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21100A - 电子装置、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和程序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和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21100A
CN103621100A CN201280028610.1A CN201280028610A CN103621100A CN 103621100 A CN103621100 A CN 103621100A CN 201280028610 A CN201280028610 A CN 201280028610A CN 103621100 A CN103621100 A CN 1036211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action
pattern
testing conditions
user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861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本一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621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211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62Power saving in digitizer or table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PMEASURING LINEAR OR ANGULAR SPEED,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SHOCK; INDICATING PRESENCE, ABSENCE, OR DIRECTION, OF MOVEMENT
    • G01P15/00Measuring acceleration; Measuring deceleration; Measuring shock, i.e. sudden change of acceleration
    • G01P15/14Measuring acceleration; Measuring deceleration; Measuring shock, i.e. sudden change of acceleration by making use of gyroscop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31Monitoring the presence, absence or movement of u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e.g. a single continuous surface or two parallel surfaces put in contact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0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environmental sensors, e.g. for detecting temperature, luminosity, pressure, earthquak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3OS processes, e.g. booting an STB, implementing a Java virtual machine in an STB or power management in an STB
    • H04N21/4436Power management, e.g. shutting down unused components of the recei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201/00Transmission systems of control signals via wireless link
    • G08C2201/10Power supply of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G08C2201/12Power saving techniques of remote control or controlled devic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201/00Transmission systems of control signals via wireless link
    • G08C2201/30User interface
    • G08C2201/32Remote control based on movements, attitude of remote control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方面包括一种装置,其包括存储指令的存储器以及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执行指令用于检测第一用户动作。指令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基于检测到的第一用户动作建立第一用户动作状态,基于第一用户动作状态指定第一模式,确定与第一模式所关联的第一检测条件一致的第二用户动作是否已发生,当第二用户动作已发生时,基于第二用户动作建立第二用户动作状态,以及基于第二用户动作状态指定第二模式,第二模式消耗比第一模式多的电力。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和程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装置、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和程序。
背景技术
电子装置可以使用例如按钮或键盘作为用于获取用户的操作输入的设备。近来,一种用于使用各种类型的传感器来获取用户操作的方法已被开发。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使用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传感器来获取用户的三维运动作为用户的操作输入的技术。
当电子装置使用该传感器获取用户操作时,较之使用按钮、键盘等的情况,功耗是大的。这是因为诸如陀螺仪传感器的传感器较之按钮或键盘消耗大量的电力。因此,专利文献1已公开了用于在不存在来自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入时通过限制对具有高功耗的陀螺仪传感器的供电来进一步减少功耗的技术。
引用文献列表
专利文献
PTL1: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No.2009-008411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近年来,由于用于电子装置的操作输入的传感器的类型和目的已多样化,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不足以实现减少功耗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提供了新型的和改进的电子装置、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和程序,其能够进一步减少用于获取操作的功耗。
对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方面包括一种装置,其包括存储指令的存储器以及执行指令以检测第一用户动作的处理电路。所述指令还包括用于如下操作的指令:基于检测到的第一用户动作建立第一用户动作状态,基于第一用户动作状态指定第一模式,确定与第一模式所关联的第一检测条件一致的第二用户动作是否已发生,当第二用户动作已发生时,基于第二用户动作建立第二用户动作状态,以及基于第二用户动作状态指定第二模式,第二模式消耗比第一模式多的电力。
本发明的方面包括一种方法,其包括检测第一用户动作。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检测到的第一用户动作建立第一用户动作状态,基于第一用户动作状态指定第一模式,确定与第一模式所关联的第一检测条件一致的第二用户动作是否已发生,当第二用户动作已发生时,基于第二用户动作建立第二用户动作状态,以及基于第二用户动作状态指定第二模式,第二模式消耗比所述第一模式多的电力。
本发明的方面包括一种有形地嵌入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包括检测第一用户动作的方法。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检测到的第一用户动作建立第一用户动作状态,基于第一用户动作状态指定第一模式,确定与第一模式所关联的第一检测条件一致的第二用户动作是否已发生,当第二用户动作已发生时,基于第二用户动作建立第二用户动作状态,以及基于第二用户动作状态指定第二模式,第二模式消耗比所述第一模式多的电力。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如上文所述的本公开,可以减少电子装置中用于获取操作的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外观的示图;
图2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功能配置的框图;
图3是图示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图示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修改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用于解释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中的、在触摸传感器中设定的节电模式的子模式的示图;
图6是用于解释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中的、在触摸传感器中设定的检测模式的示例的示图;
图7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图;
图8是用于解释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中的、在触摸传感器中设定的检测模式的示例的示图;以及
图9是用于解释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修改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结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这些结构元件的重复解释被省略。
此外,将以如下顺序给出一下描述。
1.第一实施例(在节电模式中改变采样率的示例)
设备配置
处理流程
2.第二实施例(在节电模式中设定子模式的示例)
3.第三实施例(使用电场传感器的示例)
4.第四实施例(在节电模式中改变检测点的数目的示例)
5.修改
6.补充
第一实施例
设备配置
图1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作为电子装置的遥控器100(或处理电路)的外观的示图。遥控器100例如是用于将关于用户的操作输入的信息传送到诸如电视机或录像机的外部装置的装置,并且由用户握住并使用。尽管装置100被称为“遥控器”,但是将理解,装置100没有必要远程控制另一装置。相反,遥控器100可以远程控制另一装置,并且还可以或者替选地执行其他功能(例如,与其他装置通信,向用户提供交互显示等)。
遥控器100设置有用户握住的壳体101。图示的壳体101具有椭圆板形状。然而,壳体101的形状不限于此。例如,壳体101可以具有用于用户握住的任何适当形状。触摸面板110可以设置在壳体101的表面上,和/或控制器100的另一部分上,和按钮120,并且在其中设置有用于实现后面将描述的功能配置的电路部分。
触摸面板110可以包括显示器111和触摸传感器113。显示器111可以显示用于操作遥控器100的诸如GUI(图形用户接口)的图像。触摸传感器113检测用户对显示器111的特定部分的接触。关于触摸传感器113检测到的用户接触的信息可以被获取作为操作输入并且从遥控器110传送到待操作的外部装置。
按钮120可以获取用户压力作为操作输入。在以下描述中,将主要描述使用触摸面板110的操作输入。然而,遥控器100还可以具有诸如按钮120的其他操作输入装置。由于公知技术用于使用其他操作输入装置的操作输入,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到此为止,已描述了遥控器100的外观。如上文所述,遥控器100可以使用触摸传感器113以便获取操作输入。较之诸如加速度传感器的传感器,触摸传感器113是具有高功耗的传感器。由于在许多情况下遥控器100由干电池驱动,因此触摸传感器113的功耗管理是通过延长电池寿命来改进可用性的重要因素。
图2是图示作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遥控器100的功能配置的框图。作为电子装置的遥控器100包括作为功能配置的加速度传感器130、触摸传感器113、处理器140、存储器150和通信单元160。
加速度传感器130包括诸如压力电阻型传感器、压电型传感器或者电容型传感器的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130可以包括用于检测沿彼此垂直的三个轴的加速度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沿彼此垂直的两个轴的加速度的二轴加速度传感器、或者单轴加速度传感器。在本实施例中,加速度传感器130根据加速度变化检测用户对壳体101的握住状态。这里,加速度传感器130是根据握住状态的检测生成状态信息的第一检测单元的示例,该状态信息可以指示设置有触摸面板110(操作单元)的壳体101已被握住。只要检测是可能的,则传感器类型或者轴的数目不重要。此外,加速度传感器130可用于检测握住壳体101。加速度传感器130还可以具有其他用途,例如可以具有检测遥控器100的倾斜的用途。加速度传感器130可以具有多个节电模式,并且还可以用在节电模式中。
处理器140(或者替选地,“控制器”或“处理电路”)可以根据存储器150中存储的程序进行操作,并且控制遥控器100的每个元件。处理器140执行状态信息获取单元141、操作信息获取单元143和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的功能。状态信息获取单元141获取根据加速度传感器130的检测而生成的状态信息。操作信息获取单元143获取基于接触的操作信息,其是根据触摸传感器113的检测而生成的并且针对触摸面板110执行。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生成用于通过根据状态信息和操作信息切换触摸传感器113的模式来驱动触摸传感器113的切换信号。此外,下文将详细描述状态信息获取单元141、操作信息获取单元143和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的处理。
存储器150可以存储在遥控器100中使用的数据。存储器150例如存储用于操作处理器140的程序。存储器150中存储的信息还可以包括后面将描述的关于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在触摸传感器113中设定的多个检测模式的信息。
通信单元160从处理器140获取根据触摸传感器113的检测生成的操作信息,并且可以被实现为用于向外部设备传送信息作为操作输入的通信设备。通信单元160例如可以使用红外线与外部设备通信,或者还可以使用RF4CE(用于消费类电子装置的射频)标准或Bluetooth(注册商标)通过无线电通信与外部设备通信。
触摸传感器113是诸如电容型触摸传感器或电阻膜触摸传感器的触摸传感器。触摸传感器113可以以某一扫描率扫描触摸面板110的区域并且可以检测用户的接触。这里,触摸传感器113是第二检测单元的示例,第二检测单元根据接触操作的检测,基于针对触摸面板(操作单元)执行的接触操作(第一操作)生成操作信息。触摸传感器113的功耗较之加速度传感器130可能是高的。然而,通过改变采样率或者检测点(例如,触摸传感器113敏感并且可以检测触摸的位置)的数目可以抑制功耗。触摸传感器113向处理器140提供关于用户的接触的信息,并且处理器140向通信单元160提供信息。
在下文中,将描述触摸传感器113的检测模式。在本实施例中,如后面将描述的,触摸传感器113的检测模式通过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的功能在第一至第三检测模式之间切换。
第一检测模式是休眠模式,其中触摸传感器113的采样率被设定为最小值。采样率还可以被设定为零。在该模式中,触摸传感器113的功耗在三个模式中最小。此外,加速度传感器130的功耗低于在休眠模式中驱动的触摸传感器113的功耗。同时,由于触摸传感器113的检测精度最低,因此实际上没有检测到用户的接触。休眠模式还可以是其中未向触摸传感器供电的断开(OFF)模式,或者是其中略微供电用于快速转变到其他模式的待机模式,等等。
第二检测模式是节电模式,其中触摸传感器113的采样率被设定为小于正常值的值。在该模式中,触摸传感器113的功耗相对低。同时,触摸传感器113的检测精度相对低,并且用户接触自身被检测但是根据接触操作的类型可能没有被正确检测。节电模式的检测条件的检测精度高于休眠模式的检测条件的检测精度。如这里使用的短语“检测条件”可以指的是用于检测用户动作的许多条件、协议和方法。用户动作可以指的是可以被遥控器100、遥控器100的一部分、与遥控器100通信的装置或者任何其他这里描述的装置检测的用户执行的任何动作。用户动作的示例包括抓住运动,触摸或接触运动和/或指向、拖拽操作、点操作、轻击操作、拂动操作、挥动操作、点击、按压按钮、或者这里讨论的或本领域已知的其他这样的用户动作。“检测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检测规定时间框架或时间段内的用户动作、用户动作的检测或采样的频率、传感器和/或检测点的密度或数目等。如这里使用的“检测模式”可以与“检测条件”同义。此外,“检测模式”可以采用一个或更多个“检测条件”。这是其中在第二检测模式中,较之第一检测模式的第一检测条件,在具有弱限制的第二检测条件中驱动第二检测单元的示例。
第三检测模式是其中触摸传感器113的采样率被设定为正常值的活跃模式。在该模式中,由于触摸传感器113的功耗相对高,该模式的长时间连续性减少了电池寿命。当触摸传感器113的检测精度高时,可以正确地检测各种类型的接触操作。活跃模式的检测条件的检测精度可以高于节电模式的检测条件的检测精度。这是其中在第三检测模式中,较之第二检测模式的第二检测条件,在具有弱限制的第三检测条件中驱动第二检测单元的示例。如上文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具有较弱限制的检测条件”可以对应于“具有较高精度的检测条件”。
这里,用于确定作为第二检测模式的节电模式中的检测精度的采样率的值还可以根据例如在从遥控器100接收关于对触摸面板110的接触的信息的外部装置中执行的应用的类型而改变。该应用可以使用接触信息作为操作输入。
例如,当在外部装置中执行使用触摸面板110上的具有相对短的连续接触时间诸如轻击操作或轻按操作的操作的应用时,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可以设定相对高的采样率作为节电模式的采样率,在该采样率该操作是可检测的。此外,例如,当在外部装置中执行使用触摸面板110上的具有相对长的连续触摸时间的诸如拖拽操作或指向操作的操作的应用时,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可以设定相对低的采样率作为节电模式的采样率。
此外,例如通过允许通信单元160执行双向通信并且使用通信单元160接收从外部装置传送的关于应用的信息来获取关于在外部装置中执行的应用的信息,该双向通信包括针对外部装置的传送和来自外部装置的接收。
到此为止,已描述了遥控器100的功能配置。此外,遥控器100可以进一步具有诸如用于在显示器111上显示GUI的功能配置或者用于使用按钮120(未示出)的操作输入的功能配置的功能配置。对于以上功能配置,由于可以使用公知技术,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处理流程
图3是图示作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遥控器100的处理的流程图。例如,当用户捡起放在桌子等上的遥控器100,通过与触摸面板接触来执行操作输入,并且将遥控器再次放在桌子上时,在遥控器100中执行步骤S101、S103、S105、S107、S109、S111、S113、S115、S117和S119的以下处理。
首先,加速度传感器130获取壳体101的握住状态(步骤S101)。当壳体101被用户握住并被举起时,加速度传感器130可以检测加速度的改变。加速度传感器130的检测结果被提供给处理器140的状态信息获取单元141。
接下来,状态信息获取单元141基于加速度传感器130的检测结果确定壳体101是否已被握住(步骤S103)。当加速度传感器130检测到的加速度改变超过阈值时,状态信息获取单元141确定壳体101已被握住。这里,当确定壳体101已被握住时,状态信息获取单元141可以将确定结果提供给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并且处理前往步骤S105。同时,当没有确定壳体101已被握住时,状态信息获取单元141等待来自加速度传感器130的下一确定结果,并且处理前往步骤S101。
当在步骤S103中确定壳体101已被握住时,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将触摸传感器113的模式从休眠模式切换到节电模式(步骤S105)。如上文所述,在休眠模式中,功耗是小的,但是实际上可能没有检测用户接触。在节电模式中,以相对低的功耗最小地检测用户接触。因此,触摸传感器113可以通过检测模式的切换来检测用户接触。
接下来,操作信息获取单元143可以基于触摸传感器113的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已检测到用户对触摸面板110的接触(步骤S107)。当确定已检测到对触摸面板110的接触时,操作信息获取单元143向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提供确定结果,并且处理前往步骤S109。此外,后面将描述没有确定已检测到对触摸面板110的接触时的处理。
当在步骤S107中确定已检测到对触摸面板110的接触时,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将触摸传感器113的模式从节电模式切换到活跃模式(步骤S109)。如上文所述,在活跃模式中,可以以相对高的功耗充分地检测用户的接触。因此,触摸传感器113可以通过检测模式的切换来充分检测由于用户的接触引起的各种类型的操作,诸如拖拽或拂动。
接下来,操作信息获取单元143可以基于触摸传感器113的检测结果来确定与触摸面板110的接触是否已被释放(步骤S111)。当确定接触已被释放时,操作信息获取单元143进一步确定在接触被释放之后是否已经过一段时间(步骤S113)。当确定已经过一段时间时,操作信息获取单元143向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提供确定结果,并且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将触摸传感器113的模式从活跃模式切换到节电模式(步骤S115)。
同时,当在步骤S111中没有确定接触已被释放并且在步骤S113中没有确定已经经过一段时间时,处理返回步骤S111。这可以包括继续触摸面板110的用户接触操作的情况以及极有可能继续用户临时停止的接触操作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触摸传感器113维持在活跃模式中并且继续获取用户的接触操作。
在步骤S115中触摸传感器113的模式从活跃模式切换到节电模式之后,处理返回步骤S107。如果在步骤S107中确定已检测到对触摸面板110的接触,则在步骤S109中触摸传感器113返回活跃模式。
同时,当在步骤S107中没有确定已检测到对触摸面板110的接触时,状态信息获取单元141进一步基于加速度传感器130的检测结果来确定壳体101是否已被放下(步骤S117)。例如,当加速度传感器130检测到的加速度的改变变得小于阈值时,状态信息获取单元141确定壳体101已被放下。当壳体101已被用户握住时,由于因挥动而检测到某一水平的加速度改变,因此可以在以上条件下检测壳体101是否已被放下。
当在步骤S117中确定壳体101已被放下时,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将触摸传感器113的模式从节电模式切换到休眠模式(步骤S119)。这样,遥控器100被放在桌子等上并且返回其中触摸传感器113的功耗最小的状态,与该处理开始时相似。此外,通过考虑壳体101被再次立即握住的可能性,也可以在从步骤S117起已经过一段时间的待机之后执行步骤S119。同时,当没有确定壳体101已被放下时,处理返回步骤S107,并且再次确定是否已检测到对触摸面板110的接触。
到此为止,已描述了遥控器100的处理流程。通过该处理流程,当壳体101未被用户握住时,触摸传感器113进入具有最低功耗的休眠模式,使得可以使遥控器100中的功耗最小。此外,当壳体101已被握住,并且未检测到对触摸面板110的接触时,触摸传感器113进入具有相对低的功耗的节电模式,使得可以检测接触并且抑制遥控器100中的功耗。
处理流程的修改
图4是图示作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遥控器100的修改的处理的流程图。本修改例如可以应用于如下情况:遥控器100的通信单元160使用Bluetooth(注册商标)等与外部设备通信,同时维持与外部设备的无线电连接。在下文中,在本修改中,将描述代替图3中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105而执行的步骤S205,以及代替步骤S119而执行的步骤S219。
在步骤S205中,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将触摸传感器113的模式从休眠模式切换到节电模式并且激活通信单元160。随后,激活的通信单元160通过扫描找到外部装置(通信伙伴)并且建立与外部装置的无线电连接。因此,在遥控器100中,触摸传感器113可以检测用户的接触并且将关于检测到的接触的信息传送到外部装置。
在步骤S219中,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将触摸传感器113的模式从节电模式切换到休眠模式并且挂起通信单元160。通信单元160释放与外部装置的无线电连接并且停止操作。此外,通过考虑壳体101被立即再次握住的可能性,也可以在从步骤S117起已经过一段时间的待机之后执行步骤S219。在该情况下,在触摸传感器113的模式切换到休眠模式并且进一步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待机之后,通信单元160也可以被挂起。通常,用于激活通信单元160的时间比用于将触摸传感器113的模式从休眠模式切换到节电模式的时间长。因此,通过该配置,如果在壳体101被放下直到通信单元160停止的延迟时间增加,则可以防止出现当用户再次立即握住壳体101时通信单元160的激活所需的等待时间。
到此为止,已描述了遥控器100的处理流程的修改。在本修改中,当壳体101未被用户握住时,除了触摸传感器113之外,可以使通信单元160的功耗最小,并且进一步减少了遥控器100的功耗。当遥控器100从外部装置接收推送类型的信息时,即使当不存在来自遥控器100的传送时,仍优选地维持与外部装置的无线电连接,如图3的处理那样。
到此为止,已描述了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中,在触摸传感器113处于休眠模式的状态下,使用较之触摸传感器113具有低功耗的加速度传感器130来检测用户握住壳体101,使得可以在壳体101没有被握住并且没有针对触摸面板110执行接触操作的状态下显著减少功耗。此外,在检测到握住壳体101之后,触摸传感器113的模式切换到节电模式,使得可以减少在极有可能壳体101被握住并且针对触摸面板110执行接触操作的状态下的功耗,并且缩短当开始接触操作时的启动时间。为了允许在休眠模式或节电模式中的触摸传感器113进入活跃模式,由于用户不需要分离地操作按钮并且在用户握住壳体101并且接触触摸面板110的正常操作期间切换模式,因此可以在不允许用户发觉模式切换的情况下实现高的操作感受。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在触摸传感器113的节电模式中设定多个子模式,并且多个子模式根据在触摸传感器113中已设定节电模式的状态下经过的时间而改变。此外,除了设备配置和在触摸传感器113中已设定节电模式的状态以外,由于触摸传感器113的模式从其他模式切换到节电模式之前以及触摸传感器113的模式从节电模式切换到其他模式之后的处理可以通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执行,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图5是用于解释在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中在触摸传感器113中设定节电模式的子模式的示图。图5图示了较之活跃模式作为节电模式的子模式的节电模式1至3。以下将描述各个模式。
如上文所述,活跃模式指示其中触摸传感器113的采样率被设定为正常值的模式,并且在针对触摸面板110执行用户接触操作时设定。活跃模式的采样率高于节电模式的子模式的采样率。
节电模式1至3的采样率可以彼此不同。就是说,节电模式1至3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耗和检测精度水平。换言之,节电模式1至3对应于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耗和检测精度水平的子模式的示例。这些模式的采样率低于活跃模式的采样率,或者高于休眠模式的采样率(可以是零)。
节电模式1可以具有最高的功耗和最高的检测精度,因为其具有最高的采样率。节电模式2具有次最高的功耗和次最高的检测精度,因为其具有次最高的采样率。节电模式3具有最低的功耗和最低的检测精度,因为其具有最低的采样率。
此外,在图示示例中,节电模式1的采样率对应于活跃模式的采样率的1/2,节电模式2的采样率对应于节电模式1的采样率的1/2,并且节电模式3的采样率对应于节电模式2的采样率的1/2。然而,各个子模式的采样率可以通过考虑后面将描述的条件等而被任意设定,而与以上关系无关。此外,可以设定不同于三个子模式的两个子模式,或者也可以设定超过三个的大量的子模式。
图6是用于解释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中的触摸传感器113中设定的检测模式的示例的示图。例如,当已执行其中用户握住放在桌子等上的遥控器100的壳体101(P1),稍后接触触摸面板(P2),释放接触(P3),稍后再次接触触摸面板(P4)、释放接触(P5)并且在短暂间隔之后将壳体放在桌子上(P6)的阶段时,如下改变在触摸传感器113中设定的检测模式。
首先,在P1中握住遥控器100的壳体101之前,在触摸传感器113中已设定休眠模式。在该状态下,触摸传感器113实际上没有检测用户接触。如果在P1中握住壳体101,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将触摸传感器113的模式从休眠模式切换到节电模式,并且在触摸传感器113中设定节电模式1。如上文所述,节电模式1具有最高的功耗和最高的检测精度,因为其在节电模式的子模式中具有最高的采样率。
接下来,在P1中握住遥控器100的壳体101之后,触摸传感器113的模式切换到节电模式,并且设定节电模式1,如果经过了一段时间,则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将触摸传感器113的模式从节电模式1切换到节电模式2。如上文所述,节电模式2较之节电模式1具有低功耗并且较之节电模式1具有低检测精度,因为其较之节电模式1具有低采样率。
接下来,在触摸传感器113中设定节电模式2之后,如果经过了一段时间,则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将触摸传感器113的模式从节电模式2切换到节电模式3。如上文所述,节电模式3具有最低的功耗和最低的检测精度,因为其在节电模式的子模式中具有最低的采样率。
这里,如果在P2中触摸传感器113检测到对触摸面板110的接触,则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将触摸传感器113的模式从节电模式3切换到活跃模式。此外,即使在触摸传感器113中已设定节电模式1或节电模式2的状态下已检测到对触摸面板110的接触,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在此时仍将触摸传感器113的模式切换到活跃模式。即使在P3中已释放对触摸面板110的接触之后,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将触摸传感器113维持在活跃模式中一段时间。
接下来,在P3中已释放对触摸面板110的接触之后,如果经过了一段时间,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将触摸传感器113的模式从活跃模式切换到节电模式。与在P1中将触摸传感器113的模式切换到节电模式的情况相似,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在触摸传感器113中设定节电模式1。
随后,与P1和P2之间的间隔相似,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根据时间的消逝依次在触摸传感器113中设定具有低功耗和低检测精度的模式。换言之,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在节电模式1之后在触摸传感器113中设定节电模式2,并且在节电模式2之后在触摸传感器113中设定节电模式3。
这里,如果在P4中触摸传感器113检测到对触摸面板110的接触,则与P2相似,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将触摸传感器113的模式从节电模式3切换到活跃模式。即使在P5中已释放对触摸面板110的接触之后,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仍将触摸传感器113维持在活跃模式中一段时间。
接下来,在P5中已释放对触摸面板110的接触之后,如果经过了一段时间,则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将触摸传感器113的模式从活跃模式切换到节电模式,并且在触摸传感器113中设定节电模式1。
这里,如果在P6中壳体101被放下,则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将触摸传感器113的模式从节电模式1切换到休眠模式。如图中所示,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可以立即将触摸传感器113的模式切换到具有低功耗和低检测精度的模式,诸如节电模式2或节电模式3,或者可以在经过一段时间进一步将触摸传感器113的模式切换到休眠模式。
在如上文所述的示例中,当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将触摸传感器113的模式从休眠模式或活跃模式切换到节电模式时,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首先设定节电模式1,并且根据时间的消逝在触摸传感器113中依次设定节电模式2和节电模式3。
在以上示例中,在壳体101被握住并且因此触摸传感器113的模式从休眠模式切换到节电模式的时间点P1,极为可能的是,触摸面板110的接触操作在此后立即开始。因此,通过在节电模式的子模式中设定具有最高检测精度的节电模式1,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对接触操作的开始做出反应。
同时,在P1之后,当接触操作没有开始时,估计用户没有立即开始接触操作的意图。因此,通过依次设定具有低功耗的节电模式2和节电模式3,抑制了功耗。同时,当用户开始接触操作时,较之已设定节电模式1的情况,反应延迟。例如节电模式2和节电模式3的采样率可以通过考虑允许延迟的程度来确定。
此外,在P3中已释放对触摸面板110的接触的时间点,经过了一段时间,并且触摸传感器113的模式已从活跃模式切换到节电模式,极为可能的是,用户将继续接触操作。因此,通过设定节电模式1,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对接触操作的重新开始做出反应。
同时,当此后没有继续接触操作时,估计用户没有立即继续接触操作的意图。因此,与P1和P2之间的间隔相似,通过依次设定具有低功耗的节电模式2和节电模式3,抑制了功耗。
到此为止,描述了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在节电模式中设定了多个子模式并且在触摸传感器113中已设定节电模式的状态下多个子模式可以根据时间的消逝而改变,导致了功耗的减少。
第三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在第三实施例中,不同于加速度传感器130,电场传感器230可以用作用于获取壳体101的握住状态的传感器。此外,除此之外,由于设备配置和处理流程可以与第一或第二实施例相同,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图7是图示作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遥控器200的示图。除了使用电场传感器230a和230b之外,根据本实施例的遥控器200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遥控器100大致相同的配置。
电场传感器230a和230b是设置在壳体101的内侧的一对电场传感器。在电场传感器230a和230b中,一个电场传感器用作传送电极,而另一个电场传感器用作接收电极,并且在它们之间生成电场。例如,如果用户的手接近壳体101以便握住壳体101,则电场改变。电场传感器230a和230b根据电场的改变检测用户的手等是否已接近壳体101。此外,电场传感器230也是具有比触摸传感器113低的功耗的传感器。
处理器140的状态信息获取单元141从电场传感器230的检测结果获取用户对壳体101的接近状态。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壳体101的握住状态相似,状态信息获取单元141可以获取用户对壳体101的接近状态,并且在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切换触摸传感器113的检测模式时使用该接近状态。
到此为止,已描述了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在第三实施例中,由于电场传感器230可以用作用于获取壳体101的状态的传感器,因此即使在假设用户在壳体101已放在桌子上的状态下操作壳体101时,仍可以通过切换触摸传感器113的检测模式来减少功耗。
第四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在第四实施例中,接触的检测点数目不同的模式可以被设定为触摸传感器113的检测模式。此外,由于设备配置和处理流程可以与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相同,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图8是用于解释在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113中设定检测模式的示图。图8示意性地图示了包括在纵向方向上的电极组115a和在横向方向上的电极组115b的触摸传感器。然而,这并非用于规定触摸传感器113的类型。换言之,即使当触摸传感器113具有特定类型时,使用与触摸传感器113的类型对应的方法改变检测点的数目,导致了本实施例的应用。
在下文中,将描述作为本实施例中的触摸传感器113的第一至第三检测模式的休眠模式、节电模式和活跃模式。
第一检测模式是(a)中所示的休眠模式并且触摸传感器113的检测点的数目被设定为最小值。在图示示例中,所有电极组115a和115b被设定为断开(OFF)并且检测点的数目是零。在该模式中,触摸传感器113的功耗在以上三种模式中最低。此外,加速度传感器130的功耗低于在休眠模式中驱动的触摸传感器113的功耗。同时,触摸传感器113的检测精度低并且实际上没有检测到用户接触。休眠模式也可以是其中未向触摸传感器供电的断开模式,或者是其中略微供电用于快速变换到其他模式的待机模式,等等。
第二检测模式可以是(b)中所示的节电模式并且触摸传感器113的检测点的数目被设定为小于正常值的值。例如,每个电极组115a和115b的电极被设定为使得以某一速率重复接通(ON)和断开。在图示示例中,每个电极组115a和115b的电极按每一个电极被接通。然而,例如,电极也可以按其他速率被接通,诸如每两个电极或者每三个电极。在该模式中,触摸传感器113的功耗相对低。同时,可能出现如下情况:触摸传感器113的检测精度相对低并且用户接触自身被检测,但是根据接触操作的类型接触未被正确检测。节电模式的检测条件的检测精度高于休眠模式的检测条件的检测精度。这是如下示例:在第二检测模式中,第二检测单元在具有较之第一检测模式的第一检测条件的弱限制的第二检测条件下被驱动。
第三检测模式可以是(c)中所示的节电模式并且触摸传感器113的检测点的数目被设定为正常值。在图示示例中,所有电极组115a和115b被设定为接通。在该模式中,由于触摸传感器113的功耗相对高,因此该模式的长时间连续性减少了电池寿命。同时,由于触摸传感器113的检测精度高,因此可以正确地检测各种类型的接触操作。活跃模式的检测条件的检测精度高于节电模式的检测条件的检测精度。这是如下示例:在第三检测模式中,第二检测单元在具有较之第二检测模式的第二检测条件的弱限制的第三检测条件下被驱动。如上文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具有较弱限制的检测条件”可以对应于“具有较高精度的检测条件”。
这里,用于确定作为第二检测模式中的节电模式中的检测精度的检测点的数目的值也可能根据在从遥控器100接收关于对触摸面板110的接触的信息的外部装置中执行的应用的类型而改变。该应用可以使用接触信息作为操作输入。
例如,当在外部装置中执行使用在触摸面板110上具有相对短的接触轨迹的诸如轻击操作或指向操作的操作的应用时,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可以设定相对大量的检测点作为节电模式的检测点,在这些检测点可以检测该操作。此外,例如,当在外部装置中执行使用在触摸面板110上具有相对长的接触轨迹的拂动操作或拖拽操作的操作的应用时,切换信号生成单元145可以设定相对少量的检测点作为节电模式的检测点。
此外,例如通过允许通信单元160执行双向通信并且使用通信单元160接收从外部装置传送的关于应用的信息来获取关于在外部装置中执行的应用的信息,该双向通信包括针对外部装置的传送和来自外部装置的接收。
此外,与第二实施例相似,节电模式可以具有带不同数目的检测点的多个子模式,并且根据时间的消逝,子模式也可以依次切换到具有少量的检测点的模式。
检测点的布置的修改
图9图示了与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113的检测点的布置相关的修改。例如本修改可以应用于其中仅在显示器111的一部分屏幕上布置用于接触操作的图标117。
在本修改中,触摸传感器113被分成两个区域113a和113b,并且在节电模式中检测点仅布置在区域113b中。如图中所示,区域113b的检测点可以按与活跃模式相同的密度来布置,或者也可以按低于活跃模式的密度来布置。
这里,其中布置检测点的区域113b对应于在显示器111上显示图标117的位置。图标117用于接触操作,并且至少一个图标117显示在显示器111上。
此外,本修改中的触摸传感器113的划分区域不限于区域113a和113b。例如,触摸传感器113可以分成更细微的区域,并且检测点也可以仅布置在图标117附近。
在本修改中,当在节电模式中驱动触摸传感器113时,检测点较之休眠模式布置在较宽的范围中。此外,当在活跃模式中驱动触摸传感器113时,检测点较之节电模式布置在较宽的范围中。如上文所述,在本修改中,“具有较弱限制的检测条件”可以对应于“较宽的检测范围”。
到此为止,描述了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在第四实施例中,不同于上述实施例,具有接触操作的数目减少的检测点的模式被设定为触摸传感器113的节电模式,使得可以在等待用户的接触操作时减少功耗。如果通过结合第四实施例和上述实施例,采样率因减少接触操作的检测点的数目而增加的模式被设定为触摸传感器113的节电模式,则可以进一步减少功耗。
其他类型的修改
下文将描述关于上述实施例的各种类型的修改。
关于电子装置的类型
在上述实施例中,遥控器已被描述为电子装置的示例。然而,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不限于遥控器。例如,电子装置可以包括在用户握住或接近电子装置的状态下执行操作输入的所有适当类型的电子装置,诸如平板电脑(个人计算机)、智能电话、蜂窝电话或便携式游戏机。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并入这里描述的一个或更多个特征的其他装置。
此外,即使在电子装置由例如干电池以外的可再充电电池驱动时,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功耗的抑制仍可用于延长充电间隔。此外,即使当电子装置被固定电源驱动时,在节能方面功耗的抑制是可用的。
这里,当电子装置是诸如平板电脑或智能电话的由其自身执行应用的装置时,节电模式中的检测点的数目或者采样率的值可以根据电子装置执行的应用的类型而改变。应用可以包括使用接触信息作为操作输入的应用。
关于节电模式
根据上述实施例,在节电模式中,通过改变采样率或检测点的数目来抑制触摸传感器的功耗。然而,也可以使用其他方法抑制触摸传感器的功耗。例如,在节电模式中,触摸传感器检测接触的存在与否。然而,触摸传感器也可以被设定成不执行用于计算接触位置的算术处理。在该情况下,减少了与算术处理对应的功耗。该节电模式可以被称为具有较之休眠模式的高检测精度以及较之活跃模式的低检测精度的模式。
关于壳体的握住
当用于检测壳体的握住状态的传感器是加速度传感器时,除了壳体是否已被握住之外,可以根据加速度值检测壳体的姿态。使用该信息,从休眠模式到节电模式的切换条件可以被设定为以某个姿态范围握住壳体的条件。例如,姿态范围可以包括设置在壳体中的触摸面板在向上的方向上变为横向方向的壳体的姿态范围。这样,例如,当用户在握住遥控器的同时不执行操作输入来观看外部装置上显示的内容时,可以通过允许触摸传感器处于休眠模式来减少功耗。
关于可点击的触摸面板
根据本公开的该实施例的电子装置还可以具有可点击的触摸面板。在该情况下,触摸面板的点击也可以用作触摸传感器的检测模式的切换触发器。例如,当在触摸传感器中已设定节电模式并且用户通过引起触摸面板的点击的指向操作来开始接触操作时,如果触摸传感器的模式通过触摸面板的点击从节电模式切换到活跃模式,则可以进一步增加节电模式的采样率并且进一步减少功耗。
补充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根据设计需要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换,只要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内。
替选地,本技术还可以如下配置。
(1)一种装置,包括:
存储器,存储指令;以及
处理电路,执行所述指令,用于:
检测第一用户动作;
基于检测到的第一用户动作建立第一用户动作状态;
基于所述第一用户动作状态指定第一模式;
确定与所述第一模式所关联的第一检测条件一致的第二用户动作是否已发生;
当所述第二用户动作已发生时,基于所述第二用户动作建立第二用户动作状态;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用户动作状态指定第二模式,所述第二模式消耗比所述第一模式多的电力。
(2)根据(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是节电模式。
(3)根据(1)或(2)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被配置成检测所述第一用户动作的第一传感器以及被配置成检测所述第二用户动作的第二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是不同的。
(4)根据(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模式节约所述第二传感器消耗的电力。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指令,用于:
当第二用户动作未发生时,指定第三节电模式,所述第三节电模式消耗比所述第一模式少的电力。
(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检测条件包括在指定所述第一模式之后的规定时间段内出现所述第二用户动作。
(7)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用户动作状态是活跃状态。
(8)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电路执行所述指令,用于:
当指定所述第二模式时:
确定与所述第二模式所关联的第二检测条件一致的第三用户动作是否已发生;
当所述第三用户动作条件已发生时,基于所述第三用户动作建立第三用户动作状态;以及
当所述第三用户动作未发生时,指定第三模式,所述第三模式消耗比所述第二模式少的电力。
(9)根据(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检测条件包括在指定所述第二模式之后的规定时间段内出现所述第三用户动作。
(10)根据(8)或(9)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条件包括第一检测频率;
所述第二检测条件包括第二检测频率;以及
所述第一检测频率大于所述第二检测频率。
(11)根据(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电路执行所述指令,用于:
向外部装置传送指示所述第一检测条件或所述第二检测条件中的至少之一的信息;
从所述外部装置接收指示在所述外部装置上运行的应用的类型的信息;以及
基于接收到的信息设定所述第一检测条件或所述第二检测条件中的所述至少之一。
(12)根据(6)或(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电路执行所述指令,用于基于在所述装置中执行的应用的类型以及所述第一用户动作或所述第二用户动作中的至少之一,建立所述第一检测条件或所述第二检测条件中的至少之一。
(13)根据(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模式包括:
第一子模式,具有第一子模式耗电水平和第一子模式检测条件;
第二子模式,具有第二子模式耗电水平和第二子模式检测条件,所述第二子模式耗电水平小于所述第一子模式耗电水平;以及
所述处理电路执行所述指令,用于在指定所述第二模式时:
确定与所述第二模式所关联的第二检测条件一致的第三用户动作是否已发生;
当所述第三用户动作未发生时:
指定所述第一子模式;
确定与所述第二模式所关联的第三检测条件一致的第四用户动作是否已发生;以及
当所述第四用户动作未发生时,指定所述第二子模式。
(14)根据(13)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检测条件包括在指定所述第二模式之后的第一规定时间段内出现所述第三用户动作;以及
所述第三检测条件包括在指定所述第一子模式之后的第二规定时间段内出现所述第四用户动作。
(15)根据(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进一步包括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被配置成向外部装置传送与所述第一操作相关的信息;
其中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用户动作时,所述处理电路执行所述指令,用于激活所述通信单元。
(16)根据(15)所述的装置,其中当未检测到所述第一用户动作时,所述处理电路执行所述指令,用于挂起所述通信单元。
(17)根据(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用户动作是握住所述装置的壳体;
所述第二用户动作是与所述装置的壳体以外的部分接触;以及
所述第三用户动作是与所述装置的壳体以外的所述部分接触。
(18)根据(17)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条件包括在指定所述第一模式之后的第一规定时间段内出现所述第二用户动作;以及
所述第二检测条件包括在指定所述第二模式之后的第二规定时间段内出现所述第三用户动作,所述第二时间段短于所述第一时间段。
(19)根据(17)或(18)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条件包括经由布置在所述装置的壳体以外的所述部分上的第一数目的检测点来检测所述第二用户动作;
所述第二检测条件包括经由布置在所述装置的壳体以外的所述部分上的第二数目的检测点来检测所述第三用户动作,所述第二数目的检测点多于所述第一数目的检测点。
(20)根据(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检测所述第一用户动作进一步包括检测在姿态范围内用户握住壳体。
(21)根据(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一用户动作传感器,被配置成检测所述第一用户动作;
触摸传感器,与触摸面板相关联并且被配置成检测所述第二用户动作;以及
通信单元,被配置成向外部装置传送与所述第一用户动作或所述第二用户动作中的至少之一相关联的信息。
(22)根据(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用户动作传感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或电场传感器中的至少之一。
附图标记列表
100、200 遥控器
101 壳体
110 触摸面板
111 显示器
113 触摸传感器
130 加速度传感器
140 处理器
141 状态信息获取单元
143 操作信息获取单元
145 切换信号生成单元
150 存储器
160 通信单元
230 电场传感器

Claims (20)

1.一种装置,包括:
存储器,存储指令;以及
处理电路,执行所述指令,用于:
检测第一用户动作;
基于检测到的第一用户动作建立第一用户动作状态;
基于所述第一用户动作状态指定第一模式;
确定与所述第一模式所关联的第一检测条件一致的第二用户动作是否已发生;
当所述第二用户动作已发生时,基于所述第二用户动作建立第二用户动作状态;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用户动作状态指定第二模式,所述第二模式消耗比所述第一模式多的电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是节电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被配置成检测所述第一用户动作的第一传感器以及被配置成检测所述第二用户动作的第二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是不同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模式节约所述第二传感器消耗的电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指令,用于:
当第二用户动作未发生时,指定第三节电模式,所述第三节电模式消耗比所述第一模式少的电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检测条件包括在指定所述第一模式之后的规定时间段内出现所述第二用户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用户动作状态是活跃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电路执行所述指令,用于:
当指定所述第二模式时:
确定与所述第二模式所关联的第二检测条件一致的第三用户动作是否已发生;
当所述第三用户动作条件已发生时,基于所述第三用户动作建立第三用户动作状态;以及
当所述第三用户动作未发生时,指定第三模式,所述第三模式消耗比所述第二模式少的电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检测条件包括在指定所述第二模式之后的规定时间段内出现所述第三用户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条件包括第一检测频率;
所述第二检测条件包括第二检测频率;以及
所述第一检测频率大于所述第二检测频率。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电路执行所述指令,用于:
向外部装置传送指示所述第一检测条件或所述第二检测条件中的至少之一的信息;
从所述外部装置接收指示在所述外部装置上运行的应用的类型的信息;以及
基于接收到的信息设定所述第一检测条件或所述第二检测条件中的所述至少之一。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电路执行所述指令,用于基于在所述装置中执行的应用的类型以及所述第一用户动作或所述第二用户动作中的至少之一,建立所述第一检测条件或所述第二检测条件中的至少之一。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模式包括:
第一子模式,具有第一子模式耗电水平和第一子模式检测条件;
第二子模式,具有第二子模式耗电水平和第二子模式检测条件,所述第二子模式耗电水平小于所述第一子模式耗电水平;以及
所述处理电路执行所述指令,用于在指定所述第二模式时:
确定与所述第二模式所关联的第二检测条件一致的第三用户动作是否已发生;
当所述第三用户动作未发生时:
指定所述第一子模式;
确定与所述第二模式所关联的第三检测条件一致的第四用户动作是否已发生;以及
当所述第四用户动作未发生时,指定所述第二子模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检测条件包括在指定所述第二模式之后的第一规定时间段内出现所述第三用户动作;以及
所述第三检测条件包括在指定所述第一子模式之后的第二规定时间段内出现所述第四用户动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
进一步包括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被配置成向外部装置传送与所述第一操作相关的信息;
其中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用户动作时,所述处理电路执行所述指令,用于激活所述通信单元。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当未检测到所述第一用户动作时,所述处理电路执行所述指令,用于挂起所述通信单元。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用户动作是握住所述装置的壳体;
所述第二用户动作是与所述装置的壳体以外的部分接触;以及
所述第三用户动作是与所述装置的壳体以外的所述部分接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条件包括在指定所述第一模式之后的第一规定时间段内出现所述第二用户动作;以及
所述第二检测条件包括在指定所述第二模式之后的第二规定时间段内出现所述第三用户动作,所述第二时间段短于所述第一时间段。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条件包括经由布置在所述装置的壳体以外的所述部分上的第一数目的检测点来检测所述第二用户动作;
所述第二检测条件包括经由布置在所述装置的壳体以外的所述部分上的第二数目的检测点来检测所述第三用户动作,所述第二数目的检测点多于所述第一数目的检测点。
20.一种方法,包括:
检测第一用户动作;
基于检测到的第一用户动作建立第一用户动作状态;
基于所述第一用户动作状态指定第一模式;
确定与所述第一模式所关联的第一检测条件一致的第二用户动作是否已发生;
当所述第二用户动作已发生时,基于所述第二用户动作建立第二用户动作状态;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用户动作状态指定第二模式,所述第二模式消耗比所述第一模式多的电力。
CN201280028610.1A 2011-06-17 2012-05-17 电子装置、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和程序 Pending CN10362110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35462 2011-06-17
JP2011135462A JP2013003911A (ja) 2011-06-17 2011-06-17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CT/JP2012/003220 WO2012172726A1 (en) 2011-06-17 2012-05-17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method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progra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21100A true CN103621100A (zh) 2014-03-05

Family

ID=47356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8610.1A Pending CN103621100A (zh) 2011-06-17 2012-05-17 电子装置、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和程序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5) US9459686B2 (zh)
EP (1) EP2721459A4 (zh)
JP (1) JP2013003911A (zh)
CN (1) CN103621100A (zh)
TW (1) TW201305808A (zh)
WO (1) WO2012172726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33231A (zh) * 2014-04-18 2016-12-1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显示装置以及程序
CN106264541A (zh) * 2015-05-12 2017-01-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运动传感器控制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7148605A (zh) * 2014-10-01 2017-09-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控制单元、加热烹调器以及触摸传感器模块
CN108733250A (zh) * 2017-04-20 2018-11-02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触摸检测方法
WO2019015368A1 (zh) * 2017-07-18 2019-01-24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待机方法、装置及遥控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55540B2 (ja) 2012-03-21 2016-12-27 パワーキャスト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Powercast Corporation スイッチ及びアウトレット制御を備えたワイヤレス・センサ・システム、方法、及び装置
US9268434B2 (en) * 2013-02-14 2016-02-23 Dell Products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a touch sensor display
JP2014238696A (ja) * 2013-06-07 2014-12-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タップ操作検出方法
JP2014238695A (ja) * 2013-06-07 2014-12-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タップ操作検出方法
WO2014196156A1 (ja) * 2013-06-07 2014-12-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タップ操作検出方法
CN105766067B (zh) 2013-10-23 2019-06-18 鲍尔卡斯特公司 用于照明控制的自动系统
WO2015070436A1 (zh) * 2013-11-15 2015-05-2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数据上报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JP2015122023A (ja) * 2013-12-25 2015-07-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ウェアラブル機器及びウェアラブル機器の制御方法
KR101637174B1 (ko) * 2014-06-30 2016-07-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EP2996012B1 (en) * 2014-09-15 2019-04-10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JP6350194B2 (ja) * 2014-10-08 2018-07-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運動計測装置、運動計測方法および運動計測プログラム
US9529420B2 (en) * 2014-12-11 2016-12-27 Google Inc. Transitioning between two power states based on user related signals
KR101859419B1 (ko) 2014-12-26 2018-05-2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장치와 그의 구동방법
ES2846765T3 (es) * 2015-03-03 2021-07-29 Nokia Technologies Oy Un aparato y un método de detección
US10149370B2 (en) 2015-05-04 2018-12-04 Powercast Corporation Automated system for lighting control
US11194398B2 (en) 2015-09-26 2021-12-07 Intel Corporation Technologies for adaptive rendering using 3D sensors
CN107544857B (zh) * 2016-06-24 2021-07-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中的传感器的控制方法和智能终端
AU2017339544B2 (en) 2016-10-07 2022-05-19 Powercast Corporation Automated system for lighting control
JP6692938B2 (ja) * 2017-02-17 2020-05-13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装着判定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11269393B2 (en) * 2017-06-02 2022-03-08 Apple Inc. Techniques for adjusting computing device sleep states
KR102419597B1 (ko) 2017-09-29 2022-07-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입력 디바이스와 전자 장치, 이를 포함하는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11379016B2 (en) 2019-05-23 2022-07-05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operate closed-lid portable computers
CN112445373A (zh) * 2019-09-01 2021-03-05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驱动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US11543873B2 (en) * 2019-09-27 2023-01-03 Intel Corporation Wake-on-touch display screen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US11733761B2 (en) 2019-11-11 2023-08-22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manage power and performance of computing devices based on user presence
US11809535B2 (en) 2019-12-23 2023-11-07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modal user device authentication
US11360528B2 (en) 2019-12-27 2022-06-14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thermal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user devices based on user activity
US11507163B2 (en) * 2020-09-25 2022-11-22 Invensense, Inc. Reconfigurable power sequencer for embedded sensors and mixed signal devices
WO2023037548A1 (ja) * 2021-09-13 2023-03-16 株式会社ソニー・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コントローラ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54819A (en) * 1996-05-17 1999-09-21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Power conserv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ctivated by detecting programmable signals indicative of system inactivity and excluding prefetched signals
US7188263B1 (en) * 2003-05-07 2007-03-06 Nvid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ower state of a multi-lane serial bus link having a plurality of state transition detectors wherein powering down all the state transition detectors except one
US7180506B2 (en) * 2004-02-12 2007-02-20 Senteli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 movement of single tap on a touch device
US7219550B2 (en) * 2005-02-17 2007-05-22 Michael Ping Cheung Lau Piezoelectric accelerometer
EP1785808B1 (en) * 2005-11-10 2014-10-01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tivat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JP5048271B2 (ja) * 2006-05-02 2012-10-17 任天堂株式会社 ゲー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ゲーム装置
JP2008242705A (ja) * 2007-03-27 2008-10-0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無線マウス装置
JP2009008411A (ja) 2007-06-26 2009-01-15 Aloka Co Ltd 微量供給ノズル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試薬処理装置
US7889175B2 (en) * 2007-06-28 2011-02-15 Panasonic Corporation Touchpad-enabled remote controller and user interaction methods
US8199006B2 (en) * 2007-11-30 2012-06-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mputing device that detects hand presence in order to automate the transition of states
WO2009076974A1 (en) * 2007-12-14 2009-06-25 Nokia Corporation Mode control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ouch ui
JP4645658B2 (ja) 2008-02-18 2011-03-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センシング装置、表示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センシング方法
KR20090089254A (ko) 2008-02-18 2009-08-21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센싱 장치, 표시 장치, 전자 기기 및, 센싱 방법
TW201005503A (en) * 2008-07-16 2010-02-01 Htc Corp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the mode switching method thereof
TW201009562A (en) * 2008-08-18 2010-03-01 Asustek Comp Inc Computer with power-saving state contro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8385885B2 (en) * 2008-10-17 2013-02-26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ethod of unlocking a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100182270A1 (en) * 2009-01-21 2010-07-22 Caliskan Tura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ouch input assembly
JP2011013735A (ja) * 2009-06-30 2011-01-20 Panasonic Corp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US8970507B2 (en) * 2009-10-02 2015-03-03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of waking up and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onfigured to perform the same
JP2011086179A (ja) * 2009-10-16 2011-04-28 Sony Corp 情報入力装置、情報入力方法、情報入出力装置、情報入力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電子機器
EP2509293B1 (en) * 2009-10-30 2015-02-25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tivating a component o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8432368B2 (en) * 2010-01-06 2013-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interface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force-sensitive input
US8866791B2 (en) * 2010-01-06 2014-10-21 Apple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mode dependent user input controls
US9113190B2 (en) * 2010-06-04 2015-08-1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ntrolling power levels of electronic devices through user interaction
KR101672212B1 (ko) * 2010-06-15 2016-11-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 방법
US8930734B1 (en) * 2011-03-30 2015-01-06 Google Inc. Managing power states of a computing device
US8261090B1 (en) * 2011-09-28 2012-09-04 Google Inc. Login to a computing device based on facial recognition
KR101851614B1 (ko) * 2011-12-12 2018-06-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기능블럭을 포함하는 SoC의 클락 제어 방법, 이를 구현한 SoC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반도체 시스템
US9195471B1 (en) * 2013-08-28 2015-11-24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Techniques for initiating functionality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33231A (zh) * 2014-04-18 2016-12-1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显示装置以及程序
CN107148605A (zh) * 2014-10-01 2017-09-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控制单元、加热烹调器以及触摸传感器模块
CN106264541A (zh) * 2015-05-12 2017-01-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运动传感器控制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8733250A (zh) * 2017-04-20 2018-11-02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触摸检测方法
CN108733250B (zh) * 2017-04-20 2021-06-22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触摸检测方法
WO2019015368A1 (zh) * 2017-07-18 2019-01-24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待机方法、装置及遥控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079572A1 (en) 2019-03-14
US20200133376A1 (en) 2020-04-30
US20170068302A1 (en) 2017-03-09
US11163353B2 (en) 2021-11-02
EP2721459A4 (en) 2015-03-04
EP2721459A1 (en) 2014-04-23
US10551899B2 (en) 2020-02-04
US9933837B2 (en) 2018-04-03
JP2013003911A (ja) 2013-01-07
WO2012172726A1 (en) 2012-12-20
US20140136867A1 (en) 2014-05-15
US20170212577A1 (en) 2017-07-27
US9459686B2 (en) 2016-10-04
TW201305808A (zh) 2013-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21100A (zh) 电子装置、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和程序
AU2018282404B2 (en) Touch-sensitive button
KR101242620B1 (ko) 터치 센서 제어기에서의 터치 신호 처리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1763195B (zh) 预防移动终端触摸屏损坏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KR102070116B1 (ko) 습도 센서를 이용한 휴대 장치 제어 방법 및 그 휴대 장치
CN110121812A (zh) 对电池充电的方法、充电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6484041A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7831996A (zh) 人脸识别启动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2164608B (zh) 电子设备、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0058711A (zh) 电子板擦与其控制方法
US10120497B1 (en)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a mobile stylus system
CN106646085B (zh) 漏电测试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2810006B (zh) 设备激活的方法及设备
CN115562560A (zh) 笔迹绘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75179B (zh) 指纹采集方法、指纹采集器件和终端
TWI582579B (zh) 觸控面板之控制方法及其裝置
CN112202952B (zh) 移动终端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209514573U (zh) 一种应用于触控技术的检测装置、指纹识别系统
CN118092696A (zh) 一种触摸行为检测方法、装置、机器人及存储介质
JP5946725B2 (ja) 入力装置、及び携帯通信端末
CN110059462A (zh) 指纹传感器的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89274A (zh) 一种应用于触控技术的检测装置、指纹识别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