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15988A - 一种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变形态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变形态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15988A
CN103615988A CN201310630062.6A CN201310630062A CN103615988A CN 103615988 A CN103615988 A CN 103615988A CN 201310630062 A CN201310630062 A CN 201310630062A CN 103615988 A CN103615988 A CN 1036159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xtile material
parallel lines
spherical
casing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300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15988B (zh
Inventor
杜赵群
吴韵眉
刘鹏飞
刘萧
卢冠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63006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159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15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159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159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1598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变形态的测量装置及方法。所述的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变形态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光源及摄像器,箱体的左侧壁上刻有第一标定板;箱体的底壁上刻有第二标定板,纺织材料固定在第二标定板上。本发明可实现间隔织物球形压缩后的表面形变的测定,有助于明晰间隔织物结构与压缩性能的关系。

Description

一种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变形态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材料在球形压缩时的表面变形形态与接触轮廓的测试装置及方法,尤其是应用了一定的光学原理和图像处理技术,得到了织物表面在受压时的三维形态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间隔织物是由上、下表面层和中间的间隔丝夹层组成的典型立体结构的纺织材料,具有柔性和弹性的三维空间结构,赋予其良好抗压回弹性,已广泛用于汽车内装饰、功能服装、衬垫材料等领域,尤其是在床垫方面的应用,可抽象为一定曲率球形硬物与间隔织物压缩相互作用的结构和性能研究,关系着人的睡眠质量、舒适性和生理健康友好性。目前,间隔织物的结构性能研究多着重于平板压缩性能及影响因素分析,而间隔织物在球形压缩条件下与球的交互作用的研究鲜见报道,尤其是解析间隔织物球形压缩条件下的表面形变形态与间隔织物结构的关系极为重要,因此有比要研制间隔织物球形压缩测试时的压缩轮廓曲线及其表面形变形态的测量装置和方法。
当前的技术还没有能够找到准确的测试间隔织物的球形压缩下的形变形态和接触轮廓的方法,其原因在于表面大,传感器设置困难;而且球与间隔织物接触时,存在不可见区域,故球与间隔织物的接触区域无法观察。但是,在纺织领域中已有利用光学原理测试纺织材料的三维形态的研究,如示踪纱(Morton W Eand Yen K C1952The arrangement of fibers in fibro yams J.Text.Inst.43T60-6)的应用拍摄技术,用于分析纱线的捻度、混纺、分布等的分析确定;还有后来各种改进的测试技术(Riding G1964Filament migration in single yams J.Text.Inst.55T9-17;Grishanov S A,Harwood R J and Bradshaw M S1999A model of fibremigration in staple-fibre yarn J.Text.Inst.90298-321),都应用了光学原理,以及专利方面的应用(胡金莲,辛斌杰.织物表面分析方法及其系统.中国专利:03142762.6,2004)。但示踪纱仅仅观察单根纤维的三维形态,对于间隔织物球形压缩过程中大面积区域未曾涉及;上述专利也是要构造特定的织物传递机构,让织物弯曲后从各个角度进行测量,而本发明涉及的间隔织物为球形压缩作用下的表面形变形态,形态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弯曲,故也不能解决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问题。
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球形压缩条件下的表面形变形态的观察,基于光学原理和创新技术方法,开发一种用于间隔织物球形压缩时表面形变形态与接触轮廓的测试方法。在这一测试系统中,为了获得球形压头与间隔织物结构的关系,将间隔织物切割后,通过数个角度的摄像器摄取间隔织物的数个视图图像,获得织物三维的测试数据,从而得出间隔织物球形压缩的形变形态和轮廓接触曲线。
但是目前还未见有用于间隔织物球形压缩条件下的表面形变形态的测量方法,也未见有可以验证间隔织物的结构与压缩性能的测试仪器。故为指导间隔织物的结构设计,开发新的功能产品,也为了明晰间隔织物的结构与压缩性能的关系,需要对间隔织物球形压缩后的表面形变形态进行测试,实现快速、客观的有效测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变形态的测量装置及方法,可对纺织材料在压缩条件下的表面变形形态进行快速、客观测量;还可用于较厚的纺织材料的在压缩作用下的表面变形形态的测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变形态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光源及摄像器,箱体的左侧壁上刻有第一标定板;箱体的底壁上刻有第二标定板,纺织材料固定在第二标定板上。
优选地,所述的箱体由顶壁、左侧壁、右侧壁、前壁、后壁、底壁及L型门组成,所述的L型门嵌入顶壁及前壁中,并与顶壁铰链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的箱体的顶壁、左侧壁、右侧壁、前壁、后壁、底壁及L型门的内壁颜色均为黑色,且表面粗糙,粗糙度的对数值范围为2-10,粗糙度的对数值的变异系数为15%-50%。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标定板包括一组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一组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垂直交错,纵向设置以及横向设置的相邻两条平行直线的间距皆为0.2mm-10mm,第一标定板的所有直线的颜色为白色,宽度相等,且小于0.1mm;第一标定板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10cm。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标定板包括一组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一组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垂直交错,纵向设置以及横向设置的相邻两条平行直线的间距皆为0.2mm-10mm,第二标定板的所有直线的颜色为白色,宽度相等,且小于0.1mm;第二标定板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20cm。
优选地,所述的光源由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三光源和第四光源构成,所述的光源均固定在箱体的顶壁上。
优选地,所述的摄像器包括第一摄像器和第二摄像器,所述的第一摄像器固定在箱体的顶壁上,所述的第二摄像器固定在箱体的右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的纺织材料上标记标定阵列线,所述的标定阵列线包括一组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一组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垂直交错,纵向设置以及横向设置的相邻两条平行直线的间距皆为1mm-10mm;标定阵列线的材料为柔性反光线材、镀银尼龙线或画笔刻画的颜色线。
优选地,所述的纺织材料为间隔织物、三维机织物、三维针织物、非织物或复合织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变形态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的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变形态的测量装置,具体步骤包括:
第一步:在纺织材料表面做标定阵列线,用球形压头对纺织材料进行球形压缩至规定应力或应变位置,再用树脂将压缩后的纺织材料固化;
第二步:将固化后的纺织材料等分切割成两块,将其中一块放置在箱体的底壁上刻有第二标定板的位置上;
第三步:打开光源,照射漫反射光至纺织材料上,启动摄像器分别摄取纺织材料的俯视图和侧视图,通过图像处理获得该块纺织材料表面的标定阵列线的三维坐标;
第四步:将另外一块纺织材料进行第二步至第三步处理,获得该块纺织材料表面的标定阵列线的三维坐标;将两块纺织材料表面的标定阵列线的三维坐标组合后获得纺织材料球形压缩后的整体表面形变形态。
本发明的实施原理在于首先在纺织材料表面做标定阵列线,并用树脂将球形压缩后的纺织材料进行固化,再通过切割机等分切割纺织材料;然后将切割后的纺织材料放置在箱体的标定板上,通过光源透射漫反射光至纺织材料上,摄像器分别摄取纺织材料的俯视图和侧视图,通过第一标定板将所拍摄到的纺织材料的侧视图的标定阵列线转换为二维坐标,通过第二标定板将所拍摄到的纺织材料的俯视图的标定阵列线转换为二维坐标;根据获得的纺织材料的俯视图和侧视图的坐标,可得纺织材料表面的标定阵列线的三维坐标,从而获得纺织材料球形压缩后的表面形变形态。本发明可实现纺织材料球形压缩后的表面形变的测定,有助于明晰纺织材料结构与压缩性能的关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涉及的纺织材料球形压缩条件下表面形变后的形态测量,实现了纺织材料在压缩过程中表面形态的变化,建立了科学的表征手段;
2.可实现客观、精准的较厚的织物在压缩作用下的表面变形的形态分析,为研究织物表面变化与结构的关系提供了测试装置和方法;
3.整个装置结构精巧,可实现简易、便捷、快速的纺织材料表面三维变形形态的测试。
附图说明
图1是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态的测量装置示意图;
图2是间隔织物试样变形前、后的示意图;
图3是箱体的左侧壁示意图;
图4是箱体的底壁示意图;
图5是顶壁与前壁、左侧壁的衔接示意图;
图6是箱体的前壁示意图;
图7是箱体的顶壁与L型门的示意图;
图8是顶壁与前壁的衔接示意图;
图9是箱体的右侧壁示意图;
图10是箱体的后壁示意图;
图11经编间隔织物的俯视图;
图12经编间隔织物的侧视图;
图13经编间隔织物的表面形态三维示意图;
图中:
1-箱体、11-顶壁、12-左侧壁、121-第一标定板、13-右侧壁、14-前壁、15-后壁、16-底壁、161-第二标定板、17-L型门,2-光源、21-第一光源、22-第二光源、23-第三光源、24-第四光源,3-摄像器、31-第一摄像器、32-第二摄像器,4-试样,41-标定阵列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经编间隔织物压缩表面形变的测量
如图1所示,为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态的测量装置示意图,所述的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变形态的测量装置,包括箱体1,如图5-10所示,所述的箱体1由顶壁11、左侧壁12、右侧壁13、前壁14、后壁15、底壁16及L型门17组成,所述的L型门17嵌入顶壁11及前壁14中,并与顶壁11铰链连接。所述的箱体1的顶壁11、左侧壁12、右侧壁13、前壁14、后壁15、底壁16及L型门17的内壁颜色均为黑色,且表面粗糙,粗糙度的对数值范围为8,粗糙度的对数值的变异系数为30%。箱体1内设有光源2及摄像器3,所述的光源2由第一光源21、第二光源22、第三光源23和第四光源24构成,所述的光源2均固定在箱体1的顶壁11上。所述的摄像器3包括第一摄像器31和第二摄像器32,所述的第一摄像器31固定在箱体1的顶壁11上,所述的第二摄像器32固定在箱体1的右侧壁13上。如图3所示,箱体1的左侧壁12上刻有第一标定板121;如图4所示,箱体1的底壁16上刻有第二标定板161,间隔织物4固定在第二标定板161上。所述的第一标定板121包括一组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一组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垂直交错,纵向设置以及横向设置的相邻两条平行直线的间距皆为0.8mm,第一标定板121的所有直线的颜色为白色,宽度相等,且小于0.1mm;第一标定板121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10cm。所述的第二标定板161包括一组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一组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垂直交错,纵向设置以及横向设置的相邻两条平行直线的间距皆为0.8mm,第二标定板161的所有直线的颜色为白色,宽度相等,且小于0.1mm;第二标定板161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20cm。
采用上述的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变形态的测量装置测量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变形态的方法为:
选择0.5cm厚的经编的间隔织物4表面做标定阵列线41,所述的标定阵列线41包括一组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一组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垂直交错,纵向设置以及横向设置的相邻两条平行直线的间距皆为4mm;标定阵列线41的材料为柔性镀银尼龙线,通过粘结剂将镀银尼龙线粘结到间隔织物的表面。
如图2所示,选用直径为8cm的球形压头对间隔织物4进行球形压缩至规定应力15N位置;用电子天平分别称取24g E-51(618)环氧树脂与6g593固化剂,将试剂混合并充分搅拌,将混合溶液均匀涂抹于间隔织物4的表面,将压缩后的间隔织物4固化,再采用切割机将固化后的间隔织物4等分切割成两块。
打开箱体1的L型门17,将切割后的间隔织物4的一半放置在箱体1的底壁16上,并放在底壁16上刻有第二标定板161的位置上,并关闭L型门17;打开第一光源21、第二光源22、第三光源23和第四光源24,照射漫反射光至间隔织物4上;启动摄像器3的第一摄像器31和第二摄像器32,分别摄取间隔织物4的俯视图(如图11所示)和侧视图(如图12所示),通过图像处理获得间隔织物4表面的标定阵列线的三维坐标;同理将切割后的间隔织物4的另一半放置在箱体1中进行上述测试,将两块间隔织物4表面的标定阵列线的三维坐标组合后获得纺织材料球形压缩后的整体表面形变形态(如图13所示)。
实施例2机织间隔织物压缩表面形变的测量
如图1所示,为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态的测量装置示意图,所述的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变形态的测量装置,包括箱体1,如图5-10所示,所述的箱体1由顶壁11、左侧壁12、右侧壁13、前壁14、后壁15、底壁16及L型门17组成,所述的L型门17嵌入顶壁11及前壁14中,并与顶壁11铰链连接。所述的箱体1的顶壁11、左侧壁12、右侧壁13、前壁14、后壁15、底壁16及L型门17的内壁颜色均为黑色,且表面粗糙,粗糙度的对数值范围为9,粗糙度的对数值的变异系数为25%。箱体1内设有光源2及摄像器3,所述的光源2由第一光源21、第二光源22、第三光源23和第四光源24构成,所述的光源2均固定在箱体1的顶壁11上。所述的摄像器3包括第一摄像器31和第二摄像器32,所述的第一摄像器31固定在箱体1的顶壁11上,所述的第二摄像器32固定在箱体1的右侧壁13上。如图3所示,箱体1的左侧壁12上刻有第一标定板121;如图4所示,箱体1的底壁16上刻有第二标定板161,间隔织物4固定在第二标定板161上。所述的第一标定板121包括一组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一组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垂直交错,纵向设置以及横向设置的相邻两条平行直线的间距皆为1mm,第一标定板121的所有直线的颜色为白色,宽度相等,且小于0.1mm;第一标定板121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10cm。所述的第二标定板161包括一组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一组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垂直交错,纵向设置以及横向设置的相邻两条平行直线的间距皆为1mm,第二标定板161的所有直线的颜色为白色,宽度相等,且小于0.1mm;第二标定板161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20cm。
采用上述的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变形态的测量装置测量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变形态的方法为:
选择1cm厚的机织的间隔织物4表面画标定阵列线41,所述的标定阵列线41包括一组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一组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垂直交错,纵向设置以及横向设置的相邻两条平行直线的间距皆为10mm;标定阵列线41为画笔刻画的颜色线。
选用直径为8cm的球形压头对间隔织物4进行球形压缩至规定应变20%位置,所述的应变是指压缩球下降的距离与间隔织物厚度的比值;用电子天平分别称取24g E-51(618)环氧树脂与6g593固化剂,将试剂混合并充分搅拌,将混合溶液均匀涂抹于间隔织物4的表面,将压缩后的间隔织物4固化,再采用切割机将固化后的间隔织物4等分切割。
打开箱体1的L型门17,将切割后的间隔织物4放置在箱体1的底壁16上,并放在底壁16上刻有第二标定板161的位置上,并关闭L型门17;打开第一光源21、第二光源22、第三光源23和第四光源24,照射漫反射光至间隔织物4上;启动第一摄像器31和第二摄像器32,分别摄取间隔织物4的俯视图和侧视图,通过图像处理获得间隔织物4表面的标定阵列线的三维坐标;同理将切割后的间隔织物4的另一半放置在箱体1中进行测试,将两块间隔织物4表面的标定阵列线的三维坐标组合后获得纺织材料球形压缩后的整体表面形变形态。
实施例3涤纶丝间隔织物压缩表面形变的测量
如图1所示,为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态的测量装置示意图,所述的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变形态的测量装置,包括箱体1,如图5-10所示,所述的箱体1由顶壁11、左侧壁12、右侧壁13、前壁14、后壁15、底壁16及L型门17组成,所述的L型门17嵌入顶壁11及前壁14中,并与顶壁11铰链连接。所述的箱体1的顶壁11、左侧壁12、右侧壁13、前壁14、后壁15、底壁16及L型门17的内壁颜色均为黑色,且表面粗糙,粗糙度的对数值范围为3,粗糙度的对数值的变异系数为15%。箱体1内设有光源2及摄像器3,所述的光源2由第一光源21、第二光源22、第三光源23和第四光源24构成,所述的光源2均固定在箱体1的顶壁11上。所述的摄像器3包括第一摄像器31和第二摄像器32,所述的第一摄像器31固定在箱体1的顶壁11上,所述的第二摄像器32固定在箱体1的右侧壁13上。如图3所示,箱体1的左侧壁12上刻有第一标定板121;如图4所示,箱体1的底壁16上刻有第二标定板161,间隔织物4固定在第二标定板161上。所述的第一标定板121包括一组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一组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垂直交错,纵向设置以及横向设置的相邻两条平行直线的间距皆为4mm,第一标定板121的所有直线的颜色为白色,宽度相等,且小于0.1mm;第一标定板121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10cm。所述的第二标定板161包括一组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一组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垂直交错,纵向设置以及横向设置的相邻两条平行直线的间距皆为4mm,第二标定板161的所有直线的颜色为白色,宽度相等,且小于0.1mm;第二标定板161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20cm。
采用上述的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变形态的测量装置测量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变形态的方法为:
选择1.8cm厚的涤纶丝制作的间隔织物4表面做标定阵列线41,所述的标定阵列线41包括一组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一组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垂直交错,纵向设置以及横向设置的相邻两条平行直线的间距皆为10mm;标定阵列线41的材料为柔性镀银尼龙线,将镀银尼龙线按照机织间隔织物表面的交织结构植入机织间隔织物的表面。
选用直径为12cm的球形压头对间隔织物4进行球形压缩至规定应力35N位置;用电子天平分别称取24g E-51(618)环氧树脂与6g593固化剂,将试剂混合并充分搅拌,将混合溶液均匀涂抹于间隔织物4的表面,将压缩后的间隔织物4固化,再采用切割机将固化后的间隔织物4等分切割。
打开箱体1的L型门17,将切割后的间隔织物4的一半放置在箱体1的底壁16上,并放在底壁16上刻有第二标定板161的位置上,并关闭L型门17;打开第一光源21、第二光源22、第三光源23和第四光源24,照射漫反射光至间隔织物4上;启动第一摄像器31和第二摄像器32,分别摄取间隔织物4的俯视图和侧视图,通过图像处理获得间隔织物4表面的标定阵列线的三维坐标;同理将切割后的间隔织物4的另一半放置在箱体1中进行测试,将两块间隔织物4表面的标定阵列线的三维坐标组合后获得纺织材料球形压缩后的整体表面形变形态。
实施例4玻璃纤维纱机织间隔织物压缩表面形变的测量
如图1所示,为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态的测量装置示意图,所述的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变形态的测量装置,包括箱体1,如图5-10所示,所述的箱体1由顶壁11、左侧壁12、右侧壁13、前壁14、后壁15、底壁16及L型门17组成,所述的L型门17嵌入顶壁11及前壁14中,并与顶壁11铰链连接。所述的箱体1的顶壁11、左侧壁12、右侧壁13、前壁14、后壁15、底壁16及L型门17的内壁颜色均为黑色,且表面粗糙,粗糙度的对数值范围为2,粗糙度的对数值的变异系数为40%。箱体1内设有光源2及摄像器3,所述的光源2由第一光源21、第二光源22、第三光源23和第四光源24构成,所述的光源2均固定在箱体1的顶壁11上。所述的摄像器3包括第一摄像器31和第二摄像器32,所述的第一摄像器31固定在箱体1的顶壁11上,所述的第二摄像器32固定在箱体1的右侧壁13上。如图3所示,箱体1的左侧壁12上刻有第一标定板121;如图4所示,箱体1的底壁16上刻有第二标定板161,间隔织物4固定在第二标定板161上。所述的第一标定板121包括一组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一组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垂直交错,纵向设置以及横向设置的相邻两条平行直线的间距皆为1mm,第一标定板121的所有直线的颜色为白色,宽度相等,且小于0.1mm;第一标定板121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10cm。所述的第二标定板161包括一组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一组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垂直交错,纵向设置以及横向设置的相邻两条平行直线的间距皆为1mm,第二标定板161的所有直线的颜色为白色,宽度相等,且小于0.1mm;第二标定板161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20cm。
选择1.4cm厚的玻璃纤维纱制作的机织的间隔织物4表面做标定阵列线41,所述的标定阵列线41包括一组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一组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垂直交错,纵向设置以及横向设置的相邻两条平行直线的间距皆为5mm;所述的标定阵列线41的材料为柔性反光线材,将镀银尼龙线按照机织间隔织物表面的交织结构植入机织间隔织物的表面。
选用直径为16cm的球形压头对4进行球形压缩至规定应力150N位置;用电子天平分别称取24g E-51(618)环氧树脂与6g593固化剂,将试剂混合并充分搅拌,将混合溶液均匀涂抹于4的表面,将压缩后的4固化,再采用切割机将固化后的4等分切割;
打开箱体1的L型门17,将切割后的4放置在箱体1的底壁16上,并放在底壁16上刻有第二标定板161的位置上,并关闭L型门17;打开光源2的第一光源21、第二光源22、第三光源23和第四光源24,照射漫反射光至4上;启动摄像器3的第一摄像器31和第二摄像器32,分别摄取4的俯视图和侧视图,通过图像处理获得4表面的标定阵列线的三维坐标;同理将切割后的4的另一半放置在箱体1中进行测试,将两块间隔织物4表面的标定阵列线的三维坐标组合后获得纺织材料球形压缩后的整体表面形变形态。

Claims (10)

1.一种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变形态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有光源(2)及摄像器(3),箱体(1)的左侧壁(12)上刻有第一标定板(121);箱体(1)的底壁(16)上刻有第二标定板(161),纺织材料(4)固定在第二标定板(16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变形态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由顶壁(11)、左侧壁(12)、右侧壁(13)、前壁(14)、后壁(15)、底壁(16)及L型门(17)组成,所述的L型门(17)嵌入顶壁(11)及前壁(14)中,并与顶壁(11)铰链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变形态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的顶壁(11)、左侧壁(12)、右侧壁(13)、前壁(14)、后壁(15)、底壁(16)及L型门(17)的内壁颜色均为黑色,且表面粗糙,粗糙度的对数值范围为2-10,粗糙度的对数值的变异系数为15%-5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变形态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标定板(121)包括一组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一组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垂直交错,纵向设置以及横向设置的相邻两条平行直线的间距皆为0.2mm-10mm,第一标定板(121)的所有直线的颜色为白色,宽度相等,且小于0.1mm;第一标定板(121)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10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变形态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标定板(161)包括一组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一组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垂直交错,纵向设置以及横向设置的相邻两条平行直线的间距皆为0.2mm-10mm,第二标定板(161)的所有直线的颜色为白色,宽度相等,且小于0.1mm;第二标定板(161)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20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变形态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2)由第一光源(21)、第二光源(22)、第三光源(23)和第四光源(24)构成,所述的光源(2)均固定在箱体(1)的顶壁(11)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变形态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摄像器(3)包括第一摄像器(31)和第二摄像器(32),所述的第一摄像器(31)固定在箱体(1)的顶壁(11)上,所述的第二摄像器(32)固定在箱体(1)的右侧壁(13)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变形态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纺织材料(4)上标记标定阵列线(41),所述的标定阵列线(41)包括一组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一组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纵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和横向设置的平行直线垂直交错,纵向设置以及横向设置的相邻两条平行直线的间距皆为1mm-10mm;标定阵列线(41)的材料为柔性反光线材、镀银尼龙线或画笔刻画的颜色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变形态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纺织材料为间隔织物、三维机织物、三维针织物、非织物或复合织物。
10.一种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变形态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变形态的测量装置,具体步骤包括:
第一步:在纺织材料表面做标定阵列线(41),用球形压头对纺织材料进行球形压缩至规定应力或应变位置,再用树脂将压缩后的纺织材料固化;
第二步:将固化后的纺织材料等分切割成两块,将其中一块放置在箱体(1)的底壁(16)上刻有第二标定板(161)的位置上;
第三步:打开光源(2),照射漫反射光至纺织材料上,启动摄像器(3)分别摄取纺织材料的俯视图和侧视图,通过图像处理获得该块纺织材料表面的标定阵列线的三维坐标;
第四步:将另外一块纺织材料进行第二步至第三步处理,获得该块纺织材料表面的标定阵列线的三维坐标;将两块纺织材料表面的标定阵列线的三维坐标组合后获得纺织材料球形压缩后的整体表面形变形态。
CN201310630062.6A 2013-11-29 2013-11-29 一种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变形态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159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30062.6A CN103615988B (zh) 2013-11-29 2013-11-29 一种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变形态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30062.6A CN103615988B (zh) 2013-11-29 2013-11-29 一种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变形态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15988A true CN103615988A (zh) 2014-03-05
CN103615988B CN103615988B (zh) 2017-10-20

Family

ID=50166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3006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15988B (zh) 2013-11-29 2013-11-29 一种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变形态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1598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7484A (zh) * 2017-02-13 2017-05-31 北京和众视野科技有限公司 织物尺寸变化率自动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343036A (zh) * 2018-09-06 2019-02-15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三维固态面阵激光雷达标定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13110U1 (de) * 2002-08-21 2003-01-02 Inst Innovative Technologien T Messeinrichtung zum Bestimmen der Verformung einer rotierenden Welle
CN1534294A (zh) * 2002-06-06 2004-10-06 香港理工大学 织物表面分析方法及其系统
CN1609603A (zh) * 2004-11-22 2005-04-27 上海利浦应用科学技术研究所 化学纤维热收缩率的图像测试方法及其测试装置
CN200947099Y (zh) * 2006-04-29 2007-09-12 爱派克测试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纺织品尺寸变化率自动测量仪
CN101644565A (zh) * 2008-08-04 2010-02-10 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 一种织物尺寸变化和扭曲度的数字化测量系统和方法
CN101819023A (zh) * 2008-12-18 2010-09-01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非接触式的船舶几何尺寸的视觉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1871768A (zh) * 2010-05-12 2010-10-27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行李外观信息自动获取系统及其方法
CN102003946A (zh) * 2010-09-02 2011-04-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高温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CN102183216A (zh) * 2011-03-14 2011-09-14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线结构光的三维测量方法及其装置
CN102650514A (zh) * 2012-05-03 2012-08-29 秦毅 一种立体视觉系统及其实时监控三维安全警示区域的应用
CN103090792A (zh) * 2013-01-08 2013-05-08 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 基于机器视觉的球销类不合格品的自动分检方法和装置
CN103162623A (zh) * 2013-03-07 2013-06-19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双摄像机垂直安装的立体测量系统及标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4294A (zh) * 2002-06-06 2004-10-06 香港理工大学 织物表面分析方法及其系统
DE20213110U1 (de) * 2002-08-21 2003-01-02 Inst Innovative Technologien T Messeinrichtung zum Bestimmen der Verformung einer rotierenden Welle
CN1609603A (zh) * 2004-11-22 2005-04-27 上海利浦应用科学技术研究所 化学纤维热收缩率的图像测试方法及其测试装置
CN200947099Y (zh) * 2006-04-29 2007-09-12 爱派克测试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纺织品尺寸变化率自动测量仪
CN101644565A (zh) * 2008-08-04 2010-02-10 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 一种织物尺寸变化和扭曲度的数字化测量系统和方法
CN101819023A (zh) * 2008-12-18 2010-09-01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非接触式的船舶几何尺寸的视觉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1871768A (zh) * 2010-05-12 2010-10-27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行李外观信息自动获取系统及其方法
CN102003946A (zh) * 2010-09-02 2011-04-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高温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CN102183216A (zh) * 2011-03-14 2011-09-14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线结构光的三维测量方法及其装置
CN102650514A (zh) * 2012-05-03 2012-08-29 秦毅 一种立体视觉系统及其实时监控三维安全警示区域的应用
CN103090792A (zh) * 2013-01-08 2013-05-08 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 基于机器视觉的球销类不合格品的自动分检方法和装置
CN103162623A (zh) * 2013-03-07 2013-06-19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双摄像机垂直安装的立体测量系统及标定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7484A (zh) * 2017-02-13 2017-05-31 北京和众视野科技有限公司 织物尺寸变化率自动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343036A (zh) * 2018-09-06 2019-02-15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三维固态面阵激光雷达标定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15988B (zh) 2017-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A519410612B1 (ar) طريقة ووسيلة لاختبار عينة مادة في اختبار قياسي لتقييم متانة كسر في مستوى مسطح
EP2019283A3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ermessung von Ist-Messdaten eines Bauteils
Belmonte et al. Local microstructure and stress distributions at the crack initiation site in a short fiber reinforced polyamide under fatigue loading
EP2418315A3 (de) Hausgerät mit Füllstandssensor und Verfahren zum Bestimmen eines Zustandsparameters in einem Hausgerät
Fuentes et al. Effect of the middle lamella biochemical composition on the non-linear behaviour of technical fibres of hemp under tensile loading using strain mapping
CN103615988A (zh) 一种纺织材料球形压缩表面形变形态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3091191A (zh) 一种超细金属丝模拟摩擦仪
CN106198346A (zh) 一种能够测量力学参数和渗透率的岩心夹持器及测量方法
CN105572152A (zh) 一种复合材料x射线成像灵敏度的替代性测定方法
CN101691691B (zh) 一种织物成型性的评价方法及装置
CN205691418U (zh) 薄型多孔橡胶材料压缩长时松弛装置
CN103727893A (zh) 纺织材料球形压缩的表面形态的在线测量装置及其方法
DE102007020555A1 (de)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Griffbeurteilung von Textilien
CN107478414A (zh) 一种oct成像回抽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4122205A (zh) 一种利用压痕隆起量测量残余应力的方法
CN106323734A (zh) 一种应用吸应力特征曲线预测液、塑限的方法
Zeng et al. Effect of Fiber Orientation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ong Glass Fiber Reinforced (LGFR) Composites
EP2641488A3 (de) Messanordnung zum Messen von in Strangmaschinen der Tabak verarbeitenden Industrie hergestellten und geförderten Strängen
DE102013017148B4 (de) Flüssigkeitsanalyseverfahren und Analysekit
Schmidt et al. A novel simulative-experimental approach to determine the permeability of technical textiles
CN104799816A (zh) 神经电极植入损伤与微动损伤的评估装置
Govilas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e of plant fiber geometry on apparent transverse elastic properties through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CN205826416U (zh) 薄型多孔橡胶材料压缩永久变形的装置
Zhu et al. Enhancing resistance to low-velocity impact of electrospun-manufactured interlayer-strengthened CFRP by using infrared thermography
CN110006777A (zh) 一种剑麻叶片纤维含量快速测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0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