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63412A - 地址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地址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63412A
CN103563412A CN201180003416.3A CN201180003416A CN103563412A CN 103563412 A CN103563412 A CN 103563412A CN 201180003416 A CN201180003416 A CN 201180003416A CN 103563412 A CN103563412 A CN 1035634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terminal device
media
signaling
csc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341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563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34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址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本发明的SBC获得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之后,通过SIP消息,向P-CSCF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所述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SBC的部署而导致的P-CSCF无法获得真实的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媒体地址的问题,使得P-CSCF能够将真实的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媒体地址下发给PCRF,从而实现了P-CSCF能够控制PCRF完成PCC规则控制功能。

Description

地址信息处理方法、 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 尤其涉及一种地址信息处理方法、 设备及系 统。 背景技术
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化伙伴项目 (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简称 3GPP )定义的策略和计费控制 (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简称 PCC ) 架构主要可以由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实体 (Policy and Charging Enforcement Function,简称 PCEF )、策略和计费规贝' J功能实体( 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 , 简称 PCRF ) 和应用层功能实体 ( Application Function, 简称 AF )组成。 PCRF接收 AF动态提供的应用层的会话信息(例 如: 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媒体地址等信息) , 根据该会话信息生成对应的 PCC规则, 并将该 PCC规则下发给 PCEF, 由 PCEF执行这些 PCC规则。 其中, PCEF位于网关设备上; 在 IMS网络中, AF位于代理呼叫会话控制 功能实体( Proxy-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 简称 P-CSCF )上; 在网 关设备与 P-CSCF之间,还可以进一步部署会话边界控制器( Session Border Controller, 简称 SBC ) , 用以完成拓朴隐藏, 即对接入网侧隐藏核心网侧 的地址信息, 对核心网侧隐藏接入网侧的地址信息。
然而, 由于 SBC的部署, 使得 P-CSCF无法获得真实的终端设备的信 令地址或媒体地址, 进而使得 P-CSCF无法将真实的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 媒体地址下发给 PCRF, 从而导致了 P-CSCF无法控制 PCRF完成 PCC规 则控制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址信息处理方法、 设备及系统, 用以实现 P-CSCF能够控制 PCRF完成 PCC规则控制功能。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地址信息处理方法, 包括: SBC获得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
所述 SBC通过 SIP消息, 向 P-CSCF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 所述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地址信息处理设备, 包括:
获得单元, 用于获得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 处理单元, 用于通过 SIP消息, 向 P-CSCF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信令地 址或所述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地址信息处理系统, 包括:
SBC,用于获得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并通过 SIP 消息, 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所述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
P-CSCF, 用于接收所述 SBC发送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所述终 端设备的媒体地址, 以便向 PCRF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所述终端 设备的媒体地址。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SBC获得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终端设备的媒体 地址之后, 通过 SIP消息, 向 P-CSCF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所述 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 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 SBC 的部署而导致的 P-CSCF 无法获得真实的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媒体地址的问题, 使得 P-CSCF能够将真实的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媒体地址下发给 PCRF, 从而 实现了 P-CSCF能够控制 PCRF完成 PCC规则控制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 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 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地址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 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地址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 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地址信息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 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地址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发 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 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 1 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地址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 1 所示, 本实施例的地址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包括:
101、 SBC获得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
例如: SBC可以通过提供 ( offer )类型的邀请 ( INVITE )消息, 获得终 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
其中, 信令地址可以为信令 IP地址, 或者还可以为信令 IP地址和信令 端口号; 媒体地址可以为媒体 IP地址和媒体端口号。
102、 上述 SBC通过会话初始化协议(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简 称 SIP ) 消息, 向 P-CSCF发送上述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上述终端设备的 媒体地址。
例如: SBC可以通过 SIP消息的消息头, 向 P-CSCF发送上述终端设备 的信令地址或上述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或者还可以通过 SIP消息的消息体, 向 P-CSCF发送上述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上述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 本实 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其中, SIP消息的消息体是通过会话描述协议(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简称 SDP )协议描述的。
例 如 : SBC 可 以 通 过 SIP 消 息 的 代理接入 网 信 息 ( P-Access-Network-lnfo )头域,向 P-CSCF发送上述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 再例如: SBC可以通过 SIP消息的 SDP体的属性参数, 向 P-CSCF发送上 述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
可选地, SBC可以通过接收到的来自终端设备的 SIP消息, 向 P-CSCF 发送上述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上述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 例如: SBC接收 到来自终端设备的 SIP消息之后, 可以按照现有技术中的拓朴隐藏方案, 修 改接收到的 SIP 消息的路由 (VIA ) 头域中的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 或者修 改 SIP消息的 SDP体中的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 以进行拓朴隐藏,并通过进 行拓朴隐藏的 SIP消息, 将上述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上述终端设备的媒体 地址发送给 P-CSCF。
进一步地, 本实施例中的上述 P-CSCF接收到上述 SIP消息之后, 还可 以进一步将上述 SIP消息中的上述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上述终端设备的媒 体地址删除, 再发送上述 SIP消息。
本实施例中 , SBC获得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之后 , 通过 SIP消息, 向 P-CSCF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所述终端设备的 媒体地址, 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 SBC的部署而导致的 P-CSCF无法获 得真实的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媒体地址的问题, 使得 P-CSCF能够将真实 的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媒体地址下发给 PCRF, 从而实现了 P-CSCF能够 控制 PCRF完成 PCC规则控制功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 例如: 通用分组无线业 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简称 GPRS ) 系统、 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 CDMA )系统、宽带码分多址(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简称 WCDMA ) 系统、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 简称 LTE ) 系统等。
其中, 网关设备可以为 GPRS系统、 CDMA系统或 WCDMA系统中的 网关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简称 GPRS )支持 节点( Gateway GPRS Supporting Node, 简称 GGSN ) , 还可以为 LTE系 统中的分组数据网络网关( 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 简称 P-GW ) 。
为使得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更加清楚, 下面将以 WCDMA系统作为 举例。 图 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地址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 图 2所示, 本实施例的地址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包括:
201、主叫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 UE )通过缺省承载( Default Bearer ) 向 SBC发送第一提供类型的邀请消息, 用以呼叫被叫 UE, 该邀请 消息的 VIA头域中携带主叫 UE的信令 IP地址, SDP体中携带主叫 UE的媒 体 IP地址(例如: c属性参数携带主叫 UE的媒体 IP地址)和媒体端口号(例 如: m属性参数携带主叫 UE的媒体端口号) ;
例如: 上述第一提供类型的邀请消息的消息格式如下:
INVITE tel:+1 -212-555-2222 SIP/2.0 Via: SIP/2.0/UDP 1.1.1.1 :5060;branch=z9hG4bKnashds7 Max-Forwards: 70
P-Access-Network-lnfo: 3GPP-UTRAN-TDD; utran-cell-id-3gpp=234151 D0FCE11
From: <sip:user1_public1 @home1.net>;tag=171828
To: <tel:+1-212-555-2222>
Call-ID: Cb03a0s09a2sdfglkj490333
Contact: <sip:1.1.1.1 :5060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sdp
Content-Length: 50 v=0
o=ecsreid 3262464865 3262464868 IN IP4 1.1.1.1
s=- c= IN IP4 1.1.1.1
m=audio 50230 RTP/AVP 0
a=recvonly
202、 SBC向 P-CSCF发送第二提供类型的邀请消息,该邀请消息的 VIA 头域中携带 SBC对核心网侧的信令 IP地址, P-Access-Network-lnfo头域中 携带主叫 UE的信令 IP地址(例如: ue-sipip参数携带主叫 UE的信令 IP地 址 ) , SDP体中携带 SBC对核心网侧的媒体 IP地址(例如: c属性参数携 带 SBC对核心网侧的的媒体 IP地址)和媒体端口号 (例如: m属性参数携 带 SBC对核心网侧的的媒体端口号) 、 主叫 UE的媒体 IP地址(例如: a 属性参数携带主叫 UE的媒体 IP地址 )和媒体端口号 (例如: a属性参数携 带主叫 UE的媒体端口号) ;
例如: SBC接收到上述邀请消息之后, 保存上述邀请消息的 VIA头域中 携带的主叫 UE的信令 IP地址和 SDP体中携带的主叫 UE的媒体 IP地址和 媒体端口号, 修改 VIA头域中携带的主叫 UE的信令 IP地址为 SBC对核心 网侧的信令 IP地址, 以及修改 SDP体中携带的主叫 UE的媒体 IP地址和媒 体端口号为 SBC 对核心网侧的媒体 IP 地址和媒体端口号, 并在 P-Access-Network-lnfo头域中增力口 ue-sigip参数, 用以携带主叫 UE的信令 IP地址, 在 SDP体中增力口属生参数 a=ue-media和 a=ue-mediaport, 分另' J 用以携带主叫 UE的媒体 IP地址和媒体端口号, 并将上述第二提供类型的邀 请消息发送给 P-CSCF。
可选地, SBC 还可以进一步在 P-Access-Network-lnfo 头域中增加 ue-sigport参数, 用以携带主叫 UE的信令端口号。
例如: 上述第二提供类型的邀请消息的消息格式如下:
INVITE tel:+1 -212-555-2222 SIP/2.0
Via: SIP/2.0/UDP 3.3.3.3:5060;branch=z9hG4bKnashds7
Max-Forwards: 70
P-Access-Network-lnfo: 3GPP-UTRAN-TDD; utran-cell-id-3gpp=234151 D0FCE1 1; ue-sigip=1.1.1.1;ue-sigport=5060,
From: <sip:user1_public1 @home1.net>;tag=171828
To: <tel:+1 -212-555-2222>
Call-ID: Cb03a0s09a2sdfglkj490333
Contact: <sip:1 .1.1 .1 :5060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sdp
Content-Length: 50 v=0
o=ecsreid 3262464865 3262464868 IN IP4 1.1 .1.1
s=- c= IN IP4 3.3.3.3
m=audio 1234 RTP/AVP 0
a=recvonly
a=ue-mediaip:1.1.1.1
a=ue-mediaport: 20230
203、 P-CSCF从 P-Access-Network-lnfo头域中解析出主叫 UE的信令 IP地址, 并保存主叫 UE的信令 IP地址, 将上述主叫 UE的信令 IP地址从 P-Access-Network-lnfo头域中删除, 以及从 SDP体中解析出主叫 UE的媒 体 IP地址和媒体端口号, 并保存主叫 UE的媒体 IP地址和媒体端口号, 将 上述主叫 UE的媒体 IP地址和媒体端口号从 SDP体中删除;
204、 P-CSCF向 IMS核心网发送第三提供类型的邀请消息, 该邀请消 息的 VIA头域中携带 SBC对核心网侧的信令 IP地址, SDP体中携带 SBC 对核心网侧的媒体 IP地址(例如: c属性参数携带 SBC对核心网侧的的媒 体 IP地址)和媒体端口号 (例如: m属性参数携带 SBC对核心网侧的的媒 体端口号) ;
例如: 上述第三提供类型的邀请消息的消息格式如下:
INVITE tel:+1 -212-555-2222 SIP/2.0
Via: SIP/2.0/UDP 3.3.3.3:5060;branch=z9hG4bKnashds7
Max-Forwards: 70
P-Access-Network-lnfo: 3GPP-UTRAN-TDD; utran-cell-id-3gpp=234151 D0FCE1 1;
From: <sip:user1_public1 @home1.net>;tag=171828
To: <tel:+1-212-555-2222>
Call-ID: Cb03a0s09a2sdfglkj490333
Contact: <sip:1.1.1.1 :5060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sdp
Content-Length: 50 v=0
o=ecsreid 3262464865 3262464868 IN IP4 1.1.1.1
s=- c= IN IP4 3.3.3.3
m=audio 1234 RTP/AVP 0
a=recvonly
205、 IMS核心网向 P-CSCF返回第一应答类型的响应消息, 用以返回 媒体协商结果;
例如: 183消息、 200OK消息等。
206 、 P-CSCF 向 PCRF 发 送 授 权 请 求 ( 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Request, 简称 AAR )消息, 该 AAR消息的 帧 IP地址( Framed-IP-Address )属性值对( Attribute Value Pair,简称 AVP ) 中 携 带 主 叫 UE 的 信 令 IP 地 址 , 媒 体 成 分 描 述
( Media-Component-Description ) AVP中携带主叫 UE的媒体 IP地址和媒 体端口号;
207、 PCRF根据主叫 UE的信令 IP地址和之前从 GGSN获得的接入网 信息关联到相应的网络协议连接接人网 ( Internet Protocol Connect Access Network, 简称 IP-CAN )会话, 并定位到对应的 GGSN;
208、 PCRF向 GGSN发送重授权请求( Re-Auth-Request, 简称 RAR ) 消息, 该 RAR消息中包含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简称 QoS )规则、 主叫 UE的媒体 IP地址和媒体端口号;
PCRF根据获得的业务 QoS参数和用户订阅信息进行策略决策,提供授 权的 QoS。
209、 GGSN根据 QoS规则匹配专有承载;
可选地, 如果 GGSN根据 QoS规则, 没有匹配到专有承载, 则需要激 活一个新的专用承载, 并为该新的专用承载分配承载 QoS信息;
210、 GGSN向 PCRF返回重授权应答( Re-Auth-Answer, 简称 RAA ) 消息;
21 1、 PCRF向 P-CSCF返回授权应答 ( 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 Answer, 简称 AAA ) 消息;
212、 P-CSCF通过 SBC向主叫 UE返回第二应答类型的响应消息。 例如: 183消息、 200OK消息等。
至此, 主叫 UE能够通过专用承载, 与被叫 UE进行通话。
本实施例中, SBC通过第一提供类型的邀请消息获得终端设备的信令地 址和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之后, 通过第二提供类型的邀请消息, 向 P-CSCF 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和所述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 能够解决现有技 术中由于 SBC的部署而导致的 P-CSCF无法获得真实的终端设备的信令地 址或媒体地址的问题, 使得 P-CSCF能够将真实的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媒 体地址下发给 PCRF, 从而实现了 P-CSCF能够控制 PCRF完成 PCC规则 控制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 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 为了简单描述, 故将其都表 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 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 本发明并不受所描 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 因为依据本发明, 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 时进行。 其次, 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 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 于优选实施例, 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 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 某个实施例中没有 详述的部分, 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图 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地址信息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3所示, 本实施例的地址信息处理设备可以包括获得单元 31和处理单元 32。 其中, 获得单元 31用于获得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 处 理单元 32用于通过 SIP消息, 向 P-CSCF发送上述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 上述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
上述图 1和图 2对应的实施例中 SBC的功能均可以由本实施例提供的地 址信息处理设备实现。
其中, 信令地址可以为信令 IP地址, 或者还可以为信令 IP地址和信令 端口号; 媒体地址可以为媒体 IP地址和媒体端口号。
例如:本实施例中的处理单元 32可以通过 SIP消息的消息头,向 P-CSCF 发送上述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上述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 或者还可以通过 SIP消息的消息体, 向 P-CSCF发送上述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上述终端设 备的媒体地址, 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本实施例中, 地址信息处理设备通过获得单元获得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 或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之后, 由处理单元通过 SIP消息, 向 P-CSCF发送所 述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所述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 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由 于 SBC的部署而导致的 P-CSCF无法获得真实的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媒 体地址的问题, 使得 P-CSCF能够将真实的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媒体地址 下发给 PCRF, 从而实现了 P-CSCF能够控制 PCRF完成 PCC规则控制功 能。
图 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地址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4所示, 本实施例的地址信息处理系统可以包括 SBC 41和 P-CSCF 42。 其 中, SBC 41 用于获得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 并通过 SIP 消息, 发送上述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上述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
P-CSCF 42用于接收 SBC 41发送的上述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上述终端设 备的媒体地址, 以便向 PCRF发送上述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上述终端设备 的媒体地址。
上述图 1和图 2对应的实施例中 SBC的功能均可以由本实施例提供的地 址信息处理系统中 SBC 41实现; 上述图 2对应的实施例中 P-CSCF的功能 均可以由本实施例提供的地址信息处理系统中 P-CSCF 42实现。
其中, 信令地址可以为信令 IP地址, 或者还可以为信令 IP地址和信令 端口号; 媒体地址可以为媒体 IP地址和媒体端口号。
例如: 本实施例中的 SBC 41可以通过 SIP消息的消息头, 向 P-CSCF 发送上述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上述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 或者还可以通过 SIP消息的消息体, 向 P-CSCF发送上述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上述终端设 备的媒体地址, 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进一步地, 本实施例中的 P-CSCF 42接收到上述 SIP消息之后, 还可 以进一步将上述 SIP消息中的上述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上述终端设备的媒 体地址删除, 再发送上述 SIP消息。
本实施例中 , SBC获得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之后 , 通过 SIP消息, 向 P-CSCF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所述终端设备的 媒体地址, 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 SBC的部署而导致的 P-CSCF无法获 得真实的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媒体地址的问题, 使得 P-CSCF能够将真实 的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媒体地址下发给 PCRF, 从而实现了 P-CSCF能够 控制 PCRF完成 PCC规则控制功能。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 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 上述描 述的系统, 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 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 过程, 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 应该理解到, 所揭露的系统, 装置和 方法, 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 例如,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 意性的, 例如, 所述单元的划分, 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 实际实现时可 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 系统, 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 或不执行。 另一点, 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 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 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 或通信连接, 可以是电性, 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 作 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 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 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 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 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 ,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 , 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 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 元中。 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 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 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 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 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 包括若干指 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 服务器, 或者网络设备等) 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 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 U盘、 移动硬盘、 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 简称 ROM ) 、 随机存取存储 器( Random Access Memory, 简称 RAM )、 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 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 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 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 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 权 利 要求 书
    1、 一种地址信息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会话边界控制器 SBC获得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 所述 SBC 通过会话初始化协议 SIP 消息, 向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 P-CSCF实体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所述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
  2.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SBC通过 SIP消息 向 P-CSCF实体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所述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 包括:
    所述 SBC通过 SIP消息的消息头或消息体, 向 P-CSCF发送所述终端 设备的信令地址或所述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
  3. 3、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 P-CSCF将所述 SIP消息中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所述终端 设备的媒体地址删除, 再发送所述 SIP消息。
  4. 4、 一种地址信息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获得单元, 用于获得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 处理单元, 用于通过会话初始化协议 SIP消息, 向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 能 P-CSCF实体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所述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
  5.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 SIP消息的消息头或消息体, 向 P-CSCF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信令 地址或所述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
  6. 6、 一种地址信息处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会话边界控制器 SBC, 用于获得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终端设备的媒体 地址, 并通过会话初始化协议 SIP消息, 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所 述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
    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 P-CSCF实体, 用于接收所述 SBC发送的所述终 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所述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 , 以便向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 PCRF实体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所述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
  7.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 SBC具体用于 通过 SIP消息的消息头或消息体, 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所述 终端设备的媒体地址。 8、 根据权利要求 6或 7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 P-CSCF还用 于
    将所述 SIP消息中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或所述终端设备的媒体地 址删除, 再发送所述 SIP消息。
CN201180003416.3A 2011-12-13 2011-12-13 地址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Pending CN1035634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1/002092 WO2013086652A1 (zh) 2011-12-13 2011-12-13 地址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63412A true CN103563412A (zh) 2014-02-05

Family

ID=48611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3416.3A Pending CN103563412A (zh) 2011-12-13 2011-12-13 地址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63412A (zh)
WO (1) WO201308665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35394B1 (en) * 2008-09-05 2016-07-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nd-to-end address transfer
CN101547424A (zh) * 2009-04-30 2009-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接入位置获取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075493A (zh) * 2009-11-20 2011-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媒体会话的方法和系统
CN102263786B (zh) * 2011-07-04 2017-04-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承载资源控制功能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86652A1 (zh) 2013-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18459B1 (en) Topology hiding of a network for an administrative interface between networks
US9848090B2 (en) Offline charging per service data flow
CN103731812B (zh) 会话关联方法、装置、网关、业务侧接入设备和服务器
US20100290392A1 (en) Session and Media Binding to Common Control
EP1665629B1 (en) Charging for multimedia services
CN107409067A (zh) 在网络环境中发现策略计费和规则功能(pcrf)的系统和方法
US11438831B2 (en) Network slicing awareness i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CN101442428A (zh) 一种端到端QoS的申请方法、系统和设备
EP2147535A1 (en) Policy control of multiplexed real time protocol and real time control protocol
CN103119981B (zh) 服务质量控制方法和设备
EP2446581B1 (en) Char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a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CN102263786B (zh) 一种实现承载资源控制功能的方法和系统
US9374763B2 (en) Gating control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350728A (zh) 会话绑定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7548077A (zh) 一种位置信息获取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686654B (zh) Pcc会话关联方法、以及pcef单元和pa单元
CN105072121B (zh) 一种ims终端自组网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98515B (zh) 控制pcrf负载均衡的实现方法和实现系统
WO2015192568A1 (zh) 多会话绑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906037A (zh) 采用端口控制协议完成网络地址转换保活的方法及设备
CN105376174A (zh) 执行lte/epc中基于服务链的策略的方法与设备
CN1322708C (zh) 一种移动分组数据业务中实现用户设备重定向的方法
CN103563412A (zh) 地址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8235428A (zh) 实现ue注册p-cscf的方法、mme设备及pgw设备
CN103650415B (zh) 用在ip多媒体子系统ims网络中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