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18629A - 载波聚合 - Google Patents

载波聚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18629A
CN103718629A CN201180072659.2A CN201180072659A CN103718629A CN 103718629 A CN103718629 A CN 103718629A CN 201180072659 A CN201180072659 A CN 201180072659A CN 103718629 A CN103718629 A CN 1037186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terminal
carrier aggregation
information
aggreg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7265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18629B (zh
Inventor
C·S·韦汀
M·P·O·林内
M·A·尤斯塔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Oyj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Oyj filed Critical Nokia Oyj
Publication of CN1037186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86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186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862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04L5/0098Signalling of the activation or deactivation of component carriers, subcarriers or frequency ba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载波聚合配置。在一种方法中,导致(1102)与终端的无线电环境有关的信息采集。此外,基于所采集的信息创建(1104)终端的载波聚合配置,所述载波聚合配置包括由至少一个基站实现的具有相同相关性的多个聚合小区。最后,导致(1106)针对实现至少一个聚合小区的至少一个基站的与所述载波聚合配置有关的信息传送。

Description

载波聚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并且特别涉及载波聚合。
背景技术
载波聚合是这样一种技术:基站把到终端的传送聚合在多个载波上,其中可能是聚合在相同频带内的邻近载波上,聚合在相同频带内的非邻近载波上,或者聚合在不同频带内的载波上。载波聚合还是这样一种技术:终端把到基站的传送聚合在多个载波上,其中可能是聚合在相同频带内的邻近载波上,聚合在相同频带内的非邻近载波上,或者聚合在不同频带内的载波上。聚合的传送可以包括单一或者多种互不相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另一种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另一种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另一种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另一种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另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
附图说明
后面将参照附图仅以举例的方式来描述本发明的实现例,其中:
图1和2示出了示例性的装置实现例;
图3示出了终端的一个示例性实现例;
图4示出了基站的一个示例性实现例;
图5A和5B示出了无线电系统的示例性实现例;
图6、7、8、9和10示出了利用云通信服务的载波聚合配置的示例性实现例;以及
图11和12示出了示例性的方法实现例。
具体实现方式
后面的实现例仅仅是作为实例。虽然可能在几处地方特别提到了“某一”、“一个”或“一些”实现例,但是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每次所提到的都是相同的(多个)实现例,也不一定意味着所述特征只适用于单一实现例。还可以把不同实现例的单一特征相组合以提供其他实现例。此外,“包括”和“包含”等词语不应当被理解成把所描述的实现例限制到仅由所提到的这些特征构成,相反这样的实现例还可以包含未被明确提到的特征/结构。
图1和2示出了装置100、130的示例性实现例。图1和2仅仅示出了一些元件,其实现方式可能不同于所示出的情况。图1和2中所示出的连接是逻辑连接;实际的物理连接可以是不同的。各个元件之间的接口可以利用适当的接口技术来实现,比如消息接口、方法接口、子例程呼叫接口、块接口、硬件接口、软件接口或者允许功能子单元之间的通信的任何装置。应当认识到,装置100、130可以包括其他部件。但是这样的其他部件可能与所描述的实现例无关,因此在这里不需要对其进行更加详细的讨论。还应当提到的是,虽然一些元件被描绘成分开的元件,但是其中一些所述元件可以被集成到单一物理元件中。
第一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2以及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106的至少一个存储器104。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104和计算机程序代码106被配置成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02使得装置100至少施行以下步骤:导致108与终端的无线电环境有关的信息采集;在所采集的信息的基础上创建110终端的载波聚合配置,所述载波聚合配置包括由至少一个基站实现的具有相同相关性的多个聚合小区;以及导致112针对实现至少一个聚合小区的至少一个基站的与所述载波聚合配置有关的信息传送。
第一装置100可以是终端,例如用户装备(UE)、无线电终端、订户终端、智能电话、移动站、移动电话、便携式计算机、平板型计算机或者在具有或不具有订户标识模块(SIM)的情况下操作的某种其他类型的无线移动通信设备。终端100可以是一件装备或设备,其被配置成将终端100与其用户订购相关联并且允许用户与无线电系统进行交互,例如终端100能够从无线电系统请求服务。类似地,终端100允许用户与局域网(LAN)进行交互,例如终端100能够从LAN或者通过LAN请求服务。终端100为用户呈现信息并且允许用户输入信息。换句话说,终端100可以是能够通过无线方式从无线电系统或LAN接收信息和/或通过无线方式向无线电系统或LAN传送信息的任何终端。除了通信能力之外,终端100还可以包括计算机功能或者其他数据处理设备的能力。
但是第一装置100也可以被解释成在终端内实现所需功能的电路。正如前面所解释的那样,第一装置100导致108信息采集、创建110载波聚合配置并且导致112信息传送。
如果第一装置100是终端,则其还将包括对于通信所需要的装备,这样的装备包括具有全部所需硬件和软件的至少一个无线电收发器。另一方面,如果第一装置100是电路,则其将不一定包括(多个)无线电收发器,而是仅有允许与例如实现与基站的通信的此类装备进行通信的接口。
第二装置13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32以及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136的至少一个存储器134。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134和计算机程序代码136被配置成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32使得装置130至少施行以下步骤:获得138由基站从终端接收到的所述终端的载波聚合配置,其中所述载波聚合配置由终端基于该终端所采集的无线电环境信息创建,并且其中所述载波聚合配置包括由至少一个基站实现的具有相同相关性的多个聚合小区;做出140关于载波聚合配置的决定,并且作为所述决定的结果激活或去激活属于所述载波聚合配置的一个聚合小区;以及导致142针对终端的决定信息传送,其中所述决定信息包括关于所述至少一个基站激活还是去激活属于所述载波聚合配置的一个聚合小区的信息。
第二装置130可以是基站,例如节点B、增强型或演进型节点B(eNB)、归属节点B(HeNB)、接入点(AP)、基于IEEE802.11的接入点、毫微微节点、毫微微基站或者属于无线电系统或无线LAN的网络基础设施并且实现与终端的无线电通信接口的任何其他装备。基站可以包括联网功能,比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以太网、数字订户线(xDSL)或IP接口、网关功能以及用于互联网协议(IP)地址之间的转换的网络地址翻译器(NAT)。IP地址还可以形成涉及IP版本4(IPv4)和IP版本6(IPv6)的功能的双协议栈实现方式。还可以包括代理功能。
但是第二装置130也可以被解释成实现基站内的所需功能的电路。正如前面所解释的那样,第二装置130获得138载波聚合配置、做出140决定并且导致42决定信息传送。
如果第二装置130是基站,则其还将包括对于通信所需要的装备,这样的装备包括具有全部所需硬件和软件的至少一个无线电收发器。另一方面,如果第二装置130是电路,则其将不一定包括(多个)无线电收发器,而是仅有允许与例如实现与终端的通信的此类装备进行通信的接口。
聚合小区的相同相关性意味着终端100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协议连接是针对属于所述载波聚合配置的多个活跃基站当中的任何基站130或所有基站。终端100在原理上例如可以自由选择与哪一个基站130进行RRC连接。载波聚合配置中的所有基站130及其小区不需要总是活跃的。因此,载波聚合配置中的那些活跃的基站130可以应对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连接。这还意味着活跃基站(小区)的集合可以随着时间而改变,但是同时活跃的所有那些基站承载RRC连接,或者替换地选择其中一个或更多活跃基站130来承载RRC连接。因此,RRC连接可以暂时改变服务基站。
一些示例性实现例涵盖了宏小区的蜂窝网络、具有不同小区尺寸(宏、微、微微、毫微微)的分级结构的蜂窝网络、异构网络、企业LAN、公共热点网络以及归属网络中的使用。此外,小型企业、家庭办公室和公共房屋也可以由所述示例性实现例涵盖。
因此,第一装置100的至少一个存储器104和计算机程序代码106还可以被配置成利用至少一个处理器102使得第一装置100至少施行以下步骤:从载波聚合配置当中选择200一个聚合小区来负责终端100的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连接,并且导致202针对由至少一个基站130实现的所选负责的聚合小区的与终端100的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连接有关的信息传送。正如早前所解释的那样,在一个替换的示例性实现例中,第一装置100的至少一个存储器104和计算机程序代码106还可以被配置成利用至少一个处理器102使得第一装置100至少施行以下步骤:从载波聚合配置当中选择多于一个聚合小区或者甚至所有活跃小区来负责终端100的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连接,并且导致202针对由至少一个基站130实现的所选负责的聚合小区的与终端100的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连接有关的信息传送。
相应地,第二装置130的至少一个存储器134和计算机程序代码136还可以被配置成利用至少一个处理器132使得第二装置130至少施行以下步骤:获得208由基站130从终端100接收到的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连接信息,并且导致针对属于所述载波聚合配置(其实现所述多个聚合小区)的其他基站130的与终端100的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连接有关的信息传送。
此外,第一装置100的至少一个存储器104和计算机程序代码106还可以被配置成利用至少一个处理器102使得第一装置100至少施行以下步骤:获得204由终端100从实现所选负责的聚合小区的基站130接收的去激活信息,所述去激活信息包括关于实现所选负责的聚合小区的基站130去激活所选聚合小区的信息;基于所采集的信息和所接收到的去激活信息更新206终端的载波聚合配置;从载波聚合配置当中选择200另一个聚合小区来负责终端100的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连接;以及导致202针对由至少一个基站130实现的另一个所选负责的聚合小区的与终端100的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连接有关的信息传送。应当提到的是,对于载波聚合当中的各个小区的激活和去激活不需要改变载波聚合配置。载波聚合配置可以包括用以发起测量的潜在载波,其支持小区的激活/去激活。但是从载波聚合配置中省去载波可以节省测量和测量报告。
可以基于测量、关于网络的射频(RF)能力的知识或者可以根据关于环境和构造的知识来定义载波聚合配置本身。例如取决于场所中的布置,载波聚合配置可以包括小型办公室或整座建筑物内的所有基站,建筑物的一层上的所有基站,建筑物的给定塔楼或侧翼中的所有基站。
所述无线电系统可以是支持载波聚合的任何标准/非标准/专有系统。当前,这样的系统是演进型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E-UTRA),其例如也被称作长期演进(LTE),或者更好是其最近的高级LTE版本(LTE-A)。但是所述示例性实现例不限于此,而是可以适用于其他适当的无线电系统(其当前形式和/或其演进形式),比如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无线电接入网(UTRAN或EUTRAN)、基于国际移动电信(IMT)标准或其任何演进版本(例如高级IMT)的系统、基于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802.11标准或其演进版本(IEEE802.11ac)的无线局域网(WLAN)、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Wi-Fi、3GPP、
Figure BDA0000463526790000061
个人通信服务(PCS)以及利用超宽带(UWB)技术的系统。
图5A和5B示出了无线电系统的实例,其中图5A示出了蜂窝无线电系统512的一个实例(第8版LTE),图5B示出了家庭或企业环境中的无线局域网。系统512的三个基本元件是UE100(=终端)、无线电网络中的eNB500以及核心网络中的接入网关(a-GW)508。eNB500的功能可以包括:所有无线电协议、移动性管理、所有重传、报头压缩以及分组数据汇聚协议。a-GW508向/从例如因特网的其他网络510的接口提供蜂窝无线电系统512。可以通过将用户平面与控制平面分开来将a-GW508精简化(streamlined):移动性管理实体(MME)504仅仅是控制平面实体,并且用户平面绕过MME504直接到服务网关(S-GW)506。在LAN架构中,控制平面与用户平面的此类分离不一定是可见的,并且所有通信可以通过无线电层上方的互联网协议发生。但是根据更高层协议的需要,IP能够在来源地址与目的地地址之间递送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会话发起协议(SIP)/会话描述协议(SDP)以及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信息。这些协议常常在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执行,其中服务器可以是公共或私有信息来源,或者其可以是运营商的专用服务器(比如移动性管理服务器),或者其可以是辅助服务器,比如自组织网络(SON)、操作和维护(O&M)或者接入网发现和选择功能(ANDSF)服务器。前面提到的协议还可以执行网络资源之间的对等协议,比如Bit Torrent。
此外,蜂窝无线电系统512还包括归属eNodeB(HeNB)130(=基站),其还可以与a-GW508对接。类似地,LAN可以包括接入点(WLAN AP)130A、130B、130C、130D,其可以在内联网中交互或者可以与网关516交互。LAN还可以是其自身的无线网络。在家庭环境中可以仅有一个WLAN AP130A,而在其他环境中,比如在企业环境中,则可以有属于云514的一定数目的WLAN AP130A、130B、130C、130D。HeNB130通过合并eNB500的能力而为UE100提供LTE无线电覆盖。由于LTE512的平坦架构不是针对非常大量的HeNB130优化的,因此HeNB网关502可以被用来对a-GW508隐藏大量的HeNB130。
终端100可以与eNB500、HeNB130以及WLAN AP130A、130B、130C、130D通信。在一个示例性实现例中设想到,HeNB130是实现载波聚合的基站130。在另一个示例性实现例中设想到,WLAN AP130A、130B、130C、130D是实现载波聚合的基站130。HeNB130可以实现LTE毫微微小区,例如用在家庭或者办公楼之类的企业环境中的小区。HeNB130可以按照与WLAN接入点130A、130B、130C、130D相同的方式被安装。HeNB130可以使用运营商的有执照频率,并且可以连接到运营商的核心网络。(多个)HeNB130与a-GW508之间的传输连接可以利用固定数字订户线(DSL)连接或者用于到内联网/因特网的有线连接的以太网来实现。这些传输网络链接还可以包括能够被用于传输的无线链接,比如微波链接或WiMax链接。此外,如图5A和5B中所示,云通信设备514被用于HeNB130与HeNB GW502之间的通信,或者被用于WLAN AP130A、130B、130C、130D与GW516之间的通信。云514可以例如由企业以太网LAN形成。
载波聚合通过同时利用多个载波上的无线电资源而扩展了在HeNB130与UE100之间所利用的有效带宽。(由一个基站130或一定数目的基站130实现的)多个分量载波被聚合形成更大的总体传送带宽。两个或更多分量载波(其例如分别是20MHz)可以被聚合以支持高达100MHz或者甚至更多的更宽传送带宽。频谱布置可以是连续的或者不连续的。作为针对运营商的有执照频率的替代或补充,无执照或免执照频带(例如工业、科学和医疗(ISM)频带)可以被用于载波聚合。举例来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发出了允许使用TV白色空间(TV WS)频谱的报告和命令。白色空间是FCC对于例如未被TV或无线麦克风传送器的主要用途占用的TV频谱所使用的术语。所述载波可以处于单一运营商的控制下,或者完全不受运营商控制,而是例如由企业IT控制。关键点在于高效地使用本地频谱:可以使用单一运营商的频谱,如果得到授权的话可以使用多家运营商的频谱(这一共享可以根据对于频谱原理的灵活使用而发生),或者可以使用无执照或白色空间或者认知频谱。
参照图3,让我们更加详细地研究终端100的结构。终端100可以被类似于电子数字计算机来实现,其除了处理器102和存储器104之外还可以包括一定数目的其他部件。除了工作存储器104之外,可能还需要非易失性存储器302。此外,终端100可以包括系统时钟328。此外,终端100可以包括一定数目的外围设备。在图3中示出了三个外围设备:电池332、收发器324和用户接口330。当然,终端100可以包括出于简明起见而未在这里示出的一定数目的其他外围设备。
用户接口330可以包括用户接口电路(比如集成电路和触摸屏、小键盘等设备)和用户接口计算机程序代码,其被配置成促进对于终端100的至少一些功能的用户控制。电池332可以是电气电池,其包括把所存储的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电化学电池。
系统时钟328不断生成一个电脉冲流,其使得终端100内的各种传递操作按照有序的方式以特定的定时发生。
收发器324可以实现终端100与某一其他设备之间的电信连接。无线连接可以利用根据前面提到的标准操作的无线收发器来实现,比如LTE、WLAN或者任何其他适当的标准/非标准无线通信装置。收发器324可以包括众所周知的标准组件,比如放大器、滤波器、频率转换器、(解)调制器、编码器/解码器电路以及一个或更多天线。
此外,终端100可以通过其存储器与其他设备通信,例如数据304可能是通过存储器设备(比如存储器卡、光盘或者任何其他适当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设备)被带到非易失性存储器302中。
术语“处理器”102是指能够处理数据的设备。取决于所需的处理能力,终端100可以包括几个(并行的)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电子电路。在设计具体的实现方式时,本领域技术人员例如将考虑针对终端100的尺寸和功率消耗所设定的要求、必要的处理容量、生产成本以及产量。处理器102和存储器104的电子电路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逻辑组件、一个或更多标准集成电路、一个或更多专用集成电路(ASIC)、一个或更多微处理器、具有伴随的数字信号处理器的一个或更多处理器、不具有伴随的数字信号处理器的一个或更多处理器、一个或更多专用计算机芯片、一个或更多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一个或更多控制器、仅有硬件的电路实现方式(比如仅在模拟和/或数字电路中的实现方式)、电路与软件(和/或固件)的组合(在适当情况下例如包括(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多个)处理器或(多个)处理器的一部分/软件、软件与(多个)存储器的组合,其一起工作来使得装置施行各项功能)、需要软件或固件来操作的例如(多个)微处理器或(多个)微处理器的一部分之类的电路(尽管所述软件或固件并不以物理方式存在)以及/或者其他适当的电子结构。“电路”的这一定义适用于本申请中对于该术语的所有使用。作为另一个实例,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电路”还将涵盖仅有处理器(或多个处理器)102或处理器102的一部分及其伴随的软件和/或固件的实现方式。例如在适用于特定元件的情况下,术语“电路”例如还将涵盖用于用户装备的基带集成电路或应用处理器集成电路。
微处理器102可以实现集成电路上的中央处理单元(CPU)的功能。CPU是执行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106的计算机程序334的逻辑机器。程序代码106可以利用编程语言被编码为计算机程序,所述编程语言可以是例如C或Java之类的高层级编程语言,或者是例如机器语言或汇编程序之类的低层级编程语言。程序代码106还可以被硬连线,例如如果处理器102被实现为ASIC,则所述程序代码被实现为通过适当的ASIC开发工具开发并实现的块。
CPU可以包括寄存器集合318、算术逻辑单元(ALU)320和控制单元(CU)322。控制单元322由从工作存储器104传递到CPU的程序代码106的序列控制。控制单元322可以包含一定数目的用于基本操作的微指令。微指令的实现方式可以根据CPU设计而不同。处理器102还可以具有操作系统(例如通用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的专用操作系统或者实时操作系统),其可以为计算机程序334提供系统服务。操作系统的实例包括:MeeGo、Symbian、Android、iOS、RIM Blackberry OS、Windows Mobile、Linux、bada、Maemo等等。
工作存储器104与处理器102之间可以有三种不同类型的总线:数据总线310,控制总线312,以及地址总线314。控制单元322使用控制总线312把工作存储器104设定在两个状态下,一个状态对应于向工作存储器104中写入数据,另一个状态对应于从工作存储器104读取数据。控制单元322使用地址总线314向工作存储器104发送地址信号,以用于在写入或读取状态下对存储器104的指定部分进行寻址。数据总线310被用来把数据308从工作存储器104传递到处理器102或者从处理器102传递到工作存储器104,以及把程序代码106从工作存储器104传递到处理器102。
工作存储器104可以被实现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其中信息在电力关断之后丢失。RAM能够在恒定时间内返回任何数据,而不管其物理位置以及其是否与先前的数据有关。
非易失性存储器302即使在未被供电时也保留所存储的信息。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实例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闪存、例如硬盘驱动器之类的磁性计算机存储设备以及光盘。如图3中所示,非易失性存储器302既可以存储数据304也可以存储包括程序代码106的计算机程序334。
一个示例性实现例提供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332,当被加载到终端100中时,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使得所述装置施行在后面参照图11被图示为一种方法的所需操作。计算机可读介质332可以是存储包括程序代码106的计算机程序334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334可以具有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程序形式或者某种中间形式。计算机可读介质332可以是能够将程序334载送到终端100的任何实体或设备。介质332例如可以被如下实现:计算机程序334可以被具体实现在记录介质上,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具体实现在只读存储器中,在电载波信号上载送,在电信信号上载送,以及/或者具体实现在软件分发介质上。在某些司法管辖区内,取决于立法和专利实务,介质332不可以是电信信号。介质332可以是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图3示出了介质332可以与终端100耦合,其中包括程序代码106的程序334被传递到终端100的非易失性存储器302中。程序334连同其程序代码106可以被从非易失性存储器302加载到工作存储器104中。在程序334的运行期间,程序指令106经由数据总线310被从工作存储器104传递到控制单元332,程序代码106的一部分通常驻留在其中并且控制终端100的操作。
有许多方式来构造程序334。取决于所使用的软件设计方法和编程语言,所述程序的各项操作可以被划分成函数模块、子例程、方法、类、对象、小应用程序、宏、窗口小部件、设计块等等。在现今的编程环境中,存在例如作为现成函数的汇总的软件库,其可以被程序利用来施行多种标准操作。
参照图4,让我们更加详细地研究基站130的结构。基站130可以被类似于电子数字计算机来实现,其除了处理器132和存储器134之外还可以包括一定数目的其他部件。基本上,图4的描述类似于图3的描述,因此后面的解释将只提到不同之处。在图4中示出了两个外围设备:电源406和收发器TRX408。当然,基站130可以包括出于简明起见而未在这里示出的一定数目的其他外围设备。
收发器408可以实现基站130与终端100之间的电信连接。无线连接可以利用根据前面提到的标准操作的无线收发器来实现,比如LTE或者任何其他适当的标准/非标准无线通信装置。
电源406可以是独立电源,比如电气电池、太阳能电池或者其他产生能量的装置,或者其可以依赖于(基站130的)外部世界,比如连接到墙壁插座(市电)的电力供给装置。
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02中的数据现在由附图标记402标示,并且存储在工作存储器134中的数据由附图标记404标示。
一个示例性实现例提供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332,当被加载到基站130中时,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使得所述装置施行在后面参照图12被图示为一种方法的所需操作。
参照图6、7、8、9和10,接下来让我们研究利用云通信服务514的载波聚合配置的一个详尽的示例性实现例。
四个基站BS1-BS4、130A、130B、130C和130D以及GW502/516通过云通信服务514进行通信。UE100处在由第一基站130A形成的第一小区602内并且处在由第三基站130C形成的第三小区604内。属于所接收到的载波聚合配置的多个基站130A、130B、130C、130D形成云通信服务514,其通过耦合属于所接收到的载波聚合配置的基站130A、130B、130C、130D的计算机网络按需提供通信服务。
载波聚合可以利用认知无线电,其中终端100改变其传送和/或接收参数以便在避免干扰的情况下高效地通信。参数的改动可以是基于频谱感测,其中包括终端100内的对于接收自基站130A、130B、130C、130D的导频信号的能量检测。频谱感测操作可以应用任何数学采样、滤波、平均、加窗或加权函数以产生实际的测量结果。除了通过测量进行信息采集之外,还可以利用其他措施。这些其他措施例如包括从本地或全局数据库(其例如位于因特网中或者位于无线电系统的某一网络元件中)、从同一区域内的其他终端或者从本地共存管理器获得信息。
除了仅在终端100中创建载波聚合配置之外,在一些实现例中,所述创建可以是更加分布式的。终端100可以向(多个)基站130报告一些信息以便形成载波聚合配置。或者可能已经存在载波聚合配置,并且终端100提出修改该配置。但是接收到该提议/请求的基站130仍然可以定义是否将对应地更新所述配置。如果建筑物的楼层平面图定义了聚合配置,则基站130可以确定初始载波聚合配置。如果终端100识别出其在建筑物中的位置或者通过测量检测到基站130,则该基站在云514中的定义可以直接表明终端100的载波聚合配置是否应当由该基站130的资源修改。
认知无线电正表现出朝向基于本地条件的连接性的更高灵活性发展的趋势。当前,对于小型小区,蜂窝系统并没有给出与可以基于终端100自身关于本地条件的知识所提供的角度的很大区别。本地条件下的操作通常涉及小型小区和不规则的、无协调的布置,这意味着在可以由移动设备100接收到的多个频率层上存在多个基站。这一点例如可以从Wi-Fi小区清楚地获知。问题在于,在这些种类的本地布置中,大量可用资源实际上未被使用。另一个问题在于,小区改变和不连续覆盖会导致连接性中断。切换常常不会良好地执行,并且小区改变作为减少的服务响应而变得对于用户可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切换被良好地执行,则导致大量信令负载以及到网络的动态。
在3GPP标准第10版中规定了运营商的有执照频谱中的载波聚合。在第10版的范围内,没有考虑到本地频谱可用性,比如白色空间、免执照频带或其他新的(尚未发放执照的)频率。
在载波聚合中,基站130可以把传送聚合在多个载波上,其中可能是聚合在相同频带内的邻近载波上、聚合在相同频带内的非邻近载波上或者聚合在不同频带内的载波上。在载波聚合中,其中一个载波可以是主要小区(Pcell),即主要载波,其他载波可以是次要小区(Scell),即次要载波。可以对于UE100聚合其使用的所有载波都存在于该UE的载波聚合配置中。载波聚合配置中的任何次要载波可以由对应于该UE100的网络基于UE100的测量反馈激活或去激活。载波聚合可以被使用在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中,并且其配置、能力和使用可以是独立的。在现有技术中,无线电资源控制信令总是仅仅存在于Pcell中。对于WLAN的白色空间使用在IEEE802.11af、IEEE802.19和ETSI RRS中设计。
一些示例性实现例给出一种载波聚合方案,其中把来自云514中的多个小区(Scell)602、604的频率资源聚合到终端100,从而所有分量载波资源都被视为具有相同的相关性。可以独立于其他Scell来应对每一个Scell602、604的激活/去激活。通过Scell602、604当中的任一个在UE100与云514之间建立并保持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实际上不存在Pcell。
在异构网络(HetNet)布置中,UE100可以同时利用来自多个基站130A、130C(其提供小型小区)的资源。可以根据各种载波聚合机制来操作这些资源。如果所利用的来自许多小区的频率资源频繁地改变,则主要服务小区也可能会频繁地改变。这样就会由切换对于小区改变强加不必要的动态,除非载波聚合配置中的所有小区都被设定到相同的相关性。因此,一些示例性实现例把所有聚合小区都视为次要小区(Scell)602、604。在传统上经由Pcell递送的信息被分发到Scell602、604当中的任一个。没有Scell单独采取主导角色(并且成为实际上的Pcell),相反该角色被共享。因此,各个Scell是平等的,并且甚至可以被重命名为云小区(Ccell)。
所有次要小区602、602可以根据测量结果被同样地激活和去激活。这一频繁的小区改变对于传统网络架构中的无线电资源连接和IP连接性的影响很大,其中在传统的网络架构中,每一个网络节点(基站130A、130B、130C、130D)具有到另一个网络元件(比如GW502/516)的连接(例如X2或S1)。但是网络节点130A、130B、130C、130D共同连接到云514,所述云514提供无线电资源连接的端接,并且经由具有到云514的接口的基站130A、130B、130C、130D当中的任何一个或更多个为具有无线电链接的终端100提供到外部世界(因特网)的连接性。可以假设基站130A、130B、130C、130D通过以太网、因特网、xDSL或其他适当的协议连接到云514。云514本身是一个处理节点集合,其提供计算和通信能力而不精确地指出云514的哪一个节点从事什么操作。云514是一种抽象,其能够采取处理、存储和通信任务,高效且可靠地应对所述任务,并且与外部接口(比如IP接口)通信。
在这种载波聚合方案中,所有基站130A、130B、130C、130D都处于相同的相关性水平,并且其中的每一个可以激活及去激活一个或更多小区602、604或载波。只要其中任一个基站130A、130B、130C、130D能够将至少一个Scell602、604保持活跃,终端100就将具有到云514的连接性。
云514将提供基站130A、130B、130C、130D和GW502/516之间、相同的云内的各个终端100之间以及可能到云514内部的介质存储装置或服务器的本地连接性。云514还可以负责安全性和隐私。云514可以形成以太网子网或IP子网或内联网。
由UE100向基站130A、130B、130C、130D提出载波聚合配置,并且UE100还保持并存储载波聚合配置,从而当云514的服务基站130A、130B、130C、130D改变时,载波聚合配置保持一致。因此,每一个基站130A、130B、130C、130D对于每一个Scell602、604的激活和去激活是自我维持的,例如每一个基站130A、130B、130C、130D可以基于所采集的信息(比如UE100的测量和提议)做出其自身的决定。每一个基站130A、130B、130C、130D独立于UE100的其他基站用信号通知其自身的载波激活/去激活消息。
不需要实际的载波聚合配置(仅仅是其在UE中的本地解释),相反UE100测量并且向基站130A、130B、130C、130D提出载波聚合更新。基站130A、130B、130C、130D通过激活/去激活Scell602、604做出响应。一旦Scell602、604活跃,基站130A、130C就对于其每个活跃小区创建传输块。云514对于到多个基站的因特网流的分离依赖于云计算技术。在云计算中,在云514内部可以唯一地理解客户端UE100的IP地址。此外,每一个通信量流可以具有唯一的流身份(FID)。在上行链路中,各个UE100自身控制如何将其上行链路流分离到(多个)活跃Scell602、604。
在图6中描述了通过(多个)Scell的本地连接性。UE100测量606、614无线电环境,并且基于其所具有的信息提议608、616Scell连接性。基站130A、130C基于来自UE的请求根据其自身的决定激活/去激活610、618(多个)Scell。最后,UE100通过所激活的Scell向基站130A、130C传送612、620有效载荷数据,并且可以通过GW502/516进一步传送622有效载荷数据。
图9示出了实现载波聚合的云514中的UE100与基站130A、130B、130C、130D之间的信令序列的一个示例性实现例。所述信令消息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可以甚至包括用于传送相同信息的几条分开的消息。此外,所述消息还可以包含其他信息。
UE100施行900对于基站130A、130B、130C、130D的测量。因此,UE100提出902、904、906、908包括所有四个基站130A、130B、130C和130D的载波聚合配置。其中两个基站130A和130C做出910、918肯定的决定,因此向UE100传送912、920Scell激活消息。其余的两个基站130B和130D做出914、922否定的决定,因此向UE100传送916、924Scell去激活消息。
因此,如图1中所示,第一装置100的至少一个存储器104和计算机程序代码106还可以被配置成利用至少一个处理器102使得第一装置100至少施行以下步骤:获得114由终端从实现至少一个聚合小区的至少一个基站接收到的与载波聚合配置有关的决定信息,所述决定信息包括关于所述至少一个基站激活还是去激活属于所述载波聚合配置的一个聚合小区的信息;以及基于所采集的信息和所接收到的决定信息更新116终端的载波聚合配置。
在一个示例性实现例中,第一装置100的至少一个存储器104和计算机程序代码106还可以被配置成利用至少一个处理器102使得第一装置100至少施行以下步骤:获得114由终端100接收来自至少一个基站130的载波激活消息,并且导致118从终端100到所述至少一个基站130并且是通过传送所述载波激活消息的基站130的聚合小区的数据传送。
在另一个示例性实现例中,第一装置100的至少一个存储器104和计算机程序代码106还可以被配置成利用至少一个处理器102使得第一装置100至少施行以下步骤:获得114由终端100接收自至少一个基站130的载波去激活消息,基于所采集的信息和所接收到的载波去激活消息更新116终端100的载波聚合配置,以及导致118针对实现至少一个聚合小区的至少一个基站130的与更新后的载波聚合配置有关的信息传送。
如图9中所示,云514提供本地连接性和服务,并且通过云514的GW502/516提供因特网服务510。
一些示例性实现例描述了通过云514的载波聚合。还可以在其他层级下进行聚合。所描述的聚合的一般格式是形成共同的云514的基站130A、130B、130C、130D的集合。基于(多个)UE100的需求并且基于基站130A、130B、130C、130D的容量,所述(多个)UE100可以同时连接到这些基站130A、130B、130C、130D当中的许多个以提供连接性。基站130A、130B、130C、130D共同服务于所述(多个)UE100。UE100还可以发起提议基站加入云514。
在UE100与云514之间建立并保持RRC连接。可以通过任何载波频率资源来建立并保持RRC连接,而不管是否与任何其他资源聚合。存在云RNTI(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来索引UE100到云的连接,以替代用于索引UE到小区的连接的传统小区RNTI。
在形成毫微微小区(或者其他适当尺寸的小区)的云时,基站130A、130B、130C、130D首先彼此通信(例如通过X2网络或以太网)以形成云514,例如其将形成用于共享信息、通信和负载的网络。具体来说,在云514中,可以由云514中的所有基站130A、130B、130C、130D共同共享和理解身份空间。因此,只要100UE与云514之间的RRC连接是有效的,则由任何基站130A、130B、130C、130D为UE100给出的“C”RNTI就会被云514的任何其他基站130A、130B、130C、130D唯一地理解。云(例如云中的任何基站)514可以发起RRC连接释放程序以便从云514当中去除UE100。
相应地,如图1中所示,第二装置130的至少一个存储器134和计算机程序代码136还可以被配置成利用至少一个处理器132使得第二装置130至少施行以下步骤:为终端100指派144在属于所接收到的载波聚合配置的多个基站130当中是唯一的标识符,并且导致146向终端100和/或向属于所接收到的载波聚合配置的多个基站130传送所述终端的唯一标识符。
云514主要应对无线电资源和连接性而不是移动性管理本身。云内部的移动性是自我维持的,这是因为只要UE100连接到至少其中一个基站130A、130B、130C、130D,就不对云514内部的UE100的操作进行区分。对于更广区域移动性的情境,UE100可以具有到云514外部的MME504的连接,或者把MME504置于云514的内部也可能是可行的,例如置于与基站130A、130B、130C、130D相同的子网的内部。
取决于UE100和基站130A、130B、130C、130D的位置,还可以把控制信息递送到其被使用的地方。
除了UE100的到云514的连接之外,UE100还可以具有根据任一种3GPP传统标准的到广域网的基站500的同时连接性。
图7示出了载波聚合配置的一个示例性实现例。在图7中,由四个基站130A、130B、130C、130D形成的云514使UE100进行服务。UE100具有与第一基站130A和第三基站130C的Scell连接性704、706。云514内的基站130A、130C与GW502/516之间的IP通信量700由云514提供,并且GW502/516提供云514外部的IP通信量702,比如到因特网的连接性。
如图8中所示,所得到的频率聚合的一个示例性实现例包括具有第一基站130A的两个Scell,即SCELL11和SCELL12,以及具有第三基站130C的四个Scell,即SCELL31、SCELL32、SCELL33和SCELL34。载波聚合配置可以包括小区,其中每一个小区具有小区身份。存在于载波聚合配置中的所有小区不一定由相同的基站提供。因此,载波聚合配置可以包括其小区身份由基站身份扩展的小区列表。
下行链路信号可以在GW502/516处被分发,或者其中一个基站130A、130C可以承担分发器的角色。一个基站可以充当分发器,这是通过将以太网分组转发到构成云的其他基站。此外,以太网交换机可以承担分发器的角色,这是通过把传入分组转发到多个基站。这方面可以被选择性地实现,从而使得交换机中的算法把分组流划分或者选择性地分离到多个目的地基站,所述交换机还可以把分组流复制到多个基站,或者分组流可以形成以太网广播传送。这样的分发器还可以在路由器中的IP协议层级上运作,其中可以发生IP分组流的选择性分离、复制或广播。如果其中一个基站130A、130C充当分发器,则在前一个基站变为不活跃或者分发器的处理或通信负载变得过重的情况下,这一角色可以被指派(切换)到另一个基站。可以更新以太网网络算法以包括这样的学习和交换算法从而使得云网络的负载均匀,或者避免瓶颈节点。类似地,IP路由网络中的IP算法可以学习使得云网络的负载均匀,或者避免拥塞的瓶颈节点。在基站充当分发器的情况下,在云514中的不同基站之间可以有分离的MAC(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所述分离的MAC可以在可从分发器到达的各个基站之间共享MAC协议数据单元的负载。MAC可以在以太网中运作,或者其可以在必须被封装到从分发器到其他服务基站的以太网传输中的无线协议上运作,并且在去除封装之后作为真实MAC协议数据单元被从每一个基站传送。无线MAC协议上的这种分离的好处将是能够高效地分离分组流、分割以及串联协议数据单元。所述分离可以是在GW502/516与基站之间、在基站之间或者是在以太网交换机、IP路由器或云服务器之间。
在云514中,可以有一个云控制器,其指示如何以及向何处转发来自GW502/516和基站130A、130B、130C、130D的流。但是在以太网交换云中,一种更加复杂的云技术是使用以太网交换表,正如图10中所描述的那样。图10示出了云514内的通信量路由的一个示例性实现例:在终端100从第一基站130A的覆盖范围移动1006到第二基站130B的移动范围时的连接性。这里不存在切换,而是利用以太网/IP中的交换/路由更新来设置移动性。这样的技术在没有切换的情况下实现了云514内部的连续连接性。在以太网交换云中,负责无线电连接的基站130A将向云514输入数据,因此以太网交换机1000的以太网交换表将通过还被用于传入/传出通信量的基站130A的该新的以太网MAC地址而自动变为更新。类似地,如果云514是IP网络,则可以获得IP路由表。无线电条件决定哪些基站130A、130B当前正在服务,并且这些基站130A、130B的IP地址变为更新到路由器/IP主机1002处的路由表以便把通信量IP路由到UE100的IP目的地地址。在图10中,路由器/IP主机1002的路由表中的第一基站130A的以太网MAC地址被第二基站130B的以太网MAC地址替代1010。在某些情况下,因特网控制协议也可以应用来控制路由表更新。如图10中所示,即使基站从第一基站130A改变到第二基站130B,“C”RNTI1004、1008也保持相同。由于UE100在云514中具有单一身份,因此UE100可以在没有S1也没有X2隧道化的情况下通过基站130A、130B连接到网络,因此可能不需要基站130A、130B之间的严密协调。
在图10中,IP_UE是UE100的IP地址。UE100可以从其服务或PDN网关得到IP地址,或者其可以通过执行DHCP协议来请求IP地址,其能够到达可以授予IP地址的DHCP服务器。在一些示例性实现例中,UE100还可以从服务基站/接入点130的IP配置得到IP地址。云514可以包括DHCP服务器,其能够分配在云内部有效的IP地址。网关可以负责从因特网掩蔽云子网地址,并且反之路由到达云514内部的网关502/516的因特网通信量,这是通过云子网地址或者通过把以太网通信量交换到正确的端口以便到达服务基站130或网关502/516而实现的。
在图10中,以太网MAC_BS1意味着第一基站130A的以太网MAC地址。基站130A的以太网MAC地址在以太网交换中被用来把源自UE的分组从其服务基站递送到以太网中的能够朝向其目的地向前路由分组的下一个节点。反之亦然,基站130A的以太网MAC地址在以太网交换中被用来把来自网络的以UE100为目标的分组首先递送到服务基站130A。
在图10中,LTE是用在云514的无线接入中的无线电接入技术。基站130A可以具有LTE/LTE-A技术。类似地,可以使用3G/HSPA无线电接入技术。此外,WiFi技术也可以被用于云514的无线电接入。但是这些无线电接入技术仅仅是实例,所述示例性实现例不仅限于这些技术,相反可以使用能够支持载波聚合的任何适当的技术。
举例来说,“无线电切换”可以是基于以下原理:MAC id在基站130A、130B之间共享,并且基站的路径交换不是根据隧道化或者此类3GPP协议发生的,而是通过根据IETF协议更新以太网交换表(并且可能还有IP路由表)而发生的。由于其学习(拷贝)算法和自动表更新,以太网交换和IP路由可以极快并且高效。因此,在一些示例性实现例中,在传输层交换中不需要涉及隧道协商协议。如果应用了例如传输层安全性(TLS)之类的安全隧道,那么其可以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本地交换/路由网络之上运作。如果建立了到中间网关的安全隧道,那么其也可以在本地交换/路由网络之上运作。这些隧道化解决方案不会损害本地云网络本身的效率,但是当然将会出现一些隧道化协议开销。
所描述的一些示例性实现例可以基于UE100的本地需求在本地带来不同载波的高效聚合:关于本地连接性和频谱条件的最佳知识可以由UE100本地获得并且对于本地基站130A、130B、130C、130D可用,并且所描述的载波聚合方案可以在云514的区域内提供良好的移动性、覆盖和/或容量。
广域架构中的云RAN使用新的(S1类)接口来通过已定义接口将软比特/硬比特或协议数据单元递送到云514以用于计算并且连接到运营商的演进型分组核心。这一云架构不一定具有LAN的架构。云RAN是基于明确定义的专有或标准化接口,其中用户平面应用部分和成帧协议负责从基站130A、130B、130C、130D到云计算单元的传输,就像服务器大厅那样。这一架构不使用商品以太网或者自由可路由互联网协议。云RAN可以使用以太网和互联网协议作为用于专用成帧协议和接口的传输层。但是其并不是自由可路由的,并且替换地使用端点隧道化。这意味着在云RAN中,隧道化协议被使用在基站130A、130B、130C、130D与云514之间。在云架构中,基站130A、130B、130C、130D具有无线电协议栈(至少PHY和MAC),其允许MAC上方(或MAC处)的分布式计算。数据分离可以在IP层发生。但是一些示例性实现例使用了云MAC,这是在于基站130A、130B、130C、130D的MAC共享一个共同的身份空间。这一MAC架构还可以负责云中的聚合,例如使用几个基站130A、130B、130C、130D的无线电资源。数据流在IP层中被分离到各个基站,但是以太网MAC在这里可以进行大部分的实际执行。(多个)服务基站的以太网MAC地址出现在L3以太网交换表中。但是在云中可能会出现处于以太网交换网络上方的路由器,从而使得到当前子网的路由在IP层发生,并且子网中的交换在以太网MAC层发生。RRC协议可以被共享到基站130A、130B、130C、130D或者被共享到云514,这是因为存在用于共享身份的中心储存库。简而言之,把不具有Pcell的无线电操作与云联网514相组合。这方面利用了云514中的以太网/IP交换(没有隧道化)、通过无线电到云的单一RRC身份、云区域内的用户空间的中心或共享储存库以及单一节点调度决定。将所有信息送到调度节点的复杂度将存在于隧道化架构中。由于云通过以太网交换和IP操作,因此这一复杂度消失。在以太网/IP中没有特殊的流控制,并且没有人会体验到特别缓慢的以太网LAN。相反,以太网交换非常快,因为其是基于直接从分组流学习并且更新交换表中的表条目的算法。可以通过使用流身份(FID)在云的边缘处(进入/离开)的网关502/516中辅助流的管理。在该示例性实现例中,边缘节点检查FID并且以此为基础决定(多个)目的地。这样就可以按照提高效率并且仍然将每一个流保持连贯的方式来分发各个流。
云514的另一项属性是基站130A、130B、130C、130D可以具有共享的身份空间。这例如可以通过中心存储器储存库(或寄存器)来实现,其包括云514中的被服务的各个UE100及其身份。现在,在每一项与RRC连接有关的动作时,基站130A、130B、130C、130D可以访问所述储存库并且检查云514的对应于该UE100的商定身份是什么。可以应用正常的共享存储器原理来负责所述储存库的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通过这些措施,每一个服务基站130A、130B、130C、130D可以被设定到相等的相关性(例如充当Scell并且代表Pcell运作)。
在从UE100到云514的上行链路通信中,已激活的Scell可以使用完全无重叠的资源。UE100可以具有将使用频带F1内的频率的到第一基站130a的上行链路Scell1,而到第三基站130C的上行链路Scell3则将使用频带F3内的频率。在这种情况下,UE100从其供应的(多个)通信量流的分组创建传输块。由UE100传送到第一基站130A和第三基站130C的传输块将形成云514中所服务的(多个)流的所接收到的分组的累积聚合总和。聚合方案的这一示例性实现例可以具有的好处在于,云514中的相邻基站之间的频率资源可以使用至少部分地无重叠的频率(部分重复利用),从而例如可以减少云覆盖区中的干扰。如果相邻基站具有频率资源的部分重叠,则云514可以应用协调多点传送方案来减少云514内的干扰。
在一个示例性实现例中,UE100可以向基站130A、130B、130C、130D报告附加信息,以便例如按照协调多点传送(CoMP)方案根据已协调方式来设置传送。在CoMP方案中,基站130A、130B、130C、130D可以按照最小化其相互干扰的方式向多个终端100进行传送。这可以通过调度决定或者通过预先编码同时的传送来进行,以便在空间上减少干扰,或者使得干扰的空间构造有可能抵消接收器中的最强的主导干扰。在这些技术当中,在从多点协调代码本当中选择预先编码矩阵的更加高级的选择当中还可以应用多用户MIMO、单用户MIMO、秩适配、波束形成和此类技术。接收器算法可以由具有干扰抑制和干扰抵消技术的多天线接收构成。但是对于云514内的干扰管理,根据移动设备100并且根据基站130A、130B、130C、130D按照适当的方式例如利用分量载波来调度频率资源(其激活和去激活)可能就已经是非常高效的了。
一个示例性实现例把载波聚合的使用扩展到设备对设备(终端对终端)通信(D2D)。D2D可以是自我维持的,或者由固定基站协调。在全部这两种形式中,都应用云514架构。对于自我维持的设备对设备通信,终端100将设立云514,并且各个设备100将互相商定要对于每一个D2D链接聚合的载波。自组织网络中的一些D2D链接可以使用聚合度更高的分量载波来提升吞吐量,这与可能必须依赖将要使用的最小载波以便仅仅保持设备对设备连接的其他链接相反。对应于设备对设备链接的载波聚合配置被本地存储在(多个)设备100中,并且在各个设备100之间协商每一个分量载波的激活/去激活。如果其中任一个设备100提议激活某一分量载波(其存在于载波聚合配置中)并且另一个设备100接受,则该载波变为激活。反之亦然,如果其中任一个设备100表明去激活某一分量载波,则该分量载波变为去激活。
在云控制的设备对设备通信中,云514中的基站130A、130B、130C、130D可以互相商定针对D2D的聚合资源的最佳使用,并且每一个基站将根据在云514内部与其他基站商定的原理来控制其覆盖范围内的设备。这样,云区域中的各个设备100将得到关于使用中的资源聚合(特别是针对D2D的使用中的聚合)的一致的信息。
UE100可以基于其所具有(存储)并且可以采集的所有信息(而不仅仅是基于其对于环境的测量)来做出关于提议Scell的决定。UE100可以在UE或网络的发起下从云514网络得到信息。UE100还可以从其他UE或其他基站130A、130B、130C、130D或者从网络管理服务器得到信息。
接下来将参照图11描述一种方法的一个示例性实现例。所述方法可以在装置100中施行。所述方法可以被实现为装置100或者包括程序代码106的计算机程序334,当被加载到装置100中时,其使得装置100施行下面将要描述的处理。装置100的示例性实现例还可以被使用来增强所述方法,相应地所述方法的示例性实现例可以被用来增强装置100。各项操作不具有严格的时间顺序,其中一些操作可以被同时施行或者按照不同于所给出的顺序来施行。在各项操作之间或者在所述操作内还可以执行其他功能,并且在各项操作之间可以交换其他数据。其中一些操作或者所述操作的一部分还可以被省去,或者被相应的操作或者该操作的一部分所替代。应当提到的是,除了在由于针对处理顺序的逻辑要求而必要的情况下,在所述方法中不要求特殊的操作顺序。
所述方法开始于1100。在1102中导致与终端的无线电环境有关的信息采集。在1104中,基于所采集的信息创建终端的载波聚合配置。所述载波聚合配置包括由至少一个基站实现的具有相同相关性的多个聚合小区。在1106中,导致针对实现至少一个聚合小区的至少一个基站的与载波聚合配置有关的信息传送。所述方法结束于1112。
可选的是,在1108中,获得由终端从实现至少一个聚合小区的至少一个基站接收到的与载波聚合配置有关的决定信息。所述决定信息包括关于所述至少一个基站激活还是去激活属于所述载波聚合配置的一个聚合小区的信息。可选的是,在1110中,基于所采集的信息和所接收到的决定信息来更新终端的载波聚合配置。如图11中所示,所述方法可以按照循环方式操作:在操作1110之后,可以再次进入操作1106。
在一个示例性实现例中中,获得由终端从至少一个基站接收到的载波激活消息,并且导致从终端到所述至少一个基站并且是通过传送所述载波激活消息的基站的聚合小区的数据传送。
在一个示例性实现例中,获得由终端从至少一个基站接收到的载波去激活消息。还基于所采集的信息和所接收到的载波去激活消息更新终端的载波聚合配置。此外还导致针对实现至少一个聚合小区的至少一个基站的与更新后的载波聚合配置有关的信息传送。
在一个示例性实现例中,载波聚合配置当中的一个聚合小区被选择来负责终端的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连接,并且导致针对由至少一个基站实现的所选负责的聚合小区的与终端的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连接有关的信息传送。
在一个示例性实现例中,获得由终端从实现所选负责的聚合小区的基站接收到的去激活信息。所述去激活信息包括关于实现所选负责的聚合小区的基站去激活所选聚合小区的信息。还基于所采集的信息和所接收到的去激活信息更新终端的载波聚合配置。此外,载波聚合配置当中的另一个聚合小区被选择来负责终端的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连接。导致针对由至少一个基站实现的另一个所选负责的聚合小区的与终端的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连接有关的信息传送。
接下来将参照图12描述一种方法的一个示例性实现例。所述方法可以在装置130中施行。所述方法可以被实现为装置130或者包括程序代码136的计算机程序400,当被加载到装置130中时,其使得装置130施行下面将要描述的处理。装置130的示例性实现例还可以被使用来增强所述方法,相应地所述方法的示例性实现例可以被用来增强装置130。各项操作不具有严格的时间顺序,其中一些操作可以被同时施行或者按照不同于所给出的顺序来施行。在各项操作之间或者在所述操作内还可以执行其他功能,并且在各项操作之间可以交换其他数据。其中一些操作或者所述操作的一部分还可以被省去,或者被相应的操作或者该操作的一部分所替代。应当提到的是,除了在由于针对处理顺序的逻辑要求而必要的情况下,在所述方法中不要求特殊的操作顺序。
所述方法开始于1200。在1202中获得由基站从终端接收到的终端的载波聚合配置,其中所述载波聚合配置由终端基于该终端所采集的无线电环境信息而创建,并且其中所述载波聚合配置包括由至少一个基站实现的具有相同相关性的多个聚合小区。在1204中做出与载波聚合配置有关的决定,并且作为所述决定的结果激活或去激活属于所述载波聚合配置的一个聚合小区。在1206中导致针对终端的决定信息传送,其中所述决定信息包括关于所述至少一个基站激活还是去激活属于所述载波聚合配置的一个聚合小区的信息。所述方法结束于1208。
在一个示例性实现例中中,获得由基站从终端接收到的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连接信息,并且导致针对属于所述载波聚合配置的其他基站的与终端的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连接有关的信息传送。
在一个示例性实现例中,为终端指派在属于所接收到的载波聚合配置的多个基站当中是唯一的标识符,并且导致向终端和/或向属于所接收到的载波聚合配置的多个基站传送终端的唯一标识符。
本发明适用于前面定义的蜂窝无线电系统,而且还适用于其他适当的电信系统。所使用的协议、蜂窝无线电系统的规范、其网络元件和订户终端都在快速地发展。这样的发展可能需要对所描述的示例性实现例做出额外的改变。因此,所有词语和表达法都应当被宽泛地解释,并且其意图说明而非限制示例性实现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随着技术进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本发明的想法。本发明及其示例性实现例不限于前面描述的实例,而是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有所变化。

Claims (30)

1.一种装置,其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成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得所述装置至少施行以下步骤:
导致与终端的无线电环境有关的信息采集;
在所采集的信息的基础上创建所述终端的载波聚合配置,所述载波聚合配置包括由至少一个基站实现的具有相同相关性的多个聚合小区;以及
导致到实现至少一个聚合小区的至少一个基站的与所述载波聚合配置有关的信息传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还被配置成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得所述装置至少施行以下步骤:
获得由所述终端从实现所述至少一个聚合小区的所述至少一个基站接收到的与所述载波聚合配置有关的决定信息,所述决定信息包括关于所述至少一个基站激活还是去激活属于所述载波聚合配置的聚合小区的信息;以及
基于所采集的信息和所接收到的决定信息更新所述终端的所述载波聚合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还被配置成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得所述装置至少施行以下步骤:
获得由所述终端接收自所述至少一个基站的载波激活消息;以及
导致从所述终端到所述至少一个基站并且是通过传送所述载波激活消息的所述基站的所述聚合小区的数据传送。
4.如任一条在前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还被配置成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得所述装置至少施行以下步骤:
获得由所述终端接收自所述至少一个基站的载波去激活消息;
基于所采集的信息和所接收到的载波去激活消息更新所述终端的所述载波聚合配置;以及
导致到实现至少一个聚合小区的至少一个基站的与所述更新后的载波聚合配置有关的信息传送。
5.如任一条在前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聚合小区的相同相关性意味着所述终端的所述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连接是针对属于所述载波聚合配置的所述多个活跃基站当中的任何基站或所有基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还被配置成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得所述装置至少施行以下步骤:
从所述载波聚合配置当中选择一个聚合小区来负责所述终端的所述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连接;以及
导致到由至少一个基站实现的所选负责的聚合小区的与终端的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连接有关的信息传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还被配置成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得所述装置至少施行以下步骤:
获得由所述终端从实现所选负责的聚合小区的所述基站接收的去激活信息,所述去激活信息包括关于实现所选负责的聚合小区的基站去激活所选聚合小区的信息;
基于所采集的信息和所接收到的去激活信息更新所述终端的所述载波聚合配置;
从所述载波聚合配置当中选择另一个聚合小区来负责所述终端的所述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连接;以及
导致到由至少一个基站实现的另一个所选负责的聚合小区的与所述终端的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连接有关的信息传送。
8.如任一条在前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是蜂窝通信系统的终端,并且所述装置还包括:
用户接口电路和用户接口计算机程序代码,其被配置成促进对于所述终端的至少一些功能的用户控制。
9.一种装置,其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成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得所述装置至少施行以下步骤:
获得由基站从终端接收到的所述终端的载波聚合配置,其中所述载波聚合配置由所述终端基于该终端所采集的无线电环境信息创建,并且其中所述载波聚合配置包括由至少一个基站实现的具有相同相关性的多个聚合小区;
做出关于载波聚合配置的决定,并且作为所述决定的结果激活或去激活属于所述载波聚合配置的聚合小区;以及
导致针对所述终端的决定信息传送,其中所述决定信息包括关于所述至少一个基站激活还是去激活属于所述载波聚合配置的聚合小区的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聚合小区的相同相关性意味着所述终端的所述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连接是针对属于所述载波聚合配置的所述多个活跃基站当中的任何基站或所有基站。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还被配置成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得所述装置至少施行以下步骤:
获得由所述基站从所述终端接收到的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连接信息;以及
导致到属于所述载波聚合配置的其他基站的与所述终端的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连接有关的信息传送。
12.如在前权利要求9到11中任一条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还被配置成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得所述装置至少施行以下步骤:
为所述终端指派在属于所接收到的载波聚合配置的所述多个基站内是唯一的标识符;以及
导致向所述终端和/或向属于所接收到的载波聚合配置的所述多个基站传送所述终端的所述唯一标识符。
13.如在前权利要求9到12中任一条所述的装置,其中,属于所接收到的载波聚合配置的所述多个基站形成云通信服务,其通过耦合属于所接收到的载波聚合配置的所属基站的计算机网络按需提供通信服务。
14.如在前权利要求9到13中任一条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是蜂窝通信系统的基站,并且所述装置还包括:
被配置成与所述终端通信的无线电收发器。
15.如在前权利要求9到14中任一条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载波聚合配置的所述多个聚合小区是毫微微小区。
16.一种方法,其包括:
导致与终端的无线电环境有关的信息采集;
基于所采集的信息创建所述终端的载波聚合配置,所述载波聚合配置包括由至少一个基站实现的具有相同相关性的多个聚合小区;以及
导致到实现至少一个聚合小区的至少一个基站的与所述载波聚合配置有关的信息传送。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
获得由所述终端从实现所述至少一个聚合小区的所述至少一个基站接收的与所述载波聚合配置有关的决定信息,所述决定信息包括关于所述至少一个基站激活还是去激活属于所述载波聚合配置的聚合小区的信息;以及
基于所采集的信息和所接收到的决定信息更新所述终端的所述载波聚合配置。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
获得由所述终端从所述至少一个基站接收的载波激活消息;以及
导致从所述终端到所述至少一个基站并且是通过传送所述载波激活消息的所述基站的所述聚合小区的数据传送。
19.如在前权利要求16到18中任一条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
获得由所述终端从所述至少一个基站接收的载波去激活消息;
基于所采集的信息和所接收到的载波去激活消息更新所述终端的所述载波聚合配置;以及
导致到实现至少一个聚合小区的至少一个基站的与所述更新后的载波聚合配置有关的信息传送。
20.如在前权利要求16到19中任一条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聚合小区的相同相关性意味着所述终端的所述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连接是针对属于所述载波聚合配置的所述多个活跃基站当中的任何基站或所有基站。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
从所述载波聚合配置当中选择一个聚合小区来负责所述终端的所述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连接;以及
导致针对由至少一个基站实现的所选负责的聚合小区的与所述终端的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连接有关的信息传送。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
获得由所述终端从实现所选负责的聚合小区的所述基站接收的去激活信息,所述去激活信息包括关于实现所选负责的聚合小区的所述基站去激活所选聚合小区的信息;
基于所采集的信息和所接收到的去激活信息更新所述终端的所述载波聚合配置;
从所述载波聚合配置当中选择另一个聚合小区来负责所述终端的所述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连接;以及
导致针对由至少一个基站实现的另一个所选负责的聚合小区的与所述终端的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连接有关的信息传送。
23.一种装置,其包括配置所述装置来实现根据在前权利要求16到22中任一条所述的方法的构件。
24.一种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当被加载到装置中时,其使得所述装置施行根据在前权利要求16到22中任一条所述的方法。
25.一种方法,其包括:
获得由基站从终端接收的所述终端的载波聚合配置,其中所述载波聚合配置由终端基于该终端所采集的无线电环境信息而创建,并且其中所述载波聚合配置包括由至少一个基站实现的具有相同相关性的多个聚合小区;
做出与所述载波聚合配置有关的决定,并且作为所述决定的结果激活或去激活属于所述载波聚合配置的聚合小区;以及
导致针对所述终端的决定信息传送,其中所述决定信息包括关于所述至少一个基站激活还是去激活属于所述载波聚合配置的聚合小区的信息。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聚合小区的相同相关性意味着所述终端的所述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连接是针对属于所述载波聚合配置的所述多个活跃基站当中的任何基站或所有基站。
27.如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
获得由所述基站从所述终端接收的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连接信息;以及
导致到属于所述载波聚合配置的其他基站的与所述终端的无线电资源控制协议连接有关的信息传送。
28.如在前权利要求25到27中任一条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
为所述终端指派在属于所接收到的载波聚合配置的所述多个基站当中是唯一的标识符;以及
导致向所述终端和/或向属于所接收到的载波聚合配置的所述多个基站传送所述终端的唯一标识符。
29.一种装置,其包括配置所述装置来实现根据在前如权利要求25到28中任一条所述方法的构件。
30.一种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当被加载到装置中时,其使得所述装置施行根据在前权利要求25到28中任一条所述的方法。
CN201180072659.2A 2011-06-10 2011-06-10 载波聚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186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FI2011/050550 WO2012168535A1 (en) 2011-06-10 2011-06-10 Carrier aggreg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8629A true CN103718629A (zh) 2014-04-09
CN103718629B CN103718629B (zh) 2017-09-08

Family

ID=47295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7265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18629B (zh) 2011-06-10 2011-06-10 载波聚合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480051B2 (zh)
EP (1) EP2719235B1 (zh)
CN (1) CN103718629B (zh)
WO (1) WO2012168535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4261A (zh) * 2014-01-29 2016-11-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中基于多载波的数据发射方法和设备
WO2018228127A1 (zh) * 2017-06-15 2018-12-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136729A1 (zh) * 2018-01-12 2019-07-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参数配置方法及相关产品
US10601555B2 (en) 2014-01-29 2020-03-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carrier-base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30137B1 (en) * 2011-07-05 2022-11-09 HMD Global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ggreg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13058574A1 (en) 2011-10-10 2013-04-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ogical address assignment in a cloud cell
KR20130047315A (ko) * 2011-10-31 2013-05-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웹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9408212B2 (en) * 2011-11-10 2016-08-02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facilitating use of carrier aggregatio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US10098028B2 (en) 2012-03-16 2018-10-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of offloading traffic to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9629028B2 (en) 2012-03-16 2017-04-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heterogeneous carrier aggregation
KR20130128028A (ko) * 2012-05-16 2013-11-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협업 통신을 수행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03856312B (zh) * 2012-12-07 2017-08-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载波激活和去激活的方法、设备
US8995299B2 (en) * 2013-02-27 2015-03-3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ggregation of carriers of a cellular radio network with carriers of an auxiliary network
WO2014154296A1 (en) * 2013-03-28 2014-10-0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uting packets to a nodeb with a large cell or a nodes with a small cell
KR101431529B1 (ko) 2013-08-13 2014-08-20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동시 접속자 수에 따른 캐리어 애그리게이션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20150089382A1 (en) * 2013-09-26 2015-03-26 Wu-chi Feng Application context migration framework and protocol
US9468000B2 (en) * 2013-11-01 2016-10-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cloud based radio access network
EP3934156B1 (en) * 2014-03-19 2023-11-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device for supporting radio communication
CN106465172A (zh) * 2014-05-15 2017-02-2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无线通信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US9973542B2 (en) * 2014-06-26 2018-05-1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communication services
US10033505B2 (en) * 2014-07-31 2018-07-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channels over an unlicens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CN104168582B (zh) * 2014-08-08 2017-12-26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微小区基站系统、相关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US9253729B1 (en) * 2014-09-29 2016-02-02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acilitating power conservation in wireless user equipment
MY182994A (en) * 2015-04-10 2021-02-0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Updating wlan aggregation configuration
US10373128B2 (en) 2015-06-25 2019-08-06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Dynamic resource management associated with payment instrument exceptions processing
US10049350B2 (en) 2015-06-25 2018-08-14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Element level presentation of elements of a payment instrument for exceptions processing
US10115081B2 (en) * 2015-06-25 2018-10-30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Monitoring module usage in a data processing system
US10229395B2 (en) 2015-06-25 2019-03-12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Predictive determination and resolution of a value of indicia located in a negotiable instrument electronic image
US9706556B1 (en) * 2015-08-31 2017-07-11 Sprint Spectrum L.P. Limi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for a wireless device
WO2017142454A1 (en) * 2016-02-16 2017-08-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interruption level with rssi-based measurements
CN112399606A (zh) * 2016-11-04 2021-02-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上行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US11910239B1 (en) 2020-12-18 2024-02-20 Sprint Spectrum Lp Assigning component carriers for relay node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0164A (zh) * 2008-10-17 2010-06-09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重选的方法及终端
WO2010073830A1 (ja) * 2008-12-26 2010-07-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局装置
WO2010075822A1 (zh) * 2009-01-05 2010-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管理的方法、网络设备、用户设备及系统
CN102026272A (zh) * 2009-12-09 2011-04-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多载波系统的测量评估方法、系统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89541B2 (en) * 2009-01-28 2013-11-19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Device-assisted services for protecting network capacity
JP5392747B2 (ja) * 2008-09-24 2014-01-22 独立行政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無線通信端末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8547860B2 (en) 2009-02-09 2013-10-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arrier allocation
US8305986B2 (en) 2009-03-09 2012-11-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and CQI reports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KR101633936B1 (ko) * 2009-04-21 2016-06-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무선연결의 설정장치 및 방법
US8768299B2 (en) * 2009-05-18 2014-07-01 Cellco Partnershi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 user-enabled account identifier association
CN102026324B (zh) * 2009-09-18 2014-01-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聚合小区的重配置方法、设备和系统
US9559829B2 (en) * 2009-11-04 2017-01-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ignaling for flexible carrier aggregation
KR101597364B1 (ko) * 2009-12-21 2016-02-2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캐리어 어그리게이션 환경에서 idle-active 상태 천이 장치
US20110267948A1 (en) * 2010-05-03 2011-11-03 Koc Ali T Techniques for communicating and managing conges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0164A (zh) * 2008-10-17 2010-06-09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重选的方法及终端
WO2010073830A1 (ja) * 2008-12-26 2010-07-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局装置
WO2010075822A1 (zh) * 2009-01-05 2010-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管理的方法、网络设备、用户设备及系统
CN102026272A (zh) * 2009-12-09 2011-04-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多载波系统的测量评估方法、系统及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4261A (zh) * 2014-01-29 2016-11-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中基于多载波的数据发射方法和设备
CN106134261B (zh) * 2014-01-29 2019-11-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中基于多载波的数据发射方法和设备
US10601555B2 (en) 2014-01-29 2020-03-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carrier-base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368262B2 (en) 2014-01-29 2022-06-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carrier-base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8228127A1 (zh) * 2017-06-15 2018-12-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136729A1 (zh) * 2018-01-12 2019-07-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参数配置方法及相关产品
US11005626B2 (en) 2018-01-12 2021-05-1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arameter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112282A1 (en) 2014-04-24
WO2012168535A1 (en) 2012-12-13
US9480051B2 (en) 2016-10-25
EP2719235A1 (en) 2014-04-16
CN103718629B (zh) 2017-09-08
EP2719235A4 (en) 2014-12-10
EP2719235B1 (en) 2018-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8629A (zh) 载波聚合
Panwar et al. A survey on 5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EP3718286B1 (en) 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 (mec) translation of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messages
EP3494749B1 (en) Coordination of signaling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ing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US11356898B2 (en) MEC support for multi-access convergence
EP2774436B1 (en) Mechanisms addressing dynamic component carrier change in relay systems
US20190014471A1 (en) Context preparation
JP2006524958A (ja) 自己構成と自己最適化とを行うワイヤレス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6420468B2 (ja) ブロードキャスト・ベースのネットワーク・アクセス
US20180310241A1 (en) Providing service
US20230239941A1 (en) Communication of user terminal having multiple subscription identities
US20230254684A1 (en) Communication of user terminal having multiple subscription identities
US11910303B2 (en) OpenRAN solution suite
KR20190125438A (ko) 데이터 라우팅 방법 및 장치
EP3857951B1 (en) Logical channel cell restriction
CN109075932B (zh) 参考信号配置方法、中央单元及分布单元
CN103814597A (zh) 用于建立系统接口的方法和装置
KR102039064B1 (ko) 다중레벨 셀 구성을 통한 shf/ehf 대역 무선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US20220407621A1 (en) Controlling duplicate transmissions in multi-connectivity mode
GB2492840A (en) Establishing an intra-system interface between different systems within the unlicensed spectr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06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Applicant after: NOKIA TECHNOLOGIES OY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Applicant before: NOKIA Corp.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