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36639B - 一种复合除草剂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除草剂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36639B
CN103636639B CN201310548652.4A CN201310548652A CN103636639B CN 103636639 B CN103636639 B CN 103636639B CN 201310548652 A CN201310548652 A CN 201310548652A CN 103636639 B CN103636639 B CN 1036366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soproturon
clodinafop
propargyl
preventive effect
chickw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486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36639A (zh
Inventor
张长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uiyu agro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张长平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0242056&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3636639(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张长平 filed Critical 张长平
Priority to CN20131054865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366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36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66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366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66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除草剂,有效成分由炔草酯和异丙隆组成,其中以质量计算,炔草酯占有效成份的0.1-98.0%,异丙隆占有效成份的1.0-98.0%。本发明的复合除草剂能有效的控制麦田菵草、日本看麦娘和繁缕、牛繁缕等杂草的危害,功能互补扩大杀草谱、协同增效提高防治质量,达到一药多效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除草剂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效成分为炔草酯与异丙隆的复合除草剂,属于农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小麦、大米、玉米等是我国最重要的几种粮食作物,粮食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与和谐。对于小麦这一北方主要的农作物品种,硬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罔草等恶性杂草的无序增长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其中近年来日本看麦娘和罔草的为害面积和严重度逐年加大,少数地区的个别田块小麦产量损失高达2~3成,最严重的田块形成草荒,解决这两种杂草的危害已经迫在眉睫,成为小麦病虫害防止领域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目前,针对小麦禾本科杂草所应用的药剂主要有炔草酯、精恶唑禾草灵、绿麦隆、异丙隆及异丙隆·绿麦隆等,经生产应用的实践证明,这些药剂对麦田硬草、普通看麦娘防除效果较好,对日本看麦娘和罔草的防除效果仅有30-40%较差。从目前已经上市的除草剂品种看来,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对麦田菵草、日本看麦娘具有优良防效的单剂或复配剂产品,由于缺乏此类除草剂,导致麦农在田间除草时只能根据自身经验对不同的除草剂进行随意搭配混用,缺乏科学性,防除效果不稳定,时常发生药害造成小麦减产。
在现有技术中,也有人尝试使用多成分复方除草剂解决上述问题,例如中国专利201210009678.7公开了一种三组分复方复合除草组合物,由于对各成分用量的不科学调配以及三种不同分子结构的化学成分出现了一定的抵触,导致其实际应用时除草效果未如预料的理想,同时三种成分复配使用大大增加了实际的应用难度和成本。中国专利201010617746.9也公开了一种除草剂,同样存在与上述方案类似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申请发明人通过长期实验研究和田间试验,本着科学组合、成本低廉、组成简单的原则,发现将炔草酯和异丙隆在特定混合比例下组合使用可以有效的控制麦田罔草、日本看麦娘形成的草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复合除草剂,有效成分由炔草酯和异丙隆组成,以质量计算,炔草酯占有效成份的0.1-98.0%,异丙隆占有效成份的1.0-98.0%。
在本发明中,炔草酯的化学名称为(R)-2-[4-(5-氯-2-氟-2-吡啶氧基)苯氧基],该化合物是一种脂肪酸合成抑制剂,能够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使细胞分裂和伸长不能正常进行,膜系统等含脂结构遭到破坏,最后导致植物死亡。作用方式为内吸性茎叶处理除草剂,毒害现象出现在1-3周,作用于分生组织。炔草酯可安全地用于小麦田防除如硬草、普通看麦娘、野燕麦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防治效果优秀,但对日本看麦娘、菵草防效差,仅有30-40%防效;对繁缕、牛繁缕等阔叶杂草基本无效。
在本发明中,异丙隆的化学名称:3-对-异丙苯基-1,1-二甲基脲,为取代脲类除草剂。土壤处理可被杂草幼根吸收并向上传导,茎叶处理则被杂草叶片吸收但不进行传导,主要通过作用于杂草光合作用中的光系统II,抑制希尔反应,主要用于防除麦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尤其对繁缕、牛繁缕等阔叶杂草和硬草等防效优良,但对菵草、日本看麦娘等禾本科草的防效通常在60%左右,效果偏低,不尽人意。
在大量的研究中,申请人对复合除草剂的组成进行了大量的优化,发现在炔草酯和异丙隆的质量比例为1:1-20范围内,对目标杂草的有效率不低于90%;在炔草酯和异丙隆的质量比例为1:7-15范围内,最优选1:12-13范围内,对目标杂草的有效率不低于95%,有效控制麦田菵草、日本看麦娘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繁缕、牛繁缕等阔叶杂草的为害,协同增效作用极其显著
在田间应用中,可根据需要调整在农田使用时的具体用量,以质量含量计算,每亩用量:炔草酯为0.1g.a.i-20g.a.i、异丙隆10.0g.a.i-150.0g.a.i(g.ai是表示有效成分克数);优选的,炔草酯为2g.a.i-8g.a.i、异丙隆35g.a.i-55g.a.i。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复合除草剂,可以添加辅助材料制备成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等剂型。
上述的辅助材料为农药领域常用的辅助材料,本发明并不限制具体的辅料组成和种类,任意本技术领域可用的助剂、填充料、润湿剂等各种材料均可用于本发明。
申请人进行的实验显示,本发明公开的复合除草剂在冬前或早春麦田适时使用该复合除草剂,能有效地控制菵草、日本看麦娘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繁缕、牛繁缕等阔叶杂草的为害,实现一药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兼治,防除质量好,操作方便,也正是当前麦田防除所急需的产品,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具体实施方式
分别按照配方1=1:17.5、配方2=1:15、配方3=1:12.5、配方4=1:10、配方5=1:7.5五种配比制备5个本发明复合除草剂实施例,在室内进行对罔草、日本看麦娘、牛繁缕、荠菜的生物活性测定和农田药效实验研究,结果如下:
1、炔草酯和异丙隆复合剂对麦田菵草、日本看麦娘、牛繁缕、荠菜增效作用(共毒系数)测定。
在室内用炔草酯和异丙隆及其复合组合对菵草、日本看麦娘、牛繁缕、荠菜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测定,方法按NY/T1154.7-2006《复配的联合作用测定》实施。
炔草酯和异丙隆的配比按照配方1=1:17.5、配方2=1:15、配方3=1:12.5、配方4=1:10、配方5=1:7.5五种配比进行测定。试验调查结果均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并采用DPS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求取线性回归方程以及ED50。采用共毒系数法(CTC)判断即混配处理的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实验结果如下:
1)炔草酯和异丙隆混用对菵草的联合作用类型
测定结果表明,炔草酯、异丙隆对菵草生物量积累的有效中量(ED50)分别为2.3084、31.2309g a.i/667m2,两药剂的不同配比处理后,对菵草的生物量积累的ED50则达到16.4827-10.8117g a.i/667m2
依据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的判断标准。
通过共毒系数法计算(表1),配比1、配比4与配比5对菵草的共毒系数为112.97-117.76均小于120,表现对菵草的联合作用类型为相加作用;配比2和配比3的CTC均大于120,表现对菵草的联合作用类型为协同增效作用,且以配比3的CTC为130.09最显著,也就是说在配比1:12.5-15的范围内,本发明的复合除草剂对菵草具有显著的清除效果。
表1炔草酯与异丙隆混用配方对菵草的毒力回归方程及共毒系数
2)炔草酯和异丙隆混剂对日本看麦娘的联合作用类型
试验结果表明(表2),炔草酯、异丙隆对日本看麦娘生物量的有效中量(ED50)分别为3.2141、34.4764g a.i/667m2两药剂混配的ED50为13.2303-19.0592ga.i/667m2
依据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的判断标准。
通过共毒系数法计算(表2),配比1的共毒系数为118.56,为相加作用,表明配比1对日本看麦娘的联合作用类型为相加作用,其他4个配比的CTC为118.56-137.13均大于120为增效作用,表明4个配比对日本看麦娘的联合作用类型均为协同增效作用,也就是说在1:7.5-15的范围内具有显著的清除效果,其中配比3(1:12.5)增效最显著。
表2炔草酯与异丙隆混用配方对日本看麦娘的毒力回归方程及共毒系数
3)炔草酯和异丙隆混用对牛繁缕的联合作用类型
试验结果表明(表3),对牛繁缕生物量的有效中量(ED50),异丙隆为26.1293g a.i/667m2,炔草酯则无效,各配比混剂的ED50为24.7353-26.7767g a.i/667m2
通过共毒系数的计算,各配比混剂的(CTC)共毒系数为103.16-111.67,依据80>CTC<120为相加作用的标准判断。
各种配比的混剂对牛繁缕的联合作用类型均为相加作用,表明炔草酯与异丙隆混配后使用可以实现功能互补,扩大杀草谱。
表3炔草酯与异丙隆混用配方对牛繁缕的毒力回归方程及共毒系数
4)炔草酯和异丙隆混用对荠菜的联合作用类型
试验结果表明(表4):异丙隆对荠菜生物量的有效中量(ED50)分别为36.9601ga.i/667m2;炔草酯对荠菜无效;两药剂混配后,各配比对荠菜的ED50为35.4391-39.6700g a.i/667m2,通过共毒系数计算,各种配比混剂的共毒系数为98.49-110.25。
依据80>CTC<120为相加作用的标准判断,各个配比的混剂对荠菜的联合作用类型为相加作用,其中配比3的共毒系数为110.25最高,相加作用最大,表明炔草酯与异丙隆混配后使用可以实现功能互补,扩大杀草谱。
表4炔草酯与异丙隆混用配方对荠菜的毒力回归方程及共毒系数
2.炔草酯和异丙隆复合剂对麦田菵草、日本看麦娘、牛繁缕、荠菜的田间防效试验
申请人在江苏六合区等地进行了两年田间试验,方法按《GB/1798.41-2000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除草剂防治麦类作物地杂草》实施。试验设8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20g/亩、8%炔草酯水乳剂80g/亩和50%炔草酯与异丙隆复配剂(3:47)80g、100g、120g(即亩用量40、50、、60)和空白对照,计4个处理。每个处理小区面积15平方米,随机排列,三次重复。
试验选择杂草发生比较多的小麦田块,在麦苗3-4叶,杂草2-3时用药,每亩兑水50Kg,常规喷雾。药后当天、25天、42天分别进行田间草情调查,方法为绝对值(数测)调查法,每小区随机取4个点,每点1平方米。分次进行杂草基数、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调查记载。处理区残存草数(或鲜重)与空白对照区的活草数(或鲜重)比较,计算防治效果,并采用Dancan′s新复极差分析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炔草酯和异丙隆复合剂对菵草、日本看麦娘的株/鲜重防效显著
株防效:通过药后25天株防效调查数据的统计算得:50%炔草酯与异丙隆复合剂三个剂量对菵草、日本看麦娘的株防效分别为85.8-96.8%和87,6-94.7%;8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的株防效为72.9%和68.4%;8%炔草酯水乳剂的防效为46.18%和50.6%。采用Dancan′s新复极差分析方法分析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性表明:50%炔草酯·异丙隆复合剂对菵草、日本看的株防效显著好于炔草酯和异丙隆单体。
鲜重防效:通过药后42天鲜重防效调查数的据统计算得:50%炔草酯和异丙隆复合剂对菵草、日本看的鲜重防效为91.31-98.7%和93.7--96.9;8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的鲜重防效70.12%和79.5%;8%炔草酯鲜重防效52.3%和46.7%。采用Dancan′s新复极差分析方法分析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性结果:50%炔草酯·异丙隆复合剂对菵草、日本看的鲜重防效显著好于异丙隆和炔草酯单体,说明两药剂混合使用增效显著,防效优异。
2)、炔草酯和异丙隆复合剂对牛繁缕、荠菜的株/鲜重防效显著
株防效:通过药后25天株防效调查数据的统计算得:50%炔草酯与异丙隆复合剂三个剂量对牛繁缕、荠菜的株防效分别为80.5-98.0%和89,6-97.2%;8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的株防效96.6%和92.4%;8%炔草酯水乳剂的防效为18.3%和23.2%。采用Dancan′s新复极差分析方法分析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性表明:50%炔草酯·异丙隆复合剂对牛繁缕、荠菜的株防效显著好于炔草酯单体,与异丙隆单体的防效差异不显著。
鲜重防效:通过药后42天鲜重防效调查数的据统计算得:50%炔草酯和异丙隆复合剂对牛繁缕、荠菜的鲜重防效为91.31-98.7%和83.5-95.2;8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的鲜重防效为92.1%和87.5%;8%炔草酯鲜重防效为13.3%和24.9%。采用Dancan′s新复极差分析方法分析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性结果:50%炔草酯·异丙隆复合剂对牛繁缕、荠菜的鲜重防效与炔草酯单体相比差异极显著,与异丙隆相比异不显著。表明炔草酯与异丙隆混合使用为功能互补、作用相加拓宽了杀草谱。
综合上述室内生测试验及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炔草酯与异丙隆组合形成的复合除草剂,对麦田菵草、日本看麦娘、牛繁缕、荠菜均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实现了两个单剂优点互补、协同增效作用显著的预期,在防治麦田杂草时,适时使用该复合除草剂能有效的控制麦田菵草、日本看麦娘、牛繁缕、荠菜等杂草的为害。一定深受农户的欢迎。
依旧采用上述对比条件,按照50%炔草酯与异丙隆复配剂(1:12)80g、100g、120g(即亩用量40、50、60)的用量,重复上述实验,在该组成比例下,50%炔草酯与异丙隆复合剂三个剂量对菵草、日本看麦娘的25d株防效分别为95.1-97.4%和95.6-97.7%;50%炔草酯和异丙隆复合剂对菵草、日本看的42d鲜重防效为95.2-99.6%和95.9-98.7%;50%炔草酯与异丙隆复合剂三个剂量对牛繁缕、荠菜的25d株防效分别为95.2-98.8%和95.6-98.4%;50%炔草酯和异丙隆复合剂对牛繁缕、荠菜的42d鲜重防效为95.6-99.4%和95.5-98.1。
与已有的多组分相比,例如201210009678.7公开的除草剂亩用量更大,成本高(在亩用量80g以上才可以见到除草效果,70g以下防效低于40%,无实用价值),并且该方案公开的除草剂由于存在成分间的化学抑制作用,尽管其对禾本科杂草的综合株防效达到了80-90%的水平,但是其主要效果是清除了其中的硬草、看麦娘,单就日本看麦娘、罔草而论,50d综合株防效只有70%左右的水平,效果并不理想。对于牛繁缕、荠菜,该方案杀灭效果仅在50-60%的水平,并不是最优的除草剂。其它的类似技术方案,也多存在类似问题。
在商业市场上,根据需要可将本发明的除草剂制成成品制剂,例如
1、可湿性粉剂实施例:
80%炔草酯/异丙隆可湿性粉剂(20.0:60.0)100Kg
第一步:炔草酯配料、混合
称取95%实物量21.1Kg(折百20.0Kg)、白碳黑5Kg、称取97%的异丙隆实物61.9Kg(折百60.0Kg)、助剂(NO、LS等)18Kg、轻碳酸钙补足100Kg,依次倒入混合机中搅拌(30分钟)均匀。
第二步:粉碎
将混匀的母粉进行气流粉碎,结束以后,将主机物料和集尘器收集的物料再次混合(10分钟)。
第三步:检测各项指标合格,计量分装即成品.
2、悬浮剂
30%炔草酯/异丙隆悬浮剂(2.0:28.0)100Kg
第一步:配料、剪切
称取95.0%炔草酯实物量2.1Kg(折百2.0Kg)、可以用黄原胶0.25Kg、硅酸镁铝1.1Kg、消炮剂0.3Kg、称取97.0%的异丙隆实物28.9Kg(折百28.0Kg)、助剂(可以用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比例1:1)10Kg、加水补虫100Kg依次倒入剪切釜中剪切(40分钟)均匀
第二步:研磨
将剪切好的半成品通过研磨机研磨至悬浮率达标。
第三步:计量分装即成品
3、水分散粒剂
60%炔草酯/异丙隆水分散粒剂(3.0:57.0)100Kg
第一步:配制母粉、粉碎
称取95%炔草酯实物量3.16Kg(折百3.0Kg)、97%异丙隆实物58.8Kg(折百57Kg),合计有效成份为60Kg、依次倒入混合机中搅拌(30分钟)均匀以后,进行气流粉碎,质检合格后备用。
第二步:稀释混合
将粉碎合格的母粉用分散剂(可以用Geropon T/36)、润湿剂(可以用Tersperse1004、Huntsman)、蹦解剂(可以用羧甲基淀粉钠)、填料稀释至使有效成份为60%,投入无重力粒子混合机中混合均匀。
第三步:制作软材
将制作好的稀释物料加入含有黏结剂的水溶液中制作成软材
第四步:制粒
通过挤压制粒机将软材制作成湿粒子
第五步:干燥
在流化床干燥器式热风循环烘箱中干燥,干燥至水分小于3%即可。
第六步:整形
将干燥好的颗粒放入到筛分器中,筛除大块及细粉。
第七步:检测、计量、分装即成品入库
检测各项质量指标合格,计量、分装即成品入库。

Claims (2)

1.一种含有炔草酯和异丙隆组成的复合除草剂在杀灭麦田菵草中的应用,所述复合除草剂有效成分由炔草酯和异丙隆组成,以质量计算,炔草酯和异丙隆的比例为1:12.5-15;每亩用量:炔草酯为0.1 g.a.i-20g.a.i、异丙隆10.0g.a.i-150.0g.a.i。
2.一种含有炔草酯和异丙隆组成的复合除草剂在杀灭日本看麦娘中的应用,所述复合除草剂有效成分由炔草酯和异丙隆组成,以质量计算,炔草酯和异丙隆的比例为1:7.5-15;每亩用量:炔草酯为0.1 g.a.i-20g.a.i、异丙隆10.0g.a.i-150.0g.a.i。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复合除草剂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或水分散粒剂,由炔草酯、异丙隆和辅料及填料制成。
CN201310548652.4A 2013-11-06 2013-11-06 一种复合除草剂及其应用 Active CN1036366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48652.4A CN103636639B (zh) 2013-11-06 2013-11-06 一种复合除草剂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48652.4A CN103636639B (zh) 2013-11-06 2013-11-06 一种复合除草剂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36639A CN103636639A (zh) 2014-03-19
CN103636639B true CN103636639B (zh) 2015-04-22

Family

ID=50242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48652.4A Active CN103636639B (zh) 2013-11-06 2013-11-06 一种复合除草剂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366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6964A (zh) * 2016-04-23 2016-07-20 何淑琼 一种农业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19658A (zh) * 2016-12-14 2017-05-31 安徽扬子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水稻田除草剂组合物
CN106962380A (zh) * 2017-05-15 2017-07-21 佛山市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炔草酯、异丙隆和绿麦隆的除草剂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7973B (zh) * 2010-12-30 2013-12-18 苏州富美实植物保护剂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麦田的除草组合物
CN102422838A (zh) * 2012-01-13 2012-04-25 刘东卫 复合除草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36639A (zh) 201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7986B (zh) 一种含有苯磺隆与双氟磺草胺的复配组合物
CN103766372A (zh) 一种含有氟唑磺隆和苯嘧磺草胺的除草组合物
CN103461364A (zh) 含有甲基二磺隆和唑啉草酯的除草组合物
CN102239843B (zh) 一种氯氟吡氧乙酸或其酯和乙羧氟草醚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3636639B (zh) 一种复合除草剂及其应用
CN104770368A (zh) 含丁香菌酯和辛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518759A (zh) 含有苄嘧磺隆和环酯草醚的除草组合物
CN103688970A (zh) 一种含有甲酰胺磺隆和氯氟吡氧乙酸的除草组合物
CN102273468B (zh) 一种含有高效氟吡甲禾灵和氯酯磺草胺的农药组合物
CN104115858A (zh) 一种稻田除草剂组合物
CN101861868B (zh) 一种含有五氟磺草胺和二氯喹啉酸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518747A (zh) 一种含五氟磺草胺与环酯草醚的除草组合物
CN104012562A (zh) 一种含有莠去津的除草组合物
CN109832289A (zh) 一种含Picarbutrazox和精甲霜灵的农药组合物
CN103688967A (zh) 含有氯吡嘧磺隆和环酯草醚的除草组合物
CN107306970A (zh) 一种包含氰氟草酯、噁唑酰草胺和敌稗的除草组合物
CN105052994B (zh) 一种含毒氟磷和辛菌胺醋酸盐的农药组合物及杀菌剂
CN104886122A (zh) 含毒氟磷和吡唑酰胺类杀菌剂的复配组合物及杀菌剂
CN103688972A (zh) 一种含有氰氟草酯和唑草胺的除草组合物
CN103766374A (zh) 一种含有氟唑磺隆和肟草酮的除草组合物
CN102405910B (zh) 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除草组合物
CN102396467A (zh) 一种含有莠去津和特丁津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04816B (zh) 含有噻呋酰胺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
CN102246811A (zh) 含有zj3265和丙溴磷的杀虫组合物
CN101861865B (zh) 一种含有精噁唑禾草灵和二氯喹啉酸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07

Address after: No. 67 Shuangxiang Road, New Materials Industrial Park, Nanjing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Patentee after: Nanjing Huiyu agrochem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67, Shuangxiang Road, Hongshan Fine Chemical Park, Nanjing Chemical Industry Park,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Patentee before: Zhang Changp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