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98274B - 一种用于喷雾、燃烧、碳烟生成特性测试的多功能定容弹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喷雾、燃烧、碳烟生成特性测试的多功能定容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98274B
CN103698274B CN201310717167.5A CN201310717167A CN103698274B CN 103698274 B CN103698274 B CN 103698274B CN 201310717167 A CN201310717167 A CN 201310717167A CN 103698274 B CN103698274 B CN 1036982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spraying
constant volume
sheet glass
bur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1716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98274A (zh
Inventor
张玉银
林柏洋
吴胜奇
李世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71716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982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982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982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982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982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喷雾、燃烧和碳烟生成测试的定容弹,包括:本体、二到六个光学窗口。本发明的本体构造简单,光学窗口采用双层玻璃(即承压厚玻璃与隔热薄玻璃)和空气隔热层保护,提供稳定的高温高压试验环境。具有结构紧凑、构造简单、加工方便,光学系统和喷射器布置灵活的特点。光学窗口固定器上设置的导光槽,可适用于在高温高压下位相多普勒法连续测量。本发明定容弹可以对喷雾、燃烧、碳烟生成等实施平面激光诱导荧光(喷雾截面燃油落点分布等)、激光诱导磷光法(气相和壁面的温度分布)、激光吸收与散射法(气液两相浓度场、空燃比分布等)、激光诱导炽光法(碳烟)、纹影法,以及各种测量方法的组合和同时测量,具有普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喷雾、燃烧、碳烟生成特性测试的多功能定容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力发动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燃油喷雾以及燃烧测试的定容弹,具体是一种可产生类似于内燃式发动机缸内气体环境(压力、温度、成分)的装置,可进行燃油喷雾的雾化、蒸发、混合气形成、燃烧、碳烟生成等过程及其各种特性的测试和试验。
背景技术
发动机的燃油喷雾特性是影响发动机性能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对于高压直喷汽油机来说,喷雾特性对发动机燃烧与排放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燃油喷射系统的喷雾特性的测试,对发动机燃烧系统的设计开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先进直喷汽油机燃烧系统的研发中,激光诊断技术、缸内工作过程三维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和基于光学发动机的燃烧诊断技术三位一体,是匹配与优化直喷燃烧系统中喷雾、气流运动和燃烧室形状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而通过喷雾的激光诊断可实现对燃油雾化与蒸发过程进行可视化以及定量测量,为数值计算和建模提供实验验证进而提高模拟仿真的精确性,还为缸内混合气形成过程及燃烧诊断提供直观的物理描述和解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喷雾的性能直接关系到缸内燃油分布,从而决定燃烧的效率和有害物质的生成。因此,开发高效、清洁的汽油直喷发动机,必须对直喷喷雾的雾化、蒸发和混合过程进行精确的测量。
定容弹是用来产生类似于发动机缸内各工况下的一定压力、温度、成分的气体的装置。向特定温度、压力、成分的气体中喷射燃油时,燃油将会雾化、蒸发,并与周围气体(通常是空气)混合,形成混合气。这时如果点燃混合气,将开始燃烧,最后形成二氧化碳、水和微量的氮氧化物、碳烟等有害燃烧产物。因此,用带有若干光学窗口的定容弹可以用光学的方法很方便地测出燃油喷雾的雾化特性、蒸发特性、燃烧特性、有害物生成特性。
先进喷雾燃烧测量要求定容弹:1)具有较大的温度和压力的可调范围,2)可进行连续测量而不需中途间断换气,3)待测区域的流速梯度小和温度场均匀,4)有较大观察视角范围以实现位相多普勒发射器和接收器的150度夹角的要求,5)整体紧凑便于复杂光路布置从而实现多物理量同时测量,6)光学窗口的玻璃受力受热均匀以减小因不均匀变形导致的破损进而保证安全可靠。
目前大多数的定容弹的主要特点和局限性可以归纳为三点,简述如下。
一是多为静态系统。即在实验前先往容弹内部充入气体,之后将容弹封闭进行单次实验(如需对气体加热的话也在封闭条件下进行内部加热),测试结束后将容弹内部的油气混合物放掉,准备下次实验。这种结构的容弹比较简单,但实验效率低下。因为在两次实验之间会出现间隔,需要充气-加热-放气-再充气-再加热的反复循环,实验费时长,目标温度及其均匀性难以控制。
二是测试工况很难达到足够高的温度和压力。比如目前增压柴油机在上止点附近的温度和压力可达1100K、10MPa左右,而目前所设计的定容弹极少能达到增压发动机缸内燃烧前的温度和压力,从而限制了用定容弹进行柴油发动机缸内喷雾、燃烧情况的模拟和测试,主要原因是高温高压测试工况下容弹各部分的受热、受力不对称,容易使容弹体产生变形进而使光学窗口的玻璃破碎而发生爆炸。
三是测试范围不够广泛。即不能适用于各种条件下的喷雾和燃烧测试。在喷雾测试方面,多是由于结构方面的设计导致喷油器的位置以及光路的布置不能灵活调整;在燃烧测试方面,如上文所述,主要限于容弹内的实验温度和压力难以进一步提高。
比如,专利“一种喷雾测试定容容弹”(专利申请号为201010272629.3),虽然声称可以实现连续测试,但是由于容弹结构方面的设计,喷油器只能安装在容弹上盖上,光学窗口只能安装在容弹周向。这样的设计导致容弹可以进行喷雾的轴向平面光的测量,但是不能进行截面燃油落点分布的测量,也很难用位相多普勒(PDI)分析仪进行液滴粒径测试,缩小了容弹的测试范围;并且该容弹只能用于喷雾测试,不能用于燃烧测试,因为高温高压测试条件下容弹各部分的受力受热不均而使强度安全得不到有效地保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容弹设计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喷雾、燃烧和碳烟生成测试的多功能定容弹,有一定的连续换气速度,可以实现连续测试,提高实验效率;并且容弹内的测试条件可以达到增压柴油机燃烧前的温度和压力,进而可以进行高温高压下的喷雾、混合、燃烧等的测试;同时该容弹适用于包括喷雾的轴向平面光测试、截面燃油落点分布测试和液滴粒径分布测试等在内的各种喷雾特性测试以及燃烧测试、碳烟生成过程测试,具有普适性,并且可以进行复杂光路布置实现多物理量同时测量。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喷雾、燃烧和碳烟生成测试的定容弹,其特点在于,包括:本体、至少二个光学窗口。
所述的本体是正交多面体,每个面设有孔,且两两相对的两个面的孔大小相同、互相贯通,构成三个通孔,该三个通孔的轴线彼此垂直相交,该三个通孔相交的中间区域形成测试区域;所述的本体的各顶点附近分别设有通向该测试区域的通气口。
所述的光学窗口包括一薄玻璃和一厚玻璃,二层玻璃之间存在空隙,且两层玻璃分别安装在各自固定器的固定槽内,两个固定器之间固定连接有绝热环形垫片,该绝热垫片上设有沿绝热垫片径向的通孔,用于连通测试区域以使两层玻璃之间的气体压力与测试区域气体压力几乎相等从而保证薄玻璃不承压。在所述的厚玻璃和厚玻璃固定器之间的环周面放置隔热垫,所述的厚玻璃和厚玻璃固定器接触的端面设有第一O型橡胶圈实现密封;整个光学窗口安装定容弹本体上时,在厚玻璃固定器、绝热环形垫片、薄玻璃固定器三者与本体的环周向形成第二空隙。
所述的厚玻璃固定器具有中心孔,该中心孔和厚玻璃一起用于观察窗,固定器中心孔两侧设有楔形导光槽,所述的厚玻璃固定器穿过本体的孔并与本体固定连接,且厚玻璃固定器和本体的交接处设有第二O型橡胶圈实现密封;
所述的厚玻璃固定器的导光槽两侧还设有倒斜角,以此进一步扩大测试光束的可移动范围和角度变化范围。
所述的定容弹在做缸内喷雾测试时还包括第一端盖,该第一端盖上安装有喷油器,第一端盖穿过本体的孔并与本体固定连接,且其和本体的交接处设有O型橡胶圈实现密封。
所述的的定容弹在做燃油湿壁、碳烟生成特性等测试时还包括第二端盖,该第二端盖上含有测试壁面和油浴槽,第二端盖穿过本体的孔并与本体固定连接,且其和本体的交接处设有O型橡胶圈实现密封。
所述的本体如果还有其余的孔,既不需要安装光学窗口,也不需要安装第一、第二端盖,则安装普通端盖,其穿过本体的孔并与本体固定连接,并在其和本体的交接处设O型橡胶圈实现密封。
所述的端盖与本体交接处设有垫块,来调节端盖以及连接在端盖上的喷油器或测试壁面距离测试区域中心的距离。
所述的的定容弹在做高温测试时还包括进气加热系统,进气加热系统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本体的通气口旁。可以在进气通道外面加装加热器,进气被加热到设定温度后经四个进气口连续地流入本体中的测试区域供测试之用,然后经四个排气口及时排出以保持容器内的压力和温度恒定。
由于容弹本体六个面上的开口具有等效性,所以光学窗口和端盖可以安装在容弹本体的六个面的任意一个面上,光学窗口的个数(至少两个)也可以根据测试需求而定,进而适应于用光学手段进行各类喷雾、燃烧、碳烟生成等测试的需求,并且可以进行复杂光路布置实现多物理量同时测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构造简单,加工方便,光学系统和喷射器的布置灵活方便。采用外部连续加热连续换气方式,可以进行连续测试,提高实验效率。光学测试窗口采用双层玻璃结构及周围空气隔热层的设计,对窗口起到有效的隔热保护作用,可以进行高温(1100K)高压(12MPa)下的喷雾燃烧等的测试。窗口(光学玻璃固定器)上有导光槽和倒角结构,加上容弹采用的是紧凑型设计,窗口与窗口之间的距离比较近,大大扩大了从窗口观察测试区的视角,可达到位相多普勒粒径和速度测量时发射光源与接收器的150度夹角的要求。容弹适用于高温高压下连续对喷雾、燃烧、碳烟生成等进行测量,可实现位相多普勒法(粒径和速度测量)、平面激光诱导荧光(喷雾轴向平面燃油分布、喷雾截面燃油落点分布、燃烧中间产物浓度分布、气液两相速度场和浓度场等)、激光诱导磷光法(气相和壁面的温度分布)、激光吸收与散射法(气液两相浓度场、空燃比分布等测量)、激光诱导炽光法(碳烟)、纹影法(密度梯度),以及各种测量方法的组合和同时测量,具有普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喷雾、燃烧和碳烟生成测试的多功能定容弹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中本体的正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用于喷雾、燃烧和碳烟生成测试的多功能定容弹的正截面图;
图3.1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中厚玻璃固定器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1为本发明用于喷雾、燃烧和碳烟生成测试的多功能定容弹的水平截面图;
图5为本发明应用于多物理量同时测量的示意图;
图中:1-本体;11-测试区域;12、13-通气口;2-光学窗口;21-薄玻璃;;22-厚玻璃;23-两层玻璃之间的空隙(第一空隙);231-光学窗口在本体上的安装间隙(第二空隙);24-厚玻璃固定器;241-楔形导光槽;242-倒斜角;243-倒斜角;244-凸台;25-薄玻璃固定器;26-绝热环形垫片;27-厚玻璃和其固定器之间的隔热垫;28-第一O型密封圈;29-第二O型密封圈;3-端盖;31-上端盖(第一端盖);311-喷油器;32-下端盖(第二端盖);321-测试壁面;322-油浴槽;33-垫块;41-PDI激光发射器;42-PDI激光接收器;51-高速激光发射器;52-柱面透镜;53-高速相机;54-低速相机;55-反射镜;56-凹透镜;57-凸透镜;58-凹面镜;59-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喷雾、燃烧和碳烟生成特性测试的定容弹,装配示意图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容弹本体1、光学窗口2(本实施例中共有四个,布置在周向,图中显示两个)、端盖3和进气加热系统(进气加热系统设置在本体每个进气口的外部,使用定容弹做高温测试时对进气进行加热,图中未有显示,下文有述)。其中四个光学窗口和两个端盖分别连接在本体的六个面上(本实施例以四个光学窗口安装在周向、上方安装第一端盖、下方安装第二端盖为例进行说明)。第一端盖上安装有喷油器,第二端盖上含有测试壁面和油浴槽(控制测试壁面温度),细节部分在图1中未有显示,见下文。
图2为所述容弹的本体1的结构示意图,在正交六面体每个面上开出等大的开口,其中对着的面上的开口互相贯通,也就是说总共有三个大小一样的通孔,对于加工而言十分方便,三个通孔相交的中间区域为测试区域11。在正交六面体的8个顶点附近开通向测试中心的通孔作为进排气通道。在本实施例中,上方四个通道作为进气通道,下方四个通道作为排气通道。
图2.1是上文所述的正交六面体(不包含进排气道)被过中心点的竖直正截面切割之后三维结构示意图,用来更形象地说明本体结构设计。
在本实施例中,本体周向安装四个光学窗口,上面安装安装有喷油器的第一端盖,可以进行喷雾的轴向片光测试、液滴粒径测试(在下文详述)、喷雾速度场测试等;下面再安装含有测试壁面和油浴槽的第二端盖,并且调节垫块(见图3)厚度来调节喷油器距离容弹测试区域中心的距离,可以进行燃油湿壁现象测试;
如果把喷油器连同上端盖与任意一个光学窗口互换位置。则可以进行喷雾的截面燃油落点分布测试;
由于容弹本体上的开口具有等效性,所以光学窗口和端盖可以安装在容弹本体的六个面的任意一个面上,测试所需的喷油器或测试壁面可以连接在端盖上并且可以用改变垫块厚度的方法调节其距离容弹测试区域中心的距离。这样,容弹可以根据测量光路的要求来确定端盖和光学窗口的安装位置和数量分配,适应于用光学手段进行各类喷雾、燃烧、碳烟生成等测试的需求,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并且可以进行复杂光路布置实现多物理量同时测量(在图5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中详述)。
进排气通道采用结构对称的多通道设计,加上本体的对称性结构,保证了气体流场分布的均匀性和本体受气流加热作用的均匀性,使得待测区域的流速梯度小、温度场均匀,避免本体产生不均匀变形进而损坏窗口导致密封不严,这也保证了容弹在高温高压实验条件下的安全性。
图3也是经过容弹本体中心点的竖直截面图,这张图是本实施例整个容弹的竖直截面图,进排气体主要流向用虚线和箭头表示。
其中喷油器311到测试区域中心距离用垫块33调节。其中油浴槽322通过在下端盖上打出的的孔道(图中未有显示)连接到外部温控油浴形成循环油路,这样通过控制外部油浴的温度来控制测试壁面321的温度。在本实施例中直接把下端盖深入本体的表面作为测试壁面,也可以另外在下端盖上安装其他材料的物体,把其裸露于测试区域内的表面作为测试壁面。
下面用图3在光学窗口部分的局部放大图(放大区域是图3中圆域A)图3.1来说明光学窗口的结构设计。
如图3.1,光学窗口含有两层石英玻璃,一薄一厚,二者之间存在第一空隙23,两层玻璃安装在各自的固定器的固定槽内,并且之间放置一个绝热环形垫片,两个固定器与绝热垫片之间可以通过螺钉等方式连接(图中略去)。其中,在绝热垫片26的下端沿着径向打出直径很小的通孔用于将容器内的高温高压气体导入两层玻璃之间的空隙23中。厚玻璃22和其固定器24之间在环周面上安装隔热垫27,厚玻璃22和厚玻璃固定器24接触的端面安装有第一O型橡胶圈28实现二者之间的密封;同样的道理,整个光学窗口安装在本体1上时,厚玻璃固定器24和本体1的径向定位靠厚玻璃固定器上的凸台结构244实现,在厚玻璃固定器、绝热环形垫片、薄玻璃固定器与本体的环周向存在第二空隙231,而在二者的交接处安装有第二O型橡胶圈29实现二者之间的密封。这样容器测试区域11内的高温高压气体受到了薄玻璃21的阻挡,只能经过窗口安装间隙211和绝热垫片的通孔进入两层玻璃之间的小空隙23中,气压作用在厚玻璃的表面上,正好加强了厚玻璃22和厚玻璃固定器24接触的端面处的密封效果(如果是负压状态,该密封处所需的正压力由连接两个固定器和绝热垫片的连接件的预紧力提供);薄玻璃21两侧都是高温高压气体,承受热负荷,但是不承受压差;而对于厚玻璃,虽承受压力,但是热负荷很小,因为包围厚薄玻璃之间的第一空隙23和窗口与本体环周向之间的第二空隙231不同于测试区域,内部气体的流动性很差,与厚玻璃的对流换热很小,空隙内的气体恰恰形成了空气隔热层,阻止厚玻璃、厚玻璃固定器与周围的传热,保证在没有冷却的情况下厚玻璃温度能保持在许可范围之内。通过双层玻璃的结构和空气隔热层的设计,将热负荷与力负荷分开,对玻璃窗口起到极大程度的保护作用,为窗口部分承受高温高压的实验条件提供了保障。加上本体六个面上孔的等效性以及外部加热方式(下文中详述),使得光学窗口的在本体上的安装可以深入到测试区域边缘,使得容弹整体结构紧凑,紧凑的结构便于复杂光路布置从而实现多物理量同时测量。
图4为本发明的光学窗口部分厚玻璃的固定器的三维结构示意图,用以形象地说明上文提到的导光槽。图4.1所示,在临近光路的金属框壁部分开出楔形导光槽241,倒斜角242、243等,通过这样的细节设计,可以进一步扩大测试光束的可移动范围和角度变化范围,下文详述。
图4.1是本容弹实施例经过本体中心点的水平截面图,水平截面经过四个光学窗口,用以详述窗口固定器上的导光槽结构设计以及整体的紧凑结构对扩大测试光束入射、接受角度范围的作用(为了光路显示清楚,略去了两层玻璃上的剖面线)。以应用位相多普勒干涉法(PDI)进行液滴粒径和速度测量为例说明。应用PDI进行测试时,要求入射光中心光线与接收光的夹角达到150°,对于周向窗口互为垂直布置的容弹而言有一定难度。即使勉强能达到150°的要求,由于发射器发出的光除中心入射光线外周边还有与中心有很小夹角(最大约5°)的光线,使得有的入射光线很有可能在沿着固定器金属壁边缘附近,加上每束光本身有一定宽度,容易因衍射效果使得测试光路不精确。图中241对应图4中的楔形导光槽,242、243是倒斜角的效果。在图4.1中标出了夹角150度的入射光中心光线和接收光,以及入射中心光线周边的两条光线。可见,由于导光槽和倒角的设计,以及容弹整体比较紧凑的结构,使得150度夹角容易实现,并可以避免入射光与金属边缘太近导致的衍射现象,而且测试光束向一个方向有足够的移动范围,可以完成一般的喷雾液滴粒径测试。
定容弹在使用中,如要进行高温高压测试,需要对进气进行加热。可以在每个进气通道外面加装加热器,高压气体经过加热之后变成高温高压气体通入本体内部测试区域,然后经四个排气口及时排出以保持容器内的压力和温度恒定。由于加热方式是外部加热,因此可以在一定的进气流量下,通过调节加热器功率来控制进气温度,实现高温高压下的连续测试。外部加热的好处还在于容弹内部的高温高压测试区域变得较小,整个容器的体积也可以做得比较小,不仅降低了出现意外情况的危险性,而且容弹紧凑的结构有助于应用位相多普勒干涉法(PDI)进行喷雾的液滴粒径测试(上文中已提到)。
图5中示意了如何利用本发明用于喷雾、燃烧和碳烟生成测试的多功能定容弹进行复杂光路布置进而实现多物理量同时测量,作为本发明在实际应用中的另一个实施例,也可以说明本发明所述定容弹的光学窗口和端盖在数量、位置分配上的灵活性。在本实施例中本体的六个面上的圆孔都安装光学窗口(光学窗口在图中略去),上方四个进气孔中通入燃油、空气的混合气,经过测试区域后从下方四个排气孔排出。图中高速激光发射器51发射出来的激光束经过柱面透镜52之后变成片激光,配合高速相机53,可以实现利用粒子图像法(PIV)测量喷雾速度场;片光照射油雾诱导的荧光信号被低速相机54接收,可以利用激光诱导荧光法测量截面燃油质量分布、汽液两相浓度分布(需要加装针对气相和液相信号的滤镜,图中略去);高速激光器51发射出来的激光束经过凹透镜56和凸透镜57的组合达到扩束效果,通过测试区域之后在另一端经过凹面镜58聚焦,在焦点处放置一刀口59,用于遮挡正好通过焦点的光线,后方用高速相机53接收剩余光信号,可以利用纹影法测量油雾和蒸汽的密度变化;PDI激光发射器41和接收器42配合完成位相多普勒法测量油雾液滴速度和粒径。
正是基于上文中详述的本发明中容弹本体和光学窗口的设计,才实现了本实施例中的复杂光路布置进而实现多物理量同时测量。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有很多,比如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把不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对应的光学窗口换成端盖安装在原窗口位置即可。

Claims (5)

1.一种用于喷雾、燃烧和碳烟生成测试的定容弹,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和至少二个光学窗口(2);
所述的本体是正交多面体,每个面设有孔,且两两相对的两个面的孔大小相同、互相贯通,构成三个通孔,该三个通孔的轴线彼此垂直相交,该三个通孔相交的中间区域形成测试区域;所述的本体的各顶点附近分别设有通向该测试区域的通气口(12、13);
所述的光学窗口包括一薄玻璃(21)和一厚玻璃(22),二层玻璃之间存在空隙(23),且两层玻璃分别安装在各自固定器的固定槽内,两个固定器之间固定连接有绝热垫片(26),该绝热垫片上设有沿绝热垫片径向的通孔,用于连通测试区域,以使两层玻璃之间的气体压力与测试区域内气体压力相等;所述的厚玻璃(22)和厚玻璃固定器(24)接触的端面设有第一O型橡胶圈(28)实现密封;
厚玻璃固定器(24)具有中心孔,该中心孔的两侧设有楔形导光槽(241),所述的厚玻璃固定器(24)安装在本体(1)的孔上并与本体(1)固定连接,且厚玻璃固定器(24)和本体(1)的交接处设有第二O型橡胶圈(29)实现密封;在所述的厚玻璃固定器、绝热垫片和薄玻璃固定器三者与本体的环周向形成第二空隙(2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喷雾、燃烧和碳烟生成测试的定容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厚玻璃固定器的导光槽上还设有倒斜角(242),以此扩大测试光束的可移动范围和角度变化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喷雾、燃烧和碳烟生成测试的定容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端盖(31),该第一端盖安装在本体的孔上并与本体固定连接,且该第一端盖上安装有喷油器(3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喷雾、燃烧和碳烟生成测试的定容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端盖(32),该第二端盖安装在本体的孔上并与本体固定连接,且该第二端盖上含有油浴槽(322)和测试壁面(321)。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喷雾、燃烧和碳烟生成测试的定容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与本体交接处设有垫块(33),来调节连接在端盖上的喷油器或测试壁面距离测试区域中心的距离。
CN201310717167.5A 2013-12-23 2013-12-23 一种用于喷雾、燃烧、碳烟生成特性测试的多功能定容弹 Active CN1036982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17167.5A CN103698274B (zh) 2013-12-23 2013-12-23 一种用于喷雾、燃烧、碳烟生成特性测试的多功能定容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17167.5A CN103698274B (zh) 2013-12-23 2013-12-23 一种用于喷雾、燃烧、碳烟生成特性测试的多功能定容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98274A CN103698274A (zh) 2014-04-02
CN103698274B true CN103698274B (zh) 2015-09-30

Family

ID=50359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17167.5A Active CN103698274B (zh) 2013-12-23 2013-12-23 一种用于喷雾、燃烧、碳烟生成特性测试的多功能定容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9827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9244A (zh) * 2018-09-21 2019-03-12 上海交通大学 模块化与嵌入式本体加热的定容燃烧弹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6196B (zh) * 2014-04-29 2018-05-25 平湖瓦爱乐发动机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球形多功能定容弹
CN104330263B (zh) * 2014-10-24 2017-11-1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容弹视窗
CN104764609A (zh) * 2015-04-03 2015-07-08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航空发动机主燃烧室的综合光学测量平台
CN105372072A (zh) * 2015-09-29 2016-03-02 华中科技大学 定容燃烧弹及具有该定容燃烧弹的燃烧装置
CN105445033B (zh) * 2015-12-31 2018-12-04 天津大学 一种研究喷雾形态及其微观特性的定容燃烧装置
CN106290361B (zh) * 2016-07-28 2019-01-18 浙江大学 一种超、失重环境下层流火焰燃烧特性研究装置及方法
CN106441912B (zh) * 2016-09-09 2018-10-26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多功能喷雾与燃烧可视化测量定容弹
CN106441907B (zh) * 2016-09-09 2018-10-26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定容燃烧弹分体式加热系统
FR3061967B1 (fr) * 2017-01-16 2021-04-09 Aptar France Sas Procede d'analyse d'un spray genere par un dispositif de distribution de produit fluide
CN107703030B (zh) * 2017-11-08 2023-10-27 吉林大学 一种能满足极端条件测量需要的可视化测试系统
CN108286484B (zh) * 2017-12-29 2020-06-12 上海交通大学 实现柴油机燃烧相似性的喷雾形成方法
CN110763479B (zh) * 2018-07-25 2021-03-09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快速压缩机的纹影系统
DE102019200775A1 (de) * 2019-01-23 2020-07-23 Robert Bosch Gmbh Sensoreinrichtung zur Detektion von Partikeln oder Aerosol in einem strömenden Fluid unter Verwendung des Prinzips der laserinduzierten Inkandeszenz
CN111042969A (zh) * 2019-12-10 2020-04-2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测量闪急沸腾喷雾的试验装置
CN110985256B (zh) * 2019-12-19 2021-05-14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定容弹反射镜端盖及应用该端盖的多孔喷油器喷雾测试系统
CN113250880B (zh) * 2021-05-24 2022-02-08 南京凯泽瑞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喷油口燃烧实况用耐高温防烟雾监控镜头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70175B2 (ja) * 1992-04-15 2002-04-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気二重層コンデンサ
EP2163262A1 (en) * 2008-09-04 2010-03-17 BAE Systems PLC Sterilizing flammable materials by UV irradiation
CN101943097A (zh) * 2010-09-03 2011-01-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喷雾测试定容弹体
CN201849290U (zh) * 2010-09-15 2011-06-01 刘显余 一种双层可透气汽车玻璃装置
CN102128720A (zh) * 2011-01-07 2011-07-20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自紧密封式定容弹光学玻璃窗口
CN103267120A (zh) * 2013-05-10 2013-08-28 天津大学 一种用于定容燃烧弹的高温高压密封窗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70175B2 (ja) * 1992-04-15 2002-04-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気二重層コンデンサ
EP2163262A1 (en) * 2008-09-04 2010-03-17 BAE Systems PLC Sterilizing flammable materials by UV irradiation
CN101943097A (zh) * 2010-09-03 2011-01-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喷雾测试定容弹体
CN201849290U (zh) * 2010-09-15 2011-06-01 刘显余 一种双层可透气汽车玻璃装置
CN102128720A (zh) * 2011-01-07 2011-07-20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自紧密封式定容弹光学玻璃窗口
CN103267120A (zh) * 2013-05-10 2013-08-28 天津大学 一种用于定容燃烧弹的高温高压密封窗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rople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based on 2-color laser-induced exciplex fluorescence;Yuyin Zhang et al.;《Exp Fluids》;20130726;第54卷;1-10 *
直喷汽油机缸内喷雾湿壁问题研究;李相超等;《内燃机工程》;20121031;第33卷(第5期);17-23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9244A (zh) * 2018-09-21 2019-03-12 上海交通大学 模块化与嵌入式本体加热的定容燃烧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98274A (zh) 201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98274B (zh) 一种用于喷雾、燃烧、碳烟生成特性测试的多功能定容弹
CN103926196A (zh) 一种球形多功能定容弹
CN106441912B (zh) 一种多功能喷雾与燃烧可视化测量定容弹
Pera An experimental database dedicated to the study and modelling of cyclic variability in spark-ignition engines with LES
CN103698130B (zh) 一种用于可视化高温高压容器的光学窗口
Marrero-Santiago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f aeronautical ignition in a swirled confined jet-spray burner
CN112834231B (zh) 一种碰撞喷雾的雾化、燃烧、排放特性实验装置及方法
Yu et al. Comparison of in-cylinder soot evolution in an optically accessible engine fueled with JP-8 and ULSD
Legros et al. Combustion for aircraft propulsion: Progress in advanced laser-based diagnostics on high-pressure kerosene/air flames produced with low-NOx fuel injection systems
Gold et al. Mixture preparation strategies in an optical four-valve port-injected gasoline engine
CN104502112A (zh) 一种基于红外辐射的内燃机燃烧特性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04481768A (zh) 一种用于可视化发动机测量的示踪剂喷射系统
Wurm et al. A new test facility for investigat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wirl flow and wall cooling films in combustors
Winklhofer et al. Fuel and flame imaging in SI engines
Orain et al. PLIF imaging of fuel-vapor spatial distribution around a monodisperse stream of acetone droplets: Comparison with modeling
Gounder et al.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spray characteristics in a new FLOX® based combustor for liquid fuels for Micro Gas Turbine Range Extender (MGT-REX)
CN111664450B (zh) 加速火焰与多壁面边界相互作用的可视化系统
Beyrau et al. Locally resolved investigation of the vaporization of GDI sprays applying different laser techniques
Tao et al. Gen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hot streaks within an LPP combustor
Zhao et al. Two-dimensional measurements of the fuel vapor concentration in the combustion chamber of a SI engine with laser rayleigh scattering
Azelborn et al. Low Emissions Combustion for the Regenerative Gas Turbine: Part 2—Experimental Techniques, Results, and Assessment
Tuma et al.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research of a novel combustion chamber for small gas turbine engines
CN210660408U (zh) 一种汽油机火花塞打火测试装置及发动机
Chelebyan et al. Laser diagnostics of atomization and combustion of kerosene in a model combustion chamber
Ashirbad et al. Feasibility Study of Laser Plasma-Assisted Stratified Combustion and Spray Investigations in a Constant Volume Chamb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