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08152B - 刀具 - Google Patents

刀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08152B
CN103608152B CN201180071607.3A CN201180071607A CN103608152B CN 103608152 B CN103608152 B CN 103608152B CN 201180071607 A CN201180071607 A CN 201180071607A CN 103608152 B CN103608152 B CN 1036081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main body
blade
sliding shoe
c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7160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08152A (zh
Inventor
一柳正夫
高桥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ather Safety Raz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ather Safety Raz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ather Safety Raz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Feather Safety Raz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608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081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081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0815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BHAND-HELD CUTTING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6B5/00Hand knives with one or more detachable blades
    • B26B5/006Hand knives with one or more detachable blad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ing razor blades as bla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BHAND-HELD CUTTING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6B5/00Hand knives with one or more detachable bla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 A61B17/3209Incision instruments
    • A61B17/3211Surgical scalpels, kni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 A61B17/3209Incision instruments
    • A61B17/3211Surgical scalpels, kni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B17/3213Surgical scalpels, kni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achable bla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 A61B17/3209Incision instruments
    • A61B17/3211Surgical scalpels, kni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B17/3217Devices for removing or collecting used scalpel bla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BHAND-HELD CUTTING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6B29/00Guards or sheaths or guides for hand cutting tools; Arrangements for guiding hand cutting tools
    • B26B29/02Guards or sheaths for kn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BHAND-HELD CUTTING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6B29/00Guards or sheaths or guides for hand cutting tools; Arrangements for guiding hand cutting tools
    • B26B29/02Guards or sheaths for knives
    • B26B29/025Knife sheaths or scabbar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 A61B17/3209Incision instruments
    • A61B17/3211Surgical scalpels, kni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B2017/32113Surgical scalpels, kni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extendable or retractable guard or blad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rger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Knive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刀具,是将替换刀片(3)可装拆地装配在刀身主体(2)的刀具(1)。刀身主体(2)由主体块(4)和滑动块(5)构成。主体块(4)具有收容滑动块(5)的收容部、支承替换刀片(3)的里面的主体支承部、从表面侧与替换刀片(3)卡合的主体卡合部(42)。滑动块(5)具有后方支承部、滑动卡合部(52)、可挠部(53)、翼部(56)。在收容部(45)的高度方向(Z)的至少一方形成从表侧保持翼部(56)的表侧保持部(43),表侧保持部(43)具备凸状卡定部。构成为在装配状态(S)下,由凸状卡定部从前方卡定翼部(56),通过使滑动块(5)的可挠部(53)从装配状态(S)挠曲,能够将翼部(56)从凸状卡定部解除。

Description

刀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装拆地将替换刀片装配在刀身主体上的刀具。
背景技术
作为医疗用手术刀、病理用的刀或者刮脸、剪发用的剃刀等使用的刀具,有将替换刀片可装拆地装配在刀身主体上的刀具。
在该刀具中,通过将替换刀片插入设置在刀身主体上的槽部,将替换刀片装配在刀身主体。而且,在每经过规定的使用次数、使用期间能够更换替换刀片。
作为这样的替换刀片式的刀具,为了能够轻易地进行替换刀片的更换,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刀具构成为具备可相对于刀身主体滑动的卡定部件,通过卡定成由刀身主体的尖端部和卡定部件,将设置在替换刀片上的开口部在长边方向拉拽,能够使替换刀片相对于刀身主体装拆。
另外,也可以是像专利文献2记载的刀具那样,使由替换刀片和保护罩构成的替换刀片盒相对于刀身主体可装拆的刀具。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614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7207999号说明书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刀具中,为了不使替换刀片脱开,而将上述卡定部件保持在长边方向的后端侧,使用螺旋弹簧。即、通过螺旋弹簧的弹压力,将卡定部件向长边方向的后端侧拉拽,将替换刀片保持在刀身主体。为此,有必要将螺旋弹簧内置在刀身主体,存在结构变得复杂,且与零件数量的增加相连这样的问题。
另外,上述专利文献2记载的刀具如上所述,是可更换地构成由替换刀片和保护罩构成的替换刀片盒的刀具。即、不仅替换刀片为一次性,由替换刀片和保护罩构成的替换刀片盒也是一次性。这样一来,虽然是替换刀片式,但是,在长期使用了的情况下,相关成本(运转成本)升高,不能说经济。
本发明是鉴于相关问题点做出的发明,是欲提供一种可仅进行替换刀片的更换,且零件数量少,并且结构简单的刀具的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式是将替换刀片可装拆地装配在刀身主体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构成为
上述刀身主体由主体块和相对于该主体块,可在上述刀具的长边方向进退地被保持的滑动块构成,
上述主体块具有可在上述长边方向进退地收容上述滑动块的收容部、支承上述替换刀片的里面的主体支承部和从表面侧与上述替换刀片卡合的主体卡合部,
上述滑动块具有在与上述主体支承部相比的后方支承上述替换刀片的上述里面的后方支承部、为将上述替换刀片向后方拉进而与该替换刀片卡合的滑动卡合部、在与上述后方支承部相比的后方在上述替换刀片的厚度方向挠曲的可挠部、从该可挠部的一部分向与上述长边方向以及上述厚度方向正交的高度方向的至少一方突出的翼部,
在上述收容部的上述高度方向的至少一方形成从表侧保持上述翼部的表侧保持部,该表侧保持部具备朝向里侧突出的凸状卡定部,
在将上述替换刀片装配在上述刀身主体上的装配状态下,由上述凸状卡定部从前方卡定上述翼部,通过从上述装配状态使上述滑动块的上述可挠部挠曲,能够将上述翼部从上述凸状卡定部解除。
发明效果
在上述刀具中,在向刀身主体装配替换刀片时,使上述滑动块前进,成为可装拆上述替换刀片的刀片替换状态,将替换刀片临时卡合在上述主体卡合部以及上述滑动卡合部。而且,通过使滑动块后退,上述主体卡合部和上述滑动卡合部将替换刀片向长边方向的两侧拉拽。据此,能够成为将上述替换刀片装配在上述刀身主体上的上述装配状态。
另外,与上述相反,通过从上述装配状态,强制性地使上述滑动块前进,成为上述刀片替换状态,可以轻易地仅更换替换刀片。
而且,在上述装配状态下,由上述凸状卡定部从前方卡定上述翼部。据此,限制上述滑动块前进,维持上述装配状态。另外,构成为通过从上述装配状态使上述滑动块的上述可挠部挠曲,能够将上述翼部从上述凸状卡定部解除。
即、上述刀具通过利用上述滑动块的可挠部的弹性变形,能够轻易地实现上述装配状态下的滑动块的固定和从上述装配状态向上述刀片替换状态的转换。藉此,没有必要为了在上述装配状态下限制滑动块前进而特别设置新的部件,能够使用于将装配状态解除的结构也极其单纯。
为此,上述刀具能够降低零件数量,且能够使其结构简单。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仅更换替换刀片,且零件数量少,并且结构简单的刀具。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的替换刀片和刀身主体的正视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的刀具的正视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的刀具的立体图。
图4是实施例1中的刀具的仰视图。
图5是实施例1中的刀具的后视图。
图6是实施例1中的刀具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实施例1中的图2的A-A线向视部分的剖视放大图。
图8是切换实施例1中的装配状态和刀片替换状态时的翼部周边的剖视放大图。
图9是实施例1中的刀片替换状态的翼部周边的剖视放大图。
图10是图2的B-B线向视剖视图。
图11是实施例1中的刀身主体的正视图。
图12是实施例1中的刀身主体的仰视图。
图13是实施例1中的刀身主体的立体图。
图14是实施例1中的主体块的正视图。
图15是实施例1中的主体块的仰视图。
图16是实施例1中的主体块的后视图。
图17是实施例1中的主体块的立体图。
图18是图14的C-C线向视剖视图。
图19是实施例1中的滑动块的正视图。
图20是实施例1中的滑动块的仰视图。
图21是实施例1中的滑动块的立体图。
图22是实施例1中的替换刀片的正视图。
图23是图2的D-D线向视剖视图。
图24是实施例1中的刀具的尖端部分的正视图。
图25是图24的E-E线向视剖视图。
图26是实施例1中的处于刀片替换状态的刀具的尖端部分的正视图。
图27是图26的F-F线向视剖视图。
图28是实施例1中的处于刀片替换状态的刀身主体的正视图。
图29是实施例2中的将滑动罩配置在前方位置的刀具的立体图。
图30是实施例2中的将滑动罩配置在前方位置的刀具的正视图。
图31是实施例2中的将滑动罩配置在前方位置的刀具的后视图。
图32是实施例2中的将滑动罩配置在后方位置的刀具的立体图。
图33是实施例2中的将滑动罩配置在后方位置的刀具的其它的立体图。
图34是实施例2中的将滑动罩配置在后方位置的刀具的正视图。
图35是实施例2中的将滑动罩配置在后方位置的刀具的仰视图。
图36是实施例2中的将滑动罩配置在后方位置的刀具的后视图。
图37是实施例2中的滑动罩的立体图。
图38是实施例2中的滑动罩的其它的立体图。
图39是实施例2中的滑动罩的后视图。
图40是图37的G-G线向视剖视图。
图41是实施例2中的主体块(刀身主体)的局部后视图。
图42是实施例3中的刀具的仰视图。
图43是实施例3中的刀具的正视图。
图44是实施例3中的刀片替换状态的刀身主体的仰视图。
图45是实施例3中的刀片替换状态的刀身主体的正视图。
图46是实施例3中的主体块4的立体图。
图47是实施例3中的下方开口部附近的放大说明图。
图48是实施例3中的滑动块的正视图。
图49是实施例3中的滑动块的仰视图。
图50是实施例3中的滑动块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刀具例如能够做成医疗用手术刀、病理用的刀或者刮脸、剪发用的剃刀等。
另外,优选上述凸状卡定部在前端部具有越去向前端侧,突出量越小的锥部。在这种情况下,在使上述滑动块从上述刀片替换状态向上述装配状态滑动时,能够使上述翼部沿上述锥部向上述凸状卡定部的里面移动。而且,通过不加改变地使滑动块向后方移动,能够轻易地使翼部卡定在凸状卡定部的后端部。藉此,能够圆滑地进行滑动块从上述刀片替换状态向上述装配状态的移动。
另外,优选上述替换刀片在上述厚度方向具有可挠性,在上述装配状态,弹性变形成以向里侧凸的状态在厚度方向翘曲。在这种情况下,上述替换刀片因本身的弹性力(复原力)而被按压在上述主体支承部和上述主体卡合部及上述后方支承部。据此,能够更稳定地将替换刀片固定在刀身主体上。
另外,优选在处于上述装配状态时,上述后方支承部与上述主体支承部相比向上述厚度方向的表侧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被卡合在上述主体卡合部,且由上述主体支承部和上述后方支承部从里面支承的上述替换刀片容易翘曲成朝向上述主体支承部以及上述后方支承部为凸。据此,能够通过上述替换刀片的弹性力,将替换刀片确实地固定在刀身主体上。
另外,优选构成为上述替换刀片具有在上述厚度方向贯通的开口部,上述主体卡合部从上述主体支承部向上述厚度方向的表侧突出,在上述装配状态下,被插嵌到上述开口部,且与该开口部的尖端抵接,上述滑动卡合部从上述后方支承部向上述厚度方向的表侧突出,在上述装配状态下被插嵌在上述开口部,且与该开口部的后端抵接。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由上述主体卡合部和上述滑动卡合部轻易且确实地卡合上述替换刀片,能够轻易地形成上述装配状态。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例如能够像下述那样向上述刀身主体装配替换刀片。首先,使上述滑动块前进,成为上述刀片替换状态,在替换刀片的开口部插入上述主体卡合部以及上述滑动卡合部。而且,通过使滑动块后退,使上述主体卡合部与替换刀片的开口部的尖端抵接,且使上述滑动卡合部与开口部的后端抵接。据此,能够轻易地形成将上述替换刀片装配在上述刀身主体的上述装配状态。
另外,优选构成为上述滑动块具有相对于上述替换刀片的后端,在上述长边方向相向的后方相向面,在使上述滑动块相对于上述主体块前进时,上述后方相向面与上述替换刀片的后端抵接,将上述替换刀片向前方推出。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上述滑动块前进,能够使上述替换刀片前进,轻易地将与上述主体卡合部的卡合解开。据此,能够使替换刀片的更换更容易。
另外,优选上述滑动块在与上述翼部相比的前方分支成具备上述后方支承部以及上述滑动卡合部的中央片和相对于该中央片被配置在上述高度方向的双方的一对分支片,在该一对分支片的前端形成上述后方相向面。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使上述后方相向面稳定地与上述替换刀片的后端抵接。即、由于上述一对分支片被形成在与上述中央片不同的部分,所以,分支片的前端可以作为端面来加工。为此,通过在该分支片的前端形成上述后方相向面,能够将该后方相向面做成与上述替换刀片的厚度方向平行的面。其结果为,能够使上述后方相向面相对于替换刀片的后端稳定地抵接,在使上述滑动块相对于上述主体块前进了时,能够将上述替换刀片稳定地向前方推出。
另外,优选上述翼部向上述滑动块中的上述高度方向的双方突出地形成,上述表侧保持部形成在上述收容凹部中的上述高度方向的双方,该双方的表侧保持部分别具有上述凸状卡定部。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将上述滑动块稳定地保持在上述主体块。
另外,优选构成为上述刀具具有相对于上述主体块可在上述长边方向滑动地被安装,且在上述长边方向的双方开口的筒状的滑动罩,该滑动罩可在覆盖上述替换刀片的前方位置和使上述替换刀片露出的后方位置进行锁止。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上述装配状态下将上述滑动罩锁止在上述前方位置,上述滑动罩覆盖上述替换刀片,因此,能够确保使用者的安全,且防止上述替换刀片的破损。另外,在使用上述刀具时,通过将上述滑动罩锁止在上述后方位置,能够确保圆滑地使用刀具。
另外,能够构成为上述滑动罩具有朝向上述厚度方向的内侧形成的卡合爪部,该卡合爪部被构成为可相对于上述滑动罩的罩主体在上述高度方向弹性地位移,上述主体块具备形成在上述长边方向的滑动槽部,在该滑动槽部中的前方和后方分别形成从前后方向保持上述卡合爪部的前方保持部和后方保持部,在上述滑动槽部可滑动地配置上述卡合爪部,且通过使上述卡合爪部与上述前方保持部或上述后方保持部卡合,分别在上述前方位置或上述后方位置锁止上述滑动罩。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轻易地使上述滑动罩在上述前方位置和上述后方位置之间移动并进行锁止。
另外,优选上述滑动槽部具有从上述前方保持部向前方延伸,且向上述主体块的前方开放的前方槽部、从上述前方保持部向后方延伸,且与上述后方保持部连结的后方槽部,上述前方保持部和上述前方槽部的连通部以及上述前方保持部和上述后方槽部的连通部在上述高度方向形成在相互相反一侧。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轻易地相对于上述刀身主体装拆上述滑动罩,且能够在上述前方位置确实地进行固定。即、通过设置上述前方槽部,能够一面使上述卡合爪部在该前方槽部通过,一面轻易地将滑动罩相对于刀身主体从其长边方向装拆。另外,通过将前方保持部和前方槽部的连通部以及前方保持部和后方槽部的连通部在高度方向形成在相互相反一侧,能够轻易且确实地将卡合爪部容易地配置在前方保持部。例如,在欲使滑动罩从后方位置向前方位置滑动,将卡合爪部配置在前方保持部时,能够防止卡合爪部借助其势头在前方保持部通过。
另外,也可以是上述滑动罩在上述高度方向的两侧具备可在上述高度方向弹性变形的一对弹簧臂,该一对弹簧臂从与上述罩主体的连续部向前方延伸,且在尖端部由连结部相互连结,在该连结部形成上述卡合爪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上述弹簧臂的弹性变形,能够使上述卡合爪部轻易地在上述高度方向位移。
另外,优选上述滑动罩在配置于上述后方位置时,在上述滑动块中的与上述可挠部相向的位置设置可在上述厚度方向弹性变形的表侧推压部。在这种情况下,在将上述滑动罩配置在上述后方位置时,能够经上述表侧推压部在厚度方向推送滑动块的可挠部。据此,能够轻易地进行使滑动块挠曲,并将上述装配状态解除的作业。
另外,也可以是上述滑动罩在配置于上述后方位置时,在上述滑动块中的与上述可挠部相向的位置设置使该可挠部露出的表侧开口部。在这种情况下,在将上述滑动罩配置在上述后方位置时,能够在厚度方向推送从上述表侧开口部露出的滑动块的可挠部。据此,能够轻易地进行使滑动块挠曲,将上述装配状态解除的作业。
实施例
(实施例1)
使用图1~图28,对上述刀具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例的刀具1如图1~图6所示,是在刀身主体2上可装拆地装配替换刀片3的医疗用手术刀。
如图11~图13所示,刀身主体2由主体块4和相对于该主体块4可在刀具1的长边方向Y进退地被保持的滑动块5构成。
主体块4如图14~图18所示,具有在表侧开放,且可在长边方向Y进退地收容滑动块5的收容部45、支承替换刀片3的里面的主体支承部41、从表面侧与替换刀片3卡合的主体卡合部42。
滑动块5如图19~图21所示,具有在与主体支承部41相比的后方支承替换刀片3的里面的后方支承部51、向后方拉入替换刀片3而与替换刀片3卡合的滑动卡合部52、在与后方支承部51相比的后方在替换刀片3的厚度方向X挠曲的可挠部53、从可挠部53的一部分在高度方向Z的双方突出的翼部56。
如图10、图18所示,在主体块4中的收容部45的高度方向Z的双方形成从表侧保持翼部56的表侧保持部43。另外,如图7~图10所示,表侧保持部43具备朝向里侧突出的凸状卡定部430。
在将替换刀片3装配在刀身主体2上的装配状态S下,如图7所示,由凸状卡定部430从前方卡定翼部56。而且,构成为通过使滑动块5的可挠部53从装配状态S挠曲,能够将翼部56从凸状卡定部430解除。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在刀具1的长边方向Y,将替换刀片3的尖端朝着的方向表示为“前”,将其相反侧表示为“后”。另外,厚度方向X代表与替换刀片3的厚度方向一致的方向,将替换刀片3被支承为主体支承部41以及后方支承部51的一侧表示为“里”,将其相反侧表示为“表”。另外,将与长边方向Y和厚度方向X的双方正交的方向作为高度方向Z。替换刀片3在高度方向Z的一方的边形成刃35,但是,将高度方向Z中的形成有刃35的一边侧的方向表示为“下方”,将其相反侧表示为“上方”。
替换刀片3如图22所示,具有在厚度方向X贯通的开口部31。主体块4的主体卡合部42如图23~图25所示,被构成为从主体支承部41向厚度方向X的表侧突出,在装配状态S下被插嵌在开口部31,且与开口部31的尖端抵接。另外,滑动卡合部52被构成为从后方支承部51向厚度方向X的表侧突出,在装配状态S下被插嵌在开口部31,且与开口部31的后端抵接。
如图22所示,替换刀片3的开口部31由被形成在尖端侧,且与刀具1的长边方向Y以及厚度方向X正交的高度方向Z的上下宽度w1较小的尖端侧开口部32和连续地形成在该尖端侧开口部32的后端侧,且上下宽度w2比该尖端侧开口部32大的后端侧开口部33构成。
如图23所示,主体卡合部42具有高度方向Z的上下宽度比后端侧开口部33小,比尖端侧开口部32大的头部421,在头部421和主体支承部41之间,设置从高度方向Z的两侧切入的切入槽部422。在切入槽部422,替换刀片3卡合在尖端侧开口部32的外缘。
另外,如图22所示,在尖端侧开口部32中的尖端侧,形成使高度方向Z的上下宽度更小的小宽度部分321。通过使主体块4的主体卡合部42的尖端部嵌入该小宽度部分321,能够得到稳定的卡合状态。
另外,主体支承部41与后端侧开口部33相比,高度方向Z的上下宽度宽。
替换刀片3在厚度方向X具有可挠性。而且,如图25所示,在装配状态S下,替换刀片3弹性变形成以向里侧凸的状态在厚度方向X翘曲。
在处于装配状态S时,后方支承部51与主体支承部41相比在后方卡合部52的突出方向突出。
如图24所示,滑动块5具有相对于替换刀片3的后端34与长边方向Y相向的后方相向面54。而且,如图26所示,在使滑动块5相对于主体块4前进了时,后方相向面54与替换刀片3的后端34抵接,将替换刀片3向前方推出。
如图24所示,替换刀片3的后端34以及后方相向面54在从厚度方向X看时,相对于长边方向Y被歪斜地形成。具体地说,替换刀片3的后端34倾斜成朝向歪斜上方。
如图14~图17所示,在刀身主体2中的主体块4在长边方向Y的尖端部分设置主体支承部41以及主体卡合部42,在后端部分具有把持部44。主体块4设有可滑动地将滑动块5收容在内侧的收容部45。收容部45如图18所示,作为被形成在设于厚度方向X的里侧的收容底部451和分别设于高度方向Z的上下的收容壁部452的内侧的凹状的空间被形成。而且,在一对收容壁部452的一部分形成表侧保持部43。表侧保持部43被形成在将收容壁部452的一部分从收容部45侧切割而形成的翼部配置部453的表侧。也就是说,表侧保持部43被形成为从表侧覆盖翼部配置部453。
在高度方向Z被切割的翼部插入部454与收容壁部452中的表侧保持部43的后端侧邻接。翼部插入部454分别一个个地形成在一对收容壁部452。滑动块5以将一对翼部56与一对翼部插入部454对位的状态,从表侧插入配置在主体块4的收容部45,另外,构成为能够从收容部45拆下。
如图7~图9所示,表侧保持部43在其里侧面具有朝向翼部配置部453突出的凸状卡定部430。凸状卡定部430的后端部432被配置在与翼部插入部454的前端相比的前方,凸状卡定部430的前端部431被配置在与翼部配置部453的前端相比的后方。
凸状卡定部430的前端部431具有越去向前端侧,突出量越小的锥部。另一方面,凸状卡定部430的后端部432具有与长边方向Y正交的端面。如图7所示,在装配状态S下,滑动块5的翼部56与凸状卡定部430的后端部432的端面抵接并被卡定。另外,如图9所示,在刀片替换状态T下,滑动块5的翼部56被配置在凸状卡定部430的前端部431的前侧。更正确的是,翼部56使其后方的角部与凸状卡定部430的前端部431中的锥部抵接。而且,在使滑动块5在装配状态S和刀片替换状态T之间移动时,使滑动块5的可挠部53挠曲,一对翼部56从其里面侧越过凸状卡定部430。
如图19~图21所示,滑动块5在长边方向Y的尖端部分设置后方支承部51和滑动卡合部52,在后端部分具有向表侧立起,且向后方延展的操作部55。在操作部55的表面形成用于进行与使用者(操作者)的手指之间的防滑的凹凸部。如图6所示,操作部55可滑动地被载置在主体块4中的把持部44的一部分,也就是设置在与收容部45的后端邻接的部分的凹状载置面441。
另外,滑动块5如图19所示,在与翼部56相比的前方,分支成中央片503和相对于该中央片503被配置在高度方向Z的双方的一对分支片504。
中央片503具备后方支承部51以及滑动卡合部52。也就是说,后方支承部51被形成为在从分支部分向厚度方向X的里面侧后退了的位置向前方延展,滑动卡合部52向厚度方向X的表面侧突出地被形成在该后方支承部51的前端部。
一对分支片504相对于中央片503被配置在高度方向Z的双方,向前方延展。而且,如图24所示,在该一对分支片504的前端形成相对于替换刀片3的后端34相向的后方相向面54。
一对分支片504中的高度方向Z的上侧的分支片504比下侧的分支片504长。而且,分别设置在它们上的后方相向面54被形成在大致相同的平面上。另外,后方相向面54被形成为相对于长边方向Y以及高度方向Z歪斜,与厚度方向X平行。也就是说,一对后方相向面54被形成为相对于替换刀片3中的歪斜的后端34大致平行。
另外,分支片504的后方相向面54作为滑动块5的端面被形成。也就是说,在冲切或切削加工滑动块5时,作为其加工端面,形成后方相向面54。
如图26所示,构成为在使滑动块5相对于主体块4前进了时,通过一对后方相向面54推送替换刀片3的后端34,将替换刀片3向前方推出。
另外,有必要构成为在滑动块5被收容在主体块4的收容部45的状态下,可挠部53能够以向里侧凸的状态在厚度方向X挠曲。为此,如图6、图7、图10所示,在将滑动块5收容配置在收容部45的状态下,在滑动块5的可挠部53的里面和主体块4的收容部45的收容底部451之间形成间隙。而且,滑动块5在尖端部附近以及后端部附近的里面与主体块4抵接。具体地说,滑动块5的尖端部附近的中央片503的里面和后端部的操作部55的里面与主体块4抵接,其之间的部分在与主体块4之间形成间隙。
换言之,可以说在本例中,中央片503和操作部55之间的部分成为可挠部53。
另外,如图2、图14、图17所示,在主体块4的表侧面形成分别相对于收容部45在高度方向Z的上下邻接的表面凹部47。表面凹部47与被收容在收容凹部45的滑动块5的可挠部53的一部分邻接地被形成。据此,一对表面凹部47之间的收容部45的开口部扩开,使用者容易在该部分用手指等推压滑动块5的可挠部53。
接着,对本例的刀具1中的替换刀片3的装配方法以及拆下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28所示,使滑动块5前进,使刀身主体2成为刀片替换状态T。在该状态下,主体块4的主体卡合部42和滑动块5的滑动卡合部52接合。使该被连结了的主体卡合部42和滑动卡合部52穿过替换刀片3的后端侧开口部33,如图26所示,将替换刀片3配置在刀身主体2的尖端部。
此时,使替换刀片3的里面与主体块4的主体支承部41和滑动块5的后方支承部51接触。
另外,替换刀片3的后端34被相向地配置在滑动块5的后方相向面54。
接着,使滑动块5相对于主体块4后退。此时,如图7~图9所示,滑动块5的一对翼部56使其里面从主体块4的一对凸状卡定部430的前端部431朝向后方滑动。也就是说,翼部56沿凸状卡定部430的前端部431中的锥部向凸状卡定部430的里面移动。与此相伴,滑动块5在可挠部53以向里面侧凸的状态挠曲。在使滑动块5后退时,还能够通过向里面侧推入可挠部53来使之挠曲,但是,如上所述,由于通过在凸状卡定部430的前端部431形成锥部,在使滑动块5向后方移动时,滑动块5自然地挠曲,所以,没有必要特别预先使之挠曲。
通过像这样使滑动块5后退,如图24所示,滑动卡合部52在后端侧开口部33的后端向后方拉拽替换刀片3。而且,随着替换刀片3朝向后方移动,主体卡合部42朝向替换刀片3的尖端侧开口部32相对移动。据此,替换刀片3如图23所示,在尖端侧开口部32的上下部分与设置在主体卡合部42上的切入槽部422卡合。而且,通过将滑动块5相对于主体块4进一步向后方拉入,如图24、图25所示,主体卡合部42的尖端嵌入替换刀片3的尖端侧开口部32的小宽度部分321,且与该尖端抵接。
而且,滑动块5的翼部56如图7~图9所示,在凸状卡定部430的里面向后方滑动,抵达凸状卡定部430的后端部432。在翼部56在凸状卡定部430的里面滑动的期间,至少滑动块5的可挠部53弹性变形成以向里侧凸的状态挠曲,翼部56处于朝向表侧被弹压的状态。藉此,若滑动块5的翼部56抵达凸状卡定部430的后端部432,则翼部56因其复原力而自然地朝向表侧移动,被卡定在凸状卡定部430的后端部432。也就是说,翼部56在长边方向Y向前方的移动被限制。
另外,翼部56成为至少其一部分在凸状卡定部430的后方被表侧保持部43从表侧保持的状态。
这样,实现替换刀片3被装配在刀身主体2上的装配状态S。
在该装配状态S下,如图25所示,替换刀片3在弯曲成向里侧凸的状态的状态下弹性变形。即、在装配状态S下,与主体块4中的主体支承部41相比,滑动块5中的后方支承部51向表侧突出。另外,此时,滑动块5没有成为特别挠曲的状态。
另外,在将替换刀片3从刀身主体2取下时,使滑动块5从上述装配状态S相对于主体块4前进。此时,使滑动块5在可挠部53朝向里侧推入并使之挠曲。据此,一对翼部56向主体块4的与凸状卡定部430相比的里侧位移,翼部56和凸状卡定部430的卡合状态脱开。在该状态下,通过相对于主体块4向前方推入滑动块5,如图7~图9所示,翼部56一面在凸状卡定部430的里面滑动,一面向前方移动。
而且,伴随着使滑动块5前进,设置在滑动块5上的后方相向面54向前方推送替换刀片3的后端34,据此,如图26所示,替换刀片3向前方移动。据此,主体块4中的主体卡合部42在替换刀片3的开口部31内相对地向后方移动,从尖端侧开口部32向后端侧开口部33转移。而且,若使滑动块5前进,直至滑动卡合部52与主体卡合部42抵接,则主体卡合部42和滑动卡合部52的双方被配置在后端侧开口部33。在该状态下,替换刀片3向表侧脱开。
另外,替换刀片3、主体块4以及滑动块5均为不锈钢等金属制。
接着,对本例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在上述刀具1中,在向刀身主体2装配替换刀片3时,使滑动块5前进,成为可装拆替换刀片3的刀片替换状态T,将替换刀片3临时卡合在主体卡合部42以及滑动卡合部52。而且,通过使滑动块5后退,主体卡合部42和滑动卡合部52向长边方向的两侧拉拽替换刀片3。据此,能够成为将替换刀片3装配在刀身主体2上的装配状态S。
另外,与上述相反,通过从装配状态S强制性地使滑动块5前进,成为刀片替换状态T,可以轻易地仅更换替换刀片3。
而且,在装配状态S下,如图7所示,由凸状卡定部430从前方卡定翼部56。据此,限制滑动块5前进,维持装配状态S。另外,构成为通过使滑动块5的可挠部53从装配状态S挠曲,能够将翼部56从凸状卡定部430解除。
即、刀具1通过利用滑动块5的可挠部53的弹性变形,能够轻易地实现装配状态S下的滑动块5的固定和从装配状态S向刀片替换状态T的转换。藉此,没有必要特别设置在装配状态S下用于限制滑动块5前进的新的部件,能够使用于将装配状态S解除的结构极其单纯。
为此,刀具1能够降低零件数量,且能够使其结构简单。
另外,凸状卡定部430在前端部431具有锥部。据此,在使滑动块5从刀片替换状态T向装配状态S滑动时,能够使翼部56沿锥部向凸状卡定部430的里面移动。而且,通过不加改变地使滑动块5向后方移动,能够轻易地使翼部56卡定在凸状卡定部430的后端部432。藉此,能够圆滑地进行滑动块5从刀片替换状态T向装配状态S的移动。
另外,替换刀片3在厚度方向X具有可挠性,在装配状态S下弹性变形成以向里侧凸的状态在厚度方向翘曲。据此,替换刀片3因本身的弹性力(复原力)而被按压在主体支承部41和主体卡合部42及后方支承部51。据此,能够更稳定地将替换刀片3固定在刀身主体2上。
另外,在处于装配状态S时,后方支承部51与主体支承部41相比向厚度方向X的表侧突出。据此,与主体卡合部42卡合并由主体支承部41和后方支承部51从里面支承的替换刀片3容易翘曲成朝向主体支承部41以及后方支承部51凸。据此,能够通过替换刀片3的弹性力,确实地将替换刀片3固定在刀身主体2上。
另外,在装配状态S下,主体卡合部42被插嵌在替换刀片3的开口部31,且与开口部31的尖端抵接,滑动卡合部52被插嵌在替换刀片3的开口部31,且与开口部31的后端抵接。据此,能够由主体卡合部42和滑动卡合部52,将替换刀片3轻易且确实地卡合,能够轻易地形成装配状态S。
另外,滑动块5具有后方相向面54,构成为在使滑动块5相对于主体块4前进了时,后方相向面54与替换刀片3的后端34抵接,将替换刀片3向前方推出。据此,通过使滑动块5前进,能够使替换刀片3前进,将与主体卡合部42的卡合轻易地解开。据此,能够更轻易地更换替换刀片。
另外,滑动块5分支成中央片503和一对分支片504,在一对分支片504的前端形成后方相向面54。据此,能够容易地使后方相向面54稳定地与替换刀片3的后端34抵接。即、由于一对分支片504被形成在与中央片503不同的部分,所以,分支片504的前端可作为端面来加工。为此,通过在该分支片504的前端形成后方相向面54,能够将后方相向面54做成与替换刀片3的厚度方向X平行的面。其结果为,能够使后方相向面54相对于替换刀片3的后端34稳定地抵接,在使滑动块5相对于主体块4前进了时,能够将替换刀片3向前方稳定地推出。
如上所述,根据本例,能够提供一种可仅进行替换刀片的更换,且零件数量少,并且结构简单的刀具。
(实施例2)
本例如图29~图41所示,是具备相对于主体块4可在长边方向Y滑动地被安装的滑动罩6的刀具1的例。另外,就滑动罩6以外的结构而言,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在本例中也适宜地利用图1~图28进行说明。
滑动罩6具有在长边方向的双方开口的筒状。另外,滑动罩6由不锈钢等金属构成,通过将一张金属板切弯而形成。
滑动罩6被构成为能够在覆盖替换刀片3的前方位置CF(图29~图31)和使替换刀片3露出的后方位置CR(图32~图36)锁止。
滑动罩6如图39所示,具有朝向厚度方向X的内侧被形成的卡合爪部61,该卡合爪部61被构成为可相对于滑动罩6的罩主体60在高度方向Z弹性地位移。卡合爪部61从滑动罩6的里侧朝向表侧(内侧)突出。
如图16、图41所示,主体块4在里面具备形成在长边方向Y的滑动槽部48。在滑动槽部48中的前方和后方分别形成从前后方向保持卡合爪部61的前方保持部481和后方保持部482。
在滑动槽部48可滑动地配置卡合爪部61。而且,通过使卡合爪部61卡合在前方保持部481或后方保持部482,滑动罩6分别在前方位置CF或后方位置CR被锁止。
滑动槽部48具有从前方保持部481向前方延伸,且向主体块4的前方开放的前方槽部483和从前方保持部481向后方延伸,且与后方保持部482连结的后方槽部484。
即、滑动槽部48从前方开始按顺序由前方槽部483、前方保持部481、后方槽部484、后方保持部482构成。它们在长边方向Y大致一条直线状地连续。然而,前方槽部483和前方保持部481之间、前方保持部481和后方槽部484之间以及后方槽部484和后方保持部482之间,由从高度方向Z的任意一处使中间收窄的连通部485、486、487连通。连通部486以及连通部487从高度方向Z的上方(在图41为下方)使中间收窄。另一方面,连通部485从高度方向Z的下方(图41中为上方)使中间收窄。
也就是说,前方保持部481和前方槽部483的连通部485、前方保持部481和后方槽部484的连通部486在高度方向Z被形成在相互相反的一侧。
如图37~图39所示,滑动罩6在高度方向Z的两侧具备可在高度方向Z弹性变形的一对弹簧臂631。一对弹簧臂631从与罩主体60的连续部向前方延伸,且在尖端部由连结部632相互连结。在该连结部632形成卡合爪部61。具体地说,卡合爪部61通过使从连结部632向后方延伸的延伸设置部633的尖端部分以长边方向Y为轴朝向表侧屈曲约90°而形成。
另外,如图14所示,在主体块4的上面的一部分,也就是在滑动罩6处于后方位置CR时相向地配置上侧的弹簧臂631的部分,形成朝向下方凹陷的中间收窄部493。据此,如后所述,在后方位置CR,允许上侧的弹簧臂631向下方弹性变形。另外,在主体块4的上面的一部分,也就是在滑动罩6处于前方位置CF时相向地配置上侧的弹簧臂631的部分,形成随着去向前方而朝向下方凹陷的上侧倾斜部494。再有,在主体块4的下面的一部分,也就是在滑动罩6位于前方位置CF时相向地配置下侧的弹簧臂631的部分,形成越去向前方,越朝向上方凹陷的下侧倾斜部495。由于这些上侧倾斜部494以及下侧倾斜部495的存在,如后所述,在前方位置CF允许上下的弹簧臂631向下方或上方弹性变形。
另外,如图34、图37、图38所示,在滑动罩6被配置在后方位置CR时,在滑动块5中的与可挠部53相向的位置设置可在厚度方向X弹性变形的表侧推压部64。
表侧推压部64被形成在滑动罩6的表侧,被构成为从与罩主体60的连续部向后方延伸,其后端部能够在厚度方向X位移得大。表侧推压部64如图40所示,具备朝向厚度方向X的内侧(里侧)弯曲的弯曲部641,在该弯曲部641与滑动块5的可挠部53抵接。
另外,如图40所示,滑动罩6除上述卡合爪部61以外,还具有从里侧朝向内侧竖立设置的2个滑动爪部661、662。滑动爪部661、662如图16、图41所示,被分别配置在形成于主体块4的里面的2个滑动槽部491、492。滑动槽部491、492在主体块4的里面与长边方向Y平行地形成,在前方开放。而且,在使滑动罩6相对于主体块4向前后滑动时,滑动爪部661、662分别在滑动槽部491、492内向前后滑动。
另外,如图39所示,在滑动罩6的里侧形成可在厚度方向X弹性变形的压簧部65。该压簧部65与主体块4的里面弹性地抵接,防止滑动罩6相对于主体块4的在厚度方向X的松旷。
另外,滑动罩6如图37~图39所示,在表侧和里侧的双方形成贯通滑动罩6的内侧的多个窗部62。如图29~图31所示,在将滑动罩6配置在前方位置CF,成为覆盖了替换刀片3的状态时,由于上述窗部62的存在,也能够从窗部62目视识别替换刀片3。另外,由于在消毒刀具1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消毒液通过窗部62,所以,能够有效地进行替换刀片3、刀身主体2的尖端部分的消毒。
另一方面,在使用刀具1时,如图32~图36所示,将滑动罩6锁止在后方位置CR。据此,替换刀片3从滑动罩6露出。
此时,滑动罩6的卡合爪部61被卡合在处于主体块4的滑动槽部48的后端的后方保持部482。据此,处于后方位置CR的滑动罩6相对于主体块4向前方移动的情况受到限制。
接着,在使滑动罩6从后方位置CR向前方位置CF滑动时,通过将一对弹簧臂631中的上侧的弹簧臂631向下方下推,使卡合爪部61向高度方向Z的下方(图41的上方)下降。据此,允许卡合爪部61从后方保持部482脱开,从连通部487向前方移动。而且,使滑动罩6向前方滑动。此时,卡合爪部61在滑动槽部48的后方槽部484穿过,到达前方保持部481。卡合爪部61从连通部486被配置在前方保持部481。在该状态下,上述一对弹簧臂631成为未在高度方向Z被弹压的自由状态。而且,在前方保持部481,卡合爪部61位于高度方向Z的大致中心部分。该位置是前方保持部481的与前侧的连通部485相比的下方,且是前方保持部481与后侧的连通部486相比的上方。也就是说,卡合爪部61在前方保持部481成为前后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
这样,滑动罩6在前方位置CF被锁止。
而且,在将滑动罩6从主体块4取下时,将卡合爪部61从前方保持部481向前方取下,使之在前方槽部483穿过,向前方移动。为此,通过将下侧的弹簧臂631向上方(图41的下方)上推,允许将配置在前方保持部481的卡合爪部61从前方保持部481取下,从连通部485向前方移动。在该状态下,使滑动罩6向前方滑动,使卡合爪部61在前方槽部483穿过,从主体块4向前方取下。据此,能够将滑动罩6从主体块4(刀身主体2)取下。
在本例的情况下,在装配状态S下,通过将滑动罩6锁止在前方位置CF,滑动罩6覆盖替换刀片3,因此,能够确保使用者的安全,且防止替换刀片3的破损。另外,在使用刀具1时,通过将滑动罩6锁止在后方位置CR,能够确保圆滑地使用刀具1。
另外,构成为通过将滑动罩6的卡合爪部61可滑动地配置在主体块4的滑动槽部48,且使卡合爪部61卡合在前方保持部481或后方保持部482,而分别在前方位置CF或后方位置CR锁止滑动罩6。据此,能够轻易地使滑动罩6在前方位置CF和后方位置CR之间移动,且进行锁止。
另外,由于滑动槽部48被形成在主体块4的里面,所以,使滑动槽部48在与收容部45的开口侧相反的一侧开口,能够提高其配置的自由度。
另外,滑动槽部48具有前方槽部483和后方槽部484,前方保持部481和前方槽部483的连通部485、前方保持部481和后方槽部484的连通部486在高度方向Z被形成在相互相反的一侧。据此,能够相对于刀身主体2轻易地装拆滑动罩6,且能够在前方位置CF确实地固定。即、通过设置前方槽部483,能够一面使卡合爪部61通过前方槽部483,一面将滑动罩6相对于刀身主体2从其长边方向Y轻易地装拆。另外,前方保持部481和前方槽部483的连通部485、前方保持部481和后方槽部484的连通部486在高度方向Z被形成在相互相反的一侧,据此,能够容易地轻易且确实地将卡合爪部61配置在前方保持部481。例如,在欲使滑动罩6从后方位置CR向前方位置CF滑动,将卡合爪部61配置在前方保持部481时,能够防止卡合爪部61借助其势头在前方保持部481通过。
另外,滑动罩6具备一对弹簧臂631,该一对弹簧臂631在尖端部由连结部632相互连结,在该连结部632形成卡合爪部61。据此,通过弹簧臂631的弹性变形,能够轻易地使卡合爪部61在高度方向Z位移。
另外,滑动罩6设有表侧推压部64。据此,在将滑动罩6配置在后方位置CR时,能够经表侧推压部64在厚度方向X推送滑动块5的可挠部53。据此,能够轻易地进行使滑动块5挠曲,将装配状态S解除的作业。
此外,具有与实施例1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本例的刀具1中,也可以替代设置在滑动罩6上的表侧推压部64,在滑动罩6设置表侧开口部(省略图示)。即、也可以在滑动罩6被配置在后方位置CR时,在滑动块5中的与可挠部53相向的位置,设置使该可挠部53露出的表侧开口部64。在这种情况下,在将滑动罩6配置在后方位置CR时,能够在厚度方向X推送从表侧开口部64露出的滑动块5的可挠部53。据此,也能够轻易地进行使滑动块5挠曲,将装配状态S解除的作业。
(实施例3)
本例如图42~图50所示,是将主体块4做成大致圆筒形状的刀具的例。
主体块4如图46所示,具有除设置了主体支承部41以及主体卡合部42的尖端部附近以外的部分以长边方向Y为轴的大致圆筒形状。而且,该大致圆筒形状的筒状部40在长边方向Y贯通,其内侧空间成为收容滑动块5的收容部45。
另外,筒状部40在高度方向Z的下方具有沿长边方向Y形成的下方开口部401。如图42、图44所示,配置在收容部45的滑动块5在下方开口部401配置翼部56。翼部56从下方开口部401向外方突出。
而且,如图47所示,在下方开口部401中的厚度方向X的表侧形成表侧保持部43,凸状卡定部430从这里向里侧突出。另外,在本例中,在凸状卡定部430的后方也形成从表侧保持部43向里侧突出的后方卡定部433。
另外,在下方开口部401的周围,形成向内侧凹陷的曲面状的下方凹部402。
另外,如图46所示,在筒状部40的后端部形成在表侧被切割的后端切割部403。在后端切割部403配置被设置在滑动块5的后端的操作部55。
滑动块5如图48~图50所示,向高度方向Z的下方突出形成翼部56,不具备像实施例1那样向上方突出的翼部。另外,在滑动块5的后端形成向表侧折返的操作部55。滑动块5中的其它的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结构相同。
在将替换刀片3装配在刀身主体2上的装配状态S下,滑动块5的尖端部附近的中央片503的里面和后端部的操作部55的里面与主体块4抵接,其之间的部分在与主体块4之间形成间隙。操作部55与主体块4中的筒状部40的表侧面抵接。
如图44、图45所示,在刀片替换状态T下,滑动块5处于相对于主体块4前进了的状态,滑动块5的翼部56位于下方开口部401的前端部。在该状态下,通过使主体块4的主体卡合部42和滑动块5的滑动卡合部52贯通替换刀片3的开口部31,将替换刀片3临时卡合在刀身主体2。
接着,使滑动块5相对于主体块4后退。此时,如图44、图42所示,滑动块5的翼部56从主体块4的凸状卡定部430的前端部431在其里面朝向后方滑动。也就是说,翼部56沿设置在凸状卡定部430的前端部431的锥部向凸状卡定部430的里面移动。与此相伴,滑动块5在可挠部53以向里面侧凸的状态挠曲。
通过像这样使滑动块5后退,滑动卡合部52在后端侧开口部33的后端向后方拉拽替换刀片3。据此,替换刀片3如图42、图43所示,被装配在刀身主体2。
而且,滑动块5的翼部56在凸状卡定部430的里面向后方滑动,抵达凸状卡定部430的后端部432。在翼部56在凸状卡定部430的里面滑动的期间,至少滑动块5的可挠部53弹性变形成以朝向里侧凸的状态挠曲。藉此,若滑动块5的翼部56抵达凸状卡定部430的后端部432,则翼部56因其复原力而自然地朝向表侧移动,被卡定在凸状卡定部430的后端部432。
另外,翼部56成为在凸状卡定部430的后方被表侧保持部43从表侧保持的状态。
这样,实现替换刀片3被装配在刀身主体2上的装配状态S(图42、图43)。
在该装配状态S下,没有成为滑动块5特别挠曲的状态。
另外,在将替换刀片3从刀身主体2取下时,使滑动块5从上述装配状态S相对于主体块4前进。此时,在可挠部53朝向里侧推入滑动块5,并使之挠曲。也就是说,将主体块4的下面中的从下方开口部401突出的翼部56推入里面侧。具体地说,例如,由使用者的手指、指甲朝向里侧推入翼部56。与此相伴,滑动块5在可挠部53挠曲。而且,翼部56向主体块4的与凸状卡定部430相比的里侧位移,翼部56和凸状卡定部430的卡合状态脱开。在该状态下,通过相对于主体块4向前方推入滑动块5,翼部56一面在凸状卡定部430的里面滑动,一面向前方移动。
而且,伴随着使滑动块5前进,设置在滑动块5上的后方相向面54向前方推送替换刀片3的后端34,据此,替换刀片3向前方移动。据此,主体块4中的主体卡合部42在替换刀片3的开口部31内相对地向后方移动,从尖端侧开口部32向后端侧开口部33转移。而且,若使滑动块5前进,直至滑动卡合部52与主体卡合部42抵接,则主体卡合部42和滑动卡合部52的双方被配置在后端侧开口部33。在该状态下,替换刀片3向表侧脱开。
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
在本例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实施例1相同的作用效果。

Claims (12)

1.一种刀具,所述刀具将替换刀片可装拆地装配在刀身主体,其特征在于,构成为
上述刀身主体由主体块和相对于该主体块,可在上述刀具的长边方向进退地被保持的滑动块构成,
上述主体块具有可在上述长边方向进退地收容上述滑动块的收容部、支承上述替换刀片的里面的主体支承部和从表面侧与上述替换刀片卡合的主体卡合部,
上述滑动块具有在与上述主体支承部相比的后方支承上述替换刀片的上述里面的后方支承部、为将上述替换刀片向后方拉进而与该替换刀片卡合的滑动卡合部、在与上述后方支承部相比的后方在上述替换刀片的厚度方向挠曲的可挠部、从该可挠部的一部分向与上述长边方向以及上述厚度方向正交的高度方向的至少一方突出的翼部,
在上述收容部的上述高度方向的至少一方形成从表侧保持上述翼部的表侧保持部,该表侧保持部具备朝向里侧突出的凸状卡定部,
在将上述替换刀片装配在上述刀身主体上的装配状态下,由上述凸状卡定部从前方卡定上述翼部,通过从上述装配状态使上述滑动块的上述可挠部挠曲,能够将上述翼部从上述凸状卡定部解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凸状卡定部在前端部具有越去向前端侧,突出量越小的锥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替换刀片在上述厚度方向具有可挠性,在上述装配状态下弹性变形成以向里侧凸的状态在厚度方向翘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在处于上述装配状态时,上述后方支承部与上述主体支承部相比向上述厚度方向的表侧突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构成为上述滑动块具有相对于上述替换刀片的后端,在上述长边方向相向的后方相向面,在使上述滑动块相对于上述主体块前进时,上述后方相向面与上述替换刀片的后端抵接,将上述替换刀片向前方推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翼部向上述滑动块中的上述高度方向的双方突出地形成,上述表侧保持部被形成在上述收容部中的上述高度方向的双方,该双方的表侧保持部分别具有上述凸状卡定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构成为具有相对于上述主体块可在上述长边方向滑动地被安装,且在上述长边方向的双方开口的筒状的滑动罩,该滑动罩可在覆盖上述替换刀片的前方位置和使上述替换刀片露出的后方位置进行锁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构成为上述滑动罩具有朝向上述厚度方向的内侧形成的卡合爪部,该卡合爪部被构成为可相对于上述滑动罩的罩主体在上述高度方向弹性地位移,上述主体块具备形成在上述长边方向的滑动槽部,在该滑动槽部中的前方和后方分别形成从前后方向保持上述卡合爪部的前方保持部和后方保持部,在上述滑动槽部可滑动地配置上述卡合爪部,且通过使上述卡合爪部与上述前方保持部或上述后方保持部卡合,分别在上述前方位置或上述后方位置锁止上述滑动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槽部具有从上述前方保持部向前方延伸,且向上述主体块的前方开放的前方槽部、从上述前方保持部向后方延伸,且与上述后方保持部连结的后方槽部,上述前方保持部和上述前方槽部的连通部以及上述前方保持部和上述后方槽部的连通部在上述高度方向形成在相互相反一侧。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罩在上述高度方向的两侧具备可在上述高度方向弹性变形的一对弹簧臂,该一对弹簧臂从与上述罩主体的连续部向前方延伸,且在尖端部相互由连结部连结,在该连结部形成上述卡合爪部。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罩在配置在上述后方位置时,在上述滑动块中的与上述可挠部相向的位置设置可在上述厚度方向弹性变形的表侧推压部。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滑动罩配置在上述后方位置时,在上述滑动块中的与上述可挠部相向的位置设置使该可挠部露出的表侧开口部。
CN201180071607.3A 2011-09-02 2011-09-02 刀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081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70029 WO2013031017A1 (ja) 2011-09-02 2011-09-02 刃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08152A CN103608152A (zh) 2014-02-26
CN103608152B true CN103608152B (zh) 2015-09-02

Family

ID=47755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7160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08152B (zh) 2011-09-02 2011-09-02 刀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059863A1 (zh)
EP (1) EP2752275B1 (zh)
JP (1) JP5750161B2 (zh)
CN (1) CN103608152B (zh)
WO (1) WO201303101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76694A (zh) * 2015-10-08 2016-04-13 常州好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带壳手术刀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9506A (zh) * 2014-05-20 2014-08-20 朱子勤 一种带有滑板的手术刀
USD860455S1 (en) * 2017-04-20 2019-09-17 Elie Levy Ergonomic scalpel
USD941471S1 (en) * 2018-03-16 2022-01-18 Howard L Shackelford, Jr. Vibrating scalpel
USD925738S1 (en) * 2018-07-25 2021-07-20 Progressive Medical, Inc. Surgical blade
DE102019117076A1 (de) 2019-06-25 2020-12-31 Aesculap Ag Medizinisches Handinstrument mit austauschbarer Klinge
KR102494436B1 (ko) * 2020-08-19 2023-01-31 인제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의료용 메스 유닛
KR102313016B1 (ko) * 2021-07-23 2021-10-14 주식회사 덴탈스튜디오 블레이드 제거가 용이한 의료용 메스홀더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77657Y (zh) * 2006-11-17 2007-11-21 蒋明基 一种便于更换刀片的裁切刀
CN201376288Y (zh) * 2009-04-13 2010-01-06 严祖炎 一种可自动换刀片的美工刀
JP4493036B2 (ja) * 2005-12-15 2010-06-30 正一 中村 外科用メス刃用ホルダ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06897A (en) * 1923-12-07 1924-09-02 Reuben Silverman Separable-blade knife
US1888488A (en) * 1931-09-05 1932-11-22 Robert E Brown Knife
US3262205A (en) * 1964-01-21 1966-07-26 Ruth B Arden Scalpel
US3906626A (en) * 1974-04-19 1975-09-23 Becton Dickinson Co Disposable surgical scalpel
US4660287A (en) * 1985-11-01 1987-04-28 Decker John R Knife with replaceable blade
JPH0527149Y2 (zh) * 1988-11-09 1993-07-09
JP2601606B2 (ja) * 1992-12-09 1997-04-16 株式会社貝印刃物開発センター 刃体出没式カッターナイフにおけるホルダの構造
US5683407A (en) * 1995-10-19 1997-11-04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Cleanable guarded surgical scalpel with scalpel blade remover
IT1276991B1 (it) * 1995-10-24 1997-11-03 Giuseppe Pilo Bisturi chirurgico monouso di sicurezza
JP4072380B2 (ja) * 2002-05-30 2008-04-09 株式会社貝印刃物開発センター 手術用メス
AU2003260038A1 (en) * 2002-08-23 2004-03-11 Innovative Surgical Technology, Inc. Spring-actuated, retractable-bladed surgical scalpel
CA2499661C (en) * 2002-09-20 2012-03-06 Occupational & Medical Innovations Ltd. Surgical scalpel with retractable guard
US20050065541A1 (en) * 2003-09-24 2005-03-24 Alb Associates, Llc Guarded surgical scalpel with blade stripper lock to prevent accidental or inadvertent ejection of the blade
US7207999B2 (en) 2004-03-12 2007-04-24 Griffin Michael D Safety scalpel
US7107687B2 (en) * 2004-09-08 2006-09-19 Olfa Corporation Auto-locking and step-sliding type cutter knife
JP2007061429A (ja) 2005-08-31 2007-03-15 Kai R & D Center Co Ltd 医療用刃物
JP5095163B2 (ja) * 2006-09-08 2012-12-12 株式会社貝印刃物開発センター 手持ち道具
WO2011108099A1 (ja) * 2010-03-04 2011-09-09 フェザー安全剃刀株式会社 刃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93036B2 (ja) * 2005-12-15 2010-06-30 正一 中村 外科用メス刃用ホルダ
CN200977657Y (zh) * 2006-11-17 2007-11-21 蒋明基 一种便于更换刀片的裁切刀
CN201376288Y (zh) * 2009-04-13 2010-01-06 严祖炎 一种可自动换刀片的美工刀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76694A (zh) * 2015-10-08 2016-04-13 常州好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带壳手术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3031017A1 (ja) 2015-03-23
CN103608152A (zh) 2014-02-26
EP2752275B1 (en) 2016-03-23
EP2752275A1 (en) 2014-07-09
WO2013031017A1 (ja) 2013-03-07
EP2752275A4 (en) 2015-05-06
JP5750161B2 (ja) 2015-07-15
US20140059863A1 (en) 2014-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08152B (zh) 刀具
CN102791437B (zh) 刀具
EP3448637B1 (en) Adapter for a handle
US11628583B2 (en) Adapter for a handle and a cartridge of different razor systems
EP2911836B1 (en) Folding knife with replaceable blade
EP2934828B1 (en) Shaver with interchangeable cartridge and head and handle assembly for such shaver
MX2014011362A (es) Un cartucho de hojas de afeitar.
CN104936750A (zh) 剃须刀
EP1236548A2 (en) Shaving razor with pivoting blade carrier and replaceable blade cartridge therefor
US10131063B2 (en) Adapter for attaching a razor cartridge to a razor handle
US11577412B2 (en) Utility knife
US20210299893A1 (en) Out-the-front knife
CN104853887A (zh) 剃须刀
KR20110093776A (ko) 면도 카트리지에 분리 가능하게 연결되는 면도기 손잡이 및 그 손잡이를 포함하는 면도기
TW202039188A (zh) 具有可替換刀片之容易拆卸的折疊刀
US10632635B2 (en) Razor
JP5335988B2 (ja) 刃物
CN111745693B (zh) 具有可更换的刀片的易于拆卸的折叠刀
JP6392005B2 (ja) 手持ち具
JP5415213B2 (ja) 刃物
EP3348365B1 (en) Magazine-type hand-held shaver
WO2007100339A1 (en) Hacksaw
JPS6063082A (ja) 開放型かみそ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2

Termination date: 201709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