE6>的端口均属于接入环链1的环链内端口,节点NE2及NE6上连接链路<NE2,NE6>的端口均属于接入环链1的环链内端口。根据链路<NE2,NE4>可以查找到其对端节点NE4,由于节点NE2与NE4属于不同的层次,因此具体可以参见下面阐述的方法处理。
再以链路<NE1,NE3>为关注链路,由于节点NE1属于接入层,节点NE3属于汇聚层,因此,节点NE1与节点NE3的层次不相同。由于节点NE3的层次比节点NE1的层次高,对端节点NE3是环链间相交节点,因此可以将节点NE3标记上接入环链1,表明节点NE3与节点NE1同时接入了接入环链1,将关注链路<NE1,NE3>属于接入环链1的链路并将链路<NE1,NE3>标记为已处理。节点NE1上连接链路<NE1,NE3>的端口为接入环链1的环链内端口,而节点NE3上连接链路<NE1,NE3>的端口为接入环链1的环链间端口。返回执行上述步骤2直至所述关注层次即接入层的所有节点都已处理。
同理,在节点NE2找到对端节点NE4时,由于节点NE2属于接入层,节点NE4属于汇聚层,因此,节点NE2与节点NE4的层次不相同。由于节点NE4的层次比节点NE2的层次高,对端节点NE4就是环链间相交节点。可以将节点NE4标记上接入环链1,表明则节点NE4与节点NE1同时接入了接入环链1,链路<NE2,NE4>属于接入环链1的链路并将链路<NE2,NE4>标记为已处理。节点NE2上连接链路<NE2,NE4>的端口为接入环链1的环链内端口,而节点NE4连接链路<NE2,NE4>的端口为接入环链1的环链间端口。
这样,该接入环链1的所有节点、端口、链路都已确定。
继续任选剩余的其它接入层节点重复上述步骤,可以确定接入层的其它环链的节点、端口、链路。
下面阐述以汇聚层为关注层次确定如图3中汇聚层的所有环链的过程。
如图4所示,从汇聚层的节点列表[NE3,NE4]中任取一个节点作为关注节点,并给该关注节点一个环链标记,例如,将节点NE3作为关注节点,首先可将节点NE3标记为汇聚环链1,表明该关注节点属于汇聚环链1。
由于在接入层确定环链时,链路<NE1,NE3>标记为已处理。因此,以该关注节点NE3为源端或宿端并且未处理的链路为<NE3,NE4>,将<NE3,NE4>作为关注链路,则对端节点为节点NE4。
由于节点NE3与NE4都属于汇聚层,层次相同,则将所找到的对端节点NE4标记上与所述关注节点NE3同样的环链标记即汇聚环链1,从而节点NE3及NE4接入了汇聚环链1,并且该链路<NE3,NE4>为属于汇聚环链1的链路。将节点NE3和NE4上连接链路<NE3,NE4>的端口均为汇聚环链1的环链内端口、即链路<NE3,NE4>的源端口和宿端口均属于汇聚环链1的环链内端口。然后将该对端节点NE4从接入层节点的列表中删除并将该链路<NE3,NE4>标记为已处理。继续以该对端节点NE4为新的关注节点返回执行上述步骤3继续处理。由于以关注节点NE4源端或宿端的链路均标记为已处理,因此可以终止这一端链路的查找。
这样,该汇聚环链1的所有节点、端口、链路都已确定。继续任选剩余的其它汇聚层节点重复上述步骤,可以确定汇聚层的其它环链的节点、端口、链路。
核心层的所有环链的环链信息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确定。
综上,依次执行上述步骤1-6,就可以依次确定出各层次的所有环链的环链信息,即确定每个环链中环链标识及其包括的节点、端口、链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首先以汇聚层作为关注层次确定图4中的环链,则在以链路<NE1,NE3>为关注链路,可以找到节点NE3的对端节点NE1,由于节点NE1属于接入层,节点NE3属于汇聚层,因此,节点NE1与节点NE3的层次不相同。由于节点NE3的层次比节点NE1的层次高,根据上述步骤6,节点NE3就是环链间相交节点,且节点NE1不属于汇聚环链1。因此,链路<NE1,NE3>不属于汇聚环链1。
同理,在基于节点NE4找到对端节点NE2时,节点NE2属于接入层,节点NE4属于汇聚层,因此,节点NE2与节点NE4的层次不相同。由于节点NE4的层次比节点NE2的层次高,同样根据上述步骤6,节点NE4就是环链间相交节点,且节点NE2不属于汇聚环链1,因此,链路<NE1,NE3>不属于汇聚环链1。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到的节点信息和链路信息后,可以根据获取到的节点信息和链路信息,构造节点到链路的对应关系,然后根据构造节点到链路的对应关系,去查找对端节点。如图4所示,可以得到下述节点到链路的对应关系列表:即NE1:<NE1,NE3>、<NE1,NE5>,NE2:<NE2,NE4>、<NE2,NE6>,NE3:<NE1,NE3>、<NE3,NE4>,NE4:<NE2,NE4>、<NE3,NE4>,NE5:<NE1,NE5>、<NE2,NE5>以及NE6:<NE5,NE6>、<NE2,NE6>。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根据环链间相交节点确定环链的上层次环链和下层次环链。例如,图4中节点NE3与节点NE4为接入环链1与汇聚环链1的相交节点,属于环链间相交节点。从而在确定的环链信息中,可以得到节点NE3与节点NE4已经同时被标记为接入环链1和汇聚环链1,表明这两个节点同时接入了接入环链1和汇聚环链1。因此,可以确定该接入环链1的上层次环链为汇聚环链1,下层次环链为空;还可以确定汇聚环链1的上层次环链可能为某一核心环链,其下层次环链为接入环链1。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确定出的接入环链1为一条包括多条链路的链。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明白的是,根据上面确定环链的方法,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也可能确定出包括多条链路的环或者既包括环又包括链的环链。在本申请中都统一称为环链。
本实施例中确定网络中环链的方法,根据与所述网络中的节点和链路有关的信息确定所述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根据所确定的环链,能够评估网络健康度。即方便统计超大汇聚点(一层中环链太多)、超大环链(一个环链中节点太多)、环链间单点互联(上下层环链相切于一个节点,从而导致若此节点损坏,相应地上下层环链都环链将不能工作,因此应尽量使上下层环链相交)以及网络成环链率(成环链的节点数/节点总数*100%)。
实施例二
图5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业务路由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如图在本实施例中,若所述网络中出现新增链路,上述业务路由配置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130。
步骤S130、根据所述新增链路的源节点和宿节点所属的层次,确定所述新增链路所属的环链。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在网络中出现新增链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新增链路所属的环链方法的流程图。即上述步骤S130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判断所述新增链路的源节点和宿节点的层次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执行下述步骤12,如果不同,则执行下述步骤13;
步骤12:判断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是否属于同一环链,如果是则执行下述步骤12Y,否则执行下述步骤12N;
步骤12Y:将所述新增链路标记为与所述源节点以及所述宿节点属于同一环链,并将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均标记为环链内端口;
步骤12N:将所述源节点所属的环链与所述宿节点所属的环链合并成一个环链,将所述新增链路标记为属于合并后的环链,并将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均标记为环链内端口;
步骤13:判断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是否属于同一环链,如果是则执行下述步骤13Y,否则执行下述步骤13N;
步骤13Y:将所述新增链路标记为与所述源节点以及所述宿节点属于同一环链,并将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中层次较高的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间端口、而层次较低的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内端口;
步骤13N:将所述新增链路标记为与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中层次较低的节点属于同一环链,并将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中层次较低的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内端口、而层次较高的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间端口。
如图7所示,例如,将节点F和G连接起来即增加一条链路<F,G>。在获取到新增链路<F,G>的链路信息后可知,节点G为汇聚节点,节点F为接入节点,对于节点F而言,节点G属于上层次节点,因此,链路<F,G>属于节点F所在的下层次环链即环链2。可以将该链路<F,G>增加到环链2中,节点G为环链2与上层次环链Ring1的相交节点,将节点G标记上环链2的标记。并且节点G上连接上链路<F,G>的端口为环链2的环链间端口,节点F上连接上链路<F,G>的端口为环链2的环链内端口,根据节点G的环链标记,可以确定该环链的上层次环链即环链1。
又如,在环链2中增加接入节点I,增加链路<D,I>和<I,C>。由于节点D、I均属于接入节点,且属于同一个环链2,则链路<D,I>属于环链2,节点D、I连接上链路<D,I>的端口均为环链2的环链内端口。同理链路<I,C>也属于环链2,节点C、I连接上链路<C,I>的端口也均为环链2的环链内端口。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从环链2中删除原来的链路<D,C>。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从环链中删除某一节点,并从该环链中删除节点相关信息从该环链中删除。例如,如图7所示,从环链2中删除节点E,从而从环链环链2中删除链路<D,E>和<E,F>。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删除节点E后,还可以新增链路<D,F>,根据上述描述可以确定节点D、F连接上链路<D,F>的端口的类型。
根据本实施例确定与新增链路的相关信息所属环链的方法,能够确定新增链路所属环链,即能够自动根据网络的节点、链路的变化来自动更新环链中节点、端口、链路等信息,方便用户管理网络,提高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三
图8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业务路由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上述步骤S140主要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401、根据所述网络获取从所述业务的开始节点到所述业务的结束节点的所有可达路由,其中,所述开始节点所属的层次比所述结束节点所属的层次低,各个所述可达路由在各层次上只经过一个环链;
步骤S1402、将所有所述可达路由中经过的节点数量最少的路由,确定为从所述开始节点到所述结束节点的最短路由;
步骤S1403、根据确定的所述最短路由配置所述业务在所述网络中的路由。
如图9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S1401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将所述开始节点设定为起点;
步骤22:计算从所述起点到所述起点所属环链的环链间端口的环链内最短路由,其中,所述环链内最短路由是指在一个所述环链内经过节点数最少的路由;
步骤23:判断在上述步骤22中计算出的环链内最短路由的终点与所述结束节点是否属于同一环链,如果不是则执行下述步骤24,如果是则执行下述步骤25;
步骤24:将在上述步骤22中计算出的环链内最短路由的终点设定为新的起点,并返回执行上述步骤22;
步骤25:计算从在上述步骤22中计算出的环链内最短路由的终点到所述结束节点的环链内最短路由,并执行下述步骤26;
步骤26:将所计算出的所有环链内最短路由,按层次连接成从所述开始节点到所述结束节点的所述可达路由。
如图10所示,下面以计算节点B到节点H之间的最短路由来阐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环链节点间最短路由计算方法。
假设所有的链路的加权值(链路的长度)都是1。采用传统最短路由计算方法计算两点间最短路由是指,从所有可达的路由中选择经过节点数量最少的路由。如图10所示,节点B到节点H的路由长度为6,即图10中可达路由1,为经过6条链路的路由。
基于环链的最短路由计算方法是指,按网络的分层,逐层计算每个环链的开始节点到环链间端口所在节点的最短路由,下层环链的环链间端口所在节点作为上一层环链的开始节点,继续计算上一层环链的开始节点到环链间端口所在节点的最短路由。基于环链的最短路由计算方法要求每层网络的路由只能经过一个环链。需要说明的是,每个环链具有至少一个环链间端口,通常情况下为2个。下面以每个环链具有两个环链间端口为例说明如何基于环链计算图10中节点B到节点H的路由的步骤如下。
首先,逐层计算每个环链的开始节点到环链间端口所在节点的最短路由,具体如下表。
其次,计算节点B到节点H的可达路由。
B→D→F→H:3+2+2=7
B→D→G→H:3+9+1=9
B→E→F→H:1+5+2=8
B→E→G→H:1+6+1=8
Figure BDA0000459504590000321
最后,在可达路由中选出最短的路由即路由值为7的路由B→D→F→H。即可达路由2为基于环链的最短路由。其中,每层网络只经过一个环链。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配置业务在网络中的路由的方法,能够按照网络的分层,要求每层网络的路由只经过一个环链,从而选出基于环链最短的路由,这样,能够解决业务计算路由迂回的问题,从而优化了业务路由,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实施例四
在本实施例中,在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确定的环链后,能够根据确定的环链,对网络的流量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网络进行优化和管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步骤S130之后,还包括以下操作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在同一个所述节点所属的环链数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以及
在属于同一个所述环链的节点数和/或链路数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在实际的网络中,环链上业务一般会配置工作路由和保护路由。保护路由会占用端口的部分物理带宽即端口预留带宽,因此实际能够使用的带宽和物理带宽并不一致。为了准确衡量环链的流量负载,在本申请中引入端口设计带宽,即工作路由占用的带宽。由端口设计带宽、端口物理带宽以及端口预留带宽的定义,能够得到这三者间的关系,即:
端口设计带宽=端口物理带宽–端口预留带宽。
具体可以为:
上行端口设计带宽=上行端口物理带宽–上行端口预留带宽;
下行端口设计带宽=下行端口物理带宽–下行端口预留带宽;
环链内端口设计带宽=环链内端口物理带宽–环链内端口预留带宽。
需要说明的是,保护路由是为了在工作路由失效时保证业务不中断,当工作路由失效时,业务可以倒换到保护路由上,使用端口预留带宽,在没有业务倒换的情况下,保护路由上没有数据流量。
环链上的流量通常是从低层次环链节点(流进)流向高层次环链节点(流出),也有少量在本环链内节点间流进流出,因此环链的流量参数统计需要对这两类流量进行统计才可以反映环链的真实负载。
图11示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业务路由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1所示,在步骤S140之后,该网络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150、按预定的统计周期,统计所述环链的流量参数;
步骤S160、根据所统计出的流量参数计算预定时间段内所述环链的性能参数;
步骤S170、根据所计算出的性能参数对所述网络进行优化。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流量参数包括上行流量、下行流量以及环链内流量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流量表示流进所述环链的所有环链间端口的流量之和,即:
环链上行流量=∑环链间端口上行流量。
所述下行流量表示流出所述环链的所有环链间端口的流量之和,即:
环链下行流量=∑环链间端口下行流量。
所述环链内流量表示流进以及流出所述环链的所有环链内端口的流量之和,即:
环链内流量=∑环链内端口流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计算在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环链的流量参数的最大值、环链的性能参数的最大值,以及所有统计周期的环链的流量参数的平均值、环链的性能参数的平均值。最大值在本申请中也可以称为峰值,即求max;平均值在本申请中也可以称为均值,即求average。即上述步骤S160中所述性能参数主要可以包括上行流量峰值、下行流量峰值以及环链内流量峰值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流量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上行流量的最大值,即:
上行流量峰值=max(∑环链间端口上行流量)。
所述下行流量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下行流量的最大值,即:
下行流量峰值=max(∑环链间端口下行流量)。
所述环链内流量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环链内流量的最大值,即:
环链内流量峰值=max(∑环链内端口流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S160具体可以包括:
在所述上行流量峰值、下行流量峰值以及环链内流量峰值中的任一个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S160中的上行流量均值、下行流量均值以及环链内流量均值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流量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上行流量的平均值,即:
上行流量均值=average(∑环链间端口上行流量)。
所述下行流量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下行流量的平均值,即:
下行流量均值=average(∑环链间端口下行流量)。
所述环链内流量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所有统计周期的环链内流量的平均值,即:
环链内流量均值=average(∑环链内端口流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S160具体还可以包括:
在所述上行流量均值、下行流量均值以及环链内流量均值中的任一个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S150中的所述流量参数还可以包括上行带宽利用率、下行带宽利用率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带宽利用率表示所述环链的上行流量与其所有环链间端口的上行设计带宽之和的比值,即:
上行带宽利用率=上行流量/(∑环链间端口的上行设计带宽)。
所述下行带宽利用率表示所述环链的下行流量与其所有环链间端口的下行设计带宽之和的比值,即:
下行带宽利用率=下行流量/(∑环链间端口的下行设计带宽)。
所述环链内带宽利用率表示所述环链的环链内流量与其所有环链内端口的设计带宽之和的比值,即:
环链内带宽利用率=环链内流量/(∑环链内端口设计带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S160的性能参数还可以包括上行带宽利用率峰值、下行带宽利用率峰值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峰值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带宽利用率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上行带宽利用率的最大值,即:
上行带宽利用率峰值=上行流量峰值/(∑环链间端口上行设计带宽)。
所述下行带宽利用率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下行带宽利用率的最大值,即:
下行带宽利用率峰值=下行流量峰值/(∑环链间端口下行设计带宽)。
所述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环链内带宽利用率的最大值,即:
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峰值=环链内流量峰值/(∑环链内端口设计带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S170具体还可以包括:
在所述上行带宽利用率峰值、下行带宽利用率峰值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峰值中的任一个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S160的性能参数还可以包括上行带宽利用率均值、下行带宽利用率均值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均值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带宽利用率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上行带宽利用率的平均值,即:
上行带宽利用率均值=上行流量均值/(∑环链间端口上行设计带宽)。
所述下行带宽利用率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下行带宽利用率的平均值,即:
下行带宽利用率均值=下行流量均值/(∑环链间端口下行设计带宽)。
所述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环链内带宽利用率的平均值,即:
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均值=环链内流量均值/(∑环链内端口设计带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S170具体还可以包括:
在所述上行带宽利用率均值、下行带宽利用率均值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均值中的任一个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环链的流量参数是根据预定的周期统计的,例如,这个预定的周期可以设为15min。为了使得到的流量参数更加合理及准确,通常情况下,可以将环链的流量参数和性能参数汇聚计算。换言之,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以及每一个统计周期的流量参数,来计算出以小时、天、周以及月等为预定时间段内的环链的流量参数和性能参数。
下面以求上行流量峰值、上行流量均值、上行带宽利用率峰值以及环链上行带宽利用率均值为例阐述上述公式的用法。例如,假设预定时间段包含4个统计周期,统计出的第一个统计周期的环链上行流量是20M,第二个统计周期的环链上行流量是30M、第三个统计周期的环链上行流量是40M、第四个统计周期的环链上行流量是50M,所有的环链间端口上行设计带宽之和为100M。假设则在预定时间段内的环链上行流量峰值就是这四个统计周期中所有环链上行流量的最大值,即50M;其环链上行流量均值为这四个统计周期中所有环链上行流量的平均值,即为35M;环链上行带宽利用率峰值为50%,环链上行带宽利用率均值为35%。
根据统计出的各流量参数和性能参数的峰值和均值,可以对网络进行优化,例如,峰值可以用来发现该网络是否存在问题,因此,峰值可以作为故障定位场景的输入或事后回溯的参考。均值可以反应网络在预定时间段内的流量均衡情况,因此,可以用来做网络规划、扩容的参考。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所述的业务路由配置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上述步骤S160中的性能参数还可以包括重载时间占比,其中,所述重载时间占比表示所述环链处于重载状态的时间比率,所述重载状态是指所述环链的上行带宽利用率、下行带宽利用率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中的任一个超出相应的门限。
具体地,在一个统计周期内,如果环链的上行带宽利用率大于预定的上行带宽利用率门限,或者下行带宽利用率大于预定的下行带宽利用率门限,或者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大于预定的环链内带宽利用率门限,则表示在该统计周期内,该环链流量处于重载状态,否则处于正常状态。
根据每个统计周期内环链流量是否处于重载状态,可以计算在预定时间段内环链流量处于重载状态的时间比率,称为该环链的重载时间占比。
例如,环链需要计算一天的重载时间占比,由于一个统计周期为15min,表明一天有96个统计周期。如果统计出有24个统计周期处于重载状态,则该环链一天的重载时间占比为24/96=0.25。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计算出的重载时间占比超出预定的重载时间占比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可以根据网络中环链的重载时间占比来调整和优化网络。如果汇聚环链1的环链重载时间占比超过了预设的环链重载时间占比门限,则可以根据网络中该环链中节点、链路、端口以及其关联的上下层环链的流量情况,来调整该环链的流量。例如,若该环链由于节点过多导致其重载,则可以适当减少该环链中的节点数量,将这部分节点接入到环链重载时间占比较小的其他环链中。又如,若该环链由于下层环链太多导致其重载,则可以适当减少其下层环链的数量,将该下层环链接入环链重载时间占比相对小的其它汇聚环链中。
综上所述,可以通过调整网络中节点、链路的配置来减轻环链重载时间占比较大的环链的流量压力。这样,既可以减轻环链重载时间占比较大的环链的流量压力,同时又可以提高其它环链的资源利用率。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所述的业务路由配置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上述步骤S150中的流量参数还可以包括接入侧端口的上行流量和下行流量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上行流量表示流进所述接入侧端口的流量,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下行流量表示流出所述接入侧端口的流量。
某一接入设备例如终端、网关设备、基站等通过接入环链中某一个节点的端口接入到上述接入环链中,则该端口称为接入环链的接入侧端口,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本申请中,接入环链没有下一层次的环链,因此接入侧端口只是相对于接入环链而言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S160中的性能参数还可以包括上行收敛比以及下行收敛比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上行收敛比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所述环链的各接入侧端口或接入侧环链的上行流量峰值之和与所述环链的上行流量峰值的比值;
下行收敛比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所述环链的各接入侧端口或接入侧环链的下行流量峰值之和与所述环链的的下行流量峰值的比值;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环链的接入侧环链指的是接入该环链的下一层次的环链。
例如,接入环链的上行收敛比=∑该接入环链的各接入侧端口的上行流量峰值/该接入环链的上行流量峰值。
汇聚环链的上行收敛比=∑该汇聚环链的各接入环的上行流量峰值/该汇聚环链的上行流量峰值。
核心环链的上行收敛比=∑该核心环链的各汇聚环的上行流量峰值/该核心环链的各汇聚环的上行流量之和的峰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S170还可以包括:
在所述环链的上行收敛比以及下行收敛比中的任一个高于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路由配置方法,描述的主要性能参数为上行收敛比和下行收敛比,这两个参数体现的是网络优化的效果,收敛比越大,说明网络优化效果越好。例如,一般用户会对不同的业务进行错峰匹配,业务的流量通过用PIR(Peak Information Rate,峰值信息速率)表示,峰值信息速率也称为峰值带宽。完美匹配的两条业务的峰值带宽都是1G比特,即两个业务每个时刻的流量总和是1G比特,这样环链收敛比是2;完全不匹配的则相反,两个业务峰值宽带之和是2G比特,环链收敛比为1。因此环链收敛比越大,表示业务流量搭配越合理,优化效果越好。
实施例七
图1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网络管理设备的结构框图。如图12所示,网络管理设备1200主要可以包括获取模块1210、确定模块1220以及配置模块1230。其中,获取模块1210,用于获取与所述网络中的节点和链路相关的信息,其中,与所述节点相关的信息包括所述节点的节点标识和所述节点所属的层次,与所述链路相关的信息包括链路标识信息、源节点、源端口、宿节点以及宿端口。确定模块1220,与所述获取模块1210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1210获取到的与所述网络中的节点和链路相关的信息确定所述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其中,所述环链表示至少一条所述链路连接成环状拓扑形态和/或链状拓扑形态。配置模块1230,与所述确定模块1220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确定模块1220确定的所述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配置业务在所述网络中的路由,其中,所述路由在每个所述层次网络中只经过一个环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管理设备,获取模块能够获取与所述网络中的节点和链路相关的信息,确定模块能够根据获取模块获取到的与所述网络中的节点和链路相关的信息确定所述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配置模块能够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配置业务在所述网络中的路由。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管理设备,能够使配置出的业务的最短路由在每个所述层次网络中只经过一个环链,这样,能够解决业务计算路由迂回的问题,从而优化了业务路由,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实施例八
图1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网络管理设备的结构框图。本发明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网络管理设备1300的确定模块1220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所述网络中一个未处理的层次作为关注层次;
步骤2:从所述关注层次的所有节点中选择一个未处理的节点作为关注节点,并将所述关注节点标记为属于一个新的环链;
步骤3:判断是否存在以所述关注节点为源节点或宿节点并且未处理的链路,若不存在则返回执行上述步骤2,若存在则将所述未处理链路之一作为关注链路,确定所述关注节点在所述关注链路上的对端节点,并根据所述对端节点所属的层次选择性执行下述步骤4、步骤5以及步骤6之一;
步骤4:若所述对端节点所属的层次与所述关注节点所属的层次相同,则将所述关注链路标记为与所述关注节点属于同一个环链并且已处理,将所述关注节点以及所述对端节点上连接所述关注链路的端口都标记为环链内端口,并以所述对端节点作为新的关注节点返回执行上述步骤3;
步骤5:若所述对端节点所属的层次比所述关注节点所属的层次高,则将所述关注链路标记为与所述关注节点属于同一个环链并且已处理,将所述关注节点上连接所述关注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内端口,将所述对端节点上连接所述关注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间端口,并返回执行上述步骤2直至所述关注层次的所有节点都已处理;
步骤6:若所述对端节点所属的层次比所述关注节点所属的层次低,则返回执行上述步骤2直至所述关注层次的所有节点都已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网络中出现新增链路的情况下,所述确定模块1220还用于:
根据所述新增链路的源节点和宿节点所属的层次,确定所述新增链路所属的环链。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1220还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11:判断所述新增链路的源节点和宿节点所属的层次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执行下述步骤12,如果不同,则执行下述步骤13;
步骤12:判断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是否属于同一环链,如果是则执行下述步骤12Y,否则执行下述步骤12N;
步骤12Y:将所述新增链路标记为与所述源节点以及所述宿节点属于同一环链,并将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均标记为环链内端口;
步骤12N:将所述源节点所属的环链与所述宿节点所属的环链合并成一个环链,将所述新增链路标记为属于合并后的环链,并将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均标记为环链内端口;
步骤13:判断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是否属于同一环链,如果是则执行下述步骤13Y,否则执行下述步骤13N;
步骤13Y:将所述新增链路标记为与所述源节点以及所述宿节点属于同一环链,并将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中层次较高的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间端口、而层次较低的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内端口;
步骤13N:将所述新增链路标记为与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中层次较低的节点属于同一环链,并将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中层次较低的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内端口、而层次较高的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间端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3所示所述配置模块1230主要还可以包括获取单元12301、确定单元12302以及配置单元12303。其中,获取单元12301,用于根据所述网络获取从所述业务的开始节点到所述业务的结束节点的所有可达路由,其中,所述开始节点所属的层次比所述结束节点所属的层次低,各所述可达路由在各层次上只经过一个环链。确定单元12302,与所述获取单元12301连接,用于将所有所述可达路由中经过的节点数量最少的路由,确定为从所述开始节点到所述结束节点的最短路由。配置单元12303,与所述确定单元12302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确定单元12302确定的所述最短路由配置所述业务在所述网络中的路由。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12303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21:将所述开始节点设定为起点;
步骤22:计算从所述起点到所述起点所属环链的环链间端口的环链内最短路由,其中所述环链内最短路由是指在一个所述环链内经过节点数最少的路由;
步骤23:判断在上述步骤22中计算出的环链内最短路由的终点与所述结束节点是否属于同一环链,如果不是则执行下述步骤24,如果是则执行下述步骤25;
步骤24:将在上述步骤22中计算出的环链内最短路由的终点设定为新的起点,并返回执行上述步骤22;
步骤25:计算从在上述步骤22中计算出的环链内最短路由的终点到所述结束节点的环链内最短路由,并执行下述步骤26;
步骤26:将所计算出的所有环链内最短路由,按层次连接成从所述开始节点到所述结束节点的所述可达路由。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管理设备,获取模块能够获取与所述网络中的节点和链路相关的信息;确定模块能够根据获取模块获取到的与所述网络中的节点和链路相关的信息确定所述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以及在网络中存在新增链路的情况下,确定模块能够根据所述新增链路的源节点和宿节点所属的层次,确定所述新增链路所属的环链;配置模块能够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配置业务在所述网络中的路由。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管理设备,能够使配置出的业务的最短路由在每个所述层次网络中只经过一个环链,这样,能够解决业务计算路由迂回的问题,从而优化了业务路由,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实施例九
图14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网络管理设备的结构框图。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网络管理设备1400主要还可以包括统计模块1240、计算模块1250以及处理模块1260。其中,统计模块1240,用于按预定的统计周期,统计所述环链的流量参数;计算模块1250,与所述统计模块1240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统计模块1240所统计出的流量参数计算预定时间段内所述环链的性能参数;处理模块1260,与所述计算模块1250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计算模块1250所计算出的性能参数对所述网络进行优化。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流量参数包括上行流量、下行流量以及环链内流量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流量表示流进所述环链的所有环链间端口的流量之和;
所述下行流量表示流出所述环链的所有环链间端口的流量之和;
所述环链内流量表示流进以及流出所述环链的所有环链内端口的流量之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性能参数包括上行流量峰值、下行流量峰值以及环链内流量峰值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流量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上行流量的最大值;
所述下行流量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下行流量的最大值;
所述环链内流量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环链内流量的最大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1260具体用于:
在所述上行流量峰值、下行流量峰值以及环链内流量峰值中的任一个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性能参数还包括上行流量均值、下行流量均值以及环链内流量均值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流量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上行流量的平均值;
所述下行流量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下行流量的平均值;
所述环链内流量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所有统计周期的环链内流量的平均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1260具体还用于:
在所述上行流量均值、下行流量均值以及环链内流量均值中的任一个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流量参数还包括上行带宽利用率、下行带宽利用率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带宽利用率表示所述环链的上行流量与其所有环链间端口的上行设计带宽之和的比值;
所述下行带宽利用率表示所述环链的下行流量与其所有环链间端口的下行设计带宽之和的比值;
所述环链内带宽利用率表示所述环链的环链内流量与其所有环链内端口的设计带宽之和的比值;
端口的设计带宽表示该端口的物理带宽与预留带宽之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性能参数包括上行带宽利用率峰值、下行带宽利用率峰值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峰值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带宽利用率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上行带宽利用率的最大值;
所述下行带宽利用率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下行带宽利用率的最大值;
所述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环链内带宽利用率的最大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1260具体还用于:
在所述上行带宽利用率峰值、下行带宽利用率峰值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峰值中的任一个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性能参数还包括上行带宽利用率均值、下行带宽利用率均值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均值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带宽利用率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上行带宽利用率的平均值;
所述下行带宽利用率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下行带宽利用率的平均值;
所述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环链内带宽利用率的平均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1260具体还用于:
在所述上行带宽利用率均值、下行带宽利用率均值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均值中的任一个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性能参数还包括重载时间占比,其中,所述重载时间占比表示所述环链处于重载状态的时间比率,所述重载状态是指所述环链的上行带宽利用率、下行带宽利用率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中的任一个超出相应的门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1260具体还用于:
在所计算出的重载时间占比超出预定的重载时间占比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流量参数还包括接入侧端口的上行流量和下行流量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上行流量表示流进所述接入侧端口的流量;
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下行流量表示流出所述接入侧端口的流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流量参数还包括上行收敛比以及下行收敛比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上行收敛比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所述环链的各接入侧端口或接入侧环链的上行流量峰值之和与所述环链的上行流量峰值的比值;
下行收敛比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所述环链的各接入侧端口或接入侧环链的下行流量峰值之和与所述环链的下行流量峰值的比值。
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上行流量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内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上行流量的最大值;
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下行流量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内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下行流量的最大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1260具体还用于:
在所述环链的上行收敛比以及下行收敛比中的任一个高于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1260具体还用于:
在同一个所述节点所属的环链数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以及
在属于同一个所述环链的节点数和/或链路数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管理设备,根据统计模块统计出的各流量参数和以及计算模块计算出的性能参数的峰值和均值,利用处理模块对网络进行优化。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管理设备可以通过调整网络中节点、链路的配置来减轻环链重载时间占比较大的环链的流量压力。这样,既可以减轻环链重载时间占比较大的环链的流量压力,同时又可以提高其它环链的资源利用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管理设备,能够根据计算出的上行收敛比和下行收敛比,获知网络优化的效果。其中收敛比越大,说明网络优化效果越好。
实施例十
图15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网络管理设备的结构框图。所述网络管理设备1500可以是具备计算能力的主机服务器、个人计算机PC、或者可携带的便携式计算机或终端等。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并不对计算节点的具体实现做限定。
所述网络管理设备1500包括处理器(processor)15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1520、存储器(memory)1530和总线1540。其中,处理器1510、通信接口1520、以及存储器1530通过总线15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1520用于与网络设备通信,其中网络设备包括例如虚拟机管理中心、共享存储等。
处理器1510用于执行程序。处理器1510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1530用于存放文件。存储器1530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530也可以是存储器阵列。存储器1530还可能被分块,并且所述块可按一定的规则组合成虚拟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程序可为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的程序代码。该程序应用于包括至少两个层次的网络,具体可用于:
获取与所述网络中的节点和链路相关的信息,其中,与所述节点相关的信息包括所述节点的节点标识和所述节点所属的层次,与所述链路相关的信息包括链路标识信息、源节点、源端口、宿节点以及宿端口;
根据与所述网络中的节点和链路相关的信息确定所述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其中,所述环链表示至少一条所述链路连接成环状拓扑形态和/或链状拓扑形态;
根据所述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确定业务在所述网络中的路由,其中,所述路由在每个所述层次网络中只经过一个环链。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与所述网络中的节点和链路相关的信息确定所述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包括:
步骤1:选择所述网络中一个未处理的层次作为关注层次;
步骤2:从所述关注层次的所有节点中选择一个未处理的节点作为关注节点,并将所述关注节点标记为属于一个新的环链;
步骤3:判断是否存在以所述关注节点为源节点或宿节点并且未处理的链路,若不存在则返回执行上述步骤2,若存在则将所述未处理链路之一作为关注链路,确定所述关注节点在所述关注链路上的对端节点,并根据所述对端节点所属的层次选择性执行下述步骤4、步骤5以及步骤6之一;
步骤4:若所述对端节点所属的层次与所述关注节点所属的层次相同,则将所述关注链路标记为与所述关注节点属于同一个环链并且已处理,将所述关注节点以及所述对端节点上连接所述关注链路的端口都标记为环链内端口,并以所述对端节点作为新的关注节点返回执行上述步骤3;
步骤5:若所述对端节点所属的层次比所述关注节点所属的层次高,则将所述关注链路标记为与所述关注节点属于同一个环链并且已处理,将所述关注节点上连接所述关注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内端口,将所述对端节点上连接所述关注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间端口,并返回执行上述步骤2直至所述关注层次的所有节点都已处理;
步骤6:若所述对端节点所属的层次比所述关注节点所属的层次低,则返回执行上述步骤2直至所述关注层次的所有节点都已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网络中出现新增链路,上述程序还用于:
根据所述新增链路的源节点和宿节点所属的层次,确定所述新增链路所属的环链。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新增链路的源节点和宿节点所属的层次,确定所述新增链路所属的环链,包括:
步骤11:判断所述新增链路的源节点和宿节点所属的层次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执行下述步骤12,如果不同,则执行下述步骤13;
步骤12:判断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是否属于同一环链,如果是则执行下述步骤12Y,否则执行下述步骤12N;
步骤12Y:将所述新增链路标记为与所述源节点以及所述宿节点属于同一环链,并将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均标记为环链内端口;
步骤12N:将所述源节点所属的环链与所述宿节点所属的环链合并成一个环链,将所述新增链路标记为属于合并后的环链,并将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均标记为环链内端口;
步骤13:判断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是否属于同一环链,如果是则执行下述步骤13Y,否则执行下述步骤13N;
步骤13Y:将所述新增链路标记为与所述源节点以及所述宿节点属于同一环链,并将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中层次较高的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间端口、而层次较低的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内端口;
步骤13N:将所述新增链路标记为与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中层次较低的节点属于同一环链,并将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中层次较低的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内端口、而层次较高的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间端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配置业务在所述网络中的路由,包括:
根据所述网络获取从所述业务的开始节点到所述业务的结束节点的所有可达路由,其中,所述开始节点所属的层次比所述结束节点所属的层次低,各个所述可达路由在各层次上只经过一个环链;
将所有所述可达路由中经过的节点数量最少的路由,确定为从所述开始节点到所述结束节点的最短路由;
根据确定的所述最短路由配置所述业务在所述网络中的路由。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网络获取从所述业务的开始节点到所述业务的结束节点的所有可达路由,包括:
步骤21:将所述开始节点设定为起点;
步骤22:计算从所述起点到所述起点所属环链的环链间端口的环链内最短路由,其中所述环链内最短路由是指在一个所述环链内经过节点数最少的路由;
步骤23:判断在上述步骤22中计算出的环链内最短路由的终点与所述结束节点是否属于同一环链,如果不是则执行下述步骤24,如果是则执行下述步骤25;
步骤24:将在上述步骤22中计算出的环链内最短路由的终点设定为新的起点,并返回执行上述步骤22;
步骤25:计算从在上述步骤22中计算出的环链内最短路由的终点到所述结束节点的环链内最短路由,并执行下述步骤26;
步骤26:将所计算出的所有环链内最短路由,按层次连接成从所述开始节点到所述结束节点的所述可达路由。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根据所述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配置业务在所述网络中的路由之后,上述程序还用于:
按预定的统计周期,统计所述环链的流量参数;
根据所统计出的流量参数计算预定时间段内所述环链的性能参数;
根据所计算出的性能参数对所述网络进行优化。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流量参数包括上行流量、下行流量以及环链内流量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流量表示流进所述环链的所有环链间端口的流量之和;
所述下行流量表示流出所述环链的所有环链间端口的流量之和;
所述环链内流量表示流进以及流出所述环链的所有环链内端口的流量之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性能参数包括上行流量峰值、下行流量峰值以及环链内流量峰值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流量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上行流量的最大值;
所述下行流量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下行流量的最大值;
所述环链内流量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环链内流量的最大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计算出的性能参数对所述网络进行优化,包括:
在所述上行流量峰值、下行流量峰值以及环链内流量峰值中的任一个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性能参数还包括上行流量均值、下行流量均值以及环链内流量均值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流量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上行流量的平均值;
所述下行流量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下行流量的平均值;
所述环链内流量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所有统计周期的环链内流量的平均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计算出的性能参数对所述网络进行优化,还包括:
在所述上行流量均值、下行流量均值以及环链内流量均值中的任一个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流量参数还包括上行带宽利用率、下行带宽利用率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带宽利用率表示所述环链的上行流量与其所有环链间端口的上行设计带宽之和的比值;
所述下行带宽利用率表示所述环链的下行流量与其所有环链间端口的下行设计带宽之和的比值;
所述环链内带宽利用率表示所述环链的环链内流量与其所有环链内端口的设计带宽之和的比值;
端口的设计带宽表示该端口的物理带宽与预留带宽之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性能参数包括上行带宽利用率峰值、下行带宽利用率峰值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峰值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带宽利用率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上行带宽利用率的最大值;
所述下行带宽利用率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下行带宽利用率的最大值;
所述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环链内带宽利用率的最大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计算出的性能参数对所述网络进行优化,包括:
在所述上行带宽利用率峰值、下行带宽利用率峰值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峰值中的任一个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参数还包括上行带宽利用率均值、下行带宽利用率均值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均值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带宽利用率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上行带宽利用率的平均值;
所述下行带宽利用率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下行带宽利用率的平均值;
所述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环链内带宽利用率的平均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计算出的性能参数对所述网络进行优化,包括:
在所述上行带宽利用率均值、下行带宽利用率均值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均值中的任一个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性能参数还包括重载时间占比,其中,所述重载时间占比表示所述环链处于重载状态的时间比率,所述重载状态是指所述环链的上行带宽利用率、下行带宽利用率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中的任一个超出相应的门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计算出的性能参数对所述网络进行优化,包括:
在所计算出的重载时间占比超出预定的重载时间占比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流量参数还包括接入侧端口的上行流量和下行流量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上行流量表示流进所述接入侧端口的流量;
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下行流量表示流出所述接入侧端口的流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流量参数还包括上行收敛比以及下行收敛比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上行收敛比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所述环链的各接入侧端口或接入侧环链的上行流量峰值之和与所述环链的上行流量峰值的比值;
下行收敛比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所述环链的各接入侧端口或接入侧环链的下行流量峰值之和与所述环链的下行流量峰值的比值;
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上行流量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内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上行流量的最大值;
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下行流量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内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下行流量的最大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计算出的性能参数对所述网络进行优化,还包括:
在所述环链的上行收敛比以及下行收敛比中的任一个高于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根据与所述网络中的节点和链路有关的信息确定所述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之后,还包括以下操作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在同一个所述节点所属的环链数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以及
在属于同一个所述环链的节点数和/或链路数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各示例性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形式来实现,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针对特定的应用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如果以计算机软件的形式来实现所述功能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则在一定程度上可认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例如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是以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的。该计算机软件产品通常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6)

1.一种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应用于包括至少两个层次的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与所述网络中的节点和链路相关的信息,其中,与所述节点相关的信息包括所述节点的节点标识和所述节点所属的层次,与所述链路相关的信息包括链路标识信息、源节点、源端口、宿节点以及宿端口;
根据与所述网络中的节点和链路相关的信息确定所述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其中,所述环链表示至少一条所述链路连接成环状拓扑形态和/或链状拓扑形态;
根据所述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确定业务在所述网络中的路由,其中,所述路由在每个所述层次中只经过一个环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与所述网络中的节点和链路相关的信息确定所述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包括:
步骤1:选择所述网络中一个未处理的层次作为关注层次;
步骤2:从所述关注层次的所有节点中选择一个未处理的节点作为关注节点,并将所述关注节点标记为属于一个新的环链;
步骤3:判断是否存在以所述关注节点为源节点或宿节点并且未处理的链路,若不存在则返回执行上述步骤2,若存在则将所述未处理链路之一作为关注链路,确定所述关注节点在所述关注链路上的对端节点,并根据所述对端节点所属的层次选择性执行下述步骤4、步骤5以及步骤6之一;
步骤4:若所述对端节点所属的层次与所述关注节点所属的层次相同,则将所述关注链路标记为与所述关注节点属于同一个环链并且已处理,将所述关注节点以及所述对端节点上连接所述关注链路的端口都标记为环链内端口,并以所述对端节点作为新的关注节点返回执行上述步骤3;
步骤5:若所述对端节点所属的层次比所述关注节点所属的层次高,则将所述关注链路标记为与所述关注节点属于同一个环链并且已处理,将所述关注节点上连接所述关注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内端口,将所述对端节点上连接所述关注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间端口,并返回执行上述步骤2直至所述关注层次的所有节点都已处理;
步骤6:若所述对端节点所属的层次比所述关注节点所属的层次低,则返回执行上述步骤2直至所述关注层次的所有节点都已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网络中出现新增链路,还包括:
根据所述新增链路的源节点和宿节点所属的层次,确定所述新增链路所属的环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新增链路的源节点和宿节点所属的层次,确定所述新增链路所属的环链,包括:
步骤11:判断所述新增链路的源节点和宿节点所属的层次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执行下述步骤12,如果不同,则执行下述步骤13;
步骤12:判断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是否属于同一环链,如果是则执行下述步骤12Y,否则执行下述步骤12N;
步骤12Y:将所述新增链路标记为与所述源节点以及所述宿节点属于同一环链,并将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均标记为环链内端口;
步骤12N:将所述源节点所属的环链与所述宿节点所属的环链合并成一个环链,将所述新增链路标记为属于合并后的环链,并将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均标记为环链内端口;
步骤13:判断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是否属于同一环链,如果是则执行下述步骤13Y,否则执行下述步骤13N;
步骤13Y:将所述新增链路标记为与所述源节点以及所述宿节点属于同一环链,并将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中层次较高的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间端口、而层次较低的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内端口;
步骤13N:将所述新增链路标记为与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中层次较低的节点属于同一环链,并将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中层次较低的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内端口、而层次较高的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间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配置业务在所述网络中的路由,包括:
根据所述网络获取从所述业务的开始节点到所述业务的结束节点的所有可达路由,其中,所述开始节点所属的层次比所述结束节点所属的层次低,各个所述可达路由在各层次上只经过一个环链;
将所有所述可达路由中经过的节点数量最少的路由,确定为从所述开始节点到所述结束节点的最短路由;
根据确定的所述最短路由配置所述业务在所述网络中的路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网络获取从所述业务的开始节点到所述业务的结束节点的所有可达路由,包括:
步骤21:将所述开始节点设定为起点;
步骤22:计算从所述起点到所述起点所属环链的环链间端口的环链内最短路由,其中所述环链内最短路由是指在一个所述环链内经过节点数最少的路由;
步骤23:判断在上述步骤22中计算出的环链内最短路由的终点与所述结束节点是否属于同一环链,如果不是则执行下述步骤24,如果是则执行下述步骤25;
步骤24:将在上述步骤22中计算出的环链内最短路由的终点设定为新的起点,并返回执行上述步骤22;
步骤25:计算从在上述步骤22中计算出的环链内最短路由的终点到所述结束节点的环链内最短路由,并执行下述步骤26;
步骤26:将所计算出的所有环链内最短路由,按层次连接成从所述开始节点到所述结束节点的所述可达路由。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配置业务在所述网络中的路由之后,还包括:
按预定的统计周期,统计所述环链的流量参数;
根据所统计出的流量参数计算预定时间段内所述环链的性能参数;
根据所计算出的性能参数对所述网络进行优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参数包括上行流量、下行流量以及环链内流量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流量表示流进所述环链的所有环链间端口的流量之和;
所述下行流量表示流出所述环链的所有环链间端口的流量之和;
所述环链内流量表示流进以及流出所述环链的所有环链内端口的流量之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参数包括上行流量峰值、下行流量峰值以及环链内流量峰值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流量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上行流量的最大值;
所述下行流量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下行流量的最大值;
所述环链内流量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环链内流量的最大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计算出的性能参数对所述网络进行优化,包括:
在所述上行流量峰值、下行流量峰值以及环链内流量峰值中的任一个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参数还包括上行流量均值、下行流量均值以及环链内流量均值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流量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上行流量的平均值;
所述下行流量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下行流量的平均值;
所述环链内流量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所有统计周期的环链内流量的平均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计算出的性能参数对所述网络进行优化,还包括:
在所述上行流量均值、下行流量均值以及环链内流量均值中的任一个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参数还包括上行带宽利用率、下行带宽利用率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带宽利用率表示所述环链的上行流量与其所有环链间端口的上行设计带宽之和的比值;
所述下行带宽利用率表示所述环链的下行流量与其所有环链间端口的下行设计带宽之和的比值;
所述环链内带宽利用率表示所述环链的环链内流量与其所有环链内端口的设计带宽之和的比值;
端口的设计带宽表示该端口的物理带宽与预留带宽之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参数包括上行带宽利用率峰值、下行带宽利用率峰值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峰值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带宽利用率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上行带宽利用率的最大值;
所述下行带宽利用率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下行带宽利用率的最大值;
所述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环链内带宽利用率的最大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计算出的性能参数对所述网络进行优化,包括:
在所述上行带宽利用率峰值、下行带宽利用率峰值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峰值中的任一个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参数还包括上行带宽利用率均值、下行带宽利用率均值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均值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带宽利用率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上行带宽利用率的平均值;
所述下行带宽利用率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下行带宽利用率的平均值;
所述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环链内带宽利用率的平均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计算出的性能参数对所述网络进行优化,包括:
在所述上行带宽利用率均值、下行带宽利用率均值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均值中的任一个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3-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参数还包括重载时间占比,其中,所述重载时间占比表示所述环链处于重载状态的时间比率,所述重载状态是指所述环链的上行带宽利用率、下行带宽利用率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中的任一个超出相应的门限。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计算出的性能参数对所述网络进行优化,包括:
在所计算出的重载时间占比超出预定的重载时间占比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20.根据权利要求9-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参数还包括接入侧端口的上行流量和下行流量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上行流量表示流进所述接入侧端口的流量;
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下行流量表示流出所述接入侧端口的流量。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参数还包括上行收敛比以及下行收敛比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上行收敛比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所述环链的各接入侧端口或接入侧环链的上行流量峰值之和与所述环链的上行流量峰值的比值;
下行收敛比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所述环链的各接入侧端口或接入侧环链的下行流量峰值之和与所述环链的下行流量峰值的比值;
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上行流量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内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上行流量的最大值;
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下行流量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内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下行流量的最大值。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计算出的性能参数对所述网络进行优化,还包括:
在所述环链的上行收敛比以及下行收敛比中的任一个高于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与所述网络中的节点和链路有关的信息确定所述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之后,还包括以下操作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在同一个所述节点所属的环链数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以及
在属于同一个所述环链的节点数和/或链路数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24.一种网络管理设备,应用于包括至少两个层次的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网络中的节点和链路相关的信息,其中,与所述节点相关的信息包括所述节点的节点标识和所述节点所属的层次,与所述链路相关的信息包括链路标识信息、源节点、源端口、宿节点以及宿端口;
确定模块,与所述获取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与所述网络中的节点和链路相关的信息确定所述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其中,所述环链表示至少一条所述链路连接成环状拓扑形态和/或链状拓扑形态;
配置模块,与所述确定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网络各个层次中的环链配置业务在所述网络中的路由,其中,所述路由在每个所述层次网络中只经过一个环链。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网络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所述网络中一个未处理的层次作为关注层次;
步骤2:从所述关注层次的所有节点中选择一个未处理的节点作为关注节点,并将所述关注节点标记为属于一个新的环链;
步骤3:判断是否存在以所述关注节点为源节点或宿节点并且未处理的链路,若不存在则返回执行上述步骤2,若存在则将所述未处理链路之一作为关注链路,确定所述关注节点在所述关注链路上的对端节点,并根据所述对端节点所属的层次选择性执行下述步骤4、步骤5以及步骤6之一;
步骤4:若所述对端节点所属的层次与所述关注节点所属的层次相同,则将所述关注链路标记为与所述关注节点属于同一个环链并且已处理,将所述关注节点以及所述对端节点上连接所述关注链路的端口都标记为环链内端口,并以所述对端节点作为新的关注节点返回执行上述步骤3;
步骤5:若所述对端节点所属的层次比所述关注节点所属的层次高,则将所述关注链路标记为与所述关注节点属于同一个环链并且已处理,将所述关注节点上连接所述关注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内端口,将所述对端节点上连接所述关注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间端口,并返回执行上述步骤2直至所述关注层次的所有节点都已处理;
步骤6:若所述对端节点所属的层次比所述关注节点所属的层次低,则返回执行上述步骤2直至所述关注层次的所有节点都已处理。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网络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中出现新增链路的情况下,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新增链路的源节点和宿节点所属的层次,确定所述新增链路所属的环链。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网络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11:判断所述新增链路的源节点和宿节点所属的层次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执行下述步骤12,如果不同,则执行下述步骤13;
步骤12:判断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是否属于同一环链,如果是则执行下述步骤12Y,否则执行下述步骤12N;
步骤12Y:将所述新增链路标记为与所述源节点以及所述宿节点属于同一环链,并将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均标记为环链内端口;
步骤12N:将所述源节点所属的环链与所述宿节点所属的环链合并成一个环链,将所述新增链路标记为属于合并后的环链,并将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均标记为环链内端口;
步骤13:判断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是否属于同一环链,如果是则执行下述步骤13Y,否则执行下述步骤13N;
步骤13Y:将所述新增链路标记为与所述源节点以及所述宿节点属于同一环链,并将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中层次较高的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间端口、而层次较低的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内端口;
步骤13N:将所述新增链路标记为与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中层次较低的节点属于同一环链,并将所述源节点和所述宿节点中层次较低的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内端口、而层次较高的节点上连接所述新增链路的端口标记为环链间端口。
28.根据权利要求24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网络获取从所述业务的开始节点到所述业务的结束节点的所有可达路由,其中,所述开始节点所属的层次比所述结束节点所属的层次低,各所述可达路由在各层次上只经过一个环链;
确定单元,与所述获取单元连接,用于将所有所述可达路由中经过的节点数量最少的路由,确定为从所述开始节点到所述结束节点的最短路由;
配置单元,与所述确定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最短路由配置所述业务在所述网络中的路由。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网络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21:将所述开始节点设定为起点;
步骤22:计算从所述起点到所述起点所属环链的环链间端口的环链内最短路由,其中所述环链内最短路由是指在一个所述环链内经过节点数最少的路由;
步骤23:判断在上述步骤22中计算出的环链内最短路由的终点与所述结束节点是否属于同一环链,如果不是则执行下述步骤24,如果是则执行下述步骤25;
步骤24:将在上述步骤22中计算出的环链内最短路由的终点设定为新的起点,并返回执行上述步骤22;
步骤25:计算从在上述步骤22中计算出的环链内最短路由的终点到所述结束节点的环链内最短路由,并执行下述步骤26;
步骤26:将所计算出的所有环链内最短路由,按层次连接成从所述开始节点到所述结束节点的所述可达路由。
30.根据权利要求24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统计模块,用于按预定的统计周期,统计所述环链的流量参数;
计算模块,与所述统计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统计模块所统计出的流量参数计算预定时间段内所述环链的性能参数;
处理模块,与所述计算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计算模块所计算出的性能参数对所述网络进行优化。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网络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参数包括上行流量、下行流量以及环链内流量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流量表示流进所述环链的所有环链间端口的流量之和;
所述下行流量表示流出所述环链的所有环链间端口的流量之和;
所述环链内流量表示流进以及流出所述环链的所有环链内端口的流量之和。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网络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参数包括上行流量峰值、下行流量峰值以及环链内流量峰值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流量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上行流量的最大值;
所述下行流量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下行流量的最大值;
所述环链内流量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环链内流量的最大值。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网络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上行流量峰值、下行流量峰值以及环链内流量峰值中的任一个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34.根据权利要求31-33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参数还包括上行流量均值、下行流量均值以及环链内流量均值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流量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上行流量的平均值;
所述下行流量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下行流量的平均值;
所述环链内流量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所有统计周期的环链内流量的平均值。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网络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还用于:
在所述上行流量均值、下行流量均值以及环链内流量均值中的任一个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36.根据权利要求31-35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参数还包括上行带宽利用率、下行带宽利用率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带宽利用率表示所述环链的上行流量与其所有环链间端口的上行设计带宽之和的比值;
所述下行带宽利用率表示所述环链的下行流量与其所有环链间端口的下行设计带宽之和的比值;
所述环链内带宽利用率表示所述环链的环链内流量与其所有环链内端口的设计带宽之和的比值;
端口的设计带宽表示该端口的物理带宽与预留带宽之差。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网络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参数包括上行带宽利用率峰值、下行带宽利用率峰值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峰值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带宽利用率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上行带宽利用率的最大值;
所述下行带宽利用率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下行带宽利用率的最大值;
所述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环链内带宽利用率的最大值。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网络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还用于:
在所述上行带宽利用率峰值、下行带宽利用率峰值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峰值中的任一个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39.根据权利要求36-38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参数还包括上行带宽利用率均值、下行带宽利用率均值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均值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上行带宽利用率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上行带宽利用率的平均值;
所述下行带宽利用率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下行带宽利用率的平均值;
所述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均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的环链内带宽利用率的平均值。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网络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还用于:
在所述上行带宽利用率均值、下行带宽利用率均值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均值中的任一个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41.根据权利要求36-40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参数还包括重载时间占比,其中,所述重载时间占比表示所述环链处于重载状态的时间比率,所述重载状态是指所述环链的上行带宽利用率、下行带宽利用率以及环链内带宽利用率中的任一个超出相应的门限。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网络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还用于:
在所计算出的重载时间占比超出预定的重载时间占比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43.根据权利要求22-42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参数还包括接入侧端口的上行流量和下行流量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上行流量表示流进所述接入侧端口的流量;
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下行流量表示流出所述接入侧端口的流量。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网络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参数还包括上行收敛比以及下行收敛比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
上行收敛比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所述环链的各接入侧端口或接入侧环链的上行流量峰值之和与所述环链的上行流量峰值的比值;
下行收敛比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所述环链的各接入侧端口或接入侧环链的下行流量峰值之和与所述环链的下行流量峰值的比值;
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上行流量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内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上行流量的最大值;
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下行流量峰值表示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各个统计周期内所述接入侧端口的下行流量的最大值。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网络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还用于:
在所述环链的上行收敛比以及下行收敛比中的任一个高于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46.根据权利要求24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还用于:
在同一个所述节点所属的环链数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以及
在属于同一个所述环链的节点数和/或链路数超出相应的门限的情况下,产生用于提醒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的告警消息。
CN201410026235.8A 2014-01-21 2014-01-21 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及网络管理设备 Active CN1037468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26235.8A CN103746852B (zh) 2014-01-21 2014-01-21 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及网络管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26235.8A CN103746852B (zh) 2014-01-21 2014-01-21 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及网络管理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46852A true CN103746852A (zh) 2014-04-23
CN103746852B CN103746852B (zh) 2017-04-19

Family

ID=50503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26235.8A Active CN103746852B (zh) 2014-01-21 2014-01-21 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及网络管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46852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6182A (zh) * 2015-09-06 2017-03-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配置ptn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CN107104904A (zh) * 2016-02-23 2017-08-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传送网流量识别的网络均衡方法及系统
CN107124375A (zh) * 2017-03-27 2017-09-01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dn网络带宽资源的错峰调度方法、系统以及服务器
CN107919973A (zh) * 2016-10-08 2018-04-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配置网络设备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CN108023800A (zh) * 2016-11-03 2018-05-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lte承载网络的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9756354A (zh) * 2017-11-06 2019-05-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环网管理方法、网管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65406A (zh) * 2019-07-16 2019-10-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网络光端口性能评价方法及设备
CN113837570A (zh) * 2021-09-09 2021-12-24 上海理想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多模网络健康度评估方法及装置
WO2022253073A1 (zh) * 2021-06-04 2022-1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环网资源的获取方法、数据流量统计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6232958A (zh) * 2023-01-09 2023-06-06 浪潮通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流出峰值流速核查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6188A (zh) * 2008-09-27 2010-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层次化有序地址分组网络中建立路由表的方法、路由的方法及路由器
CN102098228A (zh) * 2011-03-04 2011-06-15 清华大学 一体化标识网络移动性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2972009A (zh) * 2010-07-02 2013-03-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实施联合服务器选择和路径选择的系统与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6188A (zh) * 2008-09-27 2010-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层次化有序地址分组网络中建立路由表的方法、路由的方法及路由器
CN102972009A (zh) * 2010-07-02 2013-03-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实施联合服务器选择和路径选择的系统与方法
CN102098228A (zh) * 2011-03-04 2011-06-15 清华大学 一体化标识网络移动性管理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6182A (zh) * 2015-09-06 2017-03-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配置ptn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CN106506182B (zh) * 2015-09-06 2019-06-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配置ptn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CN107104904A (zh) * 2016-02-23 2017-08-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传送网流量识别的网络均衡方法及系统
CN107104904B (zh) * 2016-02-23 2020-10-1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传送网流量识别的网络均衡方法及系统
CN107919973A (zh) * 2016-10-08 2018-04-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配置网络设备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CN107919973B (zh) * 2016-10-08 2020-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配置网络设备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CN108023800A (zh) * 2016-11-03 2018-05-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lte承载网络的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7124375B (zh) * 2017-03-27 2020-02-18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dn网络带宽资源的错峰调度方法、系统以及服务器
CN107124375A (zh) * 2017-03-27 2017-09-01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dn网络带宽资源的错峰调度方法、系统以及服务器
CN109756354A (zh) * 2017-11-06 2019-05-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环网管理方法、网管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56354B (zh) * 2017-11-06 2022-04-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环网管理方法、网管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65406A (zh) * 2019-07-16 2019-10-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网络光端口性能评价方法及设备
WO2022253073A1 (zh) * 2021-06-04 2022-1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环网资源的获取方法、数据流量统计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3837570A (zh) * 2021-09-09 2021-12-24 上海理想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多模网络健康度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3837570B (zh) * 2021-09-09 2024-01-23 上海理想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多模网络健康度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6232958A (zh) * 2023-01-09 2023-06-06 浪潮通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流出峰值流速核查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46852B (zh) 2017-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46852A (zh) 业务路由配置方法及网络管理设备
US10700958B2 (en)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with traffic engineering for a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Tizghadam et al. Betweenness centrality and resistance distance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5103492B (zh) 控制网络拓扑
Hong et al. Achieving high utilization with software-driven WAN
Chiaraviglio et al.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backbone networks
Szymanski Max-flow min-cost routing in a future-Internet with improved QoS guarantees
CN109257287A (zh) 一种最短路径确定方法及控制器
CN110505101A (zh) 一种网络切片编排方法及装置
KR20060022680A (ko) 전체적 라우팅과 대역폭 공유를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1841487A (zh) 聚合链路服务流的配置方法及包交换装置
CN109639575A (zh) 基于链路拥塞系数的路由规划方法
CN102882722A (zh) Ptn/ipran端到端业务数据快速创建方法
CN103139069A (zh)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多度量参数的通信网路由方法
CN105472484A (zh) 一种电力骨干光传输网波道均衡路由波长分配方法
CN106105282B (zh) 利用链路缓冲区状态进行流量工程的系统和方法
Kashyap et al. Routing and traffic engineering in hybrid RF/FSO networks
CN105917621B (zh) 用于数据路由的方法和系统
CN104917677A (zh) 数据流转发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hamania et al. Achieving IP routing stability with optical bypass
CN108965025A (zh) 云计算系统中流量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7181694A (zh) 一种运用多线程技术实现的路由频谱分配方法
CN102142972B (zh) 一种ip网络的组网方法和装置
Oh et al. QoS constrained path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n NFV/SDN environment
CN109510764A (zh) 电力多业务传输优化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