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25246B - 一种遮物帘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遮物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25246B
CN103625246B CN201310621040.3A CN201310621040A CN103625246B CN 103625246 B CN103625246 B CN 103625246B CN 201310621040 A CN201310621040 A CN 201310621040A CN 103625246 B CN103625246 B CN 1036252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ar
plate body
groove
draw
d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2104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25246A (zh
Inventor
刘典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Huangtian Auto Fittings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Huangtian Auto Fitting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Huangtian Auto Fittings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Huangtian Auto Fitting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2104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252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252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252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252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252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 Curtains And 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遮物帘,包括第一软帘(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软帘(16),所述第一软帘(1)与第二软帘(16)间通过第一板体(15)连接,所述第二软帘(16)另一端还连接有第二板体(17)。本发明中,将原来的下板从一整块改为上下设置的第一板体(15)和第二板体(17)两块,中间部分通过质量较小的第二软帘(16)连接,减轻重量,当需要储存时,可将本发明卷起,便于储存。

Description

一种遮物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遮物帘。
背景技术
很多汽车的原厂没有配置遮物帘,不仅空间利用不充分,效果不美观,最大的问题是后面放东西会被看到,大大增加了砸窗偷窃的危险。部分车子虽然有配置隔物板,当放置大件行李的时候,后备箱门就无法关上。因此可以看出,遮物帘具有及其突出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的遮物帘,其下板通常是一个整块的密迪板,因密迪板宽度过大,其一不能被储藏于车体;其二密迪板过重,影响成品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加轻便且能够收缩的遮物帘下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遮物帘,包括第一软帘和第二软帘,所述第一软帘与第二软帘间通过第一板体连接,所述第二软帘另一端还连接有第二板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一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体上,另一端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第二板体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所述第二板体上还设有第二卡头,其中:
-第一支撑条,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三端部,所述第一端部通过转动副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体上,所述第三端部设有一内凹第三卡槽;
-第二支撑条,其与所述第一支撑条相对于所述第一板体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条包括第二端部和第四端部,所述第二端部通过转动副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体上,所述第四端部设有一内凹的第二卡槽;
-第二卡头,设有两块,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的下方,所述所述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旋转至相应的点时,所述第三卡槽和第二卡槽分别与所述第二卡头卡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端部还设有内凹的第一凹槽,所述第四端部设有凸出的第一卡头,所述第一支撑条与所述第二支撑条旋转至水平位置时,所述第一卡头能够卡入到所述第一卡槽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三端部均通过插销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体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均为圆弧形,所述第二卡头为圆柱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卡槽为内圆弧形,所述第一卡头为外圆弧形。所述第一卡槽的弧度与所述第一卡头的弧度相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将下板从一整块改为上下设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两块,中间部分通过质量较小的第二软帘连接,减轻重量,需要储存时,可将本发明卷起,便于储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第一种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第二种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软帘;2-插销;4-第一支撑条;6-第三卡槽;8-第二卡头;10-第一卡槽;12-第一卡头;14-第二卡槽;15-第一板体;16-第二软帘;17-第二板体;18-第二支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包括第一软帘1,还包括第二软帘16,所述第一软帘1与第二软帘16间通过第一板体15连接,所述第二软帘16另一端还连接有第二板体17。本发明还包括一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体15上,另一端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第二板体17上。
将下板从一整块改为上下设置的第一板体15和第二板体17两块,中间部分通过质量较小的第二软帘16连接,减轻重量,再者,采用支撑组件进行支撑,当使用时,支撑组件绕一端旋转使得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板体17上;当不使用时,支撑组件旋转离开第二板体17,此时可以将第二软帘16卷收,便于储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条4和第二支撑条18,所述第二板体17上还设有第二卡头8,其中:
-第一支撑条4,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三端部,所述第一端部通过转动副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体15上,所述第三端部设有一内凹第三卡槽6;
-第二支撑条18,其与所述第一支撑条4相对于所述第一板体15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条18包括第二端部和第四端部,所述第二端部通过转动副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体15上,所述第四端部设有一内凹的第二卡槽14;
-第二卡头8,设有两块,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条4和第二支撑条18的下方,所述所述第一支撑条4和第二支撑条18旋转至相应的点时,所述第三卡槽6和第二卡槽14分别与所述第二卡头8卡接。
如图1所示,此时第三卡槽6和第二卡槽14分别与各种下方第二卡头8连接,从而使得第一支撑条4和第二支撑条18撑起该下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端部还设有内凹的第一凹槽,所述第四端部设有凸出的第一卡头12,所述第一支撑条4与所述第二支撑条18旋转至水平位置时,所述第一卡头12能够卡入到所述第一卡槽10中。
如图2所示,此时分别绕插销2旋转第一支撑条4和第二支撑条18,使得两者水平,再将第二支撑条18中的第一卡头12卡入到第一支撑条4中的第一卡槽10中,此时便于卷起该下板,节约空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三端部均通过插销2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体15上。通过这种方式形成转动连接,结构简单可靠。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第二卡槽14和第三卡槽6均为圆弧形,所述第二卡头8为圆柱形。均为圆弧形接触,多次摩擦也不容易产生磨损,有利于增强使用的耐久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卡槽10为内圆弧形,所述第一卡头12为外圆弧形。所述第一卡槽10的弧度与所述第一卡头12的弧度相等。设置成同样的弧度,卡合严密,接触更加可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遮物帘,包括第一软帘(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软帘(16),所述第一软帘(1)与第二软帘(16)的一端通过第一板体(15)连接,所述第二软帘(16)另一端还连接有第二板体(17),还包括一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体(15)上,另一端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第二板体(17)上,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条(4)和第二支撑条(18),所述第二板体(17)上还设有第二卡头(8),其中:
-第一支撑条(4),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三端部,所述第一端部通过转动副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体(15)上,所述第三端部设有一内凹第三卡槽(6);
-第二支撑条(18),其与所述第一支撑条(4)相对于所述第一板体(15)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条(18)包括第二端部和第四端部,所述第二端部通过转动副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体(15)上,所述第四端部设有一内凹的第二卡槽(14);
-第二卡头(8),设有两块,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条(4)和第二支撑条(18)的下方,所述所述第一支撑条(4)和第二支撑条(18)旋转至相应的点时,所述第三卡槽(6)和第二卡槽(14)分别与所述第二卡头(8)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物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端部还设有内凹的第一凹槽,所述第四端部设有凸出的第一卡头(12),所述第一支撑条(4)与所述第二支撑条(18)旋转至水平位置时,所述第一卡头(12)能够卡入到第一卡槽(10)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遮物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三端部均通过插销(2)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体(15)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遮物帘,其特征在于,第二卡槽(14)和第三卡槽(6)均为圆弧形,所述第二卡头(8)为圆柱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遮物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10)为内圆弧形,所述第一卡头(12)为外圆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遮物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10)的弧度与所述第一卡头(12)的弧度相等。
CN201310621040.3A 2013-11-29 2013-11-29 一种遮物帘 Active CN1036252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21040.3A CN103625246B (zh) 2013-11-29 2013-11-29 一种遮物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21040.3A CN103625246B (zh) 2013-11-29 2013-11-29 一种遮物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25246A CN103625246A (zh) 2014-03-12
CN103625246B true CN103625246B (zh) 2015-12-16

Family

ID=50206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21040.3A Active CN103625246B (zh) 2013-11-29 2013-11-29 一种遮物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252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9441B (zh) * 2017-10-17 2023-08-25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仪征市供电分公司 一种环网柜遮拦组件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713488U (zh) * 2013-11-29 2014-07-16 昆山皇田汽车配件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遮物帘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13117A (ja) * 2000-10-11 2002-04-16 Big Y's:Kk 治療装置
JP2009005746A (ja) * 2007-06-26 2009-01-15 Nobuyoshi Sasakuri ベッド
CN201646567U (zh) * 2010-02-09 2010-11-24 昆山皇田汽车配件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遮物帘
CN202098253U (zh) * 2011-05-26 2012-01-04 芜湖恒信汽车内饰制造有限公司 新型汽车内饰遮物帘
CN202345374U (zh) * 2011-11-24 2012-07-25 王新钢 阻隔防爆便携式油桶
CN203172557U (zh) * 2013-03-15 2013-09-04 昆山誉球模塑有限公司 带缓冲功能的汽车后备箱遮物帘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713488U (zh) * 2013-11-29 2014-07-16 昆山皇田汽车配件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遮物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25246A (zh) 2014-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25246B (zh) 一种遮物帘
WO2000078075A8 (en) Carrier scanning in a cellular network
CN203496728U (zh) 一种杯架组件
WO2007133910A3 (en) Application and transport adaptation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ior to a reselection
CN203713488U (zh) 一种新型遮物帘
CN203996497U (zh) 活动翻板
CN203008548U (zh) 一种折叠钥匙
CN204983757U (zh) 一种带遮阳棚的折叠售货亭
CN204960649U (zh) 带短信提示功能的保险箱
CN204305115U (zh) 多功能手机壳
CN202249321U (zh)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新型车锁
CN202775154U (zh) 一种公园休息椅
CN203775277U (zh) 可收纳耳机线的手机
CN206914116U (zh) 一种用于皮卡后车厢的自动收缩封闭装置
CN206712011U (zh) 一种天线固定架
CN214790120U (zh) 通用折叠支架
CN205160601U (zh) 一种可作支撑架的手机壳
CN203930234U (zh) 折叠眼镜
CN205094128U (zh) 一种多功能新型壁挂
CN201640797U (zh) 行李箱底座改良
CN203365819U (zh) 新型眼镜架
CN204761482U (zh) 一种具有物体存储空间的手机壳
CN204232451U (zh) 便携式隐形眼镜盒
CN203483236U (zh) 一种防止衣服变形的衣架
CN203713621U (zh)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