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97886B - 用于控制上行链路传输功率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控制上行链路传输功率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97886B
CN103597886B CN201280027872.6A CN201280027872A CN103597886B CN 103597886 B CN103597886 B CN 103597886B CN 201280027872 A CN201280027872 A CN 201280027872A CN 103597886 B CN103597886 B CN 1035978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row
transmission power
msub
link
secondary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787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97886A (zh
Inventor
安俊基
徐东延
梁锡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597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78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978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78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54Signalisation aspects of the TPC commands, e.g. frame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08Closed loop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2TPC of broadcast or control channels
    • H04W52/325Power control of control or pilot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7Power values between minimum and maximum limits, e.g. dynamic r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0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during macro-diversity or soft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50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at the moment of starting communication in a multiple access environ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上行链路传输功率的方法和设备。终端在辅小区中发射随机接入前导,并且在主小区中接收随机接入响应。终端基于随机接入响应内的发射功率命令(TPC)确定用于在辅小区中发射的上行链路信道的传输功率。

Description

用于控制上行链路传输功率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加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上行链路发射功率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从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演进的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长期演进(LTE)作为3GPP版本8被引进。3GPP LTE在下行链路中使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A),并且在上行链路中使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3GPP LTE采用具有多达4个天线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近年来,存在对从3GPP LTE演进的3GPP LTE-高级(LTE-A)进行的讨论。
如在3GPP TS 36.211 V8.7.0(2009-05),“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Release 8)(演进的通用陆上无线电接入(E-UTRA);物理信道和调制(版本8))”中公开的,3GPP LTE/LTE-A的物理信道可以划分为下行链路信道,即,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以及上行链路信道,即,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
为了减少由用户设备(UE)之间的上行链路传输造成的干扰,对于基站(BS)来说重要的是,保持UE的上行链路时间对准。UE可以位于小区中的任何区域中。通过UE发射的上行链路信号可以根据UE的位置在不同的时间处到达BS。位于小区边缘中的UE的信号到达时间比位于小区中心的UE的信号到达时间长。相反地,位于小区中心的UE的信号到达时间比位于小区边缘的UE的信号到达时间短。
为了减少UE之间的干扰,BS需要执行调度使得在边界内能够每次接收由小区中的UE发射的上行链路信号。BS不得不根据各个UE的情形适当地调节各个UE的传输定时。这样的调节被称为上行链路时间对准。随机接入过程是用于保持上行链路时间对准的过程之一。
另外,需要调节UE的发射功率以减轻由上行链路传输引起的干扰。对于BS来说,如果UE的发射功率太低则难以接收上行链路数据。如果UE的发射功率太高,则上行链路传输可能对另一UE的传输引起显著的干扰。
最近,引入多个服务小区以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通过仅考虑一个服务小区设计使用传统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的控制。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考虑到多个服务小区控制上行链路发射功率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解决方案
在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上行链路发射功率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由用户设备(UE)将随机接入前导发射到辅小区;响应于来自主小区的随机接入前导由UE接收随机接入响应,其中随机接入响应包括指示被发送以保持上行链路时间对准的时间对准值的定时提前命令(TAC)和发射功率命令(TPC);以及基于TPC由UE确定要被发射到辅小区的上行链路信道的发射功率。
随机接入响应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被调度的消息的上行链路资源指配,并且可以通过上行链路资源指配来配置上行链路信道。
主小区和辅小区可以属于不同的定时提前(TA)组并且相同的时间对准值可以被应用于属于一个TA组的所有小区。
在另一方面中,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上行链路发射功率的终端。该终端可以包括:射频(RF)单元,该RF单元用于发射和接收无线电信号;和处理器,该处理器操作地耦合到RF单元。处理器可以被配置用于,将随机接入前导发射到辅小区;响应于来自主小区的随机接入前导接收随机接入响应,其中,随机接入响应包括指示被发送以保持上行链路时间对准的时间对准值的TAC和TPC;以及基于TPC确定要被发射到辅小区的上行链路信道的发射功率。
有益效果
在其中对于各个服务小区或者各个服务小区组应用时间对准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在随机接入过程期间能够确定上行链路发射功率,并且能够减少用户设备之间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在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长期演进(LTE)中的下行链路无线电帧结构。
图2是示出在3GPP LTE中的随机接入过程的流程图。
图3示出随机接入响应的示例。
图4示出多载波的示例。
图5示出多个小区当中的上行链路(UL)传播差。
图6示出其中定时对准(TA)在多个小区中变化的示例。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UL发射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无线装置可以是固定的或者移动的,并且可以称为另一个术语,诸如,用户设备(UE)、移动站(MS)、用户终端(UT)、订户站(SS)、移动终端(MT)等等。基站(BS)通常是与无线装置通信的固定站,并且可以称为另一个术语,诸如,演进的节点B(eNB)、基站收发器系统(BTS)、接入点等等。
在下文中,基于第三代合作项目(3GPP)长期演进(LTE)或者3GPP LTE-高级(LTE-A)应用本发明。这仅是用于示例性目的,并且因此本发明可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在下面的描述中,LTE和/或LTE-A被共同称为LTE。
图1示出在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长期演进(LTE)中的下行链路无线电帧结构。3GPP TS 36.211 V8.7.0(2009-05),“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Release 8)(演进的通用陆上无线电接入(E-UTRA);物理信道和调制(版本8))”的章节6可以被包含在此。
一个无线电帧包括10个子帧,以0至9来编索引。一个子帧包括2个连续的时隙。发射一个子帧所需要的时间被定义为传输时间间隔(TTI)。例如,一个子帧可以具有1毫秒(ms)的长度,并且一个时隙可以具有0.5ms的长度。
一个时隙可以在时域中包括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由于3GPP LTE在下行链路(DL)中使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A),OFDM符号在时间域中仅用于表示一个符号时段,并且在多址方案或者术语方面没有限制。例如,OFDM符号也可以称为另一个术语,诸如,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符号时段等等。
虽然所描述的是例如一个时隙包括7个OFDM符号,但包括在一个时隙中的OFDM符号的数目可以依据循环前缀(CP)的长度而变化。按照3GPP TS 36.211 V8.7.0,在正常CP的情况下,一个时隙包括7个OFDM符号,并且在扩展CP的情况下,一个时隙包括6个OFDM符号。
资源块(RB)是资源分配单元,并且在一个时隙中包括多个子载波。例如,如果一个时隙在时域中包括7个OFDM符号,并且RB在频域中包括12个子载波,则一个RB能够包括7×12个资源元素(RE)。
DL子帧在时域中被分成控制区和数据区。在子帧中该控制区包括第一时隙的多达前面的三个OFDM符号。但是,包括在该控制区中的OFDM符号的数目可以变化。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和其它的控制信道被分配给控制区,并且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被分配给数据区。
如在3GPP TS 36.211 V8.7.0中公开的,3GPP LTE将物理信道划分为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数据信道的例子包括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控制信道的例子包括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
在子帧的第一OFDM符号中发射的PCFICH承载关于OFDM符号的数目(即,控制区的大小)的控制格式指示符(CFI),该OFDM符号用于在该子帧中的控制信道的传输。UE首先在PCFICH上接收CFI,并且其后监视PDCCH。
与PDCCH不同,在不必执行盲解码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子帧的固定PCFICH资源发射PCFICH。
PHICH承载用于上行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肯定应答(ACK)/否定应答(NACK)信号。用于由UE在PUSCH上发射的UL数据的ACK/NACK信号被在PHICH上发射。
在无线电帧的第一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先前的四个OFDM符号中发射物理广播信道(PBCH)。PBCH承载在UE和BS之间通信所必需的系统信息。通过PBCH发射的系统信息称为主信息块(MIB)。与此相比较,在由PDCCH指示的PDCCH上发射的系统信息称为系统信息块(SIB)。
通过PDCCH发射的控制信息称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CI可以包括PDSCH的资源分配(这称为DL许可)、PUSCH的资源分配(这称为UL许可)、在任何UE组中用于单独UE的一组发射功率控制命令,和/或因特网协议语音(VoIP)的激活。
3GPP LTE使用盲解码用于PDCCH检测。盲解码是其中通过执行CRC错误校验,从接收到的PDCCH(称为候选PDCCH)的循环冗余校验(CRC)中去掩蔽(de-mask)所期望的标识符,以确定该PDCCH是否是其自己的控制信道的方案。
BS按照要发射给UE的DCI确定PDCCH格式,将CRC附加到DCI,并且按照PDCCH的所有者或者用途将唯一标识符(称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掩蔽到CRC。
子帧中的控制区包括多个控制信道元素(CCE)。CCE是被用于依照无线电信道状态给PDCCH提供编码速率的逻辑分配单元,并且对应于多个资源元素组(REG)。REG包括多个资源元素。根据CCE的数目和由CCE提供的编码速率的关联关系,确定PDCCH格式和可用的PDCCH的比特的数目。
一个REG包括4个RE。一个CCE包括9个REG。可以从集合{1,2,4,8}中选择被用于配置一个PDCCH的CCE的数目。集合{1,2,4,8}的各个元素被称为CCE聚合级别。
BS根据信道状态确定在PDCCH的传输中使用的CCE的数目。例如,具有良好的DL信道状态的UE能够在PDCCH传输中使用一个CCE。具有差的DL信道状态的UE能够在PDCCH传输中使用8个CCE。
由一个或者多个CCE组成的控制信道以REG为单位执行交织,并且在基于小区标识符(ID)执行循环移位之后被映射到物理资源。
现在,将会描述在3GPP LTE中的UL时间对准的保持。
为了减少通过UE之间的UL传输造成的干扰,对于BS来说重要的是保持UE的UL时间对准。UE可以位于小区中的任何区域中。通过UE发射的UL信号可以根据UE的位置在不同的时间到达BS。位于小区边缘中的UE的信号到达时间比位于小区中心的UE的信号到达时间长。相反地,位于小区中心的UE的信号到达时间比位于小区边缘的UE的信号到达时间短。
为了减少UE之间的干扰,BS不需要执行调度使得在边界内能够每次接收通过小区中的UE发射的UL信号。BS必须根据各个UE的情形适当地调节各个UE的传输定时。这样的调节被称为时间对准保持。
随机接入过程是用于管理时间对准的方法之一。UE将随机接入前导发射到BS。BS基于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计算用于提前或者延迟UE的传输定时的时间对准值。另外,BS可以将包括所计算的时间对准值的随机接入响应发射到UE。UE通过使用时间对准值更新传输定时。
在另一方法中,BS从UE定期地或者随机地接收探测参考信号,通过使用探测参考信号计算UE的时间对准值,并且向UE报告MAC控制元素(CE)。
时间对准值是通过BS发送到UE以保持上行链路时间对准的信息。定时对准命令指示此信息。
因为UE通常具有移动性,所以UE的传输定时依照UE的移动速度、位置等等而变化。因此,通过UE接收到的时间对准值优选地在特定时段期间是有效的。为此,使用时间对准定时器。
当在从BS接收时间对准值之后更新时间对准时,UE开始或者重启时间对准定时器。仅当时间对准定时器正在运行时UE能够执行UL传输。可以通过使用诸如无线电承载重新配置消息的系统信息或者RRC信息由BS向UE报告时间对准定时器的值。
当时间对准定时器期满时或者当时间对准定时器没有运行时,在BS和UE之间没有实现时间对准的假定下UE没有发射除了随机接入前导之外的任何上行链路信号。
图2是示出在3GPP LTE中的随机接入过程的流程图。UE使用随机接入过程以通过BS获取UL时间对准或者分配UL无线电资源。
UE从BS接收根索引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配置索引。各个小区具有通过Zadoff-Chu(ZC)序列定义的64个候选随机接入前导。根索引是用于通过UE生成64个候选随机接入前导的逻辑索引。
随机接入前导没有受到用于各个小区的特定时间和频率资源的限制。PRACH配置索引指示能够发射随机接入前导的特定子帧和前导格式。
下面表1示出在3GPP TS 36.211 V8.7.0(2009-05)的部分5.7中公开的随机接入配置的示例。
[表1]
PRACH配置索引 前导格式 系统子帧编号 子帧编号
0 0 偶数 1
1 0 偶数 4
2 0 偶数 7
3 0 任何 1
4 0 任何 4
5 0 任何 7
6 0 任何 1,6
UE将随机选择的随机接入前导发射到BS(步骤S110)。UE选择64个候选随机接入前导中的一个。另外,UE通过使用PRACH配置索引选择相对应的子帧。UE在所选择的子帧中发射所选择的随机接入前导。
在接收随机接入前导之后,BS将随机接入响应(RAR)发射到UE(步骤S120)。在两个步骤中检测到RAR。首先,UE检测通过随机接入-RNTI(RA-RNTI)掩蔽的PDCCH。UE通过由检测到的PDCCH指示的PDSCH接收被包括在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中的RAR。
图3示出随机接入响应(RAR)的示例。
RAR可以包括TAC、UL许可、以及临时C-RNTI。
TAC是指示由BS发送到UE以保持UL时间对准的时间对准值的信息。UE通过使用时间对准值更新UL传输定时。当UE更新时间对准时,时间对准定时器开始或者重新启动。
UL许可包括被用于发射在下面描述的调度消息的UL资源指配和发射功率命令(TPC)。TPC被用于确定用于被调度的PUSCH的发射功率。
再次参考图2,UE根据被包括在RAR中的UL许可将被调度的消息发射到BS(步骤S130)。
在下文中,随机接入前导、RAR、以及被调度的消息分别被称为消息M1、M2以及M3。
现在,将会参考3GPP TS 36.213V8.7.0(2009-05)的部分5描述3GPP LTE中的UL发射功率。
用于在子帧i处的PUSCH传输的发射功率PPUSCH(i)被定义如下。
[等式1]
PPUSCH(i)=min{PCMAX,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j)PL+ΔTF(i)+f(i)}
在此,PCMAX表示被配置的UE发射功率,并且MPUSCH(i)表示基于RB单元的PUSCH资源指配的PUSCH的带宽。PO_PUSCH(j)表示由当j=0和1时通过较高层提供的小区特定的元素PO_NOMINAL_PUSCH(j)和UE特定的元素PO_UE_PUSCH(j)的总和组成的参数。α(j)表示被提供给较高层的参数。PL表示通过UE计算的下行链路路径损耗评估。ΔTF(i)表示UE特定的参数。f(i)表示从TPC推导的UE特定值。min{A,B}表示用于在A和B之间返回较小值的函数。
用于子帧i处的PUCCH传输的发射功率PPUCCH(i)被定义如下。
[等式2]
PPUCCH(i)=min{PCMAX,P0_PUCCH+PL+h(nCQI,nHARQ)+ΔF_PUCCH(F)+g(i)}
在此,PCMAX和PL是与等式1的相同,并且PO_PUCCH(j)表示由从较高层提供的小区特定的元素PO_NOMINAL_PUCCH(j)和UE特定的元素PO_UE_PUCCH(j)的总和组成的参数。h(nCQI,nHARQ)表示取决于PUCCH格式的值。ΔF_PUCCH(F)表示通过较高层提供的参数。g(i)表示从TPC推导的UE特定的值。
用于子帧i处的SRS传输的发射功率PSRS(i)被定义如下。
[等式3]
PSRS(i)=min{PCMAX,PSRS_OFFSET+10log10(MSRS)+PO_PUSCH(j)+α(j)PL+f(i)}
在此,PCMAX、PO_PUSCH(j)、α(j)、PL、以及f(i)与等式2的相同,PSRS_OFFSET表示通过较高层提供的UE特定的参数,并且MSRS表示用于SRS传输的带宽。
现在,将会描述多载波系统。
3GPP LTE系统支持其中在使用一个分量载波(CC)的前提之下DL带宽和UL带宽被不同地配置的情形。3GPP LTE系统支持高达20MHz,并且UL带宽和DL带宽可以相互不同。但是,在UL和DL情形的每个中仅支持一个CC。
频谱聚合(或者也被称为带宽聚合或者载波聚合)支持多个CC。例如,如果5个CC被分配作为具有20MHz带宽的载波单元的粒度(granularity),可以支持高达100MHz的带宽。
一个DL CC或者一对UL CC和DL CC能够被映射到一个小区。因此,当UE通过多个CC与BS通信的时候,能够说UE从多个服务小区接收服务。
图4示出多载波的示例。
虽然在此处示出3个DL CC和3个UL CC,但是DL CC的数目和UL CC的数目不受限于此。在每个DL CC中独立地发射PDCCH和PDSCH。在每个UL CC中独立地发射PUCCH和PUSCH。因为3个DL CC-UL CC对被限定,可以说UE从3个服务小区接收服务。
UE可以在多个DL CC中监视PDCCH,并且可以同时地通过多个DL CC接收DL传送块。UE可以同时地通过多个UL CC发射多个UL传送块。
假设一对DL CC#1和UL CC#1是第一服务小区,一对DL CC#2和UL CC#2是第二服务小区,并且DL CC#3是第三服务小区。可以通过使用小区索引(CI)识别每个服务小区。CI可以是小区特定的或者UE特定的。在此处,例如CI=0、1、2被指配给第一至第三服务小区。
服务小区能够被划分为主小区(或者p小区)和辅小区(或者s小区)。主小区在主频上操作,并且是当UE执行初始网络进入过程或者开始网络再进入过程或者执行切换过程的时候被指定为主小区的小区。主小区也称作参考小区。辅小区在辅助频率上操作。辅小区可以在RRC连接建立之后被配置,并且可用于提供另外的无线电资源。至少一个主小区被始终配置。可以通过使用较高层信令(例如,RRC消息)添加/修改/解除辅小区。
主小区的CI可以是固定的。例如,最低的CI能够被指定为主小区的CI。在下文中假设主小区的CI是0,并且从1开始顺序地分配辅小区的CI。
UE能够通过多个服务小区监视PDCCH。然而,即使存在N个服务小区,BS能够被配置成为M(M≤N)个服务小区监视PDCCH。另外,BS能够优选地被配置成为L(L≤M≤N)个服务小区监视PDCCH。
在传统的3GPP LTE中,即使UE支持多个CC,一个定时对准(TA)值被共同地应用于多个CC。然而,传播性能可以改变,因为在频域中多个CC被相互隔开到很大程度。例如,远程无线电头部(RRH)和装置可以存在于BS的区域中以延伸覆盖或者去除覆盖漏洞。
图5示出多个服务小区当中的UL传播差。
由主小区和辅小区服务UE。主小区通过使用BS提供服务,并且辅小区通过使用被耦合到BS的RRH提供服务。由于BS和RRH之间的距离、RRH的处理时间等等主小区的传播延迟性能可能不同于辅小区的传播延迟性能。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相同的TA值被应用于主小区和辅小区,则其可以对UL信号的时间对准具有显著的效果。
图6示出其中TA在多个小区当中变化的示例。
主小区的实际TA是“TA 1”,并且辅TA的实际TA是“TA 2”。因此,有必要应用用于各个服务小区的独立的TA。
为了应用独立的TA,定义TA组。TA值包括相同的TA被应用到的一个或者多个小区。为各个TA组分配TA,并且时间对准定时器为各个TA组操作。
在下文中,考虑两个服务小区,即,主小区和辅小区,并且假定主小区属于第一TA组,并且辅小区属于第二TA组。服务小区和TA组的数目仅是用于示例性目的。另外,主小区和辅小区仅是用于示例性目的,并且因此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存在至少两个主小区、至少两个辅小区、以及至少两个TA组的情况。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UL发射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UE发射来自辅小区的随机接入前导(步骤S510)。可以从多个候选随机接入前导中选择随机接入前导。辅小区可以是通过主小区激活的小区。
UE从主小区接收随机接入响应(RAR)(步骤S520)。首先,UE检测通过主小区的RA-RNTI掩蔽的PDCCH。UE可以通过由检测到的PDCCH指示的PDSCH接收被包括在MAC PDU中的RAR。
如在图3中所示,RAR可以包括TAC和UL许可。UL许可可以包括UL资源指配和被用于发射下面描述的调度消息的TPC。可替选地,在没有UL资源指配的情况下RAR的UL许可仅可以包括TPC。
当在不同的小区(或者TA组)中接收到随机接入前导和RAR时,关于是否将RAR的TPC应用于随机接入前导被发射到其的小区或者从其接收RAR的小区是不明确。
通常,能够假定在因为在相对长的时间段期间在辅小区中不存在UL传输所以时间对准定时器期满的情形下或者在辅小区被激活之后不存在用于UL发射定时或者UL发射功率的适当的配置的情形下从辅小区发射随机接入前导。因此,根据所提出的发明,提议在控制随机接入前导被发射到其的小区的发射功率中使用被包括在RAR中的TPC。
UE基于被包括在RAR中的TPC确定辅小区的UL信道的发射功率(步骤S530)。UL信道可以包括PUCCH、PUSCH、以及SRS中的至少一个。
UE根据被包括在RAR中的UL资源指配将被调度的消息通过PUSCH发射到辅小区(步骤S540)。可以基于TPC控制PUSCH的发射功率。被包括在RAR中的TAC可以被应用于辅小区。
如果被调度的消息被发射到除了随机接入前导被发射到其的小区之外的另一小区,则被包括在RAR中的TPC被用于控制随机接入前导被发射到其的小区的发射功率,并且可以通过使用预定的方法控制经由其发射调度消息的UL信道的发射功率。
基于被包括在RAR中的TPC确定辅小区的UL信道的发射功率的方法如下。
可以通过下述等式确定在辅小区的子帧处发射的PUSCH的发射功率PPUSCH(i)。
[等式4]
PPUSCH(i)=min{PCMAX(i),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j)PL+ΔTF(i)+f(i)}
在此,PCMAX(i)表示在子帧i处配置的终端的发射功率,MPUSCH(i)表示PUSCH资源分配的带宽,PO_PUSCH(j)和α(j)表示参数,PL表示通过终端计算的下行链路路径损耗评估,并且ΔTF(i)表示UE特定的参数。f(i)表示基于TPC获取的参数。
更加具体地,通过f(0)=ΔPrampup+TPCM2,c能够表达f(i)的第一值。ΔPrampup表示指示上升功率的累积值,并且TPCM2,c是通过被包括在与被发射到小区c的随机接入前导相对应的RAR中的TPC指示的值。
通过下面的等式能够确定在辅小区的子帧i处发射的PUCCH的发射功率PPUCCH(i)。
[等式5]
PPUCCH(i)=min{PCMAX(i),P0_PUCCH+PL+h(nCQI,nHARQ)+ΔF_PUCCH(F)+g(i)}
在此,PCMAX(i)和PL与等式4的相同,并且PO_PUCCH(j)表示由从较高层提供的小区特定的元素PO_NOMINAL_PUCCH(j)和UE特定的元素PO_UE_PUCCH(j)的总和组成的参数。h(nCQI,nHARQ)表示取决于PUCCH格式的值。ΔF_PUCCH(F)表示由较高层提供的参数。g(i)表示从TPC推导的参数。
更加具体地,通过g(0)=ΔPrampup+TPCM2,c能够表达g(i)的第一值。ΔPrampup表示指示上升功率的累积值的参数,并且TPCM2,c是通过被包括在与被发射到小区c的随机接入前导相对应的RAR中的TPC指示的值。
通过下面的等式能够确定在辅小区的子帧i处发射的PUCCH的发射功率PSRS(i)。
[等式6]
PSRS(i)=min{PCMAX(i),PSRS_OFFSET+10log10(MSRS)+PO_PUSCH(j)+α(j)PL+f(i)}
在此,PCMAX(i)、PO_PUSCH(j)、α(j)、PL、以及f(i)与等式4的那些相同,PSRS_OFFSET表示通过较高层提供的UE特定的参数,并且MSRS表示用于SRS传输的带宽。通过f(0)=ΔPrampup+TPCM2,c能够表达f(i)的第一值。
为了确定PUSCH/PUCCH/SRS的发射功率在f(0)和g(0)中使用被包括在RAR中的TPC。在接收被包括在RAR中的TPC之后,可以说基于TPC参数被重置为f(0)和g(0)。
如果仅通过主小区始终发射消息M3,不论消息M1被发射到其的小区如何,可以说如果消息M1被发射到主小区则被包括在消息M2中的TPC被应用于主小区,并且如果消息M1被发射到辅小区则被包括在消息M2中的TPC被应用于辅小区。
如果消息M3被发射到除了消息M1被发射到其的辅小区之外的另一辅小区或者主小区,则根据相对应小区的配置能够确定用于消息M3的发射功率,不论被包括在消息M2中的TPC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用于M3的f(i)没有被重置为f(0),并且当前累积的f(i)能够被应用。
可选地,在通过除了消息M1被发射到其的小区之外的另一小区发射消息M3的情况下,也能够基于TPC确定用于消息M3的PUSCH。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没有必须应用消息M2的TPC的情况下通过仅应用功率上升值可以配置后来通过消息M1被发射到其的小区发射的UL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即,下面的配置是可能的。f(0)=ΔPrampup,g(0)=ΔPrampup
如果通过消息M1被发射到其的小区发射消息M3,则被包括在消息M2中的TAC能够被应用于消息M1/M3被发射到其的小区。如果消息M3被发射到除了消息M1被发射到其的小区之外的另一小区,被包括在消息M2中的TAC能够被应用于消息M1被发射到其的小区。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BS 50包括处理器51、存储器52和射频(RF)单元53。该存储器52被耦合到处理器51,并且存储用于驱动处理器51的各种信息。RF单元53被耦合到处理器51,并且发射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该处理器51实现提出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在上面描述的图7的实施例中,通过BS能够控制/管理服务小区和/或TA组,并且通过处理器51能够实现一个或者多个小区的操作。
无线装置60包括处理器61、存储器62和RF单元63。该存储器62被耦合到处理器61,并且存储用于驱动处理器61的各种信息。RF单元63被耦合到处理器61,并且发射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该处理器61实现提出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在上面描述的图7的实施例中,UE的操作可以由处理器61实现。
处理器可以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另一的芯片组、逻辑电路,和/或数据处理单元。RF单元可以包括用于处理无线电信号的基带电路。在实现的软件中,前面提到的方法能够以用于执行前面提到的功能的模块(即,过程、功能等等)实现。该模块由处理器910执行。
由在此处描述的示例性系统看来,已经参考若干流程图描述按照公开的主题可以实现的方法。虽然为了简化目的,这些方法被示出和描述为一系列的步骤或者块,但是应该明白和理解,所要求的主题不受步骤或者模块的顺序限制,因为从在此处所描绘和描述的,一些步骤可能以与其它的步骤不同的顺序或者同时出现。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流程图中图示的步骤不是排它的,并且可以包括其它的步骤,或者在不影响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删除在示例的流程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调节上行链路发射功率的方法,所述方法由用户设备执行,包括:
发射用于辅小区的随机接入前导;
通过主小区接收随机接入响应作为对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响应,所述随机接入响应包括发射功率命令TPC;
响应于包括所述TPC的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响应重置累积值;
由UE确定要被发送到所述辅小区的上行链路信号,并且然后使用在所述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响应中的所述TPC确定上行链路发射功率,并且
基于调整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由所述UE将所述上行链路信号发送到所述辅小区,
其中,如果所述上行链路信号要被发送到所述主小区,则所述UE不使用在所述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响应中的所述TPC来确定所述上行链路发射功率,并且不重置所述累积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所述主小区激活所述辅小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主小区被识别为具有零的小区索引,并且所述辅小区被识别为具有大于零的小区索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
其中,通过由所述PDCCH指示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响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小区使用不同的频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辅小区的子帧i中的所述上行链路发射功率通过下式给出:
<mrow> <msub> <mi>P</mi> <mrow> <mi>P</mi> <mi>U</mi> <mi>S</mi> <mi>C</mi> <mi>H</mi> </mrow> </msub> <mrow> <mo>(</mo> <mi>i</mi> <mo>)</mo> </mrow> <mo>=</mo> <mi>m</mi> <mi>i</mi> <mi>n</mi> <mfenced open = "{" close = "}"> <mtable> <mtr> <mtd> <mrow> <msub> <mi>P</mi> <mrow> <mi>C</mi> <mi>M</mi> <mi>A</mi> <mi>X</mi> </mrow> </msub> <mrow> <mo>(</mo> <mi>i</mi> <mo>)</mo> </mrow> <mo>,</mo> </mrow> </mtd> </mtr> <mtr> <mtd> <mrow> <mn>10</mn> <msub> <mi>log</mi> <mn>10</mn> </msub> <mrow> <mo>(</mo> <mrow> <msub> <mi>M</mi> <mrow> <mi>P</mi> <mi>U</mi> <mi>S</mi> <mi>C</mi> <mi>H</mi> </mrow> </msub> <mrow> <mo>(</mo> <mi>i</mi> <mo>)</mo> </mrow> </mrow> <mo>)</mo> </mrow> <mo>+</mo> <msub> <mi>P</mi> <mrow> <mi>O</mi> <mo>_</mo> <mi>P</mi> <mi>U</mi> <mi>S</mi> <mi>C</mi> <mi>H</mi> </mrow> </msub> <mrow> <mo>(</mo> <mi>j</mi> <mo>)</mo> </mrow> <mo>+</mo> <mi>&amp;alpha;</mi> <mrow> <mo>(</mo> <mi>j</mi> <mo>)</mo> </mrow> <mo>&amp;CenterDot;</mo> <mi>P</mi> <mi>L</mi> <mo>+</mo> <msub> <mi>&amp;Delta;</mi> <mrow> <mi>T</mi> <mi>F</mi> </mrow> </msub> <mrow> <mo>(</mo> <mi>i</mi> <mo>)</mo> </mrow> <mo>+</mo> <mi>f</mi> <mrow> <mo>(</mo> <mi>i</mi> <mo>)</mo> </mrow> </mrow> </mtd> </mtr> </mtable> </mfenced> </mrow>
其中,
PPUSCH(i)是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传输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
min{x,y}表示x和y的最小值,
PCMAX(i)是在子帧i中被配置的最大发射功率,
MPUSCH(i)指示为PUSCH指配的带宽,
PO_PUSCH(j)和α(j)是参数,
PL指示下行链路路径损耗评估,
ΔTF(i)是参数,以及
f(i)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命令确定的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辅小区的子帧i中的所述上行链路发射功率通过下式给出:
PSRS(i)=min{PCMAX(i),PSRS_OFFSET(m)+10log10(MSRS)+PO_PUSCH(j)+α(j)·PL+f(i)}
其中,
PSRS(i)是用于探测参考信号SRS传输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
min{x,y}表示x和y的最小值,
PCMAX(i)是在子帧i中被配置的最大发射功率,
PSRS_OFFSET(m)是参数,
MSRS指示用于所述SRS传输的带宽,
PO_PUSCH(j)和α(j)是参数,
PL指示下行链路路径损耗评估,以及
f(i)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命令确定的参数。
8.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调节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射频RF单元,所述RF单元被配置成发射和接收无线电信号;和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可操作地与所述RF单元耦合并且被配置成:
发射用于辅小区的随机接入前导;
通过主小区接收随机接入响应作为对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响应,所述随机接入响应包括发射功率命令TPC;
响应于包括所述TPC的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响应重置累积值;
确定上行链路信号要被发送到所述辅小区,并且然后使用在所述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响应中的所述TPC确定上行链路发射功率,并且
基于调整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将所述上行链路信号发送到所述辅小区,
其中如果上行链路信号要被发送到所述主小区,则UE不使用在所述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响应中的TPC来确定所述上行链路发射功率,并且不重置所述累积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通过所述主小区激活所述辅小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主小区被识别为具有零的小区索引,所述辅小区被识别为具有大于零的小区索引。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其中,通过由PDCCH指示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响应。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小区使用不同的频率。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用于所述辅小区的子帧i中的所述上行链路发射功率通过下式给出:
<mrow> <msub> <mi>P</mi> <mrow> <mi>P</mi> <mi>U</mi> <mi>S</mi> <mi>C</mi> <mi>H</mi> </mrow> </msub> <mrow> <mo>(</mo> <mi>i</mi> <mo>)</mo> </mrow> <mo>=</mo> <mi>min</mi> <mfenced open = "{" close = "}"> <mtable> <mtr> <mtd> <mrow> <msub> <mi>P</mi> <mrow> <mi>C</mi> <mi>M</mi> <mi>A</mi> <mi>X</mi> </mrow> </msub> <mrow> <mo>(</mo> <mi>i</mi> <mo>)</mo> </mrow> <mo>,</mo> </mrow> </mtd> </mtr> <mtr> <mtd> <mrow> <mn>10</mn> <msub> <mi>log</mi> <mn>10</mn> </msub> <mrow> <mo>(</mo> <mrow> <msub> <mi>M</mi> <mrow> <mi>P</mi> <mi>U</mi> <mi>S</mi> <mi>C</mi> <mi>H</mi> </mrow> </msub> <mrow> <mo>(</mo> <mi>i</mi> <mo>)</mo> </mrow> </mrow> <mo>)</mo> </mrow> <mo>+</mo> <msub> <mi>P</mi> <mrow> <mi>O</mi> <mo>_</mo> <mi>P</mi> <mi>U</mi> <mi>S</mi> <mi>C</mi> <mi>H</mi> </mrow> </msub> <mrow> <mo>(</mo> <mi>j</mi> <mo>)</mo> </mrow> <mo>+</mo> <mi>&amp;alpha;</mi> <mrow> <mo>(</mo> <mi>j</mi> <mo>)</mo> </mrow> <mo>&amp;CenterDot;</mo> <mi>P</mi> <mi>L</mi> <mo>+</mo> <msub> <mi>&amp;Delta;</mi> <mrow> <mi>T</mi> <mi>F</mi> </mrow> </msub> <mrow> <mo>(</mo> <mi>i</mi> <mo>)</mo> </mrow> <mo>+</mo> <mi>f</mi> <mrow> <mo>(</mo> <mi>i</mi> <mo>)</mo> </mrow> </mrow> </mtd> </mtr> </mtable> </mfenced> </mrow>
其中,
PPUSCH(i)是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传输的所述上行链路发射功率,
min{x,y}表示x和y的最小值,
PCMAX(i)是在子帧i中被配置的最大发射功率,
MPUSCH(i)指示为PUSCH指配的带宽,
PO_PUSCH(j)和α(j)是参数,
PL指示下行链路路径损耗评估,
ΔTF(i)是参数,以及
f(i)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命令确定的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用于所述辅小区的子帧i中的所述上行链路发射功率通过下式给出:
PSRS(i)=min{PCMAX(i),PSRS_OFFSET(m)+10log10(MSRS)+PO_PUSCH(j)+α(j)·PL+f(i)}
其中,
PSRS(i)是用于探测参考信号SRS传输的所述上行链路发射功率,
min{x,y}表示x和y的最小值,
PCMAX(i)是在子帧i中被配置的最大发射功率,
PSRS_OFFSET(m)是参数,
MSRS指示用于所述SRS传输的带宽,
PO_PUSCH(j)和α(j)是参数,
PL指示下行链路路径损耗评估,以及
f(i)是基于所述发射功率命令确定的参数。
CN201280027872.6A 2011-09-25 2012-09-25 用于控制上行链路传输功率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35978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538929P 2011-09-25 2011-09-25
US61/538,929 2011-09-25
PCT/KR2012/007712 WO2013043027A1 (ko) 2011-09-25 2012-09-25 상향링크 전송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97886A CN103597886A (zh) 2014-02-19
CN103597886B true CN103597886B (zh) 2018-01-02

Family

ID=47914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7872.6A Active CN103597886B (zh) 2011-09-25 2012-09-25 用于控制上行链路传输功率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510300B2 (zh)
EP (2) EP2760243B1 (zh)
JP (1) JP2014513505A (zh)
KR (1) KR101654408B1 (zh)
CN (1) CN103597886B (zh)
WO (1) WO20130430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84845B1 (en) * 2010-06-21 2017-03-08 LG Electronics Inc. Uplink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KR101528091B1 (ko) * 2011-04-28 2015-06-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랜덤 액세스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WO2013009068A2 (ko) * 2011-07-11 2013-01-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랜덤 액세스를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8395985B2 (en) 2011-07-25 2013-03-12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Time alignment in multicarrier OFDM network
CN105101385B (zh) * 2011-08-30 2018-10-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激活管理方法、用户终端及基站
US9237537B2 (en) 2012-01-25 2016-01-12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Random access process in a multicarrier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device
US9161322B2 (en) 2012-01-25 2015-10-13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Configuring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device carrier groups
US20130259008A1 (en) 2012-04-01 2013-10-03 Esmael Hejazi Dinan Random Access Response Proces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943813B2 (en) 2012-04-01 2024-03-26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ell group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825419B2 (en) 2012-04-16 2023-11-21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ell timing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US11252679B2 (en) 2012-04-16 2022-02-1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Signal transmission power adjustment in a wireless device
US11582704B2 (en) 2012-04-16 2023-02-14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Signal transmission power adjustment in a wireless device
US11622372B2 (en) 2012-06-18 2023-04-04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107206B2 (en) 2012-06-18 2015-08-11 Ofinne Technologies, LLC Carrier grouping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networks
US11882560B2 (en) 2012-06-18 2024-01-23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arrier grouping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networks
BR112015007132B1 (pt) * 2012-09-28 2022-07-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étodos de reconfiguração de recurso e estação base
CN104737614B (zh) * 2012-10-08 2019-04-02 寰发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
CN104363978A (zh) * 2013-06-13 2015-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功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349441B (zh) * 2013-08-07 2020-03-17 夏普株式会社 主基站、用户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5980241B2 (ja) * 2014-01-14 2016-08-3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9398541B2 (en) * 2014-04-18 2016-07-19 Ht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handling uplink power control
ES2880776T3 (es) 2015-08-21 2021-11-25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de usuario y método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a
CN108702635A (zh) 2016-02-04 2018-10-2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以及随机接入方法
CN107371226A (zh) * 2016-05-13 2017-11-2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KR102270894B1 (ko) 2017-05-08 2021-06-3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전송전력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EP3665967B1 (en) * 2017-08-09 2022-10-05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ransmit power dur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JP6526764B2 (ja) * 2017-09-28 2019-06-05 ▲ホア▼▲ウェイ▼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リソース再構成方法、基地局、およびユーザー装置
US10887843B2 (en) * 2018-05-11 2021-01-05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 uplink transmission based on a pathloss estimate
AU2018435963B2 (en) * 2018-08-07 2022-07-07 Zte Corporation Link recover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1867122B (zh) * 2019-04-26 2022-08-3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随机接入方法、网络侧节点及终端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9683A (zh) * 2006-11-03 2007-04-18 凯明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串行干扰抵消消除同频小区信号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49757B1 (ko) 2008-01-23 2014-10-1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셀룰라 시스템에서의 임의 접속 방법 및 장치
GB2461158B (en) * 2008-06-18 2011-03-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and terminal therof
KR20100073976A (ko) 2008-12-23 2010-07-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전송 전력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1470027B1 (ko) 2009-08-18 2014-12-05 현대자동차일본기술연구소 차량용 조작 장치
KR20110040672A (ko) * 2009-10-12 2011-04-20 주식회사 팬택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정보 송수신방법 및 장치
EP2343934A1 (en) * 2010-01-11 2011-07-13 Panasonic Corporation Transmit power control signaling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CA3010159C (en) * 2010-02-12 2020-10-27 Fujitsu Limited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JP5789668B2 (ja) * 2010-09-30 2015-10-07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複数のアップリンク・コンポーネント・キャリアに関するタイミング・アドバンス構成
KR101797170B1 (ko) * 2010-10-01 2017-11-15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불연속 수신(drx)을 조정하는 방법
US20140029558A1 (en) * 2011-04-08 2014-01-30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Uplink Control Signalling in a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
US8705467B2 (en) * 2011-04-29 2014-04-22 Nokia Corporation Cross-carrier preamble responses
US20120282970A1 (en) * 2011-05-03 2012-11-08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mechanism
JP5331161B2 (ja) 2011-05-19 2013-10-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WO2013006111A1 (en) * 2011-07-06 2013-01-1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andom access wi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component carrier communications
US9949221B2 (en) * 2011-07-27 2018-04-1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evices for multi-cell 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9683A (zh) * 2006-11-03 2007-04-18 凯明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串行干扰抵消消除同频小区信号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ocation of Msg2 for RACH on SCell;Huawei, HiSilicon;《3GPP TSG-RAN WG2 Meeting #75》;20110826;正文第3页第3行至第25行 *
Support of Multiple Timing Advance Commands;Texas Instruments;《3GPP TSG RAN WG1 #66》;20110826;正文第1页第10行至2页第20行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121144A (ko) 2013-11-05
US20140056251A1 (en) 2014-02-27
US9510300B2 (en) 2016-11-29
EP2760243B1 (en) 2017-03-22
JP2014513505A (ja) 2014-05-29
EP3169119A1 (en) 2017-05-17
CN103597886A (zh) 2014-02-19
EP2760243A4 (en) 2015-04-29
EP2760243A1 (en) 2014-07-30
WO2013043027A1 (ko) 2013-03-28
EP3169119B1 (en) 2018-02-14
KR101654408B1 (ko) 2016-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97886B (zh) 用于控制上行链路传输功率的方法和设备
US988781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
US10250368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and wireless device using same
US9848395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and wireless device using same
US2018001425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uplink power in wireless
JP6522623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パワーヘッドルーム報告を伝送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9144035B2 (en) Terminal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US20120170497A1 (en) Method for reporting srs in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reof
EP333422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nd transmitting power headroom repor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3545385A (ja) 測定参照信号の送信電力調整方法及び装置
CN108521669B (zh) 使用多个服务小区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US9407393B2 (en) Method for receiving downlink data and wireless device using same
US2018031021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fast handov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801209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random access preamble, and wireless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