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95823B -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95823B
CN103595823B CN201210295742.2A CN201210295742A CN103595823B CN 103595823 B CN103595823 B CN 103595823B CN 201210295742 A CN201210295742 A CN 201210295742A CN 103595823 B CN103595823 B CN 1035958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dentifier
layer
local
local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957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95823A (zh
Inventor
毕军
王优
胡虹雨
王旸旸
张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29574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9582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76137 priority patent/WO201402649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5958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58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958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58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10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 H04L61/103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across network layers, e.g. resolution of network layer into physical layer addresses or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及系统,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终端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向第二标识符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数据;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将第二标识符映射为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网际协议IP地址,并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将数据发送给第二IP地址对应的第二终端。本发明通过在应用层和传输层之间建立一个标识符层,并利用应用层调用标识符层接口,由标识符层完成标识符到IP地址的映射,并调用传输层接口实现通信双方基于标识符的数据传输,从而无需对终端协议栈中的原有协议层进行修改,解决了部署难度大及向后兼容的问题。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传输以其快速、方便的特点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标识与地址分离机制实现网络数据的传输,是当前互联网技术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现有技术中,采用标识与地址分离机制实现数据传输时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通过在主机端的传输层之下新建一个模块或者通过增加或修改传输层协议来实现传输层标识ID到网络之间互联的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地址的映射,并依此实现数据传输;第二种方式,通过在主机端的应用层的特定应用程序中实现标识与地址分离,并依此实现数据传输。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种方式,因为需要修改主机协议栈中的协议层,所以存在部署难度大的问题;第二种方式,因为在特定的应用程序上实现标识与地址分离,所以无法满足应用程序的向后兼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及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向第二标识符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数据;
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将所述第二标识符映射为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并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IP地址对应的第二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向第二标识符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数据之前,还包括:
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向所述第二标识符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连接请求;
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根据所述第二标识符获取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并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向所述第二IP地址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连接请求,以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基于标识符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根据所述第二标识符获取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之后,还包括:
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将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标识符与第二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存入本地映射表;
所述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将所述第二标识符映射为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网际协议IP地址,具体包括:
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根据所述本地映射表中所述第二标识符与所述第二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二标识符映射为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进一步地,如果本端更新IP地址,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映射更新报文,所述映射更新报文中包括本端对应的标识符和新的IP地址;
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将所述第二标识符映射为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并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将所述映射更新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二IP地址对应的第二终端,以根据所述新的IP地址恢复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调用模块,用于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向第二标识符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数据;
映射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调用模块调用的本端的标识符层将所述第二标识符映射为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网际协议IP地址;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映射模块映射得到的第二IP地址对应的第二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调用模块,还用于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向所述第二标识符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连接请求;
所述映射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调用模块调用的本端的标识符层根据所述第二标识符获取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向所述映射模块获取到的第二IP地址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连接请求,以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基于标识符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将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标识符与第二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存入本地映射表;
所述映射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根据所述本地映射表中所述第二标识符与所述第二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二标识符映射为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进一步地,所述调用模块,还用于如果本端更新所述第一IP地址,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映射更新报文,所述映射更新报文中包括本端对应的标识符和新的IP地址;
所述映射模块,用于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将所述第二标识符映射为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将所述映射更新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二IP地址对应的第二终端,以根据所述新的IP地址恢复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终端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接收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
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接收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接收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之前,还包括:
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接收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
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接收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以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基于标识符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接收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之前,还包括:
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监听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连接请求;
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监听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监听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之后,还包括:
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符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IP地址,并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将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符与第一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存入本地映射表,以根据所述本地映射表中所述第一标识符与所述第一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向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数据。
进一步地,如果所述第一终端更新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映射更新报文,所述映射更新报文中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标识符和新的第一IP地址;
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映射更新报文,以根据所述新的第一IP地址恢复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接收所述第一IP地址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映射更新报文之后,还包括:
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检查所述第一标识符与所述新的第一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的合法性;
如果检查结果为合法,则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将所述第一标识符与所述新的第一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存入本地映射表。
进一步地,所述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接收所述第一IP地址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之后,还包括:
通过本端的应用层直接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转发给第三标识符对应的第三终端;
和/或,通过本端的应用层直接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接收所述第三标识符对应的第三终端发送的数据,并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将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数据转发给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
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调用模块,用于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接收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调用模块调用的本端的标识符层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接收所述映射模块映射得到的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调用模块,还用于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接收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接收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以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基于标识符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用模块,还用于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监听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连接请求;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监听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符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IP地址;
存储模块,用于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将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符与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第一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存入本地映射表,以根据所述本地映射表中所述第一标识符与所述第一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向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调用模块,还用于如果所述第一终端更新所述第一IP地址,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映射更新报文;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映射更新报文,以根据所述新的第一IP地址恢复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还包括:
检查模块,用于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检查所述第一标识符与所述新的第一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的合法性;
所述存储模块,还用于如果检查结果为合法,则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将所述第一标识符与所述新的第一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存入本地映射表。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还包括:
转发模块,用于通过本端的应用层直接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转发给第三标识符对应的第三终端;和/或,通过本端的应用层直接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接收所述第三标识符对应的第三终端发送的数据,并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将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数据转发给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
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如上面所述的第一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如上面所述的第二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应用层和传输层之间建立一个标识符层,并利用应用层调用标识符层接口,由标识符层完成标识符到IP地址的映射,并调用传输层接口实现通信双方基于标识符的数据传输,从而无需对终端协议栈中的原有协议层进行修改,解决了部署难度大及向后兼容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终端内部协议栈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又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再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终端协议栈中的应用层与传输层之间建立一个标识符层,实现IP地址与标识符的分离。其中,终端协议栈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中,标识符层向应用层App提供新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使应用层能够基于通信双方的标识符发起会话,由标识符层维护该会话,并将标识符映射为相应的IP地址,从而建立并管理传输层的连接,使传输层仍基于IP地址传输数据。基于图1所示的终端协议栈,本实施例以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数据为例,对数据传输的方法进行举例说明。参见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具体如下:
201:第一终端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向第二标识符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数据;
进一步地,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向第二标识符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数据之前,还包括:
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向第二标识符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连接请求;
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根据第二标识符获取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并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向第二IP地址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连接请求,以与第二终端建立基于标识符的连接。
进一步地,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根据第二标识符获取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之后,还包括:
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将第二终端的第二标识符与第二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存入本地映射表;
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将第二标识符映射为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网际协议IP地址,具体包括:
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根据本地映射表中第二标识符与第二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将第二标识符映射为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202: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将第二标识符映射为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并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将数据发送给第二IP地址对应的第二终端。
进一步地,如果本端更新IP地址,方法还包括:
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向第二终端发送映射更新报文,映射更新报文中包括本端对应的标识符和新的IP地址;
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将第二标识符映射为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并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将映射更新报文发送给第二IP地址对应的第二终端,以根据新的IP地址恢复与第二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基于图1所示的终端协议栈,本实施例以第二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为例,对数据传输的方法进行举例说明。参见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具体如下:
301:第二终端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接收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
进一步地,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接收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之前,还包括:
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接收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
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接收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以与第一终端建立基于标识符的连接。
进一步地,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接收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之前,还包括:
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监听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
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监听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
进一步地,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监听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之后,还包括:
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符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IP地址,并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将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符与第一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存入本地映射表,以根据本地映射表中第一标识符与第一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向第一标识符映射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数据。
302: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接收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
进一步地,如果第一终端更新第一IP地址,方法还包括:
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映射更新报文,映射更新报文中包括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标识符和新的第一IP地址;
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映射更新报文,以根据新的第一IP地址恢复与第一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接收第一IP地址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映射更新报文之后,还包括:
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检查第一标识符与新的第一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的合法性;
如果检查结果为合法,则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将第一标识符与新的第一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存入本地映射表。
进一步地,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接收第一IP地址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之后,还包括:
通过本端的应用层直接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将接收到的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转发给第三标识符对应的第三终端;
和/或,通过本端的应用层直接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接收第三标识符对应的第三终端发送的数据,并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将第三终端发送的数据转发给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在应用层和传输层之间建立一个标识符层,并利用应用层调用标识符层接口,由标识符层完成标识符到IP地址的映射,并调用传输层接口实现通信双方基于标识符的数据传输,从而无需对终端协议栈中的原有协议层进行修改,解决了部署难度大及向后兼容的问题。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为了便于说明,本实施例结合上述实施例一的内容以及图1所示的协议栈示意图,以布局了标识符层的终端A与布局了标识符层的终端B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且终端A的标识符为标识符A,终端A的IP地址为地址A,终端B的标识符为标识符B,终端B的IP地址为地址B为例,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进行举例说明。在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之前,首先结合图1所示的协议栈,对协议栈中的标识符层进行说明。该标识符层为了实现标识符到IP地址的映射,以及建立和管理传输层的连接,提供以下函数:
IDLookup:该函数的参数为标识符。该函数用于根据输入的标识符向映射服务器发送映射查询请求,并获得该标识符当前所对应的IP地址,缓存入映射表;
IDUpdate:该函数的参数为标识符与对应的IP地址。该函数用于向通信对端或映射服务器发送映射更新请求;
IDCheck:该函数的参数为标识符与对应的IP地址。该函数用于针对其完成RR(Return Routability,往返可路由)过程,检查两者的对应关系的合法性。若关系合法,则将该标识符与对应IP地址缓存入映射表。
IDSocket:该函数的参数包括使用的协议簇、传输层协议等。该函数用于创建一个基于标识符的会话Socket,该IDSocket在本地维护双方会话相关数据,包括双方标识符、端口、IP地址等,并调用传统Socket接口中的Socket函数;
IDBind:该函数的参数包括本地标识符、本地Port、本地IP(可选)。该函数用于利用获得的本地Port和IP调用传统Socket接口中的Bind函数;
IDConnect:该函数的参数包括本地标识符、对端标识符、对端Port、对端IP(可选)。若用户没有指定对端IP地址,则需要在此处完成标识符到IP的映射查询,即调用UIDLookup函数。该函数用于利用获得的对端Port和IP调用传统Socket接口中的Connect函数,同时需要告知对端自身的标识符(如使用IPv6扩展头);
IDListen:该函数用于调用传统Socket接口中的Listen函数;
IDAccept:该函数用于获得对端的标识符,检查其合法性,并调用传统Socket接口中的Accept函数;
IDWrite:该函数用于向对端发送数据,报文中需携带自身标识符(如使用IPv6扩展头),调用传统Socket接口中的Write函数;
IDRead:该函数用于从对端接收数据,调用传统Socket接口中的Read函数。
结合上述标识符层提供的函数,参见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具体如下:
401:终端A通过终端A的应用层调用终端A的标识符层接口向标识符B对应的终端B发送连接请求;
针对该步骤,具体实现时,可先由终端A的应用层调用终端A的标识符层中的IDSocket函数和IDBind函数,以对终端A的标识符层接口进行初始化,之后再由终端A通过终端A的应用层调用终端A的标识符层接口IDSocket向标识符B对应的终端B发送连接请求。
其中,终端A的标识符层接口IDSocket可类比于传统Socket接口,因而对应用层而言,相当于提供了新的API。
402:终端A的标识符层根据标识符B获取终端B对应的地址B,并调用终端A的传输层接口向地址B对应的终端B发送连接请求。
具体地,在上述步骤401中终端A的应用层调用终端A的标识符层接口后,为了调用传输层接口,标识符层可通过终端A的标识符层函数IDLookup获取终端B对应的地址B,然后再调用函数IDConnect,由函数IDConnect利用终端B的端口和终端B对应的地址B调用传统传输层Socket接口中的Connect函数,完成向地址B对应的终端B发送连接请求的操作,该连接请求中携带了终端A自身的标识符。
其中,函数IDLookup具体根据终端B的标识符B向映射服务器发送映射查询请求,从而获得该标识符当前所对应的地址B,且为了避免重复执行获取终端B对应的地址B的过程,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终端A第一次获取到终端B对应的地址B之后,可将终端B的标识符B与地址B之间的映射关系存入本地映射表,以便下次直接根据本地映射表将标识符B映射为地址B。
403:终端B通过终端B的应用层调用终端B的标识符层接口监听标识符A对应的终端A发送的连接请求;
针对该步骤,作为数据接收方,为了监听终端A发送的连接请求,终端B可通过终端B的应用层调用终端B的标识符层接口中的IDSocket函数实现监听标识符A对应的终端A发送的连接请求。
404:终端B通过终端B的标识符层调用终端B的传输层接口监听标识符A对应的终端A发送的连接请求。
具体地,终端B的标识符层接口被应用层调用后,终端B的标识符层调用终端B的传输层接口监听标识符A对应的终端A发送的连接请求,具体实现时,标识符层可调用函数IDlisten,由函数IDListen调用终端B的传输层Socket接口中的listen函数监听地址A对应的终端A发送的连接请求。
另外,在通过标识符层调用传输层接口中的listen函数监听标识符A对应的终端A发送的连接请求之后,如果监听到终端A发送的连接请求,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终端B通过终端B的标识符层根据标识符A获取终端A对应的地址A的步骤,该步骤在具体实现时,可由终端B的标识符层调用函数IDLookup,由函数IDLookup根据终端A的标识符A向本地映射服务器发送映射查询请求,并获得该标识符A当前所对应的地址A,且为了在与终端A建立基于标识符的连接之后,为了能够实现向终端A发送数据,并避免重复执行获取终端A对应的地址A的过程,该步骤在获取到终端A对应的地址A之后,还包括通过终端B的标识符层将终端A的标识符A与地址A之间的映射关系存入本地映射表的步骤,以使终端B能够根据本地映射表中标识符A与地址A之间的映射关系向标识符A对应的终端A发送数据。
405:终端B通过终端B的应用层调用终端B的标识符层接口接收标识符A对应的终端A发送的连接请求;
针对该步骤,当终端A发送的连接请求发送至终端B后,终端B通过终端B的应用层调用终端B的标识符层接口IDSocket接收标识符A对应的终端A发送的连接请求。
406:终端B通过终端B的标识符层调用终端B的传输层接口接收标识符A对应的终端A发送的连接请求。
具体地,由于上述步骤404已经获取到终端A对应的地址A,并将其存入本地映射表,则在步骤405中终端B通过终端B的应用层调用终端B的标识符层接口接收标识符A对应的终端A发送的连接请求后,在该步骤406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通过终端B的标识符层调用终端B的传输层接口接收标识符A对应的终端A发送的连接请求之前,还包括检查标识符A的合法性的操作,如果检查结果为合法,则通过标识符层调用函数IDAccept,由函数IDAccept调用终端B的传输层Socket接口中的Accept函数接收标识符A对应的终端A发送的连接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步骤401至步骤406为终端A与终端B之间建立基于标识符的连接的具体过程。在建立基于标识符的连接后,在连接未发生中断的情况下,终端A和终端B之间可进行基于标识符的多次数据传输,而无需在每次进行数据传输时均重新建立标识符的连接,也就是说,仅在终端A和终端B首次传输数据之前或连接中断后才执行上述步骤401至步骤406的操作。
407:终端A通过终端A的应用层调用终端A的标识符层接口向标识符B对应的终端B发送数据;
针对该步骤,在执行完上述步骤401至步骤406后,即终端A与终端B已经建立起基于标识符的连接,通信双方便可基于标识符进行数据的发送与接收。在终端A通过终端A的应用层调用终端A的标识符层接口向标识符B对应的终端B发送数据时,终端A可通过终端A的应用层调用终端A的标识符层接口IDSocket向标识符B对应的终端B发送数据。
408:终端A通过终端A的标识符层将标识符B映射为终端B对应的地址B,并调用终端A的传输层接口将数据发送给地址B对应的终端B。
具体地,由于上述步骤402中终端A已经获取到终端B对应的地址B,并将其存入本地映射表,则在步骤407中终端A通过终端A的应用层调用终端A的标识符层接口向标识符B对应的终端B发送数据后,为了实现发送数据,在该步骤408中,终端A可通过终端A的标识符层将标识符B映射为终端B对应的地址B,即通过终端A的标识符层根据本地映射表中标识符B与地址B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标识符B映射为终端B对应的地址B。之后再通过标识符层调用函数IDWrite,由函数IDWrite调用终端A的传输层Socket接口中的Write函数将数据发送给地址B对应的终端B。
409:终端B通过终端B的应用层调用终端B的标识符层接口接收标识符A对应的终端A发送的数据;
针对该步骤,在执行完步骤408后,如果终端A发送的数据发送至终端B,则终端B可通过终端B的应用层调用终端B的标识符层接口IDSocket接收标识符A对应的终端A发送的数据。
410:终端B通过终端B的标识符层调用终端B的传输层接口接收标识符A对应的终端A发送的数据。
具体地,在步骤409中终端B通过终端B的应用层调用终端B的标识符层接口接收标识符A对应的终端A发送的数据后,终端B可通过标识符层调用函数IDRead,由函数IDRead调用终端B的传输层Socket接口中的Read函数接收标识符A对应的终端A发送的数据,至此,实现了布局了标识符层的终端A与布局了标识符层的终端B之间的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在终端A与终端B建立了基于标识符的连接后,如果终端A或终端B更新了IP地址,则为了实现终端A与终端B之间能够继续进行数据传输,需要更新IP地址的终端将更新后的IP地址通知对端,以根据新的IP地址恢复与对端的数据传输。为了便于理解,以终端A由原来的地址A更新为地址A’为例,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终端A通过终端A的应用层调用终端A的标识符层接口IDSocket向终端B发送映射更新报文,该映射更新报文中包括终端A对应的标识符和地址A’;
步骤b:终端A通过终端A的标识符层根据本地映射表中标识符B与地址B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标识符B映射为终端B对应的地址B。然后通过标识符层调用函数IDUpdate,由函数IDUpdate调用终端A的传输层Socket接口中的Update函数将映射更新报文发送给地址B对应的终端B。
步骤c:终端B通过终端B的应用层调用终端B的标识符层接口IDSocket接收终端A发送的映射更新报文,该映射更新报文中包括终端A对应的标识符A和地址A’;
步骤d:终端B通过终端B的标识符层调用函数IDAccept,函数IDAccept获得终端A的标识符,并检查其合法性,如果检查结果合法,则调用传统传输层Socket接口中的Accept函数接收地址A对应的终端A发送的映射更新报文,以根据新的地址A恢复与终端A之间的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在应用层和传输层之间建立一个标识符层,并利用应用层调用标识符层接口,由标识符层完成标识符到IP地址的映射,并调用传输层接口实现通信双方基于标识符的数据传输,从而无需对终端协议栈中的原有协议层进行修改,解决了部署难度大及向后兼容的问题。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为了便于说明,本实施例结合上述实施例一的内容以及图1所示的协议栈示意图,以终端A部署了标识符层,终端B’未部署标识符层,终端A与部署了标识符层的代理节点即终端C之间建立了基于标识符的连接,而终端C与终端B’之间又建立了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或UDP(User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等传输层连接,通过终端C实现终端A和终端B’之间的数据传输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进行举例说明。其中,代理节点终端C对应的标识符为标识符C、IP地址为地址C,终端C与终端A之间建立基于标识符连接的方式同上述实施例二中步骤401至步骤406所述的终端A与终端B’之间建立标识符连接的方式,终端C与终端B’之间建立TCP或UDP等传输层连接的方式可采用现有的连接建立方式实现,本实施例对此均不作具体限定。参见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具体如下:
501:终端A通过终端A的应用层调用终端A的标识符层接口向标识符C对应的终端C发送数据;
其中,该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二中步骤407的实现原理相同,在终端A与终端C建立基于标识符的连接后,通信双方便可基于标识符进行数据的发送与接收。此处该终端A可通过终端A的应用层调用终端A的标识符层接口IDSocket向标识符C对应的终端C发送数据。
502:终端A通过终端A的标识符层将标识符C映射为终端C对应的IP地址C,并调用终端A的传输层接口将数据发送给地址C对应的终端C。
具体地,由于在终端A与终端C建立标识符连接的过程中,终端A已经获取到终端C对应的地址C,并将其存入本地映射表,则在步骤501中终端A通过终端A的应用层调用终端A的标识符层接口向标识符C对应的终端C发送数据后,为了实现发送数据,在该步骤502中,终端A可通过终端A的标识符层将标识符C映射为终端C对应的地址C,即通过终端A的标识符层根据本地映射表中标识符C与地址C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标识符C映射为终端C对应的地址C。之后再通过标识符层调用函数IDWrite,由函数IDWrite调用终端A的传输层Socket接口中的Write函数将数据发送给地址C对应的终端C。
503:终端C通过终端C的应用层调用终端C的标识符层接口接收标识符A对应的终端A发送的数据;
针对该步骤,在执行完步骤502后,如果终端A发送的数据发送至终端C,则终端C可通过终端C的应用层调用终端C的标识符层接口IDSocket接收标识符A对应的终端A发送的数据。
504:终端C通过终端C的标识符层调用终端C的传输层接口接收标识符A对应的终端A发送的数据;
具体地,在步骤503中终端C通过终端C的应用层调用终端C的标识符层接口接收标识符A对应的终端A发送的数据后,为了实现接收数据,在该步骤504中,终端C可通过标识符层调用函数IDRead,由函数IDRead调用终端C的传输层Socket接口中的Read函数接收地址A对应的终端A发送的数据,至此,实现了布局了标识符层的终端A与布局了标识符层的终端C之间的数据传输。
505:终端C通过终端C的应用层直接调用终端C的传输层接口将接收到的标识符A对应的终端A发送的数据转发给标识符B’对应的终端B’。
针对该步骤,在上述步骤504中终端C通过终端C的标识符层调用函数IDRead,由函数IDRead调用终端C的传输层Socket接口中的Read函数接收地址A对应的终端A发送的数据之后,作为代理节点,由于终端C与终端B’之间已经建立了传统的传输层连接,该终端C可通过终端C的应用层直接调用终端C的传输层Socket接口将接收到的标识符A对应的终端A发送的数据转发给标识符B’对应的终端B’。
除此之外,终端C还可通过终端C的应用层直接调用终端C的传输层Socket接口接收标识符B’对应的终端B’发送的数据,并通过终端C的应用层调用终端C的标识符层IDSocket接口将终端B’发送的数据转发给标识符A对应的终端A,由此实现数据在终端A与终端B’之间的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终端A和终端C在通信过程中,其中的任意一方也可发生更新IP地址的情况,则针对该种情况,处理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二中通信终端发生IP地址更新的处理方式相同,具体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二中步骤410中的相关描述,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在应用层和传输层之间建立一个标识符层,并利用应用层调用标识符层接口,由标识符层完成标识符到IP地址的映射,并调用传输层接口实现通信双方基于标识符的数据传输,从而无需对终端协议栈中的原有协议层进行修改,解决了部署难度大及向后兼容的问题。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发送数据的终端所执行的功能,参见图6,终端60包括:
调用模块61,用于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向第二标识符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数据;
映射模块62,用于通过调用模块61调用的本端的标识符层将第二标识符映射为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发送模块63,用于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将数据发送给映射模块62映射得到的第二IP地址对应的第二终端。
进一步地,调用模块61,还用于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向第二标识符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连接请求;
映射模块62,还用于通过调用模块61调用的本端的标识符层根据第二标识符获取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发送模块63,还用于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向映射模块62获取到的第二IP地址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连接请求,以与第二终端建立基于标识符的连接。
参见图7,终端70还包括:
存储模块64,用于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将第二终端的第二标识符与第二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存入本地映射表;
映射模块62,具体用于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根据本地映射表中第二标识符与第二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将第二标识符映射为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进一步地,调用模块61,还用于如果本端更新第一IP地址,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向第二终端发送映射更新报文,映射更新报文中包括本端对应的标识符和新的IP地址;
映射模块62,用于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将第二标识符映射为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发送模块63,还用于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将映射更新报文发送给第二IP地址对应的第二终端,以根据新的IP地址恢复与第二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通过在应用层和传输层之间建立一个标识符层,并利用应用层调用标识符层接口,由标识符层完成标识符到IP地址的映射,并调用传输层接口实现通信双方基于标识符的数据传输,从而无需对终端协议栈中的原有协议层进行修改,解决了部署难度大及向后兼容的问题。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接收数据的终端所执行的功能,参见图8,终端80包括:
调用模块81,用于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接收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
接收模块82,用于通过调用模块81调用的本端的标识符层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接收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
进一步地,调用模块81,还用于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接收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
接收模块82,还用于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接收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以与第一终端建立基于标识符的连接。
进一步地,调用模块81,还用于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监听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
接收模块82,还用于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监听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
参见图9,终端90还包括:
获取模块83,用于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根据第一标识符获取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IP地址;
存储模块84,用于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将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符与获取模块83获取到的第一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存入本地映射表,以根据本地映射表中第一标识符与第一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向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数据。
进一步地,调用模块81,还用于如果第一终端更新第一IP地址,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映射更新报文;
映射模块82,用于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将第一标识符映射为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IP地址;
接收模块83,还用于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接收第一IP地址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映射更新报文,以根据新的第一IP地址恢复与第一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参见图10,终端100还包括:
检查模块85,用于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检查第一标识符与新的第一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的合法性;
存储模块84,还用于如果检查结果为合法,则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将第一标识符与新的第一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存入本地映射表。
参见图11,终端110还包括:
转发模块86,用于通过本端的应用层直接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将接收到的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转发给第三标识符对应的第三终端;和/或,通过本端的应用层直接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接收第三标识符对应的第三终端发送的数据,并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将第三终端发送的数据转发给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通过在应用层和传输层之间建立一个标识符层,并利用应用层调用标识符层接口,由标识符层完成标识符到IP地址的映射,并调用传输层接口实现通信双方基于标识符的数据传输,从而无需对终端协议栈中的原有协议层进行修改,解决了部署难度大及向后兼容的问题。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系统,该系统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参见图12,该系统包括:
第一终端1201和第二终端1202;
其中,第一终端1201如上述实施例四提供的终端;
第二终端1202如上述实施例五提供的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通过在应用层和传输层之间建立一个标识符层,并利用应用层调用标识符层接口,由标识符层完成标识符到IP地址的映射,并调用传输层接口实现通信双方基于标识符的数据传输,从而无需对终端协议栈中的原有协议层进行修改,解决了部署难度大及向后兼容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在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终端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数据传输的系统与数据传输的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3)

1.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向第二标识符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数据,所述标识符层位于终端协议栈中的应用层与传输层之间;
通过所述本端的标识符层将所述第二标识符映射为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网际协议IP地址,并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IP地址对应的第二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向第二标识符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数据之前,还包括:
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向所述第二标识符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连接请求;
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根据所述第二标识符获取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并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向所述第二IP地址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连接请求,以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基于标识符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根据所述第二标识符获取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之后,还包括:
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将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标识符与第二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存入本地映射表;
所述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将所述第二标识符映射为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网际协议IP地址,具体包括:
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根据所述本地映射表中所述第二标识符与所述第二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二标识符映射为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本端更新IP地址,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映射更新报文,所述映射更新报文中包括本端对应的标识符和新的IP地址;
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将所述第二标识符映射为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并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将所述映射更新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二IP地址对应的第二终端,以根据所述新的IP地址恢复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调用模块,用于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向第二标识符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数据,所述标识符层位于终端协议栈中的应用层与传输层之间;
映射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调用模块调用的本端的标识符层将所述第二标识符映射为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网际协议IP地址;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映射模块映射得到的第二IP地址对应的第二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模块,还用于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向所述第二标识符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连接请求;
所述映射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调用模块调用的本端的标识符层根据所述第二标识符获取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向所述映射模块获取到的第二IP地址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连接请求,以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基于标识符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将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标识符与第二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存入本地映射表;
所述映射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根据所述本地映射表中所述第二标识符与所述第二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二标识符映射为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模块,还用于如果本端更新IP地址,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映射更新报文,所述映射更新报文中包括本端对应的标识符和新的IP地址;
所述映射模块,用于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将所述第二标识符映射为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IP地址;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将所述映射更新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二IP地址对应的第二终端,以根据所述新的IP地址恢复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9.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终端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接收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所述标识符层位于终端协议栈中的应用层与传输层之间;
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接收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接收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之前,还包括:
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接收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
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接收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以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基于标识符的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接收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之前,还包括:
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监听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连接请求;
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监听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监听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之后,还包括:
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符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IP地址,并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将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符与第一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存入本地映射表,以根据所述本地映射表中所述第一标识符与所述第一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向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一终端更新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映射更新报文,所述映射更新报文中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标识符和新的第一IP地址;
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映射更新报文,以根据所述新的第一IP地址恢复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接收所述第一IP地址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映射更新报文之后,还包括:
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检查所述第一标识符与所述新的第一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的合法性;
如果检查结果为合法,则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将所述第一标识符与所述新的第一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存入本地映射表。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接收第一IP地址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之后,还包括:
通过本端的应用层直接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转发给第三标识符对应的第三终端;
和/或,通过本端的应用层直接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接收所述第三标识符对应的第三终端发送的数据,并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将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数据转发给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
1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调用模块,用于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接收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所述标识符层位于终端协议栈中的应用层与传输层之间;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调用模块调用的本端的标识符层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接收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模块,还用于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接收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接收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以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基于标识符的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模块,还用于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监听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连接请求;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监听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符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IP地址;
存储模块,用于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将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符与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第一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存入本地映射表,以根据所述本地映射表中所述第一标识符与所述第一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向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模块,还用于如果所述第一终端更新所述第一IP地址,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映射更新报文;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映射更新报文,以根据所述新的第一IP地址恢复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检查模块,用于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检查所述第一标识符与所述新的第一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的合法性;
所述存储模块,还用于如果检查结果为合法,则通过本端的标识符层将所述第一标识符与所述新的第一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存入本地映射表。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转发模块,用于通过本端的应用层直接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转发给第三标识符对应的第三终端;和/或,通过本端的应用层直接调用本端的传输层接口接收所述第三标识符对应的第三终端发送的数据,并通过本端的应用层调用本端的标识符层接口将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数据转发给所述第一标识符对应的第一终端。
23.一种数据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如所述权利要求5至权利要求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如所述权利要求16至权利要求2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终端。
CN201210295742.2A 2012-08-17 2012-08-17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Active CN1035958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95742.2A CN103595823B (zh) 2012-08-17 2012-08-17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PCT/CN2013/076137 WO2014026493A1 (zh) 2012-08-17 2013-05-23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95742.2A CN103595823B (zh) 2012-08-17 2012-08-17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95823A CN103595823A (zh) 2014-02-19
CN103595823B true CN103595823B (zh) 2018-05-11

Family

ID=50085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95742.2A Active CN103595823B (zh) 2012-08-17 2012-08-17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95823B (zh)
WO (1) WO2014026493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2015A (zh) * 2003-01-28 2004-08-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媒体网关控制协议消息传输和事务可靠性处理的方法
KR20040103352A (ko) * 2003-05-30 2004-12-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홈 네트워크 시스템
CN1741523A (zh) * 2004-08-25 2006-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主机移动性和多家乡功能的密钥交换协议方法
CN101945026A (zh) * 2010-06-30 2011-01-12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控制局域网络中应用层数据传输方法和控制局域网络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2015A (zh) * 2003-01-28 2004-08-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媒体网关控制协议消息传输和事务可靠性处理的方法
KR20040103352A (ko) * 2003-05-30 2004-12-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홈 네트워크 시스템
CN1741523A (zh) * 2004-08-25 2006-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主机移动性和多家乡功能的密钥交换协议方法
CN101945026A (zh) * 2010-06-30 2011-01-12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控制局域网络中应用层数据传输方法和控制局域网络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95823A (zh) 2014-02-19
WO2014026493A1 (zh) 201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7722B (zh) 实现强制mac转发功能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88516B (zh) 提供公共可达性的方法和有关系统与装置
CN103716213A (zh) 在固定接入网中和在用户设备中运行的方法
CN102546407B (zh) 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WO2012019317A1 (zh) 虚网与三网合一
CN105681445A (zh) 数据的点对点传输路径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6572447A (zh) 资源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2984070A (zh) 一种以太网无编号接口实现数据转发方法
CN101605090B (zh) 无源光网络中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二层中间代理的实现方法
CN101552745A (zh) 一种实现nat的方法及装置
CN115955456A (zh) 基于IPv6的企业园区网及组网方法
CN107659930A (zh) 一种ap接入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516176A (zh) 一种呼叫中心系统及其通信连接方法和装置
CN102447703B (zh) 一种热备份方法和系统、cgn设备
CN104883307B (zh) 路由器之间进行数据文件共享的系统及方法
CN102387221A (zh)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及系统
CN103595823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1651606A (zh)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944892B (zh) 一种动态虚拟局域网注册方法和设备
CN102143157A (zh)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2238164A (zh) 面向ip电信网的多协议报文适配方法
CN102857953A (zh) 一种基站自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77850B (zh) 一种实现voip业务穿越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0370782C (zh) 一种实现园区网接入IPv6网的方法
CN100525202C (zh) 一种基于h.323协议的私网终端向网守注册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