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57653A - 防凝露方法、装置、子系统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防凝露方法、装置、子系统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57653A
CN103557653A CN201310562572.4A CN201310562572A CN103557653A CN 103557653 A CN103557653 A CN 103557653A CN 201310562572 A CN201310562572 A CN 201310562572A CN 103557653 A CN103557653 A CN 1035576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value
condensation
heater
refrigeration plant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625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交交
刘玉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Konka Tongchuang Household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Konka Tongchuang Household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Konka Tongchuang Household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Konka Tongchuang Household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6257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57653A/zh
Publication of CN1035576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576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凝露方法、装置、子系统及系统,包括:采集制冷设备内易产生凝露位置的第一温度值;采集制冷设备外部环境的第二温度值和湿度值;在焓湿图中查找与第二温度值和湿度值相对应的凝露温度值;根据第一温度值和凝露温度值,开启或关闭加热器。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及装置,无需加热器长时间持续工作,而只是在第一温度值和凝露温度值满足一定条件时,才开启加热器,从而可以减小制冷设备的能耗。

Description

防凝露方法、装置、子系统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冻冷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凝露方法、装置、子系统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当冰箱和冷柜等制冷设备内外温差较大时,在制冷设备内会产生凝露。为了解决此问题,一般会在制冷设备内易产生凝露的地方设置加热器,以防止凝露的产生。并且为了达到较好的防凝露效果,上述加热器通常长时间持续工作。
但是,由于凝露并不是循环产生的,因此,上述加热器在工作过程中势必将做很多无用功,这无疑增加了制冷设备的能耗。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凝露方法、装置、子系统及系统,以减小制冷设备的能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凝露方法,包括:
采集制冷设备内易产生凝露位置的第一温度值
采集所述制冷设备外部环境中的第二温度值和湿度值;
在焓湿图中查找与所述第二温度值和湿度值相对应的凝露温度值;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值和凝露温度值,开启或关闭加热器。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值和凝露温度值,开启或关闭加热器,包括:
比较所述第一温度值和凝露温度值的大小;
当所述第一温度值高于所述凝露温度值时,关闭所述加热器;
当所述第一温度值低于或等于所述凝露温度值时,开启所述加热器。
优选的,所述当所述第一温度值高于凝露温度值时,关闭所述加热器,包括:
当所述第一温度值比所述凝露温度值高出预设值时,关闭所述加热器。
一种防凝露装置,包括:
第一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采集制冷设备内易产生凝露位置的第一温度值;
第二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采集所述制冷设备外部环境中的第二温度值和湿度值;
查找模块用于,在焓湿图中查找与所述第二温度值和湿度值相对应的凝露温度值;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值和凝露温度值,开启或关闭加热器。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第一温度值和凝露温度值的大小;
关闭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温度值高于所述凝露温度值时,关闭所述加热器;
开启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温度值低于或等于所述凝露温度值时,开启所述加热器。
优选的,所述关闭单元包括:
预设关闭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温度值比所述凝露温度值高出预设值时,关闭所述加热器。
一种防凝露子系统,包括:
设置于制冷设备中易产生凝露位置的第一温度传感器;
设置于所述制冷设备的外部环境中的温湿度传感器;
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相连的主控装置;
其中,所述主控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第一温度值和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所采集的第二温度值和湿度值,开启或关闭加热器。
优选的,所述主控装置包括:
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相连的第一接收器;
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相连的第二接收器;
分别与所述第一接收器和第二接收器相连的单片机;
其中,所述单片机内装载有焓湿图;
与所述单片机相连的比较器。
一种防凝露系统,包括:所述的防凝露子系统和制冷设备;
其中,将所述防凝露子系统中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置于所述制冷设备中易产生凝露的位置,温湿度传感器置于所述制冷设备的外部环境中,主控装置与制冷设备内的加热丝相连。
优选的,所述主控装置与制冷设备内的加热丝相连,包括:
所述主控装置与制冷设备内的加热丝通过无线的方式相连;
或所述主控装置与制设备内的加热丝通过有线的方式相连。
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实时采集制冷设备内易产生凝露位置的第一温度值,以及制冷设备外部环境的第二温度值和湿度值;然后在现有技术中的焓湿图中查找与第二温度值和湿度值相对应的凝露温度值;最后根据第一温度值和凝露温度值,开启或关闭制冷设备内的加热器。因此,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及装置,无需加热器长时间持续工作,而只是在第一温度值和凝露温度值满足一定条件时,才开启加热器,从而可以减小制冷设备的能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防凝露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例所提供的防凝露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防凝露装置的模块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防凝露装置的另一模块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防凝露装置的又一模块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防凝露子系统的模块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防凝露系统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凝露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S11:采集制冷设备内易产生凝露位置的第一温度值;
具体的,可以实时采集制冷设备内易产生凝露位置的第一温度值;且上述制冷设备可包括冰箱和冰柜等,易产生凝露的位置可具体为制冷设备的门封、横梁、框条和中框条等。
S12:采集制冷设备外部环境中的第二温度值和湿度值;
具体的,亦可实时采集制冷设备外部环境中的第二温度值和湿度值;
S13:在焓湿图中查找与第二温度值和湿度值相对应的凝露温度值;
S14:根据第一温度值和凝露温度值,开启或关闭加热器;其中,上述加热器置于制冷设备内部,可具体包括加热丝和加热片等。
由上可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实时采集制冷设备内易生凝露位置的第一温度值,以及制冷设备外部环境的第二温度值和湿度值;然后在现有技术中的焓湿图中查找与第二温度值和湿度值相对应的凝露温度值;最后根据第一温度值和凝露温度值,开启或关闭制冷设备内的加热器。因此,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无需加热器长时间持续工作,而只是在第一温度值和凝露温度值满足一定条件时,才开启加热器,从而可以减小制冷设备的能耗。
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所有实施例中的步骤S14可具体细化为:
S21:比较所采集的第一温度值和凝露温度值的大小;
S22:当第一温度值高于凝露温度值时,关闭加热器;
具体的,当所采集的制冷设备内的第一温度值高于凝露温度值时,代表此时制冷设备内并不会产生凝露,可关闭加热器;
更具体的,可当第一温度值高出凝露温度值预设值时,关闭加热器;其中,在实际应用中,可将预设值设定为5摄氏度。
S23:当第一温度值低于或等于凝露温度值时,开启加热器。
具体的,而当所采集的制冷设备内的第一温度值低于或等于凝露温度值时,代表此时制冷设备内将会产生凝露,此时需开启加热器。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与上述方法相对应的防凝露装置,如图3所示,至少包括:
第一数据获取模块31用于,采集制冷设备内易产生凝露位置的第一温度值;
第二数据获取模块32用于,采集制冷设备外部环境的第二温度值和湿度值;
查找模块33用于,在焓湿图中查找与第二温度值和湿度值相对应的凝露温度值;
控制模块34用于,根据第一温度值和凝露温度值,开启或关闭加热器;其中,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加热器可包括加热丝和加热片等。
具体的,如图4所示,控制模块34可包括:
比较单元41用于,比较第一温度值和凝露温度值的大小;
关闭单元42用于,当第一温度值高于凝露温度值时,关闭加热器;
更具体,上述关闭单元42可包括:
预设关闭子单元用于,当第一温度值高出凝露温度值预设值时,关闭加热器;其中,在实际应用中,可将上述预设值设置为5摄氏度。
开启单元43用于,当第一温度值低于或等于凝露温度值时,开启加热器。
由上可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第一数据获取模块31可实时采集制冷设备内易产生凝露位置的第一温度值,第二数据获取模块32可实时采集制冷设备外部环境中的第二温度值和湿度值;然后查找模块33可在现有技术中的焓湿图中查找与第二温度值和湿度值相对应的凝露温度值;最后,控制模块34可根据第一温度值和凝露温度值,开启或关闭加热器。因此,采用本发明的装置,无需加热器长时间持续工作,而只是在第一温度值和凝露温度值满足一定条件时,才开启加热器,从而可减小制冷设备的能耗。
对于第一数据获取模块31、第二数据获取模块32、查找模块33及控制模块34的的各细化功能可参见上述方法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防凝露子系统,仍参见图5,可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51、温湿度传感器52及主控装置53;
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51可设置于制冷设备中易产生凝露的位置;
具体的,可在制冷设备中易产生凝露的一个位置设置至少一个第一温度传感器。需要说明的是,当设置多个第一温度传感器时,只要任一第一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第一温度值,低于或等于凝露温度值时,即开启加热器。温湿度传感器52可置于制冷设备的外部环境中;
具体的,亦可在制冷设备的外部环境中设置至少一个温湿度传感器52;且上述温湿度传感器52可由单独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构成,也可由既有温度采集功能又有湿度采集功能的一个传感器所构成。
主控装置53分别与上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1和温湿度传感器52相连;
其中,主控装置53用于,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51所采集的第一温度值和温湿度传感器52所采集的第二温度值和湿度值,开启或关闭加热器。
由上可见,在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防凝露子系统中,首先第一温度传感器51可采集制冷设备中易产生凝露的位置的温度,温湿度传感器52可采集制冷设备的外部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然后,第一温度传感器51和温湿度传感器52均将采集的数据传送至主控装置53;最后,主控装置53可根据所传送的数据,控制加热器开启或关闭;因此,采用本发明的防凝露子系统,加热器不必长时间持续工作,而是在采集的数据相互间满足一定条件时,才开启加热器,从而将减小制冷设备的能耗。
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上述所有实施例的主控装置53可包括:
与第一温度传感器51相连的第一接收器61;
与温湿度传感器52相连的第二接收器62;
分别与第一接收器61和第二接收器62相连的单片机63;
其中,在上述单片机内装载有焓湿图;
与单片机63相连的比较器64,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比较器64的功能可由运算放大器实现。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防凝露系统,如图7所示,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防凝露子系统71和制冷设备72;
其中,上述防凝露子系统71中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置于制冷设备中易产生凝露的位置,温湿度传感器置于制冷设备的外部环境中,主控装置与制冷装置内的加热丝相连;
具体的,主控装置与制冷设备72的加热丝可通过无线的方式相连,亦也通过有线的方式相连。而上述制冷设备可包括冰箱和冰柜等制冷设备,制冷设备易产生凝露的位置包括制冷设备的门封、横梁、框条和中框条等位置。
由上可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防凝露系统,首先防凝露子系统71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可采集制冷设备72中易产生凝露的位置的温度,而温湿度传感器可采集制冷设备的外部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然后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可将采集的温湿度数据传送至主控装置;最后,主控装置根据传送的温湿度数据,开启或关闭制冷设备72内的加热器;因此,采用本发明的防凝露系统,加热器不必长时间持续工作,而是在采集的温湿度数据相互间满足一定条件时,才开启加热器,从而将减小制冷设备的能耗。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凝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制冷设备内易产生凝露位置的第一温度值;
采集所述制冷设备外部环境中的第二温度值和湿度值;
在焓湿图中查找与所述第二温度值和湿度值相对应的凝露温度值;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值和凝露温度值,开启或关闭加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值和凝露温度值,开启或关闭加热器,包括:
比较所述第一温度值和凝露温度值的大小;
当所述第一温度值高于所述凝露温度值时,关闭所述加热器;
当所述第一温度值低于或等于所述凝露温度值时,开启所述加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第一温度值高于凝露温度值时,关闭所述加热器,包括:
当所述第一温度值比所述凝露温度值高出预设值时,关闭所述加热器。
4.一种防凝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制冷设备内易产生凝露位置的第一温度值;
第二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制冷设备外部环境中的第二温度值和湿度值;
查找模块用于,在焓湿图中查找与所述第二温度值和湿度值相对应的凝露温度值;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值和凝露温度值,开启或关闭加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第一温度值和凝露温度值的大小;
关闭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温度值高于所述凝露温度值时,关闭所述加热器;
开启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温度值低于或等于所述凝露温度值时,开启所述加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闭单元包括:
预设关闭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温度值比所述凝露温度值高出预设值时,关闭所述加热器。
7.一种防凝露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于制冷设备中易产生凝露位置的第一温度传感器;
设置于所述制冷设备的外部环境中的温湿度传感器;
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相连的主控装置;
其中,所述主控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第一温度值和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所采集的第二温度值和湿度值,开启或关闭加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装置包括:
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相连的第一接收器;
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相连的第二接收器;
分别与所述第一接收器和第二接收器相连的单片机;
其中,所述单片机内装载有焓湿图;
与所述单片机相连的比较器。
9.一种防凝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和8任一项所述的防凝露子系统和制冷设备;
其中,将所述防凝露子系统中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置于所述制冷设备中易产生凝露的位置,温湿度传感器置于所述制冷设备的外部环境中,主控装置与制冷设备内的加热丝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装置与制冷设备内的加热丝相连,包括:
所述主控装置与制冷设备内的加热丝通过无线的方式相连;
或所述主控装置与制设备内的加热丝通过有线的方式相连。
CN201310562572.4A 2013-11-13 2013-11-13 防凝露方法、装置、子系统及系统 Pending CN1035576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62572.4A CN103557653A (zh) 2013-11-13 2013-11-13 防凝露方法、装置、子系统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62572.4A CN103557653A (zh) 2013-11-13 2013-11-13 防凝露方法、装置、子系统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57653A true CN103557653A (zh) 2014-02-05

Family

ID=50011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62572.4A Pending CN103557653A (zh) 2013-11-13 2013-11-13 防凝露方法、装置、子系统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57653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7475A (zh) * 2014-09-23 2014-12-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防凝露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020148A (zh) * 2016-05-25 2016-10-12 江苏利得智能监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智能变频除湿系统
CN109520198A (zh) * 2018-11-29 2019-03-26 广东星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冷柜可自动调温的防凝露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64606A (zh) * 2018-12-28 2019-05-17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防凝露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11299879A (zh) * 2020-05-13 2020-06-19 佛山市宏石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头防结露方法
CN111912129A (zh) * 2020-07-03 2020-11-10 杭州拉姆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控制系统、散热装置及控制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22342A (ja) * 2000-07-07 2002-01-23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ショーケース
US20090090114A1 (en) * 2007-10-09 2009-04-09 Nico Technology Ltd. Refrigeration control device to reduce power consumption of a refrigeration appliance
CN101988780A (zh) * 2009-08-06 2011-03-23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防凝露冰箱及防凝露控制方法
CN202024567U (zh) * 2011-04-21 2011-11-02 海尔集团公司 防凝露加热丝的控制装置
CN102735010A (zh) * 2012-07-11 2012-10-17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制冷设备
CN103206826A (zh) * 2013-03-29 2013-07-17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酒柜玻璃门体智能除露方法及智能除露装置
CN203550364U (zh) * 2013-11-13 2014-04-16 安徽康佳同创电器有限公司 防凝露子系统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22342A (ja) * 2000-07-07 2002-01-23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ショーケース
US20090090114A1 (en) * 2007-10-09 2009-04-09 Nico Technology Ltd. Refrigeration control device to reduce power consumption of a refrigeration appliance
CN101988780A (zh) * 2009-08-06 2011-03-23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防凝露冰箱及防凝露控制方法
CN202024567U (zh) * 2011-04-21 2011-11-02 海尔集团公司 防凝露加热丝的控制装置
CN102735010A (zh) * 2012-07-11 2012-10-17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制冷设备
CN103206826A (zh) * 2013-03-29 2013-07-17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酒柜玻璃门体智能除露方法及智能除露装置
CN203550364U (zh) * 2013-11-13 2014-04-16 安徽康佳同创电器有限公司 防凝露子系统及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7475A (zh) * 2014-09-23 2014-12-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防凝露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197475B (zh) * 2014-09-23 2016-10-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防凝露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020148A (zh) * 2016-05-25 2016-10-12 江苏利得智能监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智能变频除湿系统
CN109520198A (zh) * 2018-11-29 2019-03-26 广东星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冷柜可自动调温的防凝露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64606A (zh) * 2018-12-28 2019-05-17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防凝露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11299879A (zh) * 2020-05-13 2020-06-19 佛山市宏石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头防结露方法
CN111912129A (zh) * 2020-07-03 2020-11-10 杭州拉姆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控制系统、散热装置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57653A (zh) 防凝露方法、装置、子系统及系统
CN204347593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
CN105042765B (zh) 室内空气品质智能调节系统
CN104596580A (zh) 一种基于无线家电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
CN204129550U (zh) 基于无线网络的室内数据采集系统
CN106091242A (zh) 一种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空调机组
CN104390424A (zh) 一种冰箱电动风门的控制方法及采用所述方法的冰箱
CN104374158A (zh) 一种带有压力传感器的新型智能冰箱
CN102622020B (zh) 无线通信网基站机房温度控制系统
CN104536393A (zh) 一种温室短信监测、报警及控制系统
CN102927717A (zh) 全年空调通风耦合系统及方法
CN104834266A (zh) 智能农业监控系统
CN104317223A (zh) 智能室内环境监控系统
CN203550364U (zh) 防凝露子系统及系统
CN204443466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园林植物自动灌溉系统
CN203799241U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楼宇监控系统
CN203366101U (zh) 基于gsm模块/cdma模块智能控制的日光温棚
CN204006777U (zh) 智能多源制冷系统
CN204174202U (zh) 便携式恒温恒湿培养箱
CN106595767A (zh) 一种智能调节空气温湿度的方法及系统
CN103744306A (zh) 一种智能家居监控系统
CN203166327U (zh) 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智能化变电站机柜
CN205139591U (zh) 一种基于工业计算机控制的温室大棚智能监控系统
CN103605391A (zh) 一种农业大棚的智能监测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205028185U (zh) 一种用于环境湿度管理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