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17694A - 一种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人体探测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人体探测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17694A
CN103617694A CN201310556113.5A CN201310556113A CN103617694A CN 103617694 A CN103617694 A CN 103617694A CN 201310556113 A CN201310556113 A CN 201310556113A CN 103617694 A CN103617694 A CN 1036176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an body
dead zone
closely
detection
beh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561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ree Trade Zone Pand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ree Trade Zone Pand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ree Trade Zone Pand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ree Trade Zone Pand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5611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17694A/zh
Publication of CN103617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176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02B60/50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人体探测方法,将基于无线传感网技术并采用了人体或活体探测传感器的探测装置用于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的人体或活体探测。将包含人体或活体探测传感器的传感器模块或探测终端部署到防护对象的背面或还包括前面且不脱离防护对象,或者还要通过调整角度位置或进行有效隔离以防止自我探测。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实现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的人体探测,通过及时探测发出预警提醒以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及时作出反应,从而把危险等及时化解。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人体探测装置,所有硬件均一同构成一个相互连接的整体,易于安装,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人体探测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也属于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人体探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申请号为2013101791585一种近距离视觉盲区人体探测方法、装置及相关方法提出了近距离视觉盲区的概念并分析了其成因,同时提出了将基于无线传感网技术并采用了人体探测传感器的探测装置用于近距离视觉盲区的人体探测。但该专利申请仅提出了解决有关机动车辆、机械设备、门及类似装置等物体的近距离视觉盲区造成对于生命健康的危险的技术方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近距离视觉盲区是针对物体来提出的,一般认为距离该物体较近同时也隐含距离操作该物体的行为人或安全责任人较近,且在不考虑遮挡的情况下都属于可视范围内且距离较近的区域,这个区域的视觉盲区就是近距离视觉盲区。事实上,除了上面提到的设备、设施类的物体外,其它情况下的近距离视觉盲区也可能造成对于生命健康的危险或带来工作生活上的不便。如一个人在野外或夜间行走时,他的可视范围难以涉及身后及两侧等地方,在夜间或大雾时甚至前方也看不清,因此造成一个巨大的视觉盲区,这种情况是由于相对的近距离视觉盲区引起的,即由于人类的可视范围有限造成的近距离视觉盲区,部分也有可能是建筑物或自然物等的遮挡造成的绝对的近距离视觉盲区引起的。这种近距离视觉盲区由于以背后盲区最为典型,所以这里仍称为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尽管并不限于背后,还包括两侧设置包括前方看不清的盲区。如果他所处的环境存在巨大的危险,危险或是来自人类,或是来自动物,那么这个这个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可能带来致命的威胁。这种近距离视觉盲区有可能造成致命的危险,因此可以针对这种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进行人体探测然后进行预警或提醒,但目前还没有针对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人体探测方法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情况下近距离视觉盲区造成危险或尴尬的问题,在本发明中近距离是指在理想情况下应属于需防护人员可视范围且距离其不超过30米的范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在其背后安装人体探测装置,运用专利申请号为2013101791585一种近距离视觉盲区人体探测方法、装置及相关方法中提出近距离视觉盲区人体探测方法针对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进行人体探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预警或提醒,从而消除或减少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造成的危害。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将基于无线传感网技术并采用了人体或包括人体在内的活体探测传感器的探测装置用于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的人体或活体探测,及时预警或提醒,还可在此基础上联动进一步的防范措施,如释放烟雾等,从而进一步提高安全防护程度,即将专利申请号为2013101791585一种近距离视觉盲区人体探测方法、装置及相关方法中提出近距离视觉盲区人体探测方法不再局限于设备和设施类的物体,而是拓展到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的人体探测,以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及时作出反应,把危险等及时化解,从而实现安全防护。在还需要防范动物攻击的情况下,需要将人体探测传感器变为可以探测包括人体在内的活体探测传感器,活体探测传感器可以根据可能进行攻击的动物来确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传感器,这样效果更佳,比如就红外探测来说,人类和有的动物在体温上存在一定的差别,用于人类探测的传感器对于探测动物并不一定有效。
为了达到很好的对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的安全防护效果,一般应将将包含人体或活体探测传感器的传感器模块或探测终端部署到防护对象的背面或还包括前面且不脱离防护对象。要探测背后的人体或其它活体,当然要传感器尧部署在背面,如果还要探测夜间或大雾时前面的人体或包括人体在内的活体,就需要部署在前面;因为需防护人员一般是移动的,要实现探测装置跟着移动,必须保证不脱离防护对象,可以部署在腰带上、背包上、领带上、鞋跟上或帽子上等,且不要因此而影响防护对象的行动能力。一般来说要部署两个或以上的传感器,因为传感器探测的角度是有限的,而需要探测的范围可能超过180度,甚至达到360度,因此需要部署多个传感器,根据实际需要尽量避免探测的盲区。在部署时还要通过调整角度或进行有效隔离以防止自我探测,因为防护对象本身是人类也可能被探测到,因此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这时就需要通过调整角度位置或进行有效隔离以防止自我探测,如进行前面探测传感器如果安装在腰部那么可能会探测防护对象自己的手而出现误报,而放在头部则误报就不大可能出现,对于采用红外技术的传感器,因为其对温度比较敏感,因此在安装时可以用隔热材料有效隔离传感器和人体,以避免误报。
为了满足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人体探测的需要,本发明提出一种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人体探测装置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消除或减少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的现实危险,具体方案是:硬件系统包含微处理器、展现模块和至少一个传感器模块,并组成一个相互连接的整体,或在前面基础上在增加一个无线通信模块;微处理器控制传感器模块进行探测并分析其探测数据,然后将探测结果通过展现模块展现出来,或在前面基础上在控制无线通信模块进行通信。人体是一个较小的范围,因此探测装置无需分为物理上独立的几个部分,可以考虑整合在一起,这时安装也比较方便,可以整合到一件衣服、背心、背包上,穿上或背上即可,一次搞定,从而节约时间。为了满足探测需要,一般要两个或以上的探测传感器,可以采用两种及以上不同类型或两个及以上同一类型的传感器,它们均直接由微处理器进行自动控制。所有的硬件都统一进行供电,可以包含这样一个开关,开即启动整个探测装置,关则关闭整个探测装置,这样可以需要时开启,而不需要时关闭。供电的电池应方便拆卸。
探测结果应当以非常明显的形式展现出来,其目的是为了提醒注意力相关人员作出必要的反应,但这种提醒不限于视觉和听觉,也可以是触觉、嗅觉,具体方案是:有些情况下不宜采用视觉或听觉感知的形式,因为被探测到的人员或动物也能感知,这就可能带来不可预期的危险,因此可以采用人体触觉能够感知的方式,如发热、安全电击、突出物移动、摩擦等,或采用人体嗅觉能够感知的方式,如特殊的气味等,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同时采用两种或以上人体可以感知的方式且其中至少包括前面两种中的一种或者不包括。
本发明提供的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人体探测方法及装置,可以减少甚至避免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带来的危险,上述方法可以通过增强相应传感器的探测能力而将可探测盲区拓展到近距离以外,也可以增配金属探测传感器、毒品探测传感器、炸药探测传感器等,实现人体或活体以外的其它危险物、违禁品的探测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侦察员应用方案
公安侦察员在抓捕逃犯或毒贩的时候,有时需要到地形生疏的野外,这时就主要靠自己来进行自我防护,而一个人的可视范围是有限,在夜间视线较差的情况下可视范围更是显著缩小,加上是否可以发现危险还受注意力的影响,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即使有队友一起行动也同样有很大的危险,因此有必要采取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探测装置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造成的影响,保障自身安全。本例中的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探测装置4个人体探测传感器,假定最大探测角度为80度,探测距离为10-15米。那么其中两个部署在头上前部,采用帽子或头带的形式固定,用于探测前面的人体,前方一侧一个,两个传感器的正前方探测范围相邻,确保没有盲区;另两个部署在后腰部,在背后分左右两侧,固定在腰带上,且暴露在外部没有覆盖物遮挡。这样侦察员在野外活动时,除了通过自身的观察力进行侦查外,还可借助探测装置对前后左右的环境进行探测,这在夜间或雾天特别需要,可以及时发现可疑目标或危险源。

Claims (3)

1.一种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人体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基于无线传感网技术并采用了人体探测传感器的探测装置用于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的人体探测;
或者将基于无线传感网技术并采用了活体探测传感器的探测装置用于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的包括人体在内的活体探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人体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包含人体或活体探测传感器的传感器模块或探测终端部署到防护对象的背面或还包括前面且不脱离防护对象;
或者在前面基础上还要通过调整角度位置或进行有效隔离以防止自我探测。
3.一种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人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硬件系统包含微处理器、展现模块和至少一个传感器模块,并组成一个相互连接的整体,或在前面基础上在增加一个无线通信模块;
微处理器控制传感器模块进行探测并分析其探测数据得出探测结果,然后将探测结果通过展现模块展现出来,或在前面基础上在控制无线通信模块进行通信。
CN201310556113.5A 2013-05-15 2013-11-12 一种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人体探测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36176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56113.5A CN103617694A (zh) 2013-05-15 2013-11-12 一种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人体探测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791585A CN103264661A (zh) 2013-05-15 2013-05-15 一种近距离视觉盲区人体探测方法、装置及相关方法
CN201310179158.5 2013-05-15
CN201310556113.5A CN103617694A (zh) 2013-05-15 2013-11-12 一种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人体探测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17694A true CN103617694A (zh) 2014-03-05

Family

ID=49008344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791585A Pending CN103264661A (zh) 2013-05-15 2013-05-15 一种近距离视觉盲区人体探测方法、装置及相关方法
CN201310556113.5A Pending CN103617694A (zh) 2013-05-15 2013-11-12 一种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人体探测方法和装置
CN201310556107.XA Pending CN103617683A (zh) 2013-05-15 2013-11-12 一种特定空间近距离视觉盲区人体探测方法和装置
CN201410024536.7A Active CN103770701B (zh) 2013-05-15 2014-01-20 一种特定物体近距离视觉盲区人体探测方法、装置及相关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791585A Pending CN103264661A (zh) 2013-05-15 2013-05-15 一种近距离视觉盲区人体探测方法、装置及相关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56107.XA Pending CN103617683A (zh) 2013-05-15 2013-11-12 一种特定空间近距离视觉盲区人体探测方法和装置
CN201410024536.7A Active CN103770701B (zh) 2013-05-15 2014-01-20 一种特定物体近距离视觉盲区人体探测方法、装置及相关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4) CN10326466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3977B (zh) * 2013-11-07 2016-07-27 沈阳师范大学 车辆后方盲区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CN104318807A (zh) * 2014-10-22 2015-01-28 合肥星服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移动式绿化带内行人指示装置
CN106445360A (zh) * 2015-08-07 2017-0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操作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6908795A (zh) * 2017-02-28 2017-06-30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探测装置、终端以及探测方法
CN109489202B (zh) * 2018-11-12 2020-01-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
CN111114548B (zh) * 2019-12-04 2021-09-21 福瑞泰克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探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7298520B2 (ja) * 2020-03-10 2023-06-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降車支援装置
CN114801993B (zh) * 2022-06-28 2022-09-06 鹰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盲区监控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38019Y (zh) * 2003-09-08 2004-09-01 谢矿生 用于军帽或军用头盔的后视预警观察装置
CN1801236A (zh) * 2005-09-12 2006-07-12 朱水林 配戴于人体上的多功能监测及追踪器结构及监测追踪方法
CN2860344Y (zh) * 2005-09-12 2007-01-24 朱水林 配戴于人体上的多功能监测及追踪器结构
JP2009064222A (ja) * 2007-09-06 2009-03-26 Taisei Corp 保護対象追跡システム
CN102494559A (zh) * 2011-12-18 2012-06-13 揭阳市良润制衣有限公司 嵌入式智能防弹帽
WO2013044673A1 (zh) * 2011-09-29 2013-04-04 西安中星测控有限公司 人体跌倒检测报警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31198B1 (ko) * 2002-09-09 2005-11-25 권대웅 자동차의 후방상황 및 인체감지용 와닝시스템 인터페이스
US7145455B2 (en) * 2004-08-18 2006-12-05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EMS based space safety infrared sensor apparatus and method
JP4513596B2 (ja) * 2004-08-25 2010-07-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超音波センサ
CN201001171Y (zh) * 2007-01-19 2008-01-02 浙江金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图像监视器
CN201429894Y (zh) * 2009-03-12 2010-03-24 康才畯 一种报警器
CN201549075U (zh) * 2009-10-15 2010-08-11 海安县奇锐电子有限公司 交通盲区提醒装置
CN201812352U (zh) * 2010-09-26 2011-04-27 卢忠仁 便携式哨兵防袭提示装置
CN103164916A (zh) * 2011-12-16 2013-06-19 江南大学 一种便携式宿营地入侵检测系统
CN202486903U (zh) * 2012-03-16 2012-10-10 雷波泽 一种安防系统的探测装置
CN103085746A (zh) * 2013-02-04 2013-05-08 吉林大学 一种汽车起步盲点区域红外探测警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38019Y (zh) * 2003-09-08 2004-09-01 谢矿生 用于军帽或军用头盔的后视预警观察装置
CN1801236A (zh) * 2005-09-12 2006-07-12 朱水林 配戴于人体上的多功能监测及追踪器结构及监测追踪方法
CN2860344Y (zh) * 2005-09-12 2007-01-24 朱水林 配戴于人体上的多功能监测及追踪器结构
JP2009064222A (ja) * 2007-09-06 2009-03-26 Taisei Corp 保護対象追跡システム
WO2013044673A1 (zh) * 2011-09-29 2013-04-04 西安中星测控有限公司 人体跌倒检测报警器
CN102494559A (zh) * 2011-12-18 2012-06-13 揭阳市良润制衣有限公司 嵌入式智能防弹帽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崔逊学: "《物联网技术案例教程 》", 30 June 2013 *
李联宁: "《物联网基础技术教程》", 30 June 201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4661A (zh) 2013-08-28
CN103770701B (zh) 2016-03-30
CN103617683A (zh) 2014-03-05
CN103770701A (zh) 2014-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17694A (zh) 一种背后近距离视觉盲区人体探测方法和装置
CN105931410B (zh) 森林防火监测装置和方法
GB201220480D0 (en) Obstacle detection & notification system
MX2015013482A (es) Sistema y metodo de alerta anticipada y evasion de riesgos.
CN207231315U (zh) 一种无人机狙击系统
MY185956A (en) Protective equipment comprising alarm system
CN205611874U (zh) 智能安全帽
MX2016004627A (es) Metodo y dispositivo para controlar un vehiculo aereo no tripulado.
CN107079259A (zh) 用于在地面以上和以下操作或在其间移动的人员、设备和装备的计算机化追踪和接近警告方法及系统
WO2012015768A3 (en) Vital-signs monitor system
IN2014DN09499A (zh)
CN202871005U (zh) 混合技术的周界防范系统
WO2016036076A3 (ko) 와이파이 비콘 신호 발생기와, 와이파이 비콘 기반의 위치 추적 서비스 운영 방법 및 시스템
CN205788614U (zh) 智能无线火灾探测报警器
CN105100752A (zh) 全天候防入侵智能周界系统
CN103845834A (zh) 火灾救援机器人
CN205512463U (zh) 一种儿童安全服
GB201117040D0 (en) Safety system for tracking and managing the welfare of an individual
CN103473873A (zh) 一种户外安全装置
CN205375733U (zh) 基于物联网防火监控系统
CN204423592U (zh) 安全管理系统
CN106772360A (zh) 一种基于雷达搜索的无人机捕获方法及系统
CN105354964A (zh) 智能防火监控系统
CN108694822A (zh) 变电站火灾监测报警系统及方法
CN205336543U (zh) 一种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