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26637B - 高楼多功能救逃生塔 - Google Patents

高楼多功能救逃生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26637B
CN103726637B CN201410013487.7A CN201410013487A CN103726637B CN 103726637 B CN103726637 B CN 103726637B CN 201410013487 A CN201410013487 A CN 201410013487A CN 103726637 B CN103726637 B CN 1037266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main
road
building
sk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134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26637A (zh
Inventor
孙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01348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266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266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266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266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266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楼多功能救逃生塔,可有效解决高楼疏散救生、逃生的问题,其结构是,主塔体的塔桶结构内装有螺旋式滑板,构成主塔体内的主滑道,主塔体后侧与楼体之间有入塔辅道,入塔辅道与主塔体内的主滑道相连通,主滑道与主塔体下部的出塔减速滑道相连通,入塔辅道入塔口下部滑板处上设置有防冲撞拦阻坝,主塔体正面大小采光窗随主滑道坡度斜梯形分布,主塔体中心设有空气循环装置,主塔体与楼体之间在主塔体后一侧设置有与入塔辅道并排的消防电梯井,塔桶式塔体呈圆柱形,相邻的分层组件体塔桶结构间相连处外部呈分层外观造型槽,构成封闭式外观造型,具有多功能、使用方便、安全快捷的特性,是高层楼房必备的永久性救逃生设施。

Description

高楼多功能救逃生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设置安装于楼体之外、集多管(井)道、多功能为一体的高层楼房救逃生专用设施。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速度扩大,人们的居住环境已基本转向以高层楼房为主,然而高层楼房灾害事故尤其火灾事故的救逃生措施却十分滞后,几乎成了难以破解的瓶颈课题。
目前,所知的各类高楼逃生装置如:缓降器、滑降绳索、气垫滑道、楼梯滑杆等,多为技术含量低、安全指数不足,以至逃生人员不易操作、老幼人员无法使用,甚至一些逃生设备自身的安装收放都无法具体实施。因此,目前仍未见有技术十分成熟,被人们广为接纳,并推广装备的高楼逃生设置面世。人们需要并期待着一种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高楼疏散逃生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高层楼房提供了一种设置在楼体之外、集多管(井)道、多功能为一体的永久性专用救逃生设施——高楼多功能救逃生塔,包括主塔体4、主滑道、入塔辅道11、防冲撞拦阻坝25、空气循环装置、消防电梯井12、塔桶结构、封闭式外观造型,主塔体4置于楼体之外,安装对应于楼内公共通道处,主塔体的塔桶结构内装有螺旋式滑板26,设置在主塔体中心的中心管及与绕中心管相连的螺旋式滑板构成主塔体内螺旋状的主滑道,主塔体后侧与楼体之间设置有一段短距滑道构成的入塔辅道11,入塔辅道与主塔体内的主滑道相连通,主滑道与主塔体下部的出塔减速滑道相连通,构成安全到达地面的通道结构,入塔辅道入塔口24下部滑板处29上设置有防冲撞拦阻坝25,主塔体是由每层的塔桶结构上、下连接在一起,构成塔桶式塔体,主塔体正面大小采光窗6随主滑道坡度斜梯形分布,主塔体中心设有空气循环装置,主塔体与楼体之间在主塔体后一侧设置有与入塔辅道并排的消防电梯井12,塔桶式塔体呈圆柱形,相邻的分层组件体塔桶结构间相连处外部呈分层外观造型槽7,构成封闭式外观造型。
一、塔体构成及设置
塔体是由多管(井)道结构构成的组合体,它包括主塔体、内置螺旋主滑板为主滑道、外设入塔辅(滑)道、出塔减速滑道、防冲撞拦阻坝装置、中心管进新风系统、消防专用电梯井、排烟窗、采光窗、防火门组成,及全封闭式外观造型。
作为优先,逃生塔以独立形式设置于楼体之外,安装对应于楼内公共通道处(可使塔体各部脱离楼内事故区,火情于浓烟的封堵),便于人们集中疏散。
二、内置滑板、滑道及功能
螺旋式滑板设置于主塔体内形成主滑道,外设短距入塔辅(滑)道,出塔减速滑道。逃生人员以滑道滑降的方式,经由入塔辅(滑)道进入主塔主滑道,滑降至出塔减速滑道,而后安全到达地面。
救逃生塔滑道滑速的安全性。本发明根据设置对象楼体高低、视人体滑降的惯性速度,对滑道表面的光滑度做不同层段的技术处理,增减其对物体的摩擦系数,以达到安全滑速要求。
三、入塔辅(滑)道设置及功能
辅道设置于主塔体后一侧,在主塔体于楼体之间增设一段短距滑道、称之为入塔辅道。入塔辅道的设置具有双重功能:由于主塔螺旋滑道较大的倾斜坡度,使人不易从楼体入口直接进入,而辅道设置使塔体于楼体拉开了适当距离。辅道滑板的曲弧度设计,使人体在随辅道滑板的短距滑行中,自然矫正入塔姿势顺利进入主滑道。
辅道的另一功能还在于,为防止于上层滑降人员发生冲撞堵塞滑道。由设在辅道入塔口处的自动感应防冲撞拦阻坝的调度分配,指令滑降人员放行或待避,至使辅道成为滑降人员的临时待避区。
四、防冲撞拦阻坝的设置及功能
为防止与上层滑降人员发生冲撞造成滑道堵塞,防冲撞拦阻坝设置在辅道入塔口下部滑板处。当滑降人员在无异情时进入辅道感应区,在人体未触及拦阻坝之前,拦阻坝被指令迅速落下闭合,放行滑降人员直接进入主滑道,然后升起恢复拦阻状态,完成一次程序。当有上N层滑降人员要通过并已进入设定秒区,下N层拦阻坝将保持原有拦阻状态,将下N层滑降人员拦阻在辅道内待避,待上层滑降人员通过后,自动感应装置指令下N层拦阻坝落下闭合,依次放行滑降人员。
具有双重功能的拦阻坝,另一个作用还在于,当拦阻坝处于工作的升起状态,在辅道入塔口处形成了适当高度的边槽,其曲弧度于主滑道壁契合,由此填补了主滑道壁上辅道入塔口的部分缺失,在辅道入塔口处起到了主滑道导向轨的作用,使滑降人员不至因此入口而撞击辅道侧壁造成停滑现象,从而保证循轨通过。
五、中心管空气循环装置
中心管设在主塔体中心,首要作用为螺旋主滑道的中心柱。所具有的另一作用还在于,中心管的上、下两端(塔头、塔基)设主流风机,通过上、下进新风口将外部新风送入中心管,再由中心管出新风口进入主塔内,而后,由设于主塔体两侧的排烟窗排出,形成塔内空气循环系统。该装置的作用是排出楼体入口防火门短暂开启时进入塔内的余烟,以保证塔内空气质量。
六、消防专用电梯井装置
消防电梯井设于主塔体与楼体之间另一侧与辅道并列。当火情发生时,楼内断电、电梯停用,消防人员无法在楼内通过火区迅速到达事故现场或上层。救逃生塔与消防电梯井的组合装置,为消防人员提供了一条由楼外快速到达现场施救的途径。本发明救逃生塔的使用电源为分离楼体布设的专线专用电源。
七、塔桶结构及全封闭式造型
本发明的塔桶结构为不锈钢板双层中空夹石棉防火材,以每层(楼体)为一组件体,分层插接(对焊)组装结构。主塔内螺旋滑道滑板也随组件每层(楼体)为一个循环。
全封闭式塔体结构设计,首先,确保了滑降人员的安全性,塔体内置滑道滑降的方式也完全解除了人们使用的恐惧心理。
塔桶式塔体留有分层组装外观造型槽,增加了塔身的整体美感。塔身正面大、小采光窗随塔内滑道坡度斜梯形分布,不仅满足了塔内采光,还给人以滑降联想,救逃生塔的滑降特征一目了然。
救逃生塔的封闭结构同时还具备多项功能:防火防烟、防酸雨侵蚀、防风沙积尘、防冰雪堆积滑道。是一种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迅速快捷、老幼皆宜的高层楼房必备的永久性救逃生设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设置于楼后位置的立体效果图
图2为本发明设置于楼前位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正面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右侧面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左侧面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背面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顶面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底面仰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主塔结构C--C的剖视图(下部为剖壳体)
图10为本发明图3的A--A剖视图,B插接头的剖视图,图4D入塔辅道的剖视图(正、侧面)
图中:1基座101龙门基座2出塔减速滑道3进新风4分层组装主塔体5组装微调插接头6大小造型采光窗7外观分层造形槽8上封盖9塔头(内置进新风装置)10安装对应楼内公共通道位置示意11入塔辅道12消防电梯井13排烟窗14入辅道口(双扇防火门)15楼体与塔体连接螺栓16消防电梯井门17消防电梯井入楼口(单扇防火门)18塔体与楼体连接螺栓孔19消防电梯井轿箱20上(下)进新风装置21上(下)进新风喇叭箱22中心进新风管23中心管出新风口24辅道入塔口25防冲撞拦阻坝(导向轨)26滑道滑板27采光窗内置安全网28石棉防火材29拦阻坝装置安装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救逃生塔整体设置在楼体之外,对应于楼内楼梯间或适合安装的公共通道外。楼后安装位置(立体效果图)
图2所示的救逃生塔整体设置在楼体之外,对应于楼内楼梯间楼前楼门处安装位置,采用龙门基座(101示意图),留出楼门通道。
图3所示主塔体4采用圆柱塔桶式全封闭造型,其塔桶结构为不锈钢板双层中空夹石棉防火材(见图10-B剖图),以楼体每一层为单位制成塔体单个组件体,分层插接对焊组装。分层组件的插接头5,用于塔体组装的矫正和微调。同时留出分层外观造型槽7。根据新旧楼体层高各异,塔体分层组件的高度依设置对象楼体层高而定。所示塔体4安装在基座1或101上。出塔减速滑道2安装在主塔底层一侧(根据适合安装位置的方向而定)。上、下进新风口3设在主塔体正面上、下方(无烟火区)。采光窗6设在主塔体正面(背烟火区),以大、小造型(也可视楼体风格设计变更造型)随塔内滑道坡度斜梯式排列。塔顶上封盖8大于塔体以周边出沿造型。塔头9内置进新风装置,上盖为检修活动盖。
图4所示10为救逃生塔对应楼内公共通道处的位置示意。辅道11设置于塔体与楼体之间一侧,由辅道体上的螺栓(掛)孔(见图6)18与楼体螺栓15(贯穿或预埋楼体圈梁或水泥墙)连接,使辅道成为主塔体与楼体的连接体。消防电梯井12设置在主塔体与楼体之间的另一侧,与辅道并列相连,消防电梯井壁成为主塔体与楼体的连接体。排烟窗13设置在主塔里两侧。楼体入辅道口14安装双扇防火门,(向辅道内推开自关)及紧急开启锁装置。
图5所示消防电梯井门16设置在电梯井外侧下方。电梯井入楼体口17开设距楼内各层地面人体高度,防止人员误入。安装单扇防火门(向楼内推开自关)电梯井内设置锁控。消防电梯井排烟窗13设在井壁侧面处。救逃生塔专线专用电源设在电梯井内。
图8进新风装置20设置在塔体(中心管)两端。
图9所示为图4C-C的剖视图(下部为去壳体)。进新风装置20安装在喇叭箱21内。中心管与上、下喇叭箱相连设置主塔体中心。作用为主滑道主中心柱的同时并作为进新风中心管道。中心管出新风口23设在中心管正面主滑板下方。进新风装置与排风窗形成塔内空气循环系统。辅道入塔口24底部设防冲撞拦阻坝25。主机29(见图10)装置于滑板之下。螺旋滑板26设在主塔内,形成螺旋滑道,以每楼层为单位完成一个循环。采光窗内置安全网27安装于采光窗6内侧。
图10所示为图3A-A塔体结构剖视图。插接头5的B剖图。辅道11-D的剖视图(正、侧面)。石棉防火材28夹装于双层中空结构塔体4内。

Claims (4)

1.一种高楼多功能救逃生塔,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塔体(4)、主滑道、入塔辅道(11)、防冲撞拦阻坝(25)、空气循环装置、消防电梯井(12)、塔桶结构、封闭式外观造型,主塔体(4)置于楼体之外,安装对应于楼内公共通道处,主塔体的塔桶结构内装有螺旋式滑板(26),设置在主塔体中心的中心管及与绕中心管相连的螺旋式滑板构成主塔体内螺旋状的主滑道,主塔体后侧与楼体之间设置有一段短距滑道构成的入塔辅道(11),入塔辅道与主塔体内的主滑道相连通,主滑道与主塔体下部的出塔减速滑道相连通,构成安全到达地面的通道结构,入塔辅道入塔口(24)下部滑板处(29)上设置有防冲撞拦阻坝(25),主塔体是由每层的塔桶结构上、下连接在一起,构成塔桶式塔体,主塔体正面大,大小采光窗(6)随主滑道坡度斜梯形分布,主塔体中心设有空气循环装置,主塔体与楼体之间在主塔体后一侧设置有与入塔辅道并排的消防电梯井(12),塔桶式塔体呈圆柱形,相邻的分层组件体塔桶结构间相连处外部呈分层外观造型槽(7),构成封闭式外观造型;所述的防冲撞拦阻坝设置,其所具有的双重作用,即:拦阻坝设置在辅道入塔口下方滑板处,具有自动感应、调度分流滑降人员、防止冲撞的功能,同时,当拦阻坝处于工作的升起状态时,在辅道入塔口处形成了一道与主滑道壁曲弧度契合的边槽,由此填补了主滑道壁上辅道入塔口的部分缺失,在辅道入塔口处起到了主滑道导向轨的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多功能救逃生塔,其特征在于,滑道的设置,即:主塔内置螺旋主滑板形成内置主滑道,以每层楼体为一个循环结构,以及外设入塔辅道、出塔减速滑道的滑道滑降方式,其特征还在于本发明根据楼体高低、滑降惯性速度对不同层段滑道表面的光滑度做不同的技术处理,增减其对物体的摩擦系数,调整至安全滑速的工艺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多功能救逃生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循环设置:中心进风管设在主塔体中心,主流风机设在中心管上、下两端,通过上、下进新风口和中心管出新风口,将新风送入塔内,然后由排烟窗排出,形成空气循环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多功能救逃生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塔桶结构:其结构为不锈钢板双层中空夹石棉防火材,以每层楼体为一组件体,分层插接对焊组装结构。
CN201410013487.7A 2014-01-13 2014-01-13 高楼多功能救逃生塔 Active CN1037266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13487.7A CN103726637B (zh) 2014-01-13 2014-01-13 高楼多功能救逃生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13487.7A CN103726637B (zh) 2014-01-13 2014-01-13 高楼多功能救逃生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26637A CN103726637A (zh) 2014-04-16
CN103726637B true CN103726637B (zh) 2016-02-03

Family

ID=50450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13487.7A Active CN103726637B (zh) 2014-01-13 2014-01-13 高楼多功能救逃生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266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77739B (zh) * 2014-11-22 2017-04-12 杨富云 用于高层消防、救生和外墙装修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4623848A (zh) * 2015-01-26 2015-05-20 宁建峰 一种超高层建筑楼群公共安全保障设施
CN107497063A (zh) * 2017-09-25 2017-12-22 孙兆远 楼内防火逃生通气道
CN109663232A (zh) * 2019-01-15 2019-04-23 傅俊祥 高层建筑安全快速逃生系统
CN112211373B (zh) * 2019-07-10 2022-04-05 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站滑杆竖井防护系统
CN114470543B (zh) * 2022-01-04 2023-04-21 阜阳舟乾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自发电式高层建筑安全防火逃生装置
CN114613092B (zh) * 2022-03-03 2024-02-20 河南城建学院 用于防火的楼宇智能化节能环境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17966929B (zh) * 2024-03-27 2024-05-28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一种幼儿园专用的消防逃生墙体结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92200Y (zh) * 2002-12-26 2003-12-17 杨长利 高楼逃生装置
CN201862162U (zh) * 2010-11-20 2011-06-15 朱延红 一种螺旋式高层楼房逃生通道
CN202020803U (zh) * 2011-04-02 2011-11-02 刘畅 伸缩式高层楼房应急逃生装置
CN203729548U (zh) * 2014-01-13 2014-07-23 孙建军 高楼多功能救逃生塔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81613A (ko) * 2012-01-09 2013-07-17 민경준 비상탈출 미끄럼틀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92200Y (zh) * 2002-12-26 2003-12-17 杨长利 高楼逃生装置
CN201862162U (zh) * 2010-11-20 2011-06-15 朱延红 一种螺旋式高层楼房逃生通道
CN202020803U (zh) * 2011-04-02 2011-11-02 刘畅 伸缩式高层楼房应急逃生装置
CN203729548U (zh) * 2014-01-13 2014-07-23 孙建军 高楼多功能救逃生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26637A (zh) 201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26637B (zh) 高楼多功能救逃生塔
KR101412211B1 (ko) 공동주택의 피난 기능을 개선한 건축용 안전 난간
CN108273204B (zh) 一种高楼逃生结构
CN110787381B (zh) 一种高层建筑无障碍逃生系统
CN203729548U (zh) 高楼多功能救逃生塔
CN1672749A (zh) 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
CN102021984B (zh) 防火安全消防梯道
KR101093039B1 (ko) 건축물의 비상대피용 발코니 구조
CN104278851A (zh) 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
US4035970A (en) Prefabricated modular helical escape structure for multiple story buildings
CN209154929U (zh) 一种庇佑仓以及壁掛式滑道火灾逃生装置
CN207286462U (zh) 一种楼内防火逃生通气道
CN212053924U (zh) 一种建筑单元及包含该建筑单元的汽车上楼的中高层住宅
CN212104505U (zh) 一种地下室防排烟楼梯间
CN207934390U (zh) 逃生通道及楼房
CN106978932A (zh) 一种防灾逃生间
CN102174862B (zh) 楼房防火逃生通道
US3754621A (en) Fire escape apparatus
CN202810032U (zh) 逆烟楼梯
CN202788028U (zh) 高层建筑避难逃生疏散专用通道系统
CN208533695U (zh) 一种建筑消防逃生防盗系统
CN205586369U (zh) 一种多通道高楼速降救生梯
CN204081552U (zh) 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
CN219431215U (zh) 一种安全消防楼梯
CN211201735U (zh) 折叠式消防云梯系统和消防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