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21444A - 一种旁路隧道的建立方法与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旁路隧道的建立方法与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21444A
CN101621444A CN200810132994A CN200810132994A CN101621444A CN 101621444 A CN101621444 A CN 101621444A CN 200810132994 A CN200810132994 A CN 200810132994A CN 200810132994 A CN200810132994 A CN 200810132994A CN 101621444 A CN101621444 A CN 1016214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s
destination address
bypass tunnel
interface
tu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329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春�
曾昕宗
范大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329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21444A/zh
Publication of CN101621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14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旁路隧道的建立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在被保护接口指定旁路隧道建立时应使用的显示路径;获取所述被保护接口上需要建立的旁路隧道的目的地址;根据所述目的地址获取对应的显示路径;根据获取的所述显示路径建立到所述目的地址的旁路隧道。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旁路隧道的建立设备。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指定显示路径用于旁路隧道建立,解决了现有自动快速重路由技术的不足,使得自动快速重路由技术在实际网络中能够安全部署,控制旁路隧道自动建立在风险更小或用户期望的路径上。

Description

一种旁路隧道的建立方法与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旁路隧道的建立方法与设备。
背景技术
MPLS TE(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Traffic Engineering,多协议标签交换流量工程)快速重路由是实现网络局部保护的技术之一。已有的快速重路由要求在配置被保护隧道的时候,再手工配置一条Bypass Tunnel(旁路隧道)来与之进行绑定。当某处出现链路或节点失效时,配置有快速重路由保护的LSP(Layered Service Provider,分层服务提供程序)可以自动将数据切换到Bypass Tunnel的链路上去。这种FRR(Fast Reroute,快速重路由)保护需要手工配置Bypass Tunnel,如果没有配置Bypass Tunnel或者用户忘记配置,或者当Bypass Tunnel绑定主隧道后由于某种故障失效,这样主隧道将无法得到保护。
Auto FRR(Automatic Fast Reroute,自动快速重路由)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Auto FRR的基本思想是在配置了Auto FRR功能的路由器上,如果有FRR保护的主隧道的要求,Auto FRR将自动触发创建一条Bypass Tunnel对主隧道进行保护。这种自动创建的Bypass Tunnel称之为Auto Bypass Tunnel(自动旁路隧道),使用这种方法创建Auto Bypass Tunnel有以下优点:AutoBypass是自动触发生成的,这解决了手工配置Bypass Tunnel的繁琐问题,并且可以避免由于配置错误而引起Bypass Tunnel无法对主隧道进行保护的问题;使用Auto FRR技术,当Auto Bypass的出现路径故障后,Auto Bypass可以通过自动建立其他路径从而对主隧道进行保护,减少人工参与监控和维护。
现有的技术方案使用SRLG(Shared Risk Link Group,链路风险管理技术),如果Auto Bypass的创建使用该技术可以控制将Auto Bypass Tunnel建立到期望的风险较小的链路上。然而,由于Auto Bypass Tunnel是自动触发创建的,因此其路径不能手动配置,用户无法对其路径进行控制。目前,Auto BypassTunnel的建立路径是通过排除主隧道PLR(Point of Local Repair,本地修复节点)节点和MP(Merge Point,汇聚点)节点之间的地址而建立的。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这种依靠排除主隧道路径的方法建立Auto Bypass的方法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1)Auto Bypass Tunnel建立的实际路径有可能与主隧道存在相同风险。当主隧道链路发生故障时,Auto Bypass不能达到保护主隧道的目的。例如对于图1所示的场景:
主隧道路径为RTA->RTB->RTC->RTD->RTE,当主隧道经过RTB的接口(Ether1/0/1.1)提供Auto FRR节点保护能力时,将在RTB上自动生成一条节点保护的Bypass Tunnel来保护主隧道。该Auto Bypass Tunnel的路径是通过排除主隧道被保护接口(Ether1/0/1.1)和被保护节点(RTC)来确定的。当Auto Bypass Tunnel建立的时候,通过CSPF计算Auto Bypass Tunnel的路径。如图1中所示,CSPF算路时,将有可能算出虚线箭头标识的路径1或虚线箭头标识的路径2,如果路径1更优,那么CSPF算出的Auto Bypass Tunnel的路径将是路径1(出接口为Ether1/0/1.2)。这样,Auto Bypass Tunnel和主隧道的在RTB上的出接口将属于同一个主接口Ether1/0/1。当主接口Ether1/0/1DOWN的时候,主隧道和Auto Bypass Tunnel将会同时DOWN掉,这样的Auto Bypass Tunnel将不能起到保护主隧道的作用。
(2)Auto Bypass Tunnel由于是通过主隧道的RRO(Record Route Object,记录路由对象)来排除其PLR和MP节点的路径。在节点保护场景中,如果主隧道的被保护节点与PLR节点不在同一域内,将导致排除的主隧道路径不完全。例如对于图2所示的场景:
主隧道的路径为RTA->RTB->RTC->RTD->RTE,其中包括不同的区域Area 1和Aear2。主隧道经过RTB的出接口同样提供Auto FRR节点保护能力,此时Auto Bypass Tunnel需要跨域建立。由于CSPF(Constrained Shortest PathFirst,约束最短路径优先算法)不能跨域进行路径计算,将导致Auto BypassTunnel不能建立。或者当RTB路由器未使能CSPF,Auto Bypass Tunnel同样不能建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旁路隧道的建立方法与设备,用于控制旁路隧道自动建立在风险更小或用户期望的路径。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旁路隧道的建立方法,包括:
在被保护接口指定旁路隧道建立时应使用的显示路径;
获取所述被保护接口上需要建立的旁路隧道的目的地址;
根据所述目的地址获取对应的显示路径;
根据获取的所述显示路径建立到所述目的地址的旁路隧道。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旁路隧道的建立设备,包括:
显示路径指定单元,用于在被保护接口指定旁路隧道建立时应使用的显示路径;
目的地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被保护接口上需要建立的旁路隧道的目的地址;
显示路径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的地址获取单元获取的目的地址,从所述显示路径指定单元中获取对应的显示路径;
旁路隧道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显示路径获取单元获取的显示路径建立到所述目的地址的旁路隧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指定显示路径用于旁路隧道建立,解决现有自动快速重路由技术的不足,使自动快速重路由技术在实际网络中能够安全部署;控制旁路隧道自动建立在风险更小或用户期望的路径上。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Auto Bypass Tunnel处于与主隧道相同风险的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Auto Bypass Tunnel跨域建立的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旁路隧道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通过显示路径触发Auto Bypass建立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通过显示路径触发Auto Bypass建立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旁路隧道建立方法应用的一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旁路隧道建立方法应用的另一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旁路隧道建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旁路隧道的建立方法,考虑到旁路隧道对主隧道的保护是通过保护主隧道的出接口来实现的,则一旦旁路隧道保护了某个接口,那么经过该接口的所有主隧道都可能被旁路隧道所保护,以下将主隧道经过的接口为被保护接口。对于被保护接口,如果经过该接口的主隧道要求FRR保护,那么就应当存在一条旁路隧道来保护该接口。如果提前指定被保护接口的旁路隧道应当使用的显示路径,则当自动建立的旁路隧道需要保护该接口时,便可使用指定的显示路径来建立,这样建立的旁路隧道便可以对主隧道进行有效保护,同时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如上述图1和图2所描述的问题。
基于上述考虑,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旁路隧道的建立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在被保护接口指定旁路隧道建立时应使用的显示路径。
具体的,到不同目的地址的旁路隧道使用不同的显示路径,该与旁路隧道建立相关的显示路径的指定方式包括:
(1)在被保护接口下指定多条显示路径,以不同的目的地址对不同的显示路径进行管理和区分;当确定需要建立的旁路隧道的目的地址后,根据该目的地址即可确定对应的显示路径;
(2)指定每条显示路径保护的目的地址和接口,并在接口表项中直接关联显示路径名称;当确定需要建立的旁路隧道的目的地址后,根据该目的地址到其保护的接口表项中确定一条对应的显示路径。
步骤s302、获取被保护接口上需要建立的旁路隧道的目的地址。
步骤s303、根据该目的地址获取对应的显示路径。
步骤s304、根据该显示路径进行到该目的地址的旁路隧道的建立。
具体的,根据CSPF算法使用上述显示路径进行旁路隧道的建立,计算时还可以加入建立旁路隧道时应该排除的地址到显示路径中,以确保旁路隧道建立的正确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为被保护接口上的Auto Bypass Tunnel触发建立时使用被指定的显示路径的方法,如步骤s301所述有两种实现方案,以下分别进行描述。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通过在被保护接口下配置以目的地址为标识的显示路径列表,来实现为Auto Bypass Tunnel指定显示路径。
现有技术中,在对主隧道经过的接口进行Auto FRR配置后,可以对该主隧道创建Auto Bypass Tunnel。本实施例通过在配置Auto FRR能力时增加配置显示路径的命令,对Auto Bypass Tunnel的路径进行指定。由于到不同目的地址的Auto Bypass Tunnel需要使用不同的显示路径,因此需要在主隧道的出接口下指定多条显示路径,并以Auto Bypass Tunnel的目的地址对这些显示路径进行管理和区分。当Auto Bypass Tunnel被触发创建时,根据其目的地址选取一条显示路径即可。
由于Auto Bypass Tunnel在创建时,会自动计算需要排除的主隧道的PLR与MP之间的某些接口或节点,所以,对于获取的显示路径,需要增加自动计算出来的那些需要排除的路径,以保证Auto Bypass Tunnel创建的正确性。
以解决图2中所示的Auto Bypass Tunnel创建为例,通过在接口下指定Auto Bypass Tunnel显示路径创建Auto Bypass Tunnel的方法的流程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在PLR节点的接口上预置显示路径。
具体的,在PLR节点(图2中为RTB)使能了Auto FRR的接口上配置以目的地址为标识的显示路径。例如对于图2所示的场景,在RTB上的接口Ether1/0/1下使能Auto FRR能力时,对于即将创建的每一Auto Bypass Tunnel的目的地址指定一条显示路径;同时在接口Ether1/0/1中保存以Auto BypassTunnel目的地址为索引的显示路径的列表。
步骤s402、根据主隧道的信息获取需要建立的Auto Bypass Tunnel的目的地址。
当主隧道1(RTA->RTB->RTC->RTD->RTE)经过RTB的接口Ether1/0/1创建时,得知其Auto Bypass Tunnel的目的地址为RTD的LSR ID。
步骤s403、获取建立该Auto Bypass Tunnel时需要排除的地址。
该Auto Bypass Tunnel在建立时需要排除如下3个地址:主隧道经过RTB的出接口地址,RTC,主隧道经过RTD的入接口地址。
步骤s404、在接口中查找具有该Auto Bypass Tunnel的目的地址的显示路径,并将需要排除的地址加入到该显示路径中。
具体的,根据RTD的LSR ID,到接口Ether1/0/1中保存的显示路径列表中查找是否存在一条显示路径。如果存在一条显示路径,则将步骤s403中排除的3个地址加入获取的显示路径中。通知CSPF使用该显示路径为AutoBypass Tunnel计算路径。
步骤s405、根据CSPF算路结果,建立Auto Bypass Tunnel并对主隧道进行保护。如果异常情况下,使用配置的显示路径以及排除路径组合不能建立Auto Bypass Tunnel,可以自动尝试只使用步骤s403中排除的3个地址建立Auto Bypass Tunnel。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旁路隧道的建立方法,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对于被保护接口的备份隧道使用的显示路径建立方法不同。上述实施例采用直接在接口上指定显示路径的方法;本实施例则在配置显示路径时,指定显示路径保护的目的地址和接口,然后在接口表项中直接关联该显示路径名称,当Auto Bypass Tunnel建立的时候,仍然通过目的地址到其保护的接口表项中查找一条显示路径来建立Auto Bypass Tunnel。具体的,本实施例中Auto Bypass Tunnel的建立流程如图5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配置显示路径,并配置每一跳。
步骤s502、指定该显示路径保护的接口和目的地址;将配置的显示路径名称加入到其保护的接口表项中,同样以保护的目的地址作为区分。
步骤s503、获取需要建立的Auto Bypass Tunnel的目的地址。
当主隧道1(RTA->RTB->RTC->RTD->RTE)经过RTB的接口Ether1/0/1创建时,得知其Auto Bypass Tunnel的目的地址为RTD的LSR ID。
步骤s504、获取建立该Auto Bypass Tunnel时需要排除的地址。
该Auto Bypass Tunnel需要排除如下3个地址:主隧道经过RTB的出接口地址,RTC,主隧道经过RTD的入接口地址。
步骤s505、接口中查找具有该Auto Bypass Tunnel的目的地址的显示路径,并将需要排除的地址加入到该显示路径中。
使用RTD的LSR ID到接口Ether1/0/1中保存的显示路径列表中查找是否存在一条显示路径。如果存在一条显示路径,则将步骤s503中排除的3个地址加入获取的显示路径中。通知CSPF使用这样的显示路径为Auto BypassTunnel计算路径。
步骤s506、根据CSPF算路结果,建立Auto Bypass Tunnel并对主隧道进行保护。
如果使用配置的显示路径以及排除路径组合不能建立Auto BypassTunnel,可以自动尝试只使用步骤s503中排除的3个地址建立Auto BypassTunnel。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Auto BypassTunnel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对于上述图1所示场景中的Auto BypassTunnel设置,解决方法为:当用户发现有接口Ether 1/0/2同样可以提供对主隧道的保护时,如图6所示,可以手工指定Auto Bypass Tunnel的显示路径为RTB->RTF->RTD,则Auto Bypass Tunnel设置中会使用该RTB->RTG->RTD的显示路径用于Auto Bypass Tunnel建立。这样,当主隧道的出接口所在主接口Ether1/0/1 DOWN时,经过Ether1/0/2的Auto Bypass Tunnel将能够对主隧道进行保护。再例如对于上述图2所示场景中的Auto Bypass Tunnel建立,解决方法为:用户发现主隧道跨域建立的时候,如图7所示,手工指定AutoBypass Tunnel的显示路径为RTB->RTG->RTD,则Auto Bypass Tunnel设置中会使用该RTB->RTG->RTD的显示路径用于Auto Bypass Tunnel设置,AutoBypass Tunnel将不依赖CSPF算路从而正确建立。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通过指定显示路径用于旁路隧道建立,解决现有自动快速重路由技术的不足,使自动快速重路由技术在实际网络中能够安全部署;控制旁路隧道自动建立在风险更小或用户期望的路径上;另外,当需要跨域建立旁路隧道时,可以通过指定显示路径使其建立,而不必完全依赖于CSPF算路。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旁路隧道的建立设备,用于自动创建AutoBypass Tunnel对主隧道进行保护。如图8所示该设备包括:
显示路径指定单元11,用于在被保护接口指定旁路隧道建立时应使用的显示路径;
目的地址获取单元12,用于获取所述被保护接口上需要建立的旁路隧道的目的地址;
显示路径获取单元13,用于根据目的地址获取单元12获取的目的地址,从显示路径指定单元11中获取对应的显示路径;
旁路隧道建立单元14,用于根据显示路径获取单元13获取的显示路径进行到所述目的地址的旁路隧道的建立。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该旁路隧道的建立设备中:
排除地址加入单元15,用于获取建立所述旁路隧道时自动排除的地址,将所述自动排除的地址加入显示路径获取单元13获取的显示路径。
具体的,该显示路径指定单元11具体包括:
第一指定子单元111,用于在被保护接口下指定多条显示路径时,以不同的目的地址对不同的显示路径进行管理和区分;或
第二指定子单元112,用于指定每条显示路径保护的目的地址和接口,并在接口表项中直接关联所述显示路径名称。
具体的,该显示路径获取单元13具体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131,用于当所述被保护接口下包括多条显示路径,且所述多条显示路径以不同的目的地址进行管理和区分时,根据所述目的地址获取根据与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显示路径;或
第二获取子单元132,用于当所述被保护接口上存在接口表项时,根据所述目的地址获取所述接口表项中具有所述目的地址的显示路径。
具体的,该旁路隧道建立单元14具体为:第一旁路隧道建立子单元141,用于根据约束最短路径优先算法CSPF,使用所述显示路径获取单元获取的显示路径建立到所述目的地址的旁路隧道。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设备,通过指定显示路径用于旁路隧道建立,解决现有自动快速重路由技术的不足,使自动快速重路由技术在实际网络中能够安全部署;控制旁路隧道自动建立在风险更小或用户期望的路径上;另外,当需要跨域建立旁路隧道时,可以通过指定显示路径使其建立,而不必完全依赖于CSPF算路。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旁路隧道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被保护接口指定旁路隧道建立时应使用的显示路径;
获取所述被保护接口上需要建立的旁路隧道的目的地址;
根据所述目的地址获取对应的显示路径;
根据获取的所述显示路径建立到所述目的地址的旁路隧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被保护接口指定旁路隧道建立时应使用的显示路径包括:
在被保护接口下指定多条显示路径,以不同的目的地址对不同的显示路径进行管理和区分;或
指定每条显示路径保护的目的地址和接口,并在接口表项中直接关联所述显示路径名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的地址获取对应的显示路径包括:
所述被保护接口下包括多条显示路径,且所述多条显示路径以不同的目的地址进行管理和区分时,根据所述目的地址获取根据与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显示路径;或
所述被保护接口上存在接口表项时,根据所述目的地址获取所述接口表项中具有所述目的地址的显示路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的地址获取对应的显示路径后,还包括:
获取建立所述旁路隧道时自动排除的地址,将所述自动排除的地址加入所述显示路径。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取的显示路径建立到所述目的地址的旁路隧道包括:
根据约束最短路径优先算法CSPF,使用所述显示路径建立到所述目的地址的旁路隧道。
6、一种旁路隧道的建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路径指定单元,用于在被保护接口指定旁路隧道建立时应使用的显示路径;
目的地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被保护接口上需要建立的旁路隧道的目的地址;
显示路径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的地址获取单元获取的目的地址,从所述显示路径指定单元中获取对应的显示路径;
旁路隧道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显示路径获取单元获取的显示路径建立到所述目的地址的旁路隧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路径指定单元进一步包括:
第一指定子单元,用于在被保护接口下指定多条显示路径时,以不同的目的地址对不同的显示路径进行管理和区分;或
第二指定子单元,用于指定每条显示路径保护的目的地址和接口,并在接口表项中直接关联所述显示路径名称。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路径获取单元进一步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当所述被保护接口下包括多条显示路径,且所述多条显示路径以不同的目的地址进行管理和区分时,根据所述目的地址获取根据与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显示路径;或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当所述被保护接口上存在接口表项时,根据所述目的地址获取所述接口表项中具有所述目的地址的显示路径。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排除地址加入单元,用于获取建立所述旁路隧道时自动排除的地址,将所述自动排除的地址加入所述显示路径获取单元获取的显示路径。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隧道建立单元具体为:
第一旁路隧道建立单元,用于根据约束最短路径优先算法CSPF,使用所述显示路径获取单元获取的显示路径建立到所述目的地址的旁路隧道。
CN200810132994A 2008-07-04 2008-07-04 一种旁路隧道的建立方法与设备 Pending CN1016214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32994A CN101621444A (zh) 2008-07-04 2008-07-04 一种旁路隧道的建立方法与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32994A CN101621444A (zh) 2008-07-04 2008-07-04 一种旁路隧道的建立方法与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1444A true CN101621444A (zh) 2010-01-06

Family

ID=41514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32994A Pending CN101621444A (zh) 2008-07-04 2008-07-04 一种旁路隧道的建立方法与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2144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29282A1 (zh) * 2012-08-24 2014-02-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跨域保护互通方法及系统
CN104852848A (zh) * 2015-04-20 2015-08-1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0177044A (zh) * 2019-06-27 2019-08-27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隧道的创建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29282A1 (zh) * 2012-08-24 2014-02-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跨域保护互通方法及系统
CN104852848A (zh) * 2015-04-20 2015-08-1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4852848B (zh) * 2015-04-20 2019-04-0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0177044A (zh) * 2019-06-27 2019-08-27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隧道的创建方法及系统
CN110177044B (zh) * 2019-06-27 2021-08-24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隧道的创建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80605B (zh) 使用ldp的mpls快速重新路由ldp-frr的方法和网络单元
CN112995029B (zh) 一种传输路径故障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571401B (zh) 建立备份路径的方法及设备、选取备份路径的方法及设备
CN104737502B (zh) 用于从次优主要的p2mp切换流量至备用p2mp的方法与系统
CN102598599B (zh) 快速重新路由条件下的rsvp-te完美重启
US922562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opology discovery and application in a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based data center
US20090122710A1 (en) Event correlation using network data flow simulation over unmanaged network segments
CN103841022B (zh) 用于建立隧道的方法及装置
RU2612599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система связ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коммутаторами и программа
CN107294756B (zh) 业务自动变迁方法及装置
CN110535763B (zh) 一种路由备份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14030753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4301251A (zh) 一种QoS处理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3891220A (zh) 使用ldp的mpls快速重新路由(ldp-frr)
JP2013510459A (ja) 分離的なパス計算アルゴリズム
CN101499960B (zh) 一种流量路径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6209619A (zh) 一种应用于路由中断的实时自动切换装置及方法
CN102882787B (zh) 确定流量工程隧道的转发路径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21444A (zh) 一种旁路隧道的建立方法与设备
CN113615132A (zh) 快速泛洪拓扑保护
CN103001872B (zh) 一种标签分配方法及聚合设备
CN101848159B (zh) 三层vpn路由重置方法和装置
CN105191213A (zh) 网络路径计算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629386B (zh) 通信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3179032A (zh) 一种路由备份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