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18640B - 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 及控制设备、转发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 及控制设备、转发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18640B
CN103718640B CN201280001336.9A CN201280001336A CN103718640B CN 103718640 B CN103718640 B CN 103718640B CN 201280001336 A CN201280001336 A CN 201280001336A CN 103718640 B CN103718640 B CN 1037186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ocol
point
parameter
forwarding uni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13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18640A (zh
Inventor
谭仕勇
倪慧
蔡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186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86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186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86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及控制设备、转发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控制设备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转发设备并将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向转发设备下发;控制设备接收到来自转发设备上传的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而得到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通道。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使得在网关的控制和转发解耦的情况下,转发设备和控制设备可以配合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

Description

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及控制设备、转发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及控制设备、转发设备。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演进网络架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演进网络架构包括:UE(用户设备)、GERAN(全球移动通信网/全球移动通信网演进增强数据速率)、UTRAN(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SGSN(服务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支持节点)、MME(移动性管理实体)、HSS(归属用户服务器)、S-GW(服务网关)、P-SW(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分组数据网络)。
UE可以通过无线空口接入E-UTRAN后,附着到MME上,MME从HSS服务器获取用户的签约数据和鉴权信息,完成对UE进行鉴权。鉴权完成后,可由用户设备或者MME发起建立用于传输用户数据的承载的过程。在该过程中,MME通知S-GW为用户建立承载,在通知消息中携带P-GW的地址和用户所在的E-UTRAN网元的地址信息。S-GW为用户建立从E-UTRAN到P-GW的用于传输用户数据的承载。P-GW将来自外部PDN的下行数据通过承载转发给UE,并将来自UE的上行数据转发给相应的PDN。
同样,UE也可以通过UTRAN/GERAN和SGSN接入到移动网络,并且可以通过UTRAN/GERAN和SGSN建立和S-GW之间的GTP隧道。UTRAN也可以通过Direct Tunnel方式建立直接连接S-GW的GTP隧道。
在演进网络架构中,MME只需要处理控制面信令,S-GW和P-GW主要负责转发用户面数据。S-GW和P-GW可以合并为一个网元,一般统称为网关。网关仍然需要保留有大量的对外的信令接口,大量对外的信令接口会带来大量的接口信令,采用专用硬件平台的网关信令处理性能不强,容易成为瓶颈。网关为了能处理大量的接口信令,势必要专用硬件平台的基础上增加大量的通用计算处理器芯片等硬件,使得网关设备的硬件平台非常复杂,成本过高,不利于移动分组数据网络的推广和部署。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及转发设备、控制设备,使得转发设备和控制设备可以配合完成PPP、L2TP等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包括:控制设备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转发设备并将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向转发设备下发;控制设备接收到来自转发设备上传的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而得到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通道。
其中,控制设备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转发设备并将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向所述转发设备下发的步骤之前,包括:在用户设备附着于移动通信网络后,控制设备接收来自用户设备发起的建立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请求,建立与用户设备间的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同时从鉴权授权和计费服务器获取签约信息;控制设备根据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签约信息或者其自身的配置信息判断得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
其中,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点对点协议接入;控制设备将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向所述转发设备下发的步骤具体为:控制设备将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向转发设备下发;控制设备接收到来自所述转发设备上传的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而得到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通道的步骤具体为:控制设备接收到来自转发设备根据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和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用户设备间的点对点协议协商后而上报的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转发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其中,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IP地址、点对点协议鉴权方式、点对点协议鉴权参数以及点对点协议心跳周期;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最大接收单元、点对点协议报文头中的协议域是进行压缩、点对点协议报文头中的地址域和控制域是否进行压缩以及IP报文是否进行压缩。
其中,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点对点协议续传;控制设备接收到来自转发设备上传的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而得到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通道的步骤具体为:控制设备接收到来自转发设备根据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建立转发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且转发设备根据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和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提供层二隧道协议接入集中器功能,使得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能够利用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完成点对点协议协商并上报的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
其中,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点对点协议再生;控制设备接收到来自转发设备上传的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而得到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通道的步骤具体为:控制设备接收到转发设备根据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间的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建立转发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间的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使得转发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利用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并根据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和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完成点对点协议协商流程并上报的协商结果,其中,转发设备根据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和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提供层二隧道协议接入集中器功能,建立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
其中,第一点到点协议协商参数以及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为所述控制设备下发至转发设备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
其中,第一点到点协议协商参数为所述控制设备下发至转发设备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所述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为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协商参数。
其中,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包括: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地址或地址列表、层二隧道协议鉴权方式、层二隧道协议鉴权地址以及层二隧道协议心跳周期;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IP地址、点对点协议鉴权方式、点对点协议鉴权参数以及点对点协议心跳周期;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参数包括:最大接收单元、点对点协议报文头中的协议域是进行压缩、点对点协议报文头中的地址域和控制域是否进行压缩以及IP报文是否进行压缩。。
其中,方法进一步包括:控制设备接收到来自转发设备上传的数据通道释放信息,并发起分组协议数据上文下释放流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包括:转发设备接收到来自控制设备下发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以及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转发设备根据指示并结合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协商,并上报协商结果至控制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其中,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为点对点协议接入;转发设备接收到来自控制设备下发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的具体步骤为:转发设备接收到来自控制设备下发的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转发设备根据所述指示并结合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协商,并上报协商结果至控制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的具体步骤为:转发设备根据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和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用户设备间的点对点协议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上报至控制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转发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其中,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IP地址、点对点协议鉴权方式、点对点协议鉴权参数以及点对点协议心跳周期;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最大接收模块、点对点协议报文头中的协议域是否进行压缩、点对点协议报文中地址域和控制域是否进行压缩以及IP报文是否进行压缩。
其中,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点对点协议续传;转发设备根据所述指示并结合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协商,并上报协商结果至控制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的具体步骤为:转发设备根据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建立转发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且转发设备根据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以及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提供层二隧道协议接入集中器功能,使得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能够利用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完成点对点协议协商,并上报协商结果至控制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
其中,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点对点协议再生;转发设备根据所述指示并结合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协商,并上报协商结果至控制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的具体步骤为:转发设备根据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间的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建立转发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使得转发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利用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并根据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和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完成点对点协议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上报至控制设备,并且转发设备根据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以及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提供层二隧道协议接入集中器功能,建立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
其中,第一点到点协议协商参数以及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为所述转发设备接收来自到控制设备下发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
其中,第一点到点协议协商参数为转发设备接收到控制设备下发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为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协商参数。
其中,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IP地址、点对点协议鉴权方式、点对点协议鉴权参数以及点对点协议心跳周期;层二隧道协商参数包括: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地址或地址列表、层二隧道协议鉴权方式、层二隧道协议鉴权地址以及层二隧道协议心跳周期;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最大接收模块、点对点协议报文头中的协议域是否进行压缩、点对点协议报文中地址域和控制域是否进行压缩以及IP报文是否进行压缩。
其中,方法进一步包括:转发设备检测数据通道中的数据通道释放信息,并将数据通道释放信息上报至控制设备,由控制设备完成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释放流程。
其中,数据通道释放信息包括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中的层二隧道协议心跳异常信息、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发起的层二隧道协议会话终结流程信息、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发起的层二隧道协议终结流程信息、点对点协议数据通道中的心跳异常信息或者用户设备发起的链路控制协议终结流程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包括:控制设备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处理方式获取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并指示转发设备透传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报文至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其中,控制设备获得获取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在用户设备附着于移动通信网络后,控制设备接收用户设备发起的建立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请求,建立与用户设备间的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同时从鉴权授权和计费服务器获取签约信息;控制设备根据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签约信息或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判断得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
其中,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点对点协议接入;控制设备根据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的具体步骤为:控制设备根据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和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用户设备间的点对点协议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转发设备与用户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其中,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为控制设备从转发设备获取得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IP地址、点对点协议鉴权方式、点对点协议鉴权参数以及点对点协议心跳周期;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为控制设备从签约信息、网关本地配置或动态主机设置协议服务器获取得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最大接收模块、点对点协议报文头中的协议域是否进行压缩、点对点协议报文中地址域和控制域是否进行压缩以及IP报文是否进行压缩。
其中,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点对点协议续传;控制设备根据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的具体步骤为:控制设备根据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转发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使得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能够利用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完成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点对点协议协商,建立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
其中,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点对点协议再生;控制设备根据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的具体步骤为:控制设备根据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转发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使得控制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利用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并根据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以及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完成点对点协议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
其中,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为控制设备从转发设备获取得到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和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为控制设备从网关本地配置、签约信息或者动态主机设置协议服务器中获取到的协商参数。
其中,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为控制设备从转发设备获取得到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和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为控制设备从网关本地配置、签约信息或者动态主机设置协议服务器中获取到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
其中,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包括: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地址或地址列表、层二隧道协议鉴权方式、层二隧道协议鉴权地址以及层二隧道协议心跳周期;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IP地址、点对点协议鉴权方式、点对点协议鉴权参数以及点对点协议心跳周期;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最大接收模块、点对点协议报文头中的协议域是否进行压缩、点对点协议报文中地址域和控制域是否进行压缩以及IP报文是否进行压缩。
其中,方法还包括:控制设备接收来自转发设备上传的数据通道释放信息;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数据通道释放信息,发起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释放流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包括:转发设备根据控制设备的指示透传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报文,并上传其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其中,指示为控制设备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而下发的指示;转发设备接收到来自控制设备下发的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而得到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其中,方法进一步包括:转发设备检测数据通道释放信息,并将数据通道释放信息上报至控制设备,由控制设备完成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释放流程。
其中,数据通道释放信息包括:点对点协议心跳异常信息或者层二隧道协议心跳异常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控制设备,包括:指示模块,用于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转发设备以及向所述转发设备下发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转发设备上传的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而得到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通道。
其中,控制设备进一步包括:建立获取模块,用于在用户设备附着于移动通信网络后,接收用户设备发起的建立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请求,建立与用户设备间的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同时从鉴权授权和计费服务器获取签约信息;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签约信息或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判断得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
其中,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点对点协议接入;指示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点对点协议接入指示转发设备以及向转发设备下发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转发设备根据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以及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用户设备间的点对点协议协商并上传的协商结果,建立转发设备与用户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其中,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IP地址、点对点协议鉴权方式、点对点协议鉴权参数以及点对点协议心跳周期;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最大接收模块、点对点协议报文头中的协议域是否进行压缩、点对点协议报文中地址域和控制域是否进行压缩以及IP报文是否进行压缩。
其中,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点对点协议续传;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转发设备根据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建立转发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且转发设备提供层二隧道协议接入集中器功能,使得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能够利用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完成点对点协议协商并上报的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
其中,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点对点协议再生;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转发设备根据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建立转发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间的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使得转发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利用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并根据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和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完成点对点协议协商并上报的协商结果,其中,转发设备提供层二隧道协议接入集中器功能,建立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
其中,第一点到点协议协商参数以及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为指示模块下发至转发设备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
其中,第一点到点协议协商参数为指示模块下发至转发设备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为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协商参数。
其中,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包括: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地址或地址列表、层二隧道协议鉴权方式、层二隧道协议鉴权地址以及层二隧道协议心跳周期;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IP地址、点对点协议鉴权方式、点对点协议鉴权参数以及点对点协议心跳周期;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参数包括:最大接收单元、点对点协议报文头中的协议域是进行压缩、点对点协议报文头中的地址域和控制域是否进行压缩以及IP报文是否进行压缩。
其中,控制设备进一步包括释放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转发设备上传的数据通道释放信息,并发起分组协议数据上文下释放流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控制设备,包括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用于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转发设备并将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向转发设备下发,并且接收来自转发设备上传的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而得到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通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转发设备,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控制设备下发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以及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协商模块,用于根据指示并结合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协商,并上报协商结果至控制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其中,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来自控制设备下发的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以及点对点协议接入指示;协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和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用户设备间的点对点协议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上报至控制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转发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其中,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IP地址、点对点协议鉴权方式、点对点协议鉴权参数以及点对点协议心跳周期;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最大接收模块、点对点协议报文头中的协议域是否进行压缩、点对点协议报文中地址域和控制域是否进行压缩以及IP报文是否进行压缩。
其中,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点对点协议续传;协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建立转发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其中,转发设备根据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以及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提供层二隧道协议接入集中器功能,使得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能够利用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完成点对点协议协商,并上报协商结果至控制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
其中,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点对点协议再生;协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间的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建立转发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备间的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使得转发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利用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并根据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和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完成点对点协议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上报至控制设备,其中,转发设备根据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以及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提供层二隧道协议接入集中器功能,建立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
其中,第一点到点协议协商参数以及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为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来自控件制面设备下发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
其中,第一点到点协议协商参数为接收模块接收到来自控制设备下发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为所述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协商参数。
其中,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IP地址、点对点协议鉴权方式、点对点协议鉴权参数以及点对点协议心跳周期;层二隧道协商参数包括: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地址或地址列表、层二隧道协议鉴权方式、层二隧道协议鉴权地址以及层二隧道协议心跳周期;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最大接收模块、点对点协议报文头中的协议域是否进行压缩、点对点协议报文中地址域和控制域是否进行压缩以及IP报文是否进行压缩。
其中,转发设备还包括释放信息上传模块,用于将检测到层二隧道协议心跳异常信息、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发起的层二隧道协议会话终结流程信息、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发起的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终结流程信息、点对点协议心跳异常信息或者用户设备发起的链路控制协议终结流程信息作为数据通道释放信息上传到控制设备,由控制设备发起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释放流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转发设备,包括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用于接收到来自控制设备下发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以及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并且设备根据所述指示并结合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协商,并上报协商结果至控制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控制设备,包括:指示获取模块,用于获得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并指示转发设备透传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报文至控制设备;协商模块,用于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其中,控制设备进一步包括:建立获取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起的建立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请求,建立与用户设备间的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同时从鉴权授权和计费服务器获取签约信息;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签约信息或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判断得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
其中,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点对点协议接入;协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和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用户设备间的点对点协议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转发设备与用户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其中,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为指示获取模块获取到的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为控制设备从签约信息、网关本地配置或动态主机设置协议服务器的获取到的协商参数;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IP地址、点对点协议鉴权方式、点对点协议鉴权参数以及点对点协议心跳周期;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最大接收模块、点对点协议报文头中的协议域是否进行压缩、点对点协议报文中地址域和控制域是否进行压缩以及IP报文是否进行压缩。
其中,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点对点协议续传;协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转发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使得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能够利用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完成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点对点协议协商,建立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
其中,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点对点协议再生;协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转发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使得控制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利用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并根据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以及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完成点对点协议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
其中,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和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为指示获取模块获得的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为控制设备从签约信息、网关本地配置或动态主机设置协议服务器获取到的协商参数。
其中,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为指示获取模块获得的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和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为控制设备从签约信息、网关本地配置或动态主机设置协议服务器获取到的协商参数。
其中,控制设备进一步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转发设备上传的数据通道释放信息;释放模块,用于根据数据通道释放信息,发起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释放流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控制设备,包括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用于获得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并指示所述转发设备透传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报文至控制设备,并且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转发设备,包括:透传模块,用于根据控制设备下发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透传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报文,并上传其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控制设备下发的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而得到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其中,转发设备进一步包括:释放信息上传模块,用于将检测到的数据通道释放信息上传至所述控制设备,由控制设备完成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释放流程。
其中,数据通道释放信息包括点对点协议心跳异常信息或者层二隧道协议心跳异常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转发设备,包括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用于根据控制设备的指示透传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报文,并上传其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其中,所述指示为控制设备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而下发的指示,并且接收到来自控制设备下发的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而得到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控制设备将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下发至转发设备,由转发设备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控制设备接收到转发设备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后上传的协商结果;或者,控制设备指示转发设备透传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报文至控制设备以及获取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控制设备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通过上述方式,使得在网关的控制和转发解耦的情况下,转发设备和控制设备可以配合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演进网络架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控制和转发解耦下的移动通信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第二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第三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第四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第五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第六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第七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第八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控制设备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控制设备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控制设备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控制设备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转发设备第一实施方施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转发设备第二实施方施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转发设备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转发设备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转发设备成完协商流程的协议处理流程图;
图20是本发明控制设备成完协商流程的协议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为让读者能更好地了解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内容,以下对在网关的控制和转发解耦下的移动网络结构进行简要说明。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一种控制和转发解耦下的移动网络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移动网络10包括RAN(无线接入网)11、SGSN(服务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支持节点)12以及网关13。网关13分为控制设备131和转发设备132,其中控制设备131用于处理对外的信令交互,转发设备132用于转发数据报文。用户设备15通过RAN附着于SGSN,从而使得用户设备15附着于移动网络10。当用户设备15需要使用高层业务时,则可向SGSN,进而向网关13发起请求,建立用户设备15与网关13或LNS(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14间的业务连接。同样的,SAE(System ArchitectureEvolution,系统架构演进)架构中的网关也可分为控制设备和转发设备,并且控制设备负责对外的信令交互,转发面负责转发数据报文。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控制设备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转发设备并将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向转发设备下发;
分组业务处理协议是一种数据传输规则,主要用于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网络或终端设备间建立数据传输通道,使得网络或终端设备间能相互传输数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包括PPP(Point-to-Point Protocol,点对点协议)、L2TP(Layer Two TunnellingProtocol,层二隧道协议)、GRE(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通用路由封装)等。网络或终端设备间要建立分组业务处理协议数据通道时,网络或终端设备间需要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进行协商,使得网络或终端设备间都能确定对方在发送数据时,如何封装数据,或者在接收数据时,如何解封数据包取得数据,网络或终端设备间方能传输数据,或者说,网络或终端设备间才能建立数据通道。
步骤102:控制设备接收到来自转发设备上传的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而得到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通道。
在网关的控制和转发解耦的情况下,控制设备负责处理对外的信令交互,转发设备负责转发数据报文,因此,转发设备完成协商后,需要把协商结果上报至控制设备,由控制设备进行管理。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将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下发至转发设备,并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转发设备,由转发设备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完成协商,控制设备接收到转发设备完成协商后上报的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通过上述方式,使得在网关的控制和转发解耦的情况下,控制设备和转发设备可以配合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第二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1:在用户设备附着于移动通信网络后,控制设备接收用户设备发起的建立PDP Context(Packet Data Netwok,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请求,建立与用户设备间的PDP Context,同时从AAA(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 Accounting,鉴权授权和计费)服务器获取签约信息;
PDP Context作为GTP(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TunnellingProtocol,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承载,一个GTP承载对应一条GTP隧道,GTP隧道是双向的,由两端设备的IP地址和TEID(TunnelEnd Identifier,GTP隧道端点标识)共同标识。用户设备发起建立PDPContext,寻找到相应的控制设备,建立数据通道,使得用户设备可以与外部网络进行通信,并且PDP Context中包括用户设备的ID等信息。AAA服务器保存着所有用户设备的签约信息,签约信息中包括允许用户设备的接入外网的分组业务协议的处理方式,允许用户设备的接入外网的分组业务协议的处理方式也可以通过网管等方式直接配置在控制设备上。
步骤S102:控制设备根据PDP Context、签约信息或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判断得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
步骤S103:控制设备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转发设备并将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向转发设备下发;
其中,分组业务处理协议是一种数据传输规则,主要用于在网络或终端设备间建立数据通道,使得网络或终端设备间能相互传输数据。网络或终端设备间要建立分组业务处理协议数据通道,则网络或终端设备间需要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进行协商,使网络或终端设备间都能确定对方如何处理数据。
步骤S104:控制设备接收到来自转发设备上传的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而得到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通道;
在网关的控制和转发解耦的情况下,控制设备负责处理对外的信令交互,转发设备负责转发数据报文,因此,转发设备完成协商后,需要把协商结果上报至控制设备,由控制设备进行管理。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可选为PPP、L2TP、GRE等。PPP的处理方式包括PPP接入、PPP续传、PPP再生等。
步骤S102可具体为:控制设备根据PDP Context、签约信息或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判断得到为PPP接入。步骤S103可具体为:控制设备根据PPP接入指示转发设备并将第一PPP协商参数向转发设备下发。
步骤S104可具体为:控制设备接收到来自转发设备根据第一PPP协商参数和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PPP协商参数完成与用户设备间的PPP协商后而上报的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转发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步骤S102又可具体为:控制设备根据PDP Context、签约信息或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判断得到为PPP续传。步骤S104又可具体为:控制设备接收到来自转发设备根据L2TP协商参数完成与LNS服务器间的L2TP协商,建立转发设备与LNS服务器间L2TP数据通道,且转发设备根据第一PPP协商参数与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PPP协商参数提供LAC功能,使得用户设备与LNS服务器间能够利用L2TP数据通道完成用户设备与LNS服务器间的PPP协商并且上报的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LNS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其中,转发设备根据第一PPP协商参数和第二PPP协商参数提供LAC功能包括:转发设备能够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PPP数据包并将该PPP数据包按照L2TP协议封装成L2TP数据包发往LNS服务器,并且转发设备能够接收来自的LNS服务器的L2TP数据包并将该L2TP数据包解封成PPP数据包发往用户设备。
步骤S102还可具体为:控制设备根据PDP Context、签约信息或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判断得到为PPP再生。步骤S104还可具体为:控制设备接收到转发设备根据L2TP协商参数完成与LNS服务器间的L2TP协商,建立转发设备与LNS服务器间的L2TP数据通道,使得转发设备与LNS服务器间利用L2TP数据通道并根据第一PPP协商参数和转发面自身配置的第二PPP协商参数完成PPP协商并且上报的协商结果,可选地,控制设备将PPP协商过程中获得的IP地址发送至用户设备,其中,转发设备根据第一PPP协商参数以及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PPP协商参数提供LAC功能,建立用户设备与LNS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其中,转发设备根据第一PPP协商参数以及第二PPP协商参数提供LAC功能包括:转发设备能够将接收到来自用户设备的IP数据包先按PPP协义将其封装成PPP数据包,再按照L2TP协议把PPP数据包封装成L2TP数据包并发往LNS服务器,并且转发设备又能够将接收到来自的LNS服务器的L2TP数据包按L2TP协议解封成PPP数据包,再PPP协议将PPP数据包解封成IP数据包并发往用户设备。
其中,第一PPP协商参数和第二PPP协商参数组成完整的PPP协商参数,并且第二PPP协商参数为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协商参数。第一PPP协商参数包括:IP地址、PPP鉴权方式、PPP鉴权参数、PPP心跳周期等。L2TP协商参数包括:LNS地址或地址列表、L2TP鉴权方式、L2TP鉴权参数以及L2TP心跳周期等。第二PPP协商参数包括:MRU(最大接收单元)、Protocol-Field-Compression(PPP报文头中的Protocol域是进行压缩)、Address-and-Control-Field-Compression(PPP报文头中的地址域和控制域是否进行压缩)、IP-Compression-Protocol(IP报文是否进行压缩)等。第一PPP协商参数和L2TP协商参数为控制设备从签约信息、网关本地配置或DHCP(动态主机设置协议)服务器中获取得到的协商参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PPP接入或PPP再生时,控制设备下发至转发设备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可为第一PPP协商参数和L2TP协商参数;其中,L2TP协商参数也可以通过网关直接配置于转发设备上,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PPP接入或PPP再生时,控制设备下发至转发设备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也可仅为第一PPP协商参数。
步骤S105:控制设备接收到的来自转发设备上传的数据通道释放信息,并发起PDPContext释放流程;
数据通道因出现意外故障,例如:用户设备重启等,使数据通道出现异常。出现异常的数据通道不能传输数据,也不能修复。对于异常的数据通道,数据通道两端的网络或终端设备需要释放数据通道,以回收资源。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转发设备可以通过检测数据通道中的心跳异常,例如:PPP心跳异常、L2TP心跳异常等,即能检测到数据通道中的链路故障,并把链路故障作为数据通道释放信息上报至控制设备。同样的,当数据通道使用完成,也需要把数据通道释放,以回收资源。其中,用户设备或LNS服务器都可以发起终结数据通道的流程,例如:用户设备发起的LCP终结流程、LNS服务器发起的L2TP会话终结流程、LNS服务器发起的L2TP隧道终结流程等,转发设备将接收到的终结的信息作为数据通道释放信息上报至控制设备,由控制设备发起PDPContext释放流程,以回收资源。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根据判断得到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转发设备,并将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下发至转发设备,由转发设备完成协商,控制设备接收转发设备上传的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通过上述方式,使得在网关的控制和转发解耦的情况下,控制设备和转发设备可以配合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
本发明又提供了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实施方式。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第三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转发设备接收到来自控制设备下发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以及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
其中,分组业务处理协议是一种数据传输规则,主要用于在网络或终端设备间建立数据通道。网络或者终端设备间要建立数据通道前,双方需要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进行协商,使得双方确定对方如何处理数据。
步骤202:转发设备根据指示并结合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协商,并上报协商结果至控制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在网关的控制和转发解耦的情况下,控制设备负责处理对外的信令交互,转发设备负责转发数据报文,因此,转发设备完成协商后,需要把协商结果上报至控制设备,由控制设备进行管理。
本发明实施方施中,转发设备接收到控制设备下发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以及分组数据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转发设备根据指示结合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上报至控制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通过上述方式,使得在网关的控制和转发解耦的情况下,转发设备和控制设备可以配合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第四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201:转发设备接收来自控制设备下发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以及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
其中,分组业务处理协议是一种数据传输规则,主要用于在网络或终端设备间建立数据通道。网络或者终端设备间要建立数据通道前,双方需要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进行协商,使得双方确定对方如何处理数据。
步骤S202:转发设备根据指示并结合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信息完成协商,并上报协商结果至控制设备,从而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在网关的控制和转发解耦的情况下,控制设备负责处理对外的信令交互,转发设备负责转发数据报文,因此,转发设备完成协商后,需要把协商结果上报至控制设备,由控制设备进行管理。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可选为PPP、L2TP、GRE等。分组业务协议的处理方式包括PPP接入、PPP续传、PPP再生等。
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PPP接入时,步骤S201可具体为:转发设备接收来自控制设备下发的第一PPP协商参数以及PPP接入指示;步骤S202可具体为:转发设备根据第一PPP协商参数和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PPP协商参数完成与用户设备间的PPP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上报至控制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转发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分组业务的处理方式为PPP续传时,步骤S202又可具体为:转发设备根据L2TP协商参数完成与LNS服务器间的L2TP协商,建立转发设备与LNS服务器间L2TP数据通道,且转发设备根据第一PPP协商参数和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PPP协商参数提供LAC功能,使得用户设备与LNS服务器间能够利用L2TP数据通道完成PPP协商,并上报协商结果至控制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LNS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其中,转发设备根据第一PPP协商参数和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PPP协商参数提供LAC功能包括:转发设备能够将接收到来自用户设备的PPP数据包按照L2TP协议封装成L2TP数据包并送往LNS服务器,并且转发设备又能够将接收到来自LNS服务器的L2TP数据包解封成PPP数据包并发往用户设备。
分组业务的处理方式为PPP续传时,步骤S202又可具体为:转发设备根据L2TP协商参数完成与LNS服务器间的L2TP协商,建立转发设备与LNS服务器间L2TP数据通道,使得转发设备与LNS服务器间利用L2TP数据通道并根据第一PPP协商参数和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PPP协商参数完成PPP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上报至控制设备,可选地,控制设备将PPP协商过程中获得的IP地址发送至用户设备,其中,转发设备根据第一PPP协商参数和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PPP协商参数提供LAC功能,建立用户设备与LNS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其中,转发设备根据第一PPP协商参数和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PPP协商参数提供LAC功能包括:转发设备能够将接收到来自用户设备的IP数据包先按PPP协义封装成PPP数据包,再按照L2TP协议把PPP数据包封装成L2TP数据包并发往LNS服务器,并且转发设备又能够将接收到来自LNS服务器的L2TP数据包解封成PPP数据包,再按PPP协议解封成IP数据包并发往用户设备。
其中,第一PPP协商参数和第二PPP协商参数组成完整的PPP协商参数,并且第二PPP协商参数为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协商参数。第一PPP协商参数包括:IP地址、PPP鉴权方式、PPP议鉴权参数、PPP心跳周期等。L2TP协商参数包括:LNS地址或地址列表、L2TP鉴权方式、L2TP鉴权地址以及L2TP心跳周期等。第二PPP协商参数包括:MRU、Protocol-Field-Compression、Address-and-Control-Field-Compression、IP-Compression-Protocol等。第一PPP协商参数和L2TP协商参数为控制设备从签约信息、网关本地配置或DHCP服务器中获取得到的协商参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PPP接入或PPP再生时,转发设备接收到来自控制设备下发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可为第一PPP协商参数和L2TP协商参数;其中,L2TP协商参数又可以通过网关直接配置于转发设备上,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PPP接入或PPP再生时,转发设备接收到来自控制设备下发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也可仅为第一PPP协商参数。
步骤S203:转发设备检测数据通道中的数据通道释放信息,并将数据通道释放信息上报至控制设备,由控制设备完成PDP Context释放流程;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数据通道释放信息包括PPP心跳异常信息、用户设备发起的LCP终结流程信息、数据通道中的L2TP心跳异常信息、LNS发起的L2TP会话终结流程信息或者LNS发起的L2TP隧道终结流程信息等。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转发设备接收到控制设备下发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以及分组数据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转发设备根据指示结合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上报至控制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通过上述方式,使得在网关的控制和转发解耦的情况下,控制设备和转发设备可以配合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
本发明又提供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实施方式。请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第五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01:控制设备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获取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同时指示转发设备透传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报文至控制设备;
在网关的控制和转发的解耦架构下,控制设备主要负责对外信令的交互,通过指示转发设备透传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报文至控制设备,使得控制设备具备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的能力。其中,分组业务处理协议是一种数据传输规则,主要用于在网络或终端设备间建立数据通道。网络或者终端设备间要建立数据通道前,双方需要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进行协商,使得双方确定对方如何处理数据。
步骤302:控制设备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转发设备负责转发数据报文,控制设备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后,需要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后续由转发设备负责转发分组业务处理协议数据报文的工作。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指示转发设备透传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报文至控制设备,并获取得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控制设备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通过上述方式,使得在网关的控制和转发解耦的情况下,控制设备与转发设备可以配合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
请参阅图8,图8本发明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第六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301:在用户设备附着于移动通信网络后,控制设备接收用户设备发起的建立PDP Context请求,建立与用户设备间的PDP Context,同时AAA服务器中获取签约信息;
PDP Context包括APN等信息,AAA服务器中存储着用户设备的签约信息,签约信息包括允许用户设备接入外网的分组业务协议的处理方式,其中,允许用户设备接入外网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也可以通过网管等方式直接配置在控制设备上。
步骤S302:控制设备根据PDP Context、签约信息或其自身的配置信息判断得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
步骤S303:控制设备获取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并指示转发设备透传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报文至控制设备;
其中,分组业务处理协议是一种数据传输规则,主要用于在网络或终端设备间建立数据通道。网络或者终端设备间要建立数据通道前,双方需要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进行协商,使得双方确定对方如何处理数据。
步骤S304:控制设备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协商,并把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包括PPP、L2TP、GRE等,其中,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包括PPP接入、PPP续传、PPP再生等。
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PPP接入时,控制设备获取的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为第二PPP协商参数;步骤S302可具体为:控制设备根据PDPContext、签约信息或其自身的配置信息判断得到为PPP接入;步骤S304可具体为:控制设备根据第一PPP协商参数和第二PPP协商参数完成与用户设备间的PPP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转发设备与用户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PPP续传时,步骤S302又可具体为:控制设备根据PDP Context、签约信息或其配置信息判断得到为PPP续传;步骤S304又可具体为:控制设备根据L2TP协商参数完成与LNS服务器间的L2TP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转发设备与LNS服务器间的L2TP数据通道,使得用户设备与LNS服务器间能够利用L2TP数据通道完成用户设备与LNS服务器间的PPP协商,建立用户设备与LNS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其中,转发设备提供转发功能,例如:转发设备能够将接收到来自用户设备的PPP数据包按照L2TP协议封装成L2TP数据包并送往LNS服务器,同时转发设备又能够将接收到来自的LNS服务器的L2TP数据包解封成PPP数据包并发往用户设备。
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PPP再生时,步骤S302又可具体为:使控制设备根据PDP Context、签约信息或其自身的配置信息判断得到为PPP再生;步骤S304又可具体为:控制设备根据L2TP协商参数完成与LNS服务间的L2TP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转发设备与LNS服务器间的L2TP数据通道,使得控制设备与LNS服务器间利用L2TP数据通道并根据第一PPP协商参数和第二PPP协商参数完成PPP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可选地,控制设备将PPP协商过程中获得的IP地址发送至用户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LNS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其中,转发设备提供转发功能,例如:转发设备能够将接收到来自用户设备的IP数据包先按PPP协义封装成PPP数据包,再按照L2TP协议把PPP数据包封装成L2TP数据包并发往LNS服务器,同时转发设备又能够将接收到来自LNS服务器的L2TP数据包解封成PPP数据包,再按PPP协议解封成IP数据包并发往用户设备。
其中,第一PPP协商参数和第二PPP协商参数组成完整的PPP协商参数。第一PPP协商参数包括:IP地址、PPP鉴权方式、PPP议鉴权参数、PPP心跳周期等。第二PPP协商参数包括:MRU、Protocol-Field-Compression、Address-and-Control-Field-Compression、IP-Compression-Protocol等。L2TP协商参数包括:LNS地址或地址列表、L2TP鉴权方式、L2TP鉴权地址以及L2TP心跳周期等。第一PPP协商参数和L2TP协商参数由控制设备从签约信息、网关本地配置或DHCP服务器获取得的协商参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PPP接入或PPP再生时,控制设备获取到的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可为第二PPP协商参数,其中,L2TP协商参数又可以通过网关直接配置于转发设备,因此,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PPP接入或PPP再生时,控制设备获取得到的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也可为第二PPP协商参数以及L2TP协商参数。
步骤S305:控制设备接收来自转发设备上传的数据通道释放信息;
步骤S306:控制设备根据数据通道释放信息,发起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释放流程;
在网关的控制和转发解耦架构下,转发设备负责数据报文转发,控制设备负责对处信令的交互,因此,转发设备需要将检测到的数据通道释放信息上报至控制设备,由控制设备完成PDP Context释放流程,以回收资源。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数据通道释放信息包括通道中PPP心跳异常信息、用户设备发起的LCP终结流程信息、数据通道中的L2TP心跳异常信息、LNS发起的L2TP会话终结流程信息或者LNS发起的L2TP隧道终结流程信息。其中,PPP心跳异常信息或L2TP心跳异常信息的检测相关参数,例如:心跳周期、Magic Numer(环路检测)等,由控制设备下发至转发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指示转发设备透传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报文至控制设备,并获得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控制设备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通过上述方式,使得在网关的控制和转发解耦的情况下,控制设备和转发设备可以配合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
本发明又提供了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实施方式。请参阅图9,图9是本发明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第七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401:转发设备根据控制设备的指示透传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报文,并上传其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其中,指示为控制设备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而下发的指示;
分组业务处理协议是一种数据传输规则,主要用于在网络或终端设备间建立数据通道。网络或者终端设备间要建立数据通道前,双方需要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进行协商,使得双方确定对方如何处理数据。
步骤402:转发设备接收来自控制设备下发的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而得到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在网关的控制和转发解耦的情况下,转发设备负责转发数据报文,控制设备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后,需要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后续由转发设备进行处理分组业务处理协议数据报文的工作。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转发设备透传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报文至控制设备,并上传其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由控制设备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转发设备接收到控制设备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后而下发的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通过上述方式,使得在网关的控制和转发解耦的情况下,转发设备与控制设备可以配合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商。
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发明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第八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401:转发设备根据控制设备的指示透传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报文,并上传其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其中,指示为控制设备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而下发的指示;
分组业务处理协议是一种数据传输规则,主要用于在网络或终端设备间建立数据通道。网络或者终端设备间要建立数据通道前,双方需要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进行协商,使得双方确定对方如何处理数据。
步骤S402:转发设备接收来自控制设备下发的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而完成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包括PPP、L2TP、GRE等,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包括PPP接入、PPP续传、PPP再生等。
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PPP接入时,转发设备上传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为第二PPP协商参数;S402可具体为:转发设备接收到来自控制设备根据第一PPP协商参数和第二PPP协商参数完成与用户设备间的PPP协商后而下发的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转发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PPP续传时,S402又可具体为:转发设备接收到来自控制设备根据L2TP协商参数完成与LNS服务器间的L2TP协商,并下发的协商结果,建立转发设备与LNS服务器间的L2TP数据通道,使得用户设备与LNS服务器间能够利用L2TP数据通道完成用户设备与LNS服务器间的PPP协商,建立用户设备与LNS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转发设备提供转发功能,例如:转发设备能够将接收到来自用户设备的PPP数据包按照L2TP协议封装成L2TP数据包并送往LNS服务器,同时转发设备又能够将接收到来自的LNS服务器的L2TP数据包解封成PPP数据包并发往用户设备。
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PPP再生时,S402又可具体为:转发设备接收到控制设备根据L2TP协商参数完成与LNS服务器间的L2TP协商,并下发的协商结果,建立转发设备与LNS服务器间的L2TP数据通道,使得控制设备与LNS服务器间利用L2TP数据通道并根据第一PPP协商参数和第二PPP协商参数完成PPP协商,并下发的协商结果,可选地,控制设备将PPP协商过程中获得的IP地址发送至用户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LNS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其中,转发设备还提供转发功能,例如:转发设备能够将接收到来自用户设备的IP数据包先按PPP协义封装成PPP数据包,再按照L2TP协议把PPP数据包封装成L2TP数据包并发往LNS服务器,同时转发设备又能够将接收到来自LNS服务器的L2TP数据包解封成PPP数据包,再按PPP协议解封成IP数据包并发往用户设备。
其中,第一PPP协商参数和第二PPP协商参数组成完整的PPP协商参数。第一PPP协商参数包括:IP地址、PPP鉴权方式、PPP议鉴权参数、PPP心跳周期等。第二PPP协商参数包括:MRU、Protocol-Field-Compression、Address-and-Control-Field-Compression、IP-Compression-Protocol等。L2TP协商参数包括:LNS地址或地址列表、L2TP鉴权方式、L2TP鉴权地址以及L2TP心跳周期等。第一PPP协商参数和L2TP协商参数为控制设备从签约信息、网关本地配置或DHCP服务器中获取得到的协商参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PPP接入或PPP再生时,转发设备上传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可为第二PPP协商参数,其中,L2TP协商参数又可以通过网关直接配置于转发设备,因此,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PPP接入或PPP再生时,转发设备上传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也可为第二PPP协商参数和L2TP协商参数。
步骤S403:转发设备检测数据通道释放信息,并将数据通道释放信息上报至控制设备,由控制设备完成PDP Context释放流程;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数据通道释放信息包括通道中PPP心跳异常信息、用户设备发起的LCP终结流程信息、数据通道中的L2TP心跳异常信息、LNS发起的L2TP会话终结流程信息或者LNS发起的L2TP隧道终结流程信息。其中,PPP心跳异常或L2TP心跳异常的检测相关参数例如:心跳周期、Magic Numer(环路检测)等,由控制设备下发至转发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转发设备透传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报文至控制设备,并上传其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至控制设备,由控制设备根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转发设备接收到控制设备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后下发的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通过上述方式,使得在网关的控制和转发解耦的情况下,转发设备与控制设备可以配合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商。
本发明又提供控制设备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发明控制设备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控制设备51包括指示模块513和接收模块514。
指示模块513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转发设备以及向转发设备下发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其中,分组业务处理协议是一种数据传输规则,主要用于在网络或终端设备间建立数据通道。网络或者终端设备间要建立数据通道前,双方需要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进行协商,使得双方确定对方如何处理数据。接收模块514接收转发设备上传的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而得到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通道。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可选为PPP、L2TP、GRE等。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可以为PPP接入、PPP续传、PPP再生等。
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PPP接入,指示模块513具体用于根据PPP接入指示转发设备以及向转发设备下发第一PPP协商参数。接收模块514具体用于接收转发设备根据第一PPP协商参数和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PPP协商参数完成与用户设备间的PPP协商并上传的协商结果,建立转发设备与用户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PPP续传时,接收模块514具体用于接收转发设备根据L2TP协商参数完成与LNS服务器间的L2TP协商,建立转发设备与LNS服务器间的L2TP数据通道,且转发设备根据第一PPP协商参数以及第二PPP协商参数提供LAC功能,使得用户设备与LNS服务器间能够利用L2TP数据通道完成PPP协商并上报的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LNS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其中,转发设备提供根据第一PPP协商参数和第二PPP协商参数提供LAC功能包括:转发设备能够将接收到来自用户设备的PPP数据包按照L2TP协议封装成L2TP数据包并送往LNS服务器,并且转发设备又能够将接收到来自的LNS服务器的L2TP数据包解封成PPP数据包并发往用户设备。
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PPP再生时,接收模块514具体用于接收转发设备根据L2TP协商参数完成与LNS服务器间的L2TP协商,建立转发设备与LNS服务间的L2TP数据通道,使得转发设备与LNS服务器间利用L2TP数据通道并根据第一PPP协商参数和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PPP协商参数完成PPP协商并上报的协商结果,可选地,控制设备将PPP协商过程中获得的IP地址发送至用户设备,其中,转发设备根据第一PPP协商参数以及第二PPP协商参数提供LAC功能,建立用户设备与LNS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其中,转发设备根据第一PPP协商参数以及第二PPP协商参数提供LAC功能包括:转发设备能够将接收到来自用户设备的IP数据包先按PPP协义封装成PPP数据包,再按照L2TP协议把PPP数据包封装成L2TP数据包并发往LNS服务器,并且转发设备又能够将接收到来自LNS服务器的L2TP数据包解封成PPP数据包,再按PPP协议解封成IP数据包并发往用户设备。
其中,第一PPP协商参数和第二PPP协商参数组成完整的PPP协商参数。第一PPP协商参数包括:IP地址、PPP鉴权方式、PPP议鉴权参数、PPP心跳周期等。第二PPP协商参数包括:MRU、Protocol-Field-Compression、Address-and-Control-Field-Compression、IP-Compression-Protocol等。L2TP协商参数包括:LNS地址或地址列表、L2TP鉴权方式、L2TP鉴权地址以及L2TP心跳周期等。第一PPP协商参数和L2TP协商参数可控制设备从签约信息、网关本地配置或DHCP服务器中获取得到的协商参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PPP接入或PPP再生时,指示模块513下发至转发设备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可为第一PPP协商参数和L2TP协商参数,其中,L2TP协商参数又可以通过网关直接配置于转发设备,因此,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PPP续传或PPP再生时,指示模块513下发至转发设备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也可仅为第一PPP协商参数。
控制设备51进一步包括建立获取模块511、判断模块512和释放模块515。在用户设备附着于移动通信网后,用户设备需要使用的高层业务时,用户设备发起的建立PDPContext请求,其中,PDP Context包括用户设备标识等信息;建立获取模块511接收该请求,并建立与用户设备间的PDP Context,同时从AAA服务器获取签约信息,其中,AAA服务器包括允计用户设备接入外网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允许用户设备接入外网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也可以直接配置在控制设备中。判断模块512根据PDP Context、签约信息或者控制设备51自身的配置信息判断得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模块513和接收模块514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释放模块515接收来自转发设备上传的数据通道释放信息,并发起PDP Context释放流程。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数据通道释放信息包括PPP心跳异常信息、用户设备发起的LCP终结流程信息、L2TP心跳异常信息、LNS发起的L2TP会话终结流程信息或者LNS发起的L2TP隧道终结流程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方式中,指示模块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转发设备,同时将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下发至转发设备,由转发设备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接收模块接收转发设备完成协商后上传的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通过上述方式,使得在网关控制和解耦的情况下,转发设备和控制设备可以配合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控制设备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控制设备52包括中央处理器521。中央处理器521用于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转发设备53并将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向转发设备53下发,并且接收来自转发设备53上传的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而得到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通道。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方式中,控制设备的中央处理器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转发设备,同时将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下发至转发设备,由转发设备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并且接收转发设备完成协商后上传的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通过上述方式,使得在网关控制和解耦的情况下,转发设备和控制设备可以配合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控制设备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控制设备61包括:指示获取模块613和协商模块614。
指示获取模块613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处理方式获取获得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并指示转发设备透传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报文至控制设备。
协商模块614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其中,分组业务处理协议是一种数据传输规则,主要用于在网络或终端设备间建立数据通道。网络或者终端设备间要建立数据通道前,双方需要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进行协商,使得双方确定对方如何处理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可选为PPP、L2TP、GRE等。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可选为PPP接入、PPP续传、PPP再生等。
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可为PPP接入时,协商模块614具体用于根据第二PPP协商参数和第一PPP协商参数完成与用户设备间的PPP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转发设备与用户设备间的数据通道;其中,第二PPP协商参数613为指示获取模块613获取到的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第一PPP协商参数为控制设备61从签约信息、网关本地配置或DHCP服务器的获取到的协商参数。
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PPP续传时,协商模块614具体用于根据L2TP协商参数完成与LNS服务器间的L2TP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转发设备与LNS服务器间L2TP数据通道,使得用户设备与LNS服务器间能够利用L2TP数据通道完成用户设备与LNS服务器间的PPP协商,建立用户设备与LNS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其中,转发设备提供转发功能,例如:转发设备能够将接收到来自用户设备的PPP数据包按照L2TP协议封装成L2TP数据包并送往LNS服务器,同时转发设备又能够将接收到来自的LNS服务器的L2TP数据包解封成PPP数据包并发往用户设备。
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PPP再生时,协商模块614具体用于根据L2TP协商参数完成与LNS服务器间的L2TP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转发设备与LNS服务器间的L2TP数据通道,使得控制设备与LNS服务器间利用L2TP数据通道并根据第二PPP协商参数以及第一PPP协商参数完成PPP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可选地,控制设备将PPP协商过程中获得的IP地址发送至用户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LNS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其中,转发设备提供转发功能,例如:转发设备能够将接收到来自用户设备的IP数据包先按PPP协义封装成PPP数据包,再按照L2TP协议把PPP数据包封装成L2TP数据包并发往LNS服务器,同时转发设备又能够将接收到来自LNS服务器的L2TP数据包解封成PPP数据包,再按PPP协议解封成IP数据包并发往用户设备。
其中,第一PPP协商参数和第二PPP协商参数组成完整的PPP协商参数。第一PPP协商参数包括:IP地址、PPP鉴权方式、PPP议鉴权参数、PPP心跳周期等。第二PPP协商参数包括MRU、Protocol-Field-Compression、Address-and-Control-Field-Compression、IP-Compression-Protocol等。L2TP协商参数包括:LNS地址或地址列表、L2TP鉴权方式、L2TP鉴权地址以及L2TP心跳周期等。第一PPP协商参数和L2TP协商参数可为控制设备61从签约信息、网关本地配置或DHCP服务器中获取得到的协商参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PPP接入或PPP再生时,指示获取模块613获取到的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可为第二PPP协商参数,其中,L2TP协商参数又可以通过网关直接配置于转发设备,因此,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PPP续传或者PPP再生时,指示获取模块613获得的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也可为第二PPP协商参数和L2TP协商参数。
控制设备61进一步包括建立获取模块611、判断模块612、接收模块615和释放模块616。用户设备附着于移动通信网络后,当用户设备需要使用高层业务时,发起建立PDPContext请求,PDP Context包括用户设备的标识等信息。建立获取模块611接收到该请求,并建立与用户设备间的PDP Context,同时从AAA服务器中获取签约信息,其中,AAA服务器包括允计用户设备接入外网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允许用户设备接入外网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也可以配置在控制设备。判断模块612根据PDP Context、签约信息或者控制设备61自身的配置信息判断得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获取模块613与协商模块614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接收模块615接收来自转发设备上传的数据通道释放信息,释放模块616根据数据通道释放信息发起PDP Context释放流程。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数据通道释放信息包括PPP心跳异常信息、用户设备发起的LCP终结流程信息、L2TP心跳异常信息、LNS发起的L2TP会话终结流程信息或者LNS发起的L2TP隧道终结流程信息。其中,PPP心跳异常或L2TP心跳异常的检测相关参数,例如:心跳周期、Magic Numer(环路检测)等,由控制设备下发至转发设备。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指示获取模块指示转发设备透传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报文至控制设备,并获取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协商模块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到转发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通过上述方式,使得在网关的控制和转发解耦的情况下,控制设备和转发设备可以配合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
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转发设备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控制设备62包括中央处理器621。中央处理器621用于获得转发设备63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并指示转发设备63透传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报文至控制设备63,同时中央处理器621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63,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转发设备的中央处理器指示转发设备透传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报文至控制设备,并获取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同时中央处理器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到转发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通过上述方式,使得在网关的控制和转发解耦的情况下,控制设备和转发设备可以配合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
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转发设备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所述转发设备71包括:接收模块711和协商模块712。
接收模块711接收自控制设备下发的分组业务协议协商参数以及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协商模块712根据指示并结合分组业务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协商,并上报协商结果至控制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其中,分组业务处理协议是一种数据传输规则,主要用于在网络或终端设备间建立数据通道,网络或者终端设备间要建立数据通道前,双方需要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进行协商,使得双方确定对方如何处理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可选为PPP、L2TP、GRE等。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包括PPP接入、PPP续传、PPP再生等。
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PPP接入时,接收模块711具体用于接收控制设备下发的第一PPP协商参数以及PPP接入指示;协商模块712具体用于根据第一PPP协商参数和转发设备71自身配置的第二PPP协商参数完成与用户设备间的PPP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上报至控制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转发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PPP续传时,协商模块712具体用于根据L2TP协商参数完成与LNS服务器间的L2TP协商,建立转发设备与LNS服务器间的L2TP数据通道,且转发设备根据第一PPP协商参数以及第二PPP协商参数提供LAC功能,使得用户设备与LNS服务器间能够利用L2TP数据通道完成PPP协商,并上报协商结果至控制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LNS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其中,转发设备根据第一PPP协商参数和第二PPP协商参数提供LAC功能包括:转发设备能够将接收到来自用户设备的PPP数据包按照L2TP协议封装成L2TP数据包并送往LNS服务器,转发设备能够将接收到来自的LNS服务器的L2TP数据包解封成PPP数据包并发往用户设备。
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PPP再生时,协商模块712具体用于根据L2TP协商参数完成与LNS服务间的L2TP协商,建立转发设备与LNS服务器间的L2TP数据通道,使得转发设备与LNS服务器间利用L2TP数据通道并根据第一PPP协商参数和转发设备71自身配置的第二PPP协商参数完成PPP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上报至控制设备,其中,转发设备根据第一PPP协商参数以及第二PPP协商参数提供LAC功能,建立用户设备与LNS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其中,转发设备根据第一PPP协商参数以及第二PPP协商参数提供LAC功能包括:转发设备能够将接收到来自用户设备的IP数据包先按PPP协义封装成PPP数据包,再按照L2TP协议把PPP数据包封装成L2TP数据包并发往LNS服务器,并且转发设备又能够将接收到来自LNS服务器的L2TP数据包解封成PPP数据包,再按PPP协议解封成IP数据包并发往用户设备。
其中,第一PPP协商参数和第二PPP协商参数组成完整的PPP协商参数。第一PPP协商参数包括:IP地址、PPP鉴权方式、PPP议鉴权参数、PPP心跳周期等。L2TP协商参数包括:LNS地址或地址列表、L2TP鉴权方式、L2TP鉴权地址以及L2TP心跳周期等。第二PPP协商参数包括:MRU、Protocol-Field-Compression、Address-and-Control-Field-Compression、IP-Compression-Protocol等。第一PPP协商参数和L2TP协商参数为控制设备从签约信息、网关本地配置或DHCP服务器中获取得到的协商参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PPP接入或PPP再生时,接收模块711接收到的控制设备下发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可为第一PPP协商参数和L2TP协商参数,其中,L2TP协商参数又可以通过网关直接配置在转发设备上,因此,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PPP再生和PPP续传时,接收模块711接收的控制设备下发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也可仅为第一PPP协商参数。
转发设备71进一步包括释放信息上传模块713。释放信息上传模块713检测L2TP心跳异常信息、LNS发起的L2TP会话终结流程信息、LNS发起的L2TP数据通道终结流程信息、PPP心跳异常信息或用户设备发起的LCP终结流程信息,并将检测到的上述信息作为数据通道释放信息上报至控制设备,由控制设备发起PDP Context释放流程。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接收模块接收来自控制设备下发的分组业务协议协商参数以及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协商模块根据指示并结合分组业务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分组业务协议协商,并上报协商结果至控制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通过上述方式,使得在网关的控制和转发解耦的情况下,控制设备和转发设备可以配合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
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转发设备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转发设备72包括中央处理器721。中央处理器721用于接收到来自控制设备73下发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以及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并且根据指示并结合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协商,并上报协商结果至控制设备73,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转发设备的中央处理器接收来自控制设备下发的分组业务协议协商参数以及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并且根据指示并结合分组业务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分组业务协议协商,并上报协商结果至控制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通过上述方式,使得在网关的控制和转发解耦的情况下,控制设备和转发设备可以配合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
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转发设备实施方式。如图17所示,所述转发设备81包括:透传模块811和接收模块812。
透传模块811根据控制设备下发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透传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报文,并上传其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其中,分组业务处理协议是一种数据传输规则,主要用于在网络或终端设备间建立数据通道。网络或者终端设备间要建立数据通道前,双方需要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进行协商,使得双方确定对方如何处理数据。接收模块812接收控制设备下发的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而得到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可选为PPP、L2TP、GRE等。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可选为PPP接入、PPP续传、PPP再生等。
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PPP接入时,接收模块812具体用于接收来自控制设备根据第一PPP协商参数和第二PPP协商参数完成与用户设备间的PPP协商后而下发的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转发设备间的数据通道;其中,第二PPP协商参数为透传模块811上传的转发设备81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第一PPP协商参数为控制设备从签约信息、网关本地配置或DHCP服务器的获取到的协商参数。
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PPP续传时,接收模块812具体用于接收控制设备根据L2TP协商参数完成与LNS服务器间的L2TP协商后而下发的协商结果,建立转发设备与LNS服务器间的L2TP数据通道,使得用户设备与LNS服务器间能够利用L2TP数据通道完成PPP协商,建立用户设备与LNS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其中,转发设备提供转发功能,例如:转发设备能够将接收到来自用户设备的PPP数据包按照L2TP协议封装成L2TP数据包并送往LNS服务器,同时转发设备又能够将接收到来自的LNS服务器的L2TP数据包解封成PPP数据包并发往用户设备。
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PPP再生时,接收模块812具体用于接收来自控制设备根据L2TP协商参数完成与LNS服务器间的L2TP协商后而下发的协商结果,建立转发设备与LNS服务器间的L2TP数据通道,使得控制设备与LNS服务器间利用L2TP数据通道并根据第一PPP协商参数和第二PPP协商参数完成PPP协商后上传的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LNS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其中,转发设备提供转发功能,例如:转发设备能够将接收到来自用户设备的IP数据包先按PPP协义封装成PPP数据包,再按照L2TP协议把PPP数据包封装成L2TP数据包并发往LNS服务器,同时转发设备又能够将接收到来自LNS服务器的L2TP数据包解封成PPP数据包,再按PPP协议解封成IP数据包并发往用户设备。
其中,第一PPP协商参数和第二PPP协商参数组成完整的PPP协商参数。第一PPP协商参数包括:IP地址、PPP鉴权方式、PPP议鉴权参数、PPP心跳周期等。L2TP协商参数包括:LNS地址或地址列表、L2TP鉴权方式、L2TP鉴权地址以及L2TP心跳周期等。第一PPP协商参数和L2TP协商参数为控制设备从签约信息、网关本地配置或DHCP服务器中获取得到的协商参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PPP接入或PPP再生时,透传模块811上传的转发设备81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可为第二PPP协商参数,其中,L2TP协商参数也可以通过网关直接配置于转发设备,因此,分组业务处理协议为PPP续传或PPP再生时,透传模块811上传的转发设备81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也可为第二PPP协商参数和L2TP协商参数。
转发设备81进一步包括:释放信息上传模块813。释放信息上传模块813将检测到的数据通道释放信息上传至控制设备,由控制设备完成PDP Context释放流程。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数据通道释放信息包括通道中PPP心跳异常信息、用户设备发起的LCP终结流程信息、数据通道中的L2TP心跳异常信息、LNS发起的L2TP会话终结流程信息或者LNS发起的L2TP隧道终结流程信息。其中,PPP心跳异常或L2TP心跳异常的检测相关参数例如:心跳周期、Magic Numer(环路检测)等,由控制设备下发至转发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透传模块将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报文透传控制设备,并上传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到控制设备,由控制设备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接收模块接收到控制设备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后下发的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通过上述方式,使得在网关的控制和转发解耦的情况下,转发设备和控制设备可以配合完成分组业务数据处理协议协商。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转发设备实施方式。如图18所示,转发设备82包括中央处理器821。中央处理器821用于根据控制设备83的指示透传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报文至控制设备83,并上传其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至控制设备83,其中,指示为控制设备83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而下发的指示,并且中央处理器821接收到来自控制设备83下发的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而得到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转发设备的中央处理器将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报文透传控制设备,并上传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到控制设备,由控制设备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并且中央处理器接收到控制设备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后下发的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通过上述方式,使得在网关的控制和转发解耦的情况下,转发设备和控制设备可以配合完成分组业务数据处理协议协商。
为了更清楚地阐述上述发明的核心思想,下面从系统的角度进行详细说明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流程。如图19所示,图19是本发明转发设备成完协商流程的协议处理流程图。所述系统包括用户设备901、控制设备902、转发设备903、AAA服务器904以及LNS服务器905。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911、控制设备902根据用户设备901发起的创建PDP上下文问的请求,建立与用户设备901间的PDP上下文,并同时从AAA服务器904获取得签约信息;
S912、控制设备902根据PDP上下文、签约信息或者其自身的配置信息判断隧道协议类型;
若隧道协议类型为PPP接入,进入步骤S913;
S913、控制设备902根据PPP接入类型配置转发面信息,并将PPP协商参数下发;
S914、转发设备903根据接收到的PPP协商参数结合自身的配置参数完成与用户设备间的PPP协商流程,其中PPP协商参数来自签约信息、网关本地配置或DHCP(动态主机设置协议)服务器。
S915、转发设备903将协商成功的结果上报至控制设备902;
S916、建立转发设备903与用户设备901间的PPP数据通道;
S917、转面设备903检测PPP数据通道中PPP心跳异常信息或用户设备发起的LCP终结流程信息,将到检测到的信息上报至控制设备902;
S918、控制设备902接收上述信息后,发PDP上下文释放流程。
若隧道协议类型为PPP续传,进入步骤S919;
S919、控制设备902根据PPP续传类型配置转发面信息,并将L2TP协商参数下发;
S920、转发设备903根据接收到的L2TP协商参数完成与LNS间的L2TP协商流程;
S921、转发设备903将协商成功的结果上报至控制设备902;
S922、建立转发设备902与LNS服务器905间的L2TP数据通道,使得用户设备901与LNS服务器905间的PPP数据通道可使用上述L2TP数据通道传输PPP数据报文,进而建立用户设备901与LNS服务器905间的数据通道;
S923、转面设备903检测L2TP数据通道中L2TP心跳异常、LNS服务器905发起的L2TP会话终结流程信息或LNS服务器905发起的L2TP隧道终结流程信息,将到检测到的信息上报至控制设备;
S924、控制设备902接收上述信息后,发PDP上下文释放流程;
若隧道协议类型为PPP再生,进入步骤S925;
S925、控制设备902根据PPP再生类型配置转发设备903信息,并将L2TP协商参数和PPP协商参数下发;
S926、转发设备903根据接收到的L2TP协商参数完成与LNS间的L2TP协商流程,根据PPP协商参数完成与LNS服务器905间的PPP协商流程,同时把PPP协商流程中获取IP发送至用户设备901。
S927、转发设备903将协商成功的结果上报至控制设备902;
S928、建立用户设备901与LNS服务器905间的数据通道,其中,数据通道包括用户设备901至转发设备903间IP数据通道、转发设备903至LNS服务器905间PPP数据通道,PPP数据通道利用转发设备903与LNS服务器905间L2TP数据通道传输PPP数据报文;
S929、转面设备903检测L2TP数据通道中L2TP心跳异常、LNS服务器905发起的L2TP会话终结流程信息或LNS服务器905发起的L2TP隧道终结流程信息,将到检测到的信息上报至控制设备902;
S930、控制设备902接收上述信息后,发PDP上下文释放流程。
请参阅图20,图20是本发明控制设备成完协商流程的协议处理流程图。如图所示,所述系统包括用户设备1001、控制设备1002、转发设备1003、AAA服务器1004以及LNS服务器1005。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1、控制设备1002根据用户设备1001发起的创建PDP上下文问的请求,建立与用户设备1001间的PDP,并同时从AAA服务器1004获取得签约信息;
S2、控制设备1002根据上下文、签约信息或者其自身的配置信息判断PPP接入、PPP续传或PPP再生;
S3、控制设备1002获取协商参数,并指示转发设备透传PPP/L2TP信令;
S4、控制设备1002完成PPP协商流程;
S5、控制设备下发协商成功的结果;
S6、建立用户设备1001与转发设备1002或LNS1005间的隧道协议数据通道;
S7、转发设备1003检测PPP数据通道中PPP心跳异常或L2TP数据通道中L2TP心跳异常信息,将到检测到的信息上报至控制设备1002;
S8、控制设备1002接收上述信息后,发PDP上下文释放流程。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下发至转发设备,由转发设备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或者转发设备透传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报文至控制设备,由控制设备完成协商。通过上述方式,使得在网关的控制和转发解耦下,控制设备和转发设备可以配合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9)

1.一种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网关,所述网关包括控制设备和转发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所述转发设备并将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向所述转发设备下发;
所述控制设备接收到来自转发设备上传的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而得到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转发设备并将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向所述转发设备下发的步骤之前,包括:
在用户设备附着于移动通信网络后,所述控制设备接收来自用户设备发起的建立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请求,建立与用户设备间的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同时从鉴权授权和计费服务器获取签约信息;
所述控制设备根据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签约信息或者其自身的配置信息判断得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点对点协议接入;
所述控制设备将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向所述转发设备下发的步骤具体为:
所述控制设备将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向转发设备下发;
所述控制设备接收到来自所述转发设备上传的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而得到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通道的步骤具体为:
所述控制设备接收到来自转发设备根据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和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用户设备间的点对点协议协商后而上报的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转发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IP地址、点对点协议鉴权方式、点对点协议鉴权参数以及点对点协议心跳周期;
所述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最大接收单元、点对点协议报文头中的协议域是进行压缩、点对点协议报文头中的地址域和控制域是否进行压缩以及IP报文是否进行压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点对点协议续传;
所述控制设备接收到来自所述转发设备上传的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而得到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通道的步骤具体为:
所述控制设备接收到来自转发设备根据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建立转发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且转发设备根据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和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提供层二隧道协议接入集中器功能,使得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能够利用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完成点对点协议协商并上报的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点对点协议再生;
所述控制设备接收到来自所述转发设备上传的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而得到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通道的步骤具体为:
所述控制设备接收转发设备根据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间的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建立转发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间的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使得转发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利用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并根据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和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完成点对点协议协商流程并上报的协商结果,其中,转发设备根据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和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提供层二隧道协议接入集中器功能,建立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5或者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点到点协议协商参数以及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为所述控制设备下发至转发设备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5或者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点到点协议协商参数为所述控制设备下发至转发设备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所述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为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协商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5或者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包括: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地址或地址列表、层二隧道协议鉴权方式、层二隧道协议鉴权地址以及层二隧道协议心跳周期;
所述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IP地址、点对点协议鉴权方式、点对点协议鉴权参数以及点对点协议心跳周期;
所述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参数包括:最大接收单元、点对点协议报文头中的协议域是进行压缩、点对点协议报文头中的地址域和控制域是否进行压缩以及IP报文是否进行压缩。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控制设备接收到来自转发设备上传的数据通道释放信息,并发起分组协议数据上下文释放流程。
11.一种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网关,所述网关包括控制设备和转发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转发设备接收到来自所述控制设备下发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的指示以及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
所述转发设备根据所述指示并结合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协商,并上报协商结果至控制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为点对点协议接入;
所述转发设备接收到来自控制设备下发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的具体步骤为:
所述转发设备接收到来自控制设备下发的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
所述转发设备根据所述指示并结合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协商,并上报协商结果至控制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的具体步骤为:
所述转发设备根据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和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用户设备间的点对点协议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上报至控制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转发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IP地址、点对点协议鉴权方式、点对点协议鉴权参数以及点对点协议心跳周期;
所述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最大接收模块、点对点协议报文头中的协议域是否进行压缩、点对点协议报文中地址域和控制域是否进行压缩以及IP报文是否进行压缩。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点对点协议续传;
所述转发设备根据所述指示并结合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协商,并上报协商结果至控制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的具体步骤为:
所述转发设备根据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建立转发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且转发设备根据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以及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提供层二隧道协议接入集中器功能,使得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能够利用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完成点对点协议协商,并上报协商结果至控制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点对点协议再生;
所述转发设备根据所述指示并结合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协商,并上报协商结果至控制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的具体步骤为:
所述转发设备根据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间的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建立转发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使得转发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利用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并根据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和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完成点对点协议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上报至控制设备,并且转发设备根据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以及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提供层二隧道协议接入集中器功能,建立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者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点到点协议协商参数以及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为所述转发设备接收来自控制设备下发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者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点到点协议协商参数为所述转发设备接收到控制设备下发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所述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为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协商参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4或者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IP地址、点对点协议鉴权方式、点对点协议鉴权参数以及点对点协议心跳周期;
所述层二隧道协商参数包括: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地址或地址列表、层二隧道协议鉴权方式、层二隧道协议鉴权地址以及层二隧道协议心跳周期;
所述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最大接收模块、点对点协议报文头中的协议域是否进行压缩、点对点协议报文中地址域和控制域是否进行压缩以及IP报文是否进行压缩。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转发设备检测数据通道中的数据通道释放信息,并将数据通道释放信息上报至控制设备,由控制设备完成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释放流程。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通道释放信息包括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中的层二隧道协议心跳异常信息、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发起的层二隧道协议会话终结流程信息、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发起的层二隧道协议终结流程信息、点对点协议数据通道中的心跳异常信息或者用户设备发起的链路控制协议终结流程信息。
21.一种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网关,所述网关包括控制设备和转发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所述控制设备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获取所述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并指示所述转发设备透传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报文至控制设备;
所述控制设备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获取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用户设备附着于移动通信网络后,所述控制设备接收用户设备发起的建立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请求,建立与用户设备间的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同时从鉴权授权和计费服务器获取签约信息;
所述控制设备根据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签约信息或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判断得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点对点协议接入;
所述控制设备根据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的具体步骤为:
所述控制设备根据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和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用户设备间的点对点协议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转发设备与用户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为控制设备从转发设备获取得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
所述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IP地址、点对点协议鉴权方式、点对点协议鉴权参数以及点对点协议心跳周期;
所述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为控制设备从签约信息、网关本地配置或动态主机设置协议服务器获取得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
所述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最大接收模块、点对点协议报文头中的协议域是否进行压缩、点对点协议报文中地址域和控制域是否进行压缩以及IP报文是否进行压缩。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点对点协议续传;
所述控制设备根据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的具体步骤为:
所述控制设备根据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转发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使得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能够利用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完成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点对点协议协商,建立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点对点协议再生;
所述控制设备根据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的具体步骤为:
所述控制设备根据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转发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使得控制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利用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并根据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以及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完成点对点协议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者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为控制设备从转发设备获取得到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
所述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和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为控制设备从网关本地配置、签约信息或者动态主机设置协议服务器中获取到的协商参数。
28.根据权利要求25或者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为控制设备从转发设备获取得到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
所述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和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为控制设备从网关本地配置、签约信息或者动态主机设置协议服务器中获取到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
29.根据权利要求25或者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包括: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地址或地址列表、层二隧道协议鉴权方式、层二隧道协议鉴权地址以及层二隧道协议心跳周期;
所述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IP地址、点对点协议鉴权方式、点对点协议鉴权参数以及点对点协议心跳周期;
所述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最大接收模块、点对点协议报文头中的协议域是否进行压缩、点对点协议报文中地址域和控制域是否进行压缩以及IP报文是否进行压缩。
30.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接收来自转发设备上传的数据通道释放信息;
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数据通道释放信息,发起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释放流程。
31.一种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网关,所述网关包括控制设备和转发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转发设备根据所述控制设备的指示透传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报文,并上传其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其中,所述指示为控制设备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而下发的指示;
所述转发设备接收到来自控制设备下发的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而得到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转发设备检测数据通道释放信息,并将数据通道释放信息上报至控制设备,由控制设备完成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释放流程。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通道释放信息包括:点对点协议心跳异常信息或者层二隧道协议心跳异常信息。
34.一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属于网关,所述网关还包括转发设备,所述控制设备包括:
指示模块,用于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所述转发设备以及向所述转发设备下发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转发设备上传的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而得到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通道。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进一步包括:
建立获取模块,用于在用户设备附着于移动通信网络后,接收用户设备发起的建立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请求,建立与用户设备间的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同时从鉴权授权和计费服务器获取签约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签约信息或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判断得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点对点协议接入;
所述指示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点对点协议接入指示转发设备以及向转发设备下发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
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转发设备根据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以及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用户设备间的点对点协议协商并上传的协商结果,建立转发设备与用户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IP地址、点对点协议鉴权方式、点对点协议鉴权参数以及点对点协议心跳周期;
所述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最大接收模块、点对点协议报文头中的协议域是否进行压缩、点对点协议报文中地址域和控制域是否进行压缩以及IP报文是否进行压缩。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点对点协议续传;
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转发设备根据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建立转发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且转发设备提供层二隧道协议接入集中器功能,使得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能够利用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完成点对点协议协商并上报的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
39.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点对点协议再生;
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转发设备根据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建立转发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间的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使得转发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利用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并根据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和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完成点对点协议协商并上报的协商结果,其中,转发设备提供层二隧道协议接入集中器功能,建立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
40.根据权利要求38或者39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点到点协议协商参数以及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为所述指示模块下发至转发设备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
41.根据权利要求38或者39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点到点协议协商参数为所述指示模块下发至转发设备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所述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为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协商参数。
42.根据权利要求38或者39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包括: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地址或地址列表、层二隧道协议鉴权方式、层二隧道协议鉴权地址以及层二隧道协议心跳周期;
所述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IP地址、点对点协议鉴权方式、点对点协议鉴权参数以及点对点协议心跳周期;
所述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参数包括:最大接收单元、点对点协议报文头中的协议域是进行压缩、点对点协议报文头中的地址域和控制域是否进行压缩以及IP报文是否进行压缩。
43.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进一步包括释放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转发设备上传的数据通道释放信息,并发起分组协议数据上下文释放流程。
44.一种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属于网关,所述网关还包括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包括中央处理器;
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所述转发设备并将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向所述转发设备下发,并且接收来自转发设备上传的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而得到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通道。
45.一种转发设备,所述转发设备属于网关,所述网关还包括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控制设备下发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以及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
协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示并结合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协商,并上报协商结果至控制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来自控制设备下发的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以及点对点协议接入指示;
所述协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和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用户设备间的点对点协议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上报至控制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转发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IP地址、点对点协议鉴权方式、点对点协议鉴权参数以及点对点协议心跳周期;
所述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最大接收模块、点对点协议报文头中的协议域是否进行压缩、点对点协议报文中地址域和控制域是否进行压缩以及IP报文是否进行压缩。
48.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点对点协议续传;
所述协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建立转发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其中,转发设备根据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以及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提供层二隧道协议接入集中器功能,使得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能够利用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完成点对点协议协商,并上报协商结果至控制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
49.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点对点协议再生;
所述协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间的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建立转发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备间的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使得转发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利用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并根据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和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完成点对点协议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上报至控制设备,其中,转发设备根据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以及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提供层二隧道协议接入集中器功能,建立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
50.根据权利要求48或者49所述的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点到点协议协商参数以及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为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来自控件制面设备下发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
51.根据权利要求48或者49所述的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点到点协议协商参数为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来自控制设备下发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所述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为所述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协商参数。
52.根据权利要求48或者49所述的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IP地址、点对点协议鉴权方式、点对点协议鉴权参数以及点对点协议心跳周期;
所述层二隧道协商参数包括: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地址或地址列表、层二隧道协议鉴权方式、层二隧道协议鉴权地址以及层二隧道协议心跳周期;
所述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最大接收模块、点对点协议报文头中的协议域是否进行压缩、点对点协议报文中地址域和控制域是否进行压缩以及IP报文是否进行压缩。
53.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设备还包括释放信息上传模块,用于将检测到层二隧道协议心跳异常信息、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发起的层二隧道协议会话终结流程信息、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发起的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终结流程信息、点对点协议心跳异常信息或者用户设备发起的链路控制协议终结流程信息作为数据通道释放信息上传到控制设备,由控制设备发起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释放流程。
54.一种转发设备,所述转发设备属于网关,所述网关还包括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设备包括中央处理器;
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控制设备下发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以及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并且设备根据所述指示并结合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协商,并上报协商结果至控制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55.一种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属于网关,所述网关还包括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包括:
指示获取模块,用于获得所述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并指示所述转发设备透传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报文至控制设备;
协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进一步包括:
建立获取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起的建立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请求,建立与用户设备间的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同时从鉴权授权和计费服务器获取签约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签约信息或者控制设备的配置信息判断得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
5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点对点协议接入;
所述协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和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用户设备间的点对点协议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转发设备与用户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为指示获取模块获取到的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
所述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为控制设备从签约信息、网关本地配置或动态主机设置协议服务器的获取到的协商参数;
所述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IP地址、点对点协议鉴权方式、点对点协议鉴权参数以及点对点协议心跳周期;
所述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最大接收模块、点对点协议报文头中的协议域是否进行压缩、点对点协议报文中地址域和控制域是否进行压缩以及IP报文是否进行压缩。
59.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点对点协议续传;
所述协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转发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使得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能够利用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完成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点对点协议协商,建立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
60.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为点对点协议再生;
所述协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完成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转发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使得控制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利用层二隧道协议数据通道并根据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以及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完成点对点协议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间的数据通道。
61.根据权利要求59或者60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和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为指示获取模块获得的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
所述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为控制设备从签约信息、网关本地配置或动态主机设置协议服务器获取到的协商参数。
62.根据权利要求59或者60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为指示获取模块获得的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
所述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和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为控制设备从签约信息、网关本地配置或动态主机设置协议服务器获取到的协商参数。
63.根据权利要求59或者60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层二隧道协议协商参数包括:层二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地址或地址列表、层二隧道协议鉴权方式、层二隧道协议鉴权地址以及层二隧道协议心跳周期;
所述第一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IP地址、点对点协议鉴权方式、点对点协议鉴权参数以及点对点协议心跳周期;
所述第二点对点协议协商参数包括:最大接收模块、点对点协议报文头中的协议域是否进行压缩、点对点协议报文中地址域和控制域是否进行压缩以及IP报文是否进行压缩。
64.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进一步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转发设备上传的数据通道释放信息;
释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通道释放信息,发起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释放流程。
65.一种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属于网关,所述网关还包括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包括中央处理器;
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获得所述转发设备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并指示所述转发设备透传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报文至控制设备,并且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完成协商,并把协商结果下发至转发设备,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66.一种转发设备,所述转发设备属于网关,所述网关还包括控制设备,其特征在,所述转发设备包括:
透传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设备下发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指示透传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报文至所述控制设备,并上传其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至所述控制设备;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控制设备下发的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而得到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67.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设备进一步包括:
释放信息上传模块,用于将检测到的数据通道释放信息上传至所述控制设备,由控制设备完成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释放流程。
68.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通道释放信息包括点对点协议心跳异常信息或者层二隧道协议心跳异常信息。
69.一种转发设备,所述转发设备属于网关,所述网关还包括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设备包括中央处理器;
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根据控制设备的指示透传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报文,并上传其自身配置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其中,所述指示为控制设备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的处理方式而下发的指示,并且接收到来自控制设备下发的根据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参数在内的信息而得到的分组业务处理协议协商结果,建立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CN201280001336.9A 2012-08-02 2012-08-02 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 及控制设备、转发设备 Active CN1037186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2/079547 WO2014019185A1 (zh) 2012-08-02 2012-08-02 一种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处理方法及控制面设备、转发面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8640A CN103718640A (zh) 2014-04-09
CN103718640B true CN103718640B (zh) 2018-04-10

Family

ID=50027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1336.9A Active CN103718640B (zh) 2012-08-02 2012-08-02 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 及控制设备、转发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723519B2 (zh)
EP (1) EP2879461B1 (zh)
CN (1) CN103718640B (zh)
WO (1) WO201401918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8633A (zh) * 2019-01-12 2019-04-26 深圳市恒扬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核心网数据采集系统、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8946B (zh) * 2015-09-30 2020-09-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流处理策略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224942B (zh) * 2018-03-01 2023-08-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182657B (zh) * 2018-11-09 2023-09-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协商建立方法及装置
DE102019217463A1 (de) * 2019-11-12 2021-05-1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Übertragung von Abonnementdaten, sowie Datenbereitstellungskomponente, Datenkonsumkomponente, Netzwerk und Anlage
CN114760193A (zh) * 2020-12-29 2022-07-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主备协商方法及设备
CN113691435B (zh) * 2021-08-23 2023-04-25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36464C (zh) * 2002-04-03 2009-09-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ip系统中的ppp链路协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96491B2 (en) * 1998-05-08 2002-12-17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obile point-to-point protocol
US6775553B1 (en) * 2000-01-14 2004-08-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of avoiding PPP time-outs during IPCP negotiations
US6601186B1 (en) * 2000-05-20 2003-07-29 Equip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Independent restoration of control plane and data plane functions
US7082130B2 (en) * 2002-06-13 2006-07-25 Utstarco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int-to-point protocol device redundancey
US9350566B2 (en) * 2003-04-30 2016-05-24 Nokia Technologies Oy Handling traffic flow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7024687B2 (en) * 2003-05-21 2006-04-04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end to end authentica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KR20050090902A (ko) * 2004-03-10 2005-09-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패킷데이터 프로토콜에 따른 vpn서비스 방법 및 장치
US7236781B2 (en) * 2004-06-02 2007-06-26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roaming between networks
US7609700B1 (en) * 2005-03-11 2009-10-27 At&T Mobility Ii Llc QoS channels for multimedia services on a general purpose operating system platform using data cards
EP1705858A1 (en) * 2005-03-24 2006-09-27 Orange SA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tivation of a packet data protocol context
US7761508B2 (en) * 2005-09-28 2010-07-20 Cisco Technology, Inc. Access device-based fragmentation and interleaving support for tunneled communication sessions
CN101009644B (zh) * 2006-12-25 201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业务的跨Iur接口连接保持方法以及DRNC
US7756119B2 (en) * 2007-04-24 2010-07-13 Nokia Corporation Terminal initiated context preservation
US7990993B1 (en) * 2008-02-20 2011-08-02 Juniper Networks, Inc. Platform-independent control plane and lower-level derivation of forwarding structures
CA2790218A1 (en) * 2009-02-18 2010-08-26 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s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bit masked heartbeat signal
CN101990174B (zh) 2009-07-29 2016-06-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消息发送方法及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服务支持节点
US9264898B2 (en) * 2012-04-26 2016-02-16 Juniper Networks, Inc. Non-mobile authentication for mobile network gateway connectivity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36464C (zh) * 2002-04-03 2009-09-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ip系统中的ppp链路协商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obile IP in 3G CDMA Networks;Rakesh Kelkar等;《IEEE》;20021231;全文 *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LAYER TWO TUNNELING PROTOCOL (L2TP) ON CARRIER NETWORK;Mingming Hu等;《Proceedings of IEEE IC-BNMT2011》;20111231;全文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8633A (zh) * 2019-01-12 2019-04-26 深圳市恒扬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核心网数据采集系统、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79461B1 (en) 2019-01-09
WO2014019185A1 (zh) 2014-02-06
CN103718640A (zh) 2014-04-09
US9723519B2 (en) 2017-08-01
EP2879461A4 (en) 2015-08-19
US20150156674A1 (en) 2015-06-04
EP2879461A1 (en) 2015-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8640B (zh) 控制和转发解耦下协议的处理方法 及控制设备、转发设备
CN102457444B (zh) 一种融合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的系统及方法
KR101009819B1 (ko) Wlan과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간의 상호 연동시하이브리드 결합을 위한 논리 지원 노드인 wlan
CN102763435B (zh) 用户设备与3gpp演进分组核心网间的多宿服务相关信息传输
CN101931946B (zh) 演进的分组系统中的终端的多接入方法及系统
CN103313239B (zh) 一种用户设备接入融合核心网的方法及系统
US2013009448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N109218325A (zh) 数据完整性保护方法和装置
WO2012003770A1 (zh) 一种用户设备接入移动网络的系统、设备及方法
CN103781073B (zh) 移动用户固网的接入方法及系统
CN109560899A (zh) 一种进行重复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WO2014040552A1 (zh) 一种通知接入网位置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JP2018518113A (ja) モバイル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のハンドオーバ機能を発見するための方法、モバイル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のハンドオーバ機能を発見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ユーザ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製品
CN103796246A (zh) 数据的分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716770B (zh) 网络接入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9787799A (zh) 一种服务质量QoS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3582159B (zh) 一种固定移动网络融合场景下的多连接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07979503A (zh) 一种VoWiFi数据流量统计方法及装置
CN104041110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基站、接入网设备和用户设备
CN102378399B (zh) 用户设备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554721B (zh) 通信业务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687049B (zh) 多连接建立的方法及系统
CN103458390B (zh) 一种ip地址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113317A (zh) 一种通信方法、安全节点网元和终端
JP5712085B2 (ja) ローカルルーティングノー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