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96632B - 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装置、终端 - Google Patents

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装置、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96632B
CN103596632B CN201280003031.1A CN201280003031A CN103596632B CN 103596632 B CN103596632 B CN 103596632B CN 201280003031 A CN201280003031 A CN 201280003031A CN 103596632 B CN103596632 B CN 1035966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ep
page message
wake
period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30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96632A (zh
Inventor
邓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evic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596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66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96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66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2Arrangements for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notification or paging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装置、终端,计算机程序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判断网络在当前位置区是否重发寻呼消息,如果重发寻呼消息,则获取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和重发寻呼消息的次数R,将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2≤N≤R),使得终端不必在网络侧设备在当前位置区具备重发寻呼消息的性能时,仍按照网络侧设定的DRX周期唤醒,从而减少了终端的电能消耗,延长了待机时间。

Description

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装置、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应用领域,特别涉及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装置、终端,计算机程序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无线终端(例如手机、数据卡,平板电脑等)与网络通信时,无线终端可以在空闲状态和连接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为了减少无线终端的电能消耗,当无线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无线终端常常采用不连续接收DRX(DiscontinuousReception)的方式监听寻呼信道。无线终端会按照服务小区所在位置的制式,并在每个DRX周期的寻呼时机唤醒(此时,无线终端的唤醒周期就是DRX周期),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寻呼信道下发的寻呼消息,如果接收到的寻呼消息不需要处理(例如,寻呼消息是针对同一寻呼组的其他无线终端发送的),无线终端在寻呼时机结束之后,进入休眠,如果接收到的寻呼消息需要处理(例如,寻呼消息是针对无线终端本身的),那么无线终端就会从空闲状态切换到连接状态去处理这些消息,同时,移动终端还可能收到寻呼消息之外的其他消息,例如一些控制消息或者表示当前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图1所示为无线终端在空闲状态的时间线。
现有技术中,各种网络中确定DRX周期的方法并不同,例如,在国内的GSM系统中,DRX周期通常由网络侧设定为470ms或940ms;在WCDMA系统中,DRX周期通常由网络侧设定为640ms;而在CDMA和LTE系统中,DRX周期常由无线终端根据自身的业务情况与网络侧协商确定。
可见,上述确定DRX周期的方法中,并不能由移动终端来对DRX周期进行适当的调整。无论网络在下发寻呼消息时采用寻呼重发,即,在多次下发同一条寻呼消息,移动终端仍按照网络侧确定的DRX周期唤醒,这样一来,就会造成不必要的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装置、终端,计算机程序及存储介质,使得终端可以根据网络侧设备在终端所在的位置区的特性而适应性调整唤醒周期,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功耗,延长终端的待机时间。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一种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包括:
判断网络侧设备在终端所在的位置区是否重发寻呼消息;
如果重发寻呼消息,则获取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和重发寻呼消息的次数R,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其中,N为整数,且2≤N≤R。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网络侧设备在终端所在的位置区是否重发寻呼消息,具体为: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在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接收相同的寻呼消息;如果是,则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
所述获取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和重发寻呼消息的次数R,具体为,将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作为所述获取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和将2作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次数R;
所述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具体为: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的两倍。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在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接收相同的寻呼消息,包括:
如果所述终端在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均收到针对其他终端的寻呼消息,比较这两次唤醒时收到的寻呼消息是否相同;
如果相同,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
如果不同,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在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接收相同的寻呼消息,包括:
如果所述终端在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均收到针对其他终端的寻呼消息,比较这两次唤醒时收到的寻呼消息是否相同;
如果相同,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
如果不同,将判断为不同的次数加一,若所述判断为不同的次数大于第一预设次数,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若判断为不同的次数不大于第一预设次数,继续判断所述终端在前一次比较的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中的后一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与接下来一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收到的寻呼消息是否相同,直至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或者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在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接收相同的寻呼消息,还包括:
如果所述终端在任一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收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则丢弃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丢弃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之后,还包括,将收到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的次数加一,如果所述收到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的次数大于第二预设次数,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如果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次数,继续判断收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之后的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所述终端是否接收相同的寻呼消息。
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网络侧设备在终端所在的位置区是否重发寻呼消息,具体为:
判断所述终端在连续的M个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连续接收相同的寻呼消息的最大次数X是否大于1,如果所述X大于1,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其中,所述M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获取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和重发寻呼消息的次数R,具体为,将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作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将所述X作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次数R;
所述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具体为,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的N倍,所述N≤X。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发明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终端所在的网络在当前位置区是否重发寻呼消息,还包括:如果所述X等于1,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个,在第一发明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等待预设时间;
如果所述预设时间内没有发生中断事件,则等待结束后,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
如果所述预设时间没有发生中断事件,则从发生所述中断事件起,再等待所述预设时间,然后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个,在第一发明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终端进入新的位置区,则停止正在进行的终端的唤醒周期的调整。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一种计算机程序,括在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九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个所述的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一种装置,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网络侧设备在终端所在的位置区是否重发寻呼消息;
调整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时,获取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和重发寻呼消息的次数R;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其中,N为整数,且2≤N≤R。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判断单元包括:第一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在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接收相同的寻呼消息;如果是,则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
所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作为所述获取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和将2作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次数R,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的两倍。
结合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子单元,还用于:如果所述终端在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所述终端均收到针对其他终端的寻呼消息,比较这两次唤醒时收到的寻呼消息是否相同;
如果相同,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
如果不同,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
结合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子单元,还用于,如果所述终端在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所述终端均收到针对其他终端的寻呼消息,比较这两次唤醒时收到的寻呼消息是否相同;
如果相同,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
如果不同,将判断为不同的次数加一,若所述判断为不同的次数大于第一预设次数,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若判断为不同的次数不大于第一预设次数,继续判断所述终端在前一次比较的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中的后一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与接下来一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收到的寻呼消息是否相同,直至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或者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
结合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子单元,还用于,如果所述终端在任一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所述终端收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则丢弃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
结合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子单元还用于,在丢弃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之后,将收到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的次数加一,如果所述收到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的次数大于第二预设次数,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如果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次数,继续判断收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之后的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所述终端是否接收相同的寻呼消息。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个,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单元还包括,第二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终端在连续的M个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所述终端连续接收相同的寻呼消息的最大次数X是否大于1,如果所述X大于1,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其中,所述M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作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将所述X作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次数R;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的N倍,所述N≤X。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子单元还用于,如果所述X等于1,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至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整单元还用于,
在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之前,等待预设时间;
如果所述预设时间内没有发生中断事件,则等待结束后,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
如果所述预设时间没有发生中断事件,则从发生所述中断事件起,再等待所述预设时间,然后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至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整单元还用于,如果所述终端进入新的位置区,则停止正在进行的终端的唤醒周期的调整。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一种终端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判断网络侧设备在终端所在的位置区是否重发寻呼消息;如果重发寻呼消息,则获取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和重发寻呼消息的次数R,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其中,N为整数,且2≤N≤R。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还包括,接收器,用于当所述终端在每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下发的消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在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接收相同的寻呼消息;如果是,则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将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作为所述获取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和将2作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次数R;并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的两倍。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用于,如果所述终端在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所述接收器均收到针对其他终端的寻呼消息,比较这两次唤醒时收到的寻呼消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如果不同,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用于,如果所述终端在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所述接收器均收到针对其他终端的寻呼消息,比较这两次唤醒时收到的寻呼消息是否相同;
如果相同,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
如果不同,将判断为不同的次数加一,若所述判断为不同的次数大于第一预设次数,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若判断为不同的次数不大于第一预设次数,继续判断所述终端在前一次比较的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中的后一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与接下来一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收到的寻呼消息是否相同,直至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或者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三种或第四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用于,如果所述终端在任一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所述接收器收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则丢弃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五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用于,在丢弃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之后,将收到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的次数加一,如果所述收到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的次数大于第二预设次数,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如果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次数,继续判断收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之后的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所述终端是否接收相同的寻呼消息。
结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个,在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用于,判断所述终端在连续的M个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所述接收器连续接收相同的寻呼消息的最大次数X是否大于1,如果所述X大于1,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其中,所述M为大于1的整数;将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作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将所述X作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次数R;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的N倍,所述N≤X。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用于,如果所述X等于1,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
结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用于:
在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之前,等待预设时间;
如果所述预设时间内没有发生中断事件,则等待结束后,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
如果所述预设时间没有发生中断事件,则从发生所述中断事件起,再等待所述预设时间,然后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
结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用于,如果所述终端进入新的位置区,则停止正在进行的终端的唤醒周期的调整。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九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个所述的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
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装置、终端,计算机程序及存储介质,通过识别网络在当前位置区是否重发寻呼消息,如果重发寻呼消息,则获取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和重发寻呼消息的次数R,将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2≤N≤R),使得终端不必在网络侧设备在当前位置区具备重发寻呼消息的性能时,仍按照网络侧设定的DRX周期唤醒,从而减少了终端的电能消耗,延长了待机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处于空闲模式的终端的时间线;
图2为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3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b为步骤501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5c为步骤501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c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装置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7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装置、终端,计算机程序及存储介质,使得终端不必在网络侧设备在终端所在的位置区具有寻呼消息重发的机制时,仍按照网络设定的DRX周期唤醒,而是可以根据寻呼消息重发的情况,相应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从而减少了终端不必要的唤醒次数,减少了终端的功耗,延长了终端的待机时间,以下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终端,不仅包含可以与网络进行无线通信的手机、固定台、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无线终端,也可以包含与网络进行有线通信的、并进行周期唤醒的固定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各种使用DRX周期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GSM系统,WCDMA系统,CDMA系统以及LTE系统等,也可以应用于各种使用DRX周期的有线通信网络。以下实施例中仅以无线通信网络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为一个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中包括网络侧设备和无线终端,网络侧设备通过寻呼信道向无线终端发送寻呼消息或其他消息。此处的网络侧设备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包括基站(如NodeB)和无线网络控制器等,此处的无线终端可以为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在无线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可能会有针对该无线终端的呼叫,网络侧设备通过发送寻呼消息来通知无线终端有呼叫。为了能在空闲状态下接收寻呼消息,无线终端周期性的唤醒,以接收寻呼消息或其他消息。通过寻呼信道,无线终端除了能收到针对自身寻呼消息,还可以收到针对处于同一寻呼组的其他终端的寻呼消息,或者表示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等。
需要说明的是,后续的实施例中,在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之前,网络侧设备下发的消息,是所述终端在每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接收的,在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之后,网络侧设备下发的消息,是所述终端在每个调整后的唤醒周期唤醒时接收的。
实施例1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方法流程图,图中所示的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包括:
步骤301、判断网络侧设备在终端所在的位置区是否重发寻呼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触发步骤301执行的条件有多种,例如可以是当该终端进入新的位置区,可以是终端开机,可以是前一次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运行之后的触发(具体可以参见后续实施例),还可以是用户输入指令触发等。
步骤302、如果重发寻呼消息,则获取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和重发寻呼消息的次数R,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其中,N为整数,且2≤N≤R。
在步骤302中,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是指网络侧设备发送一条寻呼消息,与下一次再发送该条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例如,当终端在第1个终端的唤醒周期唤醒时,网络侧设备下发了寻呼消息a,如果当终端在第2个终端的唤醒周期唤醒时,网络侧设备再次下发了该寻呼消息a,此时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为一个终端的唤醒周期,如果当终端在第i个终端的唤醒周期唤醒时,网络侧设备再次下发了该寻呼消息a,此时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为i-1个终端的唤醒周期。由于会对“终端的唤醒周期”进行调整,为了区分,在调整之前,“终端的唤醒周期”又称为“调整前的唤醒周期”。
获取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和重发寻呼消息的次数R,可以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查询,也可以根据终端收到的寻呼消息进行测量(例如后续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的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的唤醒周期,就是终端的DRX周期。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可以由终端所属的网络侧设备确定、网络侧设备与终端协商确定,也可以是前一次按照步骤302调整后的唤醒周期。例如,在国内的GSM系统中,DRX周期通常由网络侧设备设定为470ms或940ms;在WCDMA系统中,DRX周期通常由网络侧设备设定为640ms;而在CDMA和LTE系统中,DRX周期常由无线终端根据自身的业务情况与网络侧设备协商确定。获取调整前的唤醒周期的具体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实施例中,如果终端会重复收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寻呼消息(即终端所在的网络在当前位置区针对同一条寻呼消息,会下发不止一次),根据重发寻呼消息的次数R和时间间隔,终端的唤醒周期被调整为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其中,N为整数,且2≤N≤R。其中N的取值,需要根据网络侧设备重复发送寻呼消息的次数确定,N的选择将在后续的实施例中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1提供的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当识别网络侧设备在终端所在的位置区重复发送寻呼消息时,将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其中,N为整数,且2≤N≤R,使得终端不必在网络侧设备在终端所在的位置区具备重发寻呼消息的性能时,仍按照网络侧设备设定的唤醒周期进行唤醒,从而减少了终端的电能消耗,延长了待机时间。
可选的,在实施例1的另一实施方式中,除了上述步骤301和302,该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终端进入新的位置区,则停止正在进行的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过程。该步骤保证了终端的唤醒周期始终与终端当前所在的位置区的性能匹配,如果终端进入了新的位置区,是否调整,以及如何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将取决于新的位置区的性能。
可选的,在实施例1的再一实施方式中,除了上述步骤301和302,该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还包括,如果判断网络侧设备在终端所在的位置区不重发寻呼消息,维持终端的唤醒周期不变。该步骤使得终端的唤醒周期仅在网络侧设备在当前位置区重发寻呼消息时进行调整,避免了不合适的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而导致终端丢失寻呼消息。
可选的,在实施例1的又一实施方式中,除了上述步骤301和302,该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还包括,如果重发寻呼消息,将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之前,该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还包括:等待预设时间;并判断所述预设时间内是否发生中断事件,如果没有发生,则等待结束后,将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如果发生了中断事件,则从发生中断事件起,再等待所述预设时间,然后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此处的中断事件具体可以为,终端业务连接建立,或者终端进行小区重选等需要对终端中存储终端的唤醒周期的Layer1层(即物理层)进行配置的事件。本步骤避免了同时对Layer1层(即物理层)配置而造成冲突,从而提高了该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的稳定性,同时不影响终端的其他操作。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401、判断终端在连续的M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连续接收相同的寻呼消息的最大次数X是否大于1,其中,M为整数,且M>1。如果X大于1,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转步骤402,如果X=1,则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转步骤403。
步骤401的触发条件与步骤30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判断网络侧设备在终端所在的位置区是否重发寻呼消息具体为,判断所述终端在连续的M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连续接收相同的寻呼消息的最大次数X是否大于1。如果X大于1,则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如果X等于1,则判断为不会重发寻呼消息。
其中,M的取值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M的取值越大,检测到网络侧实际的发送寻呼消息的周期的可能性越大,但是M取值越大,需要检测的时间也越长,因此M通常调整为一个合适的数目,例如5以内的整数。举例来说,如果M取值为6,如果在6个连续的终端的唤醒周期唤醒时分别收到的寻呼消息为aabbbc(其中a,b,c分别表示不同的寻呼消息),则网络设备重复寻呼消息的次数为2或者3,而其中最大的次数(即X的取值)取为3。
此时,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与调整前的唤醒周期相等,重发寻呼消息的次数R=X=3,后续可以将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调整前的唤醒周期的2倍或者3倍。
其中,相同的寻呼消息具体是指寻呼消息的类型和内容完全相同。其中,寻呼消息的类型包括TMSI(TemporaryMobileSubscriberIdentity),PTMSI(PacketSwitchDomainTemporaryMobileSubscriberIdentity)和IMSI(InternationalMobileSubscriberIdentification);相应的,寻呼消息的内容分别为TMSI编号(4字节),PTMSI编号(4字节)和IMSI编号(8字节)。终端收到的寻呼消息可以是针对其他终端的,也可以是针对自身的。如果终端收到针对其他终端的寻呼消息,则记录这些消息用于步骤401的判断,如果终端收到针对本终端的寻呼消息,可以直接处理该寻呼消息,像现有技术一样进入相应的连接状态,也可以暂时不处理该寻呼消息,而是先记录收到的寻呼消息用于步骤401的判断,稍后再处理收到的寻呼消息(例如,等到下一唤醒周期收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消息之后,或者等到其他时间点)。
步骤402、等待预设时间,判断是否该预设时间内是否发生中断事件,如果是,转步骤404,如果否,转步骤405。
步骤403、维持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不变。
当连续M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都没有连续收到相同的寻呼消息,即X=1,此时不修改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不再转步骤401。可选的,如果X=1,还可以暂时不修改调整前的唤醒周期,累计步骤401执行的次数,如果步骤401执行的次数不大于预设值,则重新转步骤401,如果步骤401执行的次数大于预设值(例如10次),则不再对调整前的唤醒周期进行调整,除非终端进入到新的位置区,或者终端重启等其他触发条件满足。
步骤404、等待预设时间,转步骤405。
步骤405、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调整前的唤醒周期的N倍,N≤X。
可以理解,如果所述终端所在的网络在当前位置区重发寻呼消息(即X>1),在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调整前的唤醒周期的N倍之前,该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还包括步骤402:等待预设时间;并判断所述预设时间内是否发生中断事件,如果没有,则等待结束后,转步骤404,将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调整前的唤醒周期的N倍;如果所述预设时间发生中断事件,则从发生所述中断事件起,再等待所述预设时间,然后将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调整前的唤醒周期的N倍,此处N的取值满足2<=N<=X。此处的中断事件具体可以为,终端业务连接建立,或者终端进行小区重选等需要对终端中存储终端的唤醒周期的LAYER1层(即物理层)进行配置的事件,为了避免同时对LAYER1层(即物理层)配置而造成冲突,需要将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操作延迟预设时间,等中断事件完成之后,再进行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操作。此处的预设时间,可以设定为5秒或其他合适的时间。
其中,步骤402和404为可选的,可以省略,也就是说,当步骤401中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之后,可以直接进行步骤405。在执行上述步骤401-405中过程中,如果所述终端进入新的位置区,则停止正在进行的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此处的停止之后,终端在当前位置区可以不再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也可以重新开始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即重新从步骤401开始执行)。
实施例2提供的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判断所述终端在连续的M个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连续接收相同的寻呼消息的最大次数X是否大于1,如果是,则将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调整前的唤醒周期的小于或等于X的整数倍,使得终端不必在网络侧设备在当前位置区具备重发寻呼消息的性能时,仍按照网络侧设定的唤醒周期进行唤醒,从而减少了终端的电能消耗,延长了待机时间;同时,由于在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之前等待预设时间,避免了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可能造成的冲突,提高了该调整方法的稳定性,而且不影响终端的其他操作。
实施例3
如图5a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501、所述终端是否在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接收相同的寻呼消息,如果是,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转步骤502。
步骤501的触发条件与步骤301、40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检测网络侧设备到底会重发多少次寻呼消息,而是只判断网络设备是否会连续两次下发寻呼消息(即在连续的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下发同一条寻呼消息),相当于判断重发寻呼消息的次数R是否大于等于2,且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是否为一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
图5b为步骤501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步骤501的第一实施方式具体包括:如果所述终端在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均收到针对其他终端的寻呼消息,比较这两次唤醒时收到的寻呼消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转步骤502;如果不同,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
图5c为步骤501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步骤501的第二实施方式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终端在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均收到针对其他终端的寻呼消息,比较这两次唤醒时收到的寻呼消息是否相同;
如果相同,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转步骤502;
如果不同,将判断为不同的次数加一,若所述判断为不同的次数大于第一预设次数,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若判断为不同的次数不大于第一预设次数,继续判断所述终端在前一次比较的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中的后一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与接下来一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收到的寻呼消息是否相同,直至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然后转步骤502),或者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
在上述两个步骤501的实施方式中,可选的,如果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则不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维持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不变。
步骤501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累计判断不同的次数,是为了防止误判,如果网络下发的寻呼消息依次为aabbcc,而选取的待判断的两个连续调整前的唤醒周期正好是接收第二个a消息的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和接收第一个b消息的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如果仅比较一次,将会错误的判断网络不会重发寻呼消息。可选的,在比较了接收第二个a消息的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和接收第一个b消息的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得到了寻呼消息不同的结论之后,接下来比较接收第一个b消息的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和接收了第二个b消息的调整前的唤醒周期。直到得出判断结果,即最终判断出重发寻呼消息,或者最终判断出不重发寻呼消息。
可选的,在上述两种步骤501的实施方式中,如果所述终端在任一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中的唤醒时,收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则丢弃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
可选的,丢弃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之后还包括,记录所述终端收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的次数,如果记录的次数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次数(例如设为10次),则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如果不大于第二预设次数,则继续判断终端在接下来两个DRX周期唤醒时,是否收到相同的寻呼消息。
以下分情况具体说明,假设从第Y(Y表示任一正整数)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开始执行步骤501。
如果所述终端在第Y次唤醒时收到针对其他终端的寻呼消息,且所述终端在第Y+1次唤醒时接收到针对其他终端的寻呼消息;判断这两条寻呼消息是否相同,如果两条寻呼消息相同,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转步骤502。如果两条寻呼消息不同,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或者,第一计数器加一,如果第一计数器没有达到第一预设次数,继续接收第Y+2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网络下发的消息,判断第Y+1与第Y+2次唤醒时是否收到相同的寻呼消息,具体的判断方法与判断第Y次唤醒和第Y+1次唤醒相同,此处不再重复。如果第一计数器达到第一预设次数,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
如果所述终端在第Y次唤醒时收到针对其他终端的寻呼消息,且所述终端在第Y+1次唤醒时收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则丢弃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第二计数器加一,若第二计数器没有达到第二预设次数,继续接收第Y+2个周期和第Y+3个周期唤醒时网络下发的消息,判断第Y+2与第Y+3次唤醒时是否收到相同的寻呼消息,具体的判断方法与判断第Y次唤醒和第Y+1次唤醒相同,此处不再重复。如果第二计数器达到第二预设次数,判断为不重复寻呼消息。
如果所述终端在第Y次唤醒时收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则丢弃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第二计数器加一,若第二计数器没有达到第二预设次数,继续接收第Y+1个周期和第Y+2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网络下发的消息,判断第Y+2与第Y+3次唤醒时是否收到相同的寻呼消息,具体的判断方法与判断第Y次唤醒和第Y+1次唤醒相同,此处不再重复。如果第二计数器达到第二预设次数,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
本实施例中,相同的寻呼消息具体是指寻呼消息的类型和内容完全相同。其中,寻呼消息的类型包括TMSI,PTMSI和IMSI;相应的,寻呼消息的内容分别为TMSI编号(4字节),PTMSI编号(4字节)和IMSI编号(8字节)。终端收到的寻呼消息可以是针对其他终端的,也可以是针对自身的。如果终端收到针对其他终端的寻呼消息,则记录这些消息用于步骤501的判断,如果终端收到针对本终端的寻呼消息,可以直接处理该寻呼消息,像现有技术一样进入相应的连接状态,也可以暂时不处理该寻呼消息,而是先记录收到的寻呼消息用于步骤501的判断,稍后再处理收到的寻呼消息(例如,等到下一唤醒周期收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消息之后,或者等到其他时间点)。
步骤502、等待预设时间,判断是否该预设时间内是否发生中断事件,如果是,转步骤504,如果否,转步骤505。
步骤504、等待预设时间,转步骤505。
步骤505、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调整前的唤醒周期的两倍。
在上述步骤505中,将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调整前的唤醒周期的两倍,使得终端不会遗漏针对自身的寻呼消息,同时,也不会对终端响应寻呼消息的速度造成明显的影响,不会影响用户的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关于步骤502和504的说明,与步骤402和404类似,此处不再重复。步骤502和504为可选的,可以省略,即步骤501中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后,转步骤505。在执行上述步骤501-505的过程中,如果所述终端进入新的位置区,则停止正在进行的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此处的停止之后,终端在新的位置区可以不再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也可以重新开始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即重新从步骤501开始执行)。
实施例3提供的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判断网络侧设备在终端所在的位置区的连续的两个周期,是否下发的相同寻呼,如果是,则将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调整前的唤醒周期的两倍,使得终端不必在其所在的位置区具备重发寻呼消息的性能时,仍按照网络侧设备设定的终端的唤醒周期唤醒,从而减少了终端的电能消耗,延长了待机时间,同时,也不会对终端响应寻呼消息的速度造成明显影响,不会影响用户体验;另一方面,由于在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之前等待预设时间,避免了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可能造成的冲突,再一方面,还避免了在寻呼信道空闲时无法准确判断是否重发寻呼消息。
可选的,在前述的实施例1-3中的各种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基础上,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之前,该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网络侧设备允许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如果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表示允许调整的响应,则将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否则,停止正在进行的终端的唤醒周期的调整,维持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不变。上述请求网络侧设备允许的方案,使得网络侧设备可以获知终端的唤醒周期正在被调整,并可对是否调整进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前述的实施例1-3中的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还包括“等待预设时间,判断该预设时间内是否发生中断事件的”的过程(步骤402和404,或者步骤502和504),上述请求网络侧设备允许的过程可以在“等待预设时间,判断该预设时间内是否发生中断事件的”的过程之前,在判断为重发寻消息之后。如果收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表示允许调整的响应,则执行“等待预设时间,判断该预设时间内是否发生中断事件的”的过程,否则,停止正在进行的终端的唤醒周期的调整,维持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不变。或者,还可以在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和“等待预设时间,判断该预设时间内是否发生中断事件的”的过程之后,再执行请求网络侧设备允许的过程。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1-3中的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此处不再重复。
实施例5
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1-3中的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此处不再重复。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实施例6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用于执行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
如图6a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判断单元601,用于判断网络侧设备在终端所在的位置区是否重发寻呼消息;调整单元602,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时,获取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和重发寻呼消息的次数R;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其中,N为整数,且2≤N≤R。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b所示,触发上述判断单元601启动,并开始判断寻呼消息是否会重发的,可以是单独的启动单元600,如果该启动单元600判断该装置进入新的位置区,或者是该装置开机,则触发判断单元601启动,或者启动单元600根据用户输入的指令,触发判断单元601启动。判断单元601在某一次的运行的过程中,也有可能触发该判断单元601在正在进行的运行完之后继续运行,具体情况在后续实施方式中加以说明。
前述的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使得终端不必在其所在的位置区具备重发寻呼消息的性能时,仍按照网络侧设备设定的唤醒周期进行唤醒,从而减少了终端的电能消耗,延长了待机时间。
如图6b所示,在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在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判断单元601包括:第一子单元6011,用于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在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接收相同的寻呼消息;如果是,则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所述调整单元602具体用于,将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作为所述获取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和将2作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次数R,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的两倍。
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除了可以实现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同时,还由于将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调整前的唤醒周期的两倍,使得终端不会遗漏针对自身的寻呼消息,同时,也不会对终端响应寻呼消息的速度造成明显的影响,不会影响用户的体验。
在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在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子单元6011还用于:如果所述终端在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所述终端均收到针对其他终端的寻呼消息,比较这两次唤醒时收到的寻呼消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如果不同,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
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除了可以实现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还提供了一种较为简便的判断是否重发消息的方案。
在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中,在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子单元,还用于,如果所述终端在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所述终端均收到针对其他终端的寻呼消息,比较这两次唤醒时收到的寻呼消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如果不同,将判断为不同的次数加一,若所述判断为不同的次数大于第一预设次数,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若判断为不同的次数不大于第一预设次数,继续判断所述终端在前一次比较的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中的后一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与接下来一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收到的寻呼消息是否相同,直至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或者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
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除了可以实现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还提供了一种准确性更高的判断是否重发消息的方案,减少了因为判断的起点选择不合适导致的误差。
在装置的第五实施方式中,在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或者第四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子单元6011,还用于,如果所述终端在任一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所述终端收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则丢弃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
装置的第五实施方式,除了可以实现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和第四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还提供了一种寻呼信道空闲时的处理方案,避免了误判为“网络不支持寻呼消息”的情况出现。
在装置的第六实施方式中,在第五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子单元6011还用于,在丢弃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之后,将收到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的次数加一,如果所述收到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的次数大于第二预设次数,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如果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次数,继续判断收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之后的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所述终端是否接收相同的寻呼消息。
装置的第六实施方式,除了可以实现装置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寻呼信道较长时间空闲时如何判断是否重发寻呼消息的方案,避免了寻呼信道较长时间空闲时,无法得出是否重发寻呼消息的结论,而造成的判断的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如图6c所示,在装置的第七实施方式中,在第一至第六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判断单元601还包括,第二子单元6012,用于判断所述终端在连续的M个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所述终端连续接收相同的寻呼消息的最大次数X是否大于1,如果所述X大于1,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其中,所述M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调整单元602,具体用于,将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作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将所述X作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次数R;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的N倍,所述N≤X。
装置的第七实施方式,除了可以实现装置的第一至第六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还提供另一种判断是否重发寻呼消息的方案,该方案判断的准确率较高,实现起来比较容易。
在装置的第八实施方式中,在第七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二子单元6012还用于,如果所述X等于1,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
装置的第八实施方式,除了可以实现装置的第七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还提供了一种X等于1的处理方案,使得判断重发寻呼消息的方案更加完整。
在装置的第九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第一至第八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调整单元602还用于,在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之前,等待预设时间;如果所述预设时间内没有发生中断事件,则等待结束后,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如果所述预设时间没有发生中断事件,则从发生所述中断事件起,再等待所述预设时间,然后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
装置的第九实施方式,除了可以实现装置的第一至第八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由于在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之前等待预设时间,避免了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可能造成的冲突。
在装置的第十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第一至第九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调整单元还用于,如果所述终端进入新的位置区,则停止正在进行的终端的唤醒周期的调整。
装置的第十实施方式,除了可以实现装置的第一至第九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还使得终端的寻呼周期的调整,始终与终端当前所在的位置区的性能匹配,避免了二者不匹配时,造成终端遗漏寻呼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1-3中调整终端的寻呼周期的方法中的各种描述,同样适用于装置的第一至十实施方式,此处不再重复。
可选的,在上述装置第一至第十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该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网络侧设备允许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该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表示允许调整的响应;所述调整单元602还用于,如果该接收单元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表示允许调整的响应,则将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否则,停止正在进行的终端的唤醒周期的调整,维持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不变。上述请求网络侧设备允许的过程,使得网络侧设备可以获知终端的唤醒周期正在被调整,并可对是否调整进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上述请求网络侧设备允许的方案与上述装置的第九和第十实施方式结合时,可以先由所述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完成请求网络侧设备允许的过程,以及所述调整单元判断该接收单元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表示允许调整的响应之后,再执行等待预设时间的过程。或者调整单元先执行等待预设时间的过程,然后再由所述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完成请求网络侧设备允许的过程,所述调整单元判断该接收单元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表示允许调整的响应之后,再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
实施例7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
在终端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该终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2,用于:判断网络侧设备在终端所在的位置区是否重发寻呼消息;如果重发寻呼消息,则获取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和重发寻呼消息的次数R,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其中,N为整数,且2≤N≤R。
终端的第一实施方式,当识别网络侧设备在终端所在的位置区重复发送寻呼消息时,将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其中,N为整数,且2≤N≤R,使得终端不必在其所在的位置区具备重发寻呼消息的性能时,仍按照网络侧设备设定的唤醒周期进行唤醒,从而减少了终端的电能消耗,延长了待机时间。
在终端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终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该终端还包括,接收器702,用于当所述终端在每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下发的消息。
在终端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在终端的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701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在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接收相同的寻呼消息;如果是,则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将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作为所述获取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和将2作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次数R;并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的两倍。
终端的第三实施方式,除了可以实现终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同时,还由于将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调整前的唤醒周期的两倍,使得终端不会遗漏针对自身的寻呼消息,同时,也不会对终端响应寻呼消息的速度造成明显的影响,不会影响用户的体验。
在终端的第四实施方式中,在终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701还用于,如果所述终端在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所述接收器均收到针对其他终端的寻呼消息,比较这两次唤醒时收到的寻呼消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如果不同,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
终端的第四实施方式,除了可以实现终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还提供了一种较为简便的判断是否重发消息的方案。
在终端的第五实施方式中,在终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701还用于,如果所述终端在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所述接收器均收到针对其他终端的寻呼消息,比较这两次唤醒时收到的寻呼消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如果不同,将判断为不同的次数加一,若所述判断为不同的次数大于第一预设次数,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若判断为不同的次数不大于第一预设次数,继续判断所述终端在前一次比较的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中的后一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与接下来一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收到的寻呼消息是否相同,直至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或者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
终端的第五实施方式,除了可以实现终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还提供了一种准确性更高的判断是否重发消息的方案,减少了因为判断的起点选择不合适导致的误差。
在终端的第六实施方式中,在终端的第四和第五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701还用于,如果所述终端在任一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所述接收器收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则丢弃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
终端的第六实施方式,除了可以实现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和第五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还提供了一种寻呼信道空闲时的处理方案,避免了误判为“网络不支持寻呼消息”的情况出现。
在终端的第七实施方式中,在终端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701还用于,在丢弃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之后,将收到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的次数加一,如果所述收到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的次数大于第二预设次数,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如果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次数,继续判断收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之后的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所述终端是否接收相同的寻呼消息。
终端的第七实施方式,除了可以实现终端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寻呼信道较长时间空闲时如何判断是否重发寻呼消息的方案,避免了寻呼信道较长时间空闲时,无法得出是否重发寻呼消息的结论,而造成的判断的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在终端的第八实施方式中,在终端的第一至七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701还用于,判断所述终端在连续的M个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所述接收器连续接收相同的寻呼消息的最大次数X是否大于1,如果所述X大于1,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其中,所述M为大于1的整数;将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作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将所述X作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次数R;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的N倍,所述N≤X。
装置的第八实施方式,除了可以实现终端的第一至第七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还提供另一种判断是否重发寻呼消息的方案,该方案判断的准确率较高,实现起来比较容易。
在终端的第九实施方式中,在终端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701还用于,如果所述X等于1,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
终端的第九实施方式,除了可以实现终端的第八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还提供了一种X等于1的处理方案,使得判断重发寻呼消息的方案更加完整。
在终端的第十实施方式中,在终端的第一至第九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701还用于,在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之前,等待预设时间;如果所述预设时间内没有发生中断事件,则等待结束后,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如果所述预设时间没有发生中断事件,则从发生所述中断事件起,再等待所述预设时间,然后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
终端的第十实施方式,除了可以实现终端的第一至第九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由于在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之前等待预设时间,避免了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可能造成的冲突。
在终端的第十一实施方式中,在终端的第一至第十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701还用于,如果所述终端进入新的位置区,则停止正在进行的终端的唤醒周期的调整。
终端的第十一实施方式,除了可以实现终端的第一至第十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还使得终端的寻呼周期的调整,始终与终端当前所在的位置区的性能匹配,避免了二者不匹配时,造成终端遗漏寻呼消息。
上述第一至第十一实施方式中的终端,具体可以为手机,图8所示为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手机的结构示意图。该手机包括除了处理器880和射频RF电路810,存储器820、输入单元830、显示单元840、传感器850、音频电路860、无线保真WiFi模块870、以及电源1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处理器701由处理器880实现,接收器701由RF电路810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1-3中调整终端的寻呼周期的方法中的各种描述,同样适用于终端的第一至十一实施方式,此处不再重复。
可选的,在上述终端第一至第十一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终端还可以包括,发送器,用于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网络侧设备允许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在没有包括接收器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包括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表示允许调整的响应;在已包括接收器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表示允许调整的响应。无论是否已包括接收器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调整单元602还用于,如果该接收单元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表示允许调整的响应,则将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否则,停止正在进行的终端的唤醒周期的调整,维持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不变。上述请求网络侧设备允许的过程,使得网络侧设备可以获知终端的唤醒周期正在被调整,并可对是否调整进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上述请求网络侧设备允许的方案与上述装置的第十和第十一实施方式结合时,可以先由所述发送器、接收器完成请求网络侧设备允许的过程,以及所述处理器判断该接收单元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表示允许调整的响应之后,再执行等待预设时间的过程。或者处理器先执行等待预设时间的过程,然后再由所述发送器、接收器完成请求网络侧设备允许的过程,所述处理器判断该接收单元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表示允许调整的响应之后,再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
以上是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对本发明的方法进行适当的改进,以适应具体情况的具体需要。因此可以理解,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起示范作用,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8)

1.一种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判断网络侧设备在终端所在的位置区是否重发寻呼消息;
如果重发寻呼消息,则获取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和重发寻呼消息的次数R,
等待预设时间,如果所述预设时间内没有发生中断事件,则等待结束后,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其中,N为整数,且2≤N≤R;
如果所述预设时间内发生了所述中断事件,则从发生所述中断事件起,再等待所述预设时间,然后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网络侧设备在终端所在的位置区是否重发寻呼消息,具体为: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在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接收相同的寻呼消息;如果是,则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
所述获取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和重发寻呼消息的次数R,具体为,将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作为所述获取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和将2作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次数R;
所述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具体为: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的两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在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接收相同的寻呼消息,包括:
如果所述终端在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均收到针对其他终端的寻呼消息,比较这两次唤醒时收到的寻呼消息是否相同;
如果相同,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
如果不同,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在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接收相同的寻呼消息,包括:
如果所述终端在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均收到针对其他终端的寻呼消息,比较这两次唤醒时收到的寻呼消息是否相同;
如果相同,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
如果不同,将判断为不同的次数加一,若所述判断为不同的次数大于第一预设次数,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若判断为不同的次数不大于第一预设次数,继续判断所述终端在前一次比较的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中的后一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与接下来一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收到的寻呼消息是否相同,直至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或者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在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接收相同的寻呼消息,还包括:
如果所述终端在任一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收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则丢弃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丢弃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之后,还包括,将收到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的次数加一,如果所述收到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的次数大于第二预设次数,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如果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次数,继续判断收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之后的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所述终端是否接收相同的寻呼消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网络侧设备在终端所在的位置区是否重发寻呼消息,具体为:
判断所述终端在连续的M个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连续接收相同的寻呼消息的最大次数X是否大于1,如果所述X大于1,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其中,所述M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获取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和重发寻呼消息的次数R,具体为,将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作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将所述X作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次数R;
所述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具体为,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的N倍,所述N≤X。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终端所在的网络在当前位置区是否重发寻呼消息,还包括:如果所述X等于1,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终端进入新的位置区,则停止正在进行的终端的唤醒周期的调整。
10.一种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网络侧设备在终端所在的位置区是否重发寻呼消息;
调整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时,获取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和重发寻呼消息的次数R;等待预设时间,如果所述预设时间内没有发生中断事件,则等待结束后,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其中,N为整数,且2≤N≤R;如果所述预设时间内发生了所述中断事件,则从发生所述中断事件起,再等待所述预设时间,然后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单元包括:第一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在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接收相同的寻呼消息;如果是,则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
所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作为所述获取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和将2作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次数R,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的两倍。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单元,还用于:如果所述终端在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所述终端均收到针对其他终端的寻呼消息,比较这两次唤醒时收到的寻呼消息是否相同;
如果相同,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
如果不同,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单元,还用于,如果所述终端在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所述终端均收到针对其他终端的寻呼消息,比较这两次唤醒时收到的寻呼消息是否相同;
如果相同,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
如果不同,将判断为不同的次数加一,若所述判断为不同的次数大于第一预设次数,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若判断为不同的次数不大于第一预设次数,继续判断所述终端在前一次比较的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中的后一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与接下来一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收到的寻呼消息是否相同,直至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或者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单元,还用于,如果所述终端在任一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所述终端收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则丢弃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单元还用于,在丢弃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之后,将收到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的次数加一,如果所述收到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的次数大于第二预设次数,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如果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次数,继续判断收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之后的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所述终端是否接收相同的寻呼消息。
16.如权利要求1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单元还包括,第二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终端在连续的M个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所述终端连续接收相同的寻呼消息的最大次数X是否大于1,如果所述X大于1,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其中,所述M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作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将所述X作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次数R;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的N倍,所述N≤X。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单元还用于,如果所述X等于1,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
18.如权利要求1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还用于,如果所述终端进入新的位置区,则停止正在进行的终端的唤醒周期的调整。
1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判断网络侧设备在终端所在的位置区是否重发寻呼消息;如果重发寻呼消息,则获取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和重发寻呼消息的次数R,等待预设时间,如果所述预设时间内没有发生中断事件,则等待结束后,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其中,N为整数,且2≤N≤R;如果所述预设时间内发生了所述中断事件,则从发生所述中断事件起,再等待所述预设时间,然后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的N倍。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接收器,用于当所述终端在每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下发的消息。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在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接收相同的寻呼消息;如果是,则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将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作为所述获取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和将2作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次数R;并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的两倍。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用于,如果所述终端在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所述接收器均收到针对其他终端的寻呼消息,比较这两次唤醒时收到的寻呼消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如果不同,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用于,如果所述终端在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所述接收器均收到针对其他终端的寻呼消息,比较这两次唤醒时收到的寻呼消息是否相同;
如果相同,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
如果不同,将判断为不同的次数加一,若所述判断为不同的次数大于第一预设次数,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若判断为不同的次数不大于第一预设次数,继续判断所述终端在前一次比较的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中的后一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与接下来一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收到的寻呼消息是否相同,直至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或者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
24.如权利要求22和2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用于,如果所述终端在任一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唤醒时,所述接收器收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则丢弃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用于,在丢弃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之后,将收到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的次数加一,如果所述收到所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的次数大于第二预设次数,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如果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次数,继续判断收到表示所述寻呼信道空闲的消息之后的连续两个调整前的唤醒周期,所述终端是否接收相同的寻呼消息。
26.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用于,判断所述终端在连续的M个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所述接收器连续接收相同的寻呼消息的最大次数X是否大于1,如果所述X大于1,判断为重发寻呼消息,其中,所述M为大于1的整数;将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作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时间间隔,将所述X作为所述重发寻呼消息的次数R;将所述终端的唤醒周期调整为所述调整前的唤醒周期的N倍,所述N≤X。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用于,如果所述X等于1,判断为不重发寻呼消息。
28.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用于,如果所述终端进入新的位置区,则停止正在进行的终端的唤醒周期的调整。
CN201280003031.1A 2012-08-24 2012-08-24 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装置、终端 Active CN1035966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2/080552 WO2014029106A1 (zh) 2012-08-24 2012-08-24 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装置、终端、计算机程序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96632A CN103596632A (zh) 2014-02-19
CN103596632B true CN103596632B (zh) 2016-03-30

Family

ID=50086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3031.1A Active CN103596632B (zh) 2012-08-24 2012-08-24 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装置、终端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9220064B2 (zh)
EP (1) EP2728948B1 (zh)
JP (1) JP5836491B2 (zh)
CN (1) CN103596632B (zh)
DK (1) DK2728948T3 (zh)
WO (1) WO20140291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6632B (zh) * 2012-08-24 2016-03-3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装置、终端
US9480102B2 (en) * 2014-03-05 2016-10-25 Apple Inc. Resolving cycle conflicts between multiple RATs sharing a radio of a UE
US9451487B2 (en) * 2014-06-05 2016-09-20 Mediatek Inc. Method for adaptively monitoring paging messages with reduced power consumption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es utilizing the same
CN106664680B (zh) 2014-06-17 2020-04-0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触发寻呼剖析的方法和布置
CN104615016B (zh) * 2014-12-08 2017-06-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低功耗蓝牙技术控制主机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36739A (zh) * 2014-12-17 2015-04-22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唤醒终端系统的方法
CN106961727B (zh) * 2016-01-11 2020-02-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寻呼及其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959575B (zh) * 2016-10-14 2020-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唤醒帧的方法和设备
WO2018145363A1 (zh) * 2017-02-08 2018-08-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唤醒设备的方法和设备
US10462744B2 (en) * 2017-02-14 2019-10-29 Intel IP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use of a wireless medium during wake-up of a wireless device
CN107770852B (zh) * 2017-09-19 2021-07-27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EP3755067A4 (en) * 2018-02-14 2020-12-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8601068B (zh) 2018-03-28 2019-12-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ue能力的检测方法、上报方法、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KR102164716B1 (ko) * 2018-07-19 2020-10-14 주식회사 다이얼로그 세미컨덕터 코리아 전원을 효율적으로 관리하기 위한 소프트웨어 운영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장치
CN110753386B (zh) * 2018-07-24 2022-05-06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苏醒周期的配置方法、配置装置以及确定方法、确定装置
CN110769489A (zh) * 2018-07-27 2020-02-07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14869B (zh) 2018-08-24 2022-04-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US10880837B2 (en) 2018-09-26 2020-12-2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Reduction of power consumption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non-standalone devices
US11265955B2 (en) 2018-09-26 2022-03-0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on of power retention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non-standalone devices
CN111278086B (zh) * 2018-12-05 2022-10-0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配置方法、平台、系统和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EP3958647B1 (en) 2019-05-08 2023-11-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0324810A (zh) * 2019-06-20 2019-10-11 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低功耗蓝牙数据包扫描窗口自动调整的方法
CN113905406A (zh) * 2020-06-22 2022-01-0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3112782B (zh) * 2021-04-07 2022-09-16 深圳市艾斯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功耗无线控制方法、发射器及接收器
CN113873642B (zh) * 2021-10-08 2023-06-06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降低终端解读寻呼次数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4475A (zh) * 2007-07-26 2007-1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监听寻呼信道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2083110A (zh) * 2009-11-30 2011-06-01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监视寻呼消息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39471A (ja) * 2003-07-18 2005-02-10 Toshiba Corp 移動通信端末の間欠受信制御方法及び移動通信端末
US7676214B2 (en) * 2006-02-24 2010-03-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creasing the standby battery life of a mobile device
US8169957B2 (en) 2007-02-05 2012-05-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Flexible DTX and DRX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576757B2 (en) 2007-12-12 2013-1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adjustment of setup time based on paging performance
US8804546B2 (en) * 2008-06-13 2014-08-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interaction between DRX cycles and paging cycles
US8090342B2 (en) * 2008-10-27 2012-01-03 Motorola Mobility, Inc. Emergency alert service for inactive mobile station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619653B2 (en) 2009-05-27 2013-12-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serving battery life for a mobile station
KR101617888B1 (ko) * 2010-01-08 2016-05-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고절전 수신모드 디바이스 통신을 위한 페이징 방법 및 장치와 그 시스템
CN102137475B (zh) * 2010-01-21 2014-02-1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节省无线终端功耗的方法及无线终端
US8577326B2 (en) * 2010-08-10 2013-11-05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servation for a mobile device in idle mode
CN103596632B (zh) * 2012-08-24 2016-03-3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装置、终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4475A (zh) * 2007-07-26 2007-1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监听寻呼信道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2083110A (zh) * 2009-11-30 2011-06-01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监视寻呼消息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28948A1 (en) 2014-05-07
US9220064B2 (en) 2015-12-22
JP2014527785A (ja) 2014-10-16
US20160081025A1 (en) 2016-03-17
US20140056197A1 (en) 2014-02-27
WO2014029106A1 (zh) 2014-02-27
DK2728948T3 (en) 2016-08-15
EP2728948B1 (en) 2016-04-27
CN103596632A (zh) 2014-02-19
JP5836491B2 (ja) 2015-12-24
EP2728948A4 (en) 2015-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96632B (zh) 调整终端的唤醒周期的方法、装置、终端
KR101576142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무선랜 모듈의 전원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KR101045125B1 (ko) 휴면 모드 웨이크업 시간을 조정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RU2619920C2 (ru) Системы и способы передачи сообщений об изменении конфигурации между точкой доступа и станцией
RU2006131672A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периодического масштабирования в режиме ожидания в широкополосной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го доступа
US10149247B2 (en) Fast dormancy system and process
TW200810571A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wakeup frequenc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359031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이메일 폴링 방법 및 장치
AU2023251548A1 (en)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AU2017430818B2 (en)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03533606A (zh) 无线局域网的信息传输方法及终端、接入设备
WO2015109695A1 (zh) Mtc用户设备的节能方法及系统、用户设备、rnc
EP2574135B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a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communication device, transceiver operating accordingly,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13038575B (zh) 唤醒信号处理方法、唤醒信号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3716861A (zh) 网络搜寻方法及使用此方法的移动电子装置
CN110691344B (zh) 终端的唤醒方法、随机接入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03442327A (zh) 物联网装置以及其通讯方法
WO2015131361A1 (zh) 一种降低wifi接入点功耗的方法及wifi接入点
JP2006254467A5 (zh)
JP4561985B2 (ja) 無線端末機
CN117295143B (zh) 一种终端低功耗数据传输方法
CN108365923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无线终端设备
KR100556739B1 (ko)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페이징 주기 설정 방법
CN103945427A (zh) 在lte系统中切换检测模式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KR20070037866A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16

Address after: Metro Songshan Lak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Road 523808 No. 2 South Factory (1) project B2 -5 production workshop

Patentee after: HUAWEI terminal (Donggua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Bantian HUAWEI base B District, building 2, building No.

Patentee before: Huawei Device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De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rminal (Donggua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