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82015B - 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82015B
CN103582015B CN201210249645.XA CN201210249645A CN103582015B CN 103582015 B CN103582015 B CN 103582015B CN 201210249645 A CN201210249645 A CN 201210249645A CN 103582015 B CN103582015 B CN 1035820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network element
interval
element node
feedback cy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4964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82015A (zh
Inventor
董雪
王桂香
仇梅红
李爱娇
冯传奋
杨合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4964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820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82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20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820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20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各网元节点反馈的第一负载;按一预设的记录有负载区间与负载量化值之间对应关系的量化转换表,将各网元节点反馈的第一负载转换为第一负载所在的负载区间对应的负载量化值,其中所述量化转换表中,在后的负载区间的区间跨度小于或等于在前的负载区间的跨度,且至少存在第一区间和第二区间,所述第二区间的最小值大于第一区间的最大值,第二区间的区间跨度小于第一区间的区间跨度;基于各网元节点的配置容量和负载量化值,计算各网元节点可用容量;基于所述各网元节点可用容量之间的比值,为通信业务选择一网元节点。从而可实现动态调整各网元节点的负载,避免造成网元节点因负载过高出现宕机。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移动通信系统中,需要从一个网元组(网元组是一个根据某些条件选出的若干可为通信业务提供服务的网元组成的集合)中选取其中一个合适网元为某业务进行疏通的情况很多,如为新进入移动交换中心(MSC:MobileSwitching Center)/GPRS服务支持节点资源池(SGSN POOL)的移动用户选择合适的MSC Server/SGSN疏通2G、3G信令/数据业务,从关键控制节点资源池(MME POOl)中选择合适的MME进行业务接入等情况。
为使系统稳定运行,避免个别网元节点超负荷运行而宕机,要求各网元业务负荷均衡,为实现此目的,目前引入了负载均衡的技术,其实现方法基本相同:POOL中的MSC Server/SGSN/MME周期性地将其负载情况反馈给选择网元的节点(如NNSF节点,eNodeB),后者根据得到的负载信息进行网元选择。选择网元时,将网元负载值转化为负荷量级别,根据负荷量级别选择负荷最小的网元。
现有的动态负载均衡方法,体现在按固定周期获取网元组各网元的负载信息,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周期设置较小,则增大信息传送的频率,会造成相同负载信息或者前后变化较小的负载信息重复传送;周期设置较大,运行忙时无法及时跟踪网元组负荷变化情况。
而现有技术在将网元的负载值转化为对应的负荷量级别时,也是基于固定的负荷级别进行比对,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量化级别过细,则造成所选网元的频繁改变,这在各网元负荷均较低时是没有必要的;量化级别过粗,则在网元组负荷高时,无法及时进行均衡调整,容易因负载均衡不够细致而造成宕机。
那么可见,现有技术中核心网节点按固定周期下发已经进行固定负荷级别处理的负载信息,存在着当负荷级别差距过小标示负载级别的信息量过大、负荷级别差距过大无法精确的区分网元间负荷的差异从而负荷无法细致均的情况,同时固定周期反馈可能造成无法跟踪网元组负荷变化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从而可以实现动态的调整各网元节点的负荷,避免造成网元节点因负荷过高出现宕机。
本发明提供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包括:
获取各网元节点反馈的第一负载;
按一预设的记录有负载区间与负载量化值之间对应关系的量化转换表,将各网元节点反馈的第一负载转换为第一负载所在的负载区间对应的负载量化值,其中所述量化转换表中,在后的负载区间的区间跨度小于或等于在前的负载区间的跨度,且至少存在第一区间和第二区间,所述第二区间的最小值大于第一区间的最大值,第二区间的区间跨度小于第一区间的区间跨度;
基于各网元节点的配置容量和负载量化值,计算各网元节点可用容量;
基于所述各网元节点可用容量之间的比值,为通信业务选择一网元节点。
优选的,所述方法在获取各网元节点反馈的第一负载之前还包括:
向各网元节点发送负载反馈周期指示,所述负载反馈周期指示用于指示各网元节点按所述负载反馈周期指示中包括的第一反馈周期反馈当前负载。
优选的,所述获取各网元节点反馈的第一负载包括:
当网元节点按所述第一反馈周期反馈的第一负载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将所述第一反馈周期更新为第二反馈周期,且第二反馈周期小于所述第一反馈周期,或者当网元节点按所述第一反馈周期反馈的第一负载小于第二预设值时,将所述第一反馈周期更新为第三反馈周期,且第三反馈周期大于所述第一反馈周期,并将第二反馈周期或第三反馈周期发送至网元节点。
优选的,所述获取各网元节点反馈的第一负载还包括:
当网元节点反馈的第一负载大于第三预设值时,放弃该网元节点。
优选的,所述获取各网元节点反馈的第一负载还包括:
若在预设的反馈周期内没有接收到网元节点反馈的第一负载,则判定该网元节点宕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网元节点反馈的第一负载;
转换模块,用于按一预设的记录有负载区间与负载量化值之间对应关系的量化转换表,将各网元节点反馈的第一负载转换为第一负载所在的负载区间对应的负载量化值,其中所述量化转换表中,在后的负载区间的区间跨度小于或等于在前的负载区间的跨度,且至少存在第一区间和第二区间,所述第二区间的最小值大于第一区间的最大值,第二区间的区间跨度小于第一区间的区间跨度;
计算模块,用于基于各网元节点的配置容量和负载量化值,计算各网元节点可用容量;
选择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各网元节点可用容量之间的比值,为通信业务选择一网元节点。
优选的,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制定模块,用于制定负载反馈周期指示,所述负载反馈周期指示用于指示各网元节点按所述负载反馈周期指示中包括的第一反馈周期反馈当前负载。
发送模块,用于向各网元节点发送所述负载反馈周期指示。
优选的,所述制定模块,还用于当网元节点按所述第一反馈周期反馈的第一负载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将所述第一反馈周期更新为第二反馈周期,且第二反馈周期小于所述第一反馈周期,或者当网元节点按所述第一反馈周期反馈的第一负载小于第二预设值时,将所述第一反馈周期更新为第三反馈周期,且第三反馈周期大于所述第一反馈周期;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制定模块制定的第二反馈周期或第三反馈周期发送至网元节点,以便网元节点按照更新后的反馈周期反馈负载。
优选的,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放弃模块,用于当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第一负载大于第三预设值时,放弃该网元节点。
优选的,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判定模块,用于当所述获取模块在预设的反馈周期内没有接收到网元节点反馈的第一负载时,判定该网元节点宕机。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各网元节点反馈的第一负载;按一预设的记录有负载区间与负载量化值之间对应关系的量化转换表,将各网元节点反馈的第一负载转换为第一负载所在的负载区间对应的负载量化值,其中所述量化转换表中,在后的负载区间的区间跨度小于或等于在前的负载区间的跨度,且至少存在第一区间和第二区间,所述第二区间的最小值大于第一区间的最大值,第二区间的区间跨度小于第一区间的区间跨度;基于各网元节点的配置容量和负载量化值,计算各网元节点可用容量;基于所述各网元节点可用容量之间的比值,为通信业务选择一网元节点。从而可以实现动态的调整各网元节点的负载,避免造成网元节点因负载过高出现宕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具体实现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中所涉及的量化转换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所适用的系统组网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所使用的系统组网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具体实现流程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负载均衡的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负载均衡的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灵活的实现负载均衡方法,如附图1所示,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11,获取各网元节点反馈的第一负载。
步骤12,按一预设的记录有负载区间与负载量化值之间对应关系的量化转换表,将各网元节点反馈的第一负载转换为第一负载所在的负载区间对应的负载量化值,其中所述量化转换表中,在后的负载区间的区间跨度小于或等于在前的负载区间的跨度,且至少存在第一区间和第二区间,所述第二区间的最小值大于第一区间的最大值,第二区间的区间跨度小于第一区间的区间跨度;
步骤13,基于各网元节点的配置容量和负载量化值,计算各网元节点可用容量;
步骤14,基于各网元节点可用容量之间的比值,为通信业务选择一网元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可以在网元节点负载过高时能够更加细致的度量其负载增加而不至于无法及时检测出负载增加太多造成网元节点出现宕机的情况。
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有负载区间与负载量化值之间对应关系的量化转换表,其实质更像一个预先定义好的量化转换标尺,网元组中所有网元节点的负载即负荷均基于该量化转换标尺的量化转换原则转化为一个对应的量化值,作为选取服务网元节点的依据之一。
考虑到网元组中网元节点负载较高时,量化转换标表如果不能细致地量化该负载的增加,就可能造成该网元节点由于负载增加过大而导致宕机。当网元组中网元节点的负载较小时,若量化转换表仍细致的均衡各网元的负载,极可能造成量化的负载频繁变化。因此,希望定义的量化转换表能够根据不同的要求灵活区分量化均衡细致度。
那么在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附图2所示,灵活的量化转换表(即量化转换标尺)可定义如下:标尺的上部分以0为下限即起始点,100为上限即终止点,将标尺分为M个负载区间,每个负载区间对应不同的负载值,且前一个负载区间的终止值为下一个负载区间的起始值,负载区间的中间值(或者该负载区间的任意值)作为落入该负载区间的负载的量化值(如附图2下部所示)。
从附图2中可以看出,M个负载区间中,在后的负载区间的区间跨度(即取值范围)小于或等于在前的负载区间的跨度,且越到后部,即负载区间的起始值和终止值越大时(也可以理解为负载区间的起始值和/或终止值超过一个预设值后),负载区间的跨度越小(变小),即负载区间的取值范围越小,从而基于网元节点反馈的负载,实现灵活的负载量化转换。
可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量化转换的总体原则可以为:负荷越高,量化精度越高。
下面以进入移动交换中心资源池(MSC POOL)的移动用户选择合适的移动交换中心服务中心(MSC Server)为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量化转换表(标尺)的应用。
假设该MSC POOL中有3个MSC Server,分别定义为GS1、GS2、GS3,如三个网元节点的配置容量分别为30万、50万、40万用户,当前负载分别为21%,18%、29%,根据附图2给出的量化转换表定义,量化值可分别为25%(负载21%落在起始值为20、终止值为30的负载区间中,因此该负载21%对应的负载量化值为该负载区间的中间值,即25%,其它负载转换为对应负载量化值的过程与此类似)、15%、25%。
在将获取的各网元节点,按照量化转换表定义的转换原则转换为对应的负载量化值后,即可根据步骤13所记载的内容,确定各网元节点的可用容量。
具体的,可以根据上述GS1、GS2、GS3的配置容量,和已获取的GS1、GS2、GS3对应的负载量化值,通过计算获取GS1、GS2、GS3对应的可用容量。那么,GS1的可用容量具体可以为(1-25%)*30=22.5,GS2的可用容量具体可以为:(1-15%)*50=42.5,GS3的可用容量具体可以为:(1-25%)*40=30。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获取各网元节点的可用容量后,可执行步骤14,即基于各网元节点可用容量之间的比值,为通信业务选择一网元节点。
继续以上述举例为例,通过计算已获知GS1、GS2、GS3的可用容量分别为22.5、42.5、30,则可将各网元节点可用容量之比即22.5:42.4:30,作为各网元节点被选中之比,通过一如随机函数发生器等可执行选择功能的器件,为通信业务选择一网元节点。
在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若GS1、GS2、GS3三个网元的当前负荷分别为70%,75%、78%,则可基于如附图2所示的量化转换表(标尺),将各网元节点的负载转换为对应的负载量化值,并通过计算分别获取GS1、GS2、GS3三个网元节点的可用容量,如(1-70%)*30=9、(1-74%)*50=13、(1-78%)*40=8.8,从而当前各MSC Server选中之比为9:13:8.8。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如附图2所示的量化转换表,仅为举例说明,在具体实现,该量化转换表的负载区间的取值,以及各负载区间所对应负载量化值均可灵活设置。
同时,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考虑到一般情况下网元组的负载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各网元节点反馈负载情况的频率应可根据现网运行情况进行自适应的调整,从而能够在及时跟踪现网负载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负载信息的反馈频率。如MSC POOl选择服务MSC Server,所有MSCServer反馈其自身负载的频率,在闲时可以以小时或数小时为周期,在忙时,可以以分钟为周期等,即本发明实施例中,各网元节点负载的反馈周期,即灵活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反馈周期可以采取人工预先定义几个反馈周期模式的方式,通过实时更新反馈周期模式改变获取负载情况的频率。以选取MSC POOL的MSC Server为例,反馈周期模式可以定义如非节假日忙时模式、非节假日闲时模式、节假日模式等几种情况。
即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涉及以下操作步骤:
向各网元节点发送负载反馈周期指示,所述负载反馈周期指示用于指示各网元节点按所述负载反馈周期指示中包括的第一反馈周期反馈当前负载。
考虑到网元组的网元负载均较小时,对负载信息的反馈频率要求并不高,因为即便在长反馈周期内,网元负载的变化不至于让某个网元的负载过高;而网元组中有网元负载过高时,如网元负载反馈不及时,就有可能造成宕机。因此,在有突发事件造成网元运行超出常规或网元组运行无规律可循时,反馈周期可以根据当前网元组的最大负载情况进行自动调整。如MSC POOL中的最高MSC Server负载低于50%时,按照网元组的运行情况反馈周期设置15分钟;当最高负载高于50%而低于80%时,反馈周期调整为3分钟;而当最高负载超过80%时,迅速提高负载的反馈周期为30秒,从而能够较为及时地获取网元负载信息并尽量避开选择负载过高的网元。
即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涉及以下操作:
当网元节点按所述第一反馈周期反馈的第一负载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将所述第一反馈周期更新为第二反馈周期,且第二反馈周期小于所述第一反馈周期,并将第二反馈周期发送至网元节点。
反之,如果各网元节点在运行过程中,没有发生突发事件,一直保持平稳运行状态,且有可能在一制定反馈周期内反馈的负载越来越小,则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还可以涉及以下操作步骤:
当网元节点按所述第一反馈周期反馈的第一负载小于第二预设值时,将所述第一反馈周期更新为第三反馈周期,且第三反馈周期大于所述第一反馈周期,并将第三反馈周期发送至网元节点。
同样举例说明,如MSC POOL中的最高MSC Server负载低于50%时,按照网元组的运行情况反馈周期设置15分钟;当最高负载低于30%时,反馈周期可调整为30分钟。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系统也应该支持非周期性负荷情况反馈。例如,当网元组的网元检测出其负载过高超过某个利用率门限值时,如负载超过配置容量的90%,会立刻强制将其高负载情况进行反馈,处理网元选择节点获得该信息后就会在网元选择时尽可能的避免选中该网元,或者直接放弃该网元节点,不再对其进行选择。
即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涉及以下操作:
当网元节点反馈的第一负载大于第三预设值时,放弃该网元节点。
还有一种可能,即在预设的反馈周期内,网元选择节点没有收到网元节点反馈的负载,则网元选择节点可以直接判定该网元节点宕机,同时,也可以放弃该网元节点,不再对其进行选择。
即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涉及以下操作:
若在预设的反馈周期内没有接收到网元节点反馈的第一负载,则判定该网元节点宕机。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通过引入灵活的量化转换方式和自适应负载反馈周期,闲时能够反映负载变化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反馈信息频率,忙时能够及时跟踪负载的快速变化;同时在有网元负载过高时能够更加细致的度量其负载增加而不至于无法及时检测出负载增加太多造成宕机。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流程做进一步描述。
移动通信中有多个处理网元选择节点的情况比较常见,对于处理负载信息的节点可以选择处理网元选择节点或选择第三节点担当,处理网元选择节点进行负载信息处理的情况可参见附图3(其中,符号→表示各网元组向处理网元选择节点告知其所包括的各网元节点的负载情况),第三节点处理负载信息的情况可参见附图4(其中,符号表示各网元组向第三节点告知其所包括的各网元节点的负载情况,符号表示第三节点向各网元组反馈处理的负载信息,符号___表示各节点间的信令、媒体的信息交互)。
下面以第三节点处理网元组负载信息的方案为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的实施方式。
如附图5所示,该过程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51:在第三节点上,预先定义网元组的量化转换表和负载反馈周期,即预先确定量化转换标尺的刻度,以及负载反馈周期及其调整方式,并可将负载周期发送至各网元组。
步骤52:第三节点获取各网元组按照反馈周期所反馈的网元组中所有网元节点的负载情况。
步骤53:第三节点根据获得的各网元节点负载,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反馈周期,如需要则按照定义的负载反馈方式进行调整。
步骤54:第三节点对收到的网元节点负载信息进行量化处理,处理后的量化值与上一次量化值进行对比,如有变化,立刻反馈给所有的处理网元选择节点。
步骤55:各个处理网元选择节点根据收到的网元节点负载量化值,确定其当前可用容量,以各网元当前可用负载容量之比作为选取网元节点的选中之比。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54反馈的是有变化的网元组量化值,这就存在着一下两种情况:一是因网元组量化值较长时间未发生变化所以不需要反馈该量化值,二是第三节点宕机导致长时间处理网元选择节点无反馈负载信息的获得,而处理网元选择节点无法区这两种情况。因此,可以在第三节点上设置一个非宕机标示的周期门限;到达该周期门限时间,第三节点反馈已经处理的网元组网元负载量化值给处理网元选择节点,后者未收到负载量化值则知道第三节点宕机。第三节点宕机时可将网元组网元的选择策略切换至最简单的根据网元配置容量选取网元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装置,如附图6所示,具体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61,用于获取各网元节点反馈的第一负载;
转换模块62,用于按一预设的记录有负载区间与负载量化值之间对应关系的量化转换表,将各网元节点反馈的第一负载转换为第一负载所在的负载区间对应的负载量化值,其中所述量化转换表中,在后的负载区间的区间跨度小于或等于在前的负载区间的跨度,且至少存在第一区间和第二区间,所述第二区间的最小值大于第一区间的最大值,第二区间的区间跨度小于第一区间的区间跨度;
计算模块63,用于基于各网元节点的配置容量和负载量化值,计算各网元节点可用容量;
选择模块64,用于基于所述各网元节点可用容量之间的比值,为通信业务选择一网元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负载均衡的装置,可以在网元节点负载过高时能够更加细致的度量其负载增加而不至于无法及时检测出负载增加太多造成网元节点出现宕机的情况。
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有负载区间与负载量化值之间对应关系的量化转换表,其实质更像一个预先定义好的量化转换标尺,网元组中所有网元节点的负载即负荷均基于该量化转换标尺的量化转换原则转化为一个对应的量化值,作为选取服务网元节点的依据之一。
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量化转换表的具体设置过程可参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中的相关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实现负载均衡的装置,还可以为各网元节点制定负载情况反馈周期,并基于网元节点反馈的负载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判定。具体请参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中的相关描述。
那么,在本发明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附图7所示,装置还可以包括:
制定模块65,用于制定负载反馈周期指示,所述负载反馈周期指示用于指示各网元节点按所述负载反馈周期指示中包括的第一反馈周期反馈当前负载。
发送模块66,用于向各网元节点发送所述负载反馈周期指示。
而在本发明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制定模块65,还可以用于当网元节点按所述第一反馈周期反馈的第一负载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将所述第一反馈周期更新为第二反馈周期,且第二反馈周期小于所述第一反馈周期,或者当网元节点按所述第一反馈周期反馈的第一负载小于第二预设值时,将所述第一反馈周期更新为第三反馈周期,且第三反馈周期大于所述第一反馈周期;
发送模块66,还可以用于将制定模块65制定的第二反馈周期或第三反馈周期发送至网元节点,以便网元节点按照更新后的反馈周期反馈负载。
而在本发明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附图7所示,装置还可以包括:
放弃模块67,用于当所述获取模块61获取的第一负载大于第三预设值时,放弃该网元节点。
而在本发明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附图7所示,装置还可以包括:
判定模块68,用于当所述获取模块在反馈周期内没有接收到网元节点反馈的第一负载时,判定该网元节点宕机。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各网元节点反馈的第一负载;按一预设的记录有负载区间与负载量化值之间对应关系的量化转换表,将各网元节点反馈的第一负载转换为第一负载所在的负载区间对应的负载量化值,其中所述量化转换表中,在后的负载区间的区间跨度小于或等于在前的负载区间的跨度,且至少存在第一区间和第二区间,所述第二区间的最小值大于第一区间的最大值,第二区间的区间跨度小于第一区间的区间跨度;基于各网元节点的配置容量和负载量化值,计算各网元节点可用容量;基于所述各网元节点可用容量之间的比值,为通信业务选择一网元节点。从而可以实现动态的调整各网元节点的负载,避免造成网元节点因负载过高出现宕机。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定义了灵活适应网元组运行情况的量化转换表即标尺:在网元负载较高时能够细致标尺刻度,避免无法检测该网元负载增加过大造成宕机的情况;同时,所有网元负载较低时,对负载均衡细致度的要求不高,可以将刻度设置的较大而避免频繁更改各网元的量化负载值。
同时,本发明实施例中,反馈网元组网元负载的周期随着网元组运行阶段的不同而不同。特别是,当采取自动调节反馈周期的模式时,能够在有网元负载较高的情况下,增加负载反馈频率,从而能够及时跟踪高负载的变化。
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中还考虑当某网元负载过高达到某个门限的情况,通过强制反馈该负载信息,从而尽可能的避开将新发生的业务继续分配到该负担较高的网元。
即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灵活量化转换表和自适应负载反馈周期的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能够在跟踪网元组运行情况的同时,达到负荷反馈信息频率与负荷均衡细致度的较好折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各网元节点反馈的第一负载;
按一预设的记录有负载区间与负载量化值之间对应关系的量化转换表,将各网元节点反馈的第一负载转换为第一负载所在的负载区间对应的负载量化值,其中所述量化转换表中,在后的负载区间的区间跨度小于或等于在前的负载区间的跨度,且至少存在第一区间和第二区间,所述第二区间的最小值大于第一区间的最大值,第二区间的区间跨度小于第一区间的区间跨度;
基于各网元节点的配置容量和负载量化值,计算各网元节点可用容量;
基于所述各网元节点可用容量之间的比值,为通信业务选择一网元节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获取各网元节点反馈的第一负载之前还包括:
向各网元节点发送负载反馈周期指示,所述负载反馈周期指示用于指示各网元节点按所述负载反馈周期指示中包括的第一反馈周期反馈当前负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各网元节点反馈的第一负载包括:
当网元节点按所述第一反馈周期反馈的第一负载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将所述第一反馈周期更新为第二反馈周期,且第二反馈周期小于所述第一反馈周期,或者当网元节点按所述第一反馈周期反馈的第一负载小于第二预设值时,将所述第一反馈周期更新为第三反馈周期,且第三反馈周期大于所述第一反馈周期,并将第二反馈周期或第三反馈周期发送至网元节点。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各网元节点反馈的第一负载还包括:
当网元节点反馈的第一负载大于第三预设值时,放弃该网元节点。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各网元节点反馈的第一负载还包括:
若在预设的反馈周期内没有接收到网元节点反馈的第一负载,则判定该网元节点宕机。
6.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网元节点反馈的第一负载;
转换模块,用于按一预设的记录有负载区间与负载量化值之间对应关系的量化转换表,将各网元节点反馈的第一负载转换为第一负载所在的负载区间对应的负载量化值,其中所述量化转换表中,在后的负载区间的区间跨度小于或等于在前的负载区间的跨度,且至少存在第一区间和第二区间,所述第二区间的最小值大于第一区间的最大值,第二区间的区间跨度小于第一区间的区间跨度;
计算模块,用于基于各网元节点的配置容量和负载量化值,计算各网元节点可用容量;
选择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各网元节点可用容量之间的比值,为通信业务选择一网元节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制定模块,用于制定负载反馈周期指示,所述负载反馈周期指示用于指示各网元节点按所述负载反馈周期指示中包括的第一反馈周期反馈当前负载;
发送模块,用于向各网元节点发送所述负载反馈周期指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定模块,还用于当网元节点按所述第一反馈周期反馈的第一负载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将所述第一反馈周期更新为第二反馈周期,且第二反馈周期小于所述第一反馈周期,或者当网元节点按所述第一反馈周期反馈的第一负载小于第二预设值时,将所述第一反馈周期更新为第三反馈周期,且第三反馈周期大于所述第一反馈周期;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制定模块制定的第二反馈周期或第三反馈周期发送至网元节点,以便网元节点按照更新后的反馈周期反馈负载。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放弃模块,用于当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第一负载大于第三预设值时,放弃该网元节点。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定模块,用于当所述获取模块在预设的反馈周期内没有接收到网元节点反馈的第一负载时,判定该网元节点宕机。
CN201210249645.XA 2012-07-18 2012-07-18 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35820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49645.XA CN103582015B (zh) 2012-07-18 2012-07-18 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49645.XA CN103582015B (zh) 2012-07-18 2012-07-18 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82015A CN103582015A (zh) 2014-02-12
CN103582015B true CN103582015B (zh) 2016-09-07

Family

ID=50052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49645.XA Active CN103582015B (zh) 2012-07-18 2012-07-18 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820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3644B (zh) * 2017-09-30 2021-12-2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宽限速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405644B (zh) * 2020-03-07 2021-06-18 广州爱浦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中心控制的5g通信网元智能节能网及节能方法
CN115190075A (zh) * 2021-04-07 2022-10-1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网元负载均衡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377539A (zh) * 2021-06-10 2021-09-10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负载均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8556A (zh) * 2008-05-23 2009-1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短消息过负荷处理方法
CN101686497A (zh) * 2008-09-24 2010-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负荷均衡方法、小区负荷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2833355A (zh) * 2012-09-22 2012-12-19 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云计算的负载均衡系统及机制
CN103259682A (zh) * 2013-05-16 2013-08-21 浪潮通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维数据聚合的通信网网元安全评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8556A (zh) * 2008-05-23 2009-1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短消息过负荷处理方法
CN101686497A (zh) * 2008-09-24 2010-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负荷均衡方法、小区负荷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2833355A (zh) * 2012-09-22 2012-12-19 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云计算的负载均衡系统及机制
CN103259682A (zh) * 2013-05-16 2013-08-21 浪潮通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维数据聚合的通信网网元安全评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82015A (zh) 2014-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82015B (zh) 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JP5789028B2 (ja) 休止タイマーの制御のための方法、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WO2016011903A1 (zh) 流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RU2005136461A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контроля доступа к информации о присутствии на равноправной основе
HUE028442T2 (en) Parameter configuration procedure,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05636106B (zh) 一种邻小区测量系统及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01772102A (zh) 一种异构无线网络选择方法
CN108055701B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基站
CN102970250A (zh) 分布式路由器系统中的带宽分配方法和装置、网络设备
CN101400099A (zh) 负荷信息提供方法、s-gw、服务网关的控制方法及mme
CN103826263B (zh) 一种网络分流方法和设备
CN104837201B (zh) 一种寻呼消息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3703830B (zh) 一种物理资源调整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CN101764852B (zh) 一种许可证控制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CN101730146B (zh) 一种负荷均衡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5723756B (zh) 一种寻呼方法及设备
CN1307845C (zh) 基于寻呼区的动态流量控制方法
CN105208602A (zh) 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US20160192258A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data
CN107909257A (zh) 一种车辆救援的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1166308A (zh) 一种动态控制本端设备到对端设备信息流量的方法
CN102724689B (zh) 无线状态转换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2348235A (zh) 一种对cpu利用率进行控制的方法及基站收发台
CN101815250B (zh) 一种调整寻呼分组数目的方法和设备
CN102595497B (zh) 自动缓解处理器过载的cdma数据业务系统及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