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77113B - 一种支架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架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77113B
CN103677113B CN201210365068.0A CN201210365068A CN103677113B CN 103677113 B CN103677113 B CN 103677113B CN 201210365068 A CN201210365068 A CN 201210365068A CN 103677113 B CN103677113 B CN 1036771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fting
noumenon
connector
plug connector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6506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77113A (zh
Inventor
夏小松
辛志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6506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771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771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71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771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71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支架以及一种电子设备,所述支架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包括:第一插接件,第二插接件和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插接件连接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端,通过设置在第一本体上的第一插接槽,实现与第一本体的插接;所述第二插接件连接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二端,通过设置在第二本体上的第二插接槽,实现与第二本体的插接。

Description

一种支架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架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设计了一种PAD,具有PAD使用模式和笔记本使用模式,PAD使用模式如图1所示,笔记本使用模式如图2所示,其中,PAD在触摸屏和底座闭合之后,触摸屏屏幕朝上,可以接受用户的触摸操作。笔记本使用模式可以接受用户使用键盘操作发出的指令,进而执行。
进一步的,新型的PAD具有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为触摸屏,第二本体为底座部分,触摸屏和底座通过支架进行连接,其中,操作系统设置在底座部分,触摸屏设置在支架中的数据线与底座相连,实现数据传输。
因此,将PAD使用模式转换为笔记本使用模式时,则需要调整设置在PAD触摸屏背面的支架。
而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支架,如图3所示,通过螺钉锁附于屏幕背面和底座内,而数据线穿过支架,通过对应的插接口分别与屏幕背面和底座对应连接。
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由于在进行组装时,支架和底座首先需要进行连接,并使用固定装置将支架焊接在底座上,然后再和触摸屏插接,而且需要通过多个螺钉进行固定,然后,再使用两个转轴,才能够使支架和触摸屏固定在一起,所以,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组装复杂,不能实现支架与PAD快速连接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架以及一种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实现支架与PAD快速连接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支架,所述支架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包括:第一插接件,第二插接件和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插接件连接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端,通过设置在第一本体上的第一插接槽,实现与第一本体的插接;所述第二插接件连接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二端,通过设置在第二本体上的第二插接槽,实现与第二本体的插接。
可选的,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转轴;其中,所述支架本体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插接件;所述支架本体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一本体通过带动所述第一插接件进行旋转,以使所述第一转轴的转动,通过所述支架本体的传动作用,带动所述第二转轴配合进行转动,使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进行相对转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插接件,具有第一插接本体和第一信号插接器;所述第一信号插接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插接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插接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插接本体和所述第一信号插接器能够插入所述第一插接槽,用于使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进行数据信号传输;所述第二插接件,具有第二插接本体和第二信号插接器;所述第二信号插接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插接器的第二端与第二插接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插接本体和所述第二信号插接器能够插入所述第二插接槽,用于使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进行数据信号传输。
可选的,所述第一插接本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插接本体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信号插接器,所述第一插接本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容置孔,用于容置所述第一转轴,使所述第一插接本体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插接本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二插接本体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信号插接器,所述第二插接本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容置孔,用于容置所述第二转轴,使所述第二插接本体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二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插接本体上具有第一通孔,能够通过螺钉,使所述第一插接本体固定在所述第一插接槽中;所述第二插接本体上具有第二通孔,能够通过所述螺钉,使所述第二插接本体固定在所述第二插接槽中。
可选的,所述支架本体内设置有数据信号传输线路;其中,所述数据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信号插接器中,所述数据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二信号插接器中,通过所述第一信号插接器和所述第二信号插接器的配合,使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进行数据信号传输。
另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包括:第一插接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面;第二插接槽,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面;支架,包括:第一插接件,第二插接件和支架本体;其中,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插接件连接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插接槽,实现与第一本体的插接;所述第二插接件连接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插接槽,实现与第二本体的插接。
可选的,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转轴;其中,所述支架本体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插接件;所述支架本体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一本体通过带动所述第一插接件进行旋转,以使所述第一转轴的转动,通过所述支架本体的传动作用,带动所述第二转轴配合进行转动,使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进行相对转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插接件,具有第一插接本体和第一信号插接器;所述第一信号插接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插接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插接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插接本体和所述第一信号插接器能够插入所述第一插接槽,用于使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进行数据信号传输;所述第二插接件,具有第二插接本体和第二信号插接器;所述第二信号插接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插接器的第二端与第二插接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插接本体和所述第二信号插接器能够插入所述第二插接槽,用于使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进行数据信号传输。
可选的,所述第一插接本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插接本体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信号插接器,所述第一插接本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容置孔,用于容置所述第一转轴,使所述第一插接本体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插接本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二插接本体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信号插接器,所述第二插接本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容置孔,用于容置所述第二转轴,使所述第二插接本体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二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插接本体上具有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插接槽上的第一穿设孔对应,通过所述螺钉穿设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穿设孔,能使所述第一插接件固定在所述第一插接槽中;所述第二插接本体上具有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插接槽上的第二穿设孔对应,通过所述螺钉穿设过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穿设孔,能使所述第二插接件固定在所述第二插接槽中。
可选的,所述支架本体内设置有数据信号传输线路;其中,所述数据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信号插接器中,所述数据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二信号插接器中,通过所述第一信号插接器和所述第二信号插接器的配合,使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进行数据信号传输。
可选的,所述第一转轴和/或所述第二转轴上具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间的相对位置状态。
可选的,当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相对位置状态为打开状态时,所述电子设备调整为笔记本电脑工作模式。
可选的,当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相对位置状态为闭合状态时,所述电子设备调整为平板电脑工作模式。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上述技术方案中,描述了一种支架,该支架具有第一插接件,第二插接件和支架本体,通过第一插接件与第一本体上的第一插接槽的配合,使支架快速插接于第一本体,通过第二插接件和第二本体上的第二插接槽的配合,结构简单,使支架快速的插接于第二本体。
进一步的,通过支架本体的第一转轴连接第一接插接件,并通过第二转轴连接第二接插接件,和现有技术中的支架相比,结构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支架组装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的,通过在插接件上设置容置孔来和转轴连接,能够使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进行相互转动。
进一步的,在插接本体上具有第一通孔,能够通过螺钉,使插接本体固定在插接槽中。
进一步的,在第一转轴和/或第二转轴设置了检测装置,通过检测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间的相对位置状态,来使电子设备根据该相对位置状态调整其工作模式,可以使电子设备根据该相对位置状态,在平板电脑工作模式和笔记本电脑工作模式之间切换。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PAD使用模式的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笔记本使用模式的示意图;
图3为背景技术中支架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架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第一插接槽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支架插入第二插接槽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实现支架与PAD快速连接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支架以及一种电子设备,其解决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本申请设计了一种支架,具有第一插接件、第二插接件和支架本体,第一插接件连接支架本体的第一端,通过设置在第一本体上的第一插接槽,实现与第一本体的插接,第二插接件连接支架本体的第二端,通过设置在第二本体上的第二插接槽,实现与第二本体的插接,组装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够快速连接的技术问题。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实现原理、具体实施过程及其对应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进行详细的阐述。
实施例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设计了一种支架,该支架应用于电子设备中。
其中,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
具体的,如图4所示,为支架的整体示意图,支架包括:第一插接件1,第二插接件2和支架本体3,用来快速插接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实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快速连接。
其中,支架具体的结构如下所示:
支架本体3:
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
其中,支架本体3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转轴31,支架本体3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转轴32。
第一插接件1:
第一插接件1连接支架本体3的第一端,通过设置在第一本体上的第一插接槽,实现与第一本体的插接。
其中,第一本体上的第一插接槽的具体结构,会在后续进行说明,在此,不做说明。
进一步的,第一插接件1,具有第一插接本体11和第一信号插接器12。第一信号插接器12的第一端与第一本体连接,第一信号插接器12的第二端与第一插接本体11连接,第一插接本体11和第一信号插接器12能够插入第一插接槽,用于使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进行数据信号传输。
当第一插接本体11和第一信号插接器12能够插入第一插接槽时,支架就能够和第一本体进行快速的插接,并进行信号传输。
进一步的,第一插接本体1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插接本体11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信号插接器12,第一插接本体11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容置孔111,用于容置第一转轴31,使第一插接本体11连接于支架本体3的第一端。
进一步的,为了能够使第一插接本体11固定在第一本体上,第一插接本体11上具有第一通孔112,能够通过螺钉,使第一插接本体11固定在第一插接槽中。
而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使第一插接本体11固定在第一插接槽中,还可以使用其他的方法,比如,在第一插接本体11上设置卡勾结构,用来当第一插接本体11插接于第一插接槽中时,可以和第一插接槽进行卡合,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使第一插接本体11固定在第一插接槽中,还可以使用其他的方法,在此,本申请不做限制。
第二插接件2:
第二插接件2连接支架本体3的第二端,通过设置在第二本体上的第二插接槽,实现与第二本体的插接。
其中,支架本体3通过第一转轴31连接第一插接件1,支架本体3通过第二转轴32连接第二插接件2。
其中,第二本体上的第二插接槽的具体结构,会在后续进行说明,在此,不做说明。
进一步的,第二插接件2,具有第二插接本体21和第二信号插接器22。第二信号插接器22的第一端与第二本体连接,第二信号插接器22的第二端与第二插接本体21连接,第二插接本体21和第二信号插接器22能够插入第二插接槽,用于使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进行数据信号传输。
当第二插接本体21和第二信号插接器22能够插入第二插接槽时,支架就能够和第二本体进行快速的插接,并进行信号传输。
进一步的,第二插接本体2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二插接本体21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二信号插接器22,第二插接本体21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容置孔211,用于容置第二转轴32,使第二插接本体21连接于支架本体3的第二端。
进一步的,为了能够使第二插接本体21固定在第二本体上,第二插接本体21上具有第二通孔222,能够通过螺钉,使第二插接本体21固定在第二插接槽中。
除此之外,支架本体3内设置有数据信号传输线路。
其中,数据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一端设置在第一信号插接器12中,数据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二端设置在第二信号插接器22中。
通过第一信号插接器12和第二信号插接器22的配合,使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进行数据信号传输。
进一步的,第一本体带动第一插接件1进行旋转,以使第一转轴31进行转动,通过支架本体3的传动作用,带动第二转轴32配合进行转动,使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进行相对转动。
进一步的,第一本体带动第一插接件1进行旋转,以使第一转轴31进行转动,通过支架本体3的传动作用,带动第二转轴32配合进行转动,使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进行相对转动。
而具体的,支架本体3设置的数据信号传输线路,采用的是软排线,软排线在支架本体3内部进行走线,当布线至第一转轴31处时,穿设至第一转轴31的内部,并沿着转轴绕线半圈,然后穿设入第一插接件1,并连至第一信号插接器12中。
进一步的,当软排线布线至第二转轴32时,和第一转轴的方式一样,穿设至第二转轴32的内部,并沿着转轴绕线半圈,然后穿设入第二插接件2,并连至第二信号插接器22中。
在实际应用中,支架中的软排线在转轴布线时,可以使用多种方式,在此,本申请不做限制。
而进一步的,为了能够使支架更加灵活使用,可以在支架本体3中布线时,仅布置电源线,而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信号传输使用蓝牙或者无线传输,这样的设计,能够减少在支架本体3中的布线,减轻支架的负担。
上述实施例,描述了一种支架,该支架具有第一插接件,第二插接件和支架本体,通过第一插接件与第一本体上的第一插接槽的配合,使支架快速插接于第一本体,通过第二插接件和第二本体上的第二插接槽的配合,结构简单,使支架快速的插接于第二本体。
进一步的,通过支架本体的第一转轴连接第一接插接件,并通过第二转轴连接第二接插接件,和现有技术中的支架相比,结构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支架组装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的,通过在插接件上设置容置孔来和转轴连接,能够使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进行相互转动。
进一步的,在插接本体上具有第一通孔,能够通过螺钉,使插接本体固定在插接槽中。
实施例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5所示,包括第一本体001和第二本体002。
而第一插接槽0011,设置在第一本体001的第一面。
第二插接槽0021,设置在第二本体002的第一面。
如图6所示,为第一插接槽0011的具体示意图,在图中,可以看出,第一插接槽0011上具有第一穿设孔a。
而第二插接槽0021上也具有第二穿设孔b,但是,第二插接槽0021中的具体结构和第一插接槽001的具体结构不一样,其中,支架插入第二插接槽0021的具体结构具体如图7所示,在图7中,支架的第二插接件2插入第二插接槽0021中,并可以从图中看出,两者插入之后第二插接件上的第二通孔222。
其中,在图5中还包括支架。
支架包括:第一插接件1、第二插接件2和支架本体3。
其中,具体的结构如下所示:
支架本体3,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
支架本体3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转轴31,支架本体3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转轴32。
其中,支架本体3通过第一转轴31连接第一插接件1。
支架本体3通过第二转轴32连接第二插接件2。
第一插接件1:
第一插接件1连接支架本体3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插接槽0011,实现与第一本体001的插接。
第一插接件1,具有第一插接本体11和第一信号插接器12。第一信号插接器12的第一端与第一本体001连接,第一信号插接器12的第二端与第一插接本体11连接,第一插接本体11和第一信号插接器12能够插入第一插接槽0011,用于使第一本体001与第二本体002进行数据信号传输。
第一插接本体1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插接本体11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信号插接器12,第一插接本体11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容置孔111,用于容置第一转轴31,使第一插接本体11连接于支架本体3的第一端。
第一插接本体11上具有第一通孔112,和第一插接槽0011上的第一穿设孔a对应,通过螺钉穿设过第一通孔112和第一穿设孔a,能使第一插接件1固定在第一插接槽0011中。
第二插接件2:
第二插接件2连接支架本体3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插接槽0021,实现与第二本体002的插接。
第二插接件2,具有第二插接本体21和第二信号插接器22。第二信号插接器22的第一端与第二本体002连接,第二信号插接器22的第二端与第二插接本体21连接,第二插接本体21和第二信号插接器22能够插入第二插接槽0021,用于使第一本体001与第二本体002进行数据信号传输。
第二插接本体2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二插接本体21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二信号插接器22,第二插接本体21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容置孔211,用于容置第二转轴32,使第二插接本体21连接于支架本体3的第二端。
第二插接本体21上具有第二通孔222,和第二插接槽0021上的第二穿设孔b对应,通过螺钉穿设过第二通孔222和第二穿设孔b,能使第二插接件2固定在第二插接槽0021中。
第一本体001带动第一插接件1进行旋转,以使第一转轴31进行转动,通过支架本体3的传动作用,带动第二转轴32配合进行转动,使第一本体001相对于第二本体002进行相对转动。
电子设备具体的转动原理如下:
首先,第一本体001接收用户外力作用开始转动。
第一本体001在转动时,会带动第一插接件1进行转动;
当第一插接件1转动时,容置于第一容置孔112中的第一转轴31也会进行转动。
当第一转轴31转动时,通过支架本体3的传动作用,带动第二转轴32配合进行转动。
而由于和第二转轴32连接的第二插接件2与第二本体的连接,可以使第一本体001相对于第二本体002进行相对转动。
而进一步的,电子设备中的第一本体001和第二本体002在进行相互转动时,在第一转轴31或第二转轴32上设置了检测装置,或者第一转轴31和第二转轴32两个转轴中分别设置了检测装置,用来检测当第一本体001和第二本体002在进行相互转动时,第一本体001和第二本体002的相对位置状态。
比如,当第一本体001和第二本体002的相对位置状态为打开状态时,则会将该打开状态的检测结果传送给电子设备,而电子设备则会调整其使用模式,调整为笔记本电脑工作模式,比如切换操作系统,或者切换操作界面,或者切换图标操作的方式,比如将操作方式由触摸操作方式调整为鼠标操作方式。
而进一步的,当第一本体001和第二本体002的相对位置状态为闭合状态时,则会将该打开状态的检测结果传送给电子设备,而电子设备则会调整其使用模式,调整为平板电脑工作模式,比如将操作方式由鼠标操作方式调整为触摸操作方式等,与上述调整方法类似,本申请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描述了一种电子设备,通过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设置了一个支架,能够使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进行快速连接,进一步的,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相对转动时,还在转轴上设置了检测装置,通过检测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相对位置状态,来调整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能够使电子设备在平板电脑工作模式和笔记本电脑工作模式之间切换。
通过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上述实施例,描述了一种支架,该支架具有第一插接件,第二插接件和支架本体,通过第一插接件与第一本体上的第一插接槽的配合,使支架快速插接于第一本体,通过第二插接件和第二本体上的第二插接槽的配合,结构简单,使支架快速的插接于第二本体。
进一步的,通过支架本体的第一转轴连接第一接插接件,并通过第二转轴连接第二接插接件,和现有技术中的支架相比,结构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支架组装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的,通过在插接件上设置容置孔来和转轴连接,能够使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进行相互转动。
进一步的,在插接本体上具有第一通孔,能够通过螺钉,使插接本体固定在插接槽中。
进一步的,在第一转轴和/或第二转轴设置了检测装置,通过检测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间的相对位置状态,来使电子设备根据该相对位置状态调整其工作模式,可以使电子设备根据该相对位置状态,在平板电脑工作模式和笔记本电脑工作模式之间切换。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一种支架,所述支架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插接件,第二插接件和支架本体;
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一插接件连接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端,通过设置在第一本体上的第一插接槽,实现与第一本体的插接;
所述第二插接件连接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二端,通过设置在第二本体上的第二插接槽,实现与第二本体的插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转轴;其中,
所述支架本体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插接件;
所述支架本体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二插接件;
所述第一本体通过带动所述第一插接件进行旋转,以使所述第一转轴的转动,通过所述支架本体的传动作用,带动所述第二转轴配合进行转动,使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进行相对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插接件,具有第一插接本体和第一信号插接器;所述第一信号插接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插接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插接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插接本体和所述第一信号插接器能够插入所述第一插接槽,用于使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进行数据信号传输;
所述第二插接件,具有第二插接本体和第二信号插接器;所述第二信号插接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插接器的第二端与第二插接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插接本体和所述第二信号插接器能够插入所述第二插接槽,用于使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进行数据信号传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插接本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插接本体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信号插接器,所述第一插接本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容置孔,用于容置所述第一转轴,使所述第一插接本体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端;
所述第二插接本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二插接本体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信号插接器,所述第二插接本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容置孔,用于容置所述第二转轴,使所述第二插接本体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二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插接本体上具有第一通孔,能够通过螺钉,使所述第一插接本体固定在所述第一插接槽中;
所述第二插接本体上具有第二通孔,能够通过所述螺钉,使所述第二插接本体固定在所述第二插接槽中。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本体内设置有数据信号传输线路;
其中,所述数据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信号插接器中,所述数据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二信号插接器中,
通过所述第一信号插接器和所述第二信号插接器的配合,使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进行数据信号传输。
7.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插接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面;
第二插接槽,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面;
支架,包括:第一插接件,第二插接件和支架本体;其中,
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一插接件连接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插接槽,实现与第一本体的插接;
所述第二插接件连接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插接槽,实现与第二本体的插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转轴;其中,
所述支架本体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插接件;
所述支架本体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二插接件;
所述第一本体通过带动所述第一插接件进行旋转,以使所述第一转轴的转动,通过所述支架本体的传动作用,带动所述第二转轴配合进行转动,使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进行相对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插接件,具有第一插接本体和第一信号插接器;所述第一信号插接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插接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插接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插接本体和所述第一信号插接器能够插入所述第一插接槽,用于使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进行数据信号传输;
所述第二插接件,具有第二插接本体和第二信号插接器;所述第二信号插接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插接器的第二端与第二插接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插接本体和所述第二信号插接器能够插入所述第二插接槽,用于使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进行数据信号传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插接本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插接本体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信号插接器,所述第一插接本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容置孔,用于容置所述第一转轴,使所述第一插接本体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端;
所述第二插接本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二插接本体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信号插接器,所述第二插接本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容置孔,用于容置所述第二转轴,使所述第二插接本体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二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插接本体上具有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插接槽上的第一穿设孔对应,通过螺钉穿设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穿设孔,能使所述第一插接件固定在所述第一插接槽中;
所述第二插接本体上具有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插接槽上的第二穿设孔对应,通过所述螺钉穿设过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穿设孔,能使所述第二插接件固定在所述第二插接槽中。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本体内设置有数据信号传输线路;
其中,所述数据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信号插接器中,所述数据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二信号插接器中,通过所述第一信号插接器和所述第二信号插接器的配合,使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进行数据信号传输。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轴和/或所述第二转轴上具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间的相对位置状态。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相对位置状态为打开状态时,所述电子设备调整为笔记本电脑工作模式。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相对位置状态为闭合状态时,所述电子设备调整为平板电脑工作模式。
CN201210365068.0A 2012-09-26 2012-09-26 一种支架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Active CN1036771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65068.0A CN103677113B (zh) 2012-09-26 2012-09-26 一种支架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65068.0A CN103677113B (zh) 2012-09-26 2012-09-26 一种支架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7113A CN103677113A (zh) 2014-03-26
CN103677113B true CN103677113B (zh) 2018-01-23

Family

ID=50314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65068.0A Active CN103677113B (zh) 2012-09-26 2012-09-26 一种支架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771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2878B (zh) * 2016-08-08 2020-11-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52838Y (zh) * 2004-10-19 2006-01-18 上海环达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脑的多向支撑架
TWI290801B (en) * 2001-10-24 2007-12-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CD monitor stand
US7630193B2 (en) * 2005-09-09 2009-12-08 Microsoft Corporation Multiple position computer display arm
CN102004534A (zh) * 2010-11-23 2011-04-06 姜友华 平板电脑
CN201866078U (zh) * 2010-12-06 2011-06-15 陆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平板式枢纽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90801B (en) * 2001-10-24 2007-12-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CD monitor stand
CN2752838Y (zh) * 2004-10-19 2006-01-18 上海环达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脑的多向支撑架
US7630193B2 (en) * 2005-09-09 2009-12-08 Microsoft Corporation Multiple position computer display arm
CN102004534A (zh) * 2010-11-23 2011-04-06 姜友华 平板电脑
CN201866078U (zh) * 2010-12-06 2011-06-15 陆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平板式枢纽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7113A (zh)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2892B (zh) 一种拟人机械手
CN1287253C (zh) 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481230B (zh) 工具及其运行方法
CN105183225B (zh) 测试装置及采用该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
EP2177969A3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function of charging external device and charging method thereof
EP2051492A3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therein
WO2007008526A3 (en) Transfer center
WO2006014226A3 (en) Removable cartridge storage devices and methods
CN103677113B (zh) 一种支架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EP2012495A3 (en)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JP2014021538A (ja) 動力工具の作業状況管理システム
US7893634B2 (en) Wireless manual pulse generator
CN103573797A (zh) 枢轴元件及具有其的折叠式电子装置
CN106896868A (zh) 电子设备
CN104056350A (zh) 低频治疗仪移动控制系统
CN101349733B (zh) 一种电子设备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3529905B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的方法
CN202393845U (zh) 一种模拟电阻式触摸屏和电容式触摸屏功能自动测试的设备
CN105425902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5137104B (zh) 反应杯承载输送链、反应杯承载输送装置、样本分析仪
CN106680635A (zh) 触摸屏测试系统和触摸屏测试方法
CN106484577A (zh) 串口调试装置及方法
CN202904435U (zh) 移动无线触控显示器
CN104182366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631750B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