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77103A - 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77103A
CN103677103A CN201210359772.5A CN201210359772A CN103677103A CN 103677103 A CN103677103 A CN 103677103A CN 201210359772 A CN201210359772 A CN 201210359772A CN 103677103 A CN103677103 A CN 1036771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rsion
housing
web member
electronic installation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597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77103B (zh
Inventor
聂剑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CN20121035977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771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771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71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771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71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机体、一第二机体及一枢纽结构。枢纽结构包括一第一枢接件、一第二枢接件、一第一连接件及一扭力调整组件。第一枢接件固定在第一机体。第二枢接件固定在第二机体且枢接于第一枢接件。第一连接件固定在第一枢接件。扭力调整组件可动地配置在第二机体。当扭力调整组件移动至一第一位置时,第一连接件与扭力调整组件分离且枢纽结构具有一第一扭力。当扭力调整组件移动至一第二位置时,第一连接件连接于扭力调整组件且枢纽结构具有一第二扭力。第二扭力大于第一扭力。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枢纽结构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元件与显示器技术的进步,电子装置不断的朝向小型、多功能且携带方便的方向发展,常见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平板电脑(tabletPC)、智能型手机(smart phone)、笔记本电脑(notebook computer)等。以笔记本电脑为例,一般的笔记本电脑大多是由主机与显示屏幕所组成,其中主机与显示屏幕通过枢纽(hinge)结构而相互枢接。使用者可通过主机与显示屏幕的相对转动使笔记本电脑的主机与显示屏幕闭合以方便携带,待欲使用笔记本电脑时再将显示屏幕展开以方便操作。
越来越多的笔记本电脑配备有触控式显示屏幕。若显示屏幕与主机之间的枢纽结构的扭力过大,则当使用者将显示屏幕从主机展开时会较为不顺畅,甚至需要将主机压住才能顺利地将显示屏幕展开。另一方面,若显示屏幕与主机之间的枢纽结构的扭力过小,则当使用者以触控的方式操作显示屏幕时,按压屏幕的力量往往会造成显示屏幕的晃动,而导致使用者在视觉上产生不适感,且在操作上较不顺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枢纽结构的扭力可依需求而被调整。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机体、一第二机体及一枢纽结构。枢纽结构包括一第一枢接件、一第二枢接件、一第一连接件及一扭力调整组件。第一枢接件固定在第一机体。第二枢接件固定在第二机体且枢接于第一枢接件。第一连接件固定在第一枢接件。扭力调整组件可动地配置在第二机体。当扭力调整组件移动至一第一位置时,第一连接件与扭力调整组件分离且枢纽结构具有一第一扭力。当扭力调整组件移动至一第二位置时,第一连接件连接于扭力调整组件且枢纽结构具有一第二扭力。第二扭力大于第一扭力。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枢接件与第二枢接件之间具有第一扭力。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扭力调整组件包括一移动件及一第二连接件。移动件可动地配置在第二机体。第二连接件枢接于移动件。移动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具有第二扭力。当移动件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分离。当移动件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连接件连接于第二连接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至少一柱体,柱体固定在第二机体,移动件具有至少一开孔并通过开孔滑设于柱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柱体具有一限位部,限位部的外径大于开孔的孔径,以限制移动件的移动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为齿轮,当第二连接件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连接件啮合于第二连接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一致动单元。致动单元包括一线圈及一磁性件。线圈固定在第二机体。磁性件固定在扭力调整组件。线圈适于通电而产生磁场,以驱动磁性件移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连接件具有一贯孔,第二枢接件穿过贯孔而枢接至第一枢接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之间的夹角大于一第一角度且小于一第二角度时,扭力调整组件移动至第二位置,当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之间的夹角小于第一角度或大于第二角度时,扭力调整组件移动至第一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机体具有一触控显示面板。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具有扭力调整组件。扭力调整组件可移动至第一位置而使第一连接件与扭力调整组件分离,或移动至第二位置而使第一连接件连接于扭力调整组件。当第一连接件与扭力调整组件分离时,枢纽结构具有较小的第一扭力,使使用者能够顺畅地将第一机体展开或闭合于第二机体。当第一连接件连接于扭力调整组件时,枢纽结构具有较大的第二扭力,以避免第一机体因使用者的触控操作而产生晃动,以提升电子装置的操控性。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2A至图2C为图1的第一机体相对第二机体转动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枢纽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扭力调整组件连接于第一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枢纽结构的部分构件分解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子装置;
110:第一机体;
112:触控显示面板;
120:第二机体;
130:枢纽结构;
132:第一枢接件;
134:第二枢接件;
136:第一连接件;
136a:贯孔;
138:扭力调整组件;
138a:移动件;
138b:第二连接件;
140:致动单元;
142:线圈;
144:磁性件;
144a、144b:末端;
150:柱体;
152:限位部;
A1、A2:轴线;
D1:方向;
H:开孔;
L1:外径;
L2:孔径;
P1:第一位置;
P2:第二位置;
α1:第一角度;
α2:第二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2A至图2C为图1的第一机体相对第二机体转动的示意图。图3为图1的枢纽结构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及图3,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包括一第一机体110、一第二机体120及一枢纽结构130。枢纽结构130包括一第一枢接件132、一第二枢接件134、一第一连接件136及一扭力调整组件138。第一枢接件132固定在第一机体110,第二枢接件134固定在第二机体120,且第二枢接件134沿轴线A1枢接于第一枢接件132,而使第一机体110能够通过第一枢接件132与第二枢接件134的相对枢转而如图1所示闭合于第二机体120或如图2A至图2C所示展开于第二机体120。
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例如为笔记本电脑,第一机体110及第二机体120例如分别为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幕及主机,第一机体110例如具有触控显示面板112以供使用者进行触控操作。在其它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可为其它适当种类的装置,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图4为图3的扭力调整组件连接于第一连接件的示意图。请参考图3及图4,第一连接件136固定在第一枢接件132,且扭力调整组件138可动地配置在第二机体120。当扭力调整组件138如图3所示移动至第一位置P1时,第一连接件136与扭力调整组件138分离而使枢纽结构130具有第一扭力。当扭力调整组件138如图4所示移动至第二位置P2时,第一连接件136连接于扭力调整组件138而使枢纽结构130具有第二扭力,所述第二扭力大于所述第一扭力。
通过上述配置方式,当第一连接件136与扭力调整组件138分离而使枢纽结构130具有较小的第一扭力时,使用者能够顺畅地将第一机体110展开或闭合于第二机体120。当第一连接件136连接于扭力调整组件138而使枢纽结构130具有较大的第二扭力时,可避免第一机体110因使用者的触控操作而产生晃动,以提升电子装置100的操控性。此外,可利用软件预先设定扭力调整组件138的作动时机,以下对此加以举例说明。
可将扭力调整组件138的作动时机设定如下。当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之间的夹角如图2B所示大于第一角度α1且小于第二角度α2时,此时使用者适于对第一机体110的触控显示面板112进行触控操作,电子装置100自动将扭力调整组件138移动至图4所示的第二位置P2,使枢纽结构130具有较大的所述第二扭力,避免第一机体110因触控操作而产生晃动。当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之间的夹角小于第一角度α1(如图2A所示)或大于第二角度α2(如图2C所示)时,电子装置100自动将扭力调整组件138移动至图3所示的第一位置P1,使枢纽结构130具有较小的所述第一扭力,使得使用者能够省力地带动第一机体110相对第二机体120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角度α1例如为45度且第二角度α2例如为135度,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第一角度α1及第二角度α2可分别为其它适当角度。如上述方式预先设定扭力调整组件138的作动时机,可使电子装置100自动地依据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的夹角调整枢纽结构130的扭力,以提升电子装置100操作上的便利性。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对扭力调整组件138的作动时机进行其它适当设定,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详细而言,本实施例的扭力调整组件138包括一移动件138a及一第二连接件138b。移动件138a可动地配置在第二机体120,且第二连接件沿轴线A2枢接于移动件138a。轴线A2例如垂直于轴线A1,但在其它实施例中,轴线A2亦可不垂直于轴线A1,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当移动件138a如图3所示移动至第一位置P1时,第一连接件136与第二连接件138b分离。当移动件138a如图4所示移动至第二位置P2时,第一连接件136连接于第二连接件138b。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36及第二连接件138b例如皆为齿轮(绘示为伞齿轮),第一枢接件132与第二枢接件134之间具有所述第一扭力,移动件138a与第二连接件138b之间具有所述第二扭力。当第一连接件136与扭力调整组件138的第二连接件138b如图3所示彼此分离时,使用者需施力抵抗第一枢接件132与第二枢接件134之间的所述第一扭力,以使图1及图2A至图2C所示的第一机体110相对第二机体120展开或闭合。当移动件138a如图4所示移动至第二位置P2而使第一连接件136与扭力调整组件138的第二连接件138b彼此啮合时,使用者需施加更大的力量来抵抗移动件138a与第二连接件138b之间的所述第二扭力,才能够带动第一机体110作动。
在本实施例中,例如是将移动件138a与第二连接件138b之间的所述第二扭力设计为大于使用者对第一机体110进行触控操作时所产生的扭力。如此一来,在第一连接件136与扭力调整组件138如图4所示彼此连接的情况下,可降低或避免第一机体110接受触控操作时所产生的晃动现象。
请参考图3及图4,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标示于图1)还包括至少一柱体150(示为两个),柱体150固定在第二机体120。移动件138a具有至少一开孔H(示为两个)并通过开孔H滑设于柱体150,使移动件138a适于沿方向D 1相对于第二机体120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柱体150具有一限位部152,限位部152的外径L1大于开孔H的孔径L2,以限制移动件138a的移动范围。
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还包括一致动单元140。致动单元140包括一线圈142及一磁性件144。线圈142固定在第二机体120,磁性件144例如为磁铁且固定在扭力调整组件138。线圈142适于通电而产生磁场,以驱动磁性件144移至第一位置P1或第二位置P2。举例来说,磁性件144的末端144a例如为S极,磁性件144的另一末端144b例如为N极。当使用者欲使枢纽结构130具有较大的所述第二扭力时,可通电于线圈142而产生磁场,所述磁场使磁性件144的末端144a(S极)往线圈142移动而如图4所示到达第二位置P2,使第二连接件138b啮合于第一连接件136。反之,当使用者欲使枢纽结构130具有较小的所述第一扭力时,可以反向电流通电于线圈142而产生与上述磁场相反的磁场,使磁性件144的末端144a(S极)远离线圈142而如图3所示到达第一位置P1,使第二连接件138b与第一连接件136彼此分离。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利用其它适当形式的致动元件来驱动扭力调整组件138,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当扭力调整组件138移动至图3所示的第一位置P1或图4所示的第二位置P2时,可通过第二机体120的适当卡勾结构对扭力调整组件138进行卡固,如此则不需持续通电于线圈142就能够固定住扭力调整组件138的位置,以节省电子装置100的电力。
图5为图3的枢纽结构的部分构件分解图。请参考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36具有一贯孔136a,第二枢接件134穿过第一连接件136的贯孔136a而枢接至第一枢接件132。换言之,第一连接件136是设置在枢纽结构130的枢转轴线A1上,而可节省配置空间。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36可固定在第一枢接件132的其它适当位置,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具有扭力调整组件。扭力调整组件可移动至第一位置而使第一连接件与扭力调整组件分离,或移动至第二位置而使第一连接件连接于扭力调整组件。当第一连接件与扭力调整组件分离时,枢纽结构具有较小的第一扭力,使使用者能够顺畅地将第一机体展开或闭合于第二机体。当第一连接件连接于扭力调整组件时,枢纽结构具有较大的第二扭力,以避免第一机体因使用者的触控操作而产生晃动,以提升电子装置的操控性。此外,可预先设定扭力调整组件的作动时机,使电子装置能够自动地依据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的夹角调整枢纽结构的扭力,以提升电子装置操作上的便利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机体;
一第二机体;以及
一枢纽结构,包括:
一第一枢接件,固定在该第一机体;
一第二枢接件,该第二枢接件固定在该第二机体且枢接于该第一枢接件;
一第一连接件,固定在该第一枢接件;以及
一扭力调整组件,可动地配置在该第二机体,其中当该扭力调整组件移动至一第一位置时,该第一连接件与该扭力调整组件分离且该枢纽结构具有一第一扭力,当该扭力调整组件移动至一第二位置时,该第一连接件连接于该扭力调整组件且该枢纽结构具有一第二扭力,其中该第二扭力大于该第一扭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枢接件与该第二枢接件之间具有该第一扭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扭力调整组件包括:
一移动件,可动地配置在该第二机体;以及
一第二连接件,枢接于该移动件,其中该移动件与该第二连接件之间具有该第二扭力,当该移动件移动至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连接件与该第二连接件分离,当该移动件移动至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连接件连接于该第二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柱体,其中该柱体固定在该第二机体,该移动件具有至少一开孔并通过该开孔滑设于该柱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柱体具有一限位部,该限位部的外径大于该开孔的孔径,以限制该移动件的移动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件及该第二连接件为齿轮,当该移动件移动至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连接件啮合于该第二连接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致动单元,其中该致动单元包括:
一线圈,固定在该第二机体;以及
一磁性件,固定在该扭力调整组件,其中该线圈适于通电而产生磁场,以驱动该磁性件移至该第一位置或该第二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件具有一贯孔,该第二枢接件穿过该贯孔而枢接至该第一枢接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机体与该第二机体之间的夹角大于一第一角度且小于一第二角度时,该扭力调整组件移动至该第二位置,当该第一机体与该第二机体之间的夹角小于该第一角度或大于该第二角度时,该扭力调整组件移动至该第一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机体具有一触控显示面板。
CN201210359772.5A 2012-09-24 2012-09-24 电子装置 Active CN1036771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59772.5A CN103677103B (zh) 2012-09-24 2012-09-24 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59772.5A CN103677103B (zh) 2012-09-24 2012-09-24 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7103A true CN103677103A (zh) 2014-03-26
CN103677103B CN103677103B (zh) 2017-02-08

Family

ID=50314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59772.5A Active CN103677103B (zh) 2012-09-24 2012-09-24 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7710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70494A (en) * 1998-09-18 2000-06-06 Horng; Chin Fu Straight axle type rotating axle structure
CN101335772A (zh) * 2007-06-29 2008-12-31 明基电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掀盖机构与掀盖方法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CN201347942Y (zh) * 2008-12-22 2009-11-18 连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锁定功能的双包式枢纽器
CN102022422A (zh) * 2009-09-23 2011-04-20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屏幕转轴结构及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70494A (en) * 1998-09-18 2000-06-06 Horng; Chin Fu Straight axle type rotating axle structure
CN101335772A (zh) * 2007-06-29 2008-12-31 明基电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掀盖机构与掀盖方法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CN201347942Y (zh) * 2008-12-22 2009-11-18 连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锁定功能的双包式枢纽器
CN102022422A (zh) * 2009-09-23 2011-04-20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屏幕转轴结构及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7103B (zh) 2017-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56594B (zh) 控制屏幕的方法、终端和存储介质
KR102164704B1 (ko) 금속 프레임 안테나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US2018009317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Haptic Conversion
EP309373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ptic feedback for modular devices
CA2793763C (en) Presentation of image on display screen with combination crop and rotation and with auto-resizing of crop field
EP3751383B1 (en) Folding device, display screen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EP2285075B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10841468B2 (en) Display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operating section for receiving operatio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image pickup system, control method of display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JP481060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2014506361A (ja) ジェスチャー認識のための環境依存型ダイナミックレンジ制御
WO2011138502A1 (en) Vibration mechanism
JP2008129965A (ja) コンピュータ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CN104565014A (zh) 枢轴结构及具有此枢轴结构的电子装置
CN107024963B (zh) 一种电子设备
KR102420092B1 (ko) 금속 프레임 안테나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EP270897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900152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3677103A (zh) 电子装置
CN102340939B (zh) 掀盖式电子装置结构
EP435470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EP2978338B1 (en) Cover with shape memory material
CN103699179A (zh) 电子装置
KR101678431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 및 그 장착부재
CN103970196A (zh) 电子装置
WO2015132465A1 (en) Determination of operational directives based on a charge surface posi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