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79080B - 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阅读器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阅读器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79080B
CN103679080B CN201210351921.3A CN201210351921A CN103679080B CN 103679080 B CN103679080 B CN 103679080B CN 201210351921 A CN201210351921 A CN 201210351921A CN 103679080 B CN103679080 B CN 1036790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bel
transmission power
distance
identification
described lab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5192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79080A (zh
Inventor
赵董兴
陈杰
程亮
刘朝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Intelligent I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Intelligent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Intelligent I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TE Intelligent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5192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790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79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90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790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90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置不同协议标签的功率调节精度;根据目标距离和所述功率调节精度,控制所述标签的发射功率,使所述标签的覆盖范围一致。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阅读器及包括该阅读器的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系统。本发明通过配置不同协议标签的功率调节精度、根据目标距离和功率调节精度,控制标签的发射功率使标签的覆盖范围一致的方法,具有不同协议的射频标签能够在同一覆盖范围内进行准确识别的有益效果,提高识别效率的同时,避免了不必要的标签误读。

Description

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阅读器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阅读器及系统。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系统主要包括射频识别标签(简称标签)和阅读器,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且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如仓储、物流、交通等诸多领域,是未来物联网中最重要的应用技术之一。
目前超高频射频标签应用比较广泛的协议有ISO 18000-6B和EPC C1G2(Electronic Product Code,产品电子代码;该协议也称为ISO 18000-6C)两种,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可能会涉及到多种协议标签同时存在于同一个应用系统中的问题。由于不同标签的灵敏度有差异,比如ISO6B标签的灵敏度低、EPC协议标签的灵敏度高,所以不同标签被识别的距离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一些需要严格控制识别距离的应用场景如停车场、收费站中,需要准确地识别前后车辆,在考虑识别率的情况下,其覆盖的范围不能太广,否则就有可能将先读的后面的车辆错误地识别为前面的车辆。另外,当前的阅读器系统在工作时只能发送一种功率,如果同一个环境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协议标签,却仍采用同样的一种功率,则很难实现对多种标签识别距离统一控制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阅读器及系统,旨在解决不同协议的射频标签不能在同一覆盖范围内进行准确识别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配置不同协议标签的功率调节精度;
根据目标距离和所述功率调节精度,控制所述标签的发射功率,使所述标签的覆盖范围一致。
优选地,所述根据目标距离和所述功率调节精度,控制所述标签的发射功率,使所述标签的覆盖范围一致的步骤具体包括:
测试所述标签的识别距离;
将所述标签分别放置在所述目标距离处,根据所述识别距离,以所述功率调节精度为调节步长,分别调节所述标签的发射功率;
查看所述标签能够被识别的临界距离,并记录所述标签在所述临界距离的发射功率值。
优选地,所述根据目标距离和所述功率调节精度,控制所述标签的发射功率,使所述标签的覆盖范围一致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
接收后台设备发送的所述标签的识别指令,识别所述标签并执行相关操作。
优选地,所述接收后台设备发送的所述标签的识别指令,识别所述标签并执行业务要求的相关操作的步骤具体包括:
接收后台设备按照预置间隔时长发送的所述标签对应的识别指令;
根据所述识别指令,识别对应的所述标签并获取所述标签在所述临界距离的发射功率值,按照所述发射功率值发送功率;
延时预置时间后,发送所述标签的空口信号给后台设备;并在后台设备完成所述标签的相关操作后,停止发送功率。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阅读器,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不同协议标签的功率调节精度;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目标距离和所述功率调节精度,控制所述标签的发射功率,使所述标签的覆盖范围一致。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具体包括:
距离测试单元,用于测试所述标签的识别距离;
功率调节单元,用于将所述标签分别放置在所述目标距离处,根据所述识别距离,以所述功率调节精度为调节步长,分别调节所述标签的发射功率;
功率值获取单元,用于查看所述标签能够被识别的临界距离,并记录所述标签在所述临界距离的发射功率值。
优选地,所述的阅读器还包括:
标签识别模块,用于接收后台设备发送的所述标签的识别指令,识别所述标签并执行相关操作。
优选地,所述标签识别模块具体包括:
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后台设备按照预置间隔时长发送的所述标签对应的识别指令;
标签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识别指令,识别对应的所述标签并获取所述标签在所述临界距离的发射功率值,按照所述发射功率值发送功率;延时预置时间后,发送所述标签的空口信号给后台设备;并在后台设备完成所述标签的相关操作后,停止发送功率。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系统,包括后台设备,还包括所述的阅读器;
所述后台设备与所述阅读器交互,完成对所述标签的识别。
所述的阅读器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不同协议标签的功率调节精度;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目标距离和所述功率调节精度,控制所述标签的发射功率,使所述标签的覆盖范围一致。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具体包括:
距离测试单元,用于测试所述标签的识别距离;
功率调节单元,用于将所述标签分别放置在所述目标距离处,根据所述识别距离,以所述功率调节精度为调节步长,分别调节所述标签的发射功率;
功率值获取单元,用于查看所述标签能够被识别的临界距离,并记录所述标签在所述临界距离的发射功率值。
优选地,所述的阅读器还包括:
标签识别模块,用于接收后台设备发送的所述标签的识别指令,识别所述标签并执行相关操作。
优选地,所述标签识别模块具体包括:
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后台设备按照预置间隔时长发送的所述标签对应的识别指令;
标签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识别指令,识别对应的所述标签并获取所述标签在所述临界距离的发射功率值,按照所述发射功率值发送功率;延时预置时间后,发送所述标签的空口信号给后台设备;并在后台设备完成所述标签的相关操作后,停止发送功率。
本发明通过配置不同协议标签的功率调节精度、根据目标距离和功率调节精度,控制标签的发射功率使标签的覆盖范围一致的方法,具有不同协议的射频标签能够在同一覆盖范围内进行准确识别的有益效果,提高识别效率的同时,避免了不必要的标签误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2是两种不同协议标签的覆盖范围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中控制不同协议标签具有相同识别距离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中对标签进行识别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阅读器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阅读器中控制模块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阅读器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阅读器中标签识别模块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系统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1是本发明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配置不同协议标签的功率调节精度;
控制标签识别距离的方法通常是调节该标签的发射功率值,调节标签的发射功率值时,需要配置一定的功率调节精度;如果功率调节精度过大,则会影响标签识别距离的精确度;如果功率调节精度过小,则调节速度慢;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配置一定的功率调节精度。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功率调节的精度至少为1DB,这方便对标签发射功率的调节且控制流程简单,速度快,可以在ms级之内完成功率的配置并发送,不会影响正常的清点、读写等业务操作。
步骤S02、根据目标距离和所述功率调节精度,控制所述标签的发射功率,使所述标签的覆盖范围一致。
当前的阅读器系统在工作时只能发送一种功率,如果一个环境当中有两种协议标签,但却只采用同样的一种功率,则很难实现对多种标签识别距离进行统一控制的目的。控制标签识别距离的方法一般是调节标签的发射功率,标签的发射功率值越大,标签的识别距离越远,但会造成未真正需要识别的标签的误读;若标签的发射功率值太小,由于外界识别环境的差异则可能会带来标签的漏读,因此在对标签的部署过程中必须选择出合适的发射功率值。
这就需要根据实际的要求进行标签的发射功率的调节;实际操作时,可以根据具体场景实际所需要的目标距离和设置的功率调节精度,控制不同协议标签的发射功率,进而控制不同协议标签的识别距离,从而使不同协议的标签在同一应用场景中,能够具有相同的覆盖范围。这样保证了同一场景所需的不同协议标签都被限制在同一识别区域内,保证了只有进入到该固定区域的标签才能被识别。
以目前比较常用的两种不同协议EPC和ISO6B的标签举例,参照图2,图2是两种不同协议标签的覆盖范围示意图;图2a是未经过调整的两种标签的覆盖范围,图2b是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调整后的两种标签的覆盖范围;由此可见,调整后,两种标签的覆盖范围是一致;那么调整后,由于二者的覆盖范围一致,因此不会出现由于二者识别距离有较大差异而造成的标签被误识别或漏读的现象,所以调整后,EPC和ISO6B的标签可以在同一环境中使用。
本实施例通过配置不同协议标签的功率调节精度、根据目标距离和功率调节精度,控制标签的发射功率使标签的覆盖范围一致的方法,具有不同协议的射频标签能够在同一覆盖范围内进行准确识别的有益效果,且调节速度快。
参照图3,图3是本发明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中控制不同协议标签具有相同识别距离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仅对步骤S02作具体描述,本发明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所涉及的其他步骤请参照相关实施例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本发明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中,步骤S02、根据目标距离和所述功率调节精度,控制所述标签的发射功率,使所述标签的覆盖范围一致的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S11、测试所述标签的识别距离;
在进行不同协议标签覆盖范围一致性的调整之前,首先要先测试每个协议标签所能够识别的最大距离,为后续对各标签的覆盖范围做准备,避免制定的目标距离超出某个或某些协议标签的最大识别距离。
步骤S12、将所述标签分别放置在所述目标距离处,根据所述识别距离,以所述功率调节精度为调节步长,分别调节所述标签的发射功率;
测试获得各协议标签的识别距离后,分别将不同协议的标签放置在目标距离的位置,根据各协议标签的最大识别距离,以配置的功率调节精度为调整步长,调整各协议标签的发射功率,进而控制各协议标签的识别距离。
步骤S13、查看所述标签能够被识别的临界距离,并记录所述标签在所述临界距离的发射功率值。
在对各协议标签的发射功率进行调整的同时,需要查看各协议标签能够被识别的临界距离;具体地,以其中一个协议标签为基准,根据目标距离调节该第一协议标签对应的寄存器值从而控制该标签的发射功率,待该第一标签的最大识别距离即覆盖范围达到要求后,记录该第一标签此时的发射功率值;然后,将另一个协议标签也放置在目标距离处,通过调节功率值,使该第二协议标签识别的距离达到和第一标签相同的识别距离,记录该第二标签此时的发射功率值;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后续其他协议标签的发射功率值的获取。这样保证了同一场景所需的不同协议标签都被限制在同一识别区域内,保证了只有进入到该固定区域的标签才能被识别。
以EPC协议和ISO6B协议标签为例,对步骤S11至步骤S13进行具体描述。
将EPC协议标签放置到目标距离处,调节发射功率值使EPC协议标签能够被识别。将发射功率减小1DB,查看EPC协议标签是否还能够被识别到,如果可以则继续减小EPC协议标签的发射功率值,直到刚好清点不到为止。记录下此时后台界面配置的EPC协议的功率值。将ISO6B的标签放置到目标距离处,将ISO6B协议标签的发射功率设置为和EPC协议标签相同的功率,由于ISO6B标签的灵敏度比EPC协议标签的灵敏度低,所以此时清点不到ISO6B协议标签。将ISO6B协议标签的发射功率增加1DB,查看ISO6B协议标签是否能够被请点到,如果没有则继续增加功率,直到刚好清点到为止。记录下此时后台对应的配置的ISO6B协议标签的发射功率值。此时,ISO6B协议标签和EPC协议标签的距离就都被刚好限制在了目标区域,这对停车场、收费站等系统的部署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本实施例通过根据目标距离和功率调节精度,控制标签的发射功率使标签的覆盖范围一致的方法,具有不同协议的射频标签能够在同一覆盖范围内进行准确识别的有益效果。
参照图4,图4是本发明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与本发明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区别是,仅增加了步骤S03;本实施例仅对步骤S03作具体描述,本发明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所涉及的其他步骤,请参照相关实施例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本发明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在步骤S02、根据目标距离和所述功率调节精度,控制所述标签的发射功率,使所述标签的覆盖范围一致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
步骤S03、接收后台设备发送的所述标签的识别指令,识别所述标签并执行相关操作。
在确定好各协议标签的覆盖范围后,由于在同一应用场景中支持不同协议的标签读取,所以后台设备需要按照预置时间间隔发送不同协议的指令,阅读器获取到对应协议的标签后,对该标签执行信息的读写等操作。由于不同协议的标签都被限制在同一识别区域内,因此,只有进入该固定区域的标签才能够被识别到。
本实施例通过接收后台设备发送的所述标签的识别指令,识别所述标签并执行相关操作的方法,具有保证了标签识别效率的同时避免了标签的不必要误读的有益效果。
参照图5,图5是本发明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中对标签进行识别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仅对步骤S03作具体描述,本发明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所涉及的其他步骤,请参照相关实施例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本发明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中,步骤S03、接收后台设备发送的所述标签的识别指令,识别所述标签并执行相关操作的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S21、接收后台设备按照预置间隔时长发送的所述标签对应的识别指令;
由于在同一应用场景中支持不同协议的标签读取,所以后台设备需要按照预置时间间隔发送不同协议的识别指令,阅读器接收该识别指令,为后续执行对应标签的业务操作做准备。
步骤S22、根据所述识别指令,识别对应的所述标签并获取所述标签在所述临界距离的发射功率值,按照所述发射功率值发送功率;
阅读器根据接收的识别指令,将该识别指令对应的标签识别出来,同时,获取该标签在临界距离对应的发射功率值;获取到该发射功率值后,阅读器按照该发射功率值开始发送功率。
步骤S23、延时预置时间后,发送所述标签的空口信号给后台设备;并在后台设备完成所述标签的相关操作后,停止发送功率。
延时一定的时长,直到发送的射频功率稳定,此时,阅读器发送该识别指令对应的协议标签的空口信号给后台设备;后台设备根据该空口信号,发送操作指令给阅读器,阅读器根据后台设备发送的操作指令,对该协议标签进行业务要求的读写等操作。完成上述操作后,阅读器停止功率发送。当后台设备接收不到阅读器发送的功率后,便得知阅读器完成了对该协议标签的业务操作,此时,后台设备发送下一条协议标签的识别指令。如此循环执行步骤S21至步骤S23,直至后台下发停止命令为止。
本实施例通过接收后台设备发送的所述标签的识别指令,识别所述标签并执行相关操作的方法,具有保证了标签识别效率的同时避免了标签的不必要误读的有益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标签的识别效率。
参照图6,图6是本发明阅读器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阅读器包括:
配置模块01,用于配置不同协议标签的功率调节精度;
控制标签的识别距离通常是调节该标签的发射功率值,调节标签的发射功率值时,配置模块01需要配置一定的功率调节精度;如果功率调节精度过大,则会影响标签识别距离的精确度;如果功率调节精度过小,则调节速度慢;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配置模块01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配置一定的功率调节精度。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配置模块01配置的功率调节的精度至少为1DB,这方便对标签发射功率的调节且控制流程简单,速度快,可以在ms级之内完成功率的配置并发送,不会影响正常的清点、读写等业务操作。
控制模块02,用于根据目标距离和所述功率调节精度,控制所述标签的发射功率,使所述标签的覆盖范围一致。
当前的阅读器系统在工作时只能发送一种功率,如果一个环境当中有两种协议标签,但却只采用同样的一种功率,则很难实现对多种标签识别距离进行统一控制的目的。控制标签的识别距离一般是调节标签的发射功率,标签的发射功率值越大,标签的识别距离越远,但会造成未真正需要识别的标签的误读;若标签的发射功率值太小,由于外界识别环境的差异则可能会带来标签的漏读,因此在对标签的部署过程中必须选择出合适的发射功率值。
这就需要控制模块02根据实际的要求进行标签的发射功率的调节;实际操作时,控制模块02可以根据具体场景实际所需要的目标距离和设置的功率调节精度,控制不同协议标签的发射功率,进而控制不同协议标签的识别距离,从而使不同协议的标签在同一应用场景中,能够具有相同的覆盖范围。这样保证了同一场景所需的不同协议标签都被限制在同一识别区域内,保证了只有进入到该固定区域的标签才能被识别。具体调整过程请参照图2所述实施例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配置不同协议标签的功率调节精度、根据目标距离和功率调节精度,控制标签的发射功率使标签的覆盖范围一致,具有不同协议的射频标签能够在同一覆盖范围内进行准确识别的有益效果,且调节速度快。
参照图7,图7是本发明阅读器中控制模块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仅对控制模块02作进一步描述,本发明阅读器所涉及的其他模块请参照相关实施例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本发明阅读器中,控制模块02具体包括:
距离测试单元021,用于测试所述标签的识别距离;
在进行不同协议标签覆盖范围一致性的调整之前,距离测试单元021首先要先测试每个协议标签所能够识别的最大距离,为后续对各标签的覆盖范围做准备,避免制定的目标距离超出某个或某些协议标签的最大识别距离。
功率调节单元022,用于将所述标签分别放置在所述目标距离处,根据所述识别距离,以所述功率调节精度为调节步长,分别调节所述标签的发射功率;
距离测试单元021测试获得各协议标签的识别距离后,功率调节单元022分别将不同协议的标签放置在目标距离的位置,根据各协议标签的最大识别距离,以配置的功率调节精度为调整步长,调整各协议标签的发射功率,进而控制各协议标签的识别距离。
功率值获取单元023,用于查看所述标签能够被识别的临界距离,并记录所述标签在所述临界距离的发射功率值。
功率调节单元022在对各协议标签的发射功率进行调整的同时,功率值获取单元023需要查看各协议标签能够被识别的临界距离;具体地,功率值获取单元023以其中一个协议标签为基准,根据目标距离调节该第一协议标签对应的寄存器值从而控制该标签的发射功率,待该第一标签的最大识别距离即覆盖范围达到要求后,记录该第一标签此时的发射功率值;然后,功率值获取单元023将另一个协议标签也放置在目标距离处,通过调节功率值,使该第二协议标签识别的距离达到和第一标签相同的识别距离,记录该第二标签此时的发射功率值;采用同样的方法,功率值获取单元023进行后续其他协议标签的发射功率值的获取。这样保证了同一场景所需的不同协议标签都被限制在同一识别区域内,保证了只有进入到该固定区域的标签才能被识别。
以EPC协议和ISO6B协议标签为例,对控制模块02的控制过程进行具体描述。
在距离测试单元021测试获得EPC协议和ISO6B协议标签的识别距离后,功率调节单元022将EPC协议标签放置到目标距离处,调节发射功率值使EPC协议标签能够被识别。功率调节单元022将发射功率减小1DB,功率值获取单元023查看EPC协议标签是否还能够被识别到,如果可以则功率调节单元022继续减小EPC协议标签的发射功率值,直到刚好清点不到为止。功率值获取单元023记录下此时后台界面配置的EPC协议的功率值。功率调节单元022将ISO6B的标签放置到目标距离处,将ISO6B协议标签的发射功率设置为和EPC协议标签相同的功率,由于ISO6B标签的灵敏度比EPC协议标签的灵敏度低,所以此时功率值获取单元023清点不到ISO6B协议标签。功率调节单元022将ISO6B协议标签的发射功率增加1DB,功率值获取单元023查看ISO6B协议标签是否能够被请点到,如果没有则功率调节单元022继续增加功率,直到功率值获取单元023刚好清点到为止。功率值获取单元023记录下此时后台对应的配置的ISO6B协议标签的发射功率值。此时,ISO6B协议标签和EPC协议标签的距离就都被刚好限制在了目标区域,这对停车场、收费站等系统的部署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本实施例通过根据目标距离和功率调节精度,控制标签的发射功率使标签的覆盖范围一致,具有不同协议的射频标签能够在同一覆盖范围内进行准确识别的有益效果。
参照图8,图8是本发明阅读器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本发明阅读器第一实施例的区别是,仅增加了标签识别模块03;本实施例仅对标签识别模块03作具体描述,本发明阅读器所涉及的其他模块请参照相关实施例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8所示,本发明阅读器还包括:
标签识别模块03,用于接收后台设备发送的所述标签的识别指令,识别所述标签并执行相关操作。
在控制模块02确定好各协议标签的覆盖范围后,由于在同一应用场景中支持不同协议的标签读取,所以后台设备需要按照预置时间间隔发送不同协议的指令,阅读器的标签识别模块03获取到对应协议的标签后,对该标签执行信息的读写等操作。由于不同协议的标签都被限制在同一识别区域内,因此,只有进入该固定区域的标签才能够被识别到。
本实施例通过接收后台设备发送的所述标签的识别指令,识别所述标签并执行相关操作,具有保证了标签识别效率的同时避免了标签的不必要误读的有益效果。
参照图9,图9是本发明阅读器中标签识别模块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仅对标签识别模块03作进一步描述,本发明阅读器所涉及的其他模块请参照相关实施例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9所示,本发明阅读器中,标签识别模块03具体包括:
指令接收单元031,用于接收后台设备按照预置间隔时长发送的所述标签对应的识别指令;
由于在同一应用场景中支持不同协议的标签读取,所以后台设备需要按照预置时间间隔发送不同协议的识别指令,阅读器的指令接收单元031接收该识别指令,为后续执行对应标签的业务操作做准备。
标签处理单元032,用于根据所述识别指令,识别对应的所述标签并获取所述标签在所述临界距离的发射功率值,按照所述发射功率值发送功率;延时预置时间后,发送所述标签的空口信号给后台设备;并在后台设备完成所述标签的相关操作后,停止发送功率。
标签处理单元032根据指令接收单元031接收的识别指令,将该识别指令对应的标签识别出来,同时,获取该标签在临界距离对应的发射功率值;获取到该发射功率值后,标签处理单元032按照该发射功率值开始发送功率。延时一定的时长,直到发送的射频功率稳定,此时,标签处理单元032发送该识别指令对应的协议标签的空口信号给后台设备;后台设备根据该空口信号,发送操作指令给阅读器,标签处理单元032根据后台设备发送的操作指令,对该协议标签进行业务要求的读写等操作。完成上述操作后,标签处理单元032停止功率发送。当后台设备接收不到阅读器发送的功率后,便得知阅读器完成了对该协议标签的业务操作,此时,后台设备发送下一条协议标签的识别指令。如此循环,直至后台下发停止命令为止。
本实施例通过接收后台设备发送的所述标签的识别指令,识别所述标签并执行相关操作,具有保证了标签识别效率的同时避免了标签的不必要误读的有益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标签的识别效率。
参照图10,图10是本发明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系统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发明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系统包括后台设备100;还包括上述的阅读器200。后台设备100与阅读器200进行交互,完成对标签的识别。对所述后台设备100和阅读器200的具体描述请参照上述相关实施例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后台设备100包括后台电脑、后台控制器等能够执行上述后台设备功能的一切后台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后台设备100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通过阅读器配置不同协议标签的功率调节精度、根据目标距离和功率调节精度,控制标签的发射功率使标签的覆盖范围一致;并与后台交互进行不同协议标签的识别,具有不同协议的射频标签能够在同一覆盖范围内进行准确识别的有益效果,保证了标签识别效率的同时,避免了对标签的不必要误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其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配置不同协议标签的功率调节精度;
根据目标距离和所述功率调节精度,控制所述标签的发射功率,根据所述发射功率控制所述标签的识别距离,使所述标签在同一应用场景中的覆盖范围一致;
所述根据目标距离和所述功率调节精度,控制所述标签的发射功率,根据所述发射功率控制所述标签的识别距离,使所述标签在同一应用场景中的覆盖范围一致的步骤具体包括:
测试所述标签的识别距离;
将所述标签分别放置在所述目标距离处,根据所述识别距离,以所述功率调节精度为调节步长,分别调节所述标签的发射功率,根据所述发射功率控制所述标签的识别距离;
查看所述标签能够被识别的临界距离,并记录所述标签在所述临界距离的发射功率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距离和所述功率调节精度,根据所述发射功率控制所述标签的识别距离;控制所述标签的发射功率,使所述标签在同一应用场景中的覆盖范围一致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
接收后台设备发送的所述标签的识别指令,识别所述标签并执行相关操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后台设备发送的所述标签的识别指令,识别所述标签并执行业务要求的相关操作的步骤具体包括:
接收后台设备按照预置间隔时长发送的所述标签对应的识别指令;
根据所述识别指令,识别对应的所述标签并获取所述标签在所述临界距离的发射功率值,按照所述发射功率值发送功率;
延时预置时间后,发送所述标签的空口信号给后台设备;并在后台设备完成所述标签的相关操作后,停止发送功率。
4.一种阅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不同协议标签的功率调节精度;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目标距离和所述功率调节精度,控制所述标签的发射功率,根据所述发射功率控制所述标签的识别距离,使所述标签在同一应用场景中的覆盖范围一致;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包括:
距离测试单元,用于测试所述标签的识别距离;
功率调节单元,用于将所述标签分别放置在所述目标距离处,根据所述识别距离,以所述功率调节精度为调节步长,分别调节所述标签的发射功率,根据所述发射功率控制所述标签的识别距离;
功率值获取单元,用于查看所述标签能够被识别的临界距离,并记录所述标签在所述临界距离的发射功率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阅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标签识别模块,用于接收后台设备发送的所述标签的识别指令,识别所述标签并执行相关操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阅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识别模块具体包括:
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后台设备按照预置间隔时长发送的所述标签对应的识别指令;
标签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识别指令,识别对应的所述标签并获取所述标签在所述临界距离的发射功率值,按照所述发射功率值发送功率;延时预置时间后,发送所述标签的空口信号给后台设备;并在后台设备完成所述标签的相关操作后,停止发送功率。
7.一种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系统,包括后台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阅读器。
CN201210351921.3A 2012-09-20 2012-09-20 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阅读器及系统 Active CN1036790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51921.3A CN103679080B (zh) 2012-09-20 2012-09-20 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阅读器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51921.3A CN103679080B (zh) 2012-09-20 2012-09-20 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阅读器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9080A CN103679080A (zh) 2014-03-26
CN103679080B true CN103679080B (zh) 2017-02-15

Family

ID=50316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51921.3A Active CN103679080B (zh) 2012-09-20 2012-09-20 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阅读器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790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2854B (zh) * 2017-12-29 2021-06-01 深圳正品创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rfid读头功率的方法、装置及其电子设备
CN112580377B (zh) * 2020-12-21 2024-01-19 江门市得实计算机外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功率校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3558A (zh) * 2000-02-04 2003-07-30 3M创新有限公司 认证标签的方法
US20040196143A1 (en) * 2003-04-01 2004-10-07 Bernie Crump Leveraging standard terminal emulation protocol as a connection mechanism for interfacing with RFID base stations
CN101142825A (zh) * 2005-02-10 2008-03-12 数据逻辑移动公司 Rfid标签筛选
CN101261687A (zh) * 2008-03-20 2008-09-10 重庆微标科技有限公司 超高频小型化rfid读写器模块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3558A (zh) * 2000-02-04 2003-07-30 3M创新有限公司 认证标签的方法
US20040196143A1 (en) * 2003-04-01 2004-10-07 Bernie Crump Leveraging standard terminal emulation protocol as a connection mechanism for interfacing with RFID base stations
CN101142825A (zh) * 2005-02-10 2008-03-12 数据逻辑移动公司 Rfid标签筛选
CN101261687A (zh) * 2008-03-20 2008-09-10 重庆微标科技有限公司 超高频小型化rfid读写器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9080A (zh)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88724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ntrol method, program and front end
CN107077581B (zh) 用于在近场通信nfc标签设备的前端电路中进行相位校准的方法、前端电路以及nfc标签设备
EP2577554B1 (en) Method of managing communications with a nfc controller
US8531274B2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between an automation component and a mobile operating terminal
US20070069863A1 (en) IC tag,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IC tag, and IC tag system
CN104091184B (zh) 电子标签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4680101A (zh) 控制标签识别距离的方法
EP2183699B1 (en) A method and reader to conduct a label query in a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CN103679080B (zh) 标签识别距离的控制方法、阅读器及系统
JP2008125076A (ja) 無線周波数識別システム
EP3841677A1 (en) Passive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EP2583215B1 (en) Selectively addressing transponders
JP2008197781A (ja) リーダライタの出力値自動調整方法
CN107944317B (zh) 一种超高频rfid识读系统及其误读去除方法
CN209767550U (zh) 一种rfid模块射频功率自动校准及自动测试装置
CN112528688A (zh) 射频标签控制方法、响应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阅读器、射频标签
US964618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RFID tags
EP3428833A1 (en) Radio tag reading device and radio tag reading method
CN103927564A (zh) 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通信方法、读写器和电子标签
CN108712290A (zh) 网卡驱动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1833633B (zh) 无线射频识别装置、无线网络平台及其运作方法
CN104619012A (zh) 一种移动终端位置获取的方法及系统
US20230020685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of estimating location of an asset within material handling environment
CN110443090A (zh) 兼容协议射频识别方法及装置
US20150102910A1 (en) Rfid tag system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909

Address after: 300308 Tianjin Airport Economic Zone, Binhai New Area seven East Road No. 2 Zhongxing Industrial Base

Applicant after: ZTE INTELLIGENT IO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outh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TE building, Ministry of Justice

Applicant before: ZTE Corp.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401, Building 12, East District, 80 Airport Business Park, Huanbei Road, Tianjin Free Trade Test Area, 300308

Patentee after: Gaoxing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308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Airport Economic Zone Dongqidao No.2 ZTE Industrial Base

Patentee before: ZTE INTELLIGENT IO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Room 4-707, No. 2, East Seven Road, Tianjin Free Trade Test Area (Airport Economic Zone)

Patentee after: TIANJIN ZHONGXING SOFTWARE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01, Building 12, East District, 80 Airport Business Park, Huanbei Road, Tianjin Free Trade Test Area, 300308

Patentee before: Gaoxing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28

Address after: Room 401, building 12, East Airport Business Park, 80 Huanhe North Road,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pilot free trade zone (Airport Economic Zone)

Patentee after: Gaoxing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707, No. 2, East Seven Road, Tianjin Free Trade Test Area (Airport Economic Zone)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ZHONGXING SOFTWARE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401, building 12, East Airport Business Park, 80 Huanhe North Road,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pilot free trade zone (Airport Economic Zone)

Patentee after: Zte Intelligent Io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01, building 12, East Airport Business Park, 80 Huanhe North Road,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pilot free trade zone (Airport Economic Zone)

Patentee before: Gaoxing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