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84557B - 多点协作的信息传输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点协作的信息传输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84557B
CN103684557B CN201210322635.4A CN201210322635A CN103684557B CN 103684557 B CN103684557 B CN 103684557B CN 201210322635 A CN201210322635 A CN 201210322635A CN 103684557 B CN103684557 B CN 1036845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transmission point
point
virtua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2263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84557A (zh
Inventor
熊芝兰
邓云
杨红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2263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845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845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45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845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45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多点协作的信息传输方法与装置。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用于多点协作时的信息接收的方法包含:接收可用天线数量;测量多点协作测量集中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点的信道状态信息;根据天线数量和所测的信道状态信息选择虚拟传输点,该虚拟传输点的传输天线均属于当前传输基站;报告所选择的虚拟传输点;及利用所选择的虚拟传输点接收信息。本发明在不降低非传输点的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可有效避免非传输点对传输点的干扰,从而有效提高边缘用户的性能增益。

Description

多点协作的信息传输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无线通信中的信息传输方法与装置,特别是关于无线通信中多点协作(CoMP,Coordinated Multi-Point)的信息传输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多点协作传输是长期演进-高级项目(LTE-Advanced,Long TermEvolution-Advanced)中一项非常有前景的技术,其能有效降低小区间的干扰(ICI,inter-cellinterference),并提升高数据速率的覆盖、小区边缘吞吐量及/或系统吞吐量。多点协作的具体实施有多个不同类型的技术方案,如协作调度/波束赋形(CS/CB,CoordinatedScheduling/Beamforming)或动态点选择(DPS,Dynamic PointSelection)。
以作调度/波束赋形为例,多点协作测量集中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点之间仅共享信道信息和调度决策。一个CSI-RS点是指一个传输点。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可以通过CSI-RS测量传输点的信道信息。用户设备也可以通过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Cell-specificReferenceSignals)测量传输点的信道信息。在频分复用(FDD,Frequency DivisionDuplex)的下行链路中,每个用户设备仅自一个CSI-RS点,即传输CSI-RS点(transmission CSI-RS point),接收想要的传输信息,而传输的CSI-RS点的选择是半静态的。换言之,在一时间内,至特定用户设备的信息传输(information transmission)只来自一CSI-RS点,而该传输CSI-RS点以半静态的方式改变。即使在相同的基站,如演进型节点基站(eNB,evolved Node Base),存在信道质量类似于该传输CSI-RS点的协作CSI-RS点,也仅使用该传输CSI-RS点进行信息传输。然而这样的协作CSI-RS点的存在,极有可能造成对该用户设备的严重干扰。如果降低该非传输点的干扰,则其服务的用户设备的性能增益也会相应降低。
因此,在多点协作时如何保证用户设备自相同传输基站(transmission BS)上的多个协作CSI-RS点接收想要的信息,同时降低对多点协作测量集中其它用户设备的干扰成为业界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点协作的信息传输方法与装置,其不降低非传输点的发射功率然可有效避免非传输点对传输点的干扰。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方法,其用于多点协作时的信息接收。该方法包含:接收可用天线数量;测量多点协作测量集中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点的信道状态信息;根据天线数量和所测的信道状态信息选择虚拟传输点,该虚拟传输点的传输天线均属于当前传输基站;报告所选择的虚拟传输点;及利用所选择的虚拟传输点接收信息。
相应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方法,用于多点协作时的信息发送。该方法包含:接收所选择的虚拟传输点;虚拟传输点是根据确定的可用天线数量和多点协作测量集中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点的信道状态信息选择的,且虚拟传输点的传输天线均属于当前传输基站;及利用所选择的虚拟传输点发送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虚拟传输点包含的传输天线的标识符是连续的。报告所选择的虚拟传输点包含仅报告该虚拟传输点中第一根传输天线的标识符。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适用于多点协作中的协作调度/波束赋形与动态点选择。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设备,用于多点协作时的信息接收。该用户设备包含:可用天线数量接收装置,接收可用天线数量;测量装置,测量多点协作测量集中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点的信道状态信息;选择装置,根据天线数量和所测的信道状态信息选择虚拟传输点,虚拟传输点的传输天线均属于当前传输基站;报告装置,报告所选择的虚拟传输点;及信息接收装置,利用所选择的虚拟传输点接收信息。
相应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用于多点协作时的信息发送;包含:接收装置,接收所选择的虚拟传输点;虚拟传输点是根据确定的可用天线数量和多点协作测量集中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点的信道状态信息选择的,且虚拟传输点的传输天线均属于基站;及发送装置,利用所选择的虚拟传输点发送信息。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在频分复用下行链路使用多点协作时采用虚拟传输点的方式进行信息传输,从而有效提高边缘用户的性能增益。
附图说明
图1是一频分复用系统下行链路中采用协作调度/波束赋形的多点协作进行信息传输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图1中的多点协作的信息传输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多点协作的信息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所示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选择虚拟点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多点协作的信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在线性阵列天线结构中选择虚拟传输点的示意图;及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在环形阵列天线结构中选择虚拟传输点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精神,以下结合本发明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对其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频分复用系统下行链路中采用协作调度/波束赋形的多点协作进行信息传输的系统10的结构示意图。该示例系统10包含中央控制器11、三个演进型节点基站12,及若干用户设备13。为清楚示例,图中仅示出为其提供多点协作的一特定用户设备13。基站12由中央控制器11控制,该中央控制器11可以是服务基站,每个基站12具有分别对应三个小区14(sector)的三个物理存在的CSI-RS点15。各CSI-RS点15,即物理传输点15具有多根传输天线(未示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多点协作集中的基站12数量、每个基站12的CSI-RS点15和小区14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场景需要作适当调整,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以协作调度/波束赋形为例,用户设备13仅自一个物理传输点15接收数据。然而在图1所示的系统10或类似系统中,同一基站12上的相邻物理传输点(非传输点)最有可能对该传输点造成干扰。简单的降低非传输点的发射功率当然可以降低其对传输点的干扰,但也势必影响该非传输点本身应有的服务性能。根据本发明的多点协作的信息传输方法与装置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该问题。
图2所示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图1中的多点协作的信息传输系统10的功能框图,包含用户侧用于多点协作时的信息接收的装置,如用户设备13,和网络侧用于多点协作时的信息发送的装置,如基站12。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多点协作的信息接收方法的流程图,可由用户设备13执行。需要指出的是,流程图的步骤描述顺序并不等于其实际应用时的先后顺序,不应将其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首先结合图2与图3,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多点协作的用户设备13包含:可用天线数量接收装置130,接收可用天线数量;测量装置132,测量多点协作测量集中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点的信道状态信息;选择装置134,根据天线数量和所测的信道状态信息选择虚拟传输点,虚拟传输点的传输天线均属于当前传输基站;报告装置136,报告所选择的虚拟传输点;及信息接收装置138,利用所选择的虚拟传输点接收信息。
具体的,在步骤20,可用天线数量接收装置130自网络侧,如中央控制器11或服务基站12,接收在多点协作时为其提供数据传输的可用天线数量,如4根。
在步骤22,测量装置132测量其多点协作测量集中各CSI-RS点,即各物理传输点15的信道状态信息。测量时以各天线端口为单位分别测量,分别测量各CSI-RS点应用该天线端口时的信道状态信息。
在步骤24,选择装置134根据接收的天线数量和所测的各物理传输点15的信道状态信息选择虚拟传输点。具体的选择方式有多种,除具有最优的信道状态外,还需遵循其它基本的选择原则:虚拟传输点的传输天线均属于同一基站而且该基站是传输基站,即均属于当前传输基站;以及虚拟传输点的传输天线的标识符是连续的。所谓标识符是连续的是指首位循环偏移连续的,例如物理传输点的传输天线标识符分别是1#、2#、3#、4#,则4#与1#是连续的。
图4所示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选择虚拟点16的示意图,该虚拟传输点16所需的提供数据传输的可用天线数量为4。该多点协作系统的一相同传输基站13具有3个物理传输点150、152、154,每个物理传输点150、152、154具有4根天线,分别属于4个天线端口。以物理传输点150为例,其包含0#传输天线、1#传输天线、2#传输天线,及3#传输天线。依次,物理传输点152包含4#传输天线、5#传输天线、6#传输天线,及7#传输天线;物理传输点154包含8#传输天线、9#传输天线、10#传输天线,及11#传输天线。以每个天线端口为单位测量其对应的物理传输点150、152、154的信道状态信息,然后以具有连续标识符的4根天线为一组,例如1#、2#、3#、4#为一组,2#、3#、4#、5#为一组;10#、11#、0#、1#为一组从中选择具有最佳信道状态信息的组合即可得到该虚拟传输点16。本实施例中最终选择的虚拟传输点16包含传输天线2#、3#、4#、5#。
选择完虚拟点后,在步骤26,报告装置136报告所选择的虚拟传输点。因虚拟传输点中的传输天线是连续的,为节约上行链路开销,用户设备13可仅报告该虚拟传输点中一根传输天线,如第一根传输天线2#的标识符。
接着在步骤28,信息接收装置138利用所选择的虚拟传输点接收信息。
对应终端侧的信息接收,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多点协作的信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可由基站12执行。
结合图2与图5,在网络侧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多点协作的信息发送装置,如基站12包含接收装置120,接收所选择的虚拟传输点;及发送装置122,利用所选择的虚拟传输点发送信息。
具体的,步骤30,接收装置120接收用户设备13的报告装置136报告的其所选择虚拟传输点。然后在步骤32,发送装置122,利用用户设备13所选择的虚拟传输点,而非物理传输点15发送信息。
该多点协作的信息传输方法与装置对同一基站12上的传输天线进行虚拟划分,使具有最佳信道状态信息的相邻传输天线组成虚拟点,从而实现相邻物理传输点15间的数据共享,避免物理上的非传输点对传输点的干涉。此外,本发明应用广泛,除上述用作示例的协作调度/波束赋形外,还适用于其它多点协作的各种技术方案,如动态点选择。
本发明适用不同的天线结构,例如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在线性阵列天线结构中选择虚拟传输点16的示意图,而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在环形阵列天线结构中选择虚拟传输点16的示意图。在图6、图7中,虚拟传输点16所需的可用天线数量均为4。
具体的,在图6中,相同传输基站12具有3个物理传输点150、152、154,每个物理传输点150、152、154具有4根天线,分别属于4个天线端口。本实施例中最终选择的虚拟传输点16包含传输天线2#、3#、4#、5#。
在图7中,相同传输基站12具有1个物理传输点150共12根天线,各天线分别属于12个天线端口。本实施例中最终选择的虚拟传输点16包含传输天线3#、4#、5#、6#。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技术的发展和标准的更新,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往往具有多个不同的称呼。本发明专利申请书中所使用的技术名词是为解释和演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应以其在本技术领域内所共识的功能为准,而不能仅以名称的异同任意解读。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发明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发明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发明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所涵盖。

Claims (18)

1.一种用于多点协作时的信息接收方法,包含:
接收可用天线数量;
以每个天线端口为单位测量多点协作测量集中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点的信道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天线数量和所测的具有最佳信道状态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选择虚拟传输点,所述虚拟传输点的传输天线均属于当前传输基站;
报告所选择的虚拟传输点;及
利用所选择的虚拟传输点接收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虚拟传输点包含的传输天线的标识符是连续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报告所选择的虚拟传输点包含仅报告该虚拟传输点中第一根传输天线的标识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适用于多点协作中的协作调度/波束赋形与动态点选择。
5.一种用于多点协作时的信息发送方法,包含:
接收所选择的虚拟传输点;所述虚拟传输点是根据可用天线数量和多点协作测量集中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点的具有最佳信道状态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选择的,且所述虚拟传输点的传输天线均属于当前传输基站;及
利用所选择的虚拟传输点发送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虚拟传输点包含的传输天线的标识符是连续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天线数量是由网络侧确定的。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所选择的虚拟传输点包含仅接收该虚拟传输点中第一根传输天线的标识符。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适用于多点协作中的协作调度/波束赋形与动态点选择。
10.一种用于多点协作时信息接收的用户设备,包含:
可用天线数量接收装置,接收可用天线数量;
测量装置,以每个天线端口为单位测量多点协作测量集中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点的信道状态信息;
选择装置,根据所述天线数量和所测的具有最佳信道状态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选择虚拟传输点,所述虚拟传输点的传输天线均属于当前传输基站;
报告装置,报告所选择的虚拟传输点;及
信息接收装置,利用所选择的虚拟传输点接收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虚拟传输点包含的传输天线的标识符是连续的。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报告所选择的虚拟传输点包含仅报告该虚拟传输点中第一根传输天线的标识符。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适用于多点协作中的协作调度/波束赋形与动态点选择。
14.一种用于多点协作时信息发送的基站,包含:
接收装置,接收所选择的虚拟传输点;所述虚拟传输点是根据可用天线数量和多点协作测量集中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点的具有最佳信道状态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选择的,且所述虚拟传输点的传输天线均属于所述基站;及
发送装置,利用所选择的虚拟传输点发送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虚拟传输点包含的传输天线的标识符是连续的。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天线数量是由网络侧确定的。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接收所选择的虚拟传输点包含仅接收该虚拟传输点中第一根传输天线的标识符。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适用于多点协作中的协作调度/波束赋形与动态点选择。
CN201210322635.4A 2012-09-04 2012-09-04 多点协作的信息传输方法与装置 Active CN1036845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22635.4A CN103684557B (zh) 2012-09-04 2012-09-04 多点协作的信息传输方法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22635.4A CN103684557B (zh) 2012-09-04 2012-09-04 多点协作的信息传输方法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4557A CN103684557A (zh) 2014-03-26
CN103684557B true CN103684557B (zh) 2016-12-21

Family

ID=50320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22635.4A Active CN103684557B (zh) 2012-09-04 2012-09-04 多点协作的信息传输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845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81324B2 (en) * 2014-10-30 2017-06-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controller for low-overhead user equipment measurement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7608A (zh) * 2010-06-30 2010-1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协作波束赋型的优化加权csi反馈方法和装置
CN102594418A (zh) * 2011-01-06 2012-07-18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正交覆盖码的多点协作数据传输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7608A (zh) * 2010-06-30 2010-1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协作波束赋型的优化加权csi反馈方法和装置
CN102594418A (zh) * 2011-01-06 2012-07-18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正交覆盖码的多点协作数据传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4557A (zh)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50693B (zh)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协作通信的信道估计方法和装置
CN104717753B (zh) 一种非正交通信方法、基站及终端
US9801168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ith co-operating cells
CN105827386B (zh) 从传送点接收/向终端传送控制信息的方法
CN103053122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88635B (zh) 参考信号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47294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hannel measurement for cell
EP4243329A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205979B (zh) 无线电通信装置和无线电通信方法以及无线电通信系统
US20140226649A1 (en)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5209529A (zh) 一种寻呼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511192A (zh) 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基站和通信设备
US9319123B2 (en) Method for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and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and base station
CN105659665A (zh) Ofdm/ofdma系统中用于小小区发现以及测量的方法
CN104995856B (zh) 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测量信道和干扰的方法
CN104106223A (zh)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其支持方法及所述方法的设备
CN105007600A (zh) 一种下行数据速率匹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60637A (zh) 在使用协作多点方案的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下行链路数据信道信号传输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CN104993911A (zh) 用于处理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2611536A (zh)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3339873A (zh) 多节点系统中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装置
CN102388670A (zh) 通过利用继电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和接收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CN103004273A (zh) 无线基站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14828252A (zh) 多传输点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4737577A (zh) 通信系统、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206 Pudong New Area, Nanjing Road, No. 388,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NOKIA Baer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6 Pudong New Area, Nanjing Road, No. 388,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Alcatel-Lucent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