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54988B - 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罩盖、臭氧浓度感测模块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罩盖、臭氧浓度感测模块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54988B
CN103654988B CN201310080468.1A CN201310080468A CN103654988B CN 103654988 B CN103654988 B CN 103654988B CN 201310080468 A CN201310080468 A CN 201310080468A CN 103654988 B CN103654988 B CN 1036549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zone
path
ozone concentration
shell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804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54988A (zh
Inventor
高明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TW10210059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TWI573567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to CN20161036744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931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54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549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549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549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方法、罩盖、臭氧浓度感测模块及方法,此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包括:双层结构的壳体、治疗端连接件、主机端连接件。双层结构的壳体,具有内壳及外壳,内壳构成内部管道作为臭氧供给用管道,外壳与内壳之间构成外部管道作为臭氧排出用管道。治疗端连接件,安装于该壳体的一端,用以与一治疗用配件连接。主机端连接件,安装于壳体的另一端,用以与治疗主机连接,借由主机端连接件的三通结构,将供气管线与抽气管线分开。

Description

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罩盖、臭氧浓度感测模块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毒用手持装置、消毒方法、其治疗用配件、浓度感测模块及浓度感测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方法、罩盖、臭氧浓度感测模块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存在有牙医用臭氧手持装置,其利用臭氧加水来为牙医患者进行口腔的相关治疗应用的消毒。此类的牙医用臭氧手持装置是把三种管路连接在一壳体内,此三种管路分别为干燥臭氧、水、抽真空管路。
此类手持装置普遍有臭氧传输控制等处理不佳的问题点。此外,此类手持装置长期以来一直难以解决臭氧泄漏与供气的有效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考虑,本案发明人提出一种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包括:双层结构的壳体、治疗端连接件、主机端连接件。双层结构的壳体具有内壳及外壳,内壳构成内部管道作为臭氧供给用管道,外壳与该内壳之间构成外部管道作为臭氧排出用管道。治疗端连接件安装于壳体的一端,用以与治疗用配件连接。主机端连接件,安装于壳体的另一端,用以与治疗主机连接。
上述治疗端连接件包括第一有底圆筒与第一内管。第一有底圆筒具有底面及侧壁,第一有底圆筒的底面具有多个透气孔洞。第一内管穿透第一有底圆筒的底面。第一内管的一端连接于内壳,以与壳体的臭氧供给用管道相连通。第一有底圆筒的侧壁构成第一外管,第一外管的一端连接于外壳,以与臭氧排出用管道相连通。
本案发明人并提供一种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包括:双层结构的壳体、治疗端连接件、主机端连接件以及治疗主机。双层结构的壳体,具有内壳及外壳,内壳构成内部管道作为臭氧供给用管道,外壳与内壳之间构成外部管道作为臭氧排出用管道。治疗端连接件安装于壳体的一端,用以与治疗用配件连接。主机端连接件安装于壳体的另一端。治疗主机,为内建型的治疗主机,经由主机端连接件安装于双层结构的壳体。治疗主机包括:加湿型臭氧供应器、抽真空装置及控制器。加湿型臭氧供应器,经由主机端连接件与臭氧供给用管道相连通。抽真空装置经由主机端连接件与臭氧排出用管道相连通。控制器连接加湿型臭氧供应器与抽真空装置。
上述主机端连接件包括第二有底圆筒、第二内管、旁通管路。第二有底圆筒具有底面及侧壁。第二内管穿透第二有底圆筒的底面。第二内管的一端连接于内壳,以与壳体的臭氧供给用管道相连通,且第二内管的另一端连接到治疗主机。第二有底圆筒的侧壁构成第二外管,第二外管的一端连接于外壳,以与臭氧排出用管道相连通。第二有底圆筒的侧壁分支出一旁通管路连接到治疗主机。
上述治疗用配件包括针管、罩盖。罩盖可为单层结构、双层结构。
当上述罩盖为双层结构,其具有内罩、覆盖内罩的外罩、及连结外罩与该内罩的连接壁。连接壁构成内部通道,内部通道与壳体的臭氧供给用管道相连通。内罩用以覆盖被治疗部位。内罩与外罩之间构成外部通道,且内罩具有多个第一孔洞,此些第一孔洞连通内罩与外罩。外罩具有多个第二孔洞,此些第二孔洞与壳体的臭氧排出用管道相连通。
上述被治疗部位包括,皮肤表面、牙齿表面、牙齿根部等。
本案发明人还提供一种用于臭氧消毒手持装置的罩盖,包括:内罩、外罩、连接壁。内罩用以覆盖被治疗部位。外罩覆盖内罩。连接壁连结外罩与内罩,其中连接壁构成内部通道,内部通道用以与臭氧消毒手持装置的臭氧供给用管道相连通。内罩与外罩之间构成外部通道,外部通道用以与臭氧消毒手持装置的臭氧排出用管道相连通。内罩具有多个第一孔洞,此些第一孔洞连通内罩与外罩,外罩具有多个第二孔洞,此些第二孔洞与臭氧消毒手持装置的臭氧排出用管道相连通。
本案发明人还提供一种臭氧消毒方法,包括:利用罩盖覆盖住被治疗部位、将具有湿度的臭氧通入罩盖内,并借由罩盖引导具有湿度的臭氧,使通入的具有湿度的臭氧被引导到被治疗部位之后被排出。
本案发明人还提供一种臭氧浓度感测模块,包括:感测腔室、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三通切换阀、抽气装置。感测腔室具有进气口与出气口。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固定于感测腔室中。三通切换阀固定于感测腔室,且具有阀件、第一通路、第二通路、第三通路,并借由阀件切换第一通路与第二通路、第三通路之间的开闭,其中第一通路与进气口相连通,第二通路用以通入待测气体,第三通路用以通入冲洗用气体。抽气装置固定于感测腔室,与出气口相连通,并位于出气口的下游侧。三通切换阀借由阀件交替地切换第一通路、第二通路之间的开状态与第一通路、第三通路之间的开状态,当使第一通路与第二通路相连通时,待测气体经由进气口到达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当使第一通路与第三通路相连通时,冲洗用气体经由进气口到达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
本案发明人还提供一种臭氧浓度感测模块,包括:感测腔室、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以及双泵装置。感测腔室具有第一气孔与第二气孔,分别作为待测气体的入口与冲洗用气体的入口。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固定于感测腔室中。双泵装置与第二气孔相连通,且交替地切换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抽气动作,当进行第一方向的抽气动作时,待测气体经由第一气孔到达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当进行第二方向的抽气动作时,冲洗用气体经由第二气孔到达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
本案发明人还提供一种臭氧浓度感测方法,包括:提供感测腔室,并于感测腔室内固定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气体采样步骤,将待测气体送达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检测臭氧浓度;气体冲洗步骤,将冲洗用气体送达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以及以一预定时间间隔交替重复气体采样步骤与气体冲洗步骤。
依照本发明的特征,本发明的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的壳体是采用双层结构(即双管结构),内管喷洒施放具备湿气的臭氧,外管持续抽气,故抽气效果良好。
依照本发明的特征,借由治疗用配件(即罩盖、针管等)与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的壳体的配合,可进一步集中散逸的臭氧并抽出,故可避免臭氧泄漏的问题。
依照本发明的特征,借由臭氧感测模块,可增加装置的安全监控性。
依照本发明的特征,本发明的臭氧感测模块及臭氧感测方法为交替地通入待测气体与冲洗用气体,故可延长臭氧感测电路模块的使用寿命。
为让本发明之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与治疗主机、治疗用配件连接的示意图;
图2A、图2B示出治疗端连接件的不同视角的立体透视图;
图3A、图3B示出主机端连接件的不同视角的立体透视图;
图4示出治疗主机的框图;
图5示出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的变化例;
图6示出治疗用配件的应用例(使用针管与单层罩盖的组合);
图7示出图6中的治疗用配件与治疗端连接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8示出治疗用配件的其它应用例(使用双层罩盖);
图9示出依照本发明的臭氧消毒方法的流程图;
图10示出图9中产生具有湿度的臭氧的流程图;
图11示出图9中使具有湿度的臭氧被引导到治疗部位后排出的流程图;
图12示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臭氧浓度感测模块的示意图;
图13示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臭氧浓度感测模块的变化例的示意图;
图14示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臭氧浓度感测模块的另一变化例的示意图;
图15示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臭氧浓度感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16示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臭氧浓度感测方法的校正步骤的流程图;
图17示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臭氧浓度感测方法的校正步骤的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的输出电压与时间的关系图;
图18示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臭氧浓度感测方法的校正步骤获得的峰值电压与背景电压的比例值与已知臭氧浓度的关系图;
图19示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臭氧浓度感测方法的各采样步骤与冲洗步骤获得的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的输出电压与时间的关系图。
附图标记
100: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 110:壳体
112:内壳 114:外壳
120:治疗端连接件 122:第一有底圆筒
122a:底面 122b:侧壁
122h:抽气孔 124:第一内管
130:主机端连接件 132:第二有底圆筒
132a:底面 132b:侧壁
134:第二内管 136:旁通管路
140、140’:治疗用配件 142:针管
142’:内罩 142a:螺纹部
142b:针头部 142’h:第一孔洞
143’:连接壁 144:单层罩盖
144’:外罩 144a:顶面
144b:侧壁 144c:凹孔
144h:抽气孔 144’h:第二孔洞
144t:内螺纹 150:治疗主机
152:加湿型臭氧供应器 152a:臭氧产生机
152b:增湿器 154:抽真空装置
156:控制器 160:按键
170、270:臭氧浓度感测模块 172:感测腔室
172a:进气口 172b:出气口
174: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 176:三通切换阀
176a~176c:第一~第三通路 176v:阀件
178:抽风装置 180:稀释装置
182:第一流量控制阀 184:第二流量控制阀
272:感测腔室 272a:第一气孔
272b:第二气孔 278:双泵装置
D1、D2:第一方向、第二方向 Di:内部管道(臭氧供给用管道)Do:外部管道(臭氧排出用管道)
S100~S300、S210~220、S310~S320:步骤
S500~S800、S410~430: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其中图1示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与治疗主机及治疗用配件的连接示意图。
本发明的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100适于一端与治疗用配件140连接,另一端与治疗主机150连接。一方面利用治疗主机150供给消毒用的臭氧到此手持装置100,并利用治疗主机150排出使用过的臭氧;另一方面利用治疗用配件140接触被治疗部位来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消毒、清创、美容等。
[治疗主机]
此治疗主机150,举例而言包括:加湿型臭氧供应器152、抽真空装置154及控制器156。加湿型臭氧供应器152供应具有湿度的臭氧至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100。抽真空装置154将使用过的臭氧自臭氧消消毒用手持装置100抽出。控制器156控制加湿型臭氧供应器152及抽真空装置154的动作,例如开或关动作。其中控制器156可为微处理器或计算机等等。
虽然图1例示的治疗主机150为外接型的治疗主机,即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与治疗主机为分开的装置,彼此借由配管连接,但也可改为内建型的治疗主机,只要使用尺寸较小的机型,使得其能够安装在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100上,且重量足够轻,能够不影响手持功能的便利性即可。
[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
本发明的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100,包括:双层结构的壳体110、治疗端连接件120及主机端连接件130。
双层结构的壳体110具有内壳112及外壳114。内壳112构成内部管道Di,此内部管道Di作为臭氧供给用管道。外壳114与内壳112之间构成外部管道Do,此外部管道Do作为臭氧排出用管道。
治疗端连接件120安装于壳体110的一端,用以与治疗用配件140连接。主机端连接件130安装于壳体110的另一端,当治疗主机150为外接型时的治疗主机时,可利用软管与治疗主机150连接,当为内建型的治疗主机时,也可以不借由软管而使治疗主机直接与主机端连接件130相连。此处的安装是指固定、连接的含义,其方式可为卡扣、螺合、套合等。
再请同时参照图2A与图2B,其示出治疗端连接件的立体透视图,为了便于说明其结构,在此示出两个不同视角的治疗端连接件,其中图2A示出斜俯视视角的立体图(第一内管朝下突于外),图2B示出另一视角的立体图(第一内管朝上突于外)。
治疗端连接件120安装于壳体110的一端(如图1),用以与治疗用配件140连接。此治疗端连接件120包括第一有底圆筒122与第一内管124。第一有底圆筒122具有底面122a与侧壁122b。底面122a具有多个透气孔洞,或者此底面122a是由多孔材质所构成。第一内管124穿透底面122a,且第一内管124的一端连接于壳体110的内壳112,以与壳体110的臭氧供给用管道Di相连通。侧壁122b构成第一外管,且第一外管的一端连接于壳体110的外壳114,以与臭氧排出用管道Do相连通。
再请同时参考第3A、3B图,其示出主机端连接件的立体透示图,为了便于说明其结构,在此示出两个不同视角的主机端连接件,其中图3A示出斜俯视视角的立体图(第二内管朝下突于外),图3B示出另一视角的立体图(第二内管朝上突于外)。
主机端连接件130包括第二有底圆筒132、第二内管134、与旁通管路136。第二有底圆筒132具有底面132a与侧壁132b。第二内管134穿透底面132a,且第二内管134的一端连接于壳体110的内壳112,以与壳体110的臭氧供给用管道Di相连通。此第二内管134的另一端连接到治疗主机150(可为外接型治疗主机或内建型治疗主机),具体而言是连接到加湿型臭氧供应器152。侧壁132b构成第二外管,且第二外管的一端连接于壳体110的外壳114,以与臭氧排出用管道Do相连通。第二有底圆筒的侧壁132b分支出一旁通管路136连接到治疗主机150,具体而言是连接到抽真空装置154。
也就是说加湿型臭氧供应器152经由主机端连接件130的第二内管134连接到壳体110的内部管道Di,且抽真空装置154经由主机端连接件130的第二外管(即侧壁132b)连接壳体110的外部管道Do。借由此主机端连接件的三通结构,可将供气管线与抽气管线分开。
主机端连接件130可以直接连接、亦或是通过软管或者是其它任何形式的连接管与治疗主机150连接。图1示出的软管为其中一个例示。
[治疗主机的变化例]
请参考图4,上述加湿型臭氧供应器152举例而言,包括臭氧产生机152a及增湿器152b,且抽真空装置154包括真空泵。臭氧产生机152a产生的臭氧经过增湿器152b之后获得具有适当湿度的臭氧并送入主机端连接件130的第二内管134,再经由内壳112构成的内部管道Di、治疗端连接件120的第一内管124导入到治疗用配件140,故此内部管道Di作为臭氧供给用管道(即前述的供气管线)。而抽真空装置154的真空泵连接到主机端连接件130的(从侧壁132b分支出的)旁通管路136,并经由(由侧壁132b所构成的)第二外管与壳体110的外部管道Do相连通,故此外部管道Do作为臭氧排出用管道(即前述的抽气管线)。控制器156与加湿型臭氧供应器152、抽真空装置154连接,以整合控制臭氧的产生及抽真空的动作。
以下说明此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的变化例。
请参考图5,本发明的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按键160。按键160配置于壳体110的外壳114,且与治疗主机150电连接,具体而言是与治疗主机150的控制器156电连接,其连接方式举例而言,可在外壳114内面形成沟槽(未示出)以供电线走线用,最后穿出主机端连接件130,再连接到控制器156。图5为适用于外接型治疗主机的例子,此外,如果采用内建型治疗主机的话,由于可使治疗主机与主机端连接件直接连接,所以不会看到从按键160而来的穿出主机端连接件130的电线。当然电线穿出主机端连接件130的部分需作密封处理,以防臭氧外泄。此按键可以单纯是开关按键(如图5的例子),由此控制臭氧的供给与抽吸,也可以是强、中、弱及关等四种选项的按键(未示出),借此按级别来控制臭氧供给流量、臭氧浓度等,因而可利用按键160来控制治疗主机150的臭氧产生及抽除臭氧等动作,或是依照对应按键指令而执行相关的动作。借由此按键160可方便使用者就近控制“启动”或“停止”消毒动作,也可方便地切换与按键指令相应的动作。此处为了安全起见,可以预设先抽真空一小段时间(例如数秒)再供给臭氧。
本发明的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臭氧浓度感测模块170,配置于壳体110的外壳114,电连接至治疗主机150(外接型治疗主机或内建型治疗主机皆可),用以测量外壳114周围的臭氧浓度。在此,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100还可包括臭氧浓度报知装置(未示出)。此臭氧浓度报知装置可配置于外壳114,也可配置于治疗主机150(外接型治疗主机或内建型治疗主机皆可),其电连接至治疗主机150。此臭氧浓度报知装置,举例而言可以是内建型治疗主机或外接型(远程)主机上的蜂鸣器、或LED灯、LCD显示屏幕、指针尺标等至少其中一者,其能够以声音或灯信号报知测得的臭氧浓度是否位于安全范围,或以数字、指针显示臭氧浓度。当臭氧浓度超出安全范围时,由蜂鸣器发出声响或是由LED灯闪烁或改换颜色等,借此以通知使用者,可进一步增加使用的安全性。
[治疗用配件]
请参照图6到图8,其示出出治疗用配件的结构及其使用例。
图6示出治疗用配件应用于伸入被治疗部的状况,图7示出此治疗用配件的组装示意图。此治疗用配件140包括针管142与单层罩盖144的组合。此类的治疗用配件140可应用于需深入患部时的处理,例如针对牙齿根部进行根管治疗时,可利用单层罩盖144包覆住被治疗部位及其周围,并利用针管142伸入被治疗部位(在此为牙齿根部)。
当罩盖为单层结构时,此单层罩盖144具有顶面144a与侧壁144b,在单层罩盖144与治疗端连接件120连接的一侧,即在顶面144a的中央具有凹孔144c,可供针管142伸入,适于进行牙齿根部的根管治疗。针管142具有螺纹部142a及与螺纹部相连的针头部142b。在顶面144a的(中央以外的)靠外周的部分具有多个抽气孔144h。顶面144a的抽气孔144h与治疗端连接件120的底面122a的抽气孔122h相连通,借此使单层罩盖144所包覆的针管142以外的空间与壳体110的臭氧排出用管道Do相连通。凹孔144c的内周形成有内螺纹144t,且针管142的内侧与外侧都具有螺纹,外侧与单层罩盖144的凹孔144c的内螺纹144t相螺合,内侧则与治疗端连接件120的第一内管124螺合,借此使针管142与壳体110的臭氧供给用管道Di相连通。在进行治疗时,针管142喷吹出具有适当湿度的臭氧,并经由单层罩盖144的顶面144a的抽气孔144h被排出。在此例中,第一内管124与针管142连接的一侧需具有与螺纹部142相应的螺纹,但并不限于此,上述治疗端连接件120、针管142、单层罩盖144之间也可以利用扣合的方式固定,亦或是螺合的内外螺纹的配置也可以加以变化(例如凹孔144c的螺纹是外螺纹与针管142的内螺纹螺合…等诸如此类的变化)。
图8示出其它的治疗用配件的使用例,符号140’示出治疗用配件的另一例子,当不使用针管时,此治疗用配件140’为双层罩盖。当罩盖140’为双层结构时,其具有内罩142’、覆盖内罩142’的外罩144’、及连结外罩144’与内罩142’的连接壁143’。连接壁143’构成内部通道,此内部通道经由治疗端连接件120的第一内管124与壳体110的内部管道Di(即臭氧供给用管道)相连通。
内罩142’用以覆盖(罩住)被治疗部位,此被治疗部位包括一般皮肤表面、患部表面及牙齿表面…等。且内罩142’与外罩144’之间构成外部通道,此外部通道经由治疗端连接件120的第一外管与壳体110的外部管道Do(即臭氧排出用管道)相连通。
且内罩142’具有多个第一孔洞142’h,此些第一孔洞142’h连通内罩142’与外罩144’。外罩144’具有多个第二孔洞144’h,此些第二孔洞144’h与壳体110的外部管道相连通。
上述图6及图8的治疗用配件可依患部情况而适当配合使用,应用于例如皮肤表面(含美容及患部处理)、牙齿表面、牙齿根部…等的被治疗部位。举例而言,当对某个范围(不论是小范围或大范围)进行消毒处理,例如针对一般龋齿(蛀牙)、牙周病、皮肤美容、伤口处理等时,可只使用罩盖(双层罩盖)。此罩盖(双层罩盖)亦可视患部及欲进行的处理而适当制成不同的结构及外形,可以一体成型制成,为一次性使用产品,其材质为例如为硅胶。
上述例子虽以牙齿的治疗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按照本发明的精神,本发明可应用于各式各样的被治疗部位的处理,只要罩住该部位并对该部位喷洒施放具有湿气的臭氧来进行消毒的处理,都可以使用本发明的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
依照本发明的特征,本发明的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的壳体是采用双层结构(即双管结构),内部管道喷洒施放具有湿气的臭氧,外部管道持续抽气,故抽气效果良好。
依照本发明的特征,借由治疗用配件(即罩盖、针管等)与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的壳体的配合,可进一步集中散逸的臭氧并抽出,故可避免臭氧泄漏的问题。
请参考图9,本发明所提供的臭氧消毒方法,可应用于皮肤表面(含美容及患部处理)、牙齿表面处理(例如龋齿、牙周病)…等,其包含下列步骤:
利用双层罩盖覆盖住被治疗部位,例如皮肤表面、患部表面、牙齿表面等(步骤S100)。
将具有湿度的臭氧通入双层罩盖内(步骤S200),并借由双层罩盖引导通入的具有湿度的臭氧,使通入的具有湿度的臭氧被引导到被治疗部位之后被排出(步骤S300)。此具有湿度的臭氧例如为相对湿度40-80%RH的臭氧。
再请参照图10,上述具有湿度的臭氧的产生方法(步骤S200)包括,产生干燥臭氧(步骤S210),使干燥臭氧通过一雾化水气,两者混合之后获得具有湿度的臭氧(步骤S220)。
于排出臭氧的步骤中,借由双层罩盖的引导,使臭氧不会泄漏到双层罩盖以外的其它地方,其具体步骤例示于图11。
利用双层罩盖的内罩、外罩,分别限定并隔开臭氧供给用管道及臭氧排出用管道(步骤S310)。
内罩引导具有湿度的臭氧到达被治疗部位,外罩引导使用过的臭氧排出(步骤S320)。
[臭氧浓度感测模块]
请参考图12,其示出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臭氧浓度感测模块的示意图。
臭氧浓度感测模块170配置于外壳114且位于外部管道Do内。臭氧浓度感测模块170包括:感测腔室172、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174、三通切换阀176及抽气装置178。
感测腔室172提供一个空间供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174放置,并作为检测时的集气空间,其外型不限。感测腔室172具有进气口172a与出气口172b。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174固定于感测腔室172中。所述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174,举例而言,可以包括电路板与臭氧浓度感测芯片,此臭氧浓度感测芯片安装在此电路板(例如小电路板)上,再经由外接信号线连接到治疗主机;又或者可以是一个具备显示接口、与气体感测功能接口的电路板,则可另通过手持装置上装设的显示面板来显示检测浓度。
三通切换阀176可为现有的一般切换阀,其固定于感测腔室172,且具有阀件176v、第一通路176a、第二通路176b、第三通路176c,并借由阀件176v、切换第一通路176a与第二通路176b、第三通路176c之间的开闭。第一通路176a与进气口172a相连通,第二通路176b用以通入待测气体,第三通路176c用以通入冲洗用气体。第一通路176a与进气口172a可以直接连通,也可经由适当的管路来连接。第二通路176b连通至外壳114的外侧的第一位置,例如是靠近治疗端连接件120的位置,即靠近臭氧可能泄漏的位置,以尽早发现可能的泄漏。第三通路176c连通至外壳114的外侧的第二位置,例如是远离治疗端连接件120的位置,即远离臭氧可能泄漏的位置,以抽入接近零臭氧的气体(如外气)作为上述的冲洗气体。阀件176v可连接到控制器156。
抽气装置178可固定于感测腔室172,且与出气口172b相连通,并位于出气口172b的下游侧;亦或是进一步通过管线连接到治疗主机150的抽真空装置154。此外,由于臭氧浓度感测模块170是位于外部管道Do内,当外部管道Do已连接治疗主机150的抽真空装置154时,也可以省略此抽气装置178,而留下出气口172b与外部管道Do相连通,经由治疗主机150来提供抽气功能。抽气装置178包括风扇、鼓风机等。出气口172b可设成与抽气装置178相配合的形状,借此可直接将抽气装置178固定在感测腔室172的出气口172b中,亦或是可借由适当形状的管路将出气口172b与抽气装置178相连。
三通切换阀176借由阀件176v交替地切换第一通路176a、第二通路176b之间的开状态与第一通路176a、第三通路176c之间的开状态。当使第一通路176a与第二通路176b相连通时,待测气体经由进气口172a到达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174。当使第一通路176a与第三通路176c相连通时,冲洗用气体经由进气口172a到达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174。
再请参照图13,上述臭氧浓度感测模块170还可包括稀释装置180,连接于三通切换阀176的第二通路176b的上游侧,稀释待测气体,亦即连接于进气口172a的上游侧,以使待测气体在到达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174之前被稀释。此稀释装置180举例而言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流量控制阀182与第二流量控制阀184,其中第一流量控制阀182控制待测气体的输入流量的大小,第二流量控制阀控制外气的输入流量的大小,此处的第一、第二流量控制阀182、184为一般的节流阀,可为固定式节流阀或可调式节流阀。当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174感测第一流量控制阀182输入的进来的臭氧浓度太高,则开启第二流量控制阀184稀释,以延长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174使用寿命。
于上述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的变化例提及的臭氧浓度报知装置(未示出),也可以不设在外接型(远程)治疗主机上而附设在此臭氧感测模块中。此臭氧浓度报知装置与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174电连接,以声音或灯信号报知该臭氧浓度是否位于安全范围,或以数字、指针显示臭氧浓度,其构成可以包括蜂鸣器、LED灯、LCD显示屏幕、指针尺标至少其中一者。
[臭氧浓度感测模块的变化例]
上述图12示出在臭氧浓度感测模块中三通切换阀与一般抽气装置搭配的例子,图14则示出另一例子,即采用双泵结构278取代上述抽气装置178,则可省去三通切换阀的结构。
请参考图14,臭氧浓度感测模块270包括:感测腔室272、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174、及双泵装置278。感测腔室具有第一气孔272a与第二气孔272b,分别作为待测气体的入口与冲洗用气体的入口。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174固定于感测腔室272中。双泵装置278与第二气孔272b相连通。
双泵装置278,例如是由两个泵结构组成,其交替地切换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的抽气动作,当进行第一方向D1的抽气动作时,待测气体经由第一气孔272a到达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174,当进行第二方向D2的抽气动作时,冲洗用气体经由第二气孔272b到达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174。
此臭氧浓度感测模块270也可加装前述的稀释装置180,此时稀释装置180是连接于第一气孔272a的上游侧,以使待测气体在到达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174之前被稀释。
此臭氧浓度感测模块270也可加装前述的臭氧浓度报知装置。
上述各种例子的臭氧浓度感测模块,除了可应用于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以外,也可应用于各种需检测臭氧浓度的设备,例如是应用臭氧的烘碗机、烘筷机、干衣机、干衣柜、消毒柜、美容浴缸等。其装设方式是,只要把臭氧浓度感测模块连接到该等设备上,把进气口(或是第一气孔)连接到接近待测气体的地方,把出气口(或是第二气孔)连接到远离待测气体的地方即可。
[臭氧浓度感测方法]
请参照图15,其示出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臭氧浓度感测方法。
臭氧浓度感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如步骤S500,提供感测腔室(如上述感测腔室172、272),并于感测腔室内固定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
气体采样步骤(步骤S600),将待测气体送达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检测臭氧浓度。具体而言,随着输入的待测气体的臭氧浓度的不同,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会反应输出一电压,其值例如为数十毫伏(mV),或数百毫伏,随电路模块的检测能力及待测气体而不同。
气体冲洗步骤(步骤S700),将冲洗用气体送达该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具体而言,此步骤是将原本充满待测气体的感测腔室作了一次冲洗,此冲洗用气体是零臭氧的气体,例如是外气。
如步骤S800,以一预定时间间隔交替重复气体采样步骤(步骤S600)与气体冲洗步骤(步骤S700)。此预定时间间隔例如为10秒,或其它任意的时间长,可视待测气体的情况而定,例如采样步骤1秒、气体冲洗步骤3秒、休息10秒再重复回到采样步骤、气体冲洗步骤等。举例而言,如果此臭氧浓度感测方法是应用于如本发明的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等长时间接触人体的情况,可缩短此预定时间间隔,反之可适当拉长时间间隔。
为了进一步延长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的寿命,还可加入稀释步骤,将待测气体稀释,使待测气体在到达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之前已被稀释。
此外,本案发明人发现到,以比例值的方式来校正臭氧浓度的感测数据会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此为本案发明人所创出的方法,详如下述说明。
请参照图16,其示出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臭氧浓度感测方法的校正步骤。
提供已知浓度臭氧至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该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反应出一峰值电压(步骤S410),如图17的峰值电压1~峰值电压5,其示出在时间1~时间5的峰值电压。
提供冲洗用气体至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反应出一背景电压(步骤S420),此背景电压是峰值电压下降程度变缓的大略值,如图17的背景电压1~背景电压5,其示出在时间1~时间5之后的背景电压。
如步骤S430,交替重复提供已知浓度臭氧的步骤与提供冲洗用气体的步骤,例如从时间1到时间5分别提供已知浓度臭氧(例如提供两种已知浓度臭氧、或更多种已知浓度臭氧),于此期间并交替冲洗步骤,记录峰值电压与该背景电压的比例值(即峰值电压/背景电压)与已知臭氧浓度(单位例如为ppb)的关系,并作成如图18的图。
经由如图16的校正步骤之后,在上述步骤S800中,经由交替上述气体采样步骤S600及气体冲洗步骤S700,可得如图19的峰值电压与背景电压的关系,即可知峰值电压与背景电压的比例值,因而,根据这个比例值再对应上述校正步骤中得出的该比例值与该已知臭氧浓度的关系,便可推算出待测气体的臭氧浓度。
上述各种例子的臭氧浓度感测方法,除了可应用于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以外,也可应用于各种需检测臭氧浓度的设备,例如是应用臭氧的烘碗机、烘筷机、干衣机、干衣柜、消毒柜、美容浴缸等。
依照本发明的臭氧浓度感测模块及方法,可在一段期间内间歇式地检测臭氧浓度,可增加安全监控性。
依照本发明的臭氧感测模块及方法,可交替地通入待测气体与冲洗用气体,故可延长臭氧感测电路模块的使用寿命。
依照本发明的臭氧浓度感测模块及方法,可在待测气体到达臭氧感测电路模块之前先被稀释,可进一步延长臭氧感测电路模块的寿命。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变更与修饰,此些变动仍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23)

1.一种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双层结构的壳体,具有内壳及外壳,该内壳构成内部管道作为臭氧供给用管道,该外壳与该内壳之间构成外部管道作为臭氧排出用管道;
治疗端连接件,安装于该壳体的一端,用以与一治疗用配件连接;
主机端连接件,安装于该壳体的另一端,用以与一治疗主机连接;以及
臭氧浓度感测模块,配置于该外壳且位于该外壳与该内壳之间的该外部管道内,该臭氧浓度感测模块测量该外壳周围的臭氧浓度,该臭氧浓度感测模块包括:
感测腔室,具有进气口与出气口;
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固定于该感测腔室中;
三通切换阀,固定于该感测腔室,该三通切换阀具有阀件、第一通路、第二通路、第三通路,并借由该阀件切换该第一通路与第二通路、第三通路之间的开闭,其中该第一通路与该进气口相连通,该第二通路连通至该外壳的外侧的第一位置,以通入待测气体,该第三通路连通至该外壳外侧的第二位置,以通入冲洗用气体;以及
抽气装置,固定于该感测腔室,与该出气口相连通,并位于该出气口的下游侧,
其中该三通切换阀借由该阀件交替地切换该第一通路、该第二通路之间的开状态与该第一通路、该第三通路之间的开状态,当使该第一通路与该第二通路相连通时,该待测气体经由该进气口到达该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当使该第一通路与该第三通路相连通时,该冲洗用气体经由该进气口到达该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
2.一种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双层结构的壳体,具有内壳及外壳,该内壳构成内部管道作为臭氧供给用管道,该外壳与该内壳之间构成外部管道作为臭氧排出用管道;
治疗端连接件,安装于该壳体的一端,用以与一治疗用配件连接;
主机端连接件,安装于该壳体的另一端;
治疗主机,为内建型的治疗主机,经由该主机端连接件安装于该双层结构的壳体,该治疗主机包括:
加湿型臭氧供应器,经由该主机端连接件与该臭氧供给用管道相连通;
抽真空装置,经由该主机端连接件与臭氧排出用管道相连通;
控制器,连接该加湿型臭氧供应器与该抽真空装置;以及
臭氧浓度感测模块,配置于该外壳且位于该外壳与该内壳之间的该外部管道内,该臭氧浓度感测模块测量该外壳周围的臭氧浓度,该臭氧浓度感测模块包括:
感测腔室,具有进气口与出气口;
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固定于该感测腔室中;
三通切换阀,固定于该感测腔室,该三通切换阀具有阀件、第一通路、第二通路、第三通路,并借由该阀件切换该第一通路与第二通路、第三通路之间的开闭,其中该第一通路与该进气口相连通,该第二通路连通至该外壳的外侧的第一位置,以通入待测气体,该第三通路连通至该外壳外侧的第二位置,以通入冲洗用气体;以及
抽气装置,固定于该感测腔室,与该出气口相连通,并位于该出气口的下游侧,
其中该三通切换阀借由该阀件交替地切换该第一通路、该第二通路之间的开状态与该第一通路、该第三通路之间的开状态,当使该第一通路与该第二通路相连通时,该待测气体经由该进气口到达该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当使该第一通路与该第三通路相连通时,该冲洗用气体经由该进气口到达该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治疗端连接件包括:
第一有底圆筒,具有底面及侧壁,该第一有底圆筒的底面具有多个透气孔洞;以及
第一内管,穿透该第一有底圆筒的底面,
其中该第一内管的一端连接于该内壳,以与该壳体的该臭氧供给用管道相连通,且该第一有底圆筒的侧壁构成第一外管,该第一外管的一端连接于该外壳,以与该臭氧排出用管道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机端连接件包括:
第二有底圆筒,具有底面及侧壁;
第二内管,穿透该第二有底圆筒的底面;以及
旁通管路,从该第二有底圆筒的侧壁分支出并连接到该治疗主机,
其中该第二内管的一端连接于该内壳,以与该壳体的该臭氧供给用管道相连通,且该第二内管的另一端连接到该治疗主机,且
该第二有底圆筒的侧壁构成第二外管,该第二外管的一端连接于该外壳,以与该臭氧排出用管道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按键,配置于该外壳,该按键与该治疗主机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位置为该外壳的外侧靠近该治疗端连接件的位置,该第二位置为该外壳的外侧远离该治疗端连接件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臭氧浓度感测模块还包括稀释装置,连接于该三通切换阀的该第二通路的上游侧,稀释该待测气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臭氧浓度感测模块还包括臭氧浓度报知装置,配置于该外壳,以声音或灯信号报知该臭氧浓度是否位于安全范围,或以数字、指针显示臭氧浓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治疗主机包括:
加湿型臭氧供应器,与该壳体的该臭氧供给用管道相连通;
抽真空装置,与该壳体的该臭氧排出用管道相连通;以及
控制器,连接该加湿型臭氧供应器与该抽真空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治疗主机包括:
加湿型臭氧供应器,与该壳体的该臭氧供给用管道相连通;
抽真空装置,与该壳体的该臭氧排出用管道相连通;以及
控制器,连接该加湿型臭氧供应器、该抽真空装置与该按键。
11.根据权利要求2或9或10所述的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治疗主机的加湿型臭氧供应器包括一臭氧产生机、一增湿器,该抽真空装置包括一真空泵。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臭氧产生机产生的臭氧经过该增湿器之后成为具有湿度的臭氧并送入该臭氧供给用管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治疗用配件包括一针管,与该臭氧供给用管道相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治疗用配件包括一罩盖。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罩盖为双层结构,具有内罩、覆盖该内罩的外罩、及连结该外罩与该内罩的连接壁,
其中该连接壁构成内部通道,并与该壳体的该臭氧供给用管道相连通,
该内罩用以覆盖被治疗部位,
该内罩与该外罩之间构成外部通道,且该内罩具有多个第一孔洞,该些第一孔洞连通该内罩与该外罩,
该外罩具有多个第二孔洞,该些第二孔洞与该壳体的该臭氧排出用管道相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罩盖为单层结构,该罩盖与该壳体连接的一侧具有凹孔。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被治疗部位包括,皮肤表面、牙齿表面或牙齿根部。
18.一种臭氧浓度感测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感测腔室,具有进气口与出气口;
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固定于该感测腔室中;
三通切换阀,固定于该感测腔室,该三通切换阀具有阀件、第一通路、第二通路、第三通路,并借由该阀件切换该第一通路与该第二通路、该第三通路之间的开闭,其中该第一通路与该进气口相连通,该第二通路用以通入待测气体,该第三通路用以通入冲洗用气体;以及
抽气装置,固定于该感测腔室,与该出气口相连通,并位于该出气口的下游侧,
其中该三通切换阀借由该阀件交替地切换该第一通路、该第二通路之间的开状态与该第一通路、该第三通路之间的开状态,当使该第一通路与该第二通路相连通时,该待测气体经由该进气口到达该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当使该第一通路与该第三通路相连通时,该冲洗用气体经由该进气口到达该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
其中该臭氧浓度感测模块配置于外壳且位于该外壳与内壳之间的外部管道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臭氧浓度感测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稀释装置,连接于该三通切换阀的该第二通路的上游侧,以使该待测气体在到达该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之前被稀释。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臭氧浓度感测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稀释装置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流量控制阀与第二流量控制阀,该第一流量控制阀控制该待测气体的输入流量,该第二流量控制阀控制外气的输入流量。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臭氧浓度感测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流量控制阀、与该第二流量控制阀为固定式节流阀或可调式节流阀。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臭氧浓度感测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臭氧浓度报知装置,与该臭氧浓度感测电路模块电连接,以声音或灯信号报知该臭氧浓度是否位于安全范围,或以数字、指针显示臭氧浓度。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臭氧浓度感测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臭氧浓度报知装置包括蜂鸣器、LED灯、LCD显示屏幕和指针尺标中的至少其中一者。
CN201310080468.1A 2012-08-30 2013-03-14 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罩盖、臭氧浓度感测模块及方法 Active CN1036549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67449.0A CN106093122B (zh) 2012-08-30 2013-03-14 臭氧浓度感测方法及臭氧消毒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1582 2012-08-30
TW101131582 2012-08-30
TW102100590 2013-01-08
TW102100590A TWI573567B (zh) 2012-08-30 2013-01-08 臭氧消毒用手持裝置、方法、罩蓋、臭氧濃度感測模組及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67449.0A Division CN106093122B (zh) 2012-08-30 2013-03-14 臭氧浓度感测方法及臭氧消毒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54988A CN103654988A (zh) 2014-03-26
CN103654988B true CN103654988B (zh) 2017-04-12

Family

ID=50294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80468.1A Active CN103654988B (zh) 2012-08-30 2013-03-14 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罩盖、臭氧浓度感测模块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549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143128A1 (en) * 2016-11-18 2018-05-24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Residual toxicant detection devic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71050B2 (zh) * 1984-03-05 1991-11-11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CN2527239Y (zh) * 2002-01-07 2002-12-25 黄源良 具有饱和臭氧水的超音波牙齿治疗机
TW559658B (en) * 1999-06-30 2003-11-01 Ind Tech Res Inst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concentration of ozone
CN2740153Y (zh) * 2004-10-06 2005-11-16 黄智慧 臭氧口腔清洗消毒器
CN201260774Y (zh) * 2008-09-13 2009-06-24 淄博前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带回收功能的喷射治疗装置
CN101249041B (zh) * 2008-03-28 2010-06-30 徐东进 臭氧理疗时的臭氧回收手柄装置
CN102101009A (zh) * 2009-12-17 2011-06-22 李弘基 一种安全利用臭氧净化空气的新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18869B2 (ja) * 1989-08-10 1998-10-30 能美防災株式会社 臭い検出装置
US8349260B2 (en) * 2006-05-19 2013-01-08 Microsensor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limiting sensor exposure to ozon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71050B2 (zh) * 1984-03-05 1991-11-11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TW559658B (en) * 1999-06-30 2003-11-01 Ind Tech Res Inst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concentration of ozone
CN2527239Y (zh) * 2002-01-07 2002-12-25 黄源良 具有饱和臭氧水的超音波牙齿治疗机
CN2740153Y (zh) * 2004-10-06 2005-11-16 黄智慧 臭氧口腔清洗消毒器
CN101249041B (zh) * 2008-03-28 2010-06-30 徐东进 臭氧理疗时的臭氧回收手柄装置
CN201260774Y (zh) * 2008-09-13 2009-06-24 淄博前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带回收功能的喷射治疗装置
CN102101009A (zh) * 2009-12-17 2011-06-22 李弘基 一种安全利用臭氧净化空气的新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54988A (zh)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64179B2 (ja) 流体供給装置
CN115093008B (zh) 包括消毒装置的流体输送系统
AU200327983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livery of therapeutic gas to a patient and for filling a cylinder
BRPI0604014B1 (pt) método durante um procedimento de limpeza de detectar a conexão apropriada de uma conexão de teste com um orifício de endoscópio
CN101451754A (zh) 紫外杀菌加湿机
CN106093122B (zh) 臭氧浓度感测方法及臭氧消毒方法
CN202637163U (zh) 口腔护理机
CN103654988B (zh) 臭氧消毒用手持装置、罩盖、臭氧浓度感测模块及方法
CN101530832B (zh) 能发光的卫浴出水装置
CN102429737B (zh) 口腔护理机
US20080131314A1 (en) Ozone-generating system for tubs and method
CN209004535U (zh) 一种防感染消毒的护理装置
CN205494649U (zh) 臭氧消毒治疗仪
CN201978132U (zh) 一种具有臭氧浓度检测装置的妇科治疗仪
ES2388405B2 (es) Equipo portátil generador de líquido ozonizado para uso de forma independiente o conectado a otros equipos para la realización de tratamientos médicos y/o similares.
CN209564359U (zh) 一种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排空干燥装置
CN217960925U (zh) 一种高原旅行盖型吸氧湿化装置
CN110101946A (zh) 一种便携式一氧化氮治疗仪
CN114469424B (zh) 一种口腔治疗用消毒装置
CN213588569U (zh) 一种牙龈剥离装置
CN209564440U (zh) 负压引流仪
CN217247856U (zh) 一种制氧装置
CN2530632Y (zh) 臭氧杀菌洁阴盆
CN203898890U (zh) 一次性使用吸氧瓶
KR100518484B1 (ko) 독소나 가스등을 측정할 수 있는 부항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