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34134B - 跨域保护互通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跨域保护互通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34134B
CN103634134B CN201210305436.2A CN201210305436A CN103634134B CN 103634134 B CN103634134 B CN 103634134B CN 201210305436 A CN201210305436 A CN 201210305436A CN 103634134 B CN103634134 B CN 1036341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main
node
path
protection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0543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34134A (zh
Inventor
刘国满
罗彬�
马玉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30543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34134B/zh
Priority to EP13830440.7A priority patent/EP2897330B1/en
Priority to US14/647,039 priority patent/US9917765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3/081278 priority patent/WO201402928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634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41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341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413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2Alternate rou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06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the processing taking place on a specific hardware platform or in a specific software environment
    • G06F11/0709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the processing taking place on a specific hardware platform or in a specific software environment in a distributed system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tandalone computer nodes, e.g. clusters, client-server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51Error or fault detection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9Root cause analysis, i.e. error or fault diagnosi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04L45/04Interdomain routing, e.g. hierarchical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域保护互通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第一域和第二域之间的跨域工作路径上的互联节点向第一域中的第一节点发送第二域的第二标识信息,其中,第一域和第二域互为相邻域;当第一域发生链路故障时,第一域和第二域之间的互联备份节点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故障状态信息,其中,第一故障状态信息携带有第二标识信息;互联备份节点根据第二标识信息激活第二域中的第二保护路径,并使用第一域中的第一保护路径和第二保护路径进行跨域业务传输。通过本发明,可以达到保证各个域内的保护独立性以实现跨域保护的互通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跨域保护互通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跨域保护互通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当前各种保护技术来说,主要是单域内业务的保护和恢复;而对于跨域的业务的保护和恢复来说,由于各个域之间保护协议不能互通,容易在两个域之间的互联连接的节点出现故障,从而导致跨域的业务不能得到及时的恢复和保护。
目前,针对单域内的业务保护方法不能对跨域业务进行保护和恢复的问题,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解决办法:1、可以通过建立或配置一个跨域端到端保护路径来恢复和保护业务,请参考图1(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跨域端到端保护的示意图);2、可以采用域内保护方法对跨域业务进行逐段路径的保护和恢复,以便保证各个域的保护和恢复的独立性,来实现对跨域保护的互通,请参考图2(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跨域逐段保护的示意图)。对于第1种方法来说,由于配置跨域的保护路径和需要相应自动保护切换(Auto ProtectionSwitch,简称为APS)报文或保护切换协调(Protection Switch Coordination,简称为PSC)报文等操作管理和维护(Operation,Administration,Maintenance,简称为OAM)协议的一致性,导致实现起来比较复杂;对于第2种方法来说,由于各个域内是独立保护,其互联备份节点并不知道另一个域上该工作路径所对应的保护路径,从而不能触发另一个域内的保护路径上的切换。
针对第2种方法而言,其主要是通过进行APS或PSC等OAM协议报文的扩展,来实现跨域保护的互通功能。但是,由于环网保护中采用的是基于链路层的OAM检测机制,当出现故障时,沿着环上链路层发送的APS报文或PSC报文并不是针对特定路径的APS报文或PSC报文,这样就不方便携带该路径到另一个相邻域上所对应的工作路径上,致使两个相邻域之间的跨域保护很难实现。
针对相关技术中跨域逐段保护很难实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域保护互通方法及系统,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跨域保护互通方法,包括:第一域和第二域之间的跨域工作路径上的互联节点向第一域中的第一节点发送第二域的第二标识信息,其中,第一域和第二域互为相邻域;当第一域发生链路故障时,第一域和第二域之间的互联备份节点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故障状态信息,其中,第一故障状态信息携带有第二标识信息;互联备份节点根据第二标识信息激活第二域中的第二保护路径,并使用第一域中的第一保护路径和第二保护路径进行跨域业务传输。
优选地,第一保护路径为预先为第一工作分支路径配置的连接于第一节点和互联备份节点之间的备份路径,其中,第一工作分支路径是跨域工作路径在第一域内的分支路径;第二保护路径为预先为第二工作分支路径配置的连接于第二域中的第二节点和互联备份节点之间的备份路径,其中,第二工作分支路径是跨域工作路径在第二域内的分支路径。
优选地,第一域和第二域之间的跨域工作路径上的互联节点向第一域中的第一节点发送第二域的第二标识信息,包括:互联节点为第二域生成携带有第二标识信息的第二报文或第二信令信息;互联节点将第二报文或第二信令信息发送给第一节点。
优选地,在第一域和第二域之间的互联备份节点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故障状态信息之前,还包括:第一节点保存第二标识信息;当第一节点判断出互联节点与互联备份节点之间的备份链路和第一工作分支路径均发生故障时,第一节点将保存的第二标识信息携带在第一故障状态信息中发送给互联备份节点。
优选地,第二标识信息携带以下之一的组合信息:第二域的第二域标识和第二工作分支路径的第二工作分支路径标识;第二域标识和第二保护路径的第二保护路径标识;第二域标识、第二工作分支路径标识以及第二保护路径标识。
优选地,在第一域和第二域之间的跨域工作路径上的互联节点向第一域中的第一节点发送第二域的第二标识信息之前或之后,方法还包括:互联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域的第一标识信息,其中,第一标识信息携带以下之一的组合信息:第一域的第一域标识和第一工作分支路径的第一工作分支路径标识;第一域标识和第一保护路径的第一保护路径标识;第一域标识、第一工作分支路径标识以及第一保护路径标识。
优选地,互联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域的第一标识信息,包括:互联节点为第一域生成携带有第一标识信息的第一报文或第一信令信息;互联节点将第一报文或第一信令信息发送给第二节点。
优选地,第一节点为第一域中的业务出入边界节点,第二节点为第二域中的业务出入边界节点。
优选地,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均为以下之一:自动保护切换(APS)状态报文、保护切换协调(PSC)状态报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跨域保护互通系统,包括:第一域中的第一节点、第二域中的第二节点以及第一域和第二域之间的互联节点、互联备份节点,其中,互联节点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二域的第二标识信息,其中,第一域和第二域互为相邻域;互联备份节点包括:接收模块,用于当第一域发生链路故障时,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故障状态信息,其中,第一故障状态信息携带有第二标识信息;激活模块,用于根据第二标识信息激活第二域中的第二保护路径,并使用第一域中的第一保护路径和第二保护路径进行跨域业务传输。
优选地,第一保护路径为预先为第一工作分支路径配置的连接于第一节点和互联备份节点之间的备份路径,其中,第一工作分支路径是跨域工作路径在第一域内的分支路径;第二保护路径为预先为第二工作分支路径配置的连接于第二域中的第二节点和互联备份节点之间的备份路径,其中,第二工作分支路径是跨域工作路径在第二域内的分支路径。
优选地,第一发送模块包括:第一生成单元,用于为第二域生成携带有第二标识信息的第二报文或第二信令信息;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第二报文或第二信令信息发送给第一节点。
优选地,第一节点包括:保存模块,用于在接收模块接收第一故障状态信息之前,保存第二标识信息;判断发送模块,用于当判断出互联节点与互联备份节点之间的备份链路和第一工作分支路径均发生故障时,将保存的第二标识信息携带在第一故障状态信息中发送给互联备份节点。
优选地,第二标识信息携带以下之一的组合信息:第二域的第二域标识和第二工作分支路径的第二工作分支路径标识;第二域标识和第二保护路径的第二保护路径标识;第二域标识、第二工作分支路径标识以及第二保护路径标识。
优选地,互联节点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一发送模块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二标识信息之前或之后,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域的第一标识信息,其中,第一标识信息携带以下之一的组合信息:第一域的第一域标识和第一工作分支路径的第一工作分支路径标识;第一域标识和第一保护路径的第一保护路径标识;第一域标识、第一工作分支路径标识以及第一保护路径标识。
优选地,第二发送模块包括:第二生成单元,用于为第一域生成携带有第一标识信息的第一报文或第一信令信息;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第一报文或第一信令信息发送给第二节点。
优选地,第一节点为第一域中的业务出入边界节点,第二节点为第二域中的业务出入边界节点。
优选地,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均为以下之一:自动保护切换(APS)状态报文、保护切换协调(PSC)状态报文。
通过本发明,采用本端节点将本域中的域标识和工作路径标识以及保护路径标识发送给相邻域中的对端节点的方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跨域逐段保护很难实现的问题,可以避免跨域保护路径的建立的复杂性,同时,可以保证各个域之间保护的独立性,有效实现跨域保护的互通性和操作性,进而来实现各域之间的保护协调,对跨域的业务进行正确的保护和恢复,从而达到相对于原有静态配置的跨域保护路径来说,能保证各个域内的保护独立性以实现跨域保护的互通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跨域端到端保护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跨域逐段保护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域保护互通方法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跨域保护互通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扩展状态报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域保护互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跨域保护互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跨域保护互通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域保护互通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302-步骤S306):
步骤S302,第一域和第二域之间的跨域工作路径上的互联节点向第一域中的第一节点发送第二域的第二标识信息,其中,第一域和第二域互为相邻域;
步骤S304,当第一域发生链路故障时,第一域和第二域之间的互联备份节点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故障状态信息,其中,第一故障状态信息携带有第二标识信息;
步骤S306,互联备份节点根据第二标识信息激活第二域中的第二保护路径,并使用第一域中的第一保护路径和第二保护路径进行跨域业务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护路径为预先为第一工作分支路径配置的连接于第一节点和互联备份节点之间的备份路径,其中,第一工作分支路径是跨域工作路径在第一域内的分支路径;第二保护路径为预先为第二工作分支路径配置的连接于第二域中的第二节点和互联备份节点之间的备份路径,其中,第二工作分支路径是跨域工作路径在第二域内的分支路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域和第二域之间的跨域工作路径上的互联节点向第一域中的第一节点发送第二域的第二标识信息,包括:互联节点为第二域生成携带有第二标识信息的第二报文或第二信令信息;互联节点将第二报文或第二信令信息发送给第一节点。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域和第二域之间的互联备份节点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故障状态信息之前,还包括:第一节点保存第二标识信息;当判断出互联节点与互联备份节点之间的备份链路和第一工作分支路径均发生故障时,第一节点将保存的第二标识信息携带在第一故障状态信息中发送给互联备份节点。
优选地,第二标识信息携带以下之一的组合信息:第二域的第二域标识和第二工作分支路径的第二工作分支路径标识;第二域标识和第二保护路径的第二保护路径标识;第二域标识、第二工作分支路径标识以及第二保护路径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域和第二域之间的跨域工作路径上的互联节点向第一域中的第一节点发送第二域的第二标识信息之前或之后,方法还包括:互联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域的第一标识信息,其中,第一标识信息携带以下之一的组合信息:第一域的第一域标识和第一工作分支路径的第一工作分支路径标识;第一域标识和第一保护路径的第一保护路径标识;第一域标识、第一工作分支路径标识以及第一保护路径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互联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域的第一标识信息,包括:互联节点为第一域生成携带有第一标识信息的第一报文或第一信令信息;互联节点将第一报文或第一信令信息发送给第二节点。
优选地,第一节点为第一域中的业务出入边界节点,第二节点为第二域中的业务出入边界节点。
优选地,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均为以下之一:自动保护切换(APS)状态报文、保护切换协调(PSC)状态报文。
下面以图2所示的工作场景为基础,结合实际对上述跨域保护互通方法进行具体说明,跨域保护互通具体流程如下:
1、对于图2所示的跨域路径(A-B-D)(即上述同时跨于第一域和第二域之间的工作路径)来说,在每个单域(即上述第一域或第二域)内为跨域路径上的位于该单域内的部分链路(即上述第一链路或第二链路)配置对应的线性保护链路(即上述第一保护路径或第二保护路径);如图2所示,A-B(即第一链路)在域1(即第一域)内的对应的保护路径是A-C(即第一保护路径),而B-D段在(即第二链路)域2(即第二域)内所对应的保护路径为C-D(即第二保护路径);
2、在跨域路径正常情况下,每一个单域内的跨域路径上的部分链路的端节点(即上述互联节点)定期发送扩展APS或PSC等状态报文(状态报文的格式请参考图5);状态报文中包含有相邻接域(对于第一域来说,第二域是相邻接域)的域标识符(域ID,即第一域标识或低于域标识)和该域中的部分工作路径的工作路径标识(即第一工作分支路径标识或第二工作分支路径标识)或/和该部分工作路径所对应保护路径的标识(即第一保护路径标识或第二保护路径标识);
3、工作路径上的互联节点将单域中的工作节点(即第一节点或第二节点)生成的状态报文沿着相应的部分工作路径发送给对端单域(即相邻域)中的工作节点(即第一节点或第二节点),由两个工作节点接收并处理该状态报文,从该状态报文中解析出其相邻接域的域标识和对应该域中的部分工作路径的工作路径标识或/和保护路径标识,并将这些标识信息进行保存;
4、当跨域路径上某一个域内的节点(第一节点或第二节点)检测到本域内部分链路(本域内部分工作路径,也即第一工作分支路径或第二工作分支路径)出现故障情况下,则通过保护该段链路的保护路径向对端节点发送状态变化的信息报文,以便激活或触发路径的切换或根据该信息报文中所携带的相邻接的域标识或工作路径标识/和保护路径标识,来对另外一个域上的对应的保护路径进行激活或绑定;
5、当互联备份节点接收到对端发送过来的状态变化报文,激活或去激活相邻的另一域上的保护路径,进行业务传送;而对于相邻另一个域内的保护路径上的对端节点来说,进行Merger selector接收业务;或发送切换信息给另一个域内保护路径的对端节点,选择保护路径来接收业务;但此时该域内工作路径并没有出现故障情况下,也进行切换。
下面结合图4及优选实施例对上述跨域保护互通方法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该优选实施例是以图2所示的工作场景为基础的,该优选实施例仅仅以自动保护切换(APS)状态报文为例进行描述。图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跨域保护互通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402-步骤S416):
步骤S402,对于跨两个域的工作路径(A-B-D),在域1内配置一个对应保护路径(A-C),在域2内配置另一个保护路径(C-D)来保护该跨域路径在域2上部分路径(B-D);
步骤S404,单域内的部分工作路径上端节点B通过扩展APS状态信息报文或PSC状态信息报文向域1内的对端节点A发送相邻域2的域标识ID和B-D路径的标识ID,而向域2内的对端节点D发送相邻域1的域标识ID和A-B路径的标识ID;当域1内的节点A和/或域2内节点D接收到B节点发送过来的状态信息报文后,进行接收处理,并把该信息报文中所携带的域标识ID和/或路径标识ID保存起来,以便在发生故障情况下,通告到保护路径上对端节点C;
步骤S406,域1内的对端节点A或域2内的对端节点D对本域内的部分工作路径进行故障检测,若检测到故障,则执行步骤S408,若没检测到故障,则转至步骤S404;
步骤S408,当节点A或D检测到其所在的工作路径(A-B或B-D)和对应域内保护路径都存在故障时,则通过保护路径(A-C)或(D-C),将向C节点发送携带域2的标识ID和/或路径(B-D)标识ID或域1的标识ID和/或路径(A-B)标识ID的故障状态信息报文;
步骤S410,当互联备份节点C接收到节点A或D发送过来的故障状态信息报文时,判断相邻域内是否存在相应的保护路径,若干存在,则执行步骤S412,否则,执行步骤S414;
步骤S412,根据故障状态信息报文携带的域ID和/或路径ID,激活或绑定相应的另一域上保护路径;比如,A检测到故障后,则通告C节点,将域2内的工作路径(B-D)所对应的保护路径进行激活或绑定,以便通过对应的保护路径(A-C-D)发送跨域业务;
步骤S414,动态建立域1或域2内的保护路径;
步骤S416,互联备份节点(C节点)激活或绑定另一域上的保护路径后,可通过APS状态报文或PSC状态报文与对端节点A或D进行切换的协商,从而进行跨域业务的保护切换。
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跨域保护互通方法,可以避免跨域保护路径的建立的复杂性,同时,可以保证各个域之间保护的独立性,有效实现跨域保护的互通性和操作性,进而来实现各域之间的保护协调,对跨域的业务进行正确的保护和恢复,从而达到相对于原有静态配置的跨域保护路径来说,能保证各个域内的保护独立性以实现跨域保护的互通性的效果。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域保护互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用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跨域保护互通方法,如图6所示,该系统包括:第一域中的第一节点1、第二域中的第二节点2以及第一域和第二域之间的互联节点3、互联备份节点4。其中,互联节点3包括:第一发送模块32,用于向第一节点1发送第二域的第二标识信息,其中,第一域和第二域互为相邻域;互联备份节点4包括:接收模块42,用于当第一域发生链路故障时,接收第一节点1发送的第一故障状态信息,其中,第一故障状态信息携带有第二标识信息;激活模块44,用于根据第二标识信息激活第二域中的第二保护路径,并使用第一域中的第一保护路径和第二保护路径进行跨域业务传输。
优选地,第一保护路径为预先为第一工作分支路径配置的连接于第一节点1和互联备份节点4之间的备份路径,其中,第一工作分支路径是跨域工作路径在第一域内的分支路径;第二保护路径为预先为第二工作分支路径配置的连接于第二域中的第二节点2和互联备份节点4之间的备份路径,其中,第二工作分支路径是跨域工作路径在第二域内的分支路径。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跨域保护互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该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中,优选地,第一发送模块32包括:第一生成单元322,用于为第二域生成携带有第二标识信息的第二报文或第二信令信息;第一发送单元324,用于将第二报文或第二信令信息发送给第一节点1。
在该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中,第一节点1包括:保存模块12,用于在接收模块接收第一故障状态信息之前,保存第二标识信息;判断发送模块14,用于当判断出互联节点3与互联备份节点4之间的备份链路和第一工作分支路径均发生故障时,将保存的第二标识信息携带在第一故障状态信息中发送给互联备份节点。
优选地,第二标识信息携带以下之一的组合信息:第二域的第二域标识和第二工作分支路径的第二工作分支路径标识;第二域标识和第二保护路径的第二保护路径标识;第二域标识、第二工作分支路径标识以及第二保护路径标识。
在该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中,互联节点3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34,用于在第一发送模块向第一节点1发送第二标识信息之前或之后,向第二节点2发送第一域的第一标识信息,其中,第一标识信息携带以下之一的组合信息:第一域的第一域标识和第一工作分支路径的第一工作分支路径标识;第一域标识和第一保护路径的第一保护路径标识;第一域标识、第一工作分支路径标识以及第一保护路径标识。
在该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中,第二发送模块34包括:第二生成单元342,用于为第一域生成携带有第一标识信息的第一报文或第一信令信息;第二发送单元344,用于将第一报文或第一信令信息发送给第二节点2。
优选地,第一节点1为第一域中的业务出入边界节点,第二节点2为第二域中的业务出入边界节点。
优选地,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均为以下之一:自动保护切换(APS)状态报文、保护切换协调(PSC)状态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图7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仅为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完全跨域以另外一种形式或结构来组成跨域保护互通系统。例如,图8所示的另一个优选系统也是可能实现图7所示的优选系统的同样功能的。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跨域保护互通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系统主要有三个模块组成,以下仅对这三个模块进行简要介绍,其实施过程和原理与上述跨域保护互通方法相同。
状态报文生成模块:该模块主要指传送路径(实体)上的两端节点生成状态报文(包括最初的本域信息报文和后续的状态故障报文);
状态报文发送模块:该模块主要指状态协商的两端节点通过各自域中的部分工作路径,向对端节点发送状态报文(包括最初的本域信息报文和后续的状态故障报文),以便对端节点触发或激活相应的保护切换或保护路径的绑定;
状态报文接收处理模块:该模块主要指状态协商的两端节点接收到远端节点发送过来的状态报文工作节点(即第一节点或第二节点)后,进行分析处理,以便触发或激活相应的保护切换或保护路径的绑定。
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跨域保护互通系统,可以避免跨域保护路径的建立的复杂性,同时,可以保证各个域之间保护的独立性,有效实现跨域保护的互通性和操作性,进而来实现各域之间的保护协调,对跨域的业务进行正确的保护和恢复,从而达到相对于原有静态配置的跨域保护路径来说,能保证各个域内的保护独立性以实现跨域保护的互通性的效果。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采用上述跨域保护互通方法和系统,可以避免跨域保护路径的建立的复杂性,同时,可以保证各个域之间保护的独立性,有效实现跨域保护的互通性和操作性,进而来实现各域之间的保护协调,对跨域的业务进行正确的保护和恢复,从而达到相对于原有静态配置的跨域保护路径来说,能保证各个域内的保护独立性以实现跨域保护的互通性的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跨域保护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域和第二域之间的跨域工作路径上的互联节点向所述第一域中的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二域的第二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域和所述第二域互为相邻域;
当所述第一域发生链路故障时,所述第一域和所述第二域之间的互联备份节点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故障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故障状态信息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信息;
所述互联备份节点根据所述第二标识信息激活所述第二域中的第二保护路径,并使用所述第一域中的第一保护路径和所述第二保护路径进行跨域业务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为预先为第一工作分支路径配置的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互联备份节点之间的备份路径,其中,所述第一工作分支路径是所述跨域工作路径在所述第一域内的分支路径;
所述第二保护路径为预先为第二工作分支路径配置的连接于所述第二域中的第二节点和所述互联备份节点之间的备份路径,其中,所述第二工作分支路径是所述跨域工作路径在所述第二域内的分支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域和第二域之间的跨域工作路径上的互联节点向所述第一域中的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二域的第二标识信息,包括:
所述互联节点为所述第二域生成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的第二报文或第二信令信息;
所述互联节点将所述第二报文或所述第二信令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域和所述第二域之间的互联备份节点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故障状态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保存所述第二标识信息;
当所述第一节点判断出所述互联节点与所述互联备份节点之间的备份链路和所述第一工作分支路径均发生故障时,所述第一节点将保存的所述第二标识信息携带在所述第一故障状态信息中发送给所述互联备份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二标识信息携带以下之一的组合信息:
所述第二域的第二域标识和所述第二工作分支路径的第二工作分支路径标识;
所述第二域标识和所述第二保护路径的第二保护路径标识;
所述第二域标识、所述第二工作分支路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保护路径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域和第二域之间的跨域工作路径上的互联节点向所述第一域中的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二域的第二标识信息之前或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互联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一域的第一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携带以下之一的组合信息:
所述第一域的第一域标识和所述第一工作分支路径的第一工作分支路径标识;
所述第一域标识和所述第一保护路径的第一保护路径标识;
所述第一域标识、所述第一工作分支路径标识以及所述第一保护路径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联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一域的第一标识信息,包括:
所述互联节点为所述第一域生成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第一报文或第一信令信息;
所述互联节点将所述第一报文或所述第一信令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节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第一域中的业务出入边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二域中的业务出入边界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均为以下之一:
自动保护切换APS状态报文、保护切换协调PSC状态报文。
10.一种跨域保护互通系统,包括:第一域中的第一节点、第二域中的第二节点以及所述第一域和所述第二域之间的互联节点、互联备份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互联节点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二域的第二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域和所述第二域互为相邻域;
所述互联备份节点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域发生链路故障时,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故障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故障状态信息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信息;
激活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标识信息激活所述第二域中的第二保护路径,并使用所述第一域中的第一保护路径和所述第二保护路径进行跨域业务传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护路径为预先为第一工作分支路径配置的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互联备份节点之间的备份路径,其中,所述第一工作分支路径是所述跨域工作路径在所述第一域内的分支路径;
所述第二保护路径为预先为第二工作分支路径配置的连接于所述第二域中的第二节点和所述互联备份节点之间的备份路径,其中,所述第二工作分支路径是所述跨域工作路径在所述第二域内的分支路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为所述第二域生成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的第二报文或第二信令信息;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报文或所述第二信令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节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包括:
保存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故障状态信息之前,保存所述第二标识信息;
判断发送模块,用于当判断出所述互联节点与所述互联备份节点之间的备份链路和所述第一工作分支路径均发生故障时,将保存的所述第二标识信息携带在所述第一故障状态信息中发送给所述互联备份节点。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标识信息携带以下之一的组合信息:
所述第二域的第二域标识和所述第二工作分支路径的第二工作分支路径标识;
所述第二域标识和所述第二保护路径的第二保护路径标识;
所述第二域标识、所述第二工作分支路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保护路径标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联节点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之前或之后,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一域的第一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携带以下之一的组合信息:
所述第一域的第一域标识和所述第一工作分支路径的第一工作分支路径标识;
所述第一域标识和所述第一保护路径的第一保护路径标识;
所述第一域标识、所述第一工作分支路径标识以及所述第一保护路径标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包括: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为所述第一域生成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第一报文或第一信令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报文或所述第一信令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节点。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第一域中的业务出入边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二域中的业务出入边界节点。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均为以下之一:
自动保护切换APS状态报文、保护切换协调PSC状态报文。
CN201210305436.2A 2012-08-24 2012-08-24 跨域保护互通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341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05436.2A CN103634134B (zh) 2012-08-24 2012-08-24 跨域保护互通方法及系统
EP13830440.7A EP2897330B1 (en) 2012-08-24 2013-08-12 Cross-domain protection interacting method and system
US14/647,039 US9917765B2 (en) 2012-08-24 2013-08-12 Cross-domain protection interacting method and system
PCT/CN2013/081278 WO2014029282A1 (zh) 2012-08-24 2013-08-12 跨域保护互通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05436.2A CN103634134B (zh) 2012-08-24 2012-08-24 跨域保护互通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34134A CN103634134A (zh) 2014-03-12
CN103634134B true CN103634134B (zh) 2018-07-24

Family

ID=50149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05436.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34134B (zh) 2012-08-24 2012-08-24 跨域保护互通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17765B2 (zh)
EP (1) EP2897330B1 (zh)
CN (1) CN103634134B (zh)
WO (1) WO20140292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8280B (zh) * 2012-12-20 2019-04-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域路径状态协商方法和节点装置
US9935900B2 (en) * 2014-10-16 2018-04-0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providing protection switching service in virtual tenant network and controller therefor
CN105656654A (zh) * 2014-11-14 2016-06-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路径获取方法和多域控制器、跨域业务保护方法和系统
US10136287B2 (en) * 2015-07-09 2018-11-2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ose proximity communications
CN107948062A (zh) * 2017-12-25 2018-04-20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vrrp备份组的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0048944A (zh) * 2018-01-17 2019-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端到端重路由的方法及装置
CN111565145B (zh) * 2020-04-09 2022-07-01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域路径保护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1995A (zh) * 2006-06-05 2007-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无连接网络的保护倒换方法
US7512063B2 (en) * 2004-12-14 2009-03-31 Cisco Technology, Inc. Border router protection with backup tunnel stitching in a computer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39005B2 (en) * 2001-10-02 2006-05-02 Fujitsu Limited Protection switching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mploying label switching
US7471625B2 (en) * 2001-10-31 2008-12-30 Nec Corporation Fault recovery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7551551B2 (en) * 2004-12-10 2009-06-23 Cisco Technology, Inc. Fast reroute (FRR) protection at the edge of a RFC 2547 network
US8068411B2 (en) * 2004-12-29 2011-11-29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compute local repair paths taking into account link resources and attributes
US8369330B2 (en) * 2005-10-05 2013-02-05 Rockstar Consortium LP Provider backbone bridging—provider backbone transport internetworking
US20070091794A1 (en) 2005-10-20 2007-04-26 Clarence Filsfils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 backup path in an autonomous system
US7668971B2 (en) * 2008-01-11 2010-02-23 Cisco Technology, Inc. Dynamic path computation element load balancing with backup path computation elements
CN101621444A (zh) * 2008-07-04 2010-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旁路隧道的建立方法与设备
CN101800691A (zh) * 2009-02-10 2010-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网络中数据转发路径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9231851B2 (en) * 2011-01-31 2016-01-0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puting point-to-point label switched path crossing multiple domains
US9019865B2 (en) * 2011-03-04 2015-04-28 Juniper Networks, Inc. Advertising traffic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with the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US8879383B1 (en) * 2011-09-26 2014-11-04 Tellab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reliability of point-of-point network connection
US9185025B2 (en) * 2012-06-22 2015-11-1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nternetworking and failure recovery in unified MPLS and IP networks
US9100329B1 (en) * 2012-06-28 2015-08-04 Juniper Networks, Inc. Providing non-interrupt failover using a link aggregation mechanis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12063B2 (en) * 2004-12-14 2009-03-31 Cisco Technology, Inc. Border router protection with backup tunnel stitching in a computer network
CN101051995A (zh) * 2006-06-05 2007-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无连接网络的保护倒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97330B1 (en) 2017-03-08
US9917765B2 (en) 2018-03-13
US20150365318A1 (en) 2015-12-17
WO2014029282A1 (zh) 2014-02-27
EP2897330A1 (en) 2015-07-22
CN103634134A (zh) 2014-03-12
EP2897330A4 (en) 2015-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34134B (zh) 跨域保护互通方法及系统
CN101317388B (zh) 多协议标签切换的标签切换路径保护切换的装置和方法
CN102035714B (zh) 一种相交相切环网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2377601B (zh) 一种lsp故障通告方法和装置
CN103684951B (zh) 一种环网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1427499B (zh) 多节点aps控制协议信令的系统和方法
CN101702658B (zh) 一种环网保护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2377605B (zh) 一种利用多种保护方式组合实现ptn设备双归保护的方法
CN102882780B (zh) 基于共享路径的环网隧道配置方法、环网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3036756B (zh) 一种基于共享通道的混合环网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1645810A (zh) Pw的检测方法和设备
CN101227371A (zh) 同级交换机设备间的备份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2843291B (zh) 通告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857316B (zh) 一种实现源环网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CN104468208A (zh) 通信故障的检测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01160865A (zh) 一种多播业务路径保护系统及方法
CN105337856B (zh) 跨域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065020B (zh) 一种mpls网络中使用隧道组传输l2vpn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02916843A (zh) 利用ptn网络承载点对点专线业务的链路保护实现方法
CN103516534A (zh) 实现双归保护倒换的方法及归属节点
CN103414591B (zh) 一种端口故障恢复时的快速收敛方法和系统
CN102209001A (zh) 以太网线性保护方法和装置
EP2573977A1 (en) Subnet prot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port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tmpls) network
JP4190170B2 (ja) 迂回経路設定システム
CN102868620B (zh) 跨环业务保护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