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82131B - 一种ePDCCH盲检测次数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ePDCCH盲检测次数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82131B
CN103582131B CN201210254660.3A CN201210254660A CN103582131B CN 103582131 B CN103582131 B CN 103582131B CN 201210254660 A CN201210254660 A CN 201210254660A CN 103582131 B CN103582131 B CN 1035821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ind detecting
epdcch
blind
signaling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5466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82131A (zh
Inventor
拉盖施
潘学明
赵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21025466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821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82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21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821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21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ePDCCH盲检测次数的配置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集中式ePDCCH和分散式ePDCCH的准确检测。该方法为:网络则针对每一个UE,分别独立配置集中式ePDCCH盲检测次数和分散式ePDCCH盲检测次数,并分别采用不同的信令通知UE,这样,UE便可以根据独立的集中式ePDCCH盲检测次数和分散式ePDCCH盲检测次数,分别对集中式ePDCCH进行盲检测,以及对分散式ePDCCH进行盲检测,显然,这样不但填补了现有方案的空白,同时也提升了ePDCCH盲检测流程的执行灵活性,令UE可以根据系统的物理资源配置情况灵活准确地实现ePDCCH盲检测,从而保证了系统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ePDCCH盲检测次数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ePDCCH盲检测次数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Rel-11版本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中,标准的ePDCCH(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令在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区域发送。
现有技术下,ePDCCH的传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集中式(localized)传输、一种是分散式(distributed)传输。在集中式传输方式中一个eCCE在一个PRB pair(Physical Resource Block pair,物理资源块)内映射,而在分散式传输方式中一个eCCE在多个PRB pair中映射。
根据目前结论,一个PRB pair内可以映射4个eCCE。参阅图1所示,在集中式传输方式下一个PRB pair划分成4块资源单元,一个资源单元对应一个eCCE,具体的划分方式有可能不同。而分散式eCCE由多个eREG(EnhancedResource Element Group,增强资源单元组)组成,这些eREG分布在不同的PRB pair上,参阅图1所示,一个PRB pair被划分成16个eREG,具体的划分方式有可能不同,一个分散式eCCE由分布在4个PRB pair上的4个eREG组成。按照目前的结论一个PRB pair有可能划分成8个或12个或16个或24个或36个eREG。
在Rel-8系统中规定,一个UE在一个子帧内盲检测PDCCH的次数是固定的,其中包括聚合等级为1、2、4、8的PDCCH。聚合等级为1的PDCCH由一个CCE构成、聚合等级为2的PDCCH由2个CCE构成、同样聚合等为4和8的PDCCH分别由4个和8个CCE构成。在Rel-8系统中没有集中式eCCE和分散式eCCE的概念,所有UE的PDCCH组成方式、复用方式是相同的,是小区级的结构。一个UE在UE专属搜索空间搜索不同聚合等级的PDCCH盲检测次数是固定的。
在Rel-11系统中,沿用了Rel-8系统的部分规定,即ePDCCH的最大盲检测次数也是固定的。然而,在Rel-11系统中,由于引入了集中式eCCE和分散式eCCE的概念,因而一个UE需要分别检测数次集中式ePDCCH和/或数次分散式ePDCCH;其中,集中式ePDCCH是由一个或多个集中式eCCE构成,而分散式ePDCCH是由一个或多个的分散式eCCE构成。
但是,在ePDCCH盲检测总次数固定的前提下,如何配置集中式ePDCCH盲检测次数和分散式ePDCCH盲检测次数,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ePDCCH盲检测次数的配置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集中式ePDCCH和分散式ePDCCH的准确检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ePDCCH盲检测次数的配置方法,包括:
向UE发送携带第一盲检测次数n的第一信令,令UE根据第一盲检测次数n对集中式ePDCCH进行盲检测;
向UE发送携带第二盲检测次数m的第二信令,令UE根据第二盲检测次数m对分散式ePDCCH进行盲检测;
其中,n与m之和不大于系统配置的ePDCCH最大盲检测次数。
一种PDCCH盲检测次数的配置确定方法,包括:
接收网络侧发送的携带第一盲检测次数n的第一信令,并根据所述第一盲检测次数n对集中式ePDCCH进行盲检测;
接收网络侧发送的携带第二盲检测次数m的第二信令,并根据所述第二盲检测次数m对分散式ePDCCH进行盲检测;
其中,n与m之和不大于系统配置的ePDCCH最大盲检测次数。
一种ePDCCH盲检测次数的配置装置,包括:
配置单元,用于配置第一盲检测次数n和第二盲检测次数m,其中,n与m之和不大于系统配置的ePDCCH最大盲检测次数;
第一通信单元,用于向用户设备UE发送携带第一盲检测次数n的第一信令,令UE根据第一盲检测次数n对集中式ePDCCH进行盲检测;
第二通信单元,用于向UE发送携带第二盲检测次数m的第二信令,令UE根据第二盲检测次数m对分散式ePDCCH进行盲检测。
一种ePDCCH盲检测次数的配置确定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接收网络侧发送的携带第一盲检测次数n的第一信令,并根据所述第一盲检测次数n对集中式ePDCCH进行盲检测;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接收网络侧发送的携带第二盲检测次数m的第二信令,并根据所述第二盲检测次数m对分散式ePDCCH进行盲检测;
其中,n与m之和不大于系统配置的ePDCCH最大盲检测次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则针对每一个UE,分别独立配置集中式ePDCCH盲检测次数和分散式ePDCCH盲检测次数,并分别采用不同的信令通知UE,这样,UE可以根据独立的集中式ePDCCH盲检测次数和分散式ePDCCH盲检测次数,分别对集中式ePDCCH进行盲检测,以及对分散式ePDCCH进行盲检测,显然,相对于传输的统一配置ePDCCH盲检测次数的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不但填补了现有方案的空白,同时也提升了ePDCCH盲检测流程的执行灵活性,令UE可以根据系统的物理资源配置情况灵活准确地实现ePDCCH盲检测,从而保证了系统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下集中式eCCE和分散式eCCE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配置集中式ePDCCH盲检测次数和分散式ePDCCH盲检测次数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UE确定集中式ePDCCH盲检测次数和分散式ePDCCH盲检测次数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集中式eCCE和分散式eCCE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ePDCCH盲检测总次数固定的前提下,为了解决集中式ePDCCH盲检测次数和分散式ePDCCH盲检测次数的具体配置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分别独立配置集中式ePDCCH盲检测次数和分散式ePDCCH盲检测次数,并分别采用不同的高层信令通知UE,这样,UE可以根据获得的集中式ePDCCH盲检测次数和分散式ePDCCH盲检测次数,分别对集中式ePDCCH和分散式ePDCCH进行盲检测,其中,集中式ePDCCH盲检测次数和分散式ePDCCH盲检测次数之和不大于系统配置的ePDCCH盲检测总次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包括配置单元20、第一通信单元21和第二通信单元22,其中,
配置单元20,用于配置第一盲检测次数n和第二盲检测次数m,其中,n与m之和不大于系统配置的ePDCCH最大盲检测次数;
第一通信单元21,用于向UE发送携带第一盲检测次数n的第一信令,令UE根据第一盲检测次数n对集中式ePDCCH进行盲检测;
第二通信单元22,用于向UE发送携带第二盲检测次数m的第二信令,令UE根据第二盲检测次数m对分散式ePDCCH进行盲检测。
参阅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UE包括第一处理单元30和第二处理单元31,其中,
第一处理单元30,用于接收网络侧发送的携带第一盲检测次数n的第一信令,并根据所述第一盲检测次数n对集中式ePDCCH进行盲检测;
第二处理单元31,用于接收网络侧发送的携带第二盲检测次数m的第二信令,并根据所述第二盲检测次数m对分散式ePDCCH进行盲检测;
其中,n与m之和不大于系统配置的ePDCCH最大盲检测次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ePDCCH最大盲检测次数固定的情况下,如果一个UE在一个子帧内只检测集中式ePDCCH,那么所有的盲检测机会都可以用来检测集中式ePDCCH,同理,如果一个UE在一个子帧内只检测分散式ePDCCH,那么所有的盲检测机会都可以用来检测分散式ePDCCH;而如果一个UE在一个子帧内既需要检测集中式ePDCCH又需要检测分散式ePDCCH,那么,就需要保证在ePDCCH最大盲检测次数不变的情况下,既配置检测集中式ePDCCH的次数,又配置分散式ePDCCH检测次数。
参阅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配置ePDCCH盲检测次数的详细流程如下:
步骤400:基站向UE发送携带第一盲检测次数n的第一信令,令UE根据第一盲检测次数n对集中式ePDCCH进行盲检测。
步骤410:基站向UE发送携带第二盲检测次数m的第二信令,令UE根据第二盲检测次数m对分散式ePDCCH进行盲检测;其中,n与m之和不大于系统配置的ePDCCH最大盲检测次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较佳的,基站可以通过两条高层信令向UE指示ePDCCH盲检测次数:
例如,采用一条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向UE指示第一盲检测次数n,又称为集中式ePDCCH盲检测次数n,n的取值范围为[0,N],以及采用另一条RRC信令向UE指示第二盲检测次数m,又称为分散式ePDCCH盲检测次数m,m的取值范围为[0,M],N为集中式ePDCCH最大盲检测次数,M为分散式ePDCCH最大盲检测次数,N+M为系统配置的固定的ePDCCH最大盲检测次数,本实施例中,(n+m)<=(N+M)。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所配置的物理资源(如PRB pair个数)大小相同,那么,较佳的N=M。
如果一个UE被配置为:集中式ePDCCH盲检测次数为n次,分散式ePDCCH盲检测次数为m次,那么,该UE需要盲检测n+m次ePDCCH,其中,(n+m)<=(N+M),具体操作如下:
若n=0,m=M,则UE只需检测M次分散式ePDCCH。
若n=N,m=0,则UE只需检测N次集中式ePDCCH。
若n≠0,m≠0,则UE既需要检测n次集中式ePDCCH,又需要检测m次分散式ePDCCH。
另一方面,由于UE需要针对不同聚合等级的eCCE对ePDCCH进行盲检测,因此,需要进一步配置不同聚合等级下的ePDCCH盲检测次数。
因而,在执行步骤400时,基站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为:基站向UE通知了集中式ePDCCH盲检测次数n后,可以令UE根据约定的方式结合集中式ePDCCH盲检测次数n,分别确定不同聚合等级下的集中式ePDCCH盲检测子次数,记为,n1、n2……nk,其中,k为聚合等级的类型数目(即系统中总共采用了多少种聚合等级),并且n1+n2+……nk=n,这样,便可以令UE根据n1、n2……nk分别在不同聚合等级下针对集中式ePDCCH进行盲检测。
第二种实现方式为:基站可以在向UE通知集中式ePDCCH盲检测次数n的同时,在第一信令中进一步携带不同聚合等级下的集中式ePDCCH盲检子次数,即在第一信令中携带n1、n2……nk,其中,k为聚合等级的类型数目(即系统中总共采用了多少种聚合等级),并且n1+n2+……nk=n,这样,便可以令UE根据n1、n2……nk分别在不同聚合等级下针对集中式ePDCCH进行盲检测。
例如,一个UE被配置了n次盲检测集中式ePDCCH,则可以将n次划分为n1次聚合等级为1的集中式ePDCCH盲检测,n2次聚合等级为2的集中式ePDCCH盲检测;n3次聚合等级为4的集中式ePDCCH盲检测;n4次聚合等级为8的集中式ePDCCH盲检测。
同理,在执行步骤410时,基站也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为:基站向UE通知了分散式ePDCCH盲检测次数m后,可以令UE根据约定的方式结合分散式ePDCCH盲检测次数m,分别确定不同聚合等级下的分散式ePDCCH盲检测子次数,记为,m1、m2……mi,其中,i为聚合等级的类型数目(即系统中总共采用了多少种聚合等级),并且m1+m2+……mi=m,这样,便可以令UE根据m1、m2……mi分别在不同聚合等级下针对分散式ePDCCH进行盲检测。
第二种实现方式为:基站可以在向UE通知分散式ePDCCH盲检测次数m的同时,在第一信令中进一步携带不同聚合等级下的分散式ePDCCH盲检子次数,即在第一信令中携带m1、m2……mi,其中,i为聚合等级的类型数目(即系统中总共采用了多少种聚合等级),并且m1+m2+……mi=m,这样,便可以令UE根据m1、m2……mi分别在不同聚合等级下针对分散式ePDCCH进行盲检测。
例如,一个UE被配置了m次盲检测分散式ePDCCH,则可以将m次划分为m1次聚合等级为1的分散式ePDCCH盲检测,m2次聚合等级为2的分散式ePDCC盲检测H;m3次聚合等级为4的分散式ePDCCH盲检测,m4次聚合等级为8的分散式ePDCCH盲检测。
参阅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对应的,UE确定网络侧配置的ePDCCH盲检测次数的详细流程如下:
步骤500:UE接收基站发送的携带第一盲检测次数n的第一信令,并根据该第一盲检测次数n对集中式ePDCCH进行盲检测。
步骤510:UE接收基站发送的携带第二盲检测次数m的第二信令,并根据该第二盲检测次数m对分散式ePDCCH进行盲检测,其中,n与m之和不大于系统配置的ePDCCH最大盲检测次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较佳的,UE可以通过两条高层信令接收基站指示的ePDCCH盲检测次数。
例如,通过一条RRC信令接收基站指示的第一盲检测次数n,又称为集中式ePDCCH盲检测次数n,n的取值范围为[0,N],以及通过另一条RRC信令接收基站指示的第二盲检测次数m,又称为分散式ePDCCH盲检测次数m,m的取值范围为[0,M],N为集中式ePDCCH最大盲检测次数,M为分散式ePDCCH最大盲检测次数,N+M为系统配置的固定的ePDCCH最大盲检测次数,本实施例中,(n+m)<=(N+M)。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所配置的物理资源(如PRB pair个数)大小相同,那么,较佳的N=M。
如果一个UE被配置为:集中式ePDCCH盲检测次数为n次,分散式ePDCCH盲检测次数为m次,那么,该UE需要盲检测n+m次ePDCCH,其中,(n+m)<=(N+M),具体操作如下:
若n=0,m=M,则UE只需检测M次分散式ePDCCH。
若n=N,m=0,则UE只需检测N次集中式ePDCCH。
若n≠0,m≠0,则UE既需要检测n次集中式ePDCCH,又需要检测m次分散式ePDCCH。
另一方面,由于UE需要针对不同聚合等级的eCCE对ePDCCH进行盲检测,因此,UE还需要根据基站的指示进一步确定不同聚合等级下的ePDCCH盲检测次数。
因而,在执行步骤500时,UE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为:UE接收基站通知的集中式ePDCCH盲检测次数n后,根据约定的方式结合集中式ePDCCH盲检测次数n,分别确定不同聚合等级下的集中式ePDCCH盲检测子次数,记为n1、n2……nk,其中,k为聚合等级的类型数目,且n1+n2+……nk=n,这样,UE便可以根据n1、n2……nk对集中式ePDCCH进行盲检测。
第二种实现方式为:UE接收基站通知的分散式ePDCCH盲检测次数m的同时,在第一信令中进一步获取不同聚合等级下的集中式ePDCCH盲检子次数,记为m1、m2……mi,其中,k为聚合等级的类型数目,且n1+n2+……nk=n,这样,UE便可以根据n1、n2……nk对集中式ePDCCH进行盲检测。
同理,在执行步骤510时,UE也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为:UE接收基站通知的分散式ePDCCH盲检测次数m后,根据约定的方式结合分散式ePDCCH盲检测次数m,分别确定不同聚合等级下的分散式ePDCCH盲检测子次数,记为,m1、m2……mi,其中,i为聚合等级的类型数目(即系统中总共采用了多少种聚合等级),并且m1+m2+……mi=m,这样,UE便可以根据m1、m2……mi分别在不同聚合等级下针对分散式ePDCCH进行盲检测。
第二种实现方式为:UE接收基站通知的分散式ePDCCH盲检测次数m的同时,在第二信令中进一步携带不同聚合等级下的分散式ePDCCH盲检子次数,即在第二信令中携带m1、m2……mi,其中,i为聚合等级的类型数目(即系统中总共采用了多少种聚合等级),并且m1+m2+……mi=m,这样,UE便可以根据m1、m2……mi分别在不同聚合等级下针对分散式ePDCCH进行盲检测。
上述各实施例均是针对一种DCI格式下的ePDCCH盲检测场景设计的,实际应用中,对于多种DCI格式,均可以采用上述方案设计ePDCCH盲检测配置及确定流程,例如,针对不同的DCI格式,可以配置统一的集中式ePDCCH盲检测次数和分散式ePDCCH盲检测次数。之所以不同DCI格式的ePDCCH盲检测次数相同,是因为如果针对DCI格式1盲检测了ePDCCHn次,那么针对DCI格式2也需要盲检测ePDCCHn次才能确定某一时刻发送的是DCI格式1还是DCI格式2。
下面分别通过不同的配置应用场景对上述实施例作出进一步详细介绍。
在第一种场景下,参阅图6所示,以ePDCCH的物理资源大小为4个PRBpair为例,包含集中式传输ePDCCH资源映射和分散式传输ePDCCH资源映射两种情况。
以集中式传输ePDCCH资源映射场景为例,一个PRB pair划分成4个eCCE,而聚合等级为1的ePDCCH占用一个eCCE。在4个PRB pair中共有16个eCCE,即一个UE可以在不同资源上,检测16次聚合等级为1的集中式ePDCCH;聚合等级为2的ePDCCH占用2个eCCE,所以一个UE可以在不同资源上,检测8次聚合等级为2的的集中式ePDCCH;同理,UE可以在不同资源上,检测4次聚合等级为4的集中式ePDCCH,检测2次聚合等级为2的集中式ePDCCH。
这样,在4个PRB pair内,最大可以有30次检测集中式ePDCCH的机会,同理,在集中式传输ePDCCH资源映射场景下,也可以有最大30次检测的机会,只不过eCCE的结构不同而已,在此不再赘述。
另一方面,如果一个UE配置成检测集中式ePDCCH和分散式ePDCCH各30次,那么该UE在一个子帧内要检测60次ePDCCH,这里,60次盲检测只是检测一种DCI格式的情况下,如果要检测两种DCI格式那么需要盲检测120次。
基于上述检测原则,UE的ePDCCH盲检测次数可以按照以下形式配置(仅为举例,并不局限于此):
例如:一个UE被配置为检测16次集中式ePDCCH,即n=16,其中,6次检测聚合等级为1的集中式ePDCCH,即n1=6,6次检测聚合等级为2的集中式ePDCCH,即n2=6,2次检测聚合等级为4的集中式ePDCCH,即n3=2,2次检测聚合等级为8的集中式ePDCCH,即n4=8;
同时,UE被配置为检测8次分散式ePDCCH,即m=8,其中,2次检测聚合等级为1的分散式ePDCCH,即m1=2,2次检测聚合等级为2的分散式ePDCCH,即m2=2,2次检测聚合等级为4的分散式ePDCCH,即m3=2,2次检测聚合等级为8的分散式ePDCCH,即m4=2。
在这种配置下,一个UE在指定(或协议约定)的eCCE上进行ePDCCH搜索。
又例如:一个UE被配置为检测0次集中式ePDCCH,即n=0,检测20次分散式ePDCCH,即m=20,其中,6次检测聚合等级为1的分散式ePDCCH,即m1=6,6次检测聚合等级为2的分散式ePDCCH,即m2=6,4次检测聚合等级为4的分散式ePDCCH,即m3=4,4次检测聚合等级为8的分散式ePDCCH,即m4=4。
又例如,一个UE被配置为检测16次集中式ePDCCH,即n=16,其中,
6次检测聚合等级为1的集中式ePDCCH,即n1=6,6次检测聚合等级为2的集中式ePDCCH,即n2=6,2次检测聚合等级为4的集中式ePDCCH,即n3=2,2次检测聚合等级为8的集中式ePDCCH,即n4=8;0次检测分散式ePDCCH,即m=0。
在这种配置下,一个UE在指定(或协议约定)的eCCE上进行ePDCCH搜索。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则针对每一个UE,分别独立配置集中式(localized)ePDCCH盲检测次数和分散式(distributed)ePDCCH盲检测次数,并分别采用不同的信令通知UE,这样,UE可以根据独立的集中式ePDCCH盲检测次数和分散式ePDCCH盲检测次数,分别对集中式ePDCCH进行盲检测,以及对分散式ePDCCH进行盲检测,显然,相对于传输的统一配置ePDCCH盲检测次数的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不但填补了现有方案的空白,同时也提升了ePDCCH盲检测流程的执行灵活性,令UE可以根据系统的物理资源配置情况灵活准确地实现ePDCCH盲检测,从而保证了系统性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0)

1.一种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盲检测次数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用户设备UE发送携带第一盲检测次数n的第一信令,令UE根据第一盲检测次数n对集中式ePDCCH进行盲检测;
向UE发送携带第二盲检测次数m的第二信令,令UE根据第二盲检测次数m对分散式ePDCCH进行盲检测;
其中,n与m之和不大于系统配置的ePDCCH最大盲检测次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和第二信令均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UE发送携带第一盲检测次数n的第一信令,令UE根据第一盲检测次数n对集中式ePDCCH进行盲检测,包括:
向UE发送携带第一盲检测次数n的第一信令,令UE根据约定的方式结合第一盲检测次数n,分别确定不同聚合等级下的集中式ePDCCH盲检测子次数n1、n2……nk,并采用所述n1、n2……nk对集中式ePDCCH进行盲检测,其中,k为聚合等级的类型数目,且n1+n2+……nk=n;
或者,
向UE发送携带第一盲检测次数n的第一信令,在该第一信令中进一步携带不同聚合等级下的集中式ePDCCH盲检子次数n1、n2……nk,令UE采用所述n1、n2……nk对集中式ePDCCH进行盲检测,其中,k为聚合等级的类型数目,且n1+n2+……nk=n。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UE发送携带第二盲检测次数m的第二信令,令UE根据第二盲检测次数m对分散式ePDCCH进行盲检测,包括:
向UE发送携带第二盲检测次数m的第二信令,令UE根据约定的方式结合第二盲检测次数m,分别确定不同聚合等级下的分散式ePDCCH盲检测子次数m1、m2……mi,并采用所述m1、m2……mi对集中式ePDCCH进行盲检测,其中,i为聚合等级的类型数目,且m1+m2+……mi=m;
或者,
向UE发送携带第二盲检测次数m的第二信令,在该第二信令中进一步携带不同聚合等级下的分散式ePDCCH盲检子次数m1、m2……mi,令UE采用所述m1、m2……mi对分散式ePDCCH进行盲检测,其中,i为聚合等级的类型数目,且m1+m2+……mi=m。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不同下行控制信令DCI格式,统一配置第一盲检测次数n和第二盲检测次数m.。
6.一种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盲检测次数的配置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网络侧发送的携带第一盲检测次数n的第一信令,并根据所述第一盲检测次数n对集中式ePDCCH进行盲检测;
接收网络侧发送的携带第二盲检测次数m的第二信令,并根据所述第二盲检测次数m对分散式ePDCCH进行盲检测;
其中,n与m之和不大于系统配置的ePDCCH最大盲检测次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和第二信令均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网络侧发送的携带第一盲检测次数n的第一信令,并根据第一盲检测次数n对集中式ePDCCH进行盲检测,包括:
接收网络侧发送的携带第一盲检测次数n的第一信令,并根据约定的方式结合第一盲检测次数n,分别确定不同聚合等级下的集中式ePDCCH盲检测子次数n1、n2……nk,以及采用所述n1、n2……nk对集中式ePDCCH进行盲检测,其中,k为聚合等级的类型数目,且n1+n2+……nk=n;
或者,
接收网络侧发送的携带第一盲检测次数n的第一信令,在该第一信令中进一步获取不同聚合等级下的集中式ePDCCH盲检子次数n1、n2……nk,并采用所述n1、n2……nk对集中式ePDCCH进行盲检测,其中,k为聚合等级的类型数目,且n1+n2+……nk=n。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网络侧发送的携带第二盲检测次数m的第二信令,并根据第二盲检测次数m对分散式ePDCCH进行盲检测,包括:
接收网络侧发送的携带第二盲检测次数m的第二信令,并根据约定的方式结合第二盲检测次数m,分别确定不同聚合等级下的分散式ePDCCH盲检测子次数m1、m2……mi,以及采用所述m1、m2……mi对集中式ePDCCH进行盲检测,其中,i为聚合等级的类型数目,且m1+m2+……mi=m;
或者,
接收网络侧发送的携带第二盲检测次数m的第二信令,并在该第二信令中进一步获取不同聚合等级下的分散式ePDCCH盲检子次数m1、m2……mi,并采用所述m1、m2……mi对分散式ePDCCH进行盲检测,其中,i为聚合等级的类型数目,且m1+m2+……mi=m。
10.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不同下行控制信令DCI格式,统一确定第一盲检测次数n和第二盲检测次数m。
11.一种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盲检测次数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单元,用于配置第一盲检测次数n和第二盲检测次数m,其中,n与m之和不大于系统配置的ePDCCH最大盲检测次数;
第一通信单元,用于向用户设备UE发送携带第一盲检测次数n的第一信令,令UE根据第一盲检测次数n对集中式ePDCCH进行盲检测;
第二通信单元,用于向UE发送携带第二盲检测次数m的第二信令,令UE根据第二盲检测次数m对分散式ePDCCH进行盲检测。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发送的第一信令和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发送的第二信令均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具体用于:
向UE发送携带第一盲检测次数n的第一信令,令UE根据约定的方式结合第一盲检测次数n,分别确定不同聚合等级下的集中式ePDCCH盲检测子次数n1、n2……nk,并采用所述n1、n2……nk对集中式ePDCCH进行盲检测,其中,k为聚合等级的类型数目,且n1+n2+……nk=n;
或者,
向UE发送携带第一盲检测次数n的第一信令,在该第一信令中进一步携带不同聚合等级下的集中式ePDCCH盲检子次数n1、n2……nk,令UE采用所述n1、n2……nk对集中式ePDCCH进行盲检测,其中,k为聚合等级的类型数目,且n1+n2+……nk=n。
14.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具体用于:
向UE发送携带第二盲检测次数m的第二信令,令UE根据约定的方式结合第二盲检测次数m,分别确定不同聚合等级下的分散式ePDCCH盲检测子次数m1、m2……mi,并采用所述m1、m2……mi对集中式ePDCCH进行盲检测,其中,i为聚合等级的类型数目,且m1+m2+……mi=m;
或者,
向UE发送携带第二盲检测次数m的第二信令,在该第二信令中进一步携带不同聚合等级下的分散式ePDCCH盲检子次数m1、m2……mi,令UE采用所述m1、m2……mi对分散式ePDCCH进行盲检测,其中,i为聚合等级的类型数目,且m1+m2+……mi=m。
15.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单元针对不同下行控制信令DCI格式,统一配置第一盲检测次数n和第二盲检测次数m.。
16.一种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盲检测次数的配置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接收网络侧发送的携带第一盲检测次数n的第一信令,并根据所述第一盲检测次数n对集中式ePDCCH进行盲检测;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接收网络侧发送的携带第二盲检测次数m的第二信令,并根据所述第二盲检测次数m对分散式ePDCCH进行盲检测;
其中,n与m之和不大于系统配置的ePDCCH最大盲检测次数。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接收的第一信令和所述第二处理单元接收的第二信令均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网络侧发送的携带第一盲检测次数n的第一信令,并根据约定的方式结合第一盲检测次数n,分别确定不同聚合等级下的集中式ePDCCH盲检测子次数n1、n2……nk,以及采用所述n1、n2……nk对集中式ePDCCH进行盲检测,其中,k为聚合等级的类型数目,且n1+n2+……nk=n;
或者,
接收网络侧发送的携带第一盲检测次数n的第一信令,在该第一信令中进一步获取不同聚合等级下的集中式ePDCCH盲检子次数n1、n2……nk,并采用所述n1、n2……nk对集中式ePDCCH进行盲检测,其中,k为聚合等级的类型数目,且n1+n2+……nk=n。
19.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网络侧发送的携带第二盲检测次数m的第二信令,并根据约定的方式结合第二盲检测次数m,分别确定不同聚合等级下的分散式ePDCCH盲检测子次数m1、m2……mi,以及采用所述m1、m2……mi对集中式ePDCCH进行盲检测,其中,i为聚合等级的类型数目,且m1+m2+……mi=m;
或者,
接收网络侧发送的携带第二盲检测次数m的第二信令,并在该第二信令中进一步获取不同聚合等级下的分散式ePDCCH盲检子次数m1、m2……mi,并采用所述m1、m2……mi对分散式ePDCCH进行盲检测,其中,i为聚合等级的类型数目,且m1+m2+……mi=m。
20.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处理单元针对不同下行控制信令DCI格式,统一确定第一盲检测次数n和第二盲检测次数m。
CN201210254660.3A 2012-07-20 2012-07-20 一种ePDCCH盲检测次数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35821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54660.3A CN103582131B (zh) 2012-07-20 2012-07-20 一种ePDCCH盲检测次数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54660.3A CN103582131B (zh) 2012-07-20 2012-07-20 一种ePDCCH盲检测次数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82131A CN103582131A (zh) 2014-02-12
CN103582131B true CN103582131B (zh) 2016-09-14

Family

ID=50052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54660.3A Active CN103582131B (zh) 2012-07-20 2012-07-20 一种ePDCCH盲检测次数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821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12599A (zh) * 2017-08-04 2018-01-19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指示频率选择性预编码信息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9699076B (zh) * 2017-10-20 2023-1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盲检测次数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13541907B (zh) * 2018-02-08 2022-07-26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10545583B (zh) * 2018-05-29 2022-01-2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Dci检测次数的指示及接收方法、基站、终端、可读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5732A (zh) * 2011-08-12 2012-02-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594513A (zh) * 2012-03-20 2012-07-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增强的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5732A (zh) * 2011-08-12 2012-02-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594513A (zh) * 2012-03-20 2012-07-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增强的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22107:Consideration on UE monitoring set;ZTE;《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8bis Documents》;20120525;第二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82131A (zh) 2014-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55292B2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network-side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EP2804436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and indicating downlink data
EP284806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epdcch resource element mapping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363800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facilitat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PUCCH resource and apparatus thereof
EP2892172B1 (en) Downlink data rate-matching method and device
KR101752820B1 (ko) 채널 검출 방법 및 사용자 장비
CN103327493B (zh) ePDCCH资源单位数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4519515A (zh) 上下行配置信息通知、获取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BR112013031729B1 (pt) Aparelho e método de comunicação, aparelho terminal e circuito integrado
CN102665230A (zh) 一种e-pdcch传输及盲检的方法及装置
AU2016432933B9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3095396B (zh) 对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和盲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CN103477694A (zh)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发送方法以及接收方法
CN102638892A (zh) 一种对e-pdcch进行资源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CN105765878A (zh) 用于监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无线装置
EP2712254B1 (en)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8029109A (zh)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8093484A (zh)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CN103582131B (zh) 一种ePDCCH盲检测次数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1294192A (zh)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JP2016531509A (ja) Tdd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情報伝送方法、情報決定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システム
WO2014016672A1 (en) Method of configuring ecce for epdcch
EP3860286A1 (en)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unicast or multicast 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KR102444321B1 (ko) 다운링크 제어 채널 자원을 확정하는 방법, 장치, 사용자 기기 및 기지국
EP300174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and send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27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