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33722B - 电信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信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33722B
CN103733722B CN201280040333.6A CN201280040333A CN103733722B CN 103733722 B CN103733722 B CN 103733722B CN 201280040333 A CN201280040333 A CN 201280040333A CN 103733722 B CN103733722 B CN 1037337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relay node
base station
transmission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4033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33722A (zh
Inventor
保罗·安东尼·霍华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reless Technology Solutions LLC
Original Assignee
Wireless Technology Solution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reless Technology Solutions LLC filed Critical Wireless Technology Solution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3733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37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337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372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30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for proactiv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描述了用于在无线电信系统中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的方法及装置。数据可为与重复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会话相关联的用户平面数据,所述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会话将在包括由供体基站支持的至少一个中继节点的网络中使用MBMS单频网络(MBSFN)技术进行传输。方案包括在第一时间到终端设备的预定传输之前将数据从基站传送到中继节点并且在第一时间将数据从中继节点传输到终端设备。中继节点还被配置为将数据存储于高速缓冲存储器中。中继节点然后可在第二时间向终端设备的预定传输之前从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数据并且在第二时间将检索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因此,中继节点可在支持在第一时间和在第二时间重复MBSFN传输中起作用,而每次仅从基站接收数据。这节省了将以其他方式用于从基站向中继节点传送后续传输的数据的资源。

Description

电信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移动电信系统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第三代及第四代移动电信系统(诸如基于3GPP定义的UMTS和长期演进(LTE)体系结构的移动电信系统)能够支持比由前几代移动电信系统提供的简单语音及短信服务更复杂的服务。
例如,随着LTE系统提供改进的无线电接口及增强的数据速率,用户能够享受高数据速率应用,诸如以前只有经由固定线路数据连接才可用的移动视频流和移动视频会议。因此,部署第三及第四代网络的需求变得强烈,并且这些网络的覆盖区域(即,可接入网络的地理位置)预计会迅速增加。
为了帮助提高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和灵活性,提出了中继节点来增补与基站相关联的传输。与中继节点的使用相关联的潜在性能改良的实例包括:
·小区内高数据速率的覆盖范围增加
·覆盖范围提供到新区域
·另外特征,诸如临时网络部署及群体流动性
从中继节点通过常规基站无线连接到RAN(无线电接入网络)的意义上来说,中继节点可以被认为是不同于常规蜂窝基站(例如,3GPP LTE命名中所谓的eNodeB(eNB))的。中继节点连接到RAN所通过的基站通常称为供体基站/供体eNB(即,术语供体基站可用于指代服务于中继节点的基站)。由中继节点所位于的供体eNB支持的无线电网络小区可类似地称为中继节点的供体小区。
在一些方面,中继节点可根据用于与供体eNB的回程通信的无线频谱类型进行分类。例如,“带内”中继节点在与用于与供体小区内的终端设备/用户设备(UE)进行通信的频谱相同的频谱中与它们的供体eNB进行无线通信,而“带外”中继节点使用与用于与供体小区中的UE进行通信的频谱资源不同的频谱资源与它们的供体eNB进行无线通信。
从UE角度来看,中继节点也可分类为透明和非透明类型。对于透明中继节点,UE并不知道它正在经由中继节点与供体eNB进行通信。另一方面,对于非透明中继节点,UE知道它正在与中继节点进行通信,即,中继节点作为常规eNB呈现给UE。
从供体eNB的角度来看,中继节点可以被简单地认为供体eNB的功能扩展,在这种情况下,中继节点将不具有它自己的小区身份,并且其资源将受到供体eNB的控制(即,中继节点的无线电资源管理(RRM)方面的至少一部分由供体eNB控制)。可替换地,在一些情况下,中继节点可以被视为凭借自身力量服务于独立小区,在这种情况下,中继节点将具有其自己的物理层小区身份及完整RRM的所有权(即,供体小区不对中继节点的资源进行控制)。
中继节点也可区别于无线转发器。无线转发器的功能是简单地提升其接收的信号的功率。无线转发器不区分有用信号、干扰或噪声,并且会重新广播所接收的所有信号成分。另一方面,从中继节点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解码且选择性地重新广播合适的成分的意义来讲,中继节点为再生的转发器。中继节点因此可提供改良的信噪比(SNR),假设信号在具有足够SNR的中继节点处被接收以使中继节点成功解码该信号。
因此,在无线电信系统中部署中继节点可提供如上所讨论的多种不同好处。此外,具体部署方案可设计为促进一些好处优于另一些。例如,在低成本铺开是重要的部署中,运营商可选择部署中继节点以增加每个小区的覆盖区域,而无需安装完全授权的基站(包括有线回程链路)。在另一个实例中,运营商可能希望提高对于位于小区某个部分中的用户可用的数据速率。安装中继节点可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而无需增加小区的总占用空间。
现在转到就新一代电信网络而言正在变得越来越普遍的一些服务类型,一个这种服务类别为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参见,例如,ETSI TS122246[1])。例如,MBMS服务可包括以下用户服务,如在ETSI TS122246[1]第4节中所阐述的:
·流媒体服务
·文件下载服务
·传送服务
·电视服务
使用MBMS系统传输的数据优先经由广播或多播技术进行传送,所述广播或多播技术允许相同内容同时传送给多个用户,从而节约无线电和有线连接的物理层中的资源。然而,在服务摄取低的情况下,可使用点对点传送(单播)方法。
无线电物理层可包括用于提高传送广播/多播服务(诸如MBMS)的效率的技术。该增强被称为经由单频网络(MBSFN)的MBMS。利用MBSFN,从限定的区域中的所有基站同时传送相同波形。UE然后可合并所接收的所有信号,而不管它们来自哪个基站,假设信号在某个时间窗内到达UE处(来自不同基站的信号将根据它们相距多远而在不同时间被接收到)。MBSFN传输的主要好处在于,小区边界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的比率(SINR)增加。因为来自邻近基站的信号不再为干扰源,而是有用信号的附加源,所以可获得SINR改良。
MBMS服务一般被设计为对于整个覆盖区域内所有终端是可用的。由于该MBMS,数据速率通常会受到小区边缘的性能限制。因此,当MBSFN传输用在无线电物理层中时,因为小区边界处的性能可得到改良,所以系统可在整个网络内提供总体更高的吞吐量。该吞吐量增加反过来可转化为服务提供改良(例如,更高清晰度视频、更多电视频道等)。
然而,为了MBSFN为有效的,典型站点间基站分离距离必须足够小以确保单频网络(SFN)合并可发生在小区边界处,以提供改良SINR几何形状。如果小区间隔太稀疏,那么系统将在小区边界处变得噪声限制,从而导致服务停止或跨整个广播区域的服务能力降低,两者都是不期望的。
对于运营商希望部署使用MBSFN传输的MBMS服务,中继节点可提供成本有效的部署模型以减少有效站点间基站分离。这是因为中继节点将代替地用于增强小区边界处的信号覆盖范围,而不是部署另外的整装基站。于是,运营商能够以来自于较低设备成本造成的较低基础设施成本提供改良MBMS服务水平,并且不存在用于中继节点的分离回程连接。
鉴于上述,目前正在努力使用中继节点在无线电信系统中传输向多个接受方/UE提供的数据,例如与MBMS服务相关联的数据,并且这样做可以改良效率。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操作基站以对由用于基站的中继节点在无线电信系统中向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进行控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数据传输到中继节点以由中继节点在第一时间传输到终端设备;将指示传输到中继节点以指示中继节点应当尝试将数据存储于中继节点处的高速缓冲存储器中;以及随后将指示传输到中继节点以指示中继节点应当从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数据且在第二时间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数据为与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相关联的用户平面数据。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第一时间和/或第二时间将数据从基站传输到终端设备。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从中继节点接收高速缓冲存储器状态指示符以指示数据是否已经成功地存储于中继节点处的高速缓冲存储器中。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基于从中继节点接收的高速缓冲存储器状态指示符的记录存储。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未接收到指示数据已经成功地缓存在中继节点处的高速缓冲存储器状态指示符,那么将数据重新传输到中继节点。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数据与数据标识符相关联。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数据标识符为MBMS会话ID。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响应于基站接收源自另一个网络元件的对应会话开始指示符,执行将指示传输到中继节点以指示数据应当在第二时间进行传输的步骤。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数据与会话终结指示符相关联,并且其中将指示传输到中继节点以指示中继节点应当从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数据且在第二时间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的步骤取决于所述会话终结指示符的值。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将用于在第二时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同步信息传输到中继节点。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待传输数据量的指示传输到中继节点。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数据传输到另一个中继节点以由所述另一个中继节点在第一时间传输到终端设备;将指示传输到所述另一个中继节点以指示所述另一个中继节点应当尝试将数据存储于所述另一个中继节点处的另一个高速缓冲存储器中;以及随后将指示传输到所述另一个中继节点以指示所述另一个中继节点应当从所述另一个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数据且在第二时间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对由用于基站的中继节点在无线电信系统中向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进行控制的基站,其中所述基站被配置为将数据传输到中继节点以由中继节点第一时间传输到终端设备;将指示传输到中继节点以指示中继节点应当尝试将数据存储于中继节点处的高速缓冲存储器中;以及随后将指示传输到中继节点以指示中继节点应当从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数据且在第二时间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数据为与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相关联的用户平面数据。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基站被配置为在第一时间和/或第二时间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基站被配置为从中继节点接收高速缓冲存储器状态指示符以指示数据是否已经成功地存储于中继节点处的高速缓冲存储器中。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基站包括存储器元件,所述存储器元件被配置为将基于从中继节点接收的高速缓冲存储器状态指示符的记录存储。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基站被配置为如果所述基站未接收到指示数据已经成功地缓存在中继节点处的高速缓冲存储器状态指示符,那么将数据重新传输到中继节点。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基站被配置为将数据与数据标识符相关联,所述数据标识符可用于识别所述数据。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数据标识符为MBMS会话ID。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基站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基站接收源自另一个网络元件的对应会话开始指示符,将指示数据应当在第二时间进行传输的指示传输到中继节点。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基站被配置为将数据与会话终结指示符相关联,并且其中将指示传输到中继节点以指示中继节点应当从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数据且在第二时间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的步骤取决于所述会话终结指示符的值。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基站被配置为将用于在第二时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同步信息传输到中继节点。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基站被配置为将待传输数据量的指示传输到中继节点。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基站还被配置为将数据传输到另一个中继节点以由所述另一个中继节点在第一时间传输到终端设备;将指示传输到所述另一个中继节点以指示所述另一个中继节点应当尝试将数据存储于所述另一个中继节点处的另一个高速缓冲存储器中;以及随后将指示传输到所述另一个中继节点以指示所述另一个中继节点应当从所述另一个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数据且在第二时间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在包括基站和用于基站的中继节点的无线电信系统中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数据从基站传输到中继节点;在第一时间将数据从中继节点传输到终端设备;将数据存储于中继节点处的高速缓冲存储器中;以及在第一时间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之后,从中继节点处的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数据且在第二时间将数据从中继节点传输到终端设备。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数据为与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相关联的用户平面数据。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将数据从中继站传输到终端设备的同一时间将数据从基站传输到终端设备。例如,这可使用同一物理资源(诸如利用MBSFN技术)来完成。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将高速缓冲存储器状态指示符从中继节点传送到基站以指示数据是否已经成功地存储于高速缓冲存储器中。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基于从中继节点接收到的高速缓冲存储器状态指示符的记录存储于基站处。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中继节点未传送指示数据已经成功地缓存在中继节点处的高速缓冲存储器状态指示符,那么将数据从基站重新传输到中继节点。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数据与数据标识符相关联。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数据标识符为MBMS会话ID。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响应于基站将指示数据应当从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且在第二时间进行传输的指示传送到中继节点,执行从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数据且在第二时间将数据从中继节点传输到终端设备的步骤。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响应于基站接收源自另一个网络元件的对应会话开始指示符,由基站执行基站将指示数据应当在第二时间传输的指示传送到中继节点的步骤。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数据与会话终结指示符相关联,并且其中从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数据且在第二时间将数据从中继节点传输到终端设备的步骤取决于所述会话终结指示符的值。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将与在第一时间从中继节点到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相关联的同步信息以与所存储的数据相关联的方式存储于高速缓冲存储器中,并且当在第二时间将数据从中继节点传输到终端设备时,考虑所存储的同步信息。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待用于在第二时间传输数据的同步信息从基站传输到中继节点。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待传输的数据量的指示传送到中继节点。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数据从基站传输到另一个中继节点;在第一时间将数据从所述另一个中继节点传输到终端设备;将数据存储于所述另一个中继节点处的另一个高速缓冲存储器中;以及从所述另一个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数据且在第二时间将数据从所述另一个中继节点传输到终端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用于在无线电信系统中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的网络,其中所述网络包括基站和用于基站的中继节点,并且所述中继节点包括数据高速缓冲存储器,并且其中所述基站被配置为将待传输数据从基站传输到中继节点,所述中继节点被配置为在第一时间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且将数据存储于高速缓冲存储器中,并且其中所述中继节点还被配置为在于第一时间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之后,从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数据且在第二时间传输数据。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数据为与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相关联的用户平面数据。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基站被配置为在中继节点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的同一时间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中继节点被配置为将高速缓冲存储器状态指示符传送到所述基站以指示数据是否已经成功地存储于高速缓冲存储器中。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基站包括存储器元件,所述存储器元件被配置为存储基于从所述中继节点接收的高速缓冲存储器状态指示符的记录。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基站被配置为如果所述中继节点未传送指示数据已经成功地高速缓存在所述中继节点处的高速缓冲存储器状态指示符,则将数据从所述基站重新传输到所述中继节点。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基站和中继节点被配置为将数据与数据标识符相关联,所述数据标识符可用于识别所述数据。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数据标识符为MBMS会话ID。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中继节点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基站将指示数据应当从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且在第二时间进行传输的指示传送到所述中继节点,从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数据且在第二时间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基站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基站接收源自另一个网络元件的对应会话开始指示符,将指示数据应当在第二时间进行传输的指示传送到所述中继节点。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中继节点被配置为将数据与会话终结指示符相关联,并且被配置为取决于所述会话终结指示符的值,从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数据且在第二时间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中继节点还被配置为将与在第一时间到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相关联的同步信息以与所存储的数据关联的方式存储于高速缓冲存储器中,并且还被配置为当在第二时间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时,考虑所存储的同步信息。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基站被配置为将待用于第二时间的数据传输的同步信息传输到所述中继节点。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基站被配置为将待传输数据量的指示传输到所述中继节点。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网络还包括用于所述基站的另一个中继节点,其中所述另一个中继节点包括另一个高速缓冲存储器,并且其中所述基站还被配置为将数据传输到所述另一个中继节点,所述另一个中继节点被配置为在第一时间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且将数据存储于所述另一个高速缓冲存储器中,并且其中所述另一个中继节点还被配置为在于第一时间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之后从所述另一个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数据且在第二时间传输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操作用于基站的中继节点以在无线电信系统中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从所述基站传输的数据;在第一时间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将数据存储于高速缓冲存储器中;以及在于第一时间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之后,从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数据且在第二时间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数据为与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相关联的用户平面数据。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将高速缓冲存储器状态指示符传送到所述基站以指示数据是否已经成功地存储于高速缓冲存储器中。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中继节点未向基站标明数据已经成功地高速缓存,那么从所述基站接收数据的重新传输。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数据与数据标识符相关联。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数据标识符为MBMS会话ID。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响应于从所述基站接收指示数据应当从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且在第二时间进行传输的指示,执行从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数据且在第二时间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的步骤。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数据与会话终结指示符相关联,并且其中从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数据且在第二时间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的步骤取决于所述会话终结指示符的值。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将与在第一时间到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相关联的同步信息以与所存储的数据相关联的方式存储于高速缓冲存储器中,并且当在第二时间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时,考虑所存储的同步信息。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基站接收用于在第二时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同步信息。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基站接收待传输数据量的指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中继节点,所述中继节点用于在无线电信系统中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其中所述中继节点包括高速缓冲存储器,并且其中所述中继节点被配置为接收从所述基站传输的数据,在第一时间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将数据存储于高速缓冲存储器中;以及在于第一时间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之后,从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数据且在第二时间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数据为与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相关联的用户平面数据。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中继节点被配置为将高速缓冲存储器状态指示符传送到所述基站以指示数据是否已经成功地存储于高速缓冲存储器中。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中继节点被配置为如果中继节点未将数据已经成功地进行高速缓存指示给所述基站,那么从所述基站接收数据的重新传输。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中继节点被配置为将数据与数据标识符相关联。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数据标识符为MBMS会话ID。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中继节点被配置为响应于从所述基站接收指示数据应当从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且在第二时间进行传输的指示,从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数据且在第二时间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中继节点被配置为将数据与会话终结指示符相关联,并且取决于所述会话终结指示符的值,从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数据且在第二时间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中继节点被配置为将与在第一时间到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相关联的同步信息以与所存储的数据关联的方式存储于高速缓冲存储器中,并且当在第二时间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时,考虑所存储的同步信息。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中继节点被配置为从所述基站接收用于在第二时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同步信息。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中继节点被配置为从所述基站接收待传输数据量的指示。
应当理解,上述与本发明特定方面有关的本发明特征同样适用且根据需要可与本发明其它方面相结合。
附图说明
现将仅参考附图以举例方式对本发明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相同部分设置有对应附图标记,并且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采用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单频网络(MBSFN)的常规无线电信系统中使用中继节点的一些方面;
图2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采用MBSFN和中继节点协作的无线电信系统在第一操作阶段的方面;和
图3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2中采用MBSFN和中继节点协作的无线电信系统在第二操作阶段的方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示出支持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单频网络(MBSFN)技术的常规无线电信系统100的一些方面。在本实例中,系统100一般认为符合3GPP LTE,使得各种元件在他们被定义的范围内符合相关3GPP LTE标准。
系统100包括:网络组件102;终端设备/用户设备(UE)104;以及内容提供商108,用于将多媒体内容提供到网络102以广播到终端设备104的。一般地,当然会有由网络102服务的多个UE。例如,内容提供商可以是被配置为使用网络102以常规方式将媒体内容提供到用户UE的独立新闻服务提供商。应当理解,系统100会有许多其它元件,具体地,图1中为了简单起见未示出的网络组件102的元件,例如,这是因为它们与网络的MBMS方面并不直接相关。
系统100的网络102部分包括广播/多播服务中心(BM-SC)110、MBMS网关112、流动性管理实体(MME)114、多小区/多播协调实体(MCE)116、基站/eNB120以及中继节点(RN)122。一般地,图1中所示类型的网络当然通常包括服务于多个小区的多个基站/eNB,但是为了简单起见这些未示出。此外,网络也可包括多个中继节点,与其它基站相关联和/或与基站120相关联。
图1所示的各种元件的操作应当理解且被定义在相关3GPP标准中,因此为了简明起见,在这里未对系统的功能的所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因此,根据已建立的技术,由内容提供商108提供的用于广播/多播(至少)到UE104的媒体内容通过网络102路由到基站120,以向前进行无线传输。对于包括中继节点的MBSFN,媒体内容还被传递到中继节点122以进行向前传输。此外,因为MBSFN依赖于通过所有参与传输节点(即,基站和中继节点两者)进行的同时广播,所以用于广播/多播的媒体内容必须在MBSFN传输之前传播到中继节点122。
从基站120到中继节点122的媒体内容传输经由无线Un接口进行。这如图1中由基站120与中继节点122之间标记有“内容预传送到RN”的箭头示意性示出。一旦媒体内容已经传输到中继节点,则网络120就处于自基站120和中继节点122(及任何其它传输节点)经由它们各自的无线Uu接口同时进行传输的方式,使用MBSFN将内容传送到UE104(及授权为接收内容的任何其它UE)的状态中。
因此,如图1示意性示出,UE104可经由标记有“内容从eNB传送”的Uu接口从基站120以及经由标记“内容经由RN传送”的Uu接口从中继节点122接收媒体内容。UE104示意性示出为与基站120的距离远于与中继节点122的距离。在合并来自基站120和中继节点122的数据时,UE104可接收比在只有基站120用于传输数据的情况下更高质量的信号,这引起上述讨论的各种优点。
利用上述参考图1描述的中继节点传输方法的常规MBSFN的一个缺点涉及经由Un接口提供至中继节点122的回程。具体地,在涉及中继节点的MBSFN传输可以开始之前需要将内容预传送到中继节点122,这意味着供体基站(eNB)120必须实际上将MBSFN数据传输两次,一次到(多个)中继节点,再次作为MBSFN传输的一部分((多个)中继节点参与MBSFN传输)。该双重传输表示该部署模型无效率,尤其对于带内中继节点,这是因为内容预传送到(多个)中继节点122减少了供体基站120用于以其他方式服务于小区内的UE的可用传输资源。
对于一些MBMS用户服务,例如流媒体服务,期望服务内容数据可为连续且非重复(例如,实时视频广播)。然而,发明者已经认识到,对于一些其它类型服务,诸如文件下载或传送(carousel)服务,内容数据可例如根据所定义的进度进行重复传输。发明者还已经认识到,在这些情况下,可以通过在从基站接收到进行第一时间传输的内容数据时,将内容数据存储/缓存在中继节点处,然后使用所存储的数据作为后续传输的资源,而不是从基站无线地重新接收内容数据,从而减少基站与中继节点之间接口上的流量。
即,通过为中继节点提供足够存储,可以缓存一些MBMS会话的内容数据且例如根据节目进度从高速缓冲存储器回放内容数据以进行(多个)后续传输。如果内容已经以此方式存储于中继节点上,那么内容无需每当被重新广播时传播到中继节点,因此,节省了基站与中继节点之间的回程(Un)链路上的资源。网络因此可指派较少供体小区资源给Un链路,从而释放上行资源以用于其它目的且提高网络整体效率。
图2和图3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支持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单频网络(MBSFN)技术的无线电信系统200在不同操作阶段处的一些方面。在本实例中,系统200一般被认为兼容3GPP LTE,使得各种元件在这些元件被定义的范围内符合相关3GPP LTE标准,除非被变形为实现下文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在这方面,图2和图3所示的无线电信系统200中未特定说明或示出为非常规的方面可根据例如与图1所示的这些元件对应的相关元件的既定实践进行提供。
图2和图3中的系统200包括:网络组件202;终端设备/用户设备(UE)204;以及内容提供商208,用于将多媒体内容提供到网络202且用于重复广播。一般地,当然会有由网络202服务的多个UE。例如,内容提供商可为被配置为经由使用网络202将媒体内容提供到用户UE的独立新闻服务提供商,例如,重复新闻节目。应当理解,系统200会有许多其它元件,具体地,图2中为了简单起见未示出的网络组件202的元件,例如,这是因为它们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实现并不直接相关。
系统200的网络202部分包括广播/多播服务中心(BM-SC)210、MBMS网关212、流动性管理实体(MME)214、多小区/多播协调实体(MCE)216、基站/eNB220和中继节点(RN)222。与图1所示实例不同,图2和图3中的中继节点222包括高速缓冲存储器223,用于存储数据内容以进行广播,并且基站220包括被称为MBMS高速缓冲存储器控制器(MCC)221的新功能单元。下文中进一步描述MCC221结合中继节点高速缓冲存储器223一起实施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操作功能。
通常,基站220可包括:收发器单元,用于无线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和控制器单元,被配置为控制基站以根据本文所述原理按需进行操作。通常,中继节点222类似地可包括:收发器单元,用于无线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和控制器单元,被配置为控制中继节点以根据本文所述原理按需进行操作。通常,终端设备204可包括:收发器单元,用于无线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和控制器单元,被配置为控制终端设备。例如,基站、中继节点和终端设备的相应控制器单元可包括相应处理器单元,所述相应处理器单元适当地被配置为/编程为使用常规编程/配置技术为无线电信系统中的设备提供所需功能。
一般地,就图1而言,图2和图3所示类型的网络当然会通常包括服务于多个小区的多个基站/eNB,但是为了简化起见这些未示出。此外,网络也可包括多个中继节点,与其它基站相关联和/或与基站220相关联。
图2和图3所示的常规元件的操作各个方面通常会从相关3GPP标准理解且在这里为了简化起见未进行详细说明。
如上所述,发明者已经认识到,将重复服务高速缓存在中继节点处可通过消除重新传输重复的MBMS会话到中继节点的需要,来实现效率节省。在这方面,图2示意性表示第一操作模式,在该模式下,数据由网络200在第一时间进行传输,而图3示意性表示第二操作模式,在该模式下,数据由网络200在第二时间(或任何后续时间)进行传输。图2中与在第一时间数据传输对应的操作模式与图1的方法具有某些相似之处在于,数据从基站220预传送到中继节点222以通过网络中的(多个)基站和(多个)中继节点进行后续的同时传输。然而,与图1中常规方法不同的是,中继节点被配置为将数据存储于高速缓冲存储器223中。此外,基站的MCC221被配置为跟踪什么数据已经存储于中继节点222的高速缓冲存储器223中(及在由基站220服务的任何其它中继节点的对应高速缓冲存储器中)。图3中与第二(及每个后续)时间进行的数据传输对应的操作模式是不同的。具体地,当数据进行重复传输时,数据无需从基站220预传送到中继节点222以通过网络中的(多个)基站和(多个)中继节点进行后续的同时传输。代替地,所有的基站220都可仅发送消息到中继节点222以指示先前存储的数据应当从高速缓冲存储器223检索以在所指示的时间进行传输。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以此方式的缓存因此可适用于可被重复的MBMS会话。目前,根据相关标准的MBMS服务允许会话重复,但是这一般限于下载传送方法而不是流媒体传送方法。
流媒体传送一般用于经由常规广播方法的实时传送。消费意指为“实时”的,但是内容通常存储于接收终端设备中以待随后使用(例如,观看)。为了接收流媒体内容,接收器在进行广播的特定时间处必须为启用的。如果接收器未处于启用或不在覆盖范围内,那么会话可能无法被接收。
另一方面,下载传送意指为非实时传送应用,其中内容意味着离线消费。实例包括应用程序软件和媒体下载,诸如书籍、音频和视频剪辑。由于下载传送方法主要意欲为离线机制,所以下载会话在给定下载窗口中可重复多次,例如以提高对特定下载会话感兴趣的终端能够接收它的概率。
为了允许以此方式重复会话,当前3GPP规范提供了包括在用于下载传送会话的常规会话开始通告中的(可选)MBMS会话ID。会话ID因此可由终端设备用于识别进行重复传输的会话。如果终端设备先前已经成功地接收具有相同会话ID的会话,那么它并不需要激活其接收器并且可保持空闲,在过程中节省了电力。显然,如果终端设备无法匹配会话ID且对于正在告知的服务感兴趣,那么它可激活其接收器且接收会话。
为了允许有限数量的会话ID,根据常规MBMS方案,还提供第二信息元素---MBMS会话ID终结。会话ID终结允许一旦原始会话终结就将单独的会话ID指派给新MBMS会话。
发明者已经认识到,已建立的会话ID标识符可用于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管理数据缓存以用于重复传输。例如,重复传输可为在下载传送情况下数据的重复传输。此外,发明者已经认识到,该总体框架也可扩展到进行重复的流媒体服务MBMS会话,例如,以重复周期流媒体传输新闻简报。因此,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与给定MBMS信息相关联的可选MBMS会话ID信息元素的存在可用于隐示MBMS会话可重复,因此可通过(多个)中继节点进行缓存。
已经说明与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关联的一些通用概念,对图2和图3中元件的一些更多细节进行了总结。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许多操作方面并行地对应于例如如图1中的常规MBMS数据传送的操作方面。
因此,BM-SC210为控制MBMS会话传送的元件。即,传输的内容(数据)通过内容提供商提供给BM-SC210,并且除开其它方面,BM-SC210负责与传输相关联的服务告知及内容同步。内容提供商208将知道数据是否进行重复传输(在相同或者不同会话中),并且使所述信息可用于BM-SC210。因此,(多个)内容提供商208为传输的数据(例如,文件)提供数据是否被重复广播到BM-SC210的相关联指示,并且BM-SC210检查通过核心网络及网络202的无线电接入网络方面的内容(数据)传送。BM-SC210对电子节目指南(EPG)进行编译且创建所需控制平面消息,该控制平面消息将MBMS会话的开始告知给网络元件。传输的用户平面数据被封装在SYNC协议中且通过网络202例如使用已建立的IP多播技术被分布。SYNC协议终止在基站220和中继节点222中且用于将多个基站(及中继节点)之间的物理层传输同步,以在MBSFN区域中进行传输。
BM-SC210在MBMS会话开始程序中利用MBMS-GW212告知MBMS会话。BM-SC210与MBMS-GW212之间的控制平面接口为SG-mb接口,并且它使用Diameter协议。常规MBMS会话开始消息格式的一部分含有MBMS会话标识的信息元素及其重复次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该信息通过包括MBMS会话标识终结的信息元素而进行增补。在会话开始消息中包括该额外信息元素可帮助使相关信息对于在OSI模型的合适层处的网络元件是可用的。通常,会话标识终结信息存在于FLUTE会话的文件传送表(FDT)中。FLUTE在RFC3926中由IETF定义且为用于经由单向传输的文件传送的协议,诸如广播。在一些情况下,检查FLUTE会话的FDT以提取关于会话ID终结的信息,并不认为对于所有网络元件是有效的,在这种情况下,其包括在MBMS会话开始程序中可能有所帮助。
因此,MBMS-GW212从BM-SC210接收会话开始消息。MBMS-GW212创建MBMS承载上下文以存储MBMS会话属性。MBMS-GW212然后为即将到来的MBMS会话准备下游控制平面节点。这以MBMS-GW212经由Sm接口发送会话开始请求到MME214作为开始。该接口基于GTPv2-C。针对该接口定义的标准会话开始请求包括MBMS会话标识作为条件信息元素,如果会话标识由BM-SC210提供,那么填充有条件信息元素。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消息的内容还可以以与经由SG-mb接口由BM-SC210提供的会话开始消息类似的方式被扩展,即,通过包括MBMS会话标识终结信息元素被扩展。该字段也可有条件地存在,并且如果信息由BM-SC210提供,那么被填充。
MME214负责经由M3接口将控制平面消息转发到MCE216。所使用的协议为M3AP(M3应用部分)。MME214将MBMS会话开始请求消息转发到(多个)MCE216。再次,MBMS会话标识可被包括在下载会话的消息中以允许网络中的其它元件识别可进行重复传输的会话。为了能够实现高速缓存以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在中继节点222处进行操作,会话标识被包括在所述消息中。也可包括会话标识终结指示符以允许重新使用会话ID号码,而无需接入FDT的后续网络节点。
MCE216负责在其控制下建立接入节点,例如建立MCE216所负责的供体基站220和任何其它eNB/用于中继节点的供体eNB。(多个)MCE216可能意识不到使用中继节点,在这种情况下,供体基站220可负责控制将相关控制平面(及用户平面)流量路由到中继节点上。MCE216经由M2接口与供体基站220通信。所使用的协议为M2AP(M2应用部分)。MCE216负责指示基站220与MBMS会话传输中涉及的任何其它(供体)基站并行地为MBMS会话预留物理资源。在多个接入元件(即,基站和中继节点)之间使用相同物理信道以允许MBSFN传输。为了使基站220中的MBMS高速缓冲存储器控制器221意识到MBMS会话标识及其相关联的MBMS会话标识终结值,这些信息元素以经由M2接口使用的MBMS会话开始请求消息进行传送。
在本实例中,MBMS高速缓冲存储器控制器221驻留在供体基站220中。MCC221负责在监督供体基站下将M2控制平面消息转发到(多个)中继节点222。该接口在这里称为M2’(M2主)接口且由Un物理接口执行。接收M2’控制平面消息的中继节点222被配置为通过从MBMS会话开始请求消息中提取MBMS会话标识和MBMS会话标识终结信息元素,来区分新MBMS会话(第一时间传输)与重复MBMS会话(第二时间及后续的传输)。
用户平面数据从BM-SC210经由SGi-mb接口传送到MBMS-GW212。MBMS-GW212经由M1接口将数据转发到接入节点(即,图2和图3中基站220)。当(基于会话ID/重复次数)识别新MBMS会话时,基站中的MBMS高速缓冲存储器控制器221在其监督下可能使用多播或单播技术经由Un接口,将SYNC封装数据转发到所有中继节点。这如图2中由基站/eNB220与中继节点222之间标记“内容预传送到RN”的箭头示意性示出。中继节点222读取与新MBMS服务相关联的MBMS会话ID及终结信息,并且当它在中继节点222处被接收时将用户平面数据存储于高速缓冲存储器223中。可以注意,SYNC协议可被配置成为数据预传送到最远网络节点留出时间,例如在本实例中中继节点222,但是在MBSFN传输可以开始之前无需将与传输相关联的整组数据传送到中继节点。通常,预传送时间可为所需MBSFN传输之前的约10s至100s的量级。即,数据的元素可基于“即时”类型进行预传送。
MBMS会话的结束由会话停止请求消息指示。这穿过与上述会话开始消息相同的控制平面接口路径(BM-SC210到MME214到MCE216到基站220到中继节点222)。中继节点在供体基站的监督下通过发送MBMS会话停止响应而作出响应。为了将中继节点222已经成功地缓存用户平面数据通知给基站220中的MBMS高速缓冲存储器控制器221,附加信息元素可添加到经由M2’接口携带的MBMS会话停止响应消息。该信息元素在这里可称为高速缓冲存储器状态指示符。
MBMS高速缓冲存储器控制器221将每个MBMS会话ID的上下文信息保持,其中记录有对应会话ID的高速缓冲存储器状态指示符,该对应会话ID是在基站的控制下由每个中继节点报告的。在正常操作中,每个中继节点222将返回指示数据已经成功地被接收且缓存的高速缓冲存储器状态指示符。
当随后重复会话时,新的会话开始请求将从BM-SC210发起。当这到达供体基站220(遵循与上述相同的路径)时,MBMS高速缓冲存储器控制器220将查找对应会话ID的记录上下文。如果在与特定会话ID相关联的先前数据传输之后,基站220充当供体基站所针对的所有中继节点返回成功缓存指示,并且对应的会话终结值不指示会话ID已经终结,那么MBMS高速缓冲存储器控制器220因此可判定无需将与重复会话ID相关联的用户平面数据经由Un接口转发到(多个)中继节点220。然而,如果一个或多个中继节点返回不成功缓存指示(例如,指示数据未被成功地接收和缓存的高速缓冲存储器状态指示符,或根本没有高速缓冲存储器状态指示符),那么MBMS高速缓冲存储器控制器220可决定将与重复会话ID相关联的用户平面数据转发到(多个)中继节点,以指示它们还未缓存数据(假设这些中继节点参与从网络202到(多个)终端设备204的后续数据传输是期望的)。这可以多播或单播方式完成。
如果与会话ID相关联的会话ID终结值无效,那么所述会话可视为新会话(例如,因为假设会话ID正在重新用于不同会话而不是重复传输)。
中继节点220自身也会知道它是否已经成功地缓存针对给定MBMS会话ID的用户平面数据。因此,当中继节点222接收具有利用MBMS会话ID的会话开始请求时(指示可能重复),则中继节点222检查以查看它是否已经将该会话ID的数据缓存在其高速缓冲存储器223中,并且也可检查以查看会话终结指示符是否为有效。如果这些检查成功(即,判定会话ID对于先前接收和缓存的会话传输仍然有效),那么中继节点可从其高速缓冲存储器“回放”要传输到UE的用户平面数据,而不是从基站220的接收信道进行。这如图3中由与中继节点222与终端设备204之间接口相邻的标题“内容从RN高速缓冲存储器传送”示意性表示。如果中继节点220判定会话ID为新的或已经终结,那么中继节点220将读取经由Un接口转发的用户平面数据且尝试以上述用于初始传输的方式将数据存储于其高速缓冲存储器中。
对于图3所示的情况,其中从中继节点的高速缓冲存储器223进行重复传输,可能有助于确保用户平面数据从高速缓冲存储器223回放且在从中继节点到接收终端设备204的相关物理信道上与从其它接入节点(例如,图3所示基站220,以及传输中涉及的任何其它基站和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同步地传输。为了做到这点,中继节点222可将用户平面数据缓存在SYNC协议层上。当数据进行回放以进行后续传输时,所存储的SYNC协议数据因此可用于为中继节点与其它接入节点之间的物理层提供同步。为了支持该方法,BM-SC210可被配置为针对相同数据的重复传输使用相同SYNC标头。因为SYNC标头在BM-SC210的控制下,且基于相对时序(BM-SC操作对于无线物理层结构的任何方面并不敏感),所以该同步方法可以容易实现。
为了完整及清晰起见,应当注意,上文提到的MBMS会话标识信息元素不同于临时移动组标识(TMGI)和MBMS流标识符,所述临时移动组标识(TMGI)和MBMS流标识符也与MBMS服务关联地使用。TMGI用于识别MBMS载体服务,而MBMS流标识符用于区分MBMS用户服务的不同子会话。子会话表示针对给定用户服务的位置相关内容,例如,本地新闻服务可由不同MBMS流标识符进行区分。上文提到的MBMS会话ID用于识别特定内容。例如,假设在12点钟有新闻节目广播且每隔一小时重复,直至在6点钟由更新的节目广播取代。在这种情况下,12点钟广播和6点钟广播将具有不同MBMS会话ID,但有可能具有相同TMGI和MBMS流标识符。
已经说明特定示范性实施,现在总结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
因此,根据诸如上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在中继节点中缓存MBMS数据的概念。内容提供商可通知BM-SC服务(或会话)具有可被(即,进行重复传输)高速缓冲的内容。可以预见,MBMS服务及服务内单独的会话可被识别为兼容缓存。
基于从内容提供商接收的信息,BM-SC可包括某种形式的指示符(其可称为“内容缓存标记”),该指示符通知会话网络中兼容缓存的下游节点。在上文参考图2和图3所述的实例中,内容缓存标记通过会话ID(共用MBMS会话标识符)的存在进行隐式通知。在其它实例中,显式内容缓存标记可与其它属性(诸如MBMS服务区域、会话标识符和估计持续时间等-参见例如ETSI TS123246[2])一起包括在扩展的“会话开始请求”消息中。
每个重复MBMS会话具有“共用MBMS会话标识符”,所述“共用MBMS会话标识符”对于应用层及以简化形式对于无线电接入网络(RAN)都可用。原则上,两个不同的共用MBMS会话标识符的该简化形式可以作为相同会话ID出现在RAN级处。为了避免所述BM-SC在一些实例中可被配置为管理共用MBMS会话ID的指派,以确保以降低的水平发生冲突。如上所述,在示范性实施方式中,提出了内容缓存标记对应于该共用会话ID。为了允许重新使用会话ID,它们可与终结指示符相关联,例如以允许网络元件确定会话ID被视为与新传输而不是先前传输的重复相关联之前的时间。完成此的另一个机制可以是包括与会话ID的使用相关联的附加信令,以指示网络元件会话ID是否正用于链接到先前传输的重复或会话ID是否被重新使用于新的传输(即,与所述特定会话ID相关联的数据的任何缓存版本不再有效)。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与重复会话相关联的数据仍然由BM-SC分布到网络中的下游节点(即,若有,BM-SC不知道哪些网络元件成功地缓存会话数据内容)。
为了便于将数据缓存于移动网络中(例如在(多个)中继节点中)的处理,文件大小指示可与数据相关联地提供给下游节点,以允许网络元件判定它们是否具有足够的存储资源来缓存会话数据。目前,常规MBMS会话开始请求消息包括估计的会话持续时间和期望所需的QoS(服务质量),并且在一些示范性实施中,如果数据被缓存,那么这些可用于估计相关联的文件大小。在其它实例中,可提供与会话相关联的缓存数据量的单独指示。
如上所述,在中继节点中的缓存可通过供体基站中附加功能进行控制。附加功能如上示意性地描述为由称为MBMS高速缓冲存储器控制器(MCC)的功能单元提供。然而,一般地,这不会是基站的不同物理元件,而会在功能上通过基站的正常控制功能的合适配置来提供,例如,通过合适地对基站控制单元进行编程。对于由基站服务的(多个)中继节点,对应MCC因此可保持共用MBMS会话ID的记录并且(多个)中继节点是否已经报告成功地缓存相关联数据。如果从属于给定基站的所有中继节点已经成功地缓存给定会话ID的内容数据,那么MCC可决定不经由Un转发会话用户平面数据。如果只有从属于给定基站的一些中继节点已经成功地缓存给定会话ID的内容数据,那么MCC可决定不经由Un将会话用户平面数据转发到这些中继节点,例如其中内容经由Un使用单播技术进行传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MCC可被配置为检查包含在由BM-SC分布的会话开始请求消息中的信息,并且中继节点也可检查所述数据,例如以监视与即将到来的传输相关联的会话ID。根据一些无线电信系统,所述信息主要在应用层处可用,这意味着MCC和中继节点有可能需要接入到应用层以提取所需信息。如果由于某个原因,该需要在给定实施中被认为是不期望的,那么附加专用信令信息可用于在RAN水平处提供所需信息(例如,对应于会话ID信息)。
在与MBMS会话相关联的数据已经传输到中继节点之后,中继节点可将它是否已经成功地缓存会话数据(例如,使用专用信令)传送到MCC,以允许MCC保持已经成功地缓存会话的中继节点的记录,使得MCC可决定当会话数据被下一次重复时是否经由Un链路将会话数据重新传送到中继节点。
当待重复传输的会话的用户平面数据已经通过由供体基站(供体eNB)服务的中继节点成功地缓存时,基站的MCC可判定在随后重新传输之前数据无需重新传送到中继节点。然而,在MBSFN实施中对于中继节点能够从其高速缓冲存储器回放数据内容以与来自网络其余部分的传输同步地进行随后重新传输,这可能有利。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通过MCC从与重复传输相关联的用户平面流量中去除SYNC协议标头(参见ETSI TS125446[3])并且将这些标头转发到中继节点,这可变得便利。(可以指出,现有3GPP LTE标准允许SYNC标头传输,而无需会话数据)。中继节点因此可将从基站接收的SYNC标头信息应用于从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的内容数据,并且在适当时间以及以基于从基站接收的同步信息的适当同步的方式传输数据。如果供体基站以此方式传送SYNC标头而无需用户平面数据用于重复传输,那么中继节点可将所接收的SYNC标头与正确存储的内容相关联有多种方法。例如,显式信令可用于将SYNC与所存储内容的标识符(例如,MBMS会话ID)相关联。另一种方法为简单地将与重复传输相关联的第一接收的SYNC标头与来自于先前传输而存储于高速缓冲存储器中的第一标头对准。
根据一些无线电信系统,BM-SC负责为传输会话产生SYNC标头。因此,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诸如上述,BM-SC可被配置成为重复会话产生相同SYNC标头。中继节点因此可存储与初始传输相关联的SYNC信息并且将所述SYNC信息重新用于从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的数据的后续传输。物理层的同步可使用任何常规机制来实现,该常规机制用于获得网络元件(例如,基站和中继节点)之间的物理层同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操作及维护过程可用于定义SYNC相对定时信息与绝对网络时间之间的映射。
对于多于一个的中继节点由给定供体基站服务时的情况,一些中继节点对于给定的服务会成功地缓存会话数据,而一些中继节点不会是有可能的。当服务进行下一次重复(即,数据被重新传输)时,并且如果期望所有中继节点参与重复传输,那么MCC可激起会话数据重新传送到先前还未缓存数据内容的(多个)中继节点。然而,可以想象,用户平面MBMS数据可使用点对多点技术(即,使用经由Un的共享信道)经由Un接口从基站传输到多个中继节点。如此,所有中继节点可接收会话数据的重新传输,即使这些中继节点可能已经从先前传送中成功地缓存数据内容。对于先前已经成功地缓存相关数据的中继节点,中继节点可从其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数据或使用来自Un的馈送作为在重复传输期间要传输的数据源。在这些情况下,使用来自高速缓冲存储器的数据可被认为是优选的,这是因为它可提供保护在Un链路上发生意外错误。
应当理解,在以上说明已经提到广播服务的情况下,相同原理同样适用于多播服务。因此,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则本文中涉及“广播”服务(及相关术语,诸如“广播”)应当解释为包括“多播”服务(及相关术语,诸如“多播”)。
还应当理解,在不本例如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对上述实施方式作出各种修改。
例如,虽然已经主要参考LTE移动无线电网络说明了本发明实施方式,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可适用于其它形式的网络,诸如GSM、3G/UMTS、CDMA2000、WiMax等(在某种程度上,中继节点可包括在所述网络中)。此外,虽然术语基站已经与eNB互换使用,但是应当理解,这些网络实体之间功能无区别。
因此,已经描述了用于在无线电信系统中将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的方法及装置。数据可为与重复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会话相关联的用户平面数据,所述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会话将在包括由供体基站支持的至少一个中继节点的网络中使用MBMS单频网络(MBSFN)技术进行传输。方案包括在预定传输到终端设备之前在第一时间将数据从基站传送到中继节点并且在第一时间将数据从中继节点传输到终端设备。中继节点还被配置为将数据存储于高速缓冲存储器中。中继节点然后可在在第二时间向终端设备进行预定传输之前从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数据并且在第二时间将检索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因此,中继节点可在支持在第一时间和在第二时间重复MBSFN传输中起作用,而每次仅从基站接收数据。这节省了将以其他方式用于从基站到中继节点的后续数据传输的资源。
本发明的更多特定及优选方面在所附独立及从属权利要求中进行阐述。应当理解,除非权利要求中明确阐述,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可与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合并。
参考文献
[1]ETSI TS122246V10.0.0(2011-05)-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system(Phase2+);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LTE;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MBMS)user services;Stage1
[2]ETSI TS123246V10.1.0(2011-06)-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System(UMTS);LTE;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MBMS);Architectureand functional description
[3]ETSI TS125446V10.1.0(2011-07)-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System(UMTS);MBMS synchronisation protocol (SYNC)

Claims (24)

1.一种操作基站以控制无线电信系统中通过用于所述基站的中继节点向终端设备进行数据的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数据传输至所述中继节点以由所述中继节点在第一时间传输到所述终端设备;
将指示传送到所述中继节点以指示所述中继节点应当尝试将要重复传输的所述数据存储于所述中继节点处的高速缓冲存储器中;以及
随后将指示传送到所述中继节点以指示所述中继节点应当从所述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要重复传输的所述数据且在第二时间将要重复传输的所述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数据为与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相关联的用户平面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时间和/或所述第二时间将所述数据从所述基站传输到所述终端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所述中继节点接收高速缓冲存储器状态指示符以指示要重复传输的所述数据是否已经成功地存储于所述中继节点处的所述高速缓冲存储器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存储基于从所述中继节点接收的所述高速缓冲存储器状态指示符的记录。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未接收到指示要重复传输的所述数据已经成功地高速缓存在所述中继节点处的高速缓冲存储器状态指示符,则重新传输所述数据到所述中继节点。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数据与数据标识符相关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标识符为MBMS会话ID。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响应于所述基站接收到源自另一个网络元件的对应会话开始指示符,执行将指示传送到所述中继节点以指示要重复传输的所述数据应当在所述第二时间进行传输的步骤。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数据与会话终结指示符相关联,并且其中将指示传送到所述中继节点以指示所述中继节点应当从所述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要重复传输的所述数据且在第二时间将要重复传输的所述数据传输到所述终端设备的步骤取决于所述会话终结指示符的值。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用于所述第二时间时的数据传输的同步信息传输到所述中继节点。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待传输数据量的指示传送到所述中继节点。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数据传输到另一个中继节点以由所述另一个中继节点在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到终端设备;
将指示传输到所述另一个中继节点以指示所述另一个中继节点应当尝试将要重复传输的所述数据存储于所述另一个中继节点处的另一个高速缓冲存储器中;以及
随后将指示传输到所述另一个中继节点以指示所述另一个中继节点应当从所述另一个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要重复传输的所述数据且在所述第二时间将要重复传输的所述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
13.一种基站,用于控制无线电信系统中通过用于所述基站的中继节点向终端设备进行数据的传输,其中所述基站包括:
第一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数据传输到所述中继节点以由所述中继节点在第一时间传输到终端设备;
第二模块,被配置为将指示传输到所述中继节点以指示所述中继节点应当尝试将要重复传输的所述数据存储于所述中继节点处的高速缓冲存储器中;以及
第三模块,被配置为随后将指示传输到所述中继节点以指示所述中继节点应当从所述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要重复传输的所述数据且在第二时间将要重复传输的所述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数据为与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相关联的用户平面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基站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时间和/或在所述第二时间将所述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基站被配置为从所述中继节点接收高速缓冲存储器状态指示符以指示要重复传输的所述数据是否已经成功地存储于所述中继节点处的所述高速缓冲存储器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基站包括存储器元件,所述存储器元件被配置为将基于从所述中继节点接收的高速缓冲存储器状态指示符的记录存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基站被配置为在所述基站未接收到指示要重复传输的所述数据已经成功地高速缓存在所述中继节点处的高速缓冲存储器状态指示符的情况下,将所述数据重新传输到所述中继节点。
18.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基站被配置为将所述数据与数据标识符相关联,所述数据标识符可用于识别所述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数据标识符为MBMS会话ID。
20.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基站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基站接收源自另一个网络元件的对应会话开始指示符,将指示要重复传输的所述数据应当在所述第二时间进行传输的指示传输到所述中继节点。
21.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基站被配置为将所述数据与会话终结指示符相关联,并且其中将指示传输到所述中继节点以指示所述中继节点应当从所述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要重复传输的所述数据且在第二时间将要重复传输的所述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的步骤取决于所述会话终结指示符的值。
22.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基站被配置为将用于在所述第二时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同步信息传输到所述中继节点。
23.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基站被配置为将待传输数据量的指示传输到所述中继节点。
24.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基站还被配置为将所述数据传输到另一个中继节点以由所述另一个中继节点在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到终端设备;将指示传输到所述另一个中继节点以指示所述另一个中继节点应当尝试将要重复传输的所述数据存储于所述另一个中继节点处的另一个高速缓冲存储器中;以及随后将指示传输到所述另一个中继节点以指示所述另一个中继节点应当从所述另一个高速缓冲存储器检索要重复传输的数据且在所述第二时间将要重复传输的所述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
CN201280040333.6A 2011-08-19 2012-08-13 电信装置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337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1114334.4 2011-08-19
GB1114334.4A GB2493916C (en) 2011-08-19 2011-08-19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relay node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CT/GB2012/051969 WO2013027022A1 (en) 2011-08-19 2012-08-13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3722A CN103733722A (zh) 2014-04-16
CN103733722B true CN103733722B (zh) 2018-05-29

Family

ID=44800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4033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33722B (zh) 2011-08-19 2012-08-13 电信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456313B2 (zh)
EP (1) EP2745615B1 (zh)
JP (1) JP6092215B2 (zh)
CN (1) CN103733722B (zh)
ES (1) ES2660388T3 (zh)
GB (1) GB2493916C (zh)
PL (1) PL2745615T3 (zh)
WO (1) WO20130270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85020B2 (en) * 2013-07-30 2019-05-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inuin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s for out-of-coverage devices
US9584985B2 (en) * 2013-07-30 2017-0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a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using an MBMS relay device
US20150095964A1 (en) * 2013-10-01 2015-04-02 Opentv, Inc. Bumper video carousel for digital video delivery
MY193241A (en) * 2013-12-05 2022-09-27 Huawei Tech Co Ltd Enhanced wireless coverage and reduced battery power consumption
US9781180B2 (en) * 2013-12-20 2017-10-03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Redistributing broadcasted content
WO2015125902A1 (ja) * 2014-02-21 2015-08-27 京セラ株式会社 Mbms制御方法、ユーザ端末、及び基地局
EP3001703A1 (en) * 2014-09-29 2016-03-30 Alcatel Lucent Coverage enhancement for multicast in a cellular network
US10091629B2 (en) 2015-04-07 2018-10-0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broadcast media service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70139546A (ko) * 2015-04-22 2017-12-19 퀄컴 인코포레이티드 에지에서의 콘텐츠 캐싱
CN107006070B (zh) * 2015-07-06 2019-07-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增强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eMBMS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BR112018003619B1 (pt) 2015-08-27 2023-1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étodo para um nó de acesso à rede para difusão de conteúdo, nó de acesso à rede, e, memória legível por computador
CN107786947A (zh) * 2016-08-31 2018-03-09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Mbms数据传输方法、施主基站、中继节点及系统
US10425485B2 (en) 2016-11-21 2019-09-24 Cisco Technology, Inc.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centric networking (ICN) over low power and lossy networks (LLNs)
KR102388936B1 (ko) * 2017-06-14 2022-04-2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의 망 접속 방법 및 이동성 지원과 데이터 전달 방법 및 장치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9320A (zh) * 2006-11-07 2008-05-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基站、中继站以及中继方法
CN101461168A (zh) * 2006-05-29 2009-06-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中继通信系统中的重发设备及方法
CN102026101A (zh) * 2011-01-14 2011-04-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网络部署中继节点的场景下的mbms业务实现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33697B2 (ja) * 1996-12-06 2000-04-17 日本電気移動通信株式会社 データ伝送方式と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EP1450535A1 (en) * 2003-02-18 2004-08-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 relay for hierarchical retransmissions in multimedia streaming
US8447284B1 (en) * 2006-06-09 2013-05-21 At&T Mobility Ii Llc Multi-service content broadcast for user controlled selective service receive
US8107408B2 (en) * 2006-08-09 2012-01-31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Route maintenance and update based on connection identifier in multi-hop relay systems
CN101562557B (zh) * 2008-01-11 2011-09-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跳中继网络中map和相应数据的关联方法
US20110051648A1 (en) * 2008-01-16 2011-03-03 Hidenori Kato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data distribu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base station control device, and program
JP5058012B2 (ja) * 2008-02-08 2012-10-2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中継装置、無線通信端末装置、パケット再送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20090275346A1 (en) * 2008-05-02 2009-11-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dictive Caching of Data for a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JP5233573B2 (ja) * 2008-10-16 2013-07-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送信装置、および中継装置
JP5170258B2 (ja) * 2008-12-26 2013-03-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1931897B (zh) * 2009-06-22 2013-07-3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包发送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945429B (zh) * 2009-07-08 2014-09-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网络用户面数据路由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JP5387239B2 (ja) * 2009-08-31 2014-01-15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プログラム
KR101290876B1 (ko) * 2009-12-15 2013-07-2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동 통신 릴레이 시스템에서의 서브 프레임 스케쥴링 방법 및 시스템
US8483119B2 (en) * 2010-12-06 2013-07-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iversity retransmission rela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1168A (zh) * 2006-05-29 2009-06-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中继通信系统中的重发设备及方法
CN101179320A (zh) * 2006-11-07 2008-05-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基站、中继站以及中继方法
CN102026101A (zh) * 2011-01-14 2011-04-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网络部署中继节点的场景下的mbms业务实现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45615A1 (en) 2014-06-25
GB2493916A (en) 2013-02-27
WO2013027022A1 (en) 2013-02-28
ES2660388T3 (es) 2018-03-22
CN103733722A (zh) 2014-04-16
US9456313B2 (en) 2016-09-27
US20140198712A1 (en) 2014-07-17
GB201114334D0 (en) 2011-10-05
GB2493916C (en) 2022-03-30
EP2745615B1 (en) 2018-01-10
JP2014529237A (ja) 2014-10-30
PL2745615T3 (pl) 2018-05-30
GB2493916B (en) 2016-06-01
JP6092215B2 (ja) 2017-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33722B (zh) 电信装置及方法
CN102036180B (zh) 处理多媒体广播群播单频网络中移动性的方法
EP1983664B1 (en) Uplink and downlink channel configuration method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166310B (zh) 多播广播业务同步方法、相应的多播广播服务器和基站
JP5883802B2 (ja) eMBMSサービスをサポートする方法、MCCH修正通知送信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KR20140114035A (ko) 유니캐스트와 브로드캐스트 간의 브로드캐스트 dash 서비스 수신들의 천이들을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5681059A (zh) 用于提供多个服务的方法
RU2011140526A (ru) Управление передачами подтверждения приема от участников группы многоадресной передачи для группы многоадресной передачи в сети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US8804617B2 (en) Wireless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 station, relay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using the same
CN103765979B (zh) 电信装置及方法
RU2007139715A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и приема информации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ля групповой услуги мультимедиа точка-много точек
EP1743450B1 (en) Optimised iub transport
US9930702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short data during an active TDMA call
CN101478516A (zh) 传输消息的方法及系统
KR20090120260A (ko)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이나믹 멀티캐스트 전송을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1584227A (zh) 用于转发mbms内容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9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