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91371A - 一种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91371A
CN103691371A CN201310628046.3A CN201310628046A CN103691371A CN 103691371 A CN103691371 A CN 103691371A CN 201310628046 A CN201310628046 A CN 201310628046A CN 103691371 A CN103691371 A CN 1036913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neral
column
montmorillonite
ore pulp
magnes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280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91371B (zh
Inventor
刘根扣
杨圣军
雷东升
唐靖炎
程卫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INO-MATERIALS NON-METALLIC MINERALS INDUST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INO-MATERIALS NON-METALLIC MINERALS INDUST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INO-MATERIALS NON-METALLIC MINERALS INDUST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 filed Critical SUZHOU SINO-MATERIALS NON-METALLIC MINERALS INDUST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
Priority to CN20131062804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913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91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913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913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913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ilicates, Zeolites, And Molecular Siev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质量比为3:1~1:1.5的蒙脱石和柱状矿物复合而成的混合物;其中,蒙脱石的晶体结构为叠加的片层状结构,将片层横向上所在的延展平面等效为圆,平均直径0.2~2微米;将片层在叠层的方向作为厚度,平均厚度1~100纳米,径厚比为20:1~200:1;柱状矿物是指柱端吸附有带有正电荷的氢氧化镁溶胶颗粒或氢氧化镁铝溶胶颗粒的海泡石、凹凸棒石、纤水镁石或硅灰石,溶胶颗粒的质量浓度为0.5%~10%,用量为柱状矿物质量的0.2%~2%;柱状矿物的晶体结构为柱状结构,将其结构等效为圆柱,以圆柱的底面直径为基准,平均直径10~500纳米,以圆柱的长度为基准,平均长度0.5~3微米,径长比为1:50~1:6。该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产品具有优良的抗电解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机凝胶,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抗电解质性能的复合矿物凝胶。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矿物凝胶主要指膨润土基矿物凝胶,它是以膨润土为主要原料,经分选提纯、钠化改型、磷化改性及胶化等主要工序而制备得到的胶体类产品。膨润土的主要成分是蒙脱石,其经过常规无机凝胶制备工艺加工后,蒙脱石在水体系中高度分散形成层面带负电荷、端面带正电荷的微粒薄片;这些薄片因静电吸引,在水中以端-面接合,带微弱正电荷的小片棱边就被吸引到带负电荷的小片表面,这样就迅速地形成了包含有大量水分子的三维空间结构( 通称为卡片宫结构),使大量自由水变为束缚水,因而其本身获得了较高稠度,即形成矿物凝胶。但这种以蒙脱石为主要成分的矿物凝胶是片层结构,由于蒙脱石层间钠离子具有可交换的特性,在电解质溶液中,溶液中的阳离子能进入到层间交换出钠离子,使蒙脱石薄片组成的“卡片宫”网状结构容易坍塌,导致矿物凝胶的水溶液体系出现分层、析水的现象,矿物凝胶所具有的触变、增稠、助悬浮等功能就得不到充分发挥。而许多的应用体系中,例如水基农药、水性涂料等,常存在一定浓度的阳离子,特别是含有高价态的金属离子,这就限制了无机凝胶的应用范围。因而,如何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抗电解质性能的复合矿物凝胶成为本发明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水溶液中具有优良的抗电解质性能的并且稳定的复合矿物凝胶,以解决目前常规的单一成分的矿物凝胶抗电解质性能差,导致其水溶液体系容易出现分层、析水现象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该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是主要由蒙脱石和柱状矿物这两种组分复合而成的混合物,在所述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中所述蒙脱石和柱状矿物的质量比为3:1~1:1.5;
其中,所述蒙脱石的晶体结构为叠加的片层状结构,以蒙脱石的片层横向延展平面的等效圆为参考,蒙脱石的平均直径为0.2 微米 ~2 微米;以蒙脱石的片层在叠层方向上的厚度为参考,蒙脱石的平均厚度为1 纳米 ~100纳米;所述蒙脱石的平均直径与平均厚度的比值为20:1~200:1;
所述柱状矿物是指海泡石、凹凸棒石、纤水镁石和硅灰石中的一种矿物;所述柱状矿物的晶体结构为柱状结构,将柱状结构等效为圆柱,以圆柱的底面直径为基准,所述柱状矿物的平均直径为10 纳米 ~500纳米;以圆柱的长度为基准,所述柱状矿物的平均长度为0.5微米 ~3 微米;所述柱状矿物的平均直径与平均长度的比值为1:50 ~1:6;
所述柱状矿物的柱端吸附有带正电荷的氢氧化镁溶胶颗粒或氢氧化镁铝溶胶颗粒,其中,所述氢氧化镁溶胶颗粒或氧化镁铝溶胶颗粒中氢氧化镁所点的质量百分数为0.5%~10%,所述氢氧化镁溶胶颗粒或氧化镁铝溶胶颗粒的用量为所述柱状矿物质量的0.2%~2%。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蒙脱石的平均直径、平均厚度与所述柱状矿物的平均直径、平均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为了在复合时充分发挥搭接、支撑作用。其中,所述蒙脱石的平均直径、平均厚度与所述柱状矿物的平均直径、平均长度均指普通的算术平均值。
2、上述方案中,所述柱状矿物的晶体结构为柱状结构,其柱状结构也可以叫做针状结构或纤维状结构,均表示同一含义。
3、上述方案中,较佳的方案是所述柱状矿物的柱端吸附有带有正电荷的氢氧化镁溶胶颗粒或氢氧化镁铝溶胶颗粒,其中,所述氢氧化镁溶胶颗粒或氧化镁铝溶胶颗粒的质量浓度为0.5%~10%,所述氧化镁溶胶颗粒或氧化镁铝溶胶颗粒的用量为所述柱状矿物质量的0.2%~2%。
进一步地,所述柱状矿物是指采用如下制备方法所得到的改性柱状矿物,所述制备方法依次至少由以下步骤组成:
第一步,将柱状矿物原料进行粉碎,其中,所述柱状矿物原料为天然的海泡石、凹凸棒石、纤水镁石或硅灰石;
第二步,将粉碎后的柱状矿物原料加水制成矿浆,并加入聚合阴离子化合物进行充分搅拌,其中,矿浆中柱状矿物干矿与水的重量比在1:10~1:2之间,所述聚合阴离子化合物的用量为所述柱状矿物干矿重量的0.05%~3%,所述聚合阴离子化合物选自多聚磷酸钠、聚丙烯酸钠、聚乙烯磺酸钠以及聚硅酸钠中的任意一种;
第三步,将所述第二步中制得的矿浆过100目~325目筛以除去大块杂质,留取过滤后的矿浆;
第四步,将过滤后的矿浆进砂磨机中进行磨剥处理1~5小时;
第五步,将磨剥处理后的矿浆进行离心,离心速度控制在1000~5000转/分钟;
第六步,将氢氧化镁溶胶或氢氧化镁铝溶胶滴入所述第五步中离心后的矿浆中,充分搅拌,并控制温度在50℃~80℃,其中所述氢氧化镁溶胶或氢氧化镁铝溶胶的用量为离心后的矿浆中柱状矿物重量的0.2%~2%;
第七步,将经过所述第六步处理后的矿浆陈化1~3天,并控制温度在30℃~60℃,陈化处理后得到改性柱状矿物。
更进一步地,所述柱状矿物的制备方法中还包括所述氢氧化镁溶胶或氢氧化镁铝溶胶的制备步骤:以镁的无机盐化合物或/和铝的无机盐化合物为原料,以无水乙醇和水为溶剂,将所述原料加入所述溶剂中配成溶液,其中,所述无水乙醇与水的重量比为3:1~1:5,所述镁的无机盐化合物或/和铝的无机盐化合物的用量为所述溶液总重量的0.5%~10%;再向所述溶液中加入聚合阴离子化合物,聚合阴离子化合物的用量为所述溶液总重量的0.01%~1%;调节所述溶液的pH为5~11,并在40℃~80℃温度下搅拌1~5小时,搅拌完成后得到所述氢氧化镁溶胶或氢氧化镁铝溶胶。4、上述方案中,所述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的成分中还包括极少量的分散剂、成胶剂等。分散剂、成胶剂等成分是在所述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产品的制备过程中被引入的。
由于膨润土的主要成分是蒙脱石,因此去膨润土作为原料,经过粉碎、制浆、分离提纯处理后,提取出蒙脱石,蒙脱石的提纯和蒙脱石凝胶的制备均属于现有技术,其中,现有技术中对于矿物分离提纯的手段在实际应用中略有差异,但实质效果相同。所述蒙脱石的分离提纯方法及蒙脱石凝胶的制备较佳的方案:
所述蒙脱石凝胶浆液的制备,依次由以下步骤组成:
第一步,将原料膨润土矿物进行粉碎形成膨润土矿粉;
第二步,将粉碎后的所述膨润土矿粉加水制成矿浆,并加入阴离子分散剂进行充分搅拌,使膨润土矿物颗粒均匀的分散在矿浆中,其中,所述矿浆中膨润土矿物干矿与水的重量比在1:10~1:2之间;
第三步,将所述第二步中制得的矿浆进行离心,以对矿浆进行分离提纯,其中,离心速度控制在1000~2000转/分钟;
第四步,在所述第三步中提纯得到的矿浆中加入成胶剂,制得蒙脱石凝胶浆液;
所述阴离子分散剂选自硅酸钠、六偏磷酸钠、碳酸钠以及焦磷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所述阴离子分散剂的用量为所述膨润土矿物干矿重量的0.1%~2%。
所述成胶剂为氧化镁或镁的无机盐化合物,所述成胶剂的用量为所述膨润土矿物干矿重量的0.1%~1%。
本发明原理及其效果是:本发明的设计思路是在以层状蒙脱石为主要成分的矿物凝胶中添加柱状的无机矿物,即将层状的蒙脱石与柱状无机矿物进行复合,柱状矿物可以是海泡石、凹凸棒石、纤水镁石或硅灰石等天然柱状矿物。在复合前,柱状矿物需先经过改性。由于柱状矿物的柱端本身带有正电荷并且电荷数小、连接力弱,因此,将天然的柱状矿物通过化学吸附作用吸附聚合阴离子化合物,使柱状矿物的柱端带负电荷,然后再通过聚合阴离子化合物这个媒介将氧化镁溶液颗粒或氧化镁铝溶胶颗粒固定在柱状矿物的柱端,使柱状矿物的柱端带有正电荷,再吸附氧化镁溶胶颗粒而得到的柱端带有正电荷的柱状矿物。然后,再将改性柱状矿物与蒙脱石进行复合得到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产品,将复合矿物凝胶产品分散在水溶液中,由于改性柱状矿物的柱端带正电荷,蒙脱石的片层带负电荷,在静电作用下,异性电荷相吸而形成点面连接,即在水溶液中不但存在片片相连的方式,还存在柱体与片体的点面相连的方式,这种点面连接方式对原来的“卡片宫”网状结构起到了支撑作用,形成了一种新的卡柱式结构(参见附图1所示),提高了网络结构的稳定性,能够有效防止结构的坍塌,尤其在电解质溶液中产品性能更稳定,该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产品具有优良的抗电解质性能,拓宽了产品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产品在水溶液中形成的卡柱式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初始分散在氯化钙水溶液中的效果图;
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分散在氯化钙水溶液中二十四小时后的效果图;
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与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相对比的硅酸镁铝初始分散在氯化钙水溶液中的效果图;
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与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相对比的硅酸镁铝分散在氯化钙水溶液中二十四小时后的效果图;
附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初始分散在氯化镁水溶液中的效果图;
附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分散在氯化镁水溶液中二十四小时后的效果图;
附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与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相对比的硅酸镁铝初始分散在氯化镁水溶液中的效果图;
附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与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相对比的硅酸镁铝分散在氯化镁水溶液中二十四小时后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
该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主要由蒙脱石和柱状矿物这两种组分复合而成,所述蒙脱石和柱状矿物的质量比为3:1;
所述蒙脱石的晶体结构为叠加的片层状结构,以蒙脱石的片层横向延展平面的等效圆为参考,蒙脱石的平均直径为0.2 微米 ~2 微米;以蒙脱石的片层在叠层方向上的厚度为参考,蒙脱石的平均厚度为1 纳米 ~100纳米;所述蒙脱石的平均直径与平均厚度的比值为20:1~200:1;
所述柱状矿物是指海泡石、凹凸棒石、纤水镁石和硅灰石中的一种矿物;所述柱状矿物的晶体结构为柱状结构,将柱状结构等效为圆柱,以圆柱的底面直径为基准,所述柱状矿物的平均直径为10 纳米 ~500纳米;以圆柱的长度为基准,所述柱状矿物的平均长度为0.5微米 ~3 微米;所述柱状矿物的平均直径与平均长度的比值为1:50 ~1:6;
其中,所述蒙脱石的晶体结构为叠加的片层状结构,以蒙脱石的片层横向延展平面的等效圆为参考,所述蒙脱石的平均直径为2 微米;以蒙脱石的片层在叠层方向上的厚度为参考,所述蒙脱石的平均厚度为100纳米,蒙脱石的平均直径与平均厚度的比值为20:1;
所述柱状矿物是指海泡石;所述柱状矿物的晶体结构为柱状结构,将柱状结构等效为圆柱,以圆柱的底面的直径为基准,所述柱状矿物的平均直径为500纳米,以圆柱的长度为基准,所述柱状矿物的平均长度为3 微米,柱状矿物的平均直径与平均长度的比值为1:6;
所述柱状矿物的柱端吸附有带有正电荷的氢氧化镁溶胶颗粒,其中,所述氢氧化镁溶胶颗粒的质量浓度为9%,所述氢氧化镁溶胶颗粒的用量为所述柱状矿物质量的0.2%。
本实施例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的制备方法如下:
首先制备出蒙脱石凝胶浆液,再制备出改性柱状矿物浆液,最后将制备出的蒙脱石凝胶浆液和改性柱状矿物浆液进行复合;即制备工艺依次由第一部分蒙脱石凝胶浆液的制备、第二部分改性柱状矿物浆液的制备以及第三部分复合矿物凝胶的制备组成;
所述第一部分蒙脱石凝胶浆液的制备,依次由以下步骤组成:
第一步,将200g原料膨润土矿物进行粉碎形成膨润土矿粉;
第二步,将粉碎后的所述膨润土矿粉加入到1000g水中制成矿浆,并加入4g硅酸钠进行充分搅拌,使膨润土矿物颗粒均匀的分散在矿浆中,其中,所述矿浆中膨润土矿物干矿与水的重量比在1:5;
第三步,将所述第二步中制得的矿浆离心10分钟,得到上层液体,以对矿浆进行分离提纯,其中,离心速度控制在1500转/分钟;
第四步,在所述第三步中提纯得到的矿浆中加入1g氧化镁,制得蒙脱石凝胶浆液;
所述第二部分改性柱状矿物浆液的制备,依次至少由以下步骤组成:
第一步,将200g凹凸棒石进行粉碎;
第二步,将粉碎后的海泡石加入到1000g水中制成矿浆,并加入3g聚乙烯磺酸钠进行充分搅拌,其中,矿浆中海泡石干矿与水的重量比在1:5,所述聚乙烯磺酸钠的用量为所述柱状矿物干矿重量的1.5%;
第三步,将所述第二步中制得的矿浆过100目筛以除去大块杂质,留取过滤后的矿浆;
第四步,将过滤后的矿浆进砂磨机中进行磨剥处理5小时;
第五步,将磨剥处理后的矿浆进行离心20分钟,离心速度控制在1000转/分钟,得到上层浆液;
第六步,以5g硫酸镁和5g氯化铝为原料,以20g无水乙醇为和80g水为溶剂,将所述原料加入所述溶剂中配成溶液;再向所述溶液中加入0.2g聚丙烯酸钠;调节所述溶液的pH为5,并在40℃温度下搅拌1小时,搅拌完成后得到所述氢氧化镁铝溶胶。
第七步,将氢氧化镁溶胶滴入所述第五步中离心后的矿浆中,充分搅拌,并控制温度在50℃,其中所述氢氧化镁溶胶的用量为离心后的矿浆中柱状矿物重量的0.2%;
第八步,将经过所述第六步处理后的矿浆陈化1天,并控制温度在30℃,陈化处理后得到改性柱状矿物浆液;
所述第三部分复合矿物凝胶的制备,依次由以下步骤组成:
第一步,将所述第一部分制得的蒙脱石凝胶浆液与所述第二部分制得的改性柱状矿物浆液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充分搅拌后得到粘稠的混合浆液,并保证混合浆液中折干后蒙脱石和改性柱状矿物的重量比为3:1;然后将所述混合浆液在25℃下陈化2天;
第二步,将陈化后的混合浆液喷雾干燥得到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
关于实施例一产品的效果:
称取13.0 g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和市售无机凝胶硅酸镁铝,分别分散在247.0 g氯化钙水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百分比为1 %,即电解质溶液),形成分散液A和分散液B;然后,在2000转/分钟条件下,分别搅拌30分钟,使上述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和硅酸镁铝产品充分分散形成凝胶;分别移取二者一定量的分散液至高角烧杯中,测定即得粘度为850 mPa·s、820 mPa·s ,测定24小时后的粘度为2150 mPa·s、1320 mPa·s。这表明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在水溶液中形成了更具有稳定性的结构。
称取1.5 g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和硅酸镁铝,分别分散在148.5 g氯化钙水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百分比为1 %),形成分散液C和分散液D;然后,在2000转/分钟条件下,分别搅拌30分钟,使上述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和硅酸镁铝产品充分分散形成凝胶;分别移取一定量的分散液至100mL的量筒C和D中(至最大刻度),静置24小时。观察量筒C中无分层、无水析出(参见附图2和附图3所示),而量筒D中上层有37mL的清水析出(参见附图4和附图5所示)。这表明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的抗电解质性能好。
实施例二:一种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该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是主要由蒙脱石和柱状矿物这两种组分复合而成的混合物,在所述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中所述蒙脱石和柱状矿物的质量比为1:1.5;
其中,所述蒙脱石的晶体结构为叠加的片层状结构,以蒙脱石的片层横向延展平面的等效圆为参考,所述蒙脱石的平均直径为0.2 微米;以蒙脱石的片层在叠层方向上的厚度为参考,所述蒙脱石的平均厚度为1 纳米,蒙脱石的平均直径与平均厚度的比值为200:1;
所述柱状矿物是指凹凸棒石;所述柱状矿物的晶体结构为柱状结构,将柱状结构等效为圆柱,以圆柱的底面的直径为基准,所述柱状矿物的平均直径为10 纳米,以圆柱的长度为基准,所述柱状矿物的平均长度为0.5 微米,柱状矿物的平均直径与平均长度的比值为1:50;
所述柱状矿物的柱端吸附有带有正电荷的氢氧化镁溶胶颗粒,其中,所述氢氧化镁溶胶颗粒的质量浓度为4%,所述氢氧化镁溶胶颗粒的用量为所述柱状矿物质量的2%。
关于实施例二产品的效果:
称取13.0 g 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和硅酸镁铝,分别分散在247.0 g氯化镁水溶液中(氯化镁的质量百分比为1 %,即电解质溶液),形成分散液A和分散液B;然后,在2000转/分钟条件下,分别搅拌30分钟,使上述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和硅酸镁铝产品充分分散形成凝胶;分别移取二者一定量的分散液至高角烧杯中,测定即使粘度为960 mPa·s、830 mPa·s,24小时后的粘度为2320 mPa·s、1280 mPa·s。这表明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的抗电解质性能好。
称取1.5 g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和硅酸镁铝,分别分散在148.5g氯化镁水溶液中(氯化镁的质量百分比为1 %),形成分散液C和分散液D;2000转/分钟条件下,分别搅拌30分钟,使上述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和硅酸镁铝产品充分分散形成凝胶;分别移取一定量的分散液至100mL的量筒中(至最大刻度),静置24小时。观察量筒C中无分层、无水析出(参见附图6和附图7所示),而量筒D中上层有28 mL的清水析出(参见附图8和附图9所示)。
实施例三:一种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
该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是主要由蒙脱石和柱状矿物这两种组分复合而成的混合物,在所述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中所述蒙脱石和柱状矿物的质量比为2:1;
其中,所述蒙脱石的晶体结构为叠加的片层状结构,以蒙脱石的片层横向延展平面的等效圆为参考,所述蒙脱石的平均直径为1 微米;以蒙脱石的片层在叠层方向上的厚度为参考,所述蒙脱石的平均厚度为20 纳米,蒙脱石的平均直径与平均厚度的比值为50:1;
所述柱状矿物是指纤水镁石;所述柱状矿物的晶体结构为柱状结构,将柱状结构等效为圆柱,以圆柱的底面的直径为基准,所述柱状矿物的平均直径为100纳米,以圆柱的长度为基准,所述柱状矿物的平均长度为2 微米,柱状矿物的平均直径与平均长度的比值为1:20;
所述柱状矿物的柱端吸附有带有正电荷的氢氧化镁铝溶胶颗粒,其中,所述氧化镁铝溶胶颗粒的质量浓度为0.5%,所述氢氧化镁铝溶胶颗粒的用量为所述柱状矿物质量的1%。
关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部分内容的解释: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层状蒙脱石和改性柱状矿物是构成本发明所必不可少的组成,但在最终制备出的所述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产品的成分中还包括极少量的分散剂、成胶剂等成分,其含量一般占产品总重量的千分之几。分散剂、成胶剂等成分是在所述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产品的制备过程中被引入的,例如,在化浆过程中可以加入少量分散剂,以利于矿浆流动。所述分散剂可以是硅酸钠、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等本领域常用的类型,所述成胶剂一般采用氧化镁。
以上实施例中的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与常规的矿物凝胶一样,能够用于水基农药、水性涂料等应用体系中,起到悬浮、增稠作用,但所述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在这些应用体系中具有优良的抗电解质性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其特征在于:该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是主要由蒙脱石和柱状矿物这两种组分复合而成的混合物,在所述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中所述蒙脱石和柱状矿物的质量比为3:1~1:1.5;
其中,所述蒙脱石的晶体结构为叠加的片层状结构,以蒙脱石的片层横向延展平面的等效圆为参考,蒙脱石的平均直径为0.2 微米~2微米;以蒙脱石的片层在叠层方向上的厚度为参考,蒙脱石的平均厚度为1 纳米 ~100纳米;所述蒙脱石的平均直径与平均厚度的比值为20:1~200:1;
所述柱状矿物是指海泡石、凹凸棒石、纤水镁石和硅灰石中的一种矿物;所述柱状矿物的晶体结构为柱状结构,将柱状结构等效为圆柱,以圆柱的底面直径为基准,所述柱状矿物的平均直径为10 纳米~500纳米;以圆柱的长度为基准,所述柱状矿物的平均长度为0.5微米~3微米;所述柱状矿物的平均直径与平均长度的比值为1:50 ~1:6;
所述柱状矿物的柱端吸附有带正电荷的氢氧化镁溶胶颗粒或氢氧化镁铝溶胶颗粒,其中,所述氢氧化镁溶胶颗粒或氧化镁铝溶胶颗粒中氢氧化镁所点的质量百分数为0.5%~10%,所述氢氧化镁溶胶颗粒或氧化镁铝溶胶颗粒的用量为所述柱状矿物质量的0.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端吸附有带正电荷的氢氧化镁溶胶颗粒或氢氧化镁铝溶胶颗粒的柱状矿物是指采用如下制备方法所得到的改性柱状矿物,所述制备方法依次至少由以下步骤组成:
第一步,将柱状矿物原料进行粉碎,其中,所述柱状矿物原料为天然的海泡石、凹凸棒石、纤水镁石或硅灰石;
第二步,将粉碎后的柱状矿物原料加水制成矿浆,并加入聚合阴离子化合物进行充分搅拌,其中,矿浆中柱状矿物干矿与水的重量比在1:10~1:2之间,所述聚合阴离子化合物的用量为所述柱状矿物干矿重量的0.05%~3%,所述聚合阴离子化合物选自多聚磷酸钠、聚丙烯酸钠、聚乙烯磺酸钠以及聚硅酸钠中的任意一种;
第三步,将所述第二步中制得的矿浆过100目~325目筛以除去大块杂质,留取过滤后的矿浆;
第四步,将过滤后的矿浆进砂磨机中进行磨剥处理1~5小时;
第五步,将磨剥处理后的矿浆进行离心,离心速度控制在1000~5000转/分钟;
第六步,将氢氧化镁溶胶或氢氧化镁铝溶胶滴入所述第五步中离心后的矿浆中,充分搅拌,并控制温度在50℃~80℃,其中所述氢氧化镁溶胶或氢氧化镁铝溶胶的用量为离心后的矿浆中柱状矿物重量的0.2%~2%;
第七步,将经过所述第六步处理后的矿浆陈化1~3天,并控制温度在30℃~60℃,陈化处理后得到改性柱状矿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矿物的制备方法中还包括所述氢氧化镁溶胶或氢氧化镁铝溶胶的制备步骤:以镁的无机盐化合物或/和铝的无机盐化合物为原料,以无水乙醇和水为溶剂,将所述原料加入所述溶剂中配成溶液,其中,所述无水乙醇与水的重量比为3:1~1:5,所述镁的无机盐化合物或/和铝的无机盐化合物的用量为所述溶液总重量的0.5%~10%;再向所述溶液中加入聚合阴离子化合物,聚合阴离子化合物的用量为所述溶液总重量的0.01%~1%;调节所述溶液的pH为5~11,并在40℃~80℃温度下搅拌1~5小时,搅拌完成后得到所述氢氧化镁溶胶或氢氧化镁铝溶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阴离子化合物选自多聚磷酸钠、聚丙烯酸钠、聚乙烯磺酸钠以及聚硅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镁的无机盐化合物为氯化镁、硝酸镁、硫酸镁或硅酸镁;所述铝的无机盐化合物为氯化铝、硝酸铝、硫酸铝或硅酸铝。
CN201310628046.3A 2013-11-29 2013-11-29 一种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 Active CN1036913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28046.3A CN103691371B (zh) 2013-11-29 2013-11-29 一种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28046.3A CN103691371B (zh) 2013-11-29 2013-11-29 一种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91371A true CN103691371A (zh) 2014-04-02
CN103691371B CN103691371B (zh) 2016-03-16

Family

ID=50353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28046.3A Active CN103691371B (zh) 2013-11-29 2013-11-29 一种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9137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0969A (zh) * 2015-03-27 2015-07-0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机械化学改性制备蒙脱石无机凝胶的方法
CN107555445A (zh) * 2017-10-12 2018-01-09 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硅酸镁铝无机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54194A (zh) * 2018-09-30 2019-07-26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无机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80592A (zh) * 2022-01-21 2022-03-15 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膨润土无机凝胶及改性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3515A (zh) * 2002-01-28 2002-08-14 国家非金属矿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天然硅酸镁铝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562745A (zh) * 2004-03-22 2005-01-12 王道容 高纯度硅酸镁铝无机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803607A (zh) * 2005-12-30 2006-07-1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高纯蒙脱石的制备方法
CN102649572A (zh) * 2011-02-24 2012-08-29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凹凸棒黏土无机凝胶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3515A (zh) * 2002-01-28 2002-08-14 国家非金属矿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天然硅酸镁铝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562745A (zh) * 2004-03-22 2005-01-12 王道容 高纯度硅酸镁铝无机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803607A (zh) * 2005-12-30 2006-07-1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高纯蒙脱石的制备方法
CN102649572A (zh) * 2011-02-24 2012-08-29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凹凸棒黏土无机凝胶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毛小西: "硅基柱撑蒙脱石的制备及其表征",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辑》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0969A (zh) * 2015-03-27 2015-07-0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机械化学改性制备蒙脱石无机凝胶的方法
CN107555445A (zh) * 2017-10-12 2018-01-09 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硅酸镁铝无机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54194A (zh) * 2018-09-30 2019-07-26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无机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80592A (zh) * 2022-01-21 2022-03-15 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膨润土无机凝胶及改性方法
CN114180592B (zh) * 2022-01-21 2023-10-03 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膨润土无机凝胶及改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91371B (zh) 2016-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38878B (zh) 一种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的制备方法
Cruz et al. Interactions of clay minerals in copper–gold flotation: Part 1–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clay mineral suspensions in the presence of flotation reagents
Li et al. Tune surfac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of fluorite particles by regulating the exposure degree of crystal surfaces
Au et al. Rheological and zeta potential behaviour of kaolin and bentonite composite slurries
Van Olphen Internal mutual flocculation in clay suspensions
Romero et al. Zeta potential and viscosity of colloidal silica suspensions: Effect of seawater salts, pH, flocculant, and shear rate
CN103691371B (zh) 一种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
Chen et al.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tudy for heterocoagulation of montmorillonite with fluorite in aqueous solutions
CN104760969B (zh) 一种机械化学改性制备蒙脱石无机凝胶的方法
CN106115748A (zh) 一种湿法制备超细氢氧化镁浆料的方法
McFarlane et al. Microstructure, rheology and dewatering behaviour of smectite dispersions during orthokinetic flocculation
Lv et al. Influence of shear forces on the aggregation and sedimentation behavior of cerium dioxide (CeO 2) nanoparticles under different hydrochemical conditions
Keren Rheology of aqueous suspension of sodium/calcium montmorillonite
La Lumia et al. Preparation and co-dispersion of TiO2-Y2O3 suspension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ir rheological and electrokinetic properties
Hogg et al. Agglomerate structure in flocculated suspensions and its effect on sedimentation and dewatering
Min et al. Hydration layers on clay mineral surfaces in aqueous solutions: a review
Ece et al. Influences of electrolytes, polymers and a surfactant on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bentonite–water systems
Chen et al. Evaluation of exfoliation degree of montmorillonite in aqueous dispersions through turbidity measurement
Beattie et al. Anomalous aggregation behaviour of aluminium oxyhydroxides
Yuan et al. Zeta potential and related properties of kaolin clays from Georgia
Gu et al. The flotation behavior of chalcopyrite in the presence of bentonite in salt water containing Na+ and K+
Jeldres et al. Rheological perspectives of clay-based tailings in the mining industry
Jiang et al. Adsorption of phosphorus by modified clay mineral waste material relating to removal of it from aquatic system
Yeap et al. The pivotal role of polymer adsorption and flocculation conditions on dewaterability of talcaceous dispersions
Housni et al. Flocculation and magnetically-assisted sedimentation of size-sorted beidellite platelets mixed with maghemite nanopartic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