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40635A - 摇杆式双梯形履带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摇杆式双梯形履带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40635A
CN103640635A CN201310728759.7A CN201310728759A CN103640635A CN 103640635 A CN103640635 A CN 103640635A CN 201310728759 A CN201310728759 A CN 201310728759A CN 103640635 A CN103640635 A CN 1036406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pezoid
crawler belt
car body
robot
ped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2875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允旺
葛世荣
赵德龙
王雪
田丰
王勇
李彬
代阳阳
贾正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Priority to CN20131072875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40635A/zh
Publication of CN1036406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406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一种摇杆式双梯形履带机器人,包括主车体(1)、呈对称布置的双梯形履带悬架(2)、(17)与连杆式差动平衡机构(18);双梯形履带悬架由两个呈近似梯形的履带组件(3)、(6)通过中部框架(5)连接而成,履带组件的底边处于同一平面;两双梯形履带悬架的中部分别与主车体的左右两侧以转动副(7)、(12)相铰联,且两转动副同轴线;所述连杆式差动平衡机构由横摇杆(9)与两个侧连杆(13)、(14)组成,横摇杆的中部与主车体一端以转动副(10)相铰联,横摇杆左右两端分别以球副与两个侧连杆的一端相铰联,两侧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双梯形履带悬架以球副相铰联;本发明具有较好的越障、适应不平整地形与松软地形的能力。

Description

摇杆式双梯形履带机器人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摇杆式双梯形履带机器人,属于移动机器人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用于非结构地形环境的移动机器人应具有良好的越障、适应不平整和松软地形的运动性能。中国矿业大学研制了一种摇杆式轮履结合机器人(专利号:ZL200810023572.6),其履带行走部总成呈W形,该机器人结构简单,具有较强的越障性能及适应不平整地形的性能。但因其履带结构的特点,影响了履带行走机构的越障性能;另外,该专利的履带与地面的接触处为近似轮式接触,接触面积小,因此在松软地形上的运动能力不佳。该机器人采用了内置的齿轮式差动平衡机构,该差动平衡机构安装在机器人主车体中部,占用一定空间,对机器人的结构布置与电气安装有一定的制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中国博士后基金(20110491479)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205391)的支持下,本研究团队通过进一步研究,探索了一种新型的摇杆式双梯形履带机器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摇杆式双梯形履带机器人,该机器人具有较好的越障、适应不平地形与松软地形的能力,又解决了内置差动平衡机构的空间影响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包括主车体、处于主车体左右两侧呈对称布置的双梯形履带悬架,以及连接主车体与双梯形履带悬架的连杆式差动平衡机构;两个双梯形履带悬架的中部分别与主车体左右两侧以转动副相铰联,且两对转动副同轴线;所述的连杆式差动平衡机构由呈几何对称的横摇杆和两个侧连杆组成,横摇杆的中部与主车体一端以转动副相铰联,且该转动副处于机器人左右中线上,横摇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侧连杆的一端以球副相铰联,两侧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左右双梯形履带悬架以球副相铰联。所述的双梯形履带悬架由两个呈近似梯形的履带组件通过中部框架连接而成,连接后履带组件的底边处于同一平面,且两履带组件的驱动轮通过挠性传动件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与结构,机器人的主车体、左右两双梯形履带悬架通过连杆式差动平衡机构连接在一起,其左右两双梯形履带悬架均可相对主车体摇动,且实现了三者联动;因此,当机器人行驶在高低起伏地面时,左右履带悬架可随地面变化被动摇动,连杆式差动平衡机构对左右双梯形履带悬架的摆角进行近似平均,使主车体做小幅度的仰俯运动,有利于克服起伏的复杂地形。所述的双梯形履带悬架的履带组件的底部为水平段,增加了履带的接地面积,提高了机器人克服松软地形的性能;履带单元前端有一定的初始角度,便于机器人攀越障碍。
通过上述的方案,机器人的连杆式差动平衡机构处于机器人主车体的一端,在主车体内部不占用空间,解决了齿轮式差动平衡机构的空间影响问题。
采用上述的方案,可以达到以下几点有益效果:(1)外置的连杆式差动平衡机构平均了左右履带悬架的摆角,使主车体做小幅度的仰俯运动,有利于克服起伏的复杂地形;(2)履带组件底部均为水平段,提高了机器人克服松软地形的性能;(3)履带前端具有较大的攀爬初始角,有利于障碍的攀爬;(4)连杆式差动平衡机构处于机器人主车体的一端,不占用主车体内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通过复杂地形时的状态图;
图中:1、主车体2、双梯形履带悬架3、履带组件4、挠性传动件5、中部框架6、履带组件7、转动副8、关节轴承9、横摇杆10、转动副11、关节轴承12、转动副13、侧连杆14、侧连杆15、关节轴承16、关节轴承17、双梯形履带悬架18、连杆式差动平衡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中,本发明包括主车体1、处于主车体1左右两侧呈对称布置的双梯形履带悬架2、17,以及连接主车体1与两侧的双梯形履带悬架2、17的连杆式差动平衡机构18;两个双梯形履带悬架2、17的中部分别与主车体1的左右两侧以转动副7、12相铰联,且两对转动副7、12同轴线;所述的连杆式差动平衡机构18由几何对称的横摇杆9和两个侧连杆13、14组成,横摇杆9的中部与主车体1一端以转动副10相铰联,且转动副10处于机器人左右中线上,横摇杆9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侧连杆13、14的一端以球副相铰联,两侧连杆13、14的另一端分别与左右双梯形履带悬架2、17以球副相铰联。双梯形履带悬架由两个呈近似梯形的履带组件3、6通过中部框架5连接而成,连接后履带组件3、6的底边处于同一平面,且两履带组件3、6的驱动轮通过挠性传动件4连接。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横摇杆9与机器人主车体1的后端以转动副10相铰联;侧连杆13的两端设有关节轴承8、15分别与横摇杆9的一端和双梯形履带悬架1铰联;侧连杆14的两端设有关节轴承11、16分别与横摇杆9的另一端和双梯形履带悬架17相铰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与结构,机器人的主车体1,左右两双梯形履带悬架2、17通过连杆式差动平衡机构连接在一起,其左右双梯形履带悬架2、17均可相对主车体1摇动,且实现了三者联动;因此,当机器人行驶在高低起伏地面时,左右双梯形履带悬架2、17可随地面变化被动摇动,连杆式差动平衡机构对左、右双梯形履带悬架2、17的摆角进行近似平均,使主车体1做小幅度的仰俯运动,有利于克服起伏的复杂地形。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通过复杂地形时的状态图,图中左右双梯形履带悬架2、17被动地适应了地面的起伏,而连杆式差动平衡机构平均左、右双梯形履带悬架2、17的摆角为主车体1仰俯角。
图1中,双梯形履带悬架2、17的履带组件的底部均为水平段,增加了履带的接地面积,提高了机器人克服松软地形的性能;履带单元前端有一定的初始角度,便于机器人攀越障碍。机器人的连杆式差动平衡机构处于机器人主车体1的一端,在主车体1内部不占用空间,解决了采用内置的齿轮式差动平衡机构带来的空间影响问题。

Claims (2)

1.一种摇杆式双梯形履带机器人,包括主车体(1)、处于主车体(1)左右两侧呈对称布置的履带悬架,及差动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双梯形履带悬架(2)、(17)的中部分别与主车体(1)的左右两侧以转动副(7)、(12)相铰联,且两转动副(7)、(12)同轴线;所述的差动平衡机构为连杆式,连杆式差动平衡机构(18)由几何对称的横摇杆(9)与两个侧连杆(13)、(14)组成,横摇杆(9)的中部与主车体(1)一端以转动副(10)相铰联,且转动副(10)处于机器人左右中线上,横摇杆(9)左右两端分别以球副与两个侧连杆(13)、(14)的一端相铰联,两侧连杆(13)、(14)的另一端分别与两双梯形履带悬架(2)、(17)以球副相铰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杆式双梯形履带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双梯形履带悬架由两个呈近似梯形的履带组件(3)、(6)通过中部框架(5)连接而成,连接后的履带组件(3)、(6)的底边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的两履带组件(3)、(6)的驱动轮通过挠性传动件(4)连接。
CN201310728759.7A 2013-12-26 2013-12-26 摇杆式双梯形履带机器人 Pending CN1036406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28759.7A CN103640635A (zh) 2013-12-26 2013-12-26 摇杆式双梯形履带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28759.7A CN103640635A (zh) 2013-12-26 2013-12-26 摇杆式双梯形履带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40635A true CN103640635A (zh) 2014-03-19

Family

ID=50245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28759.7A Pending CN103640635A (zh) 2013-12-26 2013-12-26 摇杆式双梯形履带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4063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9576A (zh) * 2015-09-21 2015-12-02 中国矿业大学 可控的连杆式差动平衡装置及具有其的移动平台
CN107651030A (zh) * 2017-10-26 2018-02-02 中国矿业大学 驱动内置的缓冲摇动履带移动平台及具有其的机器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014058A1 (de) * 2011-03-16 2012-09-20 Gerhard Bihler Kettenantrieb, insbesondere für Baumaschinen und Panzer
CN103303381A (zh) * 2013-05-03 2013-09-18 新乡学院 一种搜救机器人及其移动方式
CN103448817A (zh) * 2013-08-31 2013-12-18 苏润本 一种多功能履带式越障车
CN203637967U (zh) * 2013-12-26 2014-06-11 中国矿业大学 摇杆式双梯形履带机器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014058A1 (de) * 2011-03-16 2012-09-20 Gerhard Bihler Kettenantrieb, insbesondere für Baumaschinen und Panzer
CN103303381A (zh) * 2013-05-03 2013-09-18 新乡学院 一种搜救机器人及其移动方式
CN103448817A (zh) * 2013-08-31 2013-12-18 苏润本 一种多功能履带式越障车
CN203637967U (zh) * 2013-12-26 2014-06-11 中国矿业大学 摇杆式双梯形履带机器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允旺: "矿井救灾机器人的行走机构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no. 2, 15 February 2011 (2011-02-15)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9576A (zh) * 2015-09-21 2015-12-02 中国矿业大学 可控的连杆式差动平衡装置及具有其的移动平台
CN105109576B (zh) * 2015-09-21 2017-04-12 中国矿业大学 可控的连杆式差动平衡装置及具有其的移动平台
CN107651030A (zh) * 2017-10-26 2018-02-02 中国矿业大学 驱动内置的缓冲摇动履带移动平台及具有其的机器人
CN107651030B (zh) * 2017-10-26 2024-03-15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驱动内置的缓冲摇动履带移动平台及具有其的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94721B (zh) 基于麦克纳姆轮的摇杆式全方位移动平台
CN108454718B (zh) 一种履带式被动自适应机器人
US9072640B2 (en) Suspension structure for an electric wheelchair
CN105109568B (zh) 变形履带悬架及具有其的机器人移动平台
CN102963455A (zh) 拉杆式悬挂的机器人轮腿行走机构
CN104354777A (zh) 一种用于履带式车辆的摇臂式四连杆悬架系统
CN104058022A (zh) 一种地形自适应的可变形移动机器人
CN109606501B (zh) 基于四连杆机构的四足机器人
CN203637967U (zh) 摇杆式双梯形履带机器人
CN203920969U (zh) 一种地形自适应的可变形移动机器人
CN103640635A (zh) 摇杆式双梯形履带机器人
CN102991599A (zh) 仿生越障探测车
CN201998761U (zh) 前轮减震装置
CN103481957B (zh) 履带移动平台用w形履带悬架
CN105015638A (zh) 一种基于曲柄调节摆臂的龙行车式机器人
CN206561893U (zh) 一种应用于四足机器人的可转向的腰部结构
CN204310001U (zh) 电摩车前轮机构
CN215904630U (zh) 一种越障稳定的履带车
GB2520036A (en) Suspension structure for an electric wheelchair
CN203172383U (zh) 一种电动高尔夫球车的车前桥及其车架提升系统
CN203410531U (zh) 履带移动平台用w形履带悬架
CN107336762A (zh) 一种减少驱动关节的四足仿生机器人
CN209575750U (zh) 翻滚玩具车
CN206766258U (zh) 双后轮避震机构
CN105539594B (zh) 一种车架移动机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