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78005B - 一种负载均衡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载均衡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78005B
CN103678005B CN201310755485.0A CN201310755485A CN103678005B CN 103678005 B CN103678005 B CN 103678005B CN 201310755485 A CN201310755485 A CN 201310755485A CN 103678005 B CN103678005 B CN 1036780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ken
target machine
request bag
load balancing
machi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554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78005A (zh
Inventor
刘红玉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RVYOU SOFTWAR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RVYOU SOFTWAR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RVYOU SOFTWAR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RVYOU SOFTWAR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75548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780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780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80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780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80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载均衡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响应接收到的应用系统发送的请求包,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确定与该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然后获取一个令牌,并在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标记该令牌的状态,最后发送该令牌以及与请求包对应的数据包至目标机器,以使得通过软件的形式实现对负载均衡的控制,解决现有技术实现成本高、单点故障严重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负载均衡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负载均衡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负载均衡控制在数据的有效传输与处理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设备制造商为了实现负载均衡控制的过程,推出了基于硬件的负载均衡交换机,也可称为多层交换设备,其中,比较出名的有F5公司的BIG-IP系列,Foundry公司的ServerIron系列,Radware公司的AppDirector系列,这些产品的共同特点均是基于ASIC芯片进行的设计。
负载均衡交换机主要是通过对各个目标机器和端口的监测,以及信息包流量的统计,确定目标机器和端口的健康状态和负载状况,进而根据负载均衡交换机中预定的策略,确定某个目标机器和端口,最终将信息包通过该端口发送到该目标机器,实现对信息包的路由选择和转发处理。
现有技术虽然可以实现对负载均衡的控制,但是,均是通过硬件(如:负载均衡交换机)作为中间节点,来实现负载均衡控制的,导致实现成本高、且当负载均衡交换机发生故障时,整个系统均不能工作,单点故障问题严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载均衡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软件的形式实现对负载均衡的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实现成本高、单点故障严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负载均衡控制方法,预先设置有至少一个令牌,包括:
响应接收到的应用系统发送的请求包,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确定与所述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
获取一个令牌,并在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标记该令牌的状态;
发送所述令牌以及与所述请求包对应的数据包至所述目标机器。
优选的,所述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确定与所述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包括:
获取与所述请求包对应的数据包的数据量;
判断所述数据量是否满足预设值;
当是时,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中的第一规则,确定与所述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
当否时,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中的第二规则,确定与所述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
优选的,在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标记的令牌的状态包括:与该令牌对应的目标机器,
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中的第一规则,确定与所述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包括:
根据预先设置的数据量与目标机器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数据量对应的各个目标机器;
统计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与各个确定的目标机器对应的第一令牌数;
根据所述第一令牌数以及当前有效令牌数,计算第一令牌比例;
判断所述第一令牌比例是否满足预设值;
当是时,在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统计分别与各个确定的目标机器对应的第二令牌数,且将与最小的第二令牌数对应的目标机器,确定为与所述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
优选的,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中的第二规则,确定与所述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包括:
确定与所述请求包中携带的渠道范围对应的各个目标机器;
在确定的各个目标机器中,获取与请求包中携带的业务特征对应的各个目标机器;
利用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统计分别与各个获取的目标机器对应的第三令牌数,且将与最小的第三令牌数对应的目标机器,确定为与所述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
优选的,在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标记的令牌的状态还包括:与该令牌对应的渠道以及业务特征,且将上述获取的各个目标机器的集合看作第一目标机器集合,
该方法在统计分别与各个获取的目标机器对应的第三令牌数,且将与最小的第三令牌数对应的目标机器,确定为与所述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之前,还包括:
根据发出所述请求包的业务系统,获取分别与所述第一目标机器集合中的每个目标机器对应的渠道;
统计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分别与获取的各个渠道对应的第四令牌数;
根据各个所述第四令牌数,更新所述第一目标机器集合,且将更新后的所述第一目标机器集合看作第二目标机器集合;
利用所述请求包中携带的业务特征,统计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分别与第二目标机器集合中的各个目标机器对应的第五令牌数;
根据各个所述第五令牌数,对所述第二目标机器集合进行更新,且将更新后的第二目标机器集合看作第三目标机器集合。
优选的,根据各个所述第四令牌数,更新所述第一目标机器集合,包括:
分别根据各个所述第四令牌数以及当前有效令牌数,计算第二令牌比例;
分别判断各个所述第二令牌比例是否满足预设值;
当第二令牌比例不满足预设值时,删除第一目标机器集合中与该第二令牌比例对应的目标机器。
优选的,预先设置各个目标机器的优先级,
当第二令牌比例不满足预设值时,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优先级低的目标机器中的令牌。
优选的,根据各个所述第五令牌数,对所述第二目标机器集合进行更新,包括:
分别根据各个所述第五令牌数以及当前有效令牌数,计算第三令牌比例;
分别判断各个所述第三令牌比例是否满足预设值;
当第三令牌比例不满足预设值时,删除第二目标机器集合中与该第三令牌比例对应的目标机器。
优选的,当第三令牌比例不满足预设值时,
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优先级低的目标机器中的令牌。
一种负载均衡控制装置,预先设置有至少一个令牌,包括:响应单元、获取单元以及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响应单元用于响应接收到的应用系统发送的请求包,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确定与所述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
所述获取单元与所述响应单元相连接,用于获取一个令牌,并在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标记该令牌的状态;
所述发送单元与所述获取单元相连接,用于发送所述令牌以及与所述请求包对应的数据包至所述目标机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载均衡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响应接收到的应用系统发送的请求包,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确定与该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然后获取一个令牌,并在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标记该令牌的状态,最后发送该令牌以及与请求包对应的数据包至目标机器,以使得通过软件的形式实现对负载均衡的控制,解决现有技术实现成本高、单点故障严重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确定与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中的第一规则,确定与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中的第二规则,确定与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控制方法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响应接收到的应用系统发送的请求包,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确定与该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先设置有至少一个令牌,优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预先设置的令牌数小于等于当前各个启用的目标机器所能处理的最大数据包的数量,且该预先设置各个令牌被统一管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接收各个应用系统发送的请求包,且优选的,在接收到应用系统发送的请求包后,会响应该接收到的请求包,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确定与该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
S102、获取一个令牌,并在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标记该令牌的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先设置有令牌状态表,该令牌状态表中记载有预先设置的各个令牌,当确定与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后,需要获取一个令牌,并且在该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标记该令牌的状态,如在令牌状态表中标记与该令牌对应的请求包携带的业务特征,确定的与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以及通过业务系统以及目标机器确定的渠道。
S103、发送令牌以及与请求包对应的数据包至目标机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获取令牌,且在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标记该令牌的状态后,将该令牌以及与该请求包对应的数据包发送至相应的目标机器。
进一步的,该方法还包括:当目标机器对接收到的数据包处理完成后,返回令牌。
进一步的,该方法还包括:当目标机器对接收到的数据包处理完成后,返回确认信息至应用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载均衡控制方法,通过响应接收到的应用系统发送的请求包,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确定与该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然后获取一个令牌,并在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标记该令牌的状态,最后发送该令牌以及与请求包对应的数据包至目标机器,以使得通过软件的形式实现对负载均衡的控制,解决现有技术实现成本高、单点故障严重的问题。
实施例二: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确定与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的方法流程图。
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获取与请求包对应的数据包的数据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确定与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时,首先获取与该请求包对应的数据包的数据量,优选的,当应用系统在发送请求包时,可以将与该请求包对应的数据包的数据量携带在该请求包中,也可以是,当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确定与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时,直接获取与该请求包对应的数据包的数据量。
S202、判断数据量是否满足预设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先设置有预设值,当获取与请求包对应的数据包的数据量后,需要判断该数据量是否满足预设值。
S203、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中的第一规则,确定与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当数据量满足预设值时,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中的第一规则,确定与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
其中,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中的第一规则,确定与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的方法如图3所示。
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1、根据预先设置的数据量与目标机器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数据量对应的各个目标机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先设置有数据量与目标机器的对应关系,在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中的第一规则,确定与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的过程中,首先确定与数据量对应的各个目标机器。
S302、统计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与各个确定的目标机器对应的第一令牌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标记的令牌的状态包括:与该令牌对应的目标机器,当确定与数据量对应的各个目标机器后,会在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统计与各个确定的目标机器对应的第一令牌数。
S303、根据第一令牌数以及当前有效令牌数,计算第一令牌比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当前有效令牌数为各个启用的目标机器所能处理的最大数据包的数量。当统计完成第一令牌数后,需要将该第一令牌数除以当前有效令牌数,进而得到第一令牌比例。
S304、判断第一令牌比例是否满足预设值。
S305、在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统计分别与各个确定的目标机器对应的第二令牌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令牌比例满足预设值时,在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统计分别与每个确定的目标机器对应的第二令牌数。
S306、将与最小的第二令牌数对应的目标机器,确定为与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
当统计得到分别与每个确定的目标机器对应的第二令牌数后,将与最小的第二令牌数对应的目标机器,确定为与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
S307、发送反馈信息至应用系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令牌比例不满足预设值时,发送反馈信息至应用系统,该反馈信息优选的为“当前令牌数超值,不能进行传输”。
S204、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中的第二规则,确定与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当数据量不满足预设值时,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中的第二规则,确定与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
其中,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中的第二规则,确定与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的方法如图4所示。
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S401、确定与请求包中携带的渠道范围对应的各个目标机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中的第二规则,确定与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的过程中,首先确定与请求包中携带的渠道范围对应的各个目标机器。
S402、在确定的各个目标机器中,获取与请求包中携带的业务特征对应的各个目标机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确定与请求包中携带的渠道范围对应的各个目标机器后,在在该确定的各个目标机器中,获取与请求包中携带的业务特征对应的各个目标机器。
S403、统计分别与各个获取的目标机器对应的第三令牌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在确定的各个目标机器中,获取与请求包中携带的业务特征对应的各个目标机器后,还需要利用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统计分别与每个获取的目标机器对应的第三令牌数。
S404、将与最小的第三令牌数对应的目标机器,确定为与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中的第二规则,确定与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的方法中,
在利用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统计分别与各个获取的目标机器对应的第三令牌数,且将与最小的第三令牌数对应的目标机器,确定为与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之前,还包括:
1、根据发出请求包的业务系统,获取分别与第一目标机器集合中的每个目标机器对应的渠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标记的令牌的状态还包括:与该令牌对应的渠道以及业务特征,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将上述获取的各个目标机器的集合看作第一目标机器集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的各个目标机器中,获取与请求包中携带的业务特征对应的各个目标机器之后,以及利用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统计分别与各个获取的目标机器对应的第三令牌数,且将与最小的第三令牌数对应的目标机器,确定为与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之前,还包括:
根据发出请求包的业务系统,获取分别与第一目标机器集合中的每个目标机器对应的渠道。
2、统计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分别与获取的各个渠道对应的第四令牌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获取分别与第一目标机器集合中的每个目标机器对应的渠道后,会利用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统计分别与每条渠道对应的第四令牌数。
3、根据各个第四令牌数,更新第一目标机器集合,且将更新后的第一目标机器集合看作第二目标机器集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统计分别与每条渠道对应的第四令牌数后,会根据分别与每条渠道对应的第四令牌数更新第一目标机器集合,并且将更新后的第一目标机器集合看作第二目标机器集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根据各个第四令牌数,更新第一目标机器集合的过程为:分别根据各个第四令牌数以及当前有效令牌数,计算第二令牌比例,判断计算得到的各个第二令牌比例是否满足预设值,当不满足时,删除第一目标机器集合中与该第二令牌比例对应的目标机器,将删除相应目标机器后的第一目标机器集合看作第二目标机器集合。
且进一步的,该方法还包括:当第二令牌比例不满足预设值时,获取优先级低的目标机器中的令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预先为各个目标机器设置有优先级,且每个目标机器均设置有最大令牌比例以及最小令牌比例,当第一目标机器集合中的某个目标机器对应的第二令牌比例大于最大令牌比例时,从优先级最低的目标机器开始,逐一判断系统中优先级低于该目标机器优先级的目标机器的令牌比例(该令牌比例为:统计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与该优先级低的目标机器对应的令牌数,并将该令牌数与当前有效令牌数据相除,进而得到令牌比例),并当每次计算得到一个令牌比例后,判断该令牌比例是否小于与该优先级低的目标机器对应的最大令牌比例,当是时,较低该优先级低的目标机器的最小令牌比例,并提高与第二令牌比例对应的目标机器的最小令牌比例,且在该过程中,该优先级低的目标机器在降低最小令牌比例后,该降低后的最小令牌比例需要小于其自身预先设置的最大令牌比例。通过上述方法,即完成了目标机器获取优先级低的目标机器中的令牌的过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目标机器获取了优先级低的目标机器中的令牌后,不需要执行当计算得到的各个第二令牌比例不满足预设值,删除第一目标机器集合中与该第二令牌比例对应的目标机器的过程。
4、利用请求包中携带的业务特征,统计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分别与第二目标机器集合中的各个目标机器对应的第五令牌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根据各个第四令牌数更新第一目标机器集合后,且将更新的第一目标机器看作第二目标集合后,还需要利用请求包中的业务特征,统计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分别与第二目标机器集合中的各个目标机器对应的第五令牌数。
5、根据各个第五令牌数,对第二目标机器集合进行更新,且将更新后的第二目标机器集合看作第三目标机器集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利用请求包中携带的业务特征,统计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分别与第二目标机器集合中的各个目标机器对应的第五令牌数后,会根据分别与第二目标机器集合中的各个目标机器对应的第五令牌数更新第二目标机器集合,并且将更新后的第二目标机器集合看作第三目标机器集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根据各个第五令牌数,对第二目标机器集合进行更新的过程为:分别根据各个第五令牌数以及当前有效令牌数,计算第三令牌比例,然后分别判断各个第三令牌比例是否满足预设值,最后当第三令牌比例不满足预设值时,删除第二目标机器集合中与该第三令牌比例对应的目标机器,且将删除相应目标机器后的第二目标机器集合看作第三目标机器集合。
且进一步的,该方法还包括:当第三令牌比例不满足预设值时,获取优先级低的目标机器中的令牌。且该过程与上述所提供的“当第二令牌比例不满足预设值时,获取优先级低的目标机器中的令牌”的执行过程相同,详细请参见本申请所提供的“当第二令牌比例不满足预设值时,获取优先级低的目标机器中的令牌”过程,自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确定与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的方法,通过对该方法的详细介绍,使得本发明提供的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确定与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的方法更加详细、容易理解。
实施例三: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响应单元1、获取单元2以及发送单元3。
其中,响应单元1用于响应接收到的应用系统发送的请求包,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确定与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
获取单元2与响应单元1相连接,用于获取一个令牌,并在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标记该令牌的状态。
发送单元3与获取单元2相连接,用于发送令牌以及与请求包对应的数据包至目标机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载均衡控制装置,该装置通过响应接收到的应用系统发送的请求包,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确定与该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然后获取一个令牌,并在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标记该令牌的状态,最后发送该令牌以及与请求包对应的数据包至目标机器,以使得通过软件的形式实现对负载均衡的控制,解决现有技术实现成本高、单点故障严重的问题。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负载均衡控制方法,预先设置有至少一个令牌,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接收到的应用系统发送的请求包,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确定与所述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
获取一个令牌,并在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标记该令牌的状态;
发送所述令牌以及与所述请求包对应的数据包至所述目标机器;
所述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确定与所述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包括:
获取与所述请求包对应的数据包的数据量;
判断所述数据量是否满足预设值;
当是时,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中的第一规则,确定与所述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
当否时,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中的第二规则,确定与所述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
在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标记的令牌的状态包括:与该令牌对应的目标机器,
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中的第一规则,确定与所述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包括:
根据预先设置的数据量与目标机器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数据量对应的各个目标机器;
统计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与各个确定的目标机器对应的第一令牌数;
根据所述第一令牌数以及当前有效令牌数,计算第一令牌比例;
判断所述第一令牌比例是否满足预设值;
当是时,在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统计分别与各个确定的目标机器对应的第二令牌数,且将与最小的第二令牌数对应的目标机器,确定为与所述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中的第二规则,确定与所述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包括:
确定与所述请求包中携带的渠道范围对应的各个目标机器;
在确定的各个目标机器中,获取与请求包中携带的业务特征对应的各个目标机器;
利用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统计分别与各个获取的目标机器对应的第三令牌数,且将与最小的第三令牌数对应的目标机器,确定为与所述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标记的令牌的状态还包括:与该令牌对应的渠道以及业务特征,且将上述获取的各个目标机器的集合看作第一目标机器集合,
该方法在统计分别与各个获取的目标机器对应的第三令牌数,且将与最小的第三令牌数对应的目标机器,确定为与所述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之前,还包括:
根据发出所述请求包的业务系统,获取分别与所述第一目标机器集合中的每个目标机器对应的渠道;
统计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分别与获取的各个渠道对应的第四令牌数;
根据各个所述第四令牌数,更新所述第一目标机器集合,且将更新后的所述第一目标机器集合看作第二目标机器集合;
利用所述请求包中携带的业务特征,统计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分别与第二目标机器集合中的各个目标机器对应的第五令牌数;
根据各个所述第五令牌数,对所述第二目标机器集合进行更新,且将更新后的第二目标机器集合看作第三目标机器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个所述第四令牌数,更新所述第一目标机器集合,包括:
分别根据各个所述第四令牌数以及当前有效令牌数,计算第二令牌比例;
分别判断各个所述第二令牌比例是否满足预设值;
当第二令牌比例不满足预设值时,删除第一目标机器集合中与该第二令牌比例对应的目标机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设置各个目标机器的优先级,
当第二令牌比例不满足预设值时,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优先级低的目标机器中的令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个所述第五令牌数,对所述第二目标机器集合进行更新,包括:
分别根据各个所述第五令牌数以及当前有效令牌数,计算第三令牌比例;
分别判断各个所述第三令牌比例是否满足预设值;
当第三令牌比例不满足预设值时,删除第二目标机器集合中与该第三令牌比例对应的目标机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三令牌比例不满足预设值时,
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优先级低的目标机器中的令牌。
8.一种负载均衡控制装置,预先设置有至少一个令牌,其特征在于,包括:响应单元、获取单元以及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响应单元用于响应接收到的应用系统发送的请求包,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确定与所述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所述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确定与所述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包括:
获取与所述请求包对应的数据包的数据量;
判断所述数据量是否满足预设值;
当是时,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中的第一规则,确定与所述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
当否时,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中的第二规则,确定与所述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
所述获取单元与所述响应单元相连接,用于获取一个令牌,并在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标记该令牌的状态;在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标记的令牌的状态包括:与该令牌对应的目标机器,
根据预先设置的负载均衡策略中的第一规则,确定与所述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包括:
根据预先设置的数据量与目标机器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数据量对应的各个目标机器;
统计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与各个确定的目标机器对应的第一令牌数;
根据所述第一令牌数以及当前有效令牌数,计算第一令牌比例;
判断所述第一令牌比例是否满足预设值;
当是时,在预先设置的令牌状态表中,统计分别与各个确定的目标机器对应的第二令牌数,且将与最小的第二令牌数对应的目标机器,确定为与所述请求包对应的目标机器;所述发送单元与所述获取单元相连接,用于发送所述令牌以及与所述请求包对应的数据包至所述目标机器。
CN201310755485.0A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负载均衡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36780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55485.0A CN103678005B (zh)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负载均衡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55485.0A CN103678005B (zh)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负载均衡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8005A CN103678005A (zh) 2014-03-26
CN103678005B true CN103678005B (zh) 2015-04-22

Family

ID=50315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55485.0A Active CN103678005B (zh)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负载均衡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780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9352B (zh) * 2018-02-11 2021-07-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683608B (zh) * 2018-08-21 2022-06-07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分配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8305A (zh) * 2007-03-28 2008-01-02 秦勇 一种宽带网络接入及流量管理调度系统
EP2140352A2 (en) * 2007-04-11 2010-01-06 Apple, Inc. Parallel runtime execution on multiple processors
CN101789895A (zh) * 2009-01-24 2010-07-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接收数据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8305A (zh) * 2007-03-28 2008-01-02 秦勇 一种宽带网络接入及流量管理调度系统
EP2140352A2 (en) * 2007-04-11 2010-01-06 Apple, Inc. Parallel runtime execution on multiple processors
CN101789895A (zh) * 2009-01-24 2010-07-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接收数据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8005A (zh)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0606B (zh) 终端和数据业务处理方法
CN101217528B (zh) 一种链路聚合方法和装置
CN103051557A (zh) 数据流处理方法及系统、控制器、交换设备
JP2013520944A5 (zh)
CN104170353A (zh) Tcp链路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2594671B (zh) 一种对用户进行限速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31376B (zh) 堆叠设备上链路汇聚根端口选择的方法及系统
CN107786405A (zh) 基于can总线的多节点自动组网方法
CN103905332A (zh) 一种确定缓存策略的方法及设备
CN108683528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中心服务器、服务器及数据传输系统
CN106549865A (zh) 业务动态恢复的方法、装置及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
CN103678005B (zh) 一种负载均衡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581317B (zh) 一种网络资源共享的方法
CN105357664A (zh) 一种无线控制系统及其数据通信方法
CN104796336B (zh) 一种配置、下发流表项的方法及装置
CN104639646A (zh) 用于处理用户请求的方法和设备
CN105991315A (zh) 一种sdn中的链路保护方法、交换设备及网络控制器
CN104618157A (zh) 网络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253750A (zh) 路径获取方法、路径计算单元、路径计算客户端及系统
CN104104601A (zh)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7465628A (zh) 一种软件定义网络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2917370B (zh) 确定远端机对应的近端机的方法、装置、系统以及远端机
CN103780515B (zh) 一种通告集群系统带宽的方法及控制器
JP2009225336A5 (zh)
CN103595631A (zh) 一种路径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