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81088B - 延时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延时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81088B
CN103581088B CN201210250579.8A CN201210250579A CN103581088B CN 103581088 B CN103581088 B CN 103581088B CN 201210250579 A CN201210250579 A CN 201210250579A CN 103581088 B CN103581088 B CN 1035810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ay
axc
data
coefficient
delay coeffic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5057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81088A (zh
Inventor
黄灿
郝鹏
高贞
杨丽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echip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25057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810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810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10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810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10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延时处理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将载扇中一个基本帧周期中的一路AxC数据转换成M路AxC数据,其中,M为基站当前制式以及带宽所对应的所有载扇占用的AxC个数;对M路AxC数据中的每一路AxC数据分别配置第一延时系数,并按照该第一延时系数进行延时补偿;将M路AxC数据转换成N路载扇数据,其中N为基站当前制式以及带宽所对应的载扇个数;对N路载扇数据中的每一路载扇数据分别配置第二延时系数,并按照该第二延时系数进行延时补偿。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分布式基站的时延处理方式较为复杂且灵活性差的问题,达到了载波同步的目地,并且能兼容多种制式带宽,灵活性很强。

Description

延时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延时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分布式基站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宏基站。分布式基站以基带和射频分离为特征,而传统基站的基带和射频单元一体化。分布式基站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简称为BBU)组成一个共享的基带池,能连接多个拉远的远端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简称为RRU),基带和多个远端射频单元的时延比较大,在这种架构中要考虑载波数据同步和时延补偿问题,来保证同一小区或同步小区内无线口的时隙同步。
BBU和RRU之间由光纤连接,它们之间的接口已经形成了一个标准接口,目前主流的接口标准有通用公共无线接口(The 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简称为CPRI)和RRU与BBU之间的接口(Interface between the RRU and the BBU,简称为IR)两种。通过这种光纤接口标准协议的支撑,RRU与BBU可以组成各种拓扑结构,其中,以星型和链型两种组网形式的应用最为广泛。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分布式基站星型网拓扑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个BBU通过多根不同的光纤连接多个RRU,BBU同时向这几个RRU发送数据,对于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简称为LTE)(包括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TDD)和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FDD))、宽带码分多址接入(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WCDMA)、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简称为GSM)、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CDMA),要求属于同一小区或同步小区的RRU在空中的发射时刻一致,但是此时,由于光纤的长短不一致,RRU的处理延时也可能不一致,这样在就需要做时延补偿,延时的大小与两根光纤的长度差异和RRU的处理延时差异有关。对于LTE(包括LTE-TDD和LTE-FDD)、WCDMA、CDMA,对RRU到BBU的上行方向,需要保证BBU处理时,属于同一小区或同步小区的载波数据是对齐的。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分布式基站链型网拓扑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链型网拓扑结构同样需要保证同一小区或同步小区内的载波同步。
对于RRU的处理延时,一般在系统设计完成之后,这个延时就已经确定了,这样对于每一个RRU,处理延时可以作为一个固定参数被保存下来。对于光纤延时,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光纤长度会不一样,这就需要系统有一个机制在基站搭建好之后去测量当前的光纤时延。CPRI协议和IR协议都给出了光纤时延的计算方法,但是没有提出如何实现光纤的时延补偿。对于LTE(分为LTE-TDD和LTE-FDD,包括1.4M、3M、5M、10M、15M、20M多种带宽)、WCDMA、GSM、CDMA单模或其中几种混模的分布式基站无线系统,需要对各个载波进行上行或下行延时处理。BBU得到相关的延时参数后,会计算出上行、下行各需要补偿的延时值,在BBU或RRU侧进行延时补偿。对于采用CPRI帧格式协议进行传输的LTE、WCDMA、GSM、CDMA,不同制式的每个载扇在每个chip(1chip=1/3.84MHz,为CPRI基本帧周期)中占用的天线载波(Antenna-carrier,简称为AxC)个数是不一样的。比如光口速率为4.9152G,处理时钟为122.88Mhz,LTE 3M(3.84Mbps基带速率)在一个chip中每个载扇占用1个AxC,5M带宽(7.68Mbps基带速率)每个载扇占用2个AxC,20M带宽(30.72Mbps基带速率)每个载扇占用8个AxC。WCDMA制式(3.84Mbps基带速率)时,一个chip中每个载扇占用1个AxC。
针对相关技术中分布式基站的时延处理方式较为复杂且灵活性差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分布式基站的时延处理方式较为复杂且灵活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延时处理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延时处理方法,包括:将载扇中一个基本帧周期中的一路AxC数据转换成M路AxC数据,其中,M为基站当前制式以及带宽所对应的所有载扇占用的AxC个数;对所述M路AxC数据中的每一路AxC数据分别配置第一延时系数,并按照所述第一延时系数进行延时补偿;将所述M路AxC数据转换成N路载扇数据,其中N为基站当前制式以及带宽所对应的载扇个数;对所述N路载扇数据中的每一路载扇数据分别配置第二延时系数,并按照所述第二延时系数进行延时补偿。
优选地,对所述M路AxC数据中的每一路AxC数据分别配置第一延时系数之前,还包括:将所述M路AxC数据分别存储在M个RAM中,其中,所述M个RAM的存储空间均不小于每一路AxC数据所需延时的最大值。
优选地,所述第一延时系数以chip为单位;所述第二延时系数以clk为单位,且所述第二延时系数不大于1个chip。
优选地,所述第一延时系数和所述第二延时系数通过以下方式获得:根据RRU上行和/或下行处理的延时参数计算光纤的延时;根据分布式基站总体的延时补偿要求,计算出每个AxC上行、下行各需要补偿的延时值:ΔT=α×Tc+β×Tclk 其中,表示向下取整,ΔT为所述延时值,Tc为chip的长度,Tclk为系统要求的补偿精度下的时钟周期长度,α为所述第一延时系数,β为所述第二延时系数。
优选地,按照所述第一延时系数进行延时补偿之前,还包括:将所述第一延时系数通过信令或以太网方式报给RRU。
优选地,按照所述第二延时系数进行延时补偿之前,还包括:将所述第二延时系数通过信令或以太网方式报给RRU。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延时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转换模块,用于将载扇中一个基本帧周期中的一路AxC数据转换成M路AxC数据,其中,M为基站当前制式以及带宽所对应的所有载扇占用的AxC个数;第一配置模块,用于对所述M路AxC数据中的每一路AxC数据分别配置第一延时系数,并按照所述第一延时系数进行延时补偿;第二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M路AxC数据转换成N路载扇数据,其中N为基站当前制式以及带宽所对应的载扇个数;第二配置模块,用于对所述N路载扇数据中的每一路载扇数据分别配置第二延时系数,并按照所述第二延时系数进行延时补偿。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M路AxC数据分别存储在M个RAM中,其中,所述M个RAM的存储空间均不小于每一路AxC数据所需延时的最大值。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计算模块,用于根据RRU上行和/或下行处理的延时参数计算光纤的延时;根据分布式基站总体的延时补偿要求,计算出每个AxC上行、下行各需要补偿的延时值:ΔT=α×Tc+β×Tclk 其中,表示向下取整,ΔT为所述延时值,Tc为chip的长度,Tclk为系统要求的补偿精度下的时钟周期长度,α为所述第一延时系数,β为所述第二延时系数。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延时系数和/或所述第二延时系数通过信令或以太网方式报给RRU。
通过本发明,采用将载扇中一个基本帧周期中的一路AxC数据转换成M路AxC数据,其中,M为基站当前制式以及带宽所对应的所有载扇占用的AxC个数;对M路AxC数据中的每一路AxC数据分别配置第一延时系数,并按照该第一延时系数进行延时补偿;将M路AxC数据转换成N路载扇数据,其中N为基站当前制式以及带宽所对应的载扇个数;对N路载扇数据中的每一路载扇数据分别配置第二延时系数,并按照该第二延时系数进行延时补偿的方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分布式基站的时延处理方式较为复杂且灵活性差的问题,达到了无线通信系统中载波同步的目地,节省了延时处理所消耗的资源,并且能兼容多种制式带宽,灵活性很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分布式基站星型网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分布式基站链型网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延时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延时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延时处理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一;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延时处理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二;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延时处理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三;
图8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载波延时实现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延时处理方法,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延时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2,将载扇中一个基本帧周期中的一路AxC数据转换成M路AxC数据,其中,M为基站当前制式以及带宽所对应的所有载扇(也称为载波)占用的AxC个数;
步骤S304,对M路AxC数据中的每一路AxC数据分别配置第一延时系数,并按照该第一延时系数进行延时补偿;
步骤S306,将M路AxC数据转换成N路载扇数据,其中N为基站当前制式以及带宽所对应的载扇个数;
步骤S308,对N路载扇数据中的每一路载扇数据分别配置第二延时系数,并按照该第二延时系数进行延时补偿,其中,上述的M和N可以是自然数,例如,M和N均可以为1。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步骤,将载扇中一个基本帧周期中的一路AxC转换成M路的AxC,这样经过转换的每路AxC数据持续的时间周期均为一个基本帧周期的时长,统一对不同制式的AxC配置第一延时系数,进行粗延时补偿处理,然后再将该M路AxC数据转换成N路载扇数据,并统一对每一路载扇数据配置第二延时系数,进行细延时补偿处理,通过上述粗延时和细延时两步延时补偿处理,由于每个载波所使用的缓存都一致且不会很大,因此不必考虑制式和带宽的差异,并且提高了延时处理的精细度,达到了高精度的载波同步效果,从而无需区分不同带宽不同制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分布式基站的时延处理方式较为复杂且灵活性差的问题,达到了无线通信系统中载波同步的目地,节省了延时处理所消耗的资源,并且能兼容多种制式带宽,灵活性很强。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配置第一延时系数之前,还可以将M路AxC数据分别存储在M个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也称缓存)中,其中,M个缓存RAM的存储空间均不小于每一路AxC数据所需延时的最大值。通过这种方式,便于配置延时系数的实现,同时保证了AxC延时范围能够满足系统的要求。
优选地,上述第一延时系数可以是以CPRI基本帧周期(chip)为单位。该方式可以应用于CPRI接口,如果在其他标准接口,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基本帧周期为单位,同理,第二延时系数可以是以时钟周期(clk)为单位,该时钟周期的长度可以是系统要求的补偿精度下的1个时钟周期长度了,且该第二延时系数可以不大于1个第一延时系数的单位(chip)。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延时系数以及第二延时系数的配置方式可以如下:RRU可以将RRU上行、下行等处理延时通过控制字或信令方式或以太网方式上报给BBU,BBU根据相关延时参数,计算出光纤的延时(CPRI协议和IR协议都给出了延时参考模型以及光纤时延的计算方法),并根据整个分布式基站延时补偿要求,计算出每个AxC上行、下行各需要补偿的延时值,补偿的延时值ΔT可分为粗延时部分和细延时部分:ΔT=α×Tc+β×Tclk
其中,表示向下取整,Tc为CPRI基本帧周期chip的长度(1chip=1/3.84Ms),Tclk为系统要求的补偿精度下的1个时钟周期长度。上述公式中α即为第一延时系数,β即为第二延时系数,BBU计算出α和/或β的值后,在BBU或RRU侧均可以进行延时补偿,而如果在RRU侧进行延时补偿,则可以将α和/或β的值由BBU通过信令或以太网方式报给RRU。
对应于上述方法,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延时处理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延时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转换模块42、第一配置模块44、第二转换模块46以及第二配置模块48,下面对各个模块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转换模块42,用于将载扇中一个基本帧周期中的一路天线载波AxC数据转换成M路AxC数据,其中,M为基站当前制式以及带宽所对应的所有载扇占用的AxC个数;
第一配置模块44,与第一转换模块42相连,用于对该M路AxC数据中的每一路AxC数据分别配置第一延时系数,并按照该第一延时系数进行延时补偿;
第二转换模块46,与第一配置模块44相连,用于将M路AxC数据转换成N路载扇数据,其中N为基站当前制式以及带宽所对应的载扇个数;
第二配置模块48,与第二转换模块46相连,用于对该N路载扇数据中的每一路载扇数据分别配置第二延时系数,并按照该第二延时系数进行延时补偿。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模块,第一转换模块42将载扇中一个基本帧周期中的一路AxC转换成M路的AxC,这样经过转换的每路AxC数据持续的时间周期均为一个基本帧周期的时长,第一配置模块44统一对不同制式的AxC配置第一延时系数,进行粗延时补偿处理,然后第二转换模块46再将该M路AxC数据转换成N路载扇数据,第二配置模块48统一对每一路载扇数据配置第二延时系数,进行细延时补偿处理,通过上述粗延时和细延时两步延时补偿处理,由于每个载波所使用的缓存都一致且不会很大,因此不必考虑制式和带宽的差异,并且提高了延时处理的精细度,达到了高精度的载波同步效果,从而无需区分不同带宽不同制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分布式基站的时延处理方式较为复杂且灵活性差的问题,达到了无线通信系统中载波同步的目地,节省了延时处理所消耗的资源,并且能兼容多种制式带宽,灵活性很强。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延时处理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一,如图5所示,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52,与转换模块42和第一配置模块44相连,用于将M路AxC数据分别存储在M个缓存RAM中,其中,M个缓存RAM的存储空间均不小于每一路AxC数据所需延时的最大值。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延时处理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二,如图6所示,该装置还可以包括:计算模块62,与第一配置模块44和第二配置模块48相连,用于根据RRU上行和/或下行处理的延时参数计算光纤的延时;根据分布式基站总体的延时补偿要求,计算出每个AxC上行、下行各需要补偿的延时值:ΔT=α×Tc+β×Tclk 其中,表示向下取整,ΔT为延时值,Tc为chip的长度,Tclk为系统要求的补偿精度下的时钟周期长度,α为第一延时系数,β为第二延时系数。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延时处理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三,如图7所示,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发送模块72,与第一配置模块44和/或第二配置模块48相连,用于将第一延时系数和/或第二延时系数通过信令或以太网方式报给RRU。
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以下优选实施例结合了上述实施例及其优选实施方式。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基站系统中LTE、WCDMA、GSM、CDMA等多制式混模的载波延时实现的方法及装置。
考虑到CPRI协议没有提供LTE、WCDMA、GSM、CDMA等制式的载波延时实现方法。因此本优选实施例主要可以解决上述制式混模的载波延时问题,同时提供了在统一的架构上实现上述制式单模或混模的载波延时方法,进而对光纤时延补偿实现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法。
本优选实施例分为以AxC为对象延时和以载波为对象延时两个部分,分粗延时和细延时两个步骤,粗延时以1chip为单位,细延时则可以达到1个clk(时钟周期)级。以chip为单位并以AxC为对象的延时,不用考虑分制式带宽进行处理,相对于分制式带宽后再进行延时的一般方法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统一性。这种方式可以实现任意载波之间延时值互不相同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兼容LTE、WCDMA、GSM、CDMA制式,在统一的架构上实现上述制式的单模或混模的载波延时,具有兼容性好、延时精度高、灵活性强、实现成本低等显著特点。
图8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载波延时实现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3个模块。AxC控制单元可以用于实现AxC的提取和AxC延时控制;缓存单元可以用于实现对AxC的缓存;载波控制单元可以用于实现AxC到载波的映射,并进行载波的细延时。本优选实施例对LTE/WCDMA/GSM/CDMA进行载波延时的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一:AxC控制单元以chip为周期将每个chip中的AxC提取出来,将1路的AxC数据转换成m路的AxC(每个chip中有m个AxC),这样经过转换的每路AxC数据持续的时间周期为1chip时间长。此外,AxC控制单元产生控制缓存单元的写控制,将AxC分别存放到缓存单元中。该单元再根据按AxC的粗延时配置系数(每个AxC对应一个配置系数),控制好对缓存单元中每个AxC的读取。由于不同AxC的延时配置可能不一样,因此每个AxC各自对应一个读缓存控制逻辑,从而实现对不同AxC的延时。这种粗延时以AxC为对象进行延时,以chip为单位,好处在于统一了不同制式的AxC延时处理,不用区分不同带宽制式,节省资源。
例如,对于LTE 5M带宽、GSM制式与WCDMA制式混模情况,第1路AxC数据属于WCDMA,第2路数据为GSM数据,第3路AxC为LTE 5M带宽数据,第4路AxC为LTE 5M带宽数据。这时第1路AxC数据配置一个粗延时系数n1,第2路AxC数据配置一个粗延时系数n2,第3路AxC数据配置一个粗延时系数n3,第4路AxC数据配置一个粗延时系数n4。对于第1路AxC,AxC控制单元产生控制第1路缓存单元的写控制,将第1路AxC数据存放到缓存中,再等待n1*Tc时间后将第1路数据读出,这样完成了第1路AxC数据的粗延时处理。第2路、第3路、第4路AxC数据的粗延时处理与之类似。
步骤二:缓存单元实现对m个AxC的缓存,用于对AxC进行延时。缓存单元可使用m个RAM实现,每个AxC对应一个缓存RAM,每个RAM大小按照AxC需要延时的最大值进行设计,保证AxC延时范围满足系统要求。
步骤三:载波控制单元实现AxC到载波(carrier)的映射,将AxC中属于同一载波的数据提取出来并打成串行输出,输出n路载波,然后对每个载波分别进行以时钟周期clk为延时单位的细调,每路载波对应有一个细延时配置系数。每个载波的细延时配置值最大为1个chip的时长单位,因此载波控制单元中每个载波所使用的缓存都一致且不会很大,不必考虑制式和带宽的差异。
例如,对于LTE 5M带宽、GSM制式与WCDMA制式混模情况,第1路AxC数据属于WCDMA,第2路数据为GSM数据,第3路AxC为LTE 5M带宽数据,第4路AxC为LTE 5M带宽数据,其中第3路AxC和第4路AxC数据属于LTE 5M同一个载波。这时第1路AxC映射到GSM第1个载波,其配置一个细延时系数m1,第2路AxC映射到WCDMA第1个载波,其配置一个细延时系数m2,第3路AxC和第4路AxC映射到LTE 5M第1个载波,其配置一个细延时系数m3。对于GSM第1个载波的处理,载波控制单元产生控制GSM第1个载波的缓存的写控制,将GSM第1个载波存放到缓存中,再等待m1*Tclk时间后将GSM第1个载波数据读出,这样完成了GSM第1个载波数据的细延时处理。WCDMA第一个载波、LTE 5M第一个载波的数据的细延时处理与之类似。
其中,RRU可以将RRU上行、下行等处理延时通过控制字或信令方式或以太网方式上报给BBU,BBU根据相关延时参数,计算出光纤的延时(CPRI协议和IR协议都给出了延时参考模型以及光纤时延的计算方法),并根据整个分布式基站延时补偿要求,计算出每个AxC上行、下行各需要补偿的延时值,补偿的延时值ΔT可分为粗延时部分和细延时部分:ΔT=α×Tc+β×Tclk
其中,表示向下取整,Tc为CPRI基本帧周期chip的长度(1chip=1/3.84M s),Tclk为系统要求的补偿精度下的1个时钟周期长度。其中α即为第一延时系数,β即为第二延时系数,BBU计算出α和/或β的值后,在BBU或RRU侧均可以进行延时补偿,而如果在RRU侧进行延时补偿,则可以将α和/或β的值由BBU通过信令或以太网方式报给RRU。
对于上述公式的使用,计算得到第一延时系数和第二延时系数:
其中表示向下取整。
举例说明如下,还是以步骤1和步骤2中的例子,对于LTE 5M带宽、GSM制式与WCDMA制式混模情况,第1路AxC数据属于WCDMA的一个载波,第2路AxC数据为GSM数据的一个载波,第3路AxC为LTE 5M带宽数据,第4路AxC为LTE 5M带宽数据,其中第3路AxC和第4路AxC数据属于LTE 5M同一个载波。BBU计算得到WCDMA需要补偿的延时值为ΔT1,GSM需要补偿的延时值为ΔT2,LTE5M需要补偿的延时值为ΔT3,根据上述公式,代具体的数据可以计算得到:第1路AxC数据补偿的粗延时系数为WCDMA第一路载波细延时系数为第2路AxC数据补偿的粗延时系数为GSM第一路载波细延时系数为第3路AxC数据和第4路补偿的粗延时系数为LTE 5M的第一路载波细延时系数为
这种载波延时实现方法和装置通过对AxC的粗延时和对载波的细延时,最终实现对LTE、WCDMA、GSM、CDMA等多制式的载波延时,可达到无线通信系统中小区载波同步的目地。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软件,该软件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方案。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上述软件,该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光盘、软盘、硬盘、可擦写存储器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延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载扇中一个基本帧周期中的一路天线载波AxC数据转换成M路AxC数据,其中,M为基站当前制式以及带宽所对应的所有载扇占用的AxC个数;
对所述M路AxC数据中的每一路AxC数据分别配置第一延时系数,并按照所述第一延时系数进行延时补偿;
将所述M路AxC数据转换成N路载扇数据,其中N为基站当前制式以及带宽所对应的载扇个数;
对所述N路载扇数据中的每一路载扇数据分别配置第二延时系数,并按照所述第二延时系数进行延时补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M路AxC数据中的每一路AxC数据分别配置第一延时系数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M路AxC数据分别存储在M个缓存RAM中,其中,所述M个RAM的存储空间均不小于每一路AxC数据所需延时的最大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时系数以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PRI基本帧周期chip为单位;所述第二延时系数以时钟周期clk为单位,且所述第二延时系数不大于1个chip。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时系数和所述第二延时系数通过以下方式获得:
根据远端射频单元RRU上行和/或下行处理的延时参数计算光纤的延时;
根据分布式基站总体的延时补偿要求,计算出每个AxC上行、下行各需要补偿的延时值:
ΔT=α×Tc+β×Tclk
其中,表示向下取整,ΔT为所述延时值,Tc为chip的长度,Tclk为系统要求的补偿精度下的时钟周期长度,α为所述第一延时系数,β为所述第二延时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时系数和所述第二延时系数通过以下方式获得:
根据远端射频单元RRU上行和/或下行处理的延时参数计算光纤的延时;
根据分布式基站总体的延时补偿要求,计算出每个AxC上行、下行各需要补偿的延时值:
ΔT=α×Tc+β×Tclk
其中,表示向下取整,ΔT为所述延时值,Tc为chip的长度,Tclk为系统要求的补偿精度下的时钟周期长度,α为所述第一延时系数,β为所述第二延时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所述第一延时系数进行延时补偿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延时系数通过信令或以太网方式报给RRU。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所述第一延时系数进行延时补偿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延时系数通过信令或以太网方式报给RRU。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所述第二延时系数进行延时补偿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延时系数通过信令或以太网方式报给RRU。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所述第二延时系数进行延时补偿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延时系数通过信令或以太网方式报给RRU。
10.一种延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转换模块,用于将载扇中一个基本帧周期中的一路天线载波AxC数据转换成M路AxC数据,其中,M为基站当前制式以及带宽所对应的所有载扇占用的AxC个数;
第一配置模块,用于对所述M路AxC数据中的每一路AxC数据分别配置第一延时系数,并按照所述第一延时系数进行延时补偿;
第二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M路AxC数据转换成N路载扇数据,其中N为基站当前制式以及带宽所对应的载扇个数;
第二配置模块,用于对所述N路载扇数据中的每一路载扇数据分别配置第二延时系数,并按照所述第二延时系数进行延时补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M路AxC数据分别存储在M个缓存RAM中,其中,所述M个RAM的存储空间均不小于每一路AxC数据所需延时的最大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远端射频单元RRU上行和/或下行处理的延时参数计算光纤的延时;
根据分布式基站总体的延时补偿要求,计算出每个AxC上行、下行各需要补偿的延时值:ΔT=α×Tc+β×Tclk
其中,表示向下取整,ΔT为所述延时值,Tc为chip的长度,Tclk为系统要求的补偿精度下的时钟周期长度,α为所述第一延时系数,β为所述第二延时系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延时系数和/或所述第二延时系数通过信令或以太网方式报给RRU。
CN201210250579.8A 2012-07-19 2012-07-19 延时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35810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50579.8A CN103581088B (zh) 2012-07-19 2012-07-19 延时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50579.8A CN103581088B (zh) 2012-07-19 2012-07-19 延时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81088A CN103581088A (zh) 2014-02-12
CN103581088B true CN103581088B (zh) 2017-10-10

Family

ID=50052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50579.8A Active CN103581088B (zh) 2012-07-19 2012-07-19 延时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810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2175B (zh) * 2017-04-05 2019-08-23 数据通信科学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ram的通信控制单元和通信控制方法
CN111148285B (zh) * 2020-01-02 2022-02-25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接收机及存储介质
CN112867133B (zh) * 2020-12-31 2022-12-23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时延调整量的获取方法和分布式基站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8328A (zh) * 2007-06-29 2008-0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带与射频系统同步和时延补偿方法
CN101562900A (zh) * 2008-04-16 2009-10-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共享基带池和分布式射频单元的系统和方法
CN101789822A (zh) * 2010-02-03 2010-07-28 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基带芯片多载扇上下行链路帧定时方法、基带芯片及系统
WO2011050491A1 (en) * 2009-10-29 2011-05-0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8328A (zh) * 2007-06-29 2008-0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带与射频系统同步和时延补偿方法
CN101562900A (zh) * 2008-04-16 2009-10-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共享基带池和分布式射频单元的系统和方法
WO2011050491A1 (en) * 2009-10-29 2011-05-0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789822A (zh) * 2010-02-03 2010-07-28 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基带芯片多载扇上下行链路帧定时方法、基带芯片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81088A (zh) 2014-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7778B (zh) 一种扁平化网络架构的无线通信系统、方法及扩展装置
EP2182762A3 (en) Protocol for a wireless cellular mesh network used for collection of metering data.
CN102681923B (zh) 一种对系统级芯片进行验证的硬件平台装置
CN110351848A (zh) 一种时域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2014463B (zh) 一种进行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JP7319363B2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CN110022193A (zh) 解调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5071859B (zh) 一种下行、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078803B (zh) 远程通信系统中的静态延迟补偿
CN101436896B (zh) 一种射频拉远单元的iq数据传输方法
CN106385390A (zh) 一种基于fpga实现万兆以太网电口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CN103581088B (zh) 延时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0589407C (zh) 一种使用通用公共无线接口获取网络设备地址的方法
CN110474748A (zh)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4168582A (zh) 一种微小区基站系统、相关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CN105812297A (zh) 基带芯片、基带芯片系统、及进行let性能扩展的方法
CN108337286A (zh) 一种切包方法及装置
CN101437321B (zh) 一种射频拉远单元信令级联的方法
CN201699992U (zh) 一种无线接入点共享基站带宽的系统
CN101383642B (zh) Tdscdma中实现多载波接口的基带单元及实现方法
CN101127969A (zh) 通用公共无线接口传输无线业务数据的方法及其系统
CN201804988U (zh) 多功能合路器
CN100589623C (zh) 一种通过控制字配置多级远端射频单元的初始信息的方法
US1178566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thernet link sharing to concurrently support multiple radios
CN202025844U (zh) 新型基站天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2

Assignee: SANECHIPS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ZTE Corp.

Contract record no.: 2015440020319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time delay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1123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07

Address after: 518055 Zhongxing Industrial Park, Liuxian Avenue,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ANECHIP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o. 55 Sou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oad, Shenzhen, Guangdong, Nansh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