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72121B - 一种ims终端自组网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ims终端自组网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72121B
CN105072121B CN201510505554.1A CN201510505554A CN105072121B CN 105072121 B CN105072121 B CN 105072121B CN 201510505554 A CN201510505554 A CN 201510505554A CN 105072121 B CN105072121 B CN 1050721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s terminal
ims
message
network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0555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72121A (zh
Inventor
吴鹏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0555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721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72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2121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95352 priority patent/WO201702877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721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21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73Registration or de-regist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04L65/1104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MS终端自组网的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IMS终端应用场景受限以及网络丢包率较高的问题,该方法为:第一IMS终端经交换设备发送注册广播消息至自身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第一IMS终端接收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至少一个IMS终端回复的注册广播确认消息,并记录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中携带的相应的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第一IMS终端确定第一IMS终端与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对应的IMS终端共同构成IMS自适应网络,因此IMS终端可以不经过IMS网络的注册,直接通过广播的形式通知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对于部署IMS终端组网非常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IMS终端自组网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IMS终端自组网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是一种全新的多媒体业务形式,它能够满足现在的终端客户更新颖、更多样化的多媒体业务的需求,已经被公认为3G后通信网络的核心关键技术,是实现固网、移动网和互联网融合的必选的网络架构,是目前网络技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技术。
IMS终端在注册时需要设定代理会话控制功能(Proxy-Call Session ControlFuntion,P-CSCF)发现点,并经过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消息向IMS网络设备注册。
具体的,参阅图1所示,以IMS终端A的注册流程为例进行说明,IMS终端A在开机后,通过SIP信令向IMS网络发起注册流程,并经过IMS网络内部P-CSCF网元、查询会话控制功能(Interrogating-Call Session Control Funtion,I-CSCF)网元、服务会话控制功能(Serving-Call Session Control Funtion,S-CSCF)网元、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Subscriber Server,HSS)、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AS)记录IMS终端A的信息,并为后续呼叫等业务做准备。此外,IMS终端B也需执行上述流程实现在IMS网络中的注册。
在呼叫流程中,当IMS终端A需要向IMS终端B发起呼叫时,主叫IMS终端A需要发起SIP呼叫(INVITE)信令,也由IMS网络中的各个网元进行路由转发,此外,IMS终端之间传输的媒体包也需要由IMS网络设备中的各个网元进行转发。因此,IMS终端必须接入到IMS网络的环境中才能进行呼叫等业务,如果IMS终端接入到IMS网络失败,则此时IMS终端无法正常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IMS终端的应用场景。
现有技术下,IMS终端之间在进行视频、音频、短信等基础业务时,还会经常出现IMS网络内部网元丢包等情况,导致业务进程异常。
具体的,可能有以下至少两种情况导致丢包现象:
其一,为了保证数据包传输实时性,IMS媒体数据包的发送通常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传输IMS网络中的数据包,而UDP传输是不可靠的传输,丢包是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因此,在数据包的传输过程中,每增加一个中间节点,丢包的可能性都会增加。而针对IMS终端之间的呼叫过程,需要IMS网络中的多个设备进行转发,因此可能导致较高的丢包率。
其二,由于所有IMS终端发起业务时都需要使用一整套IMS网络设备,而当IMS设备需要对大量数据包进行处理时,由于IMS网络设备的处理能力有限,因此也会造成一定的丢包现象。例如,大量音视频数据包的解码和编码过程需要占用IMS设备的大量资源,对IMS设备的负荷构成极大的挑战,因此也可能出现丢包现象。
由上可知,IMS终端在注册和发起业务的过程中,均需要部署一整套IMS网络设备提供为其提供服务,极大地限制了IMS终端的应用场景,且业务进程中较高的丢包率可能导致业务进程出现异常。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IMS终端自组网的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IMS终端应用场景受限以及网络丢包率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IMS终端自组网的方法,包括:
第一IMS终端经交换设备发送注册广播消息至自身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所述注册广播消息携带所述第一IMS终端的标识和地址;
第一IMS终端接收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至少一个IMS终端回复的注册广播确认消息,并记录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中携带的相应的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
第一IMS终端确定所述第一IMS终端与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对应的IMS终端共同构成IMS自适应网络。
因此,本发明中的IMS终端可以不经过IMS网络的注册,直接通过广播的形式通知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并进一步地不需要IMS网络设备就可以使用SIP信令进行通信,对于部署IMS终端组网非常方便。
可选的,在第一IMS终端经交换设备发送注册广播消息至自身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时,进一步包括:
第一IMS终端经所述交换设备发送注册消息至IMS网络中的代理会话控制功能网元P-CSCF,在所述IMS网络中进行注册。
可选的,进一步包括:
第一IMS终端每次确定自身开机时,经交换设备发送注册广播消息至自身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或者,
第一IMS终端每次确定到达预设的重注册周期时,经交换设备发送注册广播消息至自身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
可选的,在第一IMS终端接收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至少一个IMS终端回复的注册广播确认消息,并记录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中携带的相应的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之后,进一步包括:
当第一IMS终端需要与任一IMS终端建立呼叫关系时,第一IMS终端根据所述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中携带的相应的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查询所述任一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
当所述第一IMS终端确定记录有所述任一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时,所述第一IMS终端直接向所述任一IMS终端对应的地址发送呼叫消息。
因此,在IMS终端进行呼叫业务时,直接利用对方地址,进行点对点的通信,而不需要经过IMS网络,减小了丢包的概率,并极大减少了IMS网络设备的性能负荷。
可选的,在第一IMS终端接收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至少一个IMS终端回复的注册广播确认消息,并记录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中携带的相应的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之后,进一步包括:
当第一IMS终端需要与任一IMS终端建立呼叫关系时,第一IMS终端根据所述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中携带的相应的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查询所述任一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
当第一IMS终端确定没有记录所述任一终端的标识与地址时,所述第一IMS终端进一步判断自身是否在所述IMS网络注册成功;
若是,则所述第一IMS终端经所述交换设备将呼叫消息发送至P-CSCF,并通过所述IMS网络中的各个网元转发至所述任一IMS终端;
否则,所述第一IMS终端终止与所述任一IMS终端建立呼叫关系。
一种IMS终端自组网的方法,包括:
第二IMS终端接收自身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第一IMS终端经交换设备转发的注册广播消息,并记录所述注册广播消息中携带的所述第一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
第二IMS终端向所述第一IMS终端回复注册广播确认消息,其中,所述注册广播确认消息携带所述第二IMS终端的标识和地址;
第二IMS终端确定所述第二IMS终端与所述第一IMS终端共同构成IMS自适应网络。
因此,本发明中的IMS终端可以不经过IMS网络的注册,直接通过广播的形式通知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并进一步地不需要IMS网络设备就可以使用SIP信令进行通信,对于部署IMS终端组网非常方便。
一种IMS终端自组网的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经交换设备发送注册广播消息至自身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所述注册广播消息携带所述第一IMS终端的标识和地址;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至少一个IMS终端回复的注册广播确认消息,并记录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中携带的相应的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确定与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对应的IMS终端共同构成IMS自适应网络。
因此,本发明中的IMS终端可以不经过IMS网络的注册,直接通过广播的形式通知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并进一步地不需要IMS网络设备就可以使用SIP信令进行通信,对于部署IMS终端组网非常方便。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经交换设备发送注册广播消息至自身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时,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
经所述交换设备发送注册消息至IMS网络中的代理会话控制功能网元P-CSCF,在所述IMS网络中进行注册。
可选的,进一步包括:
触发单元,用于每次确定自身开机时,经交换设备发送注册广播消息至自身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或者,
用于每次确定到达预设的重注册周期时,经交换设备发送注册广播消息至自身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至少一个IMS终端回复的注册广播确认消息,并记录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中携带的相应的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之后,进一步包括:
呼叫单元,用于当需要与任一IMS终端建立呼叫关系时,根据所述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中携带的相应的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查询所述任一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
以及当确定记录有所述任一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时,直接向所述任一IMS终端对应的地址发送呼叫消息。
因此,在IMS终端进行呼叫业务时,直接利用对方地址,进行点对点的通信,而不需要经过IMS网络,减小了丢包的概率,并极大减少了IMS网络设备的性能负荷。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至少一个IMS终端回复的注册广播确认消息,并记录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中携带的相应的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之后,所述呼叫单元进一步用于:
当需要与任一IMS终端建立呼叫关系时,根据所述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中携带的相应的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查询所述任一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
当确定没有记录所述任一终端的标识与地址时,进一步判断自身是否在所述IMS网络注册成功;
若是,则经所述交换设备将呼叫消息发送至P-CSCF,并通过所述IMS网络中的各个网元转发至所述任一IMS终端;
否则,终止与所述任一IMS终端建立呼叫关系。
一种IMS终端自组网的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自身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第一IMS终端经交换设备转发的注册广播消息,并记录所述注册广播消息中携带的所述第一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IMS终端回复注册广播确认消息,其中,所述注册广播确认消息携带所述第二IMS终端的标识和地址;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IMS终端共同构成IMS自适应网络。
因此,本发明中的IMS终端可以不经过IMS网络的注册,直接通过广播的形式通知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并进一步地不需要IMS网络设备就可以使用SIP信令进行通信,对于部署IMS终端组网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背景技术中IMS终端在IMS网络中的注册和业务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IMS终端自组网的概述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IMS终端X注册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IMS终端自组网的概述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IMS终端A的注册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IMS终端A和IMS终端B的呼叫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IMS终端自组网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IMS终端自组网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IMS终端应用场景受限以及网络丢包率较高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IMS终端自组网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为:第一IMS终端经交换设备发送注册广播消息至自身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注册广播消息携带第一IMS终端的标识和地址;第一IMS终端接收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至少一个IMS终端回复的注册广播确认消息,并记录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中携带的相应的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第一IMS终端确定第一IMS终端与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对应的IMS终端共同构成IMS自适应网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IMS终端自组网的具体流程如下:
首先,在第一IMS终端的注册过程中,在以下至少两种情况下,触发第一IMS终端经交换设备发送注册广播消息至自身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
其一,第一IMS终端每次确定自身开机时,经交换设备发送注册广播消息至自身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
其二,第一IMS终端每次确定到达预设的重注册周期时,经交换设备发送注册广播消息至自身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
具体的,可以设置重注册周期为5秒。设置重注册周期,可以保证IMS终端在某次注册流程未完成时,在下次继续执行注册流程,并可以及时发现更多的其他IMS终端。
步骤200:第一IMS终端经交换设备发送注册广播消息至自身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注册广播消息携带第一IMS终端的标识和地址。
具体的,第一IMS终端将注册广播消息发送至交换设备,例如,交换机等,再由交换设备转发至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各个其他IMS终端,这里的互通集群网络可以是指第一IMS终端所在的局域网,也可以是与第一IMS终端所在局域网能够实现互通、支持路由转发的几个网络。
其中,第一IMS网络发送的注册广播消中息携带第一IMS终端的标识和地址,这里的地址可以为IP地址。
例如,以图3为例,IMS终端X经交换设备发送注册广播消息至自身所在局域网中的IMS终端A至IMS终端E。
此外,在第一IMS终端经交换设备发送注册广播消息至自身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时,进一步包括:
第一IMS终端经交换设备发送注册消息至IMS网络中的代理会话控制功能网元P-CSCF,在IMS网络中进行注册。
须知第一IMS终端同时将注册消息和注册广播消息发送至交换设备,并由交换设备将注册消息转发至P-CSCF,进行标准的IMS网络注册流程,而将注册广播消息转发至第一IMS终端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
步骤210:第一IMS终端接收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至少一个IMS终端回复的注册广播确认消息,并记录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中携带的相应的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
例如,这里的注册广播确认消息可以为SIP 200 OK,并在该注册广播确认消息中携带发送该注册广播确认消息的IMS终端的标识和地址。以图3为例,IMS终端B回复SIP 200OK至IMS终端X,该SIP 200 OK消息中携带IMS终端B的标识和IP地址。
第一IMS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记录对应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的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建立IMS终端与其对应地址的关系表。
又例如,仍以图3为例,IMS终端A至IMS终端E分别回复SIP 200 OK至IMS终端X。IMS根据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记录对应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的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如下表1所示。
表1
IMS终端标识 IMS终端地址
A 192.168.1.2
B 192.168.1.9
C 192.168.1.70
D 192.168.1.24
E 192.168.1.18
进一步地,在第一IMS终端发起呼叫业务时,当第一IMS终端需要与任一IMS终端建立呼叫关系时,以IMS终端A为例,第一IMS终端首先根据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中携带的相应的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查询IMS终端A的标识与地址的对应关系。
当第一IMS终端确定记录有IMS终端A的标识与地址时,第一IMS终端直接向IMS终端A对应的地址发送呼叫消息。
这里的呼叫消息为INVITE消息,第一IMS终端确定记录IMS有终端A的标识与地址,表明第一IMS终端与IMS终端A同在一个互通集群网络中,在双方的注册过程中,彼此记录有对方的标识和地址,因此,此时无需再经过IMS网络中的各个网元进行转发,直接进行旁路处理,即可完成两个IMS终端之间的呼叫流程,摆脱了对IMS网络的依赖,实现了IMS终端点对点的通信。
此外,当第一IMS终端确定没有记录IMS终端A的标识与地址时,第一IMS终端进一步判断自身是否在IMS网络注册成功。
其中,第一IMS终端确定没有记录IMS终端A的标识与地址,表明第一IMS终端与IMS终端A不在同在一个互通集群网络中,在双方的注册过程中,没有互相通信。由于在第一IMS终端的注册过程中,第一IMS终端同时向IMS网络进行注册,该IMS网络注册过程为现有的标准流程,因此,若第一IMS终端确定自身在IMS网络注册成功,则经交换设备将呼叫消息发送至P-CSCF,并通过IMS网络中的各个网元转发至IMS终端A,此处执行的是现有的流程。
因此,当第一IMS终端在IMS网络注册成功时,由于第一IMS终端同时发送了注册广播消息,所以当其在呼叫同一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终端时,进行旁路处理,直接向对方地址发送INVITE消息,减轻了IMS网络的负担,扩展了IMS终端的应用场景,而当第一IMS终端呼叫其他外网的IMS终端时,通过IMS网络中各个网元转发INVITE消息至对应的IMS终端。
若第一IMS终端确定自身在IMS网络注册失败,且呼叫的IMS终端A为外网的IMS终端时,将会导致呼叫失败,第一IMS终端终止与IMS终端A建立呼叫关系。
步骤220:第一IMS终端确定第一IMS终端与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对应的IMS终端共同构成IMS自适应网络。
参阅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IMS终端自组网的具体流程如下:
步骤400:第二IMS终端接收自身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第一IMS终端经交换设备转发的注册广播消息,并记录注册广播消息中携带的第一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
具体的,以图3中的IMS终端B为例,此时,IMS终端B接收到自身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IMS终端X发送的注册广播消息,该注册广播消息携带IMS终端X的标识和地址,记录IMS终端X的标识和地址。
步骤410:第二IMS终端向第一IMS终端回复注册广播确认消息,其中,注册广播确认消息携带第二IMS终端的标识和地址。
具体的,以图3中的IMS终端B为例,IMS终端B回复SIP 200 OK至IMS终端X,并在该SIP 200 OK消息中携带IMS终端B的标识和IP地址。
步骤420:第二IMS终端确定第二IMS终端与第一IMS终端共同构成IMS自适应网络。
因此,对于一个IMS终端而言,当其在注册流程中,IMS终端发送注册广播消息至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并根据接收到的注册广播确认消息,记录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对应的IMS终端的标识和地址,与此同时,该IMS终端也接收同在一个互通集群网络中其他终端发送的注册广播消息,并回复注册广播确认消息至对应的终端,以及记录接收到的注册广播消息对应的IMS终端的标识和地址。因此,同在一个互通集群网络中的IMS终端构成IMS自适应网络。
实施例1:
图5所示,为IMS终端A在开机时的注册流程:
其中,交换设备以交换机为例,图5中的IMS网络中网元除P-CSCF外,均省略未画出。
步骤501:IMS终端A向交换机同时发送注册消息和注册广播消息。
步骤502:交换机将注册广播消息发送至与IMS终端A同在一个局域网的IMS终端B和IMS终端C。
步骤503:交换机将注册消息发送至P-CSCF,发起IMS终端A在IMS网络的注册流程。
步骤504:IMS终端B根据IMS终端A发送的注册广播消息,记录IMS终端A的标识和地址,并发送注册广播确认消息200 OK至IMS终端A,该注册广播确认消息中携带IMS终端B的标识和地址。
步骤505:IMS终端A根据IMS终端B回复的注册广播确认消息,记录IMS终端B的标识和地址。
步骤506:IMS终端C记录根据IMS终端A发送的注册广播消息,记录IMS终端A的标识和地址,并发送注册广播确认消息200 OK至IMS终端A,该注册广播确认消息中携带IMS终端C的标识和地址。
步骤507:IMS终端A根据IMS终端C回复的注册广播确认消息,记录IMS终端C的标识和地址。
因此,IMS终端A、IMS终端B、IMS终端C共同构成IMS自适应网络。
图6所示,为IMS终端A与IMS终端B的呼叫关系建立流程:
这里假设IMS终端A和IMS终端B为同在一个局域网中的两个IMS终端,且在两个IMS终端的注册过程中,各自分别保存了对方的标识和地址。
同在一个IMS自适应网络的IMS终端A和IMS终端B,当IMS终端A与IMS终端B建立呼叫关系时,包括:
步骤601:IMS终端A查询有IMS终端B的标识和地址,确定记录有IMS终端B的标识和地址,直接发送INVITE消息至IMS终端B。
步骤602:IMS终端B回复确认消息200 OK至IMS终端A。
步骤603:IMS终端A回复确认消息ACK至IMS终端B,IMS终端A与IMS终端B的呼叫关系建立成功。
上述过程中,IMS终端A和IMS终端B可直接进行点对点的通信,无需IMS网络转发,此外,在IMS终端A与IMS终端B的呼叫关系建立成功后,两者可以直接互传音视频媒体数据包,也无需再通过IMS网络进行转发。减轻了IMS网络数据包转发压力,降低丢包概率。
参阅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IMS终端自组网的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70,用于经交换设备发送注册广播消息至自身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注册广播消息携带第一IMS终端的标识和地址;
第一接收单元71,用于接收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至少一个IMS终端回复的注册广播确认消息,并记录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中携带的相应的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
第一处理单元72,用于确定与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对应的IMS终端共同构成IMS自适应网络。
可选的,在第一发送单元经交换设备发送注册广播消息至自身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时,第一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
经交换设备发送注册消息至IMS网络中的代理会话控制功能网元P-CSCF,在IMS网络中进行注册。
可选的,进一步包括:
触发单元73,用于每次确定自身开机时,经交换设备发送注册广播消息至自身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或者,
用于每次确定到达预设的重注册周期时,经交换设备发送注册广播消息至自身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
可选的,在第一接收单元接收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至少一个IMS终端回复的注册广播确认消息,并记录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中携带的相应的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之后,进一步包括:
呼叫单元74,用于当需要与任一IMS终端建立呼叫关系时,根据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中携带的相应的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查询任一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
以及当确定记录有任一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时,直接向任一IMS终端对应的地址发送呼叫消息。
可选的,在第一接收单元接收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至少一个IMS终端回复的注册广播确认消息,并记录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中携带的相应的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之后,呼叫单元74进一步用于:
当需要与任一IMS终端建立呼叫关系时,根据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中携带的相应的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查询任一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
当确定没有记录任一终端的标识与地址时,进一步判断自身是否在IMS网络注册成功;
若是,则经交换设备将呼叫消息发送至P-CSCF,并通过IMS网络中的各个网元转发至任一IMS终端;
否则,终止与任一IMS终端建立呼叫关系。
参阅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IMS终端自组网的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80,用于接收自身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第一IMS终端经交换设备转发的注册广播消息,并记录注册广播消息中携带的第一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
第二发送单元81,用于向第一IMS终端回复注册广播确认消息,其中,注册广播确认消息携带第二IMS终端的标识和地址;
第二处理单元82,用于确定与第一IMS终端共同构成IMS自适应网络。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一个IMS终端而言,当其在注册流程中,IMS终端发送注册广播消息至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并根据接收到的注册广播确认消息,记录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对应的IMS终端的标识和地址,与此同时,该IMS终端也接收同在一个互通集群网络中其他终端发送的注册广播消息,并回复注册广播确认消息至对应的终端,以及记录接收到的注册广播消息对应的IMS终端的标识和地址,并最终使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各个IMS终端构成自适应网络。因此,本发明中的IMS终端可以不经过IMS网络的注册,直接通过广播的形式通知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并进一步地不需要IMS网络设备就可以使用SIP信令进行通信,对于部署IMS终端组网非常方便。
因此,在IMS终端进行呼叫业务时,直接利用对方地址,进行点对点的通信,而不需要经过IMS网络,减小了丢包的概率,并极大减少了IMS网络设备的性能负荷。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IP多媒体子系统IMS终端自组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IMS终端经交换设备发送注册广播消息至自身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所述注册广播消息携带所述第一IMS终端的标识和地址;
第一IMS终端接收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至少一个IMS终端回复的注册广播确认消息,并记录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中携带的相应的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
第一IMS终端确定所述第一IMS终端与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对应的IMS终端共同构成IMS自适应网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IMS终端经交换设备发送注册广播消息至自身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时,进一步包括:
第一IMS终端经所述交换设备发送注册消息至IMS网络中的代理会话控制功能网元P-CSCF,在所述IMS网络中进行注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一IMS终端每次确定自身开机时,经交换设备发送注册广播消息至自身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或者,
第一IMS终端每次确定到达预设的重注册周期时,经交换设备发送注册广播消息至自身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IMS终端接收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至少一个IMS终端回复的注册广播确认消息,并记录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中携带的相应的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之后,进一步包括:
当第一IMS终端需要与任一IMS终端建立呼叫关系时,第一IMS终端根据所述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中携带的相应的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查询所述任一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
当所述第一IMS终端确定记录有所述任一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时,所述第一IMS终端直接向所述任一IMS终端对应的地址发送呼叫消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IMS终端接收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至少一个IMS终端回复的注册广播确认消息,并记录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中携带的相应的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之后,进一步包括:
当第一IMS终端需要与任一IMS终端建立呼叫关系时,第一IMS终端根据所述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中携带的相应的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查询所述任一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
当第一IMS终端确定没有记录所述任一终端的标识与地址时,所述第一IMS终端进一步判断自身是否在所述IMS网络注册成功;
若是,则所述第一IMS终端经所述交换设备将呼叫消息发送至P-CSCF,并通过所述IMS网络中的各个网元转发至所述任一IMS终端;
否则,所述第一IMS终端终止与所述任一IMS终端建立呼叫关系。
6.一种IMS终端自组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IMS终端接收自身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第一IMS终端经交换设备转发的注册广播消息,并记录所述注册广播消息中携带的所述第一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
第二IMS终端向所述第一IMS终端回复注册广播确认消息,其中,所述注册广播确认消息携带所述第二IMS终端的标识和地址;
第二IMS终端确定所述第二IMS终端与所述第一IMS终端共同构成IMS自适应网络。
7.一种IMS终端自组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经交换设备发送注册广播消息至自身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所述注册广播消息携带第一IMS终端的标识和地址;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至少一个IMS终端回复的注册广播确认消息,并记录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中携带的相应的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确定与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对应的IMS终端共同构成IMS自适应网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经交换设备发送注册广播消息至自身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时,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
经所述交换设备发送注册消息至IMS网络中的代理会话控制功能网元P-CSCF,在所述IMS网络中进行注册。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触发单元,用于每次确定自身开机时,经交换设备发送注册广播消息至自身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或者,
用于每次确定到达预设的重注册周期时,经交换设备发送注册广播消息至自身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的其他IMS终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至少一个IMS终端回复的注册广播确认消息,并记录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中携带的相应的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之后,进一步包括:
呼叫单元,用于当需要与任一IMS终端建立呼叫关系时,根据所述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中携带的相应的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查询所述任一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
以及当确定记录有所述任一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时,直接向所述任一IMS终端对应的地址发送呼叫消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至少一个IMS终端回复的注册广播确认消息,并记录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中携带的相应的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之后,所述呼叫单元进一步用于:
当需要与任一IMS终端建立呼叫关系时,根据所述接收到的每一条注册广播确认消息中携带的相应的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查询所述任一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
当确定没有记录所述任一终端的标识与地址时,进一步判断自身是否在所述IMS网络注册成功;
若是,则经所述交换设备将呼叫消息发送至P-CSCF,并通过所述IMS网络中的各个网元转发至所述任一IMS终端;
否则,终止与所述任一IMS终端建立呼叫关系。
12.一种IMS终端自组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自身所在互通集群网络中第一IMS终端经交换设备转发的注册广播消息,并记录所述注册广播消息中携带的所述第一IMS终端的标识与地址;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IMS终端回复注册广播确认消息,其中,所述注册广播确认消息携带第二IMS终端的标识和地址;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IMS终端共同构成IMS自适应网络。
CN201510505554.1A 2015-08-17 2015-08-17 一种ims终端自组网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0721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05554.1A CN105072121B (zh) 2015-08-17 2015-08-17 一种ims终端自组网的方法及装置
PCT/CN2016/095352 WO2017028773A1 (zh) 2015-08-17 2016-08-15 一种ims终端自组网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05554.1A CN105072121B (zh) 2015-08-17 2015-08-17 一种ims终端自组网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72121A CN105072121A (zh) 2015-11-18
CN105072121B true CN105072121B (zh) 2018-08-17

Family

ID=54501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05554.1A Active CN105072121B (zh) 2015-08-17 2015-08-17 一种ims终端自组网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72121B (zh)
WO (1) WO20170287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2121B (zh) * 2015-08-17 2018-08-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ims终端自组网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43160B (zh) * 2016-12-26 2021-02-23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拉曼光谱设备及其通信方法
CN108881118B (zh) * 2017-05-12 2020-07-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ims级联组网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7663A (zh) * 2007-09-13 2008-02-20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移动自组织网络接入一体化网络的系统及方法
CN101184113A (zh) * 2007-10-25 2008-05-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获取p-cscf地址的系统和方法
CN104426905A (zh) * 2013-08-23 2015-03-18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利用mac地址的以太网装置及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86914B1 (en) * 2007-06-01 2011-07-26 At&T Mobility Ii Llc Vehicle-based message control using cellular IP
US9661029B2 (en) * 2011-04-05 2017-05-2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Wireless peer-to-peer network topology
CN103685163B (zh) * 2012-09-05 2017-06-2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Ims网络中的容灾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5072121B (zh) * 2015-08-17 2018-08-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ims终端自组网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7663A (zh) * 2007-09-13 2008-02-20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移动自组织网络接入一体化网络的系统及方法
CN101184113A (zh) * 2007-10-25 2008-05-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获取p-cscf地址的系统和方法
CN104426905A (zh) * 2013-08-23 2015-03-18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利用mac地址的以太网装置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72121A (zh) 2015-11-18
WO2017028773A1 (zh) 2017-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44553B2 (en) Media resource reservation request failure handling for voice over mobile wireless network
CN103975566B (zh) 服务域选择服务指示符
US20060034195A1 (en) SIP message extension for push to watch service
US20080046573A1 (en) Mechanism for charging and session handling supporting forking
CN104412562B (zh) 对于基于ims的移动卫星系统的呼叫建立优化
CN108702363A (zh) 网络服务访问控制
US20080014939A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servic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US865603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bscription service i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network
KR20070077419A (ko) IMS 도메인을 통한 실시간 서비스를 포함하는 VoIP단말의 호 요청을 CSI 단말이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060239267A1 (en) User equipment in an IMS service network with a shortened PTT call setup time, IMS service network, and PTT call setup method therein
US11438831B2 (en) Network slicing awareness i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CN103716784B (zh) 业务接续处理方法及系统
US20120155333A1 (en) Appratus and method for lawful interception
CN108781426A (zh) 通信会话注册和辅助请求处理
CN105245493B (zh) 通信网络中的能力查询处理
CN101855876A (zh) 在因特网协议多媒体核心网络子系统中由应用服务器进行的呼叫始发
CN105072121B (zh) 一种ims终端自组网的方法及装置
US2009028656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media service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3828321B (zh) 扩展通过IMS接口的SIP P‑Served用户报头
KR101173836B1 (ko) Ims망에서 s-cscf 장애 복구 후 착신 및 발신 호 처리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CN101631389B (zh) Ip多媒体子系统异常提示音媒体播放方法及系统
EP246798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EP211917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call change request in an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
WO2015176746A1 (en)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n additional session to an anonymous user
CN103457848B (zh) 呼叫路由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