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72645A - 投光灯 - Google Patents

投光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72645A
CN103672645A CN201210355387.3A CN201210355387A CN103672645A CN 103672645 A CN103672645 A CN 103672645A CN 201210355387 A CN201210355387 A CN 201210355387A CN 103672645 A CN103672645 A CN 1036726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light source
sheet
light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5538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明杰
肖磊
胡修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ceans King Ligh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Oceans King Lighting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ceans King Ligh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Oceans King Light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ceans King Ligh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Oceans King Lighting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Oceans King Ligh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5538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72645A/zh
Publication of CN103672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26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投光灯(100),包括:光源固定支架(110);光源结构(120),固定于所述光源固定支架(110)内;灯布罩(130),罩于所述光源固定支架(110)上,并与所述光源固定支架(110)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灯布罩(130)在于所述光源固定支架(110)连接处开设有进风口(131);风扇(140),设于所述进风口(131)处,用于将所述灯布罩(130)外的空气抽取到所述灯布罩(130)内;压差变送器(150),用于检测灯布罩(130)内外的气压差,并输出气压差信号;控制装置(160),与所述压差变送器(150)通讯连接,所述控制装置(160)接收所述气压差信号,并控制所述风扇(140)的工作状态。上述投光灯可防眩目且大光亮、搬运较为方便、散热效率较高、节能,并且可以360度大范围照明。

Description

投光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灯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投光灯。
【背景技术】
传统的投光式灯具,即投光灯,主要有大功率光源和反光杯组成,射光角度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光线刺眼,光污染严重。容易使往来行人及车辆驾驶员造成瞬间无视觉、易发生交通事故。并且,传统的投光灯体积较大,占用较大空间,搬运不方便,或者体积较小,不利于散热,其散热效率较低。另外,虽然有一些传统的投光式灯具采用风扇散热,然而风扇一致处于高速转动状态,会消耗较大的电能。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防眩目大光亮、搬运较为方便、散热效率较高、节能的投光灯。
一种投光灯,包括:
光源固定支架;
光源结构,固定于所述光源固定支架内;
灯布罩,罩于所述光源固定支架上,并与所述光源固定支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灯布罩在于所述光源固定支架连接处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光源结构发射的光线透过所述灯布罩射出;
风扇,设于所述进风口处,用于将所述灯布罩外的空气抽取到所述灯布罩内;
压差变送器,用于检测灯布罩内外的气压差,并输出气压差信号;及
控制装置,与所述压差变送器通讯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气压差信号,并控制所述风扇的工作状态;
其中,在所述光源结构工作之前,所述风扇开始工作,以将所述灯布罩鼓起而形成灯笼状,使所述光源结构位于中空的所述灯布罩内;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气压差信号而控制所述风扇的转速。
相较于传统的投光灯,上述投光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灯布罩可使光线发生漫反射,光源结构发射的光线透过灯布罩射出,使得光源结构发射的光线透过灯布罩后变得较为柔和,且亮度较为均匀,因此,上述投光灯的可防眩晕且大光亮。
(2)在所述光源结构工作之前,所述风扇开始工作,以将所述灯布罩鼓起而形成灯笼状,使所述光源结构位于中空的所述灯布罩内,由于风扇朝向灯布罩内吹气,可加快灯布罩与外界空气的热交换,从而提高投光灯的散热效率。
(3)灯布罩在投光灯使用时鼓起,在不使用时可变软覆盖在光源结构支架上,从而减小投光灯的占用空间,使得投光灯搬运较为方便。
(4)通过压差变送器检测灯布罩内外的气压差,控制装置通过所检测的气压差值控制风扇的转速,从而在保证灯布罩始终鼓起的情况下,减小风扇的转速,从而节省电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为收容于所述灯布罩的线路板,所述压差变送器固定于所述线路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固定支架内固设有多个支撑柱,所述线路板穿过所述多个支撑柱;所述压差变送器具有两个导气管,其中一个导气管的开口端位于所述灯布罩内,另外一个导气管的开口端伸出所述灯布罩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布罩采用纤维布料制成,所述风扇向所述灯布罩内吹气,使所述灯布罩保持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结构包括:
支架,为长条状;
两对灯座,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其中一对所述灯座位于所述支架的一侧,另外一对所述灯座位于所述支架的另一相对侧;及
两个线性光源,分别与所述两对灯座电连接,其中一个线性光源的两端分别插入其中一对所述灯座内,另外一个线性光源的两端分别插入另外一对所述灯座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固定支架为圆筒形框架结构,所述光源结构位于所述光源固定支架的内,并且所述支架的两端通过弹性件与所述光源固定支架的内侧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固定支架包括多个圆环及多个直杆,所述多个圆环间隔平行设置,所述多个直杆将所述多个圆环固定连接起来,以形成所述圆筒形框架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所述灯布罩外侧且对应所述进风口设置的空气过滤泡棉块,所述灯布罩外部的空气经过所述空气过滤泡棉块后进入到所述灯布罩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灯杆,所述灯杆的一端设有固定盘,所述光源固定支架固定于所述固定盘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杆远离所述固定盘的一端设有带滑轮的三角支架,所述投光灯通过所述三角支架的滑轮可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投光灯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投光灯的局部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投光灯的风扇的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投光灯100,包括光源固定支架110、光源结构120、灯布罩130及风扇140。光源固定支架110用于固定光源,并用于支撑灯布罩130。灯布罩130用于给光源结构120防尘或防水。风扇140用于向灯布罩130内鼓风,以使所述灯布罩130在投光灯100使用时鼓起,形成灯笼结构。
光源固定支架110可以为球形框架结构、椭圆形框架结构、筒形框架结构等。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固定支架110包括多个圆环111及多个直杆113,多个圆环111间隔平行设置,多个直杆113将多个圆环111固定连接起来,以形成圆筒形框架结构。
光源结构120固定于光源固定支架110内,光源结构120的发光角度为360度立体角。光源结构120发射的光线透过灯布罩130射出。
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结构120包括支架121、灯座123及线性光源125。支架121为长条状。灯座123为两对,固定于支架121上,其中一对灯座123位于支架121的一侧,另外一对灯座123位于支架121的另一相对侧。线性光源125为两个,其分别与两对灯座123电连接,其中一个线性光源125的两端分别插入其中一对灯座123内,另外一个线性光源125的两端分别插入另外一对灯座123内。线性光源125可以为冷阴极荧光灯、双端金卤灯、LED灯管等。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光源结构120的抗振性,光源固定支架110为圆筒形框架结构,光源结构120位于光源固定支架110的内,并且支架121的两端通过弹性件170与光源固定支架110的内侧固定连接。弹性件170可以拉伸弹簧、弹性橡皮筋等。当投光灯100受到外界力振动时,振动力从光源固定支架110通过弹性件170向光源结构120传递,此时弹性件170发生弹性形变,吸收部分振动力,从而提高光源结构120的抗振性。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弹性件170为拉伸弹簧,支架121的两端均设有三个弹性件170,弹性件170的一端与支架121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光源固定支架110的直杆113固定连接。
灯布罩130罩于光源固定支架110上,并与光源固定支架110固定连接,其中灯布罩130在于光源固定支架110连接处开设有进风口131。
在本实施方式中,灯布罩130采用纤维布料制成,由于纤维布料透气较好,风扇140需要一直不间断地向灯布罩130内吹气,使灯布罩130保持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同时,风扇140不断地吹气,可进一步加快投光灯100的散热效率。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灯布罩130采用纤维布料制成,并且灯布罩130的外表面涂覆一层透光的防水层,使得灯布罩130密不透气,风扇140间断地向灯布罩130内吹气,即可使灯布罩130保持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从而可以节省投光灯100的耗电量,达到节能的目的。
风扇140设于灯布罩130的进风口131处,用于将灯布罩130外的空气抽取到灯布罩130内。风扇140的出风口上方设有投光灯100的电子控制模块,例如,线路板、电源控制器等,使得风扇140朝向电子控制模块吹气,加快电子控制模块的效率,提高投光灯100的使用寿命。
或者,风扇140的出风口与光源结构120相对设置,以使风扇140朝向光源结构120吹气,以加快光源结构120的散热效率,提高光源结构120的使用寿命。
压差变送器150用于检测灯布罩130内外的气压差,并输出气压差信号。压差变送器150对与作用在其两侧压力差产生相应变形位移,其位移与差压成正比,最大位移约0.1mm,这种位移转变为电容极板上形成的差动电容,由电子线路把差动电容转换成二线制的4~20mA DC输出信号。
控制装置160与压差变送器150通讯连接,所述控制装置160接收所述气压差信号,并控制所述风扇140的工作状态。
请参阅图3,压差变送器150检测灯布罩130内外气压差,并输出信号。压差变送器150的输出信号传输到控制装置160,控制装置160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输出不同的电压给风扇140,接收到的信号不同,风扇140的转速不同。风扇140的转速根据控制装置160给定的电压,转速可以从10%~100%,节能20%~50%。
其中,在光源结构120工作之前,风扇140开始工作,以将灯布罩130鼓起而形成灯笼状,使光源结构120位于中空的灯布罩130内;控制装置160根据所述气压差信号而控制所述风扇140的转速。例如,当压差变送器150检测到的气压差大于预设值时,控制装置160控制风扇140停止工作;当压差变送器150检测到的气压差小于预设值时,控制装置160控制风扇140开始工作。或者,当压差变送器150检测到的气压差大于预设值时,控制装置160控制风扇140减小转速;当压差变送器150检测到的气压差小于预设值时,控制装置160控制风扇140增大转速。
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160为收容于所述灯布罩130的线路板,压差变送器150固定于线路板上。线路板接收压差变送器提供的4~20mADC输出信号,输出不同的电压给风扇140,可以控制风扇140的转速从10%~100%。
请再次参阅图2,进一步地,光源固定支架110内固设有多个支撑柱115,即,支撑柱115固定于位于下端的圆环111上。线路板穿过所述多个支撑柱115;压差变送器150具有两个导气管151、153,其中一个导气管151的开口端位于灯布罩130内,用于检测灯布罩130内的气压;另外一个导气管153的开口端伸出所述灯布罩130外,用于检测灯布罩130外的气压。
投光灯100还包括设于灯布罩130外侧的空气过滤泡棉块133,空气过滤泡棉块133对应进风口131设置。灯布罩130外部的空气经过空气过滤泡棉块133后进入到灯布罩130内,从而过滤掉空气中的颗粒较大的灰尘,以免污染光源结构120或投光灯的电子控制模块。
投光灯100还包括灯杆180,灯杆180的一端设有固定盘181,光源固定支架110固定于固定盘181上。
为了方便调节投光灯100的照射高度,灯杆180的长度可调节。具体的,灯杆180包括第一中空杆及第二中空杆,第一中空杆可滑动地可套设于第二中空杆上,第一中空杆收容第二中空杆的一端固定设有圆台形的收缩套,收缩套的自由端开设有多个狭缝,并上套设有圆台形的紧固套,当紧固套相对收缩套滑动,收缩套的狭缝缩小而使收缩套抓紧第二中空杆,从而使第一中孔杆相对于第二中空杆定位,进而改变灯杆180的长度。
灯杆180远离固定盘181的一端设有带滑轮的三角支架(图未示),投光灯100通过三角支架的滑轮可移动,从而方便地搬运投光灯100。
相较于传统的投光灯,上述投光灯10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灯布罩130可使光线发生漫反射,光源结构120发射的光线透过灯布罩130射出,使得光源结构120发射的光线透过灯布罩130后变得较为柔和,且亮度较为均匀,因此,上述投光灯100的可防眩晕且大光亮。
(2)在所述光源结构120工作之前,所述风扇140开始工作,以将所述灯布罩130鼓起而形成灯笼状,使所述光源结构120位于中空的所述灯布罩130内,由于风扇140朝向灯布罩130内吹气,可加快灯布罩130与外界空气的热交换,从而提高投光灯100的散热效率。
(3)灯布罩130在投光灯100使用时鼓起,在不使用时可变软覆盖在光源结构支架110上,从而减小投光灯100的占用空间,使得投光灯100搬运较为方便。
(4)通过压差变送器150检测灯布罩130内外的气压差,控制装置160通过所检测的气压差值控制风扇140的转速,从而在保证灯布罩130始终鼓起的情况下,减小风扇140的转速,从而节省电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投光灯(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固定支架(110);
光源结构(120),固定于所述光源固定支架(110)内;
灯布罩(130),罩于所述光源固定支架(110)上,并与所述光源固定支架(110)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灯布罩(130)在于所述光源固定支架(110)连接处开设有进风口(131),所述光源结构(120)发射的光线透过所述灯布罩(130)射出;
风扇(140),设于所述进风口(131)处,用于将所述灯布罩(130)外的空气抽取到所述灯布罩(130)内;
压差变送器(150),用于检测灯布罩(130)内外的气压差,并输出气压差信号;及
控制装置(160),与所述压差变送器(150)通讯连接,所述控制装置(160)接收所述气压差信号,并控制所述风扇(140)的工作状态;
其中,在所述光源结构(120)工作之前,所述风扇(140)开始工作,以将所述灯布罩(130)鼓起而形成灯笼状,使所述光源结构(120)位于中空的所述灯布罩(130)内;所述控制装置(160)根据所述气压差信号而控制所述风扇(140)的转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160)为收容于所述灯布罩(130)的线路板,所述压差变送器(150)固定于所述线路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固定支架(110)内固设有多个支撑柱(115),所述线路板穿过所述多个支撑柱(115);所述压差变送器(150)具有两个导气管(151、153),其中一个导气管(151)的开口端位于所述灯布罩(130)内,另外一个导气管(153)的开口端伸出所述灯布罩(130)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布罩(130)采用纤维布料制成,所述风扇(140)向所述灯布罩(130)内吹气,使所述灯布罩(130)保持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结构(120)包括:
支架(121),为长条状;
两对灯座(123),固定于所述支架(121)上,其中一对所述灯座(123)位于所述支架(121)的一侧,另外一对所述灯座(123)位于所述支架(121)的另一相对侧;及
两个线性光源(125),分别与所述两对灯座(123)电连接,其中一个线性光源(125)的两端分别插入其中一对所述灯座(123)内,另外一个线性光源(125)的两端分别插入另外一对所述灯座(123)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固定支架(110)为圆筒形框架结构,所述光源结构(120)位于所述光源固定支架(110)的内,并且所述支架(121)的两端通过弹性件(170)与所述光源固定支架(110)的内侧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固定支架(110)包括多个圆环(111)及多个直杆(113),所述多个圆环(111)间隔平行设置,所述多个直杆(113)将所述多个圆环(111)固定连接起来,以形成所述圆筒形框架结构。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投光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灯布罩(130)外侧且对应所述进风口(131)设置的空气过滤泡棉块(135),所述灯布罩(130)外部的空气经过所述空气过滤泡棉块(135)后进入到所述灯布罩(130)内。
9.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投光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灯杆(180),所述灯杆(180)的一端设有固定盘(181),所述光源固定支架(110)固定于所述固定盘(181)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杆(180)远离所述固定盘(181)的一端设有带滑轮的三角支架,所述投光灯(100)通过所述三角支架的滑轮可移动。
CN201210355387.3A 2012-09-21 2012-09-21 投光灯 Pending CN1036726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55387.3A CN103672645A (zh) 2012-09-21 2012-09-21 投光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55387.3A CN103672645A (zh) 2012-09-21 2012-09-21 投光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2645A true CN103672645A (zh) 2014-03-26

Family

ID=50311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55387.3A Pending CN103672645A (zh) 2012-09-21 2012-09-21 投光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7264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7166A (zh) * 2018-11-21 2019-02-05 宁波远东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携带的led灯具
CN109488925A (zh) * 2018-11-21 2019-03-19 宁波远东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可收纳的led灯具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29871Y (zh) * 1992-06-10 1993-04-14 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林业科学研究所 高效防震投光灯
CN200975632Y (zh) * 2006-11-30 2007-11-14 曹博 全封闭充气式车灯罩
CN101793375A (zh) * 2009-12-29 2010-08-04 吕宏霞 一种气球灯
JP2011175932A (ja) * 2010-02-25 2011-09-08 Sharp Corp 照明装置
CN102221186A (zh) * 2010-04-19 2011-10-19 吕大明 Led路灯密封腔内置式调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29871Y (zh) * 1992-06-10 1993-04-14 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林业科学研究所 高效防震投光灯
CN200975632Y (zh) * 2006-11-30 2007-11-14 曹博 全封闭充气式车灯罩
CN101793375A (zh) * 2009-12-29 2010-08-04 吕宏霞 一种气球灯
JP2011175932A (ja) * 2010-02-25 2011-09-08 Sharp Corp 照明装置
CN102221186A (zh) * 2010-04-19 2011-10-19 吕大明 Led路灯密封腔内置式调压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7166A (zh) * 2018-11-21 2019-02-05 宁波远东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携带的led灯具
CN109488925A (zh) * 2018-11-21 2019-03-19 宁波远东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可收纳的led灯具
CN109307166B (zh) * 2018-11-21 2023-12-29 宁波远东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携带的led灯具
CN109488925B (zh) * 2018-11-21 2023-12-29 宁波远东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可收纳的led灯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13500U (zh) 一种智能led天花灯
CN103672645A (zh) 投光灯
CN206592844U (zh) 一种可拆卸的多功能台灯
CN202361158U (zh) 一种led筒灯
CN202915204U (zh) 一种led射灯
CN102661498A (zh) 一种led日光灯管及其制作方法
CN110242901A (zh) 一种投光灯
CN204901556U (zh) 一种led工矿灯结构
CN103453388A (zh) 投光灯
CN103836550B (zh) 减震光源结构及使用该减震光源结构的投光灯
CN208519618U (zh) 一种新型工矿灯
CN204187321U (zh) 一种双管一体化支架灯具
CN103335258A (zh) 智能led路灯
CN206176069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led警示灯
CN205014121U (zh) 新型摇头灯具
CN206488222U (zh) 一种分体式节能灯具变色装置
CN205579224U (zh) 一种蓝牙控制led球泡灯
CN203190139U (zh) 新型蜡烛灯
CN205746596U (zh) 一种led护栏灯
CN204026344U (zh) 一种led路灯
CN203949074U (zh) 节能型led面光源超市灯
CN204664969U (zh) 一种led灯
CN213420769U (zh) 一种wifi智能cct壁灯
CN202469984U (zh) 一种led抛物简灯散热结构
CN214008956U (zh) 一种多功能机械电气用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