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95665A - 通道校正方法、装置及无线接入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道校正方法、装置及无线接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95665A
CN103595665A CN201210543992.3A CN201210543992A CN103595665A CN 103595665 A CN103595665 A CN 103595665A CN 201210543992 A CN201210543992 A CN 201210543992A CN 103595665 A CN103595665 A CN 1035956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ru
channel
correction
signal
respon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4399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95665B (zh
Inventor
向涛
官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4399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956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956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56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956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56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通道校正方法、装置及无线接入系统,该通道校正方法可以包括: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进行校正,获得参考差异参数;根据所述参考差异参数,调整第一RRU和第二RRU的校正系数;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进行通道校正,以及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进行通道校正。本发明既能对单个RRU的收发通道的信道差异进行补偿,实现单个RRU的通道校正,又可对多个RRU之间的信道差异进行补偿,实现对多个RRU之间的通道校正,从而提高波束赋形增益,改善系统的性能。

Description

通道校正方法、装置及无线接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无线接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通道校正方法、装置及无线接入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阵列增益是指利用多路信号的相干叠加,提高信号的接收功率,从而改善系统性能。相干叠加的效果取决于对完整信道信息的获取,例如: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时分双工)系统或FDD(Frequency DivisionDuplexing)系统中,基带可以利用空口上下行信道的互易性来获得完整信道信息,具体为利用上行参考信号的信道响应估计获取下行信道的信道响应,由于完整的无线接入系统包括BBU(Base Band Unit,基带单元)、天线单元和RRU(Remote Radio Unit,远程射频单元),则基带获取的完整信道信息包括:BBU的空口信道响应、天线单元的天馈信道响应和RRU的TRX(Transmit/Receive,收发信机)信道响应。由于TRX信道的收发通道的响应为非互易性,上下行信道特征并不等价,基于互易性获得的信道响应可能存在误差,由此影响相干叠加的效果,影响增益效果,因此需要对RRU进行通道校正,来消息对增益的影响。
目前,对单个RRU的通道校正技术已比较成熟,但对多个RRU通道之间的联合校正,仍然是业界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通道校正方法、装置及无线接入系统,以实现多个RRU之间的联合校正。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道校正方法,可包括:
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进行校正,获得参考差异参数;
根据所述参考差异参数,调整第一RRU和第二RRU的校正系数;
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进行通道校正,以及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进行通道校正。
在第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RRU为无线接入系统中的任一个RRU,所述第二RRU为所述无线接入系统中除第一RRU之外的至少一个RRU。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参考通道进行校正之前,还包括:
将第一RRU的参考通道的接口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参考通道的接口进行串联,在第一RRU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形成联合参考通道;或者,
将第一RRU的参考通道的接口与第一校正天线相连接,将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参考通道的接口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对应的第二校正天线相连接,使所述第一校正天线和第二校正天线相对发射信号,在第一RRU和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形成联合参考通道。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进行校正,获得参考差异参数,包括: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根据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与第二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参考差异参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参考通道进行校正之前,还包括:
从第一RRU中选择一个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将第一RRU中的所述校正通道的接口与第一校正天线相连接;
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中选择一个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将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中的校正通道的接口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对应的第二校正天线相连接;
使第一校正天线与第二校正天线相对发射信号,在第一RRU和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形成联合参考通道。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五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进行校正,获得参考差异参数,包括: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一校正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二校正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三校正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四校正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五校正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六校正信道响应;
将第四校正信道响应和第五校正信道响应的乘积,与第二校正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为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将第三校正信道响应和第六校正信道响应的乘积,与第一校正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为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根据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与第二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参考差异参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六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参考差异参数,调整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包括: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根据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与接收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第一RRU的校正系数;
将第一RRU的校正系数与参考差异参数的比值,作为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七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参考差异参数,调整第二RRU的校正系数,包括: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根据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信道响应与接收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
将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与参考差异参数的比值,作为调整后的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八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进行通道校正,包括:
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分别进行补偿,实现第一RRU的通道校正;
所述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进行通道校正,包括:
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分别进行补偿,实现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通道校正。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九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进行校正,获得参考差异参数,包括: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一RRU的参考差异参数,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二RRU的参考差异参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十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进行校正,获得参考差异参数,包括: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中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一校正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二校正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三校正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四校正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五校正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六校正信道响应;
将第四校正信道响应和第五校正信道响应的乘积,与第二校正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为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将第三校正信道响应和第六校正信道响应的乘积,与第一校正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为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一RRU的参考差异参数,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二RRU的参考差异参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参考差异参数,调整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包括: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将所述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将所述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一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
将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与第一RRU的参考差异参数的乘积,作为调整后的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十二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参考差异参数,调整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包括: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二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将所述第二RRU的发射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将所述第二RRU的接收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二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
将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与第二RRU的参考差异参数的乘积,作为调整后的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十三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进行通道校正,包括:
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补偿;以及,
采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接收通道进行补偿;
所述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进行通道校正,包括:
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的发射通道进行补偿;以及,
采用第二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的接收通道进行补偿。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十四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进行校正,获得参考差异参数,包括: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根据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与第二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参考差异参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十五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参考差异参数,调整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包括: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根据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与接收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第一RRU的校正系数;
将第一RRU的校正系数与参考差异参数的比值,作为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十六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参考差异参数,调整第二RRU的校正系数,包括: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校正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根据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信道响应与接收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
将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与参考差异参数的比值,作为调整后的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十七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进行通道校正,包括:
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分别进行补偿,实现第一RRU的通道校正;
所述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进行通道校正,包括:
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分别进行补偿,实现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通道校正。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十八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进行校正,获得参考差异参数,包括: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一RRU的参考差异参数,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二RRU的参考差异参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八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十九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参考差异参数,调整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包括: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将所述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将所述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一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
将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与第一RRU的参考差异参数的乘积,作为调整后的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九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二十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参考差异参数,调整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包括: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二RRU的接收校正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将所述第二RRU的发射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将所述第二RRU的接收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二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
将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与第二RRU的参考差异参数的乘积,作为调整后的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十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二十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进行通道校正,包括:
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补偿;以及,
采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接收通道进行补偿;
所述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进行通道校正,包括:
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的发射通道进行补偿;以及,
采用第二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的接收通道进行补偿。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二十二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进行校正,获得参考差异参数之前,还包括:
若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存在频率偏移,对第一RRU或第二RRU进行频偏补偿。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十二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二十三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第一RRU或第二RRU进行频偏补偿,包括: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参考通道或发射校正通道进行两次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或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
根据所述参考信号两次发射的时间差,以及在第一RRU两次接收到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的信道响应的比值,计算第一RRU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频偏值;
采用计算获得的频偏值对第一RRU或第二RRU中的每个RRU进行频偏补偿。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十二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二十四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第一RRU或第二RRU进行频偏补偿,包括:
将两个参考信号先后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参考通道或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或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
根据在第一RRU接收到两个参考信号的时间差,以及在第一RRU接收到两个参考信号分别获得的信道响应的比值,计算第一频偏值;
将两个参考信号先后在第一RRU中的发射参考通道或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或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
根据在第一RRU接收到两个参考信号的时间差,以及在第一RRU接收到两个参考信号分别获得的信道响应的比值,计算第二频偏值;
采用第一频偏值与第二频偏值的差值,计算第一RRU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频偏值;
采用计算获得的第一RRU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频偏值,对第一RRU或第二RRU中的每个RRU进行频偏补偿。
在第二十五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进行校正,获得参考差异参数之前,还包括:若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存在相位偏移,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进行相位补偿。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道校正装置,可包括:
联合参考校正单元,用于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进行校正,获得参考差异参数;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考差异参数,调整第一RRU和第二RRU的校正系数;
通道校正单元,用于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进行通道校正,以及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进行通道校正。
在第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RRU为无线接入系统中的任一个RRU,所述第二RRU为所述无线接入系统中除第一RRU之外的至少一个RRU。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参考通道建立单元,用于将第一RRU的参考通道的接口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参考通道的接口进行串联,在第一RRU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形成联合参考通道;或者,
用于将第一RRU的参考通道的接口与第一校正天线相连接,将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参考通道的接口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对应的第二校正天线相连接,使所述第一校正天线和第二校正天线相对发射信号,在第一RRU和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形成联合参考通道。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联合参考校正单元包括:
第一参考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第二参考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参数配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与第二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参考差异参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参考通道建立单元,用于从第一RRU中选择一个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将第一RRU中的所述校正通道的接口与第一校正天线相连接;以及,
用于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中选择一个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将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中的校正通道的接口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对应的第二校正天线相连接;以及,
用于使第一校正天线与第二校正天线相对发射信号,在第一RRU和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形成联合参考通道。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五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联合参考校正单元包括:
第一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中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一校正信道响应;
第二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二校正信道响应;
第三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三校正信道响应;
第四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四校正信道响应;
第五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五校正信道响应;
第六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六校正信道响应;
第一参考配置单元,用于将第四校正信道响应和第五校正信道响应的乘积,与第二校正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为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第二参考配置单元,用于将第三校正信道响应和第六校正信道响应的乘积,与第一校正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为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参数配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与第二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参考差异参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六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整单元包括:
第一发射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第一接收校正单元,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第一系数配置单元,用于根据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与接收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第一RRU的校正系数;
第一系数调整单元,用于将第一RRU的校正系数与参考差异参数的比值,作为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七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整单元还包括:
第二发射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第二接收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第二系数配置单元,用于根据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信道响应与接收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
第二系数调整单元,用于将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与参考差异参数的比值,作为调整后的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八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道校正单元具体用于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分别进行补偿,实现第一RRU的通道校正;以及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分别进行补偿,实现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通道校正。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九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联合参考校正单元包括:
第一参考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第二参考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差异配置单元,用于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一RRU的参考差异参数,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二RRU的参考差异参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十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联合参考校正单元包括:
第一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中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一校正信道响应;
第二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二校正信道响应;
第三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三校正信道响应;
第四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四校正信道响应;
第五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五校正信道响应;
第六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六校正信道响应;
第一参考配置单元,用于将第四校正信道响应和第五校正信道响应的乘积,与第二校正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为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第二参考配置单元,用于将第三校正信道响应和第六校正信道响应的乘积,与第一校正信道响应的比值,用于配置为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差异配置单元,用于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一RRU的参考差异参数,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二RRU的参考差异参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整单元包括:
第一发射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第一接收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第一校正系数配置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将所述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一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
第一校正系数调整单元,用于将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与第一RRU的参考差异参数的乘积,作为调整后的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十二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整单元还包括:
第二发射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二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第二接收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第二校正系数配置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RRU的发射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将所述第二RRU的接收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二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
第二校正系数调整单元,用于将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与第二RRU的参考差异参数的乘积,作为调整后的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十三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道校正单元具体用于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补偿,并采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接收通道进行补偿;以及,
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的发射通道进行补偿,并采用第二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的接收通道进行补偿。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十四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联合参考校正单元包括:
第一参考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第二参考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参数配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与第二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参考差异参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十五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整单元包括:
第一发射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第一接收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第一系数配置单元,用于根据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与接收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第一RRU的校正系数;
第一系数调整单元,用于将第一RRU的校正系数与参考差异参数的比值,作为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十六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整单元还包括:
第二发射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校正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第二接收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第二系数配置单元,用于根据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信道响应与接收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
第二系数调整单元,用于将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与参考差异参数的比值,作为调整后的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十七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道校正单元具体用于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分别进行补偿,实现第一RRU的通道校正;以及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分别进行补偿,实现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通道校正。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十八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联合参考校正单元包括:
第一参考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第二参考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差异配置单元,用于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一RRU的参考差异参数,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参考差异参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十八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十九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整单元包括:
第一发射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第一接收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第一校正系数配置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将所述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一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
第一校正系数调整单元,用于将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与第一RRU的参考差异参数的乘积,作为调整后的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十九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二十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整单元还包括:
第二发射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二RRU的接收校正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第二接收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第二校正系数配置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RRU的发射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将所述第二RRU的接收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二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
第二校正系数调整单元,用于将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与第二RRU的参考差异参数的乘积,作为调整后的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十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二十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道校正单元具体用于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补偿;并采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接收通道进行补偿;以及,用于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的发射通道进行补偿;并采用第二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的接收通道进行补偿。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第二十二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频偏补偿单元,用于当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存在频率偏移时,对第一RRU或第二RRU进行频偏补偿。
在第二十三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相位补偿单元,用于当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存在相位偏移时,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进行相位补偿。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无线接入系统,可包括:BBU,至少两个RRU以及天线单元,还包括上述第二方面的通道校正装置。
由上可见,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在RRU之间建立联合参考通道并对该联合参考通道进行通道校正,得到参考差异参数;基于该参考差异参数调整单个RRU的校正系数,采用调整后的单个RRU的校正系数对该单个RRU进行通道校正,既能对单个RRU的收发通道的信道差异进行补偿,实现单个RRU的通道校正,又可对多个RRU之间的信道差异进行补偿,实现对多个RRU之间的通道校正,从而提高了波束赋形增益,改善了系统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道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联合参考通道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联合参考通道的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联合参考通道的示意图;
图2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联合参考通道的示意图;
图2e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联合参考通道的示意图;
图2f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联合参考通道的示意图;
图2g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联合参考通道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联合参考通道的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联合参考通道的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联合参考通道的示意图;
图3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联合参考通道的示意图;
图3e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联合参考通道的示意图;
图3f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联合参考通道的示意图;
图3g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联合参考通道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步骤S101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图1所示步骤S102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为图1所示步骤S102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为图1所示步骤S101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8为图1所示步骤S102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9为图1所示步骤S102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0为图1所示步骤S101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1为图1所示步骤S101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2为图1所示步骤S101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3为图1所示步骤S102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4为图1所示步骤S102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5为图1所示步骤S101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6为图1所示步骤S102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7为图1所示步骤S102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道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道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道校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道校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联合参考校正单元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单元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单元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联合参考校正单元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单元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单元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联合参考校正单元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联合参考校正单元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联合参考校正单元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单元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单元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联合参考校正单元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单元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单元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道校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道校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接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对RRU进行通道校正的目的在于:对收发通道的幅/相特性进行补偿,消除收发通道的信道差异带来的影响。该目的可采用下式进行表达:
β 0 , UL ( k ) H 0 , UL ( k ) β 0 , DL ( k ) H 0 , DL ( k ) = β 1 , UL ( k ) H 1 , UL ( k ) β 1 , DL ( k ) H 1 , DL ( k ) = · · · = β N , UL ( k ) H N - 1 , UL ( k ) β N , DL ( k ) H N - 1 , DL ( k ) = λ e jθ ( k ) - - - ( 1 )
如果不考虑空口信道响应(直连信道),有:
β 0 , UL ( k ) H 0 , UL ( k ) β 0 , DL ( k ) H 0 , DL ( k ) = β 1 , UL ( k ) H 1 , UL ( k ) β 1 , DL ( k ) H 1 , DL ( k ) = · · · = β N , UL ( k ) H N - 1 , UL ( k ) β N , DL ( k ) H N - 1 , DL ( k ) = λ e jθ ( k )
⇒
1 h rx , 0 · h ctx h rx , 0 1 h tx , 0 · h crx h tx , 0 = 1 h rx , 1 · h ctx h rx , 1 1 h tx , 1 · h crx h tx , 1 = · · · = 1 h rx , N - 1 · h ctx h rx , N - 1 1 h tx , N - 1 · h crx h tx , N - 1 = λe jθ ( k ) - - - ( 2 )
⇒
h crx h ctx = h crx h ctx = · · · = h crx h ctx = λ e jθ ( k )
其中,βi,UL(k)为接收通道补偿系数,βi,DL(k)为发射通道补偿系数,Hi,UL(k)表示接收通道的信道响应,Hi,DL(k)表示发射通道的信道响应,λejθ(k)为相对校正残留的信道响应,k为子载波编号。hcrx表示接收参考通道的信道响应,hctx表示发射参考通道的信道响应。
上述(1)式可知,对单个RRU进行通道校正后,收发通道的信道响应的比值为常量λejθ(k)。然而,针对多个RRU,由于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217
使得多个RRU协同进行相干发射可能会对系统带来影响,因此,为了提升系统性能,提升多个RRU之间的相干效果,需要对多个RRU之间进行联合校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道校正方案,可以实现RRU之间的联合校正,保证多个协同RRU之间的相干效果,从而提升系统性能。下面将结合具体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道校正方案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RRU为无线接入系统中的任一个RRU,以RRU0指代说明;所述第二RRU为所述无线接入系统中除第一RRU之外的至少一个RRU。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11,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道校正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道校正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
S101,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进行校正,获得参考差异参数。
为了实现第一RRU与第二RRU的联合校正,可以首先在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建立一联合参考通道。
(1)如果第二RRU仅包括一个RRU,用RRU1表示,该联合参考通道的建立可以有以下几种可行的实施方式:
在第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见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联合参考通道的示意图;图2a所示实施例中,A为RRU0的参考通道接口,B为RRU1的参考通道接口;C、E为耦合盘0的参考通道接口,D、F为耦合盘1的参考通道接口;A与C相连接,D与E相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定制耦合盘的参考通道接口,如图2a所示,定制耦合盘0中参考通道接口对应的功分器采用一分二功分器。将耦合盘0的参考通道接口E与耦合盘1的参考通道接口F进行串联,则可实现两个耦合盘的串联,从而可以实现RRU0的参考通道的接口与RRU1的参考通道的接口的串联,在RRU0与RRU1之间形成联合参考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图2a所示实施方式中,耦合盘与天线相互分离;实际应用中,耦合盘与天线可以合并为一个单元,称为天线单元;RRU0的参考通道接口与RRU0对应的天线单元的参考通道接口相连接,RRU1的参考通道接口与RRU1对应的天线单元的参考通道接口相连接。此种情况下,需要定制天线单元的参考通道接口,将RRU0对应的天线单元的参考通道接口与RRU1对应的天线单元的参考通道接口进行串联,则可实现两个天线单元的串联,从而可以实现RRU0的参考通道的接口与RRU1的参考通道的接口的串联,在RRU0与RRU1之间形成联合参考通道。
在第二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见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联合参考通道的示意图;图2b所示实施例中,A’为RRU0的参考通道接口,B’为RRU1的参考通道接口。RRU0对应于第一校正天线,RRU1对应于第二校正天线;其中,第一校正天线和第二校正天线为新增天线。
本实施方式可以将RRU0的参考通道的接口A’与第一校正天线(图中未标号)相连接,将RRU1的参考通道的接口B’与第二校正天线(图中未标号)相连接,使所述第一校正天线和第二校正天线相对发射信号,在RRU0和RRU1之间形成联合参考通道;优选地,所述第一校正天线和所述第二校正天线均为全向天线。其中,使第一校正天线与第二校正天线相对发射信号,且两校正天线均采用全面天线形态,可以有效地扩大参考信号的覆盖范围。
在第三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见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联合参考通道的示意图;图2c所示实施例中,A’为RRU0的参考通道接口,B’为RRU1的参考通道接口。RRU0对应于第一校正天线,RRU1对应于第二校正天线;其中,第一校正天线为从RRU0中选择的任一个天线单元中的天线,即为RRU0的一根正常的业务天线。第二校正天线为从RRU1中选择的任一个天线单元中的天线,即为RRU1的一根正常的业务天线。
本实施方式可以将RRU0的参考通道的接口A’与第一校正天线(图中未标号)相连接,将RRU1的参考通道的接口B’与第二校正天线(图中未标号)相连接,使所述第一校正天线和第二校正天线相对发射信号,在RRU0和RRU1之间形成联合参考通道。
上述图2a-图2c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将RRU0的参考通道与RRU1的参考通道相连接,在RRU0与RRU1之间建立联合参考通道。RRU0内部的通道自校正基于RRU0的参考通道完成,RRU1内部的通道自校正基于RRU1的参考通道完成,RRU0与RRU1之间的通道联合校正基于该联合参考通道完成。
在第四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见图2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联合参考通道的示意图;图2d所示实施例中,A’为RRU0的参考通道接口,B’为RRU1的参考通道接口。本实施方式中,可从RRU0中选择任一个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如图2d所示选择RRU0的TRX0作为校正通道,该RRU0中的TRX0对应第一校正天线。可从RRU1中选择任一个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如图2d所示选择RRU1的TRX0作为校正通道,该RRU1中的TRX0对应第二校正天线。其中,第一校正天线和第二校正天线为新增天线。
本实施方式可以将从RRU0选择的校正通道TRX0的接口与第一校正天线(图中未标号)相连接,将从RRU1选择的校正通道的接口与第二校正天线(图中未标号)相连接,使所述第一校正天线和第二校正天线相对发射信号,在RRU0和RRU1之间形成联合参考通道。
在第五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见图2e,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联合参考通道的示意图;图2e所示实施例中,A’为RRU0的参考通道接口,B’为RRU1的参考通道接口。本实施方式中,可从RRU0中选择任一个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如图2e所示选择RRU0的TRX0作为校正通道,该RRU0中的TRX0对应第一校正天线。可从RRU1中选择任一个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如图2e所示选择RRU1的TRX0作为校正通道,该RRU1中的TRX0对应第二校正天线。其中,第一校正天线为从RRU0中选择的任一个天线单元中的天线,即为RRU0的一根正常的业务天线。第二校正天线为从RRU1中选择的任一个天线单元中的天线,即为RRU1的一根正常的业务天线。
上述图2d-图2e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通过从RRU0中选择任一个正常的业务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从RRU1中选择任一个正常的业务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将所选择的校正通道相连接,则可在RRU0与RRU1之间建立联合参考通道。RRU0内部的通道自校正基于RRU0的参考通道完成,RRU1内部的通道自校正基于RRU1的参考通道完成,RRU0与RRU1之间的通道联合校正基于该联合参考通道完成。
在第六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见图2f,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联合参考通道的示意图;图2f所示实施例中,可从RRU0中选择任一个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如图2f所示选择RRU0的TRX0作为校正通道,该RRU0中的TRX0对应第一校正天线。可从RRU1中选择任一个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如图2f所示选择RRU1的TRX0作为校正通道,该RRU1中的TRX0对应第二校正天线。其中,第一校正天线和第二校正天线为新增天线。
本实施方式可以将从RRU0选择的校正通道TRX0的接口与第一校正天线(图中未标号)相连接,将从RRU1选择的校正通道的接口与第二校正天线(图中未标号)相连接,使所述第一校正天线和第二校正天线相对发射信号,在RRU0和RRU1之间形成联合参考通道。
在第七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见图2g,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联合参考通道的示意图;图2g所示实施例中,可从RRU0中选择任一个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如图2g所示选择RRU0的TRX0作为校正通道,该RRU0中的TRX0对应第一校正天线。可从RRU1中选择任一个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如图2g所示选择RRU1的TRX0作为校正通道,该RRU1中的TRX0对应第二校正天线。其中,第一校正天线为从RRU0中选择的任一个天线单元中的天线,即为RRU0的一根正常的业务天线。第二校正天线为从RRU1中选择的任一个天线单元中的天线,即为RRU1的一根正常的业务天线。
上述图2f-图2g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通过从RRU0中选择任一个正常的业务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从RRU1中选择任一个正常的业务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将所选择的校正通道相连接,则可在RRU0与RRU1之间建立联合参考通道。RRU0内部的通道自校正基于从RRU0选择的该校正通道完成,RRU1内部的通道自校正基于从RRU1选择的该校正通道完成,RRU0与RRU1之间的通道联合校正基于该联合参考通道完成。
(2)如果第二RRU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RRU,则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的联合参考通道的建立也可以有以下几种可行的实施方式。
下面以第二RRU包括两个RRU为例进行说明,第二RRU包括RRU1和RRU2。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RRU包含两个以上RRU时,可参考以下各实施方式类似分析。
在第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见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联合参考通道的示意图;图3a所示实施例中,A为RRU0的参考通道接口,B为RRU1的参考通道接口,H为RRU2的参考通道接口;C、E、G为耦合盘0的参考通道接口,D、F为耦合盘1的参考通道接口,I、J为耦合盘2的参考通道接口;A与C相连接,D与E相连接,H与I相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定制耦合盘的参考通道接口,如图3a所示,定制耦合盘0中参考通道接口对应的功分器采用一分三功分器。将耦合盘0的参考通道接口E与耦合盘1的参考通道接口F进行串联,将耦合盘0的参考通道接口G与耦合盘2的参考通道接口J进行串联,则可实现三个耦合盘的串联,从而可以实现RRU0、RRU1和RRU2的参考通道的接口的串联,在RRU0、RRU1和RRU2之间形成联合参考通道。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第二RRU包括两个以上RRU,例如:第二RRU包括K个RRU,K为第二RRU中各个RRU的序号,且K为大于2的整数。可以通过定制耦合盘的参考通道接口,例如定制耦合盘0中参考通道接口对应的功分器采用一分K功分器。参考图3a所示实施例的连接方式,实现耦合盘的串联,从而可以实现RRU0与第二RRU中每个RRU的参考通道的接口的串联,在RRU0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形成联合参考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图3a所示实施方式中,耦合盘与天线相互分离;实际应用中,耦合盘与天线可以合并为一个单元,称为天线单元;此时需要定制天线单元的参考通道接口,在RRU0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形成联合参考通道。
在第二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见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联合参考通道的示意图;图3b所示实施例中,A’为RRU0的参考通道接口,B’为RRU1的参考通道接口,H’为RRU2的参考通道接口。RRU0对应于第一校正天线,RRU1和RRU2分别对应于一个校正天线,均用第二校正天线表示。其中,第一校正天线和第二校正天线为新增天线。
本实施方式可以将RRU0的参考通道的接口A’与第一校正天线(图中未标号)相连接,将RRU1的参考通道的接口B’与第二校正天线(图中未标号)相连接,将RRU2的参考通道的接口H’与第二校正天线(图中未标号),使所述第一校正天线和第二校正天线相对发射信号,在RRU0、RRU1和RRU2之间形成联合参考通道。优选地,所述第一校正天线和所述第二校正天线均为全向天线。其中,第一校正天线与第二校正天线相对发射信号,且校正天线均采用全面天线形态,可以有效地扩大参考信号的覆盖范围。
在第三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见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联合参考通道的示意图;图3c所示实施例中,A’为RRU0的参考通道接口,B’为RRU1的参考通道接口,H’为RRU2的参考通道接口。RRU0对应于第一校正天线,RRU1和RRU2分别对应于一个校正天线,均用第二校正天线表示。其中,第一校正天线为从RRU0中选择的任一个天线单元中的天线,即为RRU0的一根正常的业务天线。RRU1对应的第二校正天线为从RRU1中选择的任一个天线单元中的天线,即为RRU1的一根正常的业务天线。RRU2对应的第二校正天线为从RRU2选择任一个天线单元中的天线,即为RRU2的一根正常的业务天线。
本实施方式可以将RRU0的参考通道的接口A’与第一校正天线(图中未标号)相连接,将RRU1的参考通道的接口B’与第二校正天线(图中未标号)相连接,将RRU2的参考通道的接口H’与第二校正天线(图中未标号)相连接,使所述第一校正天线和第二校正天线相对发射信号,在RRU0、RRU1和RRU2之间形成联合参考通道。
上述图3a-图3c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将RRU0的参考通道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参考通道相连接,在RRU0与第二RRU的每个RRU之间建立联合参考通道。RRU0内部的通道自校正基于RRU0的参考通道完成,第二RRU中的每个RRU内部的通道自校正基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参考通道完成,RRU0与第二RRU的每个RRU之间的通道联合校正基于该联合参考通道完成。
在第四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见图3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联合参考通道的示意图;图3d所示实施例中,A’为RRU0的参考通道接口,B’为RRU1的参考通道接口,H’为RRU2的参考通道接口。本实施方式中,可从RRU0中选择任一个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如图3d所示选择RRU0的TRX0作为校正通道,该RRU0中的TRX0对应第一校正天线。可从RRU1中选择任一个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如图3d所示选择RRU1的TRX0作为校正通道,该RRU1中的TRX0对应第二校正天线。可从RRU2中选择任一个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如图3d所示选择RRU2的TRX0作为校正通道,该RRU2中的TRX0对应第二校正天线。其中,第一校正天线和第二校正天线为新增天线。
本实施方式可以将从RRU0选择的校正通道TRX0的接口与第一校正天线(图中未标号)相连接,将从RRU1选择的校正通道的接口与第二校正天线(图中未标号)相连接,将从RRU2选择的校正通道的接口与第二校正天线(图中未标号)相连接,使所述第一校正天线和第二校正天线相对发射信号,在RRU0和RRU1之间形成联合参考通道。
在第五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见图3e,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联合参考通道的示意图;图3e所示实施例中,A’为RRU0的参考通道接口,B’为RRU1的参考通道接口,H’为RRU2的参考通道接口。本实施方式中,可从RRU0中选择任一个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如图3e所示选择RRU0的TRX0作为校正通道,该RRU0中的TRX0对应第一校正天线。可从RRU1中选择任一个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如图3e所示选择RRU1的TRX0作为校正通道,该RRU1中的TRX0对应第二校正天线。可从RRU2中选择任一个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如图3e所示选择RRU2的TRX0作为校正通道,该RRU2中的TRX0对应第二校正天线。其中,第一校正天线为从RRU0中选择的任一个天线单元中的天线,即为RRU0的一根正常的业务天线。RRU1对应的第二校正天线为从RRU1中选择的任一个天线单元中的天线,即为RRU1的一根正常的业务天线。RRU2对应的第二校正天线为从RRU2中选择的任一个天线单元中的天线,即为RRU2的一根正常的业务天线。
上述图3d-图3e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通过从RRU0中选择任一个正常的业务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中选择任一个正常的业务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将所选择的校正通道相连接,则可在RRU0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建立联合参考通道。RRU0内部的通道自校正基于RRU0的参考通道完成,第二RRU中的每个RRU内部的通道自校正基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参考通道完成,RRU0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的通道联合校正基于该联合参考通道完成。
在第六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见图3f,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联合参考通道的示意图;图3f所示实施例中,本实施方式中,可从RRU0中选择任一个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如图3f所示选择RRU0的TRX0作为校正通道,该RRU0中的TRX0对应第一校正天线。可从RRU1中选择任一个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如图3f所示选择RRU1的TRX0作为校正通道,该RRU1中的TRX0对应第二校正天线。可从RRU2中选择任一个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如图3f所示选择RRU2的TRX0作为校正通道,该RRU2中的TRX0对应第二校正天线。其中,第一校正天线和第二校正天线为新增天线。
本实施方式可以将从RRU0选择的校正通道TRX0的接口与第一校正天线(图中未标号)相连接,将从RRU1选择的校正通道的接口与第二校正天线(图中未标号)相连接,将从RRU2选择的校正通道的接口与第二校正天线(图中未标号)相连接,使所述第一校正天线和第二校正天线相对发射信号,在RRU0和RRU1之间形成联合参考通道。
在第七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见图3g,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联合参考通道的示意图;图3g所示实施例中,可从RRU0中选择任一个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如图3g所示选择RRU0的TRX0作为校正通道,该RRU0中的TRX0对应第一校正天线。可从RRU1中选择任一个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如图3g所示选择RRU1的TRX0作为校正通道,该RRU1中的TRX0对应第二校正天线。可从RRU2中选择任一个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如图3g所示选择RRU1的TRX0作为校正通道,该RRU2中的TRX0对应第二校正天线。其中,第一校正天线为从RRU0中选择的任一个天线单元中的天线,即为RRU0的一根正常的业务天线。RRU1对应的第二校正天线为从RRU1中选择的任一个天线单元中的天线,即为RRU1的一根正常的业务天线。RRU2对应的第二校正天线为从RRU2中选择的任一个天线单元中的天线,即为RRU2的一根正常的业务天线。
上述图3f-图3g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通过从RRU0中选择任一个正常的业务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中选择任一个正常的业务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将所选择的校正通道相连接,则可在RRU0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建立联合参考通道。RRU0内部的通道自校正基于从RRU0选择的校正通道完成,第二RRU中的每个RRU内部的通道自校正基于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选择的校正通道完成,RRU0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的通道联合校正基于该联合参考通道完成。
通过上述(1)和(2)所述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第一RRU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建立联合参考通道,基于该联合参考通道进行通道校正,则可以获得参考差异参数,该参考差异参数反映了第一RRU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的通道差异特性。
S102,根据所述参考差异参数,调整第一RRU和第二RRU的校正系数。
利用参考差异参数分别对RRU0和第二RRU中的每个RRU自身的校正系数进行调整,使得后续RRU0和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通道校正过程能够充分考虑到RRU0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的通道差异特性,实现RRU0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的联合校正。
S103,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进行通道校正,以及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进行通道校正。
根据参考差异参数调整后的校正系数已考虑了RRU0和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的通道差异特性。RRU0和第二RRU中的每个RRU采用各自调整后的校正系数进行通道校正,可保证RRU0和第二RRU中的每个RRU各自的收发通道的信道增益,也可保证RRU0和第二RRU中的每个RRU协同工作时的相干效果和信道增益。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对图1所示的通道校正方法的各步骤的具体执行过程进行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下述的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适用于采用图2a-图2c、或图3a-图3c所示实施方式建立的联合参考通道的情况。
下述实施例一中,所述第一RRU为无线接入系统中的任一个RRU,以RRU0指代说明;所述第二RRU为所述无线接入系统中除第一RRU之外的至少一个RRU。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4,为图1所示步骤S101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步骤S101可以包括:
S1101,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S1102,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S1103,根据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与第二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参考差异参数。
如果第二RRU仅包括一个RRU,用RRU1表示,则上述步骤S1101-步骤S1103具体可以为以下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
步骤S1101中,将参考信号在RRU0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RRU1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获得第一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其中,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12
表示RRU0的发射参考通道的信道响应,表示RRU1的接收参考通道的信道响应。
步骤S1102中,将参考信号在RRU1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RRU0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二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14
其中,表示RRU1的发射参考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16
表示RRU0的接收参考通道的信道响应。
步骤S1103中,第一信道响应与第二信道响应的比值为:
H TX c 0 H RX c 1 H TX c 1 H RX c 0 = λ e jθc - - - ( 3 )
化简上述公式(3),如下:
H TX c 0 H RX c 0 / H TX c 1 H RX c 1 = λ e jθc - - - ( 4 )
由上述公式(4)可以灵活配置RRU0和RRU1通道之间的参考差异参数,使公式(4)满足以下条件:
β TX c 0 H TX c 0 β RX c 0 H RX c 0 = β TX c 1 H TX c 1 β RX c 1 H RX c 1 - - - ( 5 )
其中,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110
为RRU0的发射参考通道补偿系数,为RRU0的接收参考通道补偿系数,为RRU1的发射参考通道补偿系数,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113
为RRU1的接收参考通道补偿系数。
达到上述(5)所示公式,则完成了RRU0与RRU1之间形成的参考差异参数的配置,该参考差异参数为RRU0和RRU1的收发参考通道的补偿系数。
如果第二RRU包括两个RRU,用RRU1和RRU2表示,则上述步骤S1101-步骤S1103具体可以为以下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
步骤S1101中,将参考信号在RRU0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RRU1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获得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21
将参考信号在RRU0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RRU2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获得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22
即第一信道响应由两部分组成,包括第1a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23
以及第1b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24
其中,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25
表示RRU0的发射参考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26
表示RRU1的接收参考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27
表示RRU2的接收参考通道的信道响应。
步骤S1102中,将参考信号在RRU1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RRU0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28
将参考信号在RRU2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RRU0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29
即第二信道响应由两部分组成,包括第2a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210
以及第2b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211
其中,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212
表示RRU1的发射参考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213
表示RRU2的发射参考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214
表示RRU0的接收参考通道的信道响应。
步骤S1103中,第一信道响应与第二信道响应的比值为:
H TX c 0 H RX c 1 H TX c 1 H RX c 0 = H TX c 0 H RX c 2 H TX c 2 H RX c 0 = λ e jθc - - - ( 6 )
化简上述公式(6),如下:
H TX c 0 H RX c 0 / H TX c 1 H RX c 1 = H TX c 0 H RX c 0 / H TX c 2 H RX c 2 = λ e jθc - - - ( 7 )
由上述公式(7)可以灵活配置RRU0、RRU1和RRU2通道之间的参考差异参数,使公式(7)满足以下条件:
β TX c 0 H TX c 0 β RX c 0 H RX c 0 = β TX c 1 H TX c 1 β RX c 1 H RX c 1 = β TX c 2 H TX c 2 β RX c 2 H RX c 2 - - - ( 8 )
其中,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218
为RRU0的发射参考通道补偿系数,为RRU0的接收参考通道补偿系数,为RRU1的发射参考通道补偿系数,为RRU1的接收参考通道补偿系数;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222
为RRU2的发射参考通道补偿系数,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223
为RRU2的接收参考通道补偿系数。
达到上述(8)所示公式,则完成了RRU0、RRU1和RRU2之间形成的参考差异参数的配置,该参考差异参数为RRU0、RRU1和RRU2的收发参考通道的补偿系数。
如果第二RRU包括两个以上RRU,例如:第二RRU包括K个RRU,K为第二RRU中各个RRU的序号,且K为大于2的整数,则上述步骤S1101-步骤S1103具体可以参考上述第二RRU包括RRU1和RRU2时的实施方式,在此不赘述。此种情况下,经过步骤S1101-步骤S1103之后,可以获得如下公式:
β TX c 0 H TX c 0 β RX c 0 H RX c 0 = β TX c 1 H TX c 1 β RX c 1 H RX c 1 = β TX c 2 H TX c 2 β RX c 2 H RX c 2 = · · · = β TX ck H TX ck β RX ck H RX ck - - - ( 9 )
达到上述(9)所示公式,则完成了RRU0和第二RRU的每个RRU之间形成的参考差异参数的配置,该参考差异参数为RRU0和第二RRU的每个RRU的收发参考通道的补偿系数。
请参见图5,为图1所示步骤S102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步骤S102可以包括:
S1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通道分别进行发射,并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获得的RRU0的发射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其中,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33
表示RRU0的第一个发射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34
表示RRU0的第二个发射通道的信道响应,以此类推,表示RRU0的第N个发射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36
表示执行本步骤时RRU0的接收参考通道的信道响应;其中,N为正整数。
S1202,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获得的RRU0的接收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37
其中,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38
表示RRU0的第一个接收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39
表示RRU0的第二个接收通道的信道响应,以此类推,表示RRU0的第N个接收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311
表示执行本步骤时RRU0的发射参考通道的信道响应;其中,N为正整数。
S1203,根据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与接收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第一RRU的校正系数。
本步骤中,对RRU0的校正系数的配置可参见如下公式:
β TX 1,0 H TX 1,0 H RX c 0 ′ β RX 1,0 H RX 1,0 H TX c 0 ′ = β TX 2,0 H TX 2,0 H RX c 0 ′ β RX 2,0 H RX 2,0 H TX c 0 ′ = · · · = β TX N , 0 H TX N , 0 H RX c 0 ′ β RX N , 0 H RX N , 0 H TX c 0 ′ = ξ - - - ( 10 )
其中,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42
为RRU0的第一个发射通道的补偿系数,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43
为RRU0的第二个发射通道的补偿系数,以此类推,为RRU0的第N个发射通道的补偿系数;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45
为RRU0的第一个接收通道的补偿系数,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46
为RRU0的第二个接收通道的补偿系数,以此类推,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47
为RRU0的第N个接收通道的补偿系数;ξ为常量。
达到上述(10)所示公式,则完成了RRU0的校正系数的配置,该校正系数为RRU0的收发通道的补偿系数。
S1204,将第一RRU的校正系数与参考差异参数的比值,作为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
根据上述公式(5)、(8)或(9),参考差异参数体现了对RRU0的参考通道的补偿系数,考虑到该参考差异参数,对RRU0的校正系数进行调整的过程如下:
对RRU0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补偿后,可以得到:
H TX c 0 ′ = β RX c 0 H RX c 0 - - - ( 11 )
以及对RRU0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补偿后,可以得到:
H RX c 0 ′ = β RX c 0 H RX c 0 - - - ( 12 )
将公式(11)和(12)代入公式(10)进行化简,得到:
β TX 1,0 H TX 0,0 β RX 1,0 H RX 0,0 = β TX 2,0 H TX 1,0 β RX 2 , 0 H RX 1 , 0 = · · · = β TX N , 0 H TX N , 0 β RX N , 0 H RX N , 0 = ξ H TX c 0 ′ H RX c 0 ′ - - - ( 13 )
达到上述(13)所示公式,则完成了RRU0的校正系数的调整。
请参见图6,为图1所示步骤S102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步骤S102可以包括:
S1205,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通道分别进行发射,并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S1206,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S1207,根据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信道响应与接收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
S1208,将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与参考差异参数的比值,作为调整后的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
本实施例中,无论第二RRU仅包含RRU1,或第二RRU包含RRU1和RRU2,或第二RRU包含两个以上的RRU,对第二RRU中每个RRU的校正系数进行调整的过程均可以参见图5所示实施例中对RRU0的校正系数进行调整的过程,在此不赘述。在完成对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的调整后,可以得到如下公式:
β TX 1 , k H TX 0 , k β RX 1 , k H RX 0 , k = β TX 2 , k H TX 1 , k β RX 2 , k H RX 1 , k = · · · = β TX N , k H TX N , k β RX N , k H RX N , k = ξ H TX ck ′ H RX ck ′ - - - ( 14 )
图4所示实施例可以认为是发起RRU0和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的通道校正的过程;图5所示实施例可以认为是发起RRU0内部的通道自校正的过程,图6所示实施例可以认为是发起第二RRU中的每个RRU内部的通道自校正的过程。本实施例一的步骤S103中,采用公式(13)中的校正系数,对RRU0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中的信号分别进行补偿,完成RRU0的通道校正;采用公式(14)中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中的信号分别进行补偿,完成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通道校正。完成RRU0和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通道校正后,可注意到:
β TX 1,0 H TX 1,0 β RX 1,0 H RX 1,0 = β TX 2,0 H TX 2,0 β RX 2,0 H RX 2,0 = · · · = β TX N , 0 H TX N , 0 β RX N , 0 H RX N , 0 = β TX 1 , k H TX 0 , k β RX 1 , k H RX 0 , k = β TX 2 , k H TX 1 , k β RX 2 , k H RX 1 , k = · · · = β TX N , k H TX N , k β RX N , k H RX N , k = ξ H TX ck ′ H RX ck ′ - - - ( 15 )
当获得(15)所示公式时,则表示完成了所有RRU之间的联合校正。
通过上述对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发明在RRU之间建立联合参考通道并对该联合参考通道进行通道校正,得到参考差异参数;基于该参考差异参数调整单个RRU的校正系数,采用调整后的单个RRU的校正系数对该单个RRU进行通道校正,既能对单个RRU的收发通道的信道差异进行补偿,实现单个RRU的通道校正,又可对多个RRU之间的信道差异进行补偿,实现对多个RRU之间的通道校正,提高了波束赋形增益,改善了系统的性能。
下述实施例二中,所述第一RRU为无线接入系统中的任一个RRU,以RRU0指代说明;所述第二RRU为所述无线接入系统中除第一RRU之外的任一个RRU,以RRU1指代说明。
实施例二:
请参见图7,为图1所示步骤S101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步骤S101可以包括:
S1111,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RRU0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RRU1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获得第一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其中,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62
表示RRU0的发射参考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63
表示RRU1的接收参考通道的信道响应。
S1112,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RRU1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RRU0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二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64
其中,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65
表示RRU1的发射参考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66
表示RRU0的接收参考通道的信道响应。
S1113,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一RRU的参考差异参数;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二RRU的参考差异参数。
设定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67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68
本步骤将RRU0的参考差异参数配置为ρ0,将RRU1的参考差异参数配置为ρ1
请参见图8,为图1所示步骤S102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步骤S102可包括:
S1211,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获得的RRU0的发射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69
其中,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610
表示RRU0的第一个发射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71
表示RRU0的第二个发射通道的信道响应,以此类推,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72
表示RRU0的第N个发射通道的信道响应;表示执行本步骤时RRU0的接收参考通道的信道响应;其中,N为正整数。
S1212,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获得的RRU0的接收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其中,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75
表示RRU0的第一个接收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76
表示RRU0的第二个接收通道的信道响应,以此类推,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77
表示RRU0的第N个接收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78
表示执行本步骤时RRU0的发射参考通道的信道响应;其中,N为正整数。
S1213,将所述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将所述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一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
设定 β TX 1,0 = 1 H TX 1,0 H RX c 0 ′ , β TX 2 , 0 = 1 H TX 2,0 H RX c 0 ′ · · · · · · β TX N , 0 = 1 H TX N , 0 H RX c 0 ′ ; 则本步骤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711
配置为RRU0的第一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712
配置为RRU0的第二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以此类推,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713
配置为RRU0的第N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设定 β RX 1,0 = 1 H RX 1,0 H TX c 0 ′ , β RX 2 , 0 = 1 H RX 2,0 H TX c 0 ′ · · · · · · β RX N , 0 = 1 H RX N , 0 H TX c 0 ′ ; 则本步骤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716
配置为RRU0的第一个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将配置为RRU0的第二个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以此类推,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718
配置为RRU0的第N个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
S1214,将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与第一RRU的参考差异参数的乘积,作为调整后的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上述步骤可知,RRU0的第一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719
RRU0的参考差异参数为ρ0,本步骤则将二者的乘积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720
配置为调整后的RRU0的第一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同理,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721
配置为调整后的RRU0的第二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以此类推,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722
配置为调整后的RRU0的第N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请参见图9,为图1所示步骤S102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步骤S102可包括:
S1215,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二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获得的RRU1的发射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81
其中,表示RRU1的第一个发射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83
表示RRU1的第二个发射通道的信道响应,以此类推,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84
表示RRU1的第N个发射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85
表示执行本步骤时RRU1的接收参考通道的信道响应;其中,N为正整数。
S1216,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获得的RRU1的接收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86
其中,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87
表示RRU1的第一个接收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88
表示RRU1的第二个接收通道的信道响应,以此类推,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89
表示RRU1的第N个接收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810
表示执行本步RRU1的发射参考通道的信道响应;其中,N为正整数。
S1217,将所述第二RRU的发射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将所述第二RRU的接收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二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
设定 β TX 1,1 = 1 H TX 1,1 H RX c 1 ′ , β TX 2 , 1 = 1 H TX 2 , 1 H RX c 1 ′ · · · · · · β TX N , 1 = 1 H TX N , 1 H RX c 1 ′ ; 则本步骤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813
配置为RRU1的第一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将配置为RRU1的第二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以此类推,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815
配置为RRU1的第N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设定 β RX 1 , 1 = 1 H RX 1,1 H TX c 1 ′ , β RX 2 , 1 = 1 H RX 2 , 1 H TX c 1 ′ · · · · · · β RX N , 1 = 1 H RX N , 1 H TX c 1 ′ ; 则本步骤将配置为RRU1的第一个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819
配置为RRU1的第二个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以此类推,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820
配置为RRU1的第N个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
S1218,将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与第二RRU的参考差异参数的乘积,作为调整后的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上述步骤可知,RRU1的第一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91
RRU1的参考差异参数为ρ1,本步骤则将二者的乘积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92
配置为调整后的RRU1的第一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同理,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93
配置为调整后的RRU1的第二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以此类推,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394
配置为调整后的RRU1的第N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本实施例二的步骤S103中,采用调整后的RRU0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对RRU0的发射通道进行补偿,以及,采用RRU0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对RRU0的接收通道进行补偿;则进行补偿后,RRU0的收发通道的信道响应比值满足以下公式:
ρ 0 β TX 1,0 H TX 1,0 β RX 1,0 H RX 1,0 = ρ 0 β TX 2 , 0 H TX 2,0 β RX 2 , 0 H RX 2 , 0 = · · · · · · = ρ 0 β TX N , 0 H TX N , 0 β RX N , 0 H RX N , 0
对上述公式进行化简,可以得到以下公式:
H TX c 1 H RX c 0 · 1 H TX 1,0 H RX c 0 ′ · H TX 1,0 1 H RX 1,0 H TX c 0 ′ · H RX 1,0 = H TX c 1 H RX c 0 · 1 H TX 2 , 0 H RX c 0 ′ · H TX 2 , 0 1 H RX 2 , 0 H TX c 0 ′ · H RX 2,0 = · · · · · · = H TX c 1 H RX c 0 · 1 H TX N , 0 H RX c 0 ′ · H TX N , 0 1 H RX N , 0 H TX c 0 ′ · H RX N , 0 = H TX c 1 H RX c 0 H TX c 0 ′ H RX c 0 ′ - - - ( 16 )
由于 H TX c 0 ′ = α H TX c 0 , H RX c 0 ′ = α H RX c 0 , H TX c 1 ′ = χH TX c 1 , 其中,α、χ均为常量;将此公式代入(16),则化简以下公式:
H TX c 1 H RX c 0 H TX c 0 ′ H RX c 0 ′ = H TX c 1 H RX c 0 α H TX c 0 α H RX c 0 = H TX c 1 H TX c 0 - - - ( 17 )
综上,对RRU0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分别进行补偿后,RRU0的发射通道的信道响应与接收通道的信道响应的比值满足以下公式:
ρ 0 β TX 1,0 H TX 1,0 β RX 1,0 H RX 1,0 = ρ 0 β TX 2 , 0 H TX 2,0 β RX 2 , 0 H RX 2 , 0 = · · · · · · = ρ 0 β TX N , 0 H TX N , 0 β RX N , 0 H RX N , 0 = H TX c 0 H TX c 1 - - - ( 18 )
同理,本实施例中,采用调整后的RRU1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对RRU1的发射通道进行补偿;以及,采用RRU1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对RRU1的接收通道进行补偿。补偿后,RRU1发射通道的信道响应与接收通道的信道响应的比值满足以下公式:
ρ 1 β TX 1 , 1 H TX 1 , 1 β RX 1 , 1 H RX 1 , 1 = ρ 1 β TX 2 , 1 H TX 2 , 1 β RX 2 , 1 H RX 2 , 1 = · · · · · · = ρ 1 β TX N , 1 H TX N , 1 β RX N , 1 H RX N , 1 = H TX c 0 H TX c 1 - - - ( 19 )
上述(18)和(19)所示公式表明,通道补偿后,RRU0与RRU1的发射通道与接收通道的信道响应比值相等。获上述(18)和(19)式,则表示完成了RRU0与RRU1之间的联合校正。
上述实施例二中,两个RRU之间的联合校正过程中,考虑RRU间的差异时,每个RRU配置的参考差异参数仅与自身的参考通道接收到的信道响应有关,而无需要考虑其他RRU的参考通道的信道响应,因此,RRU对应的小区之间无需进行信息交互,简化了联合校正的流程,减少了信息量,减小通信负荷。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如果无线接入系统中存在多个RRU,且需要在多个RRU之间进行联合校正时,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二的联合校正流程,灵活选择任意两个RRU进行联合校正,例如:如果无线接入系统中存在RRU0、RRU1、RRU2,采用上述实施例二,可以灵活地选择实现RRU0与RRU1之间的联合校正,RRU1与RRU2之间的联合校正,RRU0与RRU2之间的联合校正。
通过上述对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发明既能实现单个RRU的通道校正,又可实现对多个RRU之间的通道校正,提高了波束赋形增益,改善了系统的性能。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对图1所示的通道校正方法的各步骤的具体执行过程进行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下述的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适用于采用图2d-图2e、或图3d-图3e所示实施方式建立的联合参考通道的情况。
下述实施例三中,所述第一RRU为无线接入系统中的任一个RRU,以RRU0指代说明;所述第二RRU为所述无线接入系统中除第一RRU之外的至少一个RRU。且下述实施例三中,选择第一RRU的第一个收发通道TRX0作为校正通道,选择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第一个收发通道TRX0作为校正通道,建立联合参考通道。
实施例三:
请参见图10,为图1所示步骤S101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步骤S101可以包括:
S1121,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一校正信道响应;
S1122,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二校正信道响应;
S1123,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三校正信道响应;
S1124,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四校正信道响应;
S1125,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五校正信道响应;
S1126,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六校正信道响应;
S1127,将第四校正信道响应和第五校正信道响应的乘积,与第二校正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为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S1128,将第三校正信道响应和第六校正信道响应的乘积,与第一校正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为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S1129,根据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与第二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参考差异参数。
如果第二RRU仅包括一个RRU,用RRU1表示,则上述步骤S1121-步骤S1129具体可以为以下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
步骤S1121中,将参考信号在RRU0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RRU1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一校正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11
其中,表示RRU0的发射校正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13
表示RRU1的接收校正通道的信道响应。
在步骤S1122中,将参考信号RRU1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RRU0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二校正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14
其中,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15
表示RRU1的发射校正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16
表示RRU0的接收校正通道的信道响应。
在步骤S1123中,将参考信号在RRU0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RRU0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三校正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21
其中,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22
表示RRU0的发射校正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23
表示RRU0的接收参考通道的信道响应。
在步骤S1124中,将参考信号在RRU0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RRU0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四校正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24
其中,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25
表示RRU0的发射参考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26
表示RRU0的接收校正通道的信道响应。
在步骤S1125中,将参考信号在RRU1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RRU1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五校正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27
其中,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28
表示RRU1的发射校正通道的信道响应,表示RRU1的接收参考通道的信道响应。
在步骤S1126中,将参考信号在RRU1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RRU1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六校正信道响应其中,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211
表示RRU1的发射参考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212
表示RRU1的接收校正通道的信道响应。
在步骤S1127中,将第四校正信道响应和第五校正信道响应的乘积,与第二校正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为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则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可以为:
H TX c 0 H RX c 1 = ( H TX c 0 H RX 1,0 ) ( H TX 1,1 H RX c 1 ) H TX 1,1 H RX 1,0 - - - ( 20 )
在步骤S1128中,将第三校正信道响应和第六校正信道响应的乘积,与第一校正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为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则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可以为:
H TX c 1 H RX c 0 = ( H TX 1,0 H RX C 0 ) ( H TX c 1 H RX 1,1 ) H TX 1,0 H RX 1,1 - - - ( 21 )
在步骤S1129中,将上述(20)和(21)式代入公式(3)中,按照公式(4)及公式(5)即可配置RRU0与RRU1之间的参考差异参数,该参考差异参数为RRU0和RRU1的收发参考通道的补偿系数。
如果第二RRU包括两个RRU1和RRU2时,步骤S1121-步骤S1128可参见上述第二RRU中仅包含RRU1时的实施方式,在此不赘述。经过步骤S1121-步骤S1128后,RRU0与RRU1之间的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为上述(20)式所示,RRU0和RRU1之间的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为上述(21)式所示。同理,RRU0与RRU2之间的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如下:
H TX c 0 H RX c 2 = ( H TX c 0 H RX 1,0 ) ( H TX 1,2 H RX c 2 ) H TX 1,2 H RX 1,0 - - - ( 22 )
RRU0与RRU2之间的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如下:
H TX c 2 H RX c 0 = ( H TX 1,0 H RX c 0 ) ( H TX c 2 H RX 1,2 ) H TX 1,0 H RX 1,2 - - - ( 23 )
在步骤S1129中,将上述(22)和(23)式代入公式(6)中,按照公式(7)及公式(8)即可配置RRU0、RRU1和RRU2之间的参考差异参数,该参考差异参数为RRU0、RRU1和RRU2的收发参考通道的补偿系数。
如果第二RRU包括两个以上RRU,例如:第二RRU包括K个RRU,K为第二RRU中各个RRU的序号,且K为大于2的整数,则上述步骤S1111-步骤S1129具体可以参考上述第二RRU包括RRU1和RRU2时的实施方式,在此不赘述。此种情况下,经过步骤S1121-步骤S1129之后,可以完成了RRU0和第二RRU的每个RRU之间形成的参考差异参数的配置,该参考差异参数为RRU0和第二RRU的每个RRU的收发参考通道的补偿系数。
本实施例三中,步骤S102的实施过程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中图5-图6中步骤S102的具体实施过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赘述。本实施例三的步骤S103中,采用调整后的RRU0的校正系数,对RRU0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中的信号分别进行补偿,完成RRU0的通道校正;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分别进行补偿,实现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通道校正。
通过上述对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发明在RRU之间建立联合参考通道并对该联合参考通道进行通道校正,得到参考差异参数;基于该参考差异参数调整单个RRU的校正系数,采用调整后的单个RRU的校正系数对该单个RRU进行通道校正,既能对单个RRU的收发通道的信道差异进行补偿,实现单个RRU的通道校正,又可对多个RRU之间的信道差异进行补偿,实现对多个RRU之间的通道校正,提高了波束赋形增益,改善了系统的性能。
下述实施例四中,所述第一RRU为无线接入系统中的任一个RRU,以RRU0指代说明;所述第二RRU为所述无线接入系统中除第一RRU之外的任一个RRU,以RRU1指代说明。且下述实施例四中,选择第一RRU的第一个收发通道TRX0作为校正通道,选择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第一个收发通道TRX0作为校正通道,建立联合参考通道。
实施例四:
请参见图11,为图1所示步骤S101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步骤S101可以包括:
S1131,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一校正信道响应;
S1132,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二校正信道响应;
S1133,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三校正信道响应;
S1134,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四校正信道响应;
S1135,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五校正信道响应;
S1136,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六校正信道响应;
S1137,将第四校正信道响应和第五校正信道响应的乘积,与第二校正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为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S1138,将第三校正信道响应和第六校正信道响应的乘积,与第一校正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为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本实施例中,步骤S1131-步骤S1138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三中图10所示的步骤S1121-步骤S1128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赘述。
S1139,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一RRU的参考差异参数,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二RRU的参考差异参数。
本实施例中,步骤S1139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二中图7所示的步骤S1113,在此不赘述。
本实施例四中,步骤S102的实施过程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二中图8-图9中步骤S102的具体实施过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赘述。本实施例四的步骤S103中,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补偿;并采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接收通道进行补偿;以及,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的发射通道进行补偿;并采用第二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的接收通道进行补偿。
上述实施例四中,两个RRU之间的联合校正过程中,考虑RRU间的差异时,每个RRU配置的参考差异参数仅与自身的参考通道接收到的信道响应有关,而无需要考虑其他RRU的参考通道的信道响应,因此,RRU对应的小区之间无需进行信息交互,简化了联合校正的流程,减少了信息量,减小通信负荷。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如果无线接入系统中存在多个RRU,且需要在多个RRU之间进行联合校正时,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四的联合校正流程,灵活选择任意两个RRU进行联合校正,例如:如果无线接入系统中存在RRU0、RRU1、RRU2,采用上述实施例四,可以灵活地选择实现RRU0与RRU1之间的联合校正,RRU1与RRU2之间的联合校正,RRU0与RRU2之间的联合校正。
通过上述对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发明既能实现单个RRU的通道校正,又可实现对多个RRU之间的通道校正,提高了波束赋形增益,改善了系统的性能。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五和实施例六,对图1所示的通道校正方法的各步骤的具体执行过程进行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下述的实施例五和实施例六适用于采用图2f-图2g、或图3f-图3g所示实施方式建立的联合参考通道的情况。
下述实施例五中,所述第一RRU为无线接入系统中的任一个RRU,以RRU0指代说明;所述第二RRU为所述无线接入系统中除第一RRU之外的至少一个RRU。且下述实施例五中,选择第一RRU的第一个收发通道TRX0作为校正通道,选择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第一个收发通道TRX0作为校正通道,建立联合参考通道。
实施例五:
请参见图12,为图1所示步骤S101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步骤S101可以包括:
S1141,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S1142,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S1143,根据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与第二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参考差异参数。
如果第二RRU仅包括一个RRU,用RRU1表示,则上述步骤S1141-步骤S1143具体可以为以下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
步骤S1141中,将参考信号在RRU0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RRU1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获得第一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其中,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62
表示RRU0的发射校正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63
表示RRU1的接收校正通道的信道响应。
步骤S1142中,将参考信号在RRU1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RRU0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二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64
其中,表示RRU1的发射校正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66
表示RRU0的接收校正通道的信道响应。
步骤S1143中,第一信道响应与第二信道响应的比值为:
H TX 1 , 0 H RX 1,1 H TX 1,1 H RX 1,0 = λ e jθc - - - ( 24 )
化简上述公式(24),如下:
H TX 1,0 H RX 1,0 / H TX 1,1 H RX 1,1 = λ e jθc - - - ( 25 )
由上述公式(25)可以灵活配置RRU0和RRU1通道之间的参考差异参数,使公式(25)满足以下条件:
β TX 1,0 H TX 1,0 β RX 1,0 H RX 1,0 = β TX 1 , 1 H TX 1 , 1 β RX 1 , 1 H RX 1 , 1 - - - ( 26 )
其中,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72
为RRU0的发射校正通道补偿系数,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73
为RRU0的接收校正通道补偿系数,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74
为RRU1的发射校正通道补偿系数,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75
为RRU1的接收校正通道补偿系数。
达到上述(26)所示公式,则完成了RRU0与RRU1之间形成的参考差异参数的配置,该参考差异参数为RRU0和RRU1的收发校正通道的补偿系数。
如果第二RRU包括两个RRU,用RRU1和RRU2表示,则上述步骤S1141-步骤S1143具体可以为以下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
步骤S1141中,将参考信号在RRU0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RRU1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获得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76
将参考信号在RRU0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RRU2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获得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77
即第一信道响应由两部分组成,包括第1a信道响应:以及第1b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79
其中,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710
表示RRU0的发射校正通道的信道响应,表示RRU1的接收校正通道的信道响应,表示RRU2的接收校正通道的信道响应。
步骤S1142中,将参考信号在RRU1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RRU0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713
将参考信号在RRU2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RRU0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即第二信道响应由两部分组成,包括第2a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715
以及第2b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716
其中,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717
表示RRU1的发射校正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718
表示RRU2的发射校正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719
表示RRU0的接收校正通道的信道响应。
步骤S1143中,第一信道响应与第二信道响应的比值为:
H TX 1,0 H RX 1,1 H TX 1,1 H RX 1,0 = H TX 1,0 H RX 1,2 H TX 1,2 H RX 1,0 = λ e jθc - - - ( 27 )
化简上述公式(27,如下:
H TX 1 , 0 H RX 1,0 / H TX 1,1 H RX 1,1 = H TX 1,0 H RX 1,0 / H TX 1,2 H RX 1,2 = λ e jθc - - - ( 28 )
由上述公式(28)可以灵活配置RRU0、RRU1和RRU2通道之间的参考差异参数,使公式(28)满足以下条件:
β TX 1,0 H TX 1,0 β RX 1,0 H RX 1,0 = β TX 1,1 H TX 1,1 β RX 1,1 H RX 1,1 = β TX 1,2 H TX 1,2 β RX 1,2 H RX 1,2 - - - ( 29 )
其中,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83
为RRU0的发射校正通道补偿系数,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84
为RRU0的接收校正通道补偿系数,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85
为RRU1的发射校正通道补偿系数,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86
为RRU1的接收校正通道补偿系数;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87
为RRU2的发射校正通道补偿系数,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88
为RRU2的接收校正通道补偿系数。
达到上述(29)所示公式,则完成了RRU0、RRU1和RRU2之间形成的参考差异参数的配置,该参考差异参数为RRU0、RRU1和RRU2的收发校正通道的补偿系数。
如果第二RRU包括两个以上RRU,例如:第二RRU包括K个RRU,K为第二RRU中各个RRU的序号,且K为大于2的整数,则上述步骤S1141-步骤S1143具体可以参考上述第二RRU包括RRU1和RRU2时的实施方式,在此不赘述。此种情况下,经过步骤S1141-步骤S1143之后,可以获得如下公式:
β TX 1,0 H TX 1,0 β RX 1,0 H RX 1 , 0 = β TX 1,1 H TX 1,1 β RX 1,1 H RX 1,1 = β TX 1,2 H TX 1,2 β RX 1,2 H RX 1 , 2 = · · · = β TX 1 , k H TX 1 , k β RX 1 , k H RX 1 , k - - - ( 30 )
达到上述(30)所示公式,则完成了RRU0和第二RRU的每个RRU之间形成的参考差异参数的配置,该参考差异参数为RRU0和第二RRU的每个RRU的收发参考通道的补偿系数。
请参见图13,为图1所示步骤S102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步骤S102可以包括:
S1121,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获得的RRU0的发射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其中,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811
表示RRU0的第一个发射通道的信道响应,表示RRU0的第二个发射通道的信道响应,以此类推,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92
表示RRU0的第N个发射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93
表示执行本步骤时RRU0的接收校正通道的信道响应;其中,N为正整数。
S1122,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获得的RRU0的接收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94
其中,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95
表示RRU0的第一个接收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96
表示RRU0的第二个接收通道的信道响应,以此类推,表示RRU0的第N个接收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98
表示执行本步骤时RRU0的发射校正通道的信道响应;其中,N为正整数。
S1123,根据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与接收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第一RRU的校正系数;
本步骤中,对RRU0的校正系数的配置可参见如下公式:
β TX 1,0 H TX 1 , 0 H RX 1,0 ′ β RX 1,0 H RX 1 , 0 H TX 1,0 ′ = β TX 2,0 H TX 2 , 0 H RX 1,0 ′ β RX 2 , 0 H RX 2 , 0 H TX 1,0 ′ = · · · = β TX N , 0 H TX N , 0 H RX 1,0 ′ β RX N , 0 H RX N , 0 H TX 1,0 ′ = ξ - - - ( 31 )
其中,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910
为RRU0的第一个发射通道的补偿系数,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911
为RRU0的第二个发射通道的补偿系数,以此类推,为RRU0的第N个发射通道的补偿系数;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913
为RRU0的第一个接收通道的补偿系数,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914
为RRU0的第二个接收通道的补偿系数,以此类推,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4915
为RRU0的第N个接收通道的补偿系数;ξ为常量。
达到上述(31)所示公式,则完成了RRU0的校正系数的配置,该校正系数为RRU0的收发通道的补偿系数。
S1124,将第一RRU的校正系数与参考差异参数的比值,作为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
根据上述公式(26)、(29)或(30),参考差异参数体现了对RRU0的校正通道的补偿系数,考虑到该参考差异参数,对RRU0的校正系数进行调整的过程如下:
对RRU0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补偿后,可以得到:
H TX 1 , 0 ′ = β RX 1,0 H RX 1,0 - - - ( 32 )
以及对RRU0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补偿后,可以得到:
H RX 1,0 ′ = β RX 1,0 H RX 1,0 - - - ( 33 )
将公式(32)和(33)代入公式(30)进行化简,得到:
β TX 1,0 H TX 0,0 β RX 1,0 H RX 0,0 = β TX 2,0 H TX 1,0 β RX 2 , 0 H RX 1 , 0 = · · · = β TX N , 0 H TX N , 0 β RX N , 0 H RX N , 0 = ξ H TX 1,0 ′ H RX 1 , 0 ′ - - - ( 34 )
达到上述(34)所示公式,则完成了RRU0的校正系数的调整。
请参见图14,为图1所示步骤S102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步骤S102可以包括:
S1125,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校正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S1126,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S1127,根据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信道响应与接收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
S1128,将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与参考差异参数的比值,作为调整后的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
本实施例中,无论第二RRU仅包含RRU1,或第二RRU包含RRU1和RRU2,或第二RRU包含两个以上的RRU,对第二RRU中每个RRU的校正系数进行调整的过程均可以参见图13所示实施例中对RRU0的校正系数进行调整的过程,在此不赘述。在完成对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的调整后,可以得到如下公式:
β TX 1 , k H TX 0 , k β RX 1 , k H RX 0 , k = β TX 2 , k H TX 1 , k β RX 2 , k H RX 1 , k = · · · = β TX N , k H TX N , k β RX N , k H RX N , k = ξ H TX 1 , k ′ H RX 1 , k ′ - - - ( 35 )
图12所示实施例可以认为是发起RRU0和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的通道校正的过程;图13所示实施例可以认为是发起RRU0内部的通道自校正的过程,图14所示实施例可以认为是发起第二RRU中的每个RRU内部的通道自校正的过程。本实施例五的步骤S103中,采用公式(34)中的校正系数,对RRU0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中的信号分别进行补偿,完成RRU0的通道校正;采用公式(35)中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中的信号分别进行补偿,完成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通道校正。完成RRU0和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通道校正后,可注意到:
β TX 1,0 H TX 1,0 β RX 1,0 H RX 1,0 = β TX 2,0 H TX 2,0 β RX 2,0 H RX 2,0 = · · · = β TX N , 0 H TX N , 0 β RX N , 0 H RX N , 0 = β TX 1 , k H TX 0 , k β RX 1 , k H RX 0 , k = β TX 2 , k H TX 1 , k β RX 2 , k H RX 1 , k = · · · = β TX N , k H TX N , k β RX N , k H RX N , k = ξ H TX 1 , k ′ H RX 1 , k ′ - - - ( 36 )
当获得(36)所示公式时,则表示完成了所有RRU之间的联合校正。
通过上述对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发明在RRU之间建立联合参考通道并对该联合参考通道进行通道校正,得到参考差异参数;基于该参考差异参数调整单个RRU的校正系数,采用调整后的单个RRU的校正系数对该单个RRU进行通道校正,既能对单个RRU的收发通道的信道差异进行补偿,实现单个RRU的通道校正,又可对多个RRU之间的信道差异进行补偿,实现对多个RRU之间的通道校正,提高了波束赋形增益,改善了系统的性能。
下述实施例六中,所述第一RRU为无线接入系统中的任一个RRU,以RRU0指代说明;所述第二RRU为所述无线接入系统中除第一RRU之外的任一个RRU,以RRU1指代说明。且下述实施例六中,选择第一RRU的第一个收发通道TRX0作为校正通道,选择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第一个收发通道TRX0作为校正通道,建立联合参考通道。
实施例六:
请参见图15,为图1所示步骤S101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步骤S101可包括:
S1151,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RRU0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RRU1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获得第一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其中,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13
表示RRU0的发射校正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14
表示RRU1的接收校正通道的信道响应。
S1152,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RRU1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RRU0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二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21
其中,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22
表示RRU1的发射校正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23
表示RRU0的接收校正通道的信道响应。
S1153,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一RRU的参考差异参数,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二RRU的参考差异参数。
设定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24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25
本步骤将RRU0的参考差异参数配置为ρ0′,将RRU1的参考差异参数配置为ρ1′。
请参见图16,为图1所示步骤S102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步骤S102可包括:
S1231,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获得的RRU0的发射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26
其中,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27
表示RRU0的第一个发射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28
表示RRU0的第二个发射通道的信道响应,以此类推,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29
表示RRU0的第N个发射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210
表示执行本步骤时RRU0的接收校正通道的信道响应;其中,N为正整数。
S1232,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获得的RRU0的接收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211
其中,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212
表示RRU0的第一个接收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213
表示RRU0的第二个接收通道的信道响应,以此类推,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214
表示RRU0的第N个接收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215
表示执行本步骤时RRU0的发射校正通道的信道响应;其中,N为正整数。
S1233,将所述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将所述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一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
设定 β TX 1,0 = 1 H TX 1,0 H RX 1,0 ′ , β TX 2 , 0 = 1 H TX 2,0 H RX 1,0 ′ · · · · · · β TX N , 0 = 1 H TX N , 0 H RX 1,0 ′ ; 则本步骤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31
配置为RRU0的第一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32
配置为RRU0的第二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以此类推,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33
配置为RRU0的第N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设定 β RX 1,0 = 1 H RX 1,0 H TX 1,0 ′ , β RX 2 , 0 = 1 H RX 2,0 H TX 1 , 0 ′ · · · · · · β RX N , 0 = 1 H RX N , 0 H TX 1,0 ′ ; 则本步骤将配置为RRU0的第一个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37
配置为RRU0的第二个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以此类推,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38
配置为RRU0的第N个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
S1234,将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与第一RRU的参考差异参数的乘积,作为调整后的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上述步骤可知,RRU0的第一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39
RRU0的参考差异参数为ρ0′,本步骤则将二者的乘积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310
配置为调整后的RRU0的第一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同理,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311
配置为调整后的RRU0的第二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以此类推,将配置为调整后的RRU0的第N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请参见图17,为图1所示步骤S102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步骤S102可包括:
S1235,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二RRU的接收校正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获得的RRU1的发射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313
其中,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314
表示RRU1的第一个发射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315
表示RRU1的第二个发射通道的信道响应,以此类推,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316
表示RRU1的第N个发射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317
表示执行本步骤时RRU1的接收校正通道的信道响应;其中,N为正整数。
S1236,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获得的RRU1的接收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其中,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319
表示RRU1的第一个接收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320
表示RRU1的第二个接收通道的信道响应,以此类推,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41
表示RRU1的第N个接收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42
表示执行本步骤时RRU1的发射校正通道的信道响应;其中,N为正整数。
S1237,将所述第二RRU的发射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将所述第二RRU的接收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二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
设定 β TX 1 , 1 = 1 H TX 1 , 1 H RX 1 , 1 ′ , β TX 2 , 1 = 1 H TX 2 , 1 H RX 1 , 1 ′ · · · · · · β TX N , 1 = 1 H TX N , 1 H RX 1,1 ′ ; 则本步骤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45
配置为RRU1的第一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46
配置为RRU1的第二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以此类推,将配置为RRU1的第N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设定 β RX 1,1 = 1 H RX 1 , 1 H TX 1,1 ′ , β RX 2 , 1 = 1 H RX 2,1 H TX 1 , 1 ′ · · · · · · β RX N , 1 = 1 H RX N , 1 H TX 1,1 ′ ; 则本步骤将配置为RRU1的第一个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411
配置为RRU1的第二个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以此类推,将配置为RRU1的第N个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
S1238,将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与第二RRU的参考差异参数的乘积,作为调整后的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上述步骤可知,RRU1的第一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413
RRU1的参考差异参数为ρ1′,本步骤则将二者的乘积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414
配置为调整后的RRU1的第一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同理,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415
配置为调整后的RRU1的第二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以此类推,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416
配置为调整后的RRU1的第N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本实施例六的步骤S103中,采用调整后的RRU0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对RRU0的发射通道进行补偿,以及,采用RRU0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对RRU0的接收通道进行补偿;则进行补偿后,RRU0的收发通道的信道响应比值满足以下公式:
ρ 0 ′ β TX 1,0 H TX 1,0 β RX 1,0 H RX 1,0 = ρ 0 ′ β TX 2 , 0 H TX 2,0 β RX 2 , 0 H RX 2 , 0 = · · · · · · = ρ 0 ′ β TX N , 0 H TX N , 0 β RX N , 0 H RX N , 0
对上述公式进行化简,可以得到以下公式:
H TX 1,1 H RX 1,0 · 1 H TX 1,0 H RX 1,0 ′ · H TX 1,0 1 H RX 1,0 H TX 1,0 ′ · H RX 1,0 = H TX 1 , 1 H RX 1,0 · 1 H TX 2 , 0 H RX 1,0 ′ · H TX 2 , 0 1 H RX 2 , 0 H TX 1,0 ′ · H RX 2,0 = · · · · · · = H TX 1 , 1 H RX 1 , 0 · 1 H TX N , 0 H RX 1,0 ′ · H TX N , 0 1 H RX N , 0 H TX 1 , 0 ′ · H RX N , 0 = H TX 1 , 1 H RX 1 , 0 H TX 1,0 ′ H RX 1 , 0 ′ - - - ( 37 )
由于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52
H RX 1 , 0 ′ = α H RX 1,0 , H TX 1 , 1 ′ = χH TX 1,1 ,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55
其中,α、χ均为常量;将此公式代入(37),则化简以下公式:
H TX 1 , 1 H RX 1,0 H TX 1 , 0 ′ H RX 1,0 ′ = H TX 1 , 1 H RX 1,0 α H TX 1 , 0 α H RX 1,0 = H TX 1 , 1 H TX 1,0 - - - ( 38 )
综上,对RRU0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分别进行补偿后,RRU0的发射通道的信道响应与接收通道的信道响应的比值满足以下公式:
ρ 0 ′ β TX 1,0 H TX 1,0 β RX 1,0 H RX 1,0 = ρ 0 ′ β TX 2 , 0 H TX 2,0 β RX 2 , 0 H RX 2 , 0 = · · · · · · = ρ 0 ′ β TX N , 0 H TX N , 0 β RX N , 0 H RX N , 0 = H TX 1 , 0 H TX 1 , 1 - - - ( 39 )
同理,本实施例中,采用调整后的RRU1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对RRU1的发射通道进行补偿;以及,采用RRU1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对RRU1的接收通道进行补偿。补偿后,RRU1发射通道的信道响应与接收通道的信道响应的比值满足以下公式:
ρ 1 ′ β TX 1 , 1 H TX 1 , 1 β RX 1 , 1 H RX 1 , 1 = ρ 1 ′ β TX 2 , 1 H TX 2 , 1 β RX 2 , 1 H RX 2 , 1 = · · · · · · = ρ 1 ′ β TX N , 1 H TX N , 1 β RX N , 1 H RX N , 1 = H TX 1,0 H TX 1,1 - - - ( 40 )
上述(39)和(40)所示公式表明,通道补偿后,RRU0与RRU1的发射通道与接收通道的信道响应比值相等。获上述(39)和(40)式,则表示完成了RRU0与RRU1之间的联合校正。
上述实施例六中,两个RRU之间的联合校正过程中,考虑RRU间的差异时,每个RRU配置的参考差异参数仅与自身的参考通道接收到的信道响应有关,而无需要考虑其他RRU的参考通道的信道响应,因此,RRU对应的小区之间无需进行信息交互,简化了联合校正的流程,减少了信息量,减小通信负荷。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如果无线接入系统中存在多个RRU,且需要在多个RRU之间进行联合校正时,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六的联合校正流程,灵活选择任意两个RRU进行联合校正,例如:如果无线接入系统中存在RRU0、RRU1、RRU2,采用上述实施例六,可以灵活地选择实现RRU0与RRU1之间的联合校正,RRU1与RRU2之间的联合校正,RRU0与RRU2之间的联合校正。
通过上述对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发明既能实现单个RRU的通道校正,又可实现对多个RRU之间的通道校正,提高了波束赋形增益,改善了系统的性能。
请参见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道校正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包括:
S201,若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存在频率偏移,对第一RRU或第二RRU进行频偏补偿;
当RRU内部时钟频率同步精度较低时,在RRU之间则可能存在频率偏移,在RRU之间进行通道联合校正之前,根据实际需要可在RRU之间进行频偏补偿。在执行本步骤之前,可按照图2a-2g,或图3a-3g所示实施方式在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建立联合参考通道;下面以第二RRU中仅包含RRU1的情况为例,详细说明当RRU0与RRU1之间存在频率偏移时,在RRU0或RRU1进行频偏补偿的过程。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RRU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RRU时,当RRU0与第二RRU中的某个或某些RRU之间存在频率偏移时,对RRU0或第二RRU中的每个RRU进行频偏补偿的过程可参考下述描述类似分析。
针对采用图2a-2c或图3a-3c所示实施方式建立联合参考通道的情况,本步骤存在以下两种可行实施方式:
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本步骤中的频偏补偿过程具体如下:
1)将参考信号在RRU1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RRU0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的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61
其中,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62
表示RRU1的发射参考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63
表示RRU0的接收参考通道的信道响应。
2)再一次将参考信号在RRU1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RRU0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的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64
3)假设参考信号在RRU1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两次发射的时间相差τ1,由于两次发射发送的数据和路径是相同的,因此有:
H 2 TX c 1 H 2 RX c 0 H TX c 1 H RX c 0 = e j 2 πf τ 1 - - - ( 41 )
根据上式可计算出频偏值f,然后根据f对RRU0或RRU1进行频偏补偿,例如:对RRU0进行时域频偏补偿的方式为y(t)=x(t)ej2πft,其中,y(t)为补偿后的发送数据,x(t)为补偿前的发送数据。
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本步骤中的频偏补偿过程具体如下:
4)将两个参考信号先后在RRU1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并在RRU0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则先接收到的参考信号对应的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72
后接收到的参考信号对应的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73
5)假设在RRU0的接收参考通道接收到两个参考信号的时间相差τ1,由于两个参考信号的传输路径是相同的,因此有:
H 2 TX c 1 H 2 RX c 0 H TX c 1 H RX c 0 = e j 2 π f ′ τ 1
根据上式可计算出频偏值f′。
6)如果RRU0的发射参考通道与接收参考通道存在频偏,则RRU0与RRU1之间的频偏值还可能受到RRU0的发射参考通道与接收参考通道的频偏的影响。为了消除了上述影响,可将两个参考信号先后在RRU0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并在RRU0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则先接收到的参考信号对应的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后接收到的参考信号对应的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76
假定RRU0的接收参考通道接收到两个参考信号的时间相差τ2,由于两个参考信号的传输路径是相同的,因此有:;
H 2 TX c 0 H 2 RX c 0 H TX c 0 H RX c 0 = e j 2 π f 1 τ 2
根据上式可计算出RRU0的发射参考通道与接收参考通道之间的频偏值f1。则RRU0与RRU1之间的频偏值为:f=f′-f1,根据计算获得的f对RRU0或RRU1进行频偏补偿,例如:对RRU0进行时域频偏补偿的方式为y(t)=x(t)ej2πft,其中,y(t)为补偿后的发送数据,x(t)为补偿前的发送数据。
针对采用图2d-2g或图3d-3g所示实施方式建立联合参考通道的情况,本步骤存在以下两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且下述各实施方式中,假设选择第一RRU的第一个收发通道TRX0作为校正通道,选择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第一个收发通道TRX0作为校正通道,建立联合参考通道。
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本步骤中的频偏补偿过程具体如下:
7)将参考信号在RRU1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RRU0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的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81
其中,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82
表示RRU1的发射校正通道的信道响应,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83
表示RRU0的接收校正通道的信道响应。
8)再一次将参考信号在RRU1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RRU0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的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84
9)假设参考信号在RRU1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两次发射的时间相差τ1,由于两次发射发送的数据和路径是相同的,因此有:
H 2 TX 1 , 1 H 2 RX 1,0 H TX 1 , 1 H RX 1,0 = e j 2 πf τ 1 - - - ( 42 )
根据上式可计算出频偏f值,然后根据f对RRU0或RRU1进行频偏补偿例如:对RRU0进行频偏补偿的方式为y(t)=x(t)ej2πft
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本步骤中的频偏补偿过程具体如下:
10)将两个参考信号先后在RRU1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并在RRU0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则先接收到的参考信号对应的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86
后接收到的参考信号对应的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87
11)假设在RRU0的接收校正通道接收到两个参考信号的时间相差τ1,由于两个参考信号的传输路径是相同的,因此有:
H 2 TX 1 , 1 H 2 RX 1,0 H TX 1,1 H RX 1 , 0 = e j 2 π f ′ τ 1
根据上式可计算出频偏值f′。
12)如果RRU0的发射校正通道与接收校正通道存在频偏,则RRU0与RRU1之间的频偏值还可能受到RRU0的发射校正通道与接收校正通道的频偏的影响。为了消除了上述影响,可将两个参考信号先后在RRU0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并在RRU0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则先接收到的参考信号对应的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89
后接收到的参考信号对应的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810
假定RRU0的接收校正通道接收到两个参考信号的时间相差τ2,由于两个参考信号的传输路径是相同的,因此有:
H 2 TX 1 , 0 H 2 RX 1,0 H TX 1,0 H RX 1 , 0 = e j 2 π f 1 τ 2
根据上式可计算出RRU0的发射校正通道与接收校正通道之间的频偏值f1。则RRU0与RRU1之间的频偏值为:f=f′-f1,根据计算获得的f对RRU0或RRU1进行频偏补偿,例如:对RRU0进行时域频偏补偿的方式为y(t)=x(t)ej2πft,其中,y(t)为补偿后的发送数据,x(t)为补偿前的发送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的上述四种实施方式中,要求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592
例如:在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系统、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系统、WCDMA(Wideband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系统、TDSCDMA(Time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系统或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等系统中,RRU的时钟同步精度可为0.05PPM,两个RRU之间的时钟频率最大误差为0.1PPM,当射频时钟频率为2.6GHz时,τ1要求<0.306ms。可以理解的是,在对RRU0或RRU1进行频偏补偿之后,则执行后续的步骤S202。
S202,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进行校正,获得参考差异参数;
S203,根据所述参考差异参数,调整第一RRU和第二RRU的校正系数;
S204,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进行通道校正,以及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进行通道校正。
本实施例中,步骤S202-步骤S204可参见图1-图18所示的步骤S101-步骤S103的相关描述,在此不赘述。
通过上述对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发明考虑了RRU之间的频率偏移的情况,既能实现单个RRU的通道校正,又可实现对多个RRU之间的通道校正,提高了波束赋形增益,改善了系统的性能。
请参见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道校正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包括:
S301,若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存在相位偏移,在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进行相位补偿。
当RRU之间或RRU的收发通道之间可能存在固定频率偏移的情况下,可能存在相位偏移的情况,具体地,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频分双工)或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时分双工)系统为例,如果TDD或FDD系统中,参考信号在第一RRU与第二RRU中的各RRU中同时被发射,则第一RRU与第二RRU中的各RRU之间不存在相位偏移,不需要进行相位补偿;如果TDD或FDD系统中参考信号在第一RRU与第二RRU中的各RRU不同时发射,则第一RRU与第二RRU中的各RRU之间则存在相位偏移,需要进行相位补偿。在执行本步骤之前,可按照图2a-2g,或图3a-3g所示实施方式在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建立联合参考通道。假设RRU0与RRU1之间存在固定频偏,下面以第二RRU中仅包含RRU1的情况为例,详细说明当RRU0与RRU1之间存在相位偏移时,在RRU0或RRU1进行相位补偿的过程。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RRU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RRU时,当RRU0与第二RRU中的某个或某些RRU之间存在相位偏移时,对RRU0或第二RRU中的每个RRU进行相位补偿的过程可参考下述描述类似分析。
针对采用图2a-2c或图3a-3c所示实施方式建立联合参考通道的情况,本步骤存在以下两种可行的实施方式:
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本步骤中的相位补偿过程具体如下:
1)将参考信号在RRU0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RRU1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的信道响应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01
2)将参考信号在RRU1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RRU0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的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02
3)假设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03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04
的获取时间相差τ3,参照图18中步骤S201中的方法计算出RRU0与RRU1之间的固定频偏值为f,可根据f在RRU0与RRU1之间进行相位补偿,例如:若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05
的获取时间迟于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06
的获取时间,对进行相位补偿的方式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08
补偿后,采用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09
代替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010
执行后续的通道校正。再如:若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011
的获取时间迟于的获取时间,对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013
进行相位补偿的方式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014
补偿后,采用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015
代替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016
执行后续的通道校正。
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本步骤中的相位补偿过程具体如下:
4)将参考信号在RRU0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RRU1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的信道响应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11
5)将参考信号在RRU1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RRU0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的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12
6)假设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14
的获取时间相差τ3,参照图18中步骤S201中的计算方法,获得(41)式,如果τ1与τ3相等,可根据(41)式在RRU0与RRU1之间进行相位补偿,例如:若的获取时间迟于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16
的获取时间,对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17
进行相位补偿的方式为: H &prime; TX c 1 H &prime; RX c 0 = H TX c 1 H RX c 0 * H TX c 1 H RX c 0 H 2 TX c 1 H 2 RX c 0 ; 补偿后,采用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19
代替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110
执行后续的通道校正。再如:若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111
的获取时间迟于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112
的获取时间,对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113
进行相位补偿的方式为: H &prime; TX c 0 H &prime; RX c 1 = H TX c 0 H RX c 1 * H TX c 1 H RX c 0 H 2 TX c 1 H 2 RX c 0 ; 补偿后,采用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115
代替执行后续的通道校正。
针对采用图2d-2g或图3d-3g所示实施方式建立联合参考通道的情况,本步骤可存在以下两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下述各实施方式中,假设选择第一RRU的第一个收发通道TRX0作为校正通道,选择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第一个收发通道TRX0作为校正通道,建立联合参考通道。
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本步骤中的相位补偿过程具体如下:
7)将参考信号在RRU0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RRU1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的信道响应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117
8)将参考信号在RRU1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RRU0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的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118
9)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119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120
的获取时间时间相差τ3,参照图18中步骤S201中的方法计算出RRU0与RRU1之间的固定频偏值为f,可根据f在RRU0与RRU1之间进行相位补偿,因此需要在RRU0与RRU1之间进行相位补偿,例如:若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121
的获取时间迟于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122
的获取时间,对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123
进行相位补偿的方式为: H &prime; TX 1,1 H &prime; RX 1,0 = H TX 1,1 H RX 1,0 e - j 2 &pi;f &tau; 3 ; 补偿后,采用代替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23
执行后续的通道校正。再如:若的获取时间迟于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25
的获取时间,对进行相位补偿的方式为: H &prime; TX 1,0 H &prime; RX 1,1 = H TX 1 , 0 H RX 1 , 1 e - j 2 &pi;f &tau; 3 ; 补偿后,采用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28
代替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29
执行后续的通道校正。
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本步骤中的相位补偿过程具体如下:
10)将参考信号在RRU0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RRU1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的信道响应可表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210
11)将参考信号在RRU1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RRU0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的信道响应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211
12)假设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212
的获取时间相差τ3,参照图18中步骤S201中的计算方法,获得(42)式,如果τ1与τ3相等,可根据(42)式在RRU0与RRU1之间进行相位补偿,例如:若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214
的获取时间迟于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215
的获取时间,对进行相位补偿的方式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217
补偿后,采用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218
代替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219
执行后续的通道校正。再如:若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220
的获取时间迟于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221
的获取时间,对进行相位补偿的方式为: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223
补偿后,采用代替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225
执行后续的通道校正。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需要在RRU0与RRU1之间进行相位补偿,则通过上述各实施方式进行相位补偿之后,执行后续的步骤S302。
S302,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进行校正,获得参考差异参数;
S303,根据所述参考差异参数,调整第一RRU和第二RRU的校正系数;
S304,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进行通道校正,以及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进行通道校正。
本实施例中,步骤S302-步骤S304可参见图1-图18所示的步骤S101-步骤S103的相关描述,在此不赘述。
通过上述对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发明考虑了RRU之间的相位偏移的情况,既能实现单个RRU的通道校正,又可实现对多个RRU之间的通道校正,提高了波束赋形增益,改善了系统的性能。
对应于上述图1-图19所示实施例中对于通道校正方法的介绍,下面将结合图20-图37,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道校正装置进行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下述的通道校正装置可以应用于上述的通道校正方法中。
请参见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道校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道校正装置可以包括:联合参考校正单元101、调整单元102和通道校正单元103。
联合参考校正单元101,用于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进行校正,获得参考差异参数。
为了实现第一RRU与第二RRU的联合校正,可以首先在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建立一联合参考通道,联合参考校正单元101基于该联合参考通道进行通道校正,则可以获得参考差异参数,该参考差异参数反映了第一RRU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的通道差异特性。
调整单元102,用于根据所述参考差异参数,调整第一RRU和第二RRU的校正系数。
调整单元102利用参考差异参数分别对RRU0和第二RRU中的每个RRU自身的校正系数进行调整,由于充分考虑到RRU0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的通道差异特性,可以有利于实现RRU0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的联合校正。
通道校正单元103,用于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进行通道校正,以及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进行通道校正。
根据参考差异参数调整后的校正系数已考虑了RRU0和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的通道差异特性。通道校正单元103对RRU0和第二RRU中的每个RRU分别采用各自调整后的校正系数进行通道校正,可保证RRU0和第二RRU中的每个RRU各自的收发通道的信道增益,也可保证RRU0和第二RRU中的每个RRU协同工作时的相干效果和信道增益。
请参见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道校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道校正装置可以包括:联合参考校正单元101、调整单元102、通道校正单元103和参考通道建立单元104,其中,联合参考校正单元101、调整单元102和通道校正单元103的结构可参见图20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赘述。
本实施例中,参考通道建立单元104可以包括以下几种实施方式:
第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参考通道建立单元104,用于将第一RRU的参考通道的接口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参考通道的接口进行串联,在第一RRU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形成联合参考通道。
具体地,所述参考通道建立单元104可参见图2a或图3a所示实施过程,通过将第一RRU的参考通道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参考通道相连接,在第一RRU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建立联合参考通道。第一RRU内部的通道自校正基于第一RRU的参考通道完成,第二RRU中每个RRU内部的通道自校正基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参考通道完成,第一RRU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的通道联合校正基于联合参考通道完成。
第二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参考通道建立单元104,用于将第一RRU的参考通道的接口与第一校正天线相连接,将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参考通道的接口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对应的第二校正天线相连接,使所述第一校正天线和第二校正天线相对发射信号,在第一RRU和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形成联合参考通道。
具体地,所述参考通道建立单元104可参见图2b-2c或图3b-3c所示实施过程,通过将第一RRU的参考通道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参考通道相连接,在第一RRU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建立联合参考通道。第一RRU内部的通道自校正基于第一RRU的参考通道完成,第二RRU中每个RRU内部的通道自校正基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参考通道完成,第一RRU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的通道联合校正基于联合参考通道完成。
第三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参考通道建立单元104,用于从第一RRU中选择一个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将第一RRU中的所述校正通道的接口与第一校正天线相连接;以及,用于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中选择一个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将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中的校正通道的接口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对应的第二校正天线相连接;以及,用于使第一校正天线与第二校正天线相对发射信号,在第一RRU和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形成联合参考通道。
具体地,所述参考通道建立单元104可参见图2d-2g或图3d-3g所示实施过程,通过从第一RRU中选择任一个正常的业务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中选择任一个正常的业务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将所选择的校正通道相连接,将所选择的校正通道相连接,则可在第一RRU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建立联合参考通道。其中,若所述参考通道建立单元104采用图2d-2e或图3d-3e所示实施过程,第一RRU内部的通道自校正基于第一RRU的参考通道完成,第二RRU中的每个RRU内部的通道自校正基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参考通道完成,第一RRU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的通道联合校正基于该联合参考通道完成。若所述参考通道建立单元104采用图2f-2g或图3f-3g所示实施过程,第一RRU内部的通道自校正基于从第一RRU选择的校正通道完成,第二RRU中的每个RRU内部的通道自校正基于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选择的校正通道完成,第一RRU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的通道联合校正基于该联合参考通道完成。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七和实施例八,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道校正装置的各模块进行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下述的实施例七和实施例八适用于所述参考通道建立单元104采用图2a-图2c、或图3a-图3c所示实施方式建立的联合参考通道的情况。
下述实施例七中,所述第一RRU为无线接入系统中的任一个RRU,以RRU0指代说明;所述第二RRU为所述无线接入系统中除第一RRU之外的至少一个RRU。
实施例七:
请参见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联合参考校正单元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联合参考校正单元101可以包括:第一参考校正单元1101、第二参考校正单元1102和参数配置单元1103。
第一参考校正单元1101,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第二参考校正单元1102,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参数配置单元1103,用于根据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与第二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参考差异参数。
本实施例中,第一参考校正单元1101、第二参考校正单元1102和参数配置单元1103的功能根据图4所示步骤S1101-步骤S1103具体体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赘述。
请参见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单元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调整单元102可以包括:第一发射校正单元1201、第一接收校正单元1202、第一系数配置单元1203和第一系数调整单元1204。
第一发射校正单元1201,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第一接收校正单元1202,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第一系数配置单元1203,用于根据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与接收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第一RRU的校正系数。
第一系数调整单元1204,用于将第一RRU的校正系数与参考差异参数的比值,作为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
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射校正单元1201、第一接收校正单元1202、第一系数配置单元1203和第一系数调整单元1204的功能根据图5所示步骤S1201-步骤S1204具体体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图5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请参见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单元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调整单元102可以包括:第二发射校正单元1205、第二接收校正单元1206、第二系数配置单元1207和第二系数调整单元1208。
第二发射校正单元1205,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第二接收校正单元1206,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第二系数配置单元1207,用于根据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信道响应与接收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
第二系数调整单元1208,用于将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与参考差异参数的比值,作为调整后的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
本实施例中,第二发射校正单元1205、第二接收校正单元1206、第二系数配置单元1207和第二系数调整单元1208的功能根据图6所示步骤S1205-步骤S1208具体体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图6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赘述。本实施例中,对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实现过程与图23所示实施例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实现过程类似,例如:所述第二发射校正单元1205获得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信道响应的流程与所述第一发射校正单元1201获得RRU0的发射信道响应的流程类似;再如:所述第二接收校正单元1206获得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信道响应的流程与所述第一接收校正单元1202获得RRU0的接收信道响应的流程类似;又如:所述第二系数配置单元1207对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的配置过程与所述第一系数配置单元1203对RRU0的校正系数的配置过程类似;又如:所述第二系数调整单元1208对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的调整过程与所述第一系数调整单元1204对RRU0的校正系数的调整过程类似。
本实施例七中,所述通道校正单元103具体用于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分别进行补偿,实现第一RRU的通道校正;以及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分别进行补偿,实现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通道校正。
需要说明的是,图23所示实施例中的调整单元102的各功能单元可以与图24所示实施例的调整单元102的各功能单元合并,例如:第一发射校正单元1201和第二发射校正单元1205可以合并为发射校正单元,该发射校正单元可以对RRU0和第二RRU中的每个RRU进行发射校正;再如:所述第一接收校正单元1202与所述第二接收校正单元1206可以合并为接收校正单元,该接收校正单元可以对RRU0和第二RRU中的每个RRU进行接收校正;又如:所述第二系数配置单元1207与所述第一系数配置单元1203可以合并为系数配置单元,该系数配置单元可以对RRU0和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进行配置;又如:所述第二系数调整单元1208与所述第一系数调整单元1204可以合并为系数调整单元,该系数调整单元可以对RRU0和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进行调整。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存在其他可行的实施方式,例如:所述调整单元102可以仅包含图23所示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对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收发校正、校正系数配置及调整过程可以触发第二RRU中的每个RRU自校正完成;或者,所述调整单元102也可以仅包含图24所示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对RRU0的收发校正、校正系数配置及调整过程可以触发RRU0自校正完成。
通过上述对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发明在RRU之间建立联合参考通道并对该联合参考通道进行通道校正,得到参考差异参数;基于该参考差异参数调整单个RRU的校正系数,采用调整后的单个RRU的校正系数对该单个RRU进行通道校正,既能对单个RRU的收发通道的信道差异进行补偿,实现单个RRU的通道校正,又可对多个RRU之间的信道差异进行补偿,实现对多个RRU之间的通道校正,提高了波束赋形增益,改善了系统的性能。
下述实施例八中,所述第一RRU为无线接入系统中的任一个RRU,以RRU0指代说明;所述第二RRU为所述无线接入系统中除第一RRU之外的任一个RRU,以RRU1指代说明。
实施例八:
请参见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联合参考校正单元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联合参考校正单元101可以包括:第一参考校正单元1111、第二参考校正单元1112和差异配置单元1113。
第一参考校正单元1111,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第二参考校正单元1112,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差异配置单元1113,用于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一RRU的参考差异参数,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二RRU的参考差异参数。
本实施例中,第一参考校正单元1111、第二参考校正单元1112和差异配置单元1113的功能根据图7所示步骤S1111-步骤S1113具体体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图7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赘述。
请参见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单元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调整单元102可以包括:第一发射校正单元1211、第一接收校正单元1212、第一校正系数配置单元1213和第一校正系数调整单元1214。
第一发射校正单元1211,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第一接收校正单元1212,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第一校正系数配置单元1213,用于将所述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将所述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一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
所述第一校正系数配置单元1213将配置为RRU0的第一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92
配置为RRU0的第二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以此类推,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93
配置为RRU0的第N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所述第一校正系数配置单元1213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694
配置为RRU0的第一个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701
配置为RRU0的第二个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以此类推,将配置为RRU0的第N个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
第一校正系数调整单元1214,用于将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与第一RRU的参考差异参数的乘积,作为调整后的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所述第一校正系数调整单元1214将配置为调整后的RRU0的第一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704
配置为调整后的RRU0的第二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以此类推,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705
配置为调整后的RRU0的第N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射校正单元1211、第一接收校正单元1212、第一校正系数配置单元1213和第一校正系数调整单元1214的功能根据图8所示步骤S1211-步骤S1214具体体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图8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赘述。
请参见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单元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调整单元102还可包括:第二发射校正单元1215、第二接收校正单元1216、第二校正系数配置单元1217和第二校正系数调整单元1218。
第二发射校正单元1215,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二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第二接收校正单元1216,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第二校正系数配置单元1217,用于将所述第二RRU的发射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将所述第二RRU的接收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二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
所述第二校正系数配置单元1217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706
配置为RRU1的第一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707
配置为RRU1的第二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以此类推,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708
配置为RRU1的第N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所述第二校正系数配置单元1217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711
配置为RRU1的第一个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将配置为RRU1的第二个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以此类推,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713
配置为RRU1的第N个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
第二校正系数调整单元1218,用于将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与第二RRU的参考差异参数的乘积,作为调整后的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所述第二校正系数调整单元1218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714
配置为调整后的RRU1的第一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同理,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715
配置为调整后的RRU1的第二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以此类推,将
Figure BDA00002590837700716
配置为调整后的RRU1的第N个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本实施例中,第二发射校正单元1215、第二接收校正单元1216、第二校正系数配置单元1217和第二校正系数调整单元1218的功能根据图9所示步骤S1215-步骤S1218具体体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图9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赘述。
本实施例八中,所述通道校正单元103具体用于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补偿,并采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接收通道进行补偿;进行补偿后,RRU0的发射通道的信道响应与接收通道的信道响应的比值满足上述公式(18)。
所述通道校正单元103还用于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的发射通道进行补偿,并采用第二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的接收通道进行补偿;补偿后,RRU1发射通道的信道响应与接收通道的信道响应的比值满足上述公式(19)。
上述(18)和(19)所示公式表明,通道补偿后,RRU0与RRU1的发射通道与接收通道的信道响应比值相等。获上述(18)和(19)式,则表示完成了RRU0与RRU1之间的联合校正。
上述实施例八中,两个RRU之间的联合校正过程中,考虑RRU间的差异时,每个RRU配置的参考差异参数仅与自身的参考通道接收到的信道响应有关,而无需要考虑其他RRU的参考通道的信道响应,因此,RRU对应的小区之间无需进行信息交互,简化了联合校正的流程,减少了信息量,减小通信负荷。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如果无线接入系统中存在多个RRU,且需要在多个RRU之间进行联合校正时,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八,灵活选择任意两个RRU进行联合校正,例如:如果无线接入系统中存在RRU0、RRU1、RRU2,采用上述实施例八,可以灵活地选择实现RRU0与RRU1之间的联合校正,RRU1与RRU2之间的联合校正,RRU0与RRU2之间的联合校正。
通过上述对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发明既能实现单个RRU的通道校正,又可实现对多个RRU之间的通道校正,提高了波束赋形增益,改善了系统的性能。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九和实施例十,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道校正装置的各模块进行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下述的实施例七和实施例八适用于所述参考通道建立单元104采用图2d-图2e、或图3d-图3e所示实施方式建立联合参考通道的情况。
下述实施例九中,所述第一RRU为无线接入系统中的任一个RRU,以RRU0指代说明;所述第二RRU为所述无线接入系统中除第一RRU之外的至少一个RRU。且下述实施例九中,选择第一RRU的第一个收发通道TRX0作为校正通道,选择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第一个收发通道TRX0作为校正通道,建立联合参考通道。
实施例九:
请参见图2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联合参考校正单元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联合参考校正单元可包括:第一校正单元1121、第二校正单元1122、第三校正单元1123、第四校正单元1124、第五校正单元1125、第六校正单元1126、第一参考配置单元1127、第二参考配置单元1128和参数配置单元1129。
第一校正单元1121,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中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一校正信道响应;
第二校正单元1122,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二校正信道响应;
第三校正单元1123,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三校正信道响应;
第四校正单元1124,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四校正信道响应;
第五校正单元1125,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五校正信道响应;
第六校正单元1126,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六校正信道响应;
第一参考配置单元1127,用于将第四校正信道响应和第五校正信道响应的乘积,与第二校正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为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第二参考配置单元1128,用于将第三校正信道响应和第六校正信道响应的乘积,与第一校正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为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参数配置单元1129,用于根据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与第二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参考差异参数。
本实施例九中,第一校正单元1121、第二校正单元1122、第三校正单元1123、第四校正单元1124、第五校正单元1125、第六校正单元1126、第一参考配置单元1127、第二参考配置单元1128和参数配置单元1129的功能根据图10所示步骤S1121-步骤S1129具体体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图10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赘述。
本实施例九中,所述调整单元102的结构和功能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七中图23-图24中调整单元102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描述,在此不赘述。本实施例九中,所述通道校正单元103采用调整后的RRU0的校正系数,对RRU0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中的信号分别进行补偿,完成RRU0的通道校正;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分别进行补偿,实现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通道校正。
通过上述对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发明在RRU之间建立联合参考通道并对该联合参考通道进行通道校正,得到参考差异参数;基于该参考差异参数调整单个RRU的校正系数,采用调整后的单个RRU的校正系数对该单个RRU进行通道校正,既能对单个RRU的收发通道的信道差异进行补偿,实现单个RRU的通道校正,又可对多个RRU之间的信道差异进行补偿,实现对多个RRU之间的通道校正,提高了波束赋形增益,改善了系统的性能。
下述实施例十中,所述第一RRU为无线接入系统中的任一个RRU,以RRU0指代说明;所述第二RRU为所述无线接入系统中除第一RRU之外的任一个RRU,以RRU1指代说明。且下述实施例十中,选择第一RRU的第一个收发通道TRX0作为校正通道,选择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第一个收发通道TRX0作为校正通道,建立联合参考通道。
实施例十:
请参见图2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联合参考校正单元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联合参考校正单元可包括:第一校正单元1131、第二校正单元1132、第三校正单元1133、第四校正单元1134、第五校正单元1135、第六校正单元1136、第一参考配置单元1137、第二参考配置单元1138和差异配置单元1139。
第一校正单元1131,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中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一校正信道响应;
第二校正单元1132,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二校正信道响应;
第三校正单元1133,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三校正信道响应;
第四校正单元1134,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四校正信道响应;
第五校正单元1135,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五校正信道响应;
第六校正单元1136,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六校正信道响应;
第一参考配置单元1137,用于将第四校正信道响应和第五校正信道响应的乘积,与第二校正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为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第二参考配置单元1138,用于将第三校正信道响应和第六校正信道响应的乘积,与第一校正信道响应的比值,用于配置为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差异配置单元1139,用于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一RRU的参考差异参数,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二RRU的参考差异参数。
本实施例十中,第一校正单元1131、第二校正单元1132、第三校正单元1133、第四校正单元1134、第五校正单元1135、第六校正单元1136、第一参考配置单元1137、第二参考配置单元1138和差异配置单元1139的结构及功能根据图11所示步骤S1131-步骤S1139具体体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图11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赘述。
本实施例十中,所述调整单元102的结构和功能可参见上述实施例八中图26-图27中调整单元102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描述,在此不赘述。本实施例十中,所述通道校正单元103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补偿;并采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接收通道进行补偿;以及,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的发射通道进行补偿;并采用第二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的接收通道进行补偿。
上述实施例十中,两个RRU之间的联合校正过程中,考虑RRU间的差异时,每个RRU配置的参考差异参数仅与自身的参考通道接收到的信道响应有关,而无需要考虑其他RRU的参考通道的信道响应,因此,RRU对应的小区之间无需进行信息交互,简化了联合校正的流程,减少了信息量,减小通信负荷。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如果无线接入系统中存在多个RRU,且需要在多个RRU之间进行联合校正时,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十的联合校正流程,灵活选择任意两个RRU进行联合校正,例如:如果无线接入系统中存在RRU0、RRU1、RRU2,采用上述实施例十,可以灵活地选择实现RRU0与RRU1之间的联合校正,RRU1与RRU2之间的联合校正,RRU0与RRU2之间的联合校正。
通过上述对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发明既能实现单个RRU的通道校正,又可实现对多个RRU之间的通道校正,提高了波束赋形增益,改善了系统的性能。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十一和实施例十二,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道校正装置的各模块进行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下述的实施例十一和实施例十二适用于所述参考通道建立单元104采用图2f-图2g、或图3f-图3g所示实施方式建立联合参考通道的情况。
下述实施例十一中,所述第一RRU为无线接入系统中的任一个RRU,以RRU0指代说明;所述第二RRU为所述无线接入系统中除第一RRU之外的至少一个RRU。且下述实施例十一中,选择第一RRU的第一个收发通道TRX0作为校正通道,选择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第一个收发通道TRX0作为校正通道,建立联合参考通道。
实施例十一:
请参见图3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联合参考校正单元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联合参考校正单元101可包括:第一参考校正单元1141、第二参考校正单元1142和参数配置单元1143。
第一参考校正单元1141,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第二参考校正单元1142,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参数配置单元1143,用于根据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与第二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参考差异参数。
本实施例十一中,第一参考校正单元1141、第二参考校正单元1142和参数配置单元1143的结构和功能根据图12所示步骤S1141-步骤S1143具体体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图12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赘述。
请参见图3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单元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调整单元102可包括:第一发射校正单元1221、第一接收校正单元1222、第一系数配置单元1223和第一系数调整单元1224。
第一发射校正单元1221,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第一接收校正单元1222,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第一系数配置单元1223,用于根据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与接收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第一RRU的校正系数;
第一系数调整单元1224,用于将第一RRU的校正系数与参考差异参数的比值,作为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
本实施例十一中,第一发射校正单元1221、第一接收校正单元1222、第一系数配置单元1223和第一系数调整单元1224的结构和功能根据图13所示步骤S1121-步骤S1124具体体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图13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赘述。
请参见图3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单元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调整单元102可包括:第二发射校正单元1225、第二接收校正单元1226、第二系数配置单元1227和第二系数调整单元1228。
第二发射校正单元1225,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校正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第二接收校正单元1226,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第二系数配置单元1227,用于根据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信道响应与接收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
第二系数调整单元1228,用于将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与参考差异参数的比值,作为调整后的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
本实施例十一中,第二发射校正单元1225、第二接收校正单元1226、第二系数配置单元1227和第二系数调整单元1228的结构和功能根据图14所示步骤S1125-步骤S1128具体体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图14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赘述。
本实施例十一中,所述通道校正单元103采用公式(34)中的校正系数,对RRU0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中的信号分别进行补偿,完成RRU0的通道校正;采用公式(35)中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中的信号分别进行补偿,完成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通道校正。
通过上述对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发明在RRU之间建立联合参考通道并对该联合参考通道进行通道校正,得到参考差异参数;基于该参考差异参数调整单个RRU的校正系数,采用调整后的单个RRU的校正系数对该单个RRU进行通道校正,既能对单个RRU的收发通道的信道差异进行补偿,实现单个RRU的通道校正,又可对多个RRU之间的信道差异进行补偿,实现对多个RRU之间的通道校正,提高了波束赋形增益,改善了系统的性能。
下述实施例十二中,所述第一RRU为无线接入系统中的任一个RRU,以RRU0指代说明;所述第二RRU为所述无线接入系统中除第一RRU之外的任一个RRU,以RRU1指代说明。且下述实施例十二中,选择第一RRU的第一个收发通道TRX0作为校正通道,选择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第一个收发通道TRX0作为校正通道,建立联合参考通道。
实施例十二:
请参见图3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联合参考校正单元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联合参考校正单元101可包括:第一参考校正单元1151、第二参考校正单元1152和差异配置单元1153。
第一参考校正单元1151,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第二参考校正单元1152,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差异配置单元1153,用于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一RRU的参考差异参数,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参考差异参数。
本实施例十二中,第一参考校正单元1151、第二参考校正单元1152和差异配置单元1153的结构和功能根据图15所示步骤S1151-步骤S1153具体体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图15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赘述。
请参见图3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单元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调整单元102可包括:第一发射校正单元1231、第一接收校正单元1232、第一校正系数配置单元1233和第一校正系数调整单元1234。
第一发射校正单元1231,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第一接收校正单元1232,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第一校正系数配置单元1233,用于将所述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将所述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一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
第一校正系数调整单元1234,用于将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与第一RRU的参考差异参数的乘积,作为调整后的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本实施例十二中,第一发射校正单元1231、第一接收校正单元1232、第一校正系数配置单元1233和第一校正系数调整单元1234的结构和功能根据图16所示步骤S1231-步骤S1233具体体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图16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赘述。
请参见图3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单元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调整单元102可包括:第二发射校正单元1235、第二接收校正单元1236、第二校正系数配置单元1237和第二校正系数调整单元1238。
第二发射校正单元1235,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二RRU的接收校正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第二接收校正单元1236,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第二校正系数配置单元1237,用于将所述第二RRU的发射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将所述第二RRU的接收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二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
第二校正系数调整单元1238,用于将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与第二RRU的参考差异参数的乘积,作为调整后的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本实施例十二中,第二发射校正单元1235、第二接收校正单元1236、第二校正系数配置单元1237和第二校正系数调整单元1238的结构和功能根据图17所示步骤S1235-步骤S1238具体体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图17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赘述。
本实施例十二中,所述通道校正单元103采用调整后的RRU0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对RRU0的发射通道进行补偿,并采用RRU0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对RRU0的接收通道进行补偿;以及采用调整后的RRU1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对RRU1的发射通道进行补偿;以及,采用RRU1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对RRU1的接收通道进行补偿。
上述实施例十二中,两个RRU之间的联合校正过程中,考虑RRU间的差异时,每个RRU配置的参考差异参数仅与自身的参考通道接收到的信道响应有关,而无需要考虑其他RRU的参考通道的信道响应,因此,RRU对应的小区之间无需进行信息交互,简化了联合校正的流程,减少了信息量,减小通信负荷。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如果无线接入系统中存在多个RRU,且需要在多个RRU之间进行联合校正时,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十二的联合校正流程,灵活选择任意两个RRU进行联合校正,例如:如果无线接入系统中存在RRU0、RRU1、RRU2,采用上述实施例十二,可以灵活地选择实现RRU0与RRU1之间的联合校正,RRU1与RRU2之间的联合校正,RRU0与RRU2之间的联合校正。
通过上述对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发明既能实现单个RRU的通道校正,又可实现对多个RRU之间的通道校正,提高了波束赋形增益,改善了系统的性能。
请参见图3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道校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包括:联合参考校正单元101、调整单元102、通道校正单元103、参考通道建立单元104、频偏补偿单元105和相位补偿单元106。其中,联合参考校正单元101、调整单元102、通道校正单元103和参考通道建立单元104的结构可参见图20-图35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赘述。
频偏补偿单元105,用于当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存在频率偏移时,对第一RRU或第二RRU进行频偏补偿。
当RRU内部时钟频率同步精度较低时,在RRU之间则可能存在频率偏移。所述频偏补偿单元105的结构和功能可参见图18所示的步骤S201具体实现,在此不赘述。
相位补偿单元106,用于当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存在相位偏移时,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进行相位补偿。
当RRU之间或RRU的收发通道之间可能存在固定频率偏移的情况下,RRU之间将存在相位偏移的情况。所述相位补偿单元106的结构和功能可参见图19所示的步骤S301具体实现,在此不赘述。
通过上述对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发明考虑了RRU之间的频率偏移和相位偏移的情况,既能实现单个RRU的通道校正,又可实现对多个RRU之间的通道校正,提高了波束赋形增益,改善了系统的性能。
请参见图3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道校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道校正装置可以包括:发射器201、接收器202和处理器203。
其中,所述处理器203可以执行如下步骤: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进行校正,获得参考差异参数;根据所述参考差异参数,调整第一RRU和第二RRU的校正系数;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进行通道校正,以及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进行通道校正。
在第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RRU为无线接入系统中的任一个RRU,所述第二RRU为所述无线接入系统中除第一RRU之外的至少一个RRU。
在第二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03在执行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参考通道进行校正的步骤之前,还执行如下步骤:
将第一RRU的参考通道的接口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参考通道的接口进行串联,在第一RRU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形成联合参考通道;或者,
将第一RRU的参考通道的接口与第一校正天线相连接,将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参考通道的接口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对应的第二校正天线相连接,使所述第一校正天线和第二校正天线相对发射信号,在第一RRU和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形成联合参考通道。
在第三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03在执行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进行校正,获得参考差异参数的步骤时,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控制所述接收器202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控制所述接收器202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根据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与第二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参考差异参数。
在第四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03在执行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参考通道进行校正的步骤之前,还执行如下步骤:
从第一RRU中选择一个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将第一RRU中的所述校正通道的接口与第一校正天线相连接;
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中选择一个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将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中的校正通道的接口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对应的第二校正天线相连接;
使第一校正天线与第二校正天线相对发射信号,在第一RRU和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形成联合参考通道。
在第五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03在执行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进行校正,获得参考差异参数的步骤时,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控制所述接收器202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一校正信道响应;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控制所述接收器202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二校正信道响应;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控制所述接收器202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三校正信道响应;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控制所述接收器202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四校正信道响应;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控制所述接收器202得到第五校正信道响应;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控制所述接收器202得到第六校正信道响应;
将第四校正信道响应和第五校正信道响应的乘积,与第二校正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为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将第三校正信道响应和第六校正信道响应的乘积,与第一校正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为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根据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与第二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参考差异参数。
在第六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03在执行根据所述参考差异参数,调整第一RRU的校正系数的步骤时,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控制所述接收器202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控制所述接收器202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根据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与接收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第一RRU的校正系数;
将第一RRU的校正系数与参考差异参数的比值,作为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
在第七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03在执行根据所述参考差异参数,调整第二RRU的校正系数的步骤时,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控制所述接收器202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控制所述接收器202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根据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信道响应与接收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
将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与参考差异参数的比值,作为调整后的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
在第八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03在执行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进行通道校正的步骤时,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分别进行补偿,实现第一RRU的通道校正;
所述处理器203在执行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进行通道校正的步骤时,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分别进行补偿,实现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通道校正。
在第九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03在执行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进行校正,获得参考差异参数的步骤时,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控制所述接收器202在第二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控制所述接收器202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一RRU的参考差异参数,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二RRU的参考差异参数。
在第十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03在执行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进行校正,获得参考差异参数的步骤时,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中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一校正信道响应;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控制所述接收器202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二校正信道响应;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控制所述接收器202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三校正信道响应;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控制所述接收器202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四校正信道响应;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控制所述接收器202在第二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五校正信道响应;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控制所述接收器202,在第二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六校正信道响应;
将第四校正信道响应和第五校正信道响应的乘积,与第二校正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为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将第三校正信道响应和第六校正信道响应的乘积,与第一校正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为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一RRU的参考差异参数,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二RRU的参考差异参数。
在第十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03在执行根据所述参考差异参数,调整第一RRU的校正系数的步骤时,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控制所述接收器202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控制所述接收器202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将所述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将所述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一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
将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与第一RRU的参考差异参数的乘积,作为调整后的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在第十二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03在执行根据所述参考差异参数,调整第一RRU的校正系数的步骤时,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控制所述接收器202在第二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控制所述接收器202在第二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将所述第二RRU的发射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将所述第二RRU的接收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二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
将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与第二RRU的参考差异参数的乘积,作为调整后的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在第十三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03在执行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进行通道校正的步骤时,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补偿;以及,采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接收通道进行补偿;
所述处理器203在执行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进行通道校正的步骤时,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的发射通道进行补偿;以及,采用第二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的接收通道进行补偿。
在第十四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03在执行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进行校正,获得参考差异参数的步骤时,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控制所述接收器202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控制所述接收器202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根据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与第二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参考差异参数。
在第十五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03在执行根据所述参考差异参数,调整第一RRU的校正系数的步骤时,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控制所述接收器202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控制所述接收器202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根据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与接收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第一RRU的校正系数;
将第一RRU的校正系数与参考差异参数的比值,作为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
在第十六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03在执行根据所述参考差异参数,调整第二RRU的校正系数的步骤时,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控制所述接收器202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校正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控制所述接收器202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根据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信道响应与接收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
将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与参考差异参数的比值,作为调整后的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
在第十七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03在执行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进行通道校正的步骤时,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分别进行补偿,实现第一RRU的通道校正;
所述处理器203在执行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进行通道校正的步骤时,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分别进行补偿,实现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通道校正。
在第十八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03在执行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进行校正,获得参考差异参数的步骤时,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控制所述接收器202在第二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控制所述接收器202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一RRU的参考差异参数,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二RRU的参考差异参数。
在第十九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03在执行根据所述参考差异参数,调整第一RRU的校正系数的步骤时,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控制所述接收器202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并控制所述接收器202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将所述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将所述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一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
将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与第一RRU的参考差异参数的乘积,作为调整后的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在第二十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03在执行根据所述参考差异参数,调整第一RRU的校正系数的步骤时,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控制所述接收器202在第二RRU的接收校正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控制所述发射器201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并控制所述接收器202在第二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将所述第二RRU的发射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将所述第二RRU的接收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二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
将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与第二RRU的参考差异参数的乘积,作为调整后的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在第二十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03在执行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进行通道校正的步骤时,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补偿;以及,采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接收通道进行补偿;
所述处理器203在执行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进行通道校正的步骤时,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的发射通道进行补偿;以及,采用第二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的接收通道进行补偿。
在第二十二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03在执行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进行校正,获得参考差异参数的步骤之前,还执行如下步骤:若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存在频率偏移,对第一RRU或第二RRU进行频偏补偿。
在第二十三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03执行对第一RRU或第二RRU进行频偏补偿的步骤时,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参考通道或发射校正通道进行两次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或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
根据所述参考信号两次发射的时间差,以及在第一RRU两次接收到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的信道响应的比值,计算第一RRU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频偏值;
采用计算获得的频偏值对第一RRU或第二RRU中的每个RRU进行频偏补偿。
在第二十四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03执行对第一RRU或第二RRU进行频偏补偿的步骤时,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将两个参考信号先后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参考通道或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或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
根据在第一RRU接收到两个参考信号的时间差,以及在第一RRU接收到两个参考信号分别获得的信道响应的比值,计算第一频偏值;
将两个参考信号先后在第一RRU中的发射参考通道或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或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
根据在第一RRU接收到两个参考信号的时间差,以及在第一RRU接收到两个参考信号分别获得的信道响应的比值,计算第二频偏值;
采用第一频偏值与第二频偏值的差值,计算第一RRU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频偏值;
采用计算获得的第一RRU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频偏值,对第一RRU或第二RRU中的每个RRU进行频偏补偿。
在第二十五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03在执行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进行校正,获得参考差异参数的步骤之前,还执行如下步骤:若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存在相位偏移,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进行相位补偿。
下面将结合附图38,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系统进行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20-图37所示实施例中的通道校正装置,可以应用于下述的无线接入系统中。
请参见图3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接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无线接入系统可以包括:BBU,至少两个RRU以及天线单元,其中,该至少两个RRU可以第一RRU与第二RRU表示,图38中以RRU0表示第一RRU,RRUK表示第二RRU,K为正整数,K表示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序号。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无线接入系统还可以包括通道校正装置,该通道校正装置可以为上述图20-图38所示的任一实施例中的通道校正装置,关于此通道校正装置的描述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接入系统在RRU之间建立联合参考通道并对该联合参考通道进行通道校正,得到参考差异参数;基于该参考差异参数调整单个RRU的校正系数,采用调整后的单个RRU的校正系数对该单个RRU进行通道校正,既能对单个RRU的收发通道的信道差异进行补偿,实现单个RRU的通道校正,又可对多个RRU之间的信道差异进行补偿,实现对多个RRU之间的通道校正,提高了波束赋形增益,改善了系统的性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51)

1.一种通道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第一远程射频单元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进行校正,获得参考差异参数;
根据所述参考差异参数,调整第一RRU和第二RRU的校正系数;
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进行通道校正,以及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进行通道校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RU为无线接入系统中的任一个RRU,所述第二RRU为所述无线接入系统中除第一RRU之外的至少一个RRU。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参考通道进行校正之前,还包括:
将第一RRU的参考通道的接口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参考通道的接口进行串联,在第一RRU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形成联合参考通道;或者,
将第一RRU的参考通道的接口与第一校正天线相连接,将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参考通道的接口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对应的第二校正天线相连接,使所述第一校正天线和第二校正天线相对发射信号,在第一RRU和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形成联合参考通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进行校正,获得参考差异参数,包括: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根据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与第二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参考差异参数。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参考通道进行校正之前,还包括:
从第一RRU中选择一个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将第一RRU中的所述校正通道的接口与第一校正天线相连接;
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中选择一个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将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中的校正通道的接口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对应的第二校正天线相连接;
使第一校正天线与第二校正天线相对发射信号,在第一RRU和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形成联合参考通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进行校正,获得参考差异参数,包括: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一校正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二校正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三校正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四校正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五校正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六校正信道响应;
将第四校正信道响应和第五校正信道响应的乘积,与第二校正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为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将第三校正信道响应和第六校正信道响应的乘积,与第一校正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为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根据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与第二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参考差异参数。
7.如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参考差异参数,调整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包括: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根据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与接收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第一RRU的校正系数;
将第一RRU的校正系数与参考差异参数的比值,作为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参考差异参数,调整第二RRU的校正系数,包括: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根据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信道响应与接收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
将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与参考差异参数的比值,作为调整后的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进行通道校正,包括:
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分别进行补偿,实现第一RRU的通道校正;
所述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进行通道校正,包括:
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分别进行补偿,实现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通道校正。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进行校正,获得参考差异参数,包括: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一RRU的参考差异参数,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二RRU的参考差异参数。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进行校正,获得参考差异参数,包括: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中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一校正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二校正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三校正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四校正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五校正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六校正信道响应;
将第四校正信道响应和第五校正信道响应的乘积,与第二校正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为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将第三校正信道响应和第六校正信道响应的乘积,与第一校正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为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一RRU的参考差异参数,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二RRU的参考差异参数。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参考差异参数,调整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包括: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将所述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将所述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一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
将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与第一RRU的参考差异参数的乘积,作为调整后的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参考差异参数,调整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包括: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二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将所述第二RRU的发射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将所述第二RRU的接收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二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
将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与第二RRU的参考差异参数的乘积,作为调整后的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进行通道校正,包括:
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补偿;以及,
采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接收通道进行补偿;
所述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进行通道校正,包括:
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的发射通道进行补偿;以及,
采用第二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的接收通道进行补偿。
1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进行校正,获得参考差异参数,包括: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根据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与第二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参考差异参数。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参考差异参数,调整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包括: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根据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与接收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第一RRU的校正系数;
将第一RRU的校正系数与参考差异参数的比值,作为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参考差异参数,调整第二RRU的校正系数,包括: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校正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根据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信道响应与接收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
将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与参考差异参数的比值,作为调整后的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进行通道校正,包括:
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分别进行补偿,实现第一RRU的通道校正;
所述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进行通道校正,包括:
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分别进行补偿,实现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通道校正。
1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进行校正,获得参考差异参数,包括: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一RRU的参考差异参数,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二RRU的参考差异参数。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参考差异参数,调整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包括: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将所述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将所述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一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
将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与第一RRU的参考差异参数的乘积,作为调整后的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参考差异参数,调整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包括: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二RRU的接收校正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将所述第二RRU的发射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将所述第二RRU的接收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二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
将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与第二RRU的参考差异参数的乘积,作为调整后的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进行通道校正,包括:
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补偿;以及,
采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接收通道进行补偿;
所述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进行通道校正,包括:
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的发射通道进行补偿;以及,
采用第二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的接收通道进行补偿。
23.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进行校正,获得参考差异参数之前,还包括:
若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存在频率偏移,对第一RRU或第二RRU进行频偏补偿。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第一RRU或第二RRU进行频偏补偿,包括:
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参考通道或发射校正通道进行两次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或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
根据所述参考信号两次发射的时间差,以及在第一RRU两次接收到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的信道响应的比值,计算第一RRU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频偏值;
采用计算获得的频偏值对第一RRU或第二RRU中的每个RRU进行频偏补偿。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第一RRU或第二RRU进行频偏补偿,包括:
将两个参考信号先后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参考通道或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或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
根据在第一RRU接收到两个参考信号的时间差,以及在第一RRU接收到两个参考信号分别获得的信道响应的比值,计算第一频偏值;
将两个参考信号先后在第一RRU中的发射参考通道或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或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
根据在第一RRU接收到两个参考信号的时间差,以及在第一RRU接收到两个参考信号分别获得的信道响应的比值,计算第二频偏值;
采用第一频偏值与第二频偏值的差值,计算第一RRU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频偏值;
采用计算获得的第一RRU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频偏值,对第一RRU或第二RRU中的每个RRU进行频偏补偿。
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进行校正,获得参考差异参数之前,还包括:
若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存在相位偏移,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进行相位补偿。
27.一种通道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联合参考校正单元,用于对第一远程射频单元RRU与第二RRU之间形成的联合参考通道进行校正,获得参考差异参数;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考差异参数,调整第一RRU和第二RRU的校正系数;
通道校正单元,用于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进行通道校正,以及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进行通道校正。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RU为无线接入系统中的任一个RRU,所述第二RRU为所述无线接入系统中除第一RRU之外的至少一个RRU。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参考通道建立单元,用于将第一RRU的参考通道的接口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参考通道的接口进行串联,在第一RRU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形成联合参考通道;或者,
用于将第一RRU的参考通道的接口与第一校正天线相连接,将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参考通道的接口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对应的第二校正天线相连接,使所述第一校正天线和第二校正天线相对发射信号,在第一RRU和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形成联合参考通道。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参考校正单元包括:
第一参考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第二参考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参数配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与第二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参考差异参数。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参考通道建立单元,用于从第一RRU中选择一个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将第一RRU中的所述校正通道的接口与第一校正天线相连接;以及,
用于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中选择一个收发通道作为校正通道,将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中的校正通道的接口与第二RRU中的每个RRU对应的第二校正天线相连接;以及,
用于使第一校正天线与第二校正天线相对发射信号,在第一RRU和第二RRU中的每个RRU之间形成联合参考通道。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参考校正单元包括:
第一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中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一校正信道响应;
第二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二校正信道响应;
第三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三校正信道响应;
第四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四校正信道响应;
第五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五校正信道响应;
第六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六校正信道响应;
第一参考配置单元,用于将第四校正信道响应和第五校正信道响应的乘积,与第二校正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为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第二参考配置单元,用于将第三校正信道响应和第六校正信道响应的乘积,与第一校正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为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参数配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与第二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参考差异参数。
33.如权利要求30或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包括:
第一发射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第一接收校正单元,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第一系数配置单元,用于根据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与接收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第一RRU的校正系数;
第一系数调整单元,用于将第一RRU的校正系数与参考差异参数的比值,作为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还包括:
第二发射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第二接收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第二系数配置单元,用于根据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信道响应与接收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
第二系数调整单元,用于将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与参考差异参数的比值,作为调整后的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校正单元具体用于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分别进行补偿,实现第一RRU的通道校正;以及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分别进行补偿,实现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通道校正。
36.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参考校正单元包括:
第一参考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第二参考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差异配置单元,用于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一RRU的参考差异参数,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二RRU的参考差异参数。
37.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参考校正单元包括:
第一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中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一校正信道响应;
第二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二校正信道响应;
第三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三校正信道响应;
第四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四校正信道响应;
第五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参考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五校正信道响应;
第六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第六校正信道响应;
第一参考配置单元,用于将第四校正信道响应和第五校正信道响应的乘积,与第二校正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为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第二参考配置单元,用于将第三校正信道响应和第六校正信道响应的乘积,与第一校正信道响应的比值,用于配置为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差异配置单元,用于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一RRU的参考差异参数,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二RRU的参考差异参数。
38.如权利要求36或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包括:
第一发射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一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第一接收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第一校正系数配置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将所述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一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
第一校正系数调整单元,用于将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与第一RRU的参考差异参数的乘积,作为调整后的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还包括:
第二发射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二RRU的接收参考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第二接收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参考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第二校正系数配置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RRU的发射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将所述第二RRU的接收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二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
第二校正系数调整单元,用于将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与第二RRU的参考差异参数的乘积,作为调整后的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校正单元具体用于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补偿,并采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接收通道进行补偿;以及,
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的发射通道进行补偿,并采用第二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的接收通道进行补偿。
41.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参考校正单元包括:
第一参考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第二参考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参数配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与第二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参考差异参数。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包括:
第一发射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第一接收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第一系数配置单元,用于根据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与接收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第一RRU的校正系数;
第一系数调整单元,用于将第一RRU的校正系数与参考差异参数的比值,作为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还包括:
第二发射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校正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第二接收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第二系数配置单元,用于根据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信道响应与接收信道响应的比值,配置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
第二系数调整单元,用于将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与参考差异参数的比值,作为调整后的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校正单元具体用于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分别进行补偿,实现第一RRU的通道校正;以及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分别进行补偿,实现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通道校正。
45.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参考校正单元包括:
第一参考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
第二参考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进行接收,得到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
差异配置单元,用于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二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一RRU的参考差异参数,将所述联合参考通道的第一信道响应配置为第二RRU中的每个RRU的参考差异参数。
4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包括:
第一发射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一RRU的接收校正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第一接收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一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第一校正系数配置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RRU的发射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将所述第一RRU的接收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一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
第一校正系数调整单元,用于将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与第一RRU的参考差异参数的乘积,作为调整后的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还包括:
第二发射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通道进行发射,并在第二RRU的接收校正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的发射信道响应;
第二接收校正单元,用于将参考信号在第二RRU的发射校正通道进行发射,在第二RRU的接收通道接收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RRU的接收信道响应;
第二校正系数配置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RRU的发射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将所述第二RRU的接收信道响应的倒数配置为第二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
第二校正系数调整单元,用于将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与第二RRU的参考差异参数的乘积,作为调整后的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校正单元具体用于采用调整后的第一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发射通道进行补偿;并采用第一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一RRU的接收通道进行补偿;以及,用于采用调整后的第二RRU的发射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的发射通道进行补偿;并采用第二RRU的接收通道的校正系数,对第二RRU的接收通道进行补偿。
49.如权利要求29或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频偏补偿单元,用于当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存在频率偏移时,对第一RRU或第二RRU进行频偏补偿。
50.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相位补偿单元,用于当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存在相位偏移时,对第一RRU与第二RRU之间进行相位补偿。
51.一种无线接入系统,包括:基带单元BBU,至少两个RRU以及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系统还包括如权利要求27-50任一项所述的通道校正装置。
CN201210543992.3A 2012-08-14 2012-12-14 通道校正方法、装置及无线接入系统 Active CN1035956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43992.3A CN103595665B (zh) 2012-08-14 2012-12-14 通道校正方法、装置及无线接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888583 2012-08-14
CN201210288858 2012-08-14
CN201210288858.3 2012-08-14
CN201210361081.9 2012-09-25
CN2012103610819 2012-09-25
CN201210361081 2012-09-25
CN201210543992.3A CN103595665B (zh) 2012-08-14 2012-12-14 通道校正方法、装置及无线接入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95665A true CN103595665A (zh) 2014-02-19
CN103595665B CN103595665B (zh) 2017-07-07

Family

ID=50085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43992.3A Active CN103595665B (zh) 2012-08-14 2012-12-14 通道校正方法、装置及无线接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95665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43609A1 (zh) * 2014-03-24 2015-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道校正装置以及方法
CN105379014A (zh) * 2014-06-06 2016-03-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个有源天线的通道联合校正方法及装置
WO2016074442A1 (zh) * 2014-11-14 2016-05-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大规模多入多出系统中下行校正方法及装置
WO2016101386A1 (zh) * 2014-12-27 2016-06-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330350A (zh) * 2015-06-30 2017-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远程射频单元联合通道校正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06559150A (zh) * 2015-09-30 2017-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校正信号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6788639A (zh) * 2017-03-08 2017-05-31 东南大学 一种大规模通道的硬件校正方法
WO2017106999A1 (zh) * 2015-12-21 2017-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Rru通道频率响应差异的获取方法及系统、基站设备
CN107154906A (zh) * 2017-04-27 2017-09-12 太仓鸿策腾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校正通讯系统的防错方法
WO2018137148A1 (zh) * 2017-01-24 2018-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校正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5966A (zh) * 2008-06-30 2008-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天线校正方法、多天线收发装置及基站系统
CN101383647A (zh) * 2007-09-06 2009-03-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对工作天线进行校准的方法及装置
CN101505179A (zh) * 2008-02-04 2009-08-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远端设备、基带设备的独立自校准方法和系统
CN101572576A (zh) * 2008-04-30 2009-11-0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td-rru的通道校正方法
CN101674589A (zh) * 2009-09-30 2010-03-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射通道延时测量方法和装置、发射链路延时补偿方法
WO2011050491A1 (en) * 2009-10-29 2011-05-0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158272A (zh) * 2010-02-12 2011-08-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通道的校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315868A (zh) * 2010-07-08 2012-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基站的天线校正方法及系统
CN102340338A (zh) * 2011-10-21 2012-02-0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tdd模式下的基站阵列天线通道校正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3647A (zh) * 2007-09-06 2009-03-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对工作天线进行校准的方法及装置
CN101505179A (zh) * 2008-02-04 2009-08-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远端设备、基带设备的独立自校准方法和系统
CN101572576A (zh) * 2008-04-30 2009-11-0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td-rru的通道校正方法
CN101335966A (zh) * 2008-06-30 2008-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天线校正方法、多天线收发装置及基站系统
CN101674589A (zh) * 2009-09-30 2010-03-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射通道延时测量方法和装置、发射链路延时补偿方法
WO2011050491A1 (en) * 2009-10-29 2011-05-0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158272A (zh) * 2010-02-12 2011-08-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通道的校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315868A (zh) * 2010-07-08 2012-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基站的天线校正方法及系统
CN102340338A (zh) * 2011-10-21 2012-02-0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tdd模式下的基站阵列天线通道校正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LI EL ARAB: "A New Non-Coherent MIMO Scheme:Matrix Coded Modulation :"MCM"", 《THE 11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MUNICATIONS &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SCIT 2011)》 *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06829B2 (en) 2014-03-24 2017-10-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hannel calib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WO2015143609A1 (zh) * 2014-03-24 2015-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道校正装置以及方法
CN105379014A (zh) * 2014-06-06 2016-03-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个有源天线的通道联合校正方法及装置
WO2016074442A1 (zh) * 2014-11-14 2016-05-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大规模多入多出系统中下行校正方法及装置
WO2016101386A1 (zh) * 2014-12-27 2016-06-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330350B (zh) * 2015-06-30 2019-06-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远程射频单元联合通道校正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WO2017000895A3 (zh) * 2015-06-30 2017-0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道联合校正的方法和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06330350A (zh) * 2015-06-30 2017-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远程射频单元联合通道校正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US10320464B2 (en) 2015-06-30 2019-06-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Joint channel correction method, related apparatus, and system
WO2017054528A1 (zh) * 2015-09-30 2017-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校正信号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6559150A (zh) * 2015-09-30 2017-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校正信号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17106999A1 (zh) * 2015-12-21 2017-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Rru通道频率响应差异的获取方法及系统、基站设备
CN108432150A (zh) * 2015-12-21 2018-08-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Rru通道频率响应差异的获取方法及系统、基站设备
US10420172B2 (en) 2015-12-21 2019-09-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RU channel frequency response difference obtaining method and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device
WO2018137148A1 (zh) * 2017-01-24 2018-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10178315A (zh) * 2017-01-24 2019-08-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校正方法及装置
US10812159B2 (en) 2017-01-24 2020-10-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ntenna calib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178315B (zh) * 2017-01-24 2020-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6788639A (zh) * 2017-03-08 2017-05-31 东南大学 一种大规模通道的硬件校正方法
CN107154906A (zh) * 2017-04-27 2017-09-12 太仓鸿策腾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校正通讯系统的防错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95665B (zh) 2017-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95665A (zh) 通道校正方法、装置及无线接入系统
KR101808588B1 (ko) 교차편파를 이용한 인접 빔 간 간섭 제거 방법 및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CN102714805B (zh) 天线系统
US8958412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timing alignment in system with large number of antennas
CN102378205B (zh) 微小区创建方法及基站
CN103716075A (zh) 一种多个射频拉远单元间联合通道校正的方法和装置
US881829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ntenna calibration
WO2015038178A1 (en) Dynamic partitioning of modular phased array architectures for multiple uses
US2020006849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US919734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in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3905345A (zh) 通道校正装置、方法及系统
CN103594823A (zh) 模块化的天线系统
CN109039488B (zh) 通道校正的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1546033B2 (en) Method of performing beam training based on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performing the same
CN103795506A (zh) 用于确定反馈信息的方法和电路
US9203485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antenna element arrangement method
US10862514B2 (en) Dual-band concurrent transceiver
US9537625B2 (en) Method for calibrating data sent by coordinated APs and base station
CN101854198B (zh) 一种多天线发射分集的方法和装置
US20150372797A1 (en)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US10594370B2 (en)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ntenna distribution
US20180054263A1 (en) Radio apparatus and detection method
CN103700952B (zh) 阵列天线和基站
CN114503686A (zh) 用于促进发送功率控制的路径损耗估计的方法和设备
CN102457322B (zh)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