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35151A - 压力锅锅盖以及压力锅 - Google Patents

压力锅锅盖以及压力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35151A
CN103735151A CN201310719027.1A CN201310719027A CN103735151A CN 103735151 A CN103735151 A CN 103735151A CN 201310719027 A CN201310719027 A CN 201310719027A CN 103735151 A CN103735151 A CN 1037351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valve
pressure
pressure limiting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1902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35151B (zh
Inventor
董跃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ngchu Hom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da Industrial &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da Industrial & Tra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da Industrial &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71902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351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351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51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351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51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锅锅盖以及压力锅,涉及厨房炊具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压力锅的手柄功能单一,导致压力锅使用不方便的问题。该压力锅锅盖包括锅盖主板、活动板、第一夹钳、第二夹钳、限压阀、人手操作部件以及传动机构。所述人手操作部件与所述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与所述锅盖主板活动连接,所述限压阀设置在所述锅盖主板上的限压通孔上。活动板在移动过程中,通过传动机构能够实现限压阀的打开、关闭或部分关闭;活动板从开盖位置移动至排气位置或者从排气位置移动至开盖位置,能带动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动作,以实现夹紧或放松。上述压力锅锅盖,结构紧凑,操作简便。

Description

压力锅锅盖以及压力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炊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力锅锅盖以及压力锅。
背景技术
压力锅是一种常见的家庭烹饪设备,用于借助高压使得锅内的食物尽快煮熟,以减少烹饪时间。传统的压力锅为把手式的压力锅,压力锅包括锅体、锅盖和把手,锅盖和锅体之间有很多滑块结构相互配合。使用时,转动把手,把手带动锅盖转动,从而完成锅盖的开合动作。
中国专利CN101904687A公开了一种电压力锅,该电压力锅包括外锅、内锅、锅盖组件和密封圈。锅盖组件包括外盖和内盖,内盖上设置有能锁定或松开内盖与外锅的活动扣钩。通过设置在内盖上的操作手柄,能够使得活动扣钩直线往复运动,以使扣钩的钩体锁定或松开内盖和外锅。
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下述问题:
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压力锅使用过程中,操作手柄的动作只能实现一种功能即开盖功能,排气、压力档调节这些功能均无法通过操作同一个手柄的方式来实现,所以手柄功能单一,导致压力锅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压力锅锅盖以及压力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压力锅的手柄功能单一,导致压力锅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本发明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将在后文详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力锅锅盖,包括锅盖主板、活动板、第一夹钳、第二夹钳、限压阀、人手操作部件以及传动机构;
所述人手操作部件与所述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与所述锅盖主板活动连接,且所述活动板能相对于所述锅盖主板在工作位置、排气位置以及开盖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限压阀设置在所述锅盖主板上的限压通孔上;
所述活动板从工作位置移动至排气位置时能通过所述传动机构打开所述限压阀;
所述活动板从排气位置移动至工作位置时能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使所述限位阀关闭或部分关闭;
所述活动板从排气位置移动至开盖位置时能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夹钳与所述第二夹钳朝远离所述锅盖主板中心位置的方向移动至伸出位置;
所述活动板从开盖位置移动至排气位置时能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夹钳与所述第二夹钳朝接近所述锅盖主板中心位置的方向移动至缩回位置。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工作位置包括高压工作位置以及低压工作位置,所述限压阀包括限压内阀以及限压外阀,所述限压内阀以及所述限压外阀一并遮挡在所述限压通孔的外端口上,其中:
所述活动板从高压工作位置移动至低压工作位置时能通过所述传动机构拖动并打开所述限压外阀;
所述活动板从低压工作位置移动至排气位置时能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一并拖动并打开所述限压外阀以及限压内阀。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压力锅锅盖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锅盖主板上的导气通孔上的安全止开阀,其中:
所述安全止开阀能在所述导气通孔喷出的气流的带动下从下落位置滑动至上升位置,所述活动板从排气位置移动至开盖位置的过程中,处于上升位置的所述安全止开阀能阻挡所述传动机构运动。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两个传动柱以及两条传动槽,每个所述传动柱均嵌于一条所述传动槽内;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夹钳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二夹钳相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各自的其中另一端均固设有一个所述传动柱,两条所述传动槽均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
所述活动板从排气位置移动至开盖位置时能通过所述传动槽的内壁推动所述传动柱以带动所述第一夹钳与所述第二夹钳朝远离所述锅盖主板中心位置的方向移动至伸出位置;
所述活动板从开盖位置移动至排气位置时能通过所述传动槽的内壁推动所述传动柱以带动所述第一夹钳与所述第二夹钳朝接近所述锅盖主板中心位置的方向移动至缩回位置。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槽为曲线槽、折线槽或曲折槽,其中:
所述折线槽为直线槽与直线槽连接形成;
所述曲折槽为曲线槽与直线槽连接形成。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的托动槽,其中:
所述限压阀贯穿所述限压通孔以及托动槽,所述托动槽的边棱处设置有托起凸棱;
所述托起凸棱包括第一托起段以及与所述第一托起段平滑连接的第二托起段,所述第一托起段的高度尺寸高于所述第二托起段;
所述活动板从高压工作位置移动至低压工作位置时,所述托起凸棱的第二托起段能滑动至嵌于所述限压外阀的下方的位置以托起并打开所述限压外阀;
所述活动板从低压工作位置移动至排气位置时,所述托起凸棱的第一托起段能滑动至嵌于所述限压外阀的下方的位置以一并托起并打开所述限压外阀以及所述限压内阀。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压力锅锅盖还包括止开槽以及与所述止开槽相连通的止位槽;所述止开槽的槽宽尺寸大于所述止位槽的槽宽尺寸;
所述安全止开阀包括杆体部以及与所述杆体部固定连接的止位盘,所述止位盘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止位槽的槽宽尺寸,所述止位盘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止开槽的槽宽尺寸,所述止位槽的槽宽尺寸大于所述杆体部的外径;
所述安全止开阀贯穿所述导气通孔,所述安全止开阀在所述导气通孔内喷出的气流的带动下从下落位置滑动至上升位置时所述止位盘被提起,所述活动板从排气位置移动至开盖位置的过程中,被提起的所述止位盘抵接在所述止开槽与所述止位槽的连接处的槽壁上;
所述安全止开阀在自重作用下从上升位置下滑至下落位置时所述止位盘下落且所述杆体部下落至所述止开槽内所述止位槽的入口处,所述活动板从排气位置移动至开盖位置的过程中,所述活动板能移动至使所述杆体部从所述止开槽滑入所述止位槽内;
所述止开槽以及所述止位槽均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且所述止开槽与所述托动槽相连通,所述止开槽与所述托动槽两者的槽宽尺寸相同且两者的槽壁平滑连接;或者,所述止开槽以及所述止位槽两者一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其中之一上,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其中另一上设置有止开阀通孔,所述安全止开阀贯穿所述止开阀通孔。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板相对于所述锅盖主板移动的方向为所述锅盖主板的周向方向,其中:
所述人手操作部件为把手,所述锅盖主板上还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把手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标记板,所述标记板与所述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通过连接轴枢接在所述锅盖主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固设有所述传动柱的部分介于所述活动板与所述锅盖主板之间;所述顶板包括环状部分以及两块板状部分,两块所述板状部分分别罩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之上,所述环状部分上设置有限压安装孔以及止开安装孔,所述限压阀贯穿所述限压安装孔,所述安全止开阀贯穿所述止开安装孔;所述环状部分上还设置有能标记高压工作位置、低压工作位置、排气位置以及开盖位置的标记,所述标记板上设置有位置标识箭头;所述环状部分的中心通孔裸露出所述把手以及所述位置标识箭头;所述把手带动所述标记板以及所述活动板依次转动至高压工作位置、低压工作位置、排气位置以及开盖位置时,所述位置标识箭头依次指向高压工作位置的标记、低压工作位置的标记、排气位置的标记以及开盖位置的标记。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板相对于所述锅盖主板移动的方向与所述锅盖主板的径向方向相平行或相重合;其中:
所述人手操作部件为推拉钮,所述活动板包括下层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下层板顶部的上层板,所述推拉钮与所述上层板固定连接,所述上层板相对于所述锅盖主板移动过程中能带动所述下层板一并同方向移动;
所述托动槽设置在所述上层板的边沿处,所述传动槽设置在所述下层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固设有所述传动柱的部分介于所述下层板与所述锅盖主板之间;
所述锅盖主板上还固定连接有外罩,所述外罩罩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以及所述活动板之外,所述外罩上设置有推拉活动槽、限压安装孔以及止开安装孔,所述推拉钮贯穿所述推拉活动槽,所述限压阀贯穿所述限压安装孔,所述安全止开阀贯穿所述止开安装孔;
所述外罩上设置有能标记高压工作位置、低压工作位置、排气位置以及开盖位置的标记,所述推拉钮上设置有位置标识箭头,所述推拉钮在所述推拉活动槽上滑动并带动所述活动板依次移动至高压工作位置、低压工作位置、排气位置以及开盖位置时,所述位置标识箭头依次指向高压工作位置的标记、低压工作位置的标记、排气位置的标记以及开盖位置的标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压力锅,包括锅体以及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压力锅锅盖,其中:
所述压力锅锅盖罩设在所述锅体的锅口上;
所述第一夹钳与所述第二夹钳朝接近所述锅盖主板中心位置的方向移动至缩回位置时能抱紧所述锅体的锅口边沿;
所述第一夹钳与所述第二夹钳朝远离所述锅盖主板中心位置的方向移动至伸出位置时能松开所述锅体的锅口边沿。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压力锅锅盖,只通过人手操作部件就能带动活动板的动作,活动板在移动过程中,传动机构能够使得限压阀打开、部分关闭或关闭,还能够使得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按照要求动作。限压阀关闭时,压力锅锅内的压力大,能够满足需要较高压力的烹饪需求;限压阀部分关闭时,压力锅锅内的压力小,能够满足需要较低压力的烹饪需求;限压阀打开之后,待压力锅锅内放气完毕,可以将转板转动至开盖位置,从而打开压力锅锅盖。由此可见,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一个操作就能实现开合盖、放气及压力调节的功能,简化了压力锅的操作,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压力锅的手柄功能单一,导致压力锅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压力锅锅盖处于开盖位置时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压力锅锅盖处于开盖位置时的一张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压力锅锅盖处于开盖位置时的另一张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压力锅锅盖处于排气位置时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压力锅锅盖处于排气位置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压力锅锅盖处于低压工作位置时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压力锅锅盖处于低压工作位置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压力锅锅盖处于高压工作位置时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压力锅锅盖处于高压工作位置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压力锅锅盖处于开盖位置时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压力锅锅盖处于开盖位置时的一张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压力锅锅盖处于开盖位置时的另一张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压力锅锅盖处于排气位置时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压力锅锅盖处于排气位置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压力锅锅盖处于低压工作位置时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压力锅锅盖处于低压工作位置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压力锅锅盖处于高压工作位置时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压力锅锅盖处于高压工作位置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锅盖主板;2、转板;3、第一夹钳;4、第二夹钳;5、限压阀;6、人手操作部件;7、安全止开阀;8、第一连接板;9、第二连接板;10、传动柱;11、传动槽;12、托动槽;13、止开槽;14、顶板;15、标记板;141、环状部分;142、板状部分;16、限压安装孔;17、止开安装孔;18、移动板;18、托起凸棱;19、上层板;20、下层板;21、止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可以参照附图图1~图18以及文字内容理解本发明的内容以及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区别点。下文通过附图以及列举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任何技术特征、任何技术方案均是多种可选的技术特征或可选的技术方案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描述简洁的需要本文件中无法穷举本发明的所有可替代的技术特征以及可替代的技术方案,也不便于每个技术特征的实施方式均强调其为可选的多种实施方式之一,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本实施例内的任何技术特征以及任何技术方案均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所能想到的任何替代技术方案。
下面结合图1~图18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将本发明提供的任一技术手段进行替换或将本发明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9,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压力锅锅盖,包括锅盖主板1、活动板、第一夹钳3、第二夹钳4、限压阀5、人手操作部件6以及传动机构。本实施例中,人手操作部件6具体为把手,活动板具体为转板2,活动板的移动表现为转板2的转动,后文以转动进行描述。本实施例中,通过转板2的转动实现压力锅档位的调整。人手操作部件6与转板2固定连接,转板2与锅盖主板1活动连接,且转板2能相对于锅盖主板1在工作位置(即图1中标记Ⅰ、标记Ⅱ所示意的位置)、排气位置(即图1中标记Ⅰ的左边的两个标记中从左往右第二个标记所示意的位置)以及开盖位置(即图1中标记Ⅰ的左边的两个标记中从左往右第一个标记所示意的位置)之间转动。限压阀5设置在锅盖主板1上的限压通孔上。转板2从工作位置(即图1中标记Ⅰ、标记Ⅱ所示意的位置)转动至排气位置时能通过传动机构打开限压阀5;转板2从排气位置转动至工作位置时能通过传动机构使限位阀关闭或部分关闭;转板2从排气位置转动至开盖位置时能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一夹钳3与第二夹钳4朝远离锅盖主板1中心位置的方向移动至伸出位置。转板2从开盖位置转动至排气位置时能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一夹钳3与第二夹钳4朝接近转板2的转动轴线的方向移动至缩回位置。
一般而言,锅盖主板1位于最下层,传动机构位于锅盖主板1的上层,人手操作部件6位于转板2的上层。限位阀关闭或部分关闭时,压力锅内都有压力,在限压阀5全部关闭时,压力锅内的压力大;在限压阀5部分关闭时,压力锅内的压力小。转板2和人手操作部件6优选耐高温、耐腐蚀、质量轻便的材料。
人手操作部件6用于对转板2施加外力,以使得转板2在外力作用下转动。传动机构的作用是传递作用力,其有多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传动机构可以包括多个子传动机构,使得限压阀5打开/关闭可以采用一个独立的子传动机构实现;使得第一夹钳3和第二夹钳4伸出/回缩可以采用一个独立的子传动机构实现。当然,若能采用同一套传动机构同时实现上述两个动作亦可。第一夹钳3和第二夹钳4成对出现,可以设置一对或多对。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压力锅锅盖,只通过人手操作部件6就能带动转板2的动作,转板2在转动过程中,传动机构能够使得限压阀5打开、部分关闭或关闭,从而完成压力调节的功能。
工作位置具体包括高压工作位置(即图1中Ⅱ所示意的位置)以及低压工作位置(即图1中标记Ⅰ所示意的位置),限压阀5包括限压内阀以及限压外阀,限压内阀以及限压外阀一并遮挡在限压通孔的外端口上。其中:转板2从高压工作位置转动至低压工作位置时能通过传动机构拖动(优选为托起)并打开限压外阀;转板2从低压工作位置转动至排气位置时能通过传动机构一并拖动(优选为托起)并打开限压外阀以及限压内阀。
转板2从高压工作位置转动至低压工作位置时,限压外阀被打开(即限压外阀被顶起),只有限压内阀压在限压通孔的外端口上,这样就使得压力锅内保持较低的压力。转板2从低压工作位置转动至排气位置时,限压外阀和限压内阀同时被打开,即限压外阀和限压内阀同时被顶起,限压通孔处于打开、导通状态,压力锅内的高压气体可以经由限压通孔被排出。在压力锅内的高压气体没有完全散发之前,压力锅内的压力大于外界的压力,此时无法打开压力锅锅盖;当压力锅内的高压气体完全散发后,压力锅内的压力与外界的压力一致,此时,可以打开压力锅锅盖,这样可以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此处具体通过下述方式实现当压力锅内有压力时无法打开压力锅锅盖:压力锅锅盖还包括设置在锅盖主板1上的导气通孔上的安全止开阀7。其中:安全止开阀7能在导气通孔喷出的气流的带动下从下落位置滑动至上升位置,转板2从排气位置转动至开盖位置的过程中,处于上升位置的安全止开阀7能阻挡传动机构运动。
转板2从排气位置转动至开盖位置的过程中,当安全止开阀7处于上升位置,传动机构无法动作,第一夹钳3、第二夹钳4和限压阀5没有传动机构的带动,也无法动作。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锁定功能只在转板2从排气位置转动至开盖位置的过程中有效,当转板2从高压工作位置、低压工作位置转动至排气位置的过程中,以及转板2从高压工作位置转动至低压工作位置的过程中,第一夹钳3和第二夹钳4虽然仍然没有动作,但是限压阀5却是有动作的:在高压工作位置时,限压阀5的限压内阀和限压外阀都压在限压通孔上,压力锅锅内处于高压工作位。在低压工作位置时,只有限压阀5的限压内阀压在限压通孔上,压力锅锅内处于低压工作位。在排气位置时,限压阀5的限压内阀和限压外阀都没有压在限压通孔上,压力锅处于排气状态。
下面介绍传动机构采用一个子传动机构实现第一夹钳3和第二夹钳4动作的具体实现方式。传动机构的该子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8、第二连接板9、两个传动柱10以及两条传动槽11,每个传动柱10均嵌于一条传动槽11内。其中:第一连接板8的其中一端与第一夹钳3相连接,比如采用铰接或铆接。第二连接板9的其中一端与第二夹钳4相连接,比如采用铰接或枢接。第一连接板8以及第二连接板9各自的其中另一端均固设有一个传动柱10,两条传动槽11均设置在转板2上。转板2从排气位置转动至开盖位置时,两条传动槽11的内壁分别推动处于各自槽内的传动柱10,以分别带动第一夹钳3与第二夹钳4朝远离锅盖主板1中心位置的方向移动至伸出位置。转板2从开盖位置转动至排气位置时,两条传动槽11的内壁分别推动处于各自槽内的传动柱10,以分别推动第一夹钳3与第二夹钳4朝接近锅盖主板1中心位置的方向移动至缩回位置。
第一连接板8和第二连接板9可以设置成完全一样的结构,第一夹钳3和第二夹钳4也可以设置成完全一样的结构。第一夹钳3和第二夹钳4的动作是基本一致的。第一连接板8和第二连接板9上都可以设置加强筋,以保证第一夹钳3和第二夹钳4连接的可靠性。此处,两条传动槽11以径向对称的方式设置在转板2的中心两侧。第一连接板8和第二连接板9可以采用耐高温、耐腐蚀、质量轻便的材料。第一夹钳3和第二夹钳4优选刚度较大的材料,以保证夹持的可靠性。
传动槽11的结构应该是能够满足以下条件:
条件一:转板2从高压工作位置转向排气位置,或者转板2从排气位置转向高压工作位置的过程中,第一夹钳3以及第一连接板8都不动作。具体地,可以将传动槽11的其中一段设置为与转板2此处的转动同曲率的弧形槽,这样的话,在转板2转动的过程中,传动柱10不会影响传动槽11的正常转动,传动槽11的内壁就不会推动传动柱10的动作。
条件二:转板2从排气位置转向开盖位置,或者转板2从开盖位置转向排气位置的过程中,传动槽11的转动能够使得传动柱10也动作。以开盖为例,在转板2从排气位置转向开盖位置的过程中,实现开盖,那么传动槽11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向压力锅锅盖的外侧方向推动第一连接板8,第一连接板8带动第一夹钳3也向外侧移动,第二夹钳4在第二连接板9的带动下同步动作,从而实现开盖。反之就是闭合。可以通过设置传动槽11的其中一段的曲率,来实现上述目的。
采用上述方式实现第一夹钳3和第二夹钳4的动作,结构紧凑,传动可靠,不会过于增加整个压力锅锅盖的重量,减轻了操作者的工作强度。
传动槽11具体可以为曲线槽、折线槽或曲折槽,其中:折线槽为直线槽与直线槽连接形成;曲折槽为曲线槽与直线槽连接形成。本实施例中传动槽11为曲线槽。
下面介绍传动机构采用另一个子传动机构实现限压阀5动作的具体实现方式。
传动机构的该子传动机构具体包括设置在转板2上的托动槽12,其中:限压阀5贯穿限压通孔以及托动槽12,托动槽12的边棱处设置有托起凸棱18。托起凸棱18包括第一托起段以及与第一托起段平滑连接的第二托起段,第一托起段的高度尺寸高于第二托起段;转板2从高压工作位置转动至低压工作位置时,托起凸棱18的第二托起段能滑动至嵌于限压外阀的下方的位置以托起并打开限压外阀。转板2从低压工作位置转动至排气位置时,托起凸棱18的第一托起段能滑动至嵌于限压外阀的下方的位置以一并托起并打开限压外阀以及限压内阀。
托动槽12的边棱具体可以设置为厚度渐变的形式。托动槽12周边的边棱处厚度的渐变程度取决于限压阀5结构的高度。此处,托动槽12设置在转板2上,可以直接将转板2设置成沿着顺时针方向厚度渐变的结构(以图2所示方向为例,逆时针转动人手操作部件6可以打开压力锅锅盖),转板2只要能够转动,限压阀5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就一直处于变化状态。参见图2,传动槽11位于转板2靠近中心的位置,托动槽12位于转板2靠近边沿的位置。
下面介绍传动机构采用另一个子传动机构实现安全止开阀7动作的具体实现方式。
传动机构的该子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转板2上的止开槽13以及与止开槽13相连通的止位槽21;止开槽13的槽宽尺寸大于止位槽21的槽宽尺寸。安全止开阀7包括杆体部以及与杆体部固定连接的止位盘,止位盘的外径尺寸大于止位槽21的槽宽尺寸,止位盘的外径尺寸小于止开槽13的槽宽尺寸,止位槽21的槽宽尺寸大于杆体部的外径。
止开槽13以及止位槽21均设置在转板2上,且止开槽13与托动槽12相连通,止开槽13与托动槽12两者的槽宽尺寸相同且两者的槽壁平滑连接。本实施例中,托动槽12靠近止位槽21的一部分作为止开槽13。
安全止开阀7贯穿导气通孔,安全止开阀7在导气通孔内喷出的气流的带动下从下落位置滑动至上升位置时止位盘被提起,转板2从排气位置转动至开盖位置的过程中,被提起的止位盘抵接在止开槽13与止位槽21连接处的槽壁上。安全止开阀7在自重作用下从上升位置下滑至下落位置时止位盘下落且杆体部下落至止开槽13内止位槽21的入口处,转板2从排气位置转动至开盖位置的过程中,转板2能转动至使杆体部从止开槽13滑入止位槽21内。
进一步地,转板2相对于锅盖主板1移动的方向为锅盖主板1的周向方向,人手操作部件6为把手。锅盖主板1上还固定连接有顶板14,人手操作部件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标记板15,标记板15与转板2固定连接,转板2通过连接轴枢接在锅盖主板1上,第一连接板8以及第二连接板9固设有传动柱10的部分介于转板2与锅盖主板1之间。顶板14包括环状部分141以及两块板状部分142,两块板状部分142分别罩设在第一连接板8以及第二连接板9之上,环状部分141上设置有限压安装孔16以及止开安装孔17,限压阀5贯穿限压安装孔16,安全止开阀7贯穿止开安装孔17。环状部分141上还设置有能标记高压工作位置、低压工作位置、排气位置以及开盖位置的标记,标记板15上设置有位置标识箭头。环状部分141的中心通孔裸露出把手以及位置标识箭头。把手带动标记板以及转板2依次转动至高压工作位置、低压工作位置、排气位置以及开盖位置时,位置标识箭头依次指向高压工作位置的标记、低压工作位置的标记、排气位置的标记以及开盖位置的标记。
环状部分141也是板状结构。此处,设置限压安装孔16和止开安装孔17后,限压阀5伸出限压安装孔16的端部即顶部的外径尺寸可以大于限压安装孔16的口径尺寸,安全止开阀7伸出止开安装孔17的端部即顶部的外径尺寸可以大于限压安装孔16的口径尺寸,以保证限压阀5和安全止开阀7在压力锅锅盖不使用状态下时,限压阀5与安全止开阀7即使保持下落状态,也不从压力锅锅盖掉落。当然,也可以设置辅助定位机构来保证安全止开阀7的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压力锅锅盖,只用一个人手操作部件6就能完成开合盖、排气以及压力档调节功能。锅内有压力时不能从排气档到开盖档,但可以从高档调至低档,甚至排气状态。安全止开阀7上升时不能开盖,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
实施例二:
参见图10-图18,本发明实施例二再提供一种压力锅锅盖,此处详细介绍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不同之处,其他未尽事宜请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中,人手操作部件6具体为推拉钮,人手操作部件6的运动方式不同,本实施例中为直线运动,上述实施例一中为转动。本实施例中通过拉动或推动推拉钮使之沿直线槽滑动,以完成锅盖主板11在工作位置(即图10中标记1、标记2所示意的位置)、排气位置(即图10中标记1下面的标记所示意的位置)以及开盖位置(即图10中标记OPEN所示意的位置)之间移动。
下面介绍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的优选实现方式。
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8、第二连接板9、两个传动柱10以及两条传动槽11,每个传动柱10均嵌于一条传动槽11内。其中:第一连接板8的其中一端与第一夹钳3相连接,第二连接板9的其中一端与第二夹钳4相连接。第一连接板8以及第二连接板9各自的其中另一端均固设有一个传动柱10,两条传动槽11均设置在活动板上。活动板从排气位置移动至开盖位置时能通过传动槽11的内壁推动传动柱10以带动第一夹钳3与第二夹钳4朝远离锅盖主板1中心位置的方向移动至伸出位置。活动板从开盖位置移动至排气位置时能通过传动槽11的内壁推动传动柱10以带动第一夹钳3与第二夹钳4朝接近锅盖主板1中心位置的方向移动至缩回位置。
为实现第一夹钳3和第二夹钳4的直线运动,本实施例中,传动槽11为折线槽,折线槽11为直线槽与直线槽连接形成。参见图16,两条传动槽11的上侧都向外弯折,下侧相互平行。各传动柱10沿着折线槽11在上侧移动时,越向上移动,第一夹钳3和第二夹钳4之间的距离越大,即松开。各传动柱10沿着折线槽11在下侧移动时,第一夹钳3和第二夹钳4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即夹紧。
传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活动板上的托动槽12,其中:限压阀5贯穿限压通孔以及托动槽12,托动槽12的边棱处设置有托起凸棱18。托起凸棱18包括第一托起段以及与第一托起段平滑连接的第二托起段,第一托起段的高度尺寸高于第二托起段。活动板从高压工作位置移动至低压工作位置时,托起凸棱18的第二托起段能滑动至嵌于限压外阀的下方的位置以托起并打开限压外阀。活动板从低压工作位置移动至排气位置时,托起凸棱18的第一托起段能滑动至嵌于限压外阀的下方的位置以一并托起并打开限压外阀以及限压内阀。
上述拖动槽的主要目的是改变限压阀5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以实现开盖、放气、一档工作、二档工作等不同的使用要求。
压力锅锅盖还包括止开槽13以及与止开槽13相连通的止位槽21;止开槽13的槽宽尺寸大于止位槽21的槽宽尺寸。安全止开阀7包括杆体部以及与杆体部固定连接的止位盘,止位盘的外径尺寸大于止位槽21的槽宽尺寸,止位盘的外径尺寸小于止开槽13的槽宽尺寸,止位槽21的槽宽尺寸大于杆体部的外径。安全止开阀7贯穿导气通孔,安全止开阀7在导气通孔内喷出的气流的带动下从下落位置滑动至上升位置时止位盘被提起,活动板从排气位置移动至开盖位置的过程中,被提起的止位盘抵接在止开槽13与止位槽21的连接处的槽壁上。安全止开阀7在自重作用下从上升位置下滑至下落位置时止位盘下落且杆体部下落至止开槽13内止位槽21的入口处,活动板从排气位置移动至开盖位置的过程中,活动板能移动至使杆体部从止开槽13滑入止位槽21内。止开槽13以及止位槽21两者一并设置在第一连接板8与第二连接板9其中之一上,第一连接板8与第二连接板9其中另一上设置有止开阀通孔,安全止开阀7贯穿止开阀通孔。如图11所示,第一连接板8与第二连接板9沿竖直方向存在重叠部分。止开槽13以及止位槽21、止开阀通孔均设置在第一连接板8与第二连接板9沿竖直方向重叠的部分上。
安全止开阀7在各实施例中阻止压力锅锅盖打开的原理相同,但是安全止开阀7在各实施例中的设置位置不同,安全止开阀7的设置位置一般不会影响其性能。
此处,活动板相对于锅盖主板1移动的方向与锅盖主板1的径向方向相平行或相重合。其中:人手操作部件6为推拉钮,活动板包括下层板20以及设置在下层板20顶部的上层板19,推拉钮与上层板19固定连接,上层板19相对于锅盖主板1移动过程中能带动下层板20一并同方向移动。托动槽12设置在上层板19的边沿处,传动槽11设置在下层板20上;第一连接板8以及第二连接板9固设有传动柱10的部分介于下层板20与锅盖主板1之间。
锅盖主板1上还固定连接有外罩,外罩罩设在第一连接板8、第二连接板9以及活动板之外。外罩上设置有推拉活动槽、限压安装孔16以及止开安装孔17,推拉钮贯穿推拉活动槽,限压阀5贯穿限压安装孔16,安全止开阀7贯穿止开安装孔17。外罩上设置有能标记高压工作位置、低压工作位置、排气位置以及开盖位置的标记,推拉钮上设置有位置标识箭头,推拉钮在推拉活动槽上滑动并带动活动板依次移动至高压工作位置、低压工作位置、排气位置以及开盖位置时,位置标识箭头依次指向高压工作位置的标记、低压工作位置的标记、排气位置的标记以及开盖位置的标记。设置标记便于操作。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压力锅锅盖,只用一个人手操作部件6就能完成开合盖、排气以及压力档调节功能。锅内有压力时不能从排气档到开盖档,但可以从高档调至低档,甚至排气状态。安全止开阀7上升时不能开盖,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压力锅,包括锅体以及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压力锅锅盖。其中:压力锅锅盖罩设在锅体的锅口上;第一夹钳3与第二夹钳4朝接近转板2的转动轴线的方向移动至缩回位置时能抱紧锅体的锅口边沿;第一夹钳3与第二夹钳4朝远离转板2的转动轴线的方向移动至伸出位置时能松开锅体的锅口边沿。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压力锅,具有上述的压力锅锅盖,所以只用一个人手操作部件6就能完成开合盖、排气以及压力档调节功能。锅内有压力时不能从排气档到开盖档,但可以从高档调至低档,甚至排气状态。安全止开阀7上升时不能开盖,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
上述本发明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发明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发明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上对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外,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同时,上述本发明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另外,上述本发明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本发明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压力锅锅盖,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盖主板、活动板、第一夹钳、第二夹钳、限压阀、人手操作部件以及传动机构;
所述人手操作部件与所述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与所述锅盖主板活动连接,且所述活动板能相对于所述锅盖主板在工作位置、排气位置以及开盖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限压阀设置在所述锅盖主板上的限压通孔上;
所述活动板从工作位置移动至排气位置时能通过所述传动机构打开所述限压阀;
所述活动板从排气位置移动至工作位置时能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使所述限位阀关闭或部分关闭;
所述活动板从排气位置移动至开盖位置时能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夹钳与所述第二夹钳朝远离所述锅盖主板中心位置的方向移动至伸出位置;
所述活动板从开盖位置移动至排气位置时能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夹钳与所述第二夹钳朝接近所述锅盖主板中心位置的方向移动至缩回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位置包括高压工作位置以及低压工作位置,所述限压阀包括限压内阀以及限压外阀,所述限压内阀以及所述限压外阀一并遮挡在所述限压通孔的外端口上,其中:
所述活动板从高压工作位置移动至低压工作位置时能通过所述传动机构拖动并打开所述限压外阀;
所述活动板从低压工作位置移动至排气位置时能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一并拖动并打开所述限压外阀以及限压内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锅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锅锅盖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锅盖主板上的导气通孔上的安全止开阀,其中:
所述安全止开阀能在所述导气通孔喷出的气流的带动下从下落位置滑动至上升位置,所述活动板从排气位置移动至开盖位置的过程中,处于上升位置的所述安全止开阀能阻挡所述传动机构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锅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两个传动柱以及两条传动槽,每个所述传动柱均嵌于一条所述传动槽内;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夹钳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二夹钳相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各自的其中另一端均固设有一个所述传动柱,两条所述传动槽均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
所述活动板从排气位置移动至开盖位置时能通过所述传动槽的内壁推动所述传动柱以带动所述第一夹钳与所述第二夹钳朝远离所述锅盖主板中心位置的方向移动至伸出位置;
所述活动板从开盖位置移动至排气位置时能通过所述传动槽的内壁推动所述传动柱以带动所述第一夹钳与所述第二夹钳朝接近所述锅盖主板中心位置的方向移动至缩回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锅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槽为曲线槽、折线槽或曲折槽,其中:
所述折线槽为直线槽与直线槽连接形成;
所述曲折槽为曲线槽与直线槽连接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锅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的托动槽,其中:
所述限压阀贯穿所述限压通孔以及所述托动槽,所述托动槽的边棱处设置有托起凸棱;
所述托起凸棱包括第一托起段以及与所述第一托起段平滑连接的第二托起段,所述第一托起段的高度尺寸高于所述第二托起段;
所述活动板从高压工作位置移动至低压工作位置时,所述托起凸棱的第二托起段能滑动至嵌于所述限压外阀的下方的位置以托起并打开所述限压外阀;
所述活动板从低压工作位置移动至排气位置时,所述托起凸棱的第一托起段能滑动至嵌于所述限压外阀的下方的位置以一并托起并打开所述限压外阀以及所述限压内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力锅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锅锅盖还包括止开槽以及与所述止开槽相连通的止位槽;所述止开槽的槽宽尺寸大于所述止位槽的槽宽尺寸;
所述安全止开阀包括杆体部以及与所述杆体部固定连接的止位盘,所述止位盘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止位槽的槽宽尺寸,所述止位盘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止开槽的槽宽尺寸,所述止位槽的槽宽尺寸大于所述杆体部的外径;
所述安全止开阀贯穿所述导气通孔,所述安全止开阀在所述导气通孔内喷出的气流的带动下从下落位置滑动至上升位置时所述止位盘被提起,所述活动板从排气位置移动至开盖位置的过程中,被提起的所述止位盘抵接在所述止开槽与所述止位槽的连接处的槽壁上;
所述安全止开阀在自重作用下从上升位置下滑至下落位置时所述止位盘下落且所述杆体部下落至所述止开槽内所述止位槽的入口处,所述活动板从排气位置移动至开盖位置的过程中,所述活动板能移动至使所述杆体部从所述止开槽滑入所述止位槽内;
所述止开槽以及所述止位槽均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且所述止开槽与所述托动槽相连通,所述止开槽与所述托动槽两者的槽宽尺寸相同且两者的槽壁平滑连接;或者,所述止开槽以及所述止位槽两者一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其中之一上,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其中另一上设置有止开阀通孔,所述安全止开阀贯穿所述止开阀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力锅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相对于所述锅盖主板移动的方向为所述锅盖主板的周向方向,其中:
所述人手操作部件为把手,所述锅盖主板上还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把手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标记板,所述标记板与所述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通过连接轴枢接在所述锅盖主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固设有所述传动柱的部分介于所述活动板与所述锅盖主板之间;所述顶板包括环状部分以及两块板状部分,两块所述板状部分分别罩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之上,所述环状部分上设置有限压安装孔以及止开安装孔,所述限压阀贯穿所述限压安装孔,所述安全止开阀贯穿所述止开安装孔;所述环状部分上还设置有能标记高压工作位置、低压工作位置、排气位置以及开盖位置的标记,所述标记板上设置有位置标识箭头;所述环状部分的中心通孔裸露出所述把手以及所述位置标识箭头;所述把手带动所述标记板以及所述活动板依次转动至高压工作位置、低压工作位置、排气位置以及开盖位置时,所述位置标识箭头依次指向高压工作位置的标记、低压工作位置的标记、排气位置的标记以及开盖位置的标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力锅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相对于所述锅盖主板移动的方向与所述锅盖主板的径向方向相平行或相重合;其中:
所述人手操作部件为推拉钮,所述活动板包括下层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下层板顶部的上层板,所述推拉钮与所述上层板固定连接,所述上层板相对于所述锅盖主板移动过程中能带动所述下层板一并同方向移动;
所述托动槽设置在所述上层板的边沿处,所述传动槽设置在所述下层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固设有所述传动柱的部分介于所述下层板与所述锅盖主板之间;
所述锅盖主板上还固定连接有外罩,所述外罩罩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以及所述活动板之外,所述外罩上设置有推拉活动槽、限压安装孔以及止开安装孔,所述推拉钮贯穿所述推拉活动槽,所述限压阀贯穿所述限压安装孔,所述安全止开阀贯穿所述止开安装孔;
所述外罩上设置有能标记高压工作位置、低压工作位置、排气位置以及开盖位置的标记,所述推拉钮上设置有位置标识箭头,所述推拉钮在所述推拉活动槽上滑动并带动所述活动板依次移动至高压工作位置、低压工作位置、排气位置以及开盖位置时,所述位置标识箭头依次指向高压工作位置的标记、低压工作位置的标记、排气位置的标记以及开盖位置的标记。
10.一种压力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压力锅锅盖,其中:
所述压力锅锅盖罩设在所述锅体的锅口上;
所述第一夹钳与所述第二夹钳朝接近所述锅盖主板中心位置的方向移动至缩回位置时能抱紧所述锅体的锅口边沿;
所述第一夹钳与所述第二夹钳朝远离所述锅盖主板中心位置的方向移动至伸出位置时能松开所述锅体的锅口边沿。
CN201310719027.1A 2013-12-23 2013-12-23 压力锅锅盖以及压力锅 Active CN1037351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19027.1A CN103735151B (zh) 2013-12-23 2013-12-23 压力锅锅盖以及压力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19027.1A CN103735151B (zh) 2013-12-23 2013-12-23 压力锅锅盖以及压力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5151A true CN103735151A (zh) 2014-04-23
CN103735151B CN103735151B (zh) 2016-03-30

Family

ID=50492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19027.1A Active CN103735151B (zh) 2013-12-23 2013-12-23 压力锅锅盖以及压力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35151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4771A (zh) * 2015-08-02 2015-11-18 宁波市海曙泛木进出口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力锅
CN105520621A (zh) * 2016-02-01 2016-04-27 浙江乐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夹钳式锅盖
CN107550256A (zh) * 2017-09-07 2018-01-09 浙江尚厨炊具有限公司 一种带解锁和调压一键控制器的高压锅
CN108185807A (zh) * 2018-04-02 2018-06-22 应展 真空节能保温压力锅
CN108757936A (zh) * 2018-08-02 2018-11-06 超达阀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承压设备通孔的开启和关闭装置
CN110934487A (zh) * 2018-09-25 2020-03-31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限压阀的控制方法和装置、烹饪器具
CN114713585A (zh) * 2022-06-09 2022-07-08 青岛奥克生物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调节式错位供液型生物试剂试管清洗机
CN115429104A (zh) * 2022-10-21 2022-12-06 杭州荣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省力的真空压力锅开合机构
CN115486689A (zh) * 2021-06-18 2022-12-20 西罗卡株式会社 加热炊具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81734Y (zh) * 1996-09-13 1998-05-20 陈合友 高压锅限压阀
JP2003079511A (ja) * 2001-09-10 2003-03-18 Nikkei Products Co 圧力鍋の圧力調整装置
CN101904687A (zh) * 2010-08-10 2010-12-08 杨达开 一种电压力锅
CN202820918U (zh) * 2012-10-19 2013-03-27 黄振雄 一种限压值可调的限压阀及压力锅
CN202820919U (zh) * 2012-10-19 2013-03-27 黄振雄 一种限压阀及压力锅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81734Y (zh) * 1996-09-13 1998-05-20 陈合友 高压锅限压阀
JP2003079511A (ja) * 2001-09-10 2003-03-18 Nikkei Products Co 圧力鍋の圧力調整装置
CN101904687A (zh) * 2010-08-10 2010-12-08 杨达开 一种电压力锅
CN202820918U (zh) * 2012-10-19 2013-03-27 黄振雄 一种限压值可调的限压阀及压力锅
CN202820919U (zh) * 2012-10-19 2013-03-27 黄振雄 一种限压阀及压力锅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4771A (zh) * 2015-08-02 2015-11-18 宁波市海曙泛木进出口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力锅
CN105520621A (zh) * 2016-02-01 2016-04-27 浙江乐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夹钳式锅盖
CN107550256A (zh) * 2017-09-07 2018-01-09 浙江尚厨炊具有限公司 一种带解锁和调压一键控制器的高压锅
CN108185807A (zh) * 2018-04-02 2018-06-22 应展 真空节能保温压力锅
CN108185807B (zh) * 2018-04-02 2023-12-01 应展 真空节能保温压力锅
CN108757936A (zh) * 2018-08-02 2018-11-06 超达阀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承压设备通孔的开启和关闭装置
CN110934487A (zh) * 2018-09-25 2020-03-31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限压阀的控制方法和装置、烹饪器具
CN110934487B (zh) * 2018-09-25 2022-06-28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限压阀的控制方法和装置、烹饪器具
CN115486689A (zh) * 2021-06-18 2022-12-20 西罗卡株式会社 加热炊具
CN115486689B (zh) * 2021-06-18 2024-01-23 西罗卡株式会社 加热炊具
CN114713585A (zh) * 2022-06-09 2022-07-08 青岛奥克生物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调节式错位供液型生物试剂试管清洗机
CN115429104A (zh) * 2022-10-21 2022-12-06 杭州荣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省力的真空压力锅开合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5151B (zh) 2016-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35151A (zh) 压力锅锅盖以及压力锅
CN201375431Y (zh) 烧烤炉炭盘升降结构
CN108199265B (zh) 一种选择性解锁的电力抽屉柜装置
CN201968491U (zh) 一种电饭锅玻璃锅盖的防溢锅导气手柄
CN204355594U (zh) 多开式垃圾桶桶盖开闭驱动机构
CN206386506U (zh) 改进的提升式旋塞阀
CN102951385B (zh) 储罐人孔装置
CN204931290U (zh) 一种压力锅
CN103939963B (zh) 挡板控制机构
CN201726038U (zh) 开关柜联锁装置
CN207049417U (zh) 核电站通风系统手动调节阀的伸缩调节手柄
CN202467409U (zh) 一种手动工业平开门门拴机构
CN202349275U (zh) 节能型陶瓷混合器
CN209604651U (zh) 一种串联球阀同步启闭装置
CN208331411U (zh) 一种阀门紧固装置
CN208802784U (zh) 一种举升机手动电动双解锁结构
CN203321375U (zh) 一种低位调控的大门坡道钻杆休息台
CN202919944U (zh) 一种用于咖啡包的萃取结构
CN206706066U (zh) 酒糟自动出甑装置
CN203771500U (zh) 挡板控制装置
CN207038967U (zh) 一种符合ip4x的开关柜柜门
CN205083273U (zh) 电水壶及其开盖机构
CN205953298U (zh) 电梯开门门刀
CN202360865U (zh) 二台球阀同时启闭的操作机构
CN216297132U (zh) 一种基于四连杆机构出料口开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513

Address after: 321200 Zhejiang city of Jinhua province Wuyi County Lake Industrial Zone (Zhejiang Yongda gold cattle trade Limited Company No. 2)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SHANGCHU KITCHENWARE Co.,Ltd.

Address before: 321200 No. 6 Jinniu Road, Wuyi County, Zhejiang, Jinhua

Patentee before: YODA INDUSTRIAL & TRADING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21299 No. 6 Jinniu Road, Baiyang Industrial Zon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uyi County,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SHANGCHU Hom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21200 niubeijin, Baiyang Industrial Zone, Wuyi County,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Building 2, Zhejiang Yongda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SHANGCHU KITCHENWARE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Pressure cooking lid and Pressure cooking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

Pledgee: Zhejiang Wuyi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Wuchuan Branch

Pledgor: Zhejiang SHANGCHU Home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47982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