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07238B - 光网络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光网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07238B
CN103607238B CN201310647910.4A CN201310647910A CN103607238B CN 103607238 B CN103607238 B CN 103607238B CN 201310647910 A CN201310647910 A CN 201310647910A CN 103607238 B CN103607238 B CN 1036072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ondary node
node
information
beam splitter
monitoring mea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479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07238A (zh
Inventor
贾武
张沛
程海瑞
李洁
李树明
王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4791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072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07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072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072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072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网络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光网络系统可防止在将业务连接切换到相应的保护通路的切换时间内发生数据丢失和数据中断等不良情况,保证了光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转。该种光网络系统,包括:主用节点、第一备用节点、第二备用节点、第一上行分光器、第二上行分光器和外网设备,所述主用节点和所述至少两个备用节点包括各自的客户端,所述第一上行分光器对应所述第一备用节点设置,所述第二上行分光器对应所述第二备用节点设置。

Description

光网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波分复用(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简称WDM)技术的不断发展,单根光纤的传输容量不断实现几何级的增长,而光网络因其巨大的数据和业务承载能力已成为当前和未来最具潜力的通信骨干网基础架构。在这样一个高速大容量的光传送网中,一旦出现网络组件(链路或节点)失效,将造成大量的数据和业务丢失。为了避免或减小网络组件失效对网络业务造成的影响,网络抗毁保护技术一直是光网络研究和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
发明人发现,传统的光网络抗毁保护技术通常采用为每个业务连接配置一条工作通路和一条链路分离的保护(备份)通路的方法,当工作通路上的链路失效时,迅速将业务连接切换到相应的保护通路上去,从而维持必要的网络服务质量。但是由于保护通路中没有实施存储和备份工作通路的信息流,因此在切换时间内将难以避免数据丢失和数据中断等不良情况的出现,影响该光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光网络系统,该光网络系统可防止在将业务连接切换到相应的保护通路的切换时间内发生数据丢失和数据中断等不良情况,保证了光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用节点、第一备用节点、第二备用节点、第一上行分光器、第二上行分光器和外网设备,所述主用节点和所述至少两个备用节点包括各自的客户端,所述第一上行分光器对应所述第一备用节点设置,所述第二上行分光器对应所述第二备用节点设置;
其中,所述主用节点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存储单元;所述主用节点的发送单元包括下行分光器,来自所述主用节点的客户端的信息经由所述主用节点的下行分光器同时发送至第一备用节点和第二备用节点;所述主用节点的接收存储单元用于接收、存储来自第一上行分光器或第二上行分光器的信息,并向所述主用节点的客户端传送来自第一上行分光器或第二上行分光器的信息;
所述第一备用节点和所述第二备用节点包括接收存储单元,所述第一备用节点的接收存储单元用于接收、存储来自所述主用节点、所述外网设备及所述第二备用节点的信息,所述第二备用节点的接收存储单元用于接收、存储来自所述主用节点、所述外网设备及所述第一备用节点的信息;
所述第一上行分光器和所述第二上行分光器用于将来自所述外网设备的信息分别发送给所述第一备用节点、所述第二备用节点和所述主用节点。
进一步的,所述主用节点还包括接收监测单元和控制单元,当所述主用节点的接收监测单元监测到所接收到的来自第一上行分光器的信息的光功率为零时,所述主用节点的控制单元调控所述接收监测单元,使得所述主用节点的接收存储单元接收、存储来自第二上行分光器的信息,并将接收到的信息传送给所述主用节点的客户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备用节点还包括发送监测单元和控制单元,当所述第一备用节点的发送监测单元监测到来自所述主用节点的信息的光功率为零时,所述第一备用节点的控制单元调控第一备用节点的发送监测单元,中止第一备用节点的发送监测单元向所述外网设备发送来自所述主用节点的信息,同时使得第一备用节点的发送监测单元向所述外网设备、所述第二备用节点和所述主用节点发送来自所述第一备用节点的客户端的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备用节点还包括发送监测单元和控制单元,当所述第二备用节点的发送监测单元监测到来自所述主用节点的信息的光功率为零时,所述第二备用节点的控制单元调控第二备用节点的发送监测单元,中止第二备用节点的发送监测单元向所述外网设备发送来自所述主用节点的信息,同时向所述外网设备发送来自所述第一备用节点的信息;当所述第二备用节点的发送监测单元监测到来自所述第一备用节点的信息的光功率为零时,所述第二备用节点的控制单元调控第二备用节点的发送监测单元,中止第二备用节点的发送监测单元向所述外网设备发送来自所述第一备用节点的信息,同时向所述外网设备、所述主用节点和所述第二备用节点发送来自所述第二备用节点的客户端的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备用节点和所述第二备用节点还包括发送单元,所述第一备用节点和所述第二备用节点的发送单元包括下行分光器,来自所述第一备用节点的客户端的信息经由所述第一备用节点的下行分光器和发送监测单元发送至第二备用节点和所述主用节点,来自所述第二备用节点的客户端的信息经由所述第二备用节点的下行分光器和发送监测单元发送至所述第一备用节点和所述主用节点。
进一步的,所述主用节点的接收存储单元还用于接收、存储来自第一备用节点的或第二备用节点的信息;
其中,当所述主用节点的接收监测单元监测到所接收到的来自第一备用节点的信息的光功率为零时,所述主用节点的控制单元调控所述接收监测单元,使得所述主用节点的接收存储单元接收、存储来自第二备用节点的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主用节点、所述第一备用节点和所述第二备用节点位于不同的地理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光网络系统还包括第三备用节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主用节点与第一备用节点、第二备用节点连接,外网设备与主用节点、第一备用节点和第二备用节点连接,第一备用节点和第二备用节点均具有接收存储单元,可以将来自主用节点和外网设备的信息存储起来;并且,第一备用节点和第二备用节点均是通过分光器来实现对主用节点或外网设备的信息的接收,实现了信息的实时接收、存储,使得主用节点因为故障而停止工作后,第一备用节点或第二备用节点可以代替主用节点工作,并且不会产生数据丢失和数据中断等不良情况,保证了光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光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主用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备用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接收监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发送监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网络系统,如图1所示,该光网络系统包括:
主用节点、第一备用节点、第二备用节点、第一上行分光器、第二上行分光器和外网设备,所述主用节点和所述至少两个备用节点包括各自的客户端,所述第一上行分光器对应所述第一备用节点设置,所述第二上行分光器对应所述第二备用节点设置。
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主用节点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存储单元;所述主用节点的发送单元包括下行分光器,来自所述主用节点的客户端的信息经由所述主用节点的下行分光器同时发送至第一备用节点和第二备用节点;所述主用节点的接收存储单元用于接收、存储来自第一上行分光器或第二上行分光器的信息,并向所述主用节点的客户端传送来自第一上行分光器或第二上行分光器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以从外网设备向主用节点发送为上行。主用节点及第一备用节点或第二备用节点向外网设备发送为下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维护、安装的方便,第一备用节点和第二备用节点优选具有相同的硬件结构,因此,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备用节点和所述第二备用节点包括接收存储单元,所述第一备用节点的接收存储单元用于接收、存储来自所述主用节点、所述外网设备及所述第二备用节点的信息,所述第二备用节点的接收存储单元用于接收存储来自所述主用节点、所述外网设备及所述第一备用节点的信息。
所述第一上行分光器和所述第二上行分光器用于将来自所述外网设备的信息分别发送给所述第一备用节点、所述第二备用节点和所述主用节点。
显然,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主用节点与第一备用节点、第二备用节点连接,外网设备与主用节点、第一备用节点和第二备用节点连接,第一备用节点和第二备用节点均具有接收存储单元,可以将来自主用节点和外网设备的信息存储起来;并且,第一备用节点和第二备用节点均是通过分光器来实现对主用节点或外网设备的信息的实时分路和接收,实现了信息的实时接收、存储,使得主用节点因为故障而停止工作后,第一备用节点或第二备用节点可以代替主用节点工作,并且不会产生数据丢失和数据中断等不良情况,保证了光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转。
其中,由于此时主用节点仅需要向第一备用节点和第二备用节点两个备用节点传输信息,因此主用节点中的下行分光器优选1×2分光器,该1×2分光器的两路输出信息的强度相等,均为输入信息的50%。类似的,第一上行分光器和第二上行分光器均优选1×3分光器,该1×3分光器的三路输出信息的强度相等,均为输入信息的33.3%。显然,此仅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
进一步的,由于第一上行分光器和第二上行分光器向主用节点发送而来的信息都是相同的,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上行分光器、第二上行分光器都正常且其与主用节点之间的信息通路都正常时,该主用节点可默认仅接收第一上行分光器或第二上行分光器传送来的信息,但是,若是该默认接收的上行分光器故障时,主用节点应当接收另一个上行分光器的信息,以保证该光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如图2所示,所述主用节点还包括接收监测单元和控制单元,当所述主用节点的接收监测单元监测到所接收到的来自其中一个上行分光器的信息的光功率为零时,即说明该上行分光器故障或其与主用节点之间的信息通路故障,此时,所述主用节点的控制单元调控所述接收监测单元,使得所述主用节点的接收存储单元接收、存储来自另一个上行分光器的信息,并将接收到的信息传送给所述主用节点的客户端。
由于如图1可知,由主用节点发出的信息首先要经过第一备用节点或第二备用节点,由第一备用节点或第二备用节点转发给外网设备。若第一备用节点或第二备用节点从主用节点处接收来的信息的功率为零,说明主用节点的客户端由于故障等缘故无法工作,此时该光网络系统应切换至第一备用节点或第二备用节点工作,以保证该光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主用节点发出的信息的功率为零时,第一备用节点的客户端优先于第二备用节点的客户端工作,即第一备用节点及其客户端代替主用节点及其客户端工作。
综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备用节点还包括发送监测单元和控制单元,当所述第一备用节点的发送监测单元监测到来自所述主用节点的信息的光功率为零时,所述第一备用节点的控制单元调控第一备用节点的发送监测单元,中止第一备用节点的发送监测单元向所述外网设备发送来自所述主用节点的信息,同时使得第一备用节点的发送监测单元向所述外网设备、所述第二备用节点和所述主用节点发送来自所述第一备用节点的客户端的信息。
此时第二备用节点相当于第一备用节点的备用节点,因此,所述第二备用节点还包括发送监测单元和控制单元,当所述第二备用节点的发送监测单元监测到来自所述主用节点的信息的光功率为零时,所述第二备用节点的控制单元调控第二备用节点的发送监测单元,中止第二备用节点的发送监测单元向所述外网设备发送来自所述主用节点的信息,同时向所述外网设备发送来自所述第一备用节点的信息。
类似的,若是第一备用节点的客户端由于故障停止工作时,第二备用节点及其客户端代替第一备用节点及其客户端工作,即当所述第二备用节点的发送监测单元监测到来自所述第一备用节点的信息的光功率为零时,所述第二备用节点的控制单元调控第二备用节点的发送监测单元,中止第二备用节点的发送监测单元向所述外网设备发送来自所述第一备用节点的信息,同时向所述外网设备、所述主用节点和所述第一备用节点发送来自所述第二备用节点的客户端的信息。
为了保证第一备用节点或第二备用节点可以向别的节点或外网设备发送来自自身客户端的信息,显然,所述第一备用节点和所述第二备用节点还包括发送单元,所述第一备用节点和所述第二备用节点的发送单元包括下行分光器,来自所述第一备用节点的客户端的信息经由所述第一备用节点的下行分光器和发送监测单元发送至第二备用节点和所述主用节点,来自所述第二备用节点的客户端的信息经由所述第二备用节点的下行分光器和发送监测单元发送至所述第一备用节点和所述主用节点。
若是主用节点的客户端的故障排除后,主用节点恢复工作,为了保证主用节点可以继续第一备用节点或第二备用节点的通讯工作,所述主用节点的接收存储单元还用于接收、存储来自第一备用节点的或第二备用节点的信息。
其中,当所述主用节点的接收监测单元监测到所接收到的来自第一备用节点的信息的光功率为零时,所述主用节点的控制单元调控所述接收监测单元,使得所述主用节点的接收存储单元接收、存储来自第二备用节点的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主用节点、所述第一备用节点和所述第二备用节点位于不同的地理位置。正是由于所述主用节点、所述第一备用节点和所述第二备用节点位于不同的地理位置,使得主用节点的客户端、所述第一备用节点的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备用节点的客户端不可能同时损坏,使得该光网络系统的业务保护能力和抗毁性较高。
综上可知,主用节点的发送单元、第一备用节点和第二备用节点的发送单元中均包括下行分光器,并且该下行分光器可采用相同的1×4分光器,该1×4分光器包括1路输入,4路输出,其中,每一路输出的信息的强度为输入的信息的强度的四分之一。其中,主用节点的发送单元发出的4路输出中的2路信息发送给第一备用节点,第一备用节点存储其中1路信息,并向外网设备传送另1路信息;类似的,另外2路信息发送给第二备用节点,该第二备用节点存储其中1路信息,并向外网设备传送另1路信息。而对于第一备用节点来说,第一备用节点的发送单元发出的4路输出中的2路发送给第二备用节点,分别供第二备用节点存储、转发,1路发送给主用节点,供主用节点存储,还有1路供自身存储使用;类似的,对于第二备用节点来说,第二备用节点的发送单元发出的4路输出中的2路发送给第一备用节点,分别供第一备用节点存储、转发。
其中,为了保证下行分光器中的每一路信息都足够强,因此,主用节点的发送单元、第一备用节点的发送单元和第二备用节点的发送单元中还包括功率放大器,该功率放大器位于下行分光器和对应的客户端之间,使得由客户端发出的信息经过功率放大器的放大之后才进入下行分光器。
另外,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用节点的接收监测单元、第一备用节点的接收监测单元和第二备用节点的接收监测单元的作用类似,因此,可以考虑采用同样的结构。具体的,如图4所示,该主用节点的接收监测单元、第一备用节点的接收监测单元和第二备用节点的接收监测单元(以下统称接收监测单元)包括a、b、c、d、e和f六个输入端,包括g、h、i和j四个输出端,其内部主要包括第一分光器S1、第二分光器S2、第一监测模块M1、第二监测模块M2、第一光开关OS1、第二光开关OS2,第一光开关OS1和第二光开关OS2均为单刀双掷开关,即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其中,第一分光器S1的输入端连接接收监测单元的输入端a,第一分光器S1为1×2分光器,该1×2分光器中输出两路信息,与之前提到过的分光器不同的是,此处的1×2分光器输出的两路信息其中一路的功率为输入信息的10%,另一路的功率为输入信息的90%,其中功率较小的一路输出给第一监测模块M1,供第一监测模块M1监测第一分光器是否具有输入信息,第一监测模块M1的输出端连接至接收监测单元的输出端g,通过输出端g将监测结果输送给对应节点的控制单元;功率较大的一路输出到第一光开关OS1的第一输入端,第一光开关OS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接收监测单元的输入端c,第一光开关OS1的控制端连接至接收监测单元的输入端e,对应节点的控制单元通过接收监测单元的输入端e控制第一光开关OS1的输出端与其的哪一个输入端连接。
第二分光器S2的输入端连接接收监测单元的输入端b,与第一分光器S1类似的,第二分光器S2也为1×2分光器,其中功率较小的一路(10%)输出给第二监测模块M2,供第二监测模块M2监测第二分光器S2是否具有输入信息,第二监测模块M2的输出端连接至接收监测单元的输出端h,第二分光器S2的功率较大的一路(90%)输出到第二光开关OS2的第一输入端,第二光开关OS2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接收监测单元的输入端d,控制单元通过接收监测单元的输入端f控制第二光开关OS2,第二光开关OS2的输出端连接至接收监测单元的输出端j,第一光开关OS1的输出端连接至接收监测单元的输出端i,接收监测单元的输出端i和j均连接至对应节点的接收存储单元,对应节点的接收存储单元对第二光开关OS2和第一光开关OS1的输出信息进行存储。
以主用节点的接收监测单元为例具体说明接收监测单元的工作过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各个节点的控制单元输入和输出的信息优选为电信息,其余的在该光网络系统中传导的信息为光信息。
对于主用节点,该接收监测单元的输入端a连接至第一上行分光器的三路输出的一路,即第一分光器S1的输入信息为自外网设备来的信息;该接收监测单元的输入端b连接至第一备用节点的发送单元的四路输出的一路,即第二分光器S2的输入信息为自第一备用节点来的信息;该接收监测单元的输入端c连接至第二上行分光器的三路输出的一路;该接收监测单元的输入端d连接至第二备用节点的发送单元的四路输出的一路;该接收监测单元的输入端e和f连接至主用节点的控制单元;该接收监测单元的输出端g和h连接至主用节点的控制单元,输出端i和j连接至接收存储单元。
其中,当主用节点的发送单元的输出不为零,即主用节点的客户端正常工作时,此时无论是第一备用节点或第二备用节点的客户端均不工作,则此时对于第二光开关而言,其任何一个输入端没有信息输入;而对于第一光开关而言,通常默认设置为其输出端与其第一输入端连接,即此时,第一光开关输出来自第一上行分光器的信息。当第一上行分光器与该主用节点的接收监测单元的输入端a之间的通路故障或其他原因导致接收监测单元的输入端a无信息输入时,第一分光器s1的输入信息的功率为零,即其输出为零。此时主用节点的控制单元通过第一监测模块M1得知第一分光器S1的输入信息的功率为零这一信息,则控制第一光开关OS1,将第一光开关OS1的输出端与其第二输出端连接,即此时,该第一光开关OS1输出的为来自第二上行分光器的信息。
当主用节点的发送单元的输出为零,即主用节点的客户端无法正常工作时,此时光网络系统优选启动第一备用节点的客户端,即此时对于第二光开关OS2而言,其第一输入端能够接收到来自第一备用节点的发送单元发出的信息,此时第二光开关OS2的输出端与其第一输入端连接,向接收存储单元发送来自第一备用节点的发送单元发出的信息。而当第二光开关OS2无法接收到来自第一备用节点的发送单元发出的信息时,说明第一备用节点的客户端故障,此时光网络系统启动第二备用节点的客户端,同时控制单元控制第二光开关OS2的输出端与其第二输入端连接,即第二光开关OS2向主用节点的接收存储单元发送来自第二备用节点的发送单元发出的信息。主用节点将来自第二光开关OS2的信息进行存储,以待主用节点的客户端恢复工作后,主用节点替代、继续第一备用节点或第二备用节点的通信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当主用节点的客户端无法正常工作时,主用节点的第一光开关OS1仍然可以接收到通过第一上行分光器或第二上行分光器发送而来的信息,其将该信息输出给主用节点的接收存储单元,接收存储单元将来自第一光开关OS1的信息通过一个1×2分光器进行输出,每一路输出的信息的功率均为该1×2分光器的输入信息的50%,其中一路输出用于接收存储单元进行存储,另一路输出依然向主用节点的客户端发送。
第一备用节点和第二备用节点的接收监测单元的工作过程、连接关系与主用节点的接收监测单元的类似,在此不再赘述。类似的,第一备用节点和第二备用节点的接收存储单元的结构、工作过程、连接关系与主用节点的接收监测单元的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第一备用节点和第二备用节点的发送监测单元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构,具体的,如图5所示,该发送监测单元包括k、l、m、n和o五个输入端,包括p、q和r三个输出端,其内部主要包括第三分光器S3、第四分光器S4、第三监测模块M3、第四监测模块M4、第三光开关OS3和第四光开关OS4,与第一光开关OS1和第二光开关OS2类似的,第三光开关OS3与第四光开关OS4也为单刀双掷开关,即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其中,第三分光器S3的输出端连接发送监测单元的输入端k,第三分光器S3也为1×2分光器,具有两路输出信息,此处的第三分光器S3的一路输出信息的功率为其输入信息的10%,另一路的功率为其输入信息的90%,其中功率较小的一路输出给第三监测模块M3,供第三监测模块M3监测第三分光器S3是否具有输入信息,第三监测模块M3的输出端连接至发送监测单元的输出端p,通过输出端p将监测结果输送给对应节点的控制单元;功率较大的一路输出到第三光开关OS3的第一输入端,第三光开关OS3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发送监测单元的输入端l,第三光开关OS3的控制端连接至发送监测单元的输入端m,对应节点的控制单元通过发送监测单元的输入端m控制第三光开关OS3的输出端与其的哪一个输入端连接。
第四分光器S4的输入端连接第三分光器S3的输出端,与第三分光器S3类似的,第四分光器S4也为1×2分光器,其中功率较小的一路(10%)输出给第四监测模块M4,供第四监测模块M4监测第四分光器S4是否具有输入信息,第四监测模块M4的输出端连接至发送监测单元的输出端q,第四分光器S4的功率较大的一路(90%)输出到第四光开关OS4的第一输入端,第四光开关S4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发送监测单元的输入端o,对应节点的控制单元通过发送监测单元的输入端n控制第四光开关OS4,第四光开关OS4的输出端连接至发送监测单元的输出端r,向外网设备发送信息。
以第一备用节点的发送监测单元为例具体说明发送监测单元的工作过程。对于第一备用节点,该发送监测单元的输入端k连接至主用节点的发送单元的四路输出的一路,即第三分光器S3的输入信息为来自主用节点的信息;该发送监测单元的输入端l连接至第一备用节点的发送单元的四路输出的一路,即第三光开关S3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第一备用节点的发送单元的思路输出的一路;该发送监测单元的输入端m和n分别连接至第一备用节点的控制单元;该发送监测单元的输入端o连接至第二备用节点的发送单元的四路输出的一路,即第四光开关S4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第二备用节点的发送单元的四路输出的一路;该发送监测单元的输出端p和q均连接至第一备用节点的控制单元,输出端r连接至外网设备。
其中,当主用节点的发送单元的输出不为零,即主用节点的客户端正常工作时,此时无论是第一备用节点或第二备用节点的客户端均不工作,则此时第三分光器S3的输出信息不为零,即此时第三光开关OS3输出来自主用节点的发送单元的信息;第四分光器S4接收到来自第三光开关OS3发来的信息后,向第四光开关OS4转发,第四光开关OS4将来自主用节点的发送单元的经由第四分光器OS4的信息通过输出端r转发给外网设备。
当主用节点的发送单元的输出为零,即主用节点的客户端无法正常工作时,此时光网络系统优选启动第一备用节点的客户端,则此时第三分光器S3的第一输入端的输入信息为零,则其输出信息也为零。第一备用节点的控制单元经由第一备用节点的第三监测模块M3得知后,通过该发送检测单元的输入端m控制第三光开关OS3的输出端连接至其的第二输入端,使得第三光开关OS3输出来自第一备用节点的客户端的信息,之后,经过第四分光器S4和第四光开关OS4后,经过发送监测单元的输出端r发送至外网设备。
进一步的,当第一备用节点的客户端由于故障等其他原因导致第一备用节点的发送单元发出的信息为零,即第三光开关OS3的输出为零时,第四分光器的输出也为零,此时,该光网络系统启动第二备用节点的客户端,同时第一备用节点的控制单元通过第一备用节点的发送监测单元的输入端n控制第四光开关OS4,将第四光开关OS4的输出端与其第二输入端连接,此时,第四光开关OS4通过发送监测单元的输出端r向外网设备发送来自第二备用节点的客户端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备用节点的客户端停止工作时,第一备用节点可与第二备用节点一齐向外网设备发送来自第二备用节点的客户端的信息,可以进一步保证外网设备能够顺利接收到来自第二备用节点的客户端的信息。
类似的,第一备用节点的客户端正常工作时,第二备用节点与第一备用节点一齐向外网设备发送来自第一备用节点的客户端的信息,可以进一步保证外网设备能够顺利接收到来自第一备用节点的客户端的信息。第二备用节点的发送监测单元的工作过程与第一备用节点的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若是光网络系统位于灾害频发等客户端容易受到损害的地区,还可包括第三备用节点等备用节点,以进一步的地提高该光网络系统的防护程度。但第三备用节点采用冷备用方式,暂不连接在信号通路中以减少网络复杂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光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用节点、第一备用节点、第二备用节点、第一上行分光器、第二上行分光器和外网设备,所述主用节点和所述两个备用节点包括各自的客户端,所述第一上行分光器对应所述第一备用节点设置,所述第二上行分光器对应所述第二备用节点设置;
其中,所述主用节点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存储单元;所述主用节点的发送单元包括下行分光器,来自所述主用节点的客户端的信息经由所述主用节点的下行分光器同时发送至第一备用节点和第二备用节点;所述主用节点的接收存储单元用于接收、存储来自第一上行分光器或第二上行分光器的信息,并向所述主用节点的客户端传送来自第一上行分光器或第二上行分光器的信息;
所述第一备用节点和所述第二备用节点包括接收存储单元,所述第一备用节点的接收存储单元用于接收、存储来自所述主用节点、所述外网设备及所述第二备用节点的信息,所述第二备用节点的接收存储单元用于接收、存储来自所述主用节点、所述外网设备及所述第一备用节点的信息;
所述第一上行分光器和所述第二上行分光器用于将来自所述外网设备的信息分别发送给所述第一备用节点、所述第二备用节点和所述主用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用节点还包括接收监测单元和控制单元,当所述主用节点的接收监测单元监测到所接收到的来自第一上行分光器的信息的光功率为零时,所述主用节点的控制单元调控所述接收监测单元,使得所述主用节点的接收存储单元接收、存储来自第二上行分光器的信息,并将接收到的信息传送给所述主用节点的客户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备用节点还包括发送监测单元和控制单元,当所述第一备用节点的发送监测单元监测到来自所述主用节点的信息的光功率为零时,所述第一备用节点的控制单元调控第一备用节点的发送监测单元,中止第一备用节点的发送监测单元向所述外网设备发送来自所述主用节点的信息,同时使得第一备用节点的发送监测单元向所述外网设备、所述第二备用节点和所述主用节点发送来自所述第一备用节点的客户端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备用节点还包括发送监测单元和控制单元,当所述第二备用节点的发送监测单元监测到来自所述主用节点的信息的光功率为零时,所述第二备用节点的控制单元调控第二备用节点的发送监测单元,中止第二备用节点的发送监测单元向所述外网设备发送来自所述主用节点的信息,同时向所述外网设备发送来自所述第一备用节点的信息;当所述第二备用节点的发送监测单元监测到来自所述第一备用节点的信息的光功率为零时,所述第二备用节点的控制单元调控第二备用节点的发送监测单元,中止第二备用节点的发送监测单元向所述外网设备发送来自所述第一备用节点的信息,同时向所述外网设备、所述主用节点和所述第二备用节点发送来自所述第二备用节点的客户端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光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备用节点和所述第二备用节点还包括发送单元,所述第一备用节点和所述第二备用节点的发送单元包括下行分光器,来自所述第一备用节点的客户端的信息经由所述第一备用节点的下行分光器和发送监测单元发送至第二备用节点和所述主用节点,来自所述第二备用节点的客户端的信息经由所述第二备用节点的下行分光器和发送监测单元发送至所述第一备用节点和所述主用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用节点的接收存储单元还用于接收、存储来自第一备用节点的或第二备用节点的信息;
其中,当所述主用节点的接收监测单元监测到所接收到的来自第一备用节点的信息的光功率为零时,所述主用节点的控制单元调控所述接收监测单元,使得所述主用节点的接收存储单元接收、存储来自第二备用节点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用节点、所述第一备用节点和所述第二备用节点位于不同的地理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备用节点。
CN201310647910.4A 2013-12-04 2013-12-04 光网络系统 Active CN1036072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47910.4A CN103607238B (zh) 2013-12-04 2013-12-04 光网络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47910.4A CN103607238B (zh) 2013-12-04 2013-12-04 光网络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07238A CN103607238A (zh) 2014-02-26
CN103607238B true CN103607238B (zh) 2016-06-29

Family

ID=50125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47910.4A Active CN103607238B (zh) 2013-12-04 2013-12-04 光网络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0723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78039A1 (en) * 2004-03-19 2005-09-21 Multitel ASBL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al-time optical network monitoring
CN1921357A (zh) * 2006-09-21 2007-02-28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光纤保护装置及其方法
CN101562761A (zh) * 2009-05-18 2009-10-2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网络中的备份存储方法和系统
CN102149027A (zh) * 2010-02-05 2011-08-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路切换方法、系统及下行数据发送方法
CN102571462A (zh) * 2012-04-06 2012-07-11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网络单元远程升级自保护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78039A1 (en) * 2004-03-19 2005-09-21 Multitel ASBL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al-time optical network monitoring
CN1921357A (zh) * 2006-09-21 2007-02-28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光纤保护装置及其方法
CN101562761A (zh) * 2009-05-18 2009-10-2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网络中的备份存储方法和系统
CN102149027A (zh) * 2010-02-05 2011-08-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路切换方法、系统及下行数据发送方法
CN102571462A (zh) * 2012-04-06 2012-07-11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网络单元远程升级自保护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07238A (zh) 2014-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2381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fault detection and protection switching using optical switches with integrated power detectors
US7415211B2 (en) Interconnections and protection between optical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9787496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protection method
EP3089382B1 (en) Optical branching unit for optical add drop multiplexing
CN104980372A (zh) 中继系统以及交换机装置
US2014021908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working protection switching
US824412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cal transmission
US887338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tting redundant path segments in a multi-ring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2008160227A (ja) 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01119161B (zh) 一种传输设备中的故障处理系统及方法
US20090103554A1 (en) Data transfer device for ring protocol high speed switching and method for the same
JP2012049711A (ja) 局側終端装置及び光通信システム
CN104604191A (zh) 通信设备、通信系统、用于确定路径的方法和程序
JP2001156821A (ja) 波長多重リング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とそのノード装置及び障害回復方法
US20050270979A1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substitute path in a network
CN103607238B (zh) 光网络系统
JP6465627B2 (ja) 光伝送システム、管理装置、光伝送ノード及び光伝送方法
JP2007067612A (ja) 中継器及び光通信システム
KR102126222B1 (ko) 연동 보호 절체 방법 및 장치
JP2006287419A (ja) パス切替装置、およびパス切替方法
CN100508439C (zh) 光通道共享保护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US8553530B1 (en) Operating state control in redundancy protection systems
US2006013380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hared optical protection
WO2011114537A1 (ja) 伝送装置、障害復旧方法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766439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hared optical regene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