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15689A - 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系统串联部分数量冗余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系统串联部分数量冗余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15689A
CN103715689A CN201410021201.XA CN201410021201A CN103715689A CN 103715689 A CN103715689 A CN 103715689A CN 201410021201 A CN201410021201 A CN 201410021201A CN 103715689 A CN103715689 A CN 1037156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ies connection
connection part
converter cell
power flow
distributed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212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爱红
闪世民
皮雅敏
卢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to CN20141002120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15689A/zh
Publication of CN1037156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56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系统串联部分数量冗余设计方法,利用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系统的设计容量,计算串联部分所需变流器单元的最低数量;将串联部分变流器单元的设计数量设定为最低数量加1个,形成冗余系统;逐步增加变流器单元的设计数量,利用串联部分单个变流器单元的故障率,使用可靠度模型得到串联部分整体的可靠性曲线,比对输电设备可靠寿命,判断串联部分整体的冗余设计是否合理,从而确定串联部分变流器单元的设计数量。

Description

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系统串联部分数量冗余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柔性交流输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系统串联部分数量冗余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UPFC)到目前为止,是功能最为强大的潮流控制装置之一,它通过对电力系统的线路阻抗、电压相角和电压幅值进行调节可同时或独立地实现电力系统母线电压、线路有功功率潮流、无功功率潮流和系统稳定的控制。
在UPFC的研究背景下,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DPFC)的概念应运而生,它去掉了UPFC中背靠背的两个变流器的直流耦合电容,引入DSSC概念将串联部分的变流器分布化,通过在输电线路上加载3次谐波频率电流来实现串并联侧变流器间的有功功率交换。DPFC与UPFC的控制能力相似,由于采用模块化以及分布式的设计,DPFC串联部分变流器每个单元的电压等级和制造成本大大降低。数量众多的串联部分单元可以起到冗余与备份的作用。
使用冗余部件结构的装置可以使用可靠度模型描述。可靠度模型描述的系统由n个模块组成,当系统中k个模块或者k个以上能够工作正常时,系统工作正常,当系统中少于k个模块正常工作时,系统故障。结合可靠度模型计算装置可靠寿命可以确定合适的冗余数量,从而降低系统的整体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系统串联部分数量冗余设计方法,能够合理选取串联部分变流器单元的冗余数量。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系统串联部分数量冗余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系统的设计容量以及串联部分变流器单元的设计容量,计算串联部分所需变流器单元的最低数量;
步骤二、根据实验数据和统计数据,分析得到串联部分单个变流器单元的故障率;
步骤三、将串联部分变流器单元的设计数量设定为最低数量加1个,串联部分成为冗余系统,由可靠度模型得到串联部分的整体的可靠性R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绘制出冗余系统的可靠性曲线;
步骤四、利用绘制的可靠性曲线,判断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系统串联部分整体可靠性R等于指定值P所对应的时间点是否大于所在线路输电设备的可靠寿命,并且大于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系统的设计寿命,如果是则跳转到步骤六,否则进行步骤五;
步骤五、将串联部分变流器单元的设计数量再增加1个,重新绘制出冗余系统的可靠性曲线;若设计数量超过数量上限,则进行步骤六,否则进行步骤四。
步骤六、输出考虑冗余的串联部分变流器单元的设计数量。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步骤一依据分布式潮流控制系统应用于电力系统时需要在串联部分和并联部分之间传输的有功功率容量,除以串联部分单个变流器单元的最大可控有功功率,得到满足控制能力所需变流器单元的最低数量。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步骤二将串联部分变流器单元的故障率视为常数λ,该常数由变流器单元的制造者根据实验数据提供,单个变流器单元的可靠度函数为R(t)=e-λt,e为自然对数的底。
按上述方案,当串联部分变流器单元的设计数量为Ni时,由可靠度模型得到串联部分的整体的可靠性R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为:
R N 0 , N t ( t ) = Σ j = N 0 N i C N i j e - jλt ( 1 - e - λt ) N i - j ,
式中N0为串联部分所需变流器单元的最低数量,j表示第j个变流器单元。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步骤四中所在线路输电设备的可靠寿命为:
MTTF=1/λp
式中λp为统计得到的所在线路输电设备平均故障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本发明方法,逐步增加变流器单元的数量,使用可靠度模型得到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系统串联部分的可靠性曲线,并比对可靠寿命是否在合理范围内,从而合理选取串联部分变流器单元的冗余数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分布式潮流控制器在电力系统中的简化图。
图2为分布潮流控制系统串联部分变流器单元的结构图。
图3为分布式潮流控制系统串联部分变流器单元数量冗余设计的流程图。
图4为改变冗余数量后冗余系统的可靠性曲线。
图5为串联部分不同的变流器单元设计数量对应的冗余系统的可靠性曲线。
图2中:1-双向AC/DC变换电路,2-单匝变压器,3-电流互感器,4-电压互感器,5-输电导线,6-直流电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分布式潮流控制器在电力系统中的简化图,并联侧变流器包含3次谐波电流源,通过Y-Δ型变压器Y侧的中性点将3次谐波电流注入到输电线路中。串联部分的变流器单元利用输电线路中的3次谐波电流交换有功功率,维持直流电容电压恒定并逆变出基波电压,改变自身的阻抗,控制线路的潮流。
图2为分布潮流控制系统串联部分单元变流器的结构图,电流互感器3采集流经输电导线5的电流信号送入控制器,控制器计算出线路电流中基频以及三次谐波电流的幅值和相角,并控制双向AC/DC变换电路1与单匝变压器2连接处的电压,该电压由电压互感器4采集进行闭环控制。控制的目标是直流电容器6的电压维持在恒定值,并且通过单匝变压器接入输电导线的电压包含指定幅值和相角的基频以及三次谐波分量。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系统串联部分数量冗余设计方法如图3所示,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系统的设计容量以及串联部分变流器单元的设计容量,计算串联部分所需变流器单元的最低数量。
依据分布式潮流控制系统应用于电力系统时需要在串联部分和并联部分之间传输的有功功率容量,除以串联部分单个变流器单元的最大可控有功功率,得到满足控制能力所需变流器单元的最低数量N0
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系统应用于电力系统时,在输电线中路注入的3次谐波形成有功功率传输通道,并联侧变流器与串联部分功率交换总量设计为Psh。串联部分变流器可以吸收的有功功率Pse-3等于Psh,串联部分单个变流器可以发出或吸收的功功率最大为pse,Pse-3除以pse,得到满足控制能力的最低数量N0。系统中串联部分有N0个变流器单元正常工作时,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系统可以按照设计容量正常工作。
N 0 = P se - 3 p se = P sh p se - - - ( 1 ) .
步骤二、根据实验数据和统计数据,分析得到串联部分单个变流器单元的故障率。
将串联部分变流器单元的故障率视为常数λ,该常数由变流器单元的制造者根据实验数据提供,单个变流器单元的可靠度函数为R(t)=e-λt,e为自然对数的底。
步骤三、将串联部分变流器单元的设计数量设定为最低数量加1个,串联部分成为冗余系统,由可靠度模型得到串联部分的整体的可靠性R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绘制出冗余系统的可靠性曲线,可靠性曲线的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整个冗余系统的可靠性,如图4所示。
当串联部分变流器单元的设计数量为Ni时,由可靠度模型得到串联部分的整体的可靠性R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为:
R N 0 , N t ( t ) = Σ j = N 0 N i C N i j e - jλt ( 1 - e - λt ) N i - j - - - ( 2 ) ,
式中j表示第j个变流器单元。
步骤四、利用绘制的可靠性曲线,判断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系统串联部分整体可靠性R等于指定值P所对应的时间点是否大于所在线路输电设备的可靠寿命,并且大于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系统的设计寿命,如果是则跳转到步骤六,否则进行步骤五。
其中所在线路输电设备的可靠寿命为:
MTTF=1/λp
式中λp为统计得到的所在线路输电设备平均故障率。
步骤五、将串联部分变流器单元的设计数量再增加1个,重新绘制出冗余系统的可靠性曲线;若设计数量超过数量上限,则进行步骤六,否则进行步骤四。
图5显示了Ni不断增加所对应的可靠性曲线,通过比较曲线上可靠性R等于常数0.9所对应的时间点和线路输电设备的可靠寿命以及设计寿命,可以确定是否要继续增加变流器单元的数量。
步骤六、输出考虑冗余的串联部分变流器单元的设计数量。

Claims (5)

1.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系统串联部分数量冗余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系统的设计容量以及串联部分变流器单元的设计容量,计算串联部分所需变流器单元的最低数量;
步骤二、根据实验数据和统计数据,分析得到串联部分单个变流器单元的故障率;
步骤三、将串联部分变流器单元的设计数量设定为最低数量加1个,串联部分成为冗余系统,由可靠度模型得到串联部分的整体的可靠性R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绘制出冗余系统的可靠性曲线;
步骤四、利用绘制的可靠性曲线,判断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系统串联部分整体可靠性R等于指定值P所对应的时间点是否大于所在线路输电设备的可靠寿命,并且大于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系统的设计寿命,如果是则跳转到步骤六,否则进行步骤五;
步骤五、将串联部分变流器单元的设计数量再增加1个,重新绘制出冗余系统的可靠性曲线;若设计数量超过数量上限,则进行步骤六,否则进行步骤四。
步骤六、输出考虑冗余的串联部分变流器单元的设计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系统串联部分数量冗余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依据分布式潮流控制系统应用于电力系统时需要在串联部分和并联部分之间传输的有功功率容量,除以串联部分单个变流器单元的最大可控有功功率,得到满足控制能力所需变流器单元的最低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系统串联部分数量冗余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二将串联部分变流器单元的故障率视为常数λ,该常数由变流器单元的制造者根据实验数据提供,单个变流器单元的可靠度函数为R(t)=e-λt,e为自然对数的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系统串联部分数量冗余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串联部分变流器单元的设计数量为Ni时,由可靠度模型得到串联部分的整体的可靠性R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为:
R N 0 , N t ( t ) = Σ j = N 0 N i C N i j e - jλt ( 1 - e - λt ) N i - j ,
式中N0为串联部分所需变流器单元的最低数量,j表示第j个变流器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系统串联部分数量冗余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四中所在线路输电设备的可靠寿命为:
MTTF=1/λp
式中λp为统计得到的所在线路输电设备平均故障率。
CN201410021201.XA 2014-01-17 2014-01-17 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系统串联部分数量冗余设计方法 Pending CN1037156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21201.XA CN103715689A (zh) 2014-01-17 2014-01-17 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系统串联部分数量冗余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21201.XA CN103715689A (zh) 2014-01-17 2014-01-17 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系统串联部分数量冗余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5689A true CN103715689A (zh) 2014-04-09

Family

ID=50408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21201.XA Pending CN103715689A (zh) 2014-01-17 2014-01-17 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系统串联部分数量冗余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1568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6020A (zh) * 2017-09-22 2018-03-27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多工作模式的分布式潮流控制器以及分布式潮流控制器串联侧电路控制和安装方法
CN110048403A (zh) * 2019-03-26 2019-07-23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静止串联补偿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3890072A (zh) * 2021-11-19 2022-01-04 江苏莱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先进分布式模块化无线并联动态电压恢复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卢俊: "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系统串联部分数量冗余设计方法",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6020A (zh) * 2017-09-22 2018-03-27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多工作模式的分布式潮流控制器以及分布式潮流控制器串联侧电路控制和安装方法
CN107846020B (zh) * 2017-09-22 2019-12-10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多工作模式的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的安装方法
CN110048403A (zh) * 2019-03-26 2019-07-23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静止串联补偿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48403B (zh) * 2019-03-26 2020-08-11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静止串联补偿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3890072A (zh) * 2021-11-19 2022-01-04 江苏莱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先进分布式模块化无线并联动态电压恢复器
CN113890072B (zh) * 2021-11-19 2023-12-15 江苏莱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先进分布式模块化无线并联动态电压恢复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ajizadeh et al. Control of hybrid fuel cell/energy storage distributed generation system against voltage sag
CN103427430B (zh) 一种混合储能系统在微网中的能量管理方法
CN206211639U (zh) 一种应用于电动汽车的复合储能装置
CN109274271B (zh) 双级隔离式直流三端口变换器及其混合储能控制方法
CN106849172A (zh) 光储交直流微网中的并离网无缝切换策略
CN106410835A (zh) 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网仿真实现方法
CN105553274B (zh) 一种双向dc-dc变换器电流临界连续统一控制方法
CN103904676A (zh) 一种vsc-hvdc的下垂控制方法
CN105932724A (zh) 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混联系统的稳定性评价方法
CN103326392A (zh) 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组系统可靠性计算方法
CN108565883A (zh) 一种基于statcom-ess的光伏低电压穿越装置及控制方法
Maalla Research on Reactive Power Control of the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3715689A (zh) 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系统串联部分数量冗余设计方法
CN106953320A (zh) 一种基于upfc的输电线路过载控制方法
CN103457494B (zh) 动车组辅助变流器无互联线并联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3434881U (zh) 动车组辅助变流器无互联线并联供电控制系统
CN110212541A (zh) 一种基于预测模型的直流电力弹簧控制方法
CN104300820B (zh) 一种两级式三相三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数字控制方法
CN203071587U (zh) 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CN104393591A (zh) 供电系统
Yodwong et al. Modified Sliding Mode-Based Control of a Three-Level Interleaved DC-DC Buck Converter for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Water Electrolysis
CN106816885A (zh) 一种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安控措施量的获取方法
CN112636382B (zh) 一种星型的交直流配用电系统运行稳定分析方法
CN208078900U (zh) 一种蓄电池用双向dc-dc变换器的rbf网络监督系统
CN106099977A (zh) 适于单相微电网模式切换的储能控制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