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03728A - 传输系统、路由控制设备以及用于控制路由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传输系统、路由控制设备以及用于控制路由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03728A
CN103703728A CN201280035863.1A CN201280035863A CN103703728A CN 103703728 A CN103703728 A CN 103703728A CN 201280035863 A CN201280035863 A CN 201280035863A CN 103703728 A CN103703728 A CN 1037037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appliance
route control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long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586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03728B (zh
Inventor
中田树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7037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037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037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037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4Sourc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59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by isolating or reconfiguring faulty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86Additional information in the notification, e.g. enhancement of specific meta-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2Alternat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44Distributed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4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for recovering from a failure of a protocol instance or entity, e.g. service redundancy protocols, protocol state redundancy or protocol service re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第一终端侧路由控制设备(13)被设置在第一通信网络(21)和第一通信终端(11)之间,并且第二终端侧路由控制设备(15)被设置在第二通信网络(22)和第二通信终端(12)之间。第一终端侧路由控制设备13(包括)第一路由信息设定单元(14),其对从第一通信终端(11)接收到的数据添加用于将设置在长距离传输路径(23)的一侧的路由控制设备(33)识别为路由设备的信息。第二终端侧路由控制设备(15)包括第二路由信息设定单元(16),其对从第二通信终端(12)接收到的数据添加用于将设置在长距离传输路径(23)的另一侧的路由控制设备(34)识别为路由设备的信息。

Description

传输系统、路由控制设备以及用于控制路由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由第一通信网络、长距离传输路径以及第二通信网络来可通信地相连执行双向通信的第一通信终端和第二通信终端的传输系统,并且涉及路由控制设备以及用于控制路由的方法。
背景技术
TCP/IP广泛地用作通信终端之间的面向连接的通信协议。在具有高时延的网络中使用TCP/IP的情况下,TCP/IP的拥塞控制造成了吞吐量的降低。TCP/IP通信吞吐量取决于RTT(往返时间)以及分组丢失率,RTT是在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的网络中的时延。TCP/IP通信吞吐量基本上与RTT成反比,并且与分组丢失率的平方根成反比。具体地,通过在非专利文献(NPL)1中描述的以下模型等式来表示TCP/IP通信吞吐量。
[数学式1]
B ( p ) ≈ min ( W max RTT , 1 RTT 2 bp 3 + T 0 min ( 1,3 3 bp 8 ) p ( 1 + 32 p 2 ) ) ...等式(1)
在等式(1)中,“B”表示每单位时间的分组数目,“W”表示TCP中的最大窗口大小(通常为约8至200个分组),“RTT”表示当分组从一个终端行进到另一个终端并且再次返回时的RTT,“p”表示分组丢失率,“T0”表示重传超时时段(通常为1秒),并且“b”表示根据TCP的延迟的ACK选项组合的ACK的数目(通常为2)。
为了提高TCP/IP通信吞吐量,提出了诸如TCP Tahoe、TCP Reno以及TCP SACK的窗口控件算法。还提出了诸如高速TCP的用于长距离高速传输的窗口控制算法。
在诸如海底电缆系统的长距离系统中,在对信号添加诸如FEC(前向纠错)的强纠错码的情况下来传送信号。因此,当设计适当的传输路径时,误码大多可以忽略。然而,由于光纤或中继器而导致的传输路径延迟可能产生高的时延并且降低TCP/IP通信吞吐量。
如果物理接口是低速的,那么在传输路径中,由于时延而引起的TCP/IP通信吞吐量的降低不明显。然而,作为物理接口速度的显著提高的结果,TCP/IP通信吞吐量的降低在传输路径中形成了瓶颈。在诸如海底电缆系统的长距离系统中,由于传输路径中的时延所产生的TCP/IP吞吐量的降低也可能是瓶颈。
专利文献(PTL)1描述了一种用于通过执行协议转换以使海底电缆段中的协议与陆地传输网络海底电缆段601中的协议相分离来提高TCP/IP通信吞吐量的系统。
PTL2描述了一种设备,该设备能够在没有开销或处理延迟的情况下实现快速路径切换而、重新构建替换路径以绕过特定拥塞链路、并且在整个网络中以分布式方式来对业务进行中继。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1:国际专利申请公开No.WO2011/037245
PTL2: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No.2002-368787
非专利文献
NPL1:J.Padhye,V.Firoiu,D.Towsley,J.Kurose,Modeling TCPThroughput:A Simple Model and its Empirical Validation,In Proc.ACMSIGCOMM,1998。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PTL1中所述的系统中,要求在执行TCP/IP通信的通信终端之间发送和接收的业务在两个方向上通过相同的协议转换器来进行协议转换。图5是描绘通信终端通过协议转换器来执行通信的传输系统的结构的示例的系统图。如在图5中所描绘的,在与陆地传输网络901和902连接的通信终端701和702彼此进行通信的情况下,通信终端701→通信终端702方向上的业务以及通信终端702→通信终端701方向上的业务都经由在协议转换器811和812设置在其两端处的海底电缆段1001(转发器801与802之间的段)来传送。另一方面,在典型的因特网环境中,通常通过使用在网络故障的情况下用于业务转移或者用于负载分配的多个路径来执行通信。因此,不能确保业务通过相同的路径来发送和接收。为了实现PTL1中所述的系统,优选地设计一种网络使得能够确保经由协议转换器来在通信终端之间发送和接收业务。
PTL2中所述的设备不能确保在重新构建用于绕过拥塞链路的替代路径的情况下,通过相同的路径来发送和接收业务。
因此,本发明的示例性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输系统、路由控制设备以及用于控制路由的方法,通过该传输系统、路由控制设备以及用于控制路由的方法能够通过指定的路径来传输在通信终端之间发送和接收的业务。
对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传输系统是下述传输系统,在该传输系统中,执行双向通信的第一通信终端和第二通信终端经由第一通信网络、长距离传输路径以及第二通信网络来可通信地连接,其中协议转换器和路由控制设备被设置在长距离传输路径的两侧,其中第一终端侧路由控制设备被设置在第一通信网络和第一通信终端之间,其中第二终端侧路由控制设备被设置在第二通信网络和第二通信终端之间,其中第一终端侧路由控制设备包括第一经由信息设定单元,该第一经由信息设定单元用于将下述信息包括在从第一通信终端接收到的数据中,该信息用于将设置在长距离传输路径的一侧的路由控制设备指定为经由设备,并且其中第二终端侧路由控制设备包括第二经由信息设定单元,该第二经由信息设定单元用于将经由信息包括在从第二通信终端接收到的数据中,该经由信息用于将设置在长距离传输路径的另一侧的路由控制设备指定为经由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路由控制设备是传输系统中的路由控制设备,在该传输系统中,执行双向通信的第一通信终端和第二通信终端经由第一通信网络、长距离传输路径以及第二通信网络来可通信地连接,并且协议转换器和路由控制设备被设置在长距离传输路径的两侧,路由控制设备被设置在第一通信网络和第一通信终端之间或者被设置在第二通信网络和第二通信终端之间,路由控制设备包括经由信息设定单元,该经由信息设定单元用于将下述信息包括在从通信终端接收到的数据中,该信息用于将设置在长距离传输路径的一侧的路由控制设备指定为经由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控制路由的方法是用于对在传输系统中所执行的路由进行控制的方法,在传输系统中,执行双向通信的第一通信终端和第二通信终端经由第一通信网络、长距离传输路径以及第二通信网络来可通信地连接,并且协议转换器和路由控制设备被设置在长距离传输路径的两侧,用于控制路由的方法包括:将下述信息包括在从通信终端接收到的数据中,该信息用于将设置在长距离传输路径的一侧的路由控制设备指定为经由设备。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指定的路径来传送在通信终端之间发送和接收的业务。
附图说明
[图1]是描绘根据本发明的包括路由控制设备的传输系统的结构的示例的系统图。
[图2]是描绘根据本发明的路由控制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描绘根据本发明的包括路由控制设备的传输系统的结构的另一示例的系统图。
[图4]是描绘根据本发明的路由控制设备的主要部分的框图。
[图5]是描绘经由协议转换器来执行通信的传输系统的结构的示例的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示意性实施例1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1进行描述。
图1是描绘根据本发明的包括路由控制设备的传输系统的结构的示例的系统图。图2是描绘根据本发明的路由控制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在该示意性实施例中描述了下述示例,其中,在图1所描绘的传输系统中,经由路由控制设备来传输在执行双向通信的通信终端之间发送和接收的业务。
在图1所描绘的传输系统中,转发器301至304中的每一个都是光信号收发器。许多中继器被设置在海底电缆段601中。海底电缆段601是长距离传输路径的示例。当与陆地传输网络401和402相比时,海底电缆段601具有长数据传输距离。也就是说,当与作为第一通信网络的陆地传输网络401以及作为第二通信网络的陆地传输网络402相比时,作为长距离传输路径的海底电缆段601与具有高时延的网络相对应。
在图1所描绘的传输系统中,协议转换器311和312是与PTL1中所述的协议转换器相同的转换器。在海底电缆段601中,协议转换器311和312使用与TCP/IP协议不同的协议来发送和接收业务。
TCP/IP用作陆地传输网络401和402中的协议。使用FEC的信号传输通常在海底电缆段601中执行。因此,在海底电缆段601中发生信号错误的可能性是低的。因此,例如,协议转换器311将TCP/IP帧发送到海底电缆段601侧,并且然后,在接收到来自海底电缆段601侧的ACK信号之前,将ACK信号发送到陆地传输网络401侧。协议转换器312将TCP/IP帧发送到海底电缆段601侧,并且然后,在接收到来自海底电缆段601侧的ACK信号之前,将ACK信号发送到陆地传输网络402侧。通过协议转换器311和312中的每一个在实际上接收到ACK信号之前就将ACK信号发送到陆地传输网络侧,提高了海底电缆段601中的TCP/IP通信吞吐量。
应该注意,协议转换不限于与ACK信号的窗口控制有关的转换。只要提高TCP/IP通信吞吐量,协议转换器311和312就可以使用其他协议转换。
因为在海底电缆段601前后都执行协议转换,所以要求所发送的业务和所接收到的业务都通过协议转换器311和312。
因此,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路由控制设备201和203被设置在海底电缆段601与陆地传输网络401和402之间。同时,路由控制设备202被设置在通信终端501与陆地传输网络401之间,并且路由控制设备204被设置在通信终端502与陆地传输网络402之间。
在所接收到的分组是要进行路由控制的分组的情况下,路由控制设备201至204中的每一个对该分组的IP报头中的选择字段添加将LSR字段。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经由协议转换器311和312在通信终端501和502之间所发送和接收的业务是要进行路由控制的业务。
路由控制设备201至204中的每一个在LSR字段的路径信息中设定陆地传输网络的相对侧上的路由控制设备的IP地址。例如,路由控制设备201在路径信息中指定路由控制设备202的IP地址。同样地,路由控制设备202在路径信息中指定路由控制设备201的IP地址。此外,路由控制设备203和204中的每一个对在IP报头中的选择字段添加LSR字段,在该LSR字段中,在路径信息中设定其他设备的IP地址。这确保了要进行路由控制的业务经由与协议转换器直接连接的路由控制设备来传送。换句话说,要进行路由控制的发送的业务和接收到的业务都经由海底电缆段601来通信,协议转换器311和312被设置在海底电缆段601的两端。
彼此相对的路由控制设备201和202中的每一个通过之间的陆地传输网络401来将保持在设备中的故障信息发送到另一设备。同样地,路由控制设备203和204中的每一个将保持在设备中的故障信息发送到另一设备。彼此相对的路由控制设备201和203中的每一个通过之间的海底电缆来将保持在设备中的故障信息发送到另一设备。路由控制设备201至204中的每一个基于故障信息来检测海底电缆段601以及陆地传输网络401和402中的故障。在检测到故障时,路由控制设备201至204的每一个停止使用LSR字段的路径控制,并且试图通过替代路径来通信业务。
如图2所描绘地来配置路由控制设备201至204中的每一个。应该注意,路由控制设备202和204中的每一个可以仅具有分组路由相关的功能,而不具有复用相关的功能。
图2中所描绘的路由控制设备包括XFP101、SERDES(串行器/解串器)102、过滤器单元103、LSR(松散源路由)字段插入单元104、切换控制单元105、第一控制分组创建单元106、MUX107、SERDES108、XFP109、过滤器单元110、切换控制单元111、第二控制分组创建单元112、以及MUX113。
XFP101是设置在海底电缆侧或通信终端侧作为海底电缆侧接口或通信终端侧接口的XFP(10千兆比特小型可插拔式)收发器。XFP101接收从海底电缆侧或通信终端侧所发送的10千兆比特(10G)以
Figure BDA0000458978950000081
信号。XFP101还将从SERDES102所接收到的10G串行信号输出到海底电缆侧或通信终端侧。
XFP109是设置在陆地传输网络侧作为陆地传输网络侧接口的XFP收发器。XFP109将从SERDES108接收到的10G串行信号输出到陆地传输网络侧。XFP109还接收从陆地传输网络侧发送的10G以太网信号。
SERDES102将从XFP101接收到的10G串行信号转换成并行信号,并且将该并行信号输出到过滤器单元103。SERDES102还将从MUX113接收到的10G并行信号转换成串行信号,并且将串行信号输出到XFP101。
过滤器单元103将从SERDES102接收到的信号识别为控制分组、要进行路由控制的分组或者不进行路由控制的分组。过滤器单元103将控制分组输出到切换控制单元105,将要进行路由控制的分组输出到LSR字段插入单元104,并且将不进行路由控制的分组输出到MUX107。
LSR字段插入单元104对接收到的要进行路由控制的分组的选择字段添加在RFC791中定义的LSR字段。
切换控制单元105监视从海底电缆侧的相对路由控制设备(相对站)发送的控制分组。在预定时段中没有接收到控制分组的情况下,切换控制单元105确定相对站或传输路径具有故障。因此,切换控制单元105停止由LSR字段插入单元104进行的LSR字段插入处理。
第一控制分组创建单元106将要发送到陆地传输网络侧的相对站的控制分组周期性地输出到MUX107。此外,在该路由控制设备或海底电缆侧的路由控制设备中检测到故障的情况下,第一控制分组创建单元106向MUX107输出故障信息,该故障信息用于向陆地传输网络侧的相对站通知故障。
MUX107将从LSR字段插入单元104接收到的要进行路由控制的分组、从过滤器单元103接收到的不进行路由控制的分组以及从第一控制分组创建单元106接收到的故障信息和控制分组进行复用,并且将复用的信号作为10G并行信号输出到SERDES108。
SERDES108将从MUX107接收到的10G并行信号转换成串行信号。
过滤器单元110将从SERDES108接收到的信号识别为控制分组或者除了控制分组之外的分组。过滤器单元110将控制分组输出到切换控制单元111,并且将其他分组输出到MUX113。在将至该路由控制设备的LSR字段插入到接收到的分组的IP报头中的情况下,过滤器单元110通过LSR字段中的路径信息来终止该中继。
切换控制单元111监视从陆地传输网络侧的相对路由控制设备发送的控制分组。在预定时段中没有接收到控制分组的情况下,切换控制单元111确定相对站或传输路径具有故障。
第二控制分组创建单元112将要发送到海底电缆侧上的相对站的控制分组周期性地输出到MUX113。此外,在该路由控制设备或陆地电缆侧的路由控制设备中检测到故障的情况下,第二控制分组创建单元112向MUX113输出故障信息,该故障信息用于向海底电缆侧的相对站通知故障。
MUX113将从过滤器单元110接收到的分组以及从第二控制分组创建单元112接收到的控制分组和故障信息进行复用,并且将复用信号作为10G并行信号输出到SERDES102。
下面描述了在将业务从通信终端501传送到通信终端502的情况下的每个路由控制设备的操作。
路由控制设备201至204中的每一个将通信终端501和502的IP地址预先存储在存储单元(未描绘)中作为路由控制的对象条件,以便于使在通信终端501和502之间发送和接收的业务经历路由控制。
路由控制设备202中的XFP101来接收从通信终端501发送的分组。路由控制设备202中的XFP101接收到的分组被供应到路由控制设备202中的SERDES102。SERDES102将该包转换成10G并行信号。
在接收到的分组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与路由控制的对象条件中的地址匹配的情况下,路由控制设备202中的过滤器单元103确定接收到的分组要进行路由控制。
在分组不进行路由控制的情况下,过滤器单元103将分组输出到MUX107。在分组要进行路由控制的情况下,过滤器单元103将分组输出到LSR字段插入单元104。LSR字段插入单元104在接收到的分组的LSR字段中的路径信息中设定路由控制设备201的IP地址作为用于指定通过其传送分组的经由设备的信息,并且将该分组输出到MUX107。MUX107将接收到的包、控制分组等进行复用。SERDES108对复用信号进行串行转换,并且将串行转换的信号输出到XFP109。XFP109将串行转换的信号输出到陆地传输网络401。
通过陆地传输网络401中的路由器传输输出到陆地传输网络401的包。具体地,根据路由控制设备202所设定的LSR字段中的路径信息来将输出到陆地传输网络401的分组传输到路由控制设备201。
路由控制设备201中的XFP109接收从路由控制设备202发送的分组。SERDES108对XFP109接收到的分组进行并行转换,并且然后将其供应到过滤器单元110。
在接收到的分组是除了控制分组之外的分组的情况下,过滤器单元110将该分组输出到MUX113。然后,通过SERDES102对输出到MUX113的分组进行串行转换,并且经由协议转换器311和转发器301将其从XFP101输出到海底电缆段601。
经由海底电缆段601来传输从路由控制设备201输出的分组。然后,作为路由控制设备203的海底电缆侧接口的XFP101经由转发器302和协议转换器312接收该分组。
路由控制设备203在要进行路由的分组的LSR字段中的路径信息中设定路由控制设备204的IP地址,并且将该分组输出到陆地传输网络402。基于路由控制设备203所设定的LSR字段中的路径信息,将输出到陆地传输网络402的分组传输到路由控制设备204。
因为将至路由控制设备204的LSR字段插入到接收到的分组的IP报头中,所以路由控制设备204通过LSR字段中的路径信息来终止中继。也就是说,路由控制设备204在不在接收到的分组的LSR字段中设定路径信息的情况下,将接收到的分组传输到通信终端502。
经由通过海底电缆段601来等同地传送从通信终端502到通信终端501的业务。具体地,路由控制设备204中的LSR字段插入单元104在从通信终端502发送的分组的LSR字段中的路径信息中设定路由控制设备203的IP地址作为用于指定经由设备的信息。结果,该分组到达连接到协议转换器312的路由控制设备203。
经由海底电缆段601传送从路由控制设备203输出的分组。然后,作为路由控制设备201的海底电缆侧接口的XFP101经由转发器301和协议转换器311来接收该分组。
路由控制设备201在要进行路由控制的分组的LSR字段中的路径信息中设定路由控制设备202的IP地址,并且将分组输出到陆地传输网络401。基于路由控制设备201所设定的LSR字段中的路径信息来将输出到陆地传输网络401的分组传输到路由控制设备202。
如上所述,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LSR字段中的路径信息中所设定的路径来传送要进行路由控制的业务。因此,在包括如图5中所描绘的海底电缆段的传输系统中,可以通过协议转换器所设置在的路径来传送要进行协议转换的双向业务。
虽然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添加到IP报头的LSR字段用于路径控制,但是在通信协议是IPv6(因特网协议版本6)的情况下,在RFC2460中定义的“类型0路由报头”可以用于路径控制。
下面对在陆地传输网络401中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每个路由控制设备的操作进行描述。
路由控制设备202将由第一控制分组创建单元106周期性创建的控制分组发送到路由控制设备201。
路由控制设备201中的切换控制单元111监视从路由控制设备202发送的控制分组。当控制分组的接收由于陆地传输网络401中的故障而停止时,切换控制单元111确定路径故障已经发生。当确定了路径故障时,第二控制分组创建单元112创建故障信息,并且将所创建的故障信息发送到路由控制设备203。
当从路由控制设备201接收到故障信息时,路由控制设备203中的切换控制单元105停止由LSR字段插入单元104进行的LSR字段插入处理。路由控制设备203将接收到的故障信息传输到路由控制设备204。
当接收到从路由控制设备203传输的故障信息时,路由控制设备204中的LSR字段插入单元104停止对从通信终端502发送的分组的LSR字段插入处理。
当对从路由控制设备201周期性发送的控制分组的接收停止时,路由控制设备202确定路径故障发生。当确定了路径故障时,LSR字段插入单元104停止对从通信终端501发送的包的LSR字段插入处理。结果,在所有路由控制设备201至204中停止LSR字段插入处理。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相对站或传输路径中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在所有路由控制设备中停止LSR字段插入处理。这允许在通信终端501和502之间的业务转移到诸如海底电缆段602而不是作为指定路径的海底电缆段601的路径。
虽然过滤器单元103基于通信终端501和502的IP地址来确定接收到的分组是否要进行路由控制,但是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进行该确定。例如,在特定服务经历路由控制的情况下,过滤器单元103可以基于分组的TCP报头中的端口号来确定所接收到的分组是否要进行路由控制。
示例性实施例2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2进行描述。
图3是描绘根据本发明的包括路由控制设备的传输系统的另一示例的系统图。
图3中描绘的路由控制设备205和206具有与图2中描绘的路由控制设备201至204相同的结构。
如图3中所描绘的,海底电缆段601和602的每一个存在于陆地传输网络401和402之间,协议转换器被设置在海底电缆段601和602中的每一个的两端处。应该注意,可以存在任何数目的海底电缆段,协议转换器被设置在该海底电缆段的两端处。通信终端5011至501n连接到路由控制设备202,并且通信终端5021至502n连接到路由控制设备204。
在多个路由控制设备与路由控制设备202相对并且陆地传输网络在其之间的情况下,路由控制设备202中的LSR字段插入单元104在从通信终端5011至501n的每一个所发送的分组的LSR字段中的路径信息中设定路由控制设备201和205中的任何一个的IP地址。
在多个路由控制设备与路由控制设备204相对并且陆地传输网络在其之间的情况下,路由控制设备204中的LSR字段插入单元104在从通信终端5021至502n的每一个所发送的分组的LSR字段中的路径信息中设定路由控制设备203和206中的任何一个的IP地址。
例如,在海底电缆段601中发生路径故障的情况下,在接收来自路由控制设备201的故障信息的路由控制设备202中,LSR字段插入单元104在LSR字段中的路径信息中指定路由控制设备205的IP地址。此后,经由海底电缆段602来传输业务。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即使在一个海底电缆段中发生了路径故障,也可以将业务转移到不具有路径故障的另一海底电缆段。这使得信号通信能够继续。
此外,在多个海底电缆段正常通信的情况下,路由控制设备202和204中的每一个切换在LSR字段中所指定的路由控制信息,其中能够分配通过每个海底电缆段传输的业务的负载。作为示例,路由控制设备202中的LSR字段插入单元104在其源通信终端具有奇数IP地址的业务的LSR字段的路径信息中指定路由控制设备201,并且在其源通信终端具有偶数IP地址的业务的LSR字段的路径信息中指定路由控制设备205。
图4是描绘根据本发明的传输系统的主要部分的框图。如图4所描绘的,协议转换器31和32(例如图1中描绘的协议转换器311和312)以及路由控制设备33和34(例如图1中描绘的路由控制设备201和203)被设置在长距离传输路径23(例如图1中描绘的海底电缆段601)的两侧。第一终端侧路由控制设备13(例如图1中描绘的路由控制设备202)被设置在第一通信网络21(例如图1中描绘的陆地传输网络401)和第一通信终端11(例如图1中描绘的通信终端501)之间。第二终端侧路由控制设备15(例如图1中描绘的路由控制设备204)被设置在第二通信网络22(例如图1中描绘的陆地传输网络402)与第二通信终端12(例如图1中描绘的通信终端502)之间。第一终端侧路由控制设备13包括第一经由信息设定单元14(例如图2中描绘的LSR字段插入单元104),该第一经由信息设定单元14用于将下述信息包括在从第一通信终端11接收到的数据中,该信息用于将设置在长距离传输路径23的一侧的路由控制设备33指定为经由设备。第二终端侧路由控制设备15包括第二经由信息设定单元16(例如图2中描绘的LSR字段插入单元104),该第二经由信息设定单元16用于将经由信息包括在从第二通信终端12接收到的数据中,该经由信息用于将设置在长距离传输路径23的另一侧的路由控制设备34指定为经由设备。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公开了以下传输系统。
(1)一种传输系统,其中,第一终端侧路由控制设备13存储能够指定是否将经由信息包括在数据中的指定的指定信息(例如作为路由控制的对象条件的地址),其中第一经由信息设定单元14将经由信息(例如LSR字段中的路径信息)包括在所存储的指定信息所指定的数据(例如其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与路由控制的对象条件匹配的接收到的分组)中,其中第二终端侧路由控制设备15存储能够指定是否将经由信息包括在数据中的指定信息(例如作为路由控制的对象条件的地址),并且其中第二经由信息设定单元16将经由信息(例如LSR字段中的路径信息)包括在存储的指定信息所指定的数据中(例如其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与路由控制的对象条件相匹配的接收到的分组)。
(2)一种传输系统,其中,在检测到第一通信网络21的异常的情况下,设置在长距离传输路径23的一侧的路由控制设备33经由设置在长距离传输路径23的另一侧的路由控制设备34将异常信息发送到第二终端侧路由控制设备15,其中,在接收到异常信息的情况下,第二终端侧路由控制设备15中的第二经由信息设定单元16停止将用于指定经由设备的信息包括在从第二通信终端12接收到的数据中的处理(例如LSR字段插入处理),并且其中,在检测到异常出现的情况下,第一终端侧路由控制设备13中的第一经由信息设定单元14停止用于将指定经由设备的信息包括在从第一通信终端11接收到的数据中的处理(例如LSR字段插入处理)。
(3)一种传输系统,其中提供第二长距离传输路径(例如在图3中描绘的海底电缆段602),其中协议转换器和路由控制设备(例如在图3中描绘的协议转换器313和314以及路由控制设备205和206)被设置在第二长距离传输路径的两侧,其中第一终端侧路由控制设备将下述信息包括在从第一通信终端接收到的数据中,该信息用于将设置在长距离传输路径的一侧的路由控制设备或者设置在第二长距离传输路径的一侧的路由控制设备指定为经由设备的信息包含,并且其中,第二终端侧路由控制设备将下述信息包括在从第二通信终端接收到的数据中该信息用于将设置在长距离传输路径的另一侧的路由控制设备或者设置在第二长距离传输路径的另一侧的路由控制设备指定为经由设备。
虽然已经参考上述示意性实施例和示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和示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结构和细节做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理解的各种改变。
本申请要求2011年7月1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1-58299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附图标记列表
11  第一通信终端
12  第二通信终端
13  第一终端侧路由控制设备
14  第一经由信息设定单元
15  第二终端侧路由控制设备
16  第二经由信息设定单元
21  第一通信网络
22  第二通信网络
23  长距离传输路径
31、32  协议转换器
33、34  路由控制设备
101、109  XFP
102、108  SERDES
103、110  过滤器单元
104  LSR字段插入单元
105、111  切换控制单元
106、112  控制分组创建单元
107、113  MUX
201至206  路由控制设备
301至304、801、802  转发器
311至314、811、812  协议转换器
401、402、901、902  陆地传输网络
501、502、5011至501n、5021至502n、701、702  通信终端
601、602、1001  海底电缆段

Claims (9)

1.一种传输系统,在所述传输系统中,经由第一通信网络、长距离传输路径以及第二通信网络来可通信地连接执行双向通信的第一通信终端和第二通信终端,
其中,协议转换器和路由控制设备被设置在所述长距离传输路径的两侧,
其中,第一终端侧路由控制设备被设置在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和所述第一通信终端之间,
其中,第二终端侧路由控制设备被设置在所述第二通信网络和所述第二通信终端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侧路由控制设备包括第一经由信息设定单元,所述第一经由信息设定单元用于将下述信息包括在从所述第一通信终端接收到的数据中:所述信息用于将设置在所述长距离传输路径的一侧的路由控制设备指定为经由设备,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终端侧路由控制设备包括第二经由信息设定单元,所述第二经由信息设定单元用于将经由信息包括在从所述第二通信终端接收到的数据中,所述经由信息用于将设置在所述长距离传输路径的另一侧的路由控制设备指定为经由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侧路由控制设备存储使得能够指定是否将所述经由信息包括在数据中的指定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经由信息设定单元将所述经由信息包括在由所存储的指定信息所指定的数据中,
其中,所述第二终端侧路由控制设备存储使得能够指定是否将所述经由信息包括在数据中的指定信息,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经由信息设定单元将所述经由信息包括在由所存储的指定信息所指定的数据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输系统,其中,在检测到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异常的情况下,设置在所述长距离传输路径的一侧的所述路由控制设备经由设置在所述长距离传输路径的另一侧的所述路由控制设备来将异常信息发送到所述第二终端侧路由控制设备,
其中,在接收到所述异常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终端侧路由控制设备中的所述第二经由信息设定单元停止将用于指定所述经由设备的信息包括在从所述第二通信终端接收到的数据中的处理,并且
其中,在检测到异常的发生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侧路由控制设备中的所述第一经由信息设定单元停止将用于指定所述经由设备的信息包括在从所述第一通信终端接收到的数据中的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传输系统,其中,第二长距离传输路径被设置,
其中,协议转换器和路由控制设备被设置在所述第二长距离传输路径的两侧,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侧路由控制设备将下述信息包括在从所述第一通信终端接收到的数据中:所述信息用于将设置在所述长距离传输路径的一侧的所述路由控制设备或者设置在所述第二长距离传输路径的一侧的路由控制设备指定为所述经由设备,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终端侧路由控制设备将下述信息包括在从所述第二通信终端接收到的数据中:所述信息用于将设置在所述长距离传输路径的另一侧的所述路由控制设备或者设置在所述第二长距离传输路径的另一侧的路由控制设备指定为所述经由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传输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网络是陆地传输网络,
其中,所述长距离传输路径是海底电缆段,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通信网络是陆地传输网络。
6.一种传输系统中的路由控制设备,在所述传输系统中,经由第一通信网络、长距离传输路径以及第二通信网络来可通信地连接执行双向通信的第一通信终端和第二通信终端,并且路由控制设备和协议转换器被设置在所述长距离传输路径的两侧,所述路由控制设备被设置在所述第一通信网络和所述第一通信终端之间或者被设置在所述第二通信网络和所述第二通信终端之间,所述路由控制设备包括:
经由信息设定单元,所述经由信息设定单元用于将下述信息包括在从通信终端接收到的数据中:所述信息用于将设置在所述长距离传输路径的一侧的路由控制设备指定为经由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路由控制设备,其中,存储指定信息,所述指定信息使得能够指定是否将所述经由信息包括在数据中,并且
其中,所述经由信息设定单元将所述经由信息包括在所存储的指定信息所指定的数据中。
8.一种在传输系统中执行的用于控制路由的方法,在所述传输系统中,经由第一通信网络、长距离传输路径以及第二通信网络来可通信地连接执行双向通信的第一通信终端和第二通信终端,并且协议转换器和路由控制设备被设置在所述长距离传输路径的两侧,用于控制路由的所述方法包括:
将下述信息包括在从通信终端接收到的数据中:所述信息用于将设置在所述长距离传输路径的一侧的路由控制设备指定为经由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控制路由的方法,其中,预先存储指定信息,所述指定信息使得能够指定是否将所述经由信息包括在数据中,并且
其中,所述经由信息被包括在由所存储的指定信息所指定的数据中。
CN201280035863.1A 2011-07-19 2012-07-19 传输系统、路由控制设备以及用于控制路由的方法 Active CN1037037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58299 2011-07-19
JP2011158299 2011-07-19
PCT/JP2012/004592 WO2013011689A1 (ja) 2011-07-19 2012-07-19 伝送システム、ルーティング制御装置およびルーティング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03728A true CN103703728A (zh) 2014-04-02
CN103703728B CN103703728B (zh) 2016-06-15

Family

ID=47557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5863.1A Active CN103703728B (zh) 2011-07-19 2012-07-19 传输系统、路由控制设备以及用于控制路由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608861B2 (zh)
EP (1) EP2709319B1 (zh)
JP (1) JP5672385B2 (zh)
CN (1) CN103703728B (zh)
WO (1) WO201301168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7422A (zh) * 2018-01-31 2020-08-25 美光科技公司 确定由三个或多于三个阵列存储的数据值之间的匹配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1725B (zh) * 2019-03-19 2024-04-02 北京都是科技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系统
US10805210B1 (en) * 2019-09-20 2020-10-13 Juniper Networks, Inc. GRE tunneling with reduced packet encryption at intermediate routers using loose source routin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8273A (zh) * 2003-07-09 2005-02-0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终端,控制设备,归属代理和分组通信方法
US20080056138A1 (en) * 2006-08-31 2008-03-06 Fuji Xerox Co., Lt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ference system, and program product therefor
JP2009224947A (ja) * 2008-03-14 2009-10-01 Fujitsu Ltd ネットワーク制御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トラフィック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1037245A1 (ja) * 2009-09-24 2011-03-3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データ伝送装置、通信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通信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通信データ伝送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50100A (ja) * 1994-03-09 1995-09-26 Kokusai Denshin Denwa Co Ltd <Kdd> 広域網を用いたlan間の相互通信方式及びこれに用いる相互接続装置
JP2001326689A (ja) * 2000-03-06 2001-11-22 Fujitsu Ltd 回線復旧方式およびパケット転送装置
JP2002368787A (ja) 2001-06-12 2002-12-20 Fujitsu Ltd 明示的経路指定中継装置
US7042999B2 (en) * 2003-08-21 2006-05-09 Mci,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direct routing of local number portability (LNP) calls to alternate terminations
US8457300B2 (en) * 2004-02-12 2013-06-04 Avaya Inc. Instant message contact management in a contact center
US20070195702A1 (en) * 2006-02-17 2007-08-23 Yuen Wing H Link duration based routing protocol for multihop ad hoc networks
US7831034B2 (en) * 2006-07-20 2010-11-09 Microsoft Corporation Management of telephone call routing using a directory services schema
US8184786B2 (en) * 2007-02-26 2012-05-22 Service Bureau Intetel S.A. Updating routing patterns in an enterprise network
US8406225B2 (en) * 2007-06-19 2013-03-26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Network configuration and routing
JP5729063B2 (ja) * 2011-03-22 2015-06-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設定方法、通信設定サーバ、中継装置および通信設定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8273A (zh) * 2003-07-09 2005-02-0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终端,控制设备,归属代理和分组通信方法
US20080056138A1 (en) * 2006-08-31 2008-03-06 Fuji Xerox Co., Lt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ference system, and program product therefor
JP2009224947A (ja) * 2008-03-14 2009-10-01 Fujitsu Ltd ネットワーク制御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トラフィック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1037245A1 (ja) * 2009-09-24 2011-03-3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データ伝送装置、通信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通信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通信データ伝送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7422A (zh) * 2018-01-31 2020-08-25 美光科技公司 确定由三个或多于三个阵列存储的数据值之间的匹配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11689A1 (ja) 2013-01-24
JPWO2013011689A1 (ja) 2015-02-23
US20140369181A1 (en) 2014-12-18
US9608861B2 (en) 2017-03-28
EP2709319A1 (en) 2014-03-19
CN103703728B (zh) 2016-06-15
EP2709319B1 (en) 2016-04-06
EP2709319A4 (en) 2014-11-26
JP5672385B2 (ja) 2015-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54279B (zh) 一种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JP5580706B2 (ja) 再送制御プロトコルを用いるデータ転送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方法
Dreibholz et al. 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 Past, current, and future standardization activities
CN103685009A (zh) 数据包的处理方法、控制器及系统
WO2003017577A1 (fr) Appareil et procede de transmission
US20180115487A1 (en) Multi-homed load-balanced rate-based tunnels
CN102594677A (zh) 用于pmtu学习的方法和装置
JP2005507211A5 (zh)
CN102511150B (zh) 通信数据传输设备、通信数据传输系统、通信数据传输方法以及通信数据传输程序
Gheorghiu et al. Multipath TCP with network coding for wireless mesh networks
MX2010012889A (es) Metodo para proporcionar transicion ininterrumpida entre redes siguiendo diferentes protocolos.
CN105577566A (zh) 报文汇聚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EP3547690B1 (en) Real-time video transmission method of multipath network
CN111800336A (zh) 基于多通道网络链路聚合的路由传输实现方法
CN103703728B (zh) 传输系统、路由控制设备以及用于控制路由的方法
Samaras et al. Adjusting transport segmentation policy of DTN Bundle Protocol under synergy with lower layers
CN113438182A (zh) 一种基于信用的流量控制系统和流量控制方法
Wang et al. The effect of “window size” on throughput performance of DTN in lossy cislunar communications
Siraj et al. To minimize interference in multi hop wireless mesh networks using load balancing interference aware protocol
KR20130085541A (ko) 패킷 전송 장치 및 패킷 전송 방법
CN104363216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列车网络系统
Tardioli et al. Pound: a ROS node for reducing delay and jitter in wireless multi-robot networks
Sodhatar et al. Throughput based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variants of TCP in optical burst switching (OBS) network
Gheorghiu et al. A network coding scheme for seamless interaction with TCP
CN107241777A (zh) 一种基于多信道的无线传输路由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