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85446A - 数据发送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据发送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85446A
CN103685446A CN201310388593.9A CN201310388593A CN103685446A CN 103685446 A CN103685446 A CN 103685446A CN 201310388593 A CN201310388593 A CN 201310388593A CN 103685446 A CN103685446 A CN 1036854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cp
bag
transmit path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885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85446B (zh
Inventor
金济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685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54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854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544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G06F13/4286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using a handshaking protocol, e.g. RS232C lin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5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a particular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54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Packet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01Transfer mode dependent, e.g. ATM
    • H04L2012/5603Access techniqu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装置和方法。所述数据发送装置包括:USB接口单元,使用TCP/IP包与外部设备通信;以及控制单元,根据数据处理优先级,控制USB接口单元沿着多个发送路径之一将数据转换为TCP/IP包,并发送所述TCP/IP包。因此,不论数据发送装置的业务量如何,都可以向外部设备及时地发送需要紧急处理的数据(例如,控制数据)。

Description

数据发送装置和方法
本申请涉及并要求2012年8月31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12-0096331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公开通过全文引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数据发送装置和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产生不同数据的TCP/IP包并通过USB接口发送TCP/IP包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不同电子设备可以嵌入有操作系统(OS),因此可以提供不同的功能。通用串行总线(USB)经常被用作在不同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的接口。USB支持在设备之间快速和方便的连接。例如,当使用USB将外围设备连接到个人计算机时,用户可以使用单个接口访问所有外围设备,而不需要安装软件或硬件。因此,向用户提供了使用的便利性和紧凑电子设备。
可以使用在USB上的以太网(Ethernet over USB),其中虽然将USB用作物理介质,但是实际的传输是使用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TCP/IP)包来执行的。
图1示出了通过在USB上的以太网的数据发送装置的数据传输方法。
数据发送装置接收不同的数据,例如,内容数据和控制数据,接着使用TCP/IP驱动器10产生针对内容数据和控制数据的TCP/IP包。数据发送装置使用以太网驱动器20和以太网仿真模型(EEM)驱动器30来处理TCP/IP包,以便可以通过USB接口40发送TCP/IP包。最终,数据发送装置以批量传输方案通过USB接口40向外部设备发送TCP/IP包。
无论数据的类型如何,所有数据都被处理为单个TCP/IP包,并以批量传输方案向外部设备进行发送。
如果当发送需要紧急处理的数据(例如,控制数据)时在数据发送装置中没有业务量,则数据发送装置可以在有限的时间段内发送紧急数据。然而,如果数据发送装置的业务量增加,则可能无法立即向外部设备发送紧急数据。因此,需要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或优点部分地将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且部分地将通过以下描述而变得清楚明白,或者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践来获知。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解决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和/或以上未提及的其他缺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装置和方法,用于根据数据处理优先级来沿着不同发送路径处理和发送数据,以便可以在预定时间内向外部设备发送需要紧急处理的数据,而不考虑数据发送装置的业务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装置,包括: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单元,使用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TCP/IP)包与外部设备通信;以及控制单元,根据数据处理优先级,控制USB接口单元沿着多个发送路径之一将数据转换为TCP/IP包,并发送所述TCP/IP包。
如果第一数据具有高数据处理优先级,则控制单元可以沿着第一发送路径将第一数据转换为TCP/IP包,并通过USB接口单元向外部设备发送TCP/IP包。如果第二数据具有低数据处理优先级,则控制单元可以沿着第二发送路径将第二数据转换为TCP/IP包,通过USB接口单元向外部设备发送TCP/IP包。
控制单元可以向第一发送路径和第二发送路径分派不同的TCP/IP地址。
控制单元可以对第一发送路径和第二发送路径仿真不同的虚拟MAC地址。
可以以中断传输方法向外部设备发送沿着第一发送路径产生的TCP/IP包,并且可以以批量传输方法向外部设备发送沿着第二发送路径产生的TCP/IP包。
第一数据可以是控制数据和远程过程调用(RPC)数据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数据可以是内容数据。
无论是否发送第二数据,可以沿着第一发送路径在125μs内向外部设备发送第一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包括:根据数据处理优先级,沿着多个发送路径之一将数据转换为TCP/IP包;以及通过USB接口单元发送TCP/IP包。
在将数据转换为TCP/IP包时,如果第一数据具有高数据处理优先级,则可以沿着第一发送路径将第一数据转换为TCP/IP包。如果第二数据具有低数据处理优先级,则可以沿着第二发送路径将第二数据转换为TCP/IP包。
在将数据转换为TCP/IP包时,可以向第一发送路径和第二发送路径分派不同的TCP/IP地址。
在将数据转换为TCP/IP包时,可以对第一发送路径和第二发送路径仿真不同的虚拟MAC地址。
在TCP/IP包的发送中,可以以中断传输方法向外部设备发送沿着第一发送路径产生的TCP/IP包,并且可以以批量传输方法向外部设备发送沿着第二发送路径产生的TCP/IP包。
第一数据可以是控制数据和远程过程调用(RPC)数据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数据可以是内容数据。
无论是否发送第二数据,可以沿着第一发送路径在125μs内将第一数据发送给外部设备。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根据对本发明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将更清楚,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领域数据处理装置的驱动器配置;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在USB上的以太网的数据传输系统;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数据发送装置;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数据发送装置的驱动器配置;以及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数据处理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即使在不同附图中,使用相同附图参考标记来表示类似元件。提供了所公开的细节结构和元件来帮助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在USB上的以太网的数据传输系统。如图2所示,数据传输系统200可以包括第一设备210,以及通过在USB上的以太网连接到第一设备210的第二设备220。
作为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第一设备210和第二设备220可以实现为个人计算机和外围设备。第一设备210和第二设备220可以实现为不同的设备,例如,电视和提供智能功能的设备。
在远程过程调用(RPC)方案中,第一设备210和第二设备220可以在它们的CPU之间执行分布式处理。RPC方案是用于调用在另一分离的设备中的子例程或进程的方案。可以使用RPC方案来启用在两个设备的CPU之间的分布式处理。
第一设备210和第二设备220可以通过在USB上的以太网来发送和接收数据。在USB上的以太网表示能够起到以太网网络作用的USB。虽然在USB上的以太网使用USB作为物理介质,但是本质上使用TCP/IP包来发送和接收数据。
公开了一种使用在USB上的以太网的数据发送装置。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数据发送装置。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数据发送装置300可以包括控制单元310和USB接口单元320。
控制单元310控制数据发送装置300的整体操作。控制单元310根据数据处理优先级,控制USB接口单元320产生数据的TCP/IP包,并沿着不同的发送路径发送所产生的TCP/IP包。
如果第一数据具有高数据处理优先级,则控制单元310可以沿着第一发送路径产生第一数据的TCP/IP包,并通过USB接口单元320向外部设备发送TCP/IP包。如果第二数据具有低数据处理优先级,则控制单元310可以沿着第二发送路径产生第二数据的TCP/IP包,并通过USB接口单元320向外部设备发送TCP/IP包。
第一数据可以是需要紧急处理的控制数据和RPC数据中的至少一种。第二数据可以是大容量内容数据,例如,运动图像内容、音乐内容、照片内容等。
控制单元310可以分别向沿着第一发送路径产生的第一数据的TCP/IP包和沿着第二发送路径产生的第二数据的TCP/IP包分派不同的TCP/IP地址。
控制单元310可以分别对沿着第一发送路径产生的第一数据的TCP/IP包和沿着第二发送路径产生的第二数据的TCP/IP包仿真不同的虚拟媒体存取控制(MAC)地址。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单元310可以实现为中央处理单元(CPU)。
USB接口单元320向外部设备发送由控制单元310产生的TCP/IP包。USB接口单元320可以根据发送路径,以不同的发送方法向外部设备发送TCP/IP包。
USB接口单元320可以以四种传输方法来发送包。
控制传输方法用于通过由设备向主机发送配置信息来建立和保持在主机和设备之间的通信。
中断传输方法具有低通信周期和有限延迟的特点,当需要对较小量的数据(例如键盘或鼠标)进行即时响应时,使用中断传输方法。
批量传输方法可以用于偶然的(accidental)和周期性的发送,以及用于使用所有可用带宽的数据发送。如果没有可用带宽,则可以进行延迟直到带宽是可用的。批量数据传输模式可以用于具有大量数据但不需要实时处理的设备,因此可以具有延迟时间。
用于在主机和设备之间连续的和周期性的传输的等时传输方法可以用于时间相关信息的发送,并需要保留带宽。
在USB上的以太网可能不考虑数据的类型而以批量传输方法发送所有数据,如果在USB通信中发生业务量,则引起需要即时处理的控制数据或RPC数据的发送延迟。
然而,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USB接口单元320可以使用能够进行即时发送的中断传输方法向外部设备发送沿着第一发送路径产生的TCP/IP包,且USB接口单元320可以使用高速的批量传输方法向外部设备发送沿着第二发送路径产生的TCP/IP包。
USB接口单元320可以以中断传输方法通过125μs的微帧来插入第一数据,由此无论是否发送其他数据,都使用125μs的微帧向外部设备发送第一数据。
通过使用数据发送装置300,可以以中断传输方法将需要立即处理的数据及时地发送给外部设备。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数据发送装置的驱动器配置。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数据发送装置300可以使用不同的发送路径,向外部设备发送需要紧急处理的控制数据和RPC数据,以及不需要紧急处理的内容数据。
当向外部设备发送需要紧急处理的第一数据(例如,控制数据或RPC数据)时,控制单元310使用TCP/IP_A驱动器410将第一数据转换为TCP/IP包。控制单元310可以向TCP/IP包分派第一TCP/IP地址。控制单元310使用以太网驱动器以物理层的分组形式处理TCP/IP包。控制单元310使用EEM_A驱动器430处理TCP/IP包,以便通过USB接口单元320发送TCP/IP包。控制单元310可以对第一数据的TCP/IP包仿真第一虚拟MAC地址。控制单元310可以以中断传输方法通过USB接口单元320向外部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TCP/IP包。
当向外部设备发送不需要紧急处理的第二数据(例如,大量内容数据)时,控制单元310使用TCP/IP_B驱动器415将第二数据转换为TCP/IP包。控制单元310可以向TCP/IP包分派不同于第一TCP/IP地址的第二TCP/IP地址。控制单元310使用以太网驱动器以物理层的分组形式处理TCP/IP包。控制单元310使用EEM_B驱动器435处理TCP/IP包,以便通过USB接口单元320发送TCP/IP包。控制单元310可以对第二数据的TCP/IP包仿真不同于第一MAC地址的第二虚拟MAC地址。控制单元310可以以批量传输方法通过USB接口单元320向外部设备发送第二数据的TCP/IP包。
参考图5,描述了数据发送装置的数据传输方法。
在操作S510中,数据发送装置300根据数据处理优先级,沿着多个发送路径之一将数据转换为TCP/IP包。
当发送具有高数据处理优先级的第一数据(例如,控制数据或RPC数据)时,数据发送装置300沿着第一发送路径将第一数据转换为TCP/IP包,并通过USB接口单元320向外部设备发送TCP/IP包。当发送具有低数据处理优先级的第二数据(例如,大量内容数据)时,数据发送装置300沿着第二发送路径将第二数据转换为TCP/IP包,并通过USB接口单元320向外部设备发送TCP/IP包。
数据发送装置300可以向第一数据的TCP/IP包和第二数据的TCP/IP包分派不同的TCP/IP地址,可以对第一数据的TCP/IP包和第二数据的TCP/IP包仿真不同的虚拟MAC地址。
在操作S520中,数据发送装置300通过USB接口单元320发送TCP/IP包。
数据发送装置300可以使用中断传输方法,向外部设备发送沿着第一发送路径产生的TCP/IP包,并且可以使用批量传输方法,向外部设备发送沿着第二发送路径产生的TCP/IP包。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通过以单独的传输方法向外部设备发送数据,来及时地向外部设备发送需要紧急处理的数据(例如控制数据),而不考虑数据发送装置300的业务量。
前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且并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发明。本教义可以轻易地应用到其他类型的装置中。此外,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是用于说明,而不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多种替换、修改和改变将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4)

1.一种数据发送装置,包括:
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单元,使用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TCP/IP包与外部设备通信;以及
控制单元,根据数据处理优先级,控制USB接口单元沿着多个发送路径之一将数据转换为TCP/IP包,并发送所述TCP/IP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其中如果第一数据具有高数据处理优先级,则控制单元沿着第一发送路径将第一数据转换为TCP/IP包,并通过USB接口单元向外部设备发送TCP/IP包,以及
如果第二数据具有低数据处理优先级,则控制单元沿着第二发送路径将第二数据转换为TCP/IP包,并通过USB接口单元向外部设备发送TCP/IP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向第一发送路径和第二发送路径分派不同的TCP/IP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对第一发送路径和第二发送路径仿真不同的虚拟MAC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其中以中断传输方法向外部设备发送沿着第一发送路径产生的TCP/IP包,以及
以批量传输方法向外部设备发送沿着第二发送路径产生的TCP/IP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是控制数据和远程过程调用RPC数据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所述第二数据是内容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其中无论是否发送第二数据,沿着第一发送路径在125μs内向外部设备发送第一数据。
8.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根据数据处理优先级,沿着多个发送路径之一将数据转换为TCP/IP包;以及
通过USB接口单元发送所述TCP/IP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中在将数据转换为TCP/IP包时,
如果第一数据具有高数据处理优先级,则沿着第一发送路径将第一数据转换为TCP/IP包,以及
如果第二数据具有低数据处理优先级,则沿着第二发送路径将第二数据转换为TCP/IP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中在将数据转换为TCP/IP包时,向第一发送路径和第二发送路径分派不同的TCP/IP地址。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中在将数据转换为TCP/IP包时,对第一发送路径和第二发送路径仿真不同的虚拟MAC地址。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中在TCP/IP包的发送中,以中断传输方法向外部设备发送沿着第一发送路径产生的TCP/IP包,以及
以批量传输方法向外部设备发送沿着第二发送路径产生的TCP/IP包。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是控制数据和远程过程调用RPC数据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所述第二数据是内容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中无论是否发送第二数据,沿着第一发送路径在125μs内向外部设备发送第一数据。
CN201310388593.9A 2012-08-31 2013-08-30 数据发送装置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854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096331A KR20140033562A (ko) 2012-08-31 2012-08-31 데이터 전송 장치 및 이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KR10-2012-0096331 2012-08-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5446A true CN103685446A (zh) 2014-03-26
CN103685446B CN103685446B (zh) 2018-10-12

Family

ID=48953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8859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85446B (zh) 2012-08-31 2013-08-30 数据发送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90050B2 (zh)
EP (1) EP2704018A3 (zh)
KR (1) KR20140033562A (zh)
CN (1) CN10368544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07346A1 (zh) * 2016-12-13 2018-06-21 天彩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sb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19887A1 (en) * 2016-01-07 2017-07-1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Use of a network address by a network accessory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7307A (zh) * 2003-07-23 2005-02-09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基于通用串行总线的数据传输系统
WO2005034052A1 (en) * 2003-09-29 2005-04-14 Axalto S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e networking between a resource-constrained device and a remote network node
US20060123166A1 (en) * 2004-12-07 2006-06-08 Cisco Technology, Inc., A Corporation Of California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of USB messages over a data network between a USB device and a plurality of host computers
CN101094148A (zh) * 2006-06-22 2007-12-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无线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单无线设备与多主机的方法、系统
CN101242395A (zh) * 2008-02-19 2008-08-13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usb接口
CN101482854A (zh) * 2009-02-10 2009-07-15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Usb多通道传输方法、系统及主机
CN101939734A (zh) * 2008-02-07 2011-01-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批量数据传输类型来实现等时数据的无线usb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43207B2 (ja) * 2010-10-21 2013-02-13 株式会社バッファロー 接続装置、パケットを送信する方法及びパケットの送信を接続装置に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488642B2 (ja) * 2011-05-31 2014-05-14 株式会社バッファロー 可搬型ネットワーク接続装置及びその設定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7307A (zh) * 2003-07-23 2005-02-09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基于通用串行总线的数据传输系统
WO2005034052A1 (en) * 2003-09-29 2005-04-14 Axalto S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e networking between a resource-constrained device and a remote network node
US20060123166A1 (en) * 2004-12-07 2006-06-08 Cisco Technology, Inc., A Corporation Of California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of USB messages over a data network between a USB device and a plurality of host computers
CN101094148A (zh) * 2006-06-22 2007-12-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无线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单无线设备与多主机的方法、系统
CN101939734A (zh) * 2008-02-07 2011-01-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批量数据传输类型来实现等时数据的无线usb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CN101242395A (zh) * 2008-02-19 2008-08-13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usb接口
CN101482854A (zh) * 2009-02-10 2009-07-15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Usb多通道传输方法、系统及主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07346A1 (zh) * 2016-12-13 2018-06-21 天彩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sb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40033562A (ko) 2014-03-19
EP2704018A2 (en) 2014-03-05
CN103685446B (zh) 2018-10-12
US20140068123A1 (en) 2014-03-06
EP2704018A3 (en) 2014-09-24
US9390050B2 (en) 2016-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52441B2 (en) Host bus access by add-on devices via a 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
CN105159753B (zh) 加速器虚拟化的方法、装置及集中资源管理器
US885638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USB devices to a computer
CA2657827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usb hub functions across a network
CN101957808B (zh) 多cpu间的通信方法、系统及cpu
US2014010858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Resource Virtual Partitioning
CN105162674A (zh) 一种物理机访问虚拟网络的方法及网卡
CN102301360B (zh) 有选择地向多个发送计算机传送外围设备的数据
TW200614000A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11656336A (zh) 一种pcie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设备和系统
CN101540764B (zh) 一种基于fpga的面向虚拟机的数据传输和路由方法
JP2000172457A5 (ja) 通信制御方法、機器、ホスト装置、周辺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CN104717189A (zh) 网络数据包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US20160134567A1 (en) Universal 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
CN103685446A (zh) 数据发送装置和方法
CN102368787B (zh) 一种基于kvm虚拟化和媒体重定向的云计算系统
TW200406682A (en)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for configuring components on a bus for input/output operations
CN113285839A (zh) 基于dpdk的可编程数据平面软件交换机的设计方法
CN103077153B (zh) 基于授权拷贝的虚拟机域间通信通道系统
CN103678244B (zh) 一种不使用应用处理器的智能设备
CN104866405A (zh) 一种基于ZedBoard的远程监控FPGA中电路运行的方法
CN101312412B (zh) 一种基于嵌入式的以太网传输系统
CN102882799B (zh) 流量可控的集群部署配置系统与方法
WO2008068795A1 (ja)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装置
JP2008502980A (ja) データを転送するためのバス・コントロー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2

Termination date: 201908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