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53236A - 一种地表水强化常规处理去除氨氮/藻类的工艺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表水强化常规处理去除氨氮/藻类的工艺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53236A CN103553236A CN201310547945.0A CN201310547945A CN103553236A CN 103553236 A CN103553236 A CN 103553236A CN 201310547945 A CN201310547945 A CN 201310547945A CN 103553236 A CN103553236 A CN 10355323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air
- surface water
- ammonia nitrogen
- mix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表水强化常规处理去除氨氮/藻类的工艺系统,包括混合反应沉淀系统、气浮系统、锰铁药剂适配投加系统、化学辅助氧化系统、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过滤系统和消毒系统。本发明工艺有效地综合了锰铁药剂适配投加、气浮分离、微气泡传质充氧、无动力混合增氧、自然氧化、化学氧化、截留过滤、化学吸附、化学接触催化氧化等多种技术协同去除水源中的氨氮、藻类、浊度和色度,具有去除效率高、处理速度快、反应过程不产生任何副产物、工程投资小、运行成本低、实施难度小等优势,不仅适用于新地表水厂设计,而且易于实施对现有地表水厂的升级改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饮用水处理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地表水强化常规处理去除氨氮/藻类的技术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流程简短、技术集成、安全高效的地表水强化常规处理去除氨氮和藻类工艺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大,从而对江、河、湖泊、水库等地表水水源的污染加重,使其呈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状态,并由此产生的藻类大量繁殖或爆发,已引起水处理领域的广泛关注。
藻类含量过高会影响水体水质、增加给水处理难度并提高处理成本,同时其代谢产物又是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质;而藻类生长繁殖的首要条件为具备充足的氮、磷等营养盐。氨氮超标主要由外源输入和内源污染造成,其中外源输入主要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田排水等排入江河,如福建九龙江和珠江广州段等;而湖库因其具有容量大、水深大、流动性差等特点使底层水体呈缺氧或厌氧状态,从而使污染物大量释放,导致包括氨氮、磷、Fe、Mn等季节性超标的内源污染问题,如巢湖、崂山水库、岗南水库和凤凰山水库等。
水源的氨氮污染不仅带来水质方面的问题,而且对净水工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而现行的常规水质净化工艺无法有效去除水中的氨氮和藻类,针对氨氮和藻类单一污染指标的处理技术已较为成熟,但针对氨氮和藻类高效集成且安全去除的工艺少有报道。
目前常见的氨氮处理方法主要有吸附去除法、折点加氯法和生物脱氮法等,其中吸附去除法因其建设运行成本高和运行管理难度大等缺点而应用较少;折点加氯虽可去除水中氨氮,但投氯量的增加易致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风险加大,从而导致水质安全性下降;而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或曝气生物滤池等生物膜预处理法对氨氮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而水厂除藻方法则多采用化学预氧化、强化混凝、气浮、生物膜预处理法等,其中化学预氧化虽具有良好的杀藻效果,但易造成藻细胞破裂释放出胞内污染物,并增加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强化混凝虽能在不破坏藻细胞前提下将藻类去除,但由于藻类密度较小,沉淀去除效率较低,且药剂耗量大;气浮方法采用微气泡的黏附作用带动藻类强制上浮,对藻类具有更高的去除效率,但对氨氮没有去除效果;生物膜预处理法可利用其吸附、截留和生物降解作用去除水中的藻类,虽对藻类的去除率达50%以上、对氨氮的去除率达80%以上,但存在建设投资大、运行成本高、水温水质影响大等问题,尤其是对现行绝大部分水厂的常规处理工艺的升级改造,由于条件限制,实施难度很大。
综上可见,地表水源中氨氮和藻类的高效集成和安全去除工艺的研发已成为饮用水处理领域所面临的难题之一。因此,研究和开发一种针对地表水氨氮和藻类严重污染的高效集成和安全去除工艺系统,对饮用水的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常规处理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去除地表水源中氨氮和藻类的工艺系统,实现对氨氮和藻类的联合高效去除,从而达到技术集成、流程简短以及处理高效之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表水强化常规处理去除氨氮/藻类的工艺,包括混合反应沉淀系统,用于对地表水的混合、反应、沉淀处理;气浮系统,用于强化去除混合反应沉淀系统中去除效率较低的藻类与杂质等,同时对系统内水体进行微气泡传质充氧,增加水体溶解氧浓度;锰铁药剂适配投加系统,用于向地表水中投加低价态锰铁适配药剂;化学辅助氧化系统,用于对经锰铁药剂适配投加系统向地表水中投加的低价态锰铁进行化学氧化反应,生成铁锰复合氧化物将附着于滤料表面,进而形成氧化膜;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用于对气浮系统出水和锰铁适配药剂、化学氧化剂进行充分混合,同时对水体进一步混合充氧,并将铁锰氧化成新生态铁锰复合氧化物;过滤系统,用于为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生成的铁锰复合氧化物提供附着表面,形成活性氧化膜,在活性氧化膜表面实现对水中氨氮的化学吸附和接触催化氧化,并同时截留水中残留的悬浮物;消毒系统,用于灭杀经过滤系统处理后的地表水中的病原微生物,最终生产出合格的饮用水。
其中,地表水与混合反应沉淀系统相连,气浮系统均与混合反应沉淀系统和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相连,锰铁药剂适配投加系统和化学辅助氧化系统均与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相连,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与过滤系统相连,过滤系统包括滤池、反冲洗系统和滤料再生系统,反冲洗系统和滤料再生系统分别与滤池相连;过滤系统与消毒系统相连。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其他技术特点:
所述的混合反应沉淀系统包括混合池、反应池和沉淀池,地表水直接进入混合反应沉淀系统中的混合池与混凝剂充分混合,而后流入反应池进行充分絮凝反应形成较大的絮体颗粒,再经沉淀池的沉淀作用去除水体中的絮体颗粒和悬浮物;沉淀池可通过出水管与气浮系统相连,也可与气浮系统直接进行合建。
所述的气浮系统主要由气浮池、输气管道、曝气器、空气加压装置、布气管道、出水渠、刮渣机和排渣槽等构成;在气浮池底部设置有布气管道,曝气器固定于布气管道上方,曝气器通过输气管道与空气加压装置相连;在气浮池顶部设置了刮渣机和排渣槽,刮渣机与排渣槽相连;而在气浮池末端设置有出水渠。
所述的锰铁药剂适配投加系统包括药剂配制与储存装置、计量投加装置和投药管,药剂配制与储存装置和计量投加装置相连接,计量投加装置通过投药管与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上部的锰铁适配药剂穿孔投药管相连。
所述的化学辅助氧化系统由配药装置、投药装置、加药管和穿孔投药管组成,投药装置与配药装置相连接,投药装置通过投药管与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上部的化学氧化剂穿孔投药管相连。
所述的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安装于气浮系统的出水渠中,主要由转刷混合装置和转轴构成,转刷混合装置安装于转轴上,并由气浮系统出水带动转刷转动,实现混合与充氧。
所述的滤池采用气水反冲洗形式,滤池中的滤料采用普通均质石英砂滤料、陶粒滤料或锰砂滤料。
所述的包括反冲洗水泵,反冲洗水泵与吸水井相连,反冲洗水泵通过反冲洗水管道与滤池之间通过相连接,滤池还通过输气管道与空气加压装置相连接所述的滤料再生系统包括加药设施和贮药装置,加药设施与贮药装置相连接,加药设施与滤池相连。
所述的消毒系统包括计量投加设施与贮药设施,计量投加设施分别与贮药设施和滤池的出水管道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空气加压装置为空压机或鼓风机;
所述的曝气器的结构形式为管式、盘式、钟罩式或平板式结构。
所述的滤池滤速为7~14m/h,滤层厚度为1.2~1.6m,过滤周期为1~4d。
所述的滤料再生系统再生周期为1~3年。
本发明的工艺系统合理有效地综合了锰铁药剂适配投加、气浮分离、微气泡传质充氧、无动力混合增氧、自然氧化、化学氧化、截留过滤、化学吸附、化学接触催化氧化等多种技术协同去除水源中的氨氮和藻类,与现有处理技术相比,优点如下:具有工程投资小、运行成本低、实施难度小等经济优势;具有去除效率高(氨氮和藻类去除95%左右)、处理速度快(7-14m/h滤速可有效去除)、反应过程不产生任何副产物等技术优势。此发明工艺不仅适用于新地表水厂设计,而且易于实施对现有地表水厂的升级改造;尤其是对于现有地表水厂的升级改造,仅需增设气浮系统、锰铁药剂适配投加系统、化学辅助氧化系统和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其中气浮系统和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可直接在原有沉淀池中实施改造,便能有效去除水中氨氮和藻类,保证水厂稳定达标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艺系统结构说明图
图2为本发明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示意图
附图上的标记为:a、地表水;b、混合反应沉淀系统;c、气浮系统;d、锰铁药剂适配投加系统;e、化学辅助氧化系统;f、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g、过滤系统;h、消毒系统;i、反冲洗系统;j、滤料再生系统;1、混合池;2、反应池;3、沉淀池;4、药剂配制与储存装置;5、计量投加装置;6、加药管;7、穿孔投药管;8、气浮池;9、输气管道;10、曝气器;11、空气加压装置;12、布气管道;13、出水渠;14、刮渣机;15、排渣槽;16、转刷混合装置;17、转轴;18、滤池;19、滤料;20、反冲洗水泵;21、吸水井;22、反冲洗水管道;23、加药设施;24、贮药装置;25、计量投加设施;26、贮药设施;27、配药装置;28、投药装置。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解决问题的技术构思是:地表水经混合反应沉淀系统的混合、反应、沉淀处理后,先利用气浮系统去除水体中的藻类,并通过微气泡传质充氧作用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再利用锰铁药剂适配投加系统向水体中投加一定量的锰铁适配药剂,通过化学辅助氧化系统将人工适配投加的低价态锰铁进行快速化学氧化,使之形成的氧化物能够附着在滤料表面,从而形成滤料表面活性滤膜;经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对气浮系统出水和锰铁适配药剂、化学氧化剂进行充分混合,同时对水体进一步自然充氧,并将铁锰氧化成新生态铁锰复合氧化物;而后利用过滤系统的截留过滤、化学吸附、化学接触催化氧化等作用协同去除地表水中的氨氮、藻类、浊度和色度,最终经消毒后生产出合格的饮用水。工艺系统前端不设置化学预氧化系统,目的是降低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风险以提高其水质安全性,另一方面是防止藻细胞杀死后破裂而使其藻毒素和细胞液等溶解性物质外泄到水中。
本发明工艺包括混合反应沉淀系统b,用于对地表水a进行混合、反应、沉淀处理,即通过对混凝剂与原水的混合后,再经反应池进行絮凝反应,最后经沉淀池的沉淀作用达到絮体颗粒的有效去除。
所述气浮系统c,用于去除混合反应沉淀系统难以去除及沉降性能较差的藻类与杂质,同时对系统内水体进行微气泡传质充氧,增加水体溶解氧浓度。所述气浮系统c主要通过一些机械设备,向待处理水体中通入大量密集的微气泡,使其与水中杂质、藻类等形成比重较小的浮体,利用浮力作用浮至水面,实现固液分离;同时使水体与氧气得到有效充分接触来实现氧分子的传质过程,提高水中溶解氧浓度和氧传质效率,为后续氧化提供有利条件。所述的气浮系统主要由气浮池、输气管道、曝气器、空气加压装置、布气管道、出水渠、刮渣机和排渣槽等构成。
锰铁药剂适配投加系统d,用于向地表水中投加低价态锰铁适配药剂。锰铁药剂适配投加系统d主要是将低价锰(二价)、低价铁(二价)药剂进行适当比例的配制后形成锰铁适配药剂,以溶液形式储存于药剂配制与储存装置中,再通过计量投加装置投加于原水中,使水体中共存可形成新生态铁锰氧化物的前体物,进而为滤料表面铁锰复合氧化物滤膜的形成提供有利条件。
化学辅助氧化系统e,用于对经过锰铁药剂适配投加系统d向地表水中投加的低价态锰铁进行化学氧化反应。化学辅助氧化系统e主要是在滤料表面形成活性滤膜之前,通过投加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低价态锰铁,使之形成的氧化物能够附着在滤料表面,加快滤料表面活性滤膜的形成,保证充氧氧化后新生态铁锰复合氧化物在滤膜表面的吸附和高效附着。所述化学辅助氧化系统主要用于工艺系统启动期,而待滤料表面形成成熟的活性滤膜后(即系统正常运行),停止运行化学辅助氧化系统(即不投加化学氧化剂)。
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f,用于对气浮系统出水和锰铁适配药剂、化学氧化剂进行充分混合,同时对水体进一步自然充氧,并将锰铁氧化成新生态铁锰复合氧化物。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安装于气浮系统c的出水渠中,主要是利用气浮系统c的出水水头水力驱动转刷混合装置在转轴上进行转动,实现水体和药剂的混合,并进一步完成增氧氧化进程。所述的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主要由转刷混合装置和转轴构成。
过滤系统g,用于为机械充氧系统生成的铁锰复合氧化物提供附着表面,形成活性氧化膜,进而在活性氧化膜表面实现对水中氨氮的化学吸附和接触催化氧化,并同时截留水中残留的悬浮物。所述过滤系统主要由滤池、反冲洗系统和滤料再生系统等组成。
消毒系统h,用于灭杀经过过滤系统g处理后的地表水中的病原微生物,通过计量投加设施连续投加消毒剂的方式对水质进行消毒,最终生产出合格的饮用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
地表水a强化常规处理去除氨氮/藻类的工艺,包括混合反应沉淀系统b、气浮系统c、锰铁药剂适配投加系统d、化学辅助氧化系统e、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f、过滤系统g和消毒系统h,各系统之间通过管道或渠道相连接。地表水a与混合反应沉淀系统b相连,气浮系统c均与混合反应沉淀系统b和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f相连,锰铁药剂适配投加系统d和化学辅助氧化系统e均与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f相连,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f与过滤系统g相连,过滤系统g包括滤池18、反冲洗系统i和滤料再生系统j,反冲洗系统i和滤料再生系统j分别与滤池18相连;过滤系统g与消毒系统h相连。
在系统正常运行时,原水直接进入混合反应系统b中的混合池1与混凝剂充分混合,而后流入反应池2进行充分絮凝反应形成较大的絮体颗粒,再经沉淀池3的沉淀作用去除水体中的絮体颗粒和悬浮物。混合反应系统b中的混合池为机械混合或水力混合,反应池2为网格、栅条、隔板或者折板形式,沉淀池3为平流、斜管或斜板、或平流与斜管,或者平流与斜板的组合形式。
沉淀池3出水经管道或渠道直接流入气浮系统c,气浮系统c主要由气浮池、输气管道、曝气器、空气加压装置、布气管道、出水渠、刮渣机和排渣槽等构成;通过曝气器10向气浮池8中水体鼓入许多微气泡,使气泡与水中藻类及其它难于沉降的疏水性颗粒形成比重小于水的浮体,在浮力的作用下浮至水面,再利用刮渣机14将浮渣刮至排渣槽15内排出;同时水体与微气泡之间达到充分接触而实现氧传质过程,使水体中溶解氧浓度升高。其中空气加压装置11向曝气器10提供气源,空气加压装置11与曝气器10间通过输气管道9相连接,而曝气器10安装在固定于气浮池8内部的布气管道12上;所述空气加压装置11为空压机或鼓风机,其压力主要根据气浮池8水深确定。
锰铁药剂适配投加系统d包括药剂配制与储存装置4、计量投加装置5、加药管6和穿孔投药管7。系统运行时,计量投加装置5将储存于药剂配制与储存装置4中的锰铁适配药剂通过投药管6和穿孔投药管7投加到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f的上部,药剂配制与储存装置4和计量投加装置5通过管道相连接,投药管6和穿孔投药管7相连接。所述锰铁适配药剂是以低价锰为主、低价铁为辅的人工配制药剂,适配药剂投加量可根据原水中处理水量、原水氨氮浓度进行确定。
化学辅助氧化系统e主要是由配药装置27、投药装置28、加药管6和穿孔投药管7组成。在工艺系统启动期,投药装置28将化学氧化剂投加在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f的上部,投药装置28与配药装置27通过管道相连接,投药管6和穿孔投药管7相连接。在系统运行初期,运行化学辅助氧化系统e;待滤膜成熟后,化学辅助氧化系统e可停止工作,原水经混合反应沉淀系统b、气浮系统c和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f后直接进入过滤系统g。所述化学氧化剂可采用高锰酸钾、高锰酸复合盐等,化学氧化剂投量可根据原水水质条件确定。
所述的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f主要由转刷混合装置16和转轴17构成。气浮系统c出水不断冲刷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f的转刷混合装置16,水力驱动其在转轴17上进行转动,实现水体和药剂的混合,进一步完成自然充氧,并将低价锰铁氧化成新生态铁锰复合氧化物;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f安装于气浮系统c的出水渠13中。
水体经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f增氧氧化后直接流入过滤系统g中的滤池18,滤池18的功能主要是通过滤料19和滤料19表面的成熟活性滤膜共同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浊度、色度、和氨氮,其中滤料19设置在滤池18内部。滤池18形式采用气水反冲洗滤池,经济滤速可控制在7~14m/h,滤层厚度控制在1.2~1.6m范围内,过滤周期可控制在1~4d范围内,所述滤池中的滤料采用普通均质石英砂滤料、陶粒滤料或锰砂滤料。
反冲洗系统i主要由反冲洗水泵20、空气加压装置11、反冲洗水管道22、输气管道9、吸水井21构成,反冲洗水泵20与滤池18之间通过反冲洗水管道22相连接,空气加压装置11还与滤池18之间通过输气管道9相连接,其中反冲洗水泵20通过管道从吸水井21吸水向滤池18提供反冲洗水,空气加压装置11向滤池18提供反冲洗空气。水冲与气冲强度可依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和滤层厚度进行合理选择。滤料再生系统j利用氧化剂的强氧化作用剥离老化滤膜以恢复其原有活性能力,它主要由加药设施23、贮药装置24组成,加药设施23分别与滤池18、贮药装置24之间均通过管道相连接。滤料再生系统j中选用的氧化剂可采用具有强氧化性的双氧水、二氧化氯和臭氧等,投量根据滤料量和氧化剂种类确定,再生周期可控制在1~3年。
滤池18出水最后经消毒系统h消毒后进入市政供水系统向用户供水,消毒剂通过计量投加设施25连续投加于滤池18的出水管道上,其中消毒剂贮存于贮药设施26中,计量投加设施25与贮药设施26、滤池18的出水管道之间均通过管道相连接。消毒剂种类可采用氯气、次氯酸钠、二氧化氯等,投加量根据出水量、药剂种类与出水余氯计算确定。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凡是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或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7)
1.一种地表水强化常规处理去除氨氮/藻类的工艺系统,包括混合反应沉淀系统(b),用于对地表水(a)的进行混合、反应、沉淀处理;气浮系统(c),用于去除混合反应沉淀系统(b)中的藻类与杂质,同时对系统内水体进行微气泡传质充氧,增加水体溶解氧浓度;锰铁药剂适配投加系统(d),用于向地表水中投加低价态锰铁适配药剂;化学辅助氧化系统(e),用于对经锰铁药剂适配投加系统(d)向地表水中投加的低价态锰铁进行化学氧化反应,生成铁锰复合氧化物将附着于滤料表面,进而形成氧化膜;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f),用于对气浮系统(c)出水和锰铁适配药剂、化学氧化剂进行充分混合,同时对水体进一步自然充氧,并将铁锰氧化成新生态铁锰复合氧化物;过滤系统(g),用于为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f)生成的铁锰复合氧化物提供附着表面,形成活性氧化膜,在活性氧化膜表面实现对水中氨氮的化学吸附和接触催化氧化去除,并同时截留水中残留的悬浮物;消毒系统(h),用于灭杀经过滤系统处理后的地表水中的病原微生物,最终生产出合格的饮用水;
其中,地表水(a)与混合反应沉淀系统(b)相连,气浮系统(c)均与混合反应沉淀系统(b)和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f)相连,锰铁药剂适配投加系统(d)和化学辅助氧化系统(e)均与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f)相连,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f)与过滤系统(g)相连,过滤系统(g)包括滤池(18)、反冲洗系统(i)和滤料再生系统(j),反冲洗系统(i)和滤料再生系统(j)分别与滤池(18)相连;过滤系统(g)与消毒系统(h)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水强化常规处理去除氨氮/藻类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混合反应沉淀系统(b)包括混合池(1)、反应池(2)和沉淀池(3),地表水(a)直接进入混合反应沉淀系统(b)中的混合池(1)进行水体与混凝剂的混合,而后流入反应池(2)进行充分絮凝反应形成较大的絮体颗粒,再经沉淀池(3)的沉淀作用去除水体中的絮体颗粒和悬浮物;沉淀池(3)通过出水管与气浮系统(c)相连,或者与气浮系统(c)直接进行合建;
所述的气浮系统(c)包括气浮池(8)、输气管道(9)、曝气器(10)、空气加压装置(11)、布气管道(12)、出水渠(13)、刮渣机(14)和排渣槽(15),在气浮池(8)底部设置有布气管道(12),曝气器(10)固定于布气管道(12)上方,曝气器(10)通过输气管道(9)与空气加压装置(11)相连;在气浮池(8)顶部设置了刮渣机(14)和排渣槽(15),刮渣机(14)与排渣槽(15)相连;在气浮池(8)末端设置有出水渠(13)。
所述的锰铁药剂适配投加系统(d)包括药剂配制与储存装置(4)、计量投加装置(5)和投药管(6),药剂配制与储存装置(4)和计量投加装置(5)相连接,计量投加装置(5)通过投药管(6)与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f)上部的锰铁适配药剂穿孔投药管(7)相连。
所述的化学辅助氧化系统(e)由配药装置(27)、投药装置(28)、加药管(6)和穿孔投药管(7)组成,投药装置(28)与配药装置(27)相连接,投药装置(28)通过投药管(6)与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f)上部的化学氧化剂穿孔投药管(7)相连。
所述的无动力混合增氧系统(f)安装于气浮系统(c)的出水渠(13)中,主要由转刷混合装置(16)和转轴(17)构成,转刷混合装置(16)安装于转轴(17)上。
所述滤池(18)采用气水反冲洗形式,滤池(18)中的滤料(19)采用普通均质石英砂滤料、陶粒滤料或锰砂滤料;
所述的反冲洗系统(i)包括反冲洗水泵(20),反冲洗水泵(20)与吸水井(21)相连,反冲洗水泵(20)通过反冲洗水管道(22)与滤池(18)之间通过相连接,滤池(18)还通过输气管道(9)与空气加压装置(11)相连接;
所述的滤料再生系统(j)包括加药设施(23)和贮药装置(24),加药设施(23)与贮药装置(24)相连接,加药设施(23)与滤池(18)相连;
所述的消毒系统(h)包括计量投加设施(25)与贮药设施(26),计量投加设施(25)分别与贮药设施(26)和滤池(18)的出水管道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水强化常规处理去除氨氮/藻类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加压装置(11)为空气压缩机或鼓风机,其空气加压装置(11)的压力根据气浮池(8)水深确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水强化常规处理去除氨氮/藻类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器(10)的结构形式为管式、盘式、钟罩式或平板式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水强化常规处理去除氨氮/藻类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池(18)滤速为7~14m/h,滤层厚度为1.2~1.6m,过滤周期为1~4d。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水强化常规处理去除氨氮/藻类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料再生系统(j)再生周期为1~3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水强化常规处理去除氨氮/藻类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反应沉淀系统(b)中的混合池(1)为机械混合或水力混合,反应池(2)为网格、栅条、隔板或者折板形式,沉淀池(3)为平流、斜管或斜板、或平流与斜管,或者平流与斜板的组合形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47945.0A CN103553236B (zh) | 2013-11-06 | 2013-11-06 | 一种地表水强化常规处理去除氨氮/藻类的工艺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47945.0A CN103553236B (zh) | 2013-11-06 | 2013-11-06 | 一种地表水强化常规处理去除氨氮/藻类的工艺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53236A true CN103553236A (zh) | 2014-02-05 |
CN103553236B CN103553236B (zh) | 2015-06-03 |
Family
ID=50007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547945.0A Active CN103553236B (zh) | 2013-11-06 | 2013-11-06 | 一种地表水强化常规处理去除氨氮/藻类的工艺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553236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30522A (zh) * | 2014-05-27 | 2014-09-10 | 大庆高新区百世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三元复合驱油田采油废水深度处理装置 |
CN106242113A (zh) * | 2016-08-23 | 2016-12-21 | 无锡德林海藻水分离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黑臭水体的综合治理方法 |
CN106809939A (zh) * | 2017-01-16 | 2017-06-09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保持铁锰氧化物催化氧化去除地表水中氨氮活性的方法 |
CN111804304A (zh) * | 2020-07-03 | 2020-10-23 |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核壳结构复合滤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13307424A (zh) * | 2021-04-30 | 2021-08-27 | 武汉宝捷能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物化法净化水质的湖泊循环供应活水系统 |
CN117756342A (zh) * | 2024-01-10 | 2024-03-26 | 西安工程大学 | 高效去除地表水源中双酚a和富里酸的系统和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41503A (zh) * | 2007-03-20 | 2007-09-26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臭氧催化氧化强化去除水中氨氮的方法 |
CN101318758A (zh) * | 2008-05-16 | 2008-12-10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气浮与生物滤池相结合的水处理工艺 |
CN101696066A (zh) * | 2009-10-29 | 2010-04-21 | 同济大学 | 饮用水强化处理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
DE102010043711A1 (de) * | 2010-11-10 | 2012-05-10 | Michael Eumann | Wasseraufbereitungsverfahren und Wasseraufbereitungsvorrichtung |
CN202465420U (zh) * | 2012-02-17 | 2012-10-03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季节性金属污染的低浊高藻原水组合强化处理装置 |
-
2013
- 2013-11-06 CN CN201310547945.0A patent/CN10355323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41503A (zh) * | 2007-03-20 | 2007-09-26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臭氧催化氧化强化去除水中氨氮的方法 |
CN101318758A (zh) * | 2008-05-16 | 2008-12-10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气浮与生物滤池相结合的水处理工艺 |
CN101696066A (zh) * | 2009-10-29 | 2010-04-21 | 同济大学 | 饮用水强化处理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
DE102010043711A1 (de) * | 2010-11-10 | 2012-05-10 | Michael Eumann | Wasseraufbereitungsverfahren und Wasseraufbereitungsvorrichtung |
CN202465420U (zh) * | 2012-02-17 | 2012-10-03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季节性金属污染的低浊高藻原水组合强化处理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苏志敏: "沸石单级过滤同步去除地下水中铁锰及氨氮中试试验研究", 《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 *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30522A (zh) * | 2014-05-27 | 2014-09-10 | 大庆高新区百世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三元复合驱油田采油废水深度处理装置 |
CN104030522B (zh) * | 2014-05-27 | 2015-07-08 | 大庆高新区百世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三元复合驱油田采油废水深度处理装置 |
CN106242113A (zh) * | 2016-08-23 | 2016-12-21 | 无锡德林海藻水分离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黑臭水体的综合治理方法 |
CN106809939A (zh) * | 2017-01-16 | 2017-06-09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保持铁锰氧化物催化氧化去除地表水中氨氮活性的方法 |
CN106809939B (zh) * | 2017-01-16 | 2020-06-09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保持铁锰氧化物催化氧化去除地表水中氨氮活性的方法 |
CN111804304A (zh) * | 2020-07-03 | 2020-10-23 |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核壳结构复合滤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13307424A (zh) * | 2021-04-30 | 2021-08-27 | 武汉宝捷能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物化法净化水质的湖泊循环供应活水系统 |
CN117756342A (zh) * | 2024-01-10 | 2024-03-26 | 西安工程大学 | 高效去除地表水源中双酚a和富里酸的系统和方法 |
CN117756342B (zh) * | 2024-01-10 | 2024-07-16 | 西安工程大学 | 高效去除地表水源中双酚a和富里酸的系统和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53236B (zh) | 2015-06-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53237B (zh) | 一种地表水氨氮高效去除工艺系统 | |
CN103553236B (zh) | 一种地表水强化常规处理去除氨氮/藻类的工艺系统 | |
CN101891336B (zh) | 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 |
CN101219846B (zh) | 超滤膜混凝/吸附/生物反应器一体化水深度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2120678B (zh) | 基于电解和mbr技术的污水循环利用装置及其方法 | |
CN103771651B (zh) | 一种市政污水处理厂出水回用做工业锅炉给水的处理方法 | |
CN101219847A (zh) | 一体化超滤膜混凝/生物反应器水净化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1269903B (zh) | 炼油污水的进一步深度处理工艺及装置 | |
CN103601339B (zh) | 一种复合微污染水源水中Fe、Mn和氨氮协同去除工艺系统 | |
CN105481174A (zh) | 一种橡胶及合成塑料行业废水处理系统 | |
CN106277637A (zh) | 一种处理黑臭地表水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4591443A (zh) | 一种水产养殖农业废水的循环处理设备 | |
CN101704617A (zh) | 石化企业污水回用处理设备及其工艺技术 | |
CN103011517B (zh) |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安全保障的装置及控制方法 | |
CN202152309U (zh) |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模块化成套小试装置 | |
CN203613069U (zh) | 复合微污染水源水中Fe、Mn和氨氮协同去除工艺系统 | |
CN202099169U (zh) | 城市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深度处理的装置 | |
CN204897635U (zh) | 一种城市湖泊富营养控制装置 | |
CN206204118U (zh) | 用于黑臭水体的处理系统 | |
CN105417698A (zh) | 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9455886A (zh) | 一种市政道路污水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 |
CN104787974A (zh) | 除磷曝气生物滤池-臭氧催化氧化耦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5528266U (zh) | 一种中水回用污水处理设备 | |
CN213231906U (zh) | 一种水体净化系统 | |
CN203095802U (zh) | 岛屿直饮水工艺一体化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