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31376B - 堆叠设备上链路汇聚根端口选择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堆叠设备上链路汇聚根端口选择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31376B
CN103731376B CN201310667386.7A CN201310667386A CN103731376B CN 103731376 B CN103731376 B CN 103731376B CN 201310667386 A CN201310667386 A CN 201310667386A CN 103731376 B CN103731376 B CN 1037313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main control
control device
numbering
probe messag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673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31376A (zh
Inventor
谯良刚
罗向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6738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313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31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13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313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13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叠设备上链路汇聚根端口选择的方法及系统,属于交换机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A、堆叠系统的主控设备产生管理控制报文后,确定出接口为链路汇聚组;B、在链路汇聚组中选择一个离主控设备距离最小的成员端口作为所述管理控制报文的发送端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此技术方案,堆叠系统的链路汇聚在发送报文时,会优先选择主控设备上的端口直接进行发送,如果主控设备上没有成员端口,也会优先选择距离主控设备最近的成员端口进行发送,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堆叠系统设备间管理控制通道带宽以及相关设备的CPU资源耗费。

Description

堆叠设备上链路汇聚根端口选择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换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堆叠设备上链路汇聚根端口选择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交换机网络中,链路汇聚技术通过将多个物理端口汇聚成一个汇聚组,用来增加链路带宽、互为备份、负载均衡。
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交换机的堆叠技术,通过该技术,将多个物理设备聚合成一个逻辑设备,简化了设备的管理,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在堆叠系统中更加广泛地运用了链路汇聚技术,将不同物理设备上的多个端口聚合成一个汇聚组,这种组网方式还能够解决一些单机故障,通过此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可靠性。
然而在堆叠系统下,管理数据通常由堆叠系统的主控设备产生,在通过链路汇聚组进行数据发送时存在如下问题:
根据该方法选择的汇聚组发送端口很可能不在主控设备,那么在发送报文时,主控设备首先需要进行内部通信封装,然后通过堆叠系统设备间的管理控制通道将报文发送到发送端口所在的成员设备,该成员设备再进行解封装,最后通过驱动将报文发送出去。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占用堆叠系统设备间的管理控制通道的带宽,以及主控设备和出端口所在设备的CPU资源。通常情况下堆叠系统的主控设备会与其他设备进行大量的协议交互,这种管理数据会比较多,会占用大量的堆叠系统管理控制通道带宽,以及浪费大量CPU资源,当选择的发送端口所在的成员设备与主控设备的距离越远,浪费的管理控制通道带宽就越多,特别是链式堆叠情况下,主控设备在链首,而选择的发送端口在链尾,浪费最为严重。
随着堆叠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方法浪费的管理控制通道带宽以及CPU资源越来越多,会导致堆叠系统的不稳定以及管理控制通道占用过多从而引起更多的管理通道处理开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当前堆叠系统下,链路汇聚组报文发送所浪费的管理控制通道带宽以及CPU资源而提出的一种堆叠设备上链路汇聚根端口选择的方法及系统。
为了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堆叠设备上链路汇聚根端口选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堆叠系统的主控设备产生管理控制报文后,确定出接口为链路汇聚组;
B、在链路汇聚组中选择一个离主控设备距离最小的成员端口作为所述管理控制报文的发送端口;
C、判断所述发送端口所在的设备是否为主控设备,如是,则直接通过主控设备将所述管理控制报文发送出去;否则主控设备先进行内部通信封装,然后通过堆叠系统成员设备间的管理控制通道将所述管理控制报文发送到发送端口所在的成员设备,所述成员设备将所述管理控制报文进行解封装后,最后通过发送端口将所述管理控制报文发送出去。
作为优选:
所述步骤B中,在链路汇聚组中选择一个离主控设备距离最近的成员端口作为所述管理控制报文的发送端口,具体方法如下:
B1、根据堆叠系统的拓扑图,计算链路汇聚组中每个成员端口到主控设备的距离;
B2、在成员端口中比较到主控设备的距离,选择距离最小的第一端口集合,并判断所述第一端口集合中是否只有一个端口,如是,则执行B5,否则执行B3;
B3、比较所述第一端口集合中各个成员端口指定的优先级,选择优先级最高的端口作为第二端口集合,判断所述第二端口集合中是否只有一个端口,如是,则执行B5,否则执行B4;
B4、在所述第二端口集合中,比较各个成员端口的端口编号,按照预设规则选出唯一的端口;
B5、确定该端口为发送端口。
作为优选:
所述步骤B1中,计算链路汇聚组中每个成员端口到主控设备的距离,具体方法如下:
B11、计算链路汇聚组中各个成员端口所在设备的堆叠成员编号;
B12、依次将链路汇聚组中每个成员端口所在设备的堆叠成员设备编号与主控设备的堆叠成员编号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判断该成员端口位于主控设备上,设置该成员的到主控设备的距离为0;否则以该成员端口所在的堆叠成员设备为探测距离目标,进行探测距离计算,得到该成员端口到主控设备的距离;
B13、重复执行B12的步骤,直至计算出每个成员端口到主控设备的距离。
作为优选:
所述步骤B12中,所述以该成员端口所在的堆叠成员设备为探测距离目标,进行探测距离计算,得到该成员端口到主控设备的距离,具体方法如下:
B121、主控设备以该成员端口所在成员设备的堆叠成员设备编号向堆叠系统查询,获取到达该成员设备的下一跳堆叠成员设备;
B122、构造探测报文,将该探测报文从管理控制通道发送出去;所述探测报文包括目的地址,探测距离目标设备编号和路径信息记录字段;所述目的地址为获取到的下一跳堆叠成员设备,并设置探测距离目标设备编号为该成员端口所在成员设备的堆叠成员设备编号,路径信息记录字段初始为空;
B123、堆叠成员设备从管理控制通道接收到探测报文后,判断该探测报文的目的地是否是主控设备,并且本设备为主控设备,如是,则执行B124;否则,执行B125;
B124、主控设备从探测报文中,获取记录的路径信息以及探测距离目标设备编号:根据所述记录路径信息,计算路径信息中包含的设备编号数目,每个设备编号为1跳,依次累加,获得该成员端口到主控设备的距离并保存,结束本流程;
B125:将本设备的堆叠成员设备编号添加到该探测报文的路径信息记录字段的最后;从该探测报文中获取探测距离目标设备的编号,判断该探测距离目标设备是否就是本设备,如是,则执行B126;否则,执行B127;
B126、设置该探测报文的目的地址为主控设备,将该探测报文从管理控制通道发送出去,结束本流程;
B127、以从该探测报文中获取到的探测距离目标设备编号向堆叠系统查询获取到探测目标设备的下一跳堆叠成员设备;设置探测报文的目的地为查询获取到的下一跳堆叠成员设备,发送该探测报文,执行B123。
作为优选:
所述步骤B4中,按照预设规则选出唯一的端口是指选择编号最小的端口或者选择编号最大的端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堆叠系统,
包括主控设备和至少一个成员设备:
所述主控设备,用于产生管理控制报文后,确定出接口为链路汇聚组;并在链路汇聚组中选择一个距离最小的成员端口作为所述管理控制报文的发送端口;当发送端口为其自身的端口时,直接将所述管理控制报文发送出去,否则先将所述管理控制报文进行内部通信封装,然后通过堆叠系统成员设备间的管理控制通道将所述管理控制报文发送到发送端口所在的成员设备;
所述成员设备,用于接收主控设备发送的管理控制报文,并将所述管理控制报文进行解封装后,最后通过由主控设备确定的其发送端口将所述管理控制报文发送出去。
作为优选:
所述主控设备包括发送端口选择模块,
所述发送端口选择模块用于,根据堆叠系统的拓扑图,计算链路汇聚组中每个成员端口到主控设备的距离;在成员端口中比较到主控设备的距离,选择距离最小的第一端口集合,并判断所述第一端口集合中是否只有一个端口,如是,则确定该端口为发送端口,否则比较所述第一端口集合中各个成员端口指定的优先级,选择优先级最高的端口作为第二端口集合,判断所述第二端口集合中是否只有一个端口,如是,则确定该端口为发送端口,否则在所述第二端口集合中,比较各个成员端口的端口编号,按照预设规则选出唯一的端口,确定该端口为发送端口。
作为优选:所述发送端口选择模块还用于,计算链路汇聚组中各个成员端口所在设备的堆叠成员设备编号;依次将链路汇聚组中每个成员端口所在设备的堆叠成员设备编号与主控设备的堆叠成员设备编号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判断该成员端口位于主控设备上,设置该成员的到主控设备的距离为0;否则以该成员端口所在的堆叠成员设备为探测距离目标,进行探测距离计算,得到该成员端口到主控设备的距离,直至计算出每个成员端口到主控设备的距离。
作为优选:
所述主控设备还包括距离探测模块,所述距离探测模块用于,以成员端口所在成员设备的堆叠成员设备编号向堆叠系统查询,获取到达该成员设备的下一跳堆叠成员设备;构造探测报文,将该探测报文从管理控制通道发送出去;所述探测报文包括目的地址,探测距离目标设备编号和路径信息记录字段;所述目的地址为获取到的下一跳堆叠成员设备,并设置探测距离目标设备编号为该成员端口所在成员设备的堆叠成员设备编号,路径信息记录字段初始为空;当接收到目的地址为主控设备的探测报文后,从探测报文中,获取记录的路径信息以及探测距离目标设备编号:根据所述记录路径信息,计算路径信息中包含的设备编号数目,每个设备编号为1跳,依次累加,获得该成员端口到主控设备的距离并保存;
所述成员设备包括探测报文处理模块,用于在收到探测报文后,将本设备的堆叠成员设备编号添加到该探测报文的路径信息记录字段的最后;从该探测报文中获取探测距离目标设备的编号,判断该探测距离目标设备是否就是本设备,如是,设置该探测报文的目的地址为主控设备,将该探测报文从管理控制通道发送出去;否则,以从该探测报文中获取到的探测距离目标设备编号向堆叠系统查询获取到探测目标设备的下一跳堆叠成员设备;设置探测报文的目的地为查询获取到的下一跳堆叠成员设备,发送该探测报文。
作为优选:按照预设规则选出唯一的端口,确定该端口为发送端口,是指选择编号最小的端口或者选择编号最大的端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此技术方案,堆叠系统的链路汇聚在发送报文时,会优先选择主控设备上的端口直接进行发送,如果主控设备上没有成员端口,也会优先选择距离主控设备最近的成员端口进行发送,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堆叠系统设备间管理控制通道带宽以及相关设备的CPU资源耗费,在最佳情况下,可以不占用堆叠系统设备间的控制通道带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堆叠系统链路汇聚组报文发送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堆叠系统链路汇聚组发送端口选择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堆叠系统链路汇聚组计算成员端口距离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堆叠系统链路汇聚组探测报文发送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堆叠系统链路汇聚组探测报文接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堆叠设备上链路汇聚根端口选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堆叠系统的主控设备产生管理控制报文后,确定出接口为链路汇聚组;
B、在链路汇聚组中选择一个离主控设备距离最小的成员端口作为所述管理控制报文的发送端口;
C、判断所述发送端口所在的设备是否为主控设备,如是,则直接通过主控设备将所述管理控制报文发送出去;否则主控设备先进行内部通信封装,然后通过堆叠系统成员设备间的管理控制通道将所述管理控制报文发送到发送端口所在的成员设备,所述成员设备将所述管理控制报文进行解封装后,最后通过发送端口将所述管理控制报文发送出去。
所述步骤B中,在链路汇聚组中选择一个离主控设备距离最近的成员端口作为所述管理控制报文的发送端口,具体方法如下:
B1、根据堆叠系统的拓扑图,计算链路汇聚组中每个成员端口到主控设备的距离;
B2、在成员端口中比较到主控设备的距离,选择距离最小的第一端口集合,并判断所述第一端口集合中是否只有一个端口,如是,则执行B5,否则执行B3;
B3、比较所述第一端口集合中各个成员端口指定的优先级,选择优先级最高的端口作为第二端口集合,判断所述第二端口集合中是否只有一个端口,如是,则执行B5,否则执行B4;
B4、在所述第二端口集合中,比较各个成员端口的端口编号,按照预设规则选出唯一的端口;
B5、确定该端口为发送端口。
所述步骤B1中,计算链路汇聚组中每个成员端口到主控设备的距离,具体方法如下:
B11、计算链路汇聚组中各个成员端口所在设备的堆叠成员编号;
B12、依次将链路汇聚组中每个成员端口所在设备的堆叠成员设备编号与主控设备的堆叠成员编号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判断该成员端口位于主控设备上,设置该成员的到主控设备的距离为0;否则以该成员端口所在的堆叠成员设备为探测距离目标,进行探测距离计算,得到该成员端口到主控设备的距离;
B13、重复执行B12的步骤,直至计算出每个成员端口到主控设备的距离。
所述步骤B12中,所述以该成员端口所在的堆叠成员设备为探测距离目标,进行探测距离计算,得到该成员端口到主控设备的距离,具体方法如下:
B121、主控设备以该成员端口所在成员设备的堆叠成员设备编号向堆叠系统查询,获取到达该成员设备的下一跳堆叠成员设备;
B122、构造探测报文,将该探测报文从管理控制通道发送出去;所述探测报文包括目的地址,探测距离目标设备编号和路径信息记录字段;所述目的地址为获取到的下一跳堆叠成员设备,并设置探测距离目标设备编号为该成员端口所在成员设备的堆叠成员设备编号,路径信息记录字段初始为空;
B123、堆叠成员设备从管理控制通道接收到探测报文后,判断该探测报文的目的地是否是主控设备,并且本设备为主控设备,如是,则执行B124;否则,执行B125;
B124、主控设备从探测报文中,获取记录的路径信息以及探测距离目标设备编号:根据所述记录路径信息,计算路径信息中包含的设备编号数目,每个设备编号为1跳,依次累加,获得该成员端口到主控设备的距离并保存,结束本流程;
B125:将本设备的堆叠成员设备编号添加到该探测报文的路径信息记录字段的最后;从该探测报文中获取探测距离目标设备的编号,判断该探测距离目标设备是否就是本设备,如是,则执行B126;否则,执行B127;
B126、设置该探测报文的目的地址为主控设备,将该探测报文从管理控制通道发送出去,结束本流程;
B127、以从该探测报文中获取到的探测距离目标设备编号向堆叠系统查询获取到探测目标设备的下一跳堆叠成员设备;设置探测报文的目的地为查询获取到的下一跳堆叠成员设备,发送该探测报文,执行B123。
所述步骤B4中,按照预设规则选出唯一的端口是指选择编号最小的端口或者选择编号最大的端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堆叠系统,
包括主控设备和至少一个成员设备:
所述主控设备,用于产生管理控制报文后,确定出接口为链路汇聚组;并在链路汇聚组中选择一个距离最小的成员端口作为所述管理控制报文的发送端口;当发送端口为其自身的端口时,直接将所述管理控制报文发送出去,否则先将所述管理控制报文进行内部通信封装,然后通过堆叠系统成员设备间的管理控制通道将所述管理控制报文发送到发送端口所在的成员设备;
所述成员设备,用于接收主控设备发送的管理控制报文,并将所述管理控制报文进行解封装后,最后通过由主控设备确定的其发送端口将所述管理控制报文发送出去。
所述主控设备包括发送端口选择模块,
所述发送端口选择模块用于,根据堆叠系统的拓扑图,计算链路汇聚组中每个成员端口到主控设备的距离;在成员端口中比较到主控设备的距离,选择距离最小的第一端口集合,并判断所述第一端口集合中是否只有一个端口,如是,则确定该端口为发送端口,否则比较所述第一端口集合中各个成员端口指定的优先级,选择优先级最高的端口作为第二端口集合,判断所述第二端口集合中是否只有一个端口,如是,则确定该端口为发送端口,否则在所述第二端口集合中,比较各个成员端口的端口编号,按照预设规则选出唯一的端口,确定该端口为发送端口。
所述发送端口选择模块还用于,计算链路汇聚组中各个成员端口所在设备的堆叠成员设备编号;依次将链路汇聚组中每个成员端口所在设备的堆叠成员设备编号与主控设备的堆叠成员设备编号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判断该成员端口位于主控设备上,设置该成员的到主控设备的距离为0;否则以该成员端口所在的堆叠成员设备为探测距离目标,进行探测距离计算,得到该成员端口到主控设备的距离,直至计算出每个成员端口到主控设备的距离。
所述主控设备还包括距离探测模块,所述距离探测模块用于,以成员端口所在成员设备的堆叠成员设备编号向堆叠系统查询,获取到达该成员设备的下一跳堆叠成员设备;构造探测报文,将该探测报文从管理控制通道发送出去;所述探测报文包括目的地址,探测距离目标设备编号和路径信息记录字段;所述目的地址为获取到的下一跳堆叠成员设备,并设置探测距离目标设备编号为该成员端口所在成员设备的堆叠成员设备编号,路径信息记录字段初始为空;当接收到目的地址为主控设备的探测报文后,从探测报文中,获取记录的路径信息以及探测距离目标设备编号:根据所述记录路径信息,计算路径信息中包含的设备编号数目,每个设备编号为1跳,依次累加,获得该成员端口到主控设备的距离并保存;
所述成员设备包括探测报文处理模块,用于在收到探测报文后,将本设备的堆叠成员设备编号添加到该探测报文的路径信息记录字段的最后;从该探测报文中获取探测距离目标设备的编号,判断该探测距离目标设备是否就是本设备,如是,设置该探测报文的目的地址为主控设备,将该探测报文从管理控制通道发送出去;否则,以从该探测报文中获取到的探测距离目标设备编号向堆叠系统查询获取到探测目标设备的下一跳堆叠成员设备;设置探测报文的目的地为查询获取到的下一跳堆叠成员设备,发送该探测报文。作为优选:按照预设规则选出唯一的端口,确定该端口为发送端口,是指选择编号最小的端口或者选择编号最大的端口。
具体实施例:
堆叠系统下,链路汇聚组报文发送方法如图1所示:
步骤101:堆叠系统的主控设备产生管理、控制报文。
步骤102:本机通过指定方式或者路由选择获取到出接口为链路汇聚组。
步骤103:链路汇聚组选择一个成员端口作为发送端口。
步骤104:主控设备判断发送端口是否在主控设备上,如果是则跳转到105执行;如果不在,则跳转到106执行。
步骤105:驱动将报文通过选择出的发送端口发送出去,发送流程结束。
步骤106:主控设备将报文进行内部通信封装。
步骤107:主控设备将封装后的报文通过内部管理控制通道发送到发送端口所在的成员设备。
步骤108:发送端口所在的成员设备将收到的报文进行解封装。
步骤109:发送端口所在的成员设备驱动将报文通过选择发送端口发送出去,发送流程结束。
链路汇聚组选择发送端口的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
步骤201:根据堆叠系统的拓扑图,计算每个成员端口到主控设备的距离。
步骤202:在成员端口中比较距离,选择出最小的端口集合,判断距离最小的端口集合中是否只有一个,如果是,跳转到步骤203执行;否则跳转到步骤204执行。
步骤203:确定该端口为发送端口,流程结束。
步骤204:在距离最小的端口集合中,比较各个成员端口上指定的优先级,选择出优先级最高的端口集合,判断集合中是否只有一个端口,如果是,跳转到步骤205执行;否则跳转到步骤206执行。
步骤205:确定该端口为发送端口,流程结束。
步骤206:在该端口集合中,比较各个成员端口的端口编号,选择编号最小或者最大的端口,确定该端口为发送端口,流程结束。
链路汇聚组计算各个成员端口到主控设备的距离,其处理流程如图3所示:
步骤301:计算各个成员端口所在设备的堆叠成员编号;
步骤302:获取一个未计算距离的端口,获取成功跳转到步骤303执行,获取不到,计算结束;
步骤303:将该成员端口的堆叠成员编号与主控设备的堆叠成员编号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是该成员端口就在主控设备上,跳转到步骤304执行;否则,跳转到步骤305执行;
步骤304:设置该成员端口的距离为0,然后跳转到步骤302,继续获取下一个端口进行计算;
步骤305:以该端口所在的堆叠成员设备为探测距离目标,进行探测距离计算,得到该端口的距离。
链路汇聚组在向端口的堆叠成员设备进行探测距离计算时,探测报文发送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主控设备上以端口的堆叠成员设备编号向堆叠系统查询获取到探测目标设备的下一跳堆叠成员设备;
步骤402:构造探测报文,报文包括的关键字段有探测报文目的地,探测距离目标设备编号和用于路径信息记录等字段。设置探测报文目的地为查询获取到的下一跳堆叠成员设备,设置探测距离目标设备编号为端口的堆叠成员设备编号,清空路径信息记录;
步骤403:将该探测报文从管理控制通道发送出去。
链路汇聚组在向端口的堆叠成员设备进行探测距离计算时,探测报文接收流程如图5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堆叠成员设备从管理控制通道接收到探测报文;
步骤502:判断该探测报文的目的地是否是主控设备,并且本设备为主控设备,如果是,跳转到步骤503执行;否则,跳转到步骤505执行;
步骤503:从探测报文中,获取记录的路径信息以及探测目标设备编号;
步骤504:根据路径信息,计算路径信息中包含的设备编号数目,每个设备编号为1跳,依次累加,这个距离即为到该探测目标设备的距离,将该距离设置到对应的端口,执行结束;
步骤505:将本设备的堆叠成员编号添加到该探测报文的路径信息记录字段的有效数据的最后;
步骤506:从该探测报文中获取探测距离目标设备的编号;
步骤507:判断该探测距离目标设备是否就是本设备,如果是,则跳转到步骤508执行;否则,跳转到步骤510执行;
步骤508:设置报文的目的地为主控设备;
步骤509:将该报文从管理控制通道发送出去,该报文的接收流程处理结束;
步骤510:以从该报文中获取到的探测距离目标设备编号向堆叠系统查询获取到探测目标设备的下一跳堆叠成员设备;
步骤511:设置报文的目的地为查询获取到的下一跳堆叠成员设备,跳转到步骤509执行。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法,应被理解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发明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堆叠设备上链路汇聚根端口选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堆叠系统的主控设备产生管理控制报文后,确定出接口为链路汇聚组;
B、在链路汇聚组中选择一个离主控设备距离最小的成员端口作为所述管理控制报文的发送端口;具体方法如下:
B1、根据堆叠系统的拓扑图,计算链路汇聚组中每个成员端口到主控设备的距离;
B2、在成员端口中比较到主控设备的距离,选择距离最小的第一端口集合,并判断所述第一端口集合中是否只有一个端口,如是,则执行B5,否则执行B3;
B3、比较所述第一端口集合中各个成员端口指定的优先级,选择优先级最高的端口作为第二端口集合,判断所述第二端口集合中是否只有一个端口,如是,则执行B5,否则执行B4;
B4、在所述第二端口集合中,比较各个成员端口的端口编号,按照预设规则选出唯一的端口;
B5、确定该端口为发送端口;
C、判断所述发送端口所在的设备是否为主控设备,如是,则直接通过主控设备将所述管理控制报文发送出去;否则主控设备先进行内部通信封装,然后通过堆叠系统成员设备间的管理控制通道将所述管理控制报文发送到发送端口所在的成员设备,所述成员设备将所述管理控制报文进行解封装后,最后通过发送端口将所述管理控制报文发送出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1中,计算链路汇聚组中每个成员端口到主控设备的距离,具体方法如下:
B11、计算链路汇聚组中各个成员端口所在设备的堆叠成员编号;
B12、依次将链路汇聚组中每个成员端口所在设备的堆叠成员设备编号与主控设备的堆叠成员编号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判断该成员端口位于主控设备上,设置该成员的到主控设备的距离为0;否则以该成员端口所在的堆叠成员设备为探测距离目标,进行探测距离计算,得到该成员端口到主控设备的距离;
B13、重复执行B12的步骤,直至计算出每个成员端口到主控设备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12中,所述以该成员端口所在的堆叠成员设备为探测距离目标,进行探测距离计算,得到该成员端口到主控设备的距离,具体方法如下:
B121、主控设备以该成员端口所在成员设备的堆叠成员设备编号向堆叠系统查询,获取到达该成员设备的下一跳堆叠成员设备;
B122、构造探测报文,将该探测报文从管理控制通道发送出去;所述探测报文包括目的地址,探测距离目标设备编号和路径信息记录字段;所述目的地址为获取到的下一跳堆叠成员设备,并设置探测距离目标设备编号为该成员端口所在成员设备的堆叠成员设备编号,路径信息记录字段初始为空;
B123、堆叠成员设备从管理控制通道接收到探测报文后,判断该探测报文的目的地是否是主控设备,并且本设备为主控设备,如是,则执行B124;否则,执行B125;
B124、主控设备从探测报文中,获取记录的路径信息以及探测距离目标设备编号:根据所述记录路径信息,计算路径信息中包含的设备编号数目,每个设备编号为1跳,依次累加,获得该成员端口到主控设备的距离并保存,结束本流程;
B125:将本设备的堆叠成员设备编号添加到该探测报文的路径信息记录字段的最后;从该探测报文中获取探测距离目标设备的编号,判断该探测距离目标设备是否就是本设备,如是,则执行B126;否则,执行B127;
B126、设置该探测报文的目的地址为主控设备,将该探测报文从管理控制通道发送出去,结束本流程;
B127、以从该探测报文中获取到的探测距离目标设备编号向堆叠系统查询获取到探测目标设备的下一跳堆叠成员设备;设置探测报文的目的地为查询获取到的下一跳堆叠成员设备,发送该探测报文,执行B123。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4中,按照预设规则选出唯一的端口是指选择编号最小的端口或者选择编号最大的端口。
5.一种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设备和至少一个成员设备:
所述主控设备,用于产生管理控制报文后,确定出接口为链路汇聚组;并在链路汇聚组中选择一个距离最小的成员端口作为所述管理控制报文的发送端口;当发送端口为其自身的端口时,直接将所述管理控制报文发送出去,否则先将所述管理控制报文进行内部通信封装,然后通过堆叠系统成员设备间的管理控制通道将所述管理控制报文发送到发送端口所在的成员设备;
所述成员设备,用于接收主控设备发送的管理控制报文,并将所述管理控制报文进行解封装后,最后通过由主控设备确定的其发送端口将所述管理控制报文发送出去;
所述主控设备包括发送端口选择模块,
所述发送端口选择模块用于,根据堆叠系统的拓扑图,计算链路汇聚组中每个成员端口到主控设备的距离;在成员端口中比较到主控设备的距离,选择距离最小的第一端口集合,并判断所述第一端口集合中是否只有一个端口,如是,则确定该端口为发送端口,否则比较所述第一端口集合中各个成员端口指定的优先级,选择优先级最高的端口作为第二端口集合,判断所述第二端口集合中是否只有一个端口,如是,则确定该端口为发送端口,否则在所述第二端口集合中,比较各个成员端口的端口编号,按照预设规则选出唯一的端口,确定该端口为发送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口选择模块还用于,计算链路汇聚组中各个成员端口所在设备的堆叠成员设备编号;依次将链路汇聚组中每个成员端口所在设备的堆叠成员设备编号与主控设备的堆叠成员设备编号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判断该成员端口位于主控设备上,设置该成员的到主控设备的距离为0;否则以该成员端口所在的堆叠成员设备为探测距离目标,进行探测距离计算,得到该成员端口到主控设备的距离,直至计算出每个成员端口到主控设备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设备还包括距离探测模块,所述距离探测模块用于,以成员端口所在成员设备的堆叠成员设备编号向堆叠系统查询,获取到达该成员设备的下一跳堆叠成员设备;构造探测报文,将该探测报文从管理控制通道发送出去;所述探测报文包括目的地址,探测距离目标设备编号和路径信息记录字段;所述目的地址为获取到的下一跳堆叠成员设备,并设置探测距离目标设备编号为该成员端口所在成员设备的堆叠成员设备编号,路径信息记录字段初始为空;当接收到目的地址为主控设备的探测报文后,从探测报文中,获取记录的路径信息以及探测距离目标设备编号:根据所述记录路径信息,计算路径信息中包含的设备编号数目,每个设备编号为1跳,依次累加,获得该成员端口到主控设备的距离并保存;
所述成员设备包括探测报文处理模块,用于在收到探测报文后,将本设备的堆叠成员设备编号添加到该探测报文的路径信息记录字段的最后;从该探测报文中获取探测距离目标设备的编号,判断该探测距离目标设备是否就是本设备,如是,设置该探测报文的目的地址为主控设备,将该探测报文从管理控制通道发送出去;否则,以从该探测报文中获取到的探测距离目标设备编号向堆叠系统查询获取到探测目标设备的下一跳堆叠成员设备;设置探测报文的目的地为查询获取到的下一跳堆叠成员设备,发送该探测报文。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按照预设规则选出唯一的端口,确定该端口为发送端口,是指选择编号最小的端口或者选择编号最大的端口。
CN201310667386.7A 2013-12-10 2013-12-10 堆叠设备上链路汇聚根端口选择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37313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67386.7A CN103731376B (zh) 2013-12-10 2013-12-10 堆叠设备上链路汇聚根端口选择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67386.7A CN103731376B (zh) 2013-12-10 2013-12-10 堆叠设备上链路汇聚根端口选择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1376A CN103731376A (zh) 2014-04-16
CN103731376B true CN103731376B (zh) 2017-05-17

Family

ID=50455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67386.7A Active CN103731376B (zh) 2013-12-10 2013-12-10 堆叠设备上链路汇聚根端口选择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313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7864B (zh) * 2014-07-22 2019-03-2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6803806A (zh) * 2015-11-26 2017-06-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报文传输方法及系统、通信系统
CN106603441B (zh) * 2017-01-05 2019-09-20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分布式链路聚合网络中的组播报文处理方法及交换芯片
CN107147522B (zh) * 2017-05-11 2019-11-1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组网拓扑架构的方法及装置
CN107547385B (zh) * 2017-08-31 2020-10-27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Bfd协议报文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8600100B (zh) * 2018-07-13 2021-09-07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成员端口选取方法和装置
CN113992566B (zh) * 2021-10-26 2023-03-21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广播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9022A (zh) * 2005-01-17 2006-07-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以太网设备堆叠方法及其系统
CN101345708A (zh) * 2008-08-25 2009-01-1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转发表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9022A (zh) * 2005-01-17 2006-07-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以太网设备堆叠方法及其系统
CN101345708A (zh) * 2008-08-25 2009-01-1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转发表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1376A (zh) 201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31376B (zh) 堆叠设备上链路汇聚根端口选择的方法及系统
KR102569305B1 (ko) 데이터 메시지 검출 방법, 디바이스 및 시스템
CN104283806B (zh) 业务链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0536407C (zh) 一种端到端业务快速收敛的方法和运营商边界设备
CN102263697B (zh) 一种聚合链路流量分担方法和装置
CN109391560A (zh) 网络拥塞的通告方法、代理节点及计算机设备
CN102457409B (zh) 链路故障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9474642A (zh) 基于以太网udp协议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6161256B (zh) 一种边界网关协议bgp路由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474454A (zh) 节点间链路聚合系统和方法
CN105359467B (zh) 通过集中的端到端连接传输包的方法和系统
CN101789949B (zh) 一种实现负荷分担的方法和路由设备
CN110380959A (zh) 转发报文方法和装置
CN106464447B (zh) 误码信息传递方法和网络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3379046A (zh) Ip报文合并和分拆的技术提高报文发送效率的方法
CN104579973B (zh) 一种虚拟集群中的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CN105207909A (zh) 一种发送信息的方法和网络装置
CN102143024B (zh) 一种负载均衡功能的测试方法、网络设备及测试系统
CN106027599A (zh) 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系统和服务器
CN104935509A (zh) 一种纵向堆叠系统中防止产生环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53790A (zh) 一种基于trill网络的报文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2281580B (zh) M2m系统及其业务处理方法
CN105577461A (zh) 一种用于多层协议的自动化测试的方法、设备与系统
CN105812272B (zh) 业务链的处理方法、装置与系统
CN105745877B (zh) 交换机处理方法、控制器、交换机及交换机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