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81552U - 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 - Google Patents

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81552U
CN204081552U CN201420593411.1U CN201420593411U CN204081552U CN 204081552 U CN204081552 U CN 204081552U CN 201420593411 U CN201420593411 U CN 201420593411U CN 204081552 U CN204081552 U CN 2040815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scaping
passway
building
structure trunk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9341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伏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59341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815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815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8155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涉及建筑领域,包括建筑物本体以及逃生通道,逃生通道设置于建筑物本体的外墙体,逃生通道包括主构造柱、爬梯、通道侧壁以及多个防火门,通道侧壁与主构造柱连接并围成供使用者上下的柱状通道,爬梯设置于柱状通道内并固定于主构造柱,防火门设置于通道侧壁,建筑物本体设置有与防火门配合的逃生口,通过防火门与逃生口配合,建筑物本体逃生通道连通,逃生通道的底端设置有逃生通道门。逃生通道提供了一条独立于建筑物本体的逃生路线,而且火势不容易蔓延到逃生通道。如果发生火灾,逃生人员可以进入逃生通道,并通过逃生通道迅速撤离,同时救援人员也可以由逃生通道进入建筑物本体展开援救工作。

Description

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建筑物的逃生通道为之字形楼梯,设置于建筑物内部。在发生火灾时,人们通常被困于室内,无法顺利地进入楼梯,甚至楼梯也由于火势的蔓延成为火道而不能作为人员撤离的通道,同时救援人员也无法由楼梯进入建筑物提供救援。因此,采用这种结构的建筑物不利于火灾发生时的逃生和援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以改善目前发生火灾时,建筑物由于没有专门的逃生通道而导致逃生和救援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一种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所述建筑物包括建筑物本体以及逃生通道,所述逃生通道设置于所述建筑物本体的外墙体,
所述逃生通道包括主构造柱、爬梯、通道侧壁以及多个防火门,所述通道侧壁与主构造柱连接并围成供使用者上下的柱状通道,所述主构造柱与所述建筑物本体的外墙体连接,所述爬梯设置于所述柱状通道内并固定于所述主构造柱,所述防火门设置于所述通道侧壁,
所述建筑物本体设置有与所述防火门配合的逃生口,通过所述防火门与所述逃生口配合,所述建筑物本体与所述逃生通道连通,所述逃生通道的底端设置有逃生通道门。
进一步地,所述爬梯由多个弯曲的钢筋组成,所述钢筋按照相等的间距锚入所述主构造柱。由钢筋组成的爬梯非常坚固,每一根钢筋相互独立,即使某一根损坏了,也不会影响爬梯的整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主构造柱的横截面为矩形或者T形。主构造柱的形状根据逃生通道安装位置的建筑物本体形状来确定,以确保逃生通道能够与建筑物本体的外墙体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柱状通道的水平横截面为矩形,所述防火门设置于所述通道侧壁与所述主构造柱连接的侧面,所述通道侧壁对应于所述建筑物本体的每一层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防火门,所述逃生通道还包括多个连接通道,所述逃生口与所述防火门通过所述连接通道连接。
当建筑物本体的外墙体是平的时,通道侧壁无法与建筑物本体的外墙体贴合,通道连接可以使逃生人员更为方便地从逃生口进入防火门。
进一步地,所述建筑物本体设置有凸起部或凹陷部,所述柱状通道的形状与所述凸起部或凹陷部的形状匹配,所述逃生口设置于所述凸起部或凹陷部,
所述防火门设置于所述通道侧壁对应于所述逃生口的位置,所述通道侧壁对应于所述建筑物本体的每一层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防火门,所述逃生口与所述防火门直接连接。
建筑物本体设置有凸起部或凹陷部时,通道侧壁与凸起部或凹陷部的外墙体贴合,逃生口设置于凸起部或凹陷部,这样逃生人员就可以通过逃生口和防火门直接进入逃生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逃生口设置有能向所述建筑物本体方向打开的栏杆。在没有发生火灾时,栏杆可以防止无关人员(如小孩)进入逃生通道,以免发生危险。
进一步地,所述通道侧壁还包括两个副构造柱以及连接所述两个副构造柱的多跟连梁。副构造柱和连梁的设置,使得逃生通道的结构更为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逃生通道还包括缓降器,所述缓降器固定于所述逃生通道内。缓降器可以使逃生人员更迅速地沿爬梯下行,同时对逃生人员起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通道侧壁设置有铝合金百叶。铝合金百叶上有空隙,使得逃生通道内的空气保持新鲜,不会在火灾发生时出现氧气浓度降低的情况,同时为逃生通道内的逃生人员提供了向外观察的视野。
进一步地,所述逃生通道还包括护栏,所述护栏设置于所述柱状通道内对应铝合金百叶的位置。由于铝合金百叶的容易损坏,护栏对逃生人员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包括了设置在建筑物本体外侧的逃生通道,为建筑物增加了一条专门用于火灾逃生的路线。在发生火灾时,火势蔓延到逃生通道非常困难,由于防火门的保护,发生火灾的楼层的火势不会阻碍以上楼层的逃生人员进入逃生通道,同时逃生通道的设置也不影响建筑物本体的外观和内部结构。逃生通道的形状与建筑物本体的形状相配合,并且逃生通道与建筑物本体的内部连通,逃生人员可以迅速进入逃生通道,并通过逃生通道的底端设置的逃生通道门离开;救援人员也可以由逃生通道进入建筑物本体展开援救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的水平方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的竖直方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的水平方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的竖直方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的水平方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的水平方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的竖直方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的水平方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的竖直方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给出的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目前常见的逃生通道设置于建筑物内部。发明人经过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发生火灾时,人们通常被困于室内,无法顺利地进入楼梯,甚至楼梯也由于火势的蔓延成为火道而不能作为人员撤离的通道,同时救援人员也无法由楼梯进入建筑物提供救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逃生通道设置于建筑物本体的外部,提供了一条独立于建筑物本体的逃生路线,而且火势不容易蔓延到逃生通道。如果发生火灾,逃生人员可以进入逃生通道,并通过逃生通道迅速撤离,同时救援人员也可以由逃生通道进入建筑物本体展开援救工作。
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包括建筑物本体101以及逃生通道,逃生通道设置于建筑物本体101的外墙体。
逃生通道包括主构造柱102、爬梯103、通道侧壁104以及多个防火门105,通道侧壁104与主构造柱102连接并围成供使用者上下的柱状通道,主构造柱102与建筑物本体101的外墙体连接,爬梯103设置于柱状通道内并固定于主构造柱102,防火门105设置于通道侧壁。
建筑物本体101设置有与防火门105配合的逃生口106,通过防火门105与逃生口106配合,建筑物本体101与逃生通道连通,逃生通道的底端设置有逃生通道门107。
为了使爬梯103得结构更稳固,爬梯103由多个弯曲的钢筋组成,钢筋按照相等的间距锚入主构造柱102。由钢筋组成的爬梯103非常坚固,每一根钢筋相互独立,即使某一根损坏了,也不会影响爬梯103的整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建筑物本体101的外墙体是平的,为了确保逃生通道能够与建筑物本体101的外墙体贴合,主构造柱102的横截面为矩形,柱状通道的水平横截面为矩形。
防火门105设置于通道侧壁104与主构造柱102连接的侧面,通道侧壁104对应于建筑物本体101的每一层的位置设置有两个防火门105,逃生通道还包括多个连接通道108,逃生口106与防火门105通过连接通道108连接。
实施时,建筑物本体101中的逃生人员通过逃生口106进入连接通道108,到达连接通道108另一端的后打开防火门105进入逃生通道,并沿固定于主构造柱102的爬梯103向下爬,到达逃生通道底端后,通过逃生通道门107离开建筑物。外部的救援人员通过逃生通道门107进入逃生通道,沿爬梯103向上爬,再通过不同的楼层的防火门105进入对应的连接通道108,再由连接通道108通过逃生口106进入建筑物本体101内部。
参阅图4-6,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包括建筑物本体101以及逃生通道,逃生通道设置于建筑物本体101的外墙体。
逃生通道包括主构造柱102、爬梯103、通道侧壁104以及多个防火门105,通道侧壁104与主构造柱102连接并围成供使用者上下的柱状通道,主构造柱102与建筑物本体101的外墙体连接,爬梯103设置于柱状通道内并固定于主构造柱102,防火门105设置于通道侧壁。
建筑物本体101设置有与防火门105配合的逃生口106,通过防火门105与逃生口106配合,建筑物本体101与逃生通道连通,逃生通道的底端设置有逃生通道门107。
为了使爬梯103得结构更稳固,爬梯103由多个弯曲的钢筋组成,钢筋按照相等的间距锚入主构造柱102。由钢筋组成的爬梯103非常坚固,每一根钢筋相互独立,即使某一根损坏了,也不会影响爬梯103的整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建筑物本体101设置有凸起部109,凸起部109为建筑物本体101的阳台,为了确保逃生通道能够与建筑物本体101的外墙体贴合,主构造柱102的横截面为矩形,柱状通道的水平横截面为与凸起部109匹配的形状。
逃生口106设置于凸起部109,防火门105设置于通道侧壁104对应于逃生口106的位置,通道侧壁104对应于建筑物本体101的每一层的位置设置有两个防火门105,逃生口106与防火门105直接连接。
实施时,建筑物本体101中的逃生人员通过逃生口106与防火门105直接进入逃生通道,并沿固定于主构造柱102的爬梯103向下爬,到达逃生通道底端后,通过逃生通道门107离开建筑物。外部的救援人员通过逃生通道门107进入逃生通道,沿爬梯103向上爬,再通过不同的楼层的防火门105与逃生口106进入凸起部109,再由凸起部109进入建筑物本体101内部。
参阅图7-8,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包括建筑物本体101以及逃生通道,逃生通道设置于建筑物本体101的外墙体。
逃生通道包括主构造柱102、爬梯103、通道侧壁104以及多个防火门105,通道侧壁104与主构造柱102连接并围成供使用者上下的柱状通道,主构造柱102与建筑物本体101的外墙体连接,爬梯103设置于柱状通道内并固定于主构造柱102,防火门105设置于通道侧壁。
建筑物本体101设置有与防火门105配合的逃生口106,通过防火门105与逃生口106配合,建筑物本体101与逃生通道连通,逃生通道的底端设置有逃生通道门107。
为了使爬梯103得结构更稳固,爬梯103由多个弯曲的钢筋组成,钢筋按照相等的间距锚入主构造柱102。由钢筋组成的爬梯103非常坚固,每一根钢筋相互独立,即使某一根损坏了,也不会影响爬梯103的整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建筑物本体101设置有凸起部109,为了确保逃生通道能够与建筑物本体101的外墙体贴合,主构造柱102的横截面为矩形,柱状通道的水平横截面为矩形。
逃生口106设置于凸起部109,防火门105设置于通道侧壁104对应于逃生口106的位置,通道侧壁104对应于建筑物本体101的每一层的位置设置有一个防火门105,逃生口106与防火门105直接连接。
实施时,建筑物本体101中的逃生人员通过逃生口106与防火门105直接进入逃生通道,并沿固定于主构造柱102的爬梯103向下爬,到达逃生通道底端后,通过逃生通道门107离开建筑物。外部的救援人员通过逃生通道门107进入逃生通道,沿爬梯103向上爬,再通过不同的楼层的防火门105与逃生口106进入凸起部109,再由凸起部109进入建筑物本体101内部。
参阅图9-11,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包括建筑物本体101以及逃生通道,逃生通道设置于建筑物本体101的外墙体。
逃生通道包括主构造柱102、爬梯103、通道侧壁104以及多个防火门105,通道侧壁104与主构造柱102连接并围成供使用者上下的柱状通道,主构造柱102与建筑物本体101的外墙体连接,爬梯103设置于柱状通道内并固定于主构造柱102,防火门105设置于通道侧壁。
建筑物本体101设置有与防火门105配合的逃生口106,通过防火门105与逃生口106配合,建筑物本体101与逃生通道连通,逃生通道的底端设置有逃生通道门107。
为了使爬梯103得结构更稳固,爬梯103由多个弯曲的钢筋组成,钢筋按照相等的间距锚入主构造柱102。由钢筋组成的爬梯103非常坚固,每一根钢筋相互独立,即使某一根损坏了,也不会影响爬梯103的整体结构。
为了使逃生通道的结构更稳定,通道侧壁还包括两个副构造柱110以及连接两个副构造柱的多跟连梁111。
在本实施例中,建筑物本体101的外墙体是平的,为了确保逃生通道能够与建筑物本体101的外墙体贴合,主构造柱102的横截面为矩形,柱状通道的水平横截面为矩形。
防火门105设置于通道侧壁104与主构造柱102连接的侧面,通道侧壁104对应于建筑物本体101的每一层的位置设置有两个防火门105,逃生通道还包括多个连接通道108,逃生口106与防火门105通过连接通道108连接。
实施时,建筑物本体101中的逃生人员通过逃生口106进入连接通道108,到达连接通道108另一端的后打开防火门105进入逃生通道,并沿固定于主构造柱102的爬梯103向下爬,到达逃生通道底端后,通过逃生通道门107离开建筑物。外部的救援人员通过逃生通道门107进入逃生通道,沿爬梯103向上爬,再通过不同的楼层的防火门105进入对应的连接通道108,再由连接通道108通过逃生口106进入建筑物本体101内部。
参阅图12-14,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包括建筑物本体101以及逃生通道,逃生通道设置于建筑物本体101的外墙体。
逃生通道包括主构造柱102、爬梯103、通道侧壁104以及多个防火门105,通道侧壁104与主构造柱102连接并围成供使用者上下的柱状通道,主构造柱102与建筑物本体101的外墙体连接,爬梯103设置于柱状通道内并固定于主构造柱102,防火门105设置于通道侧壁。
建筑物本体101设置有与防火门105配合的逃生口106,通过防火门105与逃生口106配合,建筑物本体101与逃生通道连通,逃生通道的底端设置有逃生通道门107。
为了使爬梯103得结构更稳固,爬梯103由多个弯曲的钢筋组成,钢筋按照相等的间距锚入主构造柱102。由钢筋组成的爬梯103非常坚固,每一根钢筋相互独立,即使某一根损坏了,也不会影响爬梯的整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建筑物本体101设置有凹陷部112,为了确保逃生通道能够与建筑物本体101的外墙体贴合,主构造柱102的横截面为T形,柱状通道的水平横截面为与凹陷部112匹配的形状。
逃生口106设置于凹陷部112,防火门105设置于通道侧壁104对应于逃生口106的位置,通道侧壁104对应于建筑物本体101的每一层的位置设置有两个防火门105,逃生口106与防火门105直接连接。
为了防止在没有发生火灾时,无关人员(如小孩)进入逃生通道,发生危险,逃生口106设置有栏杆113,栏杆113能向建筑物本体101方向打开。
为了使得逃生通道内的空气保持新鲜,不会在火灾发生时出现氧气浓度降低的情况,通道侧壁104设置有铝合金百叶114,铝合金百叶114能为逃生通道内的逃生人员提供了向外观察的视野。
由于铝合金百叶的容易损坏,逃生通道还包括护栏115,护栏115设置于柱状通道内对应铝合金百叶114的位置,护栏对逃生人员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为了使逃生人员更迅速地沿爬梯103下行,逃生通道还包括缓降器116,缓降器116固定于所述逃生通道内。缓降器116同时对逃生人员起保护作用。
逃生通道门107的顶部设置有遮雨棚117,遮雨棚117可以防止逃生通道门107遭受雨水的腐蚀。
实施时,建筑物本体101中的逃生人员进入凹陷部112,打开栏杆113,通过逃生口106与防火门105直接进入逃生通道,并使用缓降器116沿固定于主构造柱102的爬梯103向下滑行,到达逃生通道底端后,通过逃生通道门107离开建筑物。外部的救援人员通过逃生通道门107进入逃生通道,沿爬梯103向上爬,再通过不同的楼层的防火门105与逃生口106进入凹陷部112,再由凹陷部112进入建筑物本体101内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包括了设置在建筑物本体外侧的逃生通道,为建筑物增加了一条专门用于火灾逃生的路线。在发生火灾时,由于逃生通道与建筑物本体连接的位置多属于不利于火势蔓延的位置,火势蔓延到逃生通道非常困难;由于防火门的保护,发生火灾的楼层的火势不会阻碍以上楼层的逃生人员进入逃生通道;逃生通道的形状与建筑物本体的形状相配合,同时逃生通道的设置不影响建筑物本体的外观和内部结构;并且逃生通道与建筑物本体的内部连接距离短,甚至直接连通,逃生人员可以迅速进入逃生通道,并通过逃生通道的底端设置的逃生通道门离开;逃生通道内设置的缓降器在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使得逃生人员能更迅速的逃离建筑物;救援人员也可以由逃生通道进入建筑物本体展开援救工作。
由于建筑物的层数通常非常多,如果全部画出,在附图中不便清楚的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故而在以上的多个实施例附图中,所提供的建筑物层数的四层,这里建筑物的层数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具有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特征的有其他层数的建筑物也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给出的启示,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包括建筑物本体以及逃生通道,所述逃生通道设置于所述建筑物本体的外墙体,
所述逃生通道包括主构造柱、爬梯、通道侧壁以及多个防火门,所述通道侧壁与主构造柱连接并围成供使用者上下的柱状通道,所述主构造柱与所述建筑物本体的外墙体连接,所述爬梯设置于所述柱状通道内并固定于所述主构造柱,所述防火门设置于所述通道侧壁,
所述建筑物本体设置有与所述防火门配合的逃生口,通过所述防火门与所述逃生口配合,所述建筑物本体与所述逃生通道连通,所述逃生通道的底端设置有逃生通道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由多个弯曲的钢筋组成,所述钢筋按照相等的间距锚入所述主构造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构造柱的横截面为矩形或者T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通道的水平横截面为矩形,所述防火门设置于所述通道侧壁与所述主构造柱连接的侧面,所述通道侧壁对应于所述建筑物本体的每一层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防火门,所述逃生通道还包括多个连接通道,所述逃生口与所述防火门通过所述连接通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本体设置有凸起部或凹陷部,所述柱状通道的形状与所述凸起部或凹陷部的形状匹配,所述逃生口设置于所述凸起部或凹陷部,
所述防火门设置于所述通道侧壁对应于所述逃生口的位置,所述通道侧壁对应于所述建筑物本体的每一层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防火门,所述逃生口与所述防火门直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口设置有能向所述建筑物本体方向打开的栏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侧壁还包括两个副构造柱以及连接所述两个副构造柱的多跟连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通道还包括缓降器,所述缓降器固定于所述逃生通道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侧壁设置有铝合金百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通道还包括护栏,所述护栏设置于所述柱状通道内对应铝合金百叶的位置。
CN201420593411.1U 2014-10-14 2014-10-14 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815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93411.1U CN204081552U (zh) 2014-10-14 2014-10-14 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93411.1U CN204081552U (zh) 2014-10-14 2014-10-14 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81552U true CN204081552U (zh) 2015-01-07

Family

ID=52174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9341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81552U (zh) 2014-10-14 2014-10-14 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815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8851A (zh) * 2014-10-14 2015-01-14 朱伏兵 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8851A (zh) * 2014-10-14 2015-01-14 朱伏兵 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78851A (zh) 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
CN202215035U (zh) 楼房防火救生间
CN103726637A (zh) 高楼多功能救逃生塔
CN204081552U (zh) 设置有逃生通道的建筑物
CN203097702U (zh) 一种安全爬梯
CN204591045U (zh) 一种防火逃生窗
CN104274918A (zh) 转台式滑杆应急逃生通道
CN206220842U (zh) 一种建筑爬梯
CN207988562U (zh) 一种消防电梯楼层
CN101555724B (zh) 一种高层建筑安全疏散剪刀梯的改进方法及其结构
CN102021984A (zh) 防火安全消防梯道
CN206621673U (zh) 用于临时建筑的定型化逃生装置
CN204447019U (zh) 逃生滑道
CN206290131U (zh) 一种齿条结构的高层推拉窗限位锁
CN203729548U (zh) 高楼多功能救逃生塔
CN106978932A (zh) 一种防灾逃生间
CN206308932U (zh) 一种可折叠埋入式阳台栏杆
CN205586369U (zh) 一种多通道高楼速降救生梯
CN106869423A (zh) 具备多通道攀爬逃生功能的户外消防梯
CN102174862B (zh) 楼房防火逃生通道
CN207412533U (zh) 一种带消防逃生滑道的楼房建筑
CN206636073U (zh) 具备多通道攀爬逃生功能的户外消防梯
CN206571339U (zh) 消防救援专用门窗
CN208363695U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安全防火通道
WO2011133230A3 (en) High-rise building fire fighting portable shaft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Termination date: 2019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