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83397B - 一种不间断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间断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683397B CN103683397B CN201310625644.5A CN201310625644A CN103683397B CN 103683397 B CN103683397 B CN 103683397B CN 201310625644 A CN201310625644 A CN 201310625644A CN 103683397 B CN103683397 B CN 10368339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ost
- igct
- negative
- module
- induct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间断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属于通信及计算机领域。不间断电源电路包括:第一整流模块,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晶闸管、第二晶闸管、第三晶闸管、第四晶闸管、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本发明通过复用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和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部分元器件就可以构成对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使得UPS电路和现有技术相比简化了电路结构,提高了器件的利用效率和整机效率,节省了电路的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及计算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UPS(UninterruptedPowerSupply,不间断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通信领域中,很多通信设备通过UPS电路供电,当市电供电时,UPS电路对市电进行转换并输出给通讯设备,且当市电停止供电时,UPS电路中包括的电池能继续为通信设备提供一段时间的电能,以保证在市电恢复期间通信设备可以正常运行或使用户有足够时间保存数据。
目前,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UPS电路,包括整流模块、正Boost电路、负Boost电路、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第一晶闸管、第二晶闸管和充电器等组成部分;整流模块与正Boost电路和负Boost电路相连,第一电池的正极通过第一晶闸管与正Boost电路相连,第二电池的负极通过第二晶闸管与负Boost电路相连,第一电池的负极和第二电池的正极与接地端相连,充电器与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相连。其中,整流模块接收市电,把市电转换为直流电压并输出给正Boost电路和负Boost电路,正Boost电路和负Boost电路对该直流电压进行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并输出给网络设备;在市电停电时第一电池可以输出电压给正Boost电路,以及第二电池可以输出电压给负Boost电路,正Boost电路对第一电池输出的电压进行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并输出给网络设备,以及负Boost电路对第二电池输出的电压进行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并输出给网络设备;其中,可以通过充电器对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进行充电。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UPS电路结构中需要包括充电器,并通过充电器对电池进行充电,而充电器的电路结构较复杂,如此现有的UPS电路结构较复杂且电路的整机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器件的利用效率和整机效率,以及节省电路的成本,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间断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一种不间断电源UPS电路,所述电路包括:
第一整流模块,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晶闸管、第二晶闸管、第三晶闸管、第四晶闸管、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
所述第一整流模块用于将市电的第一相交流电压转变为直流电压,所述第一相交流电压为市电的任一相交流电压,所述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与所述第一整流模块相连,所述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内对所述第一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升压,所述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与所述第一整流模块相连,所述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内对所述第一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升压;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一输出滤波电容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二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三晶闸管的阴极和所述第四晶闸管的阳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一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二晶闸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一晶闸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二输出滤波电容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晶闸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晶闸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与接地端相连;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与接地端相连,所述第二电池的负极与所述第三晶闸管的阳极和所述第四晶闸管的阴极电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至少一个UPS补充电路;
所述UPS补充电路包括第二整流模块、第二正Boost升压模块、第二负Boost升压模块、第五晶闸管和第六晶闸管;
所述第二整流模块用于将市电的第二相交流电压转变为直流电压,所述第二相交流电压为市电除所述第一相交流电压以外的任一相交流电压;所述第二正Boost升压模块与所述第二整流模块相连,所述第二正Boost升压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内对所述第二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升压,所述第二负Boost升压模块与所述第二整流模块相连,所述第二负Boost升压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内对所述第二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升压;
所述第五晶闸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正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三电感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晶闸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六晶闸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六晶闸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四电感的一端电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PS补充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七晶闸管和第八晶闸管;
所述第三开关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正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三输出滤波电容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六晶闸管的阳极、所述第八晶闸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二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四电感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四开关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五晶闸管的阴极、所述第七晶闸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二正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三电感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四输出滤波电容的一端和第四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
所述第七晶闸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五晶闸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八晶闸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六晶闸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二电池的负极电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整流模块;
所述第二整流模块用于将市电的第二相交流电压转变为直流电压,所述第二相交流电压为市电除所述第一相交流电压以外的任一相交流电压,所述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与所述第二整流模块相连,所述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内对所述第二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升压,所述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与所述第二整流模块相连,所述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内对所述第二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升压。
第二方面,一种控制如第一方面所述电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市电的第一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内,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开通,使所述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二电感储存电能;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关断,使所述第二电感放电并通过所述第三晶闸管给所述第二电池充电,所述第一相交流电压为市电的任一相交流电压;
在所述市电的第一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内,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管开通,使所述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一电感储存电能;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管关断,使所述第一电感放电并通过所述第一晶闸管给所述第一电池充电。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开通,使所述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二电感储存电能;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关断,使所述第二电感放电并通过所述第二晶闸管给所述第二电池充电,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开通,所述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一输出滤波电容中的电流经过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二电感和第六开关管流入所述接地端,所述第二电感储存电能;
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关断,所述第二电感放电,所述第二电感放电的电流经过所述第六开关管、所述第二电池和所述第三晶闸管回到所述第二电感,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管开通,使所述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一电感储存电能;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管关断,使所述第一电感放电并通过所述第一晶闸管给所述第一电池充电,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管开通,所述接地端的电流经过所述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五开关管、第一电感、所述第二开关管和所述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二输出滤波电容回到所述接地端,所述第一电感储存电能;
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管关断,所述第一电感放电,所述第一电感放电的电流经过所述第一晶闸管、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五开关管流回所述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池充电。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市电的第二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内,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管开通,使所述第二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四电感储存电能;以及,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管关断,使所述第四电感放电并通过所述第八晶闸管给所述第二电池充电,所述第二相交流电压为市电除所述第一相交流电压以外的任一相交流电压;
在所述市电的第二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内,控制所述第四开关管开通,使所述第二正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三电感储存电能;以及,控制所述第四开关管关断,使所述第三电感放电并通过所述第七晶闸管给所述第一电池充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UPS电路可以不需要另外接充电器,只需要增加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晶闸管和第三晶闸管,并复用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和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部分元器件就可以构成对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使得UPS电路和现有技术相比简化了电路结构,提高了器件的利用效率和整机效率,节省了电路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UPS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UPS电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UPS电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另一种UPS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另一种UPS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另一种UPS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另一种UPS电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另一种UPS电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另一种UPS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10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另一种UPS电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1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另一种UPS电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12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另一种UPS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13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另一种UPS电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14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另一种UPS电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15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另一种UPS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16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另一种UPS电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17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另一种UPS电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控制UPS电路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PS电路,包括:
第一整流模块1,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2、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3、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一晶闸管D1、第二晶闸管D2、第三晶闸管D3、第四晶闸管D4、第一电池E1和第二电池E2;
第一整流模块1用于将市电的第一相交流电压转变为直流电压,第一相交流电压为市电的任一相交流电压,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2与第一整流模块1相连,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2用于在第一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内对第一整流模块1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升压,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3与第一整流模块1相连,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3用于在第一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内对第一整流模块1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升压;
第一开关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2中的第一二极管S1的阴极和第一输出滤波电容C1的一端电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3中的第二电感L2的一端、第三晶闸管D3的阴极和第四晶闸管D4的阳极电连接;
第二开关管Q2的集电极与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2中的第一电感L1的一端、第一晶闸管D1的阳极和第二晶闸管D2的阴极电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发射极与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3中的第二二极管S2的阳极和第二输出滤波电容C2的一端电连接;
第一晶闸管D1的阴极与第二晶闸管D2的阳极和第一电池E1的正极电连接;第一电池E1的负极与接地端相连;第二电池E2的正极与接地端相连;第二电池E2的负极与第三晶闸管D3的阳极和第四晶闸管D4的阴极电连接。
其中,参见图1-1,第一整流模块1包括第九晶闸管D9和第十晶闸管D10,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2包括第一电感L1、第一二极管S1和第五开关管Q5,也可以还包括第一输出滤波电容C1;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3包括第二电感L2、第二二极管S2和第六开关管Q6,也可以还包括第二输出滤波电容C2;
第九晶闸管D9的阳极与传输市电的第一相交流电压的火线F1相连,阴极与第一晶闸管D1的阳极、第二晶闸管D2的阴极、第一电感L1的一端和第二开关管Q2的集电极电连接;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与第五开关管Q5的集电极和第一二极管S1的阳极电连接;第一二极管S1的阴极与第一开关管Q1的集电极和第一输出滤波电容C1的一端电连接,第五开关管Q5的发射极和第一输出滤波电容C1的另一端都与接地端相连。
第十晶闸管D10的阴极与传输市电的第一相交流电压的火线F1相连,阳极与第三晶闸管D3的阴极、第四晶闸管D4的阳极、第二电感L2的一端和第一开关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与第六开关管Q6的发射极、第二二极管S2的阴极电连接;第二二极管S2的阳极与第二开关管Q2的发射极和第二输出滤波电容C2的一端电连接,第六开关管Q6的集电极和第二输出滤波电容C2的另一端都与接地端相连。
其中,上述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五开关管Q5和第六开关管Q6可以为场效应管或三极管等。
其中,上述图1-1所示的UPS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参见图1-2,在市电的第一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内,控制第一开关管Q1开通,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2中的第一输出滤波电容C1中的电流经过第一开关管Q1、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3中的第二电感L2和第六开关管Q6流入市电的接地端,第二电感L2存储电能;以及,控制第一开关管Q1关断,第二电感L2放电,第二电感L2放电的电流经过第六开关管Q6、第二电池E2和第三晶闸管D3回到第二电感L2,此时第二电池E2充电。
参见图1-3,在市电的第一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内,控制第二开关管Q2开通,接地端的电流经过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2中的第五开关管Q5、第一电感L1、第二开关管Q2和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中3中的第二输出滤波电容C2流回市电的接地端,第一电感L1存储电能;以及,控制第二开关管Q2关断,第一电感L1放电,第一电感L1放电的电流经过第一晶闸管D1、第一电池E1和第五开关管Q5回到第一电感L1,此时第一电池E1充电。
其中,接地端可以为市电的零线,市电的火线与本实施例提供的UPS电路连接的位置和市电的零线与本实施例提供的UPS电路连接的位置可以互换。
在市电的第一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内,第九晶闸管D9导通,第十晶闸管D10关断,且第九晶闸管D9接收用于传输市电的第一相交流电压的火线F1输入的电流并输出给第一电感L1,该电流包括的一部分电流经过第一电感L1和第五开关管Q5流入市电的接地端,以及该电流包括的另一部分电流经过第一电感L1、第一二极管S1和第一输出滤波电容C1流入市电的接地端,此时第一输出滤波电容C1充电,以实现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在市电的第一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内,第十晶闸管D10导通,第九晶闸管D9关断,市电的接地端输入的一部分电流经过第六开关管Q6、第二电感L2和第十晶闸管D10流入用于传输市电的第一相交流电压的火线F1,市电的接地端输入的另一部分电流经过第二输出滤波电容C2、第二二极管S2、第二电感L2和第十晶闸管D10流入用于传输市电的第一相交流电压的火线F1,此时第二输出滤波电容C2充电,以实现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UPS电路可以不需要另外接充电器,只需要增加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晶闸管和第三晶闸管,并复用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和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部分元器件就可以构成对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使得UPS电路和现有技术相比简化了电路结构,提高了器件的利用效率和整机效率,节省了电路的成本。
进一步地,在图1-1所示的UPS电路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PS电路还包括至少一个UPS补充电路;
例如,参见图1-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PS电路包括一个UPS补充电路,该UPS补充电路为第一UPS补充电路A。
第一UPS补充电路A包括第二整流模块A1、第二正Boost升压模块A2、第二负Boost升压模块A3、第五晶闸管D5和第六晶闸管D6;
第二整流模块A1用于将市电的第二相交流电压转变为直流电压,第二相交流电压为市电除第一相交流电压以外的任一相交流电压;第二正Boost升压模块A2与第二整流模块A1相连,第二正Boost升压模块A2用于在第二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内对第二整流模块A1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升压,第二负Boost升压模块A3与第二整流模块A1相连,第二负Boost升压模块A3用于在第二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内对第二整流模块A1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升压;
第五晶闸管D5的阴极与第二正Boost升压模块A2中的第三电感L3的一端电连接,第五晶闸管D5的阳极与第一电池E1的正极电连接;
第六晶闸管D6的阳极与第二负Boost升压模块A3中的第四电感L4的一端电连接,第六晶闸管D6的阴极与第二电池E2的负极电连接。
其中,参见图1-4,第二整流模块A1包括第十一晶闸管D11和第十二晶闸管D12,第二正Boost升压模块A2包括第三电感L3、第三二极管S3和第七开关管Q7,也可以还包括第三输出滤波电容C3;第二负Boost升压模块A3包括第四电感L4、第四二极管S4和第八开关管Q8,也可以还包括第四输出滤波电容C4;
第十一晶闸管D11的阳极与传输市电的第二相交流电压的火线F2相连,阴极与第五晶闸管D5的阴极、第三电感L3的一端电连接;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与第七开关管Q7的集电极、第三二极管S3的阳极电连接;第三二极管S3的阴极与第三输出滤波电容C3的一端电连接;第七开关管Q7的发射极和第三输出滤波电容C3的另一端都与接地端相连。
第十二晶闸管D12的阴极与传输市电的第二相交流电压的火线F2相连,阳极与第六晶闸管D6的阳极、第四电感L4的一端电连接;第四电感L4的另一端与第八开关管Q8的发射极、第四二极管S4的阴极电连接;第四二极管S4的阳极与第四输出滤波电容C4的一端电连接;第八开关管Q8的集电极和第四输出滤波电容C4的另一端都与接地端相连。
其中,上述第七开关管Q7和第八开关管Q8可以为场效应管或三极管等。
其中,上述图1-4所示的UPS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市电的第二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内,第十一晶闸管D11导通,第十二晶闸管D12关断,且第十一晶闸管D11接收用于传输市电的第二相交流电压的火线F2输入的电流并输出给第三电感L3,该电流包括的一部分电流经过第三电感L3和第七开关管Q7流入市电的接地端,以及该电流包括的另一部分电流经过第三电感L3、第三二极管S3和第三输出滤波电容C3流入市电的接地端,此时第三输出滤波电容C3充电,以实现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在市电的第二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内,第十二晶闸管D12导通,第十一晶闸管D11关断,市电的接地端输入的一部分电流经过第八开关管Q8、第四电感L4和第十二晶闸管D12流入用于传输市电的第二相交流电压的火线F2,市电的接地端输入的另一部分电流经过第四输出滤波电容C4、第四二极管S4、第四电感L4和第十二晶闸管D12流入用于传输市电的第二相交流电压的火线F2、此时第四输出滤波电容C4充电,以实现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再如,参见图1-5,在图1-4所示的UPS电路的基础上还包括一个UPS补充电路,还包括的UPS补充电路为第二UPS补充电路B。
第二UPS补充电路B包括第三整流模块B1、第三正Boost升压模块B2、第三负Boost升压模块B3、第十三晶闸管D13和第十四晶闸管D14;
第三整流模块B1用于将市电的第三相交流电压转变为直流电压,第三相交流电压为市电除第一相交流电压和第二相交流电压以外的任一相交流电压;第三正Boost升压模块B2与第三整流模块B1相连,第三正Boost升压模块B2用于在市电的第三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内对第三整流模块B1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升压,第三负Boost升压模块B3与第三整流模块B1相连,第三负Boost升压模块B3用于在市电的第三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内对第三整流模块B1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升压;
第十三晶闸管D13的阴极与第三正Boost升压模块B2中的第五电感L5的一端电连接,第十三晶闸管D13的阳极与第一电池E1的正极电连接;
第十四晶闸管D14的阳极与第三负Boost升压模块B3中的第六电感L6的一端电连接,第十四晶闸管D14的阴极与第二电池E2的负极电连接。
其中,参见图1-5,第三整流模块B1包括第十七晶闸管D17和第十八晶闸管D18,第三正Boost升压模块B2包括第五电感L5、第五二极管S5和第九开关管Q9,也可以还包括第五输出滤波电容C5;第三负Boost升压模块B3包括第六电感L6、第六二极管S6和第十开关管Q10,也可以还包括第六输出滤波电容C6;
第十七晶闸管D17的阳极与传输市电的第三相交流电压的火线F3相连,阴极与第十三晶闸管D13的阴极、第五电感L5的一端电连接;第五电感L5的另一端与第九开关管Q9的集电极、第五二极管S5的阳极电连接;第五二极管S5的阴极与第五输出滤波电容C5的一端电连接;第九开关管Q9的发射极和第五输出滤波电容C5的另一端都与接地端相连;
第十八晶闸管D18的阴极与传输市电的第三相交流电压的火线F3相连,阳极与第十四晶闸管D14的阳极、第六电感L6的一端电连接;第六电感L6的另一端与第十开关管Q10的发射极、第六二极管S6的阴极电连接;第六二极管S6的阳极与第六输出滤波电容C6的一端电连接;第十开关管Q10的集电极和第六输出滤波电容C6的另一端都与接地端相连。
其中,上述第九开关管Q9和第十开关管Q10可以为场效应管或三极管等。
其中,上述图1-5所示的UPS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市电的第三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内,第十七晶闸管D17导通,第十八晶闸管D18关断,且第十七晶闸管D17接收用于传输市电的第三相交流电压的火线F3输入的电流并输出给第五电感L5,该电流包括的一部分电流经过第五电感L5和第九开关管Q9流入市电的接地端,以及该电流包括的另一部分电流经过第五电感L5、第五二极管S5和第五输出滤波电容C5流入市电的接地端,此时第五输出滤波电容C5充电,以实现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在市电的第三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内,第十八晶闸管D18导通,第十七晶闸管D17关断,市电的接地端输入的一部分电流经过第十开关管Q10、第六电感L6和第十八晶闸管D18流入传输市电的第三相交流电压的火线F3,市电的接地端输入的另一部分电流经过第六输出滤波电容C6、第六二极管S6、第六电感L6和第十八晶闸管D18流入传输市电的第三相交流电压的火线F3、此时第六输出滤波电容C6充电,以实现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进一步地,参见图1-6,在图1-5所示的UPS电路的基础上,第一UPS补充电路A还包括:
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七晶闸管D7和第八晶闸管D8;
第三开关管Q3的集电极与第二正Boost升压模块A2中的第三二极管S3的阴极和第三输出滤波电容C3的一端电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发射极与第六晶闸管D6的阳极、第八晶闸管D8的阴极和第二负Boost升压模块A3中的第四电感L4的一端电连接;
第四开关管Q4的集电极与第五晶闸管D5的阴极、第七晶闸管D7的阳极和第二正Boost升压模块A2中的第三电感L3的一端电连接;第四开关管Q4的发射极与第二负Boost升压模块A3中的第四输出滤波电容C4的一端和第四二极管S4的阳极电连接;
第七晶闸管D7的阴极与第五晶闸管D5的阳极、第一电池E1的正极电连接;第八晶闸管D8的阳极与第六晶闸管D6的阴极、第二电池E2的负极电连接。
其中,上述第三开关管Q3和第四开关管Q4可以为场效应管或三极管等。
其中,上述图1-6所示的UPS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参见图1-7,在市电的第二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内,控制第三开关管Q3开通,第二正Boost升压模块A2中的第三输出滤波电容C3中的电流经过第三开关管Q3、第二负Boost升压模块A3中的第四电感L4和第八开关管Q8流入市电的接地端,第四电感L4存储电能;以及,控制第三开关管Q3关断,第四电感L4放电,第四电感L4放电的电流经过第八开关管Q8、第二电池E2和第八晶闸管D8回到第四电感L4,此时第二电池E2充电。
参见图1-8,在市电的第二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内,控制第四开关管Q4开通,接地端的电流经过第二正Boost升压模块A2中的第七开关管Q7、第三电感L3、第四开关管Q4和第二负Boost升压模块A3中的第四输出滤波电容C4流回市电的接地端,第三电感L3存储电能;以及,控制第四开关管Q4关断,第三电感L3放电,第三电感L3放电的电流经过第七晶闸管D7、第一电池E1和第七开关管Q7回到第三电感L3,此时第一电池E1充电。
进一步地,参见图1-9,在图1-6所示的UPS电路的基础上,第二UPS补充电路B还包括:
第十一开关管Q11、第十二开关管Q12、第十五晶闸管D15和第十六晶闸管D16;
第十一开关管Q11的集电极与第三正Boost升压模块B2中的第五二极管S5的阴极和第五输出滤波电容C5的一端电连接;第十一开关管Q11的发射极与第十四晶闸管D14的阳极、第十六晶闸管D16的阴极和第三负Boost升压模块B3中的第六电感L6的一端电连接;
第十二开关管Q12的集电极与第十三晶闸管D13的阴极、第十五晶闸管D15的阳极和第三正Boost升压模块B2中的第五电感L5的一端电连接;第十二开关管Q12的发射极与第三负Boost升压模块B3中的第六输出滤波电容C6的一端和第六二极管S6的阳极电连接;
第十五晶闸管D15的阴极与第十三晶闸管D13的阳极和第一电池E1的正极电连接;第十六晶闸管D16的阳极与第十四晶闸管D14的阴极和第二电池E2的负极电连接。
其中,上述第十一开关管Q11和第十二开关管Q12可以为场效应管或三极管等。
其中,上述图1-9所示的UPS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参见图1-10,在市电的第三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内,控制第十一开关管Q11开通,第三正Boost升压模块B2中的第五输出滤波电容C5中的电流经过第十一开关管Q11、第三负Boost升压模块B3中的第六电感L6和第十开关管Q10流入市电的接地端,第六电感L6存储电能;以及,控制第十一开关管Q11关断,第六电感L6放电,第六电感L6放电的电流经过第十开关管Q10、第二电池E2和第十六晶闸管D16回到第六电感L6,此时第二电池E2充电。
参见图1-11,在市电的第三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内,控制第十二开关管Q12开通,接地端的电流经过第三正Boost升压模块B2中的第九开关管Q9、第五电感L5、第十二开关管Q12和第三负Boost升压模块B3中的第六输出滤波电容C6流回市电的接地端,第五电感L5存储电能;以及,控制第十二开关管Q12关断,第五电感L5放电,第五电感L5放电的电流经过第十五晶闸管D15、第一电池E1和第九开关管Q9回到第五电感L5,此时第一电池E1充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PS电路,其中,该UPS电路在如图1-1所示的UPS电路的基础上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整流模块;
例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PS电路在如图1-1所示的UPS电路的基础上包括一个第二整流模块,如图1-12所示,该第二整流模块为第二整流模块C;
第二整流模块C分别与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2和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3相连,第二整流模块C用于将市电的第二相交流电压转变为直流电压;在第二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内,将转变的直流电压输入给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2,在第二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内,将转变的直流电压输入给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3。
参见图1-12,第二整流模块C包括第十一晶闸管D11和第十二晶闸管D12;
第十一晶闸管D11的阳极与传输市电的第二相交流电压的火线F2相连,阴极与第九晶闸管D9的阴极、第一晶闸管D1的阳极、第二晶闸管D2的阴极、第一电感L1的一端和第二开关管Q2的集电极电连接;
第十二晶闸管D12的阴极与传输市电的第二相交流电压的火线F2相连,阳极与第十晶闸管D10的阳极、第三晶闸管D3的阴极、第四晶闸管D4的阳极、第二电感L2的一端和第一开关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
其中,上述图1-12所示的UPS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参见图1-13,在市电的第一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和第二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同时出现时,控制第一开关管Q1开通,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2中的第一输出滤波电容C1中的电流经过第一开关管Q1、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3中的第二电感L2和第六开关管Q6流入市电的接地端,第二电感L2存储电能;以及,控制第一开关管Q1关断,第二电感L2放电,第二电感L2放电的电流经过第六开关管Q6、第二电池E2和第三晶闸管D3回到第二电感L2,此时第二电池E2充电;
参见图1-14,在市电的第一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和第二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同时出现时,控制第二开关管Q2开通,接地端的电流经过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2中的第五开关管Q5、第一电感L1、第二开关管Q2和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中3的第二输出滤波电容C2流回市电的接地端,第一电感L1存储电能;以及,控制第二开关管Q2关断,第一电感L1放电,第一电感L1放电的电流经过第一晶闸管D1、第一电池E1和第五开关管Q5回到第一电感L1,此时第一电池E1充电。
其中,第一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与第二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是同时出现的,第一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与第二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是同时出现的。
在市电的第一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和第二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同时出现时,第十一晶闸管D11导通,第十二晶闸管D12关断,且第十一晶闸管D11接收传输市电的第二相交流电压的火线F2输入的电流并输出给第一电感L1,该电流包括的一部分电流经过第一电感L1和第五开关管Q5流入市电的接地端,以及该电流包括的另一部分电流经过第一电感L1、第一二极管S1和第一输出滤波电容C1流入市电的接地端,此时第一输出滤波电容C1充电,以实现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在市电的第一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和第二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同时出现时,第十二晶闸管D12导通,第十一晶闸管D11关断,市电的接地端的一部分电流经过第六开关管Q6、第二电感L2和第十二晶闸管D12流入传输市电的第二相交流电压的火线F2,市电的接地端的另一部分电流经过第二输出滤波电容C2、第二二极管S2、第二电感L2和第十二晶闸管D12流入传输市电的第二相交流电压的火线F2、此时第二输出滤波电容C2充电,以实现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再如,在图1-12所示的UPS电路的基础上还包括一个第二整流模块,如图1-15所示,还包括的第二整流模块为第二整流模块D。
第二整流模块D分别与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2和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3相连,第二整流模块D用于将市电的第三相交流电压转变为直流电压;在第三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内,将转变的直流电压输入给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2,在第三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内,将转变的直流电压输入给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3。
参见图1-15,第二整流模块D包括第十三晶闸管D13和第十四晶闸管D14;
第十三晶闸管D13的阳极与传输市电的第三相交流电压的火线F3相连,阴极与第九晶闸管D9的阴极、第十一晶闸管D11的阴极、第二开关管Q2的集电极、第一晶闸管D1的阳极、第二晶闸管D2的阴极、第一电感L1的一端电连接;
第十四晶闸管D14的阴极与传输市电的第三相交流电压的火线F3相连,阳极与第十晶闸管D10的阳极、第十二晶闸管D12的阳极、第一开关管Q1的发射极、第四晶闸管D4的阳极、第三晶闸管D3的阴极、第二电感L2的一端电连接。
其中,上述图1-15所示的UPS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参见图1-16,在市电的第一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第二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和第三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同时出现时,控制第一开关管Q1开通,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2中的第一输出滤波电容C1中的电流经过第一开关管Q1、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3中的第二电感L2和第六开关管Q6流入市电的接地端,第二电感L2存储电能;以及,控制第一开关管Q1关断,第二电感L2放电,第二电感L2放电的电流经过第六开关管Q6、第二电池E2和第三晶闸管D3回到第二电感L2,此时第二电池E2充电;
参见图1-17,在市电的第一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第二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和第三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同时出现时,控制第二开关管Q2开通,接地端的电流经过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2中的第五开关管Q5、第一电感L1、第二开关管Q2和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中3的第二输出滤波电容C2流回市电的接地端,第一电感L1存储电能;以及,控制第二开关管Q2关断,第一电感L1放电,第一电感L1放电的电流经过第一晶闸管D1、第一电池E1和第五开关管Q5回到第一电感L1,此时第一电池E1充电。
其中,第一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第二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和第三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都是同时出现的,第一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第二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和第三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都是同时出现的。
在市电的第一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第二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和第三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同时出现时,第十三晶闸管D13导通,第十四晶闸管D14关断,且第十三晶闸管D13接收传输市电的第三相交流电压的火线F3输入的电流并输出给第一电感L1,该电流的一部分电流经过第一电感L1和第五开关管Q5流入市电的接地端,以及该电流的另一部分电流经过第一电感L1、第一二极管S1和第一输出滤波电容C1流入市电的接地端,此时第一输出滤波电容C1充电,以实现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在市电的第一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第二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和第三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同时出现时,第十四晶闸管D14导通,第十三晶闸管D13关断,市电的接地端的一部分电流经过第六开关管Q6、第二电感L2和第十四晶闸管D14流入传输市电的第三相交流电压的火线F3,市电的接地端的另一部分电流经过第二输出滤波电容C2、第二二极管S2、第二电感L2和第十四晶闸管D14流入传输市电的第三相交流电压的火线F3、此时第二输出滤波电容C2充电,以实现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UPS电路的方法,参见图2,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对如图1-1、图1-4和/或图1-5所示的UPS电路进行控制,包括:
步骤201:在市电的第一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内,控制第一开关管开通,使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二电感储存电能;以及,控制第一开关管关断,使第二电感放电并通过第三晶闸管给第二电池充电,第一相交流电压为市电的任一相交流电压;
具体地,控制第一开关管开通,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一输出滤波电容中的电流经过第一开关管、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二电感和第六开关管流入接地端,第二电感储存电能;控制第一开关管关断,第二电感放电,第二电感放电的电流经过第六开关管、第二电池和第三晶闸管回到第二电感,第二电池充电。
其中,接地端可以为市电的零线,市电的火线与本实施例提供的UPS电路连接的位置和市电的零线与本实施例提供的UPS电路连接的位置可以互换。
步骤202:在市电的第一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内,控制第二开关管开通,使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一电感储存电能;以及,控制第二开关管关断,使第一电感放电并通过第一晶闸管给第一电池充电。
具体地,控制第二开关管开通,接地端的电流经过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五开关管、第一电感、第二开关管和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二输出滤波电容流回接地端,第一电感储存电能;控制第二开关管关断,第一电感放电,第一电感放电的电流经过第一晶闸管、第一电池和第五开关管回到第一电感,第一电池充电。
进一步地,如果需要对图1-6所示的UPS电路进行控制,该方法还包括如下(A)至(B)的步骤:
(A):在市电的第二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内,控制第三开关管开通,使第二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四电感储存电能;以及,控制第三开关管关断,使第四电感放电并通过第八晶闸管给第二电池充电;其中,第二相交流电压为市电除第一相交流电压以外的任一相交流电压;
具体地,控制第三开关管开通,第二正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三输出滤波电容中的电流经过第三开关管、第二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四电感和第八开关管流入接地端,第四电感储存电能;控制第三开关管关断,第四电感放电,第四电感放电的电流经过第八开关管、第二电池和第八晶闸管回到第四电感,第二电池充电。
(B):在市电的第二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内,控制第四开关管开通,使第二正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三电感储存电能;控制第四开关管关断,使第三电感放电并通过第七晶闸管给第一电池充电。
具体地,控制第四开关管开通,接地端的电流经过第二正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七开关管、第三电感、第四开关管和第二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四输出滤波电容流回接地端,第三电感储存电能;控制第四开关管关断,第三电感放电,第三电感放电的电流经过第七晶闸管、第一电池和第七开关管回到第三电感,第一电池充电。
进一步地,如果需要对图1-9所示的UPS电路进行控制,该方法还包括如下(C)至(D)的步骤:
(C):在市电的第三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内,控制第十一开关管开通,使第三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六电感储存电能;以及,控制第十一开关管关断,使第六电感放电并通过第十六晶闸管给第二电池充电;其中,第三相交流电压为市电除第一相交流电压和第二相交流电压以外的任一相交流电压;
具体地,控制第十一开关管开通,第三正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五输出滤波电容中的电流经过第十一开关管、第三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六电感和第十开关管流入接地端,第六电感储存电能;控制第十一开关管关断,第六电感放电,第六电感放电的电流经过第十开关管、第二电池和第十六晶闸管回到第六电感,第二电池充电。
(D):在市电的第三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内,控制第十二开关管开通,使第三正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五电感储存电能;以及,控制第十二开关管关断,使第五电感放电并通过第十五晶闸管给第一电池充电。
具体地,控制第十二开关管开通,接地端的电流经过第三正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九开关管、第五电感、第十二开关管和第三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六输出滤波电容流回接地端,第五电感储存电能;控制第十二开关管关断,第五电感放电,第五电感放电的电流经过第十五晶闸管、第一电池和第九开关管回到第五电感,第一电池充电。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UPS电路的方法,可以通过如下(E)至(F)的步骤对如图1-12所示的UPS电路进行控制,包括:
(E):在市电的第一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和第二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同时出现时,控制第一开关管开通,使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二电感储存电能;以及,控制第一开关管关断,使第二电感放电并通过第三晶闸管给第二电池充电;
具体地,控制第一开关管开通,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一输出滤波电容中的电流经过第一开关管、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二电感和第六开关管流入接地端,第二电感储存电能;控制第一开关管关断,第二电感放电,第二电感放电的电流经过第六开关管、第二电池和第三晶闸管回到第二电感,第二电池充电。
(F):在市电的第一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和第二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同时出现时,控制第二开关管开通,使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一电感储存电能;以及,控制第二开关管关断,使第一电感放电并通过第一晶闸管给第一电池充电。
具体地,控制第二开关管开通,接地端的电流经过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五开关管、第一电感、第二开关管和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二输出滤波电容流回接地端,第一电感储存电能;控制第二开关管关断,第一电感放电,第一电感放电的电流经过第一晶闸管、第一电池和第五开关管回到第一电感,第一电池充电。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UPS电路的方法,可以通过如下(G)至(H)的步骤对如图1-15所示的UPS电路进行控制,包括:
(G):在市电的第一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第二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和第三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都同时出现时,控制第一开关管开通,使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二电感储存电能;以及,控制第一开关管关断,使第二电感放电并通过第三晶闸管给第二电池充电;
具体地,控制第一开关管开通,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一输出滤波电容中的电流经过第一开关管、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二电感和第六开关管流入接地端,第二电感储存电能;控制第一开关管关断,第二电感放电,第二电感放电的电流经过第六开关管、第二电池和第三晶闸管回到第二电感,第二电池充电。
(H):在市电的第一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第二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和第三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都同时出现时,控制第二开关管开通,使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一电感储存电能;以及,控制第二开关管关断,使第一电感放电并通过第一晶闸管给第一电池充电。
具体地,控制第二开关管开通,接地端的电流经过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五开关管、第一电感、第二开关管和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二输出滤波电容流回接地端,第一电感储存电能;控制第二开关管关断,第一电感放电,第一电感放电的电流经过第一晶闸管、第一电池和第五开关管回到第一电感,第一电池充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不间断电源UPS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
第一整流模块,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晶闸管、第二晶闸管、第三晶闸管、第四晶闸管、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
所述第一整流模块用于将市电的第一相交流电压转变为直流电压,所述第一相交流电压为市电的任一相交流电压,所述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与所述第一整流模块相连,所述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内对所述第一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升压,所述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与所述第一整流模块相连,所述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内对所述第一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升压;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一输出滤波电容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二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三晶闸管的阴极和所述第四晶闸管的阳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一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二晶闸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一晶闸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二输出滤波电容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晶闸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晶闸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与接地端相连;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与接地端相连,所述第二电池的负极与所述第三晶闸管的阳极和所述第四晶闸管的阴极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UPS补充电路;
所述UPS补充电路包括第二整流模块、第二正Boost升压模块、第二负Boost升压模块、第五晶闸管和第六晶闸管;
所述第二整流模块用于将市电的第二相交流电压转变为直流电压,所述第二相交流电压为市电除所述第一相交流电压以外的任一相交流电压;所述第二正Boost升压模块与所述第二整流模块相连,所述第二正Boost升压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内对所述第二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升压,所述第二负Boost升压模块与所述第二整流模块相连,所述第二负Boost升压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内对所述第二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升压;
所述第五晶闸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正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三电感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晶闸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六晶闸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六晶闸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四电感的一端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UPS补充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七晶闸管和第八晶闸管;
所述第三开关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正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三输出滤波电容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六晶闸管的阳极、所述第八晶闸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二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四电感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四开关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五晶闸管的阴极、所述第七晶闸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二正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三电感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四输出滤波电容的一端和第四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
所述第七晶闸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五晶闸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八晶闸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六晶闸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二电池的负极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整流模块;
所述第二整流模块用于将市电的第二相交流电压转变为直流电压,所述第二相交流电压为市电除所述第一相交流电压以外的任一相交流电压,所述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与所述第二整流模块相连,所述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内对所述第二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升压,所述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与所述第二整流模块相连,所述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内对所述第二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升压。
5.一种控制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电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市电的第一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内,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开通,使所述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二电感储存电能;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关断,使所述第二电感放电并通过所述第三晶闸管给所述第二电池充电,所述第一相交流电压为市电的任一相交流电压;
在所述市电的第一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内,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管开通,使所述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一电感储存电能;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管关断,使所述第一电感放电并通过所述第一晶闸管给所述第一电池充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开通,使所述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二电感储存电能;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关断,使所述第二电感放电并通过所述第二晶闸管给所述第二电池充电,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开通,所述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一输出滤波电容中的电流经过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二电感和第六开关管流入所述接地端,所述第二电感储存电能;
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关断,所述第二电感放电,所述第二电感放电的电流经过所述第六开关管、所述第二电池和所述第三晶闸管回到所述第二电感,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管开通,使所述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一电感储存电能;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管关断,使所述第一电感放电并通过所述第一晶闸管给所述第一电池充电,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管开通,所述接地端的电流经过所述第一正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五开关管、第一电感、所述第二开关管和所述第一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二输出滤波电容回到所述接地端,所述第一电感储存电能;
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管关断,所述第一电感放电,所述第一电感放电的电流经过所述第一晶闸管、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五开关管流回所述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池充电。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市电的第二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内,控制第三开关管开通,使第二负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四电感储存电能;以及,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管关断,使所述第四电感放电并通过第八晶闸管给所述第二电池充电,所述第二相交流电压为市电除所述第一相交流电压以外的任一相交流电压;
在所述市电的第二相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期内,控制第四开关管开通,使第二正Boost升压模块中的第三电感储存电能;以及,控制所述第四开关管关断,使所述第三电感放电并通过第七晶闸管给所述第一电池充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625644.5A CN103683397B (zh) | 2013-11-28 | 2013-11-28 | 一种不间断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625644.5A CN103683397B (zh) | 2013-11-28 | 2013-11-28 | 一种不间断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83397A CN103683397A (zh) | 2014-03-26 |
CN103683397B true CN103683397B (zh) | 2016-06-15 |
Family
ID=50320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625644.5A Active CN103683397B (zh) | 2013-11-28 | 2013-11-28 | 一种不间断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68339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03470A (zh) * | 2014-11-28 | 2016-06-22 | 力博特公司 | 多电源供电系统和用于该多电源供电系统的方法 |
CN104467169B (zh) * | 2014-12-26 | 2016-10-05 | 深圳警翼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不间断供电装置 |
CN105141153B (zh) * | 2015-08-13 | 2018-07-24 | 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三相整流升压电路及其控制方法以及不间断电源 |
CN106877695A (zh) * | 2017-03-21 | 2017-06-20 | 佛山市新光宏锐电源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双boost结构的软开关整流充电复用电路 |
CN111478582A (zh) * | 2019-01-23 | 2020-07-31 | 日月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双向dc-dc变换器 |
CN110572029A (zh) * | 2019-09-17 | 2019-12-13 | 深圳市千分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动笔电路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93910A (zh) * | 2012-03-02 | 2012-07-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不间断电源 |
CN102709995A (zh) * | 2012-06-06 | 2012-10-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不间断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838245B2 (ja) * | 2004-03-12 | 2006-10-25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停電電源システム、その電源制御方法、無停電電源装置 |
-
2013
- 2013-11-28 CN CN201310625644.5A patent/CN10368339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93910A (zh) * | 2012-03-02 | 2012-07-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不间断电源 |
CN102709995A (zh) * | 2012-06-06 | 2012-10-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不间断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83397A (zh) | 2014-03-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83397B (zh) | 一种不间断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6374451B (zh) | 基于多端口变换器的直流住宅用能量路由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8452807U (zh) | 一种集成双向obc与双向dc/dc转换器的充放电电路 | |
CN106505552B (zh) | 一种基于功率池的双层母线直流微电网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2888900U (zh) | 一种在线式ups的蓄电池充电和升压电路 | |
CN107947572B (zh) | 一种适用于储能单元接入的串联混合型多端口dc/dc变换器 | |
CN106505859A (zh) | 一种小功率双向光储变流器 | |
CN103986330B (zh) | 一种适用于高压大功率场合的谐振升压直/直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4682430A (zh) | 一种应用于能源互联网的能源路由器装置 | |
CN103762873B (zh) | 基于Boost变换器的高频隔离式三电平逆变器 | |
CN105811453A (zh) | 一种分布式能源智能接入系统及其接入方法 | |
CN106972599B (zh) | 一种柔性智能充电站及充电方法 | |
CN205407620U (zh) | 一种光伏储能逆变器拓扑结构 | |
CN103001511A (zh) | 一种电压变换器及其运行方法 | |
CN105186912B (zh) | 一种两级式非隔离全桥并网逆变器 | |
CN105119516A (zh) | 一种高升压增益准z源逆变器 | |
CN108809095A (zh) | 一种应用于三相交流电网的双向交直流变换电路及装置 | |
CN101567573B (zh) | 一种不间断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2019080B (zh) | 一种含lc有源升压缓冲网络的单相电流型逆变器 | |
CN102593910A (zh) | 一种不间断电源 | |
CN105281361A (zh) | 一种五电平双降压式并网逆变器 | |
CN110350816B (zh) | 一种储能电感并联有源缓冲电路的单级单相电流型逆变器 | |
CN106452153B (zh) | 一种变拓扑Trans-Z源逆变器 | |
CN107911024B (zh) | 一种高效率串联混合型多端口dc/dc变换器 | |
CN105529941A (zh) | 一种pfc整流器和不间断电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5 Address after: 518043 No. 01, 39th floor, building a, antuoshan headquarters building, No. 33, antuoshan Sixth Road, Xiang'an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Digital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