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38604B - 飞机机翼外翼翼盒包装箱 - Google Patents

飞机机翼外翼翼盒包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38604B
CN103738604B CN201310719395.6A CN201310719395A CN103738604B CN 103738604 B CN103738604 B CN 103738604B CN 201310719395 A CN201310719395 A CN 201310719395A CN 103738604 B CN103738604 B CN 1037386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g
packing chest
fixed
adjusting yoke
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193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38604A (zh
Inventor
白光建
罗海燕
孙临瑞
徐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ecial Aviation Vehicles Co ltd Shanghai
Original Assignee
Avic (shanghai)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ic (shanghai)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vic (shanghai)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71939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386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386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86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386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860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ing Of Machine Parts And Woun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一种大型飞机包装运输技术领域的飞机机翼外翼翼盒包装箱,包括:分别用于容纳左、右机翼外翼翼盒的上包装箱和下包装箱、竖直固定机构以及水平固定机构,其中:左、右机翼的竖直方向由竖直固定机构固定,水平方向由水平固定机构分别与上包装箱和下包装箱相互连接。本发明能够保证机翼外翼翼盒得到有效的保护及装卸的便捷性,保证包装箱安全通过。

Description

飞机机翼外翼翼盒包装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大型飞机包装运输技术领域的装置,具体是一种飞机机翼外翼翼盒包装箱。
背景技术
大型飞机的机翼外翼翼盒运输是大型飞机大部件中最重要、最复杂的问题,由于国内在最近几年才开始生产大型飞机,而且大多数情况下,飞机的大部件生产和总装配在同一工厂完成,所以很少需要解决机翼外翼翼盒运输的问题,目前国内个别大中型飞机的机翼外翼翼盒需要长距离运输,其交通方式采用铁路运输,运输平稳,但是由于受到运输网络的限制,不能随时进行运输。另有机翼外翼翼盒也采用夹具运输,但运输过程中机翼外翼翼盒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易损坏机翼外翼翼盒。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2186321,公开日2012-04-11,记载了一种无人机机翼运输锁定机构,包括左锁定座、左支撑、右锁定座、右支撑;左锁定座包括本体、筋板、底板;所述的底板为长方体;本体由锁定板和立板两部分组成;立板底端焊接在底板的上端面上;锁定板上的设有的矩形槽、长通孔、上螺纹孔、下螺纹孔、凸台之间的位置关系与无人机左机翼尾端4个孔的位置关系相对应。但该技术没有涉及机翼的整体包装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飞机机翼外翼翼盒包装箱,能够保证机翼外翼翼盒得到有效的保护及装卸的便捷性,保证包装箱在的运输安全性及通过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分别用于容纳左、右机翼外翼翼盒的上包装箱和下包装箱、竖直固定机构以及水平固定机构,其中:左、右机翼的竖直方向由竖直固定机构固定,水平方向由水平固定机构分别与上包装箱和下包装箱相互连接。
所述的竖直固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机翼的肋的下方的仿形支撑结构和夹紧机构,其中:夹紧机构设置于机翼的上方且其位置与仿形支撑结构相对应,仿形支撑结构的底部设有底座,夹紧机构通过销轴与底座相连,保证夹紧机构与仿形支撑结构共线。
所述的仿形支撑结构包括:左侧面、右侧面和仿形面,其中:左侧面的顶部曲线为左偏置面和机翼的表面曲面的相交线,右侧面的顶部曲线为右偏置面和机翼的表面曲面的相交线,左偏置面、右偏置面分别为机翼的肋的基准面向左侧或向右侧的偏置平面,在左侧面、右侧面上部贴合薄板件形成仿形面。
所述的左偏置面和右偏置面之间的距离为机翼的肋所需的支撑宽度。
所述的夹紧机构包括:竖直支架、水平支架和压盘结构,其中:竖直支架的一端与水平支架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底座活动连接,压盘结构设置于水平支架的下方。
所述的竖直支架的上端有上斜撑结构,该上斜撑结构与水平支架固定,竖直支架的下端有下斜撑结构,该下斜撑结构与底座活动连接。
所述的下斜撑结构与底座的连接处设有限位块。
所述的活动连接由销轴及与其相配合的别针销实现。
所述的压盘结构包括:固定于水平支架的下方的手轮和连接于手轮的下方的万向压盘。
所述的仿形面的外表面、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外表面以及万向压盘的外表面均设有缓冲件,该缓冲件的外表面设有保护层。
缓冲件为橡胶材质,保护层为帆布,使用固定压条进行固定。
所述的水平固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机翼的发动机吊挂处的第一接头和设置于机翼的主起落架处的第二接头。
第一接头包括:定位机构和拉紧机构,其中:拉紧机构的一端与机翼相连且位于定位机构的上方,另一端与机翼运输工具相连;
定位机构包括:接头座、定位部、左连接部、右连接部和耳板部,其中:接头座的一侧与机翼运输工具固定并作为固定端,固定端的相对侧为活动端,定位部的一端设置于接头座的下方中部,另一端与机翼运输工具相连,左连接部、右连接部以及耳板部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接头座的上方,另一端分别与机翼相连。
所述的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分别位于耳板部的后侧的左边和右边,左、右连接部的高度分别与相应机翼的孔部位的高度相适应,左、右连接部的结构相同,包括:定位连接轴、定位调节套和支架,其中:定位调节套套接于定位连接轴上,定位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支架上,定位连接轴与机翼的孔部位相连。
定位连接轴与定位调节套保证与机翼的孔部位形成无间隙配合,同时,定位调节套对机翼连接部位接触面进行保护。
定位连接轴的两端分别由压板和螺母固定于支架的两端。
所述的耳板部包括:两个重叠设置的耳板座,两者之间连接机翼的孔部位并设组装轴和两个定位调节拉杆,其中:两个耳板座的中间孔与孔部位相对应并由组装轴相连接,两个定位调节拉杆的一端分别设置于耳板座的左、右两边,另一端分别与接头座的固定端和活动端相连。
两个耳板座的左、右两边分别由一个耳板连接轴相连,两边的耳板连接轴上分别连接一个耳板关节轴承,两个定位调节拉杆分别由耳板关节轴承连接于耳板座上。
两个定位调节拉杆上均设有锁紧螺母,调节两个定位调节拉杆的长度,使得接头座的平面与机翼的基准面平行,利用锁紧螺母锁住定位调节拉杆,防止定位调节拉杆旋转。
所述的定位部包括:轴承座和定位关节轴承,其中:定位关节轴承固定于轴承座内,轴承座的顶部与接头座固定,底部定位于机翼运输工具上。
定位关节轴承由孔用弹性挡圈固定于轴承座内,轴承座由轴用弹性挡圈与接头座固定。
所述的拉紧机构包括:拉紧连接轴、拉紧接头、拉紧调节套和拉紧调节拉杆,其中:拉紧调节套设置于机翼的孔部位中,拉紧接头的一端为孔结构且与上述孔部位相对接,由拉紧连接轴固定,另一端与拉紧调节拉杆的一端相连,拉紧调节拉杆的另一端与机翼运输工具相连。
所述的拉紧接头与拉紧调节拉杆相连处为螺纹连接。
拉紧调节拉杆上设有锁紧螺母,旋转拉紧调节拉杆调节长度使其张紧,利用锁紧螺母锁定。
所述的拉紧调节拉杆由拉紧关节轴承与机翼运输工具相连,拉紧调节拉杆与拉紧关节轴承相连处为螺纹连接。
第二接头包括:轴承座、固定于轴承座内的第一关节轴承、设置于机翼的主起落架处的耳板孔中的调节套、连接轴、第一调节拉杆和第二调节拉杆,其中:连接轴将耳板孔和轴承座相连,轴承座的两个端部分别与第一调节拉杆和第二调节拉杆的一端相连,第一调节拉杆和第二调节拉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机翼运输工具相连。
调节套有2个,分别设置于轴承座的两边。
所述的连接轴上设有隔圈,该隔圈位于轴承座的外侧,防止轴承座的左右窜动。
所述的轴承座的两个端部的中心线垂直,第一端部为螺纹结构,第二端部为耳板结构。
所述的第一调节拉杆与轴承座的第一端部为螺纹连接。
所述的第二调节拉杆与轴承座的第二端部、第一调节拉杆和第二调节拉杆分别与机翼运输工具的连接处分别由第二关节轴承连接。
第一调节拉杆与机翼运输工具相连处、第二调节拉杆与机翼运输工具相连处分别由一个第二关节轴承和一个固定轴固定。
所述的第一调节拉杆和第二调节拉杆上分别设有锁紧螺母,分别第一调节拉杆和第二调节拉杆使其张紧,使用锁紧螺母分别将两个拉杆锁紧。
所述的第一关节轴承与轴承座由孔用弹性挡圈固定。
所述的上包装箱和下包装箱均为矩形结构,两者由锁定装置相互竖直连接。该锁定装置为铰件。
所述的下包装箱的底部为台阶结构,与有台阶结构的板车连接时可以充分利用高度空间。
所述的机翼外翼翼盒未与上、下包装箱相接触的部位均匀上、下包装箱间距50mm以上。
本发明可以解决机翼运输过程繁琐、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的问题;客户即可选用陆路-海运-陆路的运输方式也可直接选用陆路运输方式,运输过程中也不必封路,不必采用夹具及繁琐的固定及保护装置,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客户不必受铁路运输尺寸的限制,也不会因为铁路网络的问题影响机翼外翼翼盒交付的及时性;运输灵活、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下包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下包装箱的锁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竖直固定机构的使用示意图;
图5为竖直固定机构的结构图;
图6为左侧面的制作示意图;
图7为图5的F部局部放大图;
图8为仿形支撑结构的结构图;
图9为仿形支撑结构和底座的连接图;
图10为压盘结构的结构图;
图11为竖直固定机构的打开时示意图;
图12为第一接头的结构图;
图13为定位机构的主视图;
图14为定位部的结构图;
图15为定位机构的俯视图;
图16为机翼竖直运输时的坐标图;
图17为机翼水平运输时的坐标图;
图18为拉紧机构的结构图,其中,F为其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9为第二接头的结构图;
图20为轴承座和连接轴的剖视图;
图21为第一调节拉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22为第二调节拉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23为第二接头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分别用于容纳左、右机翼外翼翼盒1的上包装箱2和下包装箱3、竖直固定机构4以及水平固定机构,其中:左、右机翼的竖直方向由竖直固定机构4固定,水平方向由水平固定机构分别与上包装箱2和下包装箱3相互连接。
如图2、图3所示,所述的上包装箱2和下包装箱3均为矩形结构,是密封的箱体,防水、防尘;两者由锁定装置10相互竖直连接。该锁定装置10为铰件。所述的下包装箱3的底部为台阶结构,与有台阶结构的板车连接时可以充分利用高度空间。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竖直固定机构4包括:设置于机翼的肋的下方的仿形支撑结构6和夹紧机构7,其中:夹紧机构7设置于机翼的上方且其位置与仿形支撑结构6相对应,仿形支撑结构6的底部设有底座5,夹紧机构7与底座5相连。
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的仿形支撑结构6包括:左侧面6-1、右侧面6-2和仿形面6-3,其中:如图6所示,左侧面6-1的顶部曲线为左偏置面L和机翼的表面曲面A的相交线H,右侧面6-2的顶部曲线为右偏置面和机翼的表面曲面的相交线,左偏置面L、右偏置面(未示出)分别为机翼的肋的基准面P向左侧或向右侧的偏置平面,在左侧面6-1、右侧面6-2上部贴合薄板件形成仿形面6-3。
所述的左偏置面L和右偏置面之间的距离为机翼的肋所需的支撑宽度。
如图5所示,所述的夹紧机构7包括:竖直支架7-1、水平支架7-2和压盘结构7-3,其中:竖直支架7-1的一端与水平支架7-2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底座5活动连接,压盘结构7-3设置于水平支架7-2的下方。
所述的竖直支架7-1的上端有上斜撑结构7-4,该上斜撑结构7-4与水平支架7-2固定,竖直支架7-1的下端有下斜撑结构7-5,该下斜撑结构7-5与底座5活动连接。
如图7所示,所述的活动连接由销轴7-7及与其相配合的别针销7-8实现。
夹紧机构7上的压盘结构7-3应压在机翼的肋的上部蒙皮,机翼的肋处强度很高,能承受很大的力。为了避免夹紧机构7上的压盘结构7-3压偏致使机翼的蒙皮受损,夹紧机构7与仿形支撑结构6通过销轴7-7连接形成一体,保证夹紧机构7与仿形支撑结构6的中心共线。
如图10所示,所述的压盘结构7-3包括:固定于水平支架7-2的下方的手轮7-3-1和连接于手轮7-3-1的下方的万向压盘7-3-2。
压盘结构7-3在压紧情况下,可以自动调整角度以贴合机翼曲面。
所述的仿形面6-3的外表面、左侧面6-1和右侧面6-2的外表面以及万向压盘7-3-2的外表面均设有缓冲件6-4,该缓冲件6-4的外表面设有保护层6-5。
缓冲件6-4为橡胶材质,保护层6-5为帆布,使用固定压条6-6进行固定。
在仿形面6-3上垫上软质橡胶,起到二次缓冲作用,在橡胶上覆盖一层帆布,由于长时间运输,可避免机翼蒙皮与橡胶胶着,在左侧面6-1和右侧面6-2的两端与机翼蒙皮同样存在接触,同样布置橡胶、帆布。这样仿形支撑结构6的四周均有橡胶、帆布包裹。
如图11所示,所述的下斜撑结构7-5与底座5的连接处设有限位块7-6。
在吊装机翼至包装箱内时,拔出活动连接的别针销7-8及销轴7-7,完全旋开夹紧机构7的水平支架7-2和竖直支架7-1,万向压盘7-3-2往上旋启。机翼放置好后,合上夹紧机构7,插上销轴7-7和别针销7-8。限位块在销轴7-7没插上的情况下,限制夹紧机构旋转行程,保护机翼,避免夹紧机构7过旋转而损伤机翼的蒙皮。
所述的水平固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机翼的发动机吊挂处的第一接头8和设置于机翼的主起落架处的第二接头9;
如图12所示,第一接头8包括:定位机构11和拉紧机构12,其中:拉紧机构12的一端与机翼相连且位于定位机构11的上方,另一端与机翼运输工具相连;
如图13所示,定位机构11包括:接头座11-3、定位部11-4、左连接部11-5、右连接部11-1和耳板部11-2,其中:接头座11-3的一侧与机翼运输工具固定并作为固定端A,固定端A的相对侧为活动端,定位部11-4的一端设置于接头座11-3的下方中部,另一端与机翼运输工具相连,左连接部11-5、右连接部11-1以及耳板部11-2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接头座11-3的上方,另一端分别与机翼相连。
如图14所示,所述的定位部11-4包括:轴承座11-4-1和定位关节轴承11-4-2,其中:定位关节轴承11-4-2固定于轴承座11-4-1内,轴承座11-4-1的顶部与接头座11-3固定,底部定位于机翼运输工具上。
定位关节轴承11-4-2由孔用弹性挡圈11-4-3固定于轴承座11-4-1内,轴承座11-4-1由轴用弹性挡圈11-4-4与接头座11-3固定。
如图15所示,所述的左连接部11-5和右连接部11-1分别位于耳板部11-2的后侧的左边和右边,左、右连接部11-1的高度分别与相应机翼的孔部位的高度相适应,左、右连接部11-5、11-1的结构相同,包括:定位连接轴11-5-1、定位调节套11-5-2和支架11-5-3,其中:定位调节套11-5-2套接于定位连接轴11-5-1上,定位连接轴11-5-1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支架11-5-3上,定位连接轴11-5-1与机翼的孔部位相连。
定位连接轴11-5-1与定位调节套11-5-2保证与机翼的孔部位形成无间隙配合,同时,定位调节套11-5-2对机翼连接部位接触面进行保护。
本实施例的定位调节套11-5-2使用铜套。
定位连接轴11-5-1的两端分别由压板和螺母固定于支架11-5-3的两端。
所述的耳板部11-2包括:两个重叠设置的耳板座11-2-1,两者之间连接机翼的孔部位并设组装轴11-2-2和两个定位调节拉杆11-2-3,其中:两个耳板座11-2-1的中间孔与孔部位相对应并由组装轴11-2-2相连接,两个定位调节拉杆11-2-3的一端分别设置于耳板座11-2-1的左、右两边,另一端分别与接头座11-3的固定端A和活动端相连。
两个耳板座11-2-1的左、右两边分别由一个耳板连接轴11-2-4相连,两边的耳板连接轴11-2-4上分别连接一个耳板关节轴承11-2-5,两个定位调节拉杆11-2-3分别由耳板关节轴承11-2-5连接于耳板座11-2-1上。
两个定位调节拉杆11-2-3上均设有锁紧螺母,两个定位调节拉杆11-2-3的两端分别是左旋和右旋的螺纹,调节两个定位调节拉杆11-2-3的长度,使得接头座11-3的平面与机翼的基准面平行,利用锁紧螺母锁住定位调节拉杆11-2-3,防止定位调节拉杆11-2-3旋转。
两个定位调节拉杆11-2-3调节接头座11-3与机翼的基准面的夹角,以保证定位机构11能够与机翼的基准面调整一致;这样,接头座11-3与机翼连接成为一整体。接头座11-3通过定位关节轴承11-4-2与轴承座11-4-1定位到机翼运输工具上,机翼也就定位到机翼运输工具上。
如图16和图17所示,机翼运输时可分两种姿态,即图的竖直运输和图的水平运输。
定位机构11在机翼竖直运输时限制机翼6个自由度中的4个自由度——X、Z方向的移动和X、Z方向的转动,机翼水平运输时限制机翼6个自由度中的4个自由度——X、Y方向的移动和X、Y方向的转动。定位关节轴承11-4-2的使用,能够使机翼竖直运输时在X-Z平面内、水平运输时为X-Y平面内360°小范围摆动,调整制造、安装误差。
如图18所示,所述的拉紧机构12包括:拉紧连接轴12-1、拉紧接头12-2、拉紧调节套12-3和拉紧调节拉杆12-4,其中:拉紧调节套12-3设置于机翼的孔部位中,拉紧接头12-2的一端为孔结构且与上述孔部位相对接,由拉紧连接轴12-1固定,另一端与拉紧调节拉杆12-4的一端相连,拉紧调节拉杆12-4的另一端与机翼运输工具相连。
拉紧连接轴12-1为锥度轴,其直径大的一端设置于拉紧调节套12-3处,两端固定时使用压板和螺母。带锥度的拉紧连接轴12-1和拉紧调节套12-3配合使用,使其与机翼上的孔部位无间隙配合,并保护机翼连接触部位不受损伤。本实施例中的拉紧调节套12-3使用铜套。
所述的拉紧接头12-2与拉紧调节拉杆12-4相连处为螺纹连接。
拉紧调节拉杆12-4上设有锁紧螺母,旋转拉紧调节拉杆12-4调节长度使其张紧,利用锁紧螺母锁定。
所述的拉紧调节拉杆12-4由拉紧关节轴承12-5与机翼运输工具相连,拉紧调节拉杆12-4与拉紧关节轴承12-5相连处为螺纹连接。
拉紧机构12在机翼竖直运输时限制机翼6个自由度中的2个自由度——Y方向的移动和Y方向的转动,在机翼水平运输时限制机翼6个自由度中的1个自由度——Z方向的转动。拉紧关节轴承12-5的使用,能够小范围的调整制造、安装误差。
如图19和图20所示,第二接头9包括:轴承座9-1、固定于轴承座9-1内的第一关节轴承9-2、设置于机翼的主起落架处的耳板孔中的调节套9-3、连接轴9-4、第一调节拉杆9-5和第二调节拉杆9-6,其中:连接轴9-4将耳板孔和轴承座9-1相连,轴承座9-1的两个端部分别与第一调节拉杆9-5和第二调节拉杆9-6的一端相连,第一调节拉杆9-5和第二调节拉杆9-6的另一端分别与机翼运输工具相连。
本实施例中,调节套9-3有9-2个,分别设置于轴承座9-1的两边,并且使用铜套。
所述的连接轴9-4上设有隔圈9-19-1,该隔圈9-19-1位于轴承座9-1的外侧,防止轴承座9-1的左右窜动。
如图21和图22所示,所述的轴承座9-1的两个端部的中心线垂直,第一端部为螺纹结构,第二端部为耳板结构。
所述的第一调节拉杆9-5与轴承座9-1的第一端部为螺纹连接。
所述的第二调节拉杆9-6与轴承座9-1的第二端部、第一调节拉杆9-5和第二调节拉杆9-6分别与机翼运输工具的连接处分别由第二关节轴承7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拉杆9-5与机翼运输工具相连处、第二调节拉杆9-6与机翼运输工具相连处分别由一个第二关节轴承9-7和一个固定轴9-10固定。
所述的第一调节拉杆9-5和第二调节拉杆9-6上分别设有锁紧螺母9-8,分别第一调节拉杆9-5和第二调节拉杆9-6使其张紧,使用锁紧螺母9-8分别将两个拉杆锁紧。
所述的第一关节轴承9-2与轴承座9-1由孔用弹性挡圈9-9固定。
所述的连接轴9-4为锥度轴。
如图23所示,本发明带锥度的连接轴9-4以及调节套9-3保证其与机翼上的孔无间隙配合;轴承座9-1与第一调节拉杆9-5和第二调节拉杆9-6调节机翼与机翼运输工具之间的距离,同时在两个方向拉紧机翼。
本实施例的结构件间均有减振材料保护;除各个固定位置外,机翼外翼翼盒1的其他部位与上、下包装箱3之间的间距均大于50mm,有效减少因接触或冲击给机翼外翼翼盒1造成损坏;第一接头8和第二接头9上与机翼外翼翼盒1连接的部位均采用较机翼上相应部位材料硬度偏软的材料对机翼进行保护;在正常运输下的各种工况均已经过有限元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是安全的。
本实施例的装卸方案具体为:
左、右机翼外翼翼盒1分开装箱,首先将下包装箱3放在地面上,吊装外翼翼盒平放在下部压板7上,通过第一接头8和第二接头9固定,后用上部压板6固定;然后将上包装箱2放在地面上,把外翼翼盒吊装至上包装箱2,固定方式同下包装箱3;最后把下包装箱3吊装至运输车上,通过铰接点把下包装箱3铰接到运输车上,再把上包装箱2吊装至下包装箱3上,通过铰接点把上下包装箱3铰接在一起。
或者,左、右机翼外翼翼盒1分开装箱,首先将下包装箱3放在运输车上,通过铰接点把下包装箱3铰接到运输车上,吊装外翼翼盒平放在下部压板7上,通过第一接头8和第二接头9固定,后用上部压板6固定翼盒;然后,将上包装箱2放在下包装箱3上,通过铰接点把上下包装箱3铰接在一起,把外翼翼盒吊装至上包装箱2,固定方式同下包装箱3。

Claims (9)

1.一种飞机机翼外翼翼盒包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用于容纳左、右机翼外翼翼盒的上包装箱和下包装箱、竖直固定机构以及水平固定机构,其中:左、右机翼的竖直方向由竖直固定机构固定,水平方向由水平固定机构分别与上包装箱和下包装箱相互连接;
所述的竖直固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机翼的肋的下方的仿形支撑结构和夹紧机构,其中:夹紧机构设置于机翼的上方且其位置与仿形支撑结构相对应,仿形支撑结构的底部设有底座,夹紧机构通过销轴与底座相连,保证夹紧机构与仿形支撑结构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是,所述的仿形支撑结构包括:左侧面、右侧面和仿形面,其中:左侧面的顶部曲线为左偏置面和机翼的表面曲面的相交线,右侧面的顶部曲线为右偏置面和机翼的表面曲面的相交线,左偏置面、右偏置面分别为机翼的肋的基准面向左侧或向右侧的偏置平面,在左侧面、右侧面上部贴合薄板件形成仿形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是,所述的夹紧机构包括:竖直支架、水平支架和压盘结构,其中:竖直支架的一端与水平支架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底座活动连接,压盘结构设置于水平支架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是,所述的竖直支架的上端有上斜撑结构,该上斜撑结构与水平支架固定,竖直支架的下端有下斜撑结构,该下斜撑结构与底座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项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是,所述的水平固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机翼的发动机吊挂处的第一接头和设置于机翼的主起落架处的第二接头;
第一接头包括:定位机构和拉紧机构,其中:拉紧机构的一端与机翼相连且位于定位机构的上方,另一端与机翼运输工具相连;
定位机构包括:接头座、定位部、左连接部、右连接部和耳板部,其中:接头座的一侧与机翼运输工具固定并作为固定端,固定端的相对侧为活动端,定位部的一端设置于接头座的下方中部,另一端与机翼运输工具相连,左连接部、右连接部以及耳板部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接头座的上方,另一端分别与机翼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是,所述的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分别位于耳板部的后侧的左边和右边,左、右连接部的高度分别与相应机翼的孔部位的高度相适应,左、右连接部的结构相同,包括:定位连接轴、定位调节套和支架,其中:定位调节套套接于定位连接轴上,定位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支架上,定位连接轴与机翼的孔部位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是,所述的定位部包括:轴承座和定位关节轴承,其中:定位关节轴承固定于轴承座内,轴承座的顶部与接头座固定,底部定位于机翼运输工具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是,所述的拉紧机构包括:拉紧连接轴、拉紧接头、拉紧调节套和拉紧调节拉杆,其中:拉紧调节套设置于机翼的孔部位中,拉紧接头的一端为孔结构且与上述孔部位相对接,由拉紧连接轴固定,另一端与拉紧调节拉杆的一端相连,拉紧调节拉杆的另一端与机翼运输工具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是,第二接头包括:轴承座、固定于轴承座内的第一关节轴承、设置于机翼的主起落架处的耳板孔中的调节套、连接轴、第一调节拉杆和第二调节拉杆,其中:连接轴将耳板孔和轴承座相连,轴承座的两个端部分别与第一调节拉杆和第二调节拉杆的一端相连,第一调节拉杆和第二调节拉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机翼运输工具相连。
CN201310719395.6A 2013-12-23 2013-12-23 飞机机翼外翼翼盒包装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386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19395.6A CN103738604B (zh) 2013-12-23 2013-12-23 飞机机翼外翼翼盒包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19395.6A CN103738604B (zh) 2013-12-23 2013-12-23 飞机机翼外翼翼盒包装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8604A CN103738604A (zh) 2014-04-23
CN103738604B true CN103738604B (zh) 2015-12-16

Family

ID=50495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1939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38604B (zh) 2013-12-23 2013-12-23 飞机机翼外翼翼盒包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3860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33147A (en) * 1951-06-07 1955-07-06 R A Brand & Company Ltd Improvements in packaging methods and means
JPS5520144A (en) * 1978-07-25 1980-02-13 Fuji Heavy Ind Ltd Container apparatus for transpotring aircraft wing
US8088450B2 (en) * 2009-03-13 2012-01-03 The Boeing Company Automated wing painting system
CN102581615B (zh) * 2012-03-22 2014-04-09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翼身整体结构后段柔性工装平台
CN203699039U (zh) * 2013-12-23 2014-07-09 南京中航特种装备有限公司上海技术中心 飞机机翼外翼翼盒包装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8604A (zh) 2014-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87376A (zh) 一种负载组件以及挂载该负载组件的无人机
FR3091570A1 (fr) Appareil de pose de tuyaux de canalisation
CN103738604B (zh) 飞机机翼外翼翼盒包装箱
JP2015145565A5 (zh)
CN203699039U (zh) 飞机机翼外翼翼盒包装箱
US2018029903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pipeline anchor lug sleeve and link
CN101881366B (zh) 折叠支架及交通工具
CN103129854A (zh) 玻璃板包装体的玻璃板按压装置
CN211107979U (zh) 隧道施工监测专用无人机
RU2006136788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сылки сейсмовибрационных волн
WO2009147448A3 (en) Transportation device and method
CN114088889A (zh) 用于变电站监测的氢气传感器安装支架
WO2012110726A1 (fr) Dispositif d'aide a la maconnerie
CN103557752B (zh) 导弹冷弹射的动力装置用装填设备
CN102167272B (zh) 便于检修发动机的越野剪叉高空作业平台
WO2016087103A1 (fr) Dispositif compact de levage d'une charge sécurisé pour son transport sur fourches
CN104500529A (zh) 应用于家具上的木材连接结构
CN203698084U (zh) 用于机翼主起落架处的连接装置
CN204340908U (zh) 抗震式汽车影音导航仪
CN203865369U (zh) 一种房屋工字型钢构搬运装置
CN211073559U (zh) 一种稳定性较高的防潮布匹放置架
CN218432563U (zh) 一种输浆管体加工运输工装
WO2019053348A1 (fr) Systeme d'indexation d'une piece
CN204807220U (zh) 测温用热电偶固定装置
CN203696979U (zh) 可调节的玻璃储运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AVIC (SHANGHAI)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ANJING ZHONGHANG SPECIAL EQUIPMENT CO., LTD. SHANGHAI TECHNOLOGY CENTER

Effective date: 2015013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130

Address after: 200092, room 32, 1106-9 Tieling Road, Shanghai, Yangpu District

Applicant after: AVIC (SHANGHAI)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092 Shanghai city Yangpu District Guokang Road No. 100 room 402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TECHNOLOGY CENTER, NANJING AVIC SPECIAL EQUIPMENT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606

Address after: 201906 Baoshan District, Gu village, an industrial park, No. 1 Fu Road, No. 758,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pecial Aviation Vehicles Co.,Ltd. Shanghai

Address before: 200092, room 32, 1106-9 Tieling Road, Shanghai, Yangpu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AVIC (SHANGHAI)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