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44135B - 一种复合结构的增亮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结构的增亮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44135B
CN103744135B CN201410029011.2A CN201410029011A CN103744135B CN 103744135 B CN103744135 B CN 103744135B CN 201410029011 A CN201410029011 A CN 201410029011A CN 103744135 B CN103744135 B CN 1037441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sm
unit
enhancement film
optical surface
brightness enhan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2901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44135A (zh
Inventor
华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uan Lo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XUAN L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XUAN LA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XUAN L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2901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441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44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441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441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441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结构的增亮膜,包括基板层及设于基板层上棱镜结构层。基板层具有第一光学面和第二光学面,棱镜结构层设于第二光学面上。光线从第一光学面射入,经第二光学面射出至棱镜结构层。棱镜结构层包括第一棱镜单元和第二棱镜单元,第一棱镜单元和第二棱镜单元依次间隔排列。第一棱镜单元和第二棱镜单元均包括若干个棱镜本体。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只采用一张增亮膜能达到二种增亮膜叠加的均光性,具有较高的亮度,提升光线扩散效果,光线辉度及均匀性。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结构的增亮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结构的增亮膜。
背景技术
增亮膜(BEF,BrightnessEnhancementFilm)也称为增光膜或棱镜片(prismfilm),被广泛用于发光模组中,起到汇聚光源所发出的光线以增加显示亮度和节约显示器电池设备的能量的作用。增亮膜的原理是利用其表面的一层微棱镜结构,通过折射与内部全反射将散乱的光线收集到一定角度内的正视角方向,以提高了LCD的辉度和发出光能的利用率。
如图1所示,传统的增亮膜包括基材以及微棱镜结构层,微棱镜结构层由许多用以汇聚光线的按照一个方向排列的复数微棱镜条组成的微棱镜阵列。由于这些微棱镜条按照固定的方向规则排列,汇聚的光线只能在一定的方向上增强;因此,采用二片增亮膜配合使用的方法,使其微结构排列方向近似垂直,以使得液晶显示器于二个垂直方向上都具有增强的集光效果。显然,此种结构使用的光学膜片较多造成资源的浪费,并且成本提高,装配工艺复杂,光能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的问题,提供一种复合结构的增亮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只采用一张增亮膜能达到二种增亮膜叠加的均光性,具有较高的亮度,提升光线扩散效果,光线辉度及均匀性。
一种复合结构的增亮膜,包括基板层及设于所述基板层上棱镜结构层;所述基板层具有第一光学面和第二光学面,所述棱镜结构层设于所述第二光学面上;光线从所述第一光学面射入,经所述第二光学面射出至所述棱镜结构层;所述棱镜结构层包括第一棱镜单元和第二棱镜单元,所述第一棱镜单元和第二棱镜单元依次间隔排列;所述第一棱镜单元和第二棱镜单元均包括若干个棱镜本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棱镜单元呈圆形结构,包括一第一中心棱镜本体及若干圆环排列的第一棱镜环结构;所述第一棱镜环结构由若干棱镜本体依次呈环状排列构成,所述第一中心棱镜本体位于圆形结构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棱镜环结构依次呈环状设于所述第一中心棱镜本体的外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棱镜单元呈圆形结构,包括一第二中心棱镜本体及一呈环状设于所述第二中心棱镜本体的外围第二棱镜环结构,所述第二棱镜环结构由若干棱镜本体依次呈环状排列构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棱镜结构层由紫外光固化树脂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棱镜本体为正棱锥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棱镜单元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棱镜单元的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棱镜环结构中的相邻两所述棱镜本体之间具有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棱镜环结构中的相邻两所述棱镜本体之间具有间隙。
上述一种复合结构的增亮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所述棱镜结构层呈环状排列,形成环状出光面,使光的亮度均匀性提高。另外,本发明具有多重方向聚光层,只采用一张增亮膜就能达到传统两种增亮膜叠加的均光性,减少了增亮膜使用的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增亮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第一棱镜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棱镜本体的结构透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结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第一棱镜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棱镜本体的结构透视图。
以下是本发明零部件符号标记说明:
基板层10、第一光学面11、第二光学面12、棱镜结构层20、第一棱镜单元21、第一中心棱镜本体211、第一棱镜环结构212、第二棱镜单元22、第二中心棱镜本体221、第二棱镜环结构222、棱镜本体23、棱镜顶点231、棱镜侧面232、棱镜底面233。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解析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藉由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一种复合结构的增亮膜,包括基板层10及设于基板层10上棱镜结构层20。基板层10具有第一光学面11和第二光学面12,棱镜结构层20设于第二光学面12上。光线从第一光学面11射入,经第二光学面12射出至棱镜结构层20。棱镜结构层20包括第一棱镜单元21和第二棱镜单元22,第一棱镜单元21和第二棱镜单元22依次间隔排列,且第一棱镜单元21的面积大于第二棱镜单元22的面积。第一棱镜单元21和第二棱镜单元22均由若干个棱镜本体23构成。该棱镜本体23具有不少于三个出光面,有助于提高增亮膜集光增亮效果。
第一棱镜单元21呈圆形结构。包括一第一中心棱镜本体211及若干圆环排列的第一棱镜环结构212。第一棱镜环结构212由若干棱镜本体23依次呈环状排列构成,相邻两棱镜本体23之间具有间隙。第一中心棱镜本体211位于圆形结构的中心位置,第一棱镜环结构212依次呈环状设于第一中心棱镜本体211的外围。
第二棱镜单元22呈圆形结构,第二棱镜单元22的半径小于第一棱镜单元21的半径。第二棱镜单元22包括一第二中心棱镜本体221及一呈环状设于第二中心棱镜本体221的外围第二棱镜环结构222。第二棱镜环结构222由若干棱镜本体23依次呈环状排列构成,相邻两棱镜本体23之间具有间隙。
棱镜结构层20由紫外光固化树脂制成。棱镜本体23为正棱锥结构,包括棱镜顶点、棱镜侧面及棱镜底面,该棱镜底面紧贴于所述第二光学面12,相邻两棱镜侧面的夹角为60~120度。
实施例一,如图2~5所示,该复合结构的增亮膜,包括基板层10及设于基板层10上棱镜结构层20。基板层10具有第一光学面11和第二光学面12,棱镜结构层20设于第二光学面12上。光线从第一光学面11射入,经第二光学面12射出至棱镜结构层20。
棱镜结构层20包括第一棱镜单元21和第二棱镜单元22,第一棱镜单元21和第二棱镜单元22依次间隔排列,且第一棱镜单元21的面积大于第二棱镜单元22的面积。第一棱镜单元21和第二棱镜单元22均由若干个棱镜本体23构成。该棱镜本体23为正四棱锥结构。
棱镜结构层20由将紫外光(UV)固化的透明丙烯酸酯涂布于该基板层10的第一光学面11及第二光学面12上,经辗压棱镜本体23的模具后,形成所述第一棱镜单元21及第二棱镜单元22,然后经紫外光固化成型即可。
第一棱镜单元21呈圆形结构,面积较大,关于轴线P对称。该第一棱镜单元21包括一第一中心棱镜本体211及若干圆环排列的第一棱镜环结构212。第一棱镜环结构212由若干棱镜本体23依次呈环状排列构成,相邻两棱镜本体23之间具有间隙。第一中心棱镜本体211位于圆形结构的中心位置,第一棱镜环结构212依次呈环状设于第一中心棱镜本体211的外围。第一棱镜环结构212具有若干列,且若干列的第一棱镜环结构212的圆心位置相同。
第二棱镜单元22呈圆形结构,第二棱镜单元22的半径小于第一棱镜单元21的半径。第二棱镜单元22包括一第二中心棱镜本体221及一呈环状设于第二中心棱镜本体221的外围第二棱镜环结构222。第二棱镜环结构222由若干棱镜本体23依次呈环状排列构成,相邻两棱镜本体23之间具有间隙。
棱镜本体23为正四棱锥结构,包括棱镜顶点231、棱镜侧面232及棱镜底面233,该棱镜底面233紧贴于所述第二光学面12,相邻两棱镜侧面的夹角为90度。
实施例二,如图6~9所示,该复合结构的增亮膜,包括基板层10及设于基板层10上棱镜结构层20。基板层10具有第一光学面11和第二光学面12,棱镜结构层20设于第二光学面12上。光线从第一光学面11射入,经第二光学面12射出至棱镜结构层20。
棱镜结构层20包括第一棱镜单元21和第二棱镜单元22,第一棱镜单元21和第二棱镜单元22依次间隔排列,且第一棱镜单元21的面积大于第二棱镜单元22的面积。第一棱镜单元21和第二棱镜单元22均由若干个棱镜本体23构成。该棱镜本体23为正四棱锥结构。
棱镜结构层20由将紫外光(UV)固化的透明丙烯酸酯涂布于该基板层10的第一光学面11及第二光学面12上,经辗压棱镜本体23的模具后,形成所述第一棱镜单元21及第二棱镜单元22,然后经紫外光固化成型即可。
第一棱镜单元21呈圆形结构,面积较大。该第一棱镜单元21包括一第一中心棱镜本体211及若干圆环排列的第一棱镜环结构212。第一棱镜环结构212由若干棱镜本体23依次呈环状排列构成,相邻两棱镜本体23之间具有间隙。第一中心棱镜本体211位于圆形结构的中心位置,第一棱镜环结构212依次呈环状设于第一中心棱镜本体211的外围。第一棱镜环结构212具有若干列,且若干列的第一棱镜环结构212的圆心位置相同。
第二棱镜单元22呈圆形结构,第二棱镜单元22的半径小于第一棱镜单元21的半径。第二棱镜单元22包括一第二中心棱镜本体221及一呈环状设于第二中心棱镜本体221的外围第二棱镜环结构222。第二棱镜环结构222由若干棱镜本体23依次呈环状排列构成,相邻两棱镜本体23之间具有间隙。
棱镜本体23为正四面体结构,包括棱镜顶点231及四个相同的棱镜侧面232,其中一棱镜侧面232紧贴于所述第二光学面12。该棱镜本体23的其中一个棱镜顶点231指向同一圆心。
综上所述,上述一种复合结构的增亮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所述棱镜结构层20呈环状排列,形成环状出光面,使光的亮度均匀性提高。另外,本发明具有多重方向聚光层,只采用一张增亮膜就能达到传统两种增亮膜叠加的均光性,减少了增亮膜使用的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复合结构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层及设于所述基板层上的棱镜结构层;所述基板层具有第一光学面和第二光学面,所述棱镜结构层设于所述第二光学面上;光线从所述第一光学面射入,经所述第二光学面射出至所述棱镜结构层;所述棱镜结构层包括第一棱镜单元和第二棱镜单元,所述第一棱镜单元和第二棱镜单元依次间隔排列;所述第一棱镜单元和第二棱镜单元均包括若干个棱镜本体;
所述第一棱镜单元呈圆形结构,包括一第一中心棱镜本体及若干圆环排列的第一棱镜环结构;所述第一棱镜环结构由若干棱镜本体依次呈环状排列构成,所述第一中心棱镜本体位于圆形结构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棱镜环结构依次呈环状设于所述第一中心棱镜本体的外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结构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棱镜单元呈圆形结构,包括一第二中心棱镜本体及一呈环状设于所述第二中心棱镜本体的外围的第二棱镜环结构,所述第二棱镜环结构由若干棱镜本体依次呈环状排列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结构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结构层由紫外光固化树脂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结构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本体为正棱锥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结构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单元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棱镜单元的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结构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环结构中的相邻两所述棱镜本体之间具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结构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棱镜环结构中的相邻两所述棱镜本体之间具有间隙。
CN201410029011.2A 2014-01-22 2014-01-22 一种复合结构的增亮膜 Active CN1037441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29011.2A CN103744135B (zh) 2014-01-22 2014-01-22 一种复合结构的增亮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29011.2A CN103744135B (zh) 2014-01-22 2014-01-22 一种复合结构的增亮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44135A CN103744135A (zh) 2014-04-23
CN103744135B true CN103744135B (zh) 2016-03-23

Family

ID=50501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29011.2A Active CN103744135B (zh) 2014-01-22 2014-01-22 一种复合结构的增亮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441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3237B (zh) * 2015-11-19 2020-02-28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亮膜
WO2021217406A1 (zh) * 2020-04-28 2021-11-0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扩散片、光源装置及距离测量装置
CN111290061B (zh) * 2020-04-28 2020-12-1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扩散片、光源装置及距离测量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1315A (zh) * 2006-12-21 2007-05-3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所使用的扩散板结构
CN101630031A (zh) * 2007-11-16 2010-01-20 长兴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膜
CN103728680A (zh) * 2014-01-10 2014-04-16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光学增亮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16309B2 (en) * 2004-12-30 2008-08-2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ptical film having a surface with rounded structures
KR100968606B1 (ko) * 2007-10-30 2010-07-08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프리즘 셀이 반복적으로 배열되어 있는 휘도 향상 광학필름
CN203838357U (zh) * 2014-01-22 2014-09-17 东莞轩朗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结构的增亮膜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1315A (zh) * 2006-12-21 2007-05-3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所使用的扩散板结构
CN101630031A (zh) * 2007-11-16 2010-01-20 长兴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膜
CN103728680A (zh) * 2014-01-10 2014-04-16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光学增亮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44135A (zh) 2014-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28680B (zh) 一种多功能光学增亮膜
CN202209593U (zh) 一种led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744135B (zh) 一种复合结构的增亮膜
CN206248865U (zh) 一种防眩光的扩散板
CN204534439U (zh) 一种用于背光的光学透镜及led灯具
CN204479779U (zh) 一种带金字塔结构的增亮膜
CN202419489U (zh) 一种扩散膜、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3838357U (zh) 一种复合结构的增亮膜
CN202631771U (zh) 光学膜及显示装置
CN100409036C (zh) 光学组件与光源装置
CN202521382U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2267753U (zh) 增光片结构
CN203405590U (zh) 增亮膜
CN204667011U (zh) 一种出光均匀的导光板
CN102563466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928659A (zh) 导光板及具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块
CN205562850U (zh) 一种抗蓝光增亮膜
CN205450320U (zh) 一种高透光增亮膜
CN203405591U (zh) 增亮膜
CN104330920A (zh) 导光板及具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CN208013463U (zh) 三合一模内复合pp扩散板
CN200986146Y (zh) 光利用率高的导光板
CN100412651C (zh) 平面光源模块
CN102073081B (zh) 光学扩散薄膜
CN205539831U (zh) 一种高硬度抗蓝光增亮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7001 Heyuan, Guangdong Jiangdong new district, Linjiang Town, Lian Xin Village, Po Po, Henan Road, Lang Lang Industrial Park first, second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Xuan Long Indust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first floor and two floor, B building, 7 Julong Road, Shigu Town, Tangxia, Dongguan,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Xuan Lang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